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2020-03-06 17页 doc 73KB 3阅读

用户头像

is_574951

暂无简介

举报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定州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月考试题 高三历史                                                注意事项:试卷分为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为材料分析题,答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共48分) 1、选择题(共48小题,每题1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对王国维《殷周制度论》,钱穆先生评价说:“周公摄政七年,而始归政于成王,……于是周人传子之制亦因而确定。王氏(王国维)谓因先有传子之制而始封建。未窥周人政治上之伟大能力所在也”材料认为王氏的...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定州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月#考试题# 高三历史                                                注意事项:分为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为材料题,答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共48分) 1、选择题(共48小题,每题1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对王国维《殷周制度论》,钱穆先生评价说:“周公摄政七年,而始归政于成王,……于是周人传子之制亦因而确定。王氏(王国维)谓因先有传子之制而始封建。未窥周人政治上之伟大能力所在也”材料认为王氏的误判是(  ) A.王位世袭制度正式确立于周成王      B.西周执政力主要得益于礼乐教化 C.传子宗法制为分封诸侯提供前提      D.分封制与血缘宗法制度互为依存 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所收诗歌最终经孔子编订而成。据此判断以下不可能在《诗经》中出现的是 (  )  A.《唐风》        B.《陈风》        C.《郑风》        D.《赵风》 3.《九章算术》中包括田亩、粮食、赋税、土方、仓窖等应用问题的计算方法;中国古代历法的重要功能就是敬授民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即取此意;中国古代还有编订农书的传统,不仅有私人修撰,更有朝廷主持编订的著作。以上材料 主要说明中圉古代科技(  )      A.具有服务于农业发展的特点      B.其发展受到农业社会的限制 C.不可能发展为近代科学技术      D.注重经验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4.《盐铁论·水旱》载:“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用不 具,则田畴 荒,谷不殖。”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 A.刀耕火种        B.铁犁牛耕 C.精耕细作        D.男耕女织 8.唐代经济学家陆贷认为“财之所生,必因人力”。他主张:“建官立国,所以养人也;赋人取财,所出资国也,故立国而不先养人,国因不立矣。”下列历史现象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 A.秦汉推行“重农抑商”    B.北魏至唐推行均田制 C.明代 出现“计日受值”    D.明清实行“田赋证银” 9.下表是据《宋史,地理志》统计的宋代时华北地区贡铅州数量,这表明当时(  ) A.政府在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    B.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 C.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    D.丝织业范围扩展到华北地区 10.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与唐朝时设置的节度使作为不同时期的地方势力,二者不同的地方是(  ) A.与天子是否存在宗法关系 B.所在地后来是否可能发展为割据势力 C.是否拥有辖区内的全权 D.其职位设置的目的是否为拱卫中央 11.南开大学教授李治安认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 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 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一反一合”阶段的 “合”。作者认为(  ) A.行省制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 B.行省制主要着眼于政治上的统治和军事上的控制 C.行省制巩固了元朝的中央统治和国家的统一 D.行省制充分借鉴了郡县制的优点,基本摈弃了两宋政治制度的缺点 12.(明)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卷八讲了一个宦官对这种权势变化的亲身体会。嘉靖年间的一位  宦官说:“我辈在顺门上久,见时事几复矣。昔日张先生(内阁大学士申的首辅张璁)进朝,我们多要打个躬。后至夏先生(首辅夏言),我们只平着眼看望 。今严先生(首辅严嵩)与我们拱拱手,方始进去。”这则材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B.内阁首辅在朝臣中的权威逐渐下降 C.明朝的礼仪制度曰益规范 D.皇帝的威权被宦官分割 13.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占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虚之学,吾见其日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 A.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 B.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 C.提倡无研不信的为学方法 D.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14.清初地理学家刘献廷在其《广阳杂记》中说:“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据此可知清初 (  )  A.已形成统一国内市场        B.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C.工商业市镇繁荣发展        D.苏州是江南经济中心 15.1870年清朝大臣崇厚出访法国。他受邀参观巴黎下水道工程后,觉得曾被无数法国人踩在脚下,这是法国政 府的蓄意羞辱。事实上,法方为了展 示城市建设成果,只安排各国皇室的贵宾参观此工程。同一天还有两位来自巴西的王子也同样进入下水道进行了参观。对此,今人解读最接近史实的是 (  )  A.崇厚没有理解法国政府的用意 B.崇厚希望“师夷长技以制夷” C.崇厚对外情况是无知的 D.崇厚自认为受了“胯下之辱”,有失身份 16.下侧日记最可能写于 (  )  风气至今,可谓大转移,立宪也,议院也,公然不讳,昌 言无忌;且屡见诸诏旨,几等口头禅,视为绝不奇异之一名词。 一一《忘山庐日记》 A.1361年        B.1895年        C.1907年        D.1913年 17.黄君(黄佐卿)于光绪七年(1881年)建丝厂于沪上。……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  (开工后)斯时运用缫丝机槭尚无相当人才。……乃延(请)意人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厂务。……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向绸商兜售,输运需时,周转为难。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资本耗损殆尽。对于丝厂发展,折射出的史实本质是 (  )  A.技术人员主要依赖外国        B.产品销售不十分的顺畅 C.因官督商办而走向衰败        D.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艰难 18.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 货’。……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 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 (  )  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          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 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          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 19.据清代档案《户部汇题各省民数谷数清册》统计,咸丰元年(1851年)尚有完整的全国人口记  录,咸丰三年起,南方多省册报残阙,人口遽降。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起义爆发,冲击了旧的统治秩序    B.清朝吏治腐败,户籍管理混乱 C.列强发动侵华战争,户籍簪理受冲击    D.清政府调整政策,放松了户籍管理 20.史 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  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    A.反抗封建专制 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21.下列表格是甲、乙两位同学对“农民阶级与近代中国革命”的探究,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正确,结论合理 B.乙同学 采用的历史依据不正确,结论不合理 C.两位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都不准确,结论都不合理 D.两位同学的推论都合理,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时代 22.“争天下,打天下,穷爷们天不怕来地不怕;杀到天津卫,朝廷快让位;杀到杨柳青,天子吓得发了懵。”歌谣反映的近代史实应该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23.张鸣在《辛亥:摇晃的中圜》中写道:“革命带来了问题,答案却是只能在继续革命中得到锯决。……所谓的革命,无非是露借助革命的杠杆,撬起可以使民族翻身的巨石,当无论如何都撬不动的时候,不是换一·个杠杆,而是接长这个杠杆,用更激进的革命,继续撬。”这表明作者认为中国近代前期 (  )  A.革命目的极具坚定性        B.革命手段极具优越性 C.革命过程极具跳跃性        D.革命结果极具建设性 2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当协约国战胜德国的消息传到北京,中国知识分子曾上街游行,欢呼“公理战胜强权”。同时在北京创刊的《每周评论》将“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作为其办刊宗旨。对“公理”的呼喊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  )    A.对民主科学的质疑        B. 对平等与自由的向往 C.对独立参政的渴盼        D.对协约国希望的幻灭 25.1919年4月,身在欧洲的梁启超给北京外交委员会发了一个电报:“对德国事,闻将以青岛直接交还,因日使力争,结果英法为所动,吾若认此,不啻加绳自缚。……”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A.梁启超对袁世凯北洋军阀政府的外交政策不满 B.梁启超与后来青年学生的态度一致 C.梁启超对帝国主义的本质还没有看清 D.梁启超已变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斗士 26.迭尔文进化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康有为把进化论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严复在翻译进化论著作《天演论》时突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等危机思想;陈独秀用进化论研究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的态度是(  )    A.“中学西源,为我所用”        B.“与时俱进,发展创新” C.“西学中源,合理利用”        D.“取明深义,取便发挥” 27.《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呵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  )  A.甲午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建立 C. 抗日战争 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8.近代中国的时势不可能给民主观念人物提供培育某种观念所需要的足够时间与理想的心境。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他们的铁肩不仅要担道义,更要担救亡。从民主观念流变的角度看,风向标式的人物至少有:王韬、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胡适、毛泽东等。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民主思想 (  )  A.大都与中国国情不符      B.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C.引入的国家来源相对单一      D.受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 29.“中共将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暴动政变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该宣言的发表 (  )  A.说明中共放弃了武装的领导权      B.表明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C.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促成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30.陈廷湘主编的《中国现代史》中记载:按《劳动互助组织纲要》的规定,苏区的农 业互助合作完全是农民自愿组合的换工、换耕组织形式。农民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而加入互助合作,获取较单独耕种更多的收益,因而能真正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优化极低下的生产资源,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材料表明(  )    A.当时苏区主要经济支柱是农业合作经济 B.消灭封建土地制度,是一种土地公有制 C.合作经济是与政府无关的农民自愿组合 D.合作经济的实行适合苏区生产力发展状况 31.1937年德国《共和报》载文称:“上海乃世界最富庶城市之一,在日本垂涎已久,在中国必以死力抵御,原属意料中事。观于战况之烈,足见日本获胜之望尚属渺茫。”此处所言战事(  )    A.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B.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酌狂妄 C.切断了日本与南洋的海上交通线 D.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32.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曾有过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  )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 33.1955年,我国政府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说:“要解决社会主义的经济任务,就不仅要发展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而且要把包括农业在内的国民经济转移到 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来,把包括多种经济成份的国民经济改变成为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这  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经济中的“左”倾错误已经抬头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已基本建立      D.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 34.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后,热河省建平县、山东省沂南县人民政府发给农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图片。这些土地房产所有证的获得,是通过 (  )  A.土地改革        B.加入农业互助组 C.加入人民公社        D.家庭联产承包土地 35.深圳市于1987午公布了《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并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合法的土地市场,率先试行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综合改革。材料反映了(  )    A.改变了我国经济的所有制形式 B.说明计划经济体制退出了历史舞台 C.证明市场经济体制在当地已确立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在探索中前进 36.“缔约国双方同意……不迟于一九五二年末,苏联军队即自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现时大连所有财产,凡为苏联方面临时代管或苏联方面租用者,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受。”其主要背景是(  )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中苏关系的逐步恶化        D.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确立 37.陈争平教授将中国近现代对外开放分为四大阶段,即近代被动附庸型开放、建国初一边倒型开放、六七十年代突围型开放和新时期的扩大开放。有关几个“开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被动附庸型开放”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应全面否定 B.“突围型开放”,为80年代以后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C.“一边倒型开放”有利于新中国完整工业体系的建立 D.“扩大开放”标志社会主义经济俸系在我国基本确立 38.1984年1月,中国汽车的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诞生。次年,中德合资轿车生产 企业——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中国汽车工业很快就进入了第一轮的合资高潮。这些合资汽车企业的出现反映了中国(  )    A.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        B.市场经济体系形成 C.经济改革不断深化        D.独立工业体系形成 39.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台湾事实上的独立是不可能被承认的,尤其在国民党为挽回面子宣称要反攻大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可以说台湾的自治直到今天仍使中国内战处于一个相持局  面。”对“相持局面”的理解是(  )    A.海峡两岸渴望祖国的统一        B.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C.中共热切盼望台湾回归祖 国      D.美国不再干涉台湾问题 40.下表是我国人口流动统计表,表中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    A.改革开放深入发展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        D.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41.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奇迹源于市场的逻辑,即生产力的提高来自技术  进步和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来自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市场的规模越大,参与交易的人越多,市 场的分工就会越细,技术进步就会越快。下列经济现象最能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    A.开放浦东,打造活力上海        B.包产到户,提高农民收入 C.简政放权,增强企业活力      D.加入世贸,融人全球经济 42.据统计,1978~1998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77.6%下降到28.5%,集体工业比重由22.4%上升到38.3%,1980。1998年城乡个体工业比重由0.02%上升到18.9%,其他经济类型工业比重由0.48%上升到19.9%。这说明(  )    A.工业投资主体体现多元化        B.乡镇企业成为工业的新生力量 C.国有工业所有制得到优化        D.我国工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 43.新中国女性婚恋观的变化折射时代变迁。以下体现20世纪50年代中期女性婚恋观新变化的是(  )    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B.首选工人老大哥 C.斗私批修,革命友谊        D.嫁人要嫁万元户 44.在雅典城邦,公民个人虽然可以在民众大会上提出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俸或提出新的议案,但若这种提议得不到通过的话,则将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 虞。这表明 (  )  A.公民大会只注重公民形式上的民主      B.雅典人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 C.雅典城邦的司法程序十分严肃缜密      D.雅典公民的言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45.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每九天举行一次至少要求6000位公民参加的雅典公民大会,期间,雅典警卫在街道上巡逻,并用沾了红色粉末的绳子将公民们从市镇广场的最北端护送到集会场所,一旦在集会场所外发现某个公民沾有红色印记,该公民就会受到惩罚。”上述现象从侧面反映了(  )    A.高频政治活动导致公民逃离        B.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 C.雅典公民必须履行参政义务        D.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必然性 46.在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 。山区的人多主张采行极端民主制;平原地区的人多主张极端寡头制;海滨的人多主张“中间性的混合制”。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    A.平民与贵族的政治对立不可调和      B.工商业者的政治要求最为激进 C.公民的经济生活影响政治意愿      D.公民的政治诉求未能充分表达 47.《民主与城邦的衰弱》一书中指出:“在(雅典)城邦的范围内,……尽管社会生活具体而言对公民都很不利,但从政治层面上说,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下列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  A.城邦社会生活损害了公民利益        B.公民在法律面前实现了真正的平等 C.法律保障了公民政治的运行        D.城邦公民的政治权利不受保护 48.“梭伦寻求普世的真 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对“权威的根基被摧毁了”的正确理解是(  )    A.有利于雅典工商业的发展        B.以财产多寡取代血缘关系分配权利 C.扩大了民主权利的范围        D.否定了奴隶主阶级专政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注意事项: 1.答卷Ⅱ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在答卷纸试卷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 2.答卷Ⅱ时用黑色钢笔或中性笔写在答题纸上。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3小题,其中第49题25分,第50题12分,第51题15分,共52分) 49.(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历史上粮食生产相关情况统计: (1)根据材料中的表1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西汉末年到明代粮食生产发展概况。(6分) (2)今后,随着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联产承包制的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和农民自主经营的积极性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同时有大量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粮食的继续稳定地增产是可以预期的。 现在只将各项指标截至1979年为止。1979年粮 食播种面积比1949年增加不过2.4010,而复种指数则增加23.2%,粮食总产量增加了近两倍。耕地面积亩产提高了两倍半还多(2.59)。与历史相比,1979牟的耕地面积亩产570斤,相当于清中叶367斤的155.3 010,比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情况最好的1932年的295.4斤更大大增产,相当于后者的1.93倍。 ——摘编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 (注:耕地面积指年初可以用来种植农作物,经常进行耕锄的田地;播种面积指实际播种或移植农作物的面积;复种指数指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的百分比。) (2)根据材料中的统计数据,概述中国近代粮食生产较之古代的变化情况及其原因。(11分) (3)根据材料概括1979年粮食生产的特点。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粮食生产的认识。(8分) 50.(12分)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对中国社会与文化变革起到了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本文档为【河北省定州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