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肯·洛奇:挥舞英国民族电影大旗

2017-11-14 8页 doc 21KB 5阅读

用户头像

is_842972

暂无简介

举报
肯·洛奇:挥舞英国民族电影大旗肯·洛奇:挥舞英国民族电影大旗 肯?洛奇:挥舞英国民族电影大旗 肯?洛奇的声望在欧洲比本土和美国要高得多。可颇为讽刺的是,他所拍摄的影片又确实是地地道道的“英国风格”。这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窘态,正折射出当今英国电影业举步维艰的现实。 第59届戛纳电影节的颁奖晚会上,当王家卫主席宣布《风吹稻浪》斩获金棕榈奖的瞬间,一个满头华发、面容慈祥的老者兴奋地走上领奖台,从大美女艾曼纽?贝阿手中接过自己毕生最大的荣誉。台下掌声雷动,欢呼声此起彼伏。在人们崇敬的目光中,见证了又一次的王者加冕。而这位王者,就是英国现实主义电影大师肯?...
肯·洛奇:挥舞英国民族电影大旗
肯·洛奇:挥舞英国民族电影大旗 肯?洛奇:挥舞英国民族电影大旗 肯?洛奇的声望在欧洲比本土和美国要高得多。可颇为讽刺的是,他所拍摄的影片又确实是地地道道的“英国风格”。这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窘态,正折射出当今英国电影业举步维艰的现实。 第59届戛纳电影节的颁奖晚会上,当王家卫主席宣布《风吹稻浪》斩获金棕榈奖的瞬间,一个满头华发、面容慈祥的老者兴奋地走上领奖台,从大美女艾曼纽?贝阿手中接过自己毕生最大的荣誉。台下掌声雷动,欢呼声此起彼伏。在人们崇敬的目光中,见证了又一次的王者加冕。而这位王者,就是英国现实主义电影大师肯?洛奇。 古稀双庆,代表艺术电影最高声望的金棕榈奖既是肯?洛奇七十大寿的丰厚献礼,也是对其近四十年电影创作生涯的最好肯定。不过,电视机面前的你或许会奇怪地问:“肯?洛奇很有名吗?为什么我从来就没听说过他?他都导过什么片子呀?” 有这种疑问很正常。其实,不光我们中国人不熟悉他,连很多英国本土观众也对他知之甚少。肯?洛奇的声望在欧陆比本土和美国要高得多。可颇为讽刺的是,他所拍摄的影片又确实是地地道道的“英国风格”。这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窘态,正折射出当今英国电影业举步维艰的现实。著名的电影史专家安德鲁?席格森曾撰写过一本名为《挥舞大旗:建构英国民族电影》的著作,可当肯?洛奇真的举起英国民族电影的大旗孤独前行时,我们想问,又有多少人在后面呐喊助威呢? 为工人阶级呐喊 在我们中国人的印象中,英国天生就是美国的小老弟,没主见得很。可不,美国人说打伊拉克,英国政府连个屁都不敢放,管他查没查出违禁武器,赶紧出兵支援,美国人说打南联盟,唐宁街的主人又派飞机、又派军舰,忙得不亦乐乎。在某种程度上,这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英国和美国总是“亲近地”粘在一起,“穿一条裤子”。 又或许是前辈子同宗同源,语言相通,英美两国的电影有时也会让人摸不清头脑。你看,希区柯克、卓别林、加里?格兰特、费雯丽都是英国人,却都在美国名声大振,库布里克、里查德?莱斯特、约瑟夫?洛塞分明是美国人,却又都跑到英国拍片。不仅如此,两国搞电影评比,《第三人》《阿拉伯的劳伦斯》《桂河桥》一批名作“既是英国片,又是美国片”,均榜上有名。 难道,英国电影真的没有一点民族特色吗? 著名导演林赛?安德森曾指出:“地理上,英国居于两大洲之间,既不属于典型的欧洲国家,又远离美国,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英国电影游离于法国和好莱坞的两极之间。”同时,作为衔接美法之间的纽带,英国电影又不会完全服从一方,而舍弃另一方。因此,英国电影甫一出世,便既不像法国那般先锋个性,也没有美国的通俗乐观。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条路:现实主义。 肯?洛奇和他的影片是最好的证明。在他的摄影机对面,工人阶级是最重要的表现对象。这些人希望有份稳定踏实的工作,希望获得爱和理解,希望有个温暖幸福的家—一可现实中的残酷和滑稽却常常令他们梦想成为泡影。 1998年,肯?洛奇拍摄了他的名作《我的名字是乔》,讲述了一名失业的油漆工人的故事。乔长期沉溺于酒精中不能自拔,当他希望重新生活时,却四下碰壁。好在他还有着对足球运动的执著,这使得他甘愿为格拉斯哥最烂的足球队冲锋陷阵。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善良的社工人员萨拉,两人开始了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恋。 影片开始还充满了一些幽默元素,比如两支烂队穿着同样的队服比拼足球,裁判一声令下,乔的队伍只好光着上身以示区别,而后半段逐渐趋于绝望,乔想有个家,但这最朴素温暖的愿望能实现吗?影片最终以一个模糊的不确定的方式“乏味地”收尾。 英国是一个高福利的国家,可《我的名字是乔》的讽刺之处在于,这种国家机制可以保障失业救济,却无法提供合适的就业机会。在肯?洛奇影片中,社会救济场所比比皆是。比如《我的名字是乔》中主人公赖以生存的失业保障机构、《面包与玫瑰》中的工会组织以及《雨石》中的再就业服务中心。 为什么肯?洛奇出奇地对工人阶级感兴趣呢?一来,他本身就是工人阶级家庭出身。1936年6月17日,他出生于英国中部沃里克郡的纽尼顿。“我的童年非常普通,父亲是机械厂的一名电工。我从小上普通学校。和很多人一样,住在郊外的聚居区。”更重要的,英国是世界最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早在1780年到1832年之间便逐渐形成,并成为“英国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因素”。某种意义上,工人文化成了英国通俗文化的代名词。 不过,肯?洛奇并非仅仅只是对于工人阶级的处境赋予人道主义式的怜悯。在他看来,“主流意识形态把工人阶级当作牺牲品,他们在电影和电视里通常都是一成不变的形象。我希望给这些没有话语权的人们一个表达声音的机会”。同时,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影片改变整个社会,因而从根本上和50年代相对被动的“自由电影”(free cinema)拉开了距离。 肯?洛奇强调:“工人阶级必须掌握领导权。”出于这种左派身份,肯?洛奇敢于拒绝英国王室对他的授勋,不愿意在政治上被统治者收买,敢于用镜头暴露社会真相——譬如1966年的《凯西回家》——“逼迫”政府最终解除了较早之前对城市流浪者的某些禁令,敢于同工人阶级站在同一阵线,拍摄反映工人罢工的纪录片(1984),该片后来被严令禁放。 电影圈里,肯?洛奇常被人称作“最和蔼可亲”的导演,但他针砭时弊的勇气对当局而言,毫无可亲可言。 伍德福尔的荒原之声 肯?洛奇的现实主义并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现象,而是英国电影一脉相承的结果。从最早期格里尔逊、亨弗莱?詹宁斯的记录时代,“平凡中凸现诗意”已成为英国现实主义的标志。而50年代,由林赛?安德森、卡雷尔?赖兹兴起的“自由电影”延续了这一传统。这些纪录片和短片多运用高感光度的黑白胶片和自然光效实景拍摄,推崇纪实性,投资较小,启用相对知名度低的演员。 但是,肯?洛奇却否认自己受到“自由电影”的影响。在1991年接受记者采访时,他风趣地说:“直到几年前,我还从没有看过‘自由电影’的片段。我不想因为自己的创作给他们抹黑,那些作品非常有趣。我相信它们很重要,但确实没有影响到我。” 而在50年代末,当“自由电影”运动过渡到“英国新浪潮”之时,肯?洛奇开始变得对政治充满兴趣。“我的父母没有什么政党倾向。后来我离开牛津大学,在剧院呆了一段美好时光。加入了BBC之后,我受到了一起工作的朋友、制片人的影响一一比如托尼?加内特和罗格?史密斯——开始研读政治。50年代末的很多作家,像阿兰?西利托,约翰?布莱思,斯坦?巴斯图和大卫‘斯托雷,他们的小说深深打动了我。他们作品的乡土化设置和我的生活背景类似,于是我开始对反映非城市生活感兴趣。” 肯?洛奇口中所崇拜的这几位作家,全都是工人阶级出身,他们的大部分作品都被改编成了电影,比如《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晨》《上流社会》《一点爱意》等等,这也是英国电影最为辉煌的时代。而它们又全部是现实主义作品,并且明显充满了“粗砾的”味道:主人公全是“愤怒青年”,好勇斗狠,口出狂言,对体制不满,却又颇招女孩子喜欢。伊丽莎白?泰勒曾经的老公里查德?波顿和阿尔波特?芬尼都借此一炮成名。 而当肯?洛奇转向大银幕创作的时候,英国新浪潮已至尾声。他的影像依旧粗砾,主人公却已不再是小愤青。在拍摄完反映女性混乱生活的《苦命的母牛》后,肯?洛奇创作出英国电影中的不朽名作《小孩与鹰》(1969)。该片30年后,被英国电影协会(BFI)评为百年百大影片第7名,这是一次辉煌的成就。同时,这也是他与摄影师克里斯?门格斯首度合作,门格斯后来依靠《杀戮之地》《传道》两获奥斯卡摄影奖,成为当代英国电影摄影首席大 师。 《小孩与鹰》的故事非常简单。比利是英国中北部城市巴恩斯利郊外小镇上的孩子,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一只小鹰。为了训练它,他从图书馆借来了专业书籍,给它喂食,训练它飞翔。片名“Kes”便是比利对小鹰的呼唤。可当小鹰真的能在荒原的上空展翅高飞时,却被比利当矿工的哥哥给弄死了,原因仅仅因为比利没有按他的吩咐给他下注赌马。比利失声痛哭,生活仿佛失去了颜色。 即使如此简单的剧情,在肯?洛奇完美的诠释下,在门格斯诗性的渲染中,影片得到丁升华。电影的宣传语中说:“你或许会觉得很有趣,你或许会想到这个孩子的未来,你或许想错了。”在半纪实的影调下面,布满了愁绪和喟叹。有意思的是,最近的一项英国电影调查中,《小孩与鹰》竟被评选为“最适合儿童观看的影片?之一,与《外星人》《将军号》并驾齐驱。孩子们会从这部电影中得到十足的乐趣吗?他们也许只是喜欢那只可爱的小鹰吧。 影片由肯?洛奇的好友托尼?加内特兼职,为此他们还专门成了一家“鹰电影制片公司”,英国新浪潮时期最著名的伍德福尔公司(Woocdfall Films)发行了这部作品。1959年,这家公司由托尼?理查森和约翰?奥斯本共同创建,运作当中也得到了大制片家迈克尔?鲍肯主持的布伦斯顿公司(Bryanston Films)的资金支持。《小孩与鹰》之中带有明显的“伍德福尔”风格,正是共同的现实主义美学趣味让这部伟大而纯净的影片顺利问世。 肯?洛奇最擅长的“即兴排演”和“对白方言化”在《小孩与鹰》中得到了初步的实践。电影中的教会学校成员全部由非职业演员担任,为此肯?洛奇特意在片头字幕中加以鸣谢。20多年后,他创作的《群氓》和《铁路之歌》同样如此,非职业演员的即兴表演也成为衡量肯?洛奇美学风格的最明显标志。这些来自英国各地的人哪会什么标准的伦敦音,土腔土调,插科打诨,无话不说,煞是有趣。在英国上映时,不打字幕观众都听不懂。这或许也是肯?洛奇在国内颇受冷遇的原因之一吧。 肯?洛奇年轻时的夙愿就是建立一所方言剧院,为此他才进ABBC打工赚钱。剧院最终没有建成,可他的理想却在大银幕上实现了。2002年,他拍摄的《甜蜜的十六岁》实际上是对《小孩与鹰》的回归,看来肯?洛奇老当益壮,童心犹在。 恋爱与自由之殇 肯?洛奇在60年代末声名鹊起之后,有一段长达20年的沉默期。这些年中,除了一些少数明显注重品质的作品——比如《猎场看守》和《注视与微笑》——他的电影作品鲜被制片商看好,一些电视作品也被勒令禁播。可到了90年代初,肯?洛奇的创作有了惊人的复原,作品屡屡获奖,他也当之无愧地迈入了英国电影的伟人祠。 尤其令人关注的是,肯?洛奇有时也从工人阶级的题材中跳跃出来,他的视野更加开阔宏大。“人类生活无限多样,无限趣味。这让你愿意拍摄电影。但是,你不能和你看见的世界脱节,你必须决定拍摄什么色彩的电影,不要拘泥于其中一类。关于工人阶级领导权的问题,我相信有一个时期要关注它,但并不是说每一部电影我都要说这个问题。你的视野要宽,你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得弄点钱拍它?,就去拍。电影形态多种多样,你必须沿着一条相当实效的路子继续下去。” 2004年的《爱之吻》,在肯?洛奇的创作序列中便是一个特例。这个片子不是关于工人阶级的,而是关于世界最热点的族裔融合问题的。 有意思的是,这一年各个主要电影国家都在拍多元族裔题材的片子。英国有《爱之吻》和史蒂芬?弗里尔斯的《肮脏美事》,法国有反映阿尔及利亚后裔的《躲闪》,德国有费斯?阿金的《勇往直前》,美国有奥斯卡大热《撞车》。可这里面,除了《撞车》是披着“多元族裔”的皮在讲好莱坞的主流故事,其他国家的影片或多或少弥漫着“伤感”“焦虑”之情,这或许才是艺术家真正良知的体现。 《爱之吻》的故事又发生在肯?洛奇偏爱的格拉斯哥,当地的巴基斯坦裔DJ卡西姆恋上了天主教学校教钢琴的女孩罗斯琳,一场危险的爱情开始了。卡西姆的家庭认为儿子的行为已经构成“奇耻大辱”,他们拼命阻挠,甚至安排“相亲”来刺激罗斯琳,而罗斯琳的天主教学校,也绝不能允许这种有辱圣灵的事情出现,除非“卡西姆改信天主教,或者他们的后代皈依耶稣”。这种苛刻的条件,让两位年轻人痛苦万状,精神濒临崩溃。 卡西姆父亲的话很代表了社会上的一种声音:“即使再过几百年,人们还得叫你混蛋。你现在才25岁,你应该拥有一切应该拥有的东西。你的名誉,你的事业,你的财富,你的资源„„以后会怎么样呢?他们全都会因为这场婚姻而毁掉!” 但是卡西姆最终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影片最后,这对恋人依偎在一起,享受着暂时的平静和甜蜜。可是,以后的情况会怎么样,谁都无法预料,危险不会去而不返,更大的考验在等待着他们。影片中有一些适度而克制的情爱镜头,审查委员会据此将其定位为“15”级:某些场景不适合儿童观看。但肯?洛奇竟然在公开场合呼吁中学生“冲破法律束缚”,到影院欣赏这部影片,“因为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了解身边发生的真实”。 《爱之吻》之后,便是今年荣膺金棕榈奖的《风吹稻浪》。这部影片的形态和格局颇似肯?洛奇1990年的《秘密议程》和1995年的《土地与自由》,充满了恢宏大气的力度。正如反映西班牙内战的《土》片曾在西班牙国内取得相当好的票房,并引发社会上的激烈讨论,《风吹稻浪》所揭示的英国与爱尔兰由来已久的领土矛盾,也在戛纳收获了两极化的回声。 即便如此,肯?洛奇以其真诚的态度完成了对政治情节剧的回归。70年代以来,英国电影明显地被分为“现实派”和“奇幻派”两支——而当“奇幻派”的大师德雷克?贾曼和彼得?格林纳韦逐渐淡出之后,“现实派”的肯?洛奇和迈克?李显然被赋予了更深沉的民族意义。人生七十古来稀,面对英国电影文化身份的危机,肯?洛奇还远没有到功成身退的年纪。
/
本文档为【肯·洛奇:挥舞英国民族电影大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