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川滇地区强地震活动与区域新构造运动的关系

2019-04-19 5页 doc 17KB 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4283

暂无简介

举报
川滇地区强地震活动与区域新构造运动的关系第四系地质与地貌 学生姓名:何登华学号:200610101202学院:国土资院工程学院专业:资勘062日期:09年12月15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2009 《第四系地质与地貌》读书报告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以川滇地区为例 姓名:何登华学号:200610101202 班级:资勘062 摘要:所谓新构造运动是相对于老构造运动而言的.因为新构造运动是新生代后半期的构造运动,、现在最近、也最新,所以它与地壳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川滇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以来受青藏高原地壳物质向东侧运移和阿萨姆顶点楔人...
川滇地区强地震活动与区域新构造运动的关系
第四系地质与地貌 学生姓名:何登华学号:200610101202学院:国土资院学院专业:资勘062日期:09年12月15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2009 《第四系地质与地貌》读书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以川滇地区为例 姓名:何登华学号:200610101202 班级:资勘062 摘要:所谓新构造运动是相对于老构造运动而言的.因为新构造运动是新生代后半期的构造运动,、现在最近、也最新,所以它与地壳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川滇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以来受青藏高原地壳物质向东侧运移和阿萨姆顶点楔人的共同作用,使得这一地区的活动十分复杂,新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十分强烈.是中国大陆最显著的强震活动区域。关键词:新构造运动、地壳稳定、地震、川滇地区 一、新构造运动及其成因类型 所谓新构造运动是相对于老构造运动而言的.因为新构造运动是新生代后半期的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在不同的岩石圈板块、地块以及地球的各个圈层中有着不同的运动形式及机制,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强度以及各自所占的比值也不同。现代板块的边界是俯冲作用、碰撞挤压、张裂、剪切滑动以及地震和火山等各种不同形式新构造活动最为强烈的地带。板块间的俯冲、碰撞会聚或相对走滑活动的速率每年可达几到十几厘米。在板块内部,由于岩石圈结构的不均匀,以及来自地球深部或板块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形成了各种复杂的新构造变形。但运动的幅度及速率一般较活动板块边界要小一至二个数量级。在北欧、北美等第四纪冰盖区,由于冰川融溶释重引起的地壳均衡补偿运动亦是新构造运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新构造运动影响了沉积、地层、岩相的特征和组合,控制了夷平面、阶地、海岸线等地貌形态的变形和发展以及地震、火山的活动和分布。因此,研究和正确评价新构造运动,对解决一系列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实际问题,如大坝、核电站等重大工程的稳定性,城市、港口规划、土地利用、地震、火山等灾害事件的预报及其防御性减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川滇地区新构造运动及地震的成因和分布规律 川滇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以来受青藏高原地壳物质向东侧运移和阿萨姆顶点楔入的共同作用,使得这一地区的活动十分复杂,新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十分强烈,是中国大陆最显著的强震活动区。 新构造、地震地质和现代地震学研究表明,川滇地区以由金沙江一红河断裂和鲜水河一安宁河一小江断裂所围限的“川滇菱形块体”向东南的侧向滑移为主要特点该块体主要边界断裂带滑动速率与块体内部的变形方式和滑动速率有显著差异。目前普遍认为活动地块的运动性状、地块之间的相互作用、边界断裂的深浅耦合关系等是造成板内强震的重要原因。区内主要发育有北西向的鲜水河一安宁河一小江断裂、金沙江一红河断裂、怒江一澜沧江断裂和北东向的龙门山一锦屏山一玉龙雪山断裂等大型断裂带。川滇地区因此被分为龙门山块体、滇东块体、川滇菱形块体。 在川滇菱形地块及其所控制的川西、滇中地区,地震活动主要沿着活动地块的边界断裂带分布。该地震区强震震源破裂以北西一北北西向为主,其次是近南北向源破裂走向、震 源断层性质与活动地块边界断裂带的空间展布、活动性质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三、两者在形成机制上的联系 新构造运动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水平运动是新构造运动的主要形式包括缓慢运动与快速运动,其速度相差很大.快速运动的数值则比较大,后果较严重。总之,新构造运动产生的能量蓄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使岩体等断裂破碎,从而使蓄积的能量大部分突然爆发出来。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是新构造运动的结果。 1、地震与活动地块边界断裂带的一致性 在川滇菱形地块及其所控制的川西、滇中地区,地震活动主要沿着活动地块的边界断裂带分布。该地震区强震震源破裂以北西一北北西向为主,其次是近南北向震源破裂走向、震源断层性质与活动地块边界断裂带的空间展布、活动性质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鲜水河一安宁河一小江断裂带是川滇菱形块体的东北边界,可分为3段,即北段的北西向鲜水河断裂,中段的近南北向安宁河断裂和南段的北北西至近南北向则木河断裂、小江断裂。三者斜列衔接成巨大的弧形断裂带,现代活动均显示左旋走滑为主的压扭性。自1500年以来,共发生7.0—7.9级地震14次,8级地震1次。从震中分布图、震源破裂走向分布图上可以看出,该断裂带上地震活动分布、震源破裂走向与断裂带空间展布的高度一致性。震源断层性质均表现为左旋走滑错动性质,与这一大型断裂带的左旋走滑活动完全一致。金沙江一红河断裂带构成川滇菱形块体的西南边界。北部的金沙江断裂带以右旋走滑活动为主,地震活动较弱,强震主要发生在主干断裂东侧的支断裂上。南部的红河断裂是典型的右旋走滑断裂。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南、北两端;红河断裂北段与东侧南北向程海断裂(左旋张扭)、北东向丽江一剑川断裂(左旋张扭)组成滇西北裂陷湖盆区。 震源破裂走向和震源断层性质分布均显示出了上述断裂构造的空间展布和活动性质。沿金沙江一红河断裂及相关断裂的地震震源断层性质主要表现为右旋走滑性质,与这一大型断裂带的右旋走滑活动性质是完全一致的。 2、地震与先存活动断裂带的非一致性 2.1腾冲一澜沧地震带 怒江一澜沧江断裂带是印支块体和腾冲一保山块体的分界线,沿该断裂带几乎没有地震发生(图1、图2)。但在其以西的滇西南地区,近100年来共发生了8次7.0—7.9级地震,数十次6.O一6.9级地震,形成了一条沿腾冲一耿马一澜沧一景洪一线分布的北西向地震活动带(图1);而沿此线地表无统一的与之相应的断裂构造存在。该区北东向发育有近等间距的瑞丽一龙陵断裂、南汀河断裂、盂连一澜沧断裂和打洛一景洪断裂(姜葵, 1993),均具左旋运动性质。该区的地震破裂有北西向和北东向两组,以北西向为主,呈现出“共轭型”破裂特点。北东向组地震破裂呈左旋走滑性质,北西向组地震破裂呈右旋走滑性质。从震源破裂走向、震源断层性质上看,北东向组地震破裂与该区存在的北东向组活动断裂是一致的。北西向组地震破裂,无与之相应自F地表断裂构造存在,可能是一条新生的地震破裂带。 2.2松潘一茂汶地震带 龙门山断裂是一条以冲断推覆构造活动为主,兼具右旋走滑活动的断裂带。该断裂带上地震活动较弱,没有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是一条中强地震活动带,1900年以来发生过3次6.O一6.9级地震。但在其北侧的松潘、茂汶、天全一带,历史上发生过4次7.0.7.9地震和多次6.O~6.9级地震。地震震中呈北北东向分布,该强震活动带同样不存在与之相应的地表断裂构造。该区的地震破裂呈北北西一北西向分布,从震源破 裂图像上看,没有明显的成带性。震源断层性质有逆断和右旋走滑两种形式。因此.该区的地震,从它们的震源断层性质表现上看,可能与龙门山断裂带的冲断推覆构造活动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其相互关系是非常复杂的。 四、结语 新构造运动和地震在空间分布上是有密切联系的,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但总的来说,新构造运动是形成的主要原因,其形成机制是岩体结构的破坏造成地壳内部能量的突然释放,从而产生地震波,使地面一定范围内发生振动。因此在研究地震的过程中要把地震和新构造运动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川滇地区强地震活动与区域新构造运动的关系》
/
本文档为【川滇地区强地震活动与区域新构造运动的关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