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Windows远程登录Linux服务器

Windows远程登录Linux服务器

2018-03-20 6页 doc 21KB 34阅读

用户头像

is_482581

暂无简介

举报
Windows远程登录Linux服务器FOCUS系统静校正处理技术在民和盆地的应用 文一华 朱美勤 辛丽珺 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地质研究院 摘  要:民和盆地我国北方侏罗系中小盆地中为数不多的有利勘探目标,本区地形起伏剧烈,低降速带速度、厚度、横向变化十分剧烈,原始单炮记录的初至呈锯齿状,表明静校正问题严重。通过神经网络初至折射静校正较好的解决了静校正问题。为后续信噪比以及成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民和盆地;低降速带;神经网络初至折射;静校正 1. 前言 目前,民和盆地是吐哈油田地震勘探的重点探区之一。工区地表为沟壑纵横的山区、丘陵及黄土塬地貌,结构类...
Windows远程登录Linux服务器
FOCUS系统静校正处理技术在民和盆地的应用 文一华 朱美勤 辛丽珺 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地质研究院 摘  要:民和盆地我国北方侏罗系中小盆地中为数不多的有利勘探目标,本区地形起伏剧烈,低降速带速度、厚度、横向变化十分剧烈,原始单炮记录的初至呈锯齿状,表明静校正问严重。通过神经网络初至折射静校正较好的解决了静校正问题。为后续信噪比以及成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民和盆地;低降速带;神经网络初至折射;静校正 1. 前言 目前,民和盆地是吐哈油田地震勘探的重点探区之一。工区地表为沟壑纵横的山区、丘陵及黄土塬地貌,结构类型复杂多变。盆地以山区为主,海拔在1600米一4000米之间,相对高差在400米到2400米不等,盆地西部巴州凹陷主要是第四系黄土、砾石所覆盖,中间的周家台低隆起以出露的下第三系和白垩系红砂岩为主,夹有不等厚砾石层、泥岩、河道砾石等,地震激发接收条件极差。 本区地形起伏剧烈,低降速带速度、厚度、横向变化十分剧烈,原始单炮记录的初至呈锯齿状,表明静校正问题严重如图1。从以往处理的地震资料来看,存在信噪比差异大,静校正解决不完全等问题。如何解决其静校正问题是其关键所在。 图1  原始单炮 2. 静校正解决 2.1. 野外高程静校正 民和盆地地处黄土高原地区,地表复杂,地表高差大。现有的一些地震资料处理方法(例如动校正、叠加、DMO)均是建立在平面接收面的假设条件上的。这样就在处理时,其接收面为一平面,起码在一个排列长度内可以近视作为一平面。因此,对于象山地这样复杂的地表情况,必须首先确定一个相应的比较平缓的浮动基准面,并把野外数据校正到这个平面上,即野外高程校正: hs和hr分别为炮点和检波点所在地表到浮动基准面的垂直距离,v为替换速度。 复杂地区浮动基准面选取原则主要有两点:一是浮动基准面尽可能接近地表。浮动基准面地选择可能会引起速度地变化,这是因为速度分析是在浮动基准面上进行的。如果浮动基准面选得比实际地面高很多,其速度(特别是浅层速度)就小得多,所以,浮动基准面应该尽可能接近地表,这样可使在浮动基准面上分析得到得速度与实际速度之间得误差达到最小,这就是所谓得最小速度误差概念。二是浮动基准面尽可能平滑,保证校正到统一基准面后的剖面构造形态基本不变,且同相轴不发生错断等现象。 在民和地区,经过浮动基准面合理选取并对其进行校正,校正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单炮初至得到一定程度的校平,有效信号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如图2)。 图2  高程校正前后对比(左为校正前,右为校正后) 图3  折射静校正效果(左为第一次折射校正,右为第二次折射校正) 2.2. 神经网络初至折射静校正的多次迭代 神经网络初至折射静校正有初至拾取简单而又精确、折射波覆盖范围大,偶合性好,因此能解决较长波长的静校正量。而地震波初至时间受诸多因数的影响,如反射层、近地表风化层、地表高程及炮点和接收点延迟等。折射界面、折射层速度及其厚度的横向变化主要影响地震道德短波长静校正量,折射静校正的基本原理就是要从初至时间中提取出长波长和短波长的静校正量,其理论模型如下: t(n,m)=S(n)+R(m)+∑〔δ(k)/v(k)〕+s(n)+r(n) 其中: t(n,m)为第n炮的第m个检波点处拾取的初至时间; S(n)为第n炮位置处的延迟时间,与长波长炮点静校正相对应; R(m)为第m个检波点处的延迟时间,与长波长检波点静校正相对应; δ(k)为沿第n个炮点到第m个检波点的第k段的距离; v(k)为从沿第n个炮点到第m个检波点的第k段的风化层速度; s(n)为第n炮的位置处的短波长地表静校正量; r(m)为第m个检波点位置处的短波长静校正量; 在利用上式求取长波长静校正量时,首先要通过对高程数据平滑等处理去除炮点、检波点高程对初至的影响,然后对初至数据做加权处理。完成长波长静校正后,从初至时间中减去炮点及检波点的长波长静校正量,再计算短波长静校正量。 通过对民和盆地地表条件以及地震资料原始单炮抽样的具体分析(如图1),发现该区有稳定的低速带和折射层,因此具有折射静校正的先决条件。我们利用FOCUS处理系统的神经网络初至折射静校正进行初至拾取(FBNET)、初至拾取模型建立与质量监控(FBSOL)以及统一初至静校正计算(REFSOL)。该方法在民和地区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同时经过该方法多次迭代拾取计算效果更为明显。如图三在高程校正的基础上初至进一步的校直,多次迭代拉直更为明显;同时静校正量进一步的收敛(如图4、5、6)。 图4  MH03-49高程静校正量 图5  MH03-49第一次折射静校正量 图6  MH03-49第二次折射静校正量 2.3. 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 对于复杂地表的地震资料来说,仅依靠高程静校正以及折射波静校正把初至校直并不一定就解决了静校正问题,他们只能较好的解决中、长波长的静校正问题,但短波长剩余时差并没有完全消除,还应作剩余静校正。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以及反射波法剩余静校正组合是解决复杂地区地震资料处理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而不同的静校正方法在参数的选取也会直接影响其静校正的效果。就反射波静校正本身而言,有4个参数是需要试验选择的。 A:静校正时窗。选择静校正时窗的原则是平坦,信噪比高,同相轴能连续追踪。尽可能避开切除区。除此之外,时窗取1~3s的时间深度比较好,这是因为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动校正速度的敏感程度中等,时窗太浅,对速度太敏感,速度对静校正的影响太大;而时窗太深,对速度又太不敏感,不利于速度分析。 B:时窗长度。一般来说,宽时窗有利于提高静校正时差的拾取精度和抗周期跳跃的能力。但是当速度精度较低时,由于剩余动校正量的存在,可能反而会降低时差精度。因此,时窗长度的选择取决于速度情况,若速度精度较高时窗长度可选得大一些,反之则小一些。一般选为600~1000ms。 C:最大时差。最大时差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特别是在第一次静校正时,最大时差要选择得足够大,以能包容实际最大静校正量。 D:模型道。对于信噪比较高的资料,可以在前几次静校正时采用内部模型道,在最后再采用外部模型道;对于信噪比比较低,但主要是随即干扰的资料,仍可以采用内部模型道这时最好采用多cdp超级道集,以提高内部模型道的质量;对于信噪比很低,特别是干扰很严重的资料,可以全部采用外部模型道。 对于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我们采取先中频后高频的分频做法,先深层后浅层的模型道选取。 通过该方法剩余静校正得到很好的解决,信噪比得到很大的提高,剖面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如图7)。 图7 静校正叠加对比剖面(左初叠加,中折射校正叠加,右剩余校正叠加) 3. 处理效果分析 通过对民和盆地静校正的研究与应用,静校正在该区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图8根据以上的针对性处理措施,我们对其叠加剖面较老资料都有较大的改进,叠加成像效果较好,信噪比得到很大的提高,波组特征清楚,为地震解释人员提供了可靠的高质量的地震剖面。 图8 MH01-33新老剖面效果对比(左为新处理剖面,右为某单位处理的老剖面) 4. 结束语 民和地区静校正问题是地震资料处理的关键问题,但光靠静校正的解决也无取得高质量的地震剖面,需要多种方法的相互结合,如叠前去噪、偏移成像等。在这里我要说明的是FOCUS处理系统的神经网络初至折射静校正方法,对于民和盆地静校正的解决适应性较强,实现操作方便,能够较大程度上解决其静校正问题。 参考文献 1 熊翥,复杂地区地震资料处理思路.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2 赵峰等,地震数据处理中静校正对动校正速度的影响.新疆石油地质2004,4:390-393 3 赵军才、李铮等,塔中沙漠区地震资料静校正和去噪.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4,2:123-127 4 俞寿朋等,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5 陆基孟等,地震勘探原理.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1993
/
本文档为【Windows远程登录Linux服务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