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

2018-12-02 50页 doc 380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511210

暂无简介

举报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教        案            (序号 1  ) 课题 加、减法的意义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25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10 月 20 日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对具体运算的分析、综合,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算式里各部分的名称,并能应用加、减法的意义说明某些实际问题要用加法或减法计算。 2. 使学生认识、掌握0在加法计算里的特性。 3. 进一步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能力。 ...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
教        案            (序号 1  ) 课题 加、减法的意义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25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10 月 20 日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对具体运算的、综合,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算式里各部分的名称,并能应用加、减法的意义说明某些实际问题要用加法或减法计算。 2. 使学生认识、掌握0在加法计算里的特性。 3. 进一步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通过对具体运算的分析、综合,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算式里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 二、学习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1. 口算: 36+40 52+24 27+33 45+18 54-4 79-57 80-42 53-29 2. 引入课题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加法 和减法算式示的意思,会计算加法和减法。现在,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加法、减法的一些规律性的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们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今天这节课,先来学习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1. 学习例1 2. 出示例1,想一想:求全班一共有多少人要怎样想。为什么用加法进行计算。 3. 思考:加法是一种怎样的运算? 4. 概括加法的意义。 5. 学习加法算式里,各部分的名称 6. 说出下面各式的意义: 50+30=80 42+20=62 45+38=83 7. 学习例2 8. 出示例2 9. 想一想:已知全班的人数和男生的人数,怎样求女生的人数?用什么方法计算? 10. 把例2与例1进行比较,例1里已知的是什么数,求它们的什么? 11. 概括减法的意义。 12. 学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3. 了解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减法是加 法的逆运算。 14. 说出下面各式的意义: 80-30=50 62-42=20 83-38=45 15. 学习0的特性: 想一想:0在加法里可能有哪几种情况?一个 数同0相加,得什么数?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1. 做“练一练”第1、2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做 后进行讲评。 2. 做练习十一第1题 学生在书上填表。集体订正。 3. 做练习十一第2题 看图理解题意,指名口答加法或减法问题。 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怎样的运算叫做减 法?减法和加法有怎样的关系?   课后感受 学生对加法、减法的意义,掌握的还可以。也许是因为这些内容以前学过吧。             授课日期 10 月21 日 由于学校工作的需要把这个单元的教学改放在第五单元前。 教        案            (序号  2  ) 课题 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25 本教时为第 2 教时 备课日期 10月21 日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地应用这些关系对加、减法进行验算,以及求加、减算式中的未知数x。 2. 使学生受到初步的辨证观点的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地应用这些关系对加、减法进行验算。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 二、学习新课 三、课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 五、做思考题 六、布置作业 1. 口算 完成练习十一第3题 2. 口算 40+30= 27+31= 36+24+ 70-30= 58-31= 60-24= 70-40= 58-27= 60-36= 思考:从上面三组看,加法是怎样的运算?减法是怎样的运算?减法对于加法有怎样的关系? 3. 引入新课 我们看每一组算式里的三个数,其中两个数 相加等于一个数,反过来两个数相减又等于另一个数,这就是我们过去学过的加法算式里和减法算式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1. 整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 思考:加法和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 请同学们把书上的有关内容填写完整。 2. 应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 学习了这些关系,应用它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2) 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3) 做“练一练”第2题。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4) 小结:应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求加、减法算式里的未知数x。因此,一定要熟记这些关系。 1. 做练习十一第4题。 2. 完成练习十一第6题。 学生口头列式,老师板书。结合提问学生每一题是怎样想的? 3. 做练习十一第7题 (1) 出示左边第一组三种蔬菜的千克数。 (2) 你能想到哪些加法问题?你是怎样想的? (3) 出示第二组、第三组的数量 让学生口答加法或减法问题,选择一些题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是加法或减法问题? 4. 做练习十一第8题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谁来说一说加法和减法算式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式有哪两方面的应用。 让学生自学课本上思考题。思考:你明白了什么? 练习十一第5题   课后感受 学生对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掌握情况良好。计算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授课日期 10 月 22日 教        案            (序号 3  ) 课题 应用题(1)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25 本教时为第3 教时 备课日期 10 月 22 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加、减法一步计算应用题的方法,初步认识这样的解题思考方法和解题步骤,能正确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加、减法一步计算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加、减法一步计算应用题的方法,能正确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加、减法一步计算应用题。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 二、学习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作业 1. 复习 (1) 做复习题第(1)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思考:为什么要列成x+43=85? (2) 做复习题第(2)题 思考:这道题要先做什么?为什么? 让学生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 2. 引入新课 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这道题,要先用x 表示要求的数,再按照题意列出等式,然后求出x的值。今天这节课,就按照这样的思考过程和解题方法,来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加、减法应用题。 1. 学习例3 (1) 出示例3。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结合画出线段图。 (2) 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怎样解答? (3) 根据线段图表示的题意,按照怎样的数量关系就能得到剩下的本数100本?(板书:运来的本数-卖出的本数=剩下的本数) (4) 在这个数量关系式中哪个数量是要求的?如果运来的本数用x表示,这道题还可以怎样解答? (5) 学生尝试,师作巡视。 (6) 讲解解题方法。 第一步:先设运来的这种书有x本。 第二步: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第三步:求出x的值。 (7) 小结: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应 用题,要先设题里未知的数为x,再根据题意想数量关系式,对照数量关系式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然后求出x的值。 1. 做“练一练”的题 学生读题,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出含有x的等式。、 集体订正。 2. 完成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再交流。 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应用题分几步完成的?怎样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练习十二第2—4题   课后感受 对数量关系式的理解学生还不是很好,尤其是其中一个最主要的的,学生不能灵活运用。             授课日期 10 月 23 日 10月24日,进行期中练习。 教        案            (序号  4  ) 课题 应用题(2)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25 本教时为第 4 教时 备课日期 10 月23 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相差关系中逆叙的一步计算应用题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应用题的步骤和思路,能正确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相差关系的逆叙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解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相差关系中逆叙的一步计算应用题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应用题的步骤和思路。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 二、学习新知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作业 1.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应用题。 (1) 养鸡场养鸡500只,卖出一些后还剩300只,卖出了多少只? (2) 张师傅和李师傅一共加工零件135个。其中李师傅加工了75个,张师傅加工了多少个?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2. 应用题 粮站运来面粉96袋,运来的大米比面粉多24 袋,运来大米多少袋? 读题后让学生想一想,这样的题用什么方法解答。你是怎么想的? 1. 出示例4,读题 思考:例4与上面一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的地方? 2. 谁来说说例4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为什 么? 3. 根据这个数量关系式,你能列出含有未知数x 的等式解答例4吗? 第一步先做什么? 第二步要做什么? 第三步求未知数x的值要怎样算?你的怎样想的? 4.你能根据题意,检验这样解答是否正确,可以怎样检验? 5. 根据题意,大米“比面粉多24袋”,还可以 找出怎样的数量关系式? 6. 今天学习的也是用什么方法来解答应用题?例4可以列几种等式来解答? 1. 根据下面的条件说一说数量关系式。 (1) 鸡比鸭多30只 (2) 杨树比柳树少15棵 (3) 美术班比舞蹈班少16人 (4) 今年收的小麦比去年多1500千克 2. 做“练一练” (1) 完成第1题 读题,提问数量关系式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 完成第2题 读题,让学生说数量关系式。 3. 练习十二第5题 让学生在课本上练习。集体订正。 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应用题,要分几步做?要根据什么来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练习十二第6—7题   课后感受 比多比少类型的应用题,数量关系式学生找的不够正确,导致列出的算式,错误率比较高。画线段图、找关键句等方法,比较有效地帮助学生,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             授课日期 10月 27日 教        案            (序号 5  ) 课题 应用题的巩固练习 课型 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 25 本教时为第 5 教时 备课日期10 月 26 日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加、减法简单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以及解题的步骤,能正确地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加、减法一步计算应用题。 2.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有关的加、减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高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有关的加、减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高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 二、解应用题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作业 1. 口算 小卡片出示练习十二第8题,指名学生口算。 2. 列含有未知数x的方法解文字题。 (1) 一个数减去170后得150,这个数是多少? (2) 280加上某数后等于400,求某数。 (3) 135比什么数多28?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讲评。 3. 揭示课题。 我们在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加、减法 应用题时,也是按这样的步骤来解答的。今天这节课,就来练习列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解答应用题。 1. 练习十二第9题。 指名读题。 思考:有怎样的等量关系式? 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讲评。 2. 根据下面的条件,说出数量关系式。 (1) 一批货物,运走30吨,还剩15吨。 (2) 原有货物30吨,运来一批后,一共45吨。 (3) 原有货物45吨,运走一批后,还剩30吨。 (4) 篮球比足球多20个。 (5) 科技书比故事书少100本。 3. 练习补充题。 (1) 同学们植树,四年级植96棵,比三年级多植18棵,三年级植多少棵? (2) 同学们植树,四年级植96棵,比五年级少植18棵,五年级植多少棵?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4. 练习十二第11题。 学生读题,然后列出算式。 指名学生口答。 集体讲评。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列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解答应用题。用这种方法解答应用题要分几步?哪几步? 练习十二第10、12题。   课后感受 其中的一部分内容改在27日上了。学生在数量关系的寻找上比上一节课好多了,也明白了有合适的和不合适之分。             授课日期 10 月28 日 教        案            (序号 6  ) 课题 加法运算定律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25 本教时为第6 教时 备课日期 10 月26 日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学习加法交换律 二、学习加法结合律 三、小结教学内容 四、课堂练习 五、课堂作业 1. 学习例1 (1) 出示例1 (2) 学生读题,要求说出题里的条件和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出线段图。 (3) 学生根据线段图,列出算式。 (4) 比较算式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2. 题组的计算、比较 (1) 用小黑板出示第61页下面的题组。 (2) 学生计算。比较每组两个算式的结果,在课本上〇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3) 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 归纳加法交换律。 思考:这三组算式里,每组算式之间有什么相同的特点?从这些例子里你能看出有什么规律? 4. 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a+b=b+a 5. 认识加法交换律的应用 (1) 我们学过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来验算加法,看两次相加的结果是不是相等。这样验算是应用了什么知识? (2) 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1. 学习例2 (1) 出示例2 让学生说一说图意。怎样算出操场上一共有 多少人?有几种方法? (2) 比较算式的结果。 2. 题组的计算、比较 (1) 用小黑板出示第63页上面三行的题组。 (2) 思考:你觉得第一组里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3) 请大家把书上这几道算式计算一下,看看每组里两个算式的结果有什么关系,在〇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4) 集体订正。 3. 归纳加法结合律 4. 用字母公式表示加法结合律 (a+b)+c=a+(b+c) 1.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2. 谁能说说什么是加法的交换律?什么是加法的结合律? 1. 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同学写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2. 练习十三第2题 学生口答。 练习十三第1、3题   课后感受 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学生不难理解,但具体应用时,有的同学,应用能力比较差。             授课日期10  月 29 日 教        案            (序号7    ) 课题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25 本教时为第7 教时 备课日期 10 月 28 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理解和学会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并能用简便算法正确计算一些可以简便计算的加法算式,培养学生采用合理、灵活的方法进行加法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能用简便算法正确计算一些可以简便计算的加法算式。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 二、学习新课 三、课堂练习 四、布置作业 1. 下面各数再加多少是100?(口答) 18 24 37 45 53 66 72 89 2. 什么叫做加法的交换律?用字母公式如何表示? 3. 什么叫做加法的结合律?用字母公式如何表示? 4. 引入新课 应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 便。今天,我们就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学习简便计算。(板书课题) 1. 学习例3 2. 出示例3(1),思考:这里三个数连加,哪两个数可以先凑成整百数?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3. 小组合作、讨论 4. 交流方法。 5. 出示例3(2),学生进行尝试 6. 交流方法。 7. 完成巩固练习 做“练一练”,第1题 思考: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时, 一般先把哪两个数相加? 8. 进一步研究加法结合律的应用。 过去口算57+28是怎样算的? 9. 学习“试一试” 学生进行尝试,指名学生板演。 10. 巩固练习 (1) 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讲评。 (2) 思考:这几道加法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 练习十三第4题 指名二人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2. 练习十三第5题 指名学生说一说各题里要把哪两个数先加, 使计算简便,这样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3. 练习十三第6题第一行 指名学生口算得数,说说是怎样想的? 练习十三第5题,第6题第二行   课后感受 学生对加法结合律的应用,还不够正确。特别是综合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有些同学还存在着问题。             授课日期  10月30  日 教        案            (序号 8  ) 课题 加、减法计算的综合练习 课型 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 25 本教时为第8 教时 备课日期 10 月 29 日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知道和的变化规律与差的变化规律,能说出一个加数相同另一个加数不同,以及被减数相同减数不同时两个算式结果的大小,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能力。 2.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法简便计算的方法,逐步做到计算的合理、灵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知道和的变化规律与差的变化规律,能说出一个加数相同另一个加数不同,以及被减数相同减数不同时两个算式结果的大小。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揭示课题 二、计算练习 三、应用题练习 四、思考题 五、布置作业 我们已经学习了加、减法的意义,加法的运算定律,以及这些知识的应用。这节课,我们主要进行加、减法计算的一些综合练习(板书课题),并且进行一些混合运算和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 1. 口算 练习十三第9题,指名学生口算。 2. 练习十三第10题。 (1) 计算a+b的和。 (2) 先让学生将答案填写在书上。 (3) 组织交流。 (4) 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了没有? (5) 小结: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或减少多少,和也随着增加或减少。 (6) 判断:下面每组中哪个得数大,大多少,并说明理由。 126+91 135+198 178+299 254+96 126+100 135+200 178+3000 254+100 (7) 计算a-b的差 (8) 学生先独立完成,组织交流。 (9)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0) 下面每组中第二个算式与第一个比较,差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小多少?为什么? 151-96 342-298 246-199 245-97 151-100 342-300 246-200 245-100 3. 练习十三第11题 指名学生回答每道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并 说明为什么这样算比较简便? 4. 练习十三第12题 读题后提问:表里是哪几户人家?“合计” 是什么意思?能不能用简便方法算出每户的合计数? 学生口算合计数填在表里。 指名口答结果,集体订正。 练习十三第14、15题 读题后,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填一填,想一想是怎样变化的。 (1) 10+20 (2) 15+20 (3) 10+20 (4) 5+20 (5) 想一想:和与加数是怎样变化的? 用这样的方法去想一想思考题,说一说要怎样做?是怎样想的? 练习十三第11题   课后感受 通过练习,学生对加、减法的计算掌握有明显的进步。但也有个别学生,基础比较差,需要补课。             授课日期 11 月3  日 教        案            (序号  9  ) 课题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1)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25 本教时为第 9 教时 备课日期 10月29 日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认识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两个减数的和的运算规律,学会应用这种运算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2. 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以及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两个减数的和的运算规律。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 二、学习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作业 1. 口算 48+52 237+63 74+26 85+15 128+175+25 64+78+36 439+302 2. 引入新课 刚才我们用简便算法,很快口算出这些题的 得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板书课题) 1. 学习减法的运算规律 (1) 出示第68页的应用题 (2) 学生读题后,口答算式。 (3) 出现两种算法后,请学生比较:算式有什么特点?计算结果怎样? (4) 题组的计算、比较 (5) 归纳运算规律 (6) 根据规律填空: 563-174-26=563-(174〇26) 342-69-31=342-(□〇□) 1284-(600+7)=1284-600〇7 324-(24+198)=324-□〇□ 456-102=456-100〇2 2. 学习简便算法 (1) 学习例1 (2) 出示例1 (3) 学生尝试着做,指名两个人板演。 (4) 请板演的同学讲以讲计算的方法。 (5) 计算724—(224+30) (6) 小结: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减去这两个数。 (7) 学习例2 (8) 出示例2,学生进行独立解答。指名两人板演。 (9) 请板演的同学讲讲计算的方法。 (10) 小结:当减数接近整百数又比整百数稍大一些时,可以把它看成是几百加几的和,反过来应用刚才的规律,先减去几百,再减去几,这样算比较简便。 1.“练一练”第2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 2. 练习十四第1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讲评。 今天学习的减法运算的规律是什么?应用这个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关键要看什么? 练习十四第2、3题   课后感受 学生对例1类型的习题,掌握较好。例2类型的减去一个整百数后,还有再减去几,有的同学没有减。错误率比较高。             授课日期 11 月 4 日 教        案            (序号 10  ) 课题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2)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25 本教时为第 10 教时 备课日期 10 月 31 日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百(整十)、又比整百(整十)数稍小一点的数的简便算法,能按简便算法正确计算。 2. 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比较、判断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加上一个接近整百(整十)的数,要减去多加的部分。减去一个接近整百(整十)的数,要加上多减去的部分。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 二、学习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 用简便方法计算 239+102 458+203 230-102 500-203 指名学生口答过程,老师板书。选择两题让 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 下面各组算式里哪个得数大?为什么? 264+98 135+297 351-96 516-397 264+100 135+300 351-100 516-400 想一想:怎样计算第一行的算式比较简便? 1. 学习例3 (1) 出示例3 (2) 学生先进行尝试,指名两人板演。 (3) 请板演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4) 强调:264+98 为什么要写成+100,为什么又要—2? (5) 做“试一试”的题目。请同学讲讲是怎样做的? (6) 小结:如果一个加数接近整十、整百的数,又比整十、整百数稍小一点,可以先看作整十、整百数加,然后多加了几就减去几。 2. 学习例4 (1) 出示例4 (2)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 (3) 请板演的同学,说说是怎样想的。 (4) 学习“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学生尝试着完成。 3. 对比 例3 和例4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有什么地 方是不同的? 1.“练一练”第1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 2.练习十四第4题 学生做在书上,请同学说说是怎样想的? 3.“练一练”第2题 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同学做在自己的本子上。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练习十四第5、6题   课后感受 今天我采用让学生先做,然后请会做的同学介绍学习方法的形式组织教学,效果良好。减去一个比整百数小的数,为什么还要加上几,有个别同学掌握还不行。             授课日期 11 月 5日 11月6日、7日学校举行运动会 教        案            (序号  11  ) 课题 加、减法简便计算的巩固练习 课型 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25 本教时为第11 教时 备课日期 11 月 1 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用简便方法计算一些加、减法,并进一步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多加了要减去,多减了要加上。少加了要补加,少减了要补减。变成同学自己的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揭示课题 二、计算练习 三、应用题练习 四、课堂作业 1. 口算 练习十四第7题 2. 揭示课题 我们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和计算的一些规 律,可以使一些加、减法的计算简便,这是我们已学过的知识。今天这节课,主要进行加、减法简便计算的综合练习。(板书课题) 1. 练习十四第8题 思考:每组的数有什么特点?题目有什么不 同的地方?横着比,接近整百的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练习前两组。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2. 练习十四第9题。 (1) 学生分两组练习。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会上做在练习本上。 (2) 集体订正。 (3) 在加、减法混合运算里,先加后减,调换位置后减后加,或者先减后加调换位置先加后减,得数怎样? 3. 练习十四第10题。 1. 练习十四第11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思考:第(2)题分哪几步做?含有未知数x 的等式是根据什么列的? 2. 思考题 (1) 读题 (2) 思考:哪个店剩下的水果多?为什么?多多少千克?你是怎样想的? 练习十四第10题   课后感受 通过练习,学生对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更加熟练了,而且能比较出简便在什么地方,怎样计算最简便。             授课日期 11 月 10 日 教        案            (序号12    ) 课题 乘除法的意义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25 本教时为第12 教时 备课日期11 月 4 日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具体运算的分析、综合,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及相互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乘、除法算式里各部分的名称,并能应用乘、除法的意义说明某些实际问题要用乘法或除法计算。 2. 使学生认识、掌握1或0在乘法计算里的特性。 3. 进一步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及相互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引入 二、学习新课 三、课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作业 1. 说说下面各算式表示的意思。 12×3 24×6 40×5 2. 说说口算下面各题是怎样想的。 28÷4 54÷9 40÷8 3. 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和除法的意义。(板 书课题) 1. 出示例1 (1)`学生读题后思考:可以怎样列式计算?板书:15+15+15+15 (2)想一想:这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3) 乘法的加法比较,哪种算法比较简便?乘法是怎样的简便运算? (4) 看书了解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5) 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 学习例2 (1) 出示例2 (2) 学生读题后,将例2与例1进行比较,有什么异同之处? (3) 仔细观察,看除法和乘法有什么关系? (4) 看书,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5) 说说下面算式的意义。76÷19=( ) 81÷3=( )100÷25=( ) (6) 小结: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3. 学习一个数是1或0的乘法计算。 (1)口答:4×1= 4×0= 0×0= (2)一个数乘以1,得怎样的数?一个数乘0得什么数?0能作除数吗? 1. 让学生做“练以练”第1、2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让学生做练习十五第1题。 让学生说说各是怎样算的,并应用乘、除法的意义说明为什么用乘法或除法做? 3.看第2幅图,弄清乒乓球每袋5个,每箱200个。让学生提乘法和除法的问题,说说是怎样想的?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抄写、背诵各概念   课后感受 这些内容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接触过,所以用自学的方法后交流,效果也不错。             授课日期 11 月 11 日 教        案            (序号  13  ) 课题 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25 本教时为第 13教时 备课日期 11 月5 日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地应用这些关系对乘、除法进行验算,以及求乘、除法算式里的未知数x。 2. 使学生受到初步的辨证观点的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旧知 二、学习新课 三、课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 口算 练习十五第3题。 2. 口算: 4×6 12×3 24×4 24÷4 36÷12 96÷24 24÷6 36÷3 96÷4 从上面的三组题可以看出:乘法是怎样的运算?除法是怎样的运算?除法对乘法来说,有怎样的关系? 3. 引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和除法算式 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 整理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 出示:4×6=24这个算式,思考:4和6都叫什么?24呢?(板书:因数 积)因数和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积=因数×因数) (2) 变化:4×□=24,如何求出□里的数?你有什么方法?如果是□×6=24,你又打算如何求出□里的数? (3) 由此你可以得到一个怎样的结论?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 再出现24÷4=6的算式,用同样的方 法引导学生得出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应用。 (1) 想一想:应用这些关系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2) “练一练”第1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 (3) 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 1. 做练习十五第4题 (1) 指名学生口答第(1)题,并问你是根据什么关系式写出这两道除法算式的? (2) 指名学生口答第(2)题。 思考:为什么根据这道除法算式可以写出这样两道算式? 2. 练习十五第6题。 (1)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会上做在练习本上。 (2)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怎样列出等式的。 3. 练习十五第7题 根据图中商标的标价,你能想到哪些乘法或 除法问题? 先把你的想法说给你的同桌听,再在班内进行交流。 4. 练习十五第8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然后进行交流。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谁再说一说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有哪两方面的应用? 练习十五第5题、第6题   课后感受 学生对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掌握的比较好。从课堂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挺活跃的。自我感觉不错。             授课日期 11 月 12 日 教        案            (序号14    ) 课题 应用题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25 本教时为第 14 教时 备课日期 11月 5 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乘、除法一步计算应用题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一步计算应用题的步骤和思考方法,能正确地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乘、除法一步计算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一步计算应用题的步骤和思考方法。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 二、学习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作业 1. 做教材复习第(1)、(2)题 (1)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 集体订正。 2. 列式解答。 一只大象的体重是一头牛的15倍,一头牛重 400千克,这只大象重多少千克? (1) 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算式和结果,老师板书解答过程。 (2) 提问:为什么用乘法算?题里有怎样的数量关系?你是根据什么找到这个数量关系的? 1.学习例3 (1) 出示例3,学生读题。 (2) 比较:与复习题进行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怎样的等量关系? (3) 你能用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来解答吗? (4) 你是分几步来解答的?第一步怎样做?第二步呢?第三步呢? 2.小结: 例3 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应用题要分哪几步?你认为最重要的是哪一步?这道题是根据什么条件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的? 1. 出下列条件的数量关系。 四年级人数是三年级人数的2倍。 杨树的棵数是杉树的8倍。 长方形的宽是5米,面积是45平方米。 四年级42人共植数126棵。 2. 做“练一练”的题。 先让学生默读题目,口答题里的数量关系。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3. 练习十六第1题。 让学生根据要求把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补充完整。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练习十六第2—4题   课后感受 由于学生已经学过用含有未知数x的方法来解答应用题,所以学生学的很轻松,除了极个别的学生,题意分析不够而列式错外,其他同学都完成的不错。             授课日期 11 月 13 日 教        案            (序号 15  ) 课题 应用题的巩固练习 课型 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 25 本教时为第15 教时 备课日期 11 月6 日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和乘、除法的有关知识,并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 2.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一些乘、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进一步掌握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乘、除法简单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能正确地列含有未知数x 的等式解答一些乘、除法应用题。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一些乘、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进一步掌握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乘、除法简单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计算、判断 二、应用题练习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作业 1. 口算 练习十六第5题。 2. 练习十六第6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 3. 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 (1) 一个数的5倍是65,求这个数。 (2) 128比一个数少28,这个数是多少? (3) 45乘以某数得180,求某数。 1. 根据题意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1) 学校里女教师的人数是男老师的4倍。女老师有68人,男老师有x人。 (2) 水果店里苹果的箱数比梨多24箱。苹果有72箱,梨有x箱。 (3) 一个长方形长8米,宽x米,面积是48平方米。 (4) 学校有12行柳树,每行x棵,一共96棵。 2. 练习十六第7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3. 练习十六第8—10题。 说一说每道题中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这节课我们主要练习了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 式解答应用题。用这样的方法解答应用题,先要用x表示题里的未知数,再根据题里的数量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然后求出未知数x是多少。 练习十六第8—10题。   课后感受 通过今天的练习,学生对列未知数x的等式来解答应用题,应该说是掌握的更为扎实、牢固。由于用未知数x来解答的应用题,是顺着学生的思路在进行学习,因此这部分内容学生学的比较轻松。             授课日期  11月14 日 教        案            (序号 16  ) 课题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25 本教时为第16 教时 备课日期 11 月 7 日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揭示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作业 1.我们已经学过加法的运算定律,请大家回忆一下,是怎样的? 2.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公式如何表示?加法结合律呢?(板书) 3.请大家大胆地猜测一下:乘法有 怎样的运算定律?(学生猜测) 4. 大家猜的非常好,的确乘法也有 交换律和结合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板书课题) 1. 学习例1 (1) 出示例1 (2) 小组合作,想一想:怎样求出邮票的总张数? (3) 组织交流: 4×3=12(张)②3×4=12(张) (4) 思考:这两种算法都是求什么的?结果怎样?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4×3=3×4) (5) 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 其他的算式是不是也有着这样的特点呢?出示第81页上的有关题目。学生先计算再比较。 3. 从这些算式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谁能来归纳一下。你能用字母公式来表示吗?(根据学生所讲,板书a×b=b×a)。 4. 学习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乘法交换律我们以前有没有碰到过?你能举个例子吗? 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5. 学习乘法结合律。 (1)出示计算题。 (14×12)×5 ②14×(12×5) (2)学生按运算顺序计算,指名两人板演。 (3)比较两个算式的结果,你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4)板书:(14×12)×5=14×(12×5)。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6. 其他的算式是不是也有着这样的特点呢?出示第83页上的有关题目。学生先计算再进行比较。 7. 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谁能来归纳一下?你能用字母公式来表示吗?[板书:(a×b)×c=a×(b×c)] 8. 谁能根据字母公式,来说一说乘法有着怎样的运算定律? 1.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并说说这样填的理由。 (1)96×35=35×□ 48×27=□×48 (16×15)×4=16×(□×□) 25×(2×18)=(25×□)×□ (3) 判断:哪些等式应用了乘法运算定律?应用了什么定律? 15×3=3×15 21×24=42×12 7×(8×6)=7×(6×8) (3×2)×1=3+(2+1) (43×4)×15=43×(4×15)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练习十七第1题、第4题   课后感受 学生由于已经有了加法运算定律的积累,所以今天的课上的很顺,学生大多能正确地进行迁移、应用。少数同学会在回答概念时,把乘法口误成加法。             授课日期 11 月  17日 教        案            (序号 17  ) 课题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25 本教时为第 17 教时 备课日期 11 月 8 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理解和学会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并能对一些乘法算式用简便算法正确计算,培养学生采用合理、灵活的方法进行乘法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理解和学会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 二、学习新课 三、课堂练习 四、课堂作业 1. 什么叫乘法的交换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吗? 2. 什么叫乘法的结合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吗? 3. 口算: 15×2×12= 25×4×17= 35×2×9= 125×8×3= 45×2×8= 4×15×13= 4. 引入新课 刚才我们复习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应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板书课题) 1. 学习例3 (1) 出示例3 (2) 学生讨论:如何计算能凑成整十、整百数,比较容易? (3) 学生尝试着进行计算。 (4) 指名学生板演。 (5) 请板演者讲讲是如何想的? 2. 学习“试一试”第1题 (1) 怎样算比较简便? (2)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3) 集体订正。 3. 学习例4 (1) 出示例4 (2) 想一想: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3) 学生试着完成,指名学生讲方法。 4. 学习“练一练”第2题。 (1) 说一说每道题是怎样想的? (2)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3) 集体订正。 1. 练习十七第5题。 2. 练习十七第6题。 练习十七第6、7题。   课后感受 在加法运算定律的基础上,学生们学得还算不错。             授课日期  11月 18 日 教        案            (序号 18  ) 课题 简便计算的综合练习 课型 练习课 本课题教时数: 25 本教时为第18 教时 备课日期11 月 9 日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认识积的变化规律,能说出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不同时积的大小,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能力。 2.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和乘法的一些简便算法,逐步做到计算的合理、灵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和乘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揭示课题 二、计算练习 三、应用题练习 四、学习思考题 五、布置作业 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并应用运算定律学习了加、减法和乘法的一些简便计算,今天我们主要练习简便计算(板书课题)。 1. 口算 练习十七第8题,指名学生口算。 2. 练习十七第9题。 (1) 计算a×b的积 (2) 这里的a表示的数是什么数?b表示的又是什么数? (3) 学生把a×b的积填在书上的空格里。 (4) 初步认识积的变化规律。 (5) 看表中所填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6) 下面每组算式里第二个算式的积,是第一个算式积的积倍? 15×10 32×10 27×20 25×4 15×20 32×30 27×40 25×8 (7) 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 25×19×4 375+861+625+139 1675-486-214 25×16 1. 练习十七第12题。 (1) 让学生计算,填在课本的空格里。 (2) 交流结果。 (3) 长方形的周长是怎样计算的?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 练习十七第13题。 (1) 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2)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3) 集体订正。 (4) 出示(35+15)×3 35×3+15×3,思考:这两个的算式相等吗? 1. 读题 2. 学生讨论。 3. 交流各自的想法。 4. 小结可能出现的结果。 练习十七第10、14题。   课后感受 在运用结合律上,怎样把一个数拆最简便有些问题,学生只知道拆,但并不能从最简便的角度考虑。             授课日期11  月19日 教        案            (序号  19  ) 课题 乘法分配律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25 本教时为第19 教时 备课日期 11 月14 日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 二、学习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作业 1. 口算 (6+4)×3 = (8+2)×2 = 6×3+4×3 = 8×2+2×2 = 口算得数。 提问:第一行的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二行的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 揭示课题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与这两个加数分 别同这个数相乘后再相加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乘法分配律。 1. 学习例5 (1) 出示例5 (2) 请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3) 比较这两种方法。 (4) 再出示第88页的题目。学生进行计算。 2.归纳乘法分配律。 这三组算式,每组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能从中看出什么规律吗? (1)用自己的话归纳一下。 (2)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a+b)×c=a×c+b×c 1.“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老师进行指导。 2.“练一练”第2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老师进行讲评。 3.练习十八第1题。 学生先做,然后组织交流。 4.提问:谁再来说一说,什么叫做乘法的分配律?用字母公式怎样表示乘法的分配律? 练习十八第2题。   课后感受 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引入新课,学生学的比较自然,但真正在运用中并不是很正确。             授课日期 11 月 20日 教        案            (序号  20  ) 课题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25 本教时为第20 教时 备课日期11 月 15 日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乘法口算应用了乘法分配律,并能说明是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口算乘法。 2. 使学生初步理解和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能对一些乘法算式用简便算法正确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采用合理、灵活的方法进行乘法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理解和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旧知 二、学习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布置作业 1.复习乘法分配律 (1)什么是乘法分配律?你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吗? (2)根据乘法分配律在括号里写出算式。 (40+7)×6=( ) 4×(25+70)=( ) 36×3+24×3=( ) 5×72+5×28=( ) 2.揭示课题 上面四道题,哪边的计算适用于口算? 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用口算,比较简便。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使一些计算简便。(板书课题) 1.乘法分配律在口算中的应用 (1)口算23×4 让学生说说口算的过程。指出:我们学过的乘法口算的方法,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怎样运用的? (2)口算: 32×3 16×4 48×2 指名学生讲是怎样算的? 2.学习例6 (1)出示计算第1题 103×32 (2)小组讨论:看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3)学生尝试着进行计算,指名学生板演。 (4)请板演的同学说说是怎样计算的?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5)用简便方法计算:304×22 401×16 2.学习例6第2题 46×12+12×54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看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2)学生尝试着进行计算。指名学生进行板演。 (3)请板演的同学讲一讲计算的方法。 (4)用简便方法计算:38×7+62×7 56×29+56×31 3.学习“试一试” (1)出示35×9+35 (2)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请同学讲讲计算方法。 (3)口算: 48×9+48 26×19+26 37×49+37 53×99+53 1. 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3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每一题是怎样想的? 2.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在什 么情况下我们用乘法的分配律使计算简便?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练习十八第5题第二、三行   课后感受 好多同学会把分配律运用错误,有下面的错误: 4×(25+70)=4×25+70             授课日期 11 月 21日 教        案            (序号 21  ) 课题 简便计算的练习 课型 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 25 本教时为第 21 教时 备课日期 11 月16日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及其应用,比较熟练地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学过的一些运算定律和规律,能比较熟练地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提高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3. 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判断和综合归纳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及其应用,比较熟练地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揭示课题 二、计算练习 三、应用题练习 四、布置作业 我们已经学会了一些运算定律和规律,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规律进行简便计算。今天这节课,就根据这些定律和规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练习。 1. 练习十八第8题。 指名学生口算,结合提问102×8是怎样想的。 2. 练习十八第9题。 学生在书上填写,然后口答练习情况。结合 提问各是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的。 3. 练习十八第10题。 (1)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 集体订正。 (3) 比较第一组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4) 口算:25×9= 4×99= 5×98= 4. 练习十八第11题。 出示书上的两道题,让学生判断对不对?为什么不对?怎样改正? 5. 练习十八第12题。 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自己的练习本 上。 集体订正。结合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6. 练习十八第13题。 (1) 投影出示。 (2) 学生先进行计算。 (3) 组织交流。 (4) 你能用简便方法口算下面各题吗? 25×(40-4) 5×(30-4) 1. 练习十八第15题 读题理解题意,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2. 思考题。 读题。把横式列成竖式让学生观察。 学生试填,组织交流。 练习十八第14题。   课后感受 当把乘法的几个运算定律混合在一起时,有一部分的同学容易把结合律和分配律混淆。 在出现问题时,通过小组讨论比较,得出最简便的方法,这个效果还算可以。             授课日期  11月 24 日 教        案            (序号  22  ) 课题 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25 本教时为第 22 教时 备课日期 11 月 16 日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每次都能除尽)的运算规律,学会应用这种运算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2. 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以及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每次都能除尽)的运算规律,学会应用这种运算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学习新课 二、课堂练习 三、课堂练习 1. 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过乘法的运算定律,并且学会了 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今天这节课,继续学习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2. 学习连除的运算规律。 (1) 出示第94页的应用题。 (2) 指名学生列出算式。 (3) 两种算法的比较。 (4) 出示第94页的三组题目。请学生把这几道题计算一下,看看每组里的两个算式的结果有什么关系,在□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5) 归纳运算定律。 (6) 根据运算定律填空。完成书上的“练一练”第1题。 3. 学习简便算法。 (1) 出示例1 (2) 学生尝试着进行计算。 (3) 请两人板演。由板演者向大家介绍方法。其他同学进行质疑。 (4) 做“练一练”第2题第一行。 (5) 计算360÷(9×5) (6) 学习例2 (7) 学生尝试着进行计算,请两名学生进行板演,并请板演者讲一讲方法。 (8) 做“练一练”第2题第二行。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1. 想一想:这节课学习的乘、除法的一些简便计算应用了什么运算规律? 2. 练习十九第1题第一行, 学生口答简便计算过程,老师板书。结合计 算提问:为什么要这样计算?这样算的根据是什么? 3. 练习十九第2题。 学生分两组,每组做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比较相同与不同点。 4. 小结:两个数相除,有时候可以把除数看做 两个数的积,用连除的方法计算比较简便。把除数改写成两个一位数连除时,怎样除简便就怎样除。 练习十九第1题第二行,第3、4题。   课后感受 在减法性质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学后交流练习,效果比较好。             授课日期 11 月25 日 教        案            (序号 23  ) 课题 简便计算的综合练习 课型 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25 本教时为第 23 教时 备课日期 11 月17日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连除法的简便算法,以及已经学过的一些简便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 2. 使学会上进一步掌握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简单应用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连除法的简便算法,以及已经学过的一些简便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揭示课题 二、计算练习 三、练习应用题 四、课堂作业 我们已经学习过一些简便计算的方法,这节课主要练习简便计算(板书课题),并且练习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应用题。通过练习,要进一步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能更正确地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一步计算应用题。 1. 口算 出示: 6×4×25= (200+3)×16= 360÷(6×4)= 420÷15÷4= 24×25= 203×16= 360÷24= 420÷(4×15)= 2. 练习十九第5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3. 练习十九第6题。 学生先做,做后进行交流。 4. 练习十九第7题。 投影出示,明确题意。 学生试做,做后进行交流。 1. 练习十九第9题。 指名学生读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自己的本子上。 集体订正,请板演的同学说说是怎样想的。 2.小结:用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应用题,在设未知数是x以后,要先根据题意想数量关系式,再对照数量关系式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来解答。 练习十九第8、10、11题   课后感受 问题还是出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上面,还是有学生把两个运算定律混淆。必须加强这两个运算定律的练习。             授课日期 11 月26  日 教        案            (序号24    ) 课题 求未知数x及其应用的复习 课型 复习 本课题教时数: 本教时为第 25 教时 备课日期 11月 20 日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含有未知数x 的等式解答一步计算应用题的步骤和思路,能正确地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一步计算应用题。 2. 使学生弄清怎样的题适合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能正确地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一步计算应用题。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揭示课题 二、复习求未知数x 三、复习应用题 四、复习小结 五、布置作业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关于整数四则运算的一些知识。这节课,先复习求未知数x 及其应用。 1. 复习四则运算算式各部分的关系, 谁来说说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算式中各部分 的关系是怎样的? 学习四则运算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有什么用处? 2. 做复习题第1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3. 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复习题 第2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1.先说出数量关系式,再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1)鲜花店原来有鲜花50束,又送来x束,一共250束。 (2)四年级有男生21人,女生x人,男生比女生少3人。 (3)学校买钢笔x支,买的铅笔支数是钢笔的4倍,铅笔又80支。 (4)一个长方形长x米,宽5米,面积是35平方米。 2.根据下面的条件,说出数量关系式。 (1)一批零件,卖出50件。 (2)九月份用水比八月份节约25吨。 (3)实际比多用电32千瓦时。 (4)杉树棵数是杨树的5倍。 3.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应用题。 农具厂生产了200件农具,卖出一部分后还剩45件。卖出了多少件? 这节课主要复习了什么内容?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应用题要分哪三步?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步? 复习第3――5题   课后感受 比多比少的应用题,还是有部分学生分不清谁多谁少。必须注意让学生先搞清哪个数量多,哪个数量少后,再列等式。             授课日期 11 月 27 日 教        案          (序号25    ) 课题 运算定律及其应用的复习 课型 复习 本课题教时数: 本教时为第25 教时 备课日期 11 月20 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认识运算定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掌握减法、除法运算中的一些规律。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运算定律或规律的应用,更加熟练地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提高学生合理、灵活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认识运算定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掌握减法、除法运算中的一些规律。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揭示课题 二、复习运算定律 三、复习简便算法 四、复习小结。 五、课堂作业 我们已经复习了四则圆酸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今天这节课,复习运算定律及其应用。(板书课题) 1.提问:在加法里,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什么是加法交换律?你能用算式举例说明吗? 什么是加法结合律?用字母公式如何表示? 2.思考:在乘法里,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 什么是乘法交换律?字母公式怎么表示? 乘法结合律呢?乘法分配律呢? 3.比较运算定律。 4.判断下面各题对不对,为什么? (1)81×5×4=81×(5×4) (2)29×(13+17)=29×13+29×17 (3)63×(18×12)=63×18+63×12 (4)57×(26×4)=57×26+57×4 (5)35×12×2=(35×2)×12 1. 做复习第7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 2. 说出下面各题怎样算比较简便,并口答得数。 44+169+56= 362-(162+171)= 256+198= 25×17×4= 341-98= 45×18= 360÷15÷4= 287+104= 25×24+25×16=420÷28= 470-104= 3. 复习第8题。 指名学生判断每小题的运算对不对,并说明理由。 让学生在课本上订正。 4. 复习第10题。 学生先尝试着完成,然后组织交流。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我们学过哪些 运算定律和运算中的规律?应用运算定律或者规律有什么作用? 做复习第9题。   课后感受 在多次练习比较后,绝大部分同学掌握得还是不错的,就是有个别同学当各种运算定律混淆在一起的时候,有点搞不清。             授课日期 11 月 28 日 12月1日进行单元练习。
/
本文档为【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