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腧穴概述

2019-03-19 38页 doc 106KB 41阅读

用户头像

is_842972

暂无简介

举报
腧穴概述第二节    腧 穴 概 述 概述: 1、腧穴定义: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 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 2、别名:节、会、骨空、气穴、气府?内经?,孔穴?针灸甲乙经?,穴道《太平圣惠方》,穴位等。 3、腧、输、俞之区别 1)腧穴指穴位的总称; 2)输穴指五输穴中第三穴; 3)俞穴指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即背俞穴。 一、腧穴的分类 (一)经穴 1.定义:是指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的腧穴,称十四经穴,简称经穴。 2.特点:有具体的穴名;有固定的位置; 有明确的针灸主治证;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
腧穴概述
第二节    腧 穴 概 述 概述: 1、腧穴定义: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的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 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 2、别名:节、会、骨空、气穴、气府?内经?,孔穴?针灸甲乙经?,穴道《太平圣惠方》,穴位等。 3、腧、输、俞之区别 1)腧穴指穴位的总称; 2)输穴指五输穴中第三穴; 3)俞穴指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即背俞穴。 一、腧穴的分类 (一)经穴 1.定义:是指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的腧穴,称十四经穴,简称经穴。 2.特点:有具体的穴名;有固定的位置; 有明确的针灸主治证;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 3.经穴总数:361个  ?内经?              约160个 ?针灸甲乙经?          349个 ?铜人针灸腧穴图经?    354个 ?针灸大成?            359个 ?针灸逢源?            361个    4、主治:本穴所属经脉及其相应脏腑的病证。        (二)奇穴 1、定义 :有具体的穴名,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十四经穴系统的腧穴,统称“经外奇穴”简称“奇穴”。 2、作用 1)属经穴的早期阶段,奇穴可作为经穴的补充。如《铜人》膏肓俞;《资生》眉冲。 2)对某此病证有特殊治疗作用,有奇效。 3、特点 :(1)有具体的穴名,可一名一穴,也可一名多穴如四关即合谷、太冲; (2)有固定的位置,但分布较分散: 有的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定名较晚,如太阳、印堂、阑尾; 有的不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如膝眼; (3)主治范围比较单一,但有特殊疗效; (4)名为奇穴,实为经穴如外膝眼即犊鼻。 (三)阿是穴 1.定义:是指既无具体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它反应点作    为针灸施术部位的腧穴,即“以痛为腧”。 《灵枢·经筋》又名“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 “阿是穴”名称首见于唐·孙思邈《千金方》 2.特点:(1)无具体名称;(2)无固定位置;(3)分布多在病变附近; (4)以痛为腧;(5)补充经穴和经外奇穴的不足。 3、作用 1)多用于局部疼痛性病证; 2)阿是穴是穴位的最初形式,可上升为奇穴、经穴。 4、经穴、奇穴、阿是穴区别表 分类 属十四经 定位 定名 经穴 有 有 有 奇穴 无 有 有 阿是穴 无 无 无         二、腧穴的命名 最早见于《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穴所发,各有处名” 《千金方》“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 (一)自然类 1、以天文星辰命名    如日月、上星、天枢等。(会意、假借) 风云雷电(比喻象形)如风池、云门、丰降、列缺 2、以地理名称命名 1)以山(大石山)陵(大土山)丘(大山中间的小土山)墟(大土山)命名    如承山、合谷、梁丘、大陵等。(比喻腧穴的形象凸出部分) 2)以河流海洋命名    如曲池、水泉、后溪、照海、经渠等。 3)以交通地名命名    如水道、太冲、内关、关冲等。 (二)物象类 1、以动植物名称命名  如鸠尾、伏兔、犊鼻、鱼际、攒竹等。 2、以建筑类命名    如曲垣 、天窗 、地仓、玉堂 、内庭、 紫宫、库房、  梁门、府舍等。 3、以生活用具命名    如地机、颊车、天鼎、大钟、缺盆等。 4、以人事活动命名    如人迎、百会、归来等。 (三)人体类 1、以解剖部位命名    如腕骨、  大椎、巨骨等。 2、以经络阴阳命名    如三阴交、三阳络、阴陵泉、 阳陵泉等。 3、以腧穴作用命名    如承泣 、听会、气海 、血海、光明、水分、迎香等。    4、以脏腑功能命名    如魄户、魂门、意舍、心俞(五志) 等。 三、腧穴定位法 (一)体表标志定位法 1、定义 是根据人体解剖的一些标志而定取穴位的,又名“自然标志定位法”“解剖标志定位法” 2、适用范围 主要适用于邻近体表标志的腧穴定位 (1)固定标志 是指不受活动影响而固定不移的标志。 如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及各种骨节凸起、凹陷及肌肉隆起等。①骨性标志:骨节的突起与缝隙,“骨度”折量即以“骨”为基础,如两眉之间取印堂,鼻尖取素髎。 ②肌性标志:肌肉的降隆起与凹陷,如阳溪、尺泽 (2)活动标志 是指随适当的动作姿势而出现的标志,亦名 动作标志、动态标志。包括关节的间隙、肌肉和肌腱的隆起或凹陷,皮肤的皱纹。如张口取听宫、耳门、听会;闭口取下关。 (二)骨度分寸法 1、定义 古称“骨度法”将人体各部按比例分别其一定的折算长度,作为量取穴位的标准。 单位为寸,即等分之意。 最早见于《灵枢·骨度》人体的高度及横度均为7尺5寸。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四肢腕踝关节以上及头面躯干部,距离体表标志较远处的腧穴定位。 3、注释 天突:前正中在线,胸骨上窝中央。 歧骨:胸剑联合。 完骨:乳突。 横骨上廉 :耻骨联合上缘。 季胁:此指第十一肋端下方。 髀枢:指股骨大转子高点。 内辅骨上廉 :指股骨内侧髁。 内辅骨下廉:指胫骨内侧髁。 膝中:前平髌骨下缘,后平腘横纹。 直寸:上下前后定穴 横寸:左右定穴 4、常用骨度分寸表 部位 起止点 折量寸 度量法     头 部 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 眉间(印堂)至前发际正中 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至后发际正中 眉间(印堂)至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 前额两发角之间 耳后两完骨之间 12寸 3寸 3寸 18寸 9寸 9寸 直 直 直 直 横 横   胸腹部 胸骨上窝(天突)至胸剑联合中点(歧骨) 胸剑联合中点(歧骨)至脐中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曲骨) 两乳头之间 腋窝顶点至第十一肋游离端(章门) 9寸 8寸 5寸 8寸 12寸 直 直 直 横 直   背腰部 大椎以下至尾骶 肩胛骨内侧缘(近脊柱侧点)至后正中线 肩峰缘至后正中线 21椎 3寸 8寸 直 横 直   上肢部 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 肘横纹(平肘尖)至腕掌(背)侧横纹 9寸 12寸 直 直   下肢部 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 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尖 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 腘横纹至外踝尖 18寸 13寸 19寸 16寸 直 直 直 直               5、《骨度分寸歌》 用针取穴必中的,全身骨度君宜悉:前后发际一尺二,定骨之间九寸别; 天突下九到胸岐,岐至脐中八寸厘,脐至横骨五等分,两乳之间八寸宜; 脊柱腧穴椎间取,腰背诸穴依此列,横度悉依同身寸,胛边脊中三寸别;  腋肘横纹九寸设,肘腕之间尺二折,横辅上廉一尺八,内辅内踝尺三说; 髀下尺九到膝中,膝至外踝十六从,外踝尖至足底下,骨度折作三寸通。 (三)手指比量法 1、定义 是在“骨度”分部折寸的基础上,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来定取穴位的方法,又名“手指同身寸法”,简称“指寸法”。 同身寸指同于人体身寸的比例尺寸。 同身寸取穴法由孙思邈发明并最先使用,记载于《千金方》。 2、分类 1)中指同身寸(直指寸) 方法:以患者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为1寸。 适用:四肢部腧穴的直寸以及背腰部腧穴的横寸 该法与骨度分寸相比偏长,不适合普遍使用。 2)拇指同身寸(横指寸) 方法:以患者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 适用: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3)横指同身寸(横指寸) 又名“一夫法”,夫,扶也;《礼记》“铺四指曰扶。” 方法: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近侧指间关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宽度为3寸。 适用:用于四肢、下腹部的直量和背部的横量。 4)简便取穴法 定义:采用某些标志来定取穴位的方法。 举例:风市、百会、列缺、合谷、劳宫、角孙、血海、养老 四  特定穴 定义: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又名要穴、特要穴。 分类:五腧穴、原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交会穴 (一)五腧穴 1、定义:是指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重要腧穴,分别名为井,荥,输,经,合,合称五输。 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未指出具体穴名和部位;《灵枢·本输》有穴名、部位,缺手少阴经,至《甲乙》补全。 2、含义、分布规律 分布规律:均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从四肢未端向肘膝关节方向排列。 含义(九针十二原) 比喻 经气流注 分布部位 “所出为井” 喻水之源头 为经气所出部位 分布于指,趾末端 ;本经第一穴 “所溜为荥” 喻水微流 为经气流过之处 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第二穴 “所注为输” 喻水流由浅入深 为经气灌注之处 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除胆经外,为第三穴 “所行为经” 喻水如江河畅通无阻 为经气正盛,运行通过之处 分布于腕踝关节以上,前臂或胫部 “所入为合” 喻百川汇入湖海 为经气充盛,合于脏腑之处 分布于肘膝关节附近         3、内容 五输穴歌 少商鱼际和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 商阳二间接三间,阳溪曲池大肠牵;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之上阴陵泉; 厉兑内庭陷谷胃,解溪之上三里随;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 少泽前谷与后溪,阳谷小海小肠经;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经宜; 至阴通谷接束骨,昆仑委中膀胱知;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 关冲液门中渚穴,支沟天井属三焦;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属胆经。 4、五腧穴与五行配属 《灵枢·本输》“阴井属木,阳井属金。” 1)六阴经五输穴与五行配属表 六阴经        井(木)  荥(火)  输(土)    经(金)  合(水) 肺(金)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肾(水)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肝(木)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心(火)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脾(土)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心包(相火)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2)六阳经五输穴与五行配属表 六阳经        井(金)  荥(水)  输(木)      经(火)    合(土) 大肠(金)    商阳    二间    三间    阳溪    曲池 膀胱(水)    至阴    通谷    束骨    昆仑    委中 胆(木)    窍阴    侠溪    足临泣    阳辅    阳陵泉 小肠(火)    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    小海 胃(土)    历兑    内庭    陷谷    解溪    足三里 三焦(相火)    关冲    液门    中渚    支沟    天井 5、临床应用 1)五输主病 ⑴《素问·咳论》“治脏者治其输,治腑者治其合” 即五脏有病可选输穴,六腑有病可选取合穴,当脏腑发生病变时,可选取相关的腧穴进行治疗。 ⑵《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①“病在脏者,取之井”古人以失神、形无知者为病在脏。 点刺少商、商阳出血,能泄脏热,开郁通窍主治中风、热厥、喉肿等; 隐白配厉兑治梦寐不宁; 隐白(脾统血)配大敦(肝藏血)治月经过多; 少冲本少泽治中风猝倒,痰涎壅盛,不省人事; 至阴治胎位不正及难产; 涌泉治各种厥证、痫证、小儿惊风; 中冲配关冲中风猝倒,回阳救逆; 胆井窍阴治失眠; 井穴多用于急救或炎症病初发之暴痛或某一脏腑功能失调者。 ②“病变于色者,取之荥” 可治各经热病病变于色的初发病及原发性神经痛。如晕针时脸色必变,可针心经之荥少府。 ③“病时间甚者,取之输” 有时间歇(停止),有时严重的疾病,取输穴。 如风湿性关节痛,上肢关节痛取肺俞、太渊配心包俞、大陵 下肢关节痛取太溪、太冲 间歇性身寒热的疟疾,取后溪 后头痛或巅顶痛取胆俞、足临泣 ④“病变于音者,取之经” 对于病变导致声音失常之症状以及各经病变累及某一脏腑造成的官能失调,均可应用。 如肺经经渠治喘咳;大肠经阳溪治牙痛; 胃经解溪治风水面肿及颏部、下颌、前颈部病变; 脾经连舌本散舌下,取商丘治舌本强痛; 心经通里治暴喑;小肠经阳谷治颔肿、口噤; 膀胱经昆仑治喘及齿痛;肾经复溜能定喘; 心包经间使治失音、咳喘、咽部失音。 ⑤“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故命曰味主合” 合对调整内腑之生理功能具有独特的作用,“合治内腑”。 ⑶《难经·六十八难》 ①“井主心下满”在脏属木为肝,肝能分泌胆汁,输送十二指肠以助消化。若肝失条达则中脘痞满不适,如脾经井(木)隐白配胃俞、天枢治腹胀;脾经井(木)隐白配胃经之井(木)厉兑治梦寐不宁。 井穴能主治神志昏迷、心下满。 ②“荥主身热”在脏属火为心,心主血脉,为营养全身之根本。若外邪侵入体内,可见身热,当刺荥穴。 如心包荥(火)劳宫治口疮,清胸膈之热。 荥穴主治热证。 ③“输主体重节痛”在脏属脾为土,能助消化,若吸收运化失常,则见体重节痛,当刺输穴。 如伤风感冒,四肢重痛,取肺经输穴。 输穴主治关节痛。 ④“经主喘咳寒热”在脏属肺为金,肺合皮毛,司呼吸,调节体温,若邪侵皮毛,容邪传肺,肺失肃降,可见寒热咳嗽,当刺井穴。 如肺经经渠可治急性支气管炎。 经穴主咽喉病证、喘咳寒热。 ⑤“合治逆气而泄”在脏属肾为水,若邪热客于膀胱,膀胱失职,水分从大便排出,发生逆气而泄,当刺合穴。逆气之病,每经皆可见及。 肝气逆则肝阳上亢;肺气逆则气喘咳嗽;胃气上逆则便秘呕吐;脾气上逆则喛气腹胀;肾气逆则小便不通。 如肺合治气喘,脾合治心腹胸胁之满。 合穴主治六腑病证。 2)子母补泻法: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⑴五输配五行,《灵枢·本输》“阴井属木,阳井属金。” ⑵结合五脏的五行属性,按五行的生克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⑶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①本经子母补泻:病在某经,就在本经选取子母穴。 肺(金)实证取肺经五输穴中属水(金生水)的合穴尺泽以泻之。实则泻其子。 肺(金)虚证取肺经五输穴中属土(土生金)的输穴太渊以补之。虚则补其母。 胃经五行属土,足三里属土为其本穴,解溪属火为其母穴,厉兑属金为其子穴,故胃的虚证宜补解溪,胃的实证应泻厉兑。 ②异经子母补泻:病在某经就在其母经或子经上取穴。 肺的虚证宜补足太阴脾经太白(母经本穴),肺的实证应泻足少阴肾经阴谷(子经本穴)。 胃的虚证宜补手太阳小肠经阳谷(母经本穴),胃的实证应泻手阳明大肠经商阳(子经本穴)。 ③“泻井当泻荥,补井当补合” “泻井当泻荥”首见于《难经·七十一难》之“诸井者,肌肉浅薄,气少不足使也,刺之奈何?然:诸井者,木也;荥者,火也。火者木之子,当刺井者,以荥泻之。”井穴皮肉浅薄,又很敏感,不适合施行其他手法,故泻井泻荥。 “补井当补合”见于元·滑伯仁《难经本义·七十三难》之“若当补井,则必补其合”。按五输穴的排列,合生井,合为井之母,补合相当于补井。 3)因时而用 ⑴结合四季:《难经·七十四难》曰“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春夏阳气在上,人体之气也行于浅表,故应浅刺井荥;秋冬阳气在下,人体之气也深伏于里,故深刺经合。 ⑵子午流注针法 (二)原穴 1、定义: 原即本原、原气之意,原穴是指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又称“十二原”(十二经各一) 2、分布: 十二经脉在四肢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共十二个。 六阴经“以输为原” 六阳经原穴排在五输穴的输穴之后,经穴之前。 《难经》“三焦行诸阳,故置一输名曰原”。意义为三焦原气行于外,阳经脉气盛长,故于输穴之外,另有原穴。 3、主治特点 1)诊断:反应变化,推断脏腑功能的盛衰。 《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 2)治疗:治疗所属的脏腑病证。《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也,应取之十二原。” 4、原穴歌 十二原穴歌 肺原太渊肾太溪,心包大陵太白脾; 心原神门肝太冲,小肠腕骨焦阳池; 膀胱京骨冲阳胃,大肠合谷胆丘墟。 (三)络穴 1、定义:络脉由经脉分出的部位各有一个腧穴称络穴。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一个络穴,加任脉、督脉络穴及脾之大络,称“十五络穴”。 名称首见于《灵枢·经脉》 2、穴位分布:十二经的络穴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 任脉、督脉及脾之大络位于躯干部。 3、临床应用:1)主治相应络脉病症; 治疗本经病; 治疗其相表里经脉病症; 2)主客原络配穴法:针灸临床上,原穴和络穴常配合使用,治疗表里两经的病变,相表里脏腑先病为主取原穴,后病为客取络穴,两者配伍治疗疾病。称“原络配穴法”“主客配穴法”是表里配穴法的代表。 4、十五络穴歌 十五络穴歌 肺络列缺偏历肠,胃络丰隆脾公孙; 心络通里小支正,膀胱飞扬肾大钟; 心包内关焦外关,肝络蠡沟胆光明; 脾之大络是大包,任脉鸠尾督长强。 (四)背俞穴 1、定义:背俞穴是指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 背俞穴首见于《灵枢·背腧》 2、穴位分布:均分布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的高低顺序而上下排列。 五脏六腑各有一个背俞穴,共12 穴。 十二背俞穴的名称除“厥阴俞”外,其余均冠以脏腑名称。 3、临床应用:1)多用于治疗与其相应脏腑的病证。 2)治疗与五脏相关的组织器官(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的病症。 3)诊断相应的脏腑病证。 4、背俞穴歌 十二背俞穴歌 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 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 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 大肠十六小十七,膀胱俞与十九平 (五)募穴 1、定义:募穴是指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腹募穴”。 募穴始见于《素问·奇病论》 2、分布:五脏六腑各有一个募穴,共12个 均位于胸腹部,有在本经者,有在他经者,在正中任脉者为单穴,在两侧者为双穴,募穴在胸腹部的位置与相关脏腑所在部位的高低相一致。 3、临床应用 1)诊断:观察、触扪(俞)募穴的异常变化,协助诊断其相应脏腑疾病。 2)治疗:⑴多用于对相关脏腑病证的治疗; ⑵俞募配穴:属前后配穴 均治脏腑病,俞在背部属阳,募在腹部属阴。 《难经》“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治宜“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素问》,故五脏有病反映于背俞,六腑有疾多反映于募穴。因此:五脏有疾多取背俞,六腑有病多取募穴。 4、十二募穴歌 十二募穴歌 大肠天枢肺中府,小肠关元心巨阙; 膀胱中极肾京门,肝募期门胆日月; 胃募中脘脾章门,焦募石门包膻中。 (六)郄穴  1、定义:郄有空隙之意,郄穴是指经脉气血在四肢部曲折深聚的孔隙。 郄穴的名称和位置,首载于《甲乙》 2、分布:十二经脉及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各有一个郄穴,总称16郄穴。 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3、临床应用 1)协助诊断 2.治疗:(1)治疗本经循行所过部位的病症; (2)治疗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症:阴经郄穴多治疗血证,阳经郄穴多治疗急性疼痛。 4、十六郄穴歌 十六郄穴歌 肺郄孔最温溜大,脾应地机胃梁丘; 心向阴郄养老小,膀胱金门肾水泉; 郄门心包会宗焦,肝喜中都胆外丘; 阳维阳交阴筑宾;阳跷跗阳阴交信。 (七)下合穴 1、定义:是指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又称六腑下合穴。 2、分布:共六穴 均位于膝关节以下或附近。 足三阳经下合穴即本经合穴; 手阳明、手太阳之下合穴在胃经上,手少阳下合穴在膀胱经上。 即:胃、胆、膀胱的下合穴就是其本经合穴,而大肠的下合穴(上巨虚)、        小肠的下合穴(下巨虚)均在胃经,三焦的下合穴(委阳)在膀胱经。 3、临床应用: “合治内府”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是治疗六腑病的重要穴位。 4、下合穴歌 下合穴歌 胃经下合三里乡,上下巨虚大小肠, 膀胱当合委中穴,三焦下合属委阳, 胆经之合阳陵泉,腑病用之效必彰。 (八)八会穴 1、定义: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精气所会聚的八个腧穴。 2、分布:共8穴,分布于全身。 3、主治特点:治疗相应的脏腑组织的病证。 4、八会穴歌 八会穴歌 腑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 骨会大杼血膈俞,脉会太渊气膻中。 (九)八脉交会穴 1、定义:是指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气相通的八个腧穴,亦称“交经八穴”、“窦氏八穴”“流注八穴”。 2、分布:共8穴,均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腕、踝关节附近。 3、临床应用:1)治疗其本经病证 治其所通的奇经病证。 2)配穴应用:远近配穴(配头身部腧穴) 上下配穴(上下八脉交会穴配合应用) 公孙足太阴络穴别走中阳明,入气街中,通冲脉 内关手厥阴络穴,在胸中,  通阴维→合于胃心胸部 足临泣足少阳输穴,过季胁,通带脉 外关手少阳络穴,循臑外上肩,通阳维→合目锐眦、耳后、肩、颈、缺盆、胸膈部 申脉足太阳经,为阳跷脉所起,通阳跷脉 后溪手太阳输穴,大椎处,通督脉→合目内眦、项、耳、肩、膊 照海属足少阴经,为阴跷脉所起,通阴跷脉 列缺属手太阴经,      从肺系,通任脉→合肺系、咽喉、胸膈 4、八会穴歌 八脉交会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十)交会穴 1、定义:是指两经或数经相交会合的腧穴。 始见于《黄帝内经》 2、穴位分布: 大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少数分布于四肢。 3、临床应用:主治本经及所交会经脉的病证(能治疗其所属经脉的病证,又能治疗其相交会经脉的病证)。 本经:主要的一经即腧穴所归属的一经。 它经:相交会的经。 五、腧穴的作用 (一)协助诊断: 1、反映病症 某一个组织、器官发生疾病时,可以通过经脉在其相应腧穴上出现异常反应。(变色、变形、感觉的异常、声、光、电、磁、热等物理学异常如压痛、结节、肿胀、瘀血、丘疹等) 如“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灵枢·邪客》 2、协助诊断 临床上常用指压背俞穴、募穴、郄穴、原穴的方法,察其腧穴的异常反应来诊断疾病。 《灵枢·官能》“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 《灵枢·刺节真邪》“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            (二)防治疾病 针灸刺激→腧穴→调节经络→阴阳平衡,脏腑和调。 1. 近治作用  任何腧穴都能治疗其所在位置局部及其范围大小不等的邻近组织、器官病症的作用。 是所有腧穴所共有的主治作用特点,一般不受经脉循行分布的限制。 腧穴所在,主治所在。 2.远治作用 是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所具有的主治作用特点,即这些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而且能治本经循行所涉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症,有的甚至有影响全身的作用。 头面、躯干部的腧穴较少治疗四肢部的疾病,但并非绝对不能。 远治作用为十四经穴主治的基本规律,很显然它受经脉循行的限制。 如合谷治口齿、颜面部病及外感发热。 经脉所通,主治所及。 3.整体作用 是某些腧穴所具有的主治作用特点,针灸这些腧穴,可起到整体性的调制作用,是远道作用的扩大。 1)相对特异性: 如关元、气海、足三里——强壮;人中、十二井——开窍醒神; 少商——咽喉肿痛;委中——腰背疼痛;至阴——校正胎位。 2)良性双向调整作用 如内关对心率,天枢既通便又止泻。 3)配伍的协同性 两个以上主治作用有共性的穴位同用,增强疗效。 如中脘、丰隆——治痰浊内阻之呕吐。 4)乱用拮抗性 多穴同用,不讲配伍,降低效果。 5)对刺激的敏感性 敏感性是对刺激后产生的治疗效应。 通常7—10天达最高峰,10天后逐渐下降。 六、腧穴的主治规律 十四经穴主治的基本规律是“经脉所通,主治所及”。 (一)分经主治规律 手三阴经穴主治规律 经 名 本经主病 二经相同 三经相同 手太阴经 肺、喉病   胸部病 手厥阴经 心、胃病 神志病 手少阴经 心病         手三阳经穴主治规律 经 名 本经主病 二经相同 三经相同 手阳明经 前头、鼻、口齿病 眼病、咽喉病、热病 手少阳经 侧头、胁肋病 耳病 手太阳经 后头、肩胛、神志病         足三阳经穴主治规律 经 名 本经主病 二经相同 三经相同 足阳明经 前头、口、齿、咽喉、胃肠病 神志病、热病 足少阳经 侧头、耳病、项、胁肋、胆病 眼病 足太阳经 后头、项、背腰、肛肠病         足三阴经穴主治规律 经 名 本经主病 二经相同 三经相同 足太阴经 脾胃病 腹部病 足厥阴经 肝病 前阴病 足少阴经 肾、肺、咽喉病         任督二脉经穴主治规律 经名 本经主病 二经相同 任脉 中风脱证、虚寒、下焦病 神志病、脏腑病、妇科病 督脉 中风昏迷、热病、头部病       (二)分部主治规律 头面颈项部经穴主治规律 分 部 主 治 前头、侧头区 眼、鼻病 后头区 神志 项区 神志、咽喉、眼、头项病 眼区 眼病 鼻区 鼻病 颈区 舌、咽喉、气管、颈部病     胸腹背腰部经穴主治规律 前 后 主治 胸膺部 上背部 肺、心(上焦病) 胁腹部 下背部 肝、胆、脾、胃(中焦病) 少腹部 腰尻部 前后阴、肾、肠、膀胱(下焦病)       1、头面颈项部腧穴 个别治全身性疾病或四肢病,大多均治局部病证。如神庭、风池、百会 2、胸腹部腧穴 大多数治脏腑病及急性病,少数穴还能治疗全身性疾病(少腹部穴)。如神阙、关元 3、背腰部穴 大多可治局部病,脏腑病和慢性病,少数治下肢疾患。如大肠俞、肾俞。 4、四肢部穴 1)肘膝以上:局部病证,如承扶、伏兔 2)肘膝以下至腕踝部穴:局部病、脏腑病,如足三里 3)腕踝以下穴:局部病、脏腑病,头面五官病,全身疾患如发热、神志病等。 如合谷、太冲 第三节   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和学术发展 一、经络腧穴的起源 1、经络的起源 1)针灸感应传导的观察 针灸时出现酸、麻、胀、重的感觉,往往沿一定的路线向远部传导,即“气行”,认识到人体内存在复杂而有规律的联系通路。 2)气功行气的描述 练功者自觉体内有气沿一定路线运行,对发现经络起到一定作用。 3)腧穴主治作用的总结 ①腧穴并非仅能治疗局部病,还能治疗有关的远隔部位的疾病,《灵枢·终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 ②长期实践发现,主治作用相似的腧穴往往有规律地排列在一条直线上。 4)病理现象的推理 内脏病反映于体表,体表病可内传至脏腑。 5)古代解剖的启发 通过解剖,对脏腑、血脉 、筋骨形态和功能有一定了解,注意到脉管与经络的联系,受到启发。 6)经脉发现形成后,又发现了奇经八脉、经别、经筋、皮部、络脉等形成经络系统。 2、腧穴的起源 1)无定位阶段:以痛为腧 2)定位定名阶段:局部→远距离;砭灸处→定名 3)系统分类阶段:便于理解、记忆和使用 二、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 1、秦汉前期 1)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周代?) 最早的经络学著作。 足臂本(《足臂十一脉灸经》):按足六脉、臂五脉的次序排列。 阴阳本(《阴阳十一脉灸经》):按阳六脉、阴五脉的次序排列。 《脉法》:主要论述脉法,但多次提及灸法、砭法治疗疾病。其中所载砭灸部位虽无具体的名称,但已具备了腧穴的某些特点。 2)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竹简——《脉书》:载有“十一脉”内容。 3)《五十二病方》中有关施灸部位的记载:由一条脉——一个部位——接近腧穴点。 2、秦汉时期 1)《黄帝内经》(春秋战国——秦汉) 灵枢经  又名针经 成就:①详述经络的基本理论(循行、主治、病候、及其内属脏腑、外布腧穴、运行气血的理论体系); ②介绍九针、详述刺法(九刺、五刺、十二刺) ③补泻原则、针刺注意点 ④操作时“守神”“候气” 素问 成就:①160个经穴,其中135个双穴,25个单穴;(提出“以痛为腧”的取穴方法;对腧穴定名、定位、归经,并提及主治症、刺灸法及禁忌症等;对部分腧穴进行了系统分类:五腧穴、原穴、络穴、下合穴、背俞穴、募穴等)。 ②介绍了针灸治疗。 2)《难经》秦越人 成就: 对《内经》经络、腧穴、刺灸法作了补充。 ①补充了经络理论:阐述了奇经八脉、经脉病候及十五络脉等方面的内容。最早提出奇经八脉的名称,并详细论述了其分布、功能及病候。 ②补充了腧穴理论:论述了八会穴、原穴及五腧穴的五行配属和治疗作用等内容。最早提出八会穴的名称,提出原穴是原气留止的部位,补充了心经原穴,提出了“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理论,指导针灸临床。 3)《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成就:①提“针药合治”; ②创六经辨证 ③认为“灸偏补,刺偏泻”,指出适应证。 3、晋代 1)《针灸甲乙经》(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甲乙经) 作者:魏晋·黄甫谧(215——282)汇集《素问》、《针经》、家传《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本书分类整理而成。 内容:1——6卷:中医基础理论、针灸学基本知识 7——12卷:临床治疗部分,病因病机、症状、主治、腧穴 成就: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①厘定了349个腧穴,规定了针灸法; ②腧穴的排列采用头面、躯干分部,四肢分经的方法; ③首次提出95个交会穴,扩大了腧穴主治范围; ④创针灸处方,载针灸处方500多个,论治病证200多种。 2)《肘后备急方》  葛洪 成就: ①重灸法(简、便、廉、验); ②针灸方109条,其中灸方99条。 三、 经络腧穴学术发展 1、唐代 ①设立针灸教学机构(针博士、针助教、针师等) ②针灸独立成科。 1)《黄帝内经明堂类成》 唐·杨上善:由《内经》《明堂孔穴》汇合而成,共十三卷,十二经脉各一卷,奇经八脉一卷,现仅存第一卷。对经脉腧穴已按气血流注次序排列,开创了循经考穴的先河,完善了经络腧穴理论体系。 2)《千金方》孙思邈 成就:①发明了同身寸取穴法(中指第一节为1寸,拇指第一节横度为1寸,中指长度为3寸,四指并拢其横度为3寸); ②肯定了阿是穴的作用 ; ③用灸法预防疾病; ④绘制仰、伏、侧三人彩色图(第一人)。 2、宋代 1)《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北宋·王惟一 成就:①现存最早的腧穴学专著; ②考证了354个腧穴,详载名称、定位、主治、刺灸法等; ③腧穴的排列采用分部和分经(十四经)两种方法; ④铸成我国最早的两具铜人腧穴模型; ⑤附经络腧穴图十五幅。 2)宋金时期盛行子午流注针法和灵龟八法。 3、元代 1)《十四经发挥》 滑伯仁 首提十四经(任督各有专穴),腧穴排列按经脉循行排列。 2)金元·窦汉卿《针经指南》:首次记载了“八脉交会穴”。 4、明代 1)《奇经八脉考》李时珍 考证了奇经的循行、有关腧穴、论述了其作用、病候,阐明了与十二经脉脉气相通的途径。 2)《针灸大成》 作者:明·杨继洲,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基础上整理而成。 内容:卷一、《内经》《难经》等医经的针灸 理论; 卷二、三、为针灸歌赋及医论; 卷四、为针法; 卷五、为子午流注及灵龟八法、飞腾八法; 卷六、七、经络、腧穴; 卷八、为各病针灸法; 卷九、各家针灸方法、杨氏医案; 卷十、儿科诊治法。 成就: ①综合了明代以前针灸学的学术成就; ②收载经穴总数359个; ③重视奇穴,精选34穴; ④论治151条病证,详述选穴、配穴、施治法、有的引备用处方; ⑤搜罗了明以前的针刺手法,有独到之见; ⑥以手代针创指针; ⑦著述小儿推拿法。 3)李学川《针灸逢源》:载穴361个,是对经穴的又一次总结。 5、建国后 1)新中国成立后,颁布政策 2)134所中医院校设针灸课程,培养近百名针灸博士、硕士。 3)中华针灸学会成立于1979年,设经络、腧穴、临床、针灸法、文献、针麻、实验针灸等七个分会。 4)临床:内外妇儿一百多种疾病有显著疗效。1958年针麻用于临床。 5)研究: ①针灸对各脏器的影响; ②经络现象、经络实质等取得进展; ③手法研究取得成绩; ④针刺镇痛、针麻原理。 6、针灸对世界的影响 1)最早六世纪传入日本,652年传入日本,17世纪传入欧洲。 2)目前120个国 家和地区有针灸医生、学术团体。 3)在北京、上海、南京成立了国际针灸培训中心。 4)世界针灸联合会1987年11月在中国成立。
/
本文档为【腧穴概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