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软骨鱼类

2017-11-13 14页 doc 102KB 83阅读

用户头像

is_337177

暂无简介

举报
软骨鱼类软骨鱼类 三、软骨鱼类 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从有化石记录开始以来,就已明显的表明,它们是两个系统,从两股道上发展来的。盾皮鱼类是软骨鱼类的近亲,棘鱼类则是硬骨鱼类的近亲。 由于软骨不利于保存化石,除少数情况外,保留下来的大多是一些牙齿和鳍刺。软骨鱼早就分为两个支系:一支为鲨鳐类;另一支则为全头类。 裂口鲨(Cladoselache)(图5,72)代表最早阶段的软骨鱼类,化石最早发现于上泥盆纪。体长约1m,呈纺锤形,体被楯鳞,2背鳍,第一背鳍有一棘,歪尾,偶鳍基部宽,末端尖,胸鳍大,腹鳍小,没有发现鳍脚构造,颌弧的悬挂方...
软骨鱼类
软骨鱼类 三、软骨鱼类 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从有化石记录开始以来,就已明显的明,它们是两个系统,从两股道上发展来的。盾皮鱼类是软骨鱼类的近亲,棘鱼类则是硬骨鱼类的近亲。 由于软骨不利于保存化石,除少数情况外,保留下来的大多是一些牙齿和鳍刺。软骨鱼早就分为两个支系:一支为鲨鳐类;另一支则为全头类。 裂口鲨(Cladoselache)(图5,72)代表最早阶段的软骨鱼类,化石最早发现于上泥盆纪。体长约1m,呈纺锤形,体被楯鳞,2背鳍,第一背鳍有一棘,歪尾,偶鳍基部宽,末端尖,胸鳍大,腹鳍小,没有发现鳍脚构造,颌弧的悬挂方式为双接型(除上颌直接联在脑颅外,尚通过舌颌骨与脑颅相接)。 弓鲛类(Hybodonti)中的弓鲛(Hybodus)是作为鲨类进化中的中间类型的代表。化石在泥盆纪末期出现,到古生代后期和中生代才兴旺起来。颌弧和脑颅联接方式为双接型,偶鳍基部变窄(运动显得更加灵活)和出现了鳍脚。在分类上已归入鲨目。 现代鲨类如:扁鲨、六鳃鲨科等的化石,在侏罗纪就开始出现,和现代鲨类变异不大。现代鲨类颌弧与脑颅联接方式由原始的两接型改变为舌接型(上、下颌通过舌颌骨与脑颅相联)。大多数为海产,极少数到淡水中生活。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支为纺锤形体型、迅速游泳的种类,即鲨类;另一支为扁平体型、底栖、少活动的种类,即鳐类。 全头类(Holocephali)则是从下石炭纪开始出现,可能是从原始的,祖先型的鲨类中发展出来的辐射分支,属于食软体动物类型,其亲缘关系尚不能确定。 四、硬骨鱼类 一般认为从棘鱼发展而来。从最早的化石记录开始就分成两支:一支为辐鳍类,发展为现代硬骨鱼类的主体;另一支是肉鳍类,由其中的总鳍鱼类演化出陆生脊椎动物。 辐鳍类(Actinopterygii),化石由泥盆纪开始,发展至今天,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早期阶段为软骨硬鳞类(Chondrostei)以古鳕鱼类(Palaeonisci)为代表,泥盆纪开始出现,石炭纪是它的全盛时期,到三迭纪渐渐被全骨类代替,到白垩纪绝迹。体呈纺锤形,被菱形硬鳞,骨骼大部分为软骨,脊索发达,上颌固定在颊部,歪尾,上叶覆有鳞片。 全骨类(Holostei)比软骨硬鳞鱼有明显的进步。椎骨骨化,上颌不再固定在颊部,歪尾,鳞片变薄。化石在三叠纪开始出现,全盛时期是中生代,到中生代后期渐被真骨鱼类取代。现代生存的只北美的雀鳝和弓鳍鱼。 真骨类(Teleostei)是辐鳍类发展的第三阶段,它是沿着全骨鱼类所取得的那些进步性,继续向前发展,所以它能繁荣昌盛,至今不衰的分布在全球各个水域,占领各种生态环境。化石在侏罗纪开始出现,在白垩纪和第三纪时期,广泛的辐射发展,成为各种生态类型,使它们更好地适应各种不同的生态环境。 肉鳍类(Sarcopterygii)或称内鼻类。包括肺鱼和总鳍鱼。肉鳍类的化石从泥盆纪早期已出现,在以后的地质年代从未得到大的发展,中生代末期已接近绝灭,至今残存的肺鱼有三属,而总鳍鱼则仅有矛尾鱼留存到现在。古总鳍鱼的一支演化出陆生脊椎动物的祖先。 第六节 鱼类的经济意义 一、鱼类的资源利用 鱼类在人民生活中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渔业生产有投资少、收效快、获益大和不占用耕地等优点。 在我国渔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发掘出来的文物考证,我们得知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殷商时期,就开始养鱼,这从甲骨文“渔”字的写法上可以看出;从卜辞记载中可看到已有比较复杂的捕鱼方法:即钓、网、射等法。从殷墟出土的动物骨骼看,当时有青、草、鲤、黄颡、赤眼鳟和鲻等六种鱼的骨骼。 渔业生产发展至今天,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使渔获量不断增加,鱼类和人民的日常生活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从单纯的作为食用,到除食用外,把多余的,好看的养着它们,作为观赏鱼类,一直发展到今天的渔类综合利用。除鱼肉具高蛋白可食用外,随着工业的发展,变无用的东西为有用的东西,为医药和工业提供多种原料:如鱼鳞可制鱼鳞胶,盐酸鸟粪素、鳞酱油等。皮可制鱼皮胶,鲨和河豚的皮还可制革。某些软骨鱼的鳍是名贵的鱼翅,鱼肝可提炼鱼肝油和提取维生素A、D,鱼的内脏、骨头可作鱼粉,鱼鳔可作澄清剂,用于酿酒工业,也可作鱼鳔胶。精巢可制鱼精蛋白,鱼体油可作肥皂、蜡烛、润滑油的原料。此外,养鱼池塘的底泥可提供农业肥料,一亩鱼塘可提供5万多斤泥肥。稻田养鱼能增加水稻产量,吞食蚊蝇幼虫,既消灭了蚊蝇,防止病害,又促进水稻的生长。鱼类成品也是一项重要的出口物资,为换取外汇,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出力。 二、海洋渔业 我国海岸线长达一万一千余公里,沿岸港湾河叉多,绝大部分江河流水都倾注入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区,为这些海区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宜于鱼类生长,造成了许多鱼类繁殖发育的生态环境。可以利用的浅海渔场面积有43万6千余平方里,相当于22亿亩,占世界渔场总面积的23.7,,是近海拖网作业的好场所。 我国的捕捞事业历史悠久,在长期生产实践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捕捞经验,现代的捕捞业在新技术的密切配合下,已从过去的盲目下网到现代的瞄准捕捞,即在捕捞之前进行鱼群侦察,为捕捞生产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鱼群侦察有以下4种: 1(目视耳听侦察。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已出一套视察鱼群的本领、如测试水温的变化、查看水色、观察饵料的变化、听鱼声等完整的寻找鱼群的方法。 2(用探鱼仪侦察。利用发射出去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返射回来的原理来制造的仪器。目前使用的有垂直探鱼仪,可达1000m水深。水平探鱼仪能测 2500m远,两者结合起来使用,能测得鱼群所在位置和距离,以及它所占的空间和它的密度。 3(水下侦察。利用水下摄影、水下电视及各种潜水设备等,直接观察鱼群的状态。 4(空中侦察。利用飞机在渔场海面上空对中、上层鱼类进行观察或拍摄,我国正在进行这方面的试验,有待进一步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造卫星也已用于海洋调查,能通过返射回地面的资料,加以归纳和分析来测知鱼群的状况。 (二)捕捞工具我国勤劳智慧的渔民,在漫长的捕捞历史过程中,不但积累了一套侦察鱼群的本领,而且还创造了各式各样的捕捞工具和捕捞方法。 1(拖网:拖网(图5,73)形状像一个尖底的大口袋,前面两边各有一个袖子(袖网拦住向左右逃窜的鱼),后端有一囊网(取鱼部分),网口装有类似瓣膜装置,鱼只能进不能出。 拖网作业按水层来分,有底层拖网和中层拖网。按作业船只来分,有单船拖网(简称单拖)和双船拖网(双拖)。目前,底层拖网是我国主要捕捞工具之一。 2(围网:围网是由一条长带形网片构成,上缘结有浮子,下缘结有沉子,有的下缘有底环可穿绳索,供抽底用。主要捕捉上层鱼类。作业时,把网放入水中,依靠船舶和动力拖它,围成一圈,将鱼包围起来,抽底封口,达到捕获的目的。再加上探鱼仪的使用及灯光诱集(利用鱼类趋光性)(图5,74),为现今捕捞生产中,产量最高的一种渔具。 3(刺网:以流刺网为最常用,其它尚有定刺网、围刺网和拖刺网等。流刺网呈长带形,是用许多长方形的网片连成,上缘结浮子,下缘结沉子。在不同的水层均可作业,把网具设置在鱼类活动的水层,使网张开的方向与水流的方向垂直,网直立在水内,鱼类游动时,挡住了鱼类的去路,网眼将鳃盖挂住,鱼类不易逃脱,现在再加上声波驱鱼新技术的应用(即用声波在鱼群前后驱赶),使鱼误入刺网,来提高渔获量。 4(张网:张网的种类较多,如河北的架子网、山东的挂子网及浙江的鹰捕网等都是,是属于定置网具,放在一定的地点,利用潮流的冲击,使网具张开,鱼虾随水流入网,平潮时,驾船前去取鱼。 5(钓钩:有延绳钓、曳绳钓、竿钓及手钓等,其中以延绳钓使用较广泛,延绳约是在一根很长的干线上,每隔一定距离,挂一根下垂的钓线(支线),钓线的末端缚钓钩,把饵料放在钩上;放入海中,引诱鱼类上钩而捕捉之。 (三)鱼类的生长和年龄鉴定研究鱼类的生长和年龄对于捕捞生产实践有密切的关系。如:估计鱼类的资源、侦察鱼群、养殖、驯化等。鱼类生长的特点是只要饵料充足、环境合适,可以一直长到死,不像其它脊椎动物因性成熟而停止生长,但是,鱼类的生长速度并不是均匀的,而是随着不同的时期而有变化。一般在性成熟以前的幼鱼阶段,生长速度是比较快的,成熟以后则生长速度逐渐下降,到老年时,则生长缓慢。鱼类的生长速度也随着各种鱼类而有不同。有的第一年生长最快,有的要到第二年或第三年才有显著的生长。从捕捞方面来看,如果大量捕捞正处在迅速生长阶段的鱼类,对合理利用鱼类资源是不适宜的,如果到了生长已经缓慢的老年鱼,尚迟迟未捕,则是对资源和水体的利用不足。因此,鱼类年龄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适龄的捕捞对象,为渔情预报提供可靠的依据。那么,根据什么来判断鱼类的年龄呢,鱼类在一年中的生长是不均匀的,即生长有周期性的变化,每当春、夏季水温升高时,饵料丰富,鱼类大量摄食,生长迅速,当冬季来临时,水温降低,鱼类进入休眠期(对外界不利环境的一种适应),生长几乎停滞。这种生长的不均衡性,反映到鱼类的鳞片、耳石和某些骨片上。生长迅速时期,鳞片形成宽而稀疏的环纹;生长缓慢的时候,则形成窄而紧密的环纹。这样,一年中随着季节、温度的变化而引起鱼类摄食的变化,反映到鳞片、耳石和某些骨骼上形成疏密相间的环纹,称年轮。根据这些年轮可以鉴定鱼类的年龄。一般鉴定鲑科、鲱科、鲤科和鳕科鱼类的年龄,可以根据鳞片;鲈科根据鳃盖骨、匙骨;石首鱼科根据耳石;而鲇科则根据脊椎骨的椎体。在鉴定鱼类年龄过程中,还必须对一些假轮和生殖轮(因环境恶劣、生病、生殖等情况,停止摄食时形成的轮纹)加以区别。 鱼类年龄的鉴定,有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强度,分析捕获鱼的年龄组成和百分比,是确定捕捞过渡或捕捞不足的重要标准(年龄组成是指在一批渔获物中,各年龄鱼类的尾数与全部鱼尾数的比率)。如果在渔获物中低龄鱼的百分比增加和高龄鱼的百分比减少,说明这种鱼类资源利用过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捕捞过度。相反地,如高龄鱼的百分比大,说明这种鱼类资源利用不足,还有潜力可挖,可以增加捕捞量。也可根据渔获物的年龄组成,加上其它一些因素来预报渔情。 (四)鱼类的洄游和渔场渔期的确定有些鱼类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在一定的时期,沿着一定的路线,进行集群的迁移活动,这种现象称洄游。鱼类通过洄游来完成它的生活史中的各个重要生命活动如:生殖时需要一定条件,觅食、肥育时需要另一种条件,越冬时的条件又和上述两种情况不同,因此,产生定期的有规律的迁移活动。 根据洄游的不同情况可分为3种类型:生殖洄游、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它们三者间的关系如图5,75。 1(生殖洄游:从越冬场所或索饵场所成群结队向产卵场地进行的迁移,称生殖洄游。根据产卵场的不同,又可分为下列3种情况: (1)溯河产卵洄游,成鱼生活在海洋,到产卵时期游至江河内产卵,如大麻哈鱼从鄂霍次克海游至我国黑龙江和松花江产卵,一天可逆游30—50公里,长途跋涉,历尽艰难险阻,遇瀑布奋力跳跃(有时如遇到障碍较高,就多次跳跃,直跳到精疲力尽为止),冲破层层障碍,到达产卵场时,已疲乏不堪,待产卵后,大多数鱼很快死亡,即使没有死亡,回到 海中,也就被其它凶猛鱼类吞食掉。其它如鲟鱼、鲥鱼、银鱼和鲚鱼,也均属溯河性产卵鱼类。 (2)降河性产卵洄游,平时生活在淡水内,在生殖时期沿江河顺流而下,进入深海产卵。鳗鲡为唯一著名的例子,它们达到性成熟时,在江河口聚集成大群,游向深海产卵场产卵。幼鱼呈柳叶状、透明,经变态后,便从江河河口溯河而上,进入适宜的淡水水域生长。 (3)成鱼生活于海洋,产卵时游至近岸浅海。如黄花鱼生活于渤海湾外的大洋中,产卵时洄游至渤海湾内。 此外,还有从河到河,从河到湖或从湖到河等只在淡水中所进行的洄游。 2(索饵洄游(觅食洄游):鱼类常因追寻食物(如浮游生物,小鱼群)而集群迁移,称索饵洄游。一般鱼类在进行生殖后,消耗大量的体力,它们通过索饵洄游,摄取大量食物,准备越冬和来年的生殖。也有一些鱼类在生殖洄游前进行索饵洄游,提供生长、发育、积累营养及生殖腺的发育,为繁殖后代打下基础。 3(越冬洄游:成鱼和幼鱼从肥育场地向越冬场地迁移,它们聚集到水温、水底、地形都适宜的区域越冬,称为越冬洄游。如黄花鱼秋季11月后返回黄海越冬。 鱼类洄游的结果,形成在一定地点,每隔一段时间,鱼类就大量集中,在鱼群大量集中的地方,就称为渔场。在渔场内,鱼群大量集中的时期,则称为渔汛。掌握鱼类洄游的规律(鱼类洄游时间和路线),就能确定渔汛期和渔场的位置,为渔情的预报工作提供依据。在渔业生产上,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洄游是鱼类长期适应外界环境改变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习性,引起鱼类洄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外界环境因素,内部生理要求以及历史遗传因素等。 (1)外界环境因素。包括水温、水流和盐度三种因素。温度对越冬洄游起着决定性因素,水温下降的迟早,直接影响鱼类从肥育场地向越冬场地迁移的时间和速度。水温也影响鱼类的摄食、生长和性成熟的情况。鱼类的侧线器官能感受到水流的刺激,当身体两侧的侧线器官感受到水流压力不等时,能迅速辨别出水流的方向,表现为逆流运动和顺流运动。水域内盐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鱼体内渗透压的变化。水中的理化因子也在不同程度上对鱼类洄游有所影响。 (2)内部生理因素。外界环境因素是形成洄游的条件,内部生理因素是基础。生殖洄游的基础是亲鱼生殖腺达到一定成熟度和内分泌表现出一定活动性,引起它们对外界生态环境有一定要求,迫使它们寻找适宜的产卵场。越冬洄游的基础与身体达到一定肥满度以及含脂量相关,外界水温的降低,则导致越冬洄游的开始。 (3)历史遗传因素。鱼类的洄游是有遗传性的,这种遗传性是长期在种的形成历史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以保证种的延续。因此,在研究鱼类洄游时也要注意历史因素,如冰川期对鱼类洄游有重大影响。某些鱼类(如鳕)由于冰川而被挤向南方,以后冰川逐渐退去,大西洋暖流向北移动,鳕鱼就向北洄游,而产卵场仍在南方。 (五)海水养鱼海水养鱼作为海水渔业的一个分支发展起来,目前大致有: 1(港塭养殖,简称港养(即咸淡水养殖),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得出的结果,掌握了鱼、虾幼苗出现的规律,利用潮水涨落地区的内湾、滩涂以及河流两旁的盐碱地来筑堤挖沟,设置闸门进行围养。用纳苗(利用潮流的涨落,鱼苗逆流游泳的习性或捕苗方式)进行鱼类养殖,现在也采取培养亲鱼进行人工繁殖,获得鱼苗,进行放养。 2(网箱养鱼,是用许多网片缝合成箱形,上有浮架支撑着,浮在水面,在有浪的地方,网箱上面还盖有罩网,投饵饲养苗种或培养商品鱼。一般网箱设置在水质清晰,水流通畅处为宜。现在网箱养鱼已经作为养鱼业的一个新的分支出现。它的优点是投资少、充分利用水体和饵料,养殖密度大,单位面积产量高。缺点是鱼病传播快,如果网箱不结实,易发生逃鱼事故,遇上大的风浪,可能发生翻箱事故。 3(人工鱼礁,是人们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海底平坦、底质坚硬的地方,投放一些钢筋水泥、废船、装上草包等,日久以后,有些生物就附着在这些沉物上,形成新的生态环境,引诱鱼类在该处觅食和产卵等,从而加以捕捞。 三、淡水渔业 (一)概况我国疆域辽阔,内陆水域的面积达3亿亩(不包括2亿亩可发展稻田养鱼的水田面积)。我国地处温带、亚热带,气候和地理条件适宜于养殖事业的发展。我国的淡水渔业资源丰富,据调查,我国淡水鱼约有800种左右,其中有经济价值的有250种以上,发展成为养殖对象的已达20多种,如青、草、鲢、鳙、鲤、鲫、鳊等。 我国是世界上淡水养鱼业发展最早的国家,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记载“贞其雨,在圃渔”。圃是古代帝王游猎的园圃,这说明当时在园圃中,养有大量的鱼供玩赏和捕捉。我国的养鱼业开始于殷商而盛于周。公元前473年,范蠡曾总结了群众的养鱼经验,著有“养鱼经”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养鱼文献。在秦汉时代,养鲤业盛行,到了唐代养鲤业引起了巨大的变化,因皇帝姓李,而“李”与“鲤”同音,鲤象征着皇族,故禁止捕食鲤鱼;另一方面,随着生产的发展,单纯养一种鲤鱼也不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于是,青、草、鲢、鳙就在当时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从而由单养发展到混养。在旧社会,虽然劳动人民有着丰富的养鱼经验,但养鱼水面和生产工具被霸渔控制,丰富的水产资源并不能充分开发利用。解放后,水产事业在党和毛主席的关怀下,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淡水渔业不仅在理论上和科学试验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把这些科技方面的新成就,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使产量上升很快,缓解了人们吃鱼难的矛盾。例如: 1(家鱼人工繁殖方面的研究。在1958年以前,青、草、鲢、鳙鱼等饲养鱼类,不能在静水池塘的环境下产卵。1958年广东南海水产研究所首次成功地使鲢、鳙鱼在静水池塘中产卵孵化成功,创造了模拟外界环境条件和催情剂注射相结合的办法,即人工创造水流条件,再结合注射脑下垂体,使生态因素和生理因素相结合,从而获得催产成功。这一成果在60年代初期,继续加以发展和推广。现在家鱼的人工繁殖已经广泛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解决了养殖鱼类鱼苗的来源,改变了过去必须到江河中去捞取鱼苗的被动局面。这一技术成果的应用,为我国鱼苗就地生产、就地放养,淡水养鱼遍及全国打下了基础。我国科学工作者并没有因此而满足,而是在这基础上又继续做了许多工作如;几种催情剂(脑下垂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的研究及其催情作用的比较;亲鱼的选择和培育;性周期的形态生理观察以及人工孵化的生物学研究等都加以总结和提高,并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 2(在淡水养殖方面,总结了养鱼八字经,即水(改良水质)、种(苗足、苗壮)、饵(量足、质鲜、效高)、密(合理密养)、混(综合利用水体,采用混养)、轮(轮捕轮放)、防(防治病害)、管(科学管理)、在全国推广后,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开展了淡水鱼类资源的调查工作,为扩大养殖资源奠定了基础;开展了水库养鱼及移植驯化的工作;在稻田养鱼和扩大养殖水面、综合利用水体、解决饵料来源等方面都有新的进展。 3(利用遗传学的原理在选种和育种方面,作了一系列有关的试验。如饲养的金鱼早在南宋时代就开始进行了人工选择,使它朝着人为的方向发生变异,变异获得巩固,稳定了它的遗传性,产生了若干不同品种的后代。近年来,我国各地正在运用人工杂交的方法,选育一些生长快、抵抗力强的新品种,现已初步拟订了以种内杂交为主、远缘杂交为辅的鱼类杂交途径。此外,还开展了辐射育种的试验工作,用α、β、γ射线,快、慢中子激光等诱发突变来缩短鱼苗培育周期和培养大规格鱼种,正朝着这个方向而努力。 4(对工业污水、废水进行了调查。为解决城市居民吃鱼难的问题,开展了利用厂矿余热进行工厂化养鱼的试验。并对工业上有害物质的排放指标作了规定。也研究和制定了我国渔业用水的标准等一系列工作。 5(由于淡水养鱼的蓬勃发展,鱼病的预防和治疗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许多地方利用微生物学、病毒学、病理学及免疫学的理论为指导,积极开展了鱼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 (二)淡水养鱼淡水养鱼目前在我国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池塘养鱼。主要利用经过整理或人工开掘出来的水体进行养鱼生产。它的特点是不占用耕地面积、投资小、收益大、周转快、生产稳定,对改善人民生活,保证副食品供应有较大的作用。它包括:(1)平原上蓄水的池塘,由人工挖掘出来或低凹地自然形成。目前,我国用来养鱼的池塘,大多数为城市近郊、村舍附近及农田中水源条件较好的平原塘。(2)山塘是指在山坡上挖掘出来或在山谷、山沟的出口处,筑坝蓄水而成的池塘。水源为雨水或溪水。(3)沟渠是指小河道或小沟渠,在其两端用竹箔加以拦阻后用来养鱼。(4)工矿冷却池,近年来新兴起的工厂化养鱼,是用工厂排出的不含毒物的废水,利用它的余热来进行养鱼。 2(中小型湖泊养鱼,也称为外荡养鱼。是指在中小型湖泊及港汊等水域,用拦鱼设备将鱼围养在这些水域中,以天然饵料为主,投放部分肥料和饵料来养鱼。 3(水库养鱼。随着我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已兴建了许多水库,并被利用来养鱼。水库养鱼就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 4(稻田养鱼。是将幼鱼放在稻田内,在不影响稻生长的原则下进行养鱼。首先对稻和鱼所需的生活条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所了解,掌握稻和鱼的生长规律,利用它们之间的相互促进的有利因素,限制它们的不利因素来促使稻鱼双丰收。其次进行稻田养鱼要求水源充足和有一些拦鱼设备,防止鱼的逃跑和适合鱼类生活的要求。 5(网箱养鱼。近年来在淡水水域内网箱养鱼发展较快,普遍采用人工投饵,辅之以相应的措施,使网箱养鱼的周期缩短,产量上升。据近来报导,机械化网箱养鱼在我国已经开始,是利用投饵机器来控制饵料的投放(定时、定量、定间隔地投放饵料),从而减轻了养鱼的劳动强度。搞机械化养鱼也将是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 (三)鱼类人工繁殖的生物学基础鱼类人工繁殖的目的,是在人为的条件下,使亲鱼发情、产卵和孵化,取得比自然繁殖数量更多的鱼苗。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各种鱼类需要发育到一定阶段,才能成熟排卵,在适当的条件下,方能进行产卵。鱼类到了性成熟年龄后,其性腺还有周期性的变化。这是鱼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适应性。大多数鱼类每年或隔一定时间性腺成熟一次。影响性腺成熟的因素有内在的和外部的。内在因素包括亲鱼的体质(身体强壮程度和年龄的大小)、营养情况及性激素分泌的多少有关。外部的因素包括水温、水流、盐度、光照及异性刺激等。内因是鱼类产卵的基础,外因是产卵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我们只有掌握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在人工条件下,促进鱼类的繁殖。 1(鱼类性腺的发育一般分为6期: 第?期性腺未发育,肉眼不能分辨性别。 第?期性腺尚小,已能辨别雌、雄。卵巢为扁带形,表面有微血管分布;精巢细带状,血管不显著。 第?期肉眼已可看清卵粒,但不分离,呈青灰色;精巢已和成熟状态时一样,白色。 第?期卵巢充满腹腔(占整个腹腔的1,2—1,3),卵粒大,能分离;精巢已由白色转为乳白色。 第?期卵细胞已成熟并排卵。轻压鱼腹即有大量卵粒流出;精巢充分成熟,轻压鱼腹即有成滴或成股精液流出。 第?期生殖期已过,性腺缩小,卵巢内卵粒吸收,不久就恢复到第?期;精巢萎缩成细带形,浅红色或白色。 2(催情的原理: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性腺发育到第?期末的亲鱼,通过一定的外界条件(如水温、水流、异性刺激等),反应到神经系统,促使脑下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使亲鱼发生一系列的生殖行为。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由于缺乏生殖的一些必要条件,导致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的机能不发达,不能引起内在的生理活动,结果使亲鱼虽已达到性成熟(生长成熟),不能过渡到生理成熟,因而不能进行排卵、排精的活动。催情的原理,就是人工注射鱼类脑下垂体、兽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到性成熟的亲鱼体内,促使亲鱼从生长成熟过渡到生理成熟,进行排卵、排精活动。
/
本文档为【软骨鱼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