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用电过户书面申请书范文

2017-09-18 2页 doc 11KB 208阅读

用户头像

is_196623

暂无简介

举报
用电过户书面申请书范文强化练习-论证评价(笔记)【说在课前】1.本节课讲解强化练习-论证评价,是B和C类一起上课,大家要相互激励、共同成长。2.前面讲解了理论,较难、枯燥,可能没有掌握一些要点,需要通过强化、练习题目进行巩固。目录∙理论回顾∙强化练习【解读】通过回顾理论强化记忆的方法,之后会练习五道题目。【解读】1.论证的三大要素(2+4+4):论点、论据、论证方式,每个要素会有不同的错误类别。62.论点错误:2,偷换概念、绝对化表述。3.论据错误:4,诉诸权威、诉诸无知、预期理由、非黑即白。4.论证方式错误:记忆以偏概全、统计学谬误、类比不当、因...
用电过户书面申请书范文
强化练习-论证(笔记)【说在课前】1.本节课讲解强化练习-论证评价,是B和C类一起上课,大家要相互激励、共同成长。2.前面讲解了理论,较难、枯燥,可能没有掌握一些要点,需要通过强化、练习题目进行巩固。目录∙理论回顾∙强化练习【解读】通过回顾理论强化记忆的方法,之后会练习五道题目。【解读】1.论证的三大要素(2+4+4):论点、论据、论证方式,每个要素会有不同的错误类别。62.论点错误:2,偷换概念、绝对化述。3.论据错误:4,诉诸权威、诉诸无知、预期理由、非黑即白。4.论证方式错误:记忆以偏概全、统计学谬误、类比不当、因果不当。(1)归纳不当:2,以偏概全、统计学谬误(涉及数据,其中还包含三个小点)。(2)类比不当。(3)因果不当:其中的问题很多,区分较为麻烦;如果觉得某段话的因果关系不顺,则可以归为因果不当。【解读】1.核心是识别错误,比如:偷换概念,之后写理由会简单很多。2.论点错误:(1)偷换概念:概念不一样,论点、论据中名词短语的概念不一致,格式需要理解性记忆,练完题目之后用自己的话表达,提炼出核心词即可得分。(2)绝对化表述:①论点中有绝对性的词,比如:一定、绝对、必然、肯定、根本。②论据中出现如果、预计,是可能推必然,论据是错误的,无法推出结论,属于论据中的预期理由。3.重点是识别,先记忆格式,之后用自己的话表达。7【解读】1.诉诸权威:论据中出现专家、教授、学者的观点需要注意,可能会设置有错误之处。2.诉诸无知:出现否定论据,观点还没有论证、不清楚、尚未证明,参考格式需要记忆。3.预期理由:(1)可能推必然,论据是可能性的,比如:可能、预计、预测等。(2)过去/现在推将来,过去推现在。4.非黑即白:即非此即彼,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不是黑就是白、没有其他颜色,其实还有中间地带、灰色地带、其他颜色,是极端主义,忽略了中间的其他可能性,比如:要么是天才,要么是魔鬼,其实生活中更多的是普通人。8【解读】1.论证错误:4。2.以偏概全:用片面的概括全部,通常为举例子,论据是部分,比如:一些,部分推出整体。3.统计学谬误:出现数字、数据,C类需要特别关注,因为数据型材料较多,包含:数字运算错误(算错,加、减、乘、除、和、差、倍、比,比如:论点中出现总和、总数),忽视数据变化(论点中出现将来、进行数的运算),平均数误用(平均、平摊)。9【解读】1.类比不当:一个事物不能比,会出现两个事物,看似表面相似,但二者之间没有可比性,比如:人和动物的区别。2.因果不当:因果论证的过程中出现问题。(1)复合原因:得出结论需要三个原因,但论证的过程中只给出了一个原因(原因不全)。(2)强拉因果:给出的论据、论点无关联,但强硬地联系在一起。(3)因果倒置:论据中是A推出B,论点中是B推A,即出现颠倒。(4)滑坡谬误:论据中出现一连串(类似于多米诺骨牌)、顶针的写法。(5)因果矛盾:前后对立、相反,可能会有反义词、近义词。3.答疑:(1)非黑即白:一句话中有两个极端的事物,忽略了其他可能;复合原因:因果不当,只叙述了一个原因,其实有多个原因。(2)以偏概全:一般会举例子,比如:特殊的例子、部分的例子;绝对化:论点中出现一定、绝对等。(3)因果矛盾:读完之后,感觉到论据、论点相矛盾、冲突;因果倒置:论据中出现因→果,论点中相反(果→因)。因果关系:一般会出现因果关联词,但也可能错误不在所以引导的这句话中,有的句子没有出现由于、因为、所以,也是因果不当,比如:所以之前有专家的观点,则可能诉诸权威。10(4)强拉因果:有因果关系,比如:天天泡面,最后考上了清华大学(没有必然的关系);类比不当:两个事物在比较,比如:地球上的生物无法在火星上生存,表面差不多,实际没有可比性。例12020年上半年全国联考C阅读给定材料,指出其中存在的4处论证错误并分别说明理由。请在答题卡上按序号分条作答,每一条先将论证错误写在“A”处(不超过50字),再将相应理由写在“B”处(不超过50字)。(40分)【审题】1.“阅读给定材料,指出其中存在的4处论证错误并分别说明理由”:核心任务为找出错误+理由,并且写4处即可。2.根据题目可知:4个错误点需要分条作答,A处写错误,B处写理由。3.本题增加了难度,40分写4个错误,则每个错误+理由是10分,错误、理由分别为每个5分,其中错误更容易一些。材料段1: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这个问题在科学界一直争论不休。最新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这个问题已近有了明确。【解读】1.本段没有错误点,说明材料的主题为研究的是火星上是否有生命。2.本段是背景性的引入材料,没有具体的论证过程,没有可见、所以、结论是。段2:火星大气、土壤演化探测器发回的最新数据表明,火星大气密度不到地球大气密度的1%,所以火星上即使有生命,也是非常低级的微生物。【解读】1.答疑:与申论的读材料方法是通用的,但要学习其中的逻辑错误。2.论点:“所以”之后是论点,即火星上即使有生命,也是非常低级的微生物。113.论据:火星大气密度不到地球大气密度的1%(通过“数据表明”引出论据)。4.识别错误:强拉因果、强加因果。5.答案:(1)A处写错误:第二段由“火星大气密度不到地球大气密度的1%”推出“火星上即使有生命,也是非常低级的”存在论证错误。(2)B处说明理由:火星大气密度与火星上生命等级的高低没有必然关系,属于强拉因果。6.论据中提及了火星、地球,通过数据对比说明火星上的大气密度不到地球大气密度的1%,不存在类比、偷换概念。【参考答案】1.A:第二段由“火星大气密度不到地球大气密度的1%”推出“火星上即使有生命,也是非常低级的”存在论证错误。B:因为火星大气密度与火星上生命等级的高低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属于强拉因果。【解读】1.字数允许,可以直接摘抄。2.理由言之有理即可。3.火星大气密度与火星上生命等级:得分词。段3:探测器还记录到,近期太阳风曾高速剥离火星大气。每当太阳风暴发作,就刮来超强紫外辐射及高能气体、磁粒子。在没有大气层保护的火星地表,不可能有生命存在,即使是非常低级的微生物,因为地球上的任何生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都不可能存活。【解读】1.“探测器还记录到,近期太阳风曾高速剥离火星大气。每当太阳风暴发作,就刮来超强紫外辐射及高能气体、磁粒子”:背景介绍、陈述,说明火星上的气候条件不好、紫外线强度很高。122.先找论据:因为出现“因为”,即地球上的任何生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火星上的环境不好)都不可能存活。3.论点:火星地表不可能有生命存在。4.错误:(1)出现了火星、地球(两个事物),看似都是恶劣环境,但二者之间没有可比性,无法进行对比,错误为类比不当。(2)由“地球上的生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都不可能存活”推出“在火星地表不可能有生命存在”存在论证错误。5.理由:地球上生命的生存环境与火星上生命的生存环境不一样,没有可比性,即类比不当。【参考答案】2.A:第三段由“地球上的生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都不可能存活”推出“在火星地表不可能有生命存在”存在论证错误。B:因为地球上生命的生存环境与火星上生命的生存环境可能存在差异,不能把二者进行简单类比,属于类比不当。【解读】1.看似两个事物较为相似,但实际上无法类比,即类比不当。2.绝对化表述:结论中存在绝对的词汇;虽然“不可能有生命存在”较为绝对,但没有抓住事物的本质。3.不要抄原文,而是要突出最核心的词汇。4.地球上的生命与火星上的生命不一样,即偷换了概念。段4:负责此项研究的弗雷格博士及其小组成员一直通过研究单个颗粒的火星土壤来更多地了解火星表层形成的历史,以及在显微镜下寻找岩石被击碎后形成的黏土颗粒,这种颗粒是液态水曾经存在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研究小组并没有发现这个标记,由此可见,火星上不曾有过液态水,即使在土壤中检测到了极少的这种颗粒,比例还不到整个样本的0.1%,与地球上这种黏土的比例高达50%相比,显得微不足道。13【解读】1.“以及”:表并列,暗示之后还有研究。2.“负责此项研究的弗雷格博士„„这种颗粒是液态水曾经存在的一个重要标志”:说明研究小组进行了两个研究,在陈述事实。3.“然而”:表转折,需要重点阅读。4.“即使”:表条件。5.论点:“由此可见”暗示论点为火星上不曾有液态水。6.论据:研究小组并没有发现这个标记(没有发现并不就是没有,可能还没有研究出,科技欠缺),论据否定为诉诸无知。7.答疑:根据技巧进行识别,避免混淆,有的地方可能会包含很多错误,但会有明显的错误。8.错误:“研究小组在火星土壤中没有发现检测水的标记颗粒”推出“火星上不曾有过液态水”存在论证错误。9.理由:没有发现标记并不代表标记不存在,否定性论据推不出肯定性结论,属于诉诸无知。【参考答案】3.A:第四段由“研究小组在火星土壤中没有发现检测水的标记颗粒”推出“火星上不曾有过液态水”存在论证错误。B:因为没有发现标记并不代表标记不存在,否定性论据推不出肯定性结论,属于诉诸无知。【解读】1.“这个标记”指代不明,所以进行了丰富,将其改为“没有发现检测水的标记颗粒”。2.指出错误:5分。3.否定性的论据无法推出结论,即诉诸无知。4.不是绝对化表述,虽然不曾有过是指确定没有,但还要看论据;绝对化表述:论据中简单陈述一件事,之后给出绝对化的结论,实际陈述的时候只是提到一个因素。14段5:弗雷格博士是国际著名的天体演化研究专家,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星际物理研究通讯》上,因此其研究结果是非常可靠的。【解读】1.论点:提示词为“因此”,即论点为其研究结果是非常可靠的(有绝对化的嫌疑)。2.“弗雷格博士是国际著名的天体演化研究专家,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星际物理研究通讯》上”:成果没有经过科学论证、验证,不能说就是可靠的,即诉诸权威。3.以偏概全、强拉因果:没有体现,出现专家、学者、顶级人物、顶级期刊要联系诉诸权威,要作答最明显的错误。【参考答案】4.A:第五段由“弗雷格博士是著名研究专家,其成果发表在顶级期刊上”推出“其研究结果非常可靠”存在论证错误。B:因为研究专家和顶级期刊看似具有权威性,但没有进行科学论证,研究结果也不一定就是可靠的,属于诉诸权威。【解读】1.“弗雷格博士是著名研究专家,其成果发表在顶级期刊上”:概括论据,得分词:研究专家、顶级期刊。2.理由:成果是否可靠要看是否经过验证、论证。3.绝对化表述:不明显,是根据专家、学者、权威性推导来的。4.万能写法:由论据推不出论点,二者之前没有关系。5.理由说清楚即可得分。6.题目较为灵活,理论部分很专业,但理由部分很灵活。【参考答案】1.A:第二段由“火星大气密度不到地球大气密度的1%”推出“火星上即使有生命,也是非常低级的”存在论证错误。15B:因为火星大气密度与火星上生命等级的高低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属于强拉因果。2.A:第三段由“地球上的生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都不可能存活”推出“在火星地表不可能有生命存在”存在论证错误。B:因为地球上生命的生存环境与火星上生命的生存环境可能存在差异,不能把二者进行简单类比,属于类比不当。3.A:第四段由“研究小组在火星土壤中没有发现检测水的标记颗粒”推出“火星上不曾有过液态水”存在论证错误。B:因为没有发现标记并不代表标记不存在,否定性论据推不出肯定性结论,属于诉诸无知。4.A:第五段由“弗雷格博士是著名研究专家,其成果发表在顶级期刊上”推出“其研究结果非常可靠”存在论证错误。B:因为研究专家和顶级期刊看似具有权威性,但没有进行科学论证,研究结果也不定就是可靠的,属于诉诸权威。【参考答案讲解】题目是主观题,参考答案是根据研究、与答案进行对比得出较为准确的答案,但能够说清楚理由也是可以的,答案还是较为客观的。例22018年上半年全国联考B论证评价题:阅读给定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0分)1.请从下列ABCDE选项中,分别找出与文中①②③处论证错误最为类似的一个句子,并将相应选项填入横线处。(1)与①处错误最为类似的句子______(2)与②处错误最为类似的句子______(3)与③处错误最为类似的句子______【审题】1.本题是新的题型,匹配比较难,出题也不是很严谨,得分率较低。2.需要找出选项的错误,然后找出材料中的错误,将类似的错误进行匹配。163.“最”:一个,说明本题是单选题。4.类似:约等于,错误太细可能会不匹配,要找最主要的错误进行匹配。5.目的:识别错误。许多人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其实,这种科学理论是值得商榷的。恰恰相反,生命在于静止,理由如下:第一,①运动场上短跑运动员猝死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而居家静养的猝死者则鲜有耳闻。(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第二,②喜爱运动的松鼠其平均寿命不到10年,而喜欢安静的乌龟其平均寿命则超过100年。因此,好静的个体更长寿。(以偏概全)第四,③并不是运动越多,寿命就越长。事实证明,再多运动也不能保证高寿,再多运动也换不来生命奇迹。(偷换概念)【解读】1.“恰恰相反”:表转折。2.论点:生命在于静止。3.理论是在佐证前面的论点。4.难点:有的理由有自己内部的逻辑关系。5.“运动场上短跑运动员猝死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而居家静养的猝死者则鲜有耳闻”:(1)短跑猝死的运动员较多,居家静养的猝死者少,是举了特殊的例子,属于以偏概全的错误。(2)生命在于静止、运动和猝死的概念不一样,属于偷换概念的错误。6.“喜爱运动的松鼠其平均寿命不到10年,而喜欢安静的乌龟其平均寿命则超过100年。因此,好静的个体更长寿”:(1)“因此”:说明内部有因果关系。(2)论点:好静的个体更长寿;论据:喜爱运动的松鼠其平均寿命不到10年,而喜欢安静的乌龟其平均寿命则超过100年。(3)错误:出现举例子,说明是以偏概全的错误。7.“并不是运动越多,寿命就越长。事实证明,再多运动也不能保证高寿,17再多运动也换不来生命奇迹”:(1)为“总-分”逻辑,说明不是运动越多,寿命就越长。(2)佐证生命在于静止:否定生命在于运动,肯定了生命在于静止。(3)运动与寿命的关系;生命在于运动:生命短暂,在有限的时间内动起来能够使生活质量变得更好、体现人生的价值(运动的意义)。(4)错误:运动的意义出现概念偷换的错误。(5)对意义的理解进行了局限、偷换了概念:论据为运动与长寿的关系;前面的运动是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6)概念偷换:A换为B,扩大范围,含义、意义不一样。①以偏概全、偷换概念②以偏概全③偷换概念A.只会死读书的人,进入社会取得的成就还不如不读书的人。可见,读书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毫无用处。(以偏概全、偷换概念)(1)与①处错误最为类似的句子___A____【解读】1.论点:提示词为“可见”,论点为读书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毫无用处(读书无用论)。2.论据:只会死读书的人,进入社会取得的成就还不如不读书的人(是读书人中的一部分人)。3.错误:以偏概全。4.死读书与读书的概念不一样,即偷换概念。5.“毫无用处”:绝对化表述,但没有该选项;“最为类似”不是等于,而是约等于、差不多即可。6.答疑:(1)读书:认真读书、死读书,部分推出整体为以偏概全。(2)不如不读书和读书无用也是偷换概念。①以偏概全、偷换概念②以偏概全③偷换概念B.犯罪嫌疑人生活富裕,有亿万家产,是不会去盗窃几百元的东西的。(强18拉因果)【解读】有钱人不一定就不会偷盗,家里是否贫穷、富裕与偷盗无必然联系,属于强拉因果,没有该选项。①以偏概全、偷换概念②以偏概全③偷换概念C.某领导认为单位应该投入更多资金购买硬件设施,小李向其他员工抱怨道:“领导就是宁可把钱浪费也不给我们提高工资待遇,真是完全不顾我们职工的感受。”(偷换概念)(3)与③处错误最为类似的句子___C____【解读】1.出现两个人,其站的角度不同,所以谈论的话题不同。2.领导有大局观,投入资金是为了买设备,也是为了公司的发展,小李认为是把钱浪费了,属于偷换概念。3.偷换概念:偷换名词、名词短语。4.论点:领导的话;论据:小李抱怨的内容。5.作答的时候要区分生活的逻辑和题干的逻辑,要根据理论进行对应,否则会混乱,生活中不是很严谨。①以偏概全、偷换概念②以偏概全③偷换概念D.一些运动员或病、或残、或死的例子,足以证明“生命在于运动”是自欺欺人的。(以偏概全)(2)与②处错误最为类似的句子___D____【解读】1.论点:生命在于运动。2.论据:例子。3.有例子可能是以偏概全的错误。①以偏概全、偷换概念②以偏概全③偷换概念19E.我们班大多数同学都热爱运动,可见,运动应该是有益于健康的,我也该热爱运动。(诉诸众人)【解读】1.考试的时候不必看E。2.通过大多数人热爱,得出我也要热爱运动,但大多数人的观点不一定就是对的(真理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补充:定义:诉诸众人,即借助人多来增强说服力。识别:大多数、多数、大部分例:大多数人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所以我也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解读】1.诉诸众人:借助人多来增强说服力(人多势众),其实有理不在人多、声高。2.识别:论据中出现“大多数、多数、大部分”,结论中出现“我也„„”。3.比如:大多数人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所以我也这么认为。没有婚姻的爱情将死无葬生之地(大多数认为的观点不一定就对)。(1)与①处错误最为类似的句子___A____(2)与②处错误最为类似的句子___D____(3)与③处错误最为类似的句子___C____【解读】1.不必纠结答案,因为答案也不是很严谨,匹配可能不会很严谨,类似即可。2.考试的时候可以选择较为容易的题目作答。论证评价题:阅读给定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0分)2.指出材料中除①②③处之外的3处论证错误并分别说明理由。请在答题卡上按序号分条作答,每一条先将论证错误写在“X”处(不超过75字),再将相应理由写在“Y”处(不超过75字)。【审题】201.注意审题:本题为除①②③处之外的3处论证错误并分别说明理由,不能看①②③,要看其之外的3处论证错误。2.答案需要分条作答,X处写错误,Y处写理由。3.字数为75字。材料3许多人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其实,这种科学理论是值得商榷的。恰恰相反,生命在于静止,理由如下:第一,①运动场上短跑运动员猝死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而居家静养的猝死者则鲜有耳闻。第二,②喜爱运动的松鼠其平均寿命不到10年,而喜欢安静的乌龟其平均寿命则超过100年。因此,好静的个体更长寿。第三,说生命在于运动,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人只要活着,其呼吸就在进行,血液就在流淌。人只要活着,运动就在进行。【解读】1.论点:生命在于静止。2.不必看①②。3.“说生命在于运动,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1)论点,非常确定。(2)运动是指宏观的运动,不是身体内部的运动,虽然都为运动,但含义指代不同,属于偷换概念的错误。4.第三句是理由,是为了佐证生命在于静止,通过生命不在于运动来佐证生命在于静止。5.“人只要活着,其呼吸就在进行,血液就在流淌。人只要活着,运动就在进行”:论据。6.答疑:(1)第一句包含两个例子,没有给出结论,总论点为生命在于静止。论证的过程中举例子,则是以偏概全的错误;静止和静养的猝死者属于偷换概念。(2)“人只要活着,其呼吸就在进行,血液就在流淌。人只要活着,运动就21在进行”:说明为什么生命在于运动是伪命题;是排比句,此处的运动是指呼吸在进行、血液在流淌,所以此处是论据,“生命在于运动,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是论点。段4:第三,说生命在于运动,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人只要活着,其呼吸就在进行,血液就在流淌。人只要活着,运动就在进行。【参考答案】1.X:第四段由“人只要活着,其呼吸就在进行,血液就在流淌。人只要活着,运动就在进行”推出“说生命在于运动,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存在论证错误。Y:因为论据中的“运动”指呼吸、血液流淌等人体内部的活动,而论点中的“运动”指体育锻炼,两个“运动”的含义不同,不能混淆,更不能简单地等同,属于偷换概念。【解读】1.“说生命在于运动,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即生命在于静止。2.只要写到含义不同,属于偷换概念即可。3.字数允许时,建议进行丰富。第四,③并不是运动越多,寿命就越长,事实证明,再多运动也不能保证高寿,再多运动也换不来生命奇迹。第五,树木最安静,所以树木的寿命比动物长很多倍;人只要能更安静,寿命也一定会相应增加。第六,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数据表明:少量的运动能降低死亡率20%,适量的运动能降低死亡率40%。【解读】1.③不要关注。2.答疑:第四句说明运动无法增寿,得出结论为生命不在于运动。运动的意义为通过运动让生活变得更好、提升生活质量、让人生更有价值,比如:工作也是运动,能够锻炼能力、提升自我价值。运动的意义不同,属于偷换概念的一种。22段6:第五,树木最安静,所以树木的寿命比动物长很多倍;人只要能更安静,寿命也一定会相应增加。【参考答案】2.X:第六段由“树木最安静,所以树木的寿命比动物长很多倍”推出“人只要能更安静,寿命也一定会相应增加”存在论证错误。Y:因为树木和人属于不同物种,本质上不具有可比性,不能简单类比,属于类比不当。【解读】1.“树木最安静,所以树木的寿命比动物长很多倍;人只要能更安静,寿命也一定会相应增加”:出现两个事物,即树木、人,但人和树木没有可比性,属于类比不当。2.答疑:包含两个错误。(1)“树木最安静,所以树木的寿命比动物长很多倍”为论据,“人只要能更安静,寿命也一定会相应增加”为论点,树木和人无法进行比较,即类比不当。(2)“树木最安静,所以树木的寿命比动物长很多倍”:①“所以”说明内部有逻辑、论证。②论点:所以树木的寿命比动物长很多倍。③论据:树木最安静。④结论与动物进行比较,说明论据不充分。段7:第六,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数据表明:少量的运动能降低死亡率20%,适量的运动能降低死亡率40%。【参考答案】3.X:第七段由“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数据表明:少量的运动能降低死亡率20%,适量的运动能降低死亡率40%”推出“生命在于静止”存在论证错误。Y:因为论据中说的是运动能降低死亡率,说明运动是有好处的,生命在于运动,这与“生命在于静止”相互冲突,属于因果矛盾。【解读】231.“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数据表明:少量的运动能降低死亡率20%,适量的运动能降低死亡率40%”:(1)数据经过了研究说明不是诉诸权威。(2)出现了数据,但不是统计学谬误,不是所有的数据都是统计学谬误。(3)运动能够降低死亡率,适量运动则降低死亡率的比例更大。(4)本题要验证生命在于静止,前后不一致,即因果矛盾。2.第一段给出了总论点(生命在于静止),此处的数据是充当论据的。3.“理由如下”:暗示之后的理由均为论据,有的论据内部还有论证关系,没有则要找前面的论点,否则无法找出错误。4.答疑:哈佛的研究数据,样本数量可能少,不一定具有代表性。所以可以说以偏概全么?(1)不要结合生活逻辑思考,此处只是简单的陈述,说明了一个事实,样本少会提及某一年、某一部分人的研究成果。(2)最主要的错误:论证与论点相反。【参考答案】第1问:(1)与①处错误最为类似的句子___A____(2)与②处错误最为类似的句子___D____(3)与③处错误最为类似的句子___C____第2问:1.X:第四段由“人只要活着,其呼吸就在进行,血液就在流淌。人只要活着,运动就在进行”推出“说生命在于运动,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存在论证错误。Y:因为论据中的“运动”指呼吸、血液流淌等人体内部的活动,而论点中的“运动”指体育锻炼,两个“运动”的含义不同,不能混淆,更不能简单地等同,属于偷换概念。2.X:第六段由“树木最安静,所以树木的寿命比动物长很多倍”推出“人只要能更安静,寿命也一定会相应增加”存在论证错误。Y:因为树木和人属于不同物种,本质上不具有可比性,不能简单类比,属24于类比不当。3.X:第七段由“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数据表明:少量的运动能降低死亡率20%,适量的运动能降低死亡率40%”推出“生命在于静止”存在论证错误。Y:因为论据中说的是运动能降低死亡率,说明运动是有好处的,生命在于运动,这与“生命在于静止”相互冲突,属于因果矛盾。【参考答案讲解】本题的难度很大,为5.4,只要能够听懂老师讲解的内容即可,不必关注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课中答疑】1.象征意与本意也属于偷换概念。2.第一题,第一个密度和生命概念不同,是不是偷换概念:一个是密度,一个是生命,看着不一样,感觉是偷换概念,实际上,这里谈的不是概念,而是一句话谈论的话题不同。有一个“所以”(因果关系),但这里并没有因果关系,这就是强拉因果。3.选的题目都是有一些难度的,大部分题目是比较容易的,将识别的方式都记住,就没有那么难了。第一次接触肯定会感觉难,将难点给大家强化到位,再遇到简单的题目,就不会再害怕。4.湖北的题目比较难一些。山西不考综应,考的是公基。青海有一些自主命题的事业单位考试,题目难度中等。联考比较,非联考不太确定,每个地方都不同,粉笔会有各自的考情梳理课。有的地方是素质能力素质,有的地方是综合能力等,叫法不同。5.一年有两次联考,上半年一般是5月份,有时是6月份,下半年一般是10月份,争取上半年就考上,岗位比较多,竞争也会比较大,下半年的岗位比较少。若考的是地市级考试,要研究历年考试情况。6.联考省份大概是11-12个,去年受疫情影响,都没有考B、C类,只考了A类,今年可能会正常。以上岸为主,可以考基层,基层还是很锻炼人的,再通过自己的努力调到心仪岗位。25例32018年下半年全国联考B阅读给定材料3,指出其中存在的4处论证错误并分别说明理由。请在答题卡上按序号分条作答,每一条先将论证错误写在“A”处(不超过75字),再将相应理由写在“B”处(不超过50字)。(40分)【审题】“指出其中存在的4处论证错误并分别说明理由”:题干大部分是一样的。写出各个错处和理由,没有必要将题干看得太细,重点关注几处论证错误和字数,如A处字数不超过75字,B处字数不超过50字,需要控制字数。材料3段1:德国波茨坦地学研究中心一直以来都在关注永久冻土层融化和气候变化的关系。他们把目光对准了接近北极圈的加拿大北部麦肯齐三角洲。随着永久冻土层的融化,这里储存了上万年的甲烷正被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解读】1.“德国波茨坦地学„„气候变化的关系”:点明主题,说明要研究这二者关系。2.“他们把目光对准„„北部麦肯齐三角洲”:在这个地方(麦肯齐三角洲)研究。3.“随着永久„„释放出来”:释放出来有什么影响没有提到。这段没有具体论证内容,只是背景论述。段2:随着冻土层融化,它所覆盖着的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矿物燃料,正在以异常的方式被快速释放到大气层中。可见,地下的矿产资源正在影响着大气层的正常运行。【参考答案】1.A:第二段由“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矿物燃料,正在以异常的方式被快速释放到大气层中”推出“地下的矿产资源正在影响着大气层的正常运行”存在论证错误。B:因为“矿产资源和矿物燃料”与“地下的矿产资源”概念不同,不能混26淆,更不能简单等同,属于偷换概念。【解读】1.先找论点,这里有一个提示词——“可见”,论点是“地下的矿产资源正在影响着大气层的正常运行”,论据是“冻土层融化„„释放到大气层中”,矿产资源和矿物燃料在影响着大气层。2.论据谈了两个内容(矿产资源和矿物燃料),论点只谈了一个内容(矿产资源),为概念偷换。这不算强拉因果,只是两个概念,论点和论据谈的都是这些物质对大气产生影响,物质不同,一个谈的是矿产资源和矿物燃料,一个谈的是地下的矿产资源。3.理由:要写到“矿产资源和矿物燃料”与“地下的矿产资源”概念不同,不能偷换。4.“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矿物燃料,正在以异常的方式被快速释放到大气层中”“地下的矿产资源正在影响着大气层的正常运行”:字数允许,故这些都是直接抄的。如果字数允许,可以将模板内容写到,如果字数不允许,可以只写偷换概念。5.“异常方式”和“正常运行”是不是偷换概念:影响正常运行,说明就在异常运行,这是一个意思。段3:经过分析,研究人员指出,在麦肯齐三角洲,部分地区每平方米土地每天最高会产生60毫克的甲烷,照此计算,每平方米每月就会产生1800毫克,这几乎占了该区域甲烷排放量的两成。显然,永久冻土层融化已经成为该区域最大的甲烷排放源。【参考答案】2.A:第三段由“这几乎占了该区域甲烷排放量的两成”推出“永久冻土层融化已经成为该区域最大的甲烷排放源”存在论证错误。B:因为论点中“最大”一词太绝对,论据中并没有各种排放源之间的对比,无法推出绝对化结论,属于绝对化表述。【解读】1.“在麦肯齐三角洲”:在这个地方研究,第一段进行了背景介绍。272.“照此计算”“显然”说明这里不是一个错误。通过“显然”知道后面的内容为论点(永久冻土层融化已经成为该区域最大的甲烷排放源)。“最大”即独一无二、很大、极大,需要到论据中验证。3.“这几乎占了该区域甲烷排放量的两成”:这是这个地区的情况,没有和其他排放源进行比较,且只能看出是两成,为绝对化表述错误。4.理由:可以使用模板。解释为什么“绝对”,即论据中并没有各种排放源之间的对比,不知道谁大谁小,无法推出绝对化结论,属于绝对化表述。段3:经过分析,研究人员指出,在麦肯齐三角洲,部分地区每平方米土地每天最高会产生60毫克的甲烷,照此计算,每平方米每月就会产生1800毫克,这几乎占了该区域甲烷排放量的两成。显然,永久冻土层融化已经成为该区域最大的甲烷排放源。【参考答案】3.A:第三段由“每平方米土地每天最高会产生60毫克的甲烷”推出“每平方米每月就会产生1800毫克”存在论证错误。B:因为60毫克是最高值,并非平均值,无法推算出每月产生1800毫克,属于统计学谬误。【解读】1.出现了“照此计算”,说明在推算。每天60毫克,每个月30天,得出1800毫克的结果。但最高是60毫克,不是每天都是60毫克。一个月不一定都是30天,有的是28天,有的是31天,忽视数据变化、统计学谬误,还可以写运算错误。2.变化体现不出来:这里是按天计算,最高每天60毫克,每平方米每月就会产生1800毫克,是有变化的(隐藏在内部)。3.由“每平方米土地每天最高会产生60毫克的甲烷”推出“每平方米每月就会产生1800毫克”存在论证错误,这是直接摘抄的。4.“因为60毫克是最高值,并非平均值”:即使是平均值也是不对的。无论写到哪个,理由清楚就可以拿到分数。28段3:经过分析,研究人员指出,在麦肯齐三角洲,部分地区每平方米土地每天最高会产生60毫克的甲烷,照此计算,每平方米每月就会产生1800毫克,这几乎占了该区域甲烷排放量的两成。显然,永久冻土层融化已经成为该区域最大的甲烷排放源。【参考答案】4.A:第三段由“部分地区每平方米土地每天最高会产生60毫克的甲烷”推出“永久冻土层融化已经成为该区域最大的甲烷排放源”存在论证错误。B:因为“部分地区”不代表整体,不能推出“永久冻土层融化已经成为该区域最大的甲烷排放源”,属于以偏概全。【解读】1.研究的是麦肯齐三角洲,而材料中提到的是“部分地区”,说明谈的是部分地区。“该区域”指的是麦肯齐三角洲的整个区域,材料中只提到了部分,部分推整体是以偏概全。2.部分不代表整体,无法推出该区域的整体情况。还可以写部分的样本数量太少。段4:目前,许多气候信息来自对树木年轮的分析。尽管年轮对气候的反映不是非常精准,但一般而言,温暖的季节树木年轮会比较宽大,寒冷的季节则会变成窄环,据此,我们可以根据气候的冷暖来判断树木的年轮。【参考答案】5.A:第四段由“许多气候信息来自于对树木年轮的分析”推出“可以根据气候的冷暖来判断树木的年轮”存在论证错误。B:因为论据中是通过树木的年轮来判断气候信息,而结论则是通过气候信息来判断年轮,倒因为果,属于因果倒置。【解读】1.“目前,许多气候信息来自对树木年轮的分析”:通过树木年轮分析气候信息。2.“尽管年轮对气候„„会变成窄环”:通过年轮判断气候。3.“据此,我们可以根据气候的冷暖来判断树木的年轮”:描述结论,“据此”29后面是论点——根据气候的冷暖来判断树木的年轮,气候冷/暖,可能年轮会大或会小,这就是因果倒置、前后颠倒。4.“许多气候信息来自于对树木年轮的分析”是论据,后面是解释。“可以根据气候的冷暖来判断树木的年轮”是结论。如果字数更少,可以只写“结论则是通过气候信息来判断年轮,倒因为果,属于因果倒置”。段5:北极地区的永久冻土层融化对于地球的温室效应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反馈过程:永久冻土层的解冻会导致甲烷气体释放而引发增温,更加温暖的气候会导致更深层的永久冻土层融化,产生新的甲烷释放。因此,随着北极永久冻土层的融化,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必将不断加快。【参考答案】6.A:第五段由“永久冻土层的解冻会导致甲烷气体释放而引发增温”推出“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必将不断加快”存在论证错误。B:因为论点中“必将”太绝对,而论据中永久冻土层的解冻引发增温只是全球变暖的一个因素,属于绝对化表述。【解读】1.“北极地区的永久冻土层融化对于地球的温室效应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反馈过程”:后面具体展开。2.“永久冻土层的解冻„„产生新的甲烷释放”:这是反馈的过程,过程是循环的,先解冻,解冻后甲烷气体释放,气温升高,冻土层融化,再排放甲烷。3.“因此,随着北极„„必将不断加快”:“因此”后面是论点。提到了“必将”,而论据中没有提到“可能”,只是在论述一件事,为绝对化表述。不能将反馈过程全部写上,结论是融化后带来气温变化,论据要有针对性,只写“冻土融化导致气温升高”即可。4.论点谈的是全球变暖速度加快,前面论据谈的是融化导致气温增加,一个是温度,一个是增速,故这是偷换概念的错误。气温的不断上升,会对各种动植物的生存产生诸多或利或害的影响,而这进而会危害人类的健康。30【参考答案】7.A:第五段由“气温的不断上升,会对各种动植物的生存产生诸多或利或害的影响”推出“这进而会危害人类的健康”存在论证错误。B:因为“或利或害”是可能性的,也就意味着可能有利可能有害,不能推出论点中的必然性结论,属于预期理由。【解读】1.“或利或害”:可能是好的影响,可能是不好的影响。“而这进而会危害人类的健康”是一个肯定结论,可能推必然,这就是预期理由错误。2.“气温的不断上升,会对各种动植物的生存产生诸多或利或害的影响”:可以直接抄。有的题目只是给可能、预计,此题给的是“或利或害”,可能有利、可能有害,不能推出论点中的必然性结论,属于预期理由。【参考答案】1.A:第二段由“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矿物燃料,正在以异常的方式被快速释放到大气层中”推出“地下的矿产资源正在影响着大气层的正常运行”存在论证错误。B:因为“矿产资源和矿物燃料”与“地下的矿产资源”概念不同,不能混淆,更不能简单等同,属于偷换概念。2.A:第三段由“这几乎占了该区域甲烷排放量的两成”推出“永久冻土层融化已经成为该区域最大的甲烷排放源”存在论证错误。B:因为论点中“最大”一词太绝对,论据中并没有各种排放源之间的对比,无法推出绝对化结论,属于绝对化表述。3.A:第三段由“每平方米土地每天最高会产生60毫克的甲烷”推出“每平方米每月就会产生1800毫克”存在论证错误。B:因为60毫克是最高值,并非平均值,无法推算出每月产生1800毫克,属于统计学谬误。4.A:第三段由“部分地区每平方米土地每天最高会产生60毫克的甲烷”推出“永久冻土层融化已经成为该区域最大的甲烷排放源”存在论证错误。B:因为“部分地区”不代表整体,不能推出“永久冻土层融化已经成为该31区域最大的甲烷排放源”,属于以偏概全。5.A:第四段由“许多气候信息来自于对树木年轮的分析”推出“可以根据气候的冷暖来判断树木的年轮”存在论证错误。B:因为论据中是通过树木的年轮来判断气候信息,而结论则是通过气候信息来判断年轮,倒因为果,属于因果倒置。6.A:第五段由“永久冻土层的解冻会导致甲烷气体释放而引发增温”推出“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必将不断加快”存在论证错误。B:因为论点中“必将”太绝对,而论据中永久冻土层的解冻引发增温只是全球变暖的一个因素,属于绝对化表述。7.A:第五段由“气温的不断上升,会对各种动植物的生存产生诸多或利或害的影响”推出“这进而会危害人类的健康”存在论证错误。B:因为“或利或害”是可能性的,也就意味着可能有利可能有害,不能推出论点中的必然性结论,属于预期理由。【参考答案讲解】1.这道题有七个错误点,需要从中挑选四个写到答案中,绝对化表述、可能推必然等内容非常简单。2.可以不写“属于什么理由”,如偷换概念,将两个不同的概念写上即可得分;如预期理由,只写可能性推不出必然性结论即可。如果写出预期理由,显得很专业。能想到就写,不写也没有问题。例42017年上半年全国联考C阅读给定材料2,指出其中存在的4处论证错误并分别说明理由。请在答题卡上按序号分条作答,每一条先将论证错误写在“A”处(不超过75字),再将相应理由写在“B”处(不超过50字)。(40分)【审题】题干很简单,要求找出四个错误,形式为A(错误)、B(理由),注意A处字数是不超过75字,B处是不超过50字。32材料2段1:21世纪以来,因重视科技投入,M国的科技发展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解读】为背景段,没有论证过程,也就没有错误。段2:首先,从资金投入方面看,M国投入巨资支持研发,2015年M国的研发总支出为2500.3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10%,占GDP达8%,可见其占GDP的比重保持着惊人的增长速度。【参考答案】1.A:第二段由“2015年M国研发总支出占GDP达8%”推出“其占GDP的比重保持着惊人的增长速度”存在论证错误。B:因为论据只涉及2015年研发比重,没有给出其他年份数据,无法推出“保持着惊人的增长速度”,属于统计学谬误。【解读】1.第二段比较长,这种形式常常涉及,大家要搞清楚其中的逻辑。里面有“首先、其次、再次”,就相当于给大家分段了。2.“同比增长超过10%”:相当于和2014年比较。3.“可见”:提示后面是论点(GDP的比重保持着惊人的增长速度)。谈某个东西是增长的,有一个数据是看不出的,至少要有两个数据。4.没有推算,数据不全,这种错误可以归为统计学谬误、运算错误。理由:论据只涉及到2015年,没有其他数据,没有办法计算,属于统计学谬误、运算错误。段2:其次,从资金组成方面看,M国2015年的公共研发支出比2014年增长了15%,并且政府打算在2016年再增加6.8%的投资。2015年M国研发总投入中约75%的经费来自私营企业,私营企业研发中心达1.2万个,可见私营企业已成为M国研发成果的主要贡献者。【参考答案】332.A:第二段由“M国研发总投入中约75%的经费来自私营企业,私营企业研发中心达1.2万个”推出“私营企业已成为M国研发成果的主要贡献者”存在论证错误。B:因为“经费投入”与“研发成果”概念不同,同时也不代表是研发成果的主要贡献者,属于偷换概念。【解读】1.“其次,从资金组成方面看”:为另一个角度。2.“M国2015年„„6.8%的投资”:“并且”表并列。为大背景,陈述研发资金的占比情况。3.“可见”:提示后面是论点(私营企业已成为M国研发成果的主要贡献者)。4.“2015年„„来自私营企业”:投入很多经费,但不知道研发成果如何,投入经费和研发成果不是一个概念,这是偷换概念的错误。5.“M国研发„„达1.2万个”得不出“私营企业已成为M国研发成果的主要贡献者”,概念偷换了。主要贡献是投入资金,研发了很多成果,成果在行业内占主导地位,很厉害,这里推不出来。段2:再次,从研发方向看,M国排名前10的企业90%的研发资金投入高新技术应用领域,排名前100的企业近70%的研发资金也投入上述领域,企业在理论研究领域的投入较少,说明M国科技研发有重技术应用、轻基础理论科学的特点。【参考答案】3.A:第二段由“M国排名靠前的企业研发资金投入高新技术领域比重大,投入理论研究领域较少”推出“M国科技研发有重技术应用、轻基础理论科学的特点”存在论证错误。B:因为论据是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情况,样本数量较少,无法概括M国科技研发的整体特点,属于以偏概全。【解读】1.“排名前100的企业近70%的研发资金也投入上述领域”:“上述领域”指的是投入到高新技术应用领域,发展高新产业。342.“说明”:后面是论点(M国科技研发有重技术应用、轻基础理论科学的特点)。3.前面给出10个企业、100个企业,不能代表M国科技研发的整体,为以偏概全、举例子、部分推整体的错误。段3:过去,外国直接投资在M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并不突出,不过这一状况正在改善。2000—2015年,外国直接投资占M国GDP的比重从2%升至9%,2015年M国外资净流入达80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03%,使得M国在全球投资目的地排名榜中上升了11位,为世界第16位。【参考答案】4.A:第三段由“外国直接投资比重的增长”推出“外国直接投资在M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正在改善”存在论证错误。B:因为论据中外国的直接投资有可能投入其他领域,与“M国科技创新体系”概念不同,不能混淆,属于偷换概念。【解读】1.“过去,外国直接投资„„正在改善”:提到了过去的内容。“不过”表转折,转折后是重点。“这一状况”指的是“外国直接投资在M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正在改善”。2.“2000—2015年„„为世界第16位”:为数据,数据充当论据,故第一句是论点,后面内容为论据。3.外国直接投资,投资的领域可能是非常广的,论点提到的是投入到科技创新体系中,这里是偷换概念错误。4.论据很多,需要概括,可以概括为“外国直接投资比重增长”,“这一状况”需要明确,即“外国直接投资在M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正在改善”,概念混淆、偷换概念。段4:近年来,M国的科技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2000年之后,该国充分重视论文产出。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显示,十多年来,M国发表的论文数量大幅增加。2002—2016年,SCI收录的该国论文由2万余篇增至171026篇,35平均每年增加1万余篇。可以预见,2017年该国被SCI收录的论文将超过18万篇。【参考答案】5.A:第四段由“2002—2016年,SCI收录的该国论文由2万余篇增至171026篇,平均每年增加1万余篇”推出“2017年该国被SCI收录的论文将超过18万篇”存在论证错误。B:因为“平均每年增加”不代表每年固定增加,每年的情况是不确定的,推不出“超过18万篇”,属于统计学谬误。【解读】1.材料中有很多数据,“可以预见”后面的内容为推测。2000年是2万多,2016年是171026篇,增加了15万多,平均每年确实是增长1万。2.结论是“2017年该国被SCI收录的论文将超过18万篇”,材料中是平均数,这是不确定的,每年不一定是这种情况,这就是平均数误用、统计学谬误、运算错误、忽视数据变化。【参考答案】1.A:第二段由“2015年M国研发总支出占GDP达8%”推出“其占GDP的比重保持着惊人的增长速度”存在论证错误。B:因为论据只涉及2015年研发比重,没有给出其他年份数据,无法推出“保持着惊人的增长速度”,属于统计学谬误。2.A:第二段由“M国研发总投入中约75%的经费来自私营企业,私营企业研发中心达1.2万个”推出“私营企业已成为M国研发成果的主要贡献者”存在论证错误。B:因为“经费投入”与“研发成果”概念不同,同时也不代表是研发成果的主要贡献者,属于偷换概念。3.A:第二段由“M国排名靠前的企业研发资金投入高新技术领域比重大,投入理论研究领域较少”推出“M国科技研发有重技术应用、轻基础理论科学的特点”存在论证错误。B:因为论据是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情况,样本数量较少,无法概括M国科36技研发的整体特点,属于以偏概全。4.A:第三段由“外国直接投资比重的增长”推出“外国直接投资在M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正在改善”存在论证错误。B:因为论据中外国的直接投资有可能投入其他领域,与“M国科技创新体系”概念不同,不能混淆,属于偷换概念。5.A:第四段由“2002—2016年,SCI收录的该国论文由2万余篇增至171026篇,平均每年增加1万余篇”推出“2017年该国被SCI收录的论文将超过18万篇”存在论证错误。B:因为“平均每年增加”不代表每年固定增加,每年的情况是不确定的,推不出“超过18万篇”,属于统计学谬误。【参考答案讲解】1.这道题难度一般,大家是可以做出来的。2.找到了五个错误,写其中四个即可。例5模拟题阅读给定材料,指出其中存在的4处论证错误并分别说明理由。请在答题卡上按序号分条作答,每一条先将论证错误写在“A”处(不超过75字),再将相应理由写在“B”处(不超过50字)。(40分)【审题】1.主题和疫情相关,疫情之下,出现了很多谣言,对此也一直在辟谣。2.注意题目要求。材料段1:当前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些可疑信息在网络上蔓延,传播范围或大或小、影响程度或深或浅,网民们经常出于爱心、好奇等原因稍不注意辨别就会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而谣言传播者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因此,遇到网络信息时都要进行甄别。【参考答案】371.A:第一段由“一些可疑信息在网络上蔓延,网民们稍不留心就会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推出“遇到网络信息时都要进行甄别”存在论证错误。B:因为论据中“一些可疑信息”只是网络信息中的一类,不能代表所有的网络信息,属于以偏概全。【解读】1.“当前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为大背景,进入到互联网时代。2.“一些可疑信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心理”:一些人在网上遇到可疑信息后可能带来的影响。3.“因此”:后面是论点(遇到网络信息时都要进行甄别)。前面谈的是“一些可疑信息在网络上蔓延”,这是部分情况,结论是整体情况,部分推整体,错误就是以偏概全,不是偷换概念。“一些”就相当于举例子。4.遇到可疑信息需要留意,遇到正常信息,就无需甄别。部分可疑信息不能代表整体、所有网络信息,属于以偏概全错误。段2:谣言一旦传播开来,在社会上产生极坏的影响,必将影响社会稳定。前些年,我国北部某省一些地区要发生地震的消息通过短信、网络等渠道疯狂传播,由于听信“地震”传言,该省份几十个县市数百万群众凌晨走上街头“躲避地震”,该省地震局官网也一度瘫痪,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参考答案】2.A:第二段由“我国北部某省一些地区要发生地震的消息疯狂传播,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推出“谣言一旦传播开来,必将影响社会稳定”存在论证错误。B:因为论据中“我国北部某省”不具有代表性,不足以概括全社会的情况,属于以偏概全。/B:因为“必将”一词太绝对,而“谣言”只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因素,无法推出绝对化结论,属于绝对化表述。【解读】1.“谣言一旦传播开来„„必将影响社会稳定”:“必将”说明肯定会有一个绝对化表述。2.出现了“我国北部某省”,举了部分的例子,说明是以偏概全。3.“我国北部某省”不具有代表性,不代表我国全部情况,属于以偏概全的38错误。4.有坏的影响不一定会导致社会不稳定,谣言是社会不稳的一个因素,社会不稳可能还会有民族、政治因素等,一个因素不能得出必将这种绝对化结论。段3:荀子曰:“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塑造网民的批判性思维,增强受众抵抗谣言侵蚀的“免疫力”,对防止网络谣言的传播、蔓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自媒体时代,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潜在的信息传播者,因此,只要不以讹传讹,那么群众就会甄别信息的真伪。【参考答案】3.A:第三段由“增强受众抵抗谣言侵蚀的‘免疫力’,有利于防止网络谣言的传播和蔓延”推出“只要不以讹传讹,群众就会甄别信息的真伪”存在论证错误。B:因为论据是说只有群众学会甄别,才能避免谣言蔓延,而结论则刚好相反,前后矛盾,属于因果不当。【解读】1.“荀子曰„„十分重要的意义”:网民若有批判思维,就会对防止谣言的传播、蔓延有意义。2.“因此”:后面是论点(只要不以讹传讹,那么群众就会甄别信息的真伪)。这属于前后倒置、因果倒置的错误,也可以直接写因果不当。3.从整体上考虑,若是没有分因果,前后谈的意思不同,很容易将其理解为因果矛盾错误,若实在想不清,可以只写因果不当。段4:网络谣言也对网络文化流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互联网上的乱象之一就是低俗恶毒文化流行,著名的如干露露事件、凤姐事件等,尔玛公司及其骨干员工就是干露露事件、凤姐事件的网络推手。【参考答案】4.A:第四段由“低俗恶毒文化
/
本文档为【用电过户书面申请书范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