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培养方案- 河南中医学院中文网首页

2017-11-13 50页 doc 194KB 11阅读

用户头像

is_496339

暂无简介

举报
培养方案- 河南中医学院中文网首页培养方案- 河南中医学院中文网首页 河南中医学院 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 培养方案 河南中医学院研究生处 编 二00九年七月 说 明 1 一、为了进一步规范我校研究生教育,不断提高学位授予和培养质量,根据我国学位制度改革情况和调整后的研究生专业目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共同组织制定了《中医基础理论等部分中医药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试行)》,并要求各院校结合实际情况,参照此方案制定本单位有关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具体方案。我校已经过多次认真地研究讨论,结合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方...
培养方案- 河南中医学院中文网首页
培养- 河南中医学院中文网首页 河南中医学院 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 培养方案 河南中医学院研究生处 编 二00九年七月 说 明 1 一、为了进一步我校研究生教育,不断提高学位授予和培养质量,根据我国学位制度改革情况和调整后的研究生专业目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共同组织制定了《中医基础理论等部分中医药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试行)》,并要求各院校结合实际情况,参照此方案制定本单位有关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具体方案。我校已经过多次认真地研究讨论,结合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二、本方案适用于授予医学科学、法学学位的硕士研究生。 三、我校现共有二十三个硕士学位点,即思想政治教育、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内科、外科、骨伤科学)、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中药学。本方案包括上述二十三个硕士学位点的研究生培养方案。 四、本方案是我校第三次修订,方案突出了我校的优势和特色,更加科学规范,课程设置注重基础性、宽广性和实用性,增加了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课程。力求既反映国家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又体现我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 五、按照国务院学位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有关文件,硕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年学分制。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所修课程总学分应不少于36学分。其中马列主义理论课及外国语学时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分别为90学时和216学时,学分按本方案规定执行,学位课程中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学分应不少于15学分。 六、我校与其他学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其培养方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联合院校的培养方案执行。 2 目 录 3 第一部分 基础医学(1001) 4 病理与病理生理学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团结协作和求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科学事业发展服务。 2.具有全面、系统、坚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本学科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教学及临床工作的能力。 身心健康。 3. 二、研究方向 1(肿瘤病因学、病理机理及防治研究 2(心脑血管病理机理的研究 3(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学的研究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可延长1-2年。 四、课程设置 (一)学位必修课程 考核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方式 自然辩证法 2 54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科学社会主义 2 36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外国语 6 216 学位 考试 第1、2学期 专业外语 1 2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医学统计学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计算机应用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科研思路与方法 2 4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病理学研究 5 9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组织学及组织读片 3 60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生物化学 3 6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病理生理学研究 5 9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5 病理组织读片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二)选修课程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考核方式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细胞生物学研究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2 54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验方法 药理学实验方法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注:以上选修课供参考。也可根据专业或课研究需要,选择现已开设的其他选修课。总学分不得少于36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德育教育 由研究生主管部门和研究生所在二级学院、学科及导师共同负责,采取多种教育形式,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提高研究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2(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讨论、自学、实验操作等学习方法。一般在1年内完成(在职硕士研究生可适当延长半年)。课程结束均应考核评定成绩。课程学习总学分应修满36学分。 3. 学位论文 硕士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应广泛收集资料,调查研究,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动态。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拟定研究课题,选题应以对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为宗旨。在第3学期末以前,写出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第3学期末第4学期初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报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 课题研究过程中,要学习并熟练掌握本研究课程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技能,独立完成实验研究。并应按计划由硕士生定期在学科作阶段性报告。 硕士研究生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翔实、准确。论述层次清晰,理论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独立见解,能够体现硕士生所具有的研究能力和理论水平。在读期间应在国家级学术刊物至少发表论文1篇或在省级学术刊物发表与本专业相关论文2篇,必须是第一作者。 论文完成后,须经导师及指导小组审核同意,方可推荐答辩,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的审核工作。 4. 教学和社会实践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承担本专业大学本科专业课的辅导、作业批改,以及一定量的教学任务,并接受对其教学能力进行考核。 硕士生在读期间,应结合本专业特点,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以增进对社会的了解,更好地服务社会。 5. 文体活动 6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积极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六、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1.马克思主义理论按照国家有关文件执行。 2.外国语按照国家有关文件执行。 3.计算机应用 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1种汉字输入方法和1种高级计算机语言,达到编制较复杂应用程序的水平,具有能独立上网获取信息的能力,为教学、科研打下扎实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4.医学统计学 了解常用医学统计、数据处理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医学统计方法的进展,掌握常用医学统计设计、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和SPSS或SAS统计软件的基本应用,为科研课题设计数据处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5(科研思路与方法 了解科研选题、研究假说、课题设计的思路和医学实验研究或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方法与手段,为进行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6(病理学研究进展 掌握疾病的病理变化及其研究进展和研究技术(组织切片技术、电镜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免疫组化技术、原位杂交技术等)。 7(组织学及组织读片 了解和掌握正常组织、细胞和原始组织、细胞的胚胎发育分化过程,及其形态特点。 8(生物化学 了解和掌握正常生命活动的化学变化及其研究进展。 9(病理生理学研究进展 掌握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现代从细胞、分子水平角度的研究进展。 10(病理组织读片 通过对1000张肿瘤病理组织片的观察,了解和掌握各种肿瘤的诊断要点,特别是有关肿瘤特异性的诊断要点。除此之外,还要掌握常见病的病理组织学诊断标准。 11.选修课 在导师指导下,选修2,3门课程,以满足研究方向及课题研究的需要。 7 第二部分 临床医学(1002) 8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国敬业,品德优良,诚信奋进,开拓创新,掌握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康复医疗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综合素质较高,应用能力较强,能在各级中医院、各级综合性医院康复科、中医院校、社区服务等部门从事医疗工作和康复医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康复医疗、保健的中西医结合人才。 二、研究方向 1.中风的中医康复辩证分型的研究 2.中医药对康复运动的研究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可延长1-2年。 四、课程设置 (一)学位必修课程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课程性质 考核方式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自然辩证法 2 54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科学社会主义 2 36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外国语 6 216 学位 考试 第1、2学期 专业外语 1 20 必修 考试 第2学期 医学统计学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计算机应用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科研思路与方法 2 4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康复医学 5 9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局部解剖学 3 60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病理生理学进展 3 60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二)选修课程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课程性质 考核方式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西医内科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9 中医内科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神经解剖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注:以上选修课供参考。也可根据专业或课题研究需要,选择现已开设的其他选修课。总学分不得少于36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德育教育 由研究生主管部门和研究生所在系(院、部)、科室及导师共同负责,采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种教育形式,提高研究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2(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一般应在第,学年完成。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实际操作、讨论或自学等学习方法。课程结束后,参加1年临床,在康复中心、神经内科、骨科、针灸、推拿等科室轮转学习,承担住院医师工作,课程学习及临床实践均考核评定成绩。 3(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应广泛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研究课题,于第,学期末以前,写出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第,学期末或第,学期初写出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报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课题研究过程中,应按计划由研究生定期在科室作阶段性报告。 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翔实,层次清晰,并有一定的新见解,对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相应的水平。 论文完成后,须经导师及指导小组审核同意,方可推荐答辩。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的审核工作。 4(教学和社会实践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承担本专业大学本科专业课的辅导、批改作业、组织讨论及少量的课堂教学任务,由科室对其教学能力进行考核。 10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结合本专业特点,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以增进对社会的了解,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5(文体活动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六、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1(马克思主义理论 按国家教委有关规定执行。 2(外国语 按国家教委有关规定执行。 3(医学统计学 讲授常用医学统计设计、数据处理的原理与方法,常用计算机医学统计软件的应用,以及医学统计方法的进展,能熟练独立进行科研课题的统计学设计、数据处理与分析。 4(计算机应用 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1,2种汉字输入方法,学习掌握1,2种高级语言,达到编制有关应用程序的水平,为进行教学、科研打下扎实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5(科研思路与方法 讲授中医科研选题、科研设计思路,中医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方法与手段,为进行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6(中西医结合基础概论 通过课堂讲授与实验,使学生了解我国独创的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历程及所取得的成绩,介绍世界上对补充和替代医学日益重视的新动态,激发学生投身中西医结合事业的热情,为深入开展中西医结合课题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7(局部解剖 通过课堂讲授与实验,使学生掌握人体局部形态、结构及器官的位置,明确人体各局部内器官的数目,器官间的关系(路线)及器官的内部关系(原则)。达到对各局部进行"拆、卸、修、补、组装及重建"之目的。 8(病理生理学 11 主要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及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的变化,从而为防治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9(西医内科学 通过讲授与教学实习,系统掌握西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 、内科常见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防治。 10(中医内科学 通过讲授与教学实习,系统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及常见病辨证论治的基本技能,并初步掌握某些内科疑难病、急重症的中医治疗原则和方法。 (神经解剖学 11 通过讲授与教学实习,使学生把神经解剖学的知识与临床神经疾病的症状结合起来,为神经疾病的病因定位诊断打基础。明确神经系统病变的定位及预后。 12 第三部分 中医学(1005) 13 中医基础理论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团结协作和求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科学事业发展服务。 2.具有全面、系统、坚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本学科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独立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 身心健康。 3. 二、 研究方向 1.中医基础理论和分子生物学结合研究 2.精气血津液神理论与应用研究 3.藏象理论与应用研究 4.病因病机理论与应用研究 5.中医防治理论与应用研究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可延长1-2年。 四、课程设置 (二)学位必修课程 考核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方式 自然辩证法 2 54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科学社会主义 2 36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英语 6 216 学位 考试 第1、2学期 专业外语 1 2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医学统计学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计算机应用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科研思路与方法 2 4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黄帝内经研究 5 9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5 90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14 中医临床基础研究 5 90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各家学说研究 3 60 必修 考试 第2学期 中医药与分子生物2 54 必修 考试 第2学期 学研究 (二)选修课程 学考核 课程名称 学时 性质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分 方式 难经学术思想研究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生理学及其进展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病理学及其进展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中医文献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中国传统文化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中医药分子生物学2 40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研究范例 医学心理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注:以上选修课供参考。也可根据专业或课题研究需要,选择现已开设的其他选修课。总学分不得少于36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德育教育 由研究生主管部门和研究生所在二级学院、学科及导师共同负责,采取理论学习和品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种教育形式,提高研究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2(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一般应在第1学年完成(在职硕士生可适当延长半年至一年)。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实际操作、讨论或自学等学习方法。课程结束时,均应考核评定成绩。 3. 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应广泛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研究课题,于第3学期末以前,写出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第3学期末或第4学期初在一定范围内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报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课题研究过程中,应按计划由研究生定期在科室作阶段性报告。 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翔实,层次清晰,有一定的新见解,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能表明作者具有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相应的理论水平。 15 论文完成后,须经导师及指导小组审核同意,方可推荐答辩。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的审核工作。 4. 教学和社会实践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承担本专业大学本科专业课的辅导、批改作业、组织讨论及少量的课堂教学任务,由科室对其教学能力进行考核。同时,根据本学科特点,需进行临床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结合本专业特点,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以增强对社会的了解,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5. 文体活动 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六、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1. 自然辩证法 掌握自然辩证法的一般规律及应用价值。 2. 科学社会主义 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实质和内涵,倡导构建和谐社会。 3. 外国语 按国家教委有关规定执行。 4. 专业外语 选取内容与所学专业密切结合。 5. 医学统计学 掌握常用医学统计设计、数据处理的原则与方法,常用计算机医学统计软件的应用,以及医学统计方法的进展,为科研课题的统计学设计、数据处理与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 6. 计算机应用 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1种汉字输入方法,学习掌握1,2种高级语言,达到编制有关应用程序的水平,并能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为进行教学、科研打下扎实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7. 科研思路与方法 讲授中医科研选题、科研设计思路,中医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方法与手段,为进行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8. 黄帝内经研究 选择《内经》重要篇章,学习原著经旨,并以若干专题为中心,联系相关篇章,诠释《内经》的学术思想以及对其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 9.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全面介绍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进展,重点掌握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神、藏象、病因病机、防治原则的沿革、发展动态及相关研究的进展。 10. 中医临床基础研究进展 介绍《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的理法方药在临床各科广泛应用和近代研究最新进展。 11. 各家学说研究 介绍各家学说对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影响,了解各医家学派的主要学术思想,并能作客观的评价,为中医文献和实验研究提供思路 12. 中医药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16 介绍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内容和实验方法与中医方药结合的最新研究进展。 13.选修课 在导师指导下,选修2-3门课程,以满足研究方向及课题研究的需要。 17 中医临床基础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团结协作和求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学事业发展服务。 2.具有全面、系统、坚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本学科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专业科学研究、教学、医疗、管理工作的能力。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金匮要略》病证、方药研究 2.经方治疗疑难病的疗效与机理研究 3.《伤寒论》辨证论治体系研究 4.《伤寒论》六经理论体系及方药应用研究 5.中医药防治感染病理论与临床研究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可延长1-2年。 四、课程设置 (一)学位必修课程 考核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方式 自然辩证法 2 54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科学社会主义 2 36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外国语 6 216 学位 考试 第1、2学期 专业外语 1 2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医学统计学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计算机应用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科研思路与方法 2 4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伤寒论研究 (伤寒方向) 5 9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温病学研究(温病方向) 5 9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18 金匮要略研究(金匮方5 9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向) 中医临床基础研究 5 90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中医内科学 5 90 必修 考试 第2学期 (二)选修课程 考核方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开课时间 开课点位 式 内难经研究进展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2 54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方法 医学免疫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临床流行病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注:以上选修课供参考。导师可根据专业或课题研究需要,选择已有的相应的选修课。总学分不得少于36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德育教育 由研究生主管部门和研究生所在二级学院、学科及导师共同负责,采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种教育形式,提高研究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2(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一般应在第1学年完成(在职硕士生可适当延长半年)。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实际操作、讨论或自学等学习方法。课程结束时,均应考核评定成绩。 3. 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应广泛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研究课题,于第3学期末以前,写出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第3学期末或第4学期初在一定范围内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报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课题研究过程中,应按计划由研究生定期在科室作阶段性报告。 19 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翔实,层次清晰,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能表明作者具有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能力和相应的理论水平。在读期间应在国家级学术刊物至少发表论文1篇或在省级学术刊物发表与本专业相关论文2篇,必须是第一作者。 论文完成后,须经导师及指导小组审核同意,方可推荐答辩。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的审核工作。 4. 教学和社会实践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承担本专业大学本科专业课的辅导、组织讨论及少量的课堂教学任务,由科室对其教学能力进行考核。同时,根据本学科特点,需进行临床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结合本专业特点,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以增强对社会的了解,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5. 文体活动 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六、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1. 马克思主义理论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 外国语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3. 《伤寒论》研究 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介绍《伤寒论》理法方药在临床各科广泛应用的近况,历代学者研究的成果,近代研究新进展。 4.《金匮要略》研究 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介绍《金匮要略》理法方药在临床各科广泛应用的近况,历代学者研究的成果,近代研究新进展。 5.温病学研究 主要学习《温热论》、《湿热病篇》、《温病条辨》、《温疫论》等温病学原著,对原著的学术思想有较系统的了解,掌握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理论和主要治法、方药的临床应用。 6.计算机应用 20 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1种汉字输入方法,学习掌握1,2种高级语言,达到编制有关应用程序的水平,并能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为进行教学、科研打下扎实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7.医学统计学 掌握常用医学统计设计、数据处理的原则与方法,常用计算机医学统计软件的应用,以及医学统计方法的进展,为科研课题的统计学设计、数据处理与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 8.科研思路与方法 讲授中医科研选题、科研设计思路,中医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方法与手段,为进行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9.选修课 在导师指导下,选修2,3门课程,以满足研究方向及课题研究的需要。 21 中医医史文献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1. 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团结协作和求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科学事业发展服务。 2.具有全面、系统、坚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本学科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独立从事中医专业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医家学术思想整理、传承及应用研究 2.中医临床文献研究 3.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研究 4.中医药文献的英译研究 三、学习年限 2年。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可延长1-四、课程设置 (一)学位必修课程 考核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方式 自然辩证法 2 54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科学社会主义 2 36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外国语 6 216 学位 考试 第1、2学期 专业外语 1 2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医学统计学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计算机应用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科研思路与方法 2 4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医学史研究 3 60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古汉语研究 5 90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3 6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传统文化与中医学 方向) 各家学说研究 3 6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中医文献学 3 6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养生康复学研究 3 6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养生康复方向) 中医药文献英译研究3 72 必修 考试 第2学期 22 (英语方向) (二)选修课程 考核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方式 内难经研究进展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医学免疫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中医医案与论文写3 60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作 中医临床基础研究4 72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进展 注:以上选修课供参考。导师可根据专业或课题研究需要,选择已有的相应的选修课。总学分不得少于36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德育教育 由研究生主管部门和研究生所在二级学院、学科及导师共同负责,采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种教育形式,提高研究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2(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一般应在第1学年完成(在职硕士生可适当延长半年)。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实际操作、讨论或自学等学习方法。课程结束时,均应考核评定成绩。 3. 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应广泛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研究课题,于第3学期末以前,写出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第3学期末或第4学期初在一定范围内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报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课题研究过程中,应按计划由研究生定期在科室作阶段性报告。 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翔实,层次清晰,有一定的新见解,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能表明作者具有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相应的理论水平。在读期间应在国家级学术刊物至少发表论文1篇或在省级学术刊物发表与本专业相关论文2篇,必须是第一作者。 论文完成后,须经导师及指导小组审核同意,方可推荐答辩。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的审核工作。 4. 教学和社会实践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承担本专业大学本科专业课的辅导、批改作业、组织讨论及少量的课堂教学任务,由科室对其教学能力进行考核。同时,根据本学科特点,需进行临床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结合本专业特点,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以增强对社会的了解,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3 5. 文体活动 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六、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1. 马克思主义理论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 外国语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3(医学史研究 了解医学史研究的发展概要;对中国医学发展进行阶段性分析,掌握各时期医学发展的时代背景、学术特点以及对后世医学发展的影响,掌握医学史研究的方法,为从事本专业研究奠定基础。 4.各家学说研究 通过重点介绍中医学术流派、著名学说及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与经验,达到开阔学生视野、深化提高中医理论水平,提升科研能力的目的。 5.中医文献学 熟悉和掌握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介绍历代中医药文献的检索与利用方法,为中医药临床、科研奠定基础。 6.古汉语研究 主要学习文字学、音韵学和中医古籍训诂知识以及阅读实践,进一步提高阅读中医古籍的能力,排除文理上的障碍,并初步具备整理古籍的能力。 7.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思维方法,揭示中医理论产生的文化基础,为学习和研究中医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 8. 中医药文献英译研究 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主要学习并掌握中医药文献的英语翻译技巧。 9(养生康复研究 结合社会需要,主要介绍养生康复学发展的成就和趋势。学习掌握中国传统养生康复的理论、特点和应用。结合实际,弘扬传统,突出优势。 10.计算机应用 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1种汉字输入方法,学习掌握1,2种高级语言,达到编制有关应用程序的水平,并能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为进行教学、科研打下扎实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11.医学统计学 掌握常用医学统计设计、数据处理的原则与方法,常用计算机医学统计软件的应用,以及医学统计方法的进展,为科研课题的统计学设计、数据处理与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 12.科研思路与方法 讲授中医科研选题、科研设计思路,中医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方法与手段,为进行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13.选修课 在导师指导下,选修2,3门课程,以满足研究方向及课题研究的需要。 24 方剂学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团结协作和求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科学事业发展服务。 2.具有全面、系统、坚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本学科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教学及临床工作的能力。 身心健康。 3. 二、研究方向 1.经方配伍与临床应用研究 2.方剂作用机制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3.方剂新制剂与新药开发研究 4.方剂学传统组方理论研究 5.方剂学科领域文献整理研究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可延长1-2年。 四、课程设置 (一)学位必修课程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考核方式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自然辩证法 2 54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科学社会主义 2 36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外国语 6 216 学位 考试 第1、2学期 专业外语 1 2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医学统计学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计算机应用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科研思路与方法 2 4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经方专论 5 9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中药药理学进展 3 60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中医内科学 3 6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25 制剂学 3 60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二)选修课程 考核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方式 古今名方方论选3 54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读 分子生物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医学免疫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实验动物与动物3 54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实验方法 医古文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药理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注:以上选修课供参考。也可根据专业或课题研究需要,选择现已开设的其他选修课。总学分不得少于36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德育教育 由研究生主管部门和研究生所在二级学院、学科及导师共同负责,采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种教育形式,提高研究生的政治思想水平和道德素质水准。 2(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一般应在第1学年完成(在职硕士生可适当延长半年)。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实际操作、讨论或自学等学习方法。课程结束时,均应考核评定成绩。 3. 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应广泛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研究课题,于第3学期末以前,写出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第3学期末或第4学期初在一定范围内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报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课题研究过程中,应按计划由研究生定期在科室作阶段性报告。 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翔实,层次清晰,并有一定的独到见解,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相应的理论水平。在读期间应在国家级学术刊物至少发表论文1篇或在省级学术刊物发表与本专业相关论文2篇,必须是第一作者。 论文完成后,须经导师及指导小组审核同意,方可推荐答辩。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的审核工作。 26 4. 教学和社会实践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承担本专业大学本科专业课的辅导、批改作业、组织讨论及少量的课堂教学任务,由科室对其教学能力进行审核。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结合本专业特点,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以增进对社会的了解,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其中临床实践不少于6个月。 5. 文体活动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积极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六、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1.马克思主义理论按照国家有关文件执行。 2.外国语按照国家有关文件执行。 3.计算机应用 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1种汉字输入方法和1种高级计算机语言,达到编制较复杂应用程序的水平,具有能独立上网获取信息的能力,为教学、科研打下扎实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4.医学统计学 了解常用医学统计、数据处理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医学统计方法的进展,掌握常用医学统计设计、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和SPSS或SAS统计软件的基本应用,为科研课题设计数据处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5(科研思路与方法 了解科研选题、研究假说、课题设计的思路和医学实验研究或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方法与手段,为进行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6(经方专论 系统掌握《伤寒论》、《金匮要略》主要方剂组成特点,深化方剂学基础理论知识。 7(中药药理学 掌握中药药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中药药理实验操作技能。 8(中医内科学 掌握中医内科学的系统知识,了解中医内科学研究的新进展。 9(制剂学 掌握中药制剂理论与方法,了解剂型研究进展。 10.选修课 在导师指导下,选修2-3门课程,以满足研究方向及课题研究的需要。 27 中医诊断学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团结协作和求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科学事业发展服务。 2.具有全面、系统、坚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本学科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教学、医疗、管理工作的能力。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中医四诊及其客观化的研究 2.证候实质及辨证微观化研究 3.病证规范化的研究 4.常见病证的辨证规律研究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可延长1-2年。 四、课程设置 (一)学位必修课程 考核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方式 自然辩证法 2 54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科学社会主义 2 36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外国语 6 216 学位 考试 第1、2学期 专业外语 1 2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医学统计学 2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计算机应用学 3 9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科研思路与方法 2 4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西医诊断学基础 2 45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中医临床基础研究 5 90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中医内科学 3 6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28 中医诊断学 5 9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二)选修课程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考核方式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中医诊断规范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 3 54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验方法 症状鉴别诊断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内难经研究进展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分子生物学 2 40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注:以上选修课供参考。导师可根据专业或课题研究需要,选择已有的相应的期成绩必、选修课。总学分不得少于36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德育教育 由研究生主管部门和研究生所在二级学院、学科及导师共同负责,采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种教育形式,提高研究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2(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一般应在第1学年完成(在职硕士生可适当延长半年)。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实际操作、讨论或自学等学习方法。课程结束时,均应考核评定成绩。 3. 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应广泛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研究课题,于第3学期末以前,写出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第3学期末或第4学期初在一定范围内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报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课题研究过程中,应按计划由研究生定期在科室作阶段性报告。 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翔实,层次清晰,有一定的新见解,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能表明作者具有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相应的理论水平。 论文完成后,须经导师及指导小组审核同意,方可推荐答辩。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的审核工作。 4. 教学和社会实践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承担本专业大学本科专业课的辅导、批改作业、组织讨论及少量的课堂教学任务,由科室对其教学能力进行考核。同时,根据本学科特点,需进行临床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 29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结合本专业特点,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以增强对社会的了解,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5. 文体活动 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六、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1. 马克思主义理论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 外国语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3. 中医诊断学 在系统学习中医诊断学的基础上,掌握中医诊断学的重点、疑点、难点和研究动态,并结合研究方向查阅近五年的有关文献,写出引有参考文献30篇以上的综述。 4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了解《伤寒论》、《金匮要略》《内经》等古典医籍有关诊断的内容,并结合课题研究方向,写出学习心得体会。 5.计算机应用 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1种汉字输入方法,学习掌握1,2种高级语言,达到编制有关应用程序的水平,并能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为进行教学、科研打下扎实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6.医学统计学 掌握常用医学统计设计、数据处理的原则与方法,常用计算机医学统计软件的应用,以及医学统计方法的进展,为科研课题的统计学设计、数据处理与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 7.科研思路与方法 讲授中医科研选题、科研设计思路,中医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方法与手段,为进行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8.选修课 在导师指导下,选修2,3门课程,以满足研究方向及课题研究的需要。 30 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团结协作和求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科学事业发展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学术发展动态,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教学、临床等工作的能力。 3.身心健康。看问题能持客观的态度,能正确的评价自己;能调节自己的行为,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更高级目标;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关心他人,善于合作,不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苛求于人,热爱生活与参与工作。 二、研究方向 1.中医药防治老年病的研究 2.中医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研究 3.中医药防治脾胃病的研究 4.中医药防治肝胆病的研究 5.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病的研究 6.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的研究 7.中医药防治肾脏病的研究 8.中医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 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的研究 9. 10.中医药防治血液病的研究 11.中医药防治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研究 12.中医药防治风湿病及免疫性疾病的研究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可延长1-2年。 四、课程设置 (一)学位必修课程 31 课程 考核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性质 方式 自然辩证法 2 54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科学社会主义 2 36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外国语 6 216 学位 考试 第1、2学期 专业外语 1 20 必修 考试 第2学期 医学统计学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计算机应用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科研思路与方法 2 4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中医内科学研究 5 9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老年病研究(方向) 3 72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中医外感病症(方向) 3 72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脑血管病研究(方向) 3 72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心血管病研究(方向) 3 72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消化系统病研究(方向) 3 72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肾脏病研究(方向) 3 72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中医肿瘤病研究(方向) 3 72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内分泌代谢疾病研究(方 3 72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向) 中医临床基础研究进展 5 90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诊断学基础 2 45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西医内科学 3 6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二)选修课程 课程 考核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性质 方式 生理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医学免疫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医学影像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临床流行病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32 中医医案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中医文献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2 40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老年医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古汉语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各家学说研究 内难经研究进展 3 54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病理生理学 中药药理学进展 3 54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生物化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分子生物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局部解剖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临床药理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核医学 新药药效毒理研究思路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与方法 注:以上选修课供参考和选择。也可根据专业或课题研究需要,选择现已开设的其他选修课。总学分不得少于36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德育教育 由研究生主管部门和研究生所在二级学院、学科及导师共同负责,采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种教育形式,提高研究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2(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一般应在第1学年完成。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实际操作、讨论或自学等学习方法。课程结束后,参加1年临床,在内科门诊、急诊、病区轮转,承担住院医师工作,课堂学习及临床实践均应进行考核,评定成绩。 3(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应广泛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熟悉本专 33 业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研究课题,于第3学期末以前,写出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第3学期末或第4学期初在一定范围内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报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课题研究过程中,应按计划由研究生定期在科室作阶段性报告。 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翔实,层次清晰,并有一定的独到见解,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相应的理论水平。 论文完成后,须经导师及指导小组审核同意,方可推荐答辩。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的审核工作。 4(教学和社会实践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承担本专业大学生本科专业课的辅导、作业批改、组织讨论及少量的课堂教学任务,由科室对其教学能力进行考核。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结合本专业特点,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以增进对社会的认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其中临床实践不少于12个月。 5(文体活动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六、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1(马克思主义理论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外国语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3(中医内科学 掌握中医内科学常见病的理论知识、诊疗技能及其研究进展。 4(中医临床基础研究进展 掌握外感热病与内伤杂病的辩证论治体系(六经、三焦、卫气营血、脏腑辩证)及其研究进展。 5(西医内科学 掌握西医内科常见病的理论知识、诊断治疗方法及技能。 34 6(诊断学基础 掌握体格检查、物理诊断的方法,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及临床诊断意义,了解诊断方法的进展。 7(计算机应用 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1种以上汉字输入方法,学习掌握1,2种高级语言,达到编制有关应用程序的水平,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为进行教学、科研打下扎实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8(医学统计学 学习掌握常用医学统计设计、数据处理的原理与方法,常用计算机医学统计软件的应用,以及医学统计方法的进展,为科研课题的统计学设计、数据处理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 9(科研思想与方法 讲授中医科研选题、科研设计思路,中医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方法与手段,为进行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10(选修课 在导师指导下,结合研究方向和课题内容,选修2,3门课程,修满学分,并满足课题研究及专业方向学习的需要。 35 中医外科学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团结协作和求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科学事业发展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学术发展动态,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教学等工作的能力。 身心健康。 3. 二、研究方向 1.中医药治疗肛肠疾病的研究 2(中医药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研究。 3.中医药治疗皮肤疾病的研究。 4.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研究。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可延长1-2年。 四、课程设置 (一)学位必修课程 课程 考核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性质 方式 自然辩证法 2 54 考试 第1学期 学位 科学社会主义 2 36 考试 第1学期 学位 外国语 6 216 学位 考试 第1、2学期 专业外语 1 20 必修 考试 第2学期 医学统计学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计算机应用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科研思路与方法 2 4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中医外科临床研究 5 9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36 中医肛肠病学 3 60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中医皮肤病学 3 60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周围血管病学 3 6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二)选修课程 课程 考核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性质 方式 西医外科学 2 36 考核 第2学期 实验动物学与动物2 36 考核 第2学期 实验 病理学 2 36 考核 第2学期 影像学 2 36 考核 第2学期 注:以上选修课供参考。也可根据专业或课题研究需要,选择现已开设的其他选修课。总学分不得少于36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德育教育 由研究生主管部门和研究生所在系(院、部)、科室及导师共同负责,采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种教育形式,提高研究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2、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一般应在第,学年完成。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实际操作、讨论或自学等学习方法。课程结束后,参加,年临床,在普通外科、周围血管科、肛肠科、皮肤科、心内科、影像等轮转学习,承担住院医师工作,课程学习及临床实践均考核评定成绩。 3、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应广泛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研究课题,于第,学期末以前,写出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第,学期末或第,学期初写出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报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课题研究过程中,应按计划由研究生定期在科室作阶段性报告。 37 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翔实,层次清晰,并有一定的新见解,对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相应的水平。 论文完成后,须经导师及指导小组审核同意,方可推荐答辩。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的审核工作。 4、教学和社会实践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承担本专业大学本科专业课的辅导、批改作业、组织讨论及少量的课堂教学任务,由科室对其教学能力进行考核。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结合本专业特点,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以增进对社会的了解,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5、文体活动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六、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1、马克思主义理论按国家教委有关规定执行。 2、外国语按国家教委有关规定执行。 3、医学统计学 讲授常用医学统计设计、数据处理的原理与方法,常用计算机医学统计软件的应用,以及医学统计方法的进展,能熟练独立进行科研课题的统计学设计、数据处理与分析。 4、计算机应用 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1,2种汉字输入方法,学习掌握1,2种高级语言,达到编制有关应用程序的水平,为进行教学、科研打下扎实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5、科研思路与方法 讲授中医科研选题、科研设计思路,中医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方法与手段,为进行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6、中医外科临床研究 掌握中医外科的历史沿革、基本理论,熟练掌握中医外科常见病及部分疑难 38 病的诊治方法,了解现代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等。 7、中医肛肠病学 熟悉肛肠疾病的历史沿革,掌握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病症的诊疗方法,了解肛肠专业的现代研究进展及热点难点问题。 8、中医皮肤病学 熟悉皮肤疾病的历史沿革,掌握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病症的诊疗方法,了解皮肤专业的现代研究进展及热点难点问题。 9、周围血管病学 熟悉周围血管疾病的历史沿革,掌握周围血管科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病症的诊疗方法,了解周围血管专业的现代研究进展及热点难点问题。 10、西医外科学 掌握无菌术、水电解质平衡、麻醉、休克等外科基础理论,对常见外科疾病能进行正确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掌握常见外科疾病的外科治疗。 11、实验动物学 了解动物的饲养方法、造模方法、取材方法及相关处理等技术。 12、病理学 了解标本的固定处理、切片技术,掌握与本课题或本专业相关的病理阅片技能。 13、影像学 了解影像学的基本原理,掌握与本课题或本专业相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影像学诊断方法。 39 中医骨伤科学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团结协作和求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科学事业发展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学术发展动态,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教学、临床等工作的能力。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中医药防治脊柱及相关疾病研究 2.骨折愈合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3.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病的研究 4.中医药防治腰髋疾病及骨坏死研究 5.老年骨关节病防治研究 6.显微外科技术对创伤性骨髓炎的治疗研究 7.中医药防治风湿类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8.脊柱及髋关节疾病外科治疗研究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可延长1,2年。 四、课程设置 (一)学位必修课程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考核方式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自然辩证法 2 54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科学社会主义 2 36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外国语 6 216 学位 考试 第1、2学期 专业外语 1 2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医学统计学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40 计算机应用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科研思路与方法 2 4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局部解剖学 3 60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骨伤手术学 3 6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中医骨伤科学 3 90 必修 考试 第2学期 中医整脊学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二)选修课程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考核方式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风湿病诊疗新进展 2 36 选修 考查 第2学期 病理生理学 2 36 选修 考查 第2学期 医学影像学 2 36 选修 考查 第2学期 注:以上选修课供参考。也可根据专业或课题研究需要,选择现已开设的其他选修课。总学分不得少于36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德育教育 由研究生主管部门和研究生所在的二级学院、学科及导师共同负责。采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种教育形式,提高研究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课程学习 2 课程学习一般应在第一学年完成(在职研究生可适当延长半年)。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实际操作、讨论或自学等学习方法。课程结束后,参加一年临床,在骨伤科门诊、急诊、病区轮转,承担住院医师工作。课程学习及临床实践均应进行考核,评定成绩。 3. 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应广泛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在导师的指导下,拟定研究课题,于第3学期末以前,写出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第3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在一定范围内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报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课题研究过程中,应按计划由研究生定期在科室作阶段性报告。 41 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翔实,层次清晰,并有一定的独到见解,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相应的理论水平。 论文完成后,须经领导及指导小组审核同意,方可推荐答辩,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的审核工作。 4. 教学和社会实践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承担本专业大学本科专业课的辅导、批改作业、组织讨论及少量的课堂教学任务,由科室对其教学能力进行考核。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结合本专业特点,积极参加多重形式的社会实践,以增进对社会的了解,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其中临床实践时间不少于1年,并严格考核。 5. 文体活动 根据学院有关规定,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问题活动。 六、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外国语按国家规定执行 3.中医骨伤科学 全面掌握中医骨伤科病症的辨证施治理论与技能,了解骨伤科领域理论和应用研究的进展。 4.中医临床基础研究进展 掌握外感热病与内伤杂病的辨证论之体系(六经、三焦、卫气营血、脏腑辨证)及其研究进展。 5.局部解剖 要求掌握进行临床骨伤科学研究的局部解剖基本知识。 6.骨伤手术学 要求掌握常见骨关节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了解骨科手术的最新进展。 7.中医整脊学 掌握中医整脊学系统理论及常见病的诊疗。 42 8.计算机应用 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学习掌握1,2种高级语言,达到编制有关应用程序的水平,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为进行教学、科研打下坚实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9.医学统计学 学习常用医学统计学设计、数据处理的原理与方法、常用计算机医学统计软件的应用及医学统计方法的进展,为科研课题的统计学设计、数据处理与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研思路与方法 10. 学习中医科研选题、科研设计思路、中医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方法与手段,为进行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11.选修课 在导师指导下,选修2,3门课程,以满足研究方向及课题研究的需要。 43 中医妇科学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团结协作和求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科学事业发展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学术发展动态,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教学、临床等工作的能力。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中医药对不孕不育及优生优育的研究 2.中医药对卵巢早衰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 3.中医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 4.中医药对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研究 5.中医药对女性生殖器官炎症的研究 6.中医药对妇科肿瘤的研究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可延长1-2年。 四、课程设置 (一)学位必修课程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考核方式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自然辩证法 2 54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科学社会主义 2 36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外国语 6 216 学位 考试 第1、2学期 专业外语 1 2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医学统计学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计算机应用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科研思路与方法 2 4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44 中医妇科学研究 5 9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妇产科学 3 6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中医临床基础研究 5 90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诊断学基础 2 45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二)选修课程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考核方式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实验动物学与动3 54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物实验方法 分子生物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内分泌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妇科典籍选读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注:以上选修课供参考。也可根据专业或课题研究需要,选择现已开设的其他选修课。总学分不得少于36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德育教育 由研究生主管部门和研究生所在二级学院、学科和导师共同负责,把马列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采用多种教育形式,提高研究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2(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一般安排在第一学年集中完成。课程学习应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际操作、讨论或自学等形式相结合的方法。课程结束后应通过考试、考核评定成绩。 3. 学位论文 研究生在第一学年课程学习期间,注意收集本专业的有关资料,了解本专业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动态,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研究课题。 第二学年第一学期进行与课题有关的资料整理,并写出文献综述材料;第二学期进行开题报告,经过导师、学科及聘请的有关专家审核学位论文题目,就选题的科学依据、目的、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完成课题的条件等方面广泛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并根据专家的意见对课题设计进行进一步的修改。 第三学年进行课题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文字精练,词语表达准确通顺,论点鲜明突出,论据充分可靠,数据 45 资料翔实,层次清楚明晰,说理严谨透彻;在理论或实验手段方面有一定的独到见解或创新,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相应的理论水平。 学位论文完成后,经导师及指导小组审核同意后,方可推荐答辩。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审和答辩会。 4. 教学、临床和社会实践 (1)教学实践 要求研究生撰写15,20学时的《中医妇科学》的本科,并参加6,12次课堂教学,或参加15,20学时的临床带教或课堂讨论,或批改作业等。在教学实践结束后,由学科及导师对研究生的教学能力进行评定,写出评语,并记录在研究生的学习档案中。教学实践根据教学进度,在第二学年安排。 (2)临床实践 研究生除了跟导师一起上门诊外,还要安排3,6个月在医院进行临床实践,结束后由带教医师对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写出评语。临床实践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 (3)社会实践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结合本专业特点,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以增进对社会的了解,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5. 文体活动 研究生应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积极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增强体质。 6(学术活动 为培养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加强科研思维、科研方法的训练,按照学校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有关规定,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在国家级学术刊物至少发表论文1篇或在省级学术刊物发表与本专业相关论文2篇,必须是第一作者。 六、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1(中医妇科学 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方法,介绍中医妇科经、带、胎、产的生理、病理及常 46 见中医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内容。要求掌握中医妇科生理病理、常见病的诊疗及其研究进展。 2(妇产科学 主要介绍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以及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等内容。要求掌握妇产科常见疾病的概念、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措施;掌握常见妇产科临床技能操作。 3(其它课程 按相关课程具体内容及要求进行。 4(选修课 在导师指导下,选修2,3门课程,以满足研究方向及课题研究的需要。 47 中医儿科学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1. 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团结协作和求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科学事业发展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学术发展动态,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教学等工作的能力。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中医药防治小儿肾脏疾病的研究 2.中医药防治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 3.中医药防治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 4.中医药防治小儿亚健康的研究 中医药防治小儿结缔组织病的研究 5. 中医药防治小儿内分泌代谢疾病的研究 6.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可延长1-2年。 四、课程设置 学位必修课程 (一)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考核方式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自然辩证法 2 54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科学社会主义 2 36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外国语 6 216 学位 考试 第1、2学期 专业外语 1 2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医学统计学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计算机应用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科研思路与方法 2 4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医学统计学 2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中医儿科学 5 9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西医儿科学 5 9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中医临床基础研究 3 60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方剂 2 3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二)选修课程 48 考核方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式 医学免疫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病理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分子生物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神经生理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实验动物学与动物 3 54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实验 中药药理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中医文献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诊断学进展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病理生理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临床流行病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临床药理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解剖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生理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注:以上选修课供参考。也可根据专业或课题研究需要,选择现已开设的其他选修课。总学分不得少于36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德育教育 由研究生主管部门和研究生所在系(院、)、科室及导师共同负责,采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种教育形式,提高研究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2(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一般应在第1学年完成(在职硕士生可适当延长半年)。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实际操作、讨论或自学等学习方法。课程结束后,安排参加1年临床实践,半年教学或/和实验。课程学习与临床实践均应考核评定成绩。 3. 学位论文 在导师指导下,参加导师所承担的科研课题的临床与实验工作,并广泛收集资料,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于第3学期末,第4学期初写出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及开题申请书,并在一定范围内作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由硕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翔实,层次清晰,并有一定的新见解,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相应的理 49 论水平。 4. 教学和社会实践 在导师的指导下,承担本专业少量的课堂教学任务,参加专业课辅导,批改作业等教学活动。由科室对其教学能力进行考核。要参加临床1年,以病房为主, ,50例系统观察,写出总结,作为医疗实践的考核兼顾门诊,选择重点病例30 依据。 5. 文体活动 积极参加学院和科室的文体活动。 六、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1.马克思主义理论按国家教委有关规定执行。 2.外语按国家教委有关规定执行。 3.中医儿科学 学习中医儿科学及有关古代医籍,掌握常见病诊方法及现代研究进展。 4. 西医儿科学 掌握西医儿科学基础知识及常见疾病诊疗。 5.中医临床基础研究进展 掌握外感热病与内伤杂病的辩证论证体系及研究进展。 计算机应用 6. 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学习掌握常用文字处理软件、数据库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和网络应用软件。争取熟悉1种高级语言,达到编制有关应用程序的水平,为进行教学、科研、医疗工作打下扎实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7.医学统计学 重点讲授常用医学统计设计、数据处理的原理与方法,掌握SPSS或SAS计算机医学统计软件的应用,以及医学统计方法的进展,为科研课题的统计学设计,数据处理与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 8.科研思路与方法 讲授中医科研选题、科研设计思路,中医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方法与手段,为进行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9.选修课 在导师指导下,选修2,3门课程,以满足研究方向及课题研究需要,具体要求从略。 50 中医五官科学(眼科方向)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团结协作和求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科学事业发展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学术发展动态,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教学、临床等工作的能力。 身心健康。 3. 二、研究方向 1.中医眼科基础理论的研究。 2.中医药防治角膜病、眼底病、青光眼、青少年近视的研究。 3.中医眼科外治法及其外用方药的研究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可延长1年。 四、课程设置 (一)学位必修课程 课程考核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性质 方式 自然辩证法 2 54 考试 第1学期 学位 科学社会主义 2 36 考试 第1学期 学位 外国语 6 216 学位 考试 第1、2学期 专业外语 1 20 必修 考试 第2学期 医学统计学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计算机应用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科研思路与方法 2 4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中医眼科学基础 4 72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中医眼科学临床研究 4 72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51 西医眼科学 4 72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五官特殊诊疗技术 3 54 必修 考试 第2学期 (二)选修课程 课程考核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性质 方式 中医文献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古汉语 3 54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局部解剖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分子生物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验方法 医学免疫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注:可根据专业或课题研究需要,选择现已开设的其他选修课。总学分不得少于36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德育教育 由研究生主管部门和研究生所在院部、科室及导师共同负责,采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种教育形式,提高研究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2(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一般在第一学年完成。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实际操作、讨论或自学等学习方法。课程结束后,应至少参加1年临床实践。要求掌握眼科常见病种不少于30种;熟悉中医病证、西医疾病诊断,中医辨证论治,西医常规处理,包括常见急重症的诊断和治疗。 3(学位论文 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应广泛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研究课题,于第3学期末以前,写出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综述报告应不少于1篇,综述报告应包含不少于30篇文献。综述报告需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研讨。第3学期末或第 52 4学期初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报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课题研究过程中,应按计划由研究生定期在科室作阶段性报告。 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翔实,层次清晰,并有一定的新见解,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相应的水平。 论文完成后,须经导师及指导小组审核同意,方可推荐答辩。并按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的审核工作。 为培养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加强科研思维、科研方法的训练,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或在至少在省级学术刊物发表与本专业相关论文2篇,必须是第一作者。 4(教学和社会实践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承担本专业大学本科专业课的辅导、批改作业、组织讨论及少量的课堂教学任务,由科室对其教学能力进行考核。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结合本专业特点,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以增强对社会的了解,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5(文体活动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六、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按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执行。 2(外国语按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执行。 3(中医眼科学基础 根据研究方向,按所属学科,熟悉中医眼科基础理论、研究进展,各家学说观点和现代研究进展,熟悉本学科主要古典文献,并掌握所选读内容。 4(中医眼科学临床研究 掌握中医药防治眼科疾病的现代研究进展,并了解本学科临床的新方法、新技术。 5(西医眼科学 掌握西医眼科诊疗的一般技术和方法。 6(五官科特殊诊疗技术及应用 本门课程旨在提高临床诊断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要求熟练掌握头部X光 53 片、CT片的阅读,掌握眼底血管荧光造影、视网膜电生理、周边和中心视野、眼部B超和彩超图像的读片技能、眼压、房水流畅系数、验光等检查和诊断技术。 7(计算机应用 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1种汉字输入方法,学习掌握1种高级语言,达到编制有关应用程序的水平,为进行教学、科研打下基础。 8(医学统计学 学习常用医学统计设计、数据处理的原理和方法,常用计算机医学统计软件的应用,以及医学统计方法的进展,为科研课题的统计学设计、数据处理与分析打下基础。 9(科研思路与方法 学习中医科研选题、科研设计思路、中医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方法与手段,为进行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10.选修课 在导师指导下,选修3,5门课程,以满足研究方向及课题研究的需要。 54 中医五官科学(耳鼻咽喉科方向)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 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团结协作和求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科学事业发展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学术发展动态,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教学等工作的能力。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中医耳鼻咽喉科基础理论的研究。 2.中医药防治鼻病、咽喉病、耳病的研究。 3.中医耳鼻咽喉科外治法及其外用方药的研究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可延长1年。 四、课程设置 (一)学位必修课程 课程考核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性质 方式 自然辩证法 2 54 考试 第1学期 学位 科学社会主义 2 36 考试 第1学期 学位 外国语 6 216 学位 考试 第1、2学期 专业外语 1 20 必修 考试 第2学期 医学统计学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计算机应用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科研思路与方法 2 4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4 72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55 基础 中医耳鼻咽喉临床4 72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研究 西医耳鼻咽喉科学 4 72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二)选修课程 课程考核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性质 方式 中医文献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古汉语 3 54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局部解剖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分子生物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2 54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验方法 医学免疫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注:可根据专业或课题研究需要,选择现已开设的其他选修课。总学分不得少于36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德育教育 由研究生主管部门和研究生所在院部、科室及导师共同负责,采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种教育形式,提高研究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2(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一般在第一学年完成。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实际操作、讨论或自学等学习方法。课程结束后,应至少参加1年临床实践。要求掌握眼科常见病种不少于30种;熟悉中医病证、西医疾病诊断,中医辨证论治,西医常规处理,包括常见急重症的诊断和治疗。 3(学位论文 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应广泛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研究课题,于第3学期末以前,写出 56 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综述报告应不少于1篇,综述报告应包含不少于30篇文献。综述报告需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研讨。第3学期末或第4学期初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报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课题研究过程中,应按计划由研究生定期在科室作阶段性报告。 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翔实,层次清晰,并有一定的新见解,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相应的水平。 论文完成后,须经导师及指导小组审核同意,方可推荐答辩。并按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的审核工作。 为培养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加强科研思维、科研方法的训练,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或在至少在省级学术刊物发表与本专业相关论文2篇,必须是第一作者。 4(教学和社会实践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承担本专业大学本科专业课的辅导、批改作业、组织讨论及少量的课堂教学任务,由科室对其教学能力进行考核。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结合本专业特点,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以增强对社会的了解,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5(文体活动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六、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按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执行。 2(外国语按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执行。 3(中医耳鼻喉科学基础 根据研究方向,按所属学科,熟悉中医耳鼻咽喉科基础理论、研究进展,各家学说观点和现代研究进展,熟悉本学科主要古典文献,并掌握所选读内容。 4(中医耳鼻喉科学临床研究 掌握中医药防治耳鼻咽喉科疾病的现代研究进展,并了解本学科临床的新方法、新技术。 5(西医耳鼻喉科学 掌握耳鼻喉科诊疗的一般技术和方法 57 7(计算机应用 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1种汉字输入方法,学习掌握1种高级语言,达到编制有关应用程序的水平,为进行教学、科研打下基础。 8(医学统计学 学习常用医学统计设计、数据处理的原理和方法,常用计算机医学统计软件的应用,以及医学统计方法的进展,为科研课题的统计学设计、数据处理与分析打下基础。 (科研思路与方法 9 学习中医科研选题、科研设计思路、中医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方法与手段,为进行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10.选修课 在导师指导下,选修3,5门课程,以满足研究方向及课题研究的需要。 58 中医五官科学(口腔科方向)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团结协作和求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科学事业发展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学术发展动态,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教学等工作的能力。 身心健康。 3. 二、研究方向 1.中医口齿科基础理论的研究。 2.中医药防治牙周病病、黏膜病研究。 3.中医口齿科外治法及其外用方药的研究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可延长1年。 四、课程设置 (三)学位必修课程 课程 考核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性质 方式 自然辩证法 2 54 考试 第1学期 学位 科学社会主义 2 36 考试 第1学期 学位 外国语 6 216 学位 考试 第1、2学期 专业外语 1 20 必修 考试 第2学期 医学统计学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计算机应用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科研思路与方法 2 4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中医口腔学基础 4 72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中医口腔临床研究 4 72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59 西医口腔科学 4 72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五官特殊诊疗技术 2 54 必修 考试 第2学期 (二)选修课程 课程 考核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性质 方式 中医文献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古汉语 3 54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局部解剖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分子生物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2 54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验方法 医学免疫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可根据专业或课题研究需要,选择现已开设的其他选修课。总学分不得少于36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德育教育 由研究生主管部门和研究生所在院部、科室及导师共同负责,采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种教育形式,提高研究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2(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一般在第一学年完成。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实际操作、讨论或自学等学习方法。课程结束后,应至少参加1年临床实践。要求掌握口腔科常见病种不少于25种;熟悉中医病证、西医疾病诊断,中医辨证论治,西医常规处理,包括常见急重症的诊断和治疗。 3(学位论文 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应广泛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研究课题,于第3学期末以前,写出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综述报告应不少于1篇,综述报告应包含不少于30篇文献。综述报告需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研讨。第3学期末或第 60 4学期初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报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课题研究过程中,应按计划由研究生定期在科室作阶段性报告。 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翔实,层次清晰,并有一定的新见解,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相应的水平。 论文完成后,须经导师及指导小组审核同意,方可推荐答辩。并按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的审核工作。 为培养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加强科研思维、科研方法的训练,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或在至少在省级学术刊物发表与本专业相关论文2篇,必须是第一作者。 4(教学和社会实践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承担本专业大学本科专业课的辅导、批改作业、组织讨论及少量的课堂教学任务,由科室对其教学能力进行考核。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结合本专业特点,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以增强对社会的了解,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5(文体活动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六、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按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执行。 2(外国语按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执行。 3(中医口腔学基础 根据研究方向,按所属学科,熟悉中医口齿科基础理论、研究进展,各家学说观点和现代研究进展,熟悉本学科主要古典文献,并掌握所选读内容。 4(中医口腔临床研究 掌握中医药防治口腔科疾病的现代研究进展,并了解本学科临床的新方法、新技术。 5(西医口腔科学 掌握口腔科常见病的诊疗技术,能运用西医诊疗方法侦查病人,能熟练阅读口腔CT、X线片,参与部分口腔手术。 6(五官特殊诊疗技术 61 本门课程旨在提高临床诊断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要求熟练掌握牙体病的诊疗,掌握镶复技术。 7(计算机应用 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1种汉字输入方法,学习掌握1种高级语言,达到编制有关应用程序的水平,为进行教学、科研打下基础。 8(医学统计学 学习常用医学统计设计、数据处理的原理和方法,常用计算机医学统计软件的应用,以及医学统计方法的进展,为科研课题的统计学设计、数据处理与分析打下基础。 9(科研思路与方法 学习中医科研选题、科研设计思路、中医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方法与手段,为进行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10.选修课 在导师指导下,选修3,5门课程,以满足研究方向及课题研究的需要。 62 针灸推拿学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团结协作和求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科学事业发展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学术发展动态,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等工作的能力。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针灸经典理论与临床应用的研究 2.推拿治疗脊柱及相关疾病的研究 3.针灸技法的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 4.针灸对抗放化疗不良反应的研究 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及机理研究 5. 针灸治疗乳腺病与脑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6. 7.针灸防治哮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8.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临床与机理研究 应用针灸经络理论在顽固性皮肤病方面的应用研究 9.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可延长1-2年。 四、课程设置 (一)学位必修课程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考核方式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自然辩证法 2 54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科学社会主义 2 36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外国语 6 216 学位 考试 第1、2学期 专业外语 1 20 必修 考试 第2学期 医学统计学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计算机应用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科研思路与方法 2 4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经络腧穴理论研究 3 60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实验针灸学 3 60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针灸临证应用(针5 9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灸方向) 63 推拿临证应用(推3 6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拿方向) (二)选修课程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考核方式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针灸医籍与流派 2 54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刺灸法技能操作 2 40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神经生理学 2 40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医学免疫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医学影像学 2 40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西医急诊学 2 40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德育教育 由研究生主管部门和研究生所在的二级学院、学科和导师共同负责,采取采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种教育形式,提高研究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道德素质。 2.课程学习 第一学年要基本完成课程学习。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多种学习方法,课程结束时均应考核评定成绩。总学分不得少于36学分。 3.学位论文 研究生在进入专业学习后,应根据研究方向,在导师指导下通过阅读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确定论文选题,并撰写开题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国内外研究概况、研究内容、研究特色、研究方法(主要技术路线及使用的仪器设备)、时间安排、所需经费预算及预期结果。开题一般以学科为单位组织,可邀请指导小组成员、有关专家及所在二级学院领导参加。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及摘要要求文字精练,层次条理,逻辑性强,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图表清晰。有一定的新见解,对本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体现作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经导师同意后,可向所在二级学院提出答辩申请,同意答辩的论文应报请校学位委员会安排论文评阅和组织答辩。 4.教学和社会实践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在导师指导下承担本专业大学本科专业课的辅导、批改作业、组织讨论和适量的课堂教学任务,由科室对其教学能力进行考核。同时应结合本专业的特点,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以增进对社会的了解,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其中临床实践时间不少于一年。 5.文体活动 64 根据学院有关规定,积极参与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文体活动。 六、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外国语课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3.医学统计学 讲授常用医学统计设计、数据处理的原理与方法,常用计算机医学统计的软件的应用,以及医学统计方法的进展,为科研课题的统计学设计、数据处理与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 4.计算机应用 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技术,学习掌握1—2种高级语言,达到编制有关应用程序的水平,并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为进行教学、科研打下坚实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5.科研思路与方法 讲授中医科研选题、科研设计思路、中医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方法与手段,为进行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6.经络腧穴理论研究 包括经络学和腧穴两部分内容。重点介绍经络学的基本理论与现代研究动态,腧穴的位置特点、穴位主治性能、配伍应用及现代研究等。 7.针灸临证应用 本课程针对针灸方向开设,主要讲授针灸治病的具体方法、技术操作、临床应用和治疗机理及现代研究进展。 8.推拿临证应用 本课程针对推拿方向开设,主要讲授推拿治病的具体手法和技术操作、临床应用和治疗机理及现代研究进展。 9.实验针灸学 讲授现代实验方法研究针灸防治疾病的原理、规律、作用和应用技术,以培养研究生的实验能力。 10.选修课 在导师指导下,选修2—3门课程,以满足研究方向及课题研究的需要。 65 第四部分 中西医结合医学(1006) 66 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团结协作和求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科学事业发展服务。 2.具有全面、系统、坚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本学科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教学及临床工作的能力。 身心健康。 3. 二、研究方向 1.老年病病理生理与中医药作用机制研究 2.情志、衰老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3.中医药理论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4.营养食疗基础与应用研究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可延长1-2年。 四、课程设置 (一)学位必修课程 考核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方式 自然辩证法 2 54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科学社会主义 2 36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外国语 6 216 学位 考试 第1、2学期 专业外语 1 2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医学统计学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计算机应用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科研思路与方法 2 4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病理生理学研究 5 90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病理学研究 3 6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生物化学 3 6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67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二)选修课程 考核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方式 文献检索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分子生物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医学免疫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2 54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验方法 分子生物学实验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注:以上选修课供参考。也可根据专业或课题研究需要,选择现已开设的其他选修课。总学分不得少于36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德育教育 由研究生主管部门和研究生所在二级学院、学科及导师共同负责,采取多种教育形式,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提高研究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2(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讨论、自学、实验操作等学习方法。一般在1年内完成(在职硕士研究生可适当延长半年)。课程结束均应考核评定成绩。课程学习总学分应修满36学分。 3. 学位论文 硕士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应广泛收集资料,调查研究,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动态。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拟定研究课题,选题应以对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为宗旨。在第3学期末以前,写出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第3学期末第4学期初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报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 课题研究过程中,要学习并熟练掌握本研究课程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技能,独立完成实验研究。并应按计划由硕士生定期在学科作阶段性报告。 硕士研究生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翔实、准确。论述层次清晰,理论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独立见解,能够体现硕士生所具有的研究能力和理论水平。在读期间应在国家级学术刊物至少发表论文1篇或在省级学术刊物发表与本专业相关论文2篇,必须是第一作者。 论文完成后,须经导师及指导小组审核同意,方可推荐答辩,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的审核工作。 4. 教学和社会实践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承担本专业大学本科专业课的辅导、作业批改,以 68 及一定量的教学任务,并接受对其教学能力进行考核。 硕士生在读期间,应结合本专业特点,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以增进对社会的了解,更好地服务社会。 5. 文体活动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积极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六、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1.马克思主义理论按照国家有关文件执行。 2.外国语按照国家有关文件执行。 3.计算机应用 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1种汉字输入方法和1种高级计算机语言,达到编制较复杂应用程序的水平,具有能独立上网获取信息的能力,为教学、科研打下扎实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4.医学统计学 了解常用医学统计、数据处理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医学统计方法的进展,掌握常用医学统计设计、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和SPSS或SAS统计软件的基本应用,为科研课题设计数据处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5(科研思路与方法 了解科研选题、研究假说、课题设计的思路和医学实验研究或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方法与手段,为进行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6(病理生理学 了解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中的普遍规律,基本病理过程,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通过动物实验直接、动态、全面、系统地观察或研究疾病时机体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变化。 7(生物化学 在原有的基础上,开设一些近年来与医药学相关的热门内容加以讨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以了解生物化学的最新进展,深入认识疾病的机制以及新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为预防提供科学依据和实用技术。为今后的临床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8(病理学 掌握疾病的病理变化及其研究进展和研究技术。 9(中医基础理论 在认真学习本门课程的基础上,掌握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和防治原则的沿革、发展动态及相关研究的进展。 10.选修课 在导师指导下,选修2-3门课程,以满足研究方向及课题研究的需要。 69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内科)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团结协作和求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科学事业发展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学术发展动态,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教学、临床等工作的能力。 身心健康。 3. 二、研究方向 1.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脏病 2.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心脏病 3.中西医结合防治脑血管疾病 4.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疾病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可延长1-2年。 四、课程设置 (一)学位必修课程 课程考核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性质 方式 自然辩证法 2 54 考试 第1学期 学位 科学社会主义 2 36 考试 第1学期 学位 外国语 6 216 学位 考试 第1、2学期 专业外语 1 20 必修 考试 第2学期 医学统计学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计算机应用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科研思路与方法 2 4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神经内科学(脑病方向) 5 9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70 心血管病学(心血管方向) 5 9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肾脏病学(肾病方向) 3 60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病理生理学 5 90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肿瘤病学(肿瘤方向) 5 90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二)选修课程 学时课程考核 课程名称 学分数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数 性质 方式 实验动物学与动物实验3 54 必修 考核 第2学期 方法 病理学 2 36 必修 考核 第2学期 医学影像学 2 36 必修 考核 第2学期 注:以上选修课供参考。也可根据专业或课题研究需要,选择现已开设的其他选修课。总学分不得少于36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德育教育 由研究生主管部门和研究生所在系(院、部)、科室及导师共同负责,采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种教育形式,提高研究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2(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一般应在第,学年完成。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实际操作、讨论或自学等学习方法。课程结束后,参加,年临床,在泌尿内科、脑病科、心血管科、肿瘤科、影像科等轮转学习,承担住院医师工作,课程学习及临床实践均考核评定成绩。 3(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应广泛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研究课题,于第,学期末以前,写出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第,学期末或第,学期初写出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报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课题研究过程中,应按计划由研究生定期在科室作阶段性报告。 71 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翔实,层次清晰,并有一定的新见解,对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相应的水平。 论文完成后,须经导师及指导小组审核同意,方可推荐答辩。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的审核工作。 4(教学和社会实践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承担本专业大学本科专业课的辅导、批改作业、组织讨论及少量的课堂教学任务,由科室对其教学能力进行考核。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结合本专业特点,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以增进对社会的了解,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5(文体活动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六、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1(马克思主义理论按国家教委有关规定执行。 2(外国语按国家教委有关规定执行。 3(医学统计学 讲授常用医学统计设计、数据处理的原理与方法,常用计算机医学统计软件的应用,以及医学统计方法的进展,能熟练独立进行科研课题的统计学设计、数据处理与分析。 4(计算机应用 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1,2种汉字输入方法,学习掌握1,2种高级语言,达到编制有关应用程序的水平,为进行教学、科研打下扎实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5(科研思路与方法 讲授中医科研选题、科研设计思路,中医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方法与手段,为进行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6(病理生理学 掌握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以 72 更好服务于临床专业。 7(肾脏病学 熟悉肾脏疾病的历史沿革,掌握肾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病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方法,了解泌尿内科专业的现代研究进展及热点难点问题。 8(神经内科学 熟悉神经内科疾病的历史沿革,掌握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病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方法,了解神经内科专业的现代研究进展及热点难点问题。 9(心血管病学 熟悉心血管内科疾病的历史沿革,掌握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病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方法,了解心血管内科专业的现代研究进展及热点难点问题。 10(肿瘤病学 熟悉肿瘤科疾病的历史沿革,掌握肿瘤科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病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方法,了解肿瘤专业的现代研究进展及热点难点问题。 11(免疫学 熟悉免疫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免疫组化的检测方法。 12(实验动物学 了解动物的饲养方法、造模方法、取材方法及相关处理等技术。 13(病理学 了解标本的固定处理、切片技术,掌握与本课题或本专业相关的病理阅片技能。 14(影像学 了解影像学的基本原理,掌握与本课题或本专业相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影像学诊断方法。 73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外科)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团结协作和求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科学事业发展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学术发展动态,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教学、临床等工作的能力。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中西医结合防治肛肠疾病 2.中西医结合防治周围血管疾病 3.中西医结合防治泌尿系疾病。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可延长1-2年。 四、课程设置 (一)学位必修课程 课程考核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性质 方式 自然辩证法 2 54 考试 第1学期 学位 科学社会主义 2 36 考试 第1学期 学位 外国语 6 216 学位 考试 第1、2学期 专业外语 1 20 必修 考试 第2学期 医学统计学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计算机应用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科研思路与方法 2 4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中医外科临床研究 5 9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中医肛肠病学 3 60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74 西医外科学 3 6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周围血管病学 3 6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二)选修课程 课程考核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性质 方式 免疫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方法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病理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影像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注:以上选修课供参考。也可根据专业或课题研究需要,选择现已开设的其他选修课。总学分不得少于36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德育教育 由研究生主管部门和研究生所在系(院、部)、科室及导师共同负责,采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种教育形式,提高研究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2(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一般应在第,学年完成。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实际操作、讨论或自学等学习方法。课程结束后,参加,年临床,在普通外科、周围血管科、肛肠科、皮肤科、心内科、影像等轮转学习,承担住院医师工作,课程学习及临床实践均考核评定成绩。 3(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应广泛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研究课题,于第,学期末以前,写出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第,学期末或第,学期初写出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报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课题研究过程中,应按计划由研究生定期在科室作阶段性报告。 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翔实,层次清晰,并有一定的新见解,对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 75 值,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相应的水平。 论文完成后,须经导师及指导小组审核同意,方可推荐答辩。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的审核工作。 4(教学和社会实践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承担本专业大学本科专业课的辅导、批改作业、组织讨论及少量的课堂教学任务,由科室对其教学能力进行考核。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结合本专业特点,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以增进对社会的了解,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5(文体活动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六、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1(马克思主义理论按国家教委有关规定执行。 2(外国语按国家教委有关规定执行。 3(医学统计学 讲授常用医学统计设计、数据处理的原理与方法,常用计算机医学统计软件的应用,以及医学统计方法的进展,能熟练独立进行科研课题的统计学设计、数据处理与分析。 4(计算机应用 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1,2种汉字输入方法,学习掌握1,2种高级语言,达到编制有关应用程序的水平,为进行教学、科研打下扎实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5(科研思路与方法 讲授中医科研选题、科研设计思路,中医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方法与手段,为进行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6(中医外科临床研究 掌握中医外科的历史沿革、基本理论,熟练掌握中医外科常见病及部分疑难病的诊治方法,了解现代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等。 7(中医肛肠病学 76 熟悉肛肠疾病的历史沿革,掌握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病症的诊疗方法,了解肛肠专业的现代研究进展及热点难点问题。 8(西医外科学 掌握无菌术、水电解质平衡、麻醉、休克等外科基础理论,对常见外科疾病能进行正确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掌握常见外科疾病的外科治疗。 9(周围血管病学 熟悉周围血管疾病的历史沿革,掌握周围血管科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病症的诊疗方法,了解周围血管专业的现代研究进展及热点难点问题。 (免疫学 10 熟悉免疫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免疫组化的检测方法。 11(实验动物学 了解动物的饲养方法、造模方法、取材方法及相关处理等技术。 12(病理学 了解标本的固定处理、切片技术,掌握与本课题或本专业相关的病理阅片技能。 13(影像学 了解影像学的基本原理,掌握与本课题或本专业相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影像学诊断方法。 77 中西医结合临床(骨伤方向)硕士(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热爱中医药事业,富有创新精神,身心健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研究生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服从祖国需要,具有为祖国医学献身的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掌握坚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系统的中医骨伤科以及西医骨科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了解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骨伤方向在国内外学术动态,具备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研究中医骨伤科的能力,并具有独立担负中西医结合骨伤方向教学和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工作能力。 二、研究方向 1.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病的研究 2.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研究 3.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的研究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可延长1-2年。 四、课程设置 (一)学位必修课程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考核方式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自然辩证法 2 54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科学社会主义 2 36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外国语 6 216 学位 考试 第1、2学期 专业外语 1 2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医学统计学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计算机应用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科研思路与方法 2 4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78 中医骨伤科学 5 9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骨伤手术学 3 60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西医外科学 3 60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医学影像学 3 60 必修 考试 第2学期 (二)选修课程 考核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方式 运动系统解剖学 2 36 考核 第2学期 实验动物与动物3 54 考核 第2学期 实验方法 免疫学 2 36 考核 第2学期 病理学 2 36 考核 第2学期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德育教育 研究生要参加必要的政治学习、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每专科轮转结束应和专科上级医师交谈,指出优缺点并在工作手册上记录。各专科上级医师和研究生导师应注意研究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临床工作、研究素质的培养,特别要注意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关心病人、勇于承担、善于协作等临床医师基本素质的培养,轮转出科交谈和导师阶段性指导都应包括以上内容,并在研究生轮转工作手册导师评价记录上作为重要内容记录。 2.课程学习 一般安排在第一学年集中完成课程学习。课程学习应采用课堂讲解与自学讨论、实际操作等形式相结合的方法。课程结束后应通过考试评定成绩。 3.学位论文 第一学年课程学习期间,注意收集本专业的有关资料,了解本专业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动态,并逐步形成符合本学科研究方向的研究课题。第二学年第一学期进行与课题有关的资料整理,并写出文献综述材料。在第二学期开学一个月内进行开题报告,经过导师、学科及聘请的有关专家审核学位论文题目,就选题的科学依据、目的、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完成课题的条件等方面,广泛征求 79 有关专家的意见,并根据专家的意见对课题设计进行修改。第三学年进行课题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要求文字精练,词语准确通顺,论点鲜明突出,论据充分可靠,层次清楚明晰,说理严谨透彻;在理论或实验手段方面要有新的见解或创新;对中西医结合骨伤方向的事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或实用意义。 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时间一般在一年半左右。在读期间,研究生应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学位论文完成后,经导师及指导小组审核并作适当修改后,由导师推荐答辩。并按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审和答辩会,答辩一般安排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下半学期进行。 4.教学和社会实践 要求研究生撰写8,12学时的骨伤科学教学教案,并参加4,6次课堂教学,或参加15,20学时的临床带教或课堂讨论等。在教学实践结束后,由学科主任及导师对研究生的教学能力进行评定,写出评语,并记录在研究生的学习档案中。教学实践根据教学进度,在第二学年安排。硕士研究生除了跟导师一起上门诊外,还要安排4,6个月在医院进行临床实践,主要在附属医院的外科和骨科病房,结束后由带教医师对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写出评语。临床实践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以增进对社会的了解,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5.文体活动 研究生应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积极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增强体质。 六、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1.马克思主义理论按国家教委有关规定执行。 2.外国语按国家教委有关规定执行。 3.医学统计学 讲授常用医学统计设计、数据处理的原理与方法,常用计算机医学统计软件的应用,以及医学统计方法的进展,能熟练独立进行科研课题的统计学设计、数据处理与分析。 4.计算机应用 80 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1,2种汉字输入方法,学习掌握1,2种高级语言,达到编制有关应用程序的水平,为进行教学、科研打下扎实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5.科研思路与方法 讲授中医科研选题、科研设计思路,中医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方法与手段,为进行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6.中医骨伤科学 掌握中医骨伤的历史沿革、中西医骨伤方向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骨伤科常见病及部分疑难病的诊断方法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了解现代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等。 7.骨科手术学 熟悉骨科手术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应用骨科手术学原理分析骨折创伤移位机制、关节畸形及矫正原理,为进行课题研究及设计奠定基础。 8.西医外科学 掌握无菌术、水电解质平衡、麻醉、休克等外科基础理论,对常见外科疾病能进行正确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掌握常见外科疾病的外科治疗。 9.运动系统解剖学 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了解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及规律,为运动解剖学基本理论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及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增强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运用运动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骨与关节的创伤机制及骨病的矫形原理,亦为骨科疾病的有限元分析奠定基础。 10.免疫学 熟悉免疫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免疫组化的检测方法。 11.实验动物学 了解动物的饲养方法、造模方法、取材方法及相关处理等技术。 12.病理学 了解标本的固定处理、切片技术,掌握与本课题或本专业相关的病理阅片技 81 能。 13.医学影像学 了解X线、CT、MRI诊断基本原理和检查方法以及实践操作技能,了解国内外骨与关节诊断学新进展。掌握各系统的正常X线、CT、MRI表现和基本病变X线、CT、MRI表现。掌握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X线、CT、MRI表现,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82 第五部分 药学(1007) 83 药物化学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团结协作和求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科学事业发展服务。 2.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学术发展动态,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教学等工作的能力。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一)中草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 (二)中药及其制剂中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开发 (三)中药活性成分作用机理研究 (四)药物修饰的研究与新药开发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可延长1-2年。 四、课程设置 (一)学位必修课程 考核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方式 自然辩证法 2 54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科学社会主义 2 36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外国语 6 216 学位 考试 第1、2学期 专业外语 1 2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医学统计学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计算机应用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科研思路与方法 2 4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天然化合物结构5 90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解析 84 中药化学专论 3 6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高等有机化学 3 60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现代仪器分析 3 60 必修 考试 第2学期 (二)选修课程 考核 开课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开课单位 方式 时间 实验动物与动物3 54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实验方法 药物结构改造与3 54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修饰 分子生物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中药新药研究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生物化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医学免疫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病理学及其进展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病理生理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生物工程技术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中药毒理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注:此外,还可以根据研究方向及课题需要,在导师指导下选修现已开设的其他选修课。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 德育教育 由研究生主管部门和研究生所在系(院、部)、科室及导师共同负责,采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种教育形式,提高研究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2. 课程教育 课程学习一般应于第1学年完成(在职硕士生可适当延长半年)。课程学习采用课堂讲授、实际操作、讨论或自学等学习方法。课程结束时,均应考核评定成绩。 85 3. 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应广泛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研究课程,于第3学期末以前,写出研究课程的文献综述,第3学期末或第4学期初在一定范围内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报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课程研究过程中,应按计划由研究生定期在科室作阶段性报告。 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殷实,层次清晰,并有一定的独到见解,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相应的理论水平。 论文完成后,须经导师及指导小组审核同意,方可推荐答辩。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的审核工作。 4. 教学和社会实践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承担本专业大学本科专业课的辅导、批改作业、组织讨论及少量的课堂教学任务,由学科对其教学能力进行考核。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结合本专业特点,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以增进对社会的了解,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5. 文体活动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六、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1. 马克思主义理论按国家教委有关规定执行。 2. 外国语按国家教委有关规定执行。 3. 天然化合物结构解析 掌握天然药物中黄酮、香豆素、木脂素、生物碱、萜类、甾体、鞣质波谱特征,能够解析上述类型中常见中草药成分的NMR、UV、MS等波谱并从波谱推测结构;掌握处理实验数据和查阅文献的方法,熟悉各种分析方法的原理及特点。 4. 中药化学专论 在本科学习基础上,进一步熟悉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及方法,尤其是多糖、多元酚、鞣质等大分子水溶性化合物的提取、分离、鉴定的原理及实验操作方法。掌握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的方法和途径。了解中药复方配伍中化学反应 86 及中药化学国内外研究动态。 5. 高等有机化学 系统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及各类有机反应的机理,为以后合成有关活性化合物和对天然产物进行结构改造打下基础。 6. 现代仪器分析及应用 掌握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气相色谱以及液相-质谱联用等现代分析仪器的原理及分析仪器使用方法。 7. 计算机应用 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1种汉字输入法,学习掌握1-2种高级语言,达到编制有关应用程序的水平。 8. 医学统计学 掌握常用医学统计设计、数据处理的原理与方法,常用计算机医学统计软件的应用,为科研课题的统计学设计、数据处理与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 9. 科研思路与方法 掌握科研选题、科研设计思路,实验研究基本原则、方法和手段,为进行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10(选修课 根据研究方向及课题需要,按学分要求选择不同课程。 87 药剂学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团结协作和求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科学事业发展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学术发展动态,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教学等工作的能力。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药物新剂型及新技术研究 2、新药研究与开发 3、药物体内过程的研究 4、中药剂型及工艺研究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可延长1-2年。 四、课程设置 (一)学位必修课程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考核方式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自然辩证法 2 54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科学社会主义 2 36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外国语 6 216 学位 考试 第1、2学期 专业外语 1 2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医学统计学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计算机应用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科研思路与方法 2 4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药剂学专论 5 9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物理药剂学 3 60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药物动力学 4 80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88 现代仪器分析 3 60 必修 考试 第2学期 (二)选修课程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考核方式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生物药剂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体内药物分析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线性代数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中药新药研究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注:此外,还可以根据研究方向及课题需要,在导师指导下选修现已开设的其他选修课。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 德育教育 由研究生主管部门和研究生所在系(院、部)、科室及导师共同负责,采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种教育形式,提高研究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2. 课程教育 课程学习一般应用第1学年完成(在职硕士生可适当延长半年)。课程学习采用课堂讲授、实际操作、讨论或自学等学习方法。课程结束时,均应考核评定成绩。 3. 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应广泛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研究课程,于第3学期末以前,写出研究课程的文献综述,第3学期末或第4学期初在一定范围内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报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课程研究过程中,应按计划由研究生定期在科室作阶段性报告。 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殷实,层次清晰,并有一定的独到见解,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相应的理论水平。 论文完成后,须经导师及指导小组审核同意,方可推荐答辩。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的审核工作。 89 4. 教学和社会实践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承担本专业大学本科专业课的辅导、批改作业、组织讨论及少量的课堂教学任务,由学科对其教学能力进行考核。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结合本专业特点,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以增进对社会的了解,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5. 文体活动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六、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1. 马克思主义理论按国家教委有关规定执行。 2. 外国语按国家教委有关规定执行。 3. 药剂学专论 在本科学习基础上,进一步熟悉药剂学的研究现状及方法,尤其药物制剂新技术、新剂型的研究与应用。 4. 物理药剂学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课堂讨论和期末考试。通过教学,要求学生熟练物理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并能正确地应用这些知识解决药剂学的相关问题,为后续毕业论文及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5. 药物动力学 掌握药物动力学的基本原理,药物动力学参数的意义及其测算方法;熟悉药物动力学的研究现状及方法,尤其在新药研究中的研究与应用。 6. 现代仪器分析及应用 掌握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气相色谱以及液相-质谱联用等现代分析仪器的原理及分析仪器使用方法。 7. 计算机应用 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1种汉字输入法,学习掌握1-2种高级语言,达到编制有关应用程序的水平。 8. 医学统计学 掌握常用医学统计设计、数据处理的原理与方法,常用计算机医学统计软件的应用,为科研课题的统计学设计、数据处理与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 9. 科研思路与方法 90 掌握科研选题、科研设计思路,实验研究基本原则、方法和手段,为进行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10(选修课 根据研究方向及课题需要,按学分要求选择不同课程。 91 生药学硕士(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团结协作和求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科学事业发展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学术发展动态,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教学等工作的能力。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书刊的阅读,并能撰写论文摘要。 3 4.具有健康的体能。 二、研究方向 1.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2.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 3.中药质量标准研究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在职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不超过五年。优秀硕士生提前完成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者,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提前毕业;正常情况下不能按时毕业者作结业处理;如遇特殊情况,由硕士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同意、院长审核、研究生部批准,可延长学制一年。 四、课程设置 (一)学位必修课程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考核方式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自然辩证法 2 54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科学社会主义 2 36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外国语 6 216 学位 考试 第1、2学期 专业外语 1 20 必修 考试 第2学期 医学统计学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计算机应用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科研思路与方法 2 4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生药学研究进展 5 90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92 中药资源学 3 60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分子生药学 3 6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药用植物栽培学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二)选修课程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考核方式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植物生物工程 2 36 选修 考查 第2学期 生药鉴定技术 2 36 选修 考查 第2学期 植物解剖与分类 2 36 选修 考查 第2学期 植物遗传育种学 2 36 选修 考查 第2学期 医药拉丁语 2 36 选修 考查 第2学期 注:以上选修课供参考。也可根据专业或课题研究需要,选择现已开设的其他选修课。总学分不得少于36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德育教育 由研究生主管部门和研究生所在二级学院、学科及导师共同负责。采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思想品德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种教育形式,提高研究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2(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一般应在第1学年完成(在职硕士生可适当延长半年)。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实际操作、讨论或自学等学习方法。课程结束时,均应考核评定成绩。 3. 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应广泛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研究课题,于第3学期末以前,写出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第3学期末或第4学期初在一定范围内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报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课题研究过程中,应按计划由研究生定期在科室作阶段性报告。在读期间,应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 硕土学位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翔实,层次清晰,并有一定的独到见解,对祖国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 93 值,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相应的理论水平。 论文完成后,经导师及指导小组审核同意,方可推荐答辩,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的审核工作。 4. 教学和社会实践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写出完整的教案和讲稿,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给本科生作试验性上课,一般可安排10节课。给学生讲课前,应在教研室内先进行试讲,获得通过后才能上课,研究生在教学期间,还应参加辅导答疑、阅卷、批改作业等工作,由学科对其教学能力进行考核。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结合本专业特点,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以增进对社会的了解,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5. 文体活动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六、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1(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外国语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3(生药研究进展 掌握生药学的研究任务和最新研究动向和进展,熟悉生药品种鉴别与质量评价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掌握生药种类200余种。了解生药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4(中药资源学 掌握我国中药资源的分布状况、调查的具体方法和中药资源的最新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熟悉中药资源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其核心内容的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 5(药用植物栽培学 掌握我国药用植物栽培的最新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熟悉药用植物栽培研究的主要内容,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关键技术的研究方法和栽培发展方向。 6(分子生药学 掌握分子生药学的理论、研究方法、研究领域及其研究进展,熟悉有关研究的方法和技术,了解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94 7(计算机应用 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和操作的基础上,熟练掌握1种汉字输入方法,学习掌握1,2种高级语言;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为进行教学、科研打下扎实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8(数理统计学 了解科学的数据处理原理和方法,以及在生药学科中的应用。 9(科研思路与方法 熟悉科研选题、科研设计思路、实验研究基本原则、方法和手段,为进行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10(选修课 根据研究方向及课题需要,在导师指导下,选择选修课程。 95 药物分析学硕士(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团结协作和求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科学事业发展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学术发展动态,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教学等工作的能力。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中药质量评价研究 2(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3(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限为3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可延长1-2年毕业。 四、课程设置 (一)学位必修课程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考核 开课 开课单位 方式 时间 自然辩证法 2 54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科学社会主义 2 36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外国语 6 216 学位 考试 第1、2学期 专业外语 1 2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医学统计学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计算机应用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科研思路与方法 2 4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药物分析专论 4 8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现代仪器分析 4 8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有机化合物光谱分析 4 80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96 (二)选修课程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考核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方式 生化药物分析 2 36 选修 考查 第2学期 体内药物分析 2 36 选修 考查 第2学期 中药新药研究 2 36 选修 考查 第2学期 注:此外,还可以根据研究方向及课题需要,在导师指导下选修现已开设的其他选修课。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德育教育 通过德育教学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勇于创造,大胆实践,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 2(课程学习 学分是研究生学习期间学习强度的标志,而考试成绩是研究生学习质量的标志。课程学习和各种教学环节均需按培养计划要求进行成绩考核,经考核通过方能取得相应学分( 3(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应至少用一年左右时间从事科学研究或学位论文工作。硕士学位论文应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以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 选题和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于第三学期末完成学位论文选题工作。研究课题必须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 硕士研究生应于中期筛选时提交学位论文研究及撰写计划,并以专业为单位(或与相近专业联合)组织开题报告会,通过专家组审查者,方能正式开展学位 97 论文研究及撰写工作。 (2) 定期检查学位论文进展情况 硕士研究生每隔3~5个月,应在本专业范围内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导师及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成员听取汇报,以及时就硕士生论文工作进展中的难点给予指导,保证论文研究工作的顺利进展。 (3) 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工作 硕士研究生应在提交学位论文答辩申请前,由本专业组织学位论文预答辩,专家组对论文工作进行全面审核,就论文工作提出改进意见,研究生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完善学位论文的工作。 (4) 严格执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学位授予质量 硕士学位论文工作通过预答辩后,由导师或导师组审查后提出推荐答辩意见,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向学院研究生工作管理部门正式提出答辩申请。经分管院长、研究生教育管理秘书按培养方案要求进行初审后提交学位分委员会审议。药学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研究生的答辩资格进行严格审核,符合培养计划要求者进入答辩工作程序。 (5) 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为实验研究性论文。学位论文的要求是:实验设计思路正确,技术路线明确,实验数据真实,语言叙述通畅准确,文章结构合理,在理论观点或实验方法上有创新性,或有重大的应用价值,论文字数不得少于2万字。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需在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1篇与本专业研究有关的学术论文。论文答辩资格审查以正式发行的刊物或论文出版清样为准,清样必须在一年内正式刊出。 4、教学和社会实践 (1) 教学实践 一般不少于15学时。硕士生根据所在教研室的工作情况适时参与教学活动。教学实践期间,接受教研室管理,经教研室评定合格后,授予3学分。 (2) 学术实践 在校期间,硕士生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紧密跟踪与本学科相关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在导师的指导下,直接参与科研课题的 98 研究工作,并广泛与同行专家交流沟通,使学术思想得以培养,学术水平得以提高。 (3) 社会实践 根据所在科室的具体情况,适量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5(文体活动 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文体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增进学科研究生间的相互了解,增强同学间的信任感。 六、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有机化合物光谱分析:本课程是药物分析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程。本1. 课程教学的任务主要是讲授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波谱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能应用波谱法进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毕业论文和工作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1]姚新生。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第二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2] 宁永成。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 苏克曼,潘铁英,张玉兰。波谱解析法,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4] 陈耀祖,涂亚平。有机质谱原理及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 药物分析专论:药物分析专论是药物分析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学位课程,是在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药剂学及中药制剂分析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药物分析专业研究生掌握药物分析的基础理论知识、研究方法及最新动态;既围绕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问题,也应对药物制造的原料药、半成品等进行质量控制,并深入药品生产的工艺过程,贮藏过程和临床使用过程,全程地控制药品质量;并掌握药物质量评价的基本程序及原则,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书目:1.安登魁主编. 现代药物分析选论.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2.梁生旺主编. 中药制剂分析.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李好枝主编. 体内药物分析.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4.姚彤炜编著. 体内药物分析.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5.张君仁,臧恒昌主编. 体内药物分析.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6.白秀峰主编. 生物药物分析.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刘文英主编.药物分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99 8.孙毓庆主编. 现代色谱法及其在医药中的应用.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9.孔令义主编. 中药创新研究与高新技术应用.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10.马广慈主编. 药物分析方法与应用. 科学出版社,2000;11.盛龙生等编著. 药物分析.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2.孟宪舒主编. 中成药分析.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3.现代仪器分析:主要介绍了当代比较先进的,与药物分析相关的仪器分析方法。如:毛细管气相色谱、裂解气相色谱、顶空气相色谱;化学键合相色谱、离子色谱、胶束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气-质联用、液-质联用;毛细管电泳;荧光分析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仪器分析技术在中药、化学药物中的应用。 参考书:1.王锋.现代仪器分析.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2.李晓燕.现代仪器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3.刘约权.现代仪器分析(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严衍禄.现代仪器分析(第二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5.李景虹.现代仪器分析实验与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体内药物分析:主要介绍了生物制品制备;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与确证;分析方法在治疗药物监测、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滥用药物检测、内源性物质检测、体内手性药物测定、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体内微量元素测定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1(吴如金.体内药物分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2. 姚彤炜.体内药物分析.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3. 李好枝.体内药物分析.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4. 张君仁,臧恒昌.体内药物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5.生化药物分析: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医药工业的迅速发展,生化新药的生产从生化提取,细胞水平提高到分子生物学水平,促进了现代生化药物的发展。在现代生化药物不断涌现的同时,由于分子遗传学、核酸化学和重组脱氧核糖核酸技术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生物活性更强或不良反应更少的基因工程产品,及基因工程药物。控制这些药物的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即生化药物分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常用生化药物的分类、分析方法及应用。基因工程药物的分类及分析方法,为分析生化药物打下一定的基础。 参考书目:1.陈执中等 现代生化药物分析 中国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2.刘文英 药物分析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3.生物药物分析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8。 100 药理学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团结协作和求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科学事业发展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学术发展动态,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教学等工作的能力。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天然药物成分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 2.心脑血管药理学研究 3.免疫药理学研究 4.分子药理学研究 5.药代动力学研究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可延长1-2年。 四、课程设置 (一)学位必修课程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考核方式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自然辩证法 2 54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科学社会主义 2 36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外国语 6 216 学位 考试 第1、2学期 专业外语 1 2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考试 第1学期 医学统计学 2 60 必修 考试 计算机应用 3 60 必修 第1学期 科研思路与方法 2 4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药理学进展 5 9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新药药效毒理研究思3 60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101 路与方法 考试 药理实验方法学 3 60 学位 第2学期 现代基础医学研究 4 8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二)选修课程 考核方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式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3 54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技术 临床药理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医学实验动物模型 2 40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考核 第2学期 医学免疫学 3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分子生物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病理生理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生理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药物动力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中药毒理学 3 54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生物化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病理学及其进展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受体学 2 36 选修 中药药理学进展 3 54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注:以上选修课供参考。也可根据专业或课题研究需要,选择现已开设的其他选修课。总学分不得少于36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德育教育 1 由研究生主管部门和研究生所在二级学院、学科及导师共同负责。采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思想品德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种教育形式,提高研究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102 2(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一般应在第1学年完成(在职硕士生可适当延长半年)。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实际操作、讨论或自学等学习方法。课程结束时,均应考核评定成绩。 3. 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应广泛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研究课题,于第3学期末以前,写出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第3学期末或第4学期初在一定范围内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报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课题研究过程中,应按计划由研究生定期在科室作阶段性报告。在读期间,应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 硕土学位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翔实,层次清晰,并有一定的独到见解,对祖国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相应的理论水平。 论文完成后,经导师及指导小组审核同意,方可推荐答辩,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的审核工作。 4. 教学和社会实践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承担本专业本科生的辅导答疑、阅卷、批改作业、组织讨论及实验教学任务,由学科对其教学能力进行考核。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结合本专业特点,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以增进对社会的了解,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5. 文体活动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六、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1、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外国语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3、医学统计学 掌握常用医学统计设计、数据处理的原理与方法,掌握常用计算机医学统计软件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为科研课题的统计学设计、数据处理与分析打下坚 103 实的基础。 4、计算机应用 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和操作的基础上,熟练掌握1种汉字输入方法,学习掌握1,2种高级语言;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为进行教学、科研打下扎实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5、科研思路与方法 熟悉科研选题、科研设计思路、实验研究基本原则、方法和手段,为进行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药理学进展 6 掌握药理学最新研究动向和进展,熟悉药理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了解药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7、药理实验方法学 掌握常用的药理实验方法,熟悉常见药理实验方法及原理,了解药理实验的最新进展。 8、新药药效毒理研究思路与方法 掌握新药的研究思路和常用方法,熟悉新药研究的基本要求,了解新药研究存在的问题。 9、现代基础医学研究进展 掌握基础医学最新研究进展,熟悉有关研究的方法和技术,了解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0、 选修课 根据研究方向及课题需要,在导师指导下,按学分要求选择不同的选修课程。 104 第六部分 中药学(1008) 105 中药学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团结协作和求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科学事业发展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学术发展动态,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教学等工作的能力。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中药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2.中药质量与资源的研究 3.中药炮制的研究 4.中药制剂的研究 5.中药及其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 6.中药及其复方药理和毒理研究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可延长1-2年。 四、课程设置 学位必修课程 考核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方式 自然辩证法 2 54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科学社会主义 2 36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外国语 6 216 学位 考试 第1、2学期 专业外语 1 2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医学统计学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计算机应用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科研思路与方法 2 4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中药学专论(临床5 9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106 中药学方向) 中药炮制学专论3 6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中药炮制方向) 中药化学专论(中3 6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药化学方向) 中药药理学专论3 6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中药药理学方 向) 中药鉴定学专论3 6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中药栽培与鉴定 方向) 中药资源学专论3 6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中药栽培与资源 方向资源) 中药药剂学专论4 8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中药药剂学方 向) 中药药理学研究 3 60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现代仪器分析 3 60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中药现代生物技术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二)选修课程 考核方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开课时间 备注 式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3 54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验方法 中药毒理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临床药理学 3 60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生物药剂学 3 60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药物动力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波普学 3 60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中药化学成分结构4 80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分析 植物拉丁文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107 化工原理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工程 中药新药研究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神农本草经理论与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实践 中医临床基础研究3 5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进展 4 中医内科学 3 5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4 神经解剖学 2 4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0 神经生理学 2 3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6 生理学 3 5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4 生物化学 2 3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6 医学免疫学 2 3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6 病理学及其进展 2 3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6 病理生理学 2 3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6 生物工程技术 2 3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6 分子生物学 2 3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6 注:课程编号为8的课程可根据导师研究方向任选一门。以上选修课供参考。也可根据专业或课题研究需要,选择现已开设的其他选修课。总学分不得少于36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德育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基本道德准则,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操守。 108 2(课程学习 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相结合。考核应以开卷为主,以锻炼、培养方法、能力为主。 3. 学位论文 一般从第二学期进入选题阶段,第三学期至第六学期为论文工作阶段。包括开题、实验、撰写论文、答辩。 4. 教学和社会实践 在读期间,参加本专业本科专业课的备课、听课、辅导答疑、组织课堂讨论、指导专业实习、实验指导、课堂教学。 5. 文体活动 按学校有关规定积极参加文化体育活动,自发组织文化体育活动,自主进行文化体育活动,培养全面发展的中药学硕士研究生。 六、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1.中药学专论:内容包括本草名著选读,药性理论选讲,中药药性及其研究思路等内容。要求学生了解主流本草文献的体例、结构等,掌握《证类本草》等古本草文献的阅读、查阅方法;掌握中药配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中药药性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明确其形成的思维和方法,探讨开展中药药性研究的科学方法。总体达到扩充知识、深化认识、启迪思维的目的。 2.中药炮制学专论:内容包括中药炮制基本理论和炮制方法、工艺及其对药效影响等十五章内容。要求学生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结合现代技术开展炮制研究的基本方法。达到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实际工作能力的目的。 3.中药化学专论:熟悉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及方法,尤其是多糖、多元酚、鞣质等大分子水溶性化合物的提取、分离、鉴定的原理及实验操作方法。掌握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的方法和途径。了解中药复方配伍中化学反应及中药化学国内外研究动态。 4.中药药理学专论:掌握各类中药及其代表方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和与中医药理论的关系,熟悉中药药性的研究现状和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了解中药药理的研究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整理、发展祖国医药学打下一定的基础。 中药鉴定学专论:掌握中药鉴定学的研究任务和最新研究动向和进展,熟悉 109 中药品种鉴别与质量评价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了解中药鉴定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5.中药资源学专论:掌握我国中药资源的分布状况、调查的具体方法和中药资源的最新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熟悉中药资源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其核心内容的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 6.中药药剂学专论:掌握中药制剂新技术、新剂型的概念、特点、配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方法以及现代药剂学的最新的工艺技术和理论,为从事新药、新的药物剂型的开发研究及药剂学相关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包括实验动物模型选择、观察效应指标选择、动物7. 实验规范、经典设计等内容。要求掌握中药药理实验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开展中药药理实验的基本技能。 8.现代仪器分析:主要介绍了当代比较先进的、与药物分析相关的仪器分析方法。如:毛细管气相色谱、裂解气相色谱、顶空气相色谱;化学键合相色谱、离子色谱、胶束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气-质联用、液-质联用;毛细管电泳;荧光分析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仪器分析技术在中药、化学药物中的应用。 9.中药现代生物技术:主要介绍了中药细胞工程的技术原理与方法,中药有效成分的代谢调控,发酵培养、生物转化与次生代谢产物的产生,中药有效成分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道地药材的基因鉴定,中药品质改良与种质资源保藏,中药生物技术产品的质量控制等内容。 110 第七部分 法学(030505) 111 河南中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 2009年研 究 生 培 养 方 案 一、 培养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主要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党校和科研院所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熟悉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能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党政、群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高层次管理、教学和研究人才。为此,该学位点将致力于培养具有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较高的理论素养、研究水平和实践工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二、研究方向 1、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研究 2、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 3、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三、学习年限 1、本硕士点招收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 2、课程学习时间1年半,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年半(其中含教学实践环节)。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培养,采取导师指导与导师组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行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制为研究生初选指导老师。每位导师每届指导学生原则上不超过3名,新增导师首次招生指导1-2名学生。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人才的个性发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课堂讲述与自学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等。 2、注重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使其养成科学态度和 112 严谨学风,加强科研方法训练以及外语水平的提高,以增进硕士生的科研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本硕士学位点研究生的学习实行学分制。研究生必须修满36学分。 (一)学位必修课程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考核方式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自然辩证法 2 54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科学社会主义 2 36 学位 考试 第1学期 硕士学位英语 6 216 学位 考试 第1、2学期 统计学 3 6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计算机应用 3 72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科研思路与方法 2 40 必修 考试 第1学期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第2学期 3 54 学位 考试 方法论 必修 考试 2 36 第2学期 管理学 伦理学 2 36 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社会心理学 2 36 必修 考试 第2学期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位 考试 第2学期 54 3 选读 教育学 2 36 学位 考试 第3学期 第3学期法学与法制教育 2 36 必修 考试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必修 第3学期考试 2 36 必修 第3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 2 36 考试 必修 第3学期社会学 2 36 考试 (二)选修课程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考核方式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当代社会思潮与思想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2 32 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2 32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 2 32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113 医学伦理学 2 32 选修 考核 第3学期 公共关系学 第3学期2 32 选修 考核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 第3学期2 32 选修 考核 论 第3学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2 32 选修 考核 六、中期考核与开题报告 1(本专业研究生实行中期分流制。中期分流考核在研究生修满学分进入学位论文工作之前进行,通过者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工作阶段;未通过者作结业处理,具体作法及要求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2(本专业硕士生于学习期间须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篇(含2篇)以上。 3(本专业硕士生一般应在第3学期末提交论文开题报告并举行公开答辩,开题报告须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专家参加的论证会上就课题的研究范围、意义和价值、文献检索、拟解决的问题与创新、研究方案和进度作出说明,并进行可行 性论证,经认可后方能进行课题研究。 七、本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的要求: 1(论文选题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紧密跟踪本专业学科前沿,体现一定的前沿性和前瞻性。 2(所选的研究内容有清晰的学术继承,学生要熟悉前人的研究,并能对前代、当代的相关学术观点进行综述和评价。 3(论文研究思路清晰,方法正确,资料翔实。 4(论文在选题内容、基本观点、材料取舍、研究方法、结论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学术创新。 5(语言文字明白洗炼,表达方式(如图、表)恰当,文章结构合理;引文、注释周详;各项文体式样符合科学论文的写作规范。 6(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和撰写工作,且经导师审定论文(初稿),并达到学术论文发表的要求者,即可向所在学科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由所在学科组织,毕业答辩日期一般为第五学期末至寒假结束前。 八、教学实践、社会实践与学术活动 1(加强本专业硕士生教学实践锻炼,讲授本专业本科生主干课程一章;协助导师完成本科课程的辅导、答疑工作;参与本科生论文写作指导工作。 2(本专业硕士生应积极参加各类学术讲座和学术会议,参与导师主持的课 114 题研究工作等。 九、其它 1(凡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录取的学生,均须补修本学科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至少2门。并且与本科生同堂同卷考试,取得良好或75分以上成绩。所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2(每位硕士生须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本人实际,在入学后3个月内,制订出个人培养(学习)计划,经导师审定后,报院、系、所和研究生处备案。 3(硕士生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完成与否,是审定硕士生能否毕业和授予学位的基本依据。 115
/
本文档为【培养方案- 河南中医学院中文网首页】,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