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浅析刘长卿“禅理(趣)”诗中的意象

浅析刘长卿“禅理(趣)”诗中的意象

2018-05-22 22页 doc 46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260251

暂无简介

举报
浅析刘长卿“禅理(趣)”诗中的意象浅析刘长卿“禅理(趣)”诗中的意象 浅析诗中的意象(黑体,小二号,加粗) ——兼谈刘长卿与王维“禅理(趣)”诗歌意象的不同 【摘要】作为大历诗坛的名家~刘长卿一生坎坷。颠簸的经历促使他的心灵向着佛家静 地靠拢~也促使他创作了数量颇丰的“禅理,趣,”诗歌。在这些诗歌里~刘长卿将自己的 情愫都诉之于意象的运用上~通过意象对诗境的渲染~发出了对人生遭际的无奈与哀叹。具 体化、静态化、程式化的意象承载着他的感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历时期整体的艺术特征。 而盛唐诗人王维也作有数量众多的“禅理,趣,”诗歌~他与刘长卿在意象运用上的不...
浅析刘长卿“禅理(趣)”诗中的意象
浅析刘长卿“禅理(趣)”诗中的意象 浅析诗中的意象(黑体,小二号,加粗) ——兼谈刘长卿与王维“禅理(趣)”诗歌意象的不同 【摘要】作为大历诗坛的名家~刘长卿一生坎坷。颠簸的经历促使他的心灵向着佛家静 地靠拢~也促使他创作了数量颇丰的“禅理,趣,”诗歌。在这些诗歌里~刘长卿将自己的 情愫都诉之于意象的运用上~通过意象对诗境的渲染~发出了对人生遭际的无奈与哀叹。具 体化、静态化、程式化的意象承载着他的感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历时期整体的艺术特征。 而盛唐诗人王维也作有数量众多的“禅理,趣,”诗歌~他与刘长卿在意象运用上的不同~ 间接反映了“安史之乱”对大历诗人创作心理的影响。 【关键词】刘长卿,“禅理,趣,”诗歌,意象,具体化,静态化,程式化,王维 安史之乱发生后,唐朝国力衰退,中原地区惨遭蹂躏,地方纷争,城乡皆废,战乱给社会和个人都带来了巨大的阴影,当时的文坛更是一片沉寂。相比盛唐诗,大历诗歌不复昨日气象,创作陷入了低谷时期,毫无生气。然而,作为大历名家,刘长卿留下了506首诗歌作〔1〕品,成为大历诗坛一颗璀璨的明星,其艺术成就及其诗史意义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艺术创作独具特色的他,在盛唐诗向大历诗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刘长卿(718,——790,),“字文房,行八,祖籍宣城(今安徽宣城),家居洛阳” ,早年久滞试场,中年得任长洲尉,却两遭迁谪,后官至随州刺史,因梁崇义、李希烈等人谋反而弃城,复职无望之际,终老江南。坎坷的人生促使刘长卿寻求精神寄托,因此盛行于唐代的佛教自然成为他的首选。经粗略统计,在刘长卿的诗歌作品中,仅题目与禅、寺院及僧 〔3〕〔4〕人相关的就达五十首以上;记载其曾到过的佛家寺庙达25处,曾与交游的僧人达21人,可见他与佛教联系之密切。 刘长卿倾心于佛教,使得“禅理(趣)”诗歌成为体现这种精神追求的主要艺术形式。这些诗歌颇具诗史研究价值:从内涵义理而言,它们主要反映了禅宗与天台宗的教义。这两 〔5〕家宗派在大历时代发展到全盛时期,影响最为广泛,“义理相近,僧人关系密切”,在唯心主义基础上都以“心性”问题作为共同的中坚思想,皆主张“括万法于一心”,即“心”是万物最根本的实体。从认识论角度而言,刘长卿“禅理(趣)”诗歌体现了两家宗派“观心”的心物思维模式,即 “天台宗:于境观心——反观心源——心造万物, „6? 禅 宗:于色见心——明心见性——因色观心” 这两种对应的思维模式使得诗人在“空”观、“静”观的过程中,得到“物我同一”的内心感受,在诗中即体现为情景交融。以上可在刘长卿“来去云无意,东西水自流”(《送勤照和尚往睢阳赴太守请》)、“因逐溪水还,观心两无碍”(《陪元侍御游支硎山寺》)等诗句中考证。了解了刘长卿“禅理(趣)”诗歌的概貌后,我们将开始对其意象进行深入探讨。 1 一、刘长卿诗中的意象类别(黑体,三号,加粗) 在把握刘长卿与佛教联系以及“禅理(趣)”诗歌的基础上,我们顺着思路往下探讨意象的内涵。意象,是诗歌的基本要素,是反映诗歌内涵的基本单位,往往带有主观化、情绪化色彩。诗人的创作心态以及生活的喜怒哀乐,都可以通过揣摩意象去了解。 探讨意象之前,我们得了解意象的类别。根据表意功用的不同,陈植锷先生在《唐诗 〔7〕和意象》一文中将意象分为三类:描述性意象、象征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我个人觉得这个分类的标准非常合理,且利于对刘长卿“禅理(趣)”诗的分析,所以不妨采用前辈的成果用于此文的意象分类。 (一)描述性意象(黑体,小三号,加粗) 所谓描述性意象,简而言之就是采用客观白描手法,使之表意单纯的意象。该类意象在刘长卿的“禅理(趣)”诗歌中频繁出现,试看以下两首诗歌: 《寻盛禅师兰若》 秋草黄花覆古阡~隔林何处起人烟。 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 《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表达禅趣之余,这两首诗歌都采用了白描的手法。譬如《寻盛禅师兰若》中“秋草”、“黄花”、“古阡”、“树林”、“人烟”等意象,都是描述性的意象。这些意象的含义很单纯,是对景物 〔8〕客观的描绘,极少或没有引申义。在《送灵澈上人》一诗中,“竹林”、“(苍苍)古寺”、“杳杳钟声”、“荷笠”、“夕阳”等均为描述性意象,表意单一,它们都原汁原味地出现在诗歌中。仔细统计,《寻盛禅师兰若》中总共有八个意象,而其中五个是描述性意象,所占比例超过一半;《送灵澈上人》中六个意象里有五个是描述性意象,可见刘长卿在创作“禅理(趣)”诗歌的时候侧重使用描述性意象。 其实,不仅以上两首诗歌存在这样的情况,而且在同类诗歌中也出现如此落笔的痕迹,譬如长卿所作的《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陪元侍御游支硎山寺》等“禅理(趣)”诗歌。描述性意象被重用,说明刘长卿在观察客观事物时十分细腻,善于描摹,工于刻划。但是,对诗歌而言,这种意象的使用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利于读者对诗歌的理解,使诗歌变得流畅清晰,也会使内中意境变窄,流露的韵意有限。刘长卿的“禅理(趣)”诗歌也就体现了这点:禅趣易于领悟,而禅境有限。 (二)象征性意象(黑体,小三号,加粗) 所谓象征性意象,是指以客观事物的身份出现在意境当中,其形神能通过触动感觉器官而引起一定情愫的意象。该类意象是复合意象,其主要功能是通过“象”来表“意”,而“象”往往是一些客观物象,具有写实的性质。诗人对其使用并非为了写实,而是为了表现“象” 2 所承载的“意”,简而言之就是“托物言志”。象征性意象是否被使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本身的“象征义”是否与诗人主观情感吻合。因此主观化、情绪化是象征性意象的基本特征。我们可以试着从刘长卿以下的一首“禅理(趣)”诗去体会这种意象的特点: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这是一首深得禅趣的诗歌,“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一句已将禅悦流露无遗。在这首禅趣诗中,出现不少描述性意象,譬如“莓苔”、“履痕”、“静渚”、“春草”、“闲门”等等,但“白云”很明显是不在其列的。“白云依静渚”——白云怎么会偎倚着水中的沙洲呢,显然是不可能的。由此推断,“白云”是作者有意识地放置在诗歌当中的,承载着作者的某些情感,即诗人在诗中借该意象进行索物言志。古人常有“归卧白云”的祈求,“白云”一直以来给人纤尘不染、高洁缥缈的感觉。长卿在诗中用“白云”这一意象,是为了表达向往隐逸的思想感情。前文已述,长卿仕途颠簸,生活曲折,厌倦现实社会的繁琐与喧嚣,对隐逸充满了期望,这正好说明了这一点。由例子分析可见,表“意”是象征性意象的首要任务。 “白云”在刘长卿的“禅理(趣)”诗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譬如在“唯将旧瓶钵,却寄白云中。”(《送灵澈上人归嵩阳兰若》)、“白云留不住,渌水去无心。”(《送道标上人归南岳》)、“白云幽卧处,不向世人传。”(《寄普门上人》)等诗句中都出现了这个意象。 其实,在长卿的“禅理(趣)”诗歌当中,象征性意象非常多,“青山”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可以看看以下的一首诗歌: 《酬李员外从崔录事载华宿三河戍先见寄》 寒江鸣石濑~归客夜初分。 人语空山答~猿声独戍闻。 迟来朝及暮~愁去水连云。 岁晚心谁在~青山见此君。 佛义中一条重要的理论就是万物乃心之源,“于色见心”,消除了心物之间的界限,表现在艺术创作上就是情景交融。这首诗歌中“人语空山答,猿声独戍闻。迟来朝及暮,愁去水连云。”四句已将“物我同一”的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人语空山答”一句写得尤其绝妙。人与山拥有共同的话语权,二者已融为一体。整首诗中,出现了两个“山”,一是“空山”,一是“青山”,前者是描述性意象,后者是象征性意象。通读全篇,诗歌前四句都是在渲染一种空明的氛围:“人语”与“空山”相对,突出寂静空明;猿声独闻也是突出“静”。“空山”在诗中表意单纯,没有过多的引申义,所以它是描述性意象。而“青山”一意象则不同,它的意义在于承担着诗人的情感表达,因为尾联中“岁晚心谁在”一句已向我们作了暗示。我觉得,“青山”在此诗中象征着李员外优秀的人格品质。诗人借“青山”来表达对李员外的钦佩敬仰,而不是把它当作单纯刻划的景物。 在刘长卿“禅理(趣)”诗中,“青山”作象征性意象的用法比比皆是,例如“悠悠白云 3 里,独住青山客。”(《寄龙山道士许法棱》)、“青山春满目,白日夜随舟。”(《送勤照和尚往睢阳赴太守请》)、“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饯别王十一南游》)等诗句。而且有时候“青山”的象征义不尽相同,譬如“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中的“青山”实代指故乡。 以上内容对刘长卿“禅理(趣)”诗歌中较为常用的象征性意象作了举例分析。在该类诗歌中,他还常用以下的一些象征性意象,如“夕阳”、“芳草”、“孤舟”、“寒山”等等,篇幅有限,在此就不再一一举例分析。相对于倾重写实的描述性意象,象征性意象更能拓宽“禅理(趣)”诗歌的意境,给读者带来更广阔的联想空间。但它们也是一把双刃剑,会使诗歌落于俗套,因为其象征义往往是前人流传下来,而被后辈沿袭使用的,因而具有死板、老化的缺点,导致诗歌缺乏创造性与新鲜感,禅理(趣)意韵也随之降低。本人在欣赏刘长卿“禅理(趣)”诗歌的时候就会产生上述感觉,一看到“芳草”等诸如此类的意象,就已明白诗人的表达意图了。 (三)比喻性意象(黑体,小三号,加粗) 要理解比喻性意象,我们先要理解什么叫做比喻。所谓比喻,是指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这就是比喻的涵义。在刘长卿“禅理(趣)”诗歌中,比喻性意象的出现是很少的,但也不是说它们没有出现过。让我们看看以下的一首禅理诗: 《狱中见壁画佛》 不谓衔冤处~而能窥大悲。 独栖丛棘下~还见雨花时。 地狭青莲小~城高白日迟。 幸亲方便力~犹畏毒龙欺。 这首诗的比喻性意象有“大悲”、“青莲”、“丛棘”、“毒龙”,它们比喻的内容如下:“大悲”、“青莲”都被比作为佛像;“丛棘”比喻为囚室,牢狱;“毒龙”比喻为妄心,欲念。其中,“大悲”为佛家语,佛欲使众生皆得解脱,悲心广大,故称“大悲”。《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提到“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诗人在这里借佛语来喻指狱中所见到的佛像;“青莲”在佛教中多喻指眼目,这里也被比作为尺寸小的佛像;“丛棘”指所处的地方荆棘丛生,比喻为囚禁的地方;毒龙在《涅槃经》中被提到过:“但我住处有一毒龙,其性 〔9〕暴急,恐相危害”,被喻指为私心杂念。 以上是出现在刘长卿禅理诗中的比喻性意象,但是他很少创作此类带有佛家语的诗歌,该类意象也就极为罕见。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刘长卿的诗歌中,而且在大历文坛也成为一种风气。蒋寅先生在《大历诗风》中提到“大历诗人天分高的很少,比喻用得出色的也很少, 〔10〕它们不太用比喻,从客观上说倒是避短藏拙”。另外,我个人觉得,刘长卿经历坎坷,投身于佛家静地,对“禅”自然会有一种渴求,主观情绪化也就随之增强。相对运用描述性意象和象征性意象的得心应手,运用比喻性意象会稍微困难,对他表达悟禅的乐趣造成一定的障碍,所以他选择少用该类意象以达到他的抒情目的。 以上是对刘长卿“禅理(趣)”诗中的意象进行分类并加以分析。总而言之,刘长卿对描述性意象的运用较为频密,象征性意象次之,比喻性意象最少。各类意象的使用,直接影响作者的创作风格。但如果想深入理解意象的内涵,我们得结合意象的特点进行更详细的探 4 讨。 二、刘长卿诗意象的特点 剖析意象的特点,比分析意象的类别更为困难,但它是不可或缺的一步,因为特点更为直接地反映作者的创作意图。它们是诗歌中的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直视诗人的内心世界。以下内容,我们将从具体化、静态化、程式化三个方面对刘长卿“禅理(趣)”诗歌的意象特点进行剖析说明。 (一)意象具体化 “描述性意象居多”——这是上文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从这个结论中,我们可以简单地发现,刘长卿善于描摹客观事物,且目光独特。这种写生的风格必然会使得笔下的景物呈现精致细腻的一面,所以物象具体化也就在所难免。该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形体具体化。这是指对物象的性状进行细致的形容和描摹。在刘长卿的“禅理(趣)”诗歌中,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试看以下一组诗句: 疏竹映高枕~空花随杖藜。,《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密竹藏晦明~群峰争向背。,《陪元侍御游支硎山寺》, 危石才通鸟道~空山更有人家。,《寻张逸人山居》, 以上都是一些清新秀逸的诗句,句中都出现了一些描述性意象,譬如“疏竹”、“履痕”、“密竹”、“群峰”、“危石”、等等。这些意象都经过“工于形似”的手法进行艺术加工,“竹”是疏的,“痕迹”是“履”留下的,“峰”是一群的,“石”是摇摇欲坠的——可见,诗人对这些物象的观察有多么的细致,对事物形状的描摹有多么的逼真。“禅理(趣)”诗歌在安史之乱以前讲求意境宏大、境界空明,但刘长卿却另辟蹊径,在“禅理(趣)”诗中组织了一群具体的、分辨率极高的个体意象去表达禅趣,较之盛唐有了很大的区别。 (2)时间具体化。这是指在描绘意象时,对意象出现的时间作具体的交待。例子说明问题,我们试着再看以下一组诗句: 暮山门独掩~春草路难通。,《送灵澈上人归嵩阳兰若》, 林暗僧独归~石寒泉且咽。,《宿双峰寺寄卢七李十六》, 石横晚濑急~水落寒沙广。,《湘中纪行十首〃浮石濑》, 日暮下山来~千山暮钟发。,《龙门八咏〃渡水》, 我们先从以上诗句抽取表现“时间具体化”的意象:“暮山”、“春草”、“林暗”、“晚濑”、“暮钟”。“山”与“林”的性状本来是不存在时间概念的,但是在诗人的笔下,它成为了傍晚的山峰与日暮的树林;“濑”指的是激扬而急流的浅水,形容这种物象多数人会选择从形状上作文章。但在诗人的润色下,它却成为一个带有时间色彩的意象;说到“暮钟”,我们更觉新奇。本是耳闻的声音,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却成为似乎可以用时间来衡量的事物。通过例子,我们可以感觉到,刘长卿将意象进行具体化描摹是何其的执着,甚至乎是“刻意”。 5 陆时雍说“刘长卿体物情深,工于铸意,其胜处有迥出盛唐者。”照此观之,一点不假。 (3)空间具体化。空间具体化指的是在诗歌当中为意象划出一定的位置或范围,其特征就是大量使用方位词。方位词无非是“上”、“中”、“下”、“前”、“后”、“东”、“西”、“南”、 “北”、“里”、“外”等等。所列的这些词语都为意象的空间位置作了固定,使物象落到实处。以下的一组诗句中正体现了这点: 香飘诸天外~日隐双林西。,《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 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寻盛禅师兰若》, 犹对山中月~谁听石上泉。,《喜鲍禅师自龙山至》, 独向青溪依树下~空留白日在人间。,《送灵澈上人还越中》, 云峰向高枕~渔钓入前轩。,《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 以上诗句表现“空间具体化”的意象分别有:“林西”、“山中”、“石上”、“树下”、“前轩”。这些方位词使得刘长卿的“禅理(趣)”诗歌更多了一份“定”的意韵,给读诗者一种踏实的感觉。它们用得恰到好处,使诗句自然顺畅,给意境增添了几分闲适。 (4)数量具体化。蒋寅先生在《大历诗风》一中谈到,大历诗歌意象的具体化还表现在“数量具体化”。据此,我对刘长卿的“禅理(趣)”诗歌作了考察,发现至少有12处出现了这种情况,譬如: 上方鸣夕磬~林下一僧还。”《宿北山禅寺兰若》,、 东林一泉出~复与远公期。,《和灵一上人新泉》, 桂树花应发~因行寄一攀。,《送郑十二还庐山别业》, 何事东南客~忘机一钓竿。,《过邬三湖上书斋》, “一”这个数字在这些诗句中运用得最多,也最能体现数量具体化这个特点。不仅“僧人”、“钓竿”、“桂花”用“一”来量化,而且“泉水”却也用“一”来落实数目,可见刘长卿在创作“禅理(趣)”诗时,眼光落到细处,追求精确。正如蒋寅先生论及大历诗风的时候说 〔11〕到“‘一’如特写镜头捕捉住个体而排开了类属,从而显出了具体性。” 以上是从形体、时间、空间、数量四个方面来论述意象具体化的特点。不难发现,意象具体化与描述性意象居多这两点有着必然的联系。描述性意象居多,说明作者倾向写实的风格;写实,意味着作者在诗中刻划物象的特征;刻划物象特征,直接导致意象具体化,这就是二者的因果关系。那诗人的创作意图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他的创作心理去寻找答案。刘长卿一生颠簸,安史之乱发生之后尤为坎坷,仕途跌宕起伏,生活从来没有稳定可言。渴求稳定生活的他倾心于佛门,在禅理(趣)中寻求快乐与解脱。踏实与宁静是他最迫切的精神需要。现实越混乱、越喧嚣,他对踏实宁静的追求就越执着。这种心态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如下:对事物描摹得真真切切,活灵活现,以求可触摸、可感受的具体感觉。这种具体的踏实的感觉,从精神上弥补生活给他带来的心理阴影。了解刘长卿的创作动机之后,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意象具体化所带来的艺术效果。写实的手法令到意象的轮廓尤为清晰,使诗境显豁明快,给读诗者带来赏心悦目的诗画。而画中细节都处理得很细腻,清晰度较高,切中客观事物的特征,给人带来真切自然的感觉。这样创作的方法能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但不能拓宽诗歌的意境。意象的每一笔都落到实处,就如同给诗境画了界线一样,它所组成的想象空间 6 必然会受到限制,正所谓“利弊兼有之”。 (二)意象静态化 说到意象静态化的特点,我们先从以下一组诗句进行分类剖析: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送灵澈上人》, 密竹藏晦明~群峰争向背。,《陪元侍御游支硎山寺》, (1)“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将动态事物转变为静态描写。该句诗中的动态事物就是“白云”, 它本身是一个具有动感的意象,给读者的基本印象就是杳渺飘远,飘飘袅袅。盛唐诗人王维、崔颢笔下的“白云”都是动态的,如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崔颢“白云千载空悠悠”。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在刘长卿的这首“禅理(趣)”诗中,它却成为了“依静渚”的“白云”,换言之就是靠着水中小沙洲一动不动的白云。可见诗人在意象时,将动态的客观事物静态化了。类似的例子还有:“片云生断壁,万壑遍疏钟。”(《栖霞寺东峰寻南齐明征君故居》)中的“片云”、“萝木静蒙蒙,风烟深寂寂。”(《奉陪萧使君入鲍达洞寻灵山寺》)中的“风烟”、“白云本无心,悠然伴幽独。”(《游四窗》)中的“白云”等等。 (2)“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将听觉或嗅觉感受的物象作可视的、静态的描写。“钟声”本是耳朵听见的,但是诗人在后面加了一个“晚”字,无形中使它变成可用眼睛感觉到的视觉事物。竹林苍苍,连寺庙钟声也携带着暮色——缥缈的声音变成了视野中静止且可视的事物,这就是静态化的效果。类似的例子还有“天香月色同僧室,叶落猿啼傍客舟。”(《将赴岭外留题萧寺远公院》)中的“猿啼”、“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中的“荷香”、“香随青霭散,钟过白云来。”(《自道林寺西入石路至麓山寺过法崇禅师故居》)中的“钟”、“日暮下山来,千山暮钟发。”(《龙门八咏?渡水》)中的“暮钟”。等等。 (3)“密竹藏晦明,群峰争向背。”——将虚无的意象转为质实的意象来描写。所谓虚无的意象一般指的是“影”、“色”、“气”等,这些事物一般都是无形无色、不可触摸的。该诗句中“晦明”本是虚无的事物,且只是一个概念,不存在实体。但是诗人把它当成有形有色的事物而置于“密竹”之中,质实之感哗然而出。这种静态化的手法尤为高妙,瞬间就把一个概念静止地描绘出来,令全诗的意境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在刘长卿“禅理(趣)”诗中这样的例子还有:“清晖朝复暮,如待扁舟赏。”(《湘中纪行十首?浮石濑》)中的“清晖”、“卧涧晓何迟,背岩春未发。”(《宿双峰寺寄卢七李十六》)中的“晓”与“春”、“香气空翠中,猿声暮云外。”(《陪元侍御游支硎山寺》)中的“香气”等等。 以上是对刘长卿“禅理(趣)”诗歌意象的静态化特点进行分析。其实,诗人将意象静态化的创作心理和把意象具体化的心理是一致的。但两个特点反映的问题各自有所侧重:意象静态化反映了作者在意识深处对“静”、“定”的渴求;意象具体化却是反映了对“踏实”的质感有所渴求。在艺术效果方面,意象静态化突出了意象的画质效果,给人逼真的感觉,但屏住了诗歌的气息,降低了诗歌意境应有的动感。 7 (三)意象程式化 意象程式化,即指意象的某些表面因素、内涵及使用方法形成某种固定的模式。刘诗中意象程式化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象征性意象的使用程式化。前面在论及象征性意象时,我们已经发现某些象征性意象经常出现在刘长卿的“禅理(趣)”诗歌中,而且象征义雷同。这种情况直接铸造了其意象使用程式化的特点,譬如“白云”、“夕阳”、“青山”、“芳草”、“沧州”等意象的使用。前文已述,在此不再作详细分析。 (2)意象颜色的使用程式化。“青”、“白”是刘长卿“禅理(趣)”诗歌中最常用的两种颜色。“青与白的搭配清爽豁目,能给人非常愉快的感觉。这种安详澹净的色彩与大历诗 〔12〕人的审美趣味是正相契合的,所以他们乐于装点在诗中”。我觉得刘长卿正是出于这种感觉而选择这两种颜色点缀他的“禅理(趣)”诗歌。 (3)意象选择程式化。“秋天”、“秋草”、“黄花”、“落叶”、“日暮”、“夕阳”等意象都给人一种迟暮的感觉,但它们为刘长卿所喜爱,常常出现在其“禅理(趣)”诗中。钱爱娟教授在《秋风萧瑟处夕阳迟归人,刘长卿诗歌意境谈》一文中指出诗人是怀有一种“夕阳情结”去选择这类意象的。因而,该类冷色调意象往往使刘长卿“禅理(趣)”诗歌呈现出一幅幽深冷寂的画面,给读者一丝丝的寒意。有诗为证: 香飘诸天外~日隐双林西。,《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 秋草黄花覆古阡~隔林何处起人烟。,《寻盛禅师兰若》, 石浅寒流处~山空夜落时。,《和灵一上人新泉》, 秋夜闻清梵~余音逐海潮。,《送少微上人游天台》, 上方鸣夕磬~林下一僧还。,《宿北山禅寺兰若》, 天香月色同僧室~叶落猿啼傍客舟。,《将赴岭外留题萧寺远公院》, 通过以上对意象程式化的分析,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刘长卿在“禅理(趣)”诗中流露的感情。他对两种明快颜色的使用如此执着,说明他在渴求这种明快的感觉,他在生活中过得并不如意;他对“夕阳”类意象如此钟爱,说明他的心是冷寂孤幽的。意象的程式化使用,令到诗歌明朗易懂,但也导致诗意缺乏生气。 三、刘长卿与王维“禅理(趣)”诗歌意象比较 谈到唐代的“禅理(趣)”诗歌,我们不得不提及王维。有“诗佛”之称的他是盛唐时期深得禅趣且喻之于诗的名家。因此,他是盛唐“禅理(趣)”诗歌创作的标志性人物。然而,作为盛唐“过来人”的刘长卿,在沉寂的大历诗坛也创作了许多艺术成就突出的“禅理(趣)”诗歌。王维的诗歌,刻有盛唐诗人创作理念的烙印;刘长卿的诗歌,倡导着大历诗歌的风格。对二者的比较分析,我们不仅能了解到当中的区别,而且可以理清诗歌发展的脉络。因此在以下的内容里,我将把意象作为比较对象,对王、刘二人的“禅理(趣)”诗歌进行详细的艺术分析。 (一)刘、王二人“禅理(趣)”诗歌意象的不同特点三号) 8 前一节论述内容我已对刘长卿“禅理(趣)”诗歌的意象特点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得出了意象具体化、静态化、程式化三个特点。在区别王刘二人“禅理(趣)”诗歌意象特点的时候,我们不妨以刘诗意象运用的三个特点作为参照系,以王诗意象作为比较对象,对二者进行分析比较。先看以下两首意韵相似的诗歌: 《秋云岭》 《终南山》 山色无定姿~如烟复如黛。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孤峰夕阳后~翠岭秋天外。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云起遥蔽亏~江回频向背。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不知今远近~到处犹相对。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刘长卿 ——王维 以上两首诗歌都是描写山水景象的,刘诗描写的是秋云岭,王诗描写的是终南山。虽然笔触不同,但是两首诗歌均表现了“空”、“寂”的禅趣意韵,抹掉了人与自然对望的界线。他们都以一种“无心”或“平常心”去欣赏山水景物,尽量把自身消融在客观事物的境界里,从而达到一种“净化心灵”的效果。《秋》诗中诗人与“江”、“云”远近相对,这已点出了“物我同一”的意蕴;《终》诗中诗人与“白云”、“青霭”回望,这已把禅悦表露得淋漓尽致。诗人在与山水世界对望的片刻,体会到了这种趣味,感受到了“心”、“物”融为一体的快乐。体悟完两首诗歌的“禅趣”后,我们将对其意象运用的特点进行分析; 首先,从意象具体化来看。《秋》诗对“山色”、“孤峰”、“云”三个意象进行了具体化的艺术处理。诗人在描写“山色”的时候,说它是“无定姿”(没有固定的形状)的,但下一句去却说它“如烟复如黛”,可见是有“定姿”的,其形状就像“烟”或“黛”。这是形体具体化的表现。“孤峰”指一座山峰,这是数量具体化。云“蔽亏”,指云被遮蔽了一半,“一半”是一个数量词,这也是数量具体化的表现。再看王诗,除“隔水”有一点固定位置的意味外,其他意象均不作具体化的处理。所以说在“禅理(趣)”诗歌中,刘长卿更注重将物象具体化,描摹得真真切切,而王维追求的是一种概貌性的描绘,对景物特征不作细致刻划。 其次,从意象静态化来分析。《秋》诗中对“云”、“江”作了静态化的处理。“云”是动态的事物,但它是被遮蔽了一半的。也就是说,诗人已将“云”固定在意境中,然后作静态的描写。常人理解的“江水”是长流不息,缓缓远流的。但刘诗中的“江水”是“不知今远近,到处犹相对”的,“相对”一词说明它与诗人是彼此静止地互望的。静态的反面就是动态,让我们再看王维的《终南山》。该诗的“太乙山”本来是静态的事物,但诗人稍加处理,用一句“连山到海隅”来描写其向远处流动的状貌,这样就变成动静结合的一个意象了。“白云”、“青霭”都是动态的事物,它们更具动感,时有时无,时隐时现。其次到“中峰”,它是一个静态的事物,以“变”字来形容,自然增添了一分动感,也变成一个动静相宜的意象。唯一能说是静态化的意象只有“众壑”,但一“殊”字殿其后,又突出了它与纯粹静态事物的区别。所以说在“禅理(趣)”诗中,刘长卿更倾向于使用动感较弱的意象,而王维更讲求用动静结合的意象去渲染诗境。 最后,从意象程式化去分析。《秋》诗中了“夕阳”、“云”两个象征性意象的使用体现了程式化。“翠”,实指“青色”,也带有颜色使用程式化的一点痕迹。“孤峰”、“夕阳”、“秋天”是刘长卿特别喜欢使用的“夕阳情结”类意象,这体现了意象选择程式化。我们再看《终》诗,尽管“白云”是王维喜用的意象,但它只在全部作品里面出现过25次,且涉及佛寺禅 9 〔13〕僧的仅三例;“青霭”也不是,它只出现在王维《终南山》及《东溪玩月》两首诗歌当中。“中峰”、“众壑”、“樵夫”等意象均不是王维惯用的意象。所以在意象使用程式化方面,刘长卿比王维有过之而无不及。 以上是对刘长卿与王维两首意韵相似的“禅理(趣)”诗歌作比较,二者意象运用的区别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这种不同不仅仅是存在于这两首诗歌当中,而且也出现在其他的“禅理(趣)”诗歌里面,譬如刘长卿的《和灵一上人新泉》和王维的《山居秋瞑》等。 (二)从意象的不同看刘、王二人的诗歌风格(黑体,小三号) 对意象特点的比较,可以让我们很清晰地发现不同时代的两个诗人创作的不同风格,这是各自时代创作理念的体现。 在“禅理(趣)”诗歌中,刘长卿注重将意象具体化,他的诗歌因而呈现了绘画的视觉效果,生动逼真。不过,这样处理的缺点也很明显,即目光过于狭隘,只盯到客观物象的尖细之处,下笔更为生硬,不能拓宽意象。而王维则不同,他虽然比不上刘长卿的细腻,但他能够谋篇布局,将诗歌意象串联起来,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虽然视觉效果不如前者,但在表达诗意时却胜人一筹,留给读诗者无限的遐想,这种艺术创作手法更切合人们对诗歌的审美。 其次在意象的静态化方面,刘长卿做的尤为工巧,他将意象定格于诗画的框框条条当中,让读诗者可以静静审视诗中的意象。但在表达情韵方面,则不及王维的手法更来得高妙。王维的诗歌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相宜,且“心动”与“物动”同一。就以“禅理(趣)”诗歌而论之,王维的诗歌深得禅意,澄明宁静中透出空寂,这种空寂不是一种死寂或顽寂。它的空寂是活泼灵动的,是和体悟到禅趣后的愉悦糅合在一起的。但刘长卿的“禅理(趣)”诗歌表现更多的是一种冷寂,无动感的“空寂”,流露了一种萧索、冷落的趣味。 最后在意象程式化方面。刘长卿对“夕阳”类意象的酷爱,导致他的“禅理(趣)”诗歌的落寞孤寂色彩浓重,因此冷色调往往成为诗画的底色。而王维则不同,他更多时候是巧妙地使用意象,使诗歌格调倾向于自然。读完后他的作品往往产生一种余韵袅袅的感觉。 总体而言,刘长卿的诗歌追求朴实的现实主义,倾重于描写精细的意境,尽显清晰流畅,但同时也曝露出意境萧疏窄小、边幅狭隘及缺乏力量的缺点,诗歌情感清冷黯淡;与刘长卿不同,王维的诗歌意境恢宏壮大,不落笔于小处而造大境界,气象万千,力度充沛而不着痕迹,诗情灵动活泼,充满欣悦。比较二者,王维的艺术风格更符合诗歌的审美要求。 正所谓“一叶知秋”——无论是意象特点,还是诗歌总体风格,它们都是带有时代的色彩,都是时代创作特征的投影。比较完刘长卿与王维的“禅理(趣)”诗歌,我们能明显感觉到:刘长卿等大历诗人沉浸在一个内敛、精致的人生世界里,缺乏苍茫的历史感与宇宙意识。盛唐诗之所以气势恢宏,原因在于诗人们抱着外向的心灵。他们没有信念的危机,没有对前途的忧虑,因而诗中充满了生气,即使“禅理(趣)”诗也是活泼灵动的。安史之乱打破了诗人们的盛世美梦,盛唐气象也就消磨殆尽。大历诗人因时代的没落而变得忧心仲仲、抑郁悲闷。与盛唐诗歌大相径庭的是,大历诗人用了“孤寂”、“哀愁”、“夕阳”、“没落”等词语来营造萧索冷寂的诗境。他们更多地把呆滞的目光投向了细致、狭隘的景物,投向了盛唐诗人没有过多注意的角落。由于在现实世界找不到更多踏实感,他们在诗歌中都追求一种“质实”与“宁静”的体验。如此内敛的心态导致诗歌缺少环抱宇宙的气概,缺乏感悟人生快乐的愉悦,创作死板,匮乏灵动。 10 四、结 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把握了刘长卿“禅理(趣)”诗歌意象的类别及特点,了解了盛中唐诗歌风格的不同。像一面镜子一样,刘长卿“禅理(趣)”诗中的意象照出了诗人创作的心理,其具体化、静态化、程式化的特点反映了他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觉,这是大历诗风的缩影。然而同样的表现形式,王维的“禅理(趣)”诗歌却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其意象动静相宜,活泼灵动,意境恢宏,与刘长卿的风格相去甚远。刘诗低沉内敛,王诗却充满活力——二人风格的区别凸显了盛中唐诗歌的不同之处。安史之乱,是划分唐代历史的界线,也成为了影响大历诗人创作心态的重要因素。缺乏历史感与宇宙意识的大历诗歌将影响的痕迹忠实地记录下来了,我们可以用心地从字里行间去寻找。这些研究内容都具有极其珍贵的诗史意义,不仅使我们理清了两个时代诗歌发展的脉络,而且对进一步把握晚唐及后世诗歌创作的状况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注:页码居中 11 【注 释】 „1?杨世明《刘长卿集编年校注〃前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2?杨世明《刘长卿集编年校注〃前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3?潘殊闲《刘长卿及其诗歌的宗教情怀》~《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2期。 „4?潘殊闲《刘长卿及其诗歌的宗教情怀》~《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2期。 „5?蒋寅《大历诗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61页。 „6?蒋寅《大历诗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62页。 „7?陈植锷《唐诗和意象》~载《文学评论丛刊》第十三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8?“苍苍”指白而泛青的颜色~这说明了寺庙的古老~也可以理解为苍苍暮色中的寺庙。本人认为~文 中暂作“古寺”理解较为合适。参考陈复华主编的《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36 页。 „9?杨世明《刘长卿集编年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5页。 „10?蒋寅《大历诗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83页。 „11?蒋寅《大历诗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87页。 „12?蒋寅《大历诗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93页。 „13?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66页。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书目:,自选, „1?蒋寅《大历诗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版。 „2?刘宁《王维孟浩然诗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3?蒋寅《大历诗人研究〃上编》~中华书局~1995年8月版。 „4?蒋寅《大历诗人研究〃下编》~中华书局~1995年8月版。 „5?杨世明《刘长卿集编年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6?孙昌武《禅思与诗情》~中华书局~1997年8月版。 „7?普济《五灯会元》~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 „9?孟二冬《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主要参考论文:,自选, „1?郜林涛《佛教与刘长卿的思想和创作》~《山西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12 „2?王贵宝、郭秀敏《清空晓畅 圆熟蕴藉—从刘长卿的诗歌艺术特色看大历诗风》~《河北建筑科技学院 学报》2004年第2期。 „3?陈顺智《论刘长卿诗歌的风格》~《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3月版。 „4?陈顺智《刘长卿诗歌意境的审美特征》~《江汉论坛》1992年第7期。 „5?钱爱娟《秋风萧瑟处 夕阳迟归人—刘长卿诗歌意境谈》~《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6?潘殊闲《刘长卿及其诗歌的宗教情怀》~《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2期。 „7?金坚强、胡祖平《解读刘长卿诗歌中的“青山”意象》~《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8?金坚强、胡祖平《解读刘长卿诗歌中的“白云”意象》~《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年第4期。 „9?张天健《“山水诗人”刘长卿辩误》~《汉中师院学报》~1992年第1期。 „10?王志清《刘长卿山水诗的盛唐面目》~《殷都学刊》2006年。 „11?卞孝萱、乔长阜《刘长卿诗初探》~《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4期。 „12?王志清《刘长卿归属盛唐山水诗派的理由、意义及其他》~《南都学坛〃人文社会利学学报》2006年 第4期。 „13?张晶《禅与唐代山水诗派》~《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6期。 „14?刘万川《解读刘长卿诗中的隐逸》~《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致 谢 唐人韩昌黎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此语不假。论文期间,吾得杨东林老师悉心指导,受益良多。恩师不仅授余学识,且传吾治学严谨之道,于此深表感激。或曰“良师益友”,今已得其半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识之渠成犹百川汇海。四载求学,一朝文成,此非一己之力也,乃文院众师教悔之所铸,在此谢众师数载品学之普泽。“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寥寥几语,弗能畅尽,惟将片言只语镌笺作字,聊表寸意。 13 【Abstract】As a major poet in Da Li Period, Liu Changqing’s life bumps. Jolting experience made his heart close to The Buddhism,and made him write some Zen Poems with an appreciable amount.In these poems,Liu Changqing’s emotion appeared in the use of Imagery. He issued the vicissitudes of life, and lamented the helplessness through the role of Imagery in the poetry. The Imagery with Liu Changqing’s feelings is Specific, static and stylized.To some extent it reflected a few features of art in Da Li Period.The poet of Wang Wei in the Tang Dynasty also created a lot of Zen Poems.However his Imagery in these Zen Poems was different from Liu Changqing’s.It indirectly reflects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the poets in Da Li Period. 【Key words】Liu Changqing ;Zen Poem ; Imagery ;Specific ; Static ; Stylized ;Wang Wei 14
/
本文档为【浅析刘长卿“禅理(趣)”诗中的意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