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2011年度华东片区质监网会交流材料

2018-04-04 50页 doc 124KB 24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1103

暂无简介

举报
2011年度华东片区质监网会交流材料2011年度华东片区质监网会交流材料 2011年度华东片区 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网会交流材料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工程质量监督局 一、江苏省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发展概况 “十一五”是江苏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黄金机遇期,也是我省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要发展阶段。 一是机构改革深入推进。2009年,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工程质量监督站正式更名为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工程质量监督局(省交通运输厅工程定额站),成为省厅直属、参公管理的正处级单位,行政执法的定性更加明确。主要职责是受省厅委托,组织拟定并实施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
2011年度华东片区质监网会交流材料
2011年度华东片区质监网会交流材料 2011年度华东片区 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网会交流材料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工程质量监督局 一、江苏省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发展概况 “十一五”是江苏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黄金机遇期,也是我省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要发展阶段。 一是机构改革深入推进。2009年,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工程质量监督站正式更名为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工程质量监督局(省交通运输厅工程定额站),成为省厅直属、参公管理的正处级单位,行政执法的定性更加明确。主要职责是受省厅委托,组织拟定并实施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程安全监管规定;负责交通建设工程施工、监理、设计、试验、检测以及定额造价的监督管理;依法组织或参与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承担全省地方铁路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参与民用机场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二是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截至目前,江苏省共设有1个省级质监局,16个市级交通(港口)质监站,42个县级质量监督机构,覆盖全省各行政区域的三级质量监督网络正在逐步形成,各级质监部门在机构设置、队伍建设、职能完善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加强。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省局主要负责高速公路、跨江大桥、三级以上等级航道工程的质量监督;地市质监站主要负责干线公路、农村公路、拆渡建桥、危桥改造工程的质量监督;港口工程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市交通(港口)质监站(处)进行质量监督,初步形成了省、市、县联动,齐抓共管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 我们坚持“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方针,建立了由89家单位共253人组成,覆盖市级以上交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省市交通建设安监机构、部分国省重点项目的全省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网络。全省各市16个交通(港口)质监站(处)均承担起工程日常安全监管的任务,并建立起具有江苏特色的、行业监管与项目监管相结合的“层级管理法”(简称“GPO法”),有效保障工程项目安全体系的正常运行。 三是质量监督工作为工程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十一五”期间,我省交通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以“两创三比”和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平安工地”创建, 不断夯实制度基础,强化质量监督检查,严格从业市场的培育与管理,深化科技创新,加强队伍建设,江苏省建成并投入运营的重点工程质量优良率达到100%,工程建设质量始终保持全国领先水平。苏通大桥、京杭运河淮安三线船闸工程获鲁班奖,润扬大桥、南京三桥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宿淮高速公路、京杭运河常州市区改线段等7项工程获詹天佑奖。在交通运输部组织的全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综合督查中,我省迎检工程实体质量连续几年排名全国第一,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得分始终保持全国前三,圆满实现了“保持全国领先、力争全国第一,杜绝重大质量事故发生”的工程质量安全总体目标。 二、创新开展“四化”建设,不断提升监督工作水平 近年来,我省在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切实开展了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信息化“四化”建设,充分提高了质量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树立了质量监督机构权威,有效提升了工作效能。 ,一,着力推进质量监督规范化、程序化研究 “十一五”期间,我省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合自身实际、管理环节严密、可操作性强的交通建设工程质量技术法规执行体系,为确保工程质量水平的稳步提升奠定了基础。先后出台了《江苏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实施细则》、《江苏省水 运工程质量监督实施细则》、《江苏省交通建设工程现场监理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省交通建设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省交通建设工程安全责任制度》、《江苏省公路施工现场安全监督检查标准》、《江苏省交通建设工程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充分发挥了对工程质量安全的保障作用。2011年8月,我省新出台了《江苏省公路水运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程序及标准》,进一步明确工程质量监督具体工作程序及标准,切实解决了质量监督工作职责界限不清、责权不统一的问题,对于严肃建设程序、提高监督工作质量、建设法治政府具有重要意义。 ,二,不断完善工程技术标准配套 在部标国标的统领下,我们建立了具有江苏特色、符合法律规定、体系完善的工程质量技术标准体系。《公路桥钢箱梁制造规范》、《公路桥梁钢结构焊接质量检验规程》、《江苏省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江苏省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技术规程》、《江苏省公路服务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江苏省公路绿化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江苏省高速公路大中修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江苏省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等先后成为江苏省地方标准和规范,对规范从业单位质量行为、保障交通建设工程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继续强化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 以局域网、办公自动化、质量监督管理平台的建设与开发为基础,定期对质量监督检查数据和重点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每季度对质量监督数据进行统计,发布质量监督工作分析报告,分阶段提出质量控制要点、难点及针对性要求;每半年对全省质量信息数据进行汇总统计。不断加强数据维护和更新保障,形成了内容丰富、更新及时的质量监督信息系统,初步实现了质量监督、安全监管、定额造价和行业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网络化,提高了全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准确性、科学性。 三、加强行政执法,推进质量监督工作法制化进程 为进一步突出政府质量监督的行政执法职能,推动质量监督由技术执法向行政执法转变,近年来,我局积极开展了质量监督行政执法工作的探索。 ,一,夯实制度基础 我局从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安全监管、监理行业监管、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等方面,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并有序推进了此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质量监督工作法制化的基础。 ,二,开展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宣贯 积极开展交通运输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文件汇编工作,同时召开全省公路水运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质量监督工作好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提高质量监督人员的工作水平。 ,三,严厉惩治不规范建设行为 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认真核实质量举报问题,严格执行通报、曝光、整改、处罚等处理措施,对于群众举报件件有落实,件件有反馈,有效维护了交通建设市场秩序,保证了工程质量。 四、深入思考,谋划“十二五”质量监督工作的高位运行 交通建设工程发展的兴衰系于质量,工程质量是交通运输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十二五”期间,我们将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质量创新、技术创新为驱动,以“品牌”工程建设为主线,以“平安工地”活动为支撑,坚持安全发展、优质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建设一批国家级质量安全品牌示范工程,进一步提升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品质,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在更高水平支撑江苏经济转型、科学发展。概括起来说,就是要实现交通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体系健全,标准完善,监督有力,创新发展”的目标。 ,一,健全各级质量监督网络~提升质量监督队伍整体素质 队伍建设是质量监督工作的基础,是质量监督事业的重要保证。建立健全质量监督体制机制,一是要推进县(市)级质量监督机构建设,联合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县(市)级质量监督机构进行考核与验收,明确其地位,推动省、市、县三级质量监督、安全监管网络全覆盖。二是以局域网、办公自动化、质量监督管理平台的建设与开发为基础,加快省、市质监机构信息联网畅通工程。三是坚持依法监督,树立诚信理念,提升服务意识,树立信息理念,建设一支公信度好、责任心强、执法严明、业务精湛的高素质质量监督队伍。 ,二,建立和完善质量监督制度标准体系~进一步提升监督效能 制度建设是抓好管理的基本保证,也是管理工作的着眼点。“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继续坚持制度先行,努力建设形成适应管理要求的制度体系,推进质量监督的依法管理、科学管理。2011年,我省新出台了《江苏省公路水运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程序及标准》和《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指南》,《江苏省公路水运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法》、《江苏省公路水运建设工程安全监管规定》等技术标准文件也将在“十二五”期间陆续出台。 ,三,坚持依法履职~不断提升监督工作权威性和威慑力 1、加大从业单位行为规范和现场实体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力度,坚持“一处都不能放过”。加强对项目法人质量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加强对现场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质保体系运行情况监督检查,加大对工程实体质量和施工、监理、试验检测人员行为规范情况的检查力度,全面推行对高速公路、跨江通道等重点建设工程的精细化施工管理,狠抓质量问题和违规质量行为查处。 2、强化质量源头监管,做到“一关都不能遗漏”。积极推动质量监督工作由注重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向加强工程前期工作的监管延伸。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勘察设计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把加强勘察设计质量的监管作为提升全省交通工程建设水平的新举措。研究推出勘察设计质量监督相关办法,全面推行精细化设计管理,积极探索设计与施工的科学衔接机制,不断建立健全符合我省交通建设行业实际,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的勘察设计质量监管工作体制机制。 3、推动各类交通建设工程质量齐头并进,使得“一个都不能掉队”。充分借鉴高速公路、跨江大桥等重点工程的建设管理经验,整合各市、县管理和技术人才,规范建设项目的管理,进一步提升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农桥和危桥改 建、拆渡建桥和业主码头工程的管理水平,推动各类交通工程建设质量的全面协调提升。 ,四,开拓创新~谋取质量监督工作高质量高平台发展 1、坚持“质量第一”,全面打造江苏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品牌”。密切结合交通建设工程实际,在交通建设工程管理、从业单位和人员中全面实施“品牌”工程,为实现江苏交通建设工程质量优良率、工程耐久性、低碳节约环保水平、质量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安全管理水平全国领先提供保障。大力推动“品牌”工程创建活动,开展以“诚信”、“责任”和“创新”为主题的工程质量“品牌”意识宣传教育,建立江苏交通建设工程“品牌”质量管理的成套制度,培育“品牌”管理团队和“品牌”从业单位,打造一批质量精品工程,全面提高江苏交通工程的美誉度、知名度和信任度。 2、推动“科技振兴”,不断强化工程技术和管理创新。充分发挥交通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开展新技术的研究,继续推动新工艺、新工法的编制和新材料、新技术的集成应用,助推交通建设工程造价逐步降低、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同时,借助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推动管理创新,不断提升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 3、注重“以人为本”,加大实施人才振兴战略。改变重器轻人的观念,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以交通运输部即将出台的《公路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为契机,细化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管理办法,规范工程分包管理。以提高参建单位和人员素质为基础,坚持规范与培育、发展并重,大力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群众智慧和崇尚诚实守信的劳动风尚,推动形成层次多样、结构较为完善的施工、监理、试验检测队伍。 4、落实“全面发展”,探索地方铁路、机场建设质量监管的新思路,研究已建成公路水运工程管养质量监督新机制。积极探索地方铁路、民用机场建设质量监管机制,争取省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在地方铁路、民用机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中的空间,不断适应大交通发展形势的需要。研究适合江苏实际的公路、水运工程养护质量标准体系,及时对营运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状况进行评价,适时制定“公路、水运养护工程质量监督办法”,启动养护大、中修工程的质量监督。 5、追求“整体效应”,积极探索推进设计监理一体化。目前,我省大多数交通工程建设项目采用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设计、勘察、监理、施工单位分别招投标,各职能单位职能分割,仅着眼于所管阶段,缺乏整体观念,前后信息链断裂,缺乏完整一贯的信息支持,监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 发挥。采用设计监理一体化模式,可以有效节约业主的前期投入,减少工程变更的发生,推动设计方案更加优化,工程管理协调更为简捷,工程总投资、质量和安全风险更为可控。“十二五”期间,预备在分析当前监理工作存在突出问题的基础上,选择示范性工程,大胆实践,创新监理工作,努力探索形成适应交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实际的设计监理一体化机制,切实发挥监理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五、积极打造文化高地,构建质量监督工作战略基点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积极探索培育先进的质量文化,不断用软实力助推质监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弘扬廉政文化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开展权力内控机制建设及创先争优、“政风行风作风树一流”等主题实践活动,推动质量监督人员增强党性修养,增加拒腐防变的能力,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 ,二,注重人文关怀~倡导人本文化 从内部管理制度入手,建立健全职工婚、产、病、丧慰问制度,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全面提高质量监督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营造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的和谐氛围。 ,三,重视交流提升~推进学习型、人文型机构建设 大兴学习之风,开展省、市、县质量监督机构之间的学习研讨,坚持团队学习与个人自学并举,全面学习理论、业务和综合文化知识,形成一支综合素质优秀、业务水平精湛、作风扎实严谨、不断超越创新的质量监督队伍。 ,四,创新质量管理理念~打造工程质量监督文化 质量监督工作者扎实有效的质量管理作风,质量监督工作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科技绿色人文的交通建设工程,都是工程管理文化的集中体现。交通工程建设管理者要进一步传承管理文明,真正让先进的监督管理文化成为质监人的文化符号,让优质的工程景观成为质监人的文化名片。 六、探索长效治理机制,长保质量通病治理成果 一直以来,质量通病是制约公路水运工程品质提升,影响工程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大障碍。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管理者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就积极组织开展质量通病治理,做了大量工作。2009年以来,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公路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省进一步细化治理目标、落实措施、强化考核,以全面提高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安全性为目标的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在全省交通建设工程领域广泛开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质量通病治理不是治在一时,不能只管 一段,必须不断巩固通病治理成果,探索通病治理的长效机制,直至最终根除通病痼疾。 ,一,以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指导工程建设 全寿命周期涵盖了工程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维修到拆除的全过程,结构全寿命周期成本为上述各阶段耗费费用的总和。以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指导桥梁工程建设,尤其要加强处于降低周期成本基础地位的设计、施工、运营阶段的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工作,有效降低通病的发生概率。 ,二,从设计、管理等源头解决好通病治理 1、完善合同管理。通病治理要纳入建设单位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试验检测等单位签订的合同,通病治理情况也要成为履约考核的重要内容。 2、将通病治理纳入施工图审查和设计交底范围。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必须分析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从设计角度提出治理措施并在总说明中明文表述,在设计交底时向施工、监理等单位作详细解释。 3、充实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必须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周密考虑质量通病治理的组织领导机构、治理技术方案、措施落实。 4、完善监理计划和细则。监理单位在制定监理计划时,要全面考虑通病治理监理工作。在制定监理实施细则时,要将通病治理监理工作细化到旁站、巡查过程中。 5、完善动态管理制度。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帕布斯?海恩曾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充分吸取“海恩法则”的教训,就必须要在通病治理中强化动态管理。要加强质量状况统计分析,不断加强人员培训,加强试验检测的指导作用,不断提高质量通病治理水平。 ,三,落实质量责任制度 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参建单位和人员治理质量通病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进一步细化责任分解,落实质量责任,不断提高通病治理的针对性。 ,四,强化质量监督力度 在项目质量监督周期内,要将质量通病治理列入质量监督计划;在综合督查、专项督查中,要将通病治理开展情况作为督查重点;在质量监督报告中,要对有关单位质量通病治理情况进行评价。 ,五,集成推广通病治理成果 为巩固通病治理成果,提高质量通病治理效率,我局组织编写了《高速公路质量风险预控手册(桥涵分册)》、《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示例》、《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指南》等技术文献,便于工程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工程一线技术人员在工程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过程中学习参考,超前管理和主动预防质量通病。 七、建立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长效机制 2010年3月份以来,根据交通运输部统一部署,我省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活动。经过一年多的有力部署和广泛开展,我省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基础得到了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形势持续保持平稳。下一阶段,我们将从三个方面着眼,推动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一,丰富完善“层级管理法”及其工作机制 近年来,我们在行业管理、落实责任、建章立制、科学研究、严格检查上下功夫,逐步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行业监管与项目监管相结合的“层级管理法”,简称“GPO法”。G、P、O分别代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行政体系为主的政府层级管理体系(即Government);二是以建设单位为核心的项目参建单位之间以其法定职责为主要内容的项目层级管理体系(即Project);三是以各参建单位总部与项目、现场 组织或派出机构形成的单位内部层级管理体系(即Organization)。“层级管理法”形成政府、项目、企业监管相结合的安全监管新模式。通过政府对项目、单位两个管理体系的监管,单位对项目管理体系的推动,最终保障项目体系的正常运行,实现现场安全生产的目标。 我们将不断丰富完善我省“层级管理法”的内容和工作机制,不断激发各参建单位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推动全省公路水运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一是以出台《江苏省公路水运建设工程安全监管规定》为契机,明晰项目前期、设计、招投标、施工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管责任,建立和完善“统一监管、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工程安全监管体制,将以往以项目为重的安全监管机制转变为行业与项目并重的新机制。二是加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内部安全生产管理,加强现场行为与单位资质信用的综合管理,尤其是加强属地施工企业现场表现与其《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证书年检挂钩的力度,促使参建单位总部积极主动地指导、督促现场派驻机构的安全生产管理。三是强调和突出建设单位在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总体责任,增强建设单位在内部工作谋划、人员配备、资金保障、考核奖励等方面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力度,充分发挥建设单位在整个项目安全管理的龙头作用,为项目安全管理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总结推广“平安工地”建设经验 进一步总结一年多来“平安工地”建设活动的经验,完善《江苏省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达标标准》,转变以往简单地以是否发生事故来论管理水平高低的做法,推动“标准”成为衡量项目安全管理水平的标尺。通过“标准”选拔优秀的参建单位,并在现有的法规和政策空间内给予激励,树立广受赞誉、受人尊重的典型,促使其他单位、项目发自内心地学习和提高,真正做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三,探索研究现场施工安全标准化 在加强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现场施工安全标准化的问题。在积极调查研究、组织科学攻关的基础上,先期开展支架、临时用电、现场布设等若干专项的安全技术标准化指南研究,建立起符合我省省情的分类标准。在今后各类安全检查中,我们要指导、督促检查单位提高自身检查水平,以各类管理、技术标准为指导,重点把握在建项目整体安全可控情况,对于严重违规的项目、单位一律做出处理,全力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最终实现我省公路水运工程建设的长治久安。 落实责任 扎实工作 努力开创上海“平安工地”建设新局面 上海市公路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 2010年3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公路工程平安工地建设活动的通知》(交质监发〔2010〕132号),制定了实施方案,确立了开展平安工地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明确了平安工地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在3月31日召开的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部署了全国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出了推进平安工地建设的具体措施。 为深入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方略,上海市建交委高度重视上海建设交通系统平安工地建设工作。上海市公路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在市建交委领导下,结合本市实际,以世博会举办为契机,以交通运输部“平安工地”建设要求为抓手,全面提高公路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水 平。切实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落实到基层,全面夯实安全工作基础,做到“安全基础管理精细化、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的“平安工地”形象。确保了“平安世博”目标的实现。 上海市公路建设推进“平安工地”建设活动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回顾创建工作,总结创建经验 上海市公路工程在平安工地的创建过程中涌现了一些好的做法、创建的亮点和特色。为促进“平安世博”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2010年通过努力也实现公路工程“零伤亡”的目标,平安工地的创建工作在以下六个方面取得了成效。 ,一,推行班组管理规程~夯实基础安全工作 崇启通道(上海段)等工程自开工以来,公司领导与施工、设计、监理单位的分管领导们清醒地认识到,基层就是班组,管理链条往往脱节在班组。因此,强化班组安全保证体系建设,是平安工地创建的重点。他们推行班组管理规程,夯实基础安全工作。施工现场设施实现“定型化、标准化和工具化”,为安全作业提供好的硬件设施。 首先,开展了平安工地创建宣传活动。2010年4月颁布了基层安全管理的地方标准《上海市建设工程班组安全管理 标准》(DGJ08—2061—2009),总包单位将《班组管理手册》分发到各班组,并要求班组按《手册》内容进行管理,加强班前、班中、班后的教育,开展班前宣誓、教育活动。力求每个工人牢记安全质量。 其次,通过实施管理行为的自查自纠,消除“以包代管”现象。经过一段时间各方共同努力,现场作业工人不符合安全生产的陋习得到很大程度的改进,自我保护意识得到提高,违章作业明显减少。 再次,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认真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各施工标段和现场监理做好工程建设施工中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同时,按照总包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将分包人的安保体系纳入到总的安保体系范畴,统一管理。 ,二,积极创办民工夜校~增强基层安全意识 林海公路等工程项目部在提升农民工素质,打造学习型项经部的做法,在平安工地创建中有特色。他们以创建学习型项经部为抓手,注重学习和能力教育,从细节着眼,强化施工管理工作。将劳务队伍统一纳入平安工地创建管理工作,开办农民工业余学校,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设立农民工探亲房,定期组织体检,发放电话卡等,并组织优秀农民工参观上海世博会。 根据工地特点,设置了“五小设施”且分隔合理,安排专人负责清洁。积极开展文娱活动,组织乒乓球、篮球比赛,开设流动图书室。定期开展 “周五小课堂”活动,能者为师,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 ,三,实施网格化安全管理~确保安全风险受控 通过多年的积累,上海已形成了一整套公路工程建设的管理体制、工作制度和监督体系。 其中,网格化管理是上海2006年推出的一项安全管理措施,经过几年的运行和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已成为加强工程现场监管,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的一项有效的管理方法。 网格化管理的核心,是以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负责的四级安全保证体系为主线,以专业督导、安全专职管理、危险源安全监控、班组安全管理、信息化管理为节点,从公路工程建设的空间和时间上形成了一张平安建设的安全管理网。 上海公路建设工程通过建立施工区域网格化管理体系,健全基层安全监管网络,真正体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区域包干到人。2007年,又推出现场安全监控员制度。使安全监控人员必须覆盖到施工现场各个 作业点,做到“有施工生产必须有安全监控”,制止违章施工、消除不安全行为、及时消除隐患。 近年来,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逐步形成了层级管理网格化、专业督导网格化、班组安全管理网格化、检查考核网格化、信息管理网格化,具体做法如下: 1、层级监管网格化。 我站对受监公路工程每个项目委派2名安全监督工程师,做好安全监督交底、开工前安全生产条件核验、重大危险源首件实施前的安全生产条件核查和安全竣工验收。 建设单位必须设置安全部门,配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协助监督站安全监督工程师完成工程安全监督任务,落实安全生产专项费用,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实施首件制验收。 监理单位应按所监理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数量规程情况配备安全监理人员,能确保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实施连续跟踪监视。 施工单位工地现场严格按交通部2007年1号令《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要求按照每5000万元施工合同额的比例配备一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且为公司直接委派。另外,在工地现场按安全员与现场安全监控员1? 3的比例配置现场安全监控员,确保每个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作业点上有监控员监控。 2、专业督导网格化。 由我站组织并授权,各主要建设单位选派工作责任心、业务能力较强的人员,按各建设条线为单位,根据公路工程的桥梁、隧道、路基路面、大中修养护为专业组,组成约5—6人为一组的督导队,作为监督站监督管理工作的延伸,从而进一步加强公路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督导队采取网格化分块包干管理模式,对新建、改建以及大中修工程的安全生产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监督检查。具体工作有:检查工地安全工作情况及记录台帐;巡查工地安全生产情况,重点对施工现场危险源、重点部位进行动态监控;制止和纠正违规作业或一般安全隐患问题,开具《建筑安全隐患整改》;追踪、督促安全隐患的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安全生产事故,做好现场保护监督和取证工作等。 督导队每月做到“三个一”,即组织一次分配区域内工程的巡查,组织一次督导讲评通报例会,向监督站递交一份督导报告。若发现安全生产事故,则立即报告。监督站不定期派员参与督导队的检查、指导和监督。 3、班组管理网格化。 上海公路全面实施《上海市建设工程班组安全管理规范》,将安全工作落到班组。班组作业人数以30人为宜相对固定,设班组长、配安全协管员,班组长对作业区域的安全状况进行不少于2次巡查,制止违章作业和不文明施工行为,安全协管员协助班组长全过程实施班组安全生产管理,记录班组安全活动记录。班组每天作业确保完成安全生产18个规定动作,即: 班前管理:巡查交底、考勤、自检互查; 班中管理:规范操作、作业文明、设施维护、作业监控、制止违章、工序衔接、险情处理、事故处理、工完场清、清点复查; 班后管理:班后活动、入库管理、环保节能、宿舍文明、业余生活。 4、检查考核网格化。 上海公路工程全面实施安全质量(安全的工作质量)标准化达标考核,按时间要求网格化巡查机制并作为发现问题的主要渠道,明确专人负责。要求施工单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每日工地巡检,每周一次项目经理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和安全例会,每月工地的上级企业安全部门组织工地安全生产自评;要求工地监理组安全监理工程师每日巡视,每周驻地高监组织一次安全生产检查和安全监理例会,每月总监办组织 一次安全生产检查;建设单位每季度组织一次安全生产考核。 安全监督工程师按工程进度及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实施阶段,每月一次对建设工地实行巡查,并记录工地情况。安全监督工程师发现的安全生产或文明施工等问题,在当日报送监督站,主要问题由监督站在一个工作日内转有关专业部门处置。监督站每季度组织一次全面的考核,结合日常监督工作对每个公路工地核准安全工作的阶段性等级,分“不合格、合格、优良”三个等级。 5、信息管理网格化。 监督站层面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为主要网络平台,建立了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信息网络,实现安全信息网格化管理。主要包括:工程基本信息、工程受监状态、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情况(申报、考核、竣工评定)、安全隐患排查情况上报、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实施预报、安全事故信息上报、安全生产动态考核管理,实施对动态考核责任主体(工地、企业相关人员)的安全生产业绩考核记分,、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等事项。信息间实现各板块联动、监督站与工程各方互动,从而达到信息网格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及公示性。 在工程项目中全面实施施工现场用工管理软件,实现民工信息、综合保险等管理;推行施工作业现场视频适时监控系统,特别是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作业实施区域、危险区域、施工与通行交通交错复杂区域等重点区域实施作业适时监控。通过各类安全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完善,不断达到安全监管信息的网格化覆盖。 ,四,大力推行标准化设施~提升公路建设形象 上海S6高速公路工程在创建交通部“平安工地”活动中,根据当前推行标准化施工相关要求,结合实际,加大投入,各参建单位在管段内建设钢筋集中加工车间、大型混凝土搅拌站、预制构件场。通过“三个集中”,确保工程建设优质高效推进。 在项目部各级领导的精心指导下,各施工单位进场伊始,便对预制场合理规划与布置,结合标准化施工有效开展,加强员工培训,加大岗位练兵力度,把标准化施工与优化施工方案相结合,有力地促进了项目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是推行标准化砼施工,将砼集中拌合。采用两台HZS120型机组,8个150吨水泥筒仓,储存水泥1200吨,6个砂石料仓占地约5100平方米,按照2米堆高计算,储存10000立方米砂石料,砂石料仓为封闭式,可挡雨、防尘、遮阳。 二是推行标准化钢筋集中加工。钢筋加工车间的合格原材料及半成品采用分类、分型号集中堆放,并用标识牌标识明确。两条生产线都有各自的钢筋集中加工车间,并购置了先进的钢筋数码弯曲机。 三是推行标准化构件集中预制。场地布置两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均设置31个制梁台座;64个双层存梁台座,存梁128片。 四是推行标准化吊装施工。大力推行模块化施工,承台、立柱钢筋采取加工车间集中加工、现场整体吊装拼装、立柱采用整体钢模,柱顶搭设施工平台,并用高空作业平台车配合施工,该工艺取消搭设脚手架带来的复杂工序,降低了施工风险,提高了施工效率。 ,五,狠抓文明施工管理~落实便民利民措施 在市建交委领导下,为确保实现“平安世博”目标,我们对本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实施了一系列针对性的管理举措,这些管理措施经实践和时间的考验,证明是积极和行之有效的。上海市公路工程文明施工取得了成功应对“上海世博会”的重大成就,文明施工形势稳定好转,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文明施工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建设参与各方对文明施工的观念发生深刻转变,文明施工的认知度和自觉性得到 大幅度提高。从无视环境污染的野蛮施工,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施工思路转变。从要我搞文明施工,向我要搞文明施工发展。从文明施工就是清扫工地垃圾,向为满足上海世界级大都市和广大市民对文明施工的需求发展。 二是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对文明施工管理理念和执法方式也有了重大的转变。确立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将城市文明施工管理的价值目标定位在为“人”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并通过不断地影响、改变某些建设和施工的不良行为习惯,从根本上改善人所生存、活动的城市环境的整体秩序。 三是开展文明施工对口学帮活动。对部分文明施工管理后进的,组织他们到相应做得好的单位学习。同时,把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考评作为加强文明施工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用现场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提升公路工程文明施工水平。 检查发现,去年上海公路工程涌现出许多文明施工好的建设项目。这些建设项目的参与各方,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文明施工实施了规范化、标准化、定型化管理,采用环保低碳、节能清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方法实施建设,将本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提高到一个崭新水平。如: 上海S6公路工程,按照《上海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48号)》,在施工现场设置了施工铭牌、文明施工告示牌、农民工维权告示牌、安全文明工地宣传牌等告示承诺牌,加大宣传力度,让市民了解工地、了解S6公路建设情况。 他们还按照市建设党委要求,开工伊始,各参建单位即组建了项目联合党支部,联合地方村委、社区警务工作站、驻地高监等作为联合党支部成员,并与他们签订了社区警民共建协议书,让项目党建融入社会、融入管理、融入科技,确保和谐平安。结合党建工作实际,规范项目流动党员管理,举办“党组织就是流动党员的家”系列活动,实行党员证制度,做到了项目员工与流动党员同工作、同学习、同生活、同活动、同娱乐。 在控尘措施上,各施工主体标段均成立专门的文明施工清洁队伍,随时对便道进行清理,并采用洒水车洒水。 对施工现场的发电机等强噪声设备搭设封闭式机棚,采取消声装置,并尽可能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管桩打桩机为避免扰民,在18?00—6?00时段停止施工;施工时应采用隔音布、低噪声震捣棒等方法,尽可能降低噪音污染,施工便道保持平整,施工车辆不得鸣笛。管桩施工到离民房较近的区域,为避免扰民,采取静压桩机施工。 在渣土泥浆处置上采取了一系列渣土处理措施,在施工现场及梁场设置车辆清洗设施以及配套的排水、泥浆沉淀设施,工地水沟畅通,水源循环利用,污水经三级沉淀后再排出。运输车在除泥、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工地。 工地食堂管理制度健全,卫生许可证及操作人员健康证均已办理。环境整洁,餐具规范;工地医务室药品、急救器材齐全。 ,六,构筑安全信息平台~实现工作质量标准化 在构筑安全信息平台方面,针对上海市公路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重点做了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将有关企业参加平安工地建设情况,统一纳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实施诚信考核。并与招投标和资质管理挂钩,形成现场安全监管与建设市场监管的有效联动机制。对确定为市级平安工地示范工程的参建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对在建设活动中走过场,工作措施不得力,工程现场管理混乱的单位,要坚决依法处罚,发生责任事故的要严肃查处。不断探索和完善施工现场与建设市场联动的长效机制。 二是加强平安工地创建工作的监督管理。要求相关机构将这项工作纳入日常的监督工作中,在公路工程的开工阶段,明确此项工作目标,针对事故易发的重点行业、关键部 位、薄弱环节和季节特点,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帮助和指导工程参建单位做好“平安工地”建设活动,依法严肃追究各类安全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提高执法实效。同时做好“平安工地”建设宣传推广工作。 三是从严达标考核,样板领路,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建设单位负责对本项目开展“平安工地”达标验收,验收不合格的,应立即停工整改。监督机构根据标准组织抽查,确保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整体提升。建议建设单位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树立本项目“平安工地”示范样板,通过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等平台推广先进做法。从而推动整个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创建工作。 在实现工作质量标准化方面,重点做了以下八项工作。 一是将“平安工地”达标考核与上海市已于2006年实施的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考核工作有机结合,对公路水运工程继续做好考核评定工作,考核工作按各方职责细化到工程实施的每周、每月、每季度、每年、直至竣工。考核工作充分依靠参建单位的基础安全管理工作,考核内容也与“平安工地”建设相结合,从而进一步推动“平安工地”建设。 二是加强安全监管组织体系建设。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第一线在企业,是安全生产最基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一环。加强政府对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理监管,决不是替代 建设参与各方的安全责任。只有真正建立起以建设项目为核心,以参建企业为主体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才能实现安全生产。 三是扎实推进教育培训工作。我们在创建活动中扎实推进教育培训工作。针对当前建设工地有相当的作业人员都是从农村直接到工地,技术素质不高,未得到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意识薄弱,自我保护能力差,加上安全交底有漏洞、不到位等,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在工程全面施工前,建设单位和施工总包单位必须举办各类安全业务培训,逐步形成安全网格化管理的态势。并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要求为农民工办理信息卡,在项目上建立农民工管理的数据库。 四是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实践证明,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是从源头和根本上防范事故的有效途径,很多积重难返的问题和沿袭多年的危险做法得到彻底解决。通过专项治理,集中消除了重大事故隐患,推出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真正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目的。 五是保证安全经费投入。施工现场必要的基本安全防护设施,是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一道防火墙,是保障一线作业人员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经调研,近年来,我市公路工程中未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但是一般事故比例偏高,与安全防护措施不符合规范标准,有相当的关联度。安全保障物 资缺乏是极其危险的。我委坚定不移地推行工地安全标准化建设。 六是做好重大公路工程风险评估工作。近年来,上海市重大建设工程迅猛发展,控制施工安全是一项十分艰巨和紧迫的任务。市建交委非常重视大型公路桥梁、越江隧道工程的风险评估工作。评估组织要以施工企业为主体,建设单位、主管部门逐级开展。评估内容要突出危险环节,解决实际问题。评估方法要简单易行,务求实效。风险评估贯穿于建设全过程。并按风险节点分阶段跟踪验收和总结,确保工程风险管理始终受控。 七是抓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管理,确保公路工程重大危险源受控,是我站实施“平安工地”建设的重点之一。我站要求各工程参建单位要在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实施前,根据工程特征、环境特点,进行充分的辩识和策划,制订有针对性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特别是针对水文地质复杂的深基坑工程、桥梁结构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大型起重吊装、交叉点施工作业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必须在方案逐级审批、专家论证、安全技术交底、现场检查和验收等环节上严格管理。 八是未雨绸缪,做好应急预案。针对气候突变、强风大雨等恶劣气候影响,公路工程各参建单位要充分考虑和制定应对措施,从而确保重大危险源得到安全控制。 紧紧围绕“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 努力打造优质、安全的水运工程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质监站 山东省是我国岸线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大陆海岸线全长3122公里、岛屿岸线686公里。目前,全省沿海共拥有七个港口,形成了以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为主要港口,威海港、滨州港、东营港、潍坊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的宏观发展格局。2011年初,国务院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今年以来,在交通运输部和省交通运输厅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这一中心,全省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而作为交通工程监督重要组成部分的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综合监管,对规范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从三个方面作汇报: 一、全省水运工程建设简要概况 “十一五”期间,全省港航共开工水运建设项目114个(包括陆岛交通码头13个),建成76个,完成投资389.2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6倍。五年间,沿海港口泊位数由“十五”末的294个增加至473个,增长60.9%,;港口通过能力由2.5亿吨增加到4.6亿吨,增长83%;一批煤炭、矿石、原油和集装箱专业化码头相继建成投产,四大货种运输系统基本形成;沿海港口吞吐量由3.84亿吨增加到8.64亿吨,沿海港口的规模化、深水化、现代化趋势十分明显。沿海港口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近80亿元,吞吐量连续6年每年以1亿吨的台阶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全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到1150公里,新建微山二线船闸、台儿庄复线船闸?级船闸2座。建设了泗河口、跃进沟、龙拱河、郭庄等国内领先水平的内河现代化港口,内河港口码头专业化、现代化、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通过能力达到4543万吨,吞吐量达到6545万吨。 2011年,全省水运工程建设项目共74个,其中沿海港口项目51个,陆岛交通项目8个,内河建设项目15个。全年计划投资84亿元,截至8月底,全省水运工程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已累计完成投资50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60%。预计至年底,沿海港口新增深水泊位16个,新增通过能力3160万吨,其中集装箱175万TEU。 二、全省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开展情况 全省水运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管由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委托我站全面负责。在质量监管方面,省、设区的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所属的质量监督管理机构按照项目管理权限,具体负责工程实施阶段的质量监督。根据《山东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实施细则》规定,由国家及省审批、核准或列入国家及省基本建设计划的水运工程建设项目,以及省交通运输厅委托的其他项目的质量监督工作由我站负责,其余项目由市级交通质监站负责。鉴于青岛、日照两港口集团尚未办理水运工程质量监督职能移交手续,因此,集团内的项目质量监督仍由原港口质监站负责。在安全监管方面,水运工程遵循“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根据《山东省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委托我站具体负责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管理机构作为项目法人的工程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其他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由项目所在地的市级、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 我省交通运输系统历来非常重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多年来,在交通运输部的指导下,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安全为工作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规定,大力推行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四化”管理,不断健全监管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完善监管措施。持续开展质量通病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平安工地”建设活动,扎 实推进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工程建设质量及建设管理水平稳步提高,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稳定状态。从2011年上半年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情况看,项目建设从业单位能够认真执行国家质量、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工程建设中,从业单位工程质量、安全责任落实,保证体系健全,保证措施全面,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管理逐步规范,安全生产费用投入逐步得到保障,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不断完善,工程建设质量稳步提高,没有发生较大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事故。今年我省新开工水运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各级交通运输质监机构积极推行质量监督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制度,明确工作流程,落实监督责任,严格质量标准,完善质量监控及检测、鉴定措施,工程实体质量逐步提高。2011年上半年全省水运工程质量检测项目合格率达到95%以上。混凝土原材料、强度及耐久性抽检合格率达到100%;重力式码头工程、港区道路堆场工程质量检测合格率达到94%以上;船闸工程质量检测合格率达到100%。年内交工及竣工验收工程合格率100%。 三、全省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省不断采取有力措施,强化水运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主要做法有以下几方面: ,一,狠抓水运“四化”管理~完善制度标准体系 为推进交通管理由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由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实现交通行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省厅在全行业组织开展了“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人本化”四化管理工作。根据本省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实际,我们加强了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制度、工作程序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先后制定了《山东省港口管理条例》、《山东省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山东省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管理实施细则》、《山东省交通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实施细则》等管理办法。我站还认真梳理了我省公路水运质量安全管理文件,编制了系列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各阶段监督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明确了工作职责,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标准化体系,进一步提高了全省水运工程监督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促进了监督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省厅严格项目基本建设程序管理,先后制定了《山东省公路水运工程设计审查管理办法》、《山东省水运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积极推行勘察设计“双院制”、设计变更及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评审制”审查模式,严把设计关口,提高设计、设计变更及专项施工方案的规范性、合理性;大力推进交通建设项目招投标“五个一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工程招标 投标管理。工程开工前,我们严格要求建设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办理质量监督和开工备案手续。各级质量监督机构在质量监督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监督项目进行检查。质监机构对每个监督项目,坚持每年不少于4次巡视检查、2次专项抽检,并根据工程进度,不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和验证性检验。对重点水运工程建设项目,省厅每年组织有关单位进行综合检查和市级互查,对工程建设程序执行情况、建设市场管理情况、工程质量管理行为、施工工艺、工程实体质量等进行检查和评价,对施工安全管理情况和现场安全行为、措施进行检查督促。 ,三,持续开展通病治理~不断提高质量水平 按照交通运输部统一部署,省厅积极组织开展了水运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各级水运工程监管单位和工程参建单位高度重视,积极参与。通过制定质量通病治理方案,确定通病治理示范项目,组织进行现场观摩学习,各项目参建单位质量管理和通病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通病治理过程中,各单位根据项目自身特点,对项目质量通病进行集中攻关,根据研究成果,采取针对性强、效果好的治理措施,项目常见质量通病得到有效治理。项目质监机构在日常监督检查中,有针对性地督促质量通病治理活动的开展和相关治理措施的落实,形成了质量通病治理长效机制,工程建设质量不断提高。 ,四,规范试验检测行为~保证质量监控效果 试验检测结果是工程质量控制和评判的依据,工地试验室是试验检测基础数据的主要来源,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管理。为保证我省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工作质量,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管理工作的意见》,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省厅在《山东省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管理实施细则》的基础上,按照“四化”管理工作要求,对标准化、规范化工地试验室管理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2011年6月制定了《山东省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与管理指南》,为工地试验室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标准模式,规范了工地试验室的建立和试验检测工作,明确了工地试验室量化考核办法,促进了工地试验室综合能力、管理水平和试验检测数据准确性的进一步提高。并通过组织开展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对不规范试验检测行为和试验检测资料的检查力度,基本解决了检测频率不足和检测资料虚假等问题。 ,五,完善质量监控手段~夯实质量管理基础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管理经验,健全完善质量监督管理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过程监督,强化验证性检验。改变以往重视交工检测鉴定等事后控制的质量监督方法,加强事前、事中控制,加强过程监督和验证性检测,加强问题复查。工程开工初期,重点加强对参建单位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检查,以及人员、设备到位等履约情况检查;建设期间进行巡视检查、综合检查,根据项目进展状况适时安排专项检查。日常监督检查由过去重实体质量向实体质量、管理行为、施工工艺并重转变,并加强对影响工程实体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关键工艺、关键部位的监督。按照交通运输部《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等规定,加强验证性检测工作,并将验证性检测结果与施工、监理单位检测资料进行对比核查,对预防和震慑检测数据造假起到了一定作用。加强对检查问题整改情况的复查。日常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现场出具抽查意见通知书,明确整改要求,限期进行整改,并对问题整改情况及时进行复查,督促有关单位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二是加强工程质量检测,规范质量鉴定工作。日常监督过程中,加强对工程进行实测实量,用数据说话。定期对工程原材料等进行专项抽查检测和对比试验,发现问题,找出差距,采取措施。规范工程交工质量检测鉴定工作。单位工程完工,符合鉴定条件后,项目监督工程师编制质量鉴定计划,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试验检测机构对工程实体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测,检测合格后,组织进行观感质量评价和 资料核查,结合日常监督检查情况,确定工程质量检验综合结论,客观地核定工程质量。 三是加强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为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我省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中的应用,实现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提高工作效率,开发应用了“山东省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信息统计系统”。建立日常质量监督管理和质量检测数据报送平台,实现质量检测数据的即时报送和质量状况的即时统计分析。通过对工程质量的动态管理,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对规范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提高质量监督机构监管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六,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市场激励机制 根据上级有关要求,我省陆续出台了《山东省交通建设市场从业单位和人员信用评价实施细则》、《山东省交通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实施细则》等管理办法,《山东省公路水运工程项目信息公开实施暂行办法(试行)》也将于近期印发试行。另外,我们同时研发运行了“山东省交通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交通工程项目信息公开管理系统”,并启动了“交通工程电子招标投标管理系统”的建设,以上系统的建立运行,为加强市场主体的动态监管,形成公开、公正、竞争、有序的市场激励机制创造了条件,为加强我省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监管水平及工作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七,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完善安全监管措施 在工程安全生产监管方面,我们也不断积极探索,总结管理经验,突出抓好了以下几点: 一是按照“管工程建设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全面落实参建人员的安全责任,推动安全职责岗位登记工作的开展。在工程开工报告中要求施工单位明确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并通过安全监理工程师审核。二是加强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工作,明确要求安全生产条件不达标的分项工程不得开工。三是抓安全专项方案的编制和审查。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编制、审查,并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四是加大对监理人员安全监理工作的督查力度,增强全体监理人员的安全监理意识,发挥监理人员的安全监控职能。要求建设项目必须设置专职安全监理人员,并落实全体监理人员的安全监管职责。从而形成“安全监管、人人有责”,“专职监理、全员监控”的工作局面。五是组织好安全专项督查活动和交通基础实施建设隐患排查工作,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薄弱环节,现场签发“整改意见通知书”,提出整改要求,监督整改并进行复查。六是积极开展“平安工地”建设活动。制定《山东省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达标标准》,组织召开全省“平安工地”建设活动示范项目现场观摩会议,总结“平安工地”建设活动开 展的成功经验。七是开展“安全员杯”评选活动,对优秀安全监督员、优秀安全管理工作者、优秀安全监理工程师和优秀专职安全员进行表彰,建立安全管理激励机制。八是持续开展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企业“三类人员”、安全监理人员培训教育,不断提高我省施工企业“三类人员”及安全监理人员持证率和安全监管水平。九是规范安全生产费用计列支付,保证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断完善现场施工安全措施。 近年来,我省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责任逐步明确,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按照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五化三体系”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我省水运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华东片区质量安全监督网会交流材料 安徽省交通质监站 一、公路水运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总体状况 2011年我省主要建设任务是: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45亿元,力争280亿元,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3000公里。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1600公里。农村公路要推进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民生工程和安保工程。加快内河水运重点工程建设。 目前,我站共监督项目38个:在建高速公路(含独立特大桥)项目22个,建设里程1079公里;水运项目16个,其中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公司投资项目4个,社会投资项目12个。 2011年上半年,我省高速公路关键质量指标一次抽检总体合格率为96.96%,干线公路各项质量指标一次抽检总体合格率为96.2%,农村公路一次抽检总体合格率为 95.9%,水 运工程一次抽检总体合格率为92.3%,公路水运工程实体质量水平均保持高位运行。截至9月底,我省公路水运重点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总体形势平稳,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二、2011年公路水运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省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建设者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为本”的理念,始终把质量作为工程建设的永恒主题,始终把降低或避免安全生产事故作为践行“以人为本”、实现“本质安全”的终极目标,推行现代工程管理,落实质量安全责任,以深入开展“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平安工地”建设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和工作实效进一步提升。 具体做法是: ,一,立足宏观指导~强化政府监督 立足宏观指导。“十二五”期间,我省高速公路网络化、干线公路升级、农村公路改造和水运通道建设发展势头强劲,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任务艰巨。一是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根据全省交通运输 “11611” 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结合我省交通建设质量安全工作实际,我站起草了《安徽省 “十二五”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科学发展纲要》,提出了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发展思路、目标和措施,就是要以实施“613行动计划”为主要内容,保证全省“十大工程”建设又好又快、和谐发展。“613行动计划”即狠抓6项管理(一是推行现代工程管理;二是创新质量监督管理;三是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四是注重工程项目管理;五是强化勘察设计管理;六是推进市场规范管理)、夯实1个基础(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开展3项活动(一是深入开展“质量通病”治理活动;二是全面开展“平安工地”建设活动;三是积极开展交通建设优质工程评选活动)。二是编写了《安徽省公路水运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指南》和《安徽省公路水运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指南》,为监督、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理清了监督、管理工作的重点。 强化政府监督。一是创新质量安全监管理念,采取巡视督查、专项督查与综合督查相结合的多种监督形式,做到监督与调研相结合,监督与服务相结合,监督与指导相结合;推行备案管理与抽查相结合的监督模式,实行差别化监督,提高了监督效果。截至9月底,我站对全省公路水运重点工程共组织各类督查60余次。二是定期组织质量综合督查,对一般质量问题和事故隐患,要求限期整改,并跟踪整改效果;对于较大质量问题,该返工的就返工,绝不手软。2011年,我省重点公路水运工程建设中共清除不合格砂石材料约 450立方米,停工整顿4个标段,约见施工、监理单位法人6次,报废墩柱、梁板等构件6片(个)。三是建立健全信用评价机制,完成“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出台项目考评办法,对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进行年度考评、排序。对工作优秀单位,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严重影响工程建设的单位,行政上给予通报批评,并按规定降低信用等级,限制其参加我省后续交通建设项目投标资格。四是注重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在总结中不断创新,创立并推广了“单元预警法”、“一校一志一会”和“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等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开辟了交通建设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五是围绕工程质量安全方面技术难题,开展科技攻关,大力促进科技创新。《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施工安全控制与管理成套技术研究》填补了我省乃至全国交通行业桥梁工程安全生产建设领域空白。《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与评价技术规程》、《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等已通过鉴定并申报安徽省地方标准。这些科研与技术创新成果在工程建设中的成功转化运用,为促进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推行现代工程管理~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推行项目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督促指导项目法人完善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和工作制度,建立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努力提升项目管理水平,确 保各项要求落到实处。项目法人也根据项目建设规模和技术难易程度等特性,组建专业化的管理机构,合理配置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提升项目管理专业化、规范化水准。 推行施工精细化、标准化。制定《安徽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活动实施方案》,在全省在建高速公路项目中大力推行精细化施工、工地标准化建设。同时,在干线公路中进行试点。召开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活动动员会,进行动员、宣贯,统一思想。要求项目业主督促施工坚持“树立样板、典型引导”等工艺标准化施工,促进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及文明施工水平提升。 积极开展质量通病治理。积极开展公路水运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强化参建各方“粗活细做、细活精做、精益求精”的精细化理念。通过推行“首件两会制”,创建“示范样板工程”,统一了质量标准,严格控制了梁板、立柱等大型构件的质量。通过两年多的治理,我省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工艺水平、保护层厚度合格率和混凝土外观质量明显提高。在总结质量通病治理工作的基础上,我站梳理出管理通病、施工工艺通病和实体质量通病约170条,并对通病的表现形式、成因分析和防治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 ,三,强化“本质安全”理念~全面提高公路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实效 完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体系。一是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责任机制。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突出发挥建设单位现场管理最直接、最全面、约束力最强的优势。二是编印出版《安徽省公路水运工程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指南》,广泛用于指导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者管什么、怎么管,预防和应对事故时该做什么、怎么做。三是建立诚信考核机制,加大评价结果应用力度。每半年对参与我省交通建设重点工程的施工、监理企业进行综合考核,将检查和考核结果载入诚信体系信息“档案”。在我省交通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中,对安全生产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实现了“市场”与“现场”的联动。 开展多层次安全教育培训。一是组织省内一级、二级以上交通施工企业的 “三类”人员接受集中培训,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二是对全省重点工程“六个重点人”(项目办主任、项目安全负责人、总监、监理安全工程师、项目经理、项目总工)以推进会的形式进行培训。三是通过全省120余所“一线工人业余学校”对一线工人进行培训,大大提高了一线操作工人的安全操作知识和安全防范技能。四是我省各建设项目购买了5万余册“平安工地”建设“口袋”丛书——《专职安全员必读》和《一线工人必读》,让每位专职安全员和一线工人人手一册,并组织了宣贯学习。通过不同层次的安全教育,帮 助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减少或消除不安全行为。 积极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今年以来,我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和各项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认真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认真开展交通运输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的紧急通知》和安全隐患治理视频会议精神,大力排查整治安全隐患。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开展在建项目桥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制定严密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强化施工安全风险防范,积极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通过隐患排查,消除工程实施过程各种不安全状态,实现人、物体和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达到 本质安全”要求。 工程项目建设的“ 深入推进“平安工地”创建活动。一是配合部质监局编制了图文并茂的供专职安全员和一线工人必读的“平安工地”建设“口袋”丛书。二是成功承办了交通运输部全国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活动推进会。三是对照《安徽省公路水运重点工程“平安工地”建设达标考核标准》,认真开展达标考核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四是要求各项目建设业主进一步发挥安全生产主导作用,按照《安徽省公路水运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指南》要求,认真落实我站推行的“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制度、“单元预警法” 和 “一校一志一会”等方法和制度,有效夯实了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提高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执行力。 ,四,切实加强监理行业管理~确保行业健康发展 深入开展行业调研,把握行业发展“脉象”。我站联合省公路学会监理检测专业委员会组成调研组,对我省交通建设监理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原因,以及解决措施等进行深入调研。调研工作历时半年之久,摸清了监理行业发展的“脉象”,理清了监理行业管理工作思路,形成了《安徽省交通建设监理现状及发展情况》,呈送交通运输部质监局,为领导机关决策提供参考。 进一步健全信用评价体系,塑造积极向上的行业风貌。出台《安徽省公路水运工程监理企业和监理工程师信用评价暂行办法》,建立统一的监理信用评价体系,对全省的甲乙丙级监理企业和监理人员进行评价,建立监理企业和从业人员的信用档案。从今年开始,每两年开展1次“十佳监理工程师” 评选活动。 虽然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目前我省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领域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制约工程质量安全工作科学发展的问题和矛盾:如项目管理标准化、精细化水平不高的问题;建设资金不足与保障工程质量、安全的矛盾等。今后,我们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工作力度,全面提升质量安全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水平,促 使我省公路水运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开启征程 迎接挑战 全力实现海西交通质量安全工作新跨越 福建省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督局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局按照交通运输部、省委省政府以及省交通运输厅的要求,大力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现代工程管理,以项目为带动,以战役为载体,以质量安全攻坚工程贯穿全过程,全力实施“质量创优工程”、“平安工地建设工程”两大攻坚战。面对繁重的建设任务,采取超常办法,推出超常举措,实施超常力度,努力实现交通建设质量安全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人本化,为我省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保障。 一、加大宏观管理力度 ,一,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宏观管理力度显著增强。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树立“科学发展、质量为先,以 人为本、安全至上”的新理念,实现质监安监工作重心由工程实体向管理行为与工程实体相结合、由注重微观监督向宏观和微观监督相结合、由注重技术向执法和技术相结合的 “三个转变”,推行现代工程管理。强化“项目法人、项目经理、项目总监以及各设区市交通主管部门和省级各行业主管单位负责人四个关键人”管理,突出对“工地实验室主任、施工单位质检员、专职安全员和业主现场代表四个重点人”的监督检查,建立完善业主负总责的质量安全责任体系。制定了工程质量“创新、创优、创品牌”活动方案、质量安全事故隐患“挂牌督办、整改销号”和“样板工程挂牌制”实施办法等多项质量、安全、市场管理的相关制度,使监督工作的开展更加有章可循,有序运作。 ,二,健全监督体制机制~质量安全监管呈现新局面。监督手段进一步完善。几年来,我局形成了“一月一督查、一季一分析”、明查暗访、专项督查、整改复查、市际互检、差别化管理、质量安全隐患约谈机制、监督分片负责制、质量安全监督专家库等多种督查手段和监督机制。监督方式进一步拓展。转变监督方式,靠前监督,加强对监督项目的中间指导。一方面为强化管理,每一季度由省交通运输厅牵头,联合省高速公路建设总指挥部开展一次综合大检查,之后又组织对存在问题的项目进行专项督查,确保整改到位。另一方面每一季度对存在问题较多的项目实施重点监督,列为重 点督查标段,通报全省。监督抽检进一步加强。制定了《质量监督检测抽查办法》,强化监督抽检工作,每季度发布监督抽查结果。我局试验检测中心获得交通运输部公路甲级和水运工程材料甲级资质以及国家实验室认证,我局充分利用检测中心力量,每月对工程原材料和工程实体主要质量指标进行现场抽检,抽检情况全省通报,并对不合格的厂家实施处罚。 二、深入推进质量监督 ,一,狠抓通病治理重点和典型~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我省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经验被交通运输部在全国推广运用。全省高速公路建设统一“三大集中,两项准入”制度(即T梁集中预制、混凝土集中拌合、钢筋集中加工,二衬台车准入、T梁模板准入验收制度),普通公路实施“一析二控三必备”制度(即大型结构物实行首品分析制、路基施工关键控制填筑厚度和压实度、路面施工重点配备三种设备)。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均编制标准化施工指南,提出了质量安全的强制性要求。我局在质量监督方面,从公路监督工作标准化、施工安全标准化、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等方面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组织开展《福建省交通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手册》编写工作,研 制开发“施工用电标准化多媒体仿真系统”、“高处作业安全防护安全标准化仿真系统”等。 ——质量通病治理成效凸显。开展了结构物专项治理活动,制定《交通建设项目结构工程钢筋施工质量控制的若干意见》,规范了结构物钢筋施工质量控制和工艺控制。近两年开展混凝土质量通病、路基边坡锚固、桥梁桩基、隧道水泥砼路面等隐蔽工程的专项治理活动。公路方面,全省有280家参建单位提交了311份经验总结,其中较成熟的工艺有80余份。我局编制《福建省公路工程治理混凝土质量通病较为成熟的工艺工法》总结了T梁预制、隧道二衬和桥面铺装等一批较成熟的、能有效控制混凝土质量的施工工艺和工法。水运方面,全省有74家参建单位提交了经验总结。我局归类了沉箱预制、小型构件标准化生产、混凝土强度离散性过大和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差大等12个方面较成熟的治理经验,将治理情况作为质量督查重点进行督查,将存在较多通病问题的合同段列为重点督查合同段,重点落实整改,促进工程整体质量的稳定。通过几年的工作,质量通病治理成效明显,已基本实现了混凝土通病治理目标。 ,二,汇聚创新合力~科研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科研课题研究深入开展。发挥科技创新在交通质监安监工作中的引领作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结合工程项目对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关键技术开展课题研究。出台了《科 技奖励管理办法》、《软科学研究项目管理规定》等制度,截至目前共开展了19项交通科技项目、19个相关行业和地方标准以及多个局内部软课题的研究工作,保证科技创新稳步推进。我局承担的《海底隧道长距离浅埋大跨软弱富水围岩CRD工法施工技术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海上深水长大直径桩基础施工工艺研究》、《海底隧道超浅埋大断面富水全强风化围岩新双侧壁工法施工技术研究》被省厅推荐评审2010年度省科技进步奖。完善了质量安全监督标准体系,有13项地方性标准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立项,4项通过省技术监督局的评定验收。 ——监督科学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我局组织技术人员编写了《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指南》、《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监督指南》、《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监督指南》及《公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培训教材》,用于新开工项目岗前培训。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开发的《福建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系统》通过省厅评审验收,该系统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子系统》已在省内各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全面推广应用,运行稳定,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同时研究开发了《福建省交通建设质量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力提升了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水平。 ,三,突出对关键人的培训管理~项目实施能力大力加强 —— “3+4”关键人管理有效加强。开展“3+4”关键人管理,制定“项目经理、项目法人、项目总监三个关键人”管理办法,探讨对“工地实验室主任、施工单位质检员、专职安全员、业主现场代表”四个重点人的管理,通过培训、考核、评比等手段加强对关键人和重点人的管理。建立完善业主负总责的质量安全责任体系,强化落实业主主体责任。督促项目经理加强现场管理,确保各项质量安全措施到位。督促项目法人建立完善质量安全检查机制,推进检查常态化。加强对项目总监的管理,强化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 ——从业人员培训加快推进。除了常规的培训考试之外,针对大建设时期前期工作任务重、专业技术人员缺口大的状况,我局起草《福建省交通建设工程一线作业人员管理办法》,超前管理,提前介入,采取多种培训手段,培训一线从业人员。一是积极开展新开工项目质量安全监督培训。由我局编发教材,组织技术人员对参建单位领导和有关技术人员集中培训,培训人员达5000多人次,为工程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二是探索多渠道培训方式。推行“一市一校”、“一路一班”培训模式,试行开展试验检测员、监理员培训、考试、发证工作,逐步改变我省“两员”紧缺局面。还与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办土建系应届毕业生监理员岗前 培训班,并由省厅发给监理员上岗证,培养了一批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监理人员。 三、强化安全生产监管 ,一,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形成全行业安全监管高压态势。构筑起在政府监督下的业主主导、施工企业为主体、参建各方各负其责的三级监控体系。建立起16项安全监管制度以及防台风、防船舶碰撞、防桥梁事故等专项应急机制。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以“九个强化”和“六个严查”为抓手,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狠抓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积极开展安全通病专项治理。开展施工机械设备安全专项治理和施工工地生活附属设施及其他非施工环节隐患排查,将台风、汛期期间施工安全隐患列为督查重点进行督查。更新补充了安全监管网络及专家库,积极推广翔安隧道安全管理经验,强化业主主导作用。厦门翔安隧道工程成为继杭州湾跨海大桥之后,全国第二个受到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安监总局联合表彰的项目。 ,二,推进“平安工地”建设~现场安全文明情况明显改善。积极开展“平安工地”建设活动,完成9个省级示范工程、工地的推荐,制定出台《“平安工地”达标验收标准》,公布了《“平安工地”建设验收办法》。开展“平安工地”建设活动以来,全省在建项目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情况得到改善,一些项目建设活动有特色、有亮点。一是安全生产教育 得到重视。一些项目开办了农民(职)工业余学校,坚持开展每周“安全学习”、班组班前讲话等活动。二是安全管理科技应用水平提高。一些项目运用电子芯片门禁系统、LED显示屏等手段,实现了对隧道施工人员的动态管理。三是施工场地建设更加规范。一些项目钢筋加工场、桥梁预制场等场容场貌较为规范。四是应急管理工作得到加强。一些项目对施工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分析辨识,厦漳跨海大桥第?合同段开展防碰撞和防触电事故应急演练。 ,三,强化安全制度建设~施工安全生产工作标准化全面实施。我省以“平安工地”建设活动为有力契机,制定出台《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主要措施有:实行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化,实行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标准化,实行临边、洞口作业安全防护标准化,实行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实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实行驻地建设标准化,并为施工安全标准化提供法规及制度保障。一是建立健全合同约束机制。把安全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和内容列入招标文件和合同文件,强制执行。同时,作为各地市项目业主年度综合考核以及施工、监理单位和从业人员信用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其评优评先和表彰处罚挂钩。二是强化制度体系建设。制订出台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工作规定36项,保障安全标准化顺利实施。 ,四,强化一线作业人员管理~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水平明显增强。每年精心策划安排“安全生产月”活动,几年来共免费发放《施工现场用电安全标准化仿真系统》(光盘版)400余份、《安全生产管理手册》等宣传材料8000余份。制作《安全生产两项达标、五项制度》宣传挂图下发各公路工程工地。要求各在建项目及各级监管部门施行“五落实一推广”制度,即落实用工登记制度,落实安全培训教育制度,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和危险告知程序,落实生产生活保障制度,落实监督检查制度,推广工地分区管理制度。 四、充分运用执法手段 ,一,加强法规规章建设~执法基础工作得到完善。近年来,我局将行政执法作为监督工作取得突破的最重要手段,逐步做到“四统一”:统一持证、统一服装、统一装备、统一执法文书。同时聘请法律顾问,配备了5辆执法专用车辆。加强了执法人员培训和各项执法依据学习,开展质监执法案例分析与讲座,执法人员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24小时,组织各类执法培训1000多人次,执法水平得到提高。制定《质量安全监督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出台了质量安全监督行政执法工作制度,落实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质量检查制,同时开展小额度行政处罚工作研究,执法基础工作基本完善。指导各地市开展行政执法工作,质量安全监督执法工作在我省铺开并不断引向深入。 ,二,完善多种执法手段~质量安全行政处罚取得突破。自开展行政处罚以来共立案处理35起质量安全违法案件,处罚金额200多万元,处理29个施工、监理单位,40个责任人,编写案例分析10例,质量安全行政处罚影响力日益强劲,对现场质量安全管理起到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此外,完善多种执法手段,运用通报、责令返工、报废处理、取消资质等多种执法手段,2010年以来已查处了6起质量安全问题举报,对4片T梁、6个桥墩责令报废处理,23处施工点返工,对波纹管、防水卷材、钢筋等材料做出了27起整改处理,16个单位列入重点督查对象。同时,对存在重大质量安全隐患的项目进行约谈,质量安全监督执法威慑力不断增强,监督工作权威性、有效性得到大幅提高。 五、着力规范市场管理 ,一,开展监理新风建设活动~交通监理市场进一步规范。积极组织开展“监理行业新风建设”活动,召开全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管理工作会和全省甲级公路水运监理企业负责人座谈会,进一步规范交通监理市场。加强诚信体系建设,组织开展监理信用评价。制定了监理企业从业登记管理办法,开展从业人员岗位登记和机构信息变更工作,推行入闽监理企业备案制,加强监理工作动态管理,组织监理员考试培训以及发证工作。加强总监管理,组织召开项目总监管 理工作研讨会,开展全省“优秀项目总监理工程师”评选活动,全面推行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 ,二,开展试验检测专项治理~试验检测市场不断壮大。制定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评定实施细则、工地试验室管理办法等,成功举办了我省首届交通行业试验检测技能竞赛,为把好工程建设质量检测关奠定了良好基础。深入开展试验检测专项治理及数据打假活动,对发现的数据及报告造假、无证上岗、试验检测资质挂靠等进行严格查处。强化源头管理,推行入闽试验检测企业备案制,组织试验员考试培训以及发证工作。开展试验检测管理工作调研,召开全省试验检测工作座谈会和桩基检测座谈会,探索和完善第三方试验检测制度管理办法。我局试验检测中心被交通运输部树立为试验检测专项治理活动全国两家典型示范试验检测机构之一。 六、加强质监队伍建设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文明工程”建设,我局已连续三年获得“福建省文明单位”称号。开展了“廉政教育年”和“廉洁发展、交通先行”主题教育活动,制定并落实《关于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及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建立起了“事前教育—事中监督—事后评价”的廉政建设长效机制。下发了质监安监人员廉洁从政“十不准”,开展质量安全监督廉政风险排查及防控软科学研究,课题已通过评审,在全国交通质监机构中尚属首次,对国内各级交通质监机构从源 头上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深入开展“学树创”活动,召开“质监风采”报告会,树立集体和个人先进典型,“学树创”活动经验和成果得到部总局肯定。 在国家海西决策历史性发展机遇下,我们正迎来交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历史时期。今后,我们将以创建一流队伍、一流业绩、一流行业为目标,树立先行意识,增强先行能力、提供先行保障,学习兄弟省份先进的管理经验,进一步规范我省交通建设市场秩序, 提升我省交通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推动我省交通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交通保障。 以管理标准化活动为契机 扎实推进我站工程监督工作向纵深发展 江西省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 一、我省公路建设基本情况 “十一五”时期,我省交通运输快速发展。公路水路基础设施投资超过1000亿元,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了3000公里,实现了全省行政村村村通水泥路和624座农村渡改桥主体工程基本完成的目标,增强了交通运输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十二五”时期,我省公路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要加快实现公路基础设施成网化。一是全面建成“三纵四横”高速公路主骨架网。2015年全省所有县(市、区)全部建成高速路,其中:2012年突破4000公里,2015年突破5000公里,提前五年实现全省县县通高速公路的规划目标;二是基本建成“十纵十横”国省干线公路网。普通国道升一级改造520 公里,升二级改造1878公里,新建省国道约245公里;三是初步形成以县道为骨干、乡村公路为基础的农村公路网。 今年,我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预计将达到320亿元。高速公路,今年9月已建成德昌、永武2条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3405公里。 二、监督工作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绩 今年我站直接监督项目53个,其中高速公路项目15个(共计1273.3km),面上工程4个(共计51.2km),独立特大桥、大桥项目26个(含农村渡改桥项目25个),水运工程3个,房建工程5个(不包括在建高速公路的房建工程)。 为适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持续增长形势,我们以工程实体质量为切入点,检查参建单位质量体系运行情况;以内业资料为抓手,检查从业人员从业行为及职责履行情况。在监督重点上实行差别化监督、挂牌监督,发挥项目监督职能作用。我们的工作主要体现在: “突出一个重点,运用二种手段,开展三项活动,制定四项制度,实现了五个转变,取得六项新成效”: ,一,突出高速公路和农村改渡建桥作为监督重点 1、我站以深入推动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标准化活动为契机,以宣贯执行《江西省高速公路建设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为切入点,狠抓高速公路的监督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项目综合检查和专项检查,每年定期组织综合检查,每月进行1,2次巡查,控制好项目监督检查的时间节点,加强对桩基等隐蔽工程的质量控制和对桩基检测机构的管理,确保隐蔽工程质量,加强事先控制,提高监督效果;二是利用江西省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标准化活动《简报》推广好的工艺和工法,不断总结各项目建设管理中的好经验和好做法;三是及时召开现场会,加强引导,典型示范,重点解决建设管理水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2、狠抓农村改渡建桥监督工作。我省共有渡改桥项目624座,目前已完成575座,在建桥梁共49座。按照省厅部署,由我站牵头、全省11个设区市质监站派员参加,采取交叉互检的方式,每季度开展一次对全省渡改桥建设情况的全面督查。督查结束后,及时进行了督查情况反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下发了通报或抽查意见通知书。今年,在监督过程中共发出抽查意见通知书和通报共112份,共废除桩基32根、废除墩柱8根、废除梁板57片。 ,二,运用“远程视频监控”和“十二公开”两种手段~进一步提高监督效能 1、充分利用站质监平台实现远程视频监控。去年我站质监平台已在全省重点工程项目推广应用,成效明显。今年我站进一步完善质监平台功能,提高监督效能。一是充分利 用了信息技术加强对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工程关键部位的防控,取得明显效果。如九江二桥、赣崇、德上、奉铜、吉莲、井睦等项目利用“电子眼”对隧道洞口、桥梁预制场等重点、危险部位实行全过程、全天候的远程视频监控,及时上传至质监平台数据库,实现网上远程监控,增强了质量、安全管理实效;二是改进了安全管理方法与技术举措,取得实效。如吉莲、井睦项目使用隧道进出洞人员识别定位系统,可以随时自动远距离采集隧道人员进出信息,实施监控和定位人员作业区间;三是进一步完善和充实质量管理版块中质量管理图片、表格和内容,将上传的工序及试验检测质保资料与现场照片形成动态链接,实现质保资料和现场照片对应,方便项目信息查找,以有效提高管理效能。 2、按省厅统一部署全面开展“十二公开”工作。为全面推行高速公路建设“阳光工程”,省厅从2009年9月就已启动了关于全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阳光工程”工作,先后印发了《江西省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阳光工程”实施方案(试行)》、《关于印发〈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推行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十二公开”的规定〉的通知》等文件。为做好此项工作,一是我站研究制订了站落实“十二公开”工作的实施方案,完成了交通质监“十二公开”专网的建立,确保须公开的事项一个不漏,公开的内容简单、明了、准确,并与省厅“十二公开”专网对接;二是我站在抚吉项目试点制作了20000副印有质量、安全管理要求和措施的标 准化管理流程卡扑克牌,免费发放给一线作业人员,寓教育于娱乐的方式予以公开,质量、安全教育措施新颖,反响较大,效果良好。 ,三,深入开展三项活动~全面提升质量安全行为的规范性 深入开展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标准化活动。实现管理标准化是我站多年来的追求,我省于去年就开展了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标准化活动。2011年2月底收到部《关于开展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活动的通知》(交公路发〔2011〕70号)后,为贯彻落实部开展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活动的部署,结合我省管理标准化活动开展情况,对去年10月实施的管理标准化活动方案进行了修订完善,在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步骤方面做好与部活动方案的衔接,把2013年元月至2013年底作为活动的提升年。考虑部方案三大活动内容(工地标准化、施工标准化、管理标准化)中,“管理标准化”是龙头和前提,只有通过大力推行现代工程管理,实现“管理标准化”,才能实现“工地标准化”和“施工标准化”,所以我厅修改完善后的方案仍沿用了“管理标准化”活动的名称。各高速公路项目对本项目活动实施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提高针对性和操作性。 在我站建议和积极筹备下,省厅于2010年10月19日在九江长江公路大桥召开了全省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标准化 活动动员大会。为进一步深化管理标准化活动,今年4月1日又召开了永武项目现场观摩会暨管理标准化推进会,总结推广了管理标准化活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一批好的工艺工法,对管理标准化活动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以确保活动开展取得实效。今年又印发了《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和《管理标准化指南》,进一步明确了管理标准化的要求和范围,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刚性标准。各重点项目办结合本项目实际,按厅活动方案的要求,制定了本项目实施方案,做好了宣传发动和培训工作,营造了全员参与的建设氛围,并将管理标准化的相关要求纳入合同,以大临设施为基础,以工序管理为重点,以典型示范为引领,以资金补助为手段,正在深入、有序地开展管理标准化活动。 深入开展砼通病治理活动。按照部《关于进一步深化开展公路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的通知》的要求,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我站召集了15个在建项目中的60多名省内外公路建设管理、监理、施工经验丰富的专家,全面系统地分析、梳理我省20年来高速公路建设存在的建设管理通病、施工工艺通病、实体质量通病,并逐一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和具体措施。同时,全面系统地总结近年来,特别是2009年开展公路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以来,我省景婺黄、德昌、九江长江公路大桥、祁浮、永武等项目的混凝土通病治理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工法,进行提炼、升华,制订了《江西省高速公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今年1月正 式印发全省实施,目前已在各在建项目深入推广。我站督促各在建项目深入开展砼通病治理活动,加快推行现代工程管理模式,加强示范引导与检查督导,大力推行专业化管理,大力推行标准化设计,大力推行工厂化施工,有的放矢解决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中的突出问题,全面推进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取得新成效。 深入开展“平安工地”建设活动。一是为配合开展好“平安工地”建设活动,我站制定并强制推行了《江西省公路水运建设工程“一校、一会、一志、一查、一总”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二是针对在建各项目普遍存在的“工人业余学校”形同虚设,对一线作业人员岗前培训走过场的突出问题,我站全年下半年开始召集相关专家研编了《江西省交通建设一线作业人员岗前安全培训教材》(幻灯片),5月7日经省厅印发实施。目前已制作光盘、印刷书面教材2000份,下发各项目参建单位使用。下步将根据各项目教材应用情况和修订意见,做进一步的修订完善,并计划于今年底将该教材按路基(含绿化)、路面、桥梁、隧道工程分别编制“口袋书”,下发一线作业工人随身携带学习,以切实加强一线作业工人的岗前安全培训;三是根据厅“平安工地”建设活动实施方案,认真组织专项督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通过“典型示范”、“制定标准”、“工作总结”等方式将活动不断推进。 ,四,制定四项制度~实现有效做法制度化 修订监督实施细则,理顺了监督职责和范围。针对目前我省高速公路养护大修工程和部分市公路局的面上公路改造工程尚未纳入政府监督范围,省、市两级质监机构的监督职责和范围亟待进一步明确和完善的问题,我站依据近年来国家颁发的关于加强质量监督管理的法规规章,参照兄弟省(市)的质量监督规定(或细则),修订完善了《江西省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实施细则》,并已颁发实施。 制定并试行了《江西省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标准化管理规范(试行)》,推动交通质监工作标准化、规范化。2008年以来,我站为加强内部管理,规范质量安全环保工作,制定并试行了《江西省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标准化管理规范(试行)》,细化明确了我站质量、安全、环保监督工作每一环节的工作内容、涉及岗位及职责、工作流程和要求。为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加强质量安全环保监督工作,我站根据该管理规范实施3年来的工作情况,进行了修订完善,6月初正式实施,确保我站监督工作每一环节做到有章可循,有程序可依,依法施政。 制定“平安工地”建设达标验收标准,做到工作标准统一化。针对目前有的项目“平安工地”建设达标验收标准尚未制定,有的项目达标验收标准操作性、针对性差的问题,我站组织各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分工协作,统一制定我省“平 安工地”建设达标验收标准,以确保今年“平安工地”建设达标验收工作取得实效。 制定《项目监督档案管理办法》,实现管用经验长效化。从去年开始我站推出了“科室内业资料联合交叉互检工作”。由站领导带队,组织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各项目监督组组长成立联合交叉互检检查组,对站内部各科室、各项目监督组的内业资料进行交叉互检,检查结束后召开了由站长亲自参加的检查反馈分析会,通报了检查情况、反馈了检查发现的问题,通过认真讨论、总结并形成了科室内业资料的整改意见,同时要求各科就存在的问题拿出针对性的书面整改措施和对站《监督档案管理办法》的修改意见,督促各部门切实进行整改。通过交叉互检工作,加深了对科室和项目资料归档管理的理解,让大家真实、系统地了解到了内业资料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根据检查反馈的情况,我站修订了《项目监督档案管理办法》以指导全站的科室资料档案和项目资料档案管理工作。 ,五,实现了五个转变~提高监管效能 近年来我省公路水运工程投资规模连创新高,如何创新管理方式以适应交通建设大发展的新形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为此,我厅认真分析梳理准确把握了我省交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创新思路,改变了监管方式,推进了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1、变过去的质监机构单一部门监督为“四位一体”系统监督。我省过去工程实施过程中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主要由质监机构实施,近年来我厅进一步落实了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实行厅基建处、运安处等处室、厅质监站、项目主管单位和各项目办齐抓共管的监管模式,加大了监管力度。 2、变过去单纯注重行业监管为监管与服务并重。一是加强项目前期的监督服务,夯实监督工作基础。2009年以来,厅质监站将质量安全管理有关法律法规中对相关从业单位安全职责的有关条文整理成册,作为《项目监督通知书(监督计划)》附件发给各从业单位及人员学习,以提高从业单位质量安全责任意识;二是组织课题组加强对热点、难点问题研究。不断总结各项目建设管理中的好经验和好做法,积极组织推广好的工艺和工法,组织编写并印发《质量控制要点》、《安全培训教材》、《达标验收标准》等一系列实用性强的规范标准,以指导各项目从业单位加强质量安全控制;三是采取“一监督二服务三学习”的 “监管与服务”并重的方式,开展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服务”就是在抓好行业监管的同时,及时宣传推广其他项目的好经验好做法,不仅要告知相关单位存在什么问题,还要帮助其分析原因并告知其怎样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学习”就是认真开展项目督查的同时,善于发现项目安全管理方面的亮点和好做法,以利推广。 3、变过去注重实体质量监督为注重质量安全行为监督。过去,我们将工程实体质量问题的发现、通报批评、督促整改作为监督重点,监督工作易陷入一个又一个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现、整改、再发现、再整改的治标不治本的不良循环,监管任务重、效果差。为此,我们强化了对以项目法人为主要对象参建行为的监督,以发现的现场质量安全隐患为切入点,分析原因,查找建设、监理、施工单位管理体系的薄弱环节和漏洞,界定责任,督促各参建单位健全运转有效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落实责任,标本兼治,建立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效果。 4、变过去无差别监督为重点监督。我省交通建设项目质量水平逐年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建设项目之间、各合同段之间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不均衡的问题也很突出。为此,为提高监督效能,近年来,我们一是将建设项目管理比较差的项目列为重点督查对象,加大督查频率,跟踪整改结果,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罚;二是针对不同施工阶段,重点抓好技术风险高、质量安全隐患大的工程和工程关键部位、环节的质量安全检查;三是及时组织召开正、反面典型现场会,以儆效尤,重点解决建设管理水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监督力度和效能明显提高。 5、变过去静态监督为动态监管。一是总结以往项目建设的经验教训,将各施工阶段质量管理方面易出现的质量安 全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前告知提醒各项目办和参建单位,做好事先预防工作;二是及时掌握受监项目动态,分析把握好受监项目建设不同阶段管理的薄弱环节,找准督查时间节点,以及时发现问题、落实整改,加强事先控制,以避免“事后监督”,切实提高监督效能。 ,六,取得六项新成效 1、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标准化和砼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取得新成效。 今年4月6日,冯正霖副部长和公路局李华局长视察了九江长江公路大桥项目建设,冯正霖充分肯定了该项目精细无缝的管理理念、干净利索的文明施工、规范统一的安全防护、自我创新的实践精神以及混凝土通病治理所取得的成就,并评价“施工队伍选得好,标准化效果好,项目开局良好,感到很踏实”。总的来说,我省管理标准化和砼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是施工规范性和文明施工程度全面提高。我省所有在建高速公路项目按照《江西省高速公路项目标准化管理指南》规定的建设单位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及管理行为标准、施工项目经理部驻地建设标准、监理机构驻地建设标准、工地试验室建设标准、劳务队伍管理标准、拌和场、预制场、钢筋加工场和施工便道建设标准等工地建设标准纳入合同 文件并严格实施,基本实现了大临设施建设和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化,在大临设施建设和生产工艺方面把好了质量关。 吉莲项目标准化工地 二是混凝土外观质量明显提高。通过推广九江长江公路大桥项目精细配合比设计、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工艺、外观 “分级评定”的成功经验和德昌项目梁体预制止浆标准工艺,我省重点项目混凝土外观质量得到全面提高,特别是九江长江公路大桥项目已完结构物达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效果。 九江公路大桥项目混凝土外观 三是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合格率明显提高。通过推广预制梁钢筋采用定位法和应用高强混凝土预制垫块等工艺,德昌高速公路和九江长江公路大桥项目等活动示范项目已完桥涵结构物钢筋保护层抽检合格率分别达到83.5%、91.7%,其他重点项目保护层厚度合格率也有明显提高。 定位骨架控制钢筋间距、排距 四是桥梁梁板、支座和伸缩缝安装质量通病得到有效处治。通过推广新老混凝土结合面专用凿毛工具凿毛工艺,加强梁板、支座、伸缩缝安装和先简支后连续结构的梁板安装、湿接缝、封锚施工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九江公路大桥项目完成的湿接缝整齐、光洁 五是小型预制构件等附属工程质量有了明显提高。通过推广九江长江公路大桥项目的成熟的小型构件预制工艺,我省多年来小型构件、路堑边沟等附属工程质量不高的状况有了明显改观。 九江公路大桥项目小型预制件密实、外观光洁 永武项目路堑边沟梳型断面出水口 六是总结推广一批好工艺、好工法,为建立通病治理长效机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活动开展以来,我站及时总结推广各项目活动开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工艺,已编印《管理标准化简报》6期共6000本和3次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材料汇编》共3000本,免费发放给广大参建单位及人员学习,总结推广了10多个开展活动的制度标准和成功经验,36项成熟工法。如九江长江公路大桥项目“大临设施方案审查和检查验收制”、“首件工程示范制”、《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验收标准》、单件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优良奖励制和钢筋笼自动焊和长线胎架法工艺、预制梁钢筋定位安装、湿接缝施工、小型构件预制工艺,德昌项目全面推广的新老混凝土结合面专用凿毛工具凿毛工艺、梁体预制止浆标 十一个”统一标准,永武、准工艺,瑞寻项目梁板预制 “ 德昌项目交工前采用桥检车对支座进行逐桥逐墩检查验收的做法等。通过上述成功经验和成熟工法的推广应用,不断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 德昌项目单个凿毛头气动凿毛机凿毛效果 奉铜项目3个凿毛头气动凿毛机凿毛 效果 2、“平安工地”建设活动取得新成效。 去年开展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活动以来,各重点项目通过广泛宣传、落实责任、强化基层、夯实基础、树立典型,逐步形成了各方联动、整体推进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重点工程项目生产安全事故人员死亡人数连续5年控制在省安委会下达的考核指标之内,未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已交工验收的九瑞、彭湖高速、药湖高架桥技术改造等项目实现了“零死亡”建设目标,德昌、九江长江公路大桥、吉莲、奉铜、浮桃、德上、抚吉、井睦等项目开工以来未发 生人员死亡生产安全事故。目前我省重点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平安工地”建设活动取得了新成效。 3、信用评价工作取得新成效。2010年以来,我站共通报批评了15家工作质量低下的监理机构、50余家施工行为不规范的施工(合同段)企业,5家社会检测机构;对7家施工企业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限制其参与我省公路水运工程的投标活动。采用约谈方式,约谈了7家渡改桥项目施工、监理单位,26家重点工程项目施工、监理单位和3家社会检测机构的法人代表。 结合我站的督查情况,按照《江西省公路水运建设市场从业单位信用管理暂行办法》、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运工程监理信用评价办法》,完成了2010年度公路水运172家施工企业和27家监理企业及39家检测机构的信用评价工作。其中:施工企业AA级39家、A级35家、B级82家、C级15家、D级1家;监理企业AA级21家、A级6家,对38名监理工程师失信行为予以扣分;检测机构AA级20家,A级18家,B级1家,对13名检测工程师失信行为予以扣分。建立了监理、试验检测信用管理台帐,及时收集、整理、归档企业和监理、检测工程师失信事实证明材料,确保信用评价工作内容全面、依据真实、过程规范、结果客观,有效促进监理企业、检测机构诚信守约。为进一步加强信用评价工作,从今年开始每季度根据项目自评和我站督查情况,对监 理企业、试验检测机构及人员进行一次信用评价,每季度末将初评结果在站网站公示;每季度对施工单位进行一次信用评价,每季度末向厅信用管理数据库输入信用评价信息;对施工、监理、检测企业及人员的信用评价做到了及时采信、及时汇总上网,提高了信用评价的威慑力。信用评价工作取得新成效。 4、房建工程质量督查工作取得新成效。 坚持监督与服务并举,加大了对房建工程的监管。一是我们房建工程监督组加大了对房建工程的督查力度,对钢筋混凝土斜屋面、厕所存在露筋、蜂窝、麻面,渗水、漏水等问题作为检查重点,杜绝钢筋混凝土斜屋面和厕所渗漏;二是不断提升房建工程的监督服务工作质量。我们加强了质量事前预防、及时落实质量问题的处理等工作,结合实际对房建工程质量通病提出了分析与对策研究、合理化建议。如:在施工前提出在北窗的窗洞口两侧采用实心砖砌筑或用细石砼将空心砖填实,窗台上浇筑C20的细石砼,并按施工要求留好流水坡度,窗台上方按鹰嘴式滴水线要求粉刷,再按规范进行安装并打注防水胶,防止雨水从窗框四周渗入,防止了北窗渗水这一质量通病;等等。通过一系列强化高速公路房建工程质量监督和服务工作质量,为提升我省高速公路房建工程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 5、交通工程质量督查工作取得新成效。 我省高速公路隔离栅砼基础结构尺寸控制不到位一直是我省的“老大难”问题。为此我站花大力气推行交通工程标准化施工工法取得新成效。我们的做法是:一是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尺寸采用人工开挖,采用标准验基坑模具进行检验;二是所有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合,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至施工现场,为防止污染沥青路面,混凝土运送至施工现场后集中堆放在铁皮或木框内,再由人工转运至隔离栅基坑内;三是基坑混凝土浇筑高出地面后再采用40cm×40cm×10cm的模具成型。 采用标准验基坑模具进行检验 混凝土运送至现场后集中堆放在铁皮木 框内 基坑混凝土浇筑高出地面后再采用40cm×40cm×10cm的模具成型 6、试验检测宣教工作取得新成效。 我们为普及试验检测知识,克服书本抽象、枯燥无味的缺点,编制出交通建设试验检测教学片,试验检测宣教工作取得新成效。 去年我省首次举行了由5个在建重点项目参加的试验检测比武活动,达到了“检阅队伍、发现人才、勤练技能、以赛促练”的预期目的。今年我站按照省厅的部署,安排专人负责我省交通建设试验检测教学片的编制工作,通过视频演示、解说等方式展示试验检测的操作要领和规范化操作程序,以加强试验检测培训,提升我省试验检测水平。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以推行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标准化为根本~促进质量管理规范化 以落实项目业主管理责任为核心,督促建设单位注重抓源头、抓过程、抓细节,将标准化渗透到施工生产的各个部位,延伸到每个分项工程的全过程,真正让“标准成为习惯、习惯符合标准、结果达到标准”。 ,二,以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工作为重点~推动工程质量进一步提升 随着我省交通建设大规模转入崇山峻岭,混凝土结构物的比例显著增大,开展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的意义更为重大。2011年要在总结推广一批先进施工工艺和工法基础上,继续抓好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工作,按照交通运输部下一步深化治理活动的目标和要求,在加快推行现代工程管理模式、大力推行专业化管理、大力推行标准化设计、大力推行工厂化施工等方面下功夫,在注重抓“过程”中,有的放矢解决砼质量通病治理中的突出问题,推进砼质量通病治理取得新成效。 ,三,以“平安工地”建设活动为载体~加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 一是严格按照制定并印发的我省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达标(试行)标准组织验收工作,实现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场容场貌规范化、安全管理程序化,安全教育经常化,为推进我省交通建设行业安全管理水平整体提升打下坚实基础,促进安全状况持续稳定好转;二是按照部总局制定的《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考核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和完善“平安工地”建设的长效机制,推进“平安工地”活动成为常态化。 ,四,以监理和检测管理为两翼~提高监督工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监理方面。制订《江西省交通建设工程现场监理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从监理制度的建立、现场监理工作质量等多方入手进行检查考核,规范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的执业行为;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岗位登记制度,加强对监理企业和人员的动态管理。 检测方面。进一步规范试验检测机构的等级评定工作,切实加强试验检测市场的监管,加大对社会检测机构检测行为和工地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提高试验检测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按照深入整顿和规范检测市场秩序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措施,推进竞争有序的检测市场,积极探索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加大对检测能力较弱的检测机 构的技术支持,加强各社会检测机构的相互学习交流,实行全省检测行业质量信息公开。 ,五,以农村公路和渡改桥项目督查为导向~全面推进行业管理 今年农村渡改桥工作将完成全部项目,面对巨大的监管工作压力,我站将进一步加强体系建设,加强对设区市质监机构的联系和指导,整合监督力量,发挥监督资源的最大效力,摸索出一套全行业建设、管理、统一作战的经验和办法,为交通工程质监事业发展探索一条新路。 我站监督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兄弟省站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借鉴兄弟省站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开拓监督思路,创新监督手段,当好监督卫士。 创新监管模式 打造精品工程 全面推进交通质监工作的转型发展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工程质量监督局 近年来,浙江交通质监系统围绕我省全面推进现代交通三大建设,实现交通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目标,切实履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造价合同监管以及监理、检测市场行业管理五大职能,坚持把法制化、规范化建设作为监督管理核心来抓,通过深入开展三年安全质量年、农村公路质量年、混凝土质量通病专项治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五八工程”、三年检测市场专项治理以及“监理企业树品牌、监理人员讲责任”行业新风建设等一系列专题活动,先后在杭州湾跨海大桥等项目召开10余次全省性的专题现场会,修订、出台一批行业管理规范、标准、办法、制度,促进规范了建设市场行为,提高了全员质量安全管理意识,提升了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科技含量,在监管体系建设、体制机制建设、行业队伍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浙江交通质监机构概况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工程质量监督局于1996年成立,同时挂浙江省交通厅工程造价管理站牌子。全省下辖11个地市均设置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与造价管理站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省市两级质监机构受省交通运输厅和各市交通主管部门委托,承担全省在建工程质量监督、造价管理、安全监督、监理、检测行业管理五大行业监管职能,均为监督管理类事业单位,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是我省交通系统一支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技术管理队伍,全省质监系统283名职工中,本科以上专业技术人员210人,占总人数的74.2%,其中本科以上学历人员达198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94.3%;中级以上职称189人,占74.4%,其中高级工程师93人,教授级高工13人;年人均监督公路水运工程量近3亿元。 2010年以来,为适应新一轮交通转型升级的大环境,科学把握交通建设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切实推进城乡交通统筹发展,保障现代交通三大建设,针对工程质量监督费、定额费“两费”取消收费以及大部制改革后机构调整和强化监督的新情况、新要求,省市两级交通质监机构深入贯彻落实省领导关于加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着力推进省、市、县三级质监机构建设,先后出台《关于贯彻落实王建满副省长重要批示精神加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建设的意见》、《浙江省县(市、区)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考核指导意见》,就推广设置县级质监机构,加强机构考核验收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在嘉善试点经验的推动下,逐步在全省条件成熟的县(市、区)设置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至今已有近40家县级质监机构成立,对于完善整个质监体制机制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编制质监行业“十二五”规划,全面推进质监工作转型发展 我局在总结“十一五”时期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质监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面临的新形势和自身发展规律,分析我省交通发展对质量安全监督要求,组织编制了《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和造价管理“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省质监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发展重点以及相应的的保障措施。在规划中充分体现了转型发展的思路和举措,提出“十二五”时期交通质监工作要开拓持续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着力打造“3334”工程,即:三大监管创新提能工程(质量监督、安全监管、造价管理创新提能工程,实现科学发展);三个服务创先提效工程(市场诚信体系、法规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创先提效工程,实现稳定发展);三项队伍创优提升工程(机构体系建设、人才建设、行业文化建设创升工程,实现持续发展);四项 品质优化升级工程(质量精品工程、安全平安工程、造价合理工程、行水业和谐工程,实现领先发展)。我省质监行业“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对保障“十二五”期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稳定性,着力破解机构建设、体系建设、行业建设发展中的难题,切实提升行业监管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推进质监系统的转型升级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重要意义。 三、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切实强化重点项目质量控制 按照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强化监管为手段,广泛开展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积极推行标准化工地建设,狠抓精品工程、示范工程建设,在公路水运工程质保体系建设、质量通病治理、现场质量控制、市场行为规范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促进了工程建设品质的有效提升。一是加强制度建设。针对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相继出台《浙江省公路水运建设项目标准化工地建设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提高公路工程设计质量的若干意见》、《浙江省高速公路标准化工地建设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速公路桥梁伸缩缝施工质量管理的若干规定》、《公路工程交工质量监督检测中混凝土强度检测和判定的有关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水运工程结构物砼构件等质量管理的几项规定》等一大批提高结构物质量管理的文件,对建设、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从业单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标化工地建设、预制构件管理、结构物砼强度、保 护层厚度、砼外加剂管理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提倡梁板等构件集中统一的工厂化预制,杜绝小型构件随意零星预制的现象,充分发挥集中预制设备利用率高、技术力量强、施工易管理、质量易控制的优势,确保了各类构件的质量。二是以联合执法大检查的形式强化在建项目过程监督。“十一五”期间共抽调1127人次,对89个项目987个施工、监理合同段进行质量、安全与造价执法大检查和路面专项督查。派员深入项目日常监督抽查达1000余次。今年以来对嘉绍大桥、象山港大桥等14个在建重点高速公路项目和宁波北仑五期集装箱码头工程、舟山武港矿石码头等5个重点水运项目进行了质量、安全与造价执法大检查。检查施工合同段106个,监理办39个;督促整改质量问题742项,共计350多人次参加了执法大检查。本年度执法大检查实体检测指标由以往的17项提高到45项,共检测43216组数据,从实测数据反映,混凝土强度等大部分主要指标合格率均在95%以上。三是全面推行勘测要“细”、设计要“优”、施工要“精”、监理要“严”、管理要科学的精品工程建设理念。先后选择申苏浙皖高速公路浙江段、杭州湾跨海大桥、宁波大榭国际集装箱码头等项目为创高速公路和港航强省精品典型示范工程,通过黄衢南高速公路黄衢段设计精品示范项目建设,着力提升高速公路设计创优理念;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标化工地建设活动,通过开展抓典型、树样板、创精品工作,促使我省高速公路和重点水运工程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稳步提 升,涌现出一批精品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连岛工程、申嘉湖高速公路等工程先后被授予钱江杯。四是全面推广实施提升沥青路面质量“五八工程”。为切实提高高速公路路面施工质量,解决高速公路通车运营后路面早期破损问题,我省提出了自2006年起新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质量确保五年、力争八年不大修的“五八工程”,就路用材料质量控制、标化工地建设、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等十个方面提出了切实提高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质量的实施意见;研发“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动态管理系统”,建立网上沥青路面工程质量数据库,组织编写《浙江省高等级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手册》、《浙江省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手册》、《浙江省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培训教材》等一批规范性操作手册,每年对沥青路面原材料抽检达1000多批次;召开5次全省性的路面质量管理现场会和桥梁伸缩缝施工技术比武会,推广施工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今年上半年,我们代表省厅组织召开了全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五八工程”优秀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对2006-2007年建成通车高速公路的24个施工项目部、15个监理驻地办、13个指挥部(项目公司)、24个管理部门以及118个先进个人进行了大会表彰。从前期对我省2006-2007年通车的19个项目的平整度、车辙、弯沉、破损率的实体检测和全路段外观检查显示,自2006年启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五八工程”活动以来,全省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管理水平及实体质量均上了一个新台阶,取得了明显成效。 五是深化和巩固质量通病治理成果。根据交通运输部治理公路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活动的总体要求,在全省广泛部署开展“抓精细管理、治质量通病”活动。制定《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在我省水运工程质量通病的示范项目长湖申线湖州段航道扩建工程召开 “全省水运工程标准化工地建设和质量通病治理现场会”,形成了全面提升我省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品质良好氛围。全省各地市根据统一部署,分别制定了本地区的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确定本地区的质量通病治理示范项目。同时以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为手段,不断改进混凝土结构物的施工工艺,形成成熟的工法,促进提高混凝土结构物质量。为改进小箱梁施工工艺,以黄衢南高速公路B3标作为攻关点,形成了一套从钢筋加工、砼浇筑一直到砼养护的成熟工艺,目前已向建设部申报工法。针对施工接缝凿毛不规范质量通病,采用“缓凝水冲法”新型施工工艺,有效解决了目前结构物湿接缝结合性的质量通病,提高了混凝土构件的粘结强度。针对隧道锚杆打入长度不足、压浆不饱满等质量通病,与华东勘测设计院联合开发了隧道无损检测技术,现已在我省隧道锚杆检测中广泛使用;为解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合格率低这一质量通病,通过加工专用模具,工厂化制作高性能砼垫块,提高了保护层厚度控制的水平。 为防止箱梁混凝土早期裂缝,在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连岛60m、70m箱梁预制时采用二次张拉工艺,起到了较好的效果。结合交通运输部三年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总结年,在推广长绍诸高速公路、长湖申线(浙江段)航道改造工程两个质量通病治理典型示范项目经验的同时,系统归纳、总结我省三年通病治理的成果和典型经验,编印《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混凝土通病治理经验总结》手册,通过推广绍诸高速公路、杭长高速公路等项目的质量控制经验和亮点,以典型示范作用推动混凝土通病治理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提高我省公路水运工程的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四、夯实安全监管基础,着力保障工程建设安全 我省紧紧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实施“安全生产规范年”为主线,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以隐患排查治理为抓手,以加强“平安工地”建设为保障,以形成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为目标,进一步转变行业安全监管模式,提高行业安全监管和服务水平,确保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制定出台《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安全监督管理实施办法》、《浙江省公路水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设置暂行规定》、《浙江省公路水运建设工程平安工地考核管理办法》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完善安全监管体系。二是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以桥梁、 隧道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自2007年受省厅委托承担安全监管职能以来,累计检查在建桥梁2356座,隧道328座,码头156座,船闸26座,督促整改现场施工安全问题1206项,限期整改安全管理问题65项。今年以来,为认真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常务会议及交通运输部有关会议要求,我省自2011年8月1日起,开展为期2个月的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专项行动,对我省11个地市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进行督查,我省各级监督机构也积极行动,周密安排,对在建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质量安全隐患督查,我局分组对15个公路水运工程项目进行了质量安全隐患督查, 省市县三级质监机构督查公路水运建设工程126个,施工项目部784个,监理驻地办239个,重点排查在建桥梁工程992座,隧道工程116个,高边坡、高挡墙工程75处,码头船闸工程29个,共发出公路水运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督查意见书126份,对排查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建立数据库,明确整治的责任、措施和期限,实行挂牌督办和“销号”管理制度。三是建立全省公路水运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体系。组织4次全省在建高速公路和大型水运工程项目从业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题培训班,切实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利用“安全生产月”作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载体,编写印发了《桥梁支架安全施工手册》、《特种机械设备安全知识手册》,着力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推广临时设施标准化设置,确保 临时设施结构的安全、有效。四是开展“平安工地”建设活动。我局高度重视公路水运建设工程“平安工地”建设活动,组织成立 “平安工地”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制订 “平安工地”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各地质监机构也迅速组织成立了“平安工地”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创建了“平安工地”建设活动示范典型,10月21日,我局代表省厅召开了全省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现场会,将以“平安工地”建设活动为抓手,继续完善公路水运建设工程标准化工地建设成果,健全标准化工地建设各项制度,将参建单位安全行为纳入制度化、标准化管理轨道,确保项目的建设安全,实现安全管理工作整体提升。 五、完善诚信体系建设,培育发展建设市场 为适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我省把诚信体系建设作为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抓手,通过完善监管制度,强化督查力度,扎实推进行业新风建设活动,努力培育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建设市场,为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是逐步完善诚信体系建设。我局把诚信体系建设作为行业监管的重要抓手,出台《浙江省公路水运在建工程监理企业信用评价办法》等规定,重点建立从业单位诚信体系和从业人员执业管理体系“两个体系”。分五个等级对在我省从业的监理企业进行信用评价。通过近几年来不断的完善和 改进,形成了以监理、检测招投标管理为主体、项目信息公开为手段、信用评价为基础的交通建设市场管理体系。2010年,共对36家省内监理企业、65家外省外系统监理企业、139家检测机构和225家工地试验室进行信用评价,启用“浙江交通监理诚信信息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引导监理企业诚信履约。评价结果显示,监理企业信用等级呈“中间大、两头小”的正态分布,符合当前我省监理市场实际。 二是促进监理市场发展。组织召开监理行业新风建设活动阶段性总结暨全省公路水运工程总监负责制动员会议,开展总监负责制试点工作,首批试点范围为10个重点高速公路项目和2个大型水运项目,共计18家监理企业的25个监理办参加试点,以总监负责制为抓手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了监理行业新风建设活动。开展监理费和监理人员配置对比分析、测算调研工作,通过对全省2009年以来68个招标项目监理费取费情况调查、统计和分析,拟定《浙江省公路工程施工监理服务费浮动幅度与监理人员数量配置建议意见》,形成《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监理费调研报告》,为合理确定监理服务费和监理人员配备,制止低价抢标,促进监理费的合理回归奠定基础。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施工监理招标文件范本》规定,对2008年印发的《浙江省公路工程施工监理招标文件范本》进行了全面修订,出台《浙江省公路工程施工监理招标文件样本》,进一步促进规范了监理招投标行为。 三是规范建设检测市场。推行工地试验室岗位登记制和工地试验室主任培训、考核制两项制度,在象山港大桥及接线工程的部分工地试验室进行标准化建设试点,为我省工地试验室的标准化建设有序推进奠定良好基础。2010年10月,在浙江电视台举办了全省交通系统试验检测专业知识竞赛活动,全省11个地市和厅属单位选拔的12支代表队参加此次竞赛,本次活动以知识竞赛为载体,通过广泛部署、全员参与、媒体宣传,对于提高试验检测人员专业知识水平,提升检测行业的社会认知度和行业荣誉感均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在交通系统内引起较好的反响,得到部质监局的充分肯定。为进一步提高检测数据真实性,按数据种类对现行试验检测设备进行分类升级改造,与交通运输部科研院合作研发预应力张拉监控仪器项目已正式启动。 六、加强合同管理,规范市场秩序 我局十分重视合同管理工作,通过近年来的严格监督管理,在建公路水运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制度基本健全、施工合同段主要管理人员基本到位、机械设备基本满足工程进度需要、项目资金管理基本规范、计量支付管理有序、工程变更手续基本完备和工程分包和劳务合作管理有效。 一是加强合同管理制度建设。近年来,相继制定了《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合同行业监督管理办法》、《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分包管理暂行规定》、《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 施工分包界定和认定的补充规定》、《关于加快推进我省交通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和《浙江省治理交通建设领域工程转包和违法分包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等一系列管理文件,对规范参建单位履约行为,保障合同有效履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二是加强源头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重视对反面典型案例的宣传教育。实施合同管理监督交底制度。在工程项目开工后,深入现场,召集工程建设的业主、监理和施工等单位专门就合同管理特别是工程转包和违法分包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要求进行宣贯和交底,通过宣传使参建业主、监理和施工等单位明确工程相应管理职责。三是深入开展合同管理督查。每年通过组织在建公路水运工程执法大检查和合同管理专项抽查,对施工单位项目部人员到位、机械设备到位、材料设备采购、营运资金到位、分包合同和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并要求限期整改落实,对规范合同履约行为起到重要作用。四是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对于存在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的施工单位,坚决从严查处。近年来先后对查实的存在严重违规分包行为的12家施工单位作出通报批评处理,同时抄报了交通运输部,起到了较好的警示和督促效果,促进维护了交通建设市场秩序。五是建立举报调查制度。近年来共受理有关工程转包和违法分包的举报案件25件,对每一起举报案件,均落实有关人员深入现场进行调查取证,查实举报 内容,对于存在工程转包和违法分包的施工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并向举报人及时反馈调查处理情况,努力营造全社会监督的良好氛围。 七、加强法制建设,规范执法行为 近年来,我局坚持把法制化和规范化建设作为监督管理的核心来抓,一是先后修订、出台质量、安全、造价、监理、检测行业管理规范、标准、办法、制度79项;《内河航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六项被省技术监督局作为地方标准发布,《公路工程基桩动测规程》被交通运输部列为行业标准;二是进一步深化依法行政工作。出台《交通工程质量监督行政执法项目标准及依据》,梳理我局受省厅委托具有法规依据的行政处罚共81项;编印《浙江省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执行标准》单行本作为现场执法人员的规范化执法标准。近年来共实施行政处罚389件,其中一般程序320件、简易程序69件,罚款1117.21万元,行政处罚正确率100%;受理各类举报126件,组织各类新标准宣贯累计超过3000多人次,监督交底7000余人次。编印《浙江省交通工程质量监督行政执法典型案例汇编》,在规范行政执法的方式、方法上作了有益探索。三是加快质监行业立法步伐。为确立质监行业的执法地位,我局自2010年起负责调研起草的《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已列入省政府规章计划,目前已会同省法制办经数次 修订,待提交省长办公会议审议。该办法作为首个关于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政府规章,明确贯彻了从抓实体质量为主转变为抓行为质量管理的工作思路,并进一步以相关条文明确了参建各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特别是紧紧抓住了建设单位这个龙头,深刻体现了建设单位在质量安全管理上负总责的总体要求,对于进一步完善我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创新质量安全管理模式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八、转变监督机制,完善省市县三级职能分工 我局在浙江交通质监“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实行“三个转变”的工作思路,即:从“无限”监督模式转变为“有限”监督模式;从抓实体质量为主的现场监督型监督模式转变为完善规章制度型的监督模式;从“保姆”服务型的监督模式转变为高技术服务型的监督模式,从强化机构建设着手,着力转变监管机制体制。根据2011年公路水运建设的总体规模,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分层监督”的总体思路,制定出台《关于省市县三级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等工作分工的意见》,以“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上级指导,下级协管”为原则,明确了省市县三级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造价合同管理等工作职责,并首次明确了县级质监机构、单独设立港(航)务局港区水运工程的监督机构的工作内容和主体责任,初步构建了我局以国 高网、特大桥和特长隧道、重点水运工程监管、保障监督管理制度的履行、构建新的监督管理平台为主要任务,市级质监机构以省高网和普通国省道、其他水运项目为主,县级质监机构以农村公路为主监督管理新格局,为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职能体系奠定了基础,省三级质监网络正在加快形成中。 九、加强文化建设,全面提升质监行业软实力 质监文化是凝聚力、生产力、创造力,是质监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一定高度才得以形成和发展的精神产品,是质监人的核心价值取向和共同的精神追求,是质监系统转型发展的“软实力”。培育并弘扬质监文化,可以有效促进质监事业遵循健康正确的核心价值导向,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构建先进的文化理念,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塑造文明的整体形象,更好地体现监督服务宗旨,推动质监工作和质监事业科学发展。我们在谋划质监行业“十二五”规划中,将打造质监文化,构建质监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推进质监工作转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弘扬质监核心价值体系为主旨的质监文化建设,其基本内涵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形象文化和廉政文化四个层面着手构建。今年,我们先后两次召开全系统文化建设工作座谈会,制定出台《浙江交通质监文化建设实施意见》,成立由厅质监局党委统一领导,分管领导组织协调,各市质监机构和我 局人事处、办公室、工会等部门具体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浙江省交通质监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全省质监系统在宏观上形成了质监文化一盘棋、一条脉络的总体思路和组织格局。同时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公众广泛征集质监标识作品48余幅,核心理念用语、专项人文理念、格言警语共计400余条,通过社会公开征集、系统内初审以及专家评审,最终确定的质监标识和5个层面的质监核心理念以及13项专项人文理念已于10月15日向社会公开发布。 近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下阶段,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着重推广应用质监标识,大力弘扬质监理念,着力构建质监核心价值体系,全面实施以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业务技能为主要内容的队伍素质教育战略。同时进一步弘扬团队协作精神,增强质监行业队伍的融合感和归属感,全面提升质监行业的软实力。 (来源: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工程质量监督局,
/
本文档为【2011年度华东片区质监网会交流材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