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国有资产流失

2017-09-20 37页 doc 71KB 47阅读

用户头像

is_314871

暂无简介

举报
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资产流失面面观 本报北京,月,日讯 国有资产流失的方式,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石油和化工管理论坛上,国务院派驻国有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李士忠说,当前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原因和表现大致有以下,,个方面: 一是政府干预,强行向企业摊派和担保。某企业为扩大生产规模,拟接受外商,,,,万美元设备捐赠,以换取企业产品独家出口经营权。而当地政府却决定让企业进行反担保,造成该企业设备费用比自己购买还多花了,,,,多万美元,而让外商在此项交易中净赚近亿美元。 二是缺乏科学论证,造成决策失误...
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资产流失面面观 本报北京,月,日讯 国有资产流失的方式,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石油和化工管理论坛上,国务院派驻国有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李士忠说,当前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原因和表现大致有以下,,个方面: 一是政府干预,强行向企业摊派和担保。某企业为扩大生产规模,拟接受外商,,,,万美元设备捐赠,以换取企业产品独家出口经营权。而当地政府却决定让企业进行反担保,造成该企业设备费用比自己购买还多花了,,,,多万美元,而让外商在此项交易中净赚近亿美元。 二是缺乏科学论证,造成决策失误。这类事件比比皆是,某企业总资产不到,,亿元,竟然在房地产开发热时拿出,,亿多元在珠海、深圳、惠州等地买了大片土地,建了大量房屋。如今,在惠州建成的,栋,,层大楼,,平方米都没卖出去,每年至少造成机会损失上亿元。 三是大办三产,进行关联交易,转移利润,使国有资产流向集体和个人。某企业,将本来应该由主业经营的很赚钱的业务,转给有离退休人员经营的、职工集资入股的三产公司去经营。每个职工仅入股,,,,元,一年后却拿到,万元回报,回报率高达,,倍。 四是利用改制、重组,转移资产和利润。有一家企业在改制重组过程中,把部分优良资产转移到股份合作制企业,国有企业变成空壳,甚至资不抵债,而合作前企业却有高额利润。 五是利用职权徇私舞弊,为配偶、子女谋私。有一家企业主管进出口的副总经理,利用妻子负责财务部门的便利,利用职权,互相勾结,让两个儿子分别在当地和深圳注册两家私人公司,采取高进低出等手段徇私舞弊、中饱私囊,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 六是被外商特别是假冒外商套取资金。某企业在搞资金运作时,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一个从国内移居香港的商人,这位商人又冒充一家荷兰公司的代表,到中国来投资做生意。这家国有企业的负责人在没有调查这个“外商”的资质和背景,也没有召开董事会讨论研究的情况下,就一个人说了算,将几千万美元让财务部划出,结果这个假外商携款一跑了之。 七是炒作、私分股票和期货、债券。四川东方锅炉厂原任董事长、总经理和时任董事长、总经理私分、送人,,,,多万元股票,每人将,,,万到,,,万元获利装进自己的腰包,结果两人被判死缓,两人被判无期。这个案件,从上到下涉及,,,多人,轰动四川乃至全国。 八是私设小金库、账外账,吃喝玩乐,挥霍浪费。这个问题极其普遍。 九是贪小利,吃大亏,有些企业违规拆借。有一家企业在现金本不富裕情况下,为了获取高于银行的利息,将,亿元现金全部借给信誉不好的一家企业,结果不但利息分文未收,本金也最少损失了,,,,多万元。 十是管理混乱,缺乏责任心。一个企业,建一个,,,,多万元的工程,经查账就多付给施工单位,,,万元。 李士忠分析,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种种原因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国有资产出资人不到位和对国有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督。 舌战国有资产流失 导言: 在一个个生动的大公司治理案例背后,郎咸平以他惊人的洞察力指出这些公司存在的问题和漏洞。近日,郎咸平又将矛头对准了海尔与格林柯尔两家国内知名公司。指责其在“国退 民进”过程中席卷国家财富。他强烈建议,停止以民营化为导向的产权改革。 在郎咸平炮轰顾雏军、TCL李东生、海尔张瑞敏、叫停国企产权改革之后,经过了所谓经济学界"集体失语"的一段尴尬短暂的时间,重量级经济学家发话了――第一个是张维迎,他强调特别指出这样的舆论环境,是由学者、教授与大众媒体结合在一起的,这些教授打着保护国有资产,保护少数股东权益,保护小股东权益的旗号,不遗余力地否定过去十年国有企业改革、产权制度改革。我们不能低估这种舆论对中国企业生存发展的危害性……同时吴敬琏教授也指出要正确看待国企改革中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小调查 对于国资是否流失问题,您更支持谁的观点, 郎咸平:MBO是掠夺国有资产的最好方法,国企改革变成了国有资产瓜分 吴敬琏:国企改革不能停止,对转制中个别腐败不能以偏概全 张维迎:拖延国企改革,结果使国有资产缩水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 张文魁:国企产权改革过程中,确实存在国资贱卖现象。但否定国企产权改革,就等于是把孩子和脏水一起倒掉 国有资产流失了吗, 勇揭侵占国资面纱 郎咸平与名企交恶 专访郎咸平:是谁在合谋"剥削"国有资产? 国有企业老总觉得国家对不起自己,觉得自己受到委屈了。比如储时健,做了一点事情就觉得国家对不起自己了,就想控制公司。你有什么资格,储时健、倪瑞峰、张瑞敏都是“保姆”,都是职业经理人,你要做职业经理人,就应该把自己该做的做好,职业经理人应该有对股东的信托责任,但是中国没有。因此,现在国有企业并不是所有者缺位的问题,而是职业经理人缺位。 [具体企业] 1.四问海尔管理层 中国国有企业体制问题,使企业老总没有办法透过某种激励机制得到适当补偿,但并不代表有国有企业职工,包括高管人员成立的职工持股会就可无节制地控制公司的资产。即以海尔2003年806亿元的全球销售收入而言,海尔职工持股会控制的有形无形资产高达650亿元以上,这在全世界也是前所未见。 2.质疑李东生身家暴涨 郎咸平在内地及香港的多份报章多个专栏中,以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公开披露的,41家电子类公司业绩数据为基础,质疑TCL的账目及财务表现,并指TCL创业的22年,李东生由几乎身五分文演变到身价近12亿元,成为TCL改革的最大受益者。TCL发展的过程实际是国有资产逐步流向个人的过程。 3.猛击格林柯尔 郎咸平表示认为,顾雏军先后收购了科龙、美菱、亚星客车以及ST襄轴等四家公司,号称投资41亿元,但实际只投入3亿多元。期间顾雏军采取了多种手法巧取豪夺,郎咸平将顾雏军的巧取豪夺归纳为“七大板斧”——安营扎寨、乘虚而入、反客为主、投桃报李、洗个大 澡、相貌迎人以及借鸡生蛋。 郎咸平:国企改革变成了国有资产瓜分, 中国在“国退民进”中出现的问题,和当初俄罗斯私有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模一样,都是合法掩护非法。都是利用法制不健全,侵吞国家财产,而且手法和过程惊人地类似。我们的 《公司法》没有处理职工持股会的相关条款。所以他们在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合理侵吞国家财产。 对话郎咸平:MBO是掠夺国有资产的最好方法 MBO就是一个掠夺国有资产的最好方法,海尔是一个曲线MBO.在美国,企业MBO没有问题,因为是全流通的,既然向股东发行了,也可以收回,但是中国上市公司的MBO是收购国有股,而且还是向银行借钱,哪有这样的事情,打个比方,家里很脏,请了个保姆,结果保姆反过来成了主人。所以我们缺少职业经理人的信托责任。根源在于我们整个国家就没有信托责任的概念,没有职业经理人的概念。如果你有张瑞敏的机遇,国家把一个烂厂给你,给你无尽的贷款和资源,可能你也会成功。 要善待对社会作贡献企业家 网易商业报道现场直播:张维迎炮轰郎咸平 均针对郎咸平观点进行全面反驳。张维迎主张包括,一,中国最大的威胁,不是国有资产流失,而是国家侵害私人财产,我们必须善待有贡献的民营企业家――"善待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国有资产流失,不是大家真的害怕,而是政府官员害怕个人承担责任,这实际上在拖延着国有资产的改革,结果使国有资产缩水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 二,中国必须进行国有产权改革――"只有通过所有制的改革,只有分给私人经营者,才能有积极性,给企业家定价,才会出现企业家市场,才会有信托责任". 三,TCL、海尔老总已经尽到信托责任――"信托责任是什么,不是让你放那儿看着不动,而是要你按照所有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来照顾好它。所以说,海尔也好、TCL也好,他们的老总都有这个责任。难道说哪些把企业搞垮的人才算尽到了信托责任," 四,产权改革越快越好,不可以丧失时机――"哪个地方改制早,哪个地方的经济就活跃,哪个地方改制晚,问题也就越多,就越需要国际更多的拨款和贷款支持。因此,我们一定要强调国企改革的’时间价值’.据我所知,国家对国有资产转让有一整套的手续和程序,需要层层报批,卖国企比卖私企烦琐多了。这种 安排,正面的意义就是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而负面的左右就是拖延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时机。 张维迎谈国企改革:企业舆论环境十年来最坏, 自郎咸平发表演讲指责格林柯尔之后,围绕如何评价过去20多年来的国有企业改革,对民营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做怎样的价值判断,中国经济学界与企业界引发了一场争论。张维迎认为企业的生存环境包括商业环境、政治环境以及舆论环境。前两种环境越来越好,而舆论环境已经到了1992年以来最不好的时候。最近在社会上、舆论界兴起了一股妖魔化、丑化整个中国企业家队伍之风。他说自己不否认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存在着或者可能存在着国有资产流失,但国有企业民营化这个总体过程是创造财富的过程而不是瓜分财富的过程。 张维迎特别指出这样的舆论环境,是由学者、教授与大众媒体结合在一起的,这些教授打着保护国有资产,保护少数股东权益,保护小股东权益的旗号,不遗余力地否定过去十年国有企业改革、产权制度改革。我们不能低估这种舆论对中国企业生存发展的危害性„„ 民营企业是否真的神奇, 郎咸平:国有企业改革走入了误区 MBO这条很多国内经济学家认为的唯一可走的路就不能称之为“改革”。这是一个最可恶的盗窃国有财产的办法。什么叫MBO,美国没有法人股,不想当上市公司了,10块钱卖出去的股票,12块我买回来,这有什么不对的,股东得益了,可以嘛~我们不是呀~我们是职业经理人,借了国家银行的钱,把国家股用最贱的价格买回来,归他自己所有,这不是MBO, 他哪有资格买,我们的股东有让股民受益吗,谁受贿了,国家亏了,上市公司股民亏了,你自己赚了~不要对民营企业抱有幻想,民营企业也没有那么神奇。对国有企业来说,应该做的,是政府退出市场,而不是企业退出市场。国企留在市场,国有股留在市场,政府行政命令退出市场。 批判国有企业、政府全面退出经济舞台 郎教授目的很明确,批判主导中国产权改革20年的新自由主义学派,即国有企业、政府全面退出经济舞台。他提出目前"国退民进"的产权改革有两大特点,第一是法律缺位下的合法性,第二是买卖双方自定价格的交易。他认为目前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走入了两个误区:一是认为民营化、自由经济就能够解决国有企业改革所有的问题,即国有企业产权问题是唯一的问题;二是常常强调国有企业的所有人缺位。 保姆就是保姆,不能因清洁做得好就成为家庭的主人 他重申,现在国企并不存在所谓的所有者缺位的问题,而是存在职业经理人的信托责任问题。如何建立起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制度,用法制来保障其信托责任,是政府应该努力的目标。保姆就是保姆,不能因为清洁卫生做得好就成为家庭的主人。国有企业负责人做好企业是自己的职责,想成为公司的股东,可以用自己的收入在市场中购买股权。他认为未来中国的走向:大型企业必定是国企,而中小型企业会是民营企业。 产权改革要以民为本,以老百姓的福利为前提 他表示,政府主导产权改革是以民为本,以老百姓的福利为前提,而不应当是以无法量化衡量的效率为本,以效率为本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道路走错了。买卖双方在制定价格时,这个价格必须要公开、透明、竞价,而不能由买卖双方做决定,因为财产是属于全国老百姓的。 吴敬琏:国企改革不能停止 国企转制中的腐败情况有多严重,如何看待参与转制改革的民营企业,难道整个企业界都是盗窃公共财产的吗,恐怕不能这样说,有些人就喜欢把个人行为变成集团行为。民营企业里面确实有一些是依靠权力等非正常手段的,这种情况的确发生了,而且不是一个两个,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就说民营企业整体都不好。而且郎咸平教授的一个背景思想是国有企业挺好的,这个我不赞成。 国企改制中确实出现过蚕食和侵吞国有资产 但是他说的有一条我觉得是对的,就是在国有企业改制中确实出现了蚕食和侵吞国有资产的情况。我曾经在中纪委的一个干部培训班上作过一个讲话,提出,腐败的源头在经济制度上的基础,有三种情况:一是寻租,就是行政权力对市场活动的干预造成了寻租的环境;二是利用市场的不完善、制度的不健全、监管的不严格等等,用各种违法违规手段牟取暴利;第三种情况就是在经济体制变动、产权结构变动过程中,包括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蚕食和侵吞公共财产。郎咸平教授如果说的是我们在国企转制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腐败行为,出现了利用权力来盗窃公共财产的行为,那么我们号召全社会跟这种行为作斗争。 民企的积极参与起了重要作用 在国有企业改组改造过程中,民营企业的积极参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收到了出乎意 料的效果。通过承包、租赁、合作、购并等不同的产权置换方式,民营企业承担了国有企业的债务,安置了国有企业 的职工,用新的经营理念和高效率的经营方式,改变了企业的面貌。无数事例表明,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成果巨大,非常成功。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实现了双赢。 我们不能以偏概全 不能“倒洗澡水连孩子也倒掉”,假如我们真的关心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我们不妨看看,这些年来由于浪费、低效率、亏损等等的内在原因,国有资产已经无形中流失了多少,假如,我们一定要用数字说话,何不算算仅仅在国有企业初步改组改制之后,国家的税收增加了多少,社会的财富又增加了多少, 产权改革的目标是否达到, 李东生:处理产权改革中的平衡术 近来,郎咸平对TCL、海尔等企业的质疑,在经济界引发了一场沸沸扬扬的争论,企业产权改革过程中是否必然伴随着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报为此特别邀请了一位“当事人”和两位专家对郎教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回应。 国有资产流失了吗, 主持人:请各位谈谈在企业改制过程中,是否存在国资流失的问题,是否严重, 李东生:企业产权改革是一个很复杂的现象,从一些经验教训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这个过程失控的话,很容易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这是事实。每一个怎样做才好,我不能做具体的评价。但就TCL的方案而言,我认为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TCL及其团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改制伊始,我就充分考虑到企业发展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在方案的整个制定和操作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对社会利益的保护和尊重。 张文魁:在国企产权改革过程中,确实存在国资贱卖现象。但是,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改革进程中的阴暗面,是否因为这些阴暗面的存在就停止改革、走回头路,我认为旧体制是无法持续的,建立新体制过程中的阴暗面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克服而且正在被逐步克服的。如果否定国企产权改革,就等于是把孩子和脏水一起倒掉了~ 我们应该如何有效避免国资流失问题呢,国资流失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国资交易不公开、不竞争。这当然也与国企产权改革的形式有关,“内部型改制”比较容易导致国资流失。但是,只要实行公开性、竞争性的国资交易程序,国资流失是可以有效避免的。比如,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后,先后出台了《关于国 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和《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暂行办法》,调查结果显示,这两个文件实施后对于防止国资流失的效果是明显的。 关于国资流失的争议,其实还涉及到对国资质量的判断以及对改制成本的支付。许多国有企业在账面上有几亿元的国有资产,可能几千万元就卖掉了,如果不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可能就会认为这是严重的国资流失。其实,那几个亿的国资许多都可能是几年都收不回来的应收账款或者是在仓库里放了几年的存货,是大量的不良不实资产,而国企目前的财务会计制度并不能及时处理这些烂账,所以在改制时国资“缩水”是完全正常的。另外,改制时还要进行职工身份转换、剥离非经营资产、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实现社保并轨等等,需要支付巨额的改制成本,而目前由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没有建立起来,比较普遍的做法是用本企业的国有净资产来支付改制成本,所以大量的资产都在这个过程被抵扣掉了。当然,以国有净资产来抵扣改制成本并不是好办法,也容易发生暗箱操作,所以我个人一直在呼吁加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使改制成本的支付能够公开透明、统筹进行。 赵晓:在地方企业和中央大型企业两个层面上,企业改制的进程和方式存在着显著的不同,国有资产的增与失要区别对待。在地方一级的企业上,外商或民企参予国企改制的力度较大, 进入国企表现得较为充分。不能否认,国企产权转让过程中,出现过国资贱卖的问题,也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这点目前各界都很关注。 但另一方面,对中央大企业,从国资的总量变化来观察,就不存在国资流失的问题。一是外商或民企还较少介入中央大企业改制这个层面;二是目前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国资保值增值,中央大型企业近几年通过改制上市,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了企业净资产的大幅溢价。而且从现在中央大企业整体上市的趋势来看,国资净值在改制过程中,不存在流失的问题,而且还从资本市场上取得了不菲增值。 产权改革目标是否达到, 主持人:这是否也意味着产权改革已经达到预定的改革目标呢,在少数产权转让过程中,仍存在暗箱操作、国资贱卖的现象。能不能谈谈其中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李东生:TCL产权改革的全部资料在上市时,都做了非常充分的披露,整个过程是非常清晰的,是得到政府各级监管部门认可的。在一次公开场合我曾经见过郎咸平,还专门向他解释了TCL产权改革的情况。一个基本的事实是,1997年TCL国有资产是3亿多元,经过5年的授权经营,国有资产增加了2.6倍。在这5年中,政府参与分红,还分去了6亿多元。总体而言,这5年中,国有资产增加了3,4倍。 可以说,经过改制,国有资产快速增值。这组数字是到2002年授权期满时,政府专门组织人员对TCL进行了全面的审计,最终得出来的结论。1997年的税收是一亿多元,现在是15亿到16亿元,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税收。我觉得从TCL集团来讲,我们的企业改制是达到了目标的。 赵晓:社会各届对本次国资改革讨论的关注度超出我的想像,但原因无外乎这里面隐藏着国资流失这样一个社会高关注点。现在部分人拿俄罗斯的经济改革与中国的经济改革做比较,担心中国的企业产权改革走上俄罗斯的老路,形成大规模的国有资产流失。这种担忧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俄罗斯的经济改革与中国的经济改革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改革,前者为一步到位式的“休克”改革, 后者则是渐进式的产权改革。前者上千亿美元的国资以30亿美元的代价迅速倒手,一步到位地完成改革。而中国式的摸着石头过河的产权改革,有着更多的改革目标,稳定、就业和国资保值增值是重要的目标,制度的完善建立是改革的目标。 我认为本次讨论最后的意义是,要看清我们的产权改革的目标是否已经达到。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保证充分就业来讲,我认为我们的产权改革目标已经达到。但现在理论界争论的是,从制度目标来看,部分学者认为是未达预期的。从这点来讲,我国的企业产权改革的推进速度不是快了,而是慢了,特别是中央一级的企业,体制的变化是较小的。这是下一轮企业产权改制过程中所要高度重视的。 产权改革取向考验管理层智慧 主持人:从各位的判断来看,实际上企业产权改革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能否请大家对进一步深化企业产权改革建言几句, 李东生:改制环境很重要,当时TCL所在的惠州市地方党委和地方市委市政府都是以一个比较积极的态度来面对企业改制问题。另外TCL也存在一些改制的基因,因为在1997年改制之前,地方企业百分之百国有,但地方政府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授权是非常充分的,政府从来都不具体参与企业的管理层面,将责任与权利充分地下放给企业。这从多个方面调动了企业的改制积极性,为企业改制创造了宽松的改革环境。 赵晓:中国的产权改革是最考验管理层智慧的。产权改革我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增长式产权改革,一种是分配式的产权改革。中国走的是前一种,以稳定和国资保值增值为更重要的目标。现在有人评价,这种改革模式虽然稳妥,但效率较低,因而产权改革进程缓慢。特别是在中央大企业的改革上,管理层非常慎重。但是企业改制总要进行的,因而与中央大企业比较,地方国企的产权改革积 极性明显要高出许多。 这是管理层在处理中国式的产权改革的高明之处——在稳定、就业、制度和效率等四种改革目标中权衡,获得最大的改革目标收益。目前的产权改革就像重走长征路,如果说产权改革最大的失败是什么,只有一条, 就是不走了,不干了~这是最要不得的。(作者:刘晓午 侯雪莲) 张文魁:国企产权改革方向不容否定 最近,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又一次把目光移向了中国内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他接连向中国的一些著名企业,如海尔、TCL以及格林柯尔“开炮”。这些批评包括海尔成立职工持股会是“曲线MBO”、TCL的产权改革存在猫腻、格林柯尔是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 尤为令人关注的是,郎咸平还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中的国企改革提出了尖锐批评。他认为,“中国在‘国退民进’中出现的问题和当初俄罗斯私有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极为相似,都是利用法制不健全,合法地侵吞国有财产。中国应该立即停止国企的产权改革。” 人们究竟应该怎样评价当前的国企产权改革以及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制的问题,8月19日晚,《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文魁。 产权改革“风向”不会变 《21世纪》:最近有人对中国的国企改革提出了一些质疑,许多正在准备改制的国企和打算参与国企改制的民企都担心产权改革的“风向”会变。作为多年跟踪并研究国企改革的专家,你认为人们的这种担心是否多余, 张文魁:可以肯定,产权改革不会停止,“风向”不会变,因为国企产权改革并不是如某些学者所说,是“不做学问的人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全国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后确定的基本方针。 回顾一下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就不难看出,党和政府关于国企改革特别是产权改革的方针政策是系统的、连续的和严肃的,是建立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反复讨论的基础上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几乎为党的每一次重要会议和制订国企改革等重大方针政策组织过课题组,我们每一个课题的调查研究都要耗时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我自己也参加过其中的一些工作,怎么能说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呢, 正确看待国企改革中的负面现象 《21世纪》:郎咸平教授认为,我国“目前已经不存在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争利的问题,这不是当前经济改革中的重点,问题的重点是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联合起来侵吞国有资产。”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张文魁:毋庸讳言,国企改革中也存在一些负面现象,大约有四方面:第一,国资贱卖;第二,职工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第三,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甚至新的控制人通过企业改制来套取银行资金和进行金融诈骗;第四,新的控制人由于战略、能力、资金或管理方式、管理文化等方面的原因,而把原来不错的国有企业反而给“整垮”了。 在上述四方面的负面现象中,国资流失最受诟病。但是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政策得当,国资流失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防止的,而且国资流失的现象在现实中也越来越多地得到了纠正和克服。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后,先后出台了《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和《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暂行办法》,在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交易管理、定价和价款管理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明确措施来防止国资流失,同时也对管理层收购提出了规范办法。我作了一些调查研究,这两个文件实施后对于防止国资流失的效果是明显的。毫无根据地夸大国资流失现象、以国资流失为理由来终止国企产权改革,都是不允许的。 赵晓:制度的完善建立是改革的目标 近来,郎咸平对TCL、海尔等企业的质疑,在经济界引发了一场沸沸扬扬的争论,企业产权改革过程中是否必然伴随着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报为此特别邀请了一位“当事人”和两位专家对郎教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回应。 国有资产流失了吗, 主持人:请各位谈谈在企业改制过程中,是否存在国资流失的问题,是否严重, 李东生:企业产权改革是一个很复杂的现象,从一些经验教训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这个过程失控的话,很容易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这是事实。每一个方案怎样做才好,我不能做具体的评价。但就TCL的方案而言,我认为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TCL及其团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改制伊始,我就充分考虑到企业发展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在方案的整个制定和操作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对社会利益的保护和尊重。 张文魁:在国企产权改革过程中,确实存在国资贱卖现象。但是,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改革进程中的阴暗面,是否因为这些阴暗面的存在就停止改革、走回头路,我认为旧体制是无法持续的,建立新体制过程中的阴暗面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克服而且正在被逐步克服的。如果否定国企产权改革,就等于是把孩子和脏水一起倒掉了~ 我们应该如何有效避免国资流失问题呢,国资流失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国资交易不公开、不竞争。这当然也与国企产权改革的形式有关,“ 产权改革目标是否达到, 主持人:这是否也意味着产权改革已经达到预定的改革目标呢,在少数产权转让过程中,仍存在暗箱操作、国资贱卖的现象。能不能谈谈其中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李东生:TCL产权改革的全部资料在上市时,都做了非常充分的披露,整个过程是非常清晰的,是得到政府各级监管部门认可的。在一次公开场合我曾经见过郎咸平,还专门向他解释了TCL产权改革的情况。一个基本的事实是,1997年TCL国有资产是3亿多元,经过5年的授权经营,国有资产增加了2.6倍。在这5年中,政府参与分红,还分去了6亿多元。总体而言,这5年中,国有资产增加了3,4倍。 可以说,经过改制,国有资产快速增值。这组数字是到2002年授权期满时,政府专门组织人员对TCL进行了全面的审计,最终得出来的结论。1997年的税收是一亿多元,现在是15亿到16亿元,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税收。我觉得从TCL集团来讲,我们的企业改制是达到了目标的。 赵晓:社会各届对本次国资改革讨论的关注度超出我的想像,但原因无外乎这里面隐藏着国资流失这样一个社会高关注点。现在部分人拿俄罗斯的经济改革与中国的经济改革做比较,担心中国的企业产权改革走上俄罗斯的老路,形成大规模的国有资产流失。这种担忧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俄罗斯的经济改革与中国的经济改革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改革,前者为一步到位式的“休克”改革, 后者则是渐进式的产权改革。前者上千亿美元的国资以30亿美元的代价迅速倒手,一步到位地完成改革。而中国式的摸着石头过河的产权改革,有着更多的改革目标,稳定、就业和国资保值增值是重要的目标,制度的完善建立是改革的目标。 我认为本次讨论最后的意义是,要看清我们的产权改革的目标是否已经达到。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保证充分就业来讲,我认为我们的产权改革目标已经达到。但现在理论界争论的是,从制度目标来看,部分学者认为是未达预期的。从这点来讲,我国的企业产权改革的推进速度不是快了,而是慢了,特别是中央一级的企业,体制的变化是较小的。这是下一轮企业产权改制过程中所要高度重视的。 产权改革取向考验管理层智慧 主持人:从各位的判断来看,实际上企业产权改革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能否请大家对进一步深化企业产权改革建言几句, 李东生:改制环境很重要,当时TCL所在的惠州市地方党委和地方市委市政府都是以一个比较积极的态度来面对企业改制问题。另外TCL也存在一些改制的基因,因为在1997年改制之前,地方企业百分之百 国有,但地方政府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授权是非常充分的,政府从来都不具体参与企业的管理层面,将责任与权利充分地下放给企业。这从多个方面调动了企业的改制积极性,为企业改制创造了宽松的改革环境。 赵晓:中国的产权改革是最考验管理层智慧的。产权改革我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增长式产权改革,一种是分配式的产权改革。中国走的是前一种,以稳定和国资保值增值为更重要的目标。现在有人评价,这种改革模式虽然稳妥,但效率较低,因而产权改革进程缓慢。特别是在中央大企业的改革上,管理层非常慎重。但是企业改制总要进行的,因而与中央大企业比较,地方国企的产权改革积极性明显要高出许多。 这是管理层在处理中国式的产权改革的高明之处——在稳定、就业、制度和效率等四种改革目标中权衡,获得最大的改革目标收益。目前的产权改革就像重走长征路,如果说产权改革最大的失败是什么,只有一条, 就是不走了,不干了~这是最要不得的。(作者:刘晓午 侯雪莲) 让国有资产“和平流失” 作者:阚存一 让国有资产“和平流失” 阚存一 与国有企业改革伴随的国有资产流失虽然已经成为不可争辩的事实并愈演愈烈,但人们在管理和研究国有资产问题时,往往还是因为首先想到国有资产流失所造成的不利因素而在“堵”的措施分析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成本和心思。在笔者看来,“堵”虽然在一定层面上行之有效并能够获得部分人群或全部公民在某一时间段的认可,但从整个社会层面以至历史的角度看来,正如人类在对待自然现象(比如河流泛滥)或人类自身的社会问题(如社会变革)时所进行的行为选择一样,由于单纯就事论事的方式方法本身具有的局限性和非客观性,这种选择的最终结果往往达不到人们的预期甚至离人类所需求的终极目标越来越远。同样道理,在如何对待国有资产流失着一问题的行为选择中,善于全面地分析这种流失所形成的利弊并对利弊加以博弈处置后再行其事也许更有现实意义。 当然, 为更好地说明这种“和平流失”现象能够成立的合理性,首先需要对两个问题进行探讨,一是产权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黑洞”能否堵得住的问题,二是产权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有没有“利”点。 一、保姆的责任感 在前些日子经济界关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讨论中,有专家曾非常巧妙地列举了有趣的保姆的事例, 国有资产的产权归属问题人们已经讨论了很久,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国有经济即全民所 有制经济,企业国有资产属于全体人民,由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国家——国务院和各级政府行使企业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并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按照最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应该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视会和经营者(经理、 副经理)等机构组成,但经过仔细观察后你会发现,所谓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们,和那些经理、副经理们并没有本质的差别,他们只是在从事着一种既没有得到股东书面或口头授权也不知谁是股东的糊涂代理工作;而做为真正资产所有者的全体人民,他们这些与生俱有的股份就象天生进入了一个被套牢的股市,即使无钱治病也不能转让变现。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这样一种只有虚设股东而没有真正董事会的企业制度。 正如某些国有企业经营者所言,经济下,职工是主人,厂长是仆人,让主人管理仆人绝对不符合逻辑,市场经济让大家都变成了打工仔,企业经营的好坏只有靠责任心维持。如此可见,当一位保姆在为一个没有主人监管甚至根本没有主人的房子清扫的情况下却仍然把房子收拾的干干净净,你能说她没有社会责任感吗,倒是某些仍然报有“斗私批修”观念的人,说什么搞好了那是应该的~如此观点,搞不好也是应该的。 二、别有“洞”天的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过程中资产流失的“黑洞”能否堵得住,答案非常肯定,方法也非常简单,只要停止产权改革,这个“黑洞”自然消失。但现在的问题是,堵住了这个“黑洞”,国有资产是不是就可以真正实现保值增值。 据吴敬琏先生分析,在2000年国家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时已经剥离了将近14000亿的四大银行的不良资产,但到2001年,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又积累到1.8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26.6%;另据英国《金融时报》报导,目前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贷款预测为约3.5万亿元;而据财政部会计决算统计,截至2002年底,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量76937(8亿元,比上年增长5(2%;近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又明确表示,全国银行不良资产中,国家政策要求银行支持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违约的约占30%。简单分析这些数字就可以明白国有资产流失的规模以及国有企业违约的原因。 但最显而易见的证明还是,这些流失也绝对不是流自于产权改革的“黑洞”。笔者在《国有资产流失与产权改革随想》一文中曾经对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从微观角度进行了初步分析,但只是分析了企业经营和产权交易过程的流失,并没有考虑其它外围损失和预期收益损失。比如国有资产的监管成本问题,为加强国有资产经营和运营监管,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都成立了国资委等众多行政事业单位,如果这些部门的费用开支计算一下,恐怕数字也很惊人。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黑洞”到底有多少个,这个数字可能没有人能回答出来,因为中国有句俗语“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打洞在先,补洞在后,打洞总比补洞快,恶虎永远斗不过群狼。如果用笊篱来比喻那种在一边输血、一边流血过程中维持着生命的国有企业也许最恰当不过:铁桶有个洞打上补丁可以照样装水,笊篱上面再加一个洞也未见不是好事。 三、娶了保姆又何妨,——房主的婚姻 在 首先,让我们设想当一个保姆面对比她目前工作的房子的主人(与第一部分不同的是这所房子有明确的主人)所给予的薪金更大的利益诱惑时,保姆和主人各自的选择方式。我们在这里假设现在主人所给予的薪金为500元,并且这位保姆熟练细致的业务不仅把主人的孩子养的白白胖胖,家居也收拾的干干净净,甚至由于家居环境的改善而增加了主人在生意谈判时的成功几率,因此保姆在附近地区的名声广为流传并深得主人欢欣。但终于有一天,另外一位房主(本地居民或外迁居民)愿意以800元甚至更高薪金聘用她,这显然是由于外因的介 入打破了原有的平衡。 按照市场经济中人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假设,保姆可能会在以下行为结果预测中做出一种选择:(1)与现在主人协商,如果对方不愿意把薪金也提高到800元或更高,则断然拒绝挽留到另外一位房主家工作;(2)同意继续为现在主人工作,必须给予其它附加的优惠条件, 比如主人愿意以期权或现权的方式将房屋或其它财产的一部分产权让度给保姆,作为300元的补偿(即反客为主形式之一),或者答应一定期限后为保姆安排一个她更愿意从事的工作; (3)同意继续为现在主人工作,但主人须答应与保姆结婚(即反客为主形式之二);(4)不为诱惑所动,保持原有的平衡,愿意继续为现在主人工作,原因是在现在的主人家工作时,由于主人的默许,她不仅可以使用主人的用品为自己服务以减少自己的开支,甚至可以将主人的某些物品占为己有或利用这些物品和所给予的权利去赚取另外一份远远超出800元收入。 由于外界因素介入打破了原有的平衡,现在主人也必然按照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假设对行为的结果进行预测中并做出一种选择:(A)同意保姆的第一种要求,将薪金提高到与另外一位房主同等的水准;(B)由于800元或更高的薪金难以支付(或不愿意支付),同意保姆的第 (2)或第(3)种要求;(C)由于主人自己或家庭其他成员的对上述两种选择方式的反对,拒绝保姆的要求,按500元的价格到劳务市场聘请其他保姆,或干脆由主人自己或家庭其他成员之一辞去其它工作来充当保姆之职。但由于新保姆或家庭成员受到业务熟练细致程度的限制,可能出现家什经常被损坏、家居环境恶化、孩子健康水平下降等问题,另外,由于环境和心态的恶化甚至影响到主人的事业和在生意谈判时的成功几率。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保姆和主人的对各自行为进行预测且必须做出选择,但从双方共同的利益预期来看,保姆和主人结婚的方式是所有选择方案中的最优:从主人角度看,第一,他在整个家庭总资产没有发生变动的情况下,留住了保姆并提高了保姆工作的积极性,家居环境和孩子健康将会变的更好;第二、既解决了婚姻大事又为这个家庭发展(生儿育女)打下了基础;第三,减少了家庭因聘请保姆而发生的额外支出;第四,再也不为防止保姆对家庭财产的偷盗行为花费心机。从保姆角度看,第一,由打工妹变成真正的主妇,工作稳定,心理上也可以得到宽慰,工作中切实有一种“为自己干”感觉;第二,在家庭中现有财产或财产未来增加部分(婚前财产公正情况下)中有了属于自己一份资产(尽管这份财产不能变现),随着家庭总资产的增加,预期收益有望提高。 这种选择对现在主人来说也有不利的一面,部分其他家庭成员会感到这种婚姻造成了他们在家庭中个人财产份额的减少而认为主人的做法有失公平。但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没有几个人因为害怕财产被分而打一辈子光棍。 四、“是能忍,孰不能忍,”——公平与效率 在分析“公平”与“效率”之前,笔者首先要对这两个概念做一下评述。在众多学者眼里,“公平”与“效率”本是一对矛盾的东西,要“公平”就得不到“效率”,要“效率”就没有“公平”而言,这就是所谓的“公平和效率不可兼得”论。 其实不然,所谓“不公平”,一般发生于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当一个人的收益与他的付出不成正比例关系时;另外一种情形是本来属于A的利益(或过失)经过第三方的评判后却给予了B。这两种情形必然使利益收益低的一方失去积极性,进而降低效率。如此说来,“公平”与“效率”恰恰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有“公平”才会有“效率”,没有“公平”自然也不会有“效率”,“公平和效率不可兼得”论,是用“平均”概念偷换了“公平”概念。 按此理解,目前国有企业存在不公平现象有三:(1)国有银行向亏损国有企业进行的政策性注资。银行的资金来自与全国老百姓存款或政府财政资金,企业发生亏损用老百姓的资金弥补显然不公平;(2)对企业经营者没有相应的激励和惩罚性措施,干好干坏都一样;(3) 另外,现在社会上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国企改革中的股权转让或资产出售造成了国人贫富差距扩大,引起社会稳定问题。其实这是一种最典型的“恨人有、笑人无”现象。贫富差距扩 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在国家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富人的财富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但穷人的收入却没有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甚至有所降低,也就是说有一部分老百姓没有享受到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中国目前最贫困的主要有两类人,一是贫困地区的农民,二是城镇国有企诚然,中国目前确实已经有了一部分先富起来人,初步实现了私有资本的原始积累(笔者在此敢于断定,这些资产中有很大一部分也是来自于国有资产流失或老百姓的血和泪),但这种积累在强大的国际跨国资本面前可能显得太渺小了。如果真的到了这一天,靠那些在国家市场垄断保护下国有企业显然不行。 当前,随着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人们已经意识到工业化社会的来临,发展重化工业势在必行,认识到强大的重化工业和完善的民族工业体系才是一个民族的强盛之本。认识到这些问题固然都是好事,但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的重化工业怎么发展。改革开放后国外资本对国有机械、汽车等制造行业的冲击我们已经看的非常清楚,民营企业东借西凑好不容易想搞个“铁本”又被摁了回去,我们的重化工业是不是也如某些学者那样沉迷于“全球制造业大转移”而乐不思蜀,果真如是,这将是一个非常危险的选择。 为了保持国有经济的数量而不考虑国民经济整体的质量,和想“济贫”而无“富人”可杀的结果没有什么差别。 六、一种合理不合情的选择 业的失业职工。国有企业职工为什么失业,是因为产品销售不出去造成的生产停工,失业又不能再就业才变得贫困,职工没钱吃饭当然形成社会稳定问题。正是国有企业经营不善,才加剧了城市地区的两极分化,而停工停产后房屋设备的闲置也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 如果对国有企业亏损所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和城市两极分化都可以容忍,为什么在企业股权转让或资产出售时发生的国有资产流失就不能容忍,“要穷一起穷,要富一起富”,又是一种“恨人有、笑人无”心理。 五、对“杀富济贫”的看法 长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外来侵略和混战割据的历史成就了中国人“一盘散沙”、“恨人有、笑人无”和喜好“杀富济贫”的特性。毛泽东时代正是成功地运用了这一特征,以计划经济的方式积聚了几乎全部社会财富,为建设民族经济体系而设立了无数个名义上归全民所有实际属于虚无主仆的公有制企业,让社会之中无人可恨,无富可杀。为防止计划经济致命的低效率和腐败问题,他又不得不一次接一次地加大成本发动各种政治运动,最后导致人们忽视经济这一根本问题而长时间迷恋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活动之中。 然而,当人们终于从沉迷之中觉醒并开始领悟市场经济真谛的时候,却又发现,如果做为发展市场经济最为基本的产权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必然是有“场”无“市”。因为“经济人”本性下的财产私有化是市场经济的最优。资本主义用充满血和泪的“羊吃人”方式实现了私有资本的原始积累,东欧在经济转型中采用“休克疗法”通过瓜分国有资产方式快速完成了财产私有化(“休克疗法”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有其有利的一面)。那么中国私有资本的原始积累应该怎么完成,单纯靠诚实劳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是靠不得,二是等不得。“靠不得”是因为如果没有资本要素和技术要素支持,单纯靠劳动的投入根本不可能创造超额利润;“等不得”是因为随着WTO的加入,中国民族经济将面临更严重的威胁。 产权改革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确实是流失的一种方式,如果合理控制这种流失的规模、范围和流失方向,与其它流失方式(如经营性亏损)相比至少可以产生以下几个“利”点:(1)“和平流失”对国有经济来说是“失”,但对整个国民经济而言,由于全社会财富总量没有发生变化,应该属于“流”而未“失”;(2)“和平流失”可以有效减少社会财富的闲置浪费,进而增加社会劳动就业,解决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问题;(3)虽然国有资产发生了流失,但就资产本身来说,由于有了明确的归属,可以提高管理者的积极性,提高社会资产的使用效率;(4) 通过“和平流失”将社会资产重新配置,有利于发展民营经济,重构国家民族经济体系(特别是民族工业体系),提高国民经济整体质量。(5)通过“和平流失”使国有经济达到合理规模,有利于降低国有资产监管成本。 关于对思茅地区深化国有中小企业 改革工作调研的情况汇报 按照崇汇书记的指示,我们于3月9-13日赴思茅地区,就国有中小企业深化改革工作的进展情况及难点问题进行了调研。 在思茅地区调研期间,我们与地区办公室及企改办的同志一道,分别到企改工作量大的普洱县、思茅市,分门别类地对已完成企业改革任务的、改革中困难较多的和还未进行改革的三类共10余户企业进行了调研,调研中采取与企业负责同志座谈的方法,共同分析改革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困难及问题,逐户了解中小企业改革的情况和难点问题。按照地、县(市)的安排,还听取了地、县(市)企业改革进展情况的介绍。通过调研,给我们的总体印象是:思茅地区深化国有中小企业改革领导重视,态度坚决、决心大,起步早,措施有力,成效显著。该区的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对全面完成今年的企改任务充满信心。同时攻坚任务也较艰巨。主要情况如下。 一、思茅地区深化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工作已经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思茅地区列入改革考核的企业共为277户, 截止2002年,全区累计完成产权制度改革224户,累计改革面达80.87%,已经完成了地委、行署确定的80%以上的年度改革考核目标。其中2002年当年完成产权制度改革企业64户,另外还对原已完成改革的7户企业进行了第二次产权制度改革。全年共调整劳动关系、终止国有职工身份的职工5200余人(76.5% 的职工继续留在改革重组后的企业就业或由政府安排就业,约23.5%的职工自谋职业),共支出改革成本1.5亿元(其中,省财政补助500万元,地级财政支出349万元,县市级财政支出706万元,地、县市财政借款转资本金769万元,用国有净资产支付1.2亿元,其它500万元)。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1、积极扫除影响和制约深化企业改革的思想障碍,认真过好认识关。思茅地区是我省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职工对计划经济体制和政府有着比较强的依赖性,在企业改革过程曾一度发生了部分企业职工连续上访的问题,成为该地区的一个热点问题,我们在座谈中也感到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性仍十分突出。但地委、行署没有因出现上访的问题而放慢企业改革的步伐,始终把深化企业改革作为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坚定信心,并将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作为首要工作抓好抓实。一是充分利用各种会议进行宣传、动员,认真做好企业经营者、经营班子和职工的思想发动工作;二是采取召开动员会、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将改革必要性、重要性及相关政策宣传透,充分调动广大职工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加大对企业改革的宣传力度。报纸、电视、电台、网站都开辟专栏,采取专访、发表评论员文章、公布省地有关文件、对改革成功的企业进行全面报道等形式进行宣传,为企业产权制度改 革的全面推进打下了较好的思想和舆论基础。 2、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完善政策,层层落实责任制。思茅地委、行署紧紧抓住贯彻省委3号文件精神、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机遇,态度坚决,认识到位、决心大、起步早。在2001年,在基本完成三年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目标的基础上,思茅地委、行署就明确提出"十五"期间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使绝大多数国有资产从竞争性领域和中小企业中退出,并下发了《思茅地区"十五"期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办法(试行)》(思署发〔2001〕92号),明确了改革考核企业名单及具体改革考核目标、任务,与各县(市)及各主管部门签订了2001-2003年《企业产权制度 改革责任书》。特别是省委3号文下发后,地委、行署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十分重要的工作并抓好突破。一是成立了地委书记、行署专员和分管副专员分别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的地区企业改革领导小组,还成立了由地委、人大、行署、政协、纪委领导担任组长,从地区有关部门抽调22名科以上干部组成的5个企业改革工作督办组,分片负责对县(市)及地直有关部门企业改革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同时,各县(市)也相继成立或调整充实了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有的县还成立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资产处置工作小组,按照有关政策公开出售国有资产。二是及时研究、制定和完善贯彻省委3号文件精神的政策、措施。制定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思茅地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有关政策的规定》等文件、政策。各县(市)也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台了具体实施意见或办法。三是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地区分年度对各县(市)及各主管部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进行表彰奖励或通报批评,使各县(市)又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目标任务分解、量化到具体部门和企业,使企业改革工作任务真正落到了实处。 3、抓住国有经济以退促进这个重点,多种形式并举,全面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针对2000年底全区国有企业总体资产负债率已达100.76%,相当一批国有企业已资不抵债的严峻形势,思茅地区在2001年提出国有经济要从一般竞争性行业中坚决地、大胆地退出,并采取卖、并、关、破、改等形式,促进国有经济的退出。同时,紧紧抓住贯彻省委3号文件的机遇,对部份在96年就已改制,但改制不彻底、不规范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实行二次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国有股的减持或退出,引导股份合作制企业进行股权集中或改制为规范的公司制企业。截止目前,在已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的企业中,改为股份有限公司1户,有限责任公司58户,股份合作制58户,出售、转让42户,破产10户,关停、解散40户,兼并15户。 4、拓宽思路,多渠道筹集企业改革资金。职工身份转换的安置费用是产权制度改革中需支出的最大的一项改革成本,也是制约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关健因素。思茅地区企业效益普遍不好,地、县(市)财政十分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筹集改革资金的措施和办法是:一是把重点放在盘活企业存量资产上。通过各种途径和办法,积极吸引、鼓励和支持区内外各种经济成份的企业或个人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在盘活资产时,既注重盘活各类有形资产,也注意土地使用权的盘活。另外,对一些资产或股份难以或不宜公开出售变现的企业,在征得职工同意后,直接用资产、股份安置职工。二是建立"企业改革专项资金"。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地委、行署仍下决心建立了地级"企业改革资金",从2002年起三年内由地级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关闭、破产、出售等企业职工的安置费用补助。同时明确要求各县(市)也要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企业改革专项资金,对资产处置收入不足以安置职工的企业,由财政兜底。 5、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社区建设等配套改革和职工来信来访的接待、处理工作。全面启动了社区建设,部分社区已初步具备了接收、管理改革企业退休人员的功能,在推进退休人员与企业分离和进社区管理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社区尚不能发挥接收、管理改革企业职工的地方,采取各种过渡办法,妥善解决改革企业职工的管理和社保统筹续接问题。如成立了地直企业社会保障事务代理中心,为出售、关闭、破产企业职工代办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医疗保险的有关手续。为及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各种突出问题,缓解矛盾,确保社会的稳定,疏通职工上访渠道,建立了每月的地委、行署领导"接待日"制度,各县(市)委、政府"接待日"制度,由领导与上访职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根据职工反映的具体情况,分类进行妥善处理。 6、引导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思茅地区始终把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相结合,通过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据初步统计,区内个体私营经济组织通过收购、兼并、参股、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户数达19户,涉及改革资金6500万元左右。普洱县在引进沿海的战略合作伙伴参与该地区的企改工作都有了 新的突破。 二、当前中小企业改革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思茅地委、行署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完成国有资产、国有股权从一般竞争性行业的中小企业中基本退出的工作,全区计划实现完成94.58%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目标。所以,今年是思茅地区企业改革任务最重的一年,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要全面完成改革的任务,还存在着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是下步重点突破的企业大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思茅地区的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是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开展的,条件稍好的企业已经完成企改工作,而剩余的大都是负债高、亏损大、净资产少或资不抵债的企业。 二是筹措改革成本的任务仍十分艰巨。思茅地区2002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仅为5.9亿元,企业改革靠地方财政兜底的能力很弱,而未完成改革的企业又大都历史包袱重、负债率高,企业出售收入难以安置职工,有的企业甚至根本没有什么资产可出售。如1954年建厂的普洱电石厂,全厂有离退休人员99人,在职职工40人(其中36人下岗,仅有4人留守非常简易的厂房),不仅没有什么生产经营,而且还欠债296万元,职工已近2年没领到工资,没有参加房改,也未参保,企业改革只有靠财政兜底,类似企业仅普洱县就有10多户。目前,该区还有20%的企业将进入改革攻坚阶段,这些企业欠交社保资金较多、续保难。如普洱县,截止今年2月底,共欠交养老统筹金1258万元、欠交医保统筹金428.5万元、欠交失业统筹金28万元。 三是该区于96年进行了60余户企业的股份合作制的产权制度改革,这部分企业普遍存在股权平均、结构单一、封闭性强、流动性差和国有股权比重较大等问题,由于产权制度改革不彻底,"二次改革"的难度更大。此外,该区已启动粮食、供销企业的改革工作,但任务仍十分艰巨。 四是社区建设刚刚启动,改革企业关闭破产后,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有待加强和完善,解除劳动关系后自谋职业人员再就业工程启动十分困难。 五是改革企业职工相互攀比现象突出,一味同中央、省属企业和部门的经济补偿金相比,已改制的企业职工转换身份平均补偿金额都在25000元左右,有的要价更高。进入攻坚阶段后,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稳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三、调研后的八点体会 我们对思茅地区国有中小企业的调研,时间虽短、所到的企业也有限,但以下问题带有普遍性。我们认为,要打好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攻坚战,在今年完成改革的目标,以下八个方面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贯彻于国企改革的始终要有新突破。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地处边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国有中小企业改革中,思想还不够解放,视野还不够宽、思路还不够广、办法还不够多。许多企业搞改革,眼睛只盯着财政,而不是去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一些企业坐待观望,靠政府来帮助做方案,靠政府来帮助做职工的思想工作,而且越是困难的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性越强,每问及他们的改革思路和打算,回答基本都仅此一句,"相信和依靠党委、政府"。为此,在国有中小企业改革中,首先要解决好的仍然是各级干部的认识问题,必须加大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力度,并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真正体现在每一个企业的改革中,体现在每一项措施、每一项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上。 2、进一步加大对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工作的协调、指导。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改革目标仅靠企业本身是很艰难的推动的。如改革方案的制定、银行债务、资产变现、土地变更、职工安置等问题,都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协调、指导,才能加以解决,深化企业改革也才能顺利实现。在我们这次的调研中,就发现有这样一个例子,思茅市的鸿丰公司96年组建成股份合作制企业后,由于人人平均持股,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和问题,经企业股东大会决议,实行了股权集中的二次产权制度改革,将原公司整体转让 给原公司董事长,变成了私营企业。这本来是一次深化改革,也是企业内部职工研究决定的事情。但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由于指导不够,严重损害了原股东的利益,造成了原来的一部分股东天天上访。即新老板在股权回购中,是按原值回购原来职工每人所交的2000元,既没有考虑股本增值,又把改制为股份合作制时用实物来安置职工的部份排斥在外,使国家给职工的利益都集中到新老板一个人身上,而且职工也签字画押了。我们必须引以为鉴,无论是新改制的企业,还是实行二次产权制度改革的企业,都必须加强协调、指导,既要保证改革目标的如期实现,又能保障职工应得的利益。 3、要千方百计筹措改革资金。在改革中所有企业存在的最大困难几乎都是资金不足。为此,必须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一是要千方百计变现企业资产的工作,最大限度地筹措改革资金,既不能要价过高,更不能不计成本;二是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特别是贫困地区进入国企改革的攻坚阶段更为重要;三是进一步扩大参与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招商引资的力度,切实解决好"有人接招"的问题。有两个问题应引起特别的重视,一是政府部门必须解决好该支付给职工的改革成本必须支付的问题,绝不能因为要完成企业改革的任务而损害职工利益,留下遗留问题。更不能收了企业的还要上级的,把改革当作一次"发财"的机会;二是支付职工置换身份补偿金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不能因为难度大而无限退让,也不能无限攀比,必须与县(市)财力和企业实际结合。 4、要加大开放式改革的力度。思茅地区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方式是"卖"字当头,可以说是"出招"了,但"接招"的并不多。究其原因,有经济欠发达、吸引力不足的问题,但宣传不够、招商引资不足也是重要的原因。为此,必须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引进战略合作者参与该地区的国有企业改革。一是要打破划地为牢观念,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破除只能向区内企业出售的思想;二是精心打扮,配足嫁妆,力争能"嫁";三是利用网络、电视、报刊、会展甚至走出去招商等多种形式,进行招商引资,让有实力、有意资本扩张的企业来"接招"。 5、在股份制企业改革中不能再提倡职工人人持股。职工人人持股是96年股份合作制改造中通用的形式,目前这种形式的弊端已日益显现出来,我们所调研的企业都反映职工人人持股弊大于利,人人持股,既是股东,又是职工,不利于新机制的培育,不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我们这一轮的企业改革应该吸取这个教训,不能再为企业今后的发展留下后遗症。 6、加大国有中小企业依法破产的力度刻不容缓。调研中发现,要实现国有中小企业改革三年改革目标,拖其后腿的就是依法破产的工作。这类企业可以说各地都有,而且有的地方还为数不少。这类企业规模小,债务等负担重,"卖、租、转、改"都无望,也无法列入政策性破产的盘子,根本没有生存下去的可能,唯一的指望就是依法破产。为此,必须加大对国有中小企业依法破产的力度。一是要由省里制定依法破产的指导意见,地方党委、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破产企业债权、债务的协调力度,使其能顺利破产;二是法院等部门要把中小企业的依法破产列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大受理和审理力度,并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认真抓紧抓好。 7、在全面突破的同时,要狠抓企业改革质量。在全面推进改革的同时,要注重抓好已改企业的完善扫尾工作,改革既要到位、又要彻底,确保企业改革质量。围绕国有资本退出和职工身份"置换",实施二次产权制度改革,对股权过于分散、封闭的企业实行股权集中,对国有控股的中小企业通过减持国有股,促进国有资本的退出。对非国有控股企业中的国有身份职工进行身份"置换",对企业债权债务和职工未妥善处置的进一步采取措施进行妥善处置。 8、要稳步推进各项配套改革。进一步落实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政策,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各级社保、金融、土地、税务、工商等部门都要实行"低门槛"政策,力保三年国企改革目标的实现。为此,首先是省级相关 部门要加大对地州市的指导力度;各地州市要认真贯彻好省国企改革的相关配套政策。扎实有效地做好改革企业职工各种社会保险关系的续接工作,力争使每一名职工不因改革而中断各种社会保险关系。加快社区建设的步伐,在2003年企业退休人员与企业分离并由社区管理等方面要有新的突破。同时,加大再就业工程的步伐至关重要,积极扩大再就业工程。 四、思茅地区向省反映的几个特殊困难 1、思茅地区要全面完成今年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也还存在着许多困难,突出的问题是资金缺口较大。今年全区计划重点实施产权制度改革27户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107%,涉及职工8206人,其中在职职工5918人,共需安置费14833万元。我们认为,思茅地区的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工作,由于领导重视,起步早,力度大,态度坚决,措施扎实有效,对今年完成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目标充满信心,我们认为通过努力也是可以实现的。建议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按照"早改早支持、大改大支持"的原则,在安排2003年度国有企业改革专项资金时,对思茅地区继续给予支持。去年,省补助的500万元资金,对推动思茅地区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已经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2、按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制定的云南省优势产业和重点行业整合三年工作方案的要求,盐行业的整合要在今年内完成,思茅地区有凤岗盐矿、磨黑盐矿和镇沅按板镇盐矿(非定点生产企业),思茅地区请求一是将盐矿先上划省上后再实施整合。二是对凤岗盐矿在改革过渡期间,仍按原计划量下达凤岗盐矿的生产计 划(原生产计划为每年1.8万吨,现每月仅允许生产1000吨,难以维持企业最低生存限度)。我们建议将此情况转省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研处。 3、西盟锡矿始建于1981年,现有职工322人,资产总额886.5万元,负债3564.27万元,资产负债率达402%,目前已陷入资不抵债、资源枯竭的严峻局面,只有实施关闭破产。但西盟是边疆民族贫困县,财政非常困难,难以筹措职工安置经费,建议省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将西盟锡矿的改革作为个案处理,给予职工安置资金补助。我们建议将此问题转请省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研处。 4、思茅地区已经着手启动粮食及供销企业的改革,建议省出台指导性意见。 5、我们建议,思茅地区在全力推进面上国企改革工作的同时,重视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的研究,重点扶持,如"普洱茶"这个品牌,应切实加强指导和扶持。 浅谈国有企业平稳转制中应该注意几个问 题 上海中房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中房物业发展公司是国有独资,具有二级资质的专业物业公司,物业管理面积160余万平方米,涉及住宅、商办楼、别墅、综合商场的物业管理。员工人数达680人,其中国有企业的固定职工62人。经过近一年的准备工作,自2003年3月31日起开始转制,至2003年9月28日已转制为由主要经营者控股、中层管理人员持股的民营企业——上海中房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由于操作规范,工作细致,整个转制工作比较平稳,无职工上访,(包括人员和书信)全体员工心情舒畅,企业经营管理成功衔接,为企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回顾企业转制中出现的平稳局面,除常规应做的步骤外,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把国有企业转制势在必行的观念变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企业员工考虑工作的重点是如何完成领导下达的工作任务,他们很难在较高的层面上思考国有企业地位、任务和现状。而我们的现状是国有企业即要承担政府职能,又要承担企业职能。而 国有企业的负责人不可能承担国有资本的出资责任。因此,国有企业搞好搞坏对该负责人的影响远不如民营企业的出资人,其工作的责任性也不能同民营企业的出资人相提并论。,同时中央实行抓大放小的政策,那么中小企业转制是早晚要发生的事情。早转制可能早得益, 晚转制可能晚得益,晚转制不如早转制,企业发展职工得益,企业衰败职工受损。正是鉴于此,我们早转制,放开手脚搞经营,能够闯出一片新天地,给股东和职工更多的实惠。 长年处于国有企业职工地位的员工,一旦打破铁饭碗,搬掉铁交椅在波涛汹涌的市场中去搏击确实顾虑重重,我们在采取先党内后党外,逐级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召开各种类型的职工座谈会,个别谈心的办法,了解职工的真实想法,有针对性的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使大家形成公司转制是我们继续发展的希望的共识。 二、真正发挥职代会的作用 国有企业职代会在企业中是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企业的重大决策必须得到职代会的同意,这是全国总工会给予的权利。不少企业职代会徒有虚名。熟不知,只有真正发挥职代会的作用,尊重职代会的权利,企业转制才有扎实的基础。我们的做法是: 1、选好职工代表 为了搞好转制工作,我们重新选举了职工代表,并明确规 (1)、各基层、部门均有代表名额,同时考虑其职工人数与代表 人数的平衡性。(2)、普通职工代表人数应多于干部代表人数。 (3)、尽可能把有一定文化素质,政策见解,敢于代表职工发言,具真知灼见的同志选上来。只有这样,职代会才能维护职工的利益,才能具有代表性的反映职工的真实想法,促进转制工作顺利进行, 2、让职工代表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我们在学习工会关于职代会及职工代表的文件的同时,请上级公司(中房上海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专门作了相关文件的宣讲,并明确表示上级领导切实保障职工对企业重大问题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并要求职工代表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即会后做好传达,抓好反馈,及时沟通,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会议是在宣讲、讨论、沟通、平等的气氛中进行的,职工代表反映良好。事后证明职工代表较好地起到了传达、反馈、沟通的作用。 3、形成同意公司转制的决议 公司转制是公司发展的重大问题,必须经职代会批准,并形成决议,我们在统一职工思想基础上,召开职代会热烈讨论,由全体代表表决签名通过了同意公司改制的决议,为公司转制工作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根据转制的进度适时的召开职代会 在本公司自审,中房上海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内审、评 估后,中房上海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的上级公司指定社会上的会计师事务所来我公司审计、评估的各个阶段,我们分别召开职代会通报审计、评估的进展情况。它不仅是通报情况,让职工了解实情,而且展示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及审计、评估的客观性、公正性,保障了职工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5、审计、评估结束向职工代表公示 当审计、评估结束时,我们及时在公司醒目处张贴向职工代表公示。在这次职代会上,公司财务部负责人向职工解释了公司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对公司应收、应付款项、固定资产情况等逐一向职工作了解释,并回答了相关的问题,职工代表认为:公司审计、评估是真实的、公正的。大家比较满意。 三、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1、让职工熟悉解除劳动时职工应享受的待遇 与原国有企业解除劳动合同是职工个人一生中的大事,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为了切实 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分别多次召开基层职工座谈会,我们把上海市相关的政策传达给全体职工,在此基础上为每位职工制定了相应的表格,做到一人一表格,在此表格上写明该职工的工龄,个人工资福利年收入。对照上述内容职工已经了解了解除劳动合同个人应得到的补偿。 由于一些职工曾进行工作调动,由外单位调入本公司工作,个别同志对工龄及本年度工资福利收入提出异议,我们就到相关单位查阅档案,由原单位出具证明,结果是职工对工会的计算方 式理解有误,我们很快地统一了看法。这些职工心悦诚服。我们工作也比较顺利。 2、两份合同一起签 我公司是一个管理比较规范,经济效益良好,职工凝聚力较强的公司。职工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当然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为了打消职工的疑虑,我们在与职工签订解除劳动合同的同时,还签订了我公司与职工的用工合同。该合同规定了职工的岗位职责,考核目标,收入。这样为职工签订解除与原公司的劳动合同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解除劳动合同后,职工都变成自由的社会人。公司与职工均有选择的自由。除个别职工购买了本公司对外投资、控股公司的股权,争取更大的发展外,其他职工均与转制后的新公司签定了新的劳动合同。 这次公司能够平稳转制,我们主要的体会有三点: 1、公司领导要有较强的党性,要开明,要依法办事。 2、工会负责人要心往职工想,敢于为职工讲真话。 3、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有的放矢,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 4、措施要严密,同时尽可能解决职工实际问题。 上海中房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转制已近一年,在这一年里通过公司上下齐心努力,公司有了进一步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管理水平有所加强,公司一名职工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十佳小区经 理,在拥有数百家物业公司上海市徐汇区十佳物业小区经理评选中,本公司有二人被评为十佳小区经理,职工的工作热情更加高涨,公司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2004年5月我们分别组织了全体合同制员工赴海南、五台山、张家界旅游。 古人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公司转制是企业发展的新起点,我们将抓住大好时机,为提高上海的物业管理水平,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为职工争取更多效益而努力工作。
/
本文档为【国有资产流失】,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