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两段式煤气发生炉系统操作保养手册 收藏版(可编辑)

两段式煤气发生炉系统操作保养手册 收藏版(可编辑)

2018-09-20 30页 doc 60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337177

暂无简介

举报
两段式煤气发生炉系统操作保养手册 收藏版(可编辑)两段式煤气发生炉系统操作保养手册 收藏版(可编辑) 两段式煤气发生炉系统操作保养手册 收藏版 两段式煤气发生炉系统操作保养手册 目 录 1.0前言„„„„„„„„„„„„„„„„„„„„„„„„„„„„„„„(3) 2.0煤气化原 理„„„„„„„„„„„„„„„„„„„„„„„„„„„„(3) 2.1基本化学反 应„„„„„„„„„„„„„„„„„„„„„„„„„„„(3) 2.2工艺简 述„„„„„„„„„„„„„„„„„„„„„„„„„„„„„(3) 3.0主要设备介 绍„„„„„„„„„„„„„„„„„...
两段式煤气发生炉系统操作保养手册 收藏版(可编辑)
两段式煤气发生炉系统操作保养手册 收藏版(可编辑) 两段式煤气发生炉系统操作保养手册 收藏版 两段式煤气发生炉系统操作保养手册 目 录 1.0前言„„„„„„„„„„„„„„„„„„„„„„„„„„„„„„„(3) 2.0煤气化原 理„„„„„„„„„„„„„„„„„„„„„„„„„„„„(3) 2.1基本化学反 应„„„„„„„„„„„„„„„„„„„„„„„„„„„(3) 2.2工艺简 述„„„„„„„„„„„„„„„„„„„„„„„„„„„„„(3) 3.0主要设备介 绍„„„„„„„„„„„„„„„„„„„„„„„„„„„(5) 3.1两段式煤气发生 炉„„„„„„„„„„„„„„„„„„„„„„„„„(5) 3.2净化设 备„„„„„„„„„„„„„„„„„„„„„„„„„„„„„(6) 4.0煤气站启 动„„„„„„„„„„„„„„„„„„„„„„„„„„„„(6) 4.1检查主车间设 施„„„„„„„„„„„„„„„„„„„„„„„„„„(6) 4.2检查电捕焦油器和电除轻油 器„„„„„„„„„„„„„„„„„„„„(7) 4.3启动煤气站的预备工 作„„„„„„„„„„„„„„„„„„„„„„„(7) 4.4设备调 试„„„„„„„„„„„„„„„„„„„„„„„„„„„„„(8) 4.5煤气发生炉填 料„„„„„„„„„„„„„„„„„„„„„„„„„„(8) 4.6煤气发生炉点 火„„„„„„„„„„„„„„„„„„„„„„„„„„(8) 4.7煤气站系统启 动„„„„„„„„„„„„„„„„„„„„„„„„„„(9) 5.0煤气站正常运行操 作„„„„„„„„„„„„„„„„„„„„„„„„(10) 5.1例行检 查„„„„„„„„„„„„„„„„„„„„„„„„„„„„„(10) 5.2交接班检 查„„„„„„„„„„„„„„„„„„„„„„„„„„„„(11) 6.0煤气站关闭程 序„„„„„„„„„„„„„„„„„„„„„„„„„„(11) 6.1正常关闭程 序„„„„„„„„„„„„„„„„„„„„„„„„„„„(11) 6.2暂时热停炉及再次启 动„„„„„„„„„„„„„„„„„„„„„„„(12) 7.0几点说 明„„„„„„„„„„„„„„„„„„„„„„„„„„„„„(12) 7.1气化速 度„„„„„„„„„„„„„„„„„„„„„„„„„„„„„(12) 7.2炉栅转 速„„„„„„„„„„„„„„„„„„„„„„„„„„„„„(12) 7.3气化剂温度控 制„„„„„„„„„„„„„„„„„„„„„„„„„„(12) 8.0常见故障分析及处 理„„„„„„„„„„„„„„„„„„„„„„„„(13) 9.0煤气发生炉不正常炉况处 理„„„„„„„„„„„„„„„„„„„„„(14) 9.1煤气发生炉的热运 行„„„„„„„„„„„„„„„„„„„„„„„„(14) 9.2煤气发生炉的冷运 行„„„„„„„„„„„„„„„„„„„„„„„„(15) 9.3煤气发生炉的偏运 行„„„„„„„„„„„„„„„„„„„„„„„„(15) 10.0煤气发生炉常见事故处 理„„„„„„„„„„„„„„„„„„„„„17 10.1全站紧急停 电„„„„„„„„„„„„„„„„„„„„„„„„„„17 10.2全站停生产 水„„„„„„„„„„„„„„„„„„„„„„„„„„17 10.3全站停循环 水„„„„„„„„„„„„„„„„„„„„„„„„„„18 10.4集气包缺水或漏 水„„„„„„„„„„„„„„„„„„„„„„„„18 11.0煤气发生炉的维护保 养„„„„„„„„„„„„„„„„„„„„„„18 11.1煤气发生炉维护保养的意义和要 求„„„„„„„„„„„„„„„„„18 11.2煤气发生炉完好标准的内 容„„„„„„„„„„„„„„„„„„„„(18 11.3煤气发生炉润滑管理的主要内 容„„„„„„„„„„„„„„„„„„19 11.4煤气发生炉维护保养的基本内 容„„„„„„„„„„„„„„„„„„19 11.5煤气发生炉运行中的注意事 项„„„„„„„„„„„„„„„„„„„(19) 11.6水夹套、集气包安全装置注意事 项„„„„„„„„„„„„„„„„„„(20) 附录一: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用煤质量标准„„„„„„„„„„„„„„„(21) 附录二:水套、锅炉用水水质标准„„„„„„„„„„„„„„„„„„„(23) 附录三:煤气站系统配置及主要设备说明„„„„„„„„„„„„„„„„„(24) 附录四:安全、环保及消防说明„„„„„„„„„„„„„„„„„„„(28) 1.0前言 本手册专为两段式煤气发生炉煤气站操作编写。其范围包括:叙述煤的气化原理和发生炉煤气的净化工序(虽然按冷净煤气叙述,但省掉部分净化设备后亦适用于热煤气和半热煤气);并对煤气站的启动、关闭及正常运行操作维护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另外,本手册对煤气站常见的故障维修也作了部分介绍,以便于处理部分异常情况。 2.0煤气化原理 2.1基本化学反应: 发生炉煤气是通过水蒸汽和空气混合形成气化剂后流经固定燃烧床上炽热的碳反应生成的。其成分由CO、CO2、H2、CH4、CnHm、N2等组成。 与空气混合的蒸汽提高了热效率,并降低了燃料床的温度,从而控制了熔块的形成。蒸汽与碳反应是吸热反应: C+H2O ? CO+H2 当氧和碳反应时就放出热量,燃料床的温度取决于气化剂的饱和温度、燃料的粒度、类型及发生炉的炉型。 2C+O2 ? 2CO 燃料床的温度是头等重要的,因为对于给定的燃料和炉型,燃料床温度高低决定着发生炉煤气的成份。在温度高的情况下,可产生大量的可燃气体。因此,重要的是既保持燃料床高温而又不会形成熔 块。形成熔块的温度取决于燃料的渣熔特性,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另外两种反应: 2CO+O2 ? 2CO2 C+O2 ? CO2 CO2的产生并不一定意味着任何碳燃烧都能使煤气的热值降低: CO+H2O ? CO2+H2 这里一些蒸汽还与CO反应,由于每体积CO转化为CO2时,同时生成了相同体积的H2,因此,不会有热量损失。在还原层,其温度低于1200?时还会出现下面的快速反应: CO2+C ? 2CO H2O+C ? H2+CO 当煤气通过还原带时,可燃气体含量迅速上升,而CO2和水蒸汽含量下降。通过还原带后,一些煤气被抽出,流经底部旋风除尘器和强制风冷器,这股煤气称为“底部煤气”,其温度约400?~600?左右。 在干馏段,喂入发生炉的燃料,依次被干燥、预热和碳化,产生蒸汽、焦油雾和煤气一块从顶部离开发生炉,这一部分煤气称之为“顶部煤气”,其温度保持在120?左右。 2.2工艺简述: 备好的合格煤(粒度为20mm~50mm)通过上煤装置贮存在主车间顶层贮煤仓(S-01)中,再按照事先定好的程序,喂入发生炉内,煤在发生炉内的气化过程,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煤气炉上层为“干馏 段”,下层则为“气化段”。气化所用的工艺空气由鼓风机供给,风机出口压力一般为:12KPa左右。蒸汽由发生炉夹套自身产生,空气和蒸汽在混合器(M-01)中混合形成“气化剂”,其正常压力为6~7KPa。“气化剂”通过底部通气室,被鼓入发生炉炉栅底部,再穿过炉栅后与燃料床及脱除挥发份的燃料接触并进行反应。 在干馏段,进行燃料的低温干馏及入炉煤的预热,生成的顶部煤气温度控制在120?左右,在气化段气化煤气(约60%左右)通过侧壁通道和中心管后被抽出炉外,气化剩余灰渣则通过炉栅灰盆、灰犁等断续的驱出炉外。 本系统中最重要的运行参数是空气、蒸汽与碳反应的有关数据,空气和蒸汽质量比是通过对“气化剂” 饱和温度的调节来自动控制的,它有效的控制了燃烧层的温度,以保证燃料正常气化而不会形成熔块,避免给操作带来严重障碍。气化剂饱和温度随炉内反应温度变化而变化,但不应超出55?~69?之范围,燃料床温度的辅助控制是通过拨火和改变炉栅转速来完成的。检查燃烧层燃烧情况的方法是:用探火棒,通过探火孔插入燃料床,2~3分钟后,拨出探火棒,测量一下炉栅上面灰层和火层厚度,通过探火棒被烧红的程度,便大概的估计出燃烧层的燃烧温度及其它状况(是否结焦)。 发生炉形成两股独立的煤气流,即顶部煤气和底部煤气,由于两股煤气性质不同,其净化工序也不同。顶部煤气流经电捕焦油器(EP-01),在这里95%以上的焦油从煤气中析出,暂存于电捕焦油器下端的油槽中,通过伴热保持其液态,然后定期的通过输送泵(P-02或 P-03)送到贮油罐,最后作为焚烧炉(F-01)燃料烧掉或由用户出售。 底部煤气首先流经旋风除尘器(V-01),除去煤气中的灰尘,然后流经强制风冷器(E-01)冷却到120?左右。此后,两股煤气流经洗涤冷却器(C-02),混合冷却到35?~40?。洗涤冷却后的混合煤气流经电除轻油器(EP-02),在这里除去煤气中剩余的粉尘和油类,且暂存于下端的贮油槽中,并通过伴热保持其液态,然后,通过输送泵(P-02或P-03)定期的送到贮油罐,最后作为焚烧炉(F-1)的燃料烧掉,或者厂方出售。 强制风冷器、洗涤冷却器及电除轻油器在冷却净化煤气过程中,会有相当的酚液析出,含有部分轻质油类的酚液混合液流入油水分离器(TK-01)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后的轻质油类又流回到EP-02贮油罐,酚液则通过酚液缓冲罐后,用输送泵送到贮存罐中,最后定期地送入焚烧炉内焚烧掉或厂方外售。 由电除轻油器流出的冷净煤气压力维持在2KPa左右,再经煤气增压风机(K-02)增压到10~20KPa后送入脱硫塔进行脱硫,脱硫后的冷净煤气直接送至用户。 发生炉主车间顶层配置一个火炬(FL-01),以供煤气发生炉启动、关闭等条件下使用。 注:以上冷却系统的配置可根据用户的要求而进行不同配置 3.0主要设备介绍: 3.1两段式煤气发生炉: 3.1.1.炉体 炉体为整体结构制造。炉体上部包括:上筒体部分,发生炉顶 部约1000升的预热水箱、备用水箱,内设有低水位自动补水装置、进出水管、污物排泄管和保持常压的通天管,筒体顶部设有探煤阀,以供探测煤层厚度用。下部的水夹套为满水运行装置,夹套通过蒸汽管和集气包相连,提供气化剂所需的自产蒸汽。集气包上设有玻璃液位计,采用定时、手动管道泵强制补水,具体视玻璃液位计水位而定,另设有一个防止蒸汽压力过高的安全阀。夹套下部设有一个排污阀。另外,旋风除尘器上也有一个水夹套,利用煤气的余热产生蒸汽进入另外一个集气包,主要供应探火孔所需的蒸汽。两个集气包的蒸汽可以相互补充使用(配有独立运行锅炉者除外)。 3.1.2.底部 发生炉底部有炉栅、炉栅支座、灰盆、灰犁、支撑环、棘轮、水封及底部通气室组成,灰犁固定在炉体下部外侧,炉栅、炉栅支座、灰盆及棘轮结为一体由液压驱动,与灰犁配合把炉体中气化剩余灰渣排出炉外。灰盆与炉体之间靠水封实现气密。 3.1.3.炉栅 炉栅是由耐热耐磨铸铁制成的铸件,它被螺栓一次性紧固在炉栅支座上。 3.1.4.灰渣排除 气化后剩余的灰渣积存于灰盆中,依靠灰盆的转动与灰犁配合把它由水封中驱出,流入灰槽,最后由操作人员定期地用手推车送至灰渣堆存处。 3.1.5.炉栅驱动 炉栅借助于两个液压油缸,对称地同时拉动棘轮转动,两个液压油缸对称紧固在棘轮两边的灰盆支撑上,每次驱动一个齿轮间距,驱动频率由总控制室控制柜上的可调定时器控制。 3.1.6.气化剂产生和底部通气室 工艺鼓风机(K-01)把空气送入混合器形成气化剂,气化剂饱和温度采用“自动/手动”控制方式,气化剂通过底部通气室进入炉内,通气室和转动部分的衔接密封靠两处水封完成。 3.1.7.耐火砖及保温衬里 发生炉上筒体内高温反应区与炉壁之间衬有一层耐火砖和50mm厚的绝热保温层,避免反应区热量散失和反应物对炉壁产生的腐蚀,而且附带的解决了材料的热胀冷缩问题。 周围耐火砖中有六个对称圆形通道,在通道的出口处装有底部气流调节器,以便保证煤气流量的均衡。 3.2净化设备主要净化设备如下:电捕焦油器(用于顶部煤气) EP-01旋风除尘器(用于底部煤气) V-01强制风冷器(用于底部煤气) E-01洗涤冷却器(用于混合煤气) C-02电除轻油器(用于混合煤气) EP-02 3.2.1.电捕焦油器: 电捕焦油器由三大元件组成,即主体、高压变压整流器和控制柜。本厂设计的捕焦器其高压整流器置于主体上端,控制柜置于配电室内,其间用低压电缆连接。 主体内部为直立式管束状结构,每个圆管中央悬挂一根放电级,管壁作为沉淀极,下段设有贮油槽。 在每个释放电极和接地的管壁之间,都会建立起一个高压强电场,煤气通过该电场时除去焦油和粉尘。贮油槽中设有蒸汽加热器,以保证焦油以液态方式随时流出。因为混有粉尘的焦油一旦凝固,重新要熔化它就变得非常困难了。 3.2.2.旋风除尘器: 带有灰尘的高温底部煤气通过不锈钢材质或普通碳素钢板制成的带水夹套的旋风除尘器后,大部分灰尘被清除,通过灰斗和两道滑板阀定期排出。 3.2.3.管束式强制风冷器: 管束式强制风冷器用来冷却经旋风除尘器后的高温底部煤气,可使400?左右的高温煤气冷却至120?左右,冷却器设有风扇,使用时可根据环境温度及流量负荷大小决定启动风扇的数量。 3.2.4.洗涤冷却器: 洗涤冷却器实质上是由壳体和管束组成的热交换器。 顶部煤气和底部煤气进入该设备后混合穿过管束内下行直接进行洗涤冷却,管束外部循环冷却水又上行循环冷却,这样,经过直接和间接冷却之后的混合煤气温度降至35~45?,煤气在洗涤冷却过程中会有部分酚液冷凝析出,最后通过设备下部的溢流口流到油水分离器或酚水池。 3.2.5.电除轻油器: 此设备同电捕焦油器完全类似,只是主体直径大一点,以便满足混合煤气负荷能力。 4.0煤气站启动前的准备 4.1检查主车间设施: A:检查低压蒸汽供给系统是否正常(外来蒸汽); B:检查蒸汽管道中各疏水阀工作是否正常; C:保证主车间顶层软化水箱(SW-01)中有足够的软化水,且水箱的供水管道畅通无阻,并检查其软化水入口处之浮球阀是否好用; D:给煤气发生炉炉体上端的预热水箱中注满软化水(已设计为自动供水); E:给煤气发生炉夹套注入软化水,使集气包水位至玻璃液位计的标志处; F:检查所有供电电路的断电路和隔离器,然后送上电源; G:检查仪表空气供给情况,并给仪表控制柜及所有仪表电器送电,检查其工作是否正常; H:检查工艺鼓风机工作是否正常; I:保证灰盆水封及底部通气室两处水封充满水; J:打开由发生炉夹套至混合器(M-01)蒸汽管道上的阀门; K:给所有需要蒸汽加热及伴热的设施都送足低压蒸汽; L:检查发生炉点火必备品的情况。 ?木材 ?焦炭 ?合格煤 ?灰渣填料 ?点火物 ?引燃物品及其它物品 4.2检查电捕焦油器和电除轻油器: A:检查高压绝缘子是否清洁、干燥、完好; B:检查高压绝缘子箱的温度及主体人孔是否封好,所有人员离开设备到安全区域; C:经确认完全无疑后,就可以给控制柜送电,并按“电除尘电源设备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D:进行空载运行实验(供参考参数如下): 设备代号 电压(KV) EP-0145左右 EP-0245左右 ※主体中释放电极与沉淀极之间的电火花是一种能量相当大的能量释放现象,附近的工作人员能清楚的听到出现火花的响声。 E:如果主体静态空气负载实验结果令人满意,则电极间的间隙基本合适,且绝缘子也是合乎标准的。 F:湿的、脏的或未被预热的绝缘子,在加上负荷使用时,易出现绝缘子碎裂或其它机械故障。因此,有必要提醒操作人员特别注意绝缘子的清洁和保护箱的加热问题。 4.3启动煤气站的预备工作: A:启动中心润滑泵,检查整个润滑系统工作情况; B:给洗涤冷却器冷却槽中注满工艺用水(直到水开始从溢流口溢出为止),关闭工艺水供给管道上的阀门; C:检查灰盆中有无异物及水封位置是否合乎要求; D:打开顶层通往火炬(FL-01)的隔离阀; E:关闭下列阀门: ?电捕焦油器进口和出口隔离阀; ?工艺空气流量控制阀FCV-101; ?底部煤气流量控制阀TCV-111; ?旋风除尘器灰斗的滑板阀; ?工艺空气鼓风机隔离阀; ?煤气增压风机隔离阀; ?主车间所有排放阀; ?喂煤系统与发生炉之间的隔离阀; ?混合器(M-01)两侧的外来蒸汽供给阀门和夹套自产蒸汽管 道上的隔离阀。 F:检查液压装置油箱油位及所有管线连接情况; G:检查贮煤仓(S-01)中“焦炭”是否装足; H:总控制柜使之处于预备启动状态。 4.4设备调试 A:所有操作人员均需处在安全位置; B:启动液压装置,启动炉栅平稳运行两个小时,加足润滑脂并 润滑好所有润滑部位之后关闭液压装置; C:调试喂煤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D:加上灰渣调试发生炉的排灰情况,约24~72小时,以排灰均 匀平衡为合格。 4.5煤气发生炉填料 A:将准备好的合格灰渣通过人孔填入灰盆和炉栅上部至炉栅 帽之上200mm,并整平(灰渣粒度:12~40mm)。 B:通过喂煤系统给灰渣层上面均匀平整的覆盖约300mm厚的焦炭。 C:在焦炭层上面加足劈柴(长约10cm左右),不得超过人孔下沿。 4.6煤气发生炉点火 A:检查所有设备均处于启动准备状态。 B:对发生炉内部进行取样化验(CO和其它易燃成份),以确保点火安全。 C:将引火物由人孔放入炉内劈柴上,分成四堆均匀的放好。 D:点燃引火物。 E:一个小时以后,木柴会均匀的燃烧起来。若燃烧不均匀的话,可用探火棒通过人孔将火势拨匀,然后暂时盖上人孔盖板。 F:这时可手动控制喂煤系统添加一次焦炭。 G:如果火势不好,可关闭有关隔离阀,控制阀开至10%的开度左右,启动工艺风机进行吹风,3~5分钟以后,关闭工艺鼓风机,然后再添加一次焦炭,并再次启动工艺鼓风机吹风3~5分钟。 H:约三个小时以后,再加一次焦炭,工艺鼓风机应按上述方法进行吹风,但这次需要打开外来蒸汽阀(若无外来蒸汽时,则需很长时间来培养火层,直到夹套产生蒸汽时,按此法操作,目的是防止结渣),把气化剂温度设定在63?左右,并把由夹套至混合器(M-01)蒸汽管道隔离,约10分钟后关闭工艺鼓风机和外来蒸汽阀门。 I:顶部煤气温度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超过200?,如果温度开始接近150?时,则需加入焦炭,灰盆中也应注入足够的工艺水(约离盆沿400mm左右),以便起到密封作用。 J:一旦木柴燃烧完且燃烧床已开始均匀燃烧时,应把人孔盖板及观察孔关闭。 K:给贮煤仓上满煤。 L:给探火阀送上蒸汽,每隔半小时通过探火孔对燃烧床进行检查和调整。 M:喂煤系统置于工作状态,按喂煤周期交替喂煤,以确保炉内煤层分布均匀。 4.7煤气站系统启动 A:按“4.1”(A~J)逐条再检查一遍。 B:检查并启动下列设备: ?洗涤冷却器循环泵(P-04); ?将酚液输送泵(P-05)置于“自动状态”; ?启动风冷器风扇; ?喂煤系统置于“自动状态”; ?启动洗涤冷却器外循环水泵; ?给电捕焦油器和电除轻油器绝缘子箱加热。 C:给灰盆加足工艺用水(约离盆沿400mm,以便能保证密封。 D:如果火炬头(FL-01)冒火,这时应先关闭隔离阀灭火,然后,再打开隔离阀。 E:按下述方法调试工艺空气鼓风机: ?确定所要启动的工艺空气鼓风机,打开吸气口端的隔离阀。 ?保证风机出口侧的空气流量控制阀和隔离阀关闭。 ?启动工艺鼓风机,保证电流降至零。然后,慢慢的打开出口侧的阀门,直到全部打开。 ?仔细将空气流量控制阀调节到足以保证发生炉正压位置,其开度大约在5%左右。 ?打开蒸汽输入阀,气化剂温度调至65?左右,并且置于“自动状态”。 注意:气化剂温度应根据煤种及探火的火势情况及时调整。 F:打开电捕焦油器和电除轻油器的驱气阀。 G:将电捕焦油器出口侧的隔离阀开至约5%的开度。 H:将底部煤气流量控制阀开至约10%开度。 I:调节火炬隔离阀约5%开度。 J:在借用顶部煤气和底部煤气对净化设备和系统管道进行“驱赶置换”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规则: ?在“驱赶置换”之前,必须对其内部所含成份进行取样分析; ?设备和管道中,氧含量必须保证低于2%,若不满足时,需重新用蒸汽进行吹扫,直到满意为止; ?煤气中氧含量必须低于0.5%。 K:煤气增压风机进口端的保护压力下限设定 在:1KPa??500Pa。 L:关闭电捕焦油器和电除轻油器的驱气出口阀,控制柜即可送电,其参考如下: 设备代号 高压(KV) EP-01 45左右 EP-02 45左右 M:打开煤气增压风机入口端隔离阀,煤气增压风机和脱硫装置开始(驱赶置换),并逐渐加大煤气流量,把空气流量控制阀和底部煤气流量控制阀置于“自动”状态。 N:此时将煤气增压风机入口端压力设定值调至2KPa,系统进入正常运行并开始向用户送气。 5.0煤气站正常运行操作 5.1例行检查(一般情况下两个小时进行一次); 5.1.1.指示灯及报警器 A:按下指示灯试验按钮,检查指示灯工作情况; B:检查报警器工作情况并予以校正。 5.1.2.煤气发生炉 A:检查除灰系统工作情况; B:检查水夹套及其它所有水位; C:检查炉栅驱动及液压、中心润滑系统; D:检查下列温度及压力: ?气化剂温度; ?顶部煤气温度(一般120?左右); ?底部煤气温度(一般400?左右); ?空气鼓风机出口压力(一般12KPa左右)。 E:检查燃烧层状况 ?每隔一个探火孔检查一次火层情况; ?每次插入探火棒2~3分钟,拨出探火棒后根据其不同颜色 粗略的估计其火层及灰层的温度并记入记录卡。 ?重点检查炉内结渣情况。 5.1.3.电捕焦油器和电除轻油器 A:供参考正常参数如下:设备代号高压(KV) 出口煤气温度 (?) EP-0145左右~120 EP-0245左右~35 B:检查绝缘子箱加热情况。 5.1.4.其余净化设备及煤气增压风机 A:检查强制风冷器出口煤气温度(一般120?); B:检查洗涤冷却器循环泵运行情况; C:检查洗涤冷却器循环泵冷却水温度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D:检查各类泵运行情况; E:检查煤气增压风机运行情况(出口压力为:15~20KPa)。 5.2交接班检查(八小时) 5.2.1检查贮煤仓煤位; 5.2.2检查火情; 5.2.3检查发生炉夹套水位及污垢排放情况; 5.2.4检查液压装置油箱油位; 5.2.5检查中心润滑装置润滑脂充足否; 5.2.6检查站区卫生情况并记入记录卡。 6.0煤气站关闭程序 6.1正常关闭程序: A:慢慢的将负荷降至最小; B:关闭煤气增压风机,然后关闭其隔离阀; C:将煤气增压风机输入压力调至1KPa,并手动的将空气流量控制阀调至5~10%的开度; D:切记打开火炬隔离阀并点燃火炬,否则会造成煤气管道回火爆炸; E:关闭空气鼓风机; F:切断电捕焦油器和电除轻油器电源并关闭其隔离阀; G:关闭底部煤气隔离阀; H:将外来蒸汽或自产蒸汽引入混合器,并把气化剂温度设定在100?; I:关闭喂煤系统; J:约一个小时后,将炉栅驱动定时器设定为5分钟驱动一次; K:经过八小时后,即可让炉栅连续转动; L:大约经过三十六小时后,通过探火孔检查火已熄灭后,即可关闭蒸汽输入阀; M:待炉膛内剩余物全部排完后,关闭液压装置和中心润滑系统。 6.2暂时热停炉及再次启动 6.2.1暂时热停炉 A:把负荷逐渐降至最小,并打开火炬点燃后再关闭给用户的煤气供给; B:关闭煤气增压风机,并把输入端压力设定值调至1KPa; C:关闭强制风冷器的风扇; D:关闭空气鼓风机,让发生炉内自然通风。 6.2.2再次启动煤气发生炉 A:停止自然通风并启动空气鼓风机; B:启动煤气增压风机,并关闭火炬隔离阀; C:启动强制风冷器电风扇,并恢复给用户供气; D:把煤气增压风机入口压力设定值调至2KPa。 7.0几点说明 7.1气化速度 为了提高煤气产量,可以提高气化速度,但超出煤气炉的实际能力,过高的追求煤气产量是不切实际的。主要是气化速度过高会使原料气化不完全,这样,不仅排渣量大,而且渣中含碳量会超标。另外,在氧化区产生不正常的高温易导致熔块形成和出现热点,引起火势不均匀,从而影响煤气质量。 如果煤气站在变动的负荷下运行,其气化剂流量和温度必须 慢慢的改变,特别是气化剂温度每次改变不得超过1?,使用微调阀门操作。 7.2炉栅转速 炉栅转速直接决定着灰渣排出速度,因而也就控制着炉膛中的火层和灰层的厚度。要保持合适的火势,就得有规律的捅火和选择合适的炉栅转速。 炉膛中火层和灰层的正常分布如下: 火层100~150~400mm 灰层150~200~600mm 若出现不符合以上数据或双层火时,就得通过各种形式的拨火和调整炉栅转速来解决。 7.3气化剂温度控制 设定合理的气化剂温度是维持煤气站正常运行的重要参数之一。它主要取决于煤种及发生炉运行工况,为了得到正确的气化剂温度设定,应按下述方法操作: 7.3.1.拨火棒必须显示出暗、红分明的灰层和火层,如果暗、红颜色区分不明显,它表明气化剂温度过高,火层温度必然过低。因此,应该降低气化剂温度(注意:每次调整不得超过1?)。另外,气化剂温度过高时,还会导致泥渣形成,它既增加了炉膛阻力,又会影响除灰渣操作。 7.3.2拨火棒呈亮红色,显示火层温度过高,它表明气化剂温度太低。火层温度太高易形成熔块,会给排灰除渣带来困难,因此,必 须及时提高气化剂温度,使火层恢复合适的温度。 7.3.3.上述现象还可通过检查灰渣质量来证实,既: A:灰渣中有未燃完全的煤块出现,表明气化剂温度过高; B:灰渣中有泥渣出现,表明气化剂温度过高; C:灰渣中有熔块,表明气化剂温度太低; D:灰渣中含碳量若不超过15%,则表明气化剂温度适中。 8.0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序号 故障现象 产生的原因 处理方法 1 煤气含氧量超规定值 有风洞,氧气带入煤气中 水套及其他构件严重漏水,局部灭火 立即与网路断开,重新培养炉温或改冷备用 2 炉底压力波动 水力逆止阀U形管堵塞,鼓风箱积水 气包满水大量灌入逆止阀 打开逆止阀排水管,疏通U形管,控制气包水位在规定界线 3 炉底压力突然升高,流量突然减小,炉出压力降低 炉箅被烧坏,风进不到炉内,灰渣落入鼓风箱内 停炉修理 4 炉出压力升高 洗涤塔木格层或斜管堵塞 炉出口堵塞,或竖管进口堵塞 将发生炉改为热备用,清洗吹扫洗涤塔木格层或斜管,清理炉出口 5 炉出压力突然升高,斜管钟罩阀水封冲破 竖管水封退水被煤泥堵塞 水封被封住 清除煤泥,疏通水封 6 炉底压力和炉出压力同时增高 竖管水封排水不通,水封被切断 疏通水封管或清除水封内煤泥或杂物 7 炉底压力和炉出压力同时减小 炉底灰盘水封失效 补水达到一定的水位 8 灰盘水外溢 水套漏水 溢流管堵塞或上水管未关小 水套破裂漏水,则停炉处理 关小上水阀,疏通溢流 序号 故障现象 产生的原因 处理方法 9 热备用炉煤气倒流至逆止阀 竖管水封失效,网路煤气倒流 放散管堵塞 给竖管通循环水,保持U形管溢流 清理放散管 10 热备用炉钟罩阀不通气 放散管的四通堵塞 停炉清理四通 11 热备用炉爆喷 竖管水封水量过大倒流 煤气倒流 炉出温度过高 钟罩阀堵塞等 疏通溢流管 保持竖管水位 降低温度 清理钟罩阀 12 软化水阀门全关,气包水位不下降 气包与水封循环联管堵塞,水进不到水套内,水位计造成假水位 停炉清理水垢,使水管通畅, 吹扫水位计 13 气包软化水阀门全开,气包水位下降 软化水阀门不通,水套严重漏水 停炉修理 14 运转的灰盘爆喷 空气流量过大,炉底压力高于灰盘水封 降低空气流量到规定范围 15 气包水位波动大,水套内有冲击声 水套出口管堵塞 转热备用,清理出口 9.0煤气发生炉的不正常炉况处理 9.1煤气发生炉的热运行 发生炉热运行的主要表现为炉出口温度过高(>600?),打开探火孔,炉内一片红亮,从探火孔冒出的煤气能自行燃烧,探钎测量一般都可以发现炉内有硬块,氧化层温度一般都很高,容易烧断钎子,化验分析一般CO2都比较高(如超过7%),CO比较低,这是由于有很多二氧化碳未能还原所致。 产生热运行的原因一般有两种,而这两种就其本质来说是根本不同的,把它们归纳在一起是因为有很多现象非常一致。 第一种情况:灰层过高(如500~600mm),还原层相对来说变薄,还原反应进行不足,即: CO2+C?2CO-38790大卡 这个反应进行不好,则煤气中CO2增多是必然的;又由于这个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不好,吸收的热量少了,炉出口温度就会升高。 同样由于碳和水蒸汽的反应也是需要时间和吸收热量的,即: C+H2O?CO+H2-28380大卡 所以由于反应时间不足,引起煤气中H2的减少和煤气温度的上升也是可以理解的。 煤气温度上升的另一个原因是缺少燃料准备层,煤气未能把本身的显热传给燃料。 这种热运行比较好处理,其方法是:加快除灰,使灰层降至100~200mm,加快下煤,使燃料层达到规定高度即可解决问题。 第二种情况:由于炉底饱和温度过低,空气中水蒸汽含量少,造成氧化层、还原层的温度过高,这种情况的发生往往在氧化层和还原层中有熔渣产生。由于熔渣形成大块,使正常的送风受到破坏,在熔渣的周围,上风很快,而且由于形成大块熔渣,使气流与碳的接触表面减少,所以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未能与碳很好地起反应就匆匆地跑过了还原层,这样,煤气中二氧化碳多、一氧化碳和氢气少都是可以理解的了。同时,由于在煤块的表面被熔渣包围,煤块内的碳不能参加反应,所以使灰渣含碳量增加。 这种情况,如不及时处理,往往会造成偏运行。因为在有大块熔渣的地区,由于熔渣之间“搭桥”,所以排灰不畅,而在未产生熔渣的地区,除渣畅通,这样,时间一长,就产生了一边灰高一边灰低的现象。 产生这种热运行后,要以最快速度酌情加大饱和温度,使炉温降低,另一方面,对小块熔渣,可以加速灰盘转动,使之破碎,或用钩子把渣钩出,对于大块熔渣,则只有用ф30mm的大钎,从探火孔放下去将 熔渣打碎,否则将使炉况继续恶化。 如果炉内熔渣太大或太多,一时处理不了时,就该把发生炉与网路断开,减小煤气炉负荷,将煤气通过钟罩阀放散,组织力量把炉内熔渣打碎后,再送气。 9.2煤气发生炉的冷运行 煤气发生炉的冷运行与上述情况刚好相反,主要表现为炉出口温度过低(如<400??。打开探火孔炉内基本是一片黑色或稍有微红,探钎测量氧化层只有暗红色,或根本测不出火层,化验分析CO和H2都很低。 产生冷运行的原因主要也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灰层太薄或者甚至已经烧到了炉箅,燃烧着的碳被降到灰盘水面之下,空气预热不好因灰层太薄。这种情况的处理是停止除灰,把灰层养起来,注意灰盘水位不能上涨,以免炸裂炉箅。 第二个原因:饱和温度给的过高,空气中水蒸汽太多,造成氧化层温度太低,结果没有足够的热量供应还原反应和水蒸汽的分解反应所需要的热量,使煤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很低,同时,由于反应层的温度不够,有大量的碳未能完全燃烧而随着沪渣一起排出炉外,造成灰渣含碳量过高。 这种情况的处理方法是:减小饱和温度,使氧化层和还原层的温度上升,同时注意灰层的变化情况,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有一部分灰中的碳会复燃起来,造成气化层朝上和向下两个方向发展,结果形成所谓的双火层,这时要注意下边的火层是否会烧着炉箅,如果发现下 面的火层快烧着炉箅了,可以加大饱和温度把下边的火层熄灭,然后加速除灰,把下层的熄灭火层除掉,然后以上边的火层为主,保持灰高100~200mm,再把饱和温度调到适当。 9.3煤气发生炉的偏运行 煤气发生炉的偏运行,主要表现为:炉内半边呈热运行特征,打开探火孔一片光亮,而另一边则呈冷运行特征,打开探火孔基本上只有微红,烧钎一边氧化层温度过高,而另一边则氧化层钎子呈暗红色,化验结果二氧化碳含量高,氢气和一氧化碳含量低,灰渣含碳量增高。 在灰高的一边,还原层很薄,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及水蒸汽都未能还原及分解,直接跑到煤气中,严重地影响了煤气质量,并且在灰高的一边往往有熔渣产生。 虽然炉内有半边呈冷运行状态,但总的来说炉出口温度还是很高一般600?。 产生偏运行的原因很多,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情况:由于局部有小块熔渣未能及时处理,在除灰时,别的地方除灰畅通,而此处除灰不畅,造成灰高,由于灰的阻力比煤的阻力小,因此在灰高的地方反而风量还大,造成气化强烈,灰越来越高,而在灰低的地方,由于煤层的阻力大,所以风量减小,反应减慢,则灰层就相对来说越来越薄因在不断地除灰的原因,如此恶性循环,造成严重偏炉,有半边火层已到达炉箅,另半边还原层已经没有了,除灰不是,不除灰也不是,所以要经常检查炉况,有熔渣及时处理,才能避免 炉况越来越坏。 第二种情况:原始炉况不好而引起偏炉,在点火时,由于炉内装渣不均匀,或渣内有大块熔渣,或者由于点火后,在整个炉子断面内燃烧不均匀,就急于下煤,结果造成炉内一边先燃一边后燃而形成偏炉。 第三种情况:由于下煤不均所致,造成一边下煤多而另一边下煤少。在下煤多的地方,料层阻力大,风量减小,反应减慢,成灰少,在下煤少的地方,料层阻力小,风量增大,反应加速,成灰快,时间一长,就容易造成偏运行。 第四种情况:由于除灰不均匀而引起偏运行,由于一般发生炉都安装两把大灰刀,所以在大灰刀前面灰渣拥挤而在灰刀后面灰渣较松引起料层阻力不一致而形成偏运行,这样的偏运行可以在摸索几次之后,将小灰刀的位置和长短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达到出灰均匀的目的。 第五种情况:由于送风不均匀而引起偏运行,炉箅在装配过程中总难免各层之间以及每层和各边之间的间隙不太一致,这样就造成了送风的不均匀,由于送风的不均匀而造成偏运行,这种情况的解决方法当然是提高装配的精确度,但有时这也不是容易办到的事,这就要仔细地摸索出上风多的部位因炉箅是和灰盘一起回转的,可以通过观察灰盘来确定位置,将炉箅上送风多的部位转到灰少的一边,然后停止转动灰盘一定时间,使灰层尽量均匀,如果一次调整不过来,可转动一转后,再停在原地方促进灰层升高。 第六种情况:由于煤的粘结性强,有的地方煤粘结成块,造成炉内气流分布不均匀而引起偏运行。 第七种情况:由于炉子本身有某些缺陷而引起,如炉箅的回转中心与炉膛不同心,炉膛不圆,又如:在三脚支架或水套上有某处漏水都能产生偏运行。 还有一种偏运行,它的特征是中央与边缘不一样,中央亮,边缘暗,或边缘亮,中央暗,这主要是由下列原因引起: A:风量太小或太大,由于凸型炉箅是横向送风,所以在风量小时,中央易灰高,风量大时,边缘易灰高,这种情况的处理办法是将各炉的风量统筹安排一下,如果长期风量偏小或偏大,或者是与提高气化强度有矛盾,可在停炉后把下层或上层炉箅的间隙堵上一层或两层。 B:下煤不均匀,大块煤落向边缘,小块煤落向中央,这种情况,要加强对燃煤的筛分。 不论何种原因产生的偏运行都可采用下列措施处理炉况: A:处理熔渣,将大块打碎,在灰高的地方把煤扎紧; B:在灰高的地方人工用铁锹从灰盘中出灰,或用火钩从炉体内掏灰;在灰少的地方不出灰。掏完灰后用带平台的钎子把煤向下捅扎实,这样几次反复调整后火层就逐渐调平。 C:每次驱动一个齿轮间距,经常转动灰盘,有利于使火层均匀。 D:加大饱和温度,以偏运行中热运行的半边炉况为准,适当加 大饱和温度以免形成熔渣。 10.0煤气发生炉常见事故处理 10.1全站紧急停电 A:值班长立即组织和指挥各岗位人员按紧急停电操作程序进行处理,并检查各部位处理情况,向电工了解停电原因及确定供电时间。 B: 发现紧急停电,司炉工人应立即按步骤操作:打开通往炉底的蒸汽阀门,加大炉底蒸汽使煤气不能倒流;关闭发生炉的空气支路闸门,同时根据炉出口压力拉开钟罩阀,但要保持炉出口压力为正压。 C:排送机间司机人员应立即关排送机和鼓风机的出口阀门,然后按排送机及鼓风机的停车规程进行操作。 D:调试人员应用户停用煤气,并通知有关部门调度处理。电工应立即检查停电原因,属于本站停电事故,应立即组织排除;若属于外部原因,则应向供电部门询问停电时间。 E:停电在规定时间以内,管网能够保证正压,鼓风机可以按常规起动,然后起动排送机。若停电在规定时间以外,超过了规定时间,则断然按生产炉改为热备用炉操作程序处理。来电后,再按常规程序起动。 10.2全站停生产水 A:值班长立即向水泵房询问停水原因及时间。 B:各台发生炉司炉人员应注意观察各部水位、水封及温度变 化情况。 C:停水在一定时间内,可以继续维持生产,超过一定时间,不能维持生产时,则按停炉步骤进行停炉。 10.3全站停循环水 A:发现循环水停止时,值班长立即向循环水泵房询问停水原因,而司炉人员应注意竖管、洗涤塔溢流水及温度变化情况。若停水时间不太长时,通知用户停炉降低流量,适当补充自来水。 B:若停循环水的时间较长时,则按停电处理。 C:循环水系统恢复正常后,断开生产水的供应,打开循环水总阀,恢复循环水的正常供应。 10.4气包缺水或漏水 A:当发现气包水位计无水位时,采用“叫水”处理。“叫水”有水可立即加水,如“叫水”无水,可检查气包排水阀,排水阀有水可逐步加水至正常水位,如无水时,可打开气包放空阀并切断外来水蒸汽(若有外来水蒸汽),使气包压力降到零,在水夹套排水管用胶皮管连接检查水夹套水位高度,如超过水夹套高度三分之二,可缓慢补水至气包正常水位,如低于水夹套高度三分之二时,则立即停炉处理。 B:在检查水位计排水阀时排出并非蒸汽,而是热水,证明气包为满水。此时应立即关闭进水阀门,打开排水阀进行排放,至水位到正常为止,关闭排水阀门。 满水处理后,应观察炉底压力是否波动较大,若波动严重时,则应检查混风箱内是否有水,如发现积水,应立即打开排水口排放。若 水力逆止阀水位过高,亦应调到正常水位。 11.0煤气发生炉的维护保养 11.1煤气发生炉维护保养的意义和要求 对于煤气发生炉设备,要精心保养、精心维护,使设备达到“整齐、清洁、润滑、安全”。认真执行有关设备#管理#,润滑清洗制度,定人定机或分组包机的制度,周末清扫和一、二级保养制度等。 对煤气发生炉的经常性的维修保养是操作工人和维修工人的职责,维护保养的意义有: 及时发现和处理初发故障,以避免初发故障的扩大。 及时润滑和清理污垢,以延长设备的寿命。 及时更换易损零件,避免故障发生。 及时检查出不安全因素,避免事故发生。 经常清理和擦洗设备表面,使之达到“整齐、清洁、润滑、安全”四项要求。 使操作人员经常熟悉本岗位的设备,了解其性能,知道润滑部位和润滑油的品种,提高工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知识。 11.2煤气发生炉完好标准的内容 出力和热工效率,基本达到原设计或主管部门批准的规定水平。 各传动系统运转正常,各滑动面无严重腐蚀、磨损。 操作与电气控制系统正常,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等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无超温、超压现象,基本无漏水、漏气、漏油现象。 润滑系统装置齐全,管道完整,油路畅通,油标醒目,油质符合要求。 附机和零件齐全,内外整洁。 11.3煤气发生炉润滑管理的主要内容 按煤气发生炉各部位润滑规定要做到定润滑部位、油料品种规格、润滑方式、加油换油周期、巡回检查制度等。 自动注油润滑点,要经常检查油位、油压、油泵注油量,若发现油量不足,油压不正常,要及时处理。如供不上油,要停机检查,防止烧坏轴瓦等事故发生。 经常检查润滑部位温度,轴承温度应保持在规定范围内。 严格执行润滑制度,按规定注入合格的润滑油脂。 常用阀门丝杆与螺母应定期加油。 新购入的油品,必须有合格证书,库存三个月以上者,需逐桶分析,合格后方可使用。 设备润滑装置,润滑工艺条件及选用润滑油脂必须符合规定,不得任意滥用和混用。 11.4煤气发生炉维护保养的基本内容 每天按班对所操作的设备进行清扫、擦洗、加油,使之达到四项要求。 经常查看紧固件、易损件、安全小轴销等零件的松动、磨损等程度,及时紧固和更换。 按润滑卡片及时对各润滑点加油,定期换油。 检查各管路的严密性,安全阀的可靠性,水位计按时冲洗、擦净,使之明亮、可靠。 按班检查各部水封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水力逆止阀是否处于有效状态,钟罩阀水封和滑轮动作是否灵活可靠,内部灰尘焦油是否清理干净等。 检查钟罩阀、盘阀的拉力钢丝绳是否坚固可靠,是否加润滑油脂,各阀门丝杆定期加油润滑。 检查混风箱、排水坑是否有积水、积灰,清理水力逆止阀附近的杂物和灰尘。 冬季时应注意管道防冻,竖管、洗涤塔热备用时应检查其溢流情况,以免冻结。 11.5煤气发生炉运行中的注意事项 应注意各部轴承温度,一般情况下,滚珠轴承温度不应超过65?包括室温。滑动轴承温度不应超过50?包括室温,且均不应有噪声、振动及局部过热现象。 通钎时,应用保护罩将探火孔罩好。 计量锁气器发生卡住时,不得硬撬,应按如下方法进行处理:先倒转滚筒,如无效,可用顶丝将下煤滚向外顶少许,再倒转之。如仍无效,则应降低煤气生产量,控制炉出温度,打开上部手孔,掏出杂物;倘若仍然无效,则应转热备用,停炉清理。 11.6水夹套、集气包安全装置注意事项 1 压力表测量范围为0~0.25MPa。压力表须每6个月校验一次。 2)安全阀应选用弹簧全启式安全阀,须每一年整定一次,整定压力范围为0.07~0.09MPa(或选用静重式安全阀,不须整定)。 注:1)该手册内容最终解释权归甘肃省武威水泵厂煤气设备分厂所有。 2)系统配置与该手册所述内容不符时请以系统配置操作说明为主。 附录一: 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用煤质量标准 GB9143-8
/
本文档为【两段式煤气发生炉系统操作保养手册 收藏版(可编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