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教育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2017-10-14 50页 doc 393KB 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079973

暂无简介

举报
教育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教育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教师文档分享 第一章 绪论 研究或学习任何一门学科,一般都是从了解该学科的研究对象及其产生和发展的概况等问题开始的。本门学科亦不例外,拟在绪论部分概述性地回答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怎样以及如何学习教育学,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是什么等问题,以便为学习教育学的诸多基本理论奠定较好的基础。 第一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教育学 "教育学"这个术语导源于古希腊文,意思是"带领儿童的人"。从这一词派生出来的就是关于研究儿童教育的专门学科—教育学。这一术语的含义就是关于教育的科学。那么...
教育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教育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教师文档分享 第一章 绪论 研究或学习任何一门学科,一般都是从了解该学科的研究对象及其产生和发展的概况等问题开始的。本门学科亦不例外,拟在绪论部分概述性地回答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怎样以及如何学习教育学,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是什么等问题,以便为学习教育学的诸多基本理论奠定较好的基础。 第一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教育学 "教育学"这个术语导源于古希腊文,意思是"带领儿童的人"。从这一词派生出来的就是关于研究儿童教育的专门学科—教育学。这一术语的含义就是关于教育的科学。那么,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简单地回答: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科学。它所研究的是教育中最一般的问题,如"什么是教育","如何教育"。它不同于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工艺学等具体教育学利,也不同于各种学科教育学。它不是研究教育中的某一个方面的专门问题,而是教育中最一般性的问题,它是其他教育学科的基础学科。研究教育的一般问题,揭示和阐明教育规律,并以其指导教育实践,是教育学的根本任务。 从人一生的成长来看,他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因此教育学可分为家庭教育学、社会教育学和学校教育学。学校教育的范围很广,从受教育者的年龄来看,包括自出生至成人;从学习内容来看,既有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的教育,又有专业教育。除了正常人的教育以外,还有各种生理、心理缺陷入的教育。这样,教育学就可分为:学前教育学、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职业教育学、成人教育学和特殊教育学等等。 本书为师范院校教学用书,它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了学校教育的一般规律,又侧重研究中学教育阶段的特殊规律。全书共分为十二章。从第二章开始至第五章,属于教育的一般原理,揭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及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及人的发展的规律而制定的教育目的和学校教育制度。第六章至第八章专门论述教学。第九章至第十章专门论述德育。第十一章专门研讨中学班主任工作。第十二章论述课外活动。 二、教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根据对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抽象界定,教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1、教育本质,揭示教育和社会发晨的关系问题。 2、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问题。 3、教育目的问题。 4、教育制度问题。 5.、教学过程的规律性问题。 6、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规律性问题。 7、学校管理问题,等等。 上述问题表明,教育学的结构一般由教育学-般原理教学论、思想教育论和学校管理组成。它们各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完整统一的科学体系。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产生 教育学源远流长,和其他科学一样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教育同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是融合在一起的,教育还没有分立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职能。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出现丁分工,井出现脑、体的分离和对立,同时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日益丰富,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传授知识和经验的教育亦日趋复杂,出现了专门训练年轻一代的需要。于是教育的职能开始专门化,作为专门教育机构的学校兴起了,进行教育和教学的专业人员—教师也出现了。学校教育要求有比较严密的,选择合适的内容,确定科学的教育方法,讲究教育技艺,这就引起了人们对教育、教学经验的重视并不断进行总结和研究,从而形成了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观点,并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而系统化,教育学就开始出现了。 二、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作为关于教育活动的专门知识产生以后,经历着漫长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大体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这一阶段在欧洲始于古希腊到资产阶级革命以前,即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16世纪,约两千年左右;在我国是从春秋战国开始,一直持续到清朝末年,即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9世纪,约两千五百年。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阶段中,教育学尚未形成独立的科学。人们只是在教育实践中对教育经验不断总结和概括,井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定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往往都混同在一些思想家和教育家的言论记录和著作中。如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包含在他的哲学思想之中,并同他的政治思想、伦理思想、文学思想等混同在一起,散见于(论语)之中,如后人经常提及的:"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 在此阶段有两本教育著作值得一提。一本是成书于战国末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学记》。全书虽只有1229个字,但对教育的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学和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课内外关系、教师和学生以及教和学的关系等各个方面都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其中有的可以说已达到了规律性的认识。如:"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相观而善"、"长善救失"、"禁于未发"等,已成为千古传诵的教育格言,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另一本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名著《论演说家的教育》。该书系统总结了罗马共和国最后一个世纪和罗马帝国第一个世纪的教育观和教育经验,同时吸收了希腊人在教育思想上的有益成果。由于该书集希腊罗马教育思想和经验之大成,被誉为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最高成就。由于这一阶段人们对教育的研究只停留在现象的描述,简单的经验总结、形象的比喻上,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因而只可以说是教育学的萌芽或雏型期。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到19世纪中叶,教育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7世纪初,教育开始从哲学知识体系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科学。英国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培根在他的论文《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出版于1623年)中已把教育学作为单独一门科学提了出来,把它理解为"指导阅读"。 17世纪以来,西方资产阶级出现了许多对后世颇有影响的教育家,留下了许多教育名著,这些著作一般都具有比较完整的体系。如捷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沦》,英国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国卢梭的《爱弥尔》,瑞士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福禄贝尔的《人的教育》等等。其中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在教育学发展的这一历史阶段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大教学论》成书于1632年,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地反映学校教育的理沦著作,它是教育学开始成为独立科学的际志。在这本著作中,夸美纽斯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丁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原则。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这些主张对于今天仍然具有极大的启示价值。 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著作。赫尔巴特试图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强调要按照教育者心理活动规律去规定教学过程和阶段,选择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理论。同时他主张把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技能以及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按逻辑顺序编成教材,分科教学,系统地传授给儿童;在传授过程中教师是当然的权威者,儿童必须绝对地服从教师的教导,即强调教师中心。他的这一系列的主张在以后被称为"传统教育派"。由于《普通教育学》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西方被视为第一本教育学专著。 总之,在这一阶段中,教育学已具有独立的形态,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教育问题的论述,逐渐从现象的描述过渡到理论的说明,并开始运用诸如心理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阐明教育教学的理论问题。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他们对教育问题的研究还缺乏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始终未摆脱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因此,他们的思想体系还未达到真正科学化的地步。 (三)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 自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中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社会学、法律学、伦理学、政治学等经验学科逐渐兴起。这些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对教育学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教育学不仅从这些学科中吸取了有关的研究成果,而且也逐渐利用社会学所常用的实证方法(搜集资料、进行调查、统计、根据事实进行客观的记述、比较、说明、探究其规律)和心理学所采用的实验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从而使教育学向着实证的社会科学转化,在科学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这一阶段世界上出现了各种各佯的教育学(如英国斯宾塞的《教育论》,德国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原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我国孟宪承的《教育概论》、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等。 其中,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民奉主义与教育》在国际上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杜威主张以儿童中心代替教师中心,以活动课程代替分科教学。在他看来,"人们最初的知识、最能永久令人不忘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因此,在学校中就要为学生"设置相当的环境,使学生由'做事而学习"。据此,他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主张,提倡在经验中学习,在处理问题中学习。他的学说成为"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从此(西方教育学出现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的对立局面。 1939年出版的以凯洛夫为主编的《教育学》是一本尝试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著作。这本著作在原苏联和我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该书继承了17至19世纪欧洲的传统教育思想,重视系统知识的教学,强调课堂教学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虽然这本书存在着忽视学生主体性,对发展学生智力重视不够,有教条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缺陷,但应看到这是在社会主义教育理沦建设中迈出的可喜一步。 1930年杨贤江以李浩吾为化名出版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论述教育基本原理的著作。书中论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指明了教育是一种上层建筑,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揭露了旧中国教育的反动本质,在教育理论上起了启蒙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主要引进原苏联教育学,以它为指南对教育理论和实践进行厂改造。并结合我国的教育经验,曾编写和出版了一些教育学,这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我国的创建阶段。 (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促进了生产的大发展,智力的开发和运用成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发展经济的主要因素,从而引起了世界范围的新的教育改革,促进了教育学的发展。近30年来,出现了几本较为著名的教育著作,如美国布鲁姆的《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布鲁纳的《教育过程》,原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等等。 《教育过程》一书,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于1963年发表并出版的。他主张:"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学科基本结构,即构成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原则、基本法则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规律性。他还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任何科目都能够按照某种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他特别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发现学习。布鲁纳的教育思想,对于编选教材,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他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主张儿童提早学习科学的基本原理,是难以推行的。 1975年,原苏联出版了《教学与发展》一书。这本书是原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家赞可夫1957年至1974年进行教学改革实验的总结,全面阐述了他的实验教学论的体系,系统地叙述了学生的发展进程,介绍了研究学生学习过程的情况。通过实验,他批评丁原苏联传统的教学理论对发展学生智力的忽视,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赞可夫的教学理论对原苏联的学制和教育改革,一度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我国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正在认真总结我国的教育实践经验,继承我国宝贵的教育遗产,借鉴国外有益的教育经验,加强教育学的理论建设。提高教育学的科学水平,努力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 第三节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首先,学习教育学有助于掌握教育规律。教育是为一定社会培养人的事业,其自身的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从宏观来看,教育受社会发展的制约,也受人的发展的制约,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从微观来看,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按照教育的客观规律来办教育,将事半功倍;违反客观规律,教育将一事无成,必将受到严重的惩罚。学校教育必须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党和政府所颁布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根据教育规律来制定的,也有一定的理论根据,学习教育学一方面可以有助于我们掌握教育规律,自觉地按教育规律办事;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从而积极地贯彻执行。 其次,学习教育学可以提高对教育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明确教育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普通教育是基础教育,关系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学习了教育学对此有了充分的认识,就可以提高对从事教育工作的兴趣和爱好,培养深厚的感情,增强责任感,进一步树立和巩固热爱儿童,忠诚教育事业的思想。热爱教育事业,对儿童有感情,专业思想巩固,就会有执着的追求,坚定的信心,从而就会在平凡的工作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来。 再次,学习教育学有助于正确地进行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教育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细致的工作,要做好它并取得预期的效果,没有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不掌握科学的方法,是难以办到的。那种认为不学教育学照样能办教育、教好书和做好教育工作的想法,是一种短见。当然,教育学既不是灵丹妙药,也不是什么法宝。但是,通过学习教育学,既可以掌握先进的理论,又可以掌握科学的方法,还能学习到一些最基本的教育技能,这就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可以少走弯路,少犯原则性的错误,这对于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是极其重要的。掌握了科学的理论之后,还可以在工作中以此为指导,不断地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育质量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告诉人们:"我非常重视教育理论,离开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下去的,我很喜欢教育理论。"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因此,作为未来人民教师的高师院校的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学习教育学的重要性,克服轻视教育理论的错误思想,提高认识,端正态度,下决心把教育学这门课学好。 二、学习教育学的方法 明确了学习教育学的目的后,那么,怎样才能学好教育学呢? (一)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学习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基本方法。教育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理论科学。因此要真正学懂理论,必须紧密联系实际。联系实际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其一,走出课堂了解社会,到中小学去听课,参加一些活动,向教师和中小学生做点调查,乃至搞点小课题的实验和研究;其二,在教育见习和实习中注意运用所学的教育理论去分析教育的实际问题,并试图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其三,在学习教育学过程中广泛地浏览报章杂志,特别是中央和地方的教育刊物,以便及时了解中外教育理论及实践的动态;最后,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包括自己对一些教育经验,教育问题,或某种教育理论的看法。如能这样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教育学,不仅可以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也不会感到教育理论枯燥乏味。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把死知识学活,并用以指导实践。 (二)结合相关学科进行学习 教育这种现象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各种社会的、自然的现象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反映教育现象的教育学也必然与其它各门学科知识发生密切的联系。因此,要学好教育学,必须同时学好其他的相关学科,并结合相关学科进行学习。如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史、各科教学法等等。 事实证明,教育学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范畴,但同许多研究人及其身心发展规律、行为和社会活动的其他科学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其中有许多是教育学与这些学科共同研究的一般课题。有的则属于教育学要借助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术语、研究方法来进行教育研究。 总而言之,结合相关学科进行学习,是学好教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读书与思考、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学习教育学,首先要认真阅读教材,在阅读过程中要勤于思考。不可轻视书本,又不能尽信书本,人云亦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既认真阅读,又肯于动脑筋,才能把书本上的东西转化为个体的知识结构。在学习中,首先是继承前人、他人合乎实际和规律的东西。继承本身是包含着批判、发展和创新的。前入或他人的东西只能借鉴,国外的东西也只能是参考。切不可一成不变地照搬。因为时间、地域、国情是各有差异的,更何况教育工作本身是复杂的,教育对象是处于变化中的、活生生的人呢。因而教育要讲究方法,但是教育无定法,教育本身就意味着创新。掌握教育规律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切不可把规律当框框,视理论为条条,简单照抄,生搬硬套。 复习思考题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1 2、教育学的产生发展大致经过哪些阶段? 3、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学习教育学的认识?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第二章 教育基本规律 教育的基本规律,是教育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所表现出的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间的相互必然性的联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工作中只有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才能避免盲目性,减少失误,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 第一节 教育的一般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 自从人类社会产生教育以来,人们对教育这种现象就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和说明。在我国古代,"教"的含义往往指道德修养而言。如孔假说:"修道之谓教"(《中庸》),荀况说:"以善先者谓之教。"(《以荀子》)。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人,养子使作善也。"把"教"和"育"两个字结合起来,可以理解为是上对下,成人对儿童的一种影响,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善,手段是模仿。在西方,教育一词的英文为Education,由拉丁文演变而来。原意指"导出",即对入实行某种引导。随着教育活动的深入,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教育是什么赋予不同的含义。如19世纪中叶,英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美好生活做准备,而20世纪初的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却认为教育不是生活的准备,它本身就是生活。 现代教育学把教育区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概念。 (一)广义的概念 是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入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还是零碎的,都是教育,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并和人类社会共存亡。 (二)狭义的教育 是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向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的话动。这种教育活动的主要特点是:(1)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2)有专职的教育者(教师)和一定数量的受教育者(学生);(3)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既含有目的、内容、制度、方法等方面的因素,又具有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的层次,它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整体系统。但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 (一)教育者 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和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 从广义教育看,教育者包括各级教育管理人员、学校中的教师、家庭中的家长、校外教育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社会教育中起教育作用的人员等,在有明确目的,独立进行的自学活动中,受教育者自己教育自己,因而也承担着部分教育者的责任。从学校教育看,教育者主要是指具有一定资格的专职教师和相对固定的兼职教师。由于教育者的任务是研究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过程和组织形式,在教育活动中,他们起主导作用,教育的成效主要取决于他们。 (二)受教育者 凡是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就是受教育者。在广义教育中,几乎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受教育者,只要他向别人学习。在学校教育中,受教育者是获得入学资格的相对固定的对象—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相对于教育者而言,他们处于被支配、被控制和被教育的地位。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同时,他们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教育要求都必须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他才能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育才能获得好的效果。 (三)教育措施 教育措施是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它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用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的影响物。这种影响物主要体现在各种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和其他形式的信息载体(如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中,也体现在教育者自身所拥有的知识、经验、言谈举止、思想品质和工作作风中,还体现在经过选择和布置的具有教育作用的环境(如教室、校园、阅览室)中。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教育的内容有所不同;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在教育内容上也有所不同。但概括起来,不外德、智、体、美、劳等几方面的教育内容。 教育手段是指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它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另一部分是指进行教育活动时所运用的一切物质条件,包括教育的活动场所和设施、教育媒体及教育辅助手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凭借着这些手段,才能完成教育任务。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这三个要素的有机联系,构成教育的统一整体。 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的产生 关于教育的产生,历史上有许多不同的学说,其中,较有影响的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是19世纪末,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始倡的。他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中首先提出了动物界已经存在教育的观点。他以老猫教小猫捉老鼠等为例,证明教育超出人类社会范围,并早在人出现以前就存在了。人类教育只是在早已形成的教育形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某些改进而形成的,人类的教育就其本质而言与动物没有不同,都是以生物竞争作为教育的基础。类似的观点还有英国的教育家沛西?能。他在《教育原理》中指出,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教育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是扎根于本能而不可避免的行为。因此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流。由此看来,生物起源论把教育的起源仅仅归结于动物的本能行为。 教育的心理起源论,是美国学者孟禄提出的。他从心理学观点出发,批判了生物起源论。认为,利托尔诺没有揭示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指出,教育过程的基础是儿童对成人的一种出于本能的摹仿,摹仿是一种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的本质。这洋,心理起源论和生物起源论,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他们都抹杀了教育的社会性和目的性,把教育看成一种无目的活动,一种不能为人的意识所调节、控制和支配的活动。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来分析教育现象及其起源,我们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会制造工具,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人们在制造工具、使用工具,进行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物质生产的经验,而且也产生了一定的生产关系,形成了一定的劳动纪律和生活习惯(积累了社会生活的经验,年老一代为了维持和延续人们的社会生活,使新生一代更好地从事生产劳动和适应现存的社会生活,就把积累起来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传授给新生一代,这样便产生了教育。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继承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课题,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积累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就越来越显著。 (二)教育的发展 教育从产生起,它就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在不同社会历史阶段中,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不同,教育也就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形成了各种历史形态,现分述如下: 1、原始社会的教育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的劳动只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没有剩余产品,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人人劳动,共同享受,没有剥削,没有阶级。这个时期的教育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育的非独立性 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所以,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育人员,没有相对固定的教育对象,教育活动渗透在生产和生活之中,和生产与生活相融合,是一种自然形态的教育。 (2)教育的原始性 表现为教育目的、内容、方法上的简单、粗糙和低水平。原始社会的教育目的主要是使青少年获得参加社会生活和生活的能力。因此,教育内容注重使青少年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学习制造工具,从事渔猎耕牧以及同自然灾害搏斗的知识,学习祭祀、礼仪、艺术(原始歌舞)和军事(部落间的斗争)知识,教育的方法以看、模仿、做等掌握直接经验的方法为主,造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低水平,人类自身发展的低水平及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贫乏。 (3)教育的同一性 由于原始社会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因而原始社会的教育是没有阶级性的,所有的儿童和青少年都享有同样的教育权利。 2、奴隶社会的教育 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在奴隶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有了剩余产品,因而出现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初步分工。在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私有制,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这就决定丁奴隶社会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教育有以下的特点。 (1)学校教育的产生 在奴隶社会,由于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条件:首先,剩余生产品的出现,社会上出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专门从事教育和学习有了可能;其次,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水平的提高,知识与经验有了相当的积累,使知识与经验的传递有了量的增加;再次,文字的产生,使知识与经验的传递有了质的飞跃。于是学校开始出现。据《礼记》等书记载,在我国夏朝就有:庠"、"序"、"校"的施教机构,到了商和西周,又有"学"、"督宗"、"辟雍"、"泮宫"等学校的设立。 (2)学校教育成为奴隶主阶级手中的工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在奴隶社会,由于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私有制,奴隶主无偿地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所以,学校教育被奴隶主阶级所控制,所有的学校都是奴隶主阶级用来培养他们自己子弟使其成为统治人才的场所。从这时起,教育便具有了阶级性,成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学校教育的阶级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统治阶级掌握学校领导权和拥有受教育权上。如在我国奴隶社会,"学在官府";在古希腊不仅奴隶无权进学校,就是自由民也进不了学校。因为进学校需要地位、金钱和时间,这都是自由民支付不起的。其次,表现在培养目标和教育上。奴隶社会学校主要培养的是官吏、文士、武士、僧侣、政治家、雄辩家等。这些人都属统治阶层,是国家机器的操纵者或维护者,与此相关,教育内容也具有阶级性。如在西方,古希腊的斯巴达的学校教育中就具有非常鲜明的军事性。这是为镇压奴隶,保卫疆土服务的;在我国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些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奴隶主子弟学习一套管理国家、镇压奴隶与作战的本领。 (3)学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脱离和相对立 在奴隶社会中,奴隶和自由民是无权进入学校学习的,而他们都是当时社会的直接生产者。能进学校学习的奴隶主阶级的子弟却与直接生产过程无关。他们依靠对奴隶的占有权,享有奴隶的全部劳动及其成果,根本不关心生产。因此,这就决定了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学校与生产劳动不仅相脱离,而且极端鄙视生产劳动。孔子的"耻为稼"就是例证。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从历史的观点看是不可避免的,它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和文化发展方面都起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和文化的发展,官却成为限制社会生产和技术发展的因素。 3、封建社会的教育 由于铁制农具的普遍使用,畜力用于耕作,社会上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和新的阶级--地主和农民,地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对农民实行压迫和剥削。所以,封建社会教育除了与奴隶社会教育有相同的特点外,如学校教育的阶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相对立外,还具有不同于奴隶社会教育的一些特点。 (1)学校教育的等级性、专制性和保守性 在封建社会,为了维持封建社会的国家机器,统治阶级就必须加强等级制度和等级观念;反映到教育上,就是学校收三品以上官员子孙入学;太学,招收五品以上的官员的子孙入学;四门学,招收七品以上的官员的子孙入学;律学、学、算学的庶族地主的子弟入学。崇文馆和弘文馆是专收皇帝、皇后的近亲及宰相大臣的儿子的。可见,这类学校不仅劳动人民的子弟不能进入,就是统治阶级的子弟入学,也要按其父兄官位品级的大小而定。在西方,僧侣与贵族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统治阶层,他们的教育也存在着差异。封建社会的僧侣属于第一等级,他们几乎垄断了文化教育的权力,专设了僧侣学校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和大主教学校以培养神职人员和文官。在世俗的统治者中,最高层的皇室子弟有专门为他们开设的宫廷学校,皇室之外的贵族子弟接受的是骑士教育,主要培养的是保护封建主利益的武夫。骑士教育的水平大大低于僧侣教育,但这也只有贵族子弟才能接受。可见封建学校的教育体系是维持封建等级统治,并使它延续下去的一种手段。 与等级性密切相关的是专制性。为了维护现有的等级,加强对农民的统治,统治阶级必然要加强思想上的控制。在欧洲,基督教成为加强思想控制的最有效工具。中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基督教的世界,教会控制学校的一切。他们要培养的是服从上帝,安于命运,寄一切希望于来世,灭绝人欲的信徒。学校的教学内容贯穿者神学精神,教学方法除死记硬背外,就是严酷的管理。我国封建社会以儒学思想为正统思想,儒学始终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方法上,也是以死读硬背,专制压服为特征。 教育上的保守性是等级性和专制性的必然产物。在到建社会学校的教育内容长期保持不变,"老皇历"年年如此。而学校教育培养出的人大部分是效法先王、古人或上帝的缺乏创见的人。这些人的眼睛总是向着过去和权威。在我国封建社会里,读书、做文章是"代圣人立言",或解释圣书,总离不开引经据典,谁的经典掌握得越多,谁就最有学问。这是一个过去统治着现在、权威统治着众生的时代。即使是封建社会的一些叛逆者,在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上也反映出这种痼疾。为了搞改革,他们要抬出古人的亡灵,采用托古改制的手段。 (2)学校教育的对象、规模和种类的相对扩大和增多 在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对象的扩大与统治阶级队伍本身的扩大有关,也与封建统治方式有关。封建社会对生产者已不能像奴隶社会对奴隶那样全部占有,农民有人身的自由或半自由,所以统治者更需要借助教育的力量来维护统治。他们除了利用社会教育对劳动人民进行封建意识的传播外,还创办了一些低水平的学校,这些学校也起到同样的作用。如欧洲的教区学校,中国的私塾。这些学校一般劳动者的子女也可入学。因此,学校教育的对象扩大了。此外,在封建社会的后期,新兴的资产阶级也为自己的子弟开办一些学校,这也扩大了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对象。当然这种扩大是十分有限的,对于绝大多数劳动人民子弟还是被拒之于学校大门之判'。即使进了学校的劳动人民的子弟,接受的也是封建主的教育。所以,教育对象的相对扩大并不意味着学校阶级性的改变。 另外,在封建社会中,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因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较之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在规模上逐渐扩大,在种类上逐渐增多。如在初等教育方面,不仅规模扩大,网点下伸至大的村和镇,而且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在西欧逐渐出现了不同于教会学校和骑士教育的商业学校和行会学校。在中等教育方面,开始出现一些新型的,相对独立的进行中等教育的学校。在欧洲最早出现的是航海学校,到封建社会后期又出现了古典文科中学,这是近代中学的"先驱"。在高等教育方面,欧洲从16世纪起出现了一批中世纪的大学,这些大学有:意大利的萨莱港大学、皮隆亚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等。我国封建社会在高等教育中不仅有官学,还有私学。在私学中颇具特色的是宋代以后盛行起来的书院,它是我国教育遗产中宝贵的财富。 4、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 17世纪中期,欧洲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和新的阶级--资本家和工人。生产关系的变革使生产力获得飞跃的发展,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教育有如下的特点: (1)学校教育中出现了双轨制 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资产阶级一方面为了生产上获得最大利润,他们不得不让工人的子弟受一定的教育,成为有文化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的劳动者;另一方面,为了维护和巩固他们的统治,极力培养本阶级的子弟成为统治者--工商业的经理、法官、律师等。因此,在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中出现了双轨制。即在资本主义学校教育系统中并存两个于系统:一个系统为资产阶级和其他有产阶级服务,这类学校学费昂贵,条件优越,一般劳动者子弟不可能进入,它的顶端是培养统治阶级听需要的各种高级人才的高等学校。另一系统是专供劳动人民的子女就学的,这类学校起点是为实现普及义务教育开办的公立学校,终点是中等技术、职业学校,目标是培养既掌握一定文化和生产技术的又安分守己、服从统治的劳动者。这两个系统自成体系,互不相通。双轨制的出现,说明学校的阶级性的隐蔽化。但它和封建社会相比,大大地扩大了教育对象,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是一种进步。 (2)学校教育日益发达和大众化 资本主义的学校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日益发达和大众化。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学校就担负起既培养统治人才的任务,又培养生产工作人员的任务;在教学内容上压缩了古典学科的内容,增加了自然科学的科目,使代数、三角、物理、化学、生物等逐渐成为学校的必修科目;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实验、演示、实习等方法;学校教育日益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还扩大了教育对象,采用了班级上课制,实行"义务教育"。到了现代,由于生产的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所以,资产阶级在教育上又逐渐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重视学前教育,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日趋结合,开展了成人教育,形成了完善的学校系统,在教学内容上增加新兴的科学技术的内容。如原子物理、电子计算机、遗传工程等。在教学手段上,采用了电影、广播、电视、卫星和电子设备等,教育日趋发达和大众化。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学校教育仍然具有阶级性,最终还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 5、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本世纪初,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无产阶级成为领导阶级,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并逐步消灭一切剥削阶级和一切剥削制度及其残余。因此,从社会制度上看,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与一切剥削阶级的教育有着质的不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特点: (1)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是为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教育,是建设新社会的工具 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关系的变化,无产阶级成为领导阶级。所以,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权为劳动人民所掌握,教育再也不是剥削阶级用以统治人民的工具,而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文化知识,提高劳动者的身心素质,培养革命和建设人才的工具。例如,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权建立之后,首先着手改变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劳动人民及其子女在文化上被剥夺的状况,开展了大规模的教育运动。并规定不分民族、男女、阶级,人人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到了社会主义的建设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民经济实力的增长,国家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教育事业,自觉地调整教育的结构,使教育有效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80年代以来,国家又深入进行教育改革,有步骤地实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国家采取多种形式办学,改革教育管理体制,以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社会的个体全面发展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的发展要求全社会的成员得到全面发展,而社会制度的性质又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和不断创造出更好的条件。首先在教育目标上,提出下培养德、智、体等几方面全面发展的新人,强调素质教育。其次,在教育内容上坚持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传授给学生以科学的知识,坚持教育与宗权分离,反对宗教对教育的干涉。再次,在方法上,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教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育传授给学生现代生产上所需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组织学生参加必要的生产劳动,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这些都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虽然社会主义国家目前的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还不足以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但是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就会努力地创造条件,缩短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发展受着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发展规律所支配。因此想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就不能不从教育与生产力,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中来说明。 一、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和一切社会关系的变化,推动和制约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因而也推动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具体地说,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并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要求 教育活动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物质条件,这些物质条件的提供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即取决于生产力所能够提供的剩余劳动量。首先,一个社会办多少学校,有多少人受教育和从事教育,决定于剩余劳动量。当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还很低,实际的劳动人口还要为自己的生活必需用去很多的劳动时间,除了本身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只能提供微小的剩余时,这个社会中的可能受教育的人和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必然是很少的。其次,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所能提供的剩余劳动量又直接制约着一个国家在教育经费方面的支付能力。这种支付能力不仅表现在教育经费的绝对值上,同样也表现在国民总收入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值上。一般说来,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公共教育经费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就比较高。反之,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其公共教育经费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相应地比较低,教育经费的支付量直接影响到校舍设备、师资条件等方面的教育能力,而教育能力是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仅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而且也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要求。这种要求既有社会方面的,也有个人方面的。社会要求教育事业能够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而得到相应的发展,以保证提供足够数量的人力资源;而社会上的每个人在文化教育方面的要求,也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增大。如果教育的发展跟不上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社会必定要努力发展教育事业,否则,经济发展将因人才欠缺而受到影响。如果教育的发展超过了生产力,的承受能力,占用过多的资金和人力,社会将会对教育进行调整,使教育的发展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这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推动和制约作用。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社会通过教育所培养的人,一方面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关系的体现者,是具有一定的阶级意识和世界观的入。这时,教育所培养的入的规格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而不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当教育所培养的人进入直接的生产过程时,又构成社会生产力的要素。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对教育所要培养人的规格提出要求,并且生产力越发展,对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的知识、智力水平的要求就越高。例如,在使用手工工具进行生产的时期,不需要或很少需要文化科学知识。尽管剥削阶级同样也需要物质生产供他们消费,但不需要他们参加生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产。他们操纵的学校教育,在培养人的规格方面,很少考虑到与生产有关的文化科学知识要求。只是到了近代,随着大工业机器生产的产生和发展,才要求工人既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又掌握机器生产技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经历了三次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要求普及小学教育,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电气化,要求工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需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第三次技术革命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从60年代后期开始,使生产力达到了更高的水平,要求普及高中教育,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生产力的发展也对教育结构提出要求。设立什么样的学校,开设什么样的专业,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比例如何,各种专业之间的比例如何,都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所制约。例如,机器大工业生产要求教育所培养的人要比手工业的知识广博些,要能掌握机器生产的知识和技术。所以在教育结构上,要求重视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理、工大学和设置理、工专业。在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迅猛进步,基础教育逐渐得到普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大量发展,高等专科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迅速。许多大学增设了核物理、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新的专业。这一切部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分不开的。 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技术设备、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学校中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和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古代,由于落后的手工劳动和自然科学没有直接联系,决定了学校教学内容中人文科学占统治地位,自然科学知识微乎其微。如,当时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哲学、政治、道德和宗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学内容中自然科学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各科越分越细,学科越来越多。欧洲学校教学内容发展的情况是这样的:14世纪只有算术、几何、天文;文艺复兴以后增加了地理和力学;18世纪产业革命后(增加了代数、三角、植物、动物、物理和化学等。到了现代,原子物理、电子计算机、遗传工程、激光、海洋工程、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新兴的科学技术,逐渐纳入了学校的教学内容。 学校中的教育技术设备(主要是学校的物质设施和仪器设备),都是一定的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中世纪的欧洲,学校中运用的基本设备是黑板和粉笔,模型加地图,这是由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机器生产和大工业的发展,照相、幻灯、广播、电影等,相继运用到教育教学领域。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电视、录像、录音、电子计算机、卫星地面接收装置等视听运算设备,都作为教育手段应用到教育过程中,为人们的学习提供了高效率的现代化工具,使教育突破了时空限制,从而促进了教育的迅速普及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运用也与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古代,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学校教育只能采取口、耳之教,教师注入,学生死记的教学方法,采取个别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工业革命后,由于先进教育技术的运用,教学方法上出现了新的变化。如物理、化学的实验,幻灯、电影、电视的演示教学,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产生了班级上课制,出现了广播、电视教学和电子计算机教学。这些都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条件的。 当然,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总是受生产关系的影响,生产力的发展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但它不能单独地决定教育的发展。生产力是与生产关系同时作用于教育的。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教育不仅为生产力所制约,反过来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也起巨大的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1、教育能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基本的因素。这里所说的人,是指具有一定的生产经验、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入,当人还没有任何生产经验、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时,他只是一种可能的生产力,要把这种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就需要依靠教育。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科学经验和劳动技术,即把可能而尚未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变为掌握科学技能的现实的劳动力,从而形成新生产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在当代社会中,教育的这种转化作用,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在现代化的生产中科学知识日渐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科学渗透到生产的各个部门中,劳动逐渐成为科学的劳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离开了教育对人的培养和训练,不通过教育来实现科学与人的结合,也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生产。国外一些经济学家对教育的经济功能作了一些计量。如前苏联的科洛夫指出,根据苏联的实际情况可以计算出教育水平每提高1,,社会劳动生产率就提高1(4,。在美国,舒尔兹计算出,教育投资的收益在劳动收入增长中的比重是70,。在国民收入增长中所起的作用是30,。由此可见,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科学素质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经济效益,有着重大的作用。因此,当前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由教育所实现的"人的能力的开发"。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或潜在的生产力,要把这种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人能掌握它并应用于生产中去的现实的生产力,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在科学知识再生产方面所发挥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它的继承性上。任何一个人或者说任何一个时代对于自然的认识总是有限的,要形成真正的科学知识,在绝对真理的氏河中不断前进,就需要科学知识上的继承和积累。而科学的继承和积累又必须通过教育来实现,教育把已经创建的科学知识不断地再生产出来,为新一代所掌握和继承。同时又为新的科学知识的发现作好了知识上的储备。没有教育,科学就无法向前发展。 通过学校教育所进行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又是-种扩大再生产。它可以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为更多的人所掌握,并且不断地扩大其传播范围。这种科学知识的扩大再生产可以提高全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从而为先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提高,为新产品的推广和使用,也为今后技术力量的补充和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基础。因此,也直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学校教育所进行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又是-种高效率的再生产,它通过有效的组织形式和方法,缩短了再生产科学所必需的劳动时间。正因如此,现在通过学校高速度地进行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已成为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 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教育的主要职能是传授人类社会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但它也担负着发展科学知识、生产新的科学知识的任务,在现代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由于科研力量比较集中,学科领域比较齐全,有利于开展综合性课题和边缘科学的研究,再加上可以不断地从学生中吸收科研的后备力量等,因而它必然成为进行科学研究,发展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阵地。现在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高等学校在科学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把高等学校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如,美国有60,以上的高级科研人员集中在大学,日本各大学的科研人员占全国的40,以上。同时高等学校在科学研究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在我国1981年国家科委颁发的44项发明奖中,其中有20项是由高等学校完成或参与完成的。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此外,在高等学校中,一般都有实验室、实验园地、校办工厂和农场,它们既结合教学进行实验和实习,又可开展科学研究,创新科学知识和技术。学校还担负着社会咨询和培训工作,对生产上遇到的问题,可以帮助研究和解决,这都起着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生产的作用。现在,学校教学、科研和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它成为加速现代科学技术更新的有力因素。 总之,在现代社会构成生产力的各种因素中,都渗透了教育的作用,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量。所以,从此意义上说,教育具有生产性。正因为如此,当今社会许多国家部特别重视教育,并优先发展教育。 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所谓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是说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思想方向和为准服务的问题,并非决定教育的一切,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教育的领导权由谁来掌握,这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为在教育上体现自己的意志,就一定要控制和掌握教育的领导权。首先,他们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通过颁布教育的方针、政策,制定教育目的和制度,派遣和任免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举办学校等来控制教育的领导权。其次,统治阶级还利用经济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国家和统治阶级中的个别人可以用拔款、捐献教育经费等办法,有效地控制教育权。最后,统治阶级还以思想上的优势力量来影响和控制教育。在教育领域内,通过教科书的编定和各种读物的发行以及教师思想上的影响,在实际上左右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受教育的权利,是判断和确定教育性质的重要标志。一个人有无受教育的权利,受什么样的教育,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如在原始社会,所有的入差不多受同样的教育;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中,只有剥削阶级的子弟才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尽管在资本主义社会,表面上受教育权好象是平等的,但实际上由于经济或其他方面的原因,受教育权还是不平等的。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人才有享受同样教育的权利。这些都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在一定的社会中,培养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的人,以及为实现教育目的进行什么样的政治、哲学、道德的教育内容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在几千年的阶级社会中,教育目的都是为剥削阶级培养人才和可供他们驱使的劳动者,用以巩固其剥削制度。学校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也与这相适应,为其服务,只有到社会主义社会,才发生了质的变化,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因此,在思想品德教育上要注重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共产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公共道德的教育。 总之,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教育目的性质和思想品德的教育内容,都是随着政治、经济制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在阶级社会中,教育永远具有阶级性。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和作用 一定性质的教育被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但是,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又有积极的反作用。这种积极的 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通过培养人才,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这是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积极作用的一个主要方面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自古以来,任何一种政治、经济制度的建设、巩固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人才作为支柱。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学校教育来实现。我国古代所谓的"学而优则仕",就表明了学校与国家机器之间的关系,即学校是培养政府官吏的机构。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内部存在着深刻的社会矛盾。但目前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政治、经济制度还能暂时稳定和继续发展,与其教育发达,造就大批高质量的精明能干的各种管理人才和统治人才不无关系。他们提出的所谓"专家政治"更好地说明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积极作用。我国当前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这说明教育不仅是促进现代化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必要条件。 2、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教育是传播思想、形成舆论的重要阵地。学校教育不仅向在校学生传播一定的思想观点,培养一定的阶级意识;而且它的影响和作用,远远超出学校以外。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他们思想活跃,通过发表见解,宣传思想来影响社会。同时,学校年复一年向社会输送按照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需要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走向社会后,对于社会舆论、风气、道德风尚和政治思想潮流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教育这个阵地。如我国汉代的董仲舒就认为,倡导美风,防止"乱民"莫重于教化,而施行教化的场所,莫重于学校。从我国割'建社会的实践看,通过学校扩大"三纲五常"等封建礼教的影响,对于维护封建制度确是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应十分重视学校教育的作用。 3、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民主,这由该国的政体所决定,但与人们的文化素质和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也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国家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人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措施,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履行民主的权利,推动政治的改革与进步。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是推行不了政治民主的,而只能实行专制统治、宗教迷信和官僚主义。列宁曾说:"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能有政治,不识字只能有流言蜚语、传闻偏见,而没有政治"。我国现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民的文化素质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程度还不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充分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总之,一定性质的教育被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以伟大的影响作用,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我们要了解某一社会教育的性质,就必须首先弄清这一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但是必须指出,教育虽然对政治、经济制度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它终究不能对政治、经济制度起决定作用。首先,教育只能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为它所规定的轨道上发挥作用,不能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其次,教育不能成为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革的规律所决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生产力是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后决定力量,任何社会的教育都不能脱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教育所要培养入的规格,教育的结构,教学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都要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而教育的性质、目的和思想品德的教育内容,则直接被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教育的制度、方法和生产斗争知识的教育,也脱离不了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所以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二者是相互联系,同时作用于教育的。任何一个社会的教育都是根据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去培养人才的。而教育也正是通过培养人才,传播科学技术和宣传某种思想,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生产力的。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在社会发展中,教育和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教育也与其他社会现象,如社会的意识形态等有着密切的联系。除此之外,教育还具有自身的特点、自身的规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形成受教育者的个性,这是教育所独有的特点。教育过程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教育有许多自身的规律。它们不同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规律,也不因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变化而被否定,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它是遵循着人类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这一规律的,因此它的基本过程是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等。再如,教学中的一些原则:启发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等,它们都是人类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并遵循着教学过程中的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的。如果不了解教育自身的特点,就不能全面地把握教育的规律,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 (二)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一种社会形态下的教育,就其思想、制度、内容、方法等方面来说都是与以往各个时代的教育有着继承的关系,任何一种教育都不是天生的,都是在整个教育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它都必然要从多方面吸收和利用以往历史阶段教育的成果,这就是教育的历史继承性。正因为如此,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度里,有着不同特色的教育;不同民族的教育具有不同的传统和特点。如同样是封建社会下的教育,在我国主要是以孔孟之道教育人,灌输儒家的伦理哲学观念。在西方,则是以宗教教育影响人的思想。同样是奴隶社会下的教育,古希腊、古罗马较为重视知识教育,我国则较为重视道德教育,他们培养哲人,我们培养贤人。因此,仅仅根据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关系、生产力发展情况去说明具有特定形态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做,必然会导致对教育规律简单化的理解。 (三)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过程看,教育是随着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但在具体的发展进程中,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教育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当新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已经产生,反映旧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旧教育的某些教育思想和内容、方法,并没有消失,在新的条件下,还能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对新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一定的阻碍作用。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里,还残存有剥削阶级的教育思想,一些教育者有时用旧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来教育儿童。另一种情况是,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条件下,也可能产生某些新的思想。如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产生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此外,一定的教育必然要服从于一定社会的现实需要,但是由于培养人的长期性,教育效果总是面向未来的,具有预期性的方面,也就是说教育不仅要服从于现实的社会需要,更应该从发展着的社会需要出发。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经济要发展,教育需先行",这一客观规律可以说它是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不平衡规律的新的表现形式。我们只有认识了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才能自觉地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去改革教育中那些不适宜的东西,促进政治、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 总之,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不能把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作为考察教育的全部依据,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教育的这种独立性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只能是相对的。教育最后还是要由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所决定。如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但一个时代的教育从以往时代的教育中继承什么舍弃什么,归根到底还要由当代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来决定;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存在不平衡性,但是在新的政治、经济制度条件下,反映旧的政治、经济制度的教育思想和内容,绝不会长期存在下去,迟早需要改变;同样,新的教育思想,也只能在新的政治经济制度下,才能真正得到普遍的实施和发展。如果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看作是绝对的独立性,就会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要使教育有效地促进入的发展,就必须处理好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这是作好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 一、人的发展的涵义 人的发展也叫人的身心发展。从心理学、教育学的意义上说,是指人的个体的发展。即指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身心不断完善和积极变化的过程。人的发展包括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骨胳、肌肉、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入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人的身体发展同心理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因此,身体的发展,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发展,制约着心理的活动及其发展状况。同样,身体的发展,也要受到认识、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过程和特征的影响。所以,人的发展是身心互为条件的统一过程。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及其作用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概括起来,大体有四个方面的基本因素,即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这四个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了解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现将四个方面的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分别阐述如下: (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自然的或生理的前提条件,即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离开了这个物质前提,人的任何发展都是不可能的。 1、遗传素质提供了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人的发展总是要以遗传获得的生理组织、一定的生命力(为其前提的。如,一个生而失明的孩子,不能发展他的视觉能力,当然也不可能培养他成为一个画家。、一个生而聋哑的孩子,不能发展他的听觉,当然也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构造和机能对人的心理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关系。人对于外界环境所以能做出各种反映,产生各种心理现象,就其生理机制而言,都是大脑皮层上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健全发育的大脑为人的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也使人具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正因如此,人才能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学习极为复杂的文化科学技术,甚至做出发明创造,这是其他动物所不能做到的。 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和年龄特征 遗传素质有一个发展过程,它表现在人的身体的各种器官的构造及其机能的发展变化上,如青少年身高体重的增加,骨骼构造的变化,心肺和大脑的发育,性的成熟等。它们都服从年龄解剖学的规律,按期有规律地成熟和变化。遗传素质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它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例如人们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常说:"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个月会喊大大",这反映了人的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如果让六个月的婴儿进行步行训练,不仅无益,而且会有碍于他的发展。同样,不能让一个幼儿去掌握高等数学,这不仅因为他们不具有相应的知识基础,而且还因为他的大脑皮层的生理机制还未成熟到具备学习高等数学的程度。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认为,早于成熟期或迟于成熟期的学习,都无助于发展。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人的遗传素质的差异不仅表现在体态、感觉器官方面,也表现在神经活动的类型上。有的实验证明,在思维活动方面,神经过程灵活性高的人比神经过程不灵活的人,在解决问题上可以快二到三倍;在知觉广度方面,神经过程强而灵活的人比较大,反之,神经过程弱而不灵活的比较小;在注意分配方面,神经过程平衡的人比较快,兴奋占优势的人有困难,抑制占优势的人较慢。总之,在每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如不同的智力水平,不同的才能,不同的个性特征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先天条件的影响。近年来,在遗传基因上的研究,更加证明了人们在遗传素质上有差异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于人的发展是有影响的。很明显,一个神经活动灵敏、智力超常的儿童,就给教育工作减少一些困难,比较容易成才;一个在禀赋的某些方面比--般人优异些的人,如果后天得到适宜的培养和努力,他就可以在某些方面比一般人发展得快一些、高一些。所以遗传素质对于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怎样把最优良的遗传素质传给后代,同时避免有害的遗传素质给下一代造成先天性的身体缺陷,这是关系到子孙后代民族兴旺的重大的研究课题。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优生优育的问题。 虽然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它在身心发展中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因为: (1)遗传素质只是人的发展在生理方面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必须在一定的环境和教育下才能转化为现实性。人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性格、爱好、道德品质都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如果离开丁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的发展在生理方面的可能性便不能变为现实。例如,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发现两个狼孩,她们虽然都具有人的遗传素质,但由于她们自幼在野兽的环境中生长,没有接受过人类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因此她们身心的各方面发展都受到抑制和阻碍。当她们刚被人们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几乎不具有任何人的心理。这一事实足以说明,遗传素质只是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没有一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这种可能性绝不会转化为现实性。 (2)遗传素质是可以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具有可塑性。人在实践活动中,一方面作用于自然和社会,创造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与此同时,也改变着人自己的本性。例如,当代一些实验证明,神经细胞中核糖核酸的含量与人在积极活动中所接受的感觉刺激有直接的联系,刺激的数量和种类可以加速或延缓先天的生长因素。许多事实证明,一个在遗传素质上神经活动属于强而平衡、灵活的人,在不良的环境和教育下,也可以变成类似神经活动弱而不干衡、不灵活的人;一个在遗传素质上神经活动属于强而不平衡、不灵活的人,在良好的环境和教育下,也会变成很有涵养、很守纪律的人;人的生活经验也证明,人们由于长期进行某一方面的训练,就可以使脑的某一方面反应能力提高,如印染技工可以比一般人具有较强的颜色鉴别能力。人的遗传素质发展的过程,也因人的生活条件的不同,可以提前或推迟,如今天的青少年比旧中国的青少年,一般说来,在身高、体重上都有所增加,性成熟期提前了,智力的发展也有所提高。以上这些事例都说明,遗传素质虽具有从先天而来的稳定性,同样也具有随环境影响而改变的一定的可塑性。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3)对于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并对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夸大它的作用。就一般人来说,人的天资都是差不多的。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就是说人的遗传素质虽有差别,但差别不大,并且也不是人的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人们在职业上的不同,在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方面的不同,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社会生活和所受教育的不同以及个人努力的不同而产生的。在不同的社会生活和教育影响下,人的遗传素质可向着肯定或否定的方面发展,一个天赋智力素质比较好的儿童未必一定成为科学家,一个音乐素质比较好的儿童也未必在将来成为音乐家,除了遗传给他的可能性外,还要看他所处的社会条件,所受的教育和个人努力如何来决定。宋代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文中描写了一个叫方仲永的孩子虽天赋极好,但由于缺乏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及时的教育培养,最终没有成才。可以说,后天的生活条件和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是指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如阳光、空气、水土、营养等等,它是人类与动物植物共同生存的基础。对于一般生物来讲,有了适合自己生存的自然环境就能生长发育。但是,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作用的,除了自然环境之外,更主要的是社会环境。人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发展着身体,获得一定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形成各种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一般来说,社会环境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人化自然 即经过人改造过的自然。如工厂、矿山、城市建筑、城市绿化、校园美化、名胜古迹等,它们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力量,青少年生活于其中,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的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经验,而且他们的思想、智慧也受到熏陶。 2、社会关系 一个人一生下来,就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较高层次看,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阶级地位之中,这种阶级地位会对人的思想、心理产生影响,作用于人的心理面貌、需要、兴趣、情感以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同时各个阶级所拥有的不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也影响到人的智力、体力等方面的发展。从较低层次看,青少年儿童总是直接生活在各种社会细胞之中,如家庭、邻里、同伴、集团、学校等等,发生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其他人的言论、行为、思想都会作用和影响他的发展。 3、社会意识形态 人类在生产劳动中产生了语言文字以后,便借助于语言文字,把实践中所积累与形成的知识、技能和思想观点,以科学、哲学、道德、艺术、宗教、风俗习惯等形式保存起来和留传下去。一个人从掌握语言文字开始,就在与成人交往中接受这种社会意识的影响。通过语言文字,社会意识可以大大扩大和加深对人的影响,它使人不仅可接受当地当时的事物直接影响,而且可以接受那些外域或古代事物的间接影响,不仅可以接受事物外表特征的影响,而且可以接受内部意义的影响,它对于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人的发展是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的。但是,人们接受环境的影响,受到环境的制约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按照他已有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以及自己的需要等来对客观环境做出反应。由于人们的知识、经验和心理倾向不同,对客观环境的反应也就不同。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相反的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却出污泥而不染,成为很有作为的入。因而,离开入的实践,单纯的客观环境是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和成就的。 (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是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年轻一代生活在其中的一种特殊环境。比起环境的自发影响来说,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 1、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能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目的,选择适当的内容,采取有效的办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人进行有系统的教育和训练,使人获得比较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这是环境中自发影响所不能比拟的。再就学校教育与环境中其他方面的教育,如家庭教育、娱乐场所的教育、劳动场所的教育等相比来说,学校教育的组织性、计划性和系统性是较强的,所以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又是较强的。 2、教育可以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有意识地对各种环境因素加以控制和利用。它能有意识地按照预定的目的选择和提炼有利于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因素,克服和排除那些不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因素。 3、学校教育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培训过的教师来进行工作的,教师受社会的重托来教育学生,他有责任来教育好学生,他对学生的思想、学业、身体等是全面关心和了解的,他又明确教育的目的,熟悉教育的内容,懂得教育的规律,掌握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能够自觉地促进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向发展。 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在年轻一代的成长中表现的更为明显。年轻一代正是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知识的获得和思想品德的形成,主要依赖于成人所给予他们的教育,不像成年人那样,知识的增长和思想品德的提高,除依靠所受的教育外,更多的依靠工作的实践、自学和自我修养。因而,教育对年轻一代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更大一些。 总之,年轻一代的成长和发展,主要通过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来实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明确,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教育者应根据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利于身心发展的活动。同时,还应争取学生家庭和街道、社区等社会力量的配合,协调一致地去教育学生,才能使教育的力量更大,教育的效果更好。学校要充分调动影响学生发展的一切积极因素,去抵制和克服影响学生发展的消极因素,以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外因。这种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身心的活动才能起作用。在教育活动中,学生要把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精神财富转化为他自己的财富,就必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取决于他自身的态度,决定于他在学习、劳动和科研活动中所付出的精力。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在实践活动中,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出两种状态:一种是客观环境不断向人们提出新的要求,当这些客观要求为人们所接受,就引起了人们的需求,从而以积极态度投入到活动中去,为完成任务调动自己的潜在能力。学校中所进行的较成功的教学活动大量是这种情况;另一种是较高状态的。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丰富,人的主观能动性逐渐增强,人能有目的地去发展自身。这表现在对周围环境的事物,能做出有选择的反应,是赞成或是反对,是积极行动或是采取回避态度,能自觉地做出抉择,控制自己的行为;还表现在能为自身的发展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预定出目标,并为实现自定的目标自觉地进行奋斗,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人的发展的高度体现。 以上我们分析了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及其各自的作用,实际上这些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用作用于人的发展的,它们是一个整体系统,我们不能孤立地、片面地来分析每一因素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它们之间性质的差异、力量的强弱、不同的组合,不断地发展变化,致使人的发展具有不同水平和特色,我们应以系统论的观点,从动态上来研究和把握各因素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三、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发挥的一个基本条件是教育必须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因此,认识和掌握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对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必须做到: (一)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青少年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发展的,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如身体的发展是按着"从头部向下肢"和"从中心部位向全身的边缘方面"进行。心理的发展也是有顺序的-思维总是由具体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记忆是由机械记忆发展到意义记忆,注意是由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情感是,先有喜、惧等一般感情,而后有理智感、道德感等。教育工作就要适应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要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等顺序,既不要"拔苗助长",也不要压抑学生的发展,还要避免突击性和跳跃性。但是,循序渐进并不意味着消极地迁就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而是要向学生不断地提出高于现有水平又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二)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并注意各阶段的衔接 在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一些不同的特征。如童年期(六七岁至十一二岁)的学生的思维特点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对抽象的道理不易理解。少年期(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学生,抽象思维已有很大的发展,但经常需要具体的感性经验作支持。青年初期(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的学生,抽象的思维居于主要的地位,能进行理论的推断,富有远大的理想,关心未来的职业。由于年轻一代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工作中,就必须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如对童年期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和浅显的道理,在教学方法上应多采用直观教具。对少年期的学生,在教学上要特别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对青年期的学生,要注意培养学生辩证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向他们进行革命理想和革命人生的教育。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还应该看到每一年龄阶段又是相互联系的,相互衔接的,各阶段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因此,在教育工作上也要考虑各阶段的衔接。如,对初入学的儿童考虑他们具有学前期的特征,而对十一至十二岁的儿童则又应考虑他已具有的少年期的特征。 (三)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在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中,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和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同,他们在身心发展上存在着个别差异。这种个别差异表现在同一年龄的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上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儿童的身高是早长,有的则是晚长,有的身强,有的体弱;有的在小学时,抽象思维已有很好的发展,有的要到十四五岁才有显著的发展;有的擅长语文,有的擅长数学,有的擅长音乐,有的擅长美术;在个性心理特征方面,同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一年龄儿童的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性。教育工作应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有的放矢。要发挥青少年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使各个不同的学生都能各得其所地获得充分的发展。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教育?教育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2、试述教育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3、试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4、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5、什么是人的发展?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6、教育如何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第三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人的规格和质量的总的设想或规定。为深入了解教育目的的涵义有必要对教育目的的结构做进一步的分析。所谓教育目的的结构,就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任何教育目的都有一定的结构。一般来说,教育目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做出规定,即指明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动技术等诸方面的发展,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做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利益服务的。其中,教育目的中关于受教育者未来社会价值的规定,对受教育自身的发展起着定向的作用。教育目的必须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方向、内容和所要达到的水平做出切实的规定,才能有效地指导教育活动,形成受教育者的合理的素质结构,提高受教育者自身的价值。同时,受教育者的发展又为受教育者社会价值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只有受教育者具有合理的素质结构,身心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才能在社会实践中能动地创造社会价值,为某种社会目的或社会理想的实现做出贡献。因此,教育目的中关于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结构的核心部分。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对教育方向的明确、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质量的评估等都有决定的意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义。教师、家长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教育目的,对教育目的理解得愈全面、愈深刻,才能愈有成效地开展教育活动。 二、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一)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从现象上看,教育目的常常是由社会上有权威、有代表性的人物提出或由国家机关通过一定的形式确定公布的,它具有入的主观意志成分。历史上不少教育家提出过自己关于提出要求。在社会发展中,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从而也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机构培养各种官吏,注重政治的、伦理的陶冶,而很少体现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只有劳动者的教育是在劳动中进行的。在近现代,随着大机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普遍运用,学校教育不仅要培养从事国家事务管理的官吏,而且也要培养生产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人员,还要培养有一定文化和职业技能的熟练工人。这样,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就日益成为制定学校教育目的的直接依据。特别是本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影响,社会生产力已发生飞跃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物质生产和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面临这些变化,人的智力开发、个性发展和教育改革,已成为人们普遍重视的重大问题。教育目的已直接受到生产力发展的制约。 (二)制定教育目的还要注意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 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虽然不能决定教育目的的社会性质和方向,但对教育目的的制定却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事实上,对受教育者特点的认识是提出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 1、教育目的直接指向的对象是受教育者,人们提出教育目的是希望引起受教育者的身心发生预期的变化,使他们成为具有一定个性的社会个体。因此,这就不能不考虑受教育者的认识发展、心理发展和生理发展的规律和过程。 2、教育目的主要是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活动实现的。在把教育目的具体化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时,也不能不注意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经验储备。 3、受教育者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因此以促进个体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活动,自然也要考虑到受教育者能动性的发挥和发展。 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是受社会制约的。但是,人是有意识的社会生活的主体,他不是消极地适应社会,而是按自身的需要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所以,人们提出教育目的,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必然会从他们的利益出发,从他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需要出发,有所权衡,有所选择,在观念上建构出一千自认为理想的形象,作为教育活动所要实现的目标。从此意义上说,教育目的本身就体现着人的一种价值追求。 所谓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由于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同时还由于人们处于不同的经济地位,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实践经验、认识水平、政治倾向、社会理想和不同的利益需要、不同的价值观念。因此,人们对教育活动的价值选择,历来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但在教育史上,争论最多影响最大也最带根本性的问题,是教育活动究竟是注重于个人个性的发展还是注重于社会需要。具体有以下观点: (一)个人本位论 认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决定,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持这种理论的教育家有卢梭、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他们的基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本论点是: 1、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教育在于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除此之外,教育没有其他目的。也就是说,教育目的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而制定的。认为,如果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来培养人,来规定教育目的的话,就会使教育成为一个强迫的、外在的过程,就会抹煞入的本性。 2、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的价值只在于它有助于个人的发展,评价教育的价值也应当以其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衡量。有人说:社会是铸模,个人是所铸造的金子,金子的价值必然高于铸模。因此,应当由个人来决定社会,来决定个人。 3、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发展。他们认为,如按社会要求去要求人就会阻碍这种本能的健全发展,卢梭就提出,凡是在造物主手里出来的东西都是好的,一转移到人手里就变坏了,人是被腐败的社会弄堕落的。因此,教育儿童要把他放在腐败的社会之外,远离文明,在自然怀抱中进行,必须把儿童从社会的影响下挽救出来。 (二)社会本位论 认为教育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目的。这派理论主要以西方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社会学派"为代表。其代表人物为孔德、涂尔干等。他们的主要观点是: 1、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如社会学派的孔德就表明:"真正的个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人类才存在,因为不管从哪方面看,我们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 2、教育除了社会的目的以外,并无其他目的。他们认为,在教育目的的决定方面,个人不具有任何价值,个人不过是教育的原料,个人不可能成为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只在于把人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人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 3、教育的结果只能以其社会的功能来加以衡量。他们认为,教育结果的好坏,只能以它能否维持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繁荣来加以衡量。离开了社会,就无从对教育结果做出衡量,为达到某种结果而提出教育目的也必然成为一种没有意义的东西。 (三)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辩证统一论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可以认为,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历史过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也为这种历史过程所制约,这包含三层意思。 1、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因此,总的来说,教育目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而不是截然对立的。 在人类社会中,社会变化发展是通过人们实践活动实现的,没有人的实践活动,就没有社会历史,人在创造历史、发展社会的实践过程中,也不断地产生新的需要,并有意识地创造新的生活条件,满足自己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人也获得自身的发展。但是,个人的自身发展,也是离不开社会的,要以社会的发展为基础,要受到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制约,要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马克思说:"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物质关系是形成他们的一切关系的基础。这些物质关系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罢了。"教育作为一种社会人的再生产的活动,是与总的历史进程相适应的。它以现成的生产力和社会关系为基础,通过社会人的再生产反作用于生产力和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的发展。它的目的不仅反映社会对人的发展的需要,而且也反映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对自身发展的追求,二者有着内在的统一性。教育只有以促进入的个性发展为目的,提高人的内在价值,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增进人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中的自由度,它自身才能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与变革的积极力量。判断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否合理,最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根本的是看它是否在经济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促进人的发展。 2、个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个人本位论者和社会本位论者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的分歧,实质上是这种矛盾的反映。 社会不是个体机械相加的总和,而是人们以一定的物质生产为基础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综合。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个人发展与具体社会现实之间不能不出现矛盾。这种矛盾是很复杂的,可抽象出三神情况。一是个人利益、需要与社会整体或社会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利益、需要之间存在着矛盾。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在要求个人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又对个人的个性发展有所规范。有所限定,要求个人的个性沿着社会所需要的方向发展。与此相应,教育对个人个性发展也不允许放任自流,而是要起导向作用。二是在社会主义以前的阶级社会里,由于旧式分工和社会阶级的存在,社会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与个人相对立,限制个人所具有的潜能充分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少数人垄断了发展权,大多数人则丧失了发展的条件,个人的发展只能在对抗的形式中进行。即使获得发展条件的那部分人,他们所获得的那点条件也往往是残缺不全的,从而也不可能使他们获得充分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服从于一定社会生活条件和社会要求的教育目的,也会成为一种异己力量与人自身的发展要求相矛盾。教育还主要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不是个性完善的手段。三是在一定的社会形态趋于没落的时期,生产关系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同时也成了人的发展的桎枯。这时的教育,主要是为维护和稳定统治阶级的统治服务。不仅不能满足人的发展的需要,而且成为摧残、扭曲人的个性的工具。但是,这种情况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人们会听任社会摆布,放弃对自身发展的社会变革的追求。 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分歧是与上述情况分不开的。个人本位论认识到了封建社会和封建教育同人的发展的矛盾,无情地揭露封建社会和封建教育的落后、腐朽,尖锐地抨击封建社会对人的发展的束缚、摧残,要求尊重人的价值,给人以发展的自由,这是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的。但是他们把促进个人人性的发展看作教育目的,认为社会也要为人的发展而存在而延续的观点是不足取的。他们否定子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制约作用。 社会本位论从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需要出发,主张从社会角度考虑人与社会的关系,把满足社会需要当作教育目的,认为个人应当为社会而生存、而发展,同社会的共同活相协调,乐意为社会作贡献。这些是有道理的,但问题在于他们在强调满足社会需要时,忽视个人发展的需要,这是片面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时代的局限,个人认识的局限,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都有片面、错误之处,也都有合理的因素。对它们应该辩证地分析以吸取其合理的因素。 3、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这是因为,(1)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生产力将高度发展,社会财富将极大丰富,私有制将彻底消灭。这时,个人与他人组成联合体,占有全部生产资料, 自觉地控制自己的社会关系,成为社会的主人和自身的主人。(2)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将极大减少, 自由时间将相应增多,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并从而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3)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劳动者将从旧式分工的奴役下解放出来,劳动将成为真正自由、自主的劳动,从谋生的手段变成生活的第一需要。在这种条件下,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发展将成为社会发展的目的,也成为教育的目的。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学说与我国的教育目的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为依据建立的理论,它从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出发对各种社会需要做出说明,对人的发展要受到社会生产方式制约的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证,它为我国教育目的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的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 从马克思主义关于入的本质观出发,我们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涵义包括两个方面: 1、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各自尽可能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统一的发展。 2、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论述,人的全面发展还应包括道德、志趣和意向的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人的发展是与生产的发展相一致的 人的发展既和他们生产什么相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相一致。从根本上说,人的发展决定于人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入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得到的发展机会就不同,发展的结果也会随着不同,没有抽象的离开任何社会关系、任何社会实践的“人的发展”。 2、旧式的社会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分工的历史十分悠久,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后,出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这种分工破坏了城乡居民体力和精神发展的基础,到了封建社会末期, 出现了工场手工业,它使工人片面地发展。首先工场手工业产生以后,使过去各种不同的独立的手工业者成为手工工场工人,他们逐渐失去了全面从事原有手工业劳动的能力,终生束缚在一种工具上,从事一种技艺的操作,每一种操作都形成为一个工人的专门的职能,全部操作由这些从事局部操作的工人的联合体来完成。所以,恩格斯说:“工场手工业把一种工艺分成各种精细工序,把每种工序分给个别工人,作为终生职业,从而使他一生束缚在一定的操作和一定的工具上。” 其次,在工场手工业中,工人经常重复做同一种有限的单调动作,它使工人的精力或肢体的某一部分极度地疲乏,造成工人肉体和精神的真正畸形发展,破坏了人的肢体的完整和统一,使人片面发展。 最后,工场手工业的性质,也使体脑分离和对立进一步发展。在工场手工业中,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对知识的需要,智力的要求是扩大了范围。但这种知识和能力只是集中于少数人身上,对于一个终生从事局部操作的局部工人来说,是没有机会用自己的智力,也是不需要多少知识的。这就加剧了体脑对立和分离。 3、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一方面,在大工业之前所有的生产分工的技术基础本质上是保守的,而现代工业的基础则是革命的。某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明及在生产中的运用,都会使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发生变革。这样,它也同样不断地使社会内部的分工发生革命,不断地使大量资本和大批工人从一个生产部门投到另一生产部门。因此大工业把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当作现代生产的普遍规律的生死悠关的问题提了出来。 另一方面,由于自然科学和工艺学在生产中的运用,使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了可能。也就是说虽然大工业生产把整个生产过程分解为各个构成要素,使之五光十色、光怪陆离,但自然科学和工艺学的基本知识一旦被掌握,人就能适应这种更普遍的要求。此外,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大工业生产,客观上必然要求打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趋向体脑的结合。生产的全盘机械化使生产部门越来越需要具有文化科学知识,了解机器性能,并能操作机器的劳动者。因此,机器大生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基础。 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 自然是少数人剥削大多数人,这种剥削制度的存在, 人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真正实现。 4、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完全实现。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迫使人们奴役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才能完全取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也随之消失,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就为个人提供了全面发展其全部体力和脑力的机会。同样,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 由于社会财富的充分涌现,人们得以充分拥有发展所需的闲暇时间和教育等条件,而这些条件正是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需的。至此,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才得以完全实现。 (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 1、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因为生产力发展水平最终决定着对人的智力和体力要求的水千,决定着社会可以提供多少物质生产资料为人的发展服务,也决定着社会可为人的发展提供除生产时间之外的闲暇时间。 2、废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直至建立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因为只有公有制的建立才能使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制度上做出保证。所以,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制度将使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 3、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因为只有教育,才能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只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使人的体力、智力、精神力量和谐统一地发展。 二、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提出及其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指导下,结合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实际,按照教育的客观规律统一制定的。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部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规定全国统一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教育目的,反映了我国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正确解释了全面发展的涵义。这是建国后我国对教育目的的第一次明确表述,但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 由于“左”的路线干扰,特别是“十年动乱”的破坏,这一教育目的遭到了严重的歪曲。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重申,“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1982年通过和发布施行的我国《宪法》又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使我国的教育目的又得到进一步的明确。这—教育目的继承了50年代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同时纠正了“十年动乱”时期对教育目的的歪曲。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这一教育目的被简称为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四有”“两热爱”“两种精神”。从这种对人才要求更进一步具体化的倾向上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之后社会对人才的急切呼唤,对其质和量的迫切要求。 1989年,李鹏总理在接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的代表时,把我国的教育方针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第一点就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第二点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第三点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这一表述除继承以往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外,又把我国的教育纳入了一个崭新的时空高度,并进一步明确了邓小平在1983年的为景山中学题词时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为我国教育的指导思想的一贯性和坚定性。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中国教育改年和发展纲要》。《纲要》再一次重申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并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努力使教育质量在90年代上一个新台阶。 199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教育法根据《宪法》的有关规定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综合研究了各方面的意见,对我国现行教育方针作了完整的表述,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通过立法第一次完整地规定了国家教育方针,对于指导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近4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提出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虽几经变换,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1、规定了我国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精神文明建设;既包括经济基础的建设,也包括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建设,这就是说包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方面的建设。因此,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就是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整体建设服务。 2、指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途径。即,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要造就这样的人才,就必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又是长期教育工作经验的总结。 3、指明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是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应当与我国现阶段的历史条件和现实国情相适应。我国现阶段的“全面发展”,是指以德、智、体为主的全面和谐发展。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将促进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为逐步消灭脑、体劳动的差别创造条件。 4、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总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精通业务,掌握现代科学文化技术,能够迎接世界经济竞争和新技术革命挑战,同时还要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为社会主义献身的精神。 (二)我国基础教育的任务和组成部分 1、基础教育的任务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我国总的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贯彻的。作为基础教育的普通中、小学要贯彻国家的教育目的,就必须从自身的特点出发,确定其任务。因此,我国普通中小学的任务是培养全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 普通中小学为学生做人打好基础,在我国,就是为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新人打好基础。普通中小学的教育对象是青少年儿童。他们正处于由未成年人转化成为社会主体时期,在这一时期,必须使他们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有健康的身体,具有自学能力和自我完善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为未来的社会生活和事业做好准备,才能更好地选择生活,并接受生活的选择,成为社会生活的新生力量。 普通中小学教育也为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在我国,普通中小学生毕业以后,有一部分人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他们在走上劳动岗位以前必须接受一定的专业(职业)教育,才能成为合格的劳动者和各级各类的建设人才。这些专业(职业)教育是需要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这就离不开普通教育。另外,我国的普通中小学有时也进行一定的职业教育。所以,我国普通中小学在为学生做人打基础的同时,也在为他们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基础。 普通中小学还承担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基础的任务。普通中小学为学生做人和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基础,也是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基础,通过普通中小学的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可以提高年轻一代科学文化水平、思想道德水平,身体素质和审美情趣等,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素质,为社会造就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和劳动者。 总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普通教育提出了艰巨的任务。普通中小学只有完成这个任务,才能提高民族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2、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 为了实现我国的教育目的和基础教育的任务,基础教育必须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即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几个部分。 (1)德育。德育是引导学生领悟无产阶级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它集中地体现了我国教育的社会政治性质,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定向和动力的作用。所以,德育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普通中学在德育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教育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开成正碘的政治观点,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立志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帮助学生形成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文明行为习惯和分辨是非与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帮助学生迈步提高主体意识、群体意识、公民意识、民主意识、竞争意识、自律意识和改革、开放的心理承受能力、应变能力。 (2)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智力的教育。它在帮助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本领和个性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智育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普通中学在智育方面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学习、运用这些知识的基本技能、技巧、拓宽文化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文化的热爱、追求和探索的精神,养成良好的自学能 力、兴趣和习惯。 (3)体育。体育是授予学生以体育运动能力的知识、技能,增强他们的体质,发展他们的机体素质和运动的教育。体力和体质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方面。健康的体魄是人们进行生产劳动、社会活动和军事活动的重要条件。所以,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普通中学在体育方面的要求是: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发展,增强人的体质;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的各种活动能力;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养成学生良好的卫生、保健和体育锻炼的习惯。 (4)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教育。它在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激励学生热爱生活和追求美好事物,创造美好事物和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普通中学在美育方面的要求是:通过音乐、美术、文学教育和其他各种审美活动,充实学生的生活,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评价美、欣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初步形成一种艺术活动能力,如绘画、唱歌、舞蹈、演奏乐器等,使他们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情操,形成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5)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它帮助学生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为他们参加生产劳动打好知识和技能的基础,并为专业教育、职儿教育和生活奠定基础,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劳动者。所以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 普通中学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要求是: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初步掌握现代生产技术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学习生产技术的兴趣。结合劳动技术教育,还可以授予学生一定的商品经济知识, 使学生初步懂得商品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了解当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一些实际问题,并形成相应的能力。 总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相辅相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体育是基础,德育是灵魂、是方向,智育是核心。美育与德育、智育处于同一层次,具有促进个体朝向真、善、美发展的功能,劳动技术教育对于人求生存与发展更是不可缺少的,五者缺一不可。 (三)如何实现我国的教育目的 要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现我国的教育目的,在基础教育方面,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端正思想、明确要求 基础教育的工作,就是为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如果目标不清,就不可能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就可能引起我们工作上的失误。如有的人认为“全面发展”就是平均发展,门门百分。这种思想是错误的,是不可取的,它歪曲全面发展的思想。我们提倡全面发展,并不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成名成家,也不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精通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历史学、政治学。这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全面发展是指学生素质的发展。所以,要求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可能的范围内在德、智、体、美、劳动技术诸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这是应该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条件和帮助,使他们在德、智、体等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保持并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就个人来说,基本素质的发展和兴趣、特长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所以,在教育工作中,我们既要根据学生各人的具体情况去达到全面发展的一般要求, 又要承认学生具有不同的受好、才能和特长去因材施教,使学生既有比较完善的基本素质, 又能充分展其所长,形成丰富而独特的个性。 在教育目的上,还要克服一种“等级”教育的倾向,即认为智育第一,德育第二,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可有可无的分等排序现象。这种倾向也是由于没有更好地理解全面发展教育造成的。我们在前面提到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即德育、智育、体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诸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相辅相成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所以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从基础教育开始实施,彻底克服“等级”教育的倾向,贯彻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思想,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在实际工作中,年轻一代德、智、体等几方面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有时学生的发展可能在某一方面出现比较大的缺陷,这就需要针对某种倾向性的问题着重强调和抓紧某一方面的教育,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和放松其他方面的教育。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注意坚持我国的教育目的,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动技术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2、基础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是一种淘汰教育、选择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不成功的教育。从教育的指向看,它面向升学率,面向高一级学校,驱使广大学生为争夺高学历而奋斗,脱离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同时,也驱使学校把精力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放松或忽视了多数学生的培养,使他们成为教育的弃儿,失去发展的机会与前进的信心。因而它有悖于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要求;从全面发展看,应试教育只注重单纯地抓智育,而忽视甚至取消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工作。在智育上,又重知识教学,轻智力培养。在知识教学上,又是考什么,教什么,背什么,任意增减课程,过早文理分科,提倡呆读死记,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知识结构残缺、文化眼界狭窄,缺乏求实求新精神和动手动脑能力,成为知识再现型的人。由于学生活动范围的狭窄,除苦读之外,缺乏其他的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身体受到损伤。这些都背离了我国教育的目的和基础教育的性质,也违反了人的成长规律。因此我们说应试教育是—种片面的教育。 现在的基础教育是面向21世纪的,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要有进取、创新精神,勇于迎接挑战;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有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有适应科学技术发展趣向的合理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要求具备某些个人专长;要求掌握常用的国际交流语言,具备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 总之,21世纪人类将面临各种新的挑战,它要求现代的青少年儿童具备一系列新的条件:新的视野、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新的思维,新的风格和全新的意识。这一切,“应试教育”是无法给予的,必须实施旨在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素质教育,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除了要明确基础教育的目标和责任外,还要有一些相应的措施。 (1)建立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发挥评估的正确导向功能。应当指出,基础教育变成“应试教育”主要责任不在学校,而是外在的评估机制造成的。不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评估指标体系,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就不能真正实现。 (2)改革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去。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没有相应的课程内容作为中介,素质教育只能是空洞的理想。 (3)注意社会导向,使家长、教师认识素质教育的长远意义。学校毕竟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千子系统,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教师期望学生用好的分数证明自己的教学效果等部可能导致他们教育上的短视行为,因此社会的引导对家庭和学校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教育目的的概念? 2、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3、试述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主要观点。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4、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是什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 哪些条件? 5、我国基础教育的任务和组成部分是什么? 6、我国现时代的教育目的是什么,如何实现它? 第四章 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活动是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进行的,各个国家为了保证教育目的和各项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需要建立一定的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其中,级表示学校实施教育的程度高低的区别,类是表示同一级学校中入学对象、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等方面的差别。 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学校教育制度。当今世界上现代的学校已经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按教育程度划分,有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机构;根据入学者年龄的区别,可分为以学龄青少年儿童为对象的正规学校和以成人为对象的成人学校;在以青少年为对象的正规学校中,根据入学对象的身心是否正常、健康、分为一般学校和特殊学校(特殊学校主要指为身心发展有缺陷儿童力,的学校,也包括为发展超常儿童办的学校);根据学校培养目标是否专门化,可分为普通学校和专业、职业、技术学校,如中等教育阶段,就分为普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中等技工学校等;以学生在校时间来划分,可分为全日制学校、半日制学校、定时制学校、延长日制学校、寄宿学校等;以学校主办管理单位为标准,可分为国家办的、企事业办的、地方办的、团体办的和私人办的学校等。对于一个具体学校来说,常常兼有几类性质。如沈阳大学师范学院就是属沈阳市教委主管的、全日制的、正规的、综合性的专门培养教师的高等学校。各级各类学校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存在着内在的纵横联系。它们组成了一个纵横交叉的学校教育网,为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作出了保证。因此,学校教育制度是整个教育制度的主体。教育制度除包括上述的各种学校外,还包括校外儿童教育机关(如少年宫、少年之家、儿童图书馆、儿童电影院、少年体校、少年科技站等)、成人文化教育机关(如文化宫、俱乐部、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电影院、剧院等)和各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等。学校教育系统则是国家对年轻一代进行教育的最严密、最有效的组织,它集中体现了整个教育制度的精神实质。学校教育制度制定得是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否正确和完善,它直接关系到教育目的的变化,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进行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也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巩固,生产力的提高,青少年儿童身心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 在生产力发展水千很低的奴隶社会,以手工劳动为主,自然科学的各个部门还没有从哲学中分化出来, 也就不可能出现技术学校。封建社会虽然也有培养专门人才的算学、医学等专业学校,但是,不可能出现如煤炭、电力、冶金、机械、航空等专业学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 由于机器的采用,大工业的出现, 自然科学得到空前的发展,不仅要求培养出各种专门人才,而且要求训练出熟练工人,于是各种职业技术学校也就适应着社会的需要而产生。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 “工艺学校和农业学校是这种变革过程在大工业基础上自然发展起来的一个要素”。此外,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于学校的师资、设备和教材等因素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通过这些因素它又对于学校教育制度的某些方面,如学习年限的长短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说来,在较为优越的师资、设备和教材的条件下,学校学习的年限就可以相应地缩短。当代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在进行学校教育制度“现代化”的改革,这主要是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随着近年来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光导纤维、激光、海洋工程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学制改革的要求尤为迫切。所以当今世界各国都在注意研究教育与生产、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不断改革学校教育制度、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以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 从奴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 由于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学制总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广大奴隶和农民于弟被排斥在正规的教育系统之外,当时的教育制度明确规定只有统治阶级子弟才有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利,在封建社会中,由封建国家所设的各级各类学校,在入学条件上又做出了严格的等级上的规定。同时,学校教育制度为各级各类学校所规定的任务,也都体现了一定的政治需要。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主要是为统治阶级培养各级从政的士大夫,和一部分为他们服务的专门人才。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开始给工人办学校,但所办学校只是国民小学和职业学校,通过这些学校使工人获得很少的一点知识,并且不让这种学校和中学、大学联接起来,在学制上形成一个死胡同,资产阶级为自己子女所办的则是另一类型的学校,在学制上形成了从预备学校到学术性中学大学的另一条轨道。这样,在学制上就出现了双轨制。有的国家,如美国虽然标榜“教育机会均等”,宣称它的学制是单轨制,但是, 由于受政治、经济、社会地位的限制,劳动人民实际上并没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当代的资产阶级国家,在“现代化”、“民主化”的口号下,双轨制已在向单轨制变化,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各级各类学校所反映的阶级差别,学制仍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性质。与此相反,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各圾各类学校的设立,则是真正为了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思想品德和健康水平,为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三)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确定入学年龄、修业年限、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都要考虑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发展水平,要适应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人在五至六岁时,脑的结构已相当成熟,从这一年龄起,儿童即可进行书本和文字等方面的学习。以后,随着肭的结构的发展,脑的工:作机能通过多种活动逐步地增强。六岁至十六七岁时,接受和存储事物的能力非常强。十六七岁以后,儿童开始全面成熟。从人的这一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看,五六岁至十六七岁正是儿童接受与存储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与全面接受德智体教育的最佳时期。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因此,许多国家的学制虽不断改革,体系繁杂,类型多样,但其构成中小学学制主要因素的儿童在学年龄都固定在五至十八岁之间,同时又都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把学校划分为小学、中学、大学等阶段,中学又大多分为初、高中阶段。这就说明,学制的建立必须充分考虑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四)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的状况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发展,同人口问题是分不开的。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改革,同样要考虑人口状况。例如,我国人口众多,具有仁富的劳动力资源,但生产效率却很低,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在业人员文化素质太低。所以,要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巨大优势,就必须把教育搞上去,提高人口素质。但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条件下,要想很快地发展教育事业,仅仅依靠全日制的学校教育是不行的。必须充分利用书刊、面授、函授、夜校、广播电视、自考等多种手段,发动各方面的力量,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此外,人口的分布,人口的流动,人口的增长率以及人口的年龄结构,都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改革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五)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借鉴外国学制的经验 每个国家的学校教育制度都有它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既不能脱离本国学制发展的历史沿革,又不能忽视吸取其他国家改革学制的有益经验。在同一社会制度下, 由于各国生产发展水平、文化科学发展的状况不同,学制的历史沿革不一,其学制亦有不同。如英、美、法、日等国,虽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但是他们的学制在许多方面都存在差别。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在学制上也常有相同的形式。如入学年龄、普及教育的年限、学校阶段的划分以及办学形式等方面就具有相同之处,我们只有全面而辩证地认识和分析各国学制的特点和经验,并据此进行各方面的探索和试验,才有可能创建比较合理和完善的学校教育制度。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近二十年来, 由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给现代社会各个方面带来了一系列急剧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进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大致有以下一些趋向。 (一)重视学前教育,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的衔接 早期智力开发是当前世界上十分关注的问题。普遍认为儿童一生智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教育。据美国本杰明?布卢姆的研究,每个人的智力发展尽管是多种多样的,但它的发展的一般方式是:与十七岁所达到的普遍智力水平相比较,四岁起就约占50,的智力,其余30,是在四至八岁获得的,最后的20,是在八至十七岁获得的。 个人赖以发展的环境对智力发展的影响,在智力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为最大,而在变化极为缓慢的时期则甚少。儿童学业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经验。布卢姆的结论虽然未必完全正确,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如果儿童的智力在紧要的幼年阶段不能获得激励,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便会受到严重妨碍。合理地组织三至六岁儿童的教育,是他们以后顺利而又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学前教育,提高学前儿童的入学率。例如,法国等国在80年代就基本上普及了四至六岁儿童的学前教育。 为了使学前教育顺利地过渡到小学教育,越来越多的国家注意加强学前儿童入学的准备,使他们在进入一种新的学习活动时具备一定的发展条件,不只是去适应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偏重于教给儿童读、写、编的知识技能,而是要遵循这一年龄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促进和完成这一过渡。例如儿童的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具体数量观念向抽象的数字运算的过渡。为了促进这一过渡,法国把五至六岁的儿童编入幼儿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园之外的一种特殊班;德国组织一些幼儿园对五岁儿童实行特殊促进,并在幼儿园中试验性地建立所谓入门阶段或预备班,针对入小学考试不及格的儿童设立了学校幼儿园;澳大利亚向四至五岁儿童进行入学前的预备性教育;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规定学前儿童在入学前受一年义务教育;美国从幼儿园开始进行自然科学教育。由此可见,各国设置学龄前学校的专门机构名称不一,组织形式也多种多样,但都属于由学前教育向学校教育的过渡性质。世界各国重视学前儿童的入学准备已成为一种趋势。 (二)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实行义务教育是现代教育制度的重要标志之一。19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实施义务教育。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令的国家,1763年,普鲁士公国颁布《乡村学校规程》,规定五至十三岁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随后全国加以实施;1870年,英国颁布<初等教育法),规定五至十二岁儿童必须入小学接受国民教育。1918年实现了五至十二岁儿童的义务教育;法国在1833年颁布《基佐教育法》,1882年颁布《费?里教育法》,规定六至十三岁实施义务教育,到19世纪末基本实现了这一目标;美国在1852年马萨诸塞州首先颁布了部分时间制的强迫教育法案,规定八至十二岁儿童每年至少就学十二周,到1919年密西西比州最后通过义务教育法,美国用六十多年的时间基本普及了八年的初等义务教育; 日本在1872年颁布了《学制令》,规定对七至十四岁儿童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由于此计划脱离当时国力情况,1899年又将义务教育年限统一规定为四年,到1907年实现这一任务。由此可见,19世纪末本世纪初,除德国和英国规定五岁儿童入学外,多数国家都规定六至七岁为入学年龄,义务教育的年限——般为四至六年。 当前经济发达国家在致力于教育制度“现代化”改革的同时,在实验的基础上提早了入学年龄,在世界一百九十九个国家和地区中,五岁入学的有三十六个国家,六岁入学的有一百一十三个国家,七岁入学的有四十六个国家,而四岁或八岁入学的各占两个国家, 由此可以看出,儿童入学年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在五至七岁间,其中以六岁为最多,占56(8,。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都逐步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以提高国民的文化科学水平。现在一般国家都延长到十年,有的国家还延长到十一年或十二年。 (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职业技术教育直接为各国经济发展服务,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一些发达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得益于职业技术教育,如日本在二战后,就尤其重视职业技术教育。他们建立了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了公立职业训练中心,使日本的国民经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起来。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急剧发展,对劳动者文化技术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经济发达国家逐步提高职业教育起点,在普通高中教育基础上进行职业教育。这是因为学生在接受完中等教育后大多数人将走向社会,另一部分人将进入高等学校学习。作为一般的中等学校,一方面同初等教育、高等教育有联系,另一方面它又与现实的社会保持密切联系,如果中等教育过早专业化,就会缺乏坚定的基础,这既影响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又缺乏适应工种变化的能力。所以如何使中等教育适应多方面的要求,将多种多样的教育内容加以综合统一,这是各国所面临的共同课题。现在世界各国除提高职业教育起点,在普通高中教育基础上进行职业教育外,各国还特别重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渗透,在普通中学增加职业性课程,为普通中学毕业生做些就业准备,在职业教育中增加普通教育课程,提高职业教育平,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正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如美国的综合制中学,除学习普通教育课程外,还要选修职业教育课程,以适应各种不同出路的需要;法国设置的一种职业教育形式——“就业前班级”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和“职业准备班级”都重视普通文化教育,并把学校里进行的普通理论教育和在企业里的实习交错进行,互相补充;保加利亚从1979年起就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融为一体,建立了十二年制的统一的中等综合技术学校。日本提出:通过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互相接近来缩小两者之间的距离,随着教育机会的扩大,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日趋接近和统一,将是各国教育内部的一项重要变革。 (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经济发达国家不断采取各种措施发展和扩大高等教育。除传统的综合大学和文理学院外,还兴办各种名目的学校,高等教育的结构和类型正在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层次增多。不仅有两年制的短期大学、四年制的本科,而且有二至三年的研究生院,还有在一般研究生院之上设立的高级研究生院,给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人继续进行“博士后教育”,以培养更尖端的人才。 2、短期大学迅速发展。这类学校美国叫社区学院或初级学院,法国叫短期技术大学,原联邦德国叫高等专科学校, 日本叫短期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英国叫多科技术学院。这类学校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学制短,开设的课程比较实际,注重操作能力的培养,毕业生颇受社会欢迎。这类学校发展很快,据称,美国短期高等教育机构1986年占高等院校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 3、加强大学与新兴工业的联系,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随着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新兴产业的建立与发展,经济发达国家把大学作为主要依托,以大学为中心建立起各种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如西方的“科学公园”, 日本的“产学合作”等。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大体有五种:第—,建立联合协调机构或互在对方建立研究(教学)实体。第二,通过签订, 合作进行某些专题研究或技术开发。第三,大学向企业转让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第四,大学为社会和企业提供定期的咨询或技术指导。第五,大学为企业培养人才(输送毕业生或开展继续教育),开展学术交流。这种联合体既促进了教育, 又发展了经济,既培养子人才,又出了科研成果,发展非常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4、为新型大学开办的高等学校。属于这类的学校和训练班,是为中等学校毕业后直接参加生产劳动的青年能够获得高等教育而开设的,它比传统的高等学校能更灵活地使用 学习时间。这类高等学校主要有各种函授学院、夜校和训练 班,还包括通过大量使用技术手段,如无线电、电视、教学 机器等进行教学的高等学校。如英国的开放大学、波兰的电 视工学院等。这类学校一方面为中学毕业后从事生产的人打 开了获得高等教育的大门, 另一方面为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 量的专家。 (五)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终身教育是指人的一生应该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永远和接受教育联系在一起。最初,终身教育只是成人教育的一个新术语,后来逐步把这种教育思想应用于职业教育,随后又涉及到在整个教育活动范围内发展个性的各个方面。由于科学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一个人一生只受“一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终身教育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终身教育越来越为各国所重视。例如,法国于1971年制定了“使终身教育成为一项全国性的义务”的法案。美国是终身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从1978年开始,就根据“全国就业专门训练法案”对成年人试行再教育的规划,1985年全国参加成人学习的人数已超过2300万人,并且仍以每年100万人的速度增长。瑞典从60年代后期就提出了“回归教育”,并且是实施回归教育成绩最显著的国家。瑞典的大学生中直接来自应届中学毕业的比例,已逐年下降,就是一些著名大学也不直接招收高中毕业生,而招收那些中学毕业后工作过一、两年的青年,还可以在进了大学以后,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休学一个时期去参加社会工作,然后再回来上学。70年代,世界许多国家又提出了继续教育的构想,前苏联、美国、法国等国家部非常重视继续教育。前苏联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工程师占工程师总数的20,以上,法国等都对继续教育的立法。近二三十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开放大学、老年大学、短期大学、初级学院、无墙大学、多冲形式的业余大学以及利用无线电、电视、录音机多种多阵的远距离教学手段进行的教育等,都是终身教育、回归教育、继续教育的形式,它们不仅解决了学习和不断更新的现代科学知识的矛盾,又使受教育者人数激增,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也随之得到更大规模的普及。 第二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一、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在我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体系中,首先发展起来的专门教育机构是进行初等教育的学校和当时意义上进行高等教育的大学,如,我国夏、商的学校,主要有“序”、 “校”、“庠”、“学”、“瞽宗”等类型。在这些学校里,有专业的教师,教学生识字、读书,传递着生产劳动及从事战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西周时期,大奴隶主在国都所在地设立包括小学、大学的国学,大小奴隶主还在自己的疆土内,设立小学程度的地方教育机关——乡学。乡学的设置,常因地区大小不同,而有不同的规模和校名:乡有“庠”、州有“序”、党有“校”、闾有“塾”,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奴隶主所建学校都被奴隶主阶级垄断,为奴隶主阶级服务。 我国封建社会持续了两千多年,这种封建的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是一副沉重的枷锁,文化教育的发展也十分缓慢。在学校教育制度方面,历代虽有官学、私学及亦官亦私的书院等几种主要类型,但这些学校,如汉代的太学,唐代的专科学校、宋明的书院等等,基本上都为统治阶段所垄断,不仅农民手工业者没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就是统治阶级中等级较低的人,也不能与封建贵族平等地享受教育的权利。私学在表面上似乎是对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子弟都开放的,事实上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子弟,能够进入私学的也极少,至多也只能进入师资条件最差的属于启蒙程度的私塾。同时统治阶级还实行选士制度和科举制度以选拔统治人才,这使历代学校教育逐渐地变成了选士及科举的预备教育,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严重地影响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1840年鸦片战争后,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侵略和国内资本主义势力的兴起,迫使清朝政府不得不对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教育制度进行改革,采取了“废科举、兴学校”的措施。1902年,首次制定了近代学制,即壬寅学制,但没有实行,1903年修改为“癸卯学制”,它是我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过的学校教育制度。这个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并保留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它的突出特点是学习年限长,总共二十五六年。如果七岁入学,中学毕业为二十一岁,读完通儒院为三十二岁。辛亥革命后,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又对旧学制加以修订,并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又提出了改革学制的方案,于1922年颁布了“壬戌学制” ,即通称的“六?三?三制”。国民党统治时朋,继承了“壬戌学制”,虽几经修改,但基本没有变动,保留着为地主、官僚和买办资产阶级服务的特征。这个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从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别国民党统治时期为上,我国的学制虽随形势的变动而略有改变,但是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学校教育制度带有鲜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色彩。既照抄帝国主义的学制,又保留封建教育的残余、既标榜要实施义务教育,又奉行愚民政策,把广大劳动人民排斥于学校之外;既高唱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吸收其“声光化电”,又轻视生产技术教育。 二、老解放区的教育制度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新中国成立以前,老解放区的教育制度,和国民党统治区的教育制度有本质区别。老解放区文化教育的总方针是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劳苦大众,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斗争服务,使教育与劳动相联系,使中国人民成为文明幸福的人。根据这一方针,在革命根据地,建立起各种类型的适合革命战争和人民群众需要的学校和文化教育机关。 当时革命根据地的教育任务,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提高工农劳动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另一方面是为革命事业培养干部。因此根据地的学校教育分为群众教育和干部教育。而在全部教育工作中,干部教育重,:群众教育;在干部教育中,在职干部的提高重于未来干部的培养;在群众教育中,成人的教育重于儿童的教育。无论干部教育还是群众教育都把与战争和生产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为了适应战时和生产的需要以及战争形势的经常变化,革命根据地学校的类型、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各级学校的相互衔接,不要求整齐划一。如群众教育采取冬学、夜校、半日学校、识字组等形式;干部教育也有日校、夜校、;半日学校、轮训制、实习制等,其特点为多样化和富有灵活性。此外,在革命根据地还发挥人民群众办学的积极性,除小部分学校公办外,大部分学校是“民办公助”。根据地的教育事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获得较快的发展。 三、新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解放初,我国实际上存在着两种学校系统,一种是国民党统治时期建立的学校系统,一种是老解放区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学校系统。随着革命秩序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必要对原有学制进行改革,使之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的文教政策,继承老解放区学制的优良传统,批判地吸收旧学制中有用的部分,结合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11月1日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它标志着我国教育制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新学制的组织系统,分为幼儿教育(幼儿园)、初等教育(包括小学、青年和成人初等学校)、中等教育(包括中学、工农速成中学、业余中学、中等专业学校)、高等教育(包括大学、专门学院和研究部)和各级政治学校、政治训练班等。此外,还有各级各类补习学校,函授学校及聋哑、盲人等特种学校。 新学制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明确、充分地保障了全国人民特别是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机会,体现了教育为工农服务的方针。如新学制把为工农干部和工农群众专设的学校,分别列入学制系统,并使其互相衔接,保证了工农有受到各级教育的机会;新学制中对有些学校的修业年限和入学条件不做统一规定,是适合工农群众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的。 第二,重视培养工农业生产所需的各种建设人才。新学制体现了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向,确定了各种专业学校和专门学院在学制上的适当地位,并同各级各类学校衔接起来,使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和成年人,都有机会受到各级各类的专业教育,培养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 第三,保证了一切工作干部能够得到再受教育的机会。这是老解放区重视干部教育的优良传统。新学制规定设置工农速成中学、业余初等学校、业余中学以及各种专修科、进修科、补习班等;又规定设置各类补习学校、函授学校,以适应广大干部政治学习和科学文化业余学习的需要。 第四,体现了方针、任务的统一性和方法、方式的灵活性。新学制规定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实行新学制,确定丁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体现着它的统一性;同时,由于建国初期还在进行恢复国民经济和肃清封建残余的斗争,关于建设新教育和改造旧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教育的经验还不够成熟,因此,新学制的各项规定不能没有极大的灵活性,采取多样化的教育组织形式。 第五,充分体现了民族平等、男女子等的原则。新学制对国内少数民族不仅尊重他们的教育平等权利,而且各民族还可以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教学,学习本民族语言和文字。没有文字的民旅,国家还为他们创造文字。新学制对新中国男女儿童的教育权利,也一律平等,男女儿童都有进入各级各类学校的同等机会,学校实行男女同校。 1951年的学制是符合当时国家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的。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形势的发展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如工农速成中学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就停办了。对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进行政治教育的各级政治学校和政治补习班,也转为经常性的学习为主。随着经济建设的需要, 以后又创 办了业余的高等教育等。这说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学制 必须作相应的改革。 在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开始了全国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了使学制适应这一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58年9月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现行的学制是需要积极地妥当地加以改革的。各省、市、自治区的党委和政府有权对新学制积极地进行典型试验,并报告中央教育部。经过典型试验取得充分经验之后,应当规定全国通行的新学制” 。1958年以后,许多地区开展了学制改革的试验,为了缩短年限,进行了中小学十年一贯制的试验;为了提高程度,进行了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了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创办了农业中学、半工半读学校,进一步发展了业余学校,全国出现了三类主要的学校。但是由于“左”的影响,在急躁冒进中,教育改革脱离了客观规律。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随之而来的“教育革命”,不仅使学制改革的试验不可能在正常的教学秩序下进行,而且一大批新创办的各级各类学校, 由于师资、设备跟不上, 也难以维持。在中央的及时觉察下,1961年开始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特别是制定了大、中、小学工作条例,在肯定一些积极成果的同时,对当时各种“左”的表现作了纠正。1964年,试行了两种教育制度,教育又获得了一段时期稳定的发展。“十年动乱”,我国的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建国以来所建立的学校教育制度也遭到了破坏。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包括: 1、幼儿教育(幼儿园):招收三至六岁的幼儿,幼儿教育的任务是:向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活泼地成长,为小学打好基础。 2、初等教育:主要指全日制小学,招收六至六岁半的儿童入学,学制为六年。全日制小学的教育任务是,给儿童以德、智、体等全面的基础教育,使他们为进一步接受中等教育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相当于小学教育程度的有成人初等业余教育。 3、中等教育:指全日制普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职业中学、技工学校、农业中学及其他半工(农)半读中学、业余中学。全日制普通中学的学制为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也有试验“四?三”制及其他型式的),其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中专、职业中学、农业中学等的修业年限,一般为三年。任务是培养中级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技工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训练的城乡劳动者。 4、高等教育:指全日制本科、专科学校和各种形式的半工(农)半读大学、业余大学及研究生院。全日制本科的学制一般为四年,专科的学制为二至三年。条件好的大学经国家批准可招收研究生或设研究生院,学制二至五年。全日制高等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骨干力量,其基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各种形式的半工(农)半读大学和业余大学学生,学完规定的课程,经国家主管部门考核达到全日制大学同类专业水平的,承认其学历,使用上同等对待。各种形式的业余高等教育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和成人高等教育是对全日制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其办学形式多种多洋:有由全日制高等学校举办的夜大学和函授部;有独立设立的函授学院;有广播和电视大学;有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陵;有职工高等学校和农民高等学校;有由民主人士、退休专家和科技人员办的社会大学;有各种补习学校和补习班、组;有干部专修科;有刊授大学等。 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学校系统中的地位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其内容之一是要求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要求“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普及义务教育是指普及初中、小学的义务教育。由于初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和人才培养的奠基工程,对于儿童、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起着决定性作用,就其教育系统而言,初中、小学教育是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的基础,直接影响着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质量。因此,普及义务教育是学校教育系统的基础。同时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入口素质, 又总是与这个国家的基础教育状况紧密相联,所以,普及义务教育又是衡量一个国家的人口素质和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着世界科学技术革命的挑战。科学技术的基础是教育,中小学教育是基础的基础,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发展基础教育,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客观要求。正因如此,中共中央关于普及义务教育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义务教育的立法,是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措施。 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它具有强制性质。为了保证义务教育顺利进行,国家从法律上规定了实施义务教育各方所应尽的责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五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创造条件,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除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外,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对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 “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停止招用;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罚款,责令停止营业或者吊销营业执照。”第十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比例,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 我国普及义务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即小学教育,是实施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初级中等教育是在初等教育基础上继续实施的初级中等普通教育和初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目前,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学制年限一般为“六、三制”,即小学修业年限六年,初中修业年限三年。也有“五、四制”等形式。从长远来看,小学和初中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学制,这样有利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 由于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在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所以,实施义务教育应该从国情出发,采取因地制宜,分阶段、分步骤实施的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就全国而言,实施义务教育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地区:第一类地区是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要求在1990年左右基本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第二类地区是经济文化中等发展达程度地区,要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求在1990年左右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在1995年左右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第三类地区是经济、文化不发达地区,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争取在本世纪末大体上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为了保证义务教育的顺利进行,还必须加强教师的培养,造就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改进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管理,增加教育经费。在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还要努力发展幼儿教育,发展盲、聋、哑和弱智儿童的教育;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使我国的学制更好地促进入的身心发展,提高人的素质,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学制建立的依据是什么? 2、我国现行的学校系统是怎样的? 3、当前国外学制改革的主要趋势是什么,你认为我国 学制还有哪些不足? 4、什么是义务教育,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第五章 教 师 教育是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并将与人类社会共存。今天,教师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所作所为,将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教师的地位、作用,教师的劳动,教师的素养等问题,不能不成为教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也不能不认识和了解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 第一节 教师的作用和地位 一、教师的概念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曾经对教师下过许多不同的定义,有过不同的解说。仅就我国而言,就有: “师者,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周礼、地官司传序)郑玄注师氏说)“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四海之内者一家,通达之属,莫不服从,夫之谓之人师。”(《荀子》)“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以上这些定义有的是按教师的功能和作用做出界定的,也有的是从教师所应具备的品质来加以说明的,它们都从某一方面表达了教师的基本特征。 我们认为,教师的概念可作广义和狭义的理解。从广义上来说,教师即教育活动中的施加影响者。通过他们的活动来使被影响者的身心发生变化。他们既可以是家庭中的父母,也可以是社会上的师傅和其他人员,还可以是学校中的专职教师。教育学中所讨论的教师,一般不是从广泛的意义上来理解的,而是指以学校为其活动背景的教师,他与受影响的对象所发生的关系,一般说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和经常的关系,不仅如此,学校的教师在影响学生方面,还对社会负有义务和责任,具有相应的社会约束。因此,接受社会的一定委托,在学校中以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的影响为其主要职责的,即是我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们所称的教师。 二、教师的作用 (一)教师的社会作用 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和社会思想、道德风尚的传递者,是继承和发扬人类文化遗产的桥梁,是年轻一代的培育者。教师通过自己的劳动培养人,既促进社会的发展,又促进入自身的发展。 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他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精神财富。依靠教师把人类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精神财富传授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能够接替老一辈的工作,延续社会发展。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认识越深刻,人类积累起来的社会精神财富越丰富,社会生产力越发达,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越进步,教师的作用就越显得重要。如果没有教育,没有教师,年轻一代就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和继承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宝库中的精华,就不可能掌握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科学文化知识、社会思想和道德风尚。从而社会的发展就会大大延缓,社会的进步就会大大推迟。 2、教师是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推动者。教师虽然不是社会物质生产的直接参加者,但教师通过自己的劳动为社会物质生产提供了前提。物质生产是由人来进行的,推动物质生产进步的科学技术也是由人来研究和投入应用的,而掌握生产知识、技能,掌握科学技术的人都是由教师来培养的。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物质财富的多寡和科学技术发展成正比,劳动生产率同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成正比,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者教育程度的提高,都与教师的劳动密切相关。教师通过自己的劳动,为社会培养出一支有科学技术知识和创新意识的科技专家队伍;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各行各业的合格的劳动后备力量;为社会培养出一支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的经济管理人员队伍。总之,教师通过自己的劳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教师是全面发展人才的培育者。教育的育人职能是通过教师实现的。一个学校能不能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优秀人才,关键在教师。教师能够根据国家和社会的要求,教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发展学生的体力和审美力。教师的劳动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甚至可能决定或者改变他将来的发展方向。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处处体现着教师的辛勤劳动,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和成功,都包含着教师的心血。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依靠教师来贯彻,学校的教育目的要靠教师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在培育全面发展的人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关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史上有两派截然不同的观点和学说,一派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说,他们认为:“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他把学生比喻为一只船,教师则是船的舵手,船要在大海中乘风破浪向前进就必须依靠舵手来指引方向。这就是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开发智力和提高能力,从而更好地发展,就必须依赖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培养、另一派是以卢梭和杜威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说,他们认为学生的发展是一种自然的过程,教师不能主宰这种自然发展的过程,而只能作为“自然仆人”。同时,他们还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引导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的需要,不要对学生多加干涉。最后,他们又认为学生只能在个体经验中获得发展,取得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因此,教育就不应当由教师直接来进行,而只在于使学生亲自去获得某种生活的训练。这两派观点各执一端,在理论上都是片面的。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我们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教师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教育学生,使学生的发展符合一定阶级的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先知者和多知者,在知与不知的矛盾中,教师处于矛盾的主导方面,学生由不知到知、由知之少到知之多的转化,有待于教师的启发诱导和帮助;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与领导者,他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产生重大的影响。但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发挥必须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会学生自己学习。离开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失去了意义。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自觉能动的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教师只能启发诱导,而不能加以代替。教师向学生所传授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学生将接触更多的知识,需要独立思考、掌握和探索。因此,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也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主要标志。 三、教师的地位 教师是平凡而崇高的职业。正像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的那样:“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古往今来,许多有远见卓识;有抱负的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都是重视教育和尊敬教师的,人们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手握金钥匙的人们”等最美好的称号来表达对教师的崇敬。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在不同的政治环境中,教师的社会地位是不同的。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儒家学说占统治地位。儒家曾把教师的地位抬得很高,他们常常把教师与君主相提并论。这反映了在我国有着尊师的传统。然而,在我国历史上,特别是在封建统治阶级眼里,真正受尊敬的教师主要是少数的“名师”,是天子之师和历代的著名大儒之类。这些人很多是一面做官,一面为师,有的是先官而后师或欲官不得而暂时为师者。这些人由于他们学识渊博,很受人尊敬,又由于同时做官,往往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优厚的生活条件。但是就大多数教师来说,其社会地位是十分低下的,尤其是“童子之师”,社会地位更为低下, 民间流传这样的话: “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儿王。” 在国外的历史上,初等学校教师的社会地位也是低下的。古希腊雅典侍候奴隶主儿童学习的成年奴隶,被称之为“教仆”。19世纪以前,欧洲各国初等学校的教师大多数由教堂里的唱诗人、旅馆的掌柜以及早工业者兼任,这些人把教育儿童当作获得补充工资的一种谋生手段,当然得不到社会的尊重。列宁在谈到沙皇俄国教师的情况时也说: “他们只能领到少得可怜的一点钱。国民教师在没有生火的、几乎不能居住的小房子里受冻挨饿。国民教师同冬天被农民赶进小木房里的牲畜住在一起。任何一个地方的下级警官、农村的黑帮分子或甘心做暗探和特务的人都可以陷害国民教师。至于来自官僚的各种挑剔和迫害就更不用说了。”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近几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统治阶级越来越认识到造就人才、开发智力对于经济竞争和社会生存的巨大意义,因而越来越重视教育,重视教师的作用。因而教师的素养不断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不断改善,教师的社会地位也有所提高。如日本在近些年把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提高列国家的一般公务人员的水平。一些国家还以立法的形式来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保护教师的合法权利和义务。但是即便如此,在资本主义国家教师的地位也没有提高到应有的位置。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消灭了剥削压迫的条件下,教师的地位才有可能发生根本的变化。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人民教师属于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国家的主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教育,敬重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列宁说:“应该把我国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崇高地位。这是用不着证明的真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教师的社会地位,虽受到“十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年动乱”的冲击,但从总体上来看,党和政府是重视和尊敬人民教师的。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4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不但学生应当尊重教师,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最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地采取措施,从政治上、经济上和住房条件等各个方面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198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通过丁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以法律的形式,为教师建立了节日;1994年1月1日又开始实施《教师法》,把教师的地位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这一切都为我国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和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创造了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良好的社会条件。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民教师的职业将真正成为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之一。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必须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尽快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使自己真正符合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的称号。 第二节 教师的劳动特点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它具有与其他各种劳动不同的显著特征。 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是由教育任务的多方面性、影响学生成长因素的多样性和教育过程内部矛盾运动的复杂性决定的。 教育任务是多方面的。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智能;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思想,又要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既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动技术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又要使他们每个人的个性、才能也得以充分发挥。这是异常复杂的任务,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自己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之外,还必须掌握如何传授知识、技能,如何培养人的手段、方法和艺术,还必须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多种多样。学生天赋及身体条件的差异,家庭与社会环境的不同,原有学习基础、学习兴趣、习惯、能力的区别,以及同老师、同学和班集体的关系等,都对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发生影响。特别是当前社会信息量大而多变,社会环境影响复杂多样,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就要全面了解学生,仔细研究各方面的情况,综合利用多方面的积极因素,排除并克服消极因素,以促进学生的成长。 教育过程是一千复杂的矛盾运动的过程-学生身心的各个方面始终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教师在学生这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运动中必须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这些矛盾。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思想和行动,需要经过周密的分析才能得出结论。如学生的某种错误行为,有的反映了他们的认识问题,分辨不清真理和谬误;有的反映了他们的无知;有的则反映了他们的思想品质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具体的解决办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决定的。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着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秉性能力,而且他们又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同时,教师的劳动对象还具有主观能动性,是自我教育的主体,他们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教师,影响着整个教育过程。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对不同学生的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上。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也表现在对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内容的运用、选择和处理上,教育教学原则是在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符合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是教育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复杂多变,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能生搬硬套、僵化地运用这些原则。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对象来选择和运用教育教学原则。教育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教育有方法可依,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但无定法可抄。教育内容的不同,教育对象的不同,教育条件和教师水平的不同,所运用的教育方法也就不同。同样的教育方法在一种情况下是适用的,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就是完全不适用的。如低年级行之有效的方法,搬到高年级可能导致完全的失败。因此,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创造性地选择和运用教育方法,并经常寻求和探索新的、更有效的教育方法。另外,教师对教育内容的处理加工和选择,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师备课,就是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教材的教学法的加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因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异。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有很大差异,教育活动的内容要同他们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和能力体力相适应。教育的内容也要反映时代的特点,教师在教育生涯中,不会遇到两个完全相同的班级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教育对象的变换,科学知识的更新,要求教师要永无止境地去探索、创新。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上。简单地说,教育机智就是一种对突发性教育情景做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的能力。由于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各具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儿童和青少年,而不是固定的不变的物体,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事先预料不到的情况经常发生。教师要善于敏锐地察觉细微的变化,机敏地改变措施,而不能拘泥于原计划。实际上,一切都按事先“准确无误”地安排好的计划行事几乎是没有的。教育工作不可能千篇一律,教育条件不可能毫无差异地重复出现。马卡连柯认为,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富有创造性的教师,常常善于巧妙地利用突然发生的情况,或者创设新的情景把教育活动引向深入,或者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教育活动更加生动活泼。 三、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师生双方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完成教育任务的。但是由于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所处地位的不同,导致他们的活动方式和表现形式也就各不相同。教师的活动方式主要是言传身教。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用自己的思想、观点、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对其教育对象施加影响,从而使学生在知识水平、智力水干和道德水平等方面都有所发展。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的那样:“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任何一个教师,不管他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不管他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都在对学生进行示范。所以,教师劳动具有强烈的示范性。 另外,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要活动方式是学习,而模仿又是青少年学生的一个重要学习方式,这也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中小学生无论是在知识、智力,还是在心理品质、思想道德等方面,都还处于不成熟时期,独立性和自学、自我教育的能力都有欠缺。因此,他们对成年人有一种依赖和模仿的倾向,而这个时期,他们在教育过程中,交往最多的成年人就是与之朝夕相处的教师。这些教师由于他们有知识、有修养、有能力,懂得教育方法,因此,在学生眼里,教师是最可信、可敬的人,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威信。在许多场合,教师本身的或教师所倡导的思想、行为、品质,往往都成为学生最可信赖的模仿对象。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几乎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时,如有必要,都要先做示范,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和规范性。特别是在课文朗读、例题分析、实验操作,以及音、体、美和劳动技术的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显得更加重要。此外,教师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知识结构、学习习惯等等,无形当中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 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文明习惯,道德风貌,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都有赖于教师的言传身教。在这方面,教师要用模范的言论和行动去影响学生。说服教育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要经常进行,但更重要的是教师本身的言行要符合道德要求。 另外,教师的个性品质对学生也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如在情感上,学生对待事物的一些态度,往往同教师的思想情感直接联系着。教师能否培养起学生对学习、生活的热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人的情感。学生感到教师对祖国、对人民、对事业、对学生满怀热情,生活朝气蓬勃,学生也就容易形成热爱生活,好学上进的思想品质。在意志上,教师的意志品质也会给学生很大的影响。教师在工作中面对种种困难和障碍,是坚韧不拔,坚决果断,还是软弱动摇,优柔寡断;是始终如一,勤奋努力,还是半途而废,草率了事;面对学生中出现的意想不到的问题,是冷静自制,循循善诱,还是冲动失控,举上失当,这些都会在学生个性的形成中留下深刻烙印,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教师为了达到教育目的而表现出的意向的坚定性、果断性、一贯性和自制力等优良的意志品质,不仅是完成教育任务所必不可少的,而且也是直接影响学生意志的巨大力量。 总之,教师的示范是学生最直接、最经常的表率,是引导和规范学生成长所不可缺少的手段。但是,必须指出,教师的示范作用只能是对学生的启发诱导而不是强加给学生的现成模式。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主体意识,而不能强求学生盲目顺从。 四、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教师劳动的长期性是由人才成长周期长的规律决定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既说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反映出人的培养要经过较长的时期。一个物质产品,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够检验产品的质量,而人才的数量、质量,则要经过相当长的时期,才能看到结果,得到验证。今天所做的工作,往往要经过许多年后,才能对它做出评价。这是教育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规律。 教师劳动的长期性也是由教育对象的可塑性决定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家长、社会和学校等方面的教育影响,这些因素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有时候是一致的,有时候是不一致的;有时候是积极的,有时候是消极的,构成了一个学生成长的复杂的外部环境。而对于青少年学生自身来说,此时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缺乏丰富的知识和社会经验,缺乏分辨是非善恶能力的时期。因此,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发展,尤其是思想品德的形成常常出现反复,经受波折,这就决定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教师要把一个人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需要做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成效。 教师劳动的长期性,要求我们始终以长远的眼光来看问题,也就是要有战略的眼光。不要让上课、评分、作业吞没了学校和学生的一切领域,不要唯一地根据分数来判断一个学生的好坏,不要因为学生一时的优劣而确定学生的优劣。教师要使所有的学生都富有理想、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有高尚的情操和丰富的精神生活,使他们最终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教师劳动的长期性,要求教师在教育工作上作坚持不懈的长期努力,锲而不舍。日常工作中的成功,学生的点滴进步,固然使教师感到精神上的欣慰,但真正的自豪,是在他付出了长期的艰辛劳动,见到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并将精神财富转化为巨大的物质财富的时候。教师要处理好长期性和阶段性的关系,既要有长远的眼光,又要从当前做起,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地培养,每门学科、每个年级都要把好关,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打好牢固的基础。 教师劳动的长期性,要求教师除了做好在学校中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还要注意其他方面对学生的影响,使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与学校教育和谐一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后还要了解社会其他方面影响的情况,如进行家访调查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来自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各方面的影响一致和连贯,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第三节 教师的素养 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需要具有多方面的素养。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尚的师德 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教师是塑造他人灵魂的人,所以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 (一)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教育事业,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证明,他们之所以能在教育工作中做出卓著的成绩,首先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下一代的成长贡献自己毕生精力。相反,一个教师如果不热爱他所从事的事业,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工作的动力,失去了起码的责任心,他就不会积极地从事教育工作。 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就要求教师在思想上对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及其自己的神圣使命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对于教育工作,教育要用全部的热情和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对待,应能够把日常平凡的事情和国家、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在工作中,教师不仅应做到“敬业”,而且还应该做到“乐业”。 教师热爱教育事业,还要求教师在工作中要有奉献和牺牲精神。就是要求教师在工作中,不计较个人的得失,甘为人梯,不求索取。尤其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对教师无私奉献精神要求应更高,教师需要安心于本职工作,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于教育工作,经受住其他高薪工作的诱惑。 (二)热爱学生 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他同时也应当热爱自己的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因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搭起师生之间感情的桥梁,使学生乐意接近教师,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所以,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育工作取得成功的保障。 热爱学生是对教师职业的客观要求。它具体表现为:教师要关心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和身体的情况,教师不仅要了解,而且要全面关心,要想学生之所想,帮学生之所难,做他们的贴心人。特别是对毛病比较多的学生,教师更要亲近、关心和帮助他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从情感入手,帮助他们克服身上的消极因素。 教师热爱学生还表现在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上。学生是人,他们有自己的人格和自尊心,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和信任,希望与教师保持一种民主干等的双边关系。有人曾对上海三所中学调查,在“你认为教师应该避免的主要缺点是什么”一栏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写着“不尊重学生”。由此可见,教师要开展好教育工作必须首先尊重学生,在人格上与学生平等相待,以诚相见。可以说,尊重、信任学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教师在尊重、信任学生的同时,还要严格要求学生。一个教师如果对学生满怀信任和期望,就会严格要求学生,热情帮助学生,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待学生。爱之愈深,求之愈严。严格要求是同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相结合的。教师只有在尊重信任的前提下严格要求学生,才能促进学生克服困难, 自觉地履行所提的要求,并在执行要求过程中,逐渐形成坚强的意志和性格。没有严格的要求就没有教育。对于教育者来说,只有当他严格要求学生,才能获得学生的尊敬,建立起自己的威信。但是,教师在严格要求学生时,要特别注意做到:严之有格,严之有理,严之有恒,严之有情,严之有方。 最后,教师热爱学生还表现在教师的爱应属于每一个学生,教师不应以个人好恶,也不应以学生品德、学习、相貌等状况为转移,对学生应一视同仁,不过分谴责也不过分溺爱学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激发每个学生,包括那些“无可救药”的学生的上进心,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把每个人都培养成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三)热爱教师集体 热爱教师集体是教师师德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搞好教育工作,教师不仅要正确处理好与学生间的关系,还要正确处理与教师集体之间的关系。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学校的教育任务不可能由个别教师来完成,它必须由各门学科和发挥各种不同职能的教师来共同承担。只有教师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协调一致地活动,教育工作才能有效地进行。因此,每一个教师在充分发挥自己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同时,还必须为建设良好的教师集体做出自己的努力,这是教育过程本身的需要,也是教师个体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热爱教师集体要求教师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用集体主义原则来调节教师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其他教师的关系。在教师集体中,由于每个教师在年龄和经验上,在性格和兴趣爱好上,在专业和教学方法上各不相同,时常会发生这样和那样的矛盾,这就要求教师之间都能尊重信任他人。在处理教师之间的关系方面,应当遵循的准则是:亲密团结,互相协作,相互支持,相互尊重。 热爱教师集体还要求教师处理好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集体性的关系。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都是教师单独进行的,这种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往往使教师看到个人工作的成效。但是,学生的成长是在许多学科、许多教师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即使某门学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不是与其他学科或其他年级的教学没有关系。因此教师不能过高地评价自己对工作的贡献,即使最优秀的教师也应把自己的工作成效和别人的劳动联系起来。尊重别的教师的劳动,关心别人的工作,善于肯定别人的成绩,虚心向他人学习。这是教师道德的要求。教师切不可在学生中建立个人的威信,而是要注意教师集体的威信。 (四)严以律己、为人师表 教师劳动的特点之一是示范性强,这个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做到严以律己、为人师表,这是教师道德的一千重要规范,也是教师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一千教师表现怎样的思想品德、治学态度、行为举止,对于可塑性、模仿性强的青少年学生,起着直接的影响和熏染作用。 教师的严以律己、为人师表表现在各个方面,如,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公而忘私;努力学习、不断进取、渴求新知;朴素大方、谈吐文雅、宽宏磊落等。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 教师严以律己、为人师表还表现在尊重学生对教师的意见上。教师和学生虽然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有着不同的权利和义务,但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应该像学生必须尊重教师批评和意见那样,经常地、诚恳地听取和考虑学生对自己的批评和意见。如果教师乐意主动地去征求学生的批评意见,并能把这种批评意见与自己经常听到的赞扬结合起来,用以评价自己的工作,那么他就能够找到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途径。 二、良好的专业素质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实施者。教师的根本职责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这样,教师本人不仅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而且还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 教师的专业素质由两方面构成: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一)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一个合格的教师只有具备了应有的专业知识,他才能胜任教育工作,完成教育任务。 教师专业知识大体包括三个方面: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1、扎实而宽厚的学科知识 作为一名专业教师,首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为此,教师所掌握的学科知识必须大大超出教学大纲要求。教师有了比较宽厚的知识,才能透彻地理解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准确地讲授教材。俗话说: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如果教师所掌握的只是教材上的那点知识,那么在教学上教师最多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这样的教师是不会受到学生欢迎的。 2、广博的文化知识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精通自己本专业的学科知识外,他还应具备较为渊博的多方面知识和文化素养。首先是因为各门学科的知识不是孤立的。数、理、化之间,文、史、地之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联系日益密切,教师必须适应这一趋势。其次是因为正在成长中的年轻一代,兴趣广泛,求知欲强。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远古到未来,从宏观到微观,无所不想知。他们向教师提出各式各样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并希望从教师那里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些都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一个教师不可能什么都懂,但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还是十分必要的。 3、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 教育科学知识主要是指教育学、心理学及教学法方面的基本理论。这些知识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及第一线的优秀教师经过长期摸索总结概括出来的,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一名教师,尤其是那些刚刚走上教育岗位的教师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能力,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就必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正确的教育观点,了解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如果一名教师只有专业知识,却无教育科学知识,他充其量是一个教书匠。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教师虽满腹经纶,但却不能 对学生产生有效的教育影响,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不懂 得教育科学知识,缺乏相应的教育能力。因此,我国现在正 致力于做好教师就职前接受教育科学方面的训练工作。 (二)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具备的实际工作本领。教师专业能力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因素,是开拓教育科学新领域的必要条件。教师专业能力的主要内容是: 1、了解学生的能力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善于了?解学生是教师完成教育工作任务,实现教育目的所必备的重要才能。经常了解和掌握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发展的情况,对于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教师选择切实可行的教育方式,并预见教育行为的后果。一千教师,即使掌握了广博而深厚的知识,如果不注重对学生的研究,不善于从学生的表情、姿势动作、兴趣爱好等表现中了解其心理活动和思想状况,不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如何,他就难以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这方面能力的形成,首先基于教师高度的教育事业心和高涨的工作热情,也来源于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修养,以及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这种事业心、知识和经验,通过反复的实践训练就能转化为能力。 2、知识的组织和转换能力 教师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中小学教师用以向学生传授的知识,主要贮存在教学大纲、教科书之中。要使这种处于贮存状态的知识能够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教师还必须对它们进行一番组织加工。通过组织加工,使得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既符合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较顺利地掌握知识。 教师对知识的组织和转化,必须学会以下的本领,即把复杂的问题变成简单的问题;把困难的问题变成容易的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变成具体的问题:把枯燥无味的内容变成生动有趣的讲授。最后,把所要传授的知识组织成既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又适合教师自己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又能适合学生的水平和兴趣。 教师对知识的组织和转换的能力,实质上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这种能力的形成,来自于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修养;来自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全面掌握和对学生的充分了解,井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处理,设计好所要讲的知识结构和师生的行为方式。教师的组织和转换能力越强,传授的知识就越有深度,表达的方式就越显得浅近易懂,能突出重点,讲清难点,条理清晰,推理严密,就更易使学生接,受知识和掌握知识。 3、组织管理能力 作为教学过程和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的教师,他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对于教育工作和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师缺乏组织和管理能力,教学、思想教育工作就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甚至可能使课堂教学无法正常进行,使他所在的班级成为纪律松弛的乌合之众,严重影响学生的发展。 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表现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管理。主要表现在制定教学、备课、组织课教学、指导课外活动等方面。如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讲课之外,还要维持课堂秩序,吸引全班学生的注意,按照课的各个环节进行下去;他还要把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全班不同知识水平、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积极地思考,使课堂气氛既活跃而又有秩序。这就需要教师有很强的组织教学的能力和技巧。 (2)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学生班集体上。教师面临的对象是作为一个集体的班级,要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教师必须首先组织学生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并有计划地组织班集体的活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遵守纪律的作风和集体主义精神,教师还要善于选拔学生干部,促进积极分子核心的形成,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力。还要通过活动使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正确的舆论,培养学生的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还要善于灵活机动地处理好各种偶发事件,运用教育机智,使教育工作始终处于和谐的状态中。 4、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形式。在教育工作中,它是传递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 教师语言表达能力主要表现在教师能很好地使用独白语言上,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必须规范化。用语准确简练、发音标准、吐字清晰、不带语病、有逻辑性。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语音语调抑扬顿挫,富有吸引力。教师的语言还要富于情感,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情感上的感染。此外,教师的语言表达还应具有敏捷性。除了独白语言,在与学生各种形式的淡话和讨论中,教师还要经常使用对话语言。教师在对话的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谈话做出迅速而有针对性的语言反应。 语言表达能力不只是意味着丰富的词汇、合乎逻辑的表达方式,还在于教师要熟练地掌握学生最易接受的教育教学语言,这种语言能力是一种难于言表的高超艺术。同时,表达能力也不是单纯的语言技巧,它有赖于教师的思维能力、语文和逻辑的基本知识,以及思想和理论水平。 以上所述仅是一个合格教师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的专业能力。就更高标准而言,教师还应具备其他一些能力。如自我调控能力、教学科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等,特别是在现代社会,要使他所教育的对象具有现代人的素质,教师自身的个性品质现代化是一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个重要的问题。教师要具有进取意识、独立意识、参与意识、群体意识,要有民主精神和效率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促使学生个性品质的现代化,也才能进一步搞好教育工作。 复习思考题 1、结合实际谈谈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2、教师的劳动特点有哪些? 3、教师的素养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六章 教 学(上)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途径,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几个主要领域之一。由于它所涉猎的问题较多,经过人们多年的实践和总结,已在教育科学中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理论,人们在单独讨论它时,通常也称之为"教学论"。本书关于教学的理论是从教育学体系的组成部分这一角度来阐述的。所涉及的仅是教学理论中最一般、最原则的基础问题。由于内容丰富,用三章的篇幅分述教学的意义和任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问题。 第一节 教学的意义和任务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往往和教育通用,包括生活中人与入之间一切含有传授和学习某种经验成分的活动,如作一次谈话,听一次报告,参加某一次活动,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有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在我国古籍中,大都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教学这个词。狭义的教学专指学校的教学。是指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在这里,我们强调教和学的统一,即"教"离不开"学","学"也离不开"教"。教学永远包括教和学,而不是简单地教加学。也就是说,教和学是教学这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是辩证统一的。在教学中,没有没有学的教,也没有没有教的学。没有了学,教就不能存在,没有了教,学也不再存在。教学就是教学,不是只有教,也不是只有学,也不是教加学。在我国,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社会主义教育目标的要求,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与智育不是一个概念,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它与学校的其他工作,如思想政治工作、体育卫生工作、后勤工作等并列。智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与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并列。教学不仅要完成智育的任务,也要完成其他各育的任务。这是他们之间的区别。两者的联系是,智育的任务主要通过教学来实现。 教学与自学也不是一个概念,它们之间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由教和学两个方面组成,其中,教学中的学既包括学生在教师的直接教授下的学习,也包括学生为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的预习、复习与独立作业等自学活动;而学生在教学之外独立自主进行的学习,根本不同于教学中的预习、复习和作业。教学不包括这种学生自主进行的自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学。这是他们的区别。两者也有联系,其联结点是,教学中的教,其目的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独立自主地自学,即所谓"教是为了不教"。 二、教学的意义 (一)教学是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手段 社会要延续和发展,就必须有一代又一代人的接替。每一代新生者都要掌握前代人已经学会的东西。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社会经验都要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如果中断了,不能为下一代充分利用,以致他们从头做起,或重走先辈走过的路,社会的存在是不可想象的。如果这种传递是自发地没有组织地实现的话,人类社会发展将会很缓慢。如果新的一代仅仅限于掌握过去的经验,而不带来任何自己的新的东西,社会就不能继续发展。所以,只有自觉地、创造性地传递人类认识成果,才能推动社会历史发展,教学则具备了这一特性,从而保证了把人类长期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智慧和思想传递给下一代,使人类社会得以维持和发展。事实说明,历代祖先创造积累的文化都保存和传递下来,并且从总体-上说总是一代胜似一代。这种保存和传递采取了多种方式,教学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其他方式也都与教学这一方式分不开。因此,学校的教学工作总是起着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智育、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动技术等方面按预期的要求发展,因而教学成了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只有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提高教育质量,保证人才质量;只有以教学为主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建国以来,我国教育实践的经验和教训,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坚持以教学为主的原则,教育质量就能提高;反之,教育质量就必然下降。因此,要办好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质人才,就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坚持以教学为主,并不意味着教学唯一。教学这一教育形式不能脱离其他教育形式而孤立地发挥作用,它必须与其他教育形式相联系,相配合。所以,学校以教学为主,一定要全面而妥善地安排教学和其他各种教育活动,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使学校的整体工作与活动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以便全面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 三、教学的一般任务 学校教育既然必须以教学为基本途径,那么教学所应完成的任务也就是学校教育所应完成的任务,而学校中各科教学都有自己的具体任务,彼此不尽相同;在小学和中学的不同教育阶段,同一学科的具体任务也不尽相同。但是,中小学各科教学都要完成共同的任务,这就是教学的一般任务。明确和掌握教学的一般任务,结合各学科的实际,可以更好地制定和执行各科的具体教学任务。教学的一般任务如下: (一)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为教学的其他任务都只有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所以,只有扎扎实实地完成好这个教学任务,才能有条件完成其他教学任务,确保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教学应当重视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谓基础知识是指构成各门学科的基本事实和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与公式等及其系统。它是组成一门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揭示了学科研究对象的规律性,反映了科学文化发展的现代水平。 所谓技能,是指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完成某种实际任务的能力。而基本技能,则是指各门学科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技能。如语文和外语的阅读、写作技能,数学的运算技能,物理和化学的实验技能等。 此外,教学还要使学生掌握技巧。所谓技巧,是指一种操作或动作的自动化。有的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技能的操作,动作很简单,通过一定的练习便可以发展成为技巧,如读、写、算的技巧。但不是所有技能都能发展为技巧,凡是包含着复杂操作的技能,如写提纲、作文等,无论怎样训练也不能自动化、转化为技巧。在知识、技能和技巧三者中,一般来说,知识的掌握是形成技能、技巧的基础,而技能、技巧的形成又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普通中小学中,教学必须把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一方面使他们具有现代人所应具有的素质;另一方面为他们参加现代生产劳动和政治、文化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同时也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知识以及从事科学研究、进行创造和发明奠定初步的基础。 (二)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不仅是顺利地、高质量地进行教学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的要求,因而,这是现代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所谓智力,是指个人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系统。它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人们的智力是先天遗传素质、后天环境与教育影响和个人努力三者相互作用的产物。但对青少年学生来说,教学对他们的智力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所谓创造才能,对主要任务是学习人类知识的学生来说,主要是指能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尚未知晓的知识的能力。当然有时也可以发现新的真知,创造出新的独特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创造才能不仅是智力发展的高级形式,而且是学生个人的求知欲望、进取心和首创精神、意志力与自我实现决心的体现,只有注意发展性教学,善于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思维操作,进行推理证明,去解决创造性作业,才能培养学生的智力和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知识总量不断增长,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却非常有限,难以增加,为解决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与人类不断积累的巨量知识之间的矛盾,就要求教学除了有选择地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外,主要靠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他们的自学能力。特别是由于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不仅各种劳动都日益智力化,而且使劳动者常常面临新的科学技术或工艺问题,迫使人们去创造、革新,解决生产、;科研和工作中的新问题。这就要求高度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才能。因此,当今世界各国都把这个任务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当作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并把这个任务完成的优劣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体力。这不只是体育的任务,也是各科教学的任务。教学要特别注意教学卫生,要求学生在坐、立、阅读、书写和其他学习活动中保持正确的姿势保护学生的视力,防止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使学生有规律有节奏地学习与生活,保持旺盛的精力,发展健康的体魄。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青少年学生的品德、审美情趣和世界观正处在急速发展和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要使他们能具有良好的品德、正确的审美情趣和科学的世界观,教学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学生在教学中进行的学习和开展的交往,就是他们生活中认识世界和进行社会交往的主要部分。他们在掌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以及联系实际过程中,将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他们在班级的集体教学活动中,将根据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来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这都会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品德、审美情趣和形成科学世界观的基础。以上几项任务是在教学过程中统一实现的,他们彼此之间互相联系,相辅相成。 第二节 课程 一、课程的基本理论 (一)课程的概念 "课程"一词,简单说是指课业及其进程而言。我国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宽著期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限,紧著课程。"其中"课程"一词就包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在西方,课程一词来源于拉丁文race-coarse,意为"跑马道",用在教育上即指学校的课程,意思是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近代学校兴起以来,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如中学课程、小学课程。狭义指某一门学科。如数学课程、历史课程等。课程与学科、教材有联系,但又不完全相同。所谓学科是根据教学目的而划分的教学内容的各门科目,如中小学的浯文、数学、历史等,但有时也和狭义的课程混同。教材则为学科的具体内容。而广义的课程则包括以上所有内容。 (二)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 课程是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而演变的,它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1、社会生产和科技发展水平因素 在不同的社会中,由于生产科技发展水平不同,对学校课程的要求和所提供的条件也不同。如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课程发展一直比较缓慢,教学内容安排也很简单,中国是以儒家的经典为基本的教学内容,在欧洲,宗教神学在课程中则始终占统治地位。这显然是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的状况相适应的。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社会生产的大发展及技术革命的兴起,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引起丁很大变化,自然科学、职业教育的内容大大增加。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出现,50年代末,80年代初,两次掀起世界范围的课程改革浪潮。事实说明,生产和科技的发展促进课程的演变。 2、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意识和相应的教育政策因素 在一定历史时期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意识及其相应的教育政策对教学内容的性质和范围具有直接的影响。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封建统治者所需要的“士大夫”。因此,当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反映封建伦理道德的"四书"、"五经"等。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西方殖民统治者在我国设立的教会学校,课程设置则是"全盘西化",学科内容充满了奴化思想。教学成为殖民者宣传所谓"西方文明", 培养学生崇外心理的工具。解放后,根据培养人才的需要,废除了国民党和殖民者的课程,规定了新的教学计划,编写了新教材。因此,课程的设置是渗透着一定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目的论的。 3、民族传统和社会意识形态因素 由于各个国家的民族传统、社会意识形态影响的不同,即使在生产科技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相近的一些国家中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也总具有差异性,体现了各个国家的特色。如现在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公立学校已不再专门设立宗教课,而德国的学校由于宗教势力影响的强大,至今从小学到大学仍把宗教课列为必修课;英国至今仍然十分重视文科课程;而美国由于历史上存在着种族之间的纠纷问题,因此一些学校就开设有黑人学科。 4、科学知识的发展及其分类 知识是继承以往所积累的人类历史经验和现实达到的新成就的科学的总和。课程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从这些知识总和中选择什么。所以,科学知识的发展及其分类,是影响课程的前提。 由于人们的哲学认识论不同,在此指导下对知识从具体的现实中抽象的方法各异,因而产生了对知识的不同分类。我国当前的课程体系是根据恩格斯关于科学分类的方法来设置的。恩格斯把全部知识范围分成三大类:第一大类包括所有的非生物界以及或多或少能用数学方法来处理的科学,如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第二大类是包括研究生物机体的那些科学。第三大类科学是按历史顺序和现在的结果来研究人的生活条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件、社会关系、法律形式和国家形式以及它们的哲学、宗教、艺术等这些观念的上层建筑的社会科学。此外,恩格斯还提到了研究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逻辑学和辩证法。继恩格斯以后,科学已有了长足发展,而且又有了新的分类。如,在社会生产的发展上有了巨大作用的技术科学已形成一个独立的科学部门。当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的分类又有了新的趋向。如有的学者正在尝试按照结构、类型来分类等。这些新的科学分类方法将继续影响着课程设置。 5、学校内部的各种因素 学校教育内部的各种因素如教育者的质量和数量,受教 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学校教学物质设备,技术条件等等,都对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水平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原有知识基础和能力发展水千,年龄特征等等,是影响课程设置的重要因素。在同等的知识总和,同样的社会条件下,学生情况的差异也带来课程的不同。如,提供给学生的课程,特别是教科书,明显不同于提供给成年人、科学家J的科学书籍。"学科"不同于"科学",学校中组织的"活动"也不同于"生活"本身。学校课程必须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品德、身体等方面的发展为根本目的,考虑列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可接受性,这样的课程设置才是有意义的。 总起来说,课程一方面是在不断发展、更新的,另一方面又是有继承性的。各个时代学校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程度上都是人类文化史的缩影,体现了人类世代积累起来的经验成果,其中有许多是各个时代的人们都必须掌握的基本经验。课程应体现出革新与传统的统一。 (三)几种有影响的课程论 1、以分科为中心的课程论 所谓分科(学科)课程就是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其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教材按各种学科内容组成不同学科的教科书。 以分科为中心的课程论由来已久。在我国可追溯到孔子,他将奴隶制的文化典籍分为诗、书、礼、乐、射、御等科目,传授给他的弟子。在欧洲可上溯到亚里斯多德,他将教育的内容分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理论等科目,统称"七艺",统治欧洲学校长达一千五百年之久。其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百科全书式的课程理论,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分科课程论。他认为教育的任务是发展人的多方面兴趣。据此提出教育应培养学生六种兴趣(经验的兴趣、思维的兴趣、审美的兴趣、同情的兴趣、社会的兴趣、宗教的兴趣),并根据不同兴趣设立不同的学科。同时,学校应该根据各门学科知识固有的逻辑体系来组织课程,把各门课程包含的事实、法则、结论都配置在一定的程序和系统中。 分科课程的主要特点是: (1)从知识本位,或文化、社会需要出发设计课程; {2}以知识的逻辑体系为中心来编排课程; (3)重视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间接经验)。 这一派对学生学习这些课程的心理准备诸如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接受能力等则很少考虑。由于这一派有着古老的历史渊源,被称为传统派。 2、以经验为中心的课程论 以经验为中心的课程论又称活动课程论。即以活动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认为课程应是一系列的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从中培养学习兴趣,学会独立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和克伯屈。他们反对分科教学,认为分科编制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课程是把一堆死知识分别孤立地教给学生,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主张课程的内容要适合儿童的需要和接受能力。在他们看来,教育即生活。生活离不开活动,所以他们要求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杜威写道:"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他们反对把教材视为"固定的和现成的"、"儿童经验之外的东西"。特别强调注意游戏、活动作业、手工、烹调、缝纫、表演、实验等,认为通过这样的活动获得的经验,可以与社会相适应,克服知识的孤立性,使儿童的能力获得锻炼。 活动课程论的主要特点是: (1)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2)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 (3)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 目前,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实行的基本是分科课程,它的优点是重视学生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有利于学生获得对客观世界的完整认识。其突出缺点是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不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轻视活动。活动课程则夸大了儿童个人的经验,不重视系统知识的学习,结果只能让学生学习到-些零碎片断的知识。但活动课程论注重学生主体,重视活动,着眼于教儿童而不是教知识,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3、以知识结构为中心的课程论 这是50年代末以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的,这种理论认为,在学校中首先要使学生掌握的不是事实,而是知识结构,因为掌握了知识结构,就易于领会各种事实并对它进行分类和评价,就能促进知识的转化。每一种知识都有其基本结构。所谓"基本结构",就是最能反映其本质的基本概念、原理或规则。如生物中的向性,就是低级生物趋向于某种:喜爱的光度、温度、咸度等。掌握向性这个规律,许多其他生物现象都可按照这个规律来解释。又如学习语言也有类似的情况,儿童掌握了一定句型,很快就能根据所掌握的句型,说出许多内容不同的语句。如知道了"狗咬人"与"人被狗咬"的法则之后,就能广泛地交换一定的语句。这种理论强调的就是要把学科中的基本结构,按照学习者可以理解的形式加以编排。因此,它和分科课程论把重点放在解释现象、强调事实和结论的观点不同。 课程结构论者对掌握概念、引出结论的程序比较重视,主张把重点放在使学生获得知识的科学方法上。他们认为知识不仅是信息,而且也是一种学习工具,因此强调应使学习者通过发现的方法来掌握知识及其结构。 在课程设置方面,结构论者提出应注意把学生智慧发展的程序和学科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编排教材时既应考虑学生智慧发展的程序,但又不能只是消极地去适应儿童的发展,而是要通过学科的结构去促进他们的发展。 课程结构论的指导思想是着眼于选拔天才、尖子,是培养高级科技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的教学内容也没有从广大学生掌握现代科学打基础的需要出发,过分强调理论,低估了学生掌握实际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忽视联系实际。 我国强调分科教学,要求按学科自身的体系来分别设立各门课程。各门课程既有自己的独立系统,又有着彼此必要的相互联系。在教材组织上,既要求遵循学科内在的逻辑体系,又要适应学生的认识规律,做到在掌握科学的、系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智能得到发展,对形成他们的科学世界观能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当代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知识的激增,科学技术向总体化、综合化方向发展,世界各国,尤其是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在注意发展科学技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已重视课程的现代化,并进行子大规模的改革。 在课程的改革中总的趋势是课程的现代化,具体来讲表现为下列特点: 1、重视课程内容的理论化、综合化 即充实现代科学的成果,扩大理论知识的比重,加强理沦知识教学,删除陈旧的内容;各门学科由分化到综合,一些传统的概念和范畴正在由综合性的概念和范畴所代替。有些国家数学已打破了算术、几何、代数、三角旧的分科体系,编进了集合论、数理逻辑、程序设计等新内容;文科教材也重视适合时代变化的需要。如美国中学的社会研究一科,即包括有历史、地理、经济、社会、人类、心理等多种内容。 2、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 即强调基础科学的知识必须是系统的,要教给学生学科的基本结构,对所教的知识要加以精选,具有范例性,对庞杂的、过时的内容一定要删除,不使他们加重学生的负担。 3、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 各国教材的编写都十分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习的能力。如日本的理科教材,在课文中没有对现象的描述,只有引导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没有对问题的解释,只有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假设;甚至也没有统一的结论。在教材的编写中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从观察现象逐步深入到领会有关自然法则的过程。 4、重视个别差异 各国课程设置都有较大的弹性,以便于教师充分发挥创造性,便于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如美国为了培养天才儿童,在普通班内专为天才生增加课程的深度和广度,许多国家在普通中学中推行了选修课,有的必修课程如数学、物理、化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也分别编成两种类型,一种偏理论,一种偏实际以适应学生各种不同的兴趣、爱好和需要。 二、我国中小学的课程 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等三种形式。教学计划是课程的总体规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是课程内容的具体形式。 (一)课程计划 1、课程计划的意义和基本内容 教学计划是国家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规定各年级学习科目的项目和范围的文件。教学计划是国家办好学校,指导教学实践,落实培养目标的重要文件。 课程计划产生于资本主义初期。随着普及教育的实施,入学人数的增多,学校的类型日益发展,规模日益扩大,教学内容日益丰富。这就要求加强:学校教育的计划性,使学校教学工作组织得更加合理化。早在17世纪,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就提出了要使得学校各项工作配合得法,组织得像一架机器、一座钟那样准确。学校的教学计划正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我国的现代教学计划始于清朝末年,即清政府1902年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和1903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 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规定教学科目 依据教育目的、学校的具体任务和它的修业年限确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 学科设置是制订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人类积累的知识浩如烟海,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必须加以选择,构成学科、组成课程,以便于学生的学习。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等总称为课程。学科分类和课程结构是教学计划的基本部分。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目前我国中学开设政治、语文、外语、数学等十四门学科;小学则开设九门课。这些学科都有其明确的目的、任务和知识范围,在教学计划中都有其地位和作用,都是重要的,不能把学科分成"主科"、"副科",畸重畸轻,以致影响学生全面发展。 (2)规定学科的顺序 学科确定之后,就有一个开设的顺序问题。各门学科不能齐头并进,也不宜单科独进,应按规定年限、学科内容、各门学科间的衔接、学生的发展水平,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合理安排。使先学的学科为以后学习的学科奠定基础。 由于目前中学学制分高中、初中两段,因而各阶段的学科安排,既要注意知识的衔接性,又要注意其相对完整性,以适应学生升学与就业两个方面的需要。 (3)规定各门学科的教学时数 规定各门学科的教学时数,包括每门学科授课的总时数,每门学科各学年(或学期)的教授时数和周学时等。各门学科的时间分配是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和各门学科的教学任务、教材分量和难易程度以及教学法上的要求来确定的。 (4)规定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指学年阶段的划分、各个学期的教学周数、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假期和节日的规定等。它是学校工作正常进行的保证。 我国学校一般均为秋季招生与始业,一年分为两个学期,学期之间有寒假或暑假。这对学校工作的进行是非常必要的。 2、制定课程计划的原则 (1)学科设置必须保证实现我国的教育目的和任务 学校学科的设置都是为一定教育目的服务的。我国中小学的学科设置必须从我国教育目的出发,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动技术等方面部得到发展。 (2)学科设置要注意各教育阶段的相对完整性和衔接性我国全日制中小学学制按小学和中学分为两个阶段。而中学又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所以教学计划中所设的学科,必须予以科学、合理的安排,要使各教育阶段的课程具有相刘?的完整性,使学生在每一阶段毕业后都能受到基本完整的普通教育。同时,必要注意到教学内容的统一性,使不同阶段学习的内容互相联系和衔接起来,使前一阶段的学习为后一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3)合理安排各学科的顺序和时数 在中小学所设的学科中,有些学科是学习另一些学科的基础,只有学好这些学科,才能学好另一些学科,使先学的学科为后学的学科奠定基础。如语文和数学不仅是学生学好其他各学科的必要基础,而且也是学生将来参加任何工作的重要工具。这两科的内容又比较多,因此在各年级都开设,它们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时间也最多。此外在分配学科时,应注意学生同时学的学科不宜过多或过少,而应安排适当。 (4)以教学为主,合理安排各项活动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但学校还有其他方方面面的工作。学生除了上课以外也还要参加其他的活动。然而,不突出教学,学校不成其为学校,将教学搞成唯一的,又不能完成学校任务,实现教育目的。所以,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必须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其他工作,使各方面工作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二)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1、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反映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教材内容的范围、体系、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可以看出,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也是检查教学质量的直接尺度。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教学大纲的结构一般由说明和本文两部分组成。说明部分十分简要地叙述这一学科在学校讲授的目的任务,指出教材编选的主要依据以及教学法上的原则要求。 教学大纲的中心部分或基本部分是本文。本文系统地规定教材的全部主要课题及教学时数,每个课题的要点以及实验、实习和其他作业等。详尽的教学大纲还列出了教师的参考用书、学生的课外读物以及教学仪器、直观教具等方面的提示。 各科教学大纲是国家对各门学科教学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格,是国家对学校教学实行领导的一种重要工具,有了统一的教学大纲就有可能统一各个学校各门学科的教学水平,加强教学的计划性,保证教学质量。 2、教科书 教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法的要求,系统而简明扼要地叙述各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通常又称课本。它是为一定年级的学生掌握某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而编写的书籍。 教科书一般由目录、课文、作业、注释和附录部分组成。课文是主要部分。教材按一课一课地编排进行,或是分篇章目来叙述。作业部分也很重要。作业应紧密结合课文的要求,分别提出相应的思考题、习题、练习作业和实验作业等。这对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各种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所以,要教育学生认识教科书的作用,指导他们认真学习教科书,爱护教科书,并培养他们阅读教科书的能力。 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检查评定学生的知识等提供了基本材料。熟练地掌握教科书的内容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教师应善于运用教科书,既不能照本宣科,又不要脱离教科书的基本内容另搞一套。 3、教材编选的原则 (1)在内容上要做到科学性、思想性、效用性的统一 教材的内容必须是科学、可靠的知识,是经过实践检验无可争辩的客观真理。由于中小学生年龄特点的限制,他们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凡是在学术界有争议,没有统一结论的东西不宜列入教材中。教材的科学性是基础,思想性寓于科学性之中。列入中小学教科书的内容应该是各门科学中最基础的,又是全面发展人所必需掌握的。选编基础知识,一方面应注意基础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效用性,理论联系实际,观点与事实相结合。另一方面,要妥善处理好基础知识和先进科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基础知识不都是一成不变的,应注意除旧更新;有许多基础知识是永恒的真理,学习这些知识显然是十分必要的。但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学知识和门类不断产生,因而,教材也应经常补充新的科学成果,处理好基础与前沿的关系。 (2)在内容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每门科学都有自身的逻辑体系,因此,编写每门学科教材应遵循该门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然而,一门学科不是相应科学的缩写本,它必须把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法的要求统一起来,使科学知识在叙述和逻辑的顺序上得到合理的安排。 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编排通常采取直线式与圆周式(螺旋式)两种。直线式即一门学科的内容按一定的系统排列,后面不重复前面已讲过的内容。圆周式即一门学科内容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重复出现,逐步扩大加深。学生的认识过程是螺旋式上升的。这种编排方式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直线式编排可以减少循环重复,节省时间与精力。教材究竟采取什么方式组织编排为好,这取决于学科的性质、在学科中的地位、学生年龄的特点,以及学制是否分段等许多条件。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把两种形式结合起来运用。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3)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教科书的内容阐述,要层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简练、精确、生动、流畅;篇幅要详略得当。标题和结论要用不同的字体或符号标出,使之鲜明、醒目。封面、图表、插图等,要力求清晰、美观。字体大小要适宜,装订要坚固耐用,规格大小、厚薄要合适,便于携带。总之,要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 当代,教科书的形式已愈来愈多样化,有的教材不仅有鲜艳的画面,而月有声有色,已把书面语言编写成幻灯、录像、电脑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教材",使系统的科学知识由文字的符号转化为可以视听的形象。这大大增强了教材的效果,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 复习思考题 1、怎样理解教学的概念?联系实际谈教学的作用。 2、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3、怎样理解课程的概念?影响课程的因素有哪些? 4、评析几种不同的课程论。 5、当代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是什么? 6、编选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原则是什么?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第七章 教 学(中) 第一节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论的核心问题,它与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等一系列问题关系密切,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研究教学过程的目的在于探寻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及模式,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一、教学过程的一般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的过程。 教学过程在实际形态上纷繁复杂,具有多种形式。如,有科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有道德伦理基础知识的教学、有劳动技术基础知识的教学,还有音、体、美的教学。各种教学都有它的特殊内容、方法和专门活动的形式。但是各种具体形式的教学过程都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这一共同活动的过程中都是要通过一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为中介来相互发生作用的。因此,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构成丁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四个因素缺少任何一个教学活动就会终止,或根本不叫教学。研究教学过程就是要使四个因素处于最佳状态,使之达到员默契的配合和相互作用。影响教学过程正常运转有哪些因素呢?一般至少有如下三个因素: (一)社会因素 教学是一种社会实践,教师和学生都是社会的成员,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活动的进行都受社会的左右。教学的总目的以及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都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许多教学内容也必须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社会大环境、大气候也影响教学过程,在"十年动乱"中教学根本无法进行。社会上"读书无用"之风盛行,教学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二)心理因素 教师和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都各有其稳定的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心理品质都会影响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师的自我修养不高,他个人的喜怒哀乐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教学活动。学生的个人兴趣、喜好及意志、性格也都会影响听课和学习。比如,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老师的讲课质量再高,也无济于事;学生讨厌某位老师,这个教师的课再精彩,学生也无动于衷。 (三)教学手段 在教师和学生的条件相等,使用的教材是统一的情况下,影响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是教学手段。如一些农村学校经费短缺,甚至买不起粉笔,在起码的教学条件都不能保证的情况下,教学质量是可想而知的。相反,一些大城市的学校,尤其是重点学校,不仅生源好,师资水平高,物质条件、教学手段部是现代化的。这种教学条件对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加深理性知识的理解,培养动手能力,发展智力,无疑帮助甚大。可见教学手段是影响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正因为教学过程是极其复杂的活动过程,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因此,我们必须从社会学、经济学(讲效益)、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卫生学、脑科学等学科的角度,利用有关学科的成果对教学过程进行综合的研究,才能抓住本质,揭示规律,促进教学过程按正常轨道进行。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什么,历来有不同的见解,纵观各家之说,我们对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如下: (一)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教学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学生循序渐进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认识活动是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的主要活动。学生是有意识的能动主体,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及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是他们认识的客体,他们只有在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动活动中,才能使自身获得发展、提高。所以,教学过程要受认识论的一般规律所制约,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遵循"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山这个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界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教学并经过实践检验而得出的一个正确的结论。 但是,教学过程又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即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间接性。主要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介,间接地认识现实世界;?引导性。需要在富有知识的教师引导下进行认识,而不能独立完成;?简捷性。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这些特点是教学必须注意的。 教学过程只有既遵循认识论的一般规律,又充分注意学生认识的特点,才能组织和进行得科学而有成效。 (二)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是按一定的认识(即学习)任务和内容,依)S认识论的规律和学生认识特点而组织、进行的逐步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活动过程,它本身不是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两者有根本的区别。 但是,学生是处在迅速发展时期的青少年,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促进青少年学生智、德、美、体充分发展,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实际上,教学过程强有力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过程。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从教学过程上看,现代教学不仅要适应学生的发展,而且要尽最大可能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才能达到现时代所要求的高效率、高水平。所以,促进学生发展也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特性。 在教学论史上,认识到教学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重大的进步。教学的对象是正在发展中的、有主观能动性的青少年,因而教学要看对象,要注意学生的发展,要有发展性。古代教学就很少注意儿童发展,甚至一味压抑学生的个性,方法简单,效率很低。到了近代,在实践中逐渐明确教学要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注意量力、直观、循序渐进和启发诱导等等,从而逐步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教学仅仅适应学生的发展,那么学生的身心发展只能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自发和自然地进行,缓慢而水平不高。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单纯地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便日益落后,需要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产与科技的迅猛发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能自觉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出体力、智能、创造才能、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才。 今天,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促使人们重新认识教学的特性,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了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一方面,教学要引导学生的发展,使人类的精神财富顺利地转化为学生的身心发展,逐步提高发展水平,使学生在智、德、美、体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优质人才;另一方面,教学又要遵循儿童发展规律,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并注意使教学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激发学生在自身发展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能力、胆识与意志,创造性地进行学习,以最有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现代教学应当是一种发展性的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 综上所述,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三、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在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一)引起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就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教学应从诱发和激起学习动机开始,从作好学习的心理准备开始。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其活动,产生于对知识的需要与追求。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起始时,总是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末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一般来说,只有当学生面临问题、困境,需要新知和寻找答案,并获得突破时,他们才能产生积极学习的活动。 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很多:可以对学生提出引入思考的问题;可以讲述有趣的故事;可以演示引人注目、给人新知的直观材料;可以指出将学的新知识的重要价值;等等。究竟用什么方法,应当根据教学任务和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来选择。 引起学习动机是为了引导学生去积极学习和运用知识,所以这个阶段不宜费时过多。当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出来后,应当立即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学习,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 (二)感知教材 教材是一种系统的书本知识,是他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为了理解和掌握这种知识,学生必须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有关的感性知识作基础。要知道,学生理解书本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如果学生有了必要的感性知识,形成了清晰的表象,那么他们理解书本知识就比较容易。否则,他们学习书本上的概念、公式、原理等等就将生吞活剥,食而不化。为了使学生掌握书本上的概念、公式、原理等,首先有必要引导学生掌握好感性知识。 学生感性认识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的是他们在生活中积累的;有的是在以往学习中获得的;有的是通过直观教具或实验、实习、参观等教学实践得来的;有的是经过教师的生动描述和学生的再造想象产生的;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使学生从多方面获得感性认识。 为使学生获得对事物的清晰表象,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周密的观察,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指导学生观察:?要向学生提出问题或要求,引导他们有目的地观察;?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将对象和背景区别开来,以形成清晰而完整的表象;?指导学生将学习对象的本质特征和非本质属性区别开来,以便形成概念。 理解书本知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但并不是要求每节都要从感知具体的事物开始。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已有很多感性经验,则不必再运用直观教具了。否则浪费时间,影响他们抽象思维的发展。 (三)理解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感知教材是重要的,但不能让学生的认识停留在感性认识上,而要引导他们把所感知的材料同书本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思维加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使他们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教学中,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其目的是帮助他们理解教材,领会理论。因此,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在理解教材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和归纳、演绎等逻辑推理形式,来引导和组织学生的思维过程,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中经常运用比较、分析和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概念,掌握理论。认识常常从比较开始,有比较才有鉴别,教学要善于运用比较来帮助掌握事物和概念的特点。在比较的过程中,还要运用分析和综合。不过,分析与综合也可以单独进行。在教学中,常常通过分析,深入认识一个事物,弄清它的组成部分,区别本质与非本质属性,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分析之后又要注意综合,引导学生掌握事物的全面情况。把本质属性进行抽象和概括,以获得全面的认识和获得明确的概念。这样,学生就能逐步掌握思维的方法。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教学中也常用归纳和演绎的推理,引导学生通过推理、论证获得新的概念,掌握新的理论。归纳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用归纳,可以引导学生从对几个事例的分析、认识中,推出一个一般的概念、原理、公式,使学生的认识由具体上升到抽象,从感性发展到理性。演绎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用演绎,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的一般原理或公式,推导山在特殊条件下某个原理和公式,或解决某个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认识由抽象上升到具体。在教学中,要把归纳与演绎结合起来,既要从个别上升到一般,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又要从一般发展到个别,认识事物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以丰富和活化已知的概念、原理和公式,使学生的认识不断发展提高。 在形成概念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给概念以正确的定义,措词要准确、严谨、简要,便于学生掌握与熟记;?要注意学生已有的某些生活概念与科学概念不相符合之处,教学中要注意纠正和改造这种平日形成的错误概念;?要引导学生弄清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以形成学科概念的体系;?概念的掌握不是一次所完成的,要逐步深化、精确化。 (四)巩固知识 所谓巩固知识就是把所学的知识牢牢地保持在记忆里。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牢牢记住所学的基础知识,才能顺利地吸收新知识,自如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因此,教学要注意巩固。 巩固知识既是理解教材之后的一个必要阶段,又是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的一个因素。应该看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材的感知、理解,对知识的实际运用,都对知识的巩固起着重要作用。但为了使学生牢固地记住知识,防止遗忘,还需要做知识的巩固工作,这就是进行各种形式的复习。只有经过必要的复习,才能使知识在记忆中的痕迹得到强化,形成牢固的联系。 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需要通过他们的记忆。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记忆,发展他们的记忆力。?要向学生提出记忆的任务,讲清记忆的重要性,培养记忆的兴趣,以增强学生记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如善于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把理解记忆与机械记忆结合起来。?使学生养成边阅读、边思考、边记忆的习惯。?使学生学会正确分配复习时间,不过于集中,也不间隔过长。?使学生能够通过联想、推理等办法追忆所学的知识。 (五)运用知识 理解知识和巩固知识是运用知识的基础。但是,理解不等于运用,牢固地掌握了知识不等于形成了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要使学生从理解概念,掌握理论到运用知识于实际、形成技能、技巧,单靠动脑是不行的,还必须引导学生动口、动手,进行实际的练习或操作才能达到。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培养他们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主要是通过教学实践,如完成各种书面的或口头的作业、实验等。学生从掌握知识到形成技能、技巧,需要反复的练习才能实现。当然,在练习中不仅要使练习达到一定的数量,而且要改进方法,提高练习的质量;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模仿上,只会解决简单的问题,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模仿中改进和创新,逐步能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这样才能深化知识,学会知识的综合应用,自如地创造性地掌握技能与技巧。 为了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际,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适当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参观现场等。由于这些活动的复杂性,常常要求综合地、灵活地运用所学的各种知识,这对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具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有重要意义。但组织这些活动应当服从于教学的目的、配合各科教学的需要,而且活动不宜过多,否则就会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教学质量。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掌握知识需要经历几个教学阶段,每个阶段各有其具体的教学任务,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教学实践中,并不是每堂课都要体现这五个阶段,也不是每堂课都要遵循这五个阶段的顺序。一般来说,包括这五个阶段的教学过程,是通过连续几节课的教学来完成的;而且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不能相互分割,孤立进行。教学中,由于学科特点、教材内容和学生掌握教材的条件不同,教学的具体任务各异,教学阶段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具有灵活性。教师要把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各门课程的具体教学实践综合起来,对具体教学作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引导学生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中的几种必然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其内部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一些稳定的必然的联系。这也是教学过程规律性的体现。其中主要的几种联系如下: (一)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 学生的认识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获取直接经验,即学生亲自获得的经验;另一方面是获得间接经验,即他人的认识成果,主要指他人的理性认识,书本知识。在教学中学生主要学习哪种经验?两种经验又有何必然联系呢?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儿童认识世界始于直接经验,并随着直接经验的丰富而不断扩大认识的范围。但个人的活动范围毕竟是狭小的,仅靠直接经验来认识世界愈来愈不可能。要适应高度发展的社会,就必须掌握人类积累起来的基本文化知识,必须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否则,个人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即成人之前)达到人类长期认识世界所达到的水平,并必定影响社会的发展。 以间接经验为主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是学校教学为青少年学生精心设计的一条认识世界的捷径。在教学中,把人类世代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加以选择,编成课本,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这就可以使学生避免重复人类认识史上所经历的曲折错误,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来掌握人类创造的基本知识,以便他们在新的起点上继续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攀登科学文化的新高峰。 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侧重于理性的书本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他人的认识成果,是很抽象的、不容易理解的东西。学生要把这种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理解的知识,就必须以个人以往积累的或现时获得的感性经验为基础。所以,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增加学生学习新知识所必须有的感性认识,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可见,教学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是学生个人认识赶上人类认识、获得自身发展的捷径,要使学生便捷而高效地掌握书本知识,就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和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这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之间的必然联系。 (二)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一直是教学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这个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提到了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 1、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力的发展依赖于他们知识的掌握。因为系统的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人们的智力发展离不开知识和经验。人们常说的"无知必无能",是很有道理的。不爱学习,知识与经验都很贫乏的人,他的智力不可能发展得很好。 同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他们的智力发展。因为人们的智力同样是人们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只有那些智力发展好的学生,他们的接受能力才强,学习效率才高;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而智力发展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中则有较多的困难。可见,发展学生的智力是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 2、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通过传授知识来发展学生的智力是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知识不等于智力,一个学生知识的多少并不一定标志他智力发展的高低。如果教学方式不当即使学生"满腹经纶",也不可能增进思考力,而且会使他们变得呆头呆脑。因此,不是任何一种知识教学都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因为学生的智力不仅与他们所掌握的知识量的性质、难度、份量有关,更重要的是他们获取这些知识的方法和运用知识的创造态度紧密相关。所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十分重要。 3、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教学中应如何处理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问题,曾有形式教育论者与实质教育论者的长期争论。前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则无关紧要;后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需进行特别的训练。显然,这两派的主张都是片面的。形式教育论者虽然强调了对学生智力加以训练的必要性,但是,他们看不到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离开基本科学知识的掌握去进行思维形式的训练,其效果是不好的。实质教育论者虽然强调了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必要,但是,他们看不到智力的发展和知识掌握的区别,错误地认为掌握了知识也就自然地发展了智力。记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防止和纠正在这个问题上的偏向是有裨益的。 (三)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的必然联系 在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使他们提高思想觉悟,因而弄清掌握知识与提高认识的联系是十分重要的。 1、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因为人们的思想观点和世界观的形成都离不开人们的认识,都需要以一定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尤其是要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更需要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因此在教学中, 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要引导他们接触自然和社会,认识人生、社会和宇宙及其发展, 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2、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才能使他们的思想得到提高。教学的特点是通过传授富有思想性的科学文化知识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的。但是学生掌握了知识并不一定能够提高思想。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缺乏积极的态度和情感,那么他们掌握的知识很难转化为他们的观点。因此,要使教学中传授的知识能给学生以深刻的思想影响,不仅要使学生深刻地领悟知识,而且要善于引导和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社会意义产生积极的态度,形成自己的善恶观念、爱憎情感和价值追求。只有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情感来吸取知识,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 3、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能动的过程。他们的思想状况、学习目的,对学习的积极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能够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的思想和抱负,就能给学生学习以巨大的动力,推动他们自觉地、主动地进行学习。 可见,教学是有教育性的。但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必须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才能使掌握的知识转化为他们的观点,促进他们思想的提高;学生思想提高了又会积极推动他们进一步努力学习,这是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之间的必然联系。 (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必然联系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的认识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动性。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教师是教育者,他受社会的委托,代表社会的利益,执行社会对教学的要求。学生是受教育者,他的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质量都有赖于教师的教导。教师受过专门的训练,精通所教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懂得如何组织和进行教学。学生要以最简捷有效的方法获得科学知识, 只有依靠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针对能否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而言的。因而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得怎样,学习的效果怎样,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坏的主要标志。 2、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学生是有能动性的人,他们不只是教学的对象,而是学习的主体。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愈大,求知欲、自信心、刻苦性和探索性愈大,学习效果也愈好。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得怎样,直接影响并最终决定着他个人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发展水平。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成效地进行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学生的学也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而要使学生自觉掌握知识主要靠调动学生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如果师生两个积极性能相互配合就能获得教学的最佳效果,这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之间的必然联系。 第二节 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则。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教学原则是长期教学经验的总结。如孔子提出, “学而时习之”,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提出读书要“循序而渐进”等等。但正式提出教学原则概念的,则是西方近代教育家。如17世纪捷克的夸美纽斯正式提出了教学要重视直观、有秩序等教学原则。 人们一般都根据教学过程的规律来阐述教学原则。但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关系很复杂,根据一条规律可以提出好几个教学原则,有的原则也反映几条规律的要求。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也在深化,因而对教学原则的研究也将进一步深入发展,不断改进、充实和完善。尽管现代的教育学著作中对教学原则的阐述存在着一些分歧,各家所提出的教学原则名称不尽相同,数目也不等,不过确实有被公认的基本原则,教育学应当讲授这些原则。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及时反馈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 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要求,体现了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和特点。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也是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规律的反映。知识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劳动成果,是他们的思想和世界观的结晶。它本身既有科学性, 又蕴含思想性。这就为这个原则奠定了基础。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贯彻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的主要要求是: (1)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在教学中,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及其方法、过程都应当是科学的、正确无误的、富有教益的。对中小学生来说,一般不宜将有争议的、不可靠的知识当作科学基础知识传授给他们。为了扩大知识眼界,对中学高年级学生,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向他们介绍一些不同的观点和学说。但应在讲清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以免造成思想混乱。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善于挖掘科学知识中的智力因素,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2)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思想性,如语文、历史等都是提高学生思想修养、进行人生观教育的重要教材,自然科学知识本身没有阶级性,但它所揭示的客观规律渗透着唯物思想和辩证法,是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基础。由于各学科都有广泛的思想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如能深入发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结合知识传授,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地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就能有力地感染学生,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如果教师不顾学科的特点,离开具体的教学内容,架空说教,节外生枝,生拉硬扯,不仅会削弱基础知识的教学,而且不可能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3)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品德教育。教师不仅要在上课时间向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而且还要注意通过作业、辅导、考试等各个方面,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做到教书育人,培养学生主动自觉、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勤奋学习、持之以恒、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去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行统一的总规律。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入的社会实践,因此,在传授和掌握知识时不能和实践脱节。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实践活动。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也是学生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的特点所决定的。书本知识对学生来说是间接经验,因而进行书本知识的教学应当特别注意联系实际。只有认真贯彻这一原则,才能正确解决教学中的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讲与练、学与用的关系,保证学生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要求是: (1)进行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学好理论。没有理论就谈不上联系实际,对学生尤其如此。为了使学生能自觉掌握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联系实际进行知识讲授:?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志趣、品德的实际;?联系科学知识在生产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实际;?联系当代最新科学成就的实际等。只有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才能生动活泼,使抽象的书本知识易于被学生理解、吸收,转化为他们有用的精神财富,而不致于造成学生囫囵吞枣,掌握的是一堆枯燥无味的死板的概念、公式和结论。当然,在一节课上联系哪些实际,应根据教学的需要而定,在这个问题上要求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 (2)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能力。首先要重视教学实践,如练习、实验、实习、参观等,这是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方面,它对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技能和技巧起着关键作用。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这种实践活动,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并予以督促、检查,这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其次,还要注意组织学生参加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为了克服从书本到书本,理论与实际脱节的弊病,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参观、访问、社会调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查,参加一些课外学利或科技小组的实际操作活动等,使学习书本知识与适当地参加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这样,学生通过运用知识于实践,大大丰富了自己的直接经验,补充了学习书本知识的不足,从而掌握比较完全的知识。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学生才能深刻理解知识,掌握技能,达到学以致用。如果只有教师讲,学生听,而无技能的训练,那么学生是否理解难以检验。即使他们理解了,也缺乏动手的能力。当然,如果教师不注意讲清基本概念便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练习、作业,那么学生一接触作业便会感到困难重重,达不到练习的应有目的。为防止两种片面性,近年来,人们在教学上提倡“精讲多练”、“精讲巧练”、“讲练结合”,都是为了使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三、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利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具体的事物、形象的语言或模型、图片、图表等,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使学生获得鲜明的表象,作为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概念的基础。 直观性原则是根据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和思维发展规律提出来的。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获得理论及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开始的。因此,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语言描绘,就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促使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对减少学生掌握抽象概念的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着重要意义。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直观教学的进行开辟了新的前景。今天,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各种视听手段,如电影、电视、电脑等进行教学,从而开阔学生眼界,发展学生思维,更快更好地掌握科学概念,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直观教具一般分两大类:一类是实物直观,包括各种实物、标本、实验等;一类是模像直观,包括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电视、电影、录音等。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实际,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直观是手段, 目的是为了通过直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运用各种直观方式时,要根据教学的具体任务、教材的性质和难易程度、学生的年龄特点,有目的地加以运用,防止为直观而直观。 (2)直观要与讲解相配合。教学中的直观不是比学生自发地看,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观察,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把握事物的特征,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讲解以解答学生在观察中的疑难,获得较全面的感性知识,从而更深刻地掌握理性知识。 (3)要充分发挥语言直观的作用。教师用语言作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能给学生以感性知识,形成生动的表象或想象,也可以起直观作用。语言直观可以不受实物、图表等直观所需的时间、地点、设备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取得直观的教学效果。就是在利用实物、标本、图表等教具时,为了加强直观教具的感染力,帮助学生抓住要点,避免只浮在表面观察或产生错觉,也有必要在演示的同时,辅之以讲解,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深入了解本质。 四、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文化科学知识的内在规律,采取有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 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视启发教学。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普名教学要求, 这是“启发” 一问的来源。后来,《学记》又发展了启发的思想,提出“道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这些思想极为精辟,至今对我们仍有积极意义。 在西方,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重视启发,他善于用问答方式去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正确的答案,这种苏格拉底方法被称为“产婆术”。也即是,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过程中起着助产的作用。文艺复兴后许多教育家都强调启发教学。第斯多惠在提倡启发教学上很有名,他的名言是: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影响下,通过自身内部的矛盾运动而进行的。如果学生的学习没有内在动力,则很难持久。所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启发的首要问题。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多个因素影响,如学生的兴趣、求知欲、情绪、态度、愿望。因此,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使许多一时的欲望和兴趣,汇集和发展为推动学习的持久动力。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上,最主要的是充分发挥教材本身的吸引力,以它的情趣、意境、价值以及在社会生活、生产、科研和人类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 (2)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使学生积极地思维,是启发的关键。为此,教师要注意提问、激疑,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茅塞顿开。常言道“问则疑、疑则思”,只要提问切中要害,发人深思,学生的思想便会活跃起来。然后,教师因势利导,使学生的认识步步深入,以获取新知。 教师在启发学生思考中,要有耐心,给学生以思考时间;要有重点,问题不能多,不能蜻蜓点水,启而不发;要深入下去,提出补充问题,引导学生去获取新知;不仅要启发学生理解知识,而且要启发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不仅要引导学生动脑,而且要引导他们动手。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用于实际,向他们布置由易到难的各种作业,让他们去独立探索,独出心裁地完成作业,以便发展创造才能。 (4)尊师爱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爱护、关心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有愉快的学习情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尊敬教师,信任教师,听从教师教导,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能进一步发挥。 五、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要求教师按照科学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逐步地、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发展。 循序渐进原则是科学自身发展规律和学生认识发展规律所决定的。科学本身有着严密的逻辑系统,其知识结构有必然的内在联系,是有序可循的;学生的认识能力是从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发展,同样是有序可循的。只有遵循这两个“序”来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才能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和技能,使他们由不知到知, 由不会到会,逐步提高和发展认识能力,并学会系统地学习,养成系统地、循序渐进的工作习惯。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要使学生打好基础,掌握好“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是构成学科体系的基干。为此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系统进行教学,不能随意增减,破坏知识的体系和完整性。 (2)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即使学生学习新知识时,也要和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和加深,使新知识成为已有知识的合乎逻辑的发展,并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知识的系统之中。 (3)要掌握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并且,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难点,而不能不分轻重平均使用力量。 (4)要系统地检查学生知识, 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习惯。教师通过必要的常规训练和系统的讲解,都可以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习惯。而系统地检查学生的知识更是培养学生踏实的、持之以恒的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 六、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持久地保存在记忆中,当需要时能迅速地再现出来,加以运用。 巩固性原则是由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所决定的。学生掌握知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捷径进行的。在较短的时间里学习大量的间接经验,必然出现掌握快、遗忘也快的现象。为弥补这个缺陷,教学中对已学的知识必须不断地巩固。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理解知识是巩固知识的基础。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必须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 留下极深的印象。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理解知识和巩固、记忆知识联系起来。当然,并不否定在教学中还应要求学生对一些知识的机械记忆,如年代、人名、外文词汇等。 (2)要及时地组织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和练习。“复习是学习之母”,复习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得到“强化”,长期保持在记忆之中。复习的方式方法和内容应不断变换,使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复习交替进行, 以减少大脑皮层的疲劳,给学生创造一个最佳的记忆状态。 (3)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要结合,而以运用意义记忆为主。尤其对中学生来说,应该训练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七、及时反馈原则 及时反馈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及时地把一个活动的结果,通过反馈信息再送回来进行比较、修正,影响下一个活动,以此来调节控制教学过程,使得教学有效地进行。 在教学中利用反馈信息,可以使师生顺利地交往和联结,可以判断教学的情况和预测教学发展的趋势,。从而使教学始终保持最优的动态平衡状态,朝着预定的方向进行。教学的稳定和平衡以及最佳教学效果的取得,使学生的有效输入能大幅度的增加,主要是靠反馈控制来实现的。教学的可控程度取决于信息流的畅通。反馈信息愈及时,学生获得学习成果的正确度愈高,反馈信息的转换率愈高, 教学效果就愈好。 贯彻及时反馈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和研究学生。在备课中要了解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发展情况, 以便确定本课的教学目的。在上课中,要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学习情绪、学习的积极性,并通过提问、练习等环节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2)要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课堂的练习、回答、讨论,要当堂给以正确的答案和评价。课下作业、考试也要让学生及早地知道正确的答案。学生及时了解到自己的学习结果,正确的得到强化,错误的得到纠正,使他们既看到自己的进步,也找到学习的差距。另外,应该看到,及时表扬、鼓励进步的因素,批评、抑制消极的因素,有利于促进优良品德和健康心理因素的形成。 (3)要善于利用教学的反馈,对学习的缺点、错误及时补救。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办法。 八、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特点,又要照顾个别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因材施教”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映。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其身心发展是不同的。即使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坚持“对具体事物作具体分析”,针对不同学生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可见因材施教原则是由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决定的。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了解学生的个别特点是搞好因材施教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德智体发展的特点,各学科学习的情况,有何兴趣、爱好与擅长以及不足之处,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处理好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在面向集体教学的同时要善于兼顾个别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布置课外补充作业等。 (2)正确对待个别差异,善于发现和培养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我们承认学生中的个别差异,是为了发挥他们的所长,弥补他们的所短,做到“长善救失”。因此,对待学生,无论是“尖子”还是“差生”都要热情关怀,耐心帮助和辅导,使“尖子”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使“差生”增强信心,通过刻苦努力逐渐赶上去。总之,教师要从他们已有的基础出发,善于发掘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因势利导。 第三节 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概述 教学方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实践和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它经历了古代、近代及现代,通过人们不断的继承、改造,逐步形成了现代教学方法体系。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式(的统一。过去,把教学方法只看作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传授知识技能、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是不客观的。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在教学实践中只强调教的方面,而忽视学的问题。事实上,在教学中没有没有教的学,也不存在没有学的教,这二者又不能互相代替。在使用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时,一定要照顾到师生双方的相互作用,不能片面地只考虑某一个方面。教与学是辩证地统一在教学方法之中的。 教学方法一般都是按照教学活动的外部形态区分来命名的。如讲(讲授)、谈(谈话、问答)、看(演示)、练(练习、作业)、议(讨论)等,都体现一种教学活动,具有独特的教学功能,不可能用其他方法来代替。它们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实行启发式,废止注入式是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启发式和注入式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教育观。 注入式也叫“填鸭式”,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把学生看成是一种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注知识,无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积极性被扼杀了,主动性也被泯灭了。教师仅仅是现成知识的传递者,而学生仅仅是一个接受器。 启发式认为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学生自己去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从而学会学习。 应该明确,启发式和注入式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是两种指导思想。我们之所以认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为启发式是各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是因为启发式教学符合辩证唯物主义提出的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理论;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衡量一种教学方法是否具有启发性,关键是看教师能否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而不能单从形式上去加以判断。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要有成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正确地选择教学方法。 一般说来,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 面: 1、教学目的和任务; 2、教学过程规律和原则; 3、本门学科的内容及其教学法的特点; 4、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包括生理、心理、认知等; 5、教师本身的条件,包括业务水平、实际经验、个性特点; 6、学校与地方可能提供的条件,包括社会条件、自然环境、物质设备; 7、教学的时限,包括规定的课时与可利用的时间。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统一考虑。不存在万能的方法,只用一两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无疑是不完善的。常言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每个教师都应恰当地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表现自己的教学艺术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练习法。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经常用于课堂教学,也用于课外的各种教育活动中。讲授的作用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较多的知识,并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智力得到发展,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受到教育。 讲授法包括讲述、讲解和讲演。讲述是教师对某个事物或事件做系统的叙述和描绘。讲解是教师向学生解释、分析和论证概念、公式、原理。讲述讲解各有侧重,但在教学中常结合使用。讲演是教师向学生不仅系统而全面的描述事实,而且要深入分析和论证事实,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科学的结论。一般在中学高年级采用这种方法。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讲授的内容应该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系统全面;既要使学生获得可靠的知识,又要在思想上有提高。 2、要组织好语言。讲授时,语言要清晰、准确、简练、生动、有趣,说话要通俗,切合学生年龄特点。要注意语法规则,避免不必要的口头语。语言节奏上要快慢适度,抑扬顿挫,音调高低、音量大小控制得合适。 3、讲授中要自觉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讲授是向学生系统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正是引导学生动脑思考的过程。因此讲授必须富于启发性,在讲授中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不仅使学生获得具体知识,而且要学会思考的方法。 4、恰当地运用板书与教具。板书和教具在讲授过程中可以补充口头语言的不足,通过文字和形象化手段给学生以更清晰、更准确、更鲜明的印象,对提高教学的效果有重要意义。 (二)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判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断推理来获得新知识的方法。谈话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运用知识去获得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有利于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初中,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常用谈话法。 谈话法可以用于检查复习活动,也可以用于讲新知识时的启发活动或用于一定阶段的总结性讨论。不过,谈话时对问题的设计和对学生应答的引导难度较大,容易失控而脱离中心。谈话比讲授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也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准备知识。通常,满堂问和满堂灌一样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应该根据需要与学生情况选用,最好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套应用。 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在上课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谈话的问题、顺序,如何从一个问题引出和过渡到另一个问题。 2、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有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适当。 3、淡话结束时,要结合学生谈话的内容进行总结,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明确的结论。属于道德内容的谈话,应提出行为方面的要求。同时还应提出谈话过程中学生发言的优缺点。 (三)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向学生演示有关实物和教具,或向学生作示范实验,使学生在观察中获得感性知识的方法。它的作用在于向学生提供生动的感性知识,使他们把理论知识与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形成概念;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观察能力。 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 1、作好演示前的准备。演示前,要根据教学需要,作好教具准备,选择典型的实物、教具。还要考虑好运用教具进行演示的过程。特别是演示实验,应先试作一遍。 2、要尽可能让学生利用各种感官,充分感知学习对象,获得深入的感性材料。 3、演示要适时。演示要紧密配合教学,及时进行,过早拿出直观教具或用完后迟迟不收藏好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演示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主要问题上进行观察,不在无关问题上分散精力。 4、演示要与讲解、谈话、讨论等方法配合好,要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进行观察。对演示所提供的材料,要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科学的结论。 (四)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在一定条件厂,引起某些现象的发生和变化,使学生在独立的观察研究中获得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在自然科学的教学中,越来越普遍地得到应用。实验法的优点在于首先是使学生通过亲自操作与观察获得直接经验,为学生建立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体系创造条件;其次,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从事科学探索的精神。 实验法分感知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两种。前者在进行新课之前做,为学新课做好感性认识的准备;后者在讲完新课后作为检验所学原理,巩固知识。 运用实验法的基本要求: 1、做好实验前的组织、准备工作。在学年或学期开始时,教师应按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本校条件,编好实验计划。内容包括本学年或本学期应该进行的实验题目,先后顺序,所需仪器、材料和用品等。实验前作好编组工作。要求学生作好理论准备(复习、预习)。 2、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指导。教师要巡视全班实验情况,如发现重要或共同的问题要及时向全班作指导,对困难较大的小组或个人要给予帮助,使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实验。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3、要做好实验总结。实验结束时要进行总结。可指定学生报告实验过程与结果,然后由教师做出明确结论,并对实验中的优缺点进行简要讲评,提出写实验报告的要求。 (五)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指导学生读书,不仅能使学生从书本中获得知识,受到教育,而且能培养学生读书的能力与习惯,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适应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终身不断学习的需要,都有重要意义。 读书指导法包括指导学生预习、复习、阅读参考书、自学教材等。指导预习,要向学生提出要求,进行启发,使学生通过阅读能初步了解课文, 为学新课做好准备。指导复习,要布置作业,提出明确任务,使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指导阅读参考书,要指定适当的读物或限定内容,并且因人而异提出要求,并给予知识和方法上的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自学教材,是在教师启发和辅导下学生以自学的形式学习新课,它有助于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运用读书指导法的基本要求: 1、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让学生带着任务、问题学习,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自主地掌握学习的方向、要求和质量, 自主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去实现学习的目的。 2、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朗读、默读和背诵的方法,浏览、通读与精读的方法,学会使用工具书,如字典、辞典、索引、注释等,学会作读书笔记,如做记号、作眉批、做摘要、摘录、写提纲和读书心得等。 3、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在个人阅读基础上,可适当组织学生开展讨论、笔谈、办学习园地等交流读书心得,以巩固和增强读书收获,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爱好。 (六)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争论、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近年来的经验证明,在中小学教学中,对一些重要问题如人物形象、基本概念、作业等开展一点讨论,确能提高教学质量。学生通过讨论、争辩,掌握的知识会更深刻、准确,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会更敏捷。 讨论法运用的形式可分为:课堂讨论和会议讨论;全班讨论与分组讨论。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1、选好讨论题目。抓好问题是讨论的前提。选择的讨论题目要富有启发性,具有吸引力,能引起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开展争论与辩论。 2、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启发引导。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发言,适时地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既不包办代替,又能在思维方法上给学生以启发引导。 3、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勇于争辩,寻求真理,实事求是,树立互相帮助,互相补充,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 4、做好讨论总结。讨论结束前,教师要简要地概括讨论情况,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纠正错误、片面或模糊的认识。 (七)练习法 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去深入理解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法也是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在各年级、各学科中普遍使用。 从练习的内容与方式上看,中小学教学中的练习包括:语言表达练习,解答问题练习,实验操作练习,绘画制图练习,作文和创作练习,体育、文娱体能技巧练习等等。 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1、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有积极的练习动机,才能提高练习的自觉性。明确练习的要求,才能避免盲目性,保证练习的质量,才能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 2、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科学地分配练习时间。教师要对练习方法进行讲解与示范;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进行个别指导,使练习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要按心理学要求,科学地分配练习时间。 3、要及时检查练习结果。学生及时知道练习结果,能使优点得到巩固与发扬,缺点与错误得到及时纠正。这是促进练习获得进展的重要条件。 4、严格要求。无论是口头练习,还是书面练习,或其他方面的练习,都要严肃认真,要求学生一丝不苟、刻苦训练、精益求精,达到最高水平。 以上介绍的七种中小学常用的基本教学方法,各有其特点和用途,也各有其局限性。它们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 三、几种值得研究的新方法 随着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发展,教学方法也得到了很大发展。教学理论和实际工作者为寻找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培养学习能力、发展智力的最佳方法进行了积极的努力,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同时也获得了具有一定意义的研究成果。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了“发现法”、 “暗示教学法”、“‘纲要信号’图示教学法”等,都是教学方法中值得注意和研究借鉴的新方法。 (一)发现法 发现法又叫问题法,50年代产生于美国。所谓发现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回答他们自己的疑问,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尽量发展学生认 识的可能性;帮助学生学会发现知识的思考方法,用自己的 头脑去获取知识。 发现法的积极倡导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他在 《发现的行为》一文中,对这种方法作过详细的描述。他指 出:“发现不限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布鲁纳认为, 发现,无论是由一个学生独自摸索出来的,还是由一位科学家在他那个领域的最前哨里栽培出来的,本质上都是重新整理和改造证据,达到新的水平。所以,从教学方法的角度看,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能够借助教材亲自去探索,主动去发现和概括出应有的基本原理等规律性知识,获得人类已有的认识成果和社会生活经验,在教学效果上要比死记硬背一些现成的概念和结论,被动地接受知识好得多。 运用发现法的一般步骤是: 1、创造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要解决或研究的问题,明确发现的目标或中心。 2、学生利用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某些材料,对提出的问题,做出一种或几种解答的假设。 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学生中如有不同的观点,可以开展争辩。 发现法的提倡者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具有以下优点:能充分发挥学生认识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使学生认识活动的内部过程经常伴有猜想、惊讶、困惑、期待,促使他们去寻找理由和证明。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用科学的观点来评价现象和过程,学到科学的认识方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是一条不经济的学习道路;它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练成必要的技能技巧。 运用发现法的要求: 1、鼓励学生,使他们相信自己能够解决问题,能够通过证据获得正确的结论,让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发生内在的兴趣。 2、帮助学生找出他们正在研究的问题和他们已经知道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如何对比事物,如何思考,促成学生的发现。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3、要帮助学生评价结论。 (二)暗示法 暗示法是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首创的。暗示法是运用心理学、生理学、精神病治疗学有关知识和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境,通过暗示、联想与想象、智力活动、体力活动、练习、音乐等方式的综合运用,巧妙地利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充分挖掘心理潜力,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每一分钟都是享受。它能用较短的时间学到较多的知识技能,而且记得牢。目前正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学校里实验。 暗示教学,常常运用以下一些活动方式: 1、教师说明新课文; 2、教师读单词、句型或课文,用不同的声调连读三遍(如第一次用谈话声调读,接着用私下耳语声调读,最后用十分得意的声调读),学生看着课文上的字型,默默地跟着读; 3、播放音乐(或悦耳的鸟鸣声)。教师按着每秒一拍的音乐节奏,再把课文连读三遍,读单词时每个词占四拍,间隔四拍;这时,教师告诉学生,舒服地靠在椅子上,可以闭上眼睛,听读单词的四拍屏住呼吸,在间隔时呼气和吸气。 4、学生分组(二三人一组),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利用新学的语言进行对话; 5、在这之后,学生再将课文读一遍; 6、重读所学课文; 7、全体用新学的语言唱歌、做游戏或演戏。 这种方法一般不是用于一节课,而是用于一个学习阶段,至少要连续几天。课后要使用所学到的材料及时地测验,以便发现没有掌握的内容,加到以后的学习材料中去。 学生编班前必须进行心理测验,以便分配角色。每班十到十四人,男女都有。同时选出一个性格活泼、办事认真又有组织能力的人当班长。教室中不用课桌,而是将十几把安乐椅排成半圆形,并备有黑板、银幕、投影器和播放音乐的器材。 (三)“纲要信号”图示教学法 “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是由前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提出的。他在近三十年的教学实践中,在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创立了一整套新体系,其核心是“纲要信号”图表。 所谓“纲要信号”图示,就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教学辅助工具。它通过各种“信号”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把所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有时一张图表仅由数个“信号”组成,有时一张图表可以包括教科书中二三节甚至四五节课的内容。大型图表 可以分成几“块”,还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标明知识的重要程度,他认为,“纲要信号”图表应由富有教学经验,具有一定心理学、教学论方面理论知识的教师和专家负责制作,以保证图表的科学性、逻辑性、直观性和趣味性,使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和视觉记忆能力,并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加快教学进程。 如前苏联学校七年级有一节历史课,讲到俄国土地战争中雷姆尼克河畔上的一次战役,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苏沃洛夫率领的俄国军队有七千人,奥地利盟军有一万八千人,土耳其军队则有十万人。土军把奥军团团围住,但丝毫没有注意到距离较远的俄军的动向。苏沃洛夫乘敌不备,连夜兼程,以骑兵迂回袭击敌人的侧翼和后方,使敌人溃不成军,狼狈逃窜。 这一战役的“纲要信号”图表如下: 这个图表简明扼要,能使学生对当时战役的进展情况产生鲜明印象。 “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把课堂讲授和复习巩固分成以下六个阶段: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1、教师按教学内容详细讲解。 2、出示“纲要信号”图表,进行第二次讲解,突出重点,分析难点。指出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加以概括。 3、把小型“纲要信号”图表分发给每一个同学进行消化,然后将图表贴在各自的手册里。与此同时,把课上使用的大型图表贴在教室的墙上,以使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经常复习巩固,或弄清课上遗留的问题。 4、要求学生回家后按教科书扣“纲要信号”图表进行复习; 5、第二次课,让学生根据记忆,在各自的练习本上画出前节课上的“纲要信号”图表。 6、让学生在课堂上按图表回答问题。 为了更好地发挥“纲要信号”图示教学法的作用,还规定必须采取如下辅助措施: 1、建立练习完成情况登记表。让学生每次完成作业或测验后,自觉在相应的表格内作上记号,以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不断进步的信心。登记要成为鼓励学生的手段,而不应使它成为对学生施加压力的措施。 2、制订相互检查登记表。教师在每讲完五六节课后,提出二三十个问题,先由教师逐题解答,然后让学生作好准备,在一个事先指定的时间里互相回答,互相检查,将检查 结果记录下来,填入表内。 3、公开学生成绩表。教师将课内外的全部成绩都登记在一张表上。五分用钢笔登记,三、四分用铅笔登记,二分则暂不登记。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他和老师方便的时候重新解答,改变成绩表上的分数,以防由于偶然原因成绩不佳而失去学习信心。 复习思考题 1、教学过程的含义是什么?影响教学过程运转的因素有哪些? 2、请谈谈你对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 3、学生掌握知识有哪几个基本阶段?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4、何谓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在教学中两者处于何种地位,有何必然联系? 5、试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 6、为什么说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好坏的标志是什么? 7、教学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贯彻各教学原则时应注意什么基本要求? 8、什么是教学方法? 9、我国教学的基本方法有哪些?运用这些基本方法的要求是什么? 10、何谓发现法、 “纲要信号”图示法?运用这两种方法的步骤是什么?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第八章 教 学(下) 本章主要阐述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问题。 第一节 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为完成教学任务,除必须有一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外,还必须依靠和运用一定的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为实现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解决得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教学的规模与效果。在教育史上先后出现了许多教学组织形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个别教学形式。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都采用个别教学的形式。在个别教学中,学生年龄不一,程度不齐,教学内容不统一,教学进度也不一致。教学没有统一要求,由教师随意决定。个别教学最显著的优点是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在这种个别教学形式下,必然是教学规模小,教学速度慢,教学效率低,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发展。 2、班级上课制。在西方从中世纪末开始,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繁荣进步,要求学校增加教学内容,扩大教育对象。于是个别教学便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了,班级上课制则应运而生。于是,在16世纪欧洲的一些国家学校中,出现了班级上课制的萌芽。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在其所著的(大教学论)中,奠定了班级上课制的理论基础。此后,班级上课制在欧洲许多国家的学校逐步推广。我国最早采用班级上课制的是1862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真正普及推广是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校以后,我国才由封建学堂 的个别教学逐步过渡到实行班级上课制的新式学校。 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编为不同的班级,根据课程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在班级上课制中,同一千班的每个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进度必须一致,但开设的各门课程,特别是高年级,通常由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教师分别担任。班级上课制的最显著优点在于它比个别教学的效率高,一个教师能同时教几十个学生;比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所以,班级上课制便逐渐得到推广。 班级上课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最主要的是不能充分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不能照顾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及优、差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对创造性人才需求的日益迫切,20世纪初以来,许多国家的教育界人士都致力于改革班级上课制。 3、道尔顿制。道尔顿制是由美国道尔顿城一位叫柏克赫斯特的教育家于1920年提出并试行的。按照这种教学形式组织教学活动,班级被打乱,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 由学生独立学习教材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通过后再进行下一步学习。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志趣不同,教师则按月安排给每个学生各自不同的任务和内容,并与学生签定实施“工约”。 道尔顿制的特点在于重视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在良好的条件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所以这种教学形式曾得到杜威的肯定和赞许,并一度在美国流行,并在本世纪20年代初传入中国。然而,实践证明,否定教师主导作用,脱离教师指导和组织的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不利于提高教学成效。因此,道尔顿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它注重学生自学与独立作业的意向,对后来的一些教学形式和教学改革却有很大影响。 4、分组教学制。分组教学是把学生按能力或学习成绩分为不同的班、组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普及义务教育得到了实施和推广,社会各阶层子女大批进入学校。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学习条件不同,因此,在同一班级的学生中,学习成绩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据此,一些教育人士认为,传统的班级上课制不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主张打破按年龄编班的齐步前进的形式,于是提出了按学生能力或学习成绩分班、分组进行教学的形式,并在一些国家实行。 分组教学主要有两种: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 外部分组主要是在一所学校内,打破传统的年龄分组,按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成绩分设:学习年限长短不同,教学内容也不同;学习年限不同,教学内容相同;学习年限相同,教学内容不同的几种形式进行教学。 内部分组主要是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前提下,根据一段时间教学后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差异,分设课程内容深浅不同或课程进度快慢不同的若干小组进行教学。 目前,分组教学仍在美、英、法、德等国家实行。分组教学的优点在于它照顾了学生在学习和能力方面的客观差异,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但分组教学也存在着可能会给各类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一定不良影响,不利于提高各类学生的水平等许多弊病。 二、我国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 我国学校的教学主要是采取班级上课制这种组织形式。在我国,班级上课制主要有: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教学的辅助形式——个别指导、现场教学;教学的特殊形式——复式教学等。 (一)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班级上课制的基本形式,它是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形式进行教学的。班级上课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虽几经改革,至今仍然是我国乃至其他国家的教学基本组织形式。这是由于它具有其它教学形式无法取代的优点,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上仍然能起主要的作用。它的主要特点与功能如下: (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它有一套严格的制度:如按年龄、知识水平编班制度;学年、学期和学周制度;作息制度;课堂纪律与常规等,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使教学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转并获得一定质量。 (2)将每一“课”规定在统一而固定的单位时间里进行,比较科学。每节课45分钟左右,是统一固定的。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间歇和休息,有劳有逸。这样,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认识规律,保证学生能精力旺盛地开展学习。 (3)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知识。班级上课制以周课表方式科学地安排各科教学,使之有条不紊地交错进行,确保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掌握各学科的系统知识,完成预定的教学计划。 (4)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在班级上课制中,一个教师可以在同一时间内,面对几十个学生施教,使学生获得统一的、系统的科学知识。教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各种教师还能在统一的教学计划的指导下,协调一致对学生施加影响。这是一种比较经济有效的提高教学工作效率的形式。 2、课的类型和结构 课堂教学是教师以连续上课的形式来进行的。由于每节课所要完成的任务不同,因此就有了不同类型的课。正确划分课的类型,能使教师明确每堂课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合理搭配选用多种课的类型。 (1)课的类型。课的类型主要有:单一课和综合课。单一课是指在一节课内只完成一种主要任务的课。主要有: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综合课是指在一节课内完成多方面教学任务的课,如包括传授新知识、巩固已学的知识、培养技能、检查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等。综合课一般多用于小学和中学低年级。 (2)课的结构,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课的结构是由课的类型决定的,不同类型的课有不同的结构。 常用的几种课的结构如下: 综合课的结构由如下几部分组成: 组织教学。这是使学生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通过组织教学,不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遵守课堂纪律。组织教学的方法灵活多样,教师要有教学的机智,善于处理教学行进中的偶发事件。这个环节应贯穿于课的始终。 检查复习。这是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 了解学习质量,督促学生按期完成作业,为讲授新教材作好准备。这是加强新旧知识联系的重要一环。检查可以采用口头的、书面的或实际操作等方式。检查后一定要给予评定,肯定优点,纠正错误。 讲授新教材。这是课的中心部分。教师通过讲解或指导学生自学,让学生感知新教材。 巩固新教材。这是帮助学生对当堂所学内容加深理解,及时消化、巩固。在巩固过程中,还带有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情况的作用。巩固可采取复述、提问、阅读教科书、练习、实际操作等方式。 布置作业。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布置作业分量要适度,要求应明确,难易适当,对难度大的内容要作适当的提示。 综合课在一节课内要完成多项教学任务,所以讲授新课的时间一般在15,25分钟 ,10多钟左右。综合课最适宜于小学,之间,而检查与复习旧课、巩固新课的时间约5 然后新授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检查或复习,提出新课的目的、内容要点与学习要求,讲授新课(主要部分), 小结,布置作业。 技能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提出培养技能技巧的目的、要求,教师讲解原理、范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例或作示范操作,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进行练习(主要部分),小结布置作业。 复习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提出复习目的与要求,引导学生复习(主要部分),小结,布置作业。 单一课的时间分配,主要部分约占30,40分钟。 课的类型和结构是由教师设计的。由于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不同,各门学科教学法的特点各异,同一类型的课在不同班级和不同学科中,它的结构也有所区别。教师进行教学时,所采用的方法对课的结构也有很大影响。如同样是传授新知识的课,运用讲授法和谈话法,在结构上就有明显的不同。因此,不能把课的结构凝固化。教师教学除了有预定的教学目的和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之外,还必须根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安排课的结构。 (二)教学的辅助形式 前面谈到,课堂教学只是教学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并不是唯——的。由于教学的目的任务不同,学生中又存在着差异,因此,教学还要采取其他的辅助形式。 1、个别指导 这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在我国实行的是班级上课制。班级教学较多的是从学生的年龄、程度等方面的共性出发去进行教学。但是,每个学生在学习上有其特殊情况和需要照顾之外,为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无论是学习上优秀的、一般的或较差的学生都应对他们进行个别指导,这是班级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 个别指导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课外进行,更重要的是还要做好课外辅导工作。辅导的内容包括: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启发、诱导、示范;解答学生的疑难;帮助学生明确作业的目的、要求与方法;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帮助解决。个别指导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视学生具体情况而定。通过个别辅导,使各程度的学生都能各有所得,各有提高。 2、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是利用与教学对口的现场,通过现场的实物、过程,以及有关人员等进行教学的一种辅助的教学组织形式。它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也可以把班级划分为若干小组进行。 现场教学可以把教材同学生直接看到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紧密地联系起来。它可以改变学生认识活动的结构,是对课堂教学的充实和完善。它一般通过参观、实习等方式进行,这种形式突破了课堂教学的某些局限性,从而使教学活动具有新的性质。它适用于各门学科的教学。 要使现场教学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通过现场教学,要解决哪些问题?要完成哪些任务?教师和学生以及现场有关人员都要清楚。 (2)要在教师的领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注意发挥现场有关人员的积极性,主动地争取他们的指导。 (3)教师应到现场与有关人员共同备课。教师不仅要钻研教材,而且要结合学生、现场实际情况细致地与现场人员共同研究。根据教学的任务确定现场教学的内容、程序、方法,共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保证教学有计划地顺利进行。 (4)现场教学必须和课堂教学正确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等具体情况,作统一、合理的安排,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的特殊形式——复式教学 复式教学是由一个教师在同一教室、同一节课内,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年级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一个年级的学生讲课时,其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他年级的学生自学或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然后按计划交替地进行。 复式教学是由于一定地区的教育条件和经济条件落后或不平衡而产生的。它大多适应于学生少、教师少、校舍和教学设备差的地区。它对普及教育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新中国建立后,为了普及教育,在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山区、牧区和农村采用了复式教学。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为普及教育,在广大农村,特别是偏僻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复式教学其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优势仍然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复式教学是班级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点是:教学学科头绪多,讲课时间少,教学任务重,组织难度高,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一个教室里干扰多。因此,备课复杂,对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时间的分配和教学秩序的处理等,有更多的要求。 复式班的编班通常有几种形式: 单班多级复式:一所学校只有一个教室,所有年级的学生都在—起同时由——名教师授课,叫单班多级复式。 两班三、三级复式:一所学校有两个教室, 由两名教师担任四个或六个年级的教学工作,可采取两班二、二或三、三级复式编班。或间隔年级编班;或相近年级编班。 三班二级复式:一所学校有三个教室,由三个教师担任六个年级的教学工作,可分为三个二级复式班。 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从教师教的角度来看,教学活动包括:备课、上课、课外辅导、批改作业和教学评价等基本环节。教学评价另有专节在后论述,故此处只分析备课、上课、课外辅导和批改作业。 (一)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一节课上得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的准备工作。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要求教师课前必须认真地备好课。 备课主要以教师个人钻研为主,辅之以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一般要求就确定教学目的,统一教学要求,安排教学进度,分析和确定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研究教学方法等方面,开展商讨和互助,而不是要求订出一个固定的、统一的上课方案。集体备课必须在个人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 教师个人备课必须做好如下三方面工作: 1、钻研教材。包括研究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资料。钻研教学大纲,主要是弄清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除了研究本学科的教学大纲外,还要了解临近学科的大纲。在钻研教学大纲的基础卜,教师必须深入、全面地掌握教材。教材是一个整体,备课不仅要掌握一节、一章的内容,还要深入、全面地熟悉全学年以至本学科各年级的教材。 教师钻研教材,不能就教材钻研教材,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教师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对教材才能钻得深,用得活,讲得才能深入浅出,得心应手,课堂上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才能应付自如。 2、了解研究学生。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观察、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他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等。在此基础上,还应对学生学习新知识会有哪些困难,可能产生哪些问题,要采取哪些预防措施,对于这些问题教师都应有预见,才能使教学卓有成效。 3、考虑教法。要把教科书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决不可照本宣科,而要合理、科学地组织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考虑教法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确定课的类型,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如何安排每一节课的活动,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如何进行课外作业等。 在做好以上工作基础上编制出三种教学计划: 1、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在开学前编好。它的内容有:对学生情况的简要分析,明确学期(或学年)的教学总目的,教学大纲或教科书的章节或课题的内容,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各课题的教学时数及课时安排等。 2、课题(单元)计划。指对大纲中一个较大课题或教科书的一个单元进行全盘考虑后订出计划。包括课题名称,本课题的教学目的,课时划分,课的类型,教学方法,必要的教具等等。课题计划应在开学前编好。 3、课时计划,即教案。上课前,教师一定要写好并熟悉教案。一个完整的教案应有下列内容: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日期和时间,课题,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步骤),备注等。教案的编写可以有详有略。一般说来,新教师缺乏经验,需要写得详细些,老教师可以简略点;浅近的教材,可以简略点,难度较大的教材应详细些。 (二)上课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课上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要上好课必须遵守下列要求: 1、明确教学目的。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正确地决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教学目的既包括知识教学目的,也包括思想教育目的,两者是相互联系的、统一的。目的确定以后,教材的组织,练习的选择,教法的运用,课堂组织结构等,都应贯穿这一目的。也就是说,师生的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的进行,全力以赴地实现目的。 2、合理地组织、安排教学内容。每一个教师都应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重新组织,处理教材,形成一个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前后有序,张弛适宜的结构,使知识结构优化、个性比。因此,钻研教材不仅是对教材的理解领会,还包括对教材的加工处理。学生熟悉的内容可以少讲,突出重点和难点。 3、正确地贯彻教学原则和足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在一节课里,学生能否正确地领会知识,把课上的东西真正掌握住,并将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是和教师能否正确地贯彻教学原则和灵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的。为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以正确的教学原则为指导,灵活巧妙地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 4、组织好教学活动。教学要有高度的计划性和组织性。上课开始,就要立即安定情绪,引导他们作好听课的心理准备,随即积极投入学习活动。然后,按预定教学进程,什么时候讲,什么时候练,如何演示观察,如何提问、讨论和归纳结论,如何板书„„等都要组织得非常妥当、严密有序。整个课堂都应井井有条,师生都处于积极状态,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要防止和消除破坏课堂纪律的不良现象发生,对偶发事件要机智地处理,不使其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 5、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组织得好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学效果好,主要看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第二,上课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因此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都要充分调动起来。教师教得引人入胜,学生学得津津有味,这样的课才称得上一节好课。衡量课的标准归根到底是看教学的效率,不能只看教师教的如何,还得看学生学的怎样。 (三)批改作业 作业包括课内和课外作业两种,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它可以使学生巩固、消化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技巧,发展智力,学会独立思考,科学地利用时间。还可以培养勤学苦练、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中小学生要完成的作业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如预习、复习教科书,阅读有关文艺、科技书籍等;各种口头作业,如口头回答、朗读、复述、背诵等;各种书面作业,如演算习题、绘制图表等;各种实践作业,如观察、测量、社会调查、访问等。 布置和批改作业应注意: 1、布置的作业应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要具有启发性和典型性,兼顾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2、作业分量要适中,难易适度,应有一定难度,但必须是一般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不可搞“题海战术”而使学生负担过重。更不能把作业当作惩罚手段,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和搞疲劳战术。 3、布置作业要提出明确的要求,规定具体完成的时间。要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方法进行指导。 4、对学生作业应及时批改,以便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及时、认真、细致地批改。要适时讲评,指出共同性的错误,分析原因,纠正错误,表扬优秀。批改作业的方式有:全面批改、重点批改、轮流批改、当面批改、师生共同讨论批改、指导学生相互批改等。 (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实行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之一。它是上课的一种补充形式,但不是上课的继续和简单的重复。 课外辅导有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两种形式。辅导的任务和内容有: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习方法;给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和因病、因事缺课的学生补课;对学习成绩优异在某方面表现出特殊才能的学生“吃小灶”,给予个别指导,扩大和加深他们的知识领域,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 课外辅导必须从辅导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分别确定辅导内容和具体措施。这样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才能收到实际效果。同时,课外辅导只有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要把课外辅导变成变相上课。 第二节 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概述 (一)教学评价的概念 教学评价是指依据教学目的,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科学判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施、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结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进行课程评价。本节主要讨论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教学评价既不同于传统的考试,又有别于科学实验。它是一门交叉科学,它综合着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数理统计学等科学内容。 (二)教学评价理论的提出 教学评价属教育评价的范畴。它作为一门专门的理论研究, 比起教育学、教学论要晚得多。人类最早对教育、教学效果进行测定的手段是考试。主要是采取口试或笔试的方式来检查学习者的成绩。这种方法延续至今,成为学校测定教学成绩的传统手段。考试作为一种古老的制度,不仅用于学校教育,而且被历代统治者作为取仕的重要形式。但长期实践证明,把考试作为唯一测定学生学习成绩的手段,或用来选拔官员,弊端很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多,因而是不完全可靠的。 随着自然科学的创立与发展,进入20世纪,西方的一些学者试图把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用于完善考试方法,兴起了盛极一时的教育测验热潮。如英国科学家高尔顿最早把统计学原理用于测试,创立了考试分数常态分布曲线理论。189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纳设计了一套智力测验方法,并于1905年在西蒙的协助下制成智力测验量表。后来智力测验就被用来考查学生学习成绩,材;为“成就测验”, 力求测验的方法客观化、标准化、数量化、等级化;但实践证明“成就测验”的客观性并不完全客观,要在一个受教育者的心理品质、知识素养、实际技能和创造能力,都予以量化,客观上存在很多困难。得出的结论,也十分没把握。 从30年代起,美国一些教育家深感教育测验不适应。为了证明教育测验的片面性,进步主义教育联盟在艾钦的领导下,就此进行了长达八年的研究(1933—1940年),在教育测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评价理论。这种理论主张评价教育效果,不能只测量学生的某些能力和特征,而应根据教育目标评价学生发展成长的进程和水平。因此需要借助于一套包括传统考试、科学测验在内的综合性方法来对学生进行评价。 由于教育评价理论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具有一定进步意义,因此,二战后迅速获得国际性的赞誉, 为各国普遍采用,并把教育评价的技术水平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 现代教育评价有显著的特点:它是以促进学生发展和达到教育和教学目标为中心的评价;不仅重视测量学生的知识,而且重视测量学生的智能与品德;不仅重视总结性评价,而且重视形成性评价;不仅由评价者作评价,而且注意自我评价的作用;不仅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而且用于评价课程、教师教学和教育的各个方面。 (三)教学评价的功能 教学评价的功能一般有如下几方面: 1、诊断。通过在学期、学年或教学过程开始之前进行的测验,教师可以了解某个学生在特定学科的特定阶段,其知识、技能和能力已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学生:学习不利(或有利)的原因,据此确定对该学生的具体施教措施,设计适合该学生学习准备的教学目标和学习单元。此外,学期、学年或教学过程开始之前进行的诊断性测验” ,可以帮助教师和学校对学生分班分组,予以适当安置。 2、反馈。肯定的评价一般会对学生的学习起鼓励作用;通过评价,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得到教师承认,心理上获得;满足,从而会强化其学习的积极性。否定的评价往往会使学生产生焦虑,而适度的焦虑则可以成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因。对教师来说,经常进行的各类测验结果,可以使他们及时获得有关教学过程各个方面实施情况的信息,发现自己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并根据获得信息修正、调整或改进教学工作。 3、定向。测验内容、评价标准常常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标准,从而左右学生的努力方向、学习重点和学习力量的分配。如果评价的标准和测验的内容能有效地反映学校或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要求,那么,学生受考试内容和平价标准引导的倾向便会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向特定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迈进。 4、证明。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尤其是某一课程或某段教学过程结束之后进行的终结性评价,可以作为证明学生掌握程度、能力水平或学习水千的证据。这些证据,是学生升级、上级学校选拔新生及用人机构录用工作人员的基本依据。同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也可“预言”该学生以后的学术或工作能力。 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可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评价教师工作质量的依据。尽管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不能完全归因于教师的教学,但是,学习成绩可以作为证明教师教学工作质量的基本依据是不能怀疑的。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5、教学。考试或测验,其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经验的活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各种测试,其本身也可被看作—种教学活动。一方面,考试或测验可促使学生在测验之前对教材内容进行复习、巩固, 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各种测试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教学评价的上述功能,决定了它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没有评价这项工作,教学就难以顺利进行,它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 (四)教学评价的种类 由于出发点和标准不同,教学评价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常见的分类有: 1、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学年或教程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它包括各种通常所称的摸底考试,以弄清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发展情况,学习上的特点、优点与不是之处。其目的不是给学生贴标签,证明其在学业上“能”与“不能”,而是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以便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为引导该项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及时评价。形成性评价主要在一个单元、课题或新观念、新技能的初步教学完成后进行。测试的次数比较频繁, 内容范围较小。其目的是利用各种反馈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使教学在不断的测评、反馈、修正或改进过程中趋于完善,从而达到教学的终级目标。 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刘?学生学习成绩的总评,也称终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着眼于学生对某门课程整个内容的掌握,注重于测量学生达到该课程教学目标的程度。其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因此,总结性评价进行的次数不多,一般是一学期或一学年两、三次。期中、期末考查或考试以及毕业会考等均属此类。 2、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可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 相对性评价,是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它宜于选拔人才用,但不能明确表示学生的真正水平,不能表明他在学业上是否达到了特定的标准。 绝对性评价,它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别为目的。所以,绝对评价也称目标参照性评价。它宜用于升级考试、毕业考试、合格考试,不适用于甄选人才。 二、教学评价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直接认识被评价者行为的最好方法。它适用于在教学中评价那些容易量化的行为表现(如兴趣、爱好、态度等)和技能性的成绩(如唱歌、绘画、手工制成品等)。为提高观察的可靠性与精确度, 一方面应使观察经常化,记一些学生的行为日志或轶事报告,使评价所根据的资料更全面;另一厅面可采用等级量表,力求观察精确。 行为日志或轶事报告,一般都用来记录学生的有意义的或异常的行为表现。对于重要事实,如实描述行为的发生经过,并可以作简要的解释、说明。行为日志,可由教师为全班学生专备一个本子,每个学生占若干页,以记录其突出的行为表现。行为日志由教师保管,轶事报告则需交教导处,供研究学生工作之用。 等级量表,常用于评价学生的技能和美术、手工作业等成绩,能大大提高评价的精确度。制作等级量表,首先要确定应从那几个方面(项目)对学生的行为或作业进行评价;其次要确定分几个等次,如优良中差;再次确定每一项的各级评定标准,然后便可归纳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成为评价学生某种技能或作业成绩的等级量表。等级量表要简明扼要。 (二)测验法 测验主要以笔试进行,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它适用于对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成绩评定。 1、测验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 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如果一个测验在反复使用(如对同样对象多次进行)或以不同方式使用(如换成等值试题进行)都能得出大致相同的可靠结果,那么这个测验的信度就较高。否则,信度则较低。信度是测验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十分充分的必要条件。因为影响信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测验的长度,即包含题的多寡程度;测验的时间;受试者的身心状态,如情绪紧张,身体不适;测验的指导说不清,评分标准不一致。 效度:是指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它所要测出的东西。一个测验的效度总是对一定的测验目标而言的,故不能离开特定的目标笼统地判断这个测验是否有效度。要知道,一个对某个目标有效的测验,对其他目标不一定有效。如论文式测验对测定学生的能力效度高,而对测定学生的知识面则效度低;而客观性测验则宜于判明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不宜测定他们的能力发展水平。 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试题过难或过易都不能准确测出学生的真实成绩。所以,一个试卷总的来说难易要适中,卷面上的试题既要有难度较大的,又要有较容易的题,做到难易合适。 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区分度与难度有关,只有在试卷中包含有不同难度的试题,才能提高区分度,拉开考生得分差距,使水平高的得高分,水平低的得低分。 2、测验的种类。测验的形式有多种,常用的测验有:论文式测验、客观性测验和问题情境测验。 论文式测验:是通过出少量的论述题要求学生系统回答以测定他们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测验。其优点是能考察学生的理解力和表述能力。主要缺点是评分缺乏客观性,易受阅卷人主观意志的影响,评分的出入比较大。 客观性测验:以评分客观而得名。它是通过出一系列客观性试题(包括是非题、选择题、填空题、改错题和问答题)要求学生回答来测定他们的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测验。其优点是取样广泛,命题知识覆盖面大,答案明确,但亦有缺点,编制测验试卷任务繁重,难于测定受试者的能力。 问题情境测验:是通过设计出一种问题情境或提供一定条件要求学生完成具有一定任务的作业来测定学生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测验。其优点在于,能够测定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其知识覆盖面小。 (三)调查法 是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进行学生成绩评定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教师对学生的成绩有疑问则需调查解决;特别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和习惯更需要调查。 常用的调查方法有座谈和问卷。通过座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兴趣、需要、态度和课后学习情况。座谈必须有准备。首先应明确座谈的目的;其次要注意座谈内容的顺序安排;再次,参加座谈的人员应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问卷,是通过预先设计好的调查题要求学生笔答以获取有关评价资料的方法。问卷要简明扼要,只提调查者希望知道的问题。问卷是一种自由形式的答题,所以答案是否真实,有时很难控制。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调查易带主观性,掌握的情况可能不够全面,甚至失真,其结果常有误差,因此,对于调查的材料必须认真分析,去伪存真。 (四)自我评价法 这是教学评价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自我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目标,正确评价自己,认识自己在学习上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主要有下述方法: 1、运用标准答案。学生在课堂或课后完成计算性独立作业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作业题的标准答案,由学生自己核对作业的正误并进行评定。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作业的自我检验和自我评价的良好习惯。 2、运用核对表。论文式作业与绘画、手工等技能性作业,无法制定标准答案,一般采用核对表进行评定。核对表规定作业的质量要求,可以由教师根据不同作业的特点自行制定。如中学作文可以制定如下核对表:作文切题,清楚地表述了中心思想;构思新疑,言之有据;结构严谨,层次、条理清楚;文句通顺,标点符号正确,没有错别字等。 3、运用录音机、录像机。学生进行语言、朗诵、唱歌、舞蹈、体育等练习,可以运用录音机、录像机将。自己的语言与动作录下来,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作自我分析与评价,认 识自己的优缺点,以便自我纠正与提高。 三、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 (一)中小学考试制度 我国中小学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以考试的形式进行。我国中小学的考试制度主要由考查和考试两部分组成。 1、考查 考查一般是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绩进行的一种经常的小规模或个别的检查与评定。安排考查,可以由教师自拟计划、自己确定时间、自行命题和规定答案,并做出评定。它有以下几种: 口头提问。这是平时运用比较普通的一种考查方法。教师通过口头提问,可以当场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而且,在教师对学生回答感到不满时,可以进一步补问,容易较好地了解学生真实情况;不足是如果处理不好,容易使未被问到的学生处于消极观望之中。因此,教师提问要面向全班学生,对学生的答题要让大家补充或简要评论。带有考查目的的详细提问,应予评分。 检查书面作业。书面作业的检查,是大量的和经常的,教师可以从作业中了解学生的知识质量和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对较普通的问题,要及时记录下来,以便课上指导改进。比较复杂的作业,应该评分或评等。 书面测验。这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小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普遍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书面测验一般在课题或单元教学结束后进行。可以事先学生,让学生进行专门的复习,平时一些小测验,也可事先不通知学生,以督促学生经常复习功课。各种形式的书面测验次数、分量、难易程度、时间长短都要安排适当,学科之间还要互相协调,以防次数太多、时间太集中,增加学生负担。测验后,教师要及时评阅,进行讲评,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优缺点,以便改进。 2、考试 考试一般是指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阶段性或总结性的检查与评定。考试由学校或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有的还统一命题和统一组织阅卷、评分。其目的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质量做出全面检查与评价。 中小学考试一般有期中考试、学期考试、学年考试和毕业考试。考试应当停课进行。预先公布日期、安排考试科目的顺序时间、组织复习,使学生考出自己的水平,获得好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的成绩。 考试的方法有口试、笔试(开卷、闭卷)和实践考等,采取哪种方式,应根据学科特点、内容和考试的具体要求,灵活运用。 (二)编制试题的要求 要搞好阶段性和总结性的考试, 比较准确地测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必须编制好试题,即命题。要科学地命题,应做到如下几点: 1、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命题。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是教和学的依据,应成为检查教学效果的标尺。离开教学大纲、教科书的内容,随意拟题,出一些离奇古怪的偏题、怪题,是不足取的。 2、命题知识的覆盖面要宽。要正确处理基础、技能、智力三方面的关系,既要有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的题目,又要考查技能的熟练程度和智力的发展水平。要以基础知识为主,兼顾理解、记忆、分析、综合、操作运用等几方面。要克服传统考试偏重记忆知识,忽视考理解力和能力的偏向。 3、题目的分量与难度应相互配合,达到适量可行。分量要从考试时间的长短和学生的实际水干出发,考虑学生上、中、下的差别,使各类学生都得到鼓励。一般是记忆和理解性题目可多些,而独立运用知识、深入思考的综合提高题应相对少些。 4、命题方式可以多样化,把选择填空、比较异同、改正错误、解释概念、计算应用、议论评述、分析原理、摘要编写等形式结合起来。 5、考题必须语言明确、表面清晰、概念周严,准确反映本意,防止学生发生理解上的错误。 (三)评分标准和记分法 考查和考试一般都是以分数来表示学生的学业成绩的,所以,评分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工作。为对学生考查和考试的成绩准确地评分,就必须熟练地掌握评分标准和记分法。评分标准一般要注意下述几方面: 1、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客观公正地评定。 2、既要考虑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又要考虑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智力发展情况。 3、要注意书面和口头的表述能力及在口头、书面回答和实际操作中所犯错误的数量与性质。 常用的记分法有百分制和等级制两大类:?百分制记分法;?等级制记分法。 等级制记分法包括:文字等级记分法,如甲、乙、丙、丁;优、良、及格、不及格;数字等级记分法,如5、4、3、2、1等。 一般说,题的数量多,便于打小分的,用百分制较便利;题的数量不多、开卷、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题等级制较方便,为便于总评,也可把等级制换算成一定的分数,与百分制统一起来。 复习思考题 1、历史上先后运用过哪些主要教学形式?各有何特点? 2、什么是班级上课制?它有何优缺点? 3、课有哪几种类型?各类型课的结构是怎样的? 4、教学工作有哪些基本环节?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5、教师怎样进行备课? 6、如何评价一堂课? 7、什么是教学评价? 8、什么是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什么是相对评价?什么是绝对评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价? 9、教学评价有哪些方法? 10、进行测验要注意哪些测验的指标? 11、论文式测验、客观测验各有何特点与作用? 12、怎样编制试题? 第九章 德 育(上) 德育理论简称德育论,是研究德育的一般问题,揭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客观规律,确定德育的任务和内容,探讨德育的过程以及实施德育原则、方法和途径等,以指导德育实践。 在当代,由于人们对德育理论研究的重视和加强,德育理论已逐渐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称为德育论或德育原理或德育学。在这里我们仍把它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论来探讨。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时代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德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德育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德育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德育仅指道德品质教育,广义的德育,它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教育学里的德育概念是广义的,和我国社会上常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或思想品德教育是同义语。 我国社会主义的学校德育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道德品质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履行道德义务,以形成高尚的品德;政治教育,即引导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领导,逐步形成爱憎分明的政治态度和立场;思想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在上述三者中,道德品质是基础。尤其是中小学德育,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基本道德品质,因此我们一定要切实纠正学校德育一直忽视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偏向。但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有所偏废。 德育的性质,是被一定社会条件决定的。它具有历史性,即德育以一定社会意识和道德规范为内容,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而变革;具有阶级性,即在阶级社会里,人们总是按照自己阶级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去培养教育人们,使之成为符合本阶级利益和意志要求的思想道德行为主体;具有历史继承性,即历史上又存在一些人类共有的思想道德规范。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学校的德育必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德育,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二、德育的意义 我国学校的德育,是同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相并列,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校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民主政治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无论哪个方面建设,都必须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贯穿其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顺利进行。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学校是培养建设人才的必要场所,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只有把年轻一代培养成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才有可靠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才有可靠的保证,才能使他们成为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力量,防止在他们中产生危害社会的害群之马。从长远看,学校德育具有战略意义,因为现在的青少年是未来的主人,把他们培养成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一代新人,将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气、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二)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需要 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是辩证统一的。健康的身体是德、智发展的生理基础,智的发展则为德、体的发展提供了知识、智力基础,德的发展又为智、体的发展提供保证与动力,为智力和体力的运用指明了方向。因此,我们不仅要对学生实施智育、体育、美术和劳动技术教育,使他们具有健康的体魄,具备现代生产、科学及文学艺术的知识、才能和技术,而且必须对他们实施德育,使之具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这就是说,德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也是道德品质、人生观、世界观和理想信念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可塑性比较大,容易接受各种思想品德的影响,包括正确的和错误的思想道德的影响。因此,运用正确的思想和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就能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增强抵制错误思想道德影响的能力,从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否则就容易接受各种不良思想道德的影响,特别是对一些新颖的刺激,常常从好奇出发,不分好坏盲目地模仿学习,而误入迷途。为此,针对青少年学生的特点和社会主义社会的要求,认真而正确地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是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的需要。 三、新时期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 进行德育,对学生的一般思想特点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对学生一般思想的认识不同,往往会影响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法,并导致不同的结果。因而我们对青少年学生的一般思想特点应当有较为全面、正确的认识。 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年龄特征,一是时代特点。年龄特征是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时代特点则是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思想特点,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相应变化。两者又有联系,掌握年龄特征是分析学生思想特点的基础;而了解时代特点又能更具体更深刻地理解年龄特征。 (一)青少年学生思想的年龄特征 青少年学生,年龄一般在十一至十二岁到十七至十八岁之间。他们的身心正处在急剧的发展、变化和趋向成熟时期。半成熟和半幼稚、独立与依赖并存交错是这一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这一特点的存在决定了青少年品德发展也具有这一倾向,即动荡、冲突。 1、青少年道德认识的发展 青少年的道德认识就是指他们对是非、善恶行为标准及行为意义的认识。首先,青少年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具有相当的概括性,逐步向概念水平发展,但仍出现一些具体性强、原则性差的表现。 其次,由于思维独立性、批判性的发展,青少年的道德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他们相信自己,不依附于成人的意见,同时又存在片面、偏激的倾向。他们常常评价自己高于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他人,过分相信自己和怀疑成人,这种倾向值得德育工作者注意。 第三,开始形成道德信念和理想,世界观开始萌芽。比如青少年都有自己所崇拜的道德偶像,并模仿理想的榜样,同时他们的榜样、偶像的确定常常具有冲动性,甚至不恰当、不正确。 青少年道德认识的发展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一方面很多青少年的道德认识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不知、错知是其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青少年本身对成人的道德说教有很强的反抗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一是来自青少年身心发展特征;二是家庭、社会环境影响;三是教育内容、形式、方法。 2、青少年道德情感的发展 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飞速发展,青少年的道德情感出现了新特点。一方面他们的道德情感很丰富、很强烈。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现象常常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哪怕是一点小事。因此,很多家长和教师感到这段的孩子很敏感。另一方面,青少年的道德情感又具有很大的矛盾性和冲动性。比如对成人(父母、教师、理想、榜样),他们既依恋,又怨恨,甚至不允许他们有一点不足,尤其一旦发现自己理想榜样的错误,便陷入苦恼之中。他们的情感冲动性大、理智性差,常为一点小事而出现情绪的大起大落。 3、青少年道德意志与行为发展 受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发展的制约,青少年道德意志与行为的发展表现出不同于从前的新特征。道德意志的独立性、自觉性增强,道德行为的目的性明显,决策水平提高,渴望独立行事,到了初中大多数学生往往是自己找好事做。同时他们道德意志的自制性、坚持性还很差,道德行为的韧性和效能还不高。在道德实践中,青少年的意志力有时相当脆弱,抗诱惑力很差,常常是遇到困难就退缩,半途而废,言行脱节。也是在这一阶段,青少年道德行为发展的方向与程度出现了分化,大部分青少年继续向正常的方向和水平顺利发展,而一小部分少年便走向反面,品德不良,甚至违法犯罪,成为社会问题。 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动荡性给青少年本身、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些问题,因此西方有人称这一阶段为“麻烦期”、“危险期”。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两点:第一,绝大部分青少年顺利地度过心理动荡性、矛盾的阶段,并在动荡中真正长大了。即使一部分青少年品德不良、违法犯罪,动荡也不是其唯一原因、根本原因。第二,青少年品德发展动荡性的特点体现了独立、自觉和幼稚、依赖的过渡斗争,甚至可以认为动荡是不成熟向成熟前进的一种阵痛。因此,动荡是一种发展、前进,而不是灾难,不是后退。 (二)青少年学生思想的时代特点 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由于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我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反映到学生头脑里,必然会形成新的道德价值观、新的思想特点。 1、要求振兴祖国,但急于求成 青少年学生从近年来的多种信息中,看到西方发达国家科技的先进、生产的发达、国力的强大,而深感祖国的落后,担心因此被动、挨打。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油然而生。他们期待国家强大,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走在前列,扬眉吐气。他们关心国家的建设和改革,常常为国家取得重大成果或在国际竞争中某方面获得领先地位而欢欣鼓舞,并愿为建设富强的国家贡献力量。但青少年学生年轻急躁、急于求成,要求国家在短时期内百废俱兴,变得发达、富裕、先进和强大,往往脱离实际。当他们感到国家的发展未能符合个人的愿望时,常常可能因具体问题而冲动起来,牢骚满腹、乱发议论、对现实不满、迷惘悲观,极少数人甚至还可能做出不利于国家的事来。我们要看到和爱护学生爱国的主要一面,引导他们了解国情,维护国家的利益,体谅国家的困难,把振兴祖国的理想和热情,转化为努力学习、建设幸福美好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动力。 2、愿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作贡献,但不善于作符合实际的选择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新时期,青少年学生天天耳闻目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好形势,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他们渴望早日成才,参加建设,他们敬慕有胆识、才干和开拓精神的人,愿意为实现现代化做出贡献。但是,应怎样来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则很不明确,他们往往以为上大学、当专家、搞研究和发明创造,才是有贡献、有价值的,而其他取向则没意思。因而升学有望时,他们还能积极努力,严格要求自己;一旦升学不太可能,则放松学习,停滞不前,他们不容易正确对待自己,不善于根据国家的需要和个人的情况,对自己的奋斗目标、道路和职业做出符合实际的选择。为此,要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社会的需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和估计自己的条件与特点,正确处理个人需要与国家需要的关系,选择恰当的目标,调节自己的思想与行为。要引导他们懂得,现代化建设需要各种类型与层次的劳动,每种劳动都是必不可少的、有价值的;也需要有各种类型与层次的人才,每一种人才都能为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 3、注重求知,但不注意全面发展 在时代的潜移默化影响下,青少年深感知识、信息、时间、效率等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价值,尤其在各种升学考试、学科竞赛、智力竞赛影响下,他们更注重求知,努力扩充知识、发展智力。他们一般较珍惜时间,致力于学习,知识面较广,智能发展较好。但比较而言,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重求知,而不愿担任集体工作,不愿参加劳动和社会活动。他们以为这些活动会妨碍学习,却不明白全面发展在现代化劳动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使他们明确,不仅要学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要学习马列主义,提高道德修养和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不仅要读书,而且要参加各种实际活动来锻炼自己的品德和才干。要教育他们处理好学习、工作、劳动、社会活动和文娱体育活动等之间的关系,做一个全面发展的新人。 4、思想活跃、参与意识强,但缺乏组织纪律观念 新时期的青少年学生成长在社会剧烈变化和迅猛发展的年代里。他们见多识广,思想活跃、解放,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中学高年级学生,他们的参与意识较强,要求民主,争取发言权,能积极向班级、学校提出合理意见和建议,有的积极关心国家大事和参与社会活动。这都是可贵的。但是,青少年认识有时片面,生活经验不足,组织纪律观念薄弱,缺乏自制力,常常固执己见,与集体对立,不接受教师的指导,我行我素。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发表个人见解、具有民主与参与意识。然而我们也要引导他们注意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组织纪律性,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的关系。 5、追求美好生活,但缺乏艰苦创业精神 新时期,我国生产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这使青少年学生比老一辈的生活过得更好、更宽裕和幸福。他们既习惯于过舒适生活,又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应该看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个人进取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它与社会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一致。但是,不少青少年学生缺乏艰苦创业精神,他们怕过艰苦生活和进行艰苦劳动,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只想依靠父母的帮助,不费力气地过幸福生活;甚至有极少数学生,为了贪图个人享乐而不择手段,以致犯罪。我们应鼓励青少年学生去追求美好的生活,但必须使他们切实懂得,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几代人的艰苦劳动,每个诚实、有为的青少年都应以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第二节 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一、德育的任务 德育的任务是根据教育目的确定的,是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的,它服从于人们的社会使命。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学校德育量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并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因此,学校德育的任务是以社会主义思想和道德规范教育青少年,引导他们主动积极地进行社会实践,逐步养成高尚的社会主义品德,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德育的具体任务如下: 1、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和形成社会主义的道德观。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社会主义的理论和道德规范, 自觉地身体力行,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荣辱和按道德规范调节行为能力,逐步形成基本的社会主义的道德观点、信念,为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世界观打下基础。 2、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在道德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激发出道德需要,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培养爱憎分明的政治态度,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们对履行和捍卫社会主义道德富有责任感、义务感、使命感。 3、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道德锻炼和规范行为的训练,不仅要使他们能自觉地运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调节自己的行为,而且要使他们的道德行为在反复的实践活动中,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即形成道德的行为习惯,成为个人的品德。 思想品德教育任务的三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应注意发挥三方面的整体功能,不可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高尚品德。 二、德育的基本内容 德育内容具体规定学生发展的政治方向和应掌握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规范。它标志着应当培养学生具有哪些品德,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依据。是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学校德育内容的确定,主要是依据教育目的和德育任务、学生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以及当前形势任务和学生品德实际等因素。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指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感情或热爱态度。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历史性,同时也具有阶级性,它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国体国度里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内容。新中国的爱国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对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深切热爱的情感,是为祖国的独立、统一、繁荣、富强贡献自己一切的崇高精神。同时,它也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紧密结合,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爱国主义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巨大内聚力,是全国人民和青少年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品德。 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要引导学生从热爱故乡、母校、亲人、师友、锦绣河山等周围事物开始,逐步了解和热爱祖国的光荣历史,灿烂文化,勤劳、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培养学生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和祖国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 (2)教育学生增强国家和民族的意识。教育学生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炎黄子孙,有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尊重兄弟民族,遵守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的统一。 (3)使学生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维护世界和平,要教育学生关心国际形势,要同世界各国人民和平友好、平等互利,互相支持与学习,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争取人类进步而斗争。 2、理想教育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事物、生活或目标的想象、向往和追求。它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巨大力量。理想不是空想、幻想,它是建立在对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科学认识基础上的、经过奋斗可以实现的事物或目标的想象或希望。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理想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1)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共产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使学生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生的崇高意义,从而使他们的理想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2)教育学生继承和发场革命传统。要使学生具体认识到和感受到老一辈革命者为实现革命的理想曾经进行过怎样的斗争,形成了哪些光荣传统?进而使他们懂得只有继承和发扬革命的优良传统,才能接好班,把老一辈开创的革命事业推向前进。 (3)使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个人的学习、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要教育学生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事做起,做到既有远大的革命理想,又有踏踏实实的实际行动。 3、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是区别于一切非无产阶级道德的根奉标志。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在大工业生产中,在与资产阶级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它反映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整体利益,体现个人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在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中国,集体主义是处理社会成员之间以及个人、集体、国家之间关系的根本原则和基本行为准则,它制约着社会主义道德的其他规范和范畴。 集体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1)培养学生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形成集体主义的观点和情感,树立大公无私的思想,防止和抵制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小私有者自私自利思想影响。 (2)教育学生关心热爱集体。要对学生因势利导,使他们既尊重自己的人格权利,爱惜自己的身体和名誉,又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利,爱惜他人的身体和名誉,同情和关心他人的困难、疾苦和进步,并乐于助人,勇于承担集体工作,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能与危害集体的行为作斗争,成为集体的积极成员。 (3)培养学生善于在集体中生活和工作的习惯。要使学生习惯于集体生活,养成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执行集体决议, 自觉遵守集体纪律的习惯,培养在集体中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和为集体服务的独立工作能力,使集体成为发展学生个性,施展学生个人聪明才智的舞台和天地。 4、劳动教育 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在原始社会中,人人都必须劳动才能生存。在阶级社会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出现了分离和对立,剥削阶级把体力劳动者作为剥削和压迫的对象。在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劳动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应以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并以自己的诚实劳动获取应得的合法的劳动收入,以维持自己及其家庭的生存与发展。 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1)教育学生认识劳动的伟大意义。要使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爱护公共财物,培养劳动人民的美德。组织学生参加必要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自我服务劳动,培养劳动习惯。树立以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贪图享受、奢侈浪费为耻的良好风气。 (2)教育学生勤奋学习,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风气。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也是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一种劳动,是一种紧张而又复杂的脑力劳动。通过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掌握参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领,为将来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好准备。 (3)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的劳动分工。毕业后无论升学或就业都是国家的需要,都是光荣的。做好思想上的准备。无论到哪一岗位都要很好地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5、自觉纪律教育 纪律是指一定社会条件下,一定的阶级、集团、团体对其成员提出的必须共同遵守的秩序、规则、章程等。纪律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产物。不同社会、不同阶级有不同的纪律。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实行的是“棍棒”纪律,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的是“饥饿”纪律,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的是自觉纪律。自觉纪律,是建立在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基本一致以及人们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和充分认识到遵守纪律的基础上的,是依靠人们内在信念维持的、独立的、主动的、自觉自愿遵守的纪律,是同志式的、团结互助的纪律,也是真正严格的铁的纪律,它是社会生产和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社会主义学校纪律既是学校顺利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又是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一代新人的重要条件和方面。 自觉纪律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1)提高学生对自由与纪律的认识。正确理解自由与纪律、民主与集体的关系,提高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2)教育学生严格执行纪律要求,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在学校要听从教师的教导,履行学校和教师的要求, 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和制度。在校外能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具有高度的纪律性,能自觉地与无纪律的不良现象作斗争。 6、民主和法制教育 民主是一个历史的和阶级的概念。在人类历史上,民主和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是新兴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反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形成的,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大解放。从根本上说。资产阶级民主是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社会主义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将把民主推向新的历史高度。民主和法制不可分。法制通常理解为法律和制度。社会主义法制是包括立法、司法、守法三方面的统一体。社会主义法制体现人民的意志,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制裁和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的行为。 民主和法制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1)培养学生的民主思想和参与意识。要逐步提高学生的民主思想,懂得民主就是尊重人,维护人的合法权益,允许人进行独立思考和发表不同见解,以发挥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要使学生了解民主的程序,懂得民主的权利,能够运用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的民主集中制,善于通过民主的方式来处理问题,正确解决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的关系。 (2)要求学生掌握法律常识,严格遵纪守法。青少年学生已是社会的积极成员,开始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进行社会交往,他们应当懂得遵守法纪。否则,在不良思想行为的影响下,他们中少数品德和意志薄弱者就往往可能违法犯罪,为此,有必要对青少年加强法制教育。要有计划地向学生普及法律基础知识,要引导他们从遵守公共秩序、交通规则等做起,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 7、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世界观是人们对待世界的根本态度。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人们对待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态度。在阶级社会里,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对待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无产阶级人生观是在无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产阶级世界观指导下,批判地继承了历史上各种进步人生观的合理成分,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和形成起来的,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高尚的人生观,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1)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要使学生懂得一点唯物论和辩证法,知道世界是物质的,精神是物质的反映,要尊重事实,相信科学,实事求是,注意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迷信,不主观,不意气用事。知道实践是认识的源泉、途径和"的,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使他们重视实践,注意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懂得事物是对立统一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学会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克服绝对化、片面性。懂得社会发展的规律,学会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社会历史现象。 (2)教育学生认识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意义。使学生明确人生的最大价值在于为祖国、为人民、为人类做出贡献,推动社会进步。帮助学生树立实事求是和革命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苦乐观、荣辱观等,正确处理好个人前途和国家前途、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学习、工作、理想、事业、友谊、荣辱、幸福和生死等人生课题。 8、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 人类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交往中逐步形成了公共的道德风尚,主要有文明行为和人道主义等。这些道德是人类共有的基本美德,既是人类自身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道德基础,也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条件与标志。特别是人道主义,是—种重要的公德。它主张尊重人、信赖人,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千等与互助,重视人的价值与地位,强调发展人性。 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1)教育学生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要引导学生从小懂得尊重人、爱护人、平等待人,对入的困难、疾苦和遭遇的不幸富有恻隐和同情之心,能善意对人,热情待人,乐于助人;使他们懂得应尊老爱幼、帮助鳏寡孤独和残疾人;还要教育他们为了主持正义、保护善良,敢于挺身而出,扶正压邪、除暴安良,维护社会的共同利益,具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 (2)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要严格要求和反复训练,使青少年学生具有基本的文明行为,如讲规矩,有礼貌,爱整洁,尊敬师长,说话和气,举止文雅、大方等。要帮助学生提高对文明行为的认识,感到它的价值,养成文明的习惯,能够自学地对不文明的行为作斗争。 (3)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要使学生懂得养成一些良好的基本品质,是一个人提高修养的基础,是他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要引导学生随时锻炼自己的基本品质,形成诚实、热情、谦虚、朴素、勇敢、果断、沉着、耐心等优良品质。 以上德育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一个整体,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都是必须的,不可偏废。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德育?结合当前实际说明学校德育的重要意义。 2、新时期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有哪些特点? 3、学校德育的任务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4、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有哪些?你认为我国当前学校德育的重点内容是什么?为什么? 第十章 德 育(下)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第一节 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理论是探讨德育的本质和规律的。它是进行德育工作的科学依据,是制定德育原则的理论基础。深入理解和认识德育过程的理论,有助于理解和运用德育原则和方法,使德育工作更有成效。 一、德育过程的本质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主动、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使其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过程,也就是把一定社会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品德的过程。 德育过程和品德形成过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联系来说,德育必须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才能有效地把社会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品德,促进其发展;而品德的形成发展也离不开德育这一因素影响;同时,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德育过程也是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形成过程,只不过是在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下,受教育者按照社会思想道德要求,形成个体品德的过程罢了。 从区别来说,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活动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统一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良好品德的过程;而品德的形成过程属于人的发展过程,是指个体的品德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影响这一过程的实现包括生理的、社会的、实践的等多种因素,德育仅是社会因素中的一种因素。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德育过程和品德形成的过程的联系,也要看到它们之间的区别,不能将它们混淆、等同起来。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 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等因素构成。这些因素在德育中部有各自的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相互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和关系,德育过程是这些要素按一定的关系构成的。 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育者包括个人教育者和团体教育者。在学校德育过程中主要是学校教师个体和群体。教育者是一定社会思想与道德的体现者。教育者的活动主要是组织整个德育过程,影响、控制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 受教育者是德育的对象。包括个体教育对象和群体教育对象。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包括学生个体和学生群体。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当他作为教育者教育的对象时,他是德育的客体;当他接受德育,进行自我教育或对其他教育对象发生教育影响时,便又是德育的主体。受教育者,即使作为教育客体时,也并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具有能动性的人。因此,必须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发挥其教育的主体作用,才能使德育过程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德育的内容与方法,是德育主体用以影响、作用于受教育者的中介或手段。从完成特定的德育任务看,无论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乃至教育者自身,都可看作教育手段。教育者的人格、他的情感、意志、举止都是影响受教育者的因素。因而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和手段是融为一体的。 德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几个因素是相对独立的,即它们各有其特定的内容、地位和作用,但它们在德育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相加或机械凑合,而是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施教和受教的活动,使各要素间发生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促使受教育者的品德发生预期的变化。因此,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方借助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和受教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品德的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过程。 (三)德育过程的特殊矛盾 德育过程的本质是在活动和交往中,教育者借助一定教育手段,把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因而这一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代表社会所提出的道德要求同受教育者现有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特殊性质使德育过程同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区别开来。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是社会的代表,他向受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任务,正是社会所要求的,是由当时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也是社会的道德要求同年轻一代现有道德水平之间矛盾的反映。这一矛盾贯穿于德育过程始终, 只有某个具体德育任务的实现,即矛盾得到解决,才是这一具体德育过程的终结。当教育者又提出新的德育任务,与受教育者之间构成新的矛盾, 又开始新的德育过程。 二、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 (一)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四个基本因素构成。任何一种思想品德只有当知、情、意、行都得到相应发展时,这种思想品德才算形成。因此,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也即是知、情、意、行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旧质到新质,从不平衡到相对平衡的发展过程。 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信念和评价能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离不开认识,一定的品德总是以一定的品德认识为必要条件。一般说,只有被人们认识了的,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情感随着认识的发展而发展。情感的指向也是由认识所决定的,没有正确的认识,情感只能是一种冲动,不能持久。只有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有正确的行为动机,才能有明确的行为标准,才能使人们选择正确的品德行为方式。 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和态度。如爱好、憎恶、愉快、悲伤、同情、失望等。道德情感是使道德认识向内部升华为信念, 向外部转化为行为的中间环节。当人们的道德认识与相应的道德情感发生共鸣时,便形成道德信念,信念是行为的强大动力。道德情感在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正确的道德情感可以成为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能促进求知,坚持正确的行为方式,错误的道德情感可以成为思想品德发展的阻力,阻碍人们探索真理,甚至做出不轨的行为。 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过程中,克服一切内外的阻力和困难所做出的自觉顽强的努力。是一种自我控制, 自我约束的能力。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品德理想或为了改正某种错误行为,就要克服种种来自内部和外部的障碍,就需要有坚强的意志。意志坚强的学生能经受各种考验,坚持履行正确的道德规范。意志薄弱的学生,在行为上缺乏毅力,在顺利条件下可以暂时实践自己的信念,一遇到困难便容易动摇不前,在品德修养上进步缓慢而多反复,成为一个“没常性”的人。在德育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意志的培养。一方面要提高他们的认识,培养坚强的信念,崇高的义务感和责任感,以增添意志力量。另一方面,还要重视实践锻炼,让学生在征服各种困难的过程中磨练意 志。 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按照一定道德规范,对他人和社会做出的反应和采取的行为。道德行为是衡量一千人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德育的最终目的。看一个人思想品德如何,不仅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言行一致才是良好的道德品质。德育过程中要重视道德行为的培养,认真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对他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们的行为提出严格要求,进行严格训练,使他们通过实践,认识道德行为的意义,提高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是一种不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只有形成习惯,才表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知、情、意、行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 即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道德认识,在道德情感和意志的调节下,发展为信念,推动人们把品德认识付诸于行为,行为的反复,形成一定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此时,某一思想品德就形成了。 “行”的继续,又能增“知”、促“情”、炼“意”,使知、情、意、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统一,促使人的思想品德进一步发展提高。因此,组织德育过程,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四要素相辅相成,全面和谐地得到发展。这样才能最有效、最牢固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知、情、意、行具有相对独立性,也就是说,知、情、意、行是不能相互代替的。如知不等于情,“知”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情”是主观对客观的态度,有了正确的认识不等于就有了正确的态度;而有了正确的态度,也不一定有正确的行为习惯。因此,德育具有多种开端性。进行德育,应根据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中知、情、意、行的不平衡情况和德育内容的要求,从薄弱环节人手,即,有时可以从知或情的培养入手,有时又可以从意志或行为的锻炼开始。但无论从何开始,都要注意同其他因素配合。因为知、情、意、行的独立是相对的,它们之间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只有使各个因素都能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整体功能,才能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不断地发展。 (二)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学生思想矛盾发展的过程 学生个体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外部德育的影响,但外部德育的影响只有通过主体品德内部矛盾斗争才能发挥作用。这种主体品德内部矛盾,是受教育者反映当前德育要求产:生的内部品德发展需要或状况与原有品德发展水平或状况之间的矛盾。原有品德发展水平或状况,即所谓内部品德环境,有其相应的品德结构。从根本上说,它也是在外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但它形成以后,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当德育影响反映到受教育者的主观世界,便与原有的品德状况或结构形成矛盾关系。这种矛盾关系多种多样:个人倾向(动机、兴趣、意向)与教育要求的矛盾;认识上的知与不知、全面与片面的矛盾:思想意识上的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的矛盾,知、情、意、行各心理因素发展水千的平衡与不平衡的矛盾;内部动机与外显行为上的矛盾。由于每个受教育者都有自己独特的内部品德环境或品德结构,因而他们常常按照自己的态度来对外在教育影响做出肯定的、否定的或中立的等等评价和筛选,形成自己特有的品德内部矛盾,并以“自己的方式”解决这些矛盾,从而引起品德结构的某种变化,或形成新的品德结构,或对原有品德结构作某些调整,或使原有品德结构更加巩固和完善。 学生品德正是在不断产生和不断解决其主体品德内部矛盾斗争中形成发展的。因此,在德育过程中,要注意从多方面激发和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第一,要全面分析学生的思想实际,摸清学生的思想矛盾,使思想矛盾的激发具有针对性;第二,在运用各种方式激发思想矛盾时,不应忽视学生的内因条件。应在分析学生思想矛盾时注意发现并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使之在思想矛盾小争中不断得到增强和强化,促进思想矛盾的正向转化。第三,在激发思想矛盾时,应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思想矛盾的自我激发和自我转化,使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 (三)学生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又在活动和交往中表现出来。因为学生的品德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反映,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和意识形态的社会道德规范,它是不会自动。作用于人的,它只能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在人接触这种思想体系和意识形态的某种物化形式的活动中,形成一定的道德认识,产生一定的道德情感,形成或改变一定的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品德或品德结构体系。因此,活动和交往是促进外界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桥梁。正因为如此,从思想品德产生的根源上说,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不仅如此,学生的思想品德也只有在活动和交往中才能表现出来受到检验。看一个人的某种品德是否真正形成,不仅要看其内在的思想情感和动机,而且要看其实际行为表现。检验、评价一个人品德的发展程度及其优劣的真正标准,主要也是看其在社会活动和交往中的行为表现。 活动和交往的性质、内容、方式不同,对人的影响性质、作用也不同。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与一般的活动和交往不同,是一种教育性活动和交往,其主要特点是:第一,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是在教育者指导下开展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组织性,而不是自发的、盲目的、随意的。第二,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是德育实践中的活动和交往,而不是一般的广泛的社会活动和交往。在学校德育过程中,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学习活动、劳动、社会政治活动,各种体育、文艺活动等,这些活动及其中的交往都能使学生获得社会道德经验,得到实际锻炼,但是,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活动,主要交往对象是老师和同学。因此,学校中的德育实践活动和教师与学生群体构成了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本环境。要在学校中积极开展德育活动,并充分发挥它的德育作用,要认真组织和形成教师集体,并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教育作用;特别要充分发挥班级、团、队正式团体的教育作用,防止非正式团体包括校外邻里团体的消极影响。第三,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是按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更有效地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 (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长期积累和发展的过程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其思想品德内容、形式和能力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要经过长期的和不断的积累,这是因为: 第一,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从简单到复杂, 由低级到高级,以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按预定的要求,通过教育实现某一德育任务,这是一个具体德育过程的终结。但从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来看,德育过程并未完结。它总是通过活动和交往,产生心理内部矛盾运动,再通过活动与交往,再产生心理内部矛盾运动的螺旋上升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思想品德不断塑造和改造的过程。 第二,一种新品质的真正形成,实质上是形成一种相应的稳定的心理特征,这必须经过长期的、反复的教育和培养。不能认为受教育者按照教育者的要求,完成了某一品德行为,就认为他已形成相应品德了。只有当他多次完成某一品德行为,并根据经验和实践,确信他的这一行为是正确的,以致这种行为已成为他稳固的个性特征时,才能称某种品德已经形成。至于改造不良品德,特别是改造不良积习,更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过程。 第三,意识形态领域中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的斗争是长期存在的,这种长期存在的斗争必然反映到学生思想上来,并决定了他们思想上的矛盾和斗争的长期性。因此,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教育和提高是长期的、反复的,不可能一劳永逸,一次完成。 第四,学生是社会成员,与社会交往是不间断的,而且是多方面的,家庭、集体、社会、国家、政党及各种事物都给予学生影响,同时也要求学生做出反应。社会的这些影响是复杂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任何一方面的不利影响或教育上措施的不得力,加上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还不稳定,都会使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出现反复。因此,只有经过长期的、反复不断的提高、培养和教育,才能促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地形成和发展。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根据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长期性、反复性这一特点,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把集中教育和分散的经常的教育结合起来,反复抓,抓反复,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节 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是根据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规律阳德育任务以及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正确地理解和贯彻德育原则,对于提高德育实践的自觉性和德育效果,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我国中小学普遍运用的德育原则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现实性与方向性相结合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德育工作既要从社会现实出发,又要与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相一致,二者要;有机结合,以保证现实向未来发展中社会性质的连续性。 德育是为社会服务的,并受社会所制约。任何社会的继承和发展总是要求德育以其现实性和超前性与之相适应,也就是说,每一社会的德育不仅要满是社会现实的需要,同时也要与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当然,如果以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来代替现实的德育,则容易脱离现实,降低或削弱现实对社会未来发展的基础。 我国的社会现实是进行改革开放以推动现代化建设。而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了我国未来发展方向是共产主义社会。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因此,我国学校德育必须坚持把现实与未来共产主义结合起来,必须面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进行社会主义的现实教育和方针、政策教育,以保证现实的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实现,为向共产主义方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 又要对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以保证我国现实发展的方向性。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要从社会现实及未来发展的方向上把握好德育的连续性。在教育思想上,既要反对完全把德育当作“未来生活的准备”这一倾向,又要反对完全把德育变成应付“现实生活”的实用主义倾向。必须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使现实教育与未来教育在德育过程中得到有机协调和统一体现。要认真、努力清除各种模糊认识的干扰,避免德育过程中现实教育与未来教育的割裂或某一方面的过重倾斜。 (2)要引导学生把自己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和劳动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联系起来。教育者要善于由小见大、由近及远、就事论理,紧密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而不是生搬硬套共产主义的词句和现成的结论。要教育学生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立足当前,放眼未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使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道德渗透到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中,成为推动他们前进的动力。 (3)在德育过程中注意克服和避免“一刀切”的做法。在思想品德教育中要坚持和体现层次性,要针对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发展的年龄特点及时代特征进行教育,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同时,又要“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二、知行统一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教育者把理论教育和组织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优良品质。 知行统一是社会主义培养人的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培养的年轻一代应当是具有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和高尚道德品质的人,在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关系上,要有言行一致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的崇高精神。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提高学生品德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没有正确的理沦指导就不会有正确的行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学校德育必须以马列主义理论武装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水平,以指导学生的正确思想品德行为,防止盲目行动的产生和错误行为的出现。同时加强实际锻炼,以便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使理论不断巩固、加深和发展,防止其变成空洞的教条。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思想品德的知与行一致起来,促使其思想品德的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地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理论学习要结合实际。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教育,以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社会、人生、道德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掌握明辨是非、善恶、荣辱、美丑的正确标准,并学会运用它分析、评价、解决社会现实生活中,包括自己思想行为中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为此,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现实生活实际,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品德实际。 (2)要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德育要以实践为基础,应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集体生活、公益劳动、社会服务、社会政治活动与社会主义建设等活动。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磨练学生的意志,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把认识转化为信念并贯彻到行动中去,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3)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这对学生的言行一致、知行统一是个榜样,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 三、说理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德育必须说理启迪,疏通引导,启发自觉,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同时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以使学生品德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内容之一是要使受教育者有社会主义品德,成为国家的主人,而不训练盲目服从的奴才。普通中学的德育对象是青少年,他们正处在世界观的形成、发展时期,他们好学上进,朝气蓬勃,但知识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学校德育的实质是培养受教育者的良好品德,而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又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处理和解决他们头脑中的品德矛盾和斗争既需要教育者过细工作,又需要学生自觉主动地努力,因此应把学生当作主人,通过说理启迪,讲清道理,疏通引导,启发自觉,调动其积极性。切忌简单粗暴、讽刺、挖苦、侮辱漫骂,更不可体罚和变相体罚。在说理的同时还要伴随必要的规章制度的约束,以使他们健康成长。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要正确说理,疏通引导,启发自觉。讲道理,使学生掌握马;2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并经过疏通和引导,启发学生自觉地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知理明理讲理,打通思想,改过从善,提高品德认识水平。必须避免使用那种不讲道理、压服学生的方法。 (2)要善于以学生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就是优点与缺点,正确与错误、公与私等矛盾斗争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发现和依靠学生性格和行为上的优点去克服他们的缺点,对贯彻这一原则是大有作用的。 (3)对于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或想不通的问题,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因势利导,予以疏通。教育过程中,学生对某些品德观点和行为规范,可能存在比较固执的偏见,用一般的教育引导不易解决。教育必须善于运用开启心灵的钥匙,巧妙地解开他们思想上的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疙瘩,或以丰富多彩又具有吸引力的教育活动,积极主动地将其精力引导到正确方面上去,以达到疏导的效果。 (4)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把耐心说服与合理约束结合起来,使学生经常自觉地据此调节自己的行动,通过实践逐步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四、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德育必须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并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促使学生品德健康顺利地形成发展。 学生的品德是在其品德内部矛盾斗争中形成发展的,而每个学生的品德中又都是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因素的, 他们的品德是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矛盾统一体。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德育过程就要促使学生品德中的缺点、弱点等消极、落后的因素转化为积极、先进的因素,从而促使学生的品德由优良变为更优良,山不良变为优良。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要一分为二地看学生。既要看到他们品德中的缺点、弱点和短处,更要发现他们品德中的优点和长处,特别是后进生,他们品德中的缺点、弱点和短处很多,很明显,而优点和长处可能很微弱,往往不易被人发现,也可能本来就是很大的优点和长处,但表面暂时被缺点、弱点所掩盖,不易被发现。因此,教师必须善于去寻找他们品德中的“闪光点”,并加以扶植,使其不断发扬光大,进而用它去克服缺点。对于比较先进的学生,品德中的优点、长处是主要的,但也存在缺点和弱点。教师必须充分发扬他们积极向上的优点,同时指出他们品德中的缺点和弱点,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向更高目标前进。对于学生集体也要一分为二,既要注意发现学生中良好的品德倾向,加以鼓励提倡,以期形成新的思想道德风尚,也要注意及时发现学生中的不良品德倾向,抓紧教育,积极引导,把它克服在萌芽状态之中。 (2)要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自觉开展品德内部矛盾斗争,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学生思想的进步,道德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他们自觉地开展品德矛盾斗争,有效地实现品德矛盾的解决和转化。解决这种矛盾斗争的前提是要对自己的品德水平和状况有一千全面正确的认识。因此,教育者要善于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品德中的优点和缺点,并促使他们自觉地开展品德矛盾斗争,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进步。 (3)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青少年学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如不正确引导,就会把旺盛的精力用到不正当的活动中去,造成不良的品德后果。因此,教育者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把学生旺盛的精力引导到健康有益的活动中去,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并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同时,学生品德中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是相对的,往往是矛盾地交错在一起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因此,教师要仔细地分析学生品德中的缺点、弱点和短处,从不足中找长处,并发现其中某些可以转化为优点的积极因素,通过教师耐心细致、巧妙的工作,引导其向积极的方面发展,促使其向进步的方面转化。 五、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严格要求与尊重热爱学生是辩证统一的。没有德育要求就没有品德教育。没有对学生的尊重热爱就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同时也不可能提出更高、更严格的德育要求。严格要求本身包含着对学生力量和能力的信任,对学生的尊重和热爱。也只有对学生严格要求,教师才能获得学生的尊敬,建立自己的威信,才能为有效地进行品德教育创造条件。只有尊重、信任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才能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也只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对学生的尊重热爱,才能激起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和自信心,才能成为一种鼓舞力量,才能促使学生克服困难, 自觉履行教师所提出的德育要求,并在执行过程中逐渐形成坚强的意志和性格。因此,教师要教好学生,就必须将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结合起来。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教育者要尊重信任学生,对他们发展的可能性要充满信心。教育者要以平等态度对待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特别是对犯有错误的学生、后进生,不能歧视,更不能侮辱和体罚,要“让每个学生都护起头来走路”。同成年人一样,青少年也有着强烈的被人尊重和信任的需要,他们常常以教师对自己是否尊重信任的情感体验来决定是否接受来自教师提出的各种要求。学生总是爱亲近尊重信任他们的老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2)要善于正确地向学生提出严格要求。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就是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培养。为了取得好的效果,这种要求应当是正确的、简明的、有计划的和严格的。“正确”是指提出的要求应科学合理,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切合实际,令人信服; “简明”是指要求易被学生理解、掌握,便于记住和履行;“有计划”是指对学生的要求一次不能提得过多,要由易到难,有步骤、循序渐进地提出;“严格”即严而有格。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丝毫不能放松教育,不能因其事小,或因其年轻而原谅、姑息,要注意防微杜渐,从小培养。对学生的要求一旦提出,就要不折不扣,坚持不懈地引导与督促学生做到,决不放松,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学生的良好品德。 六、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在集体中并通过集体来进行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原则。但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又各有其特点,所以在对集体进行教育时,又要注意个别教育。通过集体教育个别学生,又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影响集体。这就是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的辩证关系。 学生集体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在德育过程中,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作用,而且要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作用。如果在学校或班级里没有一个团结一致和组织健全的:学生集体,教师的教育努力就会收效甚微。因为集体对于培养人和对于人的精神上的发展是重要的强有力的手段。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结互助的高尚思想品德,只有在集体中,并通过学生集体的生活与活动,才能形成和巩固。这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所要求的。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要以切实有效的教育活动努力促进学生集体的形成和发展。学校本身是一个集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特别是学校中班集体的形成,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集体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和提高学生的过程,促进他们品德发展的过程。所以,许多优秀教师和班主任都把建立和巩固班集体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2)要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要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集体的关系,要通过集体活动培养集体中的健康舆论,并注意发挥健康舆论的作用。要遵循集体的运动规律,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职能作用。 (3)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并不否定教师对集体培养的主导作用。马卡连柯指出:“这决不是说,我们教育家和一般成人的集体领导者,只是站在一边旁观。恰恰相反,我们要时时刻刻地运用我们的思想和经验,我们的机智和意志去分析集体中各种各样的现象、希望、倾向,并且用忠告、影响、意见有时甚至用我们的意志来帮助集体,这是一套非常复杂的紧张的工作。”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七、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各种教育力量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地对学生施加统一的,系统连贯的德育影响。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长期教育影响下发展的。把各种教育力量统一起来,相互配合,就能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否则,要求不一致,互相抵消,使学生思想混乱,无所适从,就不能教育好学生。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学生活动和交往的范围扩大,通过书刊、影视接受的信息大大增加。因此,要有效地教育学生,必须加强学校对各方面教育影响的控制和调节。 对学生的教育应是系统地连贯地进行,因为学生的观点、信念及行为习惯等都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形成。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教师应逐步提高对他们的要求,并且长期坚持,使之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更加完善更加巩固。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校内各方面德育影响要一致。为此,要在学校党组织和校长的领导下,统一校内各方面教育力量,使全体教职工和各种学生组织,按照统一的培养目标,德育要求、内容和计划,分工合作,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在一个班上,班主任、各科教师和团队组织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一致。特别是班主任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各科教师的配合,各科教师要自觉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管教、管导,既教书,又育人,紧密配合班主任做好品德教育工作。 (2)学校和家庭的德育影响要一致。学校要发挥专门教育机构的职能,同学生家庭进行多种联系,向家长宣传教育科学和方法,介绍学校教育的情况,共同分析研究学生的表现,对家庭德育进行指导,协调一致地做好学生的品德教育工作。 (3)学校与社会的德育影响要一致。学校要采取措施,对社会的影响加强控制和调节,把社会中的积极因素组织到德育中来,特别是学校要与校外教育机关及社会各部门、各团体加强联系,共同研究、协调对青少年的教育,指导学生的校外活动,安排好学生的假期生活,开展学生所喜爱的丰富多彩的品德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校外教育机关和各部门、各团体的德育作用,使社会德育与学校德育相一致。 (4)要加强德育的计划性和连贯性。德育内容的确定和安排要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科学体系为主导,同时尽可能切合学生品德发展的顺序和水平。注意使小学、中学、大学之间, 以及各年级之间,在德育要求、内容、方法和活动上,既要有所区别,又要加强联系,互相衔接,使之前呼后应,步步加深。各种内容的教育和各种德育活动的开展都要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使之既有内在逻辑联系和连贯性,形成一个不断扩展和加深的进程,又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 (5)要把经常教育和集中教育结合起来。德育的系统连贯性与坚持性是密切联系的。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应该一以贯之,应该连续不断、持之以恒地经常进行,以使学生的品德从微小的量变发展为质变。对学生的思想和行动经常检查和督促,帮助其提高认识,正确行动,并坚持到底。同时要根据形势任务的需要和学生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或重大的品德问题,有针对性地集中重点地进行某一方面的教育,以帮助学生解决品德认识上的问题,克服前进中的障碍,并促使学生的品德发生某种程度的质的变化。 八、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德育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积极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品德教育,又要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品德教育或品德修养。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自觉能动的矛盾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有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活动,又有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活动,双方都有自觉能动性,因此必须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积极性,并把教育者的教育和受教育者的自我品德教育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结合起来。从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内因和外因来说,教育者的品德教育是外部影响因素,缺少这个因素是不行的,受教育者的自我品德教育是内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动力,没有这个条件更是不可以的。因为人的品德是在外部环境和德育影响下,其内部的品德矛盾运动的结果, 自我品德教育正是推动其品德形成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动力。从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实现来说,任何一项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实现,不仅需要教育音的教育,而且需要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德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受教育者无需教育者的教育而能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和完善,亦即所谓“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德育工作必须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积极性,并把教育扣自我教育结合起来。 贯彻这—原则的要求是: (1)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积极认真地对受教育音进行品德教育。教育者要充分认识自己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自觉地主动地认真地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增强培养教育好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要根据社会的要求,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原有的品德水平,正确地确定德育目标和内容,选择德育方法和途径,调整、控制好德育过程,引导学生的品德向着自身需要的社会要求相统一的方向发展。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业务水平和能力,掌握科学育人的知识、本领和艺术,努力提高德育的效率和效果。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以自己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去教育影响学生,引导他们前进。 (2)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指导帮助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提高他们对自我教育的认识,激励他们自我教育的愿望,启发、调动其进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以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品德修养的主体作用。要帮助学生掌握社会思想道德要求和标准,指导他们对自己的品德进行自我认识、评价和反省,在此基础上,帮助其确定自我品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制定自我品德教育的计划。要推动学生执行自我教育计划,指导、帮助他们进行自我的品德转化和行为控制,促使其长善救失,提高自我品德水平,发展和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3)要把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在德育过程中,教育与自我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它能启发、调动受教育音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培养发展具有我教育的能力,帮助其调整、控制自我教育过程,掌握自我教育方法,加速其品德的形成、发展和内部品德环境作用的充分发挥。而自我教育是教育赖以实现的内部因素、动力和实际结果,并对教育不断提出要求,它制约着德育目标和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途径的采用,乃至德育的整个进程。由此可见,在德育过程中教育和自我教育是互相制约、互相推动,不断提高的,因此,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重要性。 以上八个原则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的,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德育工作中应综合运用。 第三节 德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德育的方法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实现德育内容,在德育原则指导下,运用德育手段进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施教传道方式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受教修养方式,但学生是接受教育和进行品德修养的主体,因此,学生的受教修养方式又影响和制约着教师的施教传道和学生的受教修养。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按照德育手段、师生相互作用、品德形成过程、德育方法具有的功能等多种角度,综合加以分类,可把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分成四类,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即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 (一)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进行德育的方法 这类方法,主要运用语言向学生说理传道,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使学生明理晓道,提高品德认识的方法。运用语言说理传道的方法是中小学德育最基本的方法。 运用语言说理传道是历代教育家所提倡的。这一类方法有多种形式,如讲解、讲演、报告、座谈讨论、谈话、阅读等都是说理传道的方式。这些方式的多样性使说理性传道方法便于灵活运用,成为德育的基本方法,应根据实际来选择和运用说理传道的方式,并注意各种方式的相互结合。 运用说理传道方法的基本要求: 1、目的明确。说理要预先了解学生情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个别特点,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准备说理的内容和形式,做到有的放矢,启发和触动他们的心灵,提高说理实效。 2、内容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青少年渴求知识,期望更多地了解社会、人生,所以说理传道要注意给学生以知识、理论和观点,使他们受到启示,获得提高。但选用的内容和表述的方式要力求生动、有趣,做到有情、有理、有据,使学生心悦诚服。 3、抓住教育时机。说理传道的成效,往往不取决于教师花了多少时间,讲了多少道理,而取决于教师是否善于捕捉教育的时机、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情感共鸣,为他们所接受。 4、要有耐心,讲究教育民主,以诚待人。教师向学生进行说理传道往往需要多次反复地进行。教师要允许学生思想有反复,要有足够的耐心。要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允许不服。遇到不同的观点,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同时,给学生说理,教师态度要诚恳、深情、语重心长,与人为善。这样以诚待人,才能拓开学生心灵的门户,所讲的道理才易于被学生所接受。 5、说理传道要与提出行动要求相结合。教师对学生说理传道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懂得道理,掌握行动的指南,同时学生的行为实践又可以巩固所讲道理的效果,加深对道理的理解。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讲清道理的同时,要提出相应的行动要求,引导学生把接受的道理见诸于行动。 (二)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进行德育的方法 这一类方法,主要是通过事实、典型人物、情境等直观形式向学生进行说理、引导和感化,使学生获得直接的道德经验,形成正确的品德认识和健康的品德情意的方法。它的特点是形象、具体、直接、真实。 这一类方法主要有:示范法、陶冶法等。 1、示范法 示范法又称榜样法或榜样示范法。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为榜样,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情感、行为,以达到教育要求的方法。 榜样把道德观点和行为规范具体化、人格化,形象而生动,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力,它对学生个性品德的形成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榜样示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 可供青少年学生学习的榜样是很多的,一般用来进行示范的榜样有以下几种: (1)典范。历史伟人、民族英雄、革命导师、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和各方面的杰出人物,他们是民族的代表,人类的精英,是青少年学习的典范。他们不平凡的—生、伟大的业绩、崇高品德和光辉的形象,对学生有极大吸引力,容易激起学生对他们的敬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仰思念之情,对照典范严格要求自己,推动自己积极上进。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的典范,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方法。 (2)示范。家长和教师是学生最接近的榜样。家长和教师肩负着培养青少年学生的重任,也得到学生的信赖。他们的言行、思想作风、待人接物的态度等都能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给学生以示范的作用。 (3)学生中的榜样。学生中的榜样,包括优秀个人和优秀集体。学生中的榜样,不可能很完美与稳定,但它产生于学生中间,他们年龄相近,经历基本相同,环境影响也基本相似。因此,他们更易为学生接受,易使其信服,激起上进心,教师应经常运用学生中的范例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运用示范法的基本要求: ?选择好的榜样。榜样的人格业绩应有较高的威信,事实典型、生动,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要提出明确的学习目的。要向学生介绍榜样的先进事迹,特别是那些感人至深、令人敬仰之处,引发他们心灵深处的惊叹、爱慕敬佩之情。使外在的榜样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言行准则。要使学生知道应当学习什么和怎样学习,从什么地方做起,调动学习榜样的积极主动性。 ?引导学生分析选择榜样。由于青少年学生的认识水平不高,他们对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的识别能力还不强(往往出现既能接受“善”的教育,也可接受“恶”的影响。因此,教育者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榜样分析,提高学生鉴别好坏的能力,防止和消除不良榜样的影响,选择优秀崇高的榜样,对照自己的差距,学习适合自己条件的行为和思想。 ?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榜样。“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榜样人物,也是在社会生活中成长起来的,他们也未必事事先进处处发光。我们学习榜样,正是“择其善而从之”。为提高榜样的力量,一般也需要避短扬长。 2、陶冶法 陶冶法是教师自觉利用和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感化,以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方法。 陶冶法,它不像说理传道那样, 向学生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提出明确的要求,而是寓教育于情境之中,用情境来感化与熏陶学生。这种方法既没有强制性的措施,也难有立竿见影之功,然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却有潜移默化之效,起到“春雨细无声,随风潜入夜”的良好效果。 陶冶的因素和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人格感化。这是教师以自身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情感表现为情境,对学生进行的陶冶或称同化作用。教师基于自己的高尚品德的人格 所表现的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 (2)环境陶冶。是教师利用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创设一种教育情境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进行陶冶。学生主要是生活在学校、班级、家庭、社区中。因此优化这些环境,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陶冶是非常重要的。 (3)艺术陶冶。这是运用艺术的教育作用进行的陶冶。运用健康的艺术作品进行熏陶是陶冶的重要形式。艺术包括多种艺术形式,如音乐、美术、舞蹈、雕塑、文学作品、影视节目等。各种艺术形式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极其丰富,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生动具体,引人入胜。因此,积极健康的艺术熏陶能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经过长期的艺术熏陶,能帮助学生深刻地认识榜样人物,也是在社会生活中成长起来的,他们也未必事事先进处处发光。我们学习榜样,正是“择其善而从之”。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为提高榜样的力量,一般也需要避短扬长。 2、陶冶法 陶冶法是教师自觉利用和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感化,以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方法。 陶冶法,它不像说理传道那样,向学生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提出明确的要求,而是寓教育于情境之中,用情境来感化与熏陶学生。这种方法既没有强制性的措施,也难有立竿见影之功,然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却有潜移默化之效,起到“春雨细无声,随风潜入夜”的良好效果。 陶冶的因素和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人格感化。这是教师以自身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情感表现为情境,对学生进行的陶冶或称同化作用。教师基于自己的高尚品德的人格 所表现的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 (2)环境陶冶。是教师利用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创设一种教育情境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进行陶冶。学生主要是生活在学校、班级、家庭、社区中。因此优化这些环境,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陶冶是非常重要的。 (3)艺术陶冶。这是运用艺术的教育作用进行的陶冶。运用健康的艺术作品进行熏陶是陶冶的重要形式。艺术包括多种艺术形式,如音乐、美术、舞蹈、雕塑、文学作品、影视节目等。各种艺术形式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极其丰富,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生动具体,引人入胜。因此,积极健康的艺术熏陶能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经过长期的艺术熏陶,能帮助学生深刻地认识社会,认识人生,丰富精神生活,形成健康的品德情感,提高品德境界。 运用陶冶法的要求: ?教师必须恪守教师道德,处处以身作则,使学生能在教师较高的师德修养中受到熏陶感染。 ?教师要善于按照教育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教育艺术和机智,精心选择或设计教育情境,井充分利用情境中各种良好的条件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陶冶的效果在长期的熏染中产生,所以陶冶必须经常化。 ?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良好的情境不是固有的,也不是自然存在的,需要人为的创设、构建。应当组织学生为自己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其在创设情境中接受教育,在日后更加珍重情境的价值,增大教育效果。 (三)以实际锻炼形式为主进行德育的方法 这一类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际活动,在实践中进行修养锻炼,以提高品德认识和实际活动能力,形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方法。学生思想品德形成是从知开始,以行结束。而在实际锻炼中,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可以同时进行培养、发展和完善。只有通过实际锻炼才能使学生所获得的良好思想道德观念变成行动,才能对道德行为进行有目的地练习,形成巩固的习惯,也才可以养成坚强的意志和性格。 实际锻炼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练习 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对某些道德行为进行练习,是形成行为习惯的有效方式。文明的行为习惯,必须通过反复的练习,才能形成牢固的行为模式,随时体现在行动上。 2、制度 通过引导学生遵守一定的制度,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顽强的意志和严格要求自己的好习惯。这种性质的实际锻炼,包括严格执行学生守则,团队的有关章程、安全操作制度以及学习生活制度等。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3、组织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包括学习、课外活动、劳动以及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等,这些是锻炼思想品质的重要方式。在这些活动中总要克服许多困难,经受许多磨练和考验,从而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特别是通过某些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可以了解国情、民心,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念和人生观。 运用实际锻炼法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充分认识实际锻炼的意义,启发他们自觉地进行锻炼。锻炼主要是学生的活动, 只有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内在的锻炼需要,才能在锻炼中严格要求自己,刻苦自励、经受考验,收到巨大的锻炼效果。 (2)严格要求并及时督促检查。任何良好品质的形成,都需要长期的反复锻炼。所以,必须严格督促检查,引导学生持之以恒。 (3)要不断总结经验体会,及时表扬与批评,提供反馈信息。使学生从实际效果的反馈中,加深情感体验,巩固道德认识,增强实际锻炼的信心和决心。 (4)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进行德育的方法 这一类方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性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从而控制其品德发展的方向,促进其优良品德的形成、发展和深化,预防和克服不良品德的滋长。品德评价是对学生业已形成的品德或目前品德发展状况的一种考查和评定,实质是检查德育效果,所以它是德育工作的一个环节。同时,品德评价本身又具有德育价值,即利用品德评价的反馈信息可以对学生品德进行激励或抑制,达到德育目的。因此它可以作为德育的——种辅助方法加以使用。 品德评价的方式,从性质上可以分为肯定性评价和否定性评价。 1、肯定性评价 是对受教育者优良品德行为进行奖励的一种方式。其具体形式有赞许、表扬和奖赏三种。赞许是对学生良好品德的赞同和称赞。赞同是肯定,称赞是好评,但都是一种不太正式的好评方式。赞许可以用口头或评语表示,也可用点头或微笑等动作表情表示。表扬是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好评,是比较正式地进行的。表扬有口头表扬和书面表扬两种。奖赏是对学生较为突出的优良品德的奖励。奖赏的办法有颁发奖状、授予奖品,以及颁发纪念章和授予光荣称号等。 2、否定性评价 是对受教育者不良思想品德进行惩罚的一种方式。其具体形式有批评(个别批评、当众批评、集体谴责)和处分等。批评是对学生不良品德的指责。当学生个人或集体有了错误,错误较轻或认识较好,表示积极改正,可采用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个别批评或当众批评或集体谴责。处分是对学生严重的不良品德的否定评价。对犯有严重错误或屡教不改的学生,不处分不足以教育本人和群众时,应给予必要的处分。根据学生的错误性质和认错态度,处分可分为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陈学籍等。对思想尚未成熟定型,需要培养和教育的青少年学生,处分不应过重。另外,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对学生的处罚一般不要采用经济制裁的手段。 运用品德评价法的基本要求: (1)品德评价的目的要着眼于教育,是为了长善救失、激励学生进步。 (2)品德评价一定要公正合理,符合实际。教育者要详细了解具体情况,恰如其分地进行批评、惩罚或表扬、奖励;同时在表扬、奖励时,也应指出他们的不足使其继续努力前进。在批评或惩罚时,则要指出努力方向,鼓励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4)品德评价要考虑评价对象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以上是中小学常用德育方法的四种分类。分类是相对的,各类方法都有它的优点和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局限性,各类方法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因此应该结合使用。 二、德育途径 德育的途径是由德育的任务、内容和原则决定的。由于德育的任务、内容和原则是多方面的,因此德育途径就有多种。 (一)通过教学活动进行德育 通过教学实施德育,主要是通过传授和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实现的。因为各科教材中都包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只要充分发掘教材本身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把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就能在以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武装学生的同时,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由于各科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性质各有不同, 在品德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要根据各门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品德教育。其中,要特别利用品德课和政治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国内外形势以及党的方针、政策的教育。 (二)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是学校中学生的集体组织,它们所组织的活动是调动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最好形式。学校通过这些组织进行德育,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自己教育自己, 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特别是这些组织的实践活动富有丰富的德育因素,是达到德育目标的有效形式。学校应加强对这些组织的领导、指导和帮助,保证它们的活动时间,尽可能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并具体指导他们根据学校德育计划,独立地开展多种形式的适合青少年学生特点的活动。在活动中注意充分发挥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己教育自己的特殊作用,使这些组织成为学校实施德育的有力助手。 (三)通过课外与校外活动进行德育课外、校外活动的范围很广,内容丰富多彩,活动方式灵活多样,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性和自愿性,能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也是实现德育任务不可忽视的有效途径。如通过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文化古迹,参观祖国的伟大建设成就,培养爱国主义品质和为祖国建设献身的精神。通过观看好的影视、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学习主人公的优良道德品质。课外、校外活动比较适合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往往受到他们的欢迎。 总之,上述途径各有特点,可以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教师应根据德育的具体任务和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条件的可能,灵活地选用适当的途径。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德育过程?它与品德形成过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有哪些规律?根据这些规律应怎样对学生进行教育? 3、德育的基本原则有哪些?这些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应如何贯彻? 4、什么是德育方法?我国学校德育常用的方法有哪几类?怎样运用这些方法? 5、学校德育有哪些途径? 第十二章 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整个教育活动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生动活泼的方法等,发挥它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本章主要介绍课外活动的意义、任务、内容、组织形式等。 第一节 课外活动的意义和任务 一、课外活动的涵义 所谓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它是学生课余良好生活的组织形式。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学生的活动不仅有课堂学习活动,而且有课余生活。学校认真组织学生的课余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外活动是学生“智力生活的策源地”,通过课外活动使“青少年迈上了科学思维的道路。”他认定课外活动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当孩子每天按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7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来。离开这一点去谈论全面发展,谈论培养素质、爱好和天赋才能,只不过是一些空话而已。” 二、课外活动的特点 课外活动与其他教育形式一样,都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将他们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但是它有自身一些特点。其特点主要是: 1、灵活性。课堂教学是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和课程表进行的,有相对稳定的内容和形式。课外活动则不同,它不拘一格灵活生动。活动的项目众多,丰富多彩;形式十分活泼,讲求实效。活动的参加人数可多可少,时间可长可短,方式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活动的指导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有专长的家长和社会人士,甚至是有一定特长的学生。这些活动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有蔚为壮观的群体场面,也有少数学生的相互切磋。就连活动质量的效果检查评定的方式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一般不采用像课堂教学那样的考试记分法,而是采取汇报表演、娱乐竞赛、成果展览、举行讨论和报告会等形式进行。 2、开放性。课外活动不受教学计划和学校围墙的限制,凡是符合教育要求、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可以创造条件组织开展,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更接近现实,富有新鲜的信息。因此,课外活动为学生打开了广阔的知识和生活领域。 3、综合性。课外活动是以活动为中心进行的,因此它能为学生提供同时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多方面的智力才能的机会。即使是学科性的活动也不同于课堂教学,它更注意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 4、兴趣性。这是课外活动的重要特点。学生参加活动不像课堂教学那样,一般要遵循教学计划的统一规定,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活动的内容、形式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富有吸引力,能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心理,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 5、自主性。富有成效的课外活动,大多数是学生在教师和有关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下独立组织、自主开展的。可以说,课外活动是学生自己的活动。他们是活动的真正主人。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对学生活动的组织和辅导起重要作用。 三、课外活动的意义 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取新知识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发展基本技能,提高思想觉悟,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是,课堂上学习的主要是书本知识,要想使学生牢固地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必须遵循人们认识过程的规律,由不知到知, 由知到用的过程。但是课堂教学的一千弊端就在于它往往是从书本知识到书本知识,评价一堂课也常常认为学生听懂了,明白了,就是一堂好课,至于知识的运用,虽然有一定量的练习和实验但也是放在次要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传授知识是很有成效的,但如果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实践,发挥学生的认识能动作用,课堂教学则是有局限性的。而课外活动却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课外活动、校外活动把学生从书本引向实际,从学校带入社会,理论联系实际、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从被动变主动,从单调、呆板变为生动活泼,从死记硬背变为动脑动手,学习效果社会大大提高,从而使学到的知识比较牢固、比较完全。通过课外活动,学生还能扩展已学知识的广度,加深其深度,开阔视野,使他们知道知识领域浩瀚无际。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二)课外活动是对青少年实施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有创造性的和开拓精神的人才,特别是在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时代,没有创造性和开拓精神,就不可能取得新成绩。仅学习书本上的一点死知识,已不能应付瞬息万变的世界。所以现代教育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才能,培养学生的爱好和特长。 学生的爱好和特长怎样才能得到发挥呢?从培养人才,促进人才成长来讲,课内、课外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形式、它是按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从中可以获得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但课堂教学不能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课外活动则能弥补这一缺点。由于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最能吸引学生,也能适应各种学生的需要,加之学生按自愿原则参加活动,积极性比较高,只要指导得宜,活动有成效,并持之以恒,就能使学生把相应的兴趣和才能培养起来。许多事实证明,学生未来的职业兴趣和专业选择,往往就与他在中、小学时期参加的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有密切关系。例如,湖南省华容县—中是一所县镇完全中学,60,的学生来自农村,该校就因地制宜地开展了以农业科学为主要内容的课外活动。近年来该校高中毕业生报考农林院校的就比较多。北京市少年宫曾对参加过该单位兴趣小组的1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70,的人现从事的专业工作与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相近。 (三)课外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各种能力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施展才能提供了最广阔的场所,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都有重大作用。在活动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困难,这就促使他们去调查访问, 了解情况,查阅资料,分析和研究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动脑动手,运用知识,发挥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也是培养、提高他们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其他能力的过程。 (四)课外活动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学生世界观的形成、道德品质的培养需要进行多方面、多渠道的教育和影响。课堂教学是一个方面,但只有课堂教学是不够的。青少年精力充沛,活泼好动,易受感染,他们在多样的活动中接触实际的人和事,接受艺术形象,或者亲自参加某些活动,从而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和影响。不但从理论上可以加深对课堂教育内容的理解,更能得到较深刻的感性认识和情感上的感染。,如,参加生物小组的学生,在饲养动物和管理植物园的过程中,就不仅仅是获得了有关的动植物的知识,而且体会到劳动的乐趣,会对自己所饲养的动物和种植的植物倍加爱护,不许任何人去伤害和毁坏他们,这种对劳动和劳动果实的特殊感情是课堂上的说理教育所难以培养的。参加公益劳动、社会服务等活动更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所不可缺少的行为训练。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亲自参加实践活动,直接受到实际的形象教育和影响,往往能收到比课堂教育更有效的教育效果。 (五)课外活动还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积极的休息,促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学生在较长时间的上课和紧张的脑力劳动之后,往往会产生疲劳。这种疲劳若不及早解除,不仅给青少年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而且直接影响健康。而组织学生投身到不同性质的课外活动中去,特别是参加各种形式的文娱体育活动,可以使他们得到积极的休息,这对于学生调节生活,增进身心健康大有好处。 四、课外活动的任务 课外活动有如下主要任务。 (一)巩固、加深和扩展课堂教学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 课外活动应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亲身参加实践,使课堂所学到的书本知识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得到应用或解释、巩固和加深。同时课外活动还应该摆脱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利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及时地向学生传递各种信息,让学生随时可以吸收新鲜知识扩展学生的视野。并且应通过丰富多彩又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广泛地接触问题、思考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亲自动手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手脑得到充分的运用,从而发展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个人的特长,培养特殊人才 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兴趣和爱好不是生而有之,是靠后天培养的。课外活动就承担着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的任务。有的学生可以已经开始具有某种爱好,有的甚至已崭露头角显出其才能。虽然这种爱好往往还处于萌芽状态,但这种幼芽往往就是人才的希望。课外活动应该是这些幼苗的沃土,让这些人才的幼苗茁壮成长,培养一批各方面(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书法、体育、科技等等)有特长的人才。当然在发展学生特长过程中,应该注 意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可有偏废的现象。 (三)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为形成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奠定基础 课外活动是进行德育的好课堂,德育的很多任务要通过课外活动来实现。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广泛地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接受多方面的锻炼,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增加人际交往的机会,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在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使之成为社会积极的成员。个性的形成过程,实际上也是人的社会化过程,而人的社会化过程必定是在社会交往中发展、进行的。提高社交能力,这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素质的要求。不同范围、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不同于课堂的相互接触、相互联系的机会,把学校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联系起来,这就有利于发展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促进他们相互之间的了解与合作,使他们懂得并学会与同学平等相处(相互尊重,相互依赖,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妥善地处理社会生活、人与入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适应集体生活和从事社会交往的能力,从而促进其社会化进程。 (五)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进健康 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社会美的感受,提高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增进健康,让学生在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中得到积极休息。 2011/06/18 01:01 110kV肇庆变电站电气部分初步设计 2011/06/18 01:01 468Q发动机缸体双面卧式钻床总体设计及左主轴箱设计 2011/06/18 01:01 ABS防抱死系统设计 2011/07/07 13:35 CA1050汽车驱动桥主减速器设计 2011/06/18 01:01 CA6110发动机曲轴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2011/06/18 01:01 CA6140拨叉专用夹具设计(831008型号) 2011/06/18 01:01 CA6140拨叉零件工艺及工装设计 2011/06/18 01:01 CA6140机床后托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2011/06/18 01:01 CA6140机床法兰盘课程设计 2011/06/18 01:01 CA6140车床主轴箱体的设计与工艺分析及镗模设计 2011/06/18 12:57 CA6140车床刀架的工艺规程和铣上顶面工装设计 2011/06/18 01:01 CA6140车床床身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2011/06/18 01:01 CA6140车床手柄座设计 2011/06/18 01:01 CA6140车床拨叉(831007型号)设计 2011/06/18 01:01 CA6140车床拨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831007 2011/08/06 19:24 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831003 教师文档分享 教师文档分享 2011/06/18 01:01 CA6140车床法兰盘831004工艺规程设计 2011/06/18 01:01 CA6140车床法兰盘工艺规程设计 2011/06/18 01:01 CA6140车床法杠杆的加工工艺设计(φ25mm孔的铣床夹具) 2011/06/18 01:01 CA6140车床进行改造设计 2011/07/07 13:35 CA6140车床齿轮工艺规程与夹具设计 2011/06/18 01:01 CA6150车床横向进给改造的设计 2011/06/18 01:01 CD盒塑料膜毕业设计 2011/06/18 01:01 CK6140进给系统设计 2011/06/18 01:01 DZ038数字频率计的设计 2011/06/18 01:01 NGW-S62-45行星减速器设计 2011/07/07 13:34 POM水龙头壳体注塑模设计与制造设计 2011/06/18 01:01 QY-A型液压支架设计 2011/06/18 01:01 Santana2000轿车制动系统设计 2011/06/18 01:01 T350搅拌机工艺工装设计 2011/06/18 01:01 U型管式换热器设计 2011/06/18 01:01 YMT-50液压马达试验台的设计 2011/06/18 01:01 一级圆锥齿轮减速器设计 2011/07/07 13:35 三坐标数控磨床设计 2011/06/18 01:01 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课程设计 2011/06/18 01:01 中型货车万向节与传动轴设计 2011/06/18 01:01 乘用车变速器设计 2011/06/18 01:01 二级展开式斜齿轮减速器设计 2011/06/18 01:01 五吨单头液压放料机设计 2011/06/18 01:01 仿生机器人的机构设计与运动仿真 2011/06/18 01:01 传动箱体工艺与夹具设计 2011/06/18 01:01 免烧砖的压制设备设计 2011/06/18 01:01 具有托起机构的三辊卷板机设计 2011/06/18 01:01 冲单孔垫圈模具设计 教师文档分享
/
本文档为【教育学重点知识点归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