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定向行走教程 第一章、行前训练 第一节、行前身体训练 一、站立 站立

2017-12-13 31页 doc 56KB 47阅读

用户头像

is_471618

暂无简介

举报
定向行走教程 第一章、行前训练 第一节、行前身体训练 一、站立 站立定向行走教程 第一章、行前训练 第一节、行前身体训练 一、站立 站立 定向行走教程 第一章、行前训练 第一节、行前身体训练 一、站立 站立,是人体最基本活动形式之一,也是行走的起始。 1、正确的站立姿势是正常行走的基础,动作方法: 足跟并拢,脚尖自然分开(约自己的一横脚),两腿伸直、夹紧;收腹挺胸、展肩拔背、头颈上挺,下颚微收;两臂体侧自然下伸,两手中指贴于外侧裤缝,身体正直。 2、异常站立矫正 由于盲人长期不能用眼视物,站立时普遍存在着偏头、低头、含胸、舔腹或弓背、侧身等盲态。这些不正确的站立姿势,对准确...
定向行走教程 第一章、行前训练 第一节、行前身体训练 一、站立 站立
定向行走教程 第一章、行前训练 第一节、行前身体训练 一、站立 站立 定向行走教程 第一章、行前训练 第一节、行前身体训练 一、站立 站立,是人体最基本活动形式之一,也是行走的起始。 1、正确的站立姿势是正常行走的基础,动作方法: 足跟并拢,脚尖自然分开(约自己的一横脚),两腿伸直、夹紧;收腹挺胸、展肩拔背、头颈上挺,下颚微收;两臂体侧自然下伸,两手中指贴于外侧裤缝,身体正直。 2、异常站立矫正 由于盲人长期不能用眼视物,站立时普遍存在着偏头、低头、含胸、舔腹或弓背、侧身等盲态。这些不正确的站立姿势,对准确定向和正确行走十分不利,必须通过正确站立姿势的训练予以矫正。 矫正方法:让盲人按正确站立姿势背靠墙站立,使之足跟、臀部、肩胛和后脑与墙壁接触。 二、步伐 走、跑、跳、投是人体四大基本活动能力,走为首要基础。特别是对于盲人来说,正确行走步伐是准确定向和顺利到达目的地的重要保证。 1、正确行走步伐: 身体直立,左腿向前迈出同时右臂自然前摆,左足跟轻着地后身体重心随之前移至全脚掌着地左腿支撑;右足跟离地,左臂自然前摆同时右腿向前迈出足跟着地,身体重心顺势前移至右腿支撑。以此两腿、两臂依次交替向前迈出、摆动,稳步行进。 2、异常步态矫正: 异常步态,指盲人在长期摸索或探试行进中不自觉形成的错误步伐和不正确的身体姿态。盲人由于没有视觉感知而缺乏自信,普遍存有“蹭步”“碎步”“八字步”等错误步伐,并伴有偏身低头、手臂前伸摸索或上体后仰躲避等盲态。这些异常步态不仅有损于行走时正确身体姿态和良好形象,也会影响到行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对于盲人应按“正确站立姿势”和“正确行走步伐”有针对性地矫正其异常步态。 (1)蹭步,指行走时两脚掌不离地面的擦行。 蹭步特点:行走时,身体拘谨,没有手臂摆动的协调动作;步幅小而长度不 1 等,易于走偏;步频缓慢,行走吃力。蹭步不能长距离行走。 纠正方法:首先要求盲人以正确姿势站立,做加大摆臂动作的原地踏步练习;然后在平坦的路面上,有人搀扶令其大胆向前迈步行进,最后按正确步伐独立迈步行进,随时纠正盲态。 (2)碎步,指行走时全脚掌离地的小步踏行。 碎步特点:行走时,双膝弯曲,身体拘谨;手臂摆动的协调动作不明显;步频虽快但步幅极小,易于疲劳。碎步也不宜于长距离行走。 纠正方法:首先以正确姿势站立,原地做慢速高抬腿踏步练习,强调前脚掌先着地。然后在盲人熟悉的路段上,帮助盲人做大步行进。“碎步”的错误动作纠正后,要求按正确步伐行进并及时纠正盲态。 (3)八字步,指行走时两脚尖过于外撇或内扣。 八字步特点:八字步行走时,可使身体摇晃扭动,易于偏离行进方向。 纠正方法:两脚并拢正确姿势站立,左腿脚尖向前迈步,右腿脚尖向前跟进成并脚站立;右腿脚尖向前迈步,左腿脚尖向前跟进再成并脚站立。两脚如此交替做并步行进。在并步行进的基础上,做两腿脚尖向前连续交替慢行,以克服身体摇摆和扭动。 第二节、行前心理调整 盲人在做独立行走之前,会怀有各式各样的心理状态,其中最为突出和普遍存在的是恐惧心理,主要现为不敢独自行走,怕撞、怕摔。怕摔、怕撞等恐惧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尽管如此这种恐惧心理必须予以克服,因为恐惧的实质就是“怕”,怕字当头必然会导致畏缩不前的后果。 此外,年龄较大的盲人更有不同程度的害羞和自卑感,怕人歧视,怕自己失败等,其实这也是恐惧心理的另一种表现。这些不同形式的恐惧心理现象都会对他们学习独立行走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形成障碍。因此,在独立行走教学之前,必须对盲人进行必要的心理调整,帮助盲人克服行前的恐惧状态。 在行走方面,盲人如果怯怯懦懦裹步不前,很难走向所要到达的目的地。即使勉强行走,也会呈上体后仰,手臂半张前伸或侧身碎步移动的盲态。可以说,不克服恐惧心理就不可能很好地了解环境,更做不到轻松自如的行走。这是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鼓励盲人在其所熟悉的路段内反复练习独立行走,是逐渐消除恐惧心理的最好方法。 第三节 行前感觉训练 感觉,是自身各感觉器官综合作用的结果。 盲人行走的前提是定向,定向的基础是感觉。盲人感知事物的程度,制约着 2 定向能力的发展。感觉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它包括感官功能的训练和感官定向能力的训练。 一、感官功能训练 感官功能,指感觉器官的作用和能力。 视觉器官功能的丧失,使盲人对事物的认知水平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果不加强盲人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功能的代偿训练,势必导致盲人整体感觉能力的滞后,直接影响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考察盲人的感官功能水平,,也是考察盲人认知水平和行为能力、评价他们定向与行走能力的过程。 1、由耳朵听到声音所产生的感觉是听觉,听觉的代偿通常盲人会自己进行调解和改进,我们要强调盲人注意声音的来源,提炼主要因素。 2、嗅觉,由鼻腔闻到气味时所产生的感觉。盲人可以通过嗅觉认知和识别环境中常能接触到的某些物质,以补偿视觉的缺陷。 (1)食品气味:主食、副食、调料它们之间的气味各有不同。 (2)特定场所气味:厨房、水房 、厕所、车库、路面(烈日下的柏油路;雨后的水泥路、土路气味) (3)特殊气味:煤气、烧焦物体、涂料都是有分别的。 正确的辨识气味,对于正确的定向、行走是非常有用的。 3、触觉,盲人定向行走时,主要通过手的触摸和脚踏的感觉辨认物体的性质、形状和路面质地。触觉不仅可以直接认知事物,了解环境,而且也是准确定向和安全行走的重要渠道。 4、视觉(剩余视力、残余视力) 视觉,由眼睛视物所产生的感觉。有很多盲人不同程度存有一定的视物能力,我们称之为“残余视力”。残余视力对盲人的日常生活和定向行走无疑是个非常可贵的有利条件,应该充分利用和发挥残余视力的作用。 二、感官定向训练 感官定向,指利用感觉器官判定方向。明眼人通过视觉即可顺利地确定方向和方位。而盲人的定向,必须充分利用其他感觉器官的作用,确定自己在环境中所处的方位,判断行进的方向。 1、听觉定向,是以听觉器官判定声音的方向和方位。 2、嗅觉定向,是以嗅觉器官确定气味的来自方向。 3、触觉定向,是以皮肤通过接触性和非接触性感觉判定方向和方位。 (1)接触性感觉,指感觉器官接触实物所产生的感觉。 盲人的接触性感觉,多是以手触摸实物或脚踏地面感知物体和地面的性质、 3 特点,判定方向和方位。 触摸定向:用手触摸已知朝向的固定物体,根据自身的方位判定其他方向;用手触摸未知朝向的物体,并设法与已知朝向物体建立相应联系,判定被触摸物体的朝向。 脚感定位:在较熟悉的环境内,通过脚对室内或室外不同质地和特点地面的感觉,判定自己所在的方位。 (2)非接触性感觉 非接触性感觉,指不接触实物以皮肤感应所产生的感觉。 非接触性感觉定向,多用于皮肤对阳光、风向或冷热物体的感应,判定方向和方位。 4、视觉(剩余视力)定向:视觉定向,指低视盲人运用剩余视力判定方向。低视盲人可以通过观察光线、阴影或已知朝向的固定物体进行其他方向和方位的判定。 第四节、自我保护 盲人在室内外环境中独立行走时,桌椅、门窗或空间其他附设物件都可能成为障碍,也容易碰伤。行走过程中加强自我保护既是保证安全的积极措施,又是探知障碍物的有效方法。 自我保护,包括上部保护和下部保护。其保护方法不仅用于沿物行走,也适用于其他某种情况,如室内弯腰拾物可采用上部保护等。 一、上部保护 上部保护,指盲人在独自行走过程中,利用上肢对以头部为主的身体上部所做的保护方式。 动作方法:盲人独自行走时,一臂屈肘抬起,上臂略高于肩,使前臂横或斜横于面前,掌心向外,指尖略超过对侧肩,以保护其头面部。上部保护时,抬起的手臂一定要到位,主要保护头及面部。前臂与头部保持适当距离,以便触及到障碍物可有足够的反应余地。 二、下部保护 下部保护,指盲人在室内行走过程中,利用上肢对身体下部的保护方式。 动作方法:一侧手臂于体前斜下伸,掌心向内,五指放松并与身体保持适当距离。下部保护时,手臂与身体的距离不宜太远或过近,否则影响深知障碍物的有效性。当手或臂触及障碍物时,应立即停止行进及时作出判断和处理。 第二章 应用定向 第一节 定向线索和路标 4 准确定向是盲人行走的前提,有效行走是盲人到达目的地的保证。所以说,指导盲人行走,首先要做的是指导盲人准确定向。 一、定向线索 线索,是探求事物发展的脉络和途径。定向线索,特指环境中能为盲人判定方向起引导作用的某些标记。盲人可以利用已掌握的线索,判断自己的位置,确定行走的方向。 (一)线索的条件 能够作为盲人走向的线索,必须是环境中盲人运用听觉、嗅觉、视觉(剩余视力)和触觉等感觉器官易于感受得到的,并具有一定特性的标记。 (二)线索的种类 1(声音线索,盲人运用听觉器官能获得为定向起引导作用的信息,为声音线索。例如:机动车的运行声音可使盲人感知道路的方位。 2(气味线索,盲人运用嗅觉器官获得为定向起引导作用的信息,为气味线索。例如:食堂散发出食物的气味,可使盲人知道自己的位置是在食堂附近。 3(感应线索,盲人通过皮肤对温度、湿度的感应获得为定向起引导作用的信息,为感应线索。例如:盲人可根据太阳自东升起至西而落和不同时间温度辐射差异的自然现象判断方向。 4.明暗线索,低视盲人能用视觉器官通过光线或阴影获得为定向起引导作用的信息,为明暗线索。例如:盲人户外活动时,视觉感知光线由明转暗,可知自己靠近了建筑物或大树。 5.色彩线索,低视盲人能用视觉器官通过颜色获得为定向起引导作用的信息,为色彩线索。例如:盲人在室内或室外可根据周围物体的颜色,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向。 二、路标 路标,是道路上指示方向和路线途径的标志。盲人可在经常通行的路面或路旁,以某种固定设施为参照物,标记出路线的途径和行进的方向。 (一)路标的条件:能够作为盲人定向和行走的路标,必须是沿途路面或路边易于感触而有特性的固定标记。 室外某些与定向行走有直接关联的路面、常备设施和自然状况包括: 1、路况:包括主要道路的通向、路面的形状、路面的质地等。 2、自然状况:包括花草、树木等,掌握某些特殊位置的实物概念,能够使盲人记住其特点和方位,作为定向的线索或行走的路标。 (二)路标的种类 5 1、视觉路标:低视者可根据自己可视程度,以沿途的环境、建筑物或其他设施(门窗、消火栓、标牌、路灯等)作为自己行走的路标。 2(触觉路标:全盲者可根据路面质地、坡度,以及路边可触及到的其他设施,作为自己的行走路标。 三、应用地图 地图,标明某区域地表状况和现象的图示。专供盲人应用的地图,多指以特定符号和触觉线索为图示,专供盲人通过触摸了解地域概况的“触觉地图”。盲人可以通过触摸的形式在地图上“行走”,在触觉地图上摸出该处所示的符号、路标、线索等。 然而更为实用的是通过盲人的记忆所建立起来的“心理地图”。心理地图,指已熟悉的环境和路线在记忆中所形成的印象和图形。心理地图对盲人的定向与行走具有特殊的意义。 第二节 盲文定向和定位 盲文定向和定位,是依据盲文六个点的排列位置确定方向和方位。 盲文是接受过正规盲校教育的盲人很熟悉的触摸文字,其基本字型由六个突起点按左右各三点竖排所组成。盲人利用盲文各点位的序号判定方向和方位,既简便又实用。 一、点位序号 点位序号,指盲文六个点位按规定顺序的编号。 把盲文的六个点位按左排上、中、下和右排上。中、下的顺序编成l,6的点位序号。左排:左上点,为“1号点位”;左中点,为“2号点位”;左下点,为“3号点位”。右排:右上点,为“4号点位”;右中点,为“5号点位”;右下点,为“6号点位”。 二、盲文定向 盲文定向,是依据盲文6个点位确定方向。 动作方法:盲人拟将自己正面置于盲文的中央,其自身的左前方向是“l号点位”;右前方向是“4号点位”;左和右的方向分别是“2号点位”和“5号点位”;左后方向是“3号点位”;右后方向是“6号点位”。例如:告知盲人要行进的方向盲文的“ 5号点位”时,盲人便可立即右转向行进。 三、盲文定位 盲文定位,是依据盲文6个点位判断周围事物的方位。定位方法与“盲文定向”相同,例如:告知盲人某物件在盲文的“3号点位”上,盲人便可知道该物体是在自己的左后方位。 6 第三节 时钟定向和定位 时钟定向和定位,是利用时钟面上的钟点位置确定方向和方位。 时钟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计时工具,常为人们所熟悉。利用时钟面上的钟点位置确定方向和方位,也是盲人常用的一种简便方法,比六点盲文更加精细。但是,利用时钟定向和定位,必须是在盲人基本了解时钟面上布局形式和点位排列顺序的基础上,才能准确有效地运用的。 一、钟面布局 时钟的形状和大小虽然各有所异,但其钟面上都是由1至12的等距点位围成一周;钟面的正中间有三个同心圆的指针,分别是“秒针”“分针”和“时针”。专供盲人触摸的盲表没有秒针。 (,)时钟点位 时钟点位,指钟面上1,12钟点的排列顺序和位置。 任何形状的时钟面,最上的正中间位置是 12点位。以此为基准,镜面向右向下等距排序是1、2、3、4、5、6的点位。6点位在时钟而且下的正中间位置,与12点位呈上下对应。由6点位镜面向左向上等距排序是7、8、9、10、11的点位。这样,1至12个点位在时种面上呈等距离的围成一周,每个点位各示一个方向和平面方位。由于时钟点位的顺序和位置是固定的,所以每个点位所示的方向和平面方位也是不变的。只要盲人能准确转向已知钟面点位,便可确定所需的方向和平面方位。 (二)定位转向 定位转向,指盲人的身体按时钟点位的正反顺序而转动的方向。定位转向包括“顺时针转向”和“逆时针转向”。 1(顺时外转向:时钟指针按点位的正向顺序走动,称为“顺时针”。身体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动作,即为顺时针转向。顺时针的转向,也是自身的右转向。 2.逆时针转向:时钟指针按点位的反向顺序拨动,称为“逆时针”。身体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动作,即为逆时针转向。逆时针的转向,也是自身的左转向。 二、时钟定向 时钟定向,指盲人按已知时钟点位转动的定向方法。 动作方法:盲人拟将自己位于时钟指针的轴心处,并面对12点位。假如已知要确定的方向是在时钟的5点位上,盲人可先顺时针向后转体面对6点位,再逆时针稍向左转动便可面对5点位,即是要确定的方向。 三、时钟定位 7 时钟定位,指盲人按已知时钟点位确定事物位置的方法。 时钟定位法与时钟定向法的运用形式基本相同,只是利用时钟的固定点位判断自己周围事物所处的方位。 动作方法:盲人拟将自己位于时钟指针的轴心处,并面对12点位。若知某物体在时钟的7点位与8点位之间,盲人便可知该物体的方位是在自己的左后方。 第三章、独行技巧 一、沿物行走 沿物行走,指盲人不完全了解环境又需独自在室内外行走时,所采用沿着物体的边缘或墙壁行走的一种自我导盲方法。 盲人沿物行走,安全至关重要。因此,首先要正确运用自我保护方法。(提问一下自我保护法) (,)顺墙行走 顺墙行走,指盲人以墙壁为导向走到目的地的一种独自行进方式。 动作方法:盲人侧对墙壁面对行进方向站立,体侧与墙壁相距约20厘米;靠墙侧的肩略微下沉,手臂自然向下前伸约45?,并以小指或无名指的指背轻轻点触墙面向前慢行。在盲人了解墙壁与目的地关联的情况下,可做顺墙行走。顺墙行走时,遇到粗糙墙面点触手可似触非触,以免擦伤指背。必要时可用另一侧手臂做上部保护。 (二)沿物慢行 沿物慢行,指盲人在室内独自行走时,沿着桌椅或其他物体边缘慢速行走。 动作方法:靠近物体侧的手臂斜前伸,拇指向内,手指的背部轻触物体的边缘线,行进时随身体前行指背沿物体的边缘轻轻向前滑行。基本了解室内设置的情况下可做沿物慢行,行走时手的位置约在身体前半臂左右,身体不可过于靠近或远离物体。沿物慢行走过一个物体后,根据记忆探索下一个物体再做沿物慢速行走。必要时应辅以上部或下部保护。 二、直线行走 直线行走,指盲人不改变方向的独自走完两点间的直线距离。 盲人能不能做到独立直线行走,将关系到以后能否顺利独自走向目的地的首要条件。然而,恐惧或自卑等心理状态首先会成为盲人独立行走的最大障碍;同时,由于不同程度盲态的存在,也可致使行前不易对准行进的方向,以及左右步幅不均的异常步伐,都是导致偏离行进方向的主要原因。因此,独立直线行走教学之前,除做好必要的身体训练和心理调整外,加强准确的垂直定位训练十分重要。 8 1、垂直定位 垂直定位,指盲人根据已知目的地的方位,确定自己垂直面对行进方向的一种简便站位方法。 动作方法:以正对目的地的某固定物体(如墙壁、路沿、桌椅等)作为基准点,按正确站立姿势双足跟或后背靠紧该物体,此时面对的方向即为垂直行进的方向。 2、直线行进 动作方法:垂直定位对准行进方向,按“正确行走步伐”行进,走过两点间的距离。(训练时可先做短距离的直线行走,及时纠正异常步态。随着行走能力的提高,可逐步加长直线行走的距离,但要强调行走方向的准确性。较长距离的行走过程中,必要时应以声音做引导帮助盲人保持行走的直线性。) 3、穿越空间 当盲人穿过一个空间的时候,假如盲人知道这个空间,就会利用上部保护或下部保护通过。假如空间较大,盲人没有把握准确穿越时,可以先转过一个墙角,然后进行垂直定位,利用直线行走技能通过,最后恢复到原来的行进方向。 三、进出门 动作方法:盲人行至门前,用手触摸寻找到门的把手后,以靠近门铰链一侧的手握住把手开门;门开启后,握门把的手换握门的另一面把手,同时一脚前伸深知是否有门槛存在,如有可迈过门槛进出门;进出门后应顺势将门轻轻关好。 四、上下楼梯 1、上楼 动作方法:行走至楼梯口处用手触摸并扶好墙壁或扶手;一脚轻触第一级楼梯的竖面探知高度和深度后与之垂直站立;运用沿物(墙或扶手)慢行的方法一步一级,逐级上楼直至最后一级(一脚前伸深知平地)本阶楼梯结束,沿墙或扶手转向行至下一阶楼梯继续上楼。盲人要脚踏实地蹬上每一级楼梯,切不可匆忙或越级蹬上,以免踏空或绊倒。每上一阶楼梯时,应默数并记住本阶楼梯的级数,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2、下楼 动作方法:沿楼梯一侧顺墙行走至楼梯口处,一手扶墙或垂直定位直线行走至楼梯扶手一侧扶住扶手;一脚轻轻探触第一级楼梯的边缘后,两脚与边缘垂直站立;运用沿物(墙或扶手)慢行的方法一步一级逐级下楼,直至最底一级本阶楼梯结束。顺墙或扶手转向行至下一阶楼梯,再沿第一级楼梯的边缘逐级下楼。盲人下楼过程中,始终要用一手扶墙或楼梯扶手。时刻控制自己身体,重心不可 9 过于前移和急于下楼,以免身体失控发生危险。 五、寻拣失落物 寻拣失落物,指寻找和拣拾掉在地上的物品。寻找和拣拾掉在地上的物品,是生活中常有的现象,也是听觉和触觉的综合运用。 1、听音定位,根据物品落地的声音确定失落物的方位。不同性质的物品落地时,与地面碰击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1)松软物品,质地松软的物品(如,书本等)落地时,与地面碰击的声音比较浑厚、稳实,而物品在地面上的位置也基本是在声音处或附近。盲人可直接到发出声音的地方,采用正确的下蹲方法寻索失落物。 (2)坚硬物品 质地坚硬的物品(如,钥匙、硬币等)落地时,与地面碰击的声音比较尖锐、清脆并可能有反弹或滚动,致使失落物远离原落地的位置。盲人可根据反弹或滚动的声音判断方向和大致距离,转身面对该方向,走近判定的距离,采用适当的下蹲方式寻索失落物。 2、拾物下蹲,是确保盲人寻拣失落物的安全而应采用的下蹲方式。 盲人寻拣失落物的下蹲方式,有“直蹲式”和“上部保护式”。 (1)直蹲式,指上体保持正直姿势的下蹲。 动作方法:下肢缓慢弯曲,上体基本保持正直;下蹲过程上体尽可能不要过于前屈或左右倾斜。 直蹲式下蹲时,要强调维持身体平衡,避免摔倒。 (2)上部保护式 上部保护式,指辅以上部保护动作的屈体下蹲。一臂做“上部保护”动作护及头面;下肢微曲,向前屈体下蹲。 3、搜寻失落物,盲人下蹲后寻拣失落物也有两种方法,即“划圆法”和“直排法”。 (1)划圆法,指两手在地面上做划圆式盘旋移动搜寻失落物的方法; 动作方法:双手手指分开,指尖于脚前轻触地面,由内向外,由小到大划圆,以盘旋式充分搜索。未找到失物时,可前后、左右移动脚步继续搜寻。 (2)直排法,指两手在地面上平行式往返直线移动搜寻失落物的方法。 动作方法:双手手指分开,于脚前指尖轻触地面,由内向外,再由外向内直线平行向前移动搜寻失落物。搜寻过程中可适当移动脚步或转向搜索。 六、避险与防卫 盲人独自行走的教学训练,一般是在无障碍的场地上和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盲人可无顾忌地做各种练习。然而,盲人在室内外自行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遇到 10 意想不到的问,甚至发生危险。譬如,室内挪动后的桌椅、偶尔打开的窗户、临时放在桌上或地上的暖水瓶,以及室外停放的车辆、新挖的沟坑、掀开的井盖、拉牵的晾衣绳等,特别是自行上下楼梯稍有不慎都是可能出现的问题或险情。加强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一)避险 1(了解环境:在室内外独自行走时,首先要了解环境,特别是在选定的行走路线上有无新的情况变化。 2(躲避险情:了解到环境或行走路线如有情况变化,应牢记变化的形式和方位。行走时注意躲避,防止险情发生。 3(审慎下楼:接近楼梯口时,慢步探索感知起始阶梯后,站稳、扶好再起步下楼。 (二)防卫 盲人在室内外独立行走,事先了解环境变化情况,注意躲避险情,这本身就是积极主动的防卫。行走过程中,在有障碍之处采用“上部保护”“下部保护”、上下楼梯运用“沿物慢行”的正确方法,都是有效的防卫措施。 第四章 盲杖应用 盲杖是盲人安全行走最有效、最经济的辅助行走工具,盲杖的实质是将盲人的手臂触觉延长,使盲人能了解自己身体周围地面的情况。《圣经》中记述:伊萨克的视力薄弱,曾用类似牧羊人手杖作为辅助行走的工具。这就是盲人使用盲杖最早的文字记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盲人对盲杖应用的实践,促进盲杖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有了长足的改进。由起初的树枝、藤条或竹竿等简单的棍棒,逐步演变成更具应用效能的弯把式盲杖(胡佛式盲杖)、直段式盲杖、折叠式盲杖、红白相间的盲杖(盲聋人专用盲杖)等,充分发挥出盲杖对盲人行走的辅助作用。 第一节 盲杖构成 一、盲杖结构 盲杖虽然具有多种形式,但基本上是由腕带、手柄、杖体和杖尖四个部分所构成。 1、腕带 盲杖的腕带也称杖带,一般固定在盲杖顶端,一般选择松紧带或其它粗细适宜的带子制成,盲人在行走或持杖时把腕带套在手上,可以防止盲杖滑落;腕带的另一个功能是盲人可以用它将盲杖挂起来。 2、手柄 11 盲杖的手柄也称杖柄,是盲人持杖时手握之处。手柄位于盲杖的上端,其长度约20厘米。一般是用皮革或者橡胶等其它材料制成,最适宜的手柄是像高尔夫球杆的手柄,一边是平滑的(正好盲人的食指可以平贴着这一平面,以更有效地控制盲杖),便于盲人很舒适、牢固地抓握手柄以及各个手指控制盲杖的方向和运动。 3、杖体 杖体,是盲杖的主体部分。盲杖的杖体是由重量较轻的硬质铝合金材料制成直径约13毫米的长柱体,上接杖柄下连杖尖,其长度可随盲杖的长度不同而不同(要适宜盲人的身高)。 4、杖尖 杖尖是盲杖的远端,是盲杖和地面接触的部分,一般用质硬的尼龙或硬塑料制成,长度为,厘米,上粗下细,较宽部分直径不超过,厘米,重量约为,,克。盲人行走时地面的信息首先传导到杖尖,再由杖体传至盲人的手部。 二、盲杖长度和重量 1、盲杖长度 工厂制作的盲杖一般是,,英寸即,,,厘米长,确定自用盲杖的长度,可以自身并足直立时杖尖在两脚中间触地,杖柄顶端抵于心窝处的高度为基准。因为这一盲杖的长度,正是盲人斜握法持杖行走时杖尖可探知前方一步地面的距离。适宜的长度应由导盲教师与盲人共同决定 。 2、盲杖的重量 盲杖的重量虽然没有统一的规定,但不宜过重,过重的盲杖会在行走时加重盲人手腕的负担而产生疲劳感,同时也会影响杖体探路移动的灵活性。盲杖的重量一般可在175克左右(即,.,市两)为宜。折叠式盲杖便于携带,但可能稍重些,因为折叠部分的附件较多。但一般不超过250克即不超过半市斤。 3、盲杖的强度 盲人选用的盲杖必须坚固耐用,要适合在各种路面上使用,正常情况下不易被折断;要有一定的弹性,不易弯曲,受力后能恢复原状,能精确地指向盲人所要求的方向和距离 4、盲杖的传震性 选用的盲杖应能保证盲人运用杖尖点触地面,在探索或检查地形构造和地面上的物体时,能敏感地将杖尖探索到的信息经过杖体及时传到盲人持杖的手上,使盲人根据手感的不同来辨别地面的情况,通过盲杖振动传递信息,对于折叠式盲杖来说,接头应牢固嵌紧,不能有松动和摇晃现象,以免信息流失 12 三、盲杖颜色 各地不一,但都必须遵循车辆与行人的高度可见性原则 (,)杖体颜色 1964年在美国通过的《国际白杖法》规定,盲杖的杖体应是白色或银白色并有统一规格的红色反光胶带缠裹杖体。 (二)红色胶带规格 1、一般盲杖,单纯盲人使用的盲杖,在距手柄底部9厘米处缠裹着30厘米宽的红色反光胶带。 2、特殊盲杖,兼有耳聋盲人使用的盲杖,在距手柄底部9厘米处,用三段红色反光胶带缠裹杖体,每段胶带宽11厘米,每段之间的距离为,厘米。 四、盲人对盲杖的选择 盲人使用的盲杖的优劣直接关系着盲人行走的安全,故盲杖的选择极为重要。盲杖最起码应具备信息传递和提供安全保障两项功能 1、盲杖触地的杖头要力求坚韧、耐磨,并且具有滑润度。 2、传导性要好,即要有相当的强度; 3、耐久性要好; 4、重量要适当; 5、手柄部感觉到舒适而不易疲劳,大小合适; 6、长度要适合盲人的身高、步幅、肩宽、对障碍物的反应时间 。 五、盲杖使用的优缺点 1、优点:盲杖能为使用者提供触觉和听觉的信息,是盲人安全行走最有效、最经济的根本保证,在上下坡或遇到障碍物时可以提供一定的反应时间而不至于猛然撞上去,保护身体的下部,可靠、耐用,几乎不需要保养,不需要其他辅助性帮助,操纵灵活,明确标志了使用者的身份。 2、缺点:不能发现身体上部的物体,尤其是悬挂的物体以及外伸的物体,因此它不能保护上部身体;不易存放,有时会绊倒别人;未经正规训练,使用效果不好;标志着使用者是盲人,容易形成社会歧视。 第二节 持杖与行走 一、持杖 鉴于盲杖的用法不同,持杖的握法也各有所异。一般常用的持杖方法有“直握持杖”和“斜握持杖”两种。 (一) 斜握持杖 斜握持杖,简称“斜握法”,是使盲杖与持杖手臂连成一体的持杖方法。斜握 13 法持杖,实际上是把盲杖作为手臂的延伸,使杖尖能探索前一步及左右地面的情况。 动作方法:持杖手套进腕带,用握手的方法握住杖柄,大拇指在盲杖的上端,食指自然贴于盲杖扁平一侧,指尖指向杖尖方向,中指和无名指与小指托住杖柄的下端,虎口向前;持杖手臂连同盲杖沿身体正中线前伸,在身体的一侧放松下垂,直至手臂完全伸直;盲杖杖尖触地向前滑动。持杖手腕稍抬起,持杖手手腕内转使盲杖尖端滑向身体对侧,杖尖略超出对侧肩约5厘米,通过手腕的内收和外展使杖尖在体前沿地面左右灵活摆动或点触探索。 注意事项:应先在持杖的那只手上建立起动觉意识,使持杖的手适应盲杖的手柄及重量,然后再结合行走进行训练;必须请定向行走指导教师从三个角度进行观察(正面、侧面、后面),以检查盲人动作的正确性;斜握法是其它更复杂、更高级的盲杖技能的基础,所以一定要使盲人熟练掌握。 (二)直握持杖。 直握持杖,简称“直握法”是指盲人持杖手虎口(拳限)向上握住杖柄,使杖体垂直于地面,探知脚前路面情况的一种握杖方法。 直握法持杖多在雪后、泥泞、破碎路面和探索台阶、楼梯时使用。因此,直握法持杖又有“握拳法”和“握笔法”之分。 1(握笔法,握笔法持杖象抓铅笔一样,指持杖手用握笔的方式抓握杖柄,使杖体垂直地面。 动作方法:竖起盲杖,持杖手以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捏握并与无名指抵夹杖柄,屈肘抬臂于胸前,杖体向下,杖尖垂直于地面。使盲杖与地面保持垂直,持杖手在身体的一侧。 握笔法持杖,可使杖尖在脚前上下、前后和左右灵活探索地面或阶梯。 2(握拳法,握拳法持杖,指持杖手用握拳的方式抓握杖柄,使杖尖垂直触地。 动作方法:竖起盲杖,持杖手四指并拢与拇指相对,拳眼向上握拳式抓握杖柄。屈肘抬臂于胸前,杖体垂直于地面,杖尖触地。 握拳法持杖,可使杖尖扎实地探知雪后、泥泞或破碎的路面,必要时可做拐棍支撑身体维持平衡。 注意事项:通常是在有明眼人导盲的情况下使用该技巧。持杖手上臂轻贴身体,不可距身体太远,以免妨碍他人行走;当盲人持杖被导盲且需要换边、通过窄道、上楼时,可把盲杖放在身体的前面,取到保护的作用。如当上楼时盲杖先碰台阶,这样可以发现台阶;在独立行走时握铅笔法用于上楼或进出门;拳式直握法用于支撑自己少部分重量或进出门等。 14 二、行走 (一)斜杖而行 一般在过空旷通道、较大空间、有边缘线线索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有时在室外比较熟悉的环境中行走时也采用这种方法。 动作方法:采用斜握法握杖,如果盲杖有弯头,可将弯头对着前面;上臂、前臂和手腕伸直,持杖手大约在大腿前方20厘米左右,手柄端略超出身体5厘米左右;盲杖与身体、地面成一定的角度,杖尖轻触到身体另一侧的地面;杖尖可以在地上滑行,当遇到地面有裂缝和粗糙的路况时,可将盲杖略提起,越过不平整的路面。 注意事项:1(先练习站立时的持杖方法。 2(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直线行走练习,保持正确的盲杖位置,即 使在转弯时也是如此。 3(行走时保持适当的速度,以便持杖者在碰到障碍物时有足够的 反应时间。 4(身体未能对正前方,肩部扭曲或者手臂伸得太远会导致偏向。 5(用杖尖沿着墙角、道牙及其它边缘线行走。 (二)持杖沿边缘线行走 边缘线,指路沿、墙根、栅栏、灌木丛等障碍的边缘。本技巧主要是在行走路线上有明显的边缘线时使用,如墙脚跟、马路的道牙、草地边缘线等。 动作方法: 1(盲人通过盲杖发现边缘线; 2(将身体面向边缘线延伸的方向站立(与边缘线平行而行),以边缘线对侧手斜握法持杖; 3(跨离边缘线小半步; 4(利用斜杖而行技术使盲杖的杖尖与边缘线接触,迈步前进。 三、盲杖触地辨别 盲杖的作用在于帮助盲人行走时连续探索前面的路况。盲杖在地面敲击或滑行时会将地面信息通过盲杖传递到盲人的手上和耳中,盲人可以根据手部获得的触觉信息和耳朵获得的听觉信息判断地面的情况,如辨别路况、察觉路面上的障碍物、判断障碍物等。 盲杖在不同质地的路面上会得到不同的信息。如在平坦的沥青或水泥路上行走,杖尖与地接触较滑,声音较清脆;在粗糙不平的路上行走,杖尖与地磨擦较大;在松软的地面、草地上行走则没有声音或声音很小,手感也不同。此外,盲 15 人也可通过杖尖的上升或下降了解地面的起伏情况。 四、盲杖探索障碍物 突出地面或道路上的任何一种物件,都可能成为盲人行走的障碍。利用盲杖探知路面的障碍,是盲人安全行走的一项重要保护措施。 动作方法: 盲人在行走过程中,若杖尖碰到障碍物的时候应立即停止前进,利用杖尖探索障碍物的大小、高低以及周围的情况,以便判断可否绕行。不要越过杖尖与物体接触的界线,否则身体就会撞在物体上或被绊倒;如果判断结果不能绕行,以杖尖碰触障碍物,可将杖尖抵住障碍物底部,将盲杖缓缓地竖起换成直握法持杖靠近物体,探知障碍物是台阶、楼梯还是其他庞大障碍物体;将不持杖的手虎口靠紧盲杖,手指外展,拇指在杖身一侧,从手柄处沿杖身慢慢地向下滑动,以了解障碍物的高度、种类和状态。 注意事项:当盲杖碰到物体后根据发出的声音就可以判断是什么物体时,就没有必要再用手去探索,只要绕过物体沿着原来的路线向前行走即可;在碰到障碍物时,盲人可以综合地运用多种感官提供的信息来了解障碍物的情况。如综合利用触觉、听觉、动觉和嗅觉等感觉;如果遇到复杂的障碍物,仅仅使用盲杖还不能了解障碍物的情况时,可结合使用上部保护和下部保护等技巧,以防该物体有空间探伸等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当盲杖碰到物体时,可以用杖尖轻轻探索一下物体的高矮或大小,但不要用力敲打物体,以免把物体打坏;当需要了解物体时,不持杖的手不能乱摸,以防危险。 五、左右点地式行走(两点式触地行走) 左右点地式行走(两点式触地行走),指盲人持杖行走时以杖尖在体前左右两侧点地探索行进。 动作方法:以右手持杖为例:用握手的方法握住杖柄,大拇指在盲杖的上端,食指自然贴于盲杖扁平一侧,指尖指向杖尖,中指托住杖柄与拇指、食指紧握杖柄,无名指与小指起辅助作用,虎口向前;手臂自然前伸,手的正确位置应保持在身体中心线附近前20厘米左右,盲杖应尽可能在身体中心线延伸位置自然伸出;以手腕关节部位为支点,很自然地象鱼尾巴左右摆动手及盲杖,避免手腕僵直而使盲杖滚摇、由左(右)侧转至右(左)侧的错误,正确的操作应使手腕左右弯曲摆动,手臂保持相对静止;盲杖依赖于手腕运动左右振摆。盲杖的杖尖在地面的左右两侧击地,左右两侧击地点的距离稍宽于盲人肩宽约5厘米。杖尖的摆动轨迹如弧状。杖尖在移动过程中略高于地面,弧顶高度大约离地2-5厘米;配合盲杖的运动迈步的节奏。当右足前进(踏出)时,盲杖同时摆移至左侧地面上轻叩。当 16 左足前进(踏出)时,盲杖同时摆移至右侧地面上轻叩;在节奏上,手脚协调性要好,手左右摆动快则步频就快,手的摆动慢则步频就慢,手脚同步。 六、持杖进出门 进出房门是盲人每天活动的必经之路。在家庭或熟悉场所的进出门自然是方便的,但在陌生环境的进出门需凭借盲杖的探索。 动作方法: 斜握法持杖行至门口处,如果盲杖探知门是开着且无门槛时,盲人可用杖尖左右点触门框后,将盲杖置于中间即可进出门;如有门槛可将杖尖在门框中间抵住门槛底部,慢慢竖起盲杖并换成握笔法持杖,同时小步前移至门槛前,用杖尖探知门槛的高度后迈过门槛进出门。 盲杖探知门是关闭时,可将杖尖抵住门底,竖杖换握走近门前;先用非持杖手触摸找到门的把手试探门的开启方向,然后用靠近门铰链一侧的手(如是持杖手,可换另手直握持杖)推或拉将门充分打开;持杖手把盲杖移至体前直握探索进出门。进出门后,一定要将门轻轻地关上。 七、持杖上下楼梯 1、上楼 动作方法:盲人走到楼梯正前面停下,脚尖接触台阶且与之垂直,用盲杖探索台阶的高度、宽度、深度及是否有扶手。若有扶手,人靠扶手一侧,持杖手伸直换成提笔法持杖,使盲杖与地面垂直,沿起始级楼梯外缘划动并平行移靠楼梯扶手;扶稳后两脚尖与起始级楼梯壁垂直接触,同时杖尖探知起始级楼梯的高度和深度,起步上楼。上楼过程中杖尖要始终与上一级楼梯的边缘接触,当盲杖触及不到楼梯时,表明此段阶梯已经结束,但还需再上一级。上完一段阶梯后,可沿楼梯扶手转向走到下一段阶梯的起始级楼梯,用同样的方法继续上楼。楼梯上完后,可改换斜法持杖探索行送走到室内。上楼时,要注意两腿交替一步一级,不可并步或越级。 2、 下楼 动作方法:盲人在下楼时,斜握法持杖缓步走近楼梯口处,首先用盲杖探索台阶最上一层的边缘,用双脚的前脚掌感觉台阶的前沿,杖尖探索楼梯的边缘和扶手;杖尖沿楼梯前沿划动,平移靠近扶手,一手扶稳。两脚尖垂直于楼梯前沿站立;另一手斜提法持杖用杖尖探击下一级楼梯的前沿后,一脚起步下楼。下楼过程中,始终先用杖尖探准下一级楼梯的前沿后方可起步,直至探到平地时表明此段阶梯结束,但还需再下一级楼梯。下楼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加强保护,不要并步下楼。沿扶手转向继续下楼时,也需要在下一段阶梯前沿站好,待探准 17 下一级楼梯后起步下楼。 八、携杖与置杖 (一)携杖:指盲人在行走、站立和落座时不再使用盲杖探索的持杖方法。 1(行走携杖 动作方法:盲人持杖在熟悉环境行走或在导盲随行过程中不需使用盲杖时,可将盲杖竖立提起收于身体一侧。 2(站立携杖 动作方法:盲人停止持杖探索行走时,应立即竖起盲杖将杖尖收回体前或拄在脚面上。 3(落座携杖 动作方法:盲人持杖落座后,一般情况下可将盲杖竖起夹于两腿中间,手扶杖体靠近体前;如有学习、工作或其他行为时,应将杖体斜靠不影响自己动作的一侧肩部,或将盲杖置于脚下,以便腾出手来做事。 盲人行走、站立和落座时的携杖方法可有多种形式,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以既不影响他人,又方便自己为准则。 (二)置杖 置杖,指盲人不使用盲杖时放置盲杖的方法。盲人持杖走进室内不再使用盲杖时,应将盲杖悬挂或稳固的竖立于固定的位置,以便再用时能及时、准确提取。不可随意乱置盲杖,以免影响他人或自己再用时不易及时找到。 九、两点式点触的延伸——三点式触地 三点式触地,指盲人持杖行走时以杖尖在体前三次点地探索行进。三点式触地行走,是两点式触地的拓宽,主要用于较复杂地段和对边缘线的探索。 动作方法:三点式触地探索行走的动作方法基本与两点式相同,只是行走过程中杖尖在体前做三次触地探索。前两点触地仍然是对行进路面的左右探索,而第三点则是点触进缘线或其他地面,此次点触杖尖需要稍远超出肩部,以探知边缘线或其他地段。 第三节 异常天气行走 异常天气行走,指盲人在刮风、下雨和下雪天气的持杖行走。 一、风天行走 风对盲人行走影响不大,但盲人可适当利用风向和风声作为判定方向和方位的辅助手段。 1、以风定向:盲人在风天外出行走时,首先要明确风向,行走过程中可以风向为基准判定自己行进的方向。 18 2、以声定位:风刮在不同的物体上可产生不同的声音,盲人可根据风声判断周围环境和自身所处的方位,确定行走的方向。 二、雨天行走 (一)下雨时行走 1(雨具选择:盲人在下雨时外出行走,应穿雨衣不宜打伞。 因为撑开的伞面较大,一手打伞一手持杖行走,风吹雨伞晃动不仅不易保持身体平衡,而且也影响盲杖探索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另外,雨点打在较大伞面的声音会干扰盲人听觉对其他声音的辨别,同时伞边也容易刮碰其他物体而影响行走。 2.盲杖探索:下雨时,地面积水或雨水流动会增加盲杖探索的阻力。因此,持杖探索时应适当加大杖尖对地面点去和移动的力度,以便探索到位。 (二)雨后行走 1(积水道路行走:雨后路面有积水,杖尖探到积水处要探知水的深浅,绕过深水坑行走。特别是在有下水道处,一定要探准下水道上是否还有井盖或铁箅存在。 2.泥泞道路行走:雨后泥泞的土路或地面既滑又会陷脚,对盲人行走十分不利。因此,盲人在泥泞的道路或地面行走时,应采用握拳法持杖探索慢行,必要时可借助盲杖拄地维持身体平衡。 三、雪天行走 1、下雪时行走:盲人在下雪时外出行走,也不宜打伞。下雪时地面积雪虽然松软,但仍然会使脚底对地面的感觉和盲杖探索动作产生不同程度的阻碍。因此,盲人下雪时行走一定要防滑慢行,杖尖探索的动作力度更要加大。特别是坡路行走更要倍加小心,可用握拳法持杖适当帮助维持身体稳定,必要时应请他人扶助。 2、雪后行走:雪后地面积雪较厚,路面雪实而滑,有些路标和线索可能被雪覆盖,更使盲人行走艰难。因此,盲人雪后最好结伴而行,以便共同判定方向和相互扶助行走。若知前面有去同目的地明眼人行走,盲人可随其脚步的踏雪声同向行进。 雪后溶化,路面积水、土路泥泞、地面堆积雪堆,甚至人为将积雪撒向路面而时有雪块存在,这些都可能成为盲人行走的障碍。所以,盲人雪后行走不可掉以轻心,应持杖仔细探索路面。 第五章 城市与农村的道路 第一节 城镇街道 城镇街道,指城市和集镇内旁边有房屋或其他建筑物的路面。 19 一、街道类型 街道类型,城镇街道有“大街”“街巷”和“夹道”之分。 1、大街:宽阔而繁华的街道,为“大街”。大街是城镇里的主要干道。 2、街巷:相对较窄的街道,为“街巷”。也叫“胡同”或“里弄”。街巷多为大街的分支道路。 3、夹道:最窄通道,为“夹道”。夹道分布在市民的居住区内。 二、街道路式 街道路式,指街道路面的形式。街道路面的形式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十字路”“丁字路”“岔路”“环行路”“坡路”等。 三、路面规制 路面规制,指路面对车辆和行人运行的有关规定和制约。为了车辆和行人能在街道路面上安全、有序地运行,街道的路面有很多具体的规定和划分,以制约车辆和行人各行其道。但是,巷内街道的路面却多为人车混行。 (,)车行道:指街道上专供车辆运行的路面,俗称“马路”。有的车行道路面上,又用标志统分成“机动车行道”和“非机动车行道”。 (二)路沿:是车行道和人行道及其他地面的分界线,也是盲人行走的边缘路标线。 (三)人行道:指专供行人行走的路面,俗称“便道”。有的人行道上专为盲人行走铺设了导盲板,简称“盲道”。因此,人行道上又有“正常人行道”和“盲人行道”之分。 (四)路口:指道路汇合处的相通路面。 由于路口是横过马路和转换行进方向的地方,因此路口正是行人和车辆交叉行进汇集的场所,也是盲人定向和行走最为困难之处。可在路口处通过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路面设置横过马路。 四、路面设置:指为保持交通秩序和安全而建立的设施和装置。包括:交通岗、路口护栏、人行横道、安全岛、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公交车站等。 第二节 农村道路 农村道路与城镇街道有所不同,以土路最为多见。此外,还有公路、砖路、石子路、田间路和山路等。 一、公路 农村与城镇通往的道路,为“公路”。公路的路面较宽,多为柏油路。公路上常有客、货长途汽车、拖拉机等机动车辆和马车、手推车、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辆运行。公路两边与土地相接,没有路沿和交通设施,但有树木或其他标志物。 20 盲人行走时,可在公路一侧沿地面运用三点式持杖行走,前两次点地探索脚前路面,第三次点触柏油路边。横过公路时,应首先转向路面站好,听其两边过往车辆的声音,待近处没有车辆运行时可持杖横过路面。必要时应请他人帮助。 二、土路 以泥土夯实铺设的路面,为“土路”。土路多有行人脚印或车辆的辙痕,雨雪天气路面泥泞,刮风时尘上较大。盲人行走时,可靠路边用斜握法持杖,杖尖轻触路面平行划动慢行,以探索坑洼或其他杂物,防止磕绊。 三、石子路 以扁石块或鹅卵石拼铺的路面,为“石子路”。石子路虽然坚实,但路面粗糙凸凹不平。石子路多在住户院内通道或井台周围铺设。盲人在石子路上行走脚感明显,易于判断。但在户外遇有石子路时,应谨慎从事,探知是否有水井并存。 四、田间路 田地里的通道,为“田间路”。田间路的路面很窄,多为只能一人通行的土路。不同的田地,可有不同的田间路面。 1、旱田:土地表面不蓄水的耕地,为“旱田”。旱田的田间路面多为平地踩踏形成,路边可有杂草和垄台沟痕。 2、水田:有蓄水的耕地,为“水田”。水田的周围是人工堆积成的“坝埂”,以便蓄水。每条坝埂都是水田的田间路。 3、菜田:种植蔬菜的耕地,为“菜田”。菜田的田间路面多为修整平坦低矮的“田坎”,便于田间管理。 盲人在田间路行走时,可用斜握法持杖,杖尖探触旱田路旁的杂草或垄台沟痕;水田、菜田行走时,可用杖尖在身体中间向前连续直点“坝埂”和“田坎”缓步行走,如有杖尖点空时,应立即停止行走,用杖尖探索是否走到路的尽头或偏向。 五、山路,指开设在山坡上的通路。可根据山坡的陡势开成“盘山路”和“蛇形路”。 1、盘山路,盘绕在山坡上的道路,为“盘山路”。盘山路均为“坡路”,路面粗糙,时有石尖裸露或游离小石块及砂粒等。较宽的路面可运行车辆,狭窄的路面只能行人通行。 2、蛇形路,同在一面山坡上的连续弯路,为“蛇形路”。蛇形路坡度较大,多为车辆运行的弯曲山路。 盲人在山路行走时,可用斜握法持杖,杖尖平划于路面,以探索裸露的石尖或石块,下坡行走时更应小心谨慎,防止滑倒。 21
/
本文档为【定向行走教程 第一章、行前训练 第一节、行前身体训练 一、站立 站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