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论文资料-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word)可编辑

2017-09-30 19页 doc 41KB 24阅读

用户头像

is_036899

暂无简介

举报
论文资料-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word)可编辑论文资料-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word)可编辑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060201145 阮燕仪 内容摘要: 21 世纪以来,中国的许多企业纷纷把视野转向了非洲这方资源 丰富、市场广阔,但又相对贫穷的土地,加强了对其进行直接投资,取得了很大 的成绩,对中非双方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很积极的影响,但是,非洲作为世界上最 贫穷的大陆,中国企业对非投资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本文系 统分析了各种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求能对深化我国的对非 洲投资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
论文资料-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word)可编辑
论文资料-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word)可编辑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060201145 阮燕仪 内容摘要: 21 世纪以来,中国的许多企业纷纷把视野转向了非洲这方资源 丰富、市场广阔,但又相对贫穷的土地,加强了对其进行直接投资,取得了很大 的成绩,对中非双方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很积极的影响,但是,非洲作为世界上最 贫穷的大陆,中国企业对非投资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本文系 统分析了各种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求能对深化我国的对非 洲投资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中国非洲 直接投资 建议 一、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概况 近几年来,非洲逐渐成为世界的投资热土。2004 年,流入非洲的外国直接投资(FDI) 为180 亿美元,2005 年上升到296 亿美元,2006 年达到创记录的355 亿美元,占全球FDI 总量的2.7%。从全球来看,非洲吸引的外资规模仍然十分有限,但从投资对非洲经济增长 的贡献率来看,正在逐年扩大。2006 年,流入非洲的FDI 对非洲大陆固定资本形成的贡献 率达到20%。截至2006 年底,非洲吸引的FDI 存量已经占到2006 年GDP 的29.5%,成 为全球吸引外资水平较高的地区。 中国开始成为投资非洲大军中的一支劲旅。2004 年,我国对非洲直接投资非金融类 为3.2 亿美元,2005 年为3.9 亿美元,2006 年增长到5.2 亿美元。截至2006 年底,中国 对非洲的直接投资累计达到66.4 亿美元,比1999 年增加14 倍多,已占到中国全部对外投 2006 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简称境外企业)虽然在非洲的直接投资 资存量的9%。 仅占中国对外总投资的2.9%,但从境外企业的地区分布来看,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覆盖 率却极大,达到了81%,直接投资项目分布在非洲49 个国家与地区,高于中国企业对外平 均覆盖率71%,中国对非投资覆盖率仅次于投资覆盖率第一的亚洲91%。据我国商务部统计, 2007 年我国对非投资增长迅猛,非金融类投资流量达到15.7 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02.6%, 占中国对外总投资的比例已上升为5.9%,另在35 个非洲国家启动了新的投资项目。2007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超过1 亿美元的国家(地区)有24 个,较上年增加17 个,其中 非洲占了5 个(南非,45441 万美元,排名第9;尼日利亚,39035 万美元,排名第11; 阿尔及利亚,14592 万美元,排名第18;尼日利亚,10083 万美元,排名第24)。2009 年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数额达到11.8 亿美元。 总体规模上,我国对非洲投资增长速度快,但在非洲的FDI 流量和存量规模都比较小, 发展潜力巨大。根据《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和联合国贸发会的《世界投资报告》中的相 关数据,下面从投资的规模总量、投资主体、投资方式等方面说明中国非洲投资现状。 1、中国企业对非洲直接投资的总量不断增加。自1998 年以来,中国对非洲国家的直 接投资大幅增加,1998 年仅为2000 多万美元,截至,,,,年年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 量超过,,亿美元。 2、中国企业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不断扩大。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与中国有贸 易关系的非洲国家只有埃及和摩洛哥。现在中国已同非洲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 系,同40 多个国家签订了《双边贸易协定》,与35 个国家建立了双边经贸混(联)委会机 制,同28 个非洲国家签署了《双边鼓励和保障投资协定》。1956 年中国与埃及建立外交关 系时,中国与整个非洲贸易只有1200 万美元;,,,,年中非贸易额首次突破,,,亿美 元,此后连续,年保持,,,以上的增长速度,特别是近年来中非经贸合作发展迅速。同时, 中国对非投资稳步发展。截至,,,7 年年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达到446183 亿美元。 其中对苏丹的直接投资达57485 万美元,占对非洲投资总额的12.88,;对尼日利亚直接投 资达63032 万美元,占中国对非洲投资的14.17,;对南非投资为70237 万美元,占对非洲 投资的15.74,,对赞比亚的直接投资达42936 万美元,占对非洲投资总额的9.63,,对阿 尔及利亚的直接投资达39389 万美元,占对非洲投资总额的8.88,,其他的占对非洲投资的 38.70,。 3、中国企业对非洲直接投资的主体呈多元化趋势。来自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 投资非洲的企业以中小型企业占据主导,截至2005 年底,在非洲投资的800 多家中国企业 中,100 多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其余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或民营企业。随着中国政府进一 步加强各部门的政策协调,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建立对外投资支持政策体系以 及完善人民币汇率风险承担和转移机制等,使得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出现了 像新希望集团、万向集团、中兴、华为、力帆、创维等一批知名企业。国有和民营企业的“走 出去”投资,在不断总结经验基础上,无论在投资金额还是在项目的数量或地域上都有扩大 的趋势。 4、中国企业对非洲的直接投资方式多样化。目前,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方式日趋多 样化,包括绿地投资、合资合作和跨国并购等。由于中国跨国公司的成长还比较缓慢,以跨 国兼并方式来实现的直接投资项目较少。世界上以企业之间通过跨国兼并方式实现的对外直 接投资占据主流,约占其总量的80,左右,但是在亚洲对非洲的直接投资中绿地投资仍是 主要方式,仅2002-2005 年就有126 个项目,然而,自1987 年以来,以跨国兼并方式来实 现的直接投资项目只有77 项。跨国公司采用并购的方式进行直接投资,对非洲国家技术转 移和技术创新上的促进作用不及新建投资,而且还可能导致垄断,减少或消除国内市场的竞 争性。因此,中国企业对非洲的投资可以为非洲国家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更好地促进其经 济的发展。 图 1 2007 年末中国境外企业在世界各地区覆盖率(,) 90% 81% 74% 75% 53% 42%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 数据来源:《2007 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图 2 2007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地区分布 62.60% 18.50% 5.90% 5.80% 4.30% 2.90% 亚洲 拉丁美洲 非洲 欧洲 北美洲 大洋洲 数据来源:《2007 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表 1 2003,2007 各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分国家地区) 单位:万美元 国家 2003 年末 2004 年末2005 年末2006 年末2007 年末 合计 3322222 4477726 5720562 7502555 11791050 亚洲 2660346 3347955 4095431 4797805 7921793 非洲 49123 89955 159525 255682 446183 欧洲 48745 67665 127293 226982 445854 拉丁美洲 461932 826837 1146961 1969437 2470091 大洋洲 41649 54394 65029 93948 183040 注:2003,2007 年末数据为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数据 数据来源:《2007 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表2 2003,2007 各年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流量情况表 单位:万美元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中国投资额 7481 31743 39168 51986 157431 注:2003,2007 年末数据为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数据 数据来源:《2007 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表3 2006 年世界各区域吸引FDI 情况 单位:亿美元 地区 金额 占全球总流量% 同比 全球总计 13,058.52 100.00 38.07 发达经济体 8,574.99 65.67 45.26 欧盟 5,309.76 40.66 9.16 欧洲其他发达国家 354.14 2.71 313.18 北美 2,444.35 18.72 88.10 其它发达国家 466.75 3.57 -234.84 发展中经济体 3,790.70 29.03 20.60 非洲 355.44 2.72 19.89 拉美和加勒比 837.53 6.41 10.87 亚洲 2,594.34 19.87 24.28 大洋洲 3.39 0.03 -11.49 东南欧和独联体 692.83 5.31 68.29 资料来源:中国投资指南.商务部合作司 二、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中国与非洲经济互补性很强。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工业基础较强,人力资源丰富;而非 洲多数国家工业化水乎低,工业产成品价格高,矿产和农林资源十分丰富,产业与技术梯度 低于中国,是中国产品、设备、技术、资本转移的最佳地区。这就为中国在非洲市场充分发 挥技术、人才优势,拓宽在非洲国家的合作领域,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非洲大陆有 53 个国家,近8 亿人口,农牧渔业、能源、矿产和森林等资源丰富。据最 新国际矿业统计资料表明,非洲的铂、锰、铬、铱、钌等储量占世界80,以上,磷酸盐、 黄金、钻石、锗、钴等约占世界的50,以上,铀、钽、铯、铝矾土等约占世界的30,以上。 非洲的石油储量约有90 亿吨,是世界八大产油区之一,有着发展经济的良好条件。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后,非洲经济持续增幅为3.5,,这次回升带着普遍性,各类国家都有增长。非 洲开发银行在2000 年的发展报告中认为,非洲正走向一个“具有较为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和基础广泛的经济增长时期”。近年来非洲国家纷纷进行经济改革,实行私有化,对外开放, 以市场为中心发展商品生产,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非洲的经济振兴将推动农业、工业、基 础设施等领域取得新的发展,为境外资金到非洲投资提供广阔的机会。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 和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国际社会对非洲的关注和重视日趋增加,许多跨国公司纷纷在非洲开 展业务。1990 年——1997 年间,美国在非洲地区直接投资的回报率为295,,比投资于其 他地区发展中国家高12 个百分点,金融部门业绩也不错,贷款利差通常都高于10,,股权 名义利益高达20,至30,。无疑,非洲市场相对于世界各国来说在吸引海外直接投资方面 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 1、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必要性 实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战略,不仅能推动有比较优势的国内产业开拓非洲市场,还可以 发挥国内的海外直接投资优势,从而缓解国内的竞争压力。 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但内需相对不足的阶段。2003 年至今,我国引进 外资数量不断增加,由于外商投资企业重点投资第二产业,其中投资最少、价值增值率和 利税率较低的下游加工行业占了很大比重,这样,外商投资企业基本上是处于与国内企业相 向竞争的“替代”状态;另一方面,近些年来,我国国内产业面临着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产 业部类由初级产业向制造业,再向服务业调整,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源与技术密集型调整的趋 势,势必造成原来的一些产业,如轻工、纺织、家电等企业出现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问题。 大批的机器,闲置的设备迫切需要找到一个转移的出口。因此,以国内的优势产业和企业为 主力开拓非洲市场,不但可以缓解国内竞争压力,而且还能发挥国外的投资优势。 2、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可能性 非洲作为新兴市场,是当今世界上尚待全面开发的“市场处女地”,也是能够让投资者 获得丰厚经济回报的最后一个充满商机的大市场。非洲国家绝大部分属于农业国家,机械化 程度很低,经济发展基本处于较原始的阶段,主要以手工劳动为主,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生 活,靠天吃饭,不少国家不能实现粮食自给,实现农业产业化基本不现实。虽然城镇集中了 全国的大部分人口,但就业严重不足,失业率居高不下。但是,非洲又是一个年轻的大洲, 近40,的人口年龄在15 岁以下。从长远来看,非洲绝大多数都是年轻劳动力或预备劳动力, 劳动力成本低廉。因此,针对非洲的市场现状,我们可以选择劳动密集型技术产业和企业, 如:家用电器、通讯设备、轻工纺织、摩托车和农业车辆等加工制造业及农产品开发等,以 利用当地的密集劳动力,积极扩大同非洲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鼓励国内已具备较强竞争力和 拥有知名品牌的优势产业和企业到非洲创业,投资设厂,开展加工装配从而带动国内零配件、 原材料、成熟设备、技术的出口和劳务的输出,建立境外工业园,进行资本运作等,培育中 国自己在非洲的跨国公司。 21 世纪,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尤其加入WTO 后,中国对外开放已 进入一个新阶段,推动有比较优势的国内产业开拓非洲市场,扩大利用国内资源,成为中国 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三、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所面临的的问题 在非洲我国具有众多的投资机会,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对非洲直接投资 所面临的问题一部分来源于外部环境,另一部分来源于企业自身。 1、直接投资的风险。直接投资中的风险包括外汇风险、经营风险和国家风险等。 相对于发达国家,非洲作为新兴市场的投资环境仍存在许多不完善、不之处,较 为突出的是政治风险、政策法规风险、市场风险等。 (1)政治风险。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是否稳定,历来是投资者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首先 要考虑的因素。在军事政变、内战和边界冲突相对频繁的非洲国家进行投资,就更要加倍考 虑政治因素:投资接受国或地区的政局是否稳定,投资环境有无突变的可能,以及当政府首 脑更迭时能否保证政策的连续性等。 20 世纪90 年代初,由于冷战结束后两强争霸的局面不复存在,原先被美苏矛盾所掩盖 或抑制的非洲自身矛盾显露出来,此外,非洲一些国家明显盲目模仿西方式“民主”进行政 治体制改革,导致非洲大陆动荡不安,战事时有发生。有资料认为20 世纪90 年代最初几年, 程度不同的出现战争、冲突的非洲国家大约有30 多个,仅1992 年就有1?3 的国家陷入战 乱。近几年,非洲国家出现了求稳定、谋发展的新局面,但仍然有索马里、苏丹、安哥拉、 中非共和国、塞拉利昂、刚果(金)、刚果(布)等国发生大规模内战。 (2)政策法规风险。在一些非洲国家,政策法规环境仍然不够完善,投资、财税政策不 够清晰、稳定;法律不够健全,执行不力。 世界银行曾特别了一套法治指数,用以评断一国人民守法的意愿及对该国法律制度 的信任程度,而其研究结果显示,法治程度可决定一国57%的无形资本价值。该指数最高 为100。数字越大,代表法治程度越高。例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成员国平均 法治程度为90,瑞士则高达 99,但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平均值为28,埃塞俄比亚为 16.4,尼日利亚和布隆迪两国甚至连5 都不到。另外,在世界银行2006 年针对全球175 个 国家和地区经商便利程度等的调查报告中,非洲大多数国家便因为“愚蠢的规章制度”、“繁 重腐败的官僚体系”等因素排在100 名之后。发展中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往往都不独立。 这样,政府和法院就可能基于共同利益,通过立法等手段以“合法”的方式侵害商人利益。 弱的法律执行力往往容易造成腐败。2006 年11 月6 日,透明国际(TI)公布了《全球 清廉指数排行榜》,在全球最腐败的10 个国家中,非洲占五席。清廉指数排行榜上逾3/4 的国家得分在5 分以下(满分为10 分, 2.5,5 之间腐败比较严重;0,2.5 之间则为极端 腐败),其中包括几乎全部非洲国家。报告指出,这些地区引起司法腐败的主要原因是这些 地区司法系统工作环境恶劣、工资低,并缺少相应的培训。司法程序不透明,缺少监督,以 及对清明法官的迫害等。据了解,非洲一些国家海关管理尤其混乱,官商勾结严重,尤其在 办理相关投资项目手续时,报关公司和海关官员勾结起来共同敲诈的现象经常发生。海关、 税务等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在办理相关业务时经常索要高额小费。 前世界银行(World Bank)行长沃尔福威茨和非洲开发银行行长贝鲁卡都公开表示“腐 败是影响外国在非洲投资和非洲大陆发展的最大障碍”,非洲必须对腐败问题采取攻势。 另外,非洲国家为了保护民族工业,不使外资扰乱国内正常的金融秩序,在大力吸引外 资的同时,也制定了一些限制外资的措施。如安哥拉在1994 年公布的外国投资法规定:投 资价值在25 万美元以上,方可视为外国投资活动,享受政府给予外国投资者的权力和担保。 外国投资者从国外贷款,需事先获取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的批准和许可,未获批准者不得从国 外贷款,否则中央银行有权随时冻结其贷款余额。 (3)市场风险。由于部分非洲国家发展水平低,经济规模较小,经济结构单一,容易受 到国际经济局势变化的影响。《非洲经济展望报告》认为,以国际油价为代表的商品价格居 高不下,使很多非洲原油和资源出口国从中收益,但是价格水平的提高也增加了非洲各国控 制通胀的风险。2005 年整个非洲大陆的通胀水平已增加到9.1%,2006 年为7.5%,07 和08 两年非洲地区的平均通胀率可能达到12.7%和12.9%。 2、来自西方国家的重大压力。西方国家加强了在非洲的活动,对中非经贸构成了很大 的的挑战,给在非洲的中国投资者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1)市场竞争激烈。非洲作为世界上最后一个尚未开发的市场,早已引起西方发达国家 的重视。1994 年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的舆论开始转向非洲,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德 国及俄罗斯先后调整了对非政策,加大了对非洲的援助和投资。而且从历史的角度看,非洲 大部分国家曾是欧盟各国的殖民地,在经济贸易上对欧盟国家有很强的依赖。据统计,目前 欧盟约占非洲市场份额的30,,美国、日本各占7,左右。为了维持和强化对非洲的影响力, 欧盟提出了发展对非洲“平等伙伴”关系发展战略;2000 年,美国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 家签订了《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AGOA),并于2004 年经布什总统签批,将该法案期 限延长至2015 年9 月30 日。印度、韩国、越南等国家也已经开发非洲市场,更加剧了对非 洲市场的竞争。 (2)西方舆论压力较大。西方国家的一部分人鉴于中国在非洲的经济和外交影响力不断 增强,遂抛出“新殖民主义”、“中国威胁论”、“仅仅是为了开发非洲丰厚的自然资源”、 “忽视人权以及环境”、“为了推销中国劣质廉价的产品”等各种言论肆意诬蔑和攻击 中国。种种恶劣言论给原在非洲发展的我国企业扣上了“莫须有”的罪名。这些言论也引起 了一些非洲国家的担心,一些极端分子甚至对中国企业进行武装威胁,如在尼日利亚,当地 的武装分子打破了不准绑架中国人的口头禁令,埃塞俄比亚也出现了对中国企业人员的袭击 事件。 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香槟分校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研究主任乔治?于指出,中国虽然凭借 着利益互补的优势逐渐在非洲大陆显现身影,但西方国家毕竟是曾长期殖民非洲的强国,现 在与非洲国家之间仍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控制着那里的重要资源。曾在石油工业界任职的 威尔逊说:“目前在非洲的主要石油公司都是美国、日本或是欧洲,他们拥有的石油资源非 常庞大。中国公司虽然在非洲发展很快,但是基础薄弱,因此,目前手中能掌握的石油资源 较之前者要少得多。二者对比,决不是一半对一半,或是60,对40,的差异。” 3、非洲基础设施落后、缺乏。非洲很多国家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电力、交通运输条件 缺乏,缺水断电是很普遍的现象,企业生产需要的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再次投资的企业需要 为配套设施的建设付出巨大努力,从而使企业投资启动成本异常高昂。同时电力缺乏将会使 产品生产时断时续,影响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此外,电力的缺乏也会影响诸如家电等产品 的正常使用,从而影响产品市场开拓。 4、语言沟通不便。我国企业家、员工一般选择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而在非洲,只有东 部和南部的国家通用英语。在中西亚地区的24 个国家中,除尼日利亚、塞拉里昂、冈比亚、 加纳等少数国讲英语外,绝大多数国家原是法国的殖民地,通用法语。而安哥拉、莫桑比克、 佛得角、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几内亚比五国则通用葡萄牙语。语言上交流的不便,将在很大 程度上影响双方的经济贸易往来。 5、文化差异巨大。中非这两大文明发祥地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导致了两国人民在宗教 信仰、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认识能力等方面不同,而这些不同会导 致我国企业投资非洲时产生各种摩擦。如在非洲国家雇佣的员工经常会突然停下手头的工作 进行祷告,影响工作正常开展。非洲许多国家尤其是北非国家大都信仰伊斯兰教,祷告是伊 斯兰教中的一种仪式。伊斯兰文化中有很强的宿命论倾向,很多非洲人在赚了一笔钱之后就 擅自离职去享受生活,等到钱花完了再找工作。 6、企业融资困难。我国在非洲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虽然数 量庞大,但个体力量不足,在投资非洲市场的时候经常面临融资渠道少,境外资金筹措困难 等问题。加上目前国家现行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对资金项目下的外汇实行严格管制,导致国 内资金不能按时按量抵达境外。 7、企业盲目投资。我国不少在非洲投资的企业存在盲目投资现象,如前期调研不充分 导致决策失误、盲目跟风导致重复投资等。遥远的非洲大陆对我国不少企业而言还是一个十 分陌生的发展空间,以前我国企业都是向西看,很少关注非洲,最近几年通过国际社会的帮 助和非洲国家自身的努力,非洲已经成为新崛起的投资重地,媒体对非洲争相追捧,致使我 国不少企业怀着美好的憧憬,在对市场前景、市场购买力的实际情况没有调查清楚的情况下, 贸然进行投资生产,最后导致产品滞销,蒙受损失。 8、不熟悉当地法律。我国企业投资非洲市场,对当地法律及法律环境不甚了解。主要 原因是有些非洲国家的法律是借鉴西方国家的,但实际执行的有少之又少。此外,非洲国家 的法律秩序杂乱无序,一个国家能够同时有部落社会、宗教主义社会以及民主社会的法律法 规,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没协调好其他法律关系的情况下导致投资决策失败或中途夭折。比 如在刚果(金)购买土地,只通过政府的审核是不够的,还要请教当地的土著首领(酋长、 族长等)召集族人举办一种特殊的仪式后才能正式拥有。 9、企业间无序、恶意竞争。近年来,走向非洲的中国企业逐渐增多,在非洲市场的激 烈竞争中,中国企业之间出现无序竞争,甚至出现相互毁誉,自相残杀等令人痛心的局面。 东非地区的传统市场原先被印巴、日韩、欧洲及当地企业所瓜分,中国企业进入之后,由于 劳动力和原材料等成本方面占据明显优势,在竞标中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但是,由于 中国不同省区的赴非洲企业之间缺乏统一协调,到非洲后为获得项目而竞相压价,使得中标 的中国企业得到甚微、惨淡经营,甚至亏损运营。 10、劳资纠纷在非洲特别突出。非洲许多国家可自由组织工会,甚至几个人就可以成立一 个工会,工会力量很大,且喜欢“为民请愿”,并且在工会介入的同时政府也会过问。我国 一些在非洲投资的民营企业社会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不足,由此引发的劳资纠纷不断, 而对当地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所引发的不满使投资企业陷入被动。 四、政策和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和问难,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当共同努力,积极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让在非洲投资的我国企业能健康有序的发展。 1、在开拓非洲投资市场,面临国外同行巨头的激烈竞争时,要明确战略,充分发挥 我国的优势。 发达国家已完成工业化发展阶段,现在拥有的先进技术难以满足非洲国家对技术水平较 低的适用技术的广泛需求,中国同众多的非洲国家是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发展中国家,这 一状况使中国在扩展对非洲投资方面具有优势。扩大对非洲投资,从资金能力和技术上说, 中国尚不如发达国家,但是,同这些国家相比,由于中国仍处在工业化过程中,现有的生产 技术具有多层次性,既有各类型的适用技术,也有较先进,甚至是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技术, 能适应多层次的需求。 2、加强对非洲各国的综合研究,为企业提供更充分、更全面的信息服务。 要开拓市场,扩大投资,必须熟悉这一市场的情况。加强对这一地区的调查和研究,应 包括以下内容:首先,要研究非洲市场基本状况及行情,全面、准确的认识市场的具体状况, 包括人口结构、就业状况、收入分配、消费水平、市场容量以及民俗习惯,等等,还要研究 非洲各国的相关政策、法律和法规。总之,要了解与市场相关的各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非 洲各国的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及发展水平、消费水平和结构、市场容量方面都有很大差异。 充分把握这些情况,才能使开拓非洲投资市场的工作更有针对性,取得成效。因而需要我国 的相关政府部门为企业提供充分的信息服务,帮助企业在投资前加大对各投资对象国家的风 险评估。使企业能够正确的选择投资地域,并且在投资以后与当地的各种政治力量建立良好 的关系,不仅与政府部门,还包括与管理部门和传统势力的关系,在制定周全的风险防范原 基础上,有效的避免各种风险。 3、鼓励企业积极参与非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中国在非洲的形象。 尽管非洲经济近几年发展较快,但总体而言仍然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因此, 非洲的许多国家都把新建或改造公路、铁路、机场、码头、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作为振兴 经济的优先领域,在这些领域制定了不少吸引外资的政策,从而为投资者提供了众多投资机 会。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在过去数十年间已经在非洲建立了良好声誉,这种良好声誉一定会为 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中国企业应该抓住良机积极参与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的建设引发对建筑材料旺盛的需求,水泥、大型建筑机械等建材相当紧缺,而我国 建材产业拥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积极利用政府相关部门到非洲投资,市场前景颇为广 阔。同时中国企业通过参与非洲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推动非洲社会经济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有助于消除东道国的某些顾虑,营造中国企业在非洲良好的投资环境。 4、加快对非投资立法。国家政府应该尽早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为我国企业投资非洲 指明方向,使我国企业对非洲投资走上法治的道路,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 5、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 政府应加强税收支持,避免双重征税问题,实行“税收抵免”,对对非投资的企业的某 些收益免予征税。另外,政府还应制定实施一系列的金融政策支持措施,如政策贴息、优惠 贷款,充分发挥中非发展基金的作用等。中国进出口银行是我国政府的国际经济合作银行, 主要提供进出口融资、援外优惠贷款和对外投资贷款等金融服务。该行应充分发挥政策性融 资主渠道优势,全力为非洲发展与中非合作提供金融支持,为非洲获得可持续资本支持做出 更大贡献。中非发展基金是我国政府落实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新举措、新方法,是 国内第一支专注于对非投资的股权投资基金,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中非投资 基金在不加重非洲国家债务负担的情况下,通过直接参与投资的方式支持中非企业投资合 作,投资集中于改善非洲民生、促进非洲经济发展的行业领域,重点支持非洲农业、制造业、 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资源产业、我国企业在非洲开办的工业园区等。 6、科学决策,理性投资,发展完整的对非战略。 (1)对非边缘化非洲国家的投资策略 非边缘化国家处于世界发展中国家的中上水平,更处于非洲国家的前列。非边缘化国家 经济发达,政局相对稳定,这能够使我国企业有效地保护生产设备,扩大生产销售一条龙服 务,同时提高在当地统筹各项事务的能力。 在这些非洲国家可以采取“2+6+N”的投资战略模式。所谓“2+6+N”中的“2”指的是埃及和 南非,“6”指的是毛里求斯、塞舌尔、突尼斯、纳术比亚、博茨瓦纳、斯威士兰。“N”指的是 除此以外的其他国家。埃及和南非是非洲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分别是非洲北部和南部具 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特别是南非在很多领域都有其独到之处。南非市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转口贸易活跃,许多国际商人把南非作为进入其他南部非洲国家市场的“跳板”。南非拥有现 代化的港口、铁路和公路,运输系统效率较高。南非同纳米比亚、莱索托、博茨瓦纳和斯威 士兰已建立起关税同盟,在盟国之间商品可以自由流动,免征关税。我国可以利用这一有利 条件,积极拓展与其他南部非洲国家的经贸关系。企业可以分别在埃及、南非设立一北一南 两个据点,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策略,先辐射北南周边经济较发达的6 个国家,进而带 动对整个非洲其他地区的投资。 (2)对弱边缘化非洲国家的投资策略 虽然弱边缘化国家处在发展中国家的中下水平,但就非洲来说则相对处于较高水平。 其边缘化倾向不强,且农业发达、矿产丰富。我国相关企业可积极开展农业项目的合资合作, 发挥我国在农业经验技术上的优势。此外,在农产品加工方面也可以开展投资与合作。在这 些国家进行农产品加工,加工出的产品不仅可在当地销售,也可以销回国内,或是绕过其他 国家对我国产品的壁垒,销往世界市场。这样既能帮助非洲各国发展农业生产,培养当地农 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又能使我国获取丰厚的回报。 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国家进一步发展能源领域的投资、合作,可以使我国经济发展受益。 毋庸质疑,能源是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是关系到我国未来发展的决定性问题。 通过合作开发、经济互补等方式开发能源可以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选择在弱边缘化 国家进行能源领域的合作除了考虑到资源丰富程度外,还因为这些国家低政治风险、低经营 风险、高连带效应的优势。 同时,弱边缘化非洲国家也适合我国企业设立一些投资小、见效快、效益好的独资或合 资企业,从事如家用电器、小汽车、卡车和小型拖拉机等产品的装配业务及日用消费品的产 销。也可考虑集中力量承揽一些较大型的工程技术项目和劳务输出项目。实施“一大带群小” 的方略。这样既能给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以较大的推动,也会对加强我国与这些国家的友好 关系产生重大作用。 (3)对强化边缘非洲国家的投资策略 强边缘化国家数量是最多的,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 人力资源、基础设施薄弱。这些国家通常不是投资的理想场所。但所谓“风险越大,收获越 大”。如果对这类国家投资,主要可采取“小、灵、快” 的投资战略。“小”即小规模,“灵” 即 灵活机动,“快”即快速反应。我国企业可主要投资一些轻工日用产品。轻工日用产品投资成 本低,建设周期短,设备搬运也较容易,企业能够根据当地的政治等因素的变化迅速跟进或 撤出,将风险减小到最低。 7、注重学习当地法律。我国企业要注重学习和掌握所在国的法律法规,经济规则,投 资政策及商业习惯,尤其要知道当地不宜发展和禁止进入的产业。这些信息可以通过中国驻 非洲的机构,网络等渠道进行了解,还可以找本土律师进行了解。在开设公司时请律师进行 正式注册,聘用员工时让律师根据当地的《劳工法》等拟定聘用。这样可以切实保障我 国企业利益,减少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率。 8、加强企业合作。 应在非洲成立一个比较有权威的行业协会,及时处理各种状况,协调各种关系,并建 立相应的数据库,对每个行业的企业数量进行一定的控制,或者定期公布一定的数据供其他 企业参考,对产品价格进行一定的规范。准备进入非洲市场的企业可以通过数据查询,给自 己的投资项目明确定位,企业间互相沟通,加强协作,商贸业与加工业要密切配合,优势互 补,结成产业链。企业间的合作还有利于扩宽市场销售渠道,规避风险,优化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 《2007 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2]. 陈宗德:《非洲投资市场及我国对非洲投资概论》,西亚非洲(双月刊),2004 年第1 期 [3]. 洪永红:《非洲国家吸引外资的基石》, 西亚非洲(双月刊),2002 年第6 期 [4]. 韩灵梅:《试论中国实施对非洲直接投资战略的意义》,2005 年第11 期 [5]]郭萍:《中国企业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内外因分析》,商场现代化,2007 年10 月(下 旬刊)总第51 期 [6].李俊:《非洲的投资环境与投资机会》,广东商学院,2002(4) [7].“中国企业在西亚非洲直接投资状况”调研组:《中国企业在西亚非洲直接投资状 况》考察 [8].张艳茹:《从产业结构角度浅析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商场现代化,2007 年5 月(上旬刊)总第50 期 [9].孙玉秦:《我国对非洲投资的发展及问题》,管理现代化,2007 年第5 期 [10].陈八荣:《重新认识非洲努力开拓非洲市场》,当代财经,1997 年第2 期 [11].李献兵,郭玉华:《我国中小企业在非洲的投资策略研究》,中国流通经济,2009 年第3 期 [12].熊洁敏:《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思考》,Special Zone Economy , 特 区经济 [13].李伟敏:《亚洲金融危机与中国扩大对外直接投资》,世界地理研究,第8 卷第1 期,1999 年6 月 [14].谢康:《试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及措施》 [15].刘建光,丁卫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时机分析》,商场现代化,2006 年10 月(上旬刊)总第48 期 [16].《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北方经济,2006 年第4 期 [17].冯玫,龙彩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18].张为付:《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与路径安排》,国际贸易问题,2006 年第7 期 [19].黄泽金:《开拓中非合作新思路》,IEC,NO.2,2002 [20].史建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分析》 [21].舒运国:《中非经贸关系:挑战与对策》 [22].褚晓飞:在非洲进行工业项目投资之我见.(J).对外经贸实务.2003.(2) [23].刘立生: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优势分析(J) [24]. SAL IMATA KONE 科内(马里) :《中国企业在非洲的直接投资__
/
本文档为【论文资料-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word)可编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