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精品】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慢性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的临床体会23

2018-01-15 50页 doc 372KB 17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8835

暂无简介

举报
【精品】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慢性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的临床体会23【精品】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慢性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的临床体会23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头项 头项 1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慢性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的临床体会 王秀兰 (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 233000) 【摘要】 目的:探讨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慢性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的效果及其机理;方法:针刀配合 手法;结果:两组对照组统计学处理P<0(01,有显著意义;结论: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比针灸配合手法, 明显提高治愈率,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经济的治疗方法...
【精品】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慢性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的临床体会23
【精品】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慢性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的临床体会23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头项 头项 1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慢性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的临床体会 王秀兰 (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 233000) 【摘要】 目的:探讨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慢性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的效果及其机理;方法:针刀配合 手法;结果:两组对照组统计学处理P<0(01,有显著意义;结论: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比针灸配合手法, 明显提高治愈率,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经济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小针刀 手法 颞颌关节 功能紊乱 Clinical experience of treating chronic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ysfunction disease by acupotome combining maneuver Wang Xiulan 【Abstracts】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acupotome combining maneuver for treating chronic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ysfunction disease and the mechanism. Method acupotome combining maneuver. Result the two teams are dealt in statistics, P<0.01, and there is obvious signification. Conclusionacupotome combining maneuver is better than acupuncture combining maneuver and it has obviously improved the cure rate. It is one simple, convenient, safe, effective and economical treating way. 【Key words】 acupotome; maneuver;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ysfunction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是口腔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的积累性软组织损伤疾患,临床上常规采用局部封 闭、口服止痛药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笔者从1998年10月至今,先后收治67例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患 者,采用针刀配合手法进行治疗,同时采用针灸配合手法做一对照组,结果针刀配合手法组疗效极佳,多 在1,3次治愈。现将临床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7例患者皆为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36例,年龄最小19岁,最 大56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为4年,单侧发病41例,双侧发病7例;对照组19例,男性4例、 女性1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9岁;病程最短者3月余,最长者3年,单侧发病16例,双侧发病3 例。 1(2 诊断标准: 1(2(1 有劳损史、急慢性损伤史、受寒冷刺激史,面部外形有轻度肿胀,有触痛和压痛感,偶可见两侧 不对称; 1(2(2 咀嚼痛,开闭口关节弹响,开大口受限(开口度小于20,30mm); 1(2(3 颞颌关节侧位片多无异常,少数病人关节髁突密度增高或有钙化点,关节间隙变窄。 2 治疗方法: 2(1 针刀治疗: 患者取侧卧位患侧朝上,闭口,在颧弓下凹处(下关穴)、耳前方的颞颌关节处,扪清髁状突的前后缘 [1]和关节面的最高点,以及周围的压痛点,分别标记清楚。依据《针刀疗法》一书中的常规操作方法施术。 将针刀在选好的点上垂直皮肤进针,刀口线与髁突顶线平行刺入达骨面,行纵行切开,然后调转针头,在 髁状突后缘切2刀,出针。若颧弓下压痛明显,也应纵行疏通剥离,术毕。 2(2 手法治疗: 不论一侧或双侧均用同一种手法,即医者双手戴无菌手套,两大拇指伸入口腔,与食指同时抠住下颌 2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骨,其余三指夹住下颌,令助手固定头部,双手带到下颌进行上下振颤和水平摆动数次,然后双手大拇指在髁状突尖部做揉按动作,再嘱患者尽量张大口,医者趁势下压几次下颌骨,最后在患侧面颊部、下颌部轻轻按摩几分钟,手法结束。6天一次,一般2—3次明显好转或痊愈。 2(3 针灸治疗: 患者取侧卧位,患侧朝上, 自然闭口,分别在下关穴、面颊区、合谷及阿是穴等处,每次选1—3个穴用毫针+电针,中等强度,每日一次,7次为1疗程,间歇2天,续第二疗程。起针后手法治疗同2.2。一般需3,4个疗程。 3 疗效评价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评价标准: 3(1(1 痊愈:经1,3次治疗,疼痛完全消失,张口自如。 3(1(2 好转:经1—3次治疗,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但仍有感觉。 3(1(3 无效:经治疗,临床体征与症状无明显改善。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结果统计如下: 组别 总例数 治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 治疗组 48 39(81.25) 8(16.67) 1(2.08) 47(97.92) 对照组 19 5(26.32) 11(57.89) 3(15.79) 16(84.21) 治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 P<0.0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典型病例 4 张XX,女,53岁,退休工人,安庆市人。2年前冬季因感冒打喷嚏时由于张口过大,随即出现右耳前面颊部胀痛,2年多来该处反复发作,酸胀不适,甚感痛苦,每遇感冒、阴雨天、局部受凉(尤为冬季),上述症状加重。曾接受封闭、针灸、理疗等多次治疗,虽有好转,但不能根治。近半年来,右侧面颊胀痛发作频繁,逐渐加重,经常出现耳鸣、太阳穴胀痛、失眠、患侧颞颌关节弹响等症状,最后发展到张口困难,不能咀嚼食物,每天进食仅以半流质为主。患者于2001年10月9日前来就诊,体征:痛苦面容,张口困难,开口度小于20mm,说话不清,面颊区广泛压痛,且伴轻度肿胀;X片示:右侧颞颌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疏松。临床诊断:慢性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右侧)。随即给予针刀配合手法治疗。翌日,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为巩固疗效,又采取同样方法治疗二次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嘱患者要加强局部功能锻炼与自我按摩,避免寒冷刺激。半年之后随访,病症未复发,局部无任何不适。 5讨论 颞颌关节是颜面部唯一可以活动的左右联动关节,可旋转运动,主司张口、闭口和咀嚼。关节周围有关节囊包住,关节凹又比髁突大3倍,在颞颌关节周围有许多韧带,正常情况下,它们有悬吊下颌骨和限 [2]制下颌运动的功能。髁突在下颌窝的正常位置,依赖于正常的牙关系和咀嚼肌群来维持。由于颞颌关节解剖关系复杂,它的发病原因也比较复杂。一般认为本病多为一种慢性的积累性损伤所致,多由于精神紧张、先天畸形、牙齿缺损、长期单侧咀嚼硬食物的不良习惯或急慢性损伤,或劳损、风、寒、湿邪侵入等因素,导致颞颌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等失去力学平衡,发生渗出、水肿,如经常反复损伤不愈,就会使局部肌化,产生粘连、组织挛缩、结疤而诱发本病,最后引起无菌性肿胀疼痛和关节功能的障碍。 笔者认为:采用针刀配合手法治疗,可迅速调节颞颌关节的局部气血,疏通经脉,促进组织炎性渗出的吸收,同时也可使周围组织的粘连,疤痕组织的紧张、痉挛得以松解。再配合手法上下牵拉、水平摇摆、振颤下颌关节,使粘连处彻底松开,以增大关节间隙,减少局部压力,恢复力学平衡,从而达到满意效果。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本病,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安全、经济的治疗方法。少部分未愈者,可能与牙齿的咬合关系不佳,咀嚼习惯不良或是免疫代谢因素异常,或是久病而致局部积累性损伤等因素有关。 对本病如采用局部针刺、局封,只能缓解症状,且疗程长,并易反复发作。而针刀以其针与刀的双重作用,直接解除粘连挛缩的病灶,且无任何副作用,有“刀”到病除的功效。为巩固疗效,术后嘱咐病人 3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养成良好的咀嚼习惯,避免局部受寒冷刺激,加强头面部的功能锻炼,笔者自拟了局部保健操:1、张口 扣齿,2、闭口旋转下颌,3、闭口用舌尖上下、左右、内外抵擦齿龈,每节各作四个八拍。然后在百会穴、 太阳穴(双测)、面颊部点、按、揉5-10分钟。此方法具有有病防病治病,无病健脑美容之功。这是笔者 多年的心得体会,望与同道共勉之。 参考文献 [1] 朱汉章.主编.针刀疗法.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92-98 [2] 朱汉章.柳百智.针刀临床诊断与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2-33 针刀加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426例 邓秋生 (江苏省金坛市直溪医院 213251) 【摘要】目的:对颈源性痛采用针刀疗法426例观察其疗效;方法:在枕外隆凸至乳突连线上下间CI-3 关节突进针刀,定点靠压痛点退针靠有酸胀感;结果:痊愈302例占70.9%,好转114例,占26.3%,无效占 2.8%,有效率97.2%;结论:颈源性头痛是后小直肌、大直肌、斜方肌、头半棘、头夹肌、上下斜肌筋膜起止 点劳损粘连,针刀直达病所使颈源性头痛得到根治。 【关键词】针刀 手法 颈源性头痛 Treating 426 cases cervical headache by acupotome with maneuver Deng Qiusheng 【Abstracts】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eating cervical headache by acupotome with maneuver. Method: inserting at the place which is over and under the CI-3 joint of the connecting-line from the acupotome external occipital protuberance to mastoid process, the fixed-position is near the point of the tenderness and when pulling out the acupotome, the patients have the aching and distending sense. Result: 302 (70.9%) cases are cured, 114 (26.3%) are getting better, 2.8% of them have no effect and the effective rate is 97.2%. Conclusion: cervical headache is caused by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end point of strained and adhered posterior small rectus, the big rectus, trapezius,头半棘, cephalic musculus splenius, superior oblique muscle and inferior oblique musclefascia. Acupotome can treat cervical headache from the root. 【Keywords】acupotome; maneuver; cervical headache 头痛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由颈椎及颈椎周围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头痛称“颈源性 头痛”,笔者以针刀加手法治疗该种疼痛患者42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426例患者均因头痛等伴有其它症状,经中西药物或封闭、针灸、按摩推拿等疗效不佳而辗转来 我针刀科就诊的患者,其中男性190例,女性236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80岁,病程最长32年,最 短2个月。 1(2症状及体征 本组患者均有头痛,以后枕部为多,也或伴有头顶部、前额部、颞部疼痛,有的患者还有头晕、视物 模糊、耳鸣、恶心、心悸、失眠等。 4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体征可有枕外隆凸到乳突连线的上下项线间有压痛或有异常阳性反应物,如痛性结节、索条在枕后三角区有压痛或异常反应物,枢椎棘突旁有压痛: 1(3颈椎X线片检查 所有病例均摄颈椎正侧位片,左右斜位片,颈椎张口位片,发现颈椎生理弧度变直的有401例,齿状突偏移的有228例,枕环间隙变窄者有205例,C椎体前倾者192例,后仰者有180例,C钩椎关节变12-3尖者有115例,C椎体后缘连线中断后移者有168例,中断前移者84例。 2-3 1(4诊断 具有上述临床症状及体征,又有影像学检查之异常、颈源性头痛方可成立,但必须除外心血管源性及颅内占位性病变等所继发的头痛。 2 治疗方法 2(1针刀疗法 2(1(1定点,在枕外隆凸至乳突连线上下项线间之枕部,在枕下三角区及C关节突区,在枢椎棘突及1-3 棘旁寻找压痛点,并标以龙胆紫以便进针刀。 2(1(2针刀治疗,在上述定点处。经消毒、铺洞巾后,以朱氏I型4号针刀按朱氏“四步八法”对病灶点刺入针刀并剥离疏通,待患者局部有酸胀感,术者刀下松动感出针刀,后加以压迫止血,敷以创口贴,每次施术2-6点,10天一次,三次为一疗程,术后6小时内创口处不沾水。经一疗程治疗,半年后评定结果。 2(2针刀手法 针刀手法有利于巩固和扩大针刀疗效之作用,其方法是在针刀术完毕后,于患者项背部,术者以掌揉法松解局部紧张之肌肉筋膜等软组织,再以朱氏两点一面手法,使颈椎微小错位关节复位,方法是:(设齿状突右偏)嘱患者仰卧、低枕,术者左掌置患者枕部,左手食指勾住C:棘突右侧,左拇指抵住C,横突左端,右掌部置患者左颊部,嘱患者面向右转,转到最大角度时,双手合力上牵右压,食指左勾,拇指右推。此时左手拇指感觉到有微小跳动感,有的可听到“咔啪”声,但不要追求响声,然后再使患者仰卧,低枕牵抖,方法是:术者一手置于患者之枕项部,另一手置于患者下颌部,牵拉抖动,力度使患者双肩胛离开床面牵抖2-3次。 3 治疗结果 3(1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好转: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劳累后或天阴下雨时有轻微症状。 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反见加重者。 3(2疗效评定结果 本组426例,一疗程为3次,不足3次者均作一疗程计算,每次均行针刀和针刀手法,术后随访半年。 结果:痊愈302例,占70.9,,好转114例,占26.3,,无效12例,占2.8,,总有效率97.2,。 4 讨论 4(1颈源性头痛,牵绵难愈,是一种顽固性症状,而传统之中西药物、针灸、按摩推拿收效甚微。因此该种疼痛往往是患者十分关注和引起焦虑的症状,而针刀治疗可起到立竿见影之效,追究其原理是颈部软组织,如头后小直肌、大直肌、斜方肌、头半棘肌、头夹肌、头后上下斜肌及筋膜的起止点有劳损,发生痉挛粘连,使该处的动态平衡失调,影响局部血供、致痛物在局部的堆积,产生了疼痛。另外颈椎的微小移位,牵拉挤压了椎周组织使其发生无菌性炎症,激惹了周边的血管、神经,使其功能紊乱,动态平衡失调,引发了疼痛。针刀加手法能使痉挛、结疤的软组织动态平衡恢复,消除无菌性炎症,从而使颈源性头痛得到根治,但要紧的是治疗时要注意鉴别诊断。 4(2针刀治疗点位于枕部及上颈段,该处有枕骨大孔、椎动脉第III段、颈髓等,故操作时要细心探索,注意患者之反应,要熟悉局部解剖,以免损伤重要组织器官。 4(3针刀手法时要注意力度,要用轻巧力,不能用蛮力,年龄大有骨质疏松者更要注意。 5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4(4术后要嘱患者注意自我保护,生活工作时要端正姿势,以防再度损伤。 参考文献 [1] 朱汉章著.小针刀疗法.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 [2] 魏征主编.脊柱病因治疗学.商务印书馆(香港).1987年12月第1版(94-124) 颈椎综合征致头面五官和颅脑神经症状针刀治疗 张永锋 (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中医院 016000) 【摘要】目的:探讨针刀治疗颈椎源性头面五官和颅脑神经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具有头面五 官及颅神经临床症状且伴颈部症状体征患者,主要于寰筋膜C横突和关节突关节处以针刀常规根据患痛部2 位不同,治愈率达78~95%。结论:针刀治疗本病疗效显著但要严格选好适应症。 【关键词】针刀疗法 脊柱源性疾病 五官 颅神经 Treating the symptoms of five Organs and Craninal nerve caused by Cervical by Vertebral Disorder with Acupotomy ZhangYongfeng(the TCM Hospital of Bowan District, Wuhai City, Internal Mongonia Autonomous Region, 016000)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reating the disease of five organs and craninal nerve caused by cervical vertebral reason.Methods: to treat at the positive points at atlanto-occipital fascia, transverse process and articular process joints of C2 with acupotome, once 5 days, 3 times a treatment course.Results: the curative rate range from 78%~95% according different types. Conclusion: it is effective to treat the disease with acupotomy, but the application should be chosen strictly. 【Key Words】Acupotomy, Diseases caused by Spine, Five Organs, Cranial Nerve 颈部软组织损伤而至于头面部五官和颅脑神经症状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是由于颈部椎体及周围软组织 力学平衡失调,肌张力失衡,或骨关节轻度位移,软组织粘连、挛缩、结疤,压迫刺激周围血管神经引发 相应症状,体征出现。通过针刀术松解、剥离、疏通,使受损伤地椎间韧带和附丽于椎体周围肌肉,恢复 动态平衡机制;运用手法纠正失常的解剖位置,将骨复位、筋出槽,恢复颈椎静动平衡。使颈椎 达到一 个新水平的稳定,促使被破坏和阻断了的联系再恢复,改变紊乱的信息通道,达到治疗相关疾病目的。 维持颈部平衡稳定主要结构,椎体、椎间盘、枕寰关节,钩椎关节和后关节,并有坚强的韧带相联及 肌肉附着相互协调、相互为用。靠椎体关节空、椎间盘韧带、关节囊等组织来维持稳定。肌肉既是维持脊 柱稳定的因素,也是脊柱活动的原动力,脊柱正常生理活动是在肌肉舒缩的推动和椎间盘韧带、小关节地 稳定作用下来完成。而寰枢椎之间轴旋转范围很大,大约47左右,颈部50%旋转发生在寰枢椎之间。全身 神经沿颈椎椎管内上行下达传导。颅脑的血氧供应由颈内动脉及椎动脉输送,颈交感神经支配头脑五官及 上肢血管腺体分泌、心律调节„„。 由于颈段脊柱慢性劳损、外伤、老年性退行性变而导致椎体、椎间盘、关节囊、肌肉韧带发生异常, 使脊柱的平衡功能失调,不协调的脊柱活动扰乱了脊柱正常解剖生理关系。出现颈椎失稳,关节功能紊乱, 久之发展为骨质增生、椎体退行性改变,小关节错位,软组织粘连、挛缩、结疤,压迫刺激邻近器官,如 交感神经,颈动脉窦,经颈分布的颅神经(舌正视是经、迷走神经、吞咽神经、面神经、和副神经等。) 6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至使椎体基低动脉痉挛,血流量减少,供血不足,导致肱晕。当刺激深部感受器经神经后根传入,造成神经、血管、体液平衡失调,病毒素有机可乘,出现咽喉、耳、鼻、舌等病变。 颈部软组织损伤而致头面部临床症状现十分复杂,与损害发生在颈椎各阶段而不同,并与所刺激、压迫损伤颈部神经、血管及其它组织的不同有关。故在此只讨论在头面部五官及颅脑神经症状(上颈部症状),严格选择适应症,排除先天性畸形、脱位、颅脑椎管内外肿瘤,结核,骨嗜伊红细胞肉芽肿及各种炎症不适应症。X光放射一般投照患者正侧、双斜位,侧位片;观察椎体排列,关节突关节位置微细改变及棘突位移等尤其可准确地测量椎管管径。此外可观察颈椎生理曲线有何改变,如颈曲变直或向后成角。正位片:显示双侧钩椎关节及其间隙,观察双侧椎板宽度是否对称,棘突是否移动,在C1-C2开口位可清晰观察齿状突形态,齿状突和侧方关节的间距以及侧方关节地节间隙是否有倾斜或其它改变。斜位片:主要观察椎间孔地形态及钩椎关节部骨质增生的程度,颈椎有旋转性移位时间可见到患椎上关节突向前上位移位,使椎间孔横径减少,功能位检查,即投照颈椎过伸过屈位,可显示颈椎由于失稳引起移位。有椎动脉受累着,可做脑血流图,椎动脉压缩试验或椎动脉造影,疑为椎间盘突出做CT检查。鉴别于脑脊髓神经科、五官专科诊断。综上而言,病史、触诊、X光线为主要诊断依据,并参考各专科诊断。只治疗软组织应力失调或椎体不稳所致病变。 不论临床表现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和混合型,均依据针刀疗法治疗法则分为软组织损伤型、关节功能紊乱型及混合型。 诊断要点:具有头面五官及颅神经临床症状,颈部活动范围有一定障碍,颈部触诊,有横突关节突隆起,棘突有偏歪,且伴椎旁压痛,项韧带或与患椎相联的肌肉与附丽处有摩擦音,弹响音,椎旁肌硬结等病理阳性反应转头加力试验、颈神经根紧张试验、头颈牵引或压缩试验某一或多项阳隆体征出现,如无上述体征而出现的临床症侯群不在此讨论。 治疗:以针刀疗法为主,针刀疗法包括针刀术及手法。针刀术是用针刀切开病变组织,剥离粘连,疏通阻滞,调节人体能量平衡,应力平衡和体液平衡,使人体生物电恢复平衡达到动态平衡。针刀疗法所创立独有手法,是在针刀术后配合手法治疗,找到颈椎力平衡失调的病点,配合相应手法,使颈椎失稳而造成的小关节紊乱恢复到正常生理状态,达到静态平衡。动、静态平衡就能达到颈椎病(文中所论述)的根本治疗。通过多年学习研究及临床实践,颈椎综合征所致头面五官及颅脑神经症状主要与寰枕筋膜挛缩,颈二横突综合征,上颈椎(1-3)旋转性移位有关。 寰枕筋膜挛缩,联结枕骨大孔后缘与寰椎后弓上缘处寻找病变点,为进针点(一般三点),常规消毒,经进针点垂直皮肤快速进针刀达骨面后,横行切割寰枕筋膜挛缩处三刀左右,刀锋始终不离骨面,向屈侧切割增后挛缩时左右探及2厘米,手感病理点以消除出针刀,针刀术毕,紧接着平卧于治疗床上手法矫治。每五天一次,三次为一疗程。一至三疗程治愈,疗程间隔12天,一般一疗程治愈(占85%以上)。 颈二横突综合征,进针点在第二颈椎棘突上缘(松解寰枢椎间韧带);枕骨大孔后侧边缘中点旁开0.5-0.1cm处(松解寰枕关节囊);枢椎棘突上缘两侧近椎弓板处取两点,(松解寰枢后关节关节囊)。在第二颈椎棘突水平患侧,纵行肌肉隆起的外侧缘,第二颈椎横突后结节两点,以上为第二颈椎横突治疗要点,需仔细触摸定点,成胆紫标记,局部皮肤消毒,施以针刀术,术毕用相关手法恢复动静态平衡。每五天一次,三次为一疗程,一至三疗程治愈,78%患者一次治愈。 钩椎关节移位,针刀术松解相应损伤的肌肉、棘间韧带、关节突、关节囊。针刀术后,据诊断如前、后、左、右旋转性移位,施以相应手法,尽快恢复动静态平衡。每五日治疗一次,三次为一疗程。护理尤为重要,颈围领固定,并做适合其恢复功能的颈椎体操。一至三次治愈。95%患者一次治愈。 注意事项:施用针刀疗法时,严格选择适应症,严格遵守施术要求。针刀切记不离开骨面,避免向前、向内滑动过深刺伤脊髓神经,以及穿过横突孔伤及椎动脉。 从九三年至今,一千多例治愈病历,总结认为颈部软组织长期粘连、挛缩、结疤,必然引起颈椎应力改变,由此发生颈椎不稳,椎体偏移,生理曲度改变,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或由于外力所致颈椎不稳,椎体位移,久之不能复位,引发以上症状,然后这些病理因素一旦出现,必然影响交感神经的功能(交感神经节上部分附着于颈椎椎体前缘),椎动脉供血不足(椎动脉在椎动脉孔内扭曲变形),神经根受 7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压(骨质增生,椎体位移,使椎间孔变窄)导致颈性五官症状及颅脑神经症状的出现。针灸、按等、牵引、 注射等外治疗法能收到一定疗效,但不可能将粘连、结疤、挛缩病理因素有效治疗,而采用针刀疗法能够 将粘联的软组织松解,切开疤痕结节,解除软组织挛缩,同时施以手法纠正颈椎失稳,椎体移位,恢复椎 管内、外应力平衡,有效解除椎动脉受压扭曲,交感神经节受牵拉,神经根受挤压等病理因素,从而达到 治疗目的。一定要严格选择是由于颈椎综合征所致,排除不适宜症,才能获得良好的疗效。因而在临床治 疗收到了见效快(85%患者经针刀治疗后随即感轻松,症状明显改善),疗程短(大部分患者一疗程治愈), 费用低,疗效显著高于其它外治疗法。 针刀配合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23例体会 车兆勤 付敏 刘运法 (山东省定陶县博爱疼痛专科医院 274100) 【摘要】目的:通过针刀加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探讨治疗机理。方法:针刀配合中药。结果:经治 36例患者中23例完成疗程,其中治愈1年内未复发者17例,占78.2%,症状消失仍用镇痛药(维持量), 1年内偶有发作4例占17.4%。结论:针刀配合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尚佳。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 针刀治疗 配合中药 Experience for treating 23 cases trigeminal neuralgia by acupotome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 Zhaoqin ,Fu Min ,Liu Yunfa 【Abstracts】 objective: through treating trigeminal neuralgia by acupotome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probe into the mechanism. Method: acupotome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ult: having been treated, 23 cases in 36 have finished the period of treatment, 17 (78.2%) of them have not relapsed in one year, the symptom has disappeared but they still used analgetic (maintenance dose) and 4 (17.4%) of them accidentally relapsed in one year.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using acupotome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reating trigeminal neuralgia is fairish. 【Keywords】 trigeminal neuralgia; treating by acupotome;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属常见疑难病症,目前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笔者运用针刀医学原理根据该病之新久 虚实,在针刀治疗的基础上,配以中药辩证使病程缩短,提高疗效。 笔者自1996年10月至今共收治36例,其中病历完整者23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23例完整病例中,男10例,女13例,年龄32,79岁,平均56岁;病程2个月,26年;上支痛3 例,2、3支痛12例,2支痛4例,3支痛4例;病灶在右侧22例,在左侧1例。 1(2 方法:仔细寻找扳机点, 或者患处压痛明显的点,作为治疗点,每次选点2,4个点。按4步进针 刀规程进针刀,行十字切割,再纵、横疏剥2,3刀,出刀,按压刀口无出血为止,再原路注入0.3ml疏 血通,用创可贴贴敷。 隔5d再行针刀,5次为1个疗程。 术后用中药治疗,基本方:白芍30,60g,甘草6,l0g,细辛3,9g,黄芩9g,防风9g,僵蚕9g,全蝎 6g(研冲)。 加减:新病或病程短者,去僵蚕,全蝎,加羌活12g,川芎l0g,柴胡9g。病程长者加黄芪15,30g, 水蛭6,15g,当归l0g。用法:1剂,d,水煎2次,早晚空腹服下。15剂为1个疗程。 8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2 结果 临床症状消失,停用止痛药,1年内未复发17例,占78.2,;症状消失,镇痛药维持量应用,1年内偶有短暂发作4例,占17.4,;症状减轻,发作次数减少,维持量用药2例,占8.7,。 3 讨论 3(1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病理机制主要是根据临床观察所推测,关于三叉神经痛的起源有“中枢性”和“末梢性”两种学说。 3(2 中枢性学说强调神经元的活动性过强。末梢性学说重视三叉神经的髓鞘和轴突的变化,认定这些变化可以引起末梢神经对化学和机械刺激感应的改变,强调患支与其分布区疼痛的关系,很可能中枢性和末梢性的病理机制在三叉神经痛的发生过程中均起作用。末梢神经损伤是导致中枢突触变化的第一步,中枢突触对末梢变化的反应导致了三叉神经痛,以此似可解释三叉神经痛的许多现象,如非有害刺激可能触发疼痛,触发点与疼痛部位不一致,疼痛突然发生,突然停止等。 3(3 临床治疗中,触诊面部“扳机点”及其压痛点,常可能触到大小不等,多少不一的结节、条块等软组织异常改变,这些异常改变就是软组织与神经之间生物力学与生物化学环境发生改变,是致动态平衡受到破坏的结果。软组织异常改变是导致末梢神经进一步损伤的根源。可用祖国医学“新病在经、久病入络”、“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等学说解释。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病机复杂多变往往是本虚标实,痛有虚实,治分通补。用针刀切割,纵横疏剥,注入疏血通,重在通经祛邪,视其脉证再服芍药甘草汤甘酸化阴、缓急止痛的基础上,配以疏风清热,散寒理气等法,务使脏腑气血调和,而疼痛自止。初者邪在三阳,法宜升解,必用“风药”引经,随其性而达之。用川芎乃“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义,久者多虚多瘀,加黄芪、当归益气养血,补虚止痛,“久痛入络”,伍虫蚁搜剔,通络止痛。 针刀加药物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37例 杨岱梅 周永君 刘光辉 (黑龙江省绥化市周永君诊所 152000) 【摘要】目的:报告针刀为主治疗37例颞颌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1(针刀闭合术;2(局封;结果:治愈率81%,显效率19%。结论:针刀加局封治疗颞颌关节功能障碍临床疗效好。 【关键词】颞颌关节功能障碍 针刀闭合术 The acupotome cured 37 cases of the function obstacle of the temple and jaw joint Yang Dai-mei, (Zhou Yong Jun clinic of Sui Hua city,HeiLongJiang,China,152000) Zhou Yong-jun,Liu Guang-hui 【Abstract】Objective To report the clinical effective that the acupotome cured 37 cases of the function obstacle of the twmple and jaw joint(Methods 1(The acupotomy;2(Local blocking(Results 81% was cured,19% was notable(Conclution The clinial effective is good that the joint combine to the local blocking( 【Key Words】function obstacle of the temple and jaw joint acupotomy 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多由急慢性损伤、风寒、湿邪浸入引起肌腱、韧带、关节囊的急慢性无菌性炎症导致渗出、机化、挛缩和粘连。 自1998-2003年5月以不定期。我所采用针刀为主配合药物注射共收治了37例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并且疗程短、见效快,病人无痛苦,安全易接受,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37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29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63岁,病程最大6年,最短3个月,其中双 9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侧发病12例,单例25例。 2 诊断标准 ,(,有明显外伤史或劳损史。 ,(,颞下颌关节有明显压痛点。 ,(,张口受限或关节弹响。 ,(,X线多可见下颌头肥大,关节间隙变窄。 3 治疗方法 ,(,针刀松解法 患者侧卧位,患者朝上,找准压痛点,用龙胆紫做好标记,常规消毒,术者带好无菌手套,避开神经、血管,在选好的点上垂直于皮肤进针刀,刀口线与下颌头顶线平行刺入达骨面,行纵行切开,调整刀口线,刀口线与下颌头斜面平行,在其后缘切二刀后出针,无菌棉球压迫针孔,无出血后用碘酒消毒,贴上创可贴,每周一次,三次为一疗程,术后嘱患者避免张口过大,咀嚼硬物及寒冷刺激。 ,(,松解点药物注射 曲安舒松20毫克,2%利多卡因1毫升, B0.5毫克,混合后,在做针刀松解的病变部位注入1.5-2.012 毫升的上述药液,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 4 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疼痛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功能;显效:疼痛基本消失,张口角度明显增大;好转:疼痛减轻,张口角度增大;无效:症状及功能无明显改善。 ,(,疗效评定结果 按上述标准评定,37例患者中经过1-3次治疗后治愈例,占81%;显效7例,占19%,总有效率100%。 5 典型病例 邓XX,女33岁,黑龙江省绥化市五管乡东维大队,五年前因患类风湿,颞下颌关节疼痛不能张口咀嚼食物,仅靠吸管吸奶粉维持,经人介绍于98年7月以来我处就诊,予以针刀加药物治疗,第一次治疗后能张口进食,疼痛减轻,一个疗程后痊愈疼痛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功能。 6 小结 由于粘连、疤痕、挛缩而致动态平衡失调,最终导致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通过针刀闭合松解术使局部粘连、疤痕、挛缩迅速解除,并建立新的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活血散瘀,同时通过针刀这种机械性刺激,在病灶区机械能转变为热能,使小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使局部的炎性渗出物被溶解、液化、吸收、消散,加入药物注射有利于炎症、水肿的吸收,防止再粘连,并有止痛作用,恢复动态平衡,才能达到标本兼治。 参考文献 [1]朱汉章著.小针刀疗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 以针刀为主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 田文生 林泽银 (湖南省吉首市人民医院 416000) 【摘要】 目的:探讨颈源性颈椎病引起头痛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及理论依据。方法:以针刀疗法为主结合局部封闭疗法治疗37例患者。结果:本组37例,治愈28例,好转9例,无效0例。有效率达100%。结论:针刀为主结合“局封”的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具有疗效好、疗程短、少复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10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针刀疗法 颈源性头痛在临床上并非少见,可以发生于不同年龄段。笔者近几年来采用针刀为主结合局部封闭的治疗方法获取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37例,男19例,女18例,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者78岁,平均年龄45(5岁,病程短者7天,长者3年。合并眩晕者23例,合并颈肩部疼痛者重8例。 1(2 临床特征 [1] 颈源性头痛特点常见发作性持续数分钟,甚至时间更长。疼痛的性质呈跳痛,搏动性痛或灼痛,常 [2]局限于一侧颈枕部或枕顶部。其诊断标准为在符合颈椎病诊断前提下伴有下列情况2条以上者: a、颈部活动或头部维持于非常规体位时诱发或加重头痛; b、在头痛侧的上颈或枕肩部压迫时头痛加重;c、颈部活动受限,同侧的颈肩或上肢呈非根性疼痛;d、X线或CT检查示椎体、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或椎间盘变性突出。 1(3 治疗方法 患者俯卧位或端坐低头,选择枕颈部压痛点、环椎横突,枢椎横突、棘突,以及颈横突、棘突等部3软组织变硬、压痛点为主。每次选4-5点进行治疗,常规消毒。先行局部封闭术(2,利多卡因10ml,醋酸泼尼松龙10-20mg,0.9,生理盐水10ml,混合后每点注射约4-5ml。 [4]封闭后按朱氏针刀4步进针法进行操作。 刀口线与矢状面平行,进针后针刀触及较硬组织,纵行切开2—4刀纵行疏通后继续刺入直达骨面。行纵行疏通、横行摇摆出针。用干棉球或纱布压迫刀口片刻后(无出血)即可用创可贴覆盖。 注意事项 1、针刀在环枕之间操作,切勿、刺入枕骨大孔以免损伤延髓。2、局封注药前一定先回抽无回血。3、针刀刺入切勿过深免伤及神经和血管。 每5-7天一次,连2-3次即愈。 I.4 疗效标准 痊愈 临床症状消失,遇任何诱因不复发; 好转 头痛明显减轻,或头痛消失后有所复发者; 无效症状体征无任何改变。结果 本组37例痊愈28例,占75.7,,好转9例,占24.3,,无效0,有效率达100,。 2 讨论 颈源性头痛大多由颈枕部损伤失治,或长期姿势不当,或长期伏案工作等原因引起颈部诸肌劳损,肌腱、筋膜、韧带、关节囊等扭挫伤和钙化,从而引起颈椎体、椎间盘、小关节等变性、退变、增生等,压迫、刺激椎基底动脉、椎动脉外膜的椎神经[3]而引起头痛,眩晕等症状。针刀治疗改善血循环使变性组织向正常组织转归,解除肌肉、筋膜等痉挛,疏通气血,解除诸原因对椎动脉、椎神经的压迫和激惹。配合利多卡因,醋酸泼尼松龙局部封闭可以扩张血管,消除无细菌性炎症而使疗效更佳。 参考文献 [1] 李仲廉(临床疼痛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 296-299 [2] 冯金升,华远丽等(颈腰痛杂志[J],2003.22(1) 50-51 [3] 孙静宜,王爱莲等 (颈腰痛杂志[J],2002.23(1)15-17 [4] 朱汉章(小针刀疗法,1992 11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针刀松解治疗颈源性头痛40例 孙远标 李义召 宋成忠 朱士文 (济南长城医院 康复中心250100) 【摘要】目的:观察针刀松解对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在颈项部敏感点作针刀松解术 结果:40例治疗后随访2月至5年,痊愈25例,好转12例,无效3例 结论:针刀松解分离,能解除神 经血管卡压,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缓解疼痛。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针刀松解术 Treatment of 40 Cases of Headache from Cervix by Acupotomolgy Loosening Operation Sun Yuanbiao etc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of Changcheng Hospital in Jinan250100) 【Abstract】Purpose: To observ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otomolgy loosening operation on headache from cervix ;Methods : Acupotomolgy loosening operation lie on sensitive point of cervix.;Results :40 cases were investigated from 2 months to 5 years. 25 cases were cured ,12 cases were improved, 3 cases were inefficacy.;Conclusions: Acupotomolgy loosening operation can relieve nerve blood vessel obstruction and accelerate nerve conduction function and alleviate pain 【Key words】Headache from cervix; Acupotomolgy loosening operation 颈源性头痛是神经科及骨科的常见病,临床很容易发生误诊误治,单纯药物、针灸、理疗、阻滞等治 疗往往效果不佳,我们就近年针刀治疗该病40例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28-76岁,其中30岁以下3例、31-65岁29例、66岁以上 8例;病史最短2个月,最长20余年,平均2年;办公室工作人员17人,农民9人,工人6人,其他8 人;有头颈部外伤史者5例;曾经以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行药物、针灸效果不佳19例,以颈性头痛行 枕部按摩、理疗、阻滞后复发6例。 1( 2 诊断标准 1(2(1 本组均有后枕部疼痛、跳痛或麻木,有时牵及头顶,甚至波及前额及眼眶,有紧箍、压迫等感觉, 也可于一侧耳后、乳突、颞部疼痛不适,压之舒服,伴有头晕,多呈持续性,天气变化、低头时间长、情 绪紧张、感冒等会使症状加重。部分病人有颈部外伤或劳损史。 1(2(2 查体特征性表现是在枕大神经、枕小神经穿出肌肉、筋膜处,第2颈椎横突后结节,斜方肌,胸 锁乳突肌止点等处有固定性压痛点,并向枕顶部或颈臂部放射,在痛点可触及硬性索条或结节,也可压之 头痛减轻,部分病人顶部、颞部可有大小不等的压痛点。 1(2(3 X线片可见颈部项韧带钙化,寰枕间隙变小,开口位片可见寰齿关节左右间隙不等。X线片或CT 可同时排除颈椎结核、肿瘤、椎间盘等病变。 1( 3 治疗方法 找出颈项部最敏感点,作好标记,常规消毒,注射少量利多卡因,开始针刀松解治疗,针刀到达病变 部位后对挛缩、粘连的组织做纵行切开疏通剥离,松解后局部注射2%利多卡因、B12、氟美松5-10ml。每 次治疗1-3处,5-7天一次,期间配合适当药物或短波,一般1-3次结束治疗。 2 疗效及结果 12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2(1 疗效标准 治愈:疼痛及伴随症状消失,随访不再复发; 好转:疼痛及伴随症状减轻,偶见发作; 无效:疼痛及伴随症状无任何变化。 2(2 治疗效果 40例治疗后随访2月-5年,痊愈25例,好转12例,无效3例(均为未能坚持继续治疗者)。 3 讨论 [1]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而颈源性头痛往往被临床误诊或误治,该概念自1991年由Sjaastad等提出后,逐渐受到神经科及骨科界的接受与重视。 ?Bogduk通过对颈部神经解剖研究发现,枕大神经为第2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从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之间走出,绕头下斜肌下缘和头半棘肌之间穿出至斜方肌,穿过斜方肌腱膜和颈深筋膜,在上项线下方发出分支,分布于颅顶的皮肤,枕动脉多位于枕大神经的外侧;枕小神经由颈2、3前支组成,沿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后上方走行,至枕部穿过腱弓分布于枕区外侧,耳廓背面上的皮肤。 [3]国内王小标等从解剖中观察到,在病理状态下,枕神经和动、静脉行走在一个增厚的结缔组织鞘内,并与周围组织粘连。王氏提出,神经卡压而致痛的病例用药物是难以彻底治愈的,应考虑行神经松解术,切开腱膜孔分离卡压的神经以达到消除疼痛的目的。 国内外学者虽对该疾病的治疗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尚无很满意的治疗办法,传统休息、推拿、按摩、牵引或激光照射,一部分患者的症状可得到缓解,常作为首选保守治疗办法,但复发率高;侵入性治 [4][5]疗,Bamsley等1990年报道用阻滞注射治疗该类疾病,患者即刻疼痛缓解,但复发率高;Vans等1998年提出经皮穿刺射频电灼去神经法治疗该类疾病,有85%的患者疗效满意,但该种治疗技术要求较高,不易掌握,有很大的失败率。小针刀可直接切开局部增厚的结缔组织鞘,分离粘连,解除神经血管的卡压,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有利于炎性和代谢(致痛)物质的吸收和消散,使疼痛迅速减轻。 参考文献 [1]Sjaastad O,Bovim G.Funct Neurol,1991;6(2):93-100 [2]Bogduk N.J Manipulative Physiol Ther,1995;18(9):603-605 [3]王小标,苗华。枕大神经(卡压)痛的解剖学研究。颈腰痛杂志,1993;14(1):43 [4]Bamsley L,Lord S,Bogduk N.Spine,1990;55(1):99-106 [5]Van S,Weber WE,Van K et al.Funct Neurol,1998;13(1):82-83 针刀松解治疗环枕筋膜挛缩综合征158例总结 司同 (北京博爱医院,北京 100068) 【摘要】目的:探讨针刀对环枕筋膜挛缩综合征的疗效;方法:158例患者应用针刀松解术治疗;结果:痊愈率67.1%, 总有效率98.7%;结论:针刀松解术治疗环枕筋膜挛缩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 针刀 环枕筋膜挛缩综合征 Treatment of 158 Cases of Annulus Occipital Tendon Velum Crispation Syndorme by Acupotomolgy Loosening Operation Therapy .( Si Tong Boai Hospital in Bei Jing 100068)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cupotomolgy on annulus occipital tendon velum crispation syndorme.;Methods 158 cases were treated by acupotomolgy loosening 13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operation. ;Results The cured rate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ere 67.1% and 98.7% respectively.;Conclusion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otomolgy on annulus occipital tendon velum crispation syndorme. is better than others. 【Key words】Acupotomolgy ; Annulus occipital tendon velum crispation syndorme 环枕筋膜挛缩是由于长期低头工作,环枕筋膜中的环枕后膜劳损变性失去弹性,从而牵拉枕骨,是环枕间隙变窄,压迫椎动脉和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而引起的后头痛、头晕昏沉、视力模糊、记忆力减退等一系列征候群。本病是常见病约有70%左右的成年人易患此病。由于既往文献涉少,常被误诊或治疗不当造成患者痛苦,而采用针刀治疗更很少报道。本文对三年来收治的158例患者作一总结,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本组158例,男性62例,女性96例,年龄22—76岁;病程3天—11年;均为经常使用其它方法(如针灸、按摩、药物)治疗未效的患者。 1(2诊断依据: ?有长期低头工作史、高枕史、卧床看书史 ?头晕昏沉、视力模糊、后头及枕部顽固性疼痛甚至偏头痛 ?环枕部项韧带及头夹肌止点处及痛性硬结及条索状物。压迫时不使头痛、头晕症状加重。 ?颈椎位片可见环枕后间隙变窄。 ?排除高血压病、糖尿病、肿瘤、结核病或其它传染性疾病。 2 治疗方法: 患者俯卧位,令其下颌与床头边缘齐平,胸部垫枕,使头部尽量下垂,在枢椎棘突的上方2—3cm处可触及硬节,用龙胆紫做标记。局部皮肤剃毛,碘酒、酒精常规消毒,铺洞巾无菌操作。术者坐于手术台患者头前方,将刀锋压在标记处,使针体与枕骨平面进针,刀口线与颈椎棘突顶线垂直,横排直切铲别至切约0.5—1cm,为防止针刀刺入枕骨大孔,进针时,刀锋可与肌纤维方向平行,到达骨面后,再与肌纤维垂直,进刀不可向颈椎方向刺入。出刀后用创口贴覆盖切口,24小时后除去。术后三天内常规应用抗菌止痛药。配戴简易气囊颈托护,做小剂量间断牵引,共持续2周,停用一切止痛扩张血管药物和其它治疗。 3 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手术3周后进行疗效评定。 痊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可进行正常工作。 显效: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局部仍有压痛,恢复可大部分工作。 有效:症状体征部分减轻,但不能进行正常工作。 无效:症状体征与术前无变化。 本组病例:痊愈106例,占67.1%;显效31例,占19.6%;有效19例,占12%;无效2例,占1.3%;总有效率98.7% 4 体会 环枕筋膜是项筋膜的一部分,可分为环枕前膜,环枕后膜。项筋膜与颈筋膜浅层和深层相续,它的上缘起于枕骨上颈线上下缘,下部附着于环枕后缘、项韧带等处。椎动脉自环椎横突孔穿出后,穿过环枕后膜,经环椎推动脉沟进入颅底,同时分布在此处的还有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及位于项筋膜的颈上交感神经节。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环枕筋膜的劳损变性、渗出粘连、挛缩或痉挛均可压迫椎动脉,发生后头部的供血不足。这种供血不足可分慢性期和急性发作期。慢性期多由于残肌张力性损伤引起,由于长期压迫,供血不足、可出现脑营养障碍,如头昏头沉,耳鸣、视力模糊、慢性顽固性头痛,甚至走路不稳。急性发作时颈枕部活动受限,不能移动转头时,头晕加重、恶心、呕吐、出虚汗、患者平卧在特定体位。 本病在临床上常被误认为美尼尔氏综合症、脑动脉硬化、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病、枕大神经痛等,美尼尔氏综合症虽有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症状,但没有颈枕部的压痛体征可作鉴别。本病在椎动脉低头时供血不足,但后者病位在颈椎中下段X片可见局部骨刺,椎间隙变窄,横突孔变小,症状14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与头部转动位置关系较大,压痛部位常。 本病的辅助诊断,可用脑血流图、椎动脉B超等,常规情况下这种指数呈阴性,因为慢性期时椎A血 流量不是急剧的减少,有时还有体位因素影响。 从本病的发病原理及局部解剖分析,松解环枕筋膜挛缩,解除其对血管,神经的压迫是治疗的关键。 以往的外科手术切口大、风险高、恢复慢,不能被患者接受,而针刀吸取了外科手术刀与中医针灸针的各 自长处,便其有机结合,使复杂的、高风险的手术变安全了。 从病理学改变,我们认识到。积累性的劳损是由于肌肉纤维,韧带轻微的少量的断裂、撕裂、出血, 在不断损伤和修复过程中,肌肉和肌肉,肌肉和韧带或肌肉韧带本身发生结疤粘连、痉挛、挛缩,使微循 环发生障碍而出现症状,针刀可剥离疏通肌肉和韧带的各种粘连,使微循环恢复,使肌肉和韧带得到复修, [1]使痉挛的肌肉和肌肉和韧带、筋膜降低了张力,减轻了疼痛 针刀治疗环枕筋膜挛缩,既是把一部分痉挛紧张的肌纤维切断,降低其张力改善局部微循环,达到 动态平衡,减轻其对血管神经的压迫,恢复头部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使挛缩引起的症状体征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朱汉章 小针刀疗法?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1. 83-84 枕大神经卡压综合症的应用解剖学和针刀治疗学研究 1 1 1222韩震 庞伟华 曾展东尹保国 刘畅 韩冰 (1广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2第一军医大学 ) 【摘要】目的:为枕大神经卡压综合症临床治疗提供应用解剖学依据和针刀治疗方法研究。方法:在 20侧成人尸体头颈标本上,对枕大神经的行径,穿斜方肌腱膜和深筋膜以及易发生卡压的部位进行了解剖 观察和测量。对200例具有枕大神经卡压症状的颈椎病人应用针刀分离松解不同方向和范围对比治疗, 观 察治疗效果有何差异。结果:枕大神经在枕外隆突下方2.8?0.2cm,旁开2.6?0.1cm处穿斜方肌腱膜至 皮下;穿斜方肌腱膜和深筋膜的部位约位于枕外隆突至乳突尖连线的中、上1/3交界点;穿出点有大量腱 纤维和筋膜束缠绕枕动静脉,是发生卡压神经血管部位。结论:采用枕大神经穿出腱膜和筋膜点的稍内侧 进针,从外上向内下方(与后正中线约40度夹角)分离松解,便可解除因神经主干受压引起后半头麻痛。 有些病人往往还需要扩大松解范围面,因为枕外隆突至乳突尖连线中1/3外上方枕大神经分支浅出皮下处 易被深筋膜硬化粘连组织卡压,结合压痛点范围进行扩大松解范围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关键词】枕大神经 针刀医学 神经卡压综合症 Research for the anatomy and acupotomology applied for greater occipital nerve entrapment syndrome Han Zhen Pang Weihua Zeng Zhandong Yin Baoguo Liu Chang Han Bin 【Abstracts】: Objective: to supply the anatomy and acupotomology for greater occipital nerve entrapment syndrome and study the treating way. Methods: here is 20 adult corpse’s neck specimens, on them to anatomize, observe and measure the action of the greater occipital nerve , the place which is through trapezius muscle aponeurosis, deep fascia and the place entrapment happens easily. Using acupotome to lyse 200 cases cervical spondylopathy patients who have greater occipital nerve entrapment syndrome from different direction and scope and then compare, observe the difference on the curative effect. Results: greater occipital nerve is under the external occipital protuberance 2.8?0.2cm„;the place which is through trapezius muscle aponeurosis and deep fascia lies in the one third interface in the middle and over the connecting-line from 15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external occipital protuberance to mastoid process point; the pulling-out point has plenty of tendon fibre and fascia enwinds the greater occipital artery and vein. It is the palace where entrapment happened. Conclusion: inserting acupotome from the inside of greater occipital nerve through trapezius muscle aponeurosis and deep fascia, lysing from the external outside to the internal inside can relieve the back headache caused by the backbone of the nerve is pressured. Some patients always need enlarging the lysing scope, because the greater occipital nerve which lies in the one third of connecting-line from external occipital protuberance to mastoid process point is easily rigidified by deep fascia and adhere the tissue entrapment. Combining the scope of the point of the tenderness and enlarging the lysing scope just can get the best effect. 【Keywords】: greater occipital nerve; acupotomology; nerve entrapment syndrome 枕大神经和其伴行血管被卡压所致枕项部和颅顶后半侧部麻木、酸胀以及头颈活动受限、有时伴有头 疼头晕乏力和上肢麻痛等综合症候群,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物理治疗和局部按摩常可缓解症状,但不能 根除易反复发作。采用针刀分离松解神经血管卡压区,能收到针到病除立竿见影效果。由于目前对枕大神 经和伴行血管穿出肌腱和深筋膜的确切部位及其体表投影、何处易被卡压、怎样利用针刀松解准确又不损 伤神经血管等一系列问题,缺乏实用的解剖学资料,致使在针刀治疗中带有盲目性,影响治疗效果,在治 疗中易损伤神经血管。为给针刀治疗提供安全准确的解剖学依据,我们对此进行了应用解剖学和针刀治疗 学研究。 1 解剖学研究结果 由浅至深按层次解剖10具(20侧)成人尸体头颈标本。观察枕大神经的行径,枕大神经和枕动静脉 穿斜方肌腱膜和深筋膜的情形以及动静脉与神经之间的关系;找出易发生卡压的部位;测量枕大神经卡压 点与枕外隆突、乳突尖等相关标志的距离,标定其体表投影。 1.1枕大神经的行径和分布 枕大神经为第2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第2颈神经后支粗大,于寰椎后弓与枢椎椎板之间,经头下斜 肌下方穿出,分为较小的外侧支和较大的内侧支。外侧枝支配夹肌、头最长肌和头半棘肌。内侧支即枕大 神经,先斜向后内上,穿过头半棘肌,斜向外上,在斜方肌腱膜深面潜行2.4?0.2cm后,穿出该肌腱膜 及项部深筋膜至皮下,分成数支,与枕动静脉的分支伴行,布于上项线至颅顶部的皮肤。 1.2枕大神经与枕动静脉的关系 枕大神经穿头半棘肌浅出后,在斜方肌腱膜深面由内下向外上斜行,神经干与后正中线的夹角为40 ?8?;枕动脉自颈外动脉发出后,经乳突内侧面的枕动脉沟、头夹肌的深面,由前外侧向后内侧横行。 两者在胸锁乳突肌肌腱与斜方肌腱结合部,共同穿出腱膜和项部深筋膜至皮下。穿筋膜处,两者相交,神 经位于动脉浅面。枕动脉在穿筋膜处极度弯曲,甚至呈“S”状。穿出筋膜后,神经和动脉的分支多相伴 而行。 1.3枕大神经易卡压的部位 枕大神经在深层行于肌间或穿过肌肉组织,环境比较宽松, 不致形成卡压。当穿出斜方肌腱膜和深 筋膜时,可见有大量的腱纤维和筋膜束从不同方向缠绕神经和血管,紧贴枕骨,不易分离,此处就是枕大 神经易被固定卡压的部位。 1.4枕大神经卡压点的体表定位 枕外隆突至乳突尖的直线距离为10.5+-0.5cm,枕外隆突至枕大神经穿斜方肌腱膜点的直线距离为 3.6+-0.1cm。解剖测量结果显示:枕大神经穿腱膜 点约位于枕外隆突至乳突尖连线的中、上1/3交点处, 而枕小神经则在此连线的中、下1/3交点处上行。枕大神经穿腱膜点位于枕外隆突下方2.8+-0.2cm旁开 2.6+-0.1cm处。 2 临床应用解剖学分析 通过对20侧成人尸体头颈部位的解剖观察测量,发现枕大神经在深层的走向穿行于肌间或穿过肌肉 16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组织,其路经环境比较宽松,不易形成卡压。而在穿过斜方肌腱膜和深筋膜浅出于皮下时,可见有大量的腱纤维和筋膜束紧密地缠绕枕大神经和枕动静脉,并与枕骨紧密愈着。我们认为,该处即为枕大神经和其伴行血管遭受卡压的部位。体表投影:其一枕外隆突与乳突尖连线的中、上1/3交接处;其二是枕外隆突下方2.8cm,旁开2.6cm处。由于长期卡压必然导致该区域神经体液供应障碍,平衡失调,慢性无菌性炎证,进南昌组织增殖硬化粘连,特别在疲劳、天气变化、湿冷等因素刺激作用下,都能加剧对血管神经的卡压和粘连程度,产生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3 枕大神经卡压针刀松解法及注意事项 3.1确定进针点 枕大神经卡压综合症,常因卡压程度和范围引起枕部和颅项部出现麻木、酸、胀、痛等各种不适症状,体检时的压痛点波及范围和程度也不同。可在枕外隆突与乳突尖连线间和稍上方找到最明显压痛点,即枕大神经被卡压的部位。许多人压痛点范围较大,并不集中,沿枕外隆突至乳突尖连线扩展。这是因为枕大神经分支和其伴行血管在穿斜方肌腱膜和深筋膜浅出后被大量腱纤维和筋膜束同时缠绕,当头颈部活动及肌肉收缩时牵拉卡压刺激神经血管所致。根据压痕范围可增加1-2个松解点,多点分离松解往往要比一点扩大松解效果好,损伤小更安全。这是皮神经卡压症松解减压疏导行之有效的方法。 3.2诊疗体位 单侧卡压采用屈颈侧卧位为好;双侧宜采用反坐先靠背椅,双手扶椅背,屈颈前额枕于手背上佳。 3.3针刀分离松解法 按照枕大神经卡压点的两种定位方法并结合压痛特点,确定进针点,用龙胆紫标记好,常规消毒辅巾后,用4号针由外下方斜向内止方对痊枕骨上项线刺入,再由外上向外下方贴枕骨膜纵向分离松解,然后由外向内横行松解刀出针,压迫止血。压痛点比较弥散的需增加分离松解点,这些点均散布在枕外隆突与乳尖连线上或稍上方,针法宜采用贴骨面横行切割松解法。在枕大神经卡压针刀松解减压疏导治疗中,属于对此神经和伴行血管的卡压分离松解,部位表浅无人体重要器官可伤及,深面又有枕骨保险,可放心松解治疗,针到病除。该部位神经血管分布丰富,在分离松解中被损伤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说是必然的,要有思想准备。分离松解损伤皮神经,近期有消除临床症状的治疗作用,远期会自我修复到正常生理功能。血管损伤会引起针孔出血或皮下血肿。最简便有效预防方法是:每次出针后立刻压迫止血,15分钟后,检查局部无异常,才能让病人离开。个别人由于出凝血时间长,可在局麻药中加入1支止血敏,再配合压迫止血法即可。 4 枕大神经卡压综合症针刀松解方法与治疗效果分析 通过对200例病人检查治疗发现:枕大神经和伴行血管卡压综合症发生在单侧的8例占4%,双侧同时合并存在的192例占96%,枕大神经卡压综合症是各类型颈椎病中广泛存在的并发症,只是严重程度不同罢了。此部位也正是按摩师使人放松舒适,缓解疲劳的不可不按压部位。用针刀按照解剖学研究精确投影定位松解分离枕大神经于卡压点,往往还有能守全解除卡压症。这可能是由于大量腱纤维和筋膜束缠绕了枕大神经的分支和其伴行血管,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使该部位组织增殖硬化粘连。因此仅松解神经干卡压区,不能达到完全减压效果。相反,一些病例不分离松解枕大神经干卡压点,仅分离检解枕大神经的分支区,成片松解后,也同样获得理想减压效果,相比只是多了1-2个治疗点。当然,在枕大神经卡压综合症针刀治疗中,我们仍坚持根据病情程度压痛点压痛范围,选择点面结合的治疗,即既分离松解神经干 ,更要分离松解神经分支,特别在枕间隆突至乳突尖连线中1/3稍上方的他离松解,顺便分离松解了枕小神经分支浅了区,效果会更佳些,有17例患者有上肢、手背手指麻痛症状,仅通过分离松解枕大神经和枕大小神经使证装消失或明显减轻有趣现象,这与神经节段支配区关系和相应神经根被卡压的理论解释不通的。 参考文献 [1]尹保国, 韩震等.针刀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应用解剖研究.解剖学研究.1999,21:10-11 [2]王金武等.颈神经后分支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1;24:104-107 17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针刀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症40例 杨仁明 (四川德阳铁二局五处医院 618000)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症的效果。方法:应用针刀松解受卡压的枕大神经。结果:36例获得3—12个月的随访,痊愈30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刀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症是一种极好的疗法。 【关键词】 针刀松解 枕大神经卡压症 40 cases Of greater occipital nerve compression sympton treatedwith Acupotome YANG REnMING (HOSpital Ofthe 5thChuOftheTie erJu(DeyangSichuan 618000 China) 【Abstract】0bjective TO observe therapeutic effect Of greater OCCipital nerve compreSSiOn sympton treated With Acupotome(Methods The compreSsed greater OCCipital nerve Sloonsed With Acupotome Results 36 caseS had fOllowed—Up for 3 tO 12months,30 caseS were cured,6 cases markedly effectiVe,total effective rate being 100,(Conclusion The greater occipitai nerve compressiOn Symptome treated With Acupotome iS Very effectiVe therapieS( 【Keywords】Acupotome headache greater OCCipitai nerve 2002年1月到2003年2月我们收治枕大神经卡压症患者40例,采用针刀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18例,女22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28岁(病史最长16午,最短3个月( 1(2临床症状 头痛其疼痛为针刺样刀割样,后枕部酸胀感,局部喜按压,天气变化,咳嗽、情绪紧张、洗热水澡均可诱发疼痛。部份患者头顶皮肤敏感,面部肌肉痉挛。 1(3诊断 (1)存在上述病史。 (2)查体在枕骨粗隆与乳突连线的内1,3处,或者枕骨粗隆下 2.8cm,旁开2.5cm处按压有压痛点, 向枕颈放射。如两侧有压痛,可双侧比较,半数以上一侧疼痛较重。 2 治疗方法 患者俯卧治疗床上,也可坐位,头尽量前屈,备皮,定点枕骨粗隆突下2(8cm,旁开2(5cm拇指尖按压有明显压痛点(局麻,针刀刺入到骨面,纵行疏通横行摆动,退出少许再刺入,一般既可(出针压迫3—5分钟(嘱患者用力咳嗽,如头痛消失,治疗满意;如仍有少许头痛,可原针孔进针,稍偏一点,再进一针(出针后压迫,贴创口贴结束治疗。 3 结果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遇任何诱因不复发。好转:头痛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无效:症状体症无任何改变。本组36例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痊愈30例占84,;好转6例约占16,。总有效率100,。 4 讨论 枕大神经为第2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第2颈神经后支,绕寰枕关节经头下斜肌下方穿出,分为内外两侧支,内侧支即枕大神经,穿过头半脊肌,继斜向外上,在斜方肌腱深面潜行2(5cm后,穿出该肌腱18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膜及项深筋膜至枕颈部皮肤。枕大神经在深层行于肌间或穿过肌肉,环境(比较宽松,不至于形成卡压, 当穿出斜方肌腱膜和深筋膜时,可见有大量的腱纤维和筋膜束从不同方向缠绕神经和伴行的血管,且紧贴 [1]枕骨,不易分离,这就是枕大神经易被卡压的部位。长期低头工作,颈肌痉挛,深筋膜肥厚:斜方肌腱 膜慢性损伤,引起该部位无菌性炎症进而发生粘连、瘢痕、挛缩、堵塞,导致卡压神经和伴行的血管,出 [2]现临床症状。当寰枢关节半脱位、脱位时亦可牵拉神经,局部淋巴结肿大也可能是致痛原因。针刀治疗: 通过切割、疏通、摆动,松解粘连,畅通堵塞,从而解除卡压,达到治疗目的。治疗时,应检查枕小神经, 寰枕间隙、颈l横突、颈2棘突旁,如有压痛点,一并定点进行针刀治疗。 参考资料 [1]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41—1042 [2]董福慧(皮神经卡压综合症(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00 小针刀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综合症88例 高雨 宋伟伟 于军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康泰门诊部) 【摘要】目的 通过针刀治疗枕大神经卡压,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针刀松解斜方肌,半棘肌止点 解除枕大神经卡压。结果 经治愈88例中,一次治愈占60例,二次治愈占22例,三次治愈6例。治愈率 达88.6%,随访10个月仅有1例复发。 【关键词】针刀 枕大神经卡压 手法整复 Treating 88 cases greater occipital nerve entrapment by acupotome Gao Yu ,Song Weiwei ,Yu Jun (Kangtai Clinic of ZiboNo.115,Baoshan Road 255088) 【Abstracts】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through treating greater occipital nerve entrapment by acupotome. Method using acupotome to lyse the trapezius muscle, the end of semi-spinalis to relieve greater occipital nerve entrapment. Result in the cured 88 cases, 60 cases are cured with one time, 22 cases are cured under two times and 6 are cured with three times. The cure rate reaches 88.6%. They have been followed up for ten months, just recrudesced to one cases. 【Keywords】 acupotome greater occipital nerve entrapment manual reduction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工作时间的不断延长,过去很多成年人才会发病的杭大神经卡压综合症, 已经在很多青少年中发现,过去对这种病诊断上存在很大缺陷[1],所以在治疗上多采用日服止痛药。营 养神经的药物,不但没有从根本上治疗本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不能从式正常学习和工作。本 人采用针刀治疗该病[2],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88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77岁,其中14岁—30岁年龄段为25例,31岁—45岁为38例, 46岁以上者25例,伴有环枕筋膜挛缩的40例,枢椎移位者15例项韧带钙化者5例。病人表现为头痛多 为针刺样、刀割样,血管跳痛为主。伴有椎体移位及环枕筋膜挛缩者有头痛、头晕、视物模糊、恶心、呕 吐等表现。单侧发病者31例,双侧发病者57例。病程最短者7天,最长者28年。患者的患侧天柱穴位 置均有明显压痛。 2 治疗方法: 19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为防止患者出现晕针等不良反应,均取俯卧位,暴露患处备皮,定点根据病情而定,一侧者,多于斜方肌及半棘肌止点处定一点,天柱穴处定一点,其余根据检查有明显压痛处定点,数量不等。常规碘酊及酒精消毒,铺无菌巾单,戴无菌手套。局麻后采用I型4号针刀,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加压分离后快速刺入先纵行疏通后横行剥离,若遇挛缩的条索、硬结及疤痕,用针刀切碎及刮除。斜方肌及半棘肌止点处可调转针刀,使刀日线与人体纵轴垂直,切2-3刀。针刀治疗完毕后依次拔出,纱布压于针孔处2-3分钟后观察无出血,创可贴帖之。然后术者及助手对抗牵引颈部2-3分钟,并弹性压枕部3下,目的是进一步松解粘连。术毕送病人进牵引房进行颈椎器械牵引20-30分钟后手法整复颈椎小关节。每日牵引一次,连续7-10天。根据术中情况,若粘连较重,深筋膜肥厚,肌挛缩较重者,适当加用活血中药治疗。 3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能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缓解,能参加正常工作。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不改变。 4 结果: 本组病人88例,最多治疗3次,最少1次。60例治疗一次。22例治疗2次。6例治疗3次。治愈78例,治愈率88(6%,显效10例占11(4%,总有效率100%,随访10个月,l例复发,后经再次治疗后痊愈。 5 讨论: 枕大神经发自颈2神经后支,绕襄枢关节定位后向上行,在枕外隆突旁,项上线处,穿过半棘肌及斜方肌止点及其筋膜至枕颈部皮肤。其分支分布于枕部皮肤。由于地处北方,冬天气温较低及患者长期低头工作及室外作业等多种因素,导致颈肌挛缩,深筋膜肥厚,局部缺血,出现炎性渗出、粘连、机化,局部压力增高,压迫通过此处的枕大神经,产生神经支配区的疼痛。采用针刀治疗,松解挛缩的颈部肌群及各压痛点,将疤痕切除。通过术后的颈椎牵引,使颈部肌群松弛,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使局部疤痕软化,炎性物质吸收。神经得到充分松解及营养,肌肉恢复原有弹性。纠正颈椎小关节错位。 从临床实践中证实了针刀治疗此病的可靠性优于其他任何治疗方法,而且痛苦小、费用低深受广大患者的认可。也验证了朱老师提出动态平衡失调的理论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且不可盲目从事,因此处的解剖复杂,在下每一针时必须慎重,手法得当,进针方向必须正确。术前将病情及治疗方法同患者讲清楚。为防止晕针,让患者采用俯卧位,进针时动作要迅速、轻巧。 参考文献: [1]董福慧.皮神经卡压综合症 [2]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 针刀治疗环枕筋膜挛缩168例 郭宏香 (公主岭市中医院 吉林 中国 136100)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环枕筋膜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1(针刀闭合术;2(手法复位。结果:治愈150例(89.2%),有效18例(10.71%),总效率100%(结论:针刀松解治疗环枕筋膜挛缩临床疗效突出。 【关键词】环枕筋膜挛缩 针刀 The acupotome were cured 168 cases of the contraction of the fascia around the occipital Guo 20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Hong-xiang(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Gong Zhu Ling city, Ji Lin, China, 1361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that the acupotome was cured the contraction of the fascia around the occipital(Methods 1(The acupotomy;2(To regain one’s power by hands(Results It was cured of 150 cases,it waseffective of 18 cases,the all notable rate are 100%(Conclusion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was marked that the acupotomy( 【Key Words】 the contraction of the fascia around the occipital acupotomy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我科在1999年7月-2002年7月,收治各种颈椎病1000例,其中环枕筋膜挛缩168例,男性病例77例,女性病例91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6岁。病程3个月-25年,平均病程2年8个月。168例均拍摄颈椎5位片(张口位、正位、侧位、左右斜位)颈椎X线片,在前屈、标准位、后伸位均显示小于3:2:1的比例。 1.2 症状和体征 (1)头晕、头痛,并伴有后头、侧头麻木,颈痛,恶心等症。 (2)触诊:环枕筋膜有明显压痛点及结点、条索状物,C1横突、C2横突、C2棘突上下均有压痛。 (3)X线侧位:前屈位、标准位、后伸位比例于3:2:1,即前屈位小于12mm,标准则小于8mm,后伸位小于4mm。 2 诊断标准 环枕间隙的宽窄与环枕筋膜挛缩关系不大,本病的诊断应以临床症状为主要依据。X线对本病的诊断主要靠间接征象。可拍摄三张功能位X线片,即前屈位,标准位及后伸位,以观察间隙改变情况,正常的比例是3:2:1(例如前屈位枕间隙为12mm,标准位则是8mm,后伸位是4mm。环枕筋膜挛缩时则小于3:2:1这个比例。甚至出现前屈位和后伸位环枕间隙无改变。亦有前屈位时环枕间隙并未加宽。故环枕筋膜挛缩的X线诊断是靠这些间接片相来确定的。 3 治疗方法 3.1 针刀松解:在C1横突、C2横突、C2棘突、C2棘突上下缘及环枕筋膜枕神经出口处及阳性反应点,用针刀切割剥离松解。 3.2 采用牵拉复位手法?针刀术后,使患者俯于床上,头下垂,下颌卡于床外沿,用掌下压头部,着力点在环枕之间,下压2-3次,使挛缩的环枕筋膜拉开。 3.3 围领固定一周?每7天治疗一次,4次为一疗程。本组病例未服中西药。 4 疗效判定标准 以一个疗程作为判定疗效的时期。治愈:症状消失,X线解剖基本恢复正常;有效:症状减轻,X线解剖有或无改善;无效:症状无缓解,X线解剖无改善。 结果:环枕筋膜挛缩168例中,治愈例(89.29%)有效18例(10.71% )总有效率100%。 5 讨论 环枕筋膜是环椎与枕骨之间的筋膜,它为颈后头夹肌、颈夹肌、头半棘肌、头上斜肌、头下斜肌、头后大直肌、头后小直肌、斜方肌等多块肌肉组成的肌群及项韧带移行于枕骨所构成的环带状筋膜,它是颈部与头部连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风湿、外伤、慢性劳损、退行性改变造成的环枕筋膜挛缩、结疤和变性,临床上触诊时可查到明显压痛点、肿胀、结节、条索状物,导致环枕间隙变窄,这些肿胀、结节、条索状物可直接卡压或牵拉枕神经、枕部小动静脉和椎一基底动脉,出现头晕、头痛、头皮麻木、恶心、颈痛等症。用针刀松解、剥离、切割环枕筋膜条索状物、结节和压痛点,解除对枕神经、枕部小动静脉、卡压或牵拉及对椎一基底动脉的压迫和牵拉。 当环枕筋膜挛缩、结疤和变性时又可直接导致环齿关节移位,加重对椎动脉的牵拉和卡压,临床上头 21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晕、头痛、头皮麻木、恶心、颈痛等症加重。所以针刀治疗环枕筋膜挛缩时,不可忽视环椎、枢椎的阳性反应点,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当颈后部肌群发生挛缩、结疤和变性时,颈椎失稳,反过来加重环枕筋膜挛缩。所以治疗时不可忽视颈上部肌群的压痛点。 体会:针刀术后,配合牵拉手法,则治疗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朱汉章主编?首届国际针刀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1999(86页( 针刀治疗寰枕筋膜挛缩型颈椎病42例临床观察 赵永利1 赵博2 (1.内蒙古通辽市安康医院 028000 2.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 130033) 【摘要】目的:观察针刀治疗寰枕筋膜孪缩型颈椎病治疗效果;方法:针刀在枕骨大孔边缘上正中刺入,横切枕骨筋膜2-3刀;结果:本组42例治愈占90%,好转10%,有效100%;结论:对寰枕筋进行松解,恢复了正常毗邻,解除了临床症状. 【关键词】寰枕筋膜挛缩型颈椎病 针刀疗法 松解 颈椎病严重危害着患者的身心健康,酚在临床实践中仔细研究总结颈椎病的特点发现,将颈椎病分为两大部分来诊断更加确切,一部分即:寰椎与枕骨下项线之间为项椎病上段:另一部分是从枢椎到C7之间为颈椎病下段。颈椎病上段病变以寰枕筋膜孪缩型颈椎病多见。我院采用针刀治疗寰枕筋膜孪缩型颈椎病42例,每例平均治疗2次收到满意疗效。 1 临床资料 42例患者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69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5年。 2 诊断依据 2(1 有椎动脉压迫症状和枕大、小神经卡压症状。 2(2 X线颈椎侧位片示:寰椎后弓与枕骨靠近,加拍颈椎前屈位片,仍显示寰椎后弓与枕骨距离较近(小于6mm)。 3 临床表现 3(1 因枕大、小神经卡压,枕部或头部顽固性疼痛、麻木。 3(2 椎动脉受卡压,脑部供血不足,出现眩晕、视力下降、耳鸣,严重时出现恶心、呕吐。 3(3 因供血不足,血管缺血后痉挛引起头痛。 4 治疗方法 4(1 定点:患者俯卧位,双手垫于前额,下颌内收,在枕大孔边缘上正中,选取一点作为进针刀点,左、右1cm处各定一点,用竹签蘸龙胆紫做标记。 4(2 皮肤常规消毒,术者带手套,铺无菌洞巾。 4(3 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2(5ML,加1,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2(5ML在标记处做一皮丘,在直刺达骨面,每点注射1—2ML. 4(4 内手法;麻醉注射5分钟后,术者用朱氏4号针刀,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自标记处加压刺入,即达到枕骨大孔边缘骨面,然后调转刀锋90º,进行横切枕背筋膜2—3刀,纵行疏通1—2下后,在做横行剥离,以使寰枕筋膜松解彻底。一次治疗未愈者,七天后再做一次。 4(5 外手法:患者俯卧治疗床上,令其下颌部和床边缘平行,助手双手扣于患者两侧肩部,术者左手托22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患者下颌,右手放于患者枕部上方,两手紧抱枕面部,与助手形成对颈部的对抗牵引2—3分钟后,术者右手突然加大用力,弹压枕部1—2次。术毕,颈围固定1周,平卧时垫薄枕。 5 治疗结果 本组42例,均治1—3次,治愈38例,占9076,好转4例,占10,总有效率为100,。 6 典型病例 6(1 张亚梅,女,31岁,头晕、头痛1年多,严重时伴耳鸣、恶心、呕吐、走路似踩棉花。曾针灸、药物等方法治疗,未见好转。来我院就诊。查体:枕骨下寰枕筋膜处、椎后弓处均压痛。X线侧位片示:寰枕间隙后缘变窄(小于6mm)。行针刀治疗1次即愈,随 访半年无复发。 6(2谷春德, 男,69岁,头晕、头痛、颈部发硬、双目发干、有飞絮感、经常困倦、嗜睡、头重脚轻,曾用多种药物治疗不见好转。2002年2月26日来我院就诊,X线诊为颈椎病、项韧带硬化。脑血流图示: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检验TG:331 mS,dl,其他辅助检查未见异常。查体:枕骨下项线、寰枕筋膜处、寰椎后弓处均压痛,项韧带僵硬。行针刀治疗3次,颈围固定,同时给降血脂药物治疗,1月后复查血脂正常。脑血流图示:椎一基底动脉供血改善,不适症状全部消失,随访8个月无复发。 7 讨论 寰枕筋膜挛缩型颈椎病,是各型颈椎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高,多见经常低头工作者或长期高枕睡眠者。正常情况下,枕大孔的后侧边缘和寰椎之间有一个宽松的间隙,足以容纳椎动脉。当寰枕筋膜因劳损变性挛缩时,寰枕后间隙变窄,椎动脉因此受压,影响了大脑供血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针刀医学原理,寰枕筋膜挛缩瘢痕化的牵拉,使筋膜各位点的力平衡失调,失去了相邻结构的正常对位关系。因此,治疗主要针对寰枕筋膜进行适度松解,恢复结构间的力平衡和正常的相邻关系,临床不适症状即可消失。 切注意:防止针刀滑入枕大孔,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针刀三步神经定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张秀芬 俞杰 (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 100037) 【摘要】目的:以三步神经定位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灶进行定位诊断,观察在此指导下针刀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先以临床症状定位、触诊定位以及影像学定位的三步神经定位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灶进行精确定位,在此基础上针刀常规治疗,同时与针刺组进行了临床对照。结果:针刀组76例中痊愈64例,好转11例,痊愈率与针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有效率与针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结合三步神经定位法能使针刀微创治疗更加精确、疗效显著,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定位诊断 针刀疗法 Clinical Study of Treating Nerve-root Cervical Spondylopathy with Acupotomy Combined with Three Step Nerve Lerve Diagnosis.Zhang Xiufeng Yu Jie(The Second Hospital of Beijing Armed Police Forces Beijing 100037)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ion of treating nerve-root cervical spondylopathy ,which is guided by three step nerve level diagnosis.Methods:To locate the diseased nerve level firs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palptation and radi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then treat at the diseased level with acrpotomy.Results:64of76cases in acupotomy 23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group were cured ,both the curative rate and effective rate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1). Conclusion:compared with the diagnosis of nerve-root cervical spondylopathy more accuracy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ion of acupotomy. 【Key Words】:Nerve-root Cervical Apondylopathy Nerve Level Diagnosis Acupotomy 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性质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以及发病低龄化的趋势,而神经根型颈椎病又是各型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我们自2000年5月以来,采取先以三步神经定位法作出精确定位,再以针刀闭合性手术微创治疗的方法治疗本病76例,同时与中医针刺疗法进行了对照,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计104例,均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痊愈好转标准》中的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依据,对符合诊断标准病例随机分为针刀治疗组和针刺对照组。针刀治疗组76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29例,年龄34-74岁,平均54.7岁,病程1个月-18年,平均3.7年;针刺对照组38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30-78岁,平均50.8岁,病程1个月-15年,平均4.1年。 1.2 X线表现 所有患者常规摄颈椎X线六位片(正位、侧位、过屈侧位、双斜位、开口位),均发现有不同程度的骨关节病理改变。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X线表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三步神经定位方法 1.3.1 第一步,临床症状定位:根据患者主诉的疼痛、麻木部位,然后依据颈神经根的分布和它所支配的 [2]肌肉,对颈椎患病的部位作出初步定位诊断。 1.3.2 第二步,触诊定位:根据第一步的定位诊断结果,对相对应的颈椎及其上下2个椎体的棘突、棘间、关节突关节和横突进行触诊检查,触清棘突是否有偏歪、关节突有无隆起和左右横突是否对称,若有异常,则应检查是否同时有压痛和病理阳性物——硬结、条索状物、磨擦音等。 1.3.3 第三步,影像学定位:观察颈椎X线六位片、颈椎CT或MRI片,注意是否有棘突偏歪,椎间隙变窄,生理曲度变直、反弓、成角,韧带钙化、双突影,双边影,椎体滑移,骨质增生以及颈神经根受压,若有,确定其发生部位。 综合以上三步定位检查,即可对病变颈椎节段精确定位。若患者症状、体征与影像学不符,则以前者为主要定位依据。 2 治疗方法 2.1针刀治疗组 2.1.1备皮 患者采取俯卧低头位,颈下垫一高约15cm枕头,下巴抵住床头,以保持头颈部稳定,然后将颈部上至枕外隆突、外至耳乳突的范围常规备皮。 2.1.2定点、消毒 根据以上神经定位诊断确定的病变颈椎节段,选取该节段的棘间及其双侧关节突关节以及颈肩部阳性反应点1-3点作为针刀进针点,用龙胆紫标记,术野按西医外科手术要求常规消毒,铺巾,医者戴一次性帽子、口罩和无菌手套。 [3]2.1.3操作 于上述治疗点,按针刀闭合性手术的四步进针规程、颈椎的针刀手术入路和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2.1.4手法 根据颈椎X线片提示的骨关节异常情况,选用针刀医学手法学中的颈椎手法分别予以矫正,矫正后予以颈托外固定3天。 3天后检查,若仍有症状、体征,则需4天后第二次治疗,3次一疗程,治疗结束时复查X线片。 [4]2.2针刺治疗组 处方:主穴:相应病变颈椎夹脊穴、大椎、风池、肩井、肩髃、外关、养老,配穴:曲池、手三里、合谷、后溪。用中等程度刺激,留针20-30分钟,隔日一次,15次为一疗程,疗程结束进复查X线片。 24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3 治疗结果 [1]3.1疗效标准 根据解放军总后勤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愈好转标准进行评判。(1)痊愈:疼痛消失,感觉、反射、肌力恢复正常,能参加劳动和工作。(2)好转:疼痛缓解,感觉、反射、肌力有所恢复,仅能参加一般工作和劳动。(3)无效:经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善。 三组病例治疗前后X线变化改善情况,见表1: 表1 针刀组、针刺组治疗前后X线改善情况比较 针刀组 (n=76) 针刺组 (n=38) 治疗前例治疗后改治疗前例治疗后改2X P 数 善例数 数 善例数 生理曲度 67 60 34 12 29.84 <0.01 变直 成角 39 20 17 3 4.23 <0.05 双边影 41 32 15 2 16.67 <0.01 双突影 58 49 23 4 29.88 <0.01 椎体滑移 42 33 16 3 15.16 <0.01 椎间隙 34 9 12 0 2.45 >0.05 变窄 棘突偏歪 74 74 36 3 92.59 <0.01 骨质增生 62 0 33 0 0 0 3.3 针刀组76例患者中,1次治疗后痊愈8例,2次痊愈34例,3次痊愈22例,两组病例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例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痊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例 % 例 % 例 % 针刀组 76 64 84.2* 11 14.5 1 1.3 98.7** 针灸组 38 10 26.3 19 50 9 23.7 76.3 22*与针灸组相比,X=34.78,P<0.01:**与针灸组相比,X=13.17,P<0.01 4 讨论 颈椎病发病的确切病因病理尚不完全清楚,过去一般认为是由于颈椎椎间盘明显退变突出、颈椎椎体退行性变以及关节、韧带等组织的退行性变化,刺激或压迫了颈神经根、椎动脉、脊髓和颈部交感神经而出现的综合症候群。然而,这一学说却不能很好解释许多临床征象,例如,临床上发现许多患者临床症状 [2]的轻重与影像学提供的资料并不成正比关系。 [5]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从颈椎生物力学平衡的角度来研究颈病的病因病理。Whitehill通过 [6]损伤狗颈椎韧带、Miyamoto等通过切除小鼠全部棘突的相连韧带而分别诱发了实验动物的颈椎间盘退变, [7]证实颈部生物软科学平衡状态的改变,可诱发或加速椎间盘的退变。朱汉章在前人生物力学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实践提出:颈部维护关节稳定的颈椎生物力学平衡失调是颈椎病发病的根本原因。其主要发病机制是:椎周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引起的无菌性炎症、组织间的疤痕、粘连以及挛缩,可刺激、卡压穿行其间的血管、神经而引起症状;另一方面,粘连、挛缩的椎周软组织可牵拉其附着的椎骨发生力平衡失调,导致颈椎椎体的整体或局部发生位移而产生骨关节的微小移位,与此同时,这种骨关节的微小移位会使颈椎的生理力线发生偏移,椎体各部位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在人体自我代偿机制作用下导致骨质增生的发生,这种病理性的骨关节微小移位、骨质增生会刺激压迫周围的颈部神经、血管、脊髓而产生一系列颈椎临床症状。这一学说,为通过对造成颈部内应力平衡失调的椎周软组织进行治疗,重新恢复颈椎 25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生物力学平衡治疗颈椎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步神经定位诊断,一方面,可对造成颈椎生物软科学失衡的部位做到精确定位,在此基础上用针刀 将病灶部位软组织内的疤痕、粘连和挛缩进行微创松解、剥离,恢复颈部椎周软组织的动态平衡;另一方 面,更为重要的是它为针刀治疗后的手法复位矫正颈椎骨关节的微小病理改变、恢复颈椎的生物力学平衡 提供了精确定位,从而做到有的放矢、迅速恢复颈椎生物力学平衡,解除对颈神经根的压迫或刺激而治愈 疾病。针刀治疗前后X线片结果显示各项异常除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外,均有明显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 组;从治疗结果上看,无论治愈率还是显效率,针刀治疗组亦都明显优于对照的针刺组,显示出了本法治 疗颈椎病的优越性。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疗效明显但治疗前后治疗组所有病例的骨质增生情况均未见有改善,从一个侧面 也说明了颈椎椎骨的退行性变并非是引起颈椎病临床症状的根本原因。此外,本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 远期疗效尚在随访之中,有待于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予以观察和总结。 参考文献 [1] 孙传兴主编(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511-512 [2] 潘之清主编(实用脊柱病学(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01-302 [3] 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4-118 [4] 郭长青,张莉,马惠芳主编(针灸学现代研究与应用(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1623-1624 [5] Whitehill R,Moran DJ, Fechner RE, et al.Cervical ligamentous instability in a canine in vivo model.Spine,1987,12(10):959 [6] Migamoto S,Yomenobu K,Ono k.Experimental cervical spondylosis in the mouse.Sping,1991,16(5):459 [7] 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6-127 针刀闭合性松解术配合手法整复治疗颈椎病368例临床观察 12邹立国 高波 (1.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分会 102200 2.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人民医院 716000) 【摘要】目的:分析颈椎病发病的相关因素及其病理变化,评价针刀闭合性松解术配合手法对颈椎病 的疗效。方法:对于368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刀闭合性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并随访,观察患者经给针刀闭 合性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并复查X线片,进行影像学上的观察对比。结果:368例颈椎 病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97.28%,优良率92.12%,无效率 2.71% 。285例治疗后3个月复查X线片与术 前X线片对比,在影像学上有明显改变。结论:针刀医学认为颈椎病的发病主要是由于颈椎生物力学发生 变化及颈部软组织的动态平衡失调引起。针刀闭合性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颈椎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疗效可 靠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颈椎病、针刀松解、手法整复 Clinical observation for treating 368 cases cervical spondylopathy by acupotome closed lysis combining manual reduction Zhou Liguo Gao Bo 【Abstracts】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ve factor about the cervical spondylopathy happened and the change of its pathology and to evalu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acupotome closed lysis combining manual reduction for treating cervical spondylopathy. Method: treating 368 cases 26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cervical spondylopathy by acupotome closed lysis combining manual reduction and also following up them and then observing their symptom’s improved situation after the above the treatment, then reexamining their X-ray and compare the imaging. Result: 368 cases having been treate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reaches 97.28%, the excellent rate reaches 92.12% and the no-effect rate reaches 2.71%. Reexamining 285 cases’ X-ray after three months and comparing them with preoperative X-ray, there is obvious in imaging. Conclusion: it is thought in acupotomology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pathy is caused by cervical biomechanics having changed and the homeostasis disturbance of the soft tissue around the neck. Acupotome closed lysis combining manual reduction is one safe and effective way for treating cervical spondylopathy. 【Keywords】: cervical spondylopathy; acupotome lysis; manual reduction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该病发病率较高,也是世界医学上疑难病症之一,长期以来医学上认为颈 椎病主要是由颈椎退行改变引起,按传统治疗方法治疗,疗效均不能令人满意。自针刀医学问世以来,对 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总结了各种移位性颈椎病的X线诊断方法,对指导针刀医学治疗颈椎病, 在临床上开辟了新的途径。本人自2002年1月至2003年5月采用针刀闭合性松解术配合手法整复治疗病 人368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68例,男201例,女167例,年龄:28—76岁,其中30—60岁为272例,占 就诊患者73.9 %。 1(2 临床分型:本组患者以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多见,共347例,占94.29%,脊髓 型较少,共21例,占5.7%。368例患者颈椎骨关节均有不同程度的不同方向的移位,形成了不同程度的 对髓管、血管、神经、肌肉、韧带、筋膜等组织的压迫和牵拉,出现了诸多症状和临床表现。 1(3 在X线平片上,颈椎病的病理改变主要有:椎间隙狭窄及密度增高、棘突偏移中线、椎间关节移位、 椎间孔狭窄、环枕间隙狭窄、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椎旁肌肉、韧带、筋膜及神经根管处软组织密度影增高, 颈椎骨质增生或骨剌形成等变化。主要表现为颈椎椎体倾斜移位、椎体仰旋移位、椎体俯旋移位、椎体侧 方移位和椎体前后方移位等生物力学改变现象。本组368例患者术前常规行颈椎正、侧位、双斜位拍片, 个别病例需拍摄张口位的X线片检查。影像学的改变均符合针刀医学对颈椎病的X线诊断标准,并且影像 学的改变与患者症状相吻合。368例患者有150例曾行CT检查,未发现颈椎间盘脱出,部分显示颈椎间盘 有轻度膨出,但无硬脊膜脊髓受压迹象。285例经针刀治疗后3个月复查X线片显示狭窄的椎间隙及椎间 孔、偏离的棘突、微小移位的椎间关节基本恢复正常X线征象。软组织的密度增高影消失或降低。各种生 物力学的改变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矫正,基本上恢复了颈椎的生物力学平衡。 2 治疗方法 颈椎病针刀闭合性松解术采用“4”号平刃针刀,体位根据松解部位不同采用坐位或俯卧位,在颈部、 双肩部及两肩胛间寻找确定病灶进针点并做标记,严格外科常规消毒皮肤,铺放无菌巾,用“4”号平刃 针刀在定点处剌入。根据病人的胖瘦及病变部位而决定其深度,对紧张的挛缩、肥厚变硬的筋膜、韧带等 软组织行切割分离,疏通剥离粘连结疤的软组织,达到松解减张的目地,出针后按压止血,用创可贴敷盖, 然后根据患者X线改变情况、生理曲度的过曲或反弓情况及椎体的倾斜或侧方移位、旋转移位、前后移位 等情况采取自拟的颈椎六步手法进行矫正复位。使微小移位的椎间关节、旋转偏移的棘突等错位关节恢复 正常的解剖位置,使狭窄的椎间孔扩大,狭窄的椎间隙恢复正常,解除对神经根、椎动脉等组织的压迫, 并且恢复颈部正常的生物力学。术后(1)严格正确的保养方法,为软组织的恢复愈合创造良好的物理化 学环境。(2)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病症,配合中药的对症治疗“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以加快病变组织的 吸收及症状的改善。 3 治疗结果 27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368例颈椎病治疗结果 病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368例 301例 38例 19例 10例 百分比 81.79% 10.33% 5.16% 2.71% 疗效评定标准:患者症状缓解为痊愈,症状大部缓解或减轻为显效,部分症状减轻改善为有效,患者症状无改变为无效。痊愈和显效为优良。本组368例患者,经针刀闭合性松解术配合手法整复治疗,痊愈301例占81.79%,显效38例占10.33 %,有效19例占5.16%,无效10例占2.71%,总有效率97.28 %,优良率92.12 %。 4 临床分析与讨论: 传统西医认为颈椎病主要是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继发椎体间松动、椎体缘 、椎间关节增生或间盘脱出等压迫神经根、脊髓或椎动脉引起,治疗上无特殊有效的方法,致患者症状迁延反复,逐渐加重是常见多发病的一个治疗难点。目前,临床上颈椎病的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甚至十几岁的学生颈椎病的发病率都很高,严重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一现象已经引起我们医学界的注意和重视,而这一点,用西医的退行性改变是解释不通的。针刀医学问世以来,对颈椎病的发病机理有了新的认识,为临床治疗颈椎病带来了新的曙光。 4(1 针刀医学认为,颈椎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颈椎动态平衡失调,生物力学的改变所致,近年来,广大针刀医学工作者对这方面的病因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大量的病例证明,颈椎椎体的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的移位及其不同程度的生物力学改变,引起了颈椎的周围软组织牵拉紧张,产生无菌性炎性渗出、吸收、粘连结疤、挛缩、激化、钙化、骨化的一系列病理过程。同时加重了颈椎椎体的错缝和移位。临床上所见颈椎生物力学改变的主要原因为外伤、劳损、长期处于不适当的姿势等因素作用下,引起颈椎椎体移位、椎间关节微小移位、颈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损伤,紧张挛缩等病变,致使颈椎的动态平衡失调,产生异常应力及载荷,继发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1)损伤组织的修复促使增生肥厚、粘连结疤变性。颈椎椎间关节的微小移位得不到及时纠正,使颈部产生了不正常的应力,不利于损伤紧张的肌肉、韧带、筋膜等软组织的恢复。而长时间不正常的应力作用加重了软组织的损伤。引发无菌性炎性反应,出现新的损伤、修复与增生,使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粘连结疤、肥厚变硬、紧张挛缩、弹性降低,从而加大了其内部存在的静态不正常应力,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而软组织的痉挛及挛缩加剧了肌肉的痉挛性疼痛及缺血性肌痛,引起肌肉缺血性改变,使其挛缩蠕变,增加其内部静态张力和载荷,导致微小移位的椎间关节不易复位而长期处于错位状态。针刀闭合性松解术,对软组织的切割松解、疏通剥离,在于消除缓解其痉挛、挛缩、肌紧张的状态及内部不正常的静态应力,阻断此恶性循环的途径,改善局部血运,恢复局部物理与生物化学等环境方面的平衡,以利软组织恢复,达到“去痛致松,以松治痛”的目的,同时有利于椎体移位及椎间关节移位的手法复位。(2)颈部软组织的动态平衡失调,致软组织出现异常的应力和载荷,使慢性软组织损伤中的部份软组织变形后减弱维持关节稳定的功能,而加重关节的微小移位。关节囊的损伤对关节稳定性的削弱也是造成关节微小移位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刀闭合性松解术可促使变性的软组织恢复其正常的活性及弹性张力,增强对关节稳定性的作用。(3)颈椎的继发病理改变,在应力大、重度载荷的情况下,颈椎发生骨疲劳、损伤、修复而增生,出现骨刺。在应力小的部位发生骨卸载,产生骨萎缩。因此,颈椎病的治疗关键是矫正颈椎椎体及椎间关节的移位。恢复颈椎的正常解剖位置,消除异常的应力产生的物质基础,使病变组织逆转恢复。而针刀闭合性松解术能满足此治疗目的。(4)由于颈椎的生物力学改变,导致颈椎的软组织动静失调而出现肌肉疲劳、张力减低,从而削弱了其稳定关节的功能,引起颈肩部疼痛、酸困不适等症状,针刀闭合性松解术治疗在于恢复颈部的生物力学,改善颈部软组织的动态平衡,缓解肌肉的疲劳,紧张挛缩的软组织得到了松解,并为手法整复移位的关节创造了条件,达到了治疗的目的。 4(2 颈椎病针刀闭合性松解术治疗术后经手法整复后,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可改善局部血运,促使病变组织的吸收,加快患者症状的改善,具有很好临床疗效。根据中医辩证的方法,将颈椎病大致分为五种类型,即:气滞血瘀型、痰湿内阻型、心阳痹阻型、血虚精亏型、肝阳上亢型。具体用药可根据临床表现、28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舌苔及脉象。依据中医的理、法、方、药辨症施治原则临症加减变通。 4(3 针刀闭合性松解术加手法整复后,严格的、正确的休息保养方式很重要,是整体治疗的延续。针刀对筋膜、韧带、肌肉等软组织松解疏通、恢复颈椎正常的解剖位置后,周围的各种软组织处于松弛状态,需要一个恢复期。如果由于活动或休息不当易引起颈椎的再次错位,而诱发症状的复发。如一旦术后因活动或休养不当引起关节错位,应及时进行手法复位治疗。 4(4 通过368例颈椎病的治疗,证明了该疗法有以下优点,不需麻醉、操作方便、患者痛苦小、安全有效、疗效确切、花钱少、见效快、患者容易接受。 4(5 通过对285例患者针刀闭合性松解术后3个月复查X线片的观察,颈椎椎体移位及椎间关节移位及微小关节移位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矫正和改善,针刀闭合性松解术配合手法整复对颈椎病的治疗,临床疗效满意,得到了影像学上支持和证实。 5 通过对368例颈椎病的针刀闭合性松解术配合手法整复治疗,证明了颈椎病的发病原因不但是退行性病变,主要的是在外伤、劳损等作用下,引起颈椎生物力学发生了改变,导致颈部软组织动态平衡失调,继发一系列病理改变而引起。治疗的关键是恢复颈椎正常的生物力学及颈部的动态平衡,促使病变组织恢复。针刀闭合性松解术对治疗颈椎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病人痛苦小、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通过实践改变了对颈椎病的病理变化的传统认识和了解。为颈椎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和希望,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汉章(小针刀疗法(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年6月:26,133. [2] 针刀微型外科学(试用教材).北京中昌针刀微型外科学校,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1999.9:24,25,32,60. 针刀影像学对颈椎病的再认识 12 1 1 1 1 1张天民 朱汉章葛恒君蒋梅王长征蒋涛江静 (1.北京针刀总医院 102206 2.北京中医药大学 100029)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X线平片与传统颈椎病分型及针刀治疗之间的关系。方法:总结100例确诊为颈椎病患者的X线平片资料,先按照针刀医学影像学的方法,分析影像学表现与传统颈椎病各类型之间的相关性,然后根据针刀医学分类对病人实施针刀闭合性手术治疗。结果:颈椎X线平片与针刀医学分类法相吻合,与传统颈椎病分型缺乏相关性,根据针刀医学分类法,进行针刀治疗,有效率10%,治愈率92.3%。结论:颈椎常规5张X线平片表现与颈椎病的病理机制一致,但与传统颈椎病分型缺少相关注;以X线平片为基础的针刀医学颈椎病分类为针刀治疗提供了精确的定位依据。 【关键词】针刀医学 颈椎病 X线 Wilhelm Conrad Rontgen发现X线并用于人体检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特别是近50年来,随着超声与核素扫描、CT、MRI技术的发展成熟,高清晰度、多平面、多层次的影像资料已成为颈椎病的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但传统放射学检查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996—2002年,我们依据颈椎常规X线平片,结合临床表现,采用针刀治疗了174例颈椎病,现将在完整影像学资料的100例病人总结入下: 1 临床资料:男47例,女57例,年龄24-89岁,平均51.7岁,传统分类法,椎动脉型:32例,神经根型:41例,脊髓型:9例,交感神经型:7例,混合型:11例:针刀医学分类法:寰枕筋膜挛缩型颈椎病11例,寰椎侧方移位型颈椎病10例,钩椎关节仰旋移位型颈椎病13例,钩椎关节俯旋移位型颈椎病5例,颈椎侧弯型颈椎病12例。传统分类与针刀医学类关系见表1 29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表1传统分类法与针刀医学分类法比较 传统分类 针刀医学分类 椎动脉型 神经根型 脊髓型 交感神经型 混合型 寰枕筋膜挛缩型颈椎病 11 寰椎侧方移位型颈椎病 5 1 2 寰椎仰旋移位型颈椎病 3 3 钩椎关节旋转型颈椎病 9 15 4 1 6 钩椎关节侧方移位型颈椎病 3 6 1 钩椎关节仰旋移位型颈椎病 12 1 钩椎关节俯旋移位型颈椎病 1 4 颈椎侧弯型颈椎病 4 3 1 4 2 X平片表现 每位患者均按标准位拍5张颈椎X线平片:即颈椎前、后位片、侧位片、双斜位片、张口前、后位片, 。 对怀疑颈椎不稳的病人加拍动态(过伸、过屈位)片。观察内容见表2 表2 针刀医学颈椎X线平片观察内容 X线平片观察项目 例数 棘突间连线中断 54 相邻椎棘突间距变短 11 相邻椎棘突间距变长 16 两侧横突不等长 48 一侧横突间距变短 23 一侧横突间距变长 38 正位片椎间隙变窄 63 正位片椎间隙变宽 17 两侧钩椎间隙不对称 54 环齿间隙变窄 12 椎体后缘双边影 55 上下关节突双突影 31 台阶状颈椎失稳 15 椎间孔变小 22 齿状突偏离中线 13 环齿间隙不对称 14 3 针刀治疗 3(1 根据针刀医学分类,分别采用汉章牌I型三号、四号针刀对不同病变进行纵疏横剥、铲剥、切断、分离等针刀治疗;术闭,采用两点一面复位法、折顶推压法、拔伸牵引法等手法矫正颈椎移位,并用颈托或支具固定颈椎4-8周。每5-7天针刀手术一次,4次为一疗程。大部分病人经过3-5个疗程治愈。 3(2 疗效标准:优: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X片恢复正常,肌电图检查、脑血流图检查正常,随访一年以上无复发;良:症状体征消失,日常生活正常,能进行部分体力劳动,存在部分肌肉萎缩,肌力IV级以上,X片恢复正常,肌电图检查、脑血流图检查有明显改善,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可:症状部分消失,三月内复发,再次针刀治疗有效。差,症状体征同治疗前或加重,X线平片异常表现无改变。 30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3(3 结果 本组优:42例,良50例,可8例,差0例。 4 讨论: 4(1 针刀医学影像学的基础:针刀医学影像学的基础针刀医学四大基本理论,针刀医学认为,颈椎病是由于各种病因造成颈部软组织损伤后,引起局部组织间的粘连、疤痕、挛缩、堵塞,进而引起局部力平衡失调,导致颈部神经、血管受压,而出现临床表现,这些病理改变在X线平片上主要表现为颈椎的位移,颈椎位移一方面可以牵拉或压迫通过此处的椎动脉、神经根、交感神经,另一方面,可以导致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这些位移只有1-2mm,在X线平片上极易被忽略,只有认真阅片,才能发现问题所在。 4(2 传统颈椎病分型:过去将颈椎病分为椎动脉型、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这种分类无疑对颈椎病的研究和治疗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罹患的组织器官描述得一清二楚;椎动脉型即是椎动脉受到挤压,影响椎动脉的供血,使大脑所血,引起头晕等一连串症状;神经根型就是根受到挤压,引起上肢痛麻和功能障碍;交感神经型就是交感神经受到影响(近年来才发现是受到牵拉为主),而引起的一连串内脏和五官方面的症状;脊髓型就是颈髓受到挤压而引起四肢功能障碍等等。但是这些理论仍没能够使问题得以彻底解决,并未解释这些挤压和牵拉是怎样引起的,方式又是怎样的,而且过去的观点总认为挤压都是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本身的原因,所以采取手术截骨,手法推骨,牵引拉骨的治疗,导致诸多手术并发症和后遗症。 4(3 针刀医学分类法:根据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学理论和骨质增生新的病因学理论,颈椎病按组织结构来分类,可人两大类:一类是软组织的原因;一类是骨的原因。比如,寰枕筋膜挛缩型颈椎病是由于长期低头工作、高枕睡眠以及湿寒环境等影响,均可导致寰枕筋膜慢性劳损,继发无菌性炎症、纤维化、瘢痕、挛缩,使寰枕间隙狭窄,压迫椎动脉,牵拉枕大、小神经等重要结构,引起临床症状,形成寰枕筋膜挛缩型颈椎病,在颈椎侧位片上表现为寰枕间隙变窄,寰椎后弓与枕骨靠近,加拍颈椎前屈位片,仍显示寰椎后弓与枕骨距离较近,但长期以来,该病一直未被人们所认知,因而此病多被误诊,得不到有效治疗;又如钩椎关节旋转型颈椎病,在临床上很常见,可引起有颈动脉受压症状,或颈丛、臀丛神经根受牵拉症状,或有交感神经受累症状,亦或有三者混合性症状,如挤压椎间盘,使之突出,则可引起脊髓型颈椎病,根据针刀医学影像诊断学,颈椎正位片示:第3-6颈椎椎体某一间隙不对称,椎体在颈椎棘突顶线两侧部分,半边宽,半边窄。3-6椎某一棘突向一侧偏歪,两侧横突长短不一;侧位片示,关节突间隙出现双突影,并且以上三者均发生在同一椎骨。 4(4 针刀治疗:由于找到了颈椎病真正的发病机理,我们就知道了骨和软组织是用什么方式在哪一个部位来挤压、牵拉神经、血管,是什么造成了挤压、牵拉,根据颈椎X线平片的表现,用针刀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颈椎病这老大难疾病就会变为应手取效的易治之病。 颈椎X线平片在对颈椎病的诊断和针刀治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对某些脊髓型颈椎病,CT或MRI可明确压迫程度,提示脊髓有无变性,并可作为鉴别提供依据。此外,对无症状而有异常X线平片改变,不能诊断为颈椎病,但应作为颈椎病的潜在危险因素。无症状而有异常X线平片改变的原因,一方面与个体差异、摄片位置、焦距远近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人体代偿有关(另文讨论)。故对这类人群,要防止颈部过度活动,一旦有症状及时治疗。 颈5横突综合症的针刀治疗 12施晓阳 陈梅 (1(南京市鼓楼医院镇痛科 2(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 【摘要】目的:通过针刀治疗颈5横突缝合症,探讨颈椎病的诊断及发病机理。方法:针刀重点松解挛缩的前、中斜角肌。结果:疗效满意。结论:方法简便、安全,便于操作,疗效显著。 31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关键词】颈5横突 针刀治疗 前、中斜角肌 C横突位于颈椎中段,生理颈曲的最前凸,此处受到的压力及剪力都较大。在横突部附着了多块不同5 解剖结构、不同生理功能的肌肉等组织。它们在正常情况下,维持颈椎的正常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一旦出现炎症水肿,粘连挛缩,除了使颈椎整体解剖结构及功能活动受到影响外,还可刺激和卡压与横突有密切关系的多个神经血管等组织,从而产生不同症状、不同性质、不同区域的临床表现,极易与其它系统疾病相混淆,造成误诊误治。笔者现将多年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1 局部解剖 1(1 骨骼:第五颈椎为普通型颈椎。横突宽而短小,发自椎体和椎弓根的侧方,末端有前、后二个结节,为肋骨和横突的残留。椎弓根、前后二结节和肋横突板围成横突孔,位于关节突前方,内有椎动脉通过。横突上有供脊神经通过的脊神经沟。 1(2 肌肉:C横突部位附着多块肌肉组织,从前结节到后结节直至关节突部分别有:颈长肌、头长肌、5 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后斜角肌、颈髂肋肌、颈最长肌、头最长肌、头半棘肌、多裂肌、回旋肌及横突间的横突间肌。 1(3 神经:颈5横突周围的神经组织较丰富,与之有关的分别是: 1(3(1 肩胛背神经:在距椎间孔边缘5-8mm处发自C脊神经,过横突尖后即进入中斜角肌下行,穿过肩5 胛提肌、大小菱形肌后分布于肩背部的脂肪组织中。 1(3(2 胸长神经:起自C且与肩胛背神经同干,穿过中斜肌后与C、C发出的胸长神经合干,分布于前567 外侧胸壁。 1(3(3 C脊神经:发自椎间孔,过横突尖后穿行于由前中斜角肌的腱性组织交织成的网状结构中。 6 1(3(4 颈神经背支:自脊神经发出,跨过横突后分为内、外侧支,分布于关节囊及颈背部的肌肉筋膜等组织中。并与上、下节段有交通支。 2 临床表现 2(1 颈型颈椎病:颈背部的酸胀痛等。 2(2 肩胛背神经卡压症:颈肩背部不适,酸重为主,与天气无关,常不能入睡,肩部无力或偶有手麻。检:C横突或T中棘突旁开3cm处有压痛。 53-4 2(3 C脊神经卡压:颈肩酸痛或肩肘痛、手麻。 5、6 2(4 颈神经背支卡压:颈后、肩、肩胛等部酸痛,后结节或关节突处有压痛。 2(5 胸长神经卡压:胸前不适、刺痛(排除心脏病)颈部酸痛不适。 2(6 斜角肌综合症:患侧上肢酸、胀、痛、乏力、怕冷、手麻、肌力下降,前臂感觉可改变。横突部压痛,锁骨上窝有压痛,叩击试验(+)(指麻,触电感)。 2(7 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椎体错位压迫动脉所致,运动性眩晕为主 2(8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症状:影响交感神经所致的一系列症状,如多汗、少汗、血压忽高忽低、心率过快或过慢,多食厌食,脾气暴燥等。 3 针刀治疗 侧方入路法: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在上,髋、膝关节屈曲90度,头自然垂于床面,充分暴露术区皮肤。 定点:颈浅静脉与胸锁乳突肌后缘交界处向后0.5cm左右平C4横突向下1.5-1.8cm为C5横突。此处有明显压痛和硬结,并可触及明显的骨性突起。 定向:垂直于皮肤进针,且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 内手法:快速刺入皮肤后,缓慢探索到达横突尖部,并在横突尖的前、后方贴骨面铲切2-3下,患者可出现病区的放散感。针下有松动感,出针按压3分钟,创可贴覆盖术点。 4 讨论 4(1 症状分析 C横突虽然短小,但附着其上的肌肉组织却很丰富,其承受的拉力很大且方向各异。加上C横突又处于颈5532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椎生理弧度的最前凸,受到的剪力亦最大。很易因外力影响而受伤。另外由于横突部组织结构较紧密,通过其间的各种组织较丰富。(尤其是神经组织)一旦病变可互为影响,出现复杂的临床症状。如: 4(1(1 单纯的肩胛背神经卡压,可出现背部酸胀不适或疼痛。如果同时伴有胸长神经的卡压又可出现胸前的不适或刺痛。两者相加,如出现在左侧,极易与心绞痛患者相混淆。如果出现在右侧,与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症状相似。 4(1(2 众所周知,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侧隐窝狭窄、黄韧带肥厚。钩突及关节突增生等压迫脊神经根引起上肢的酸、胀、痛、麻。但我们从解剖中了解到,脊神经从脊髓发出直到穿过横突尖部进入斜角肌这一节段中,除发出细小分支及脊神经后支外。脊神经前支不分叉,亦不接受上下节段的脊神经纤维。即内外的脊神经纤维几乎相同。在此节段中,任何部位的卡压所产生的临床表现几乎完全一致。我们还知道,椎管外较椎管内组织易受伤发病,而椎周软组织又较椎间孔周围组织更易受伤。也就是说横突部的肌肉等软组织更易损伤,更易引起脊神经卡压症状。因此,如果我们将横突部的软组织粘连引起的卡压松解后,可立即解除上肢的酸胀痛麻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4(1(3 关于颈型颈椎病、椎动脉型及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等因大家比较熟悉,在此不一一赘述。 4(1(4 从上述情况看,所有的神经卡压都与横突部附着的肌肉有关,并且与横突部的前、中斜角肌更为密切。大部分的神经卡压症状,都是由于起始于颈椎横突前、后结节上的前、中斜角肌交织成网状结构的腱性组织的粘连、挛缩或无菌性炎症,刺激卡压了穿过其间神经纤维而产生症状的。因此我们只要重点将附着在横突部位的前、中斜角肌的起始部进行松解,即可立即解除神经卡压症状达到治病目的。 4(1(5 从第三点中我们又可得到启发。斜角肌综合症的患者是由于斜角肌三角内的神经血管受到损伤后前、中斜角肌卡压后出现临床表现的。但针刀在第一肋骨上缘处松解斜角肌危险性太大。因此我们可在斜角肌起始部位横突前、后结节部进行松解,同样可达到满意的疗效。 4(2 治疗分析 针刀界的同仁们都很熟悉,常规的颈部治疗为颈椎后入路的五线法。优点是安全性好,不易伤及椎动脉和脊神经。但由于横突较短小,关节突相对较宽大,后方入路又较深,不易找到横突,更不易找到横突前结节。因此,如果改用侧入路的方法进行可直接找到横突尖部,并可同时治疗前结节、后结节及关节突。 在侧入路上可摸到三个骨性突起,前、后结节为单个的明显骨突,关节突外侧缘为一纵行骨嵴。在横突部位治疗时,针刀不宜在横突尖的上下方铲切,以免误伤脊神经或过深后伤及椎动脉。因此切割应不离开骨面。深度不宜超过0.5cm,以松为度。术毕立即检查上肢及手的功能情况,并按压针孔3分钟止血。 参考文献: [1]解剖学 [2]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针刀为主的特色疗法治疗颈椎病临床体验 金光哲 (阿城市中医院 黑龙江 中国) 【摘要】目的:观察针刀加手法配合激能电摩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朱氏针刀疗法;2(孙氏激能电按摩疗法。结果:96.7%的患者获得了疗效。结论?针刀及手法配合激能电摩为主的疗法是目前解决颈椎病最有特色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颈椎病 针刀 手法 激能电摩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ombining therapy of acupotome 33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and hand skill plus with the exciting electrical massage to cure vertebrae cervical disease. Method: Adopt Zhushi acupotomy and hand skill, combined with Sunshi exciting electrical massage to cure 120 cases of vertebrae cervical disease.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types of vertebrae cervical disease and curative standard, diagnose and treat limit movement of neck,dizzy,tinnitus,dim,painful position, failing limb and ache ,etc. Results 96.7% of patients of the above diseases have been cured,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acupotome and hand skill, plus with the exciting electrical massage is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 method to treat vertebrae cervical disease. 【Key words】cervical vertebra disease acupotome hand skill exciting electrical massage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此病本是中老年人易患的常见病、多发病。但近年来,由于学习、工作负 担加重,有许多青少年也患此类疾病,是当今医学界面临的难题。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治疗颈椎病 的方法也增多,如:开放型手术、牵引、理疗、针灸推拿、口服或静点中西药物等,但疗效却都不很理想。 近年来,笔者经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总结出一套疗程短、费用低、痛苦小、不易复发、少用或不用药, 即以针刀治疗为主、配合手法和激能电摩疗法的综合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取得满意疗效。因此类疗法无毒 副作用,所以又称之为绿色疗法。 临床资料 在120例中,男51例,女69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2岁。其中颈(肌)型9例,占8%;神经 根型46例,占38%;椎动脉型37例,占31%,交感神经型7例,占9%;脊髓型8例,占7%;混合型13 例,占11%。 治疗方法 1 针刀治疗 以影像学为基础,根据患者的主诉及体征,确定颈椎周围软组织异常改变区(或压痛点)和发生旋 转或移位的椎体为治疗点,常用6针法和9针法,用甲紫做标记。定位一般在棘突间和棘突旁2.5mm处, 操作时要轻柔、明快、刀口线要与肌纤维平行进针。在棘突旁施术时,刀尖要深达骨面,要纵行疏通,横 行轻拨。在棘突间要浅刺,注意避开神经血管和脊髓,以免损伤。出刀后,贴上无菌敷料,带颈托三天。 2 手法治疗 针刀松解术后,采用手法治疗。首先用提捏、推按、弹拨等手法,分筋、理筋充分松解头夹肌、斜 方肌和肩胛提肌等软组织,然后采用卧位颈椎定位复位法。其中治疗上段颈椎时用仰卧位旋转复位法,治 疗下段颈椎时用俯卧位屈颈旋转复位法,根据病变部位来调整颈椎屈曲度来定位后施手法。复位时要稳、 准,点到为止。可多次听到椎体复位时的摩擦声。 3 激能电摩疗法 针刀术后第三天可进行激能电摩疗法,每天一次,每次约30分钟,每十天为一个疗程。临床实践表 明激能电摩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主要是由于电流的刺激作用,使病灶局部的血 液循环明显改善,炎性产物的吸收和运输加速,局部组织的营养和代谢增强,吞噬及免疫功能提高并活跃。 此疗法用于颈椎病可促进局部血管的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引起神经的兴奋和再生功能,提高肌力、软化 瘢痕,松解粘连,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 治疗结果 一次针刀术加十天激能电摩为一个疗程,每疗程之间休息五---七天。经过治疗,有一个疗程治愈的, 有两个疗程治愈的,三个疗程后统计结果?痊愈77例,占64.2% ;显效39例,占32.5%;无效4例,占3.3%; 总有效率为96.7;无效的4例均为混合型。 讨论 颈椎在人体中的解剖关系特别复杂,所有神经从头部发出经过颈椎向全身分布。其次提供脑血氧的颈 34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内动脉和椎动脉穿过颈部,颈交感神经的支配活动,相互交错重叠的肌群,加之颈部活动的频率特别高,也就成了最容易发生损伤的部位。介于颈椎病一系列特殊复杂的临床症状,目前的中西药物及其它物理疗法很难达到满意的疗效,复发率也较高。 针刀治疗松解和切割了颈椎周围粘连、结疤、挛缩、变性的软组织,从根本上解除了局部痉挛;手法治疗能有效的整复关节错位及功能紊乱,恢复颈椎的平衡;激能电摩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之功能,针刀和手法治疗后配合此法能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恢复神经功能和肌肉萎缩,增加局部营养供应,促进无菌性炎症的消退,防止再度粘连。 针刀疗法和激能电摩疗法在临床上是非常具有特色的疗法,它具有痛苦小、费用低、疗程短等特点。其效果是其它方法无可比拟的,加上此类疗法是无毒副作用的绿色疗法,极易被患者接受。 注释: 《人体激能电摩疗》是一种以电能的刺激作用为主要治疗机理的新疗法。创始人孙福生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按摩疗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再把电能直接应用于人体以此来治疗疾病,医生必须通过特殊训练才能掌握。 参考文献 [1] 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 [2] 黄开斌、胡贤荒?《中国针刀学》,世界医药出版社 ,2002.4 颈椎病椎间关节病理移位的诊断及调衡治疗简介 冯建民 (北京亚北颈椎病医院 100022) 【摘要】目的:简介颈椎病椎间关节病理移位的诊断及调衡治疗方法;方法:详细阐述颈椎体移位的诊断要点及三步定位法和颈部调衡治疗的三步法;结果:临床治愈率60.0%, 总有效率98.0%;结论:本颈部调衡治疗方法较好。 【关键词】颈椎病 三步定位法 颈部调衡法 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椎间关节失稳、移位、骨质增生)累及周围组织(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脊髓等),所造成的复杂征候群。对于颈椎病的发病机制研究,传统的骨性学说是医学界普遍遵循的理论,有广泛深远的影响。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骨质病变是形成颈椎病的主要因素,比较重视椎间盘变性所致椎间隙狭窄,椎体缘骨赘形成,椎间孔变形,椎体移位性损伤等病理改变,而忽视了椎间关节微小移位和软组织损伤的客观存在。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软组织损伤的初期阶段(即纤维破坏阶段),关节的不正常移位就已同时发生,随着软组织损伤程度的逐渐增加,关节的不正常移位也随之加大。如果给予有效的治疗,则关节复位,疾病痊愈;如果忽略或未给予有效治疗,遗留下软组织粘连、瘢痕、挛缩等变性组织造成软组织动态平衡失调,则会维持和加大关节微小移位状态,造成椎间关节力平衡失调,进一步发展将出现移位椎体边缘关节面的骨质增生。现代形外科认为:慢性疼痛的病理改变之一,就是关节面间或关节内结构发生了轻度的(往往在X线上显示不出来)微小移位,称为“关节微小移位”或“半脱位”、“关节紊乱症”等。治疗以手法复位为主,目的是恢复关节面的正常对合。所以我们认为颈椎正常解剖结构的改变,使颈部的内外平衡失调是引起颈椎病的根本原因。 1 颈椎体移位的诊断要点及定位方法: 1(1 诊断要点: 1(1(1 具有各型颈椎病的一项或多项临床表现 35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1(1(2 颈部活动范围轻度或中度受限,常伴有活动时关节摩擦音。 1(1(3 颈部触诊检查,有椎间关节错位体征者,如棘突偏歪,横突两侧不对称等。 1(1(4 颈部棘突、后关节囊、横突等部位有压痛,软组织内有硬结、条索、钝厚等病理阳性反应物者。 1(1(5 X线平片征象与临床表现相符合。 1(1(6 各项辅助诊断有一项符合或支持颈椎病诊断者。 1(1(7 各专科会诊排除颈部炎症、结核、肿瘤、骨折、脱位者。 1(2 三步定位法: 脊神经与脊柱的关系密切,脊柱的重要功能均需脊神经的配合脊柱病变极易累及脊神经,故我们必须熟悉脊神经的解剖生理和病诊断,这样就可以通过脊神经的病理定位推断脊柱的损伤平面,还可以通过脊柱损伤部位推断脊去除神经受累平面。三步诊断法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帮助,在对椎体做出准确定位的同时,还可以做出移位方向的确定,达到了精细入微的程度。 1(2(1 第一步:神经定位诊断。询问病情时,根据其疼痛、麻木的部位(无麻痛症状者,根据主要症状的器官部位),按神经定位诊断分析神经根损害部位,初步定出发病的脊柱或关节。 1(2(2 第二步:触诊检查定位诊断。根据术者进行脊柱检查结果包括发现其棘突、横突及关节突偏歪、椎旁压痛病理阳性反应物(硬结、钝厚、肌萎缩等)的部位或各项试验、神经系检查结果结合第一步神经定位诊断,进行第二次定位诊断,进一步确定发病的脊柱、关节及方向。 1(2(3 第三步:X线平片定位诊断:以往X线诊断比较重视观察椎体及关节突形态变化,而对其解剖位置的变化,特别是微细病理移位不太重神,这些微小移位反映在X线平片上,正是人体颈部力平衡失调后,导致发病的诊断信息。它对于移位椎体的定位、定向及采用调衡治疗都非常重要。 椎体移位的分型:按椎体移位的方向分,可以分为四型。一是椎体沿垂直轴在水平面上的左右旋转移位;二是椎体沿矢伏轴在冠状面上的腹旋和仰旋移位。三是椎体在水平面上的前后移位。四是椎体在水平面上的左右侧方移位。 1)患椎左右旋转移交时,正位片见棘突偏离棘突正中线,棘突中部到椎体边缘线的距离左右不等,椎间隙左右不等宽,钩突关节间隙左右不对称。侧位片可见椎体后缘有“双边”征,后关节突出现“双突”征。斜位片可见椎间孔变形。 2)患椎腑旋和仰旋移位时,腑旋移位正位片见患椎棘突间隙上窄下宽。侧位片示生理曲线不好,向后反张。椎间隙前窄后宽,棘突间隙上窄下宽。仰旋移位时,生理曲度增大,椎间隙前宽后窄,棘突间隙上宽下窄。 3)患椎前后移位时,侧位片可见颈椎体后缘曲线中断,椎体向后移位2-4cm,常伴有椎体后仰移位。斜位片见椎间孔变形,其横经变小。 4)患椎侧方移位时,正位片亦可见棘突中部偏离棘突正中线,但距椎体边缘线的距离两侧相等,而且侧位片上无“双边”和“双突”征象,以此可与旋转移位鉴别。 环枢椎也常出现比较复杂的移位,出现头部及五官部的临床症状。但环枢关节错位以旋转移位和侧方移位较多见,旋转移位时,张口位片示环枢关节左右不对移,枢椎棘突中部不在齿突轴线上,到椎弓根内缘的距离左右不等宽。环枢关节侧方移位时,可见环齿关节间隙左右不等宽,棘突无偏歪。 2 颈部调衡治疗: 由于颈椎病的根本原因是颈部软组织的动态平衡失调与颈椎关节间力平衡失调。所以治疗上应以调整颈部的内外平衡为主。颈部调衡治疗我们采用针刀、手法、药物三位一体疗法。 第一步:针刀软组织松解。首先在头、颈、背部寻找软组织压痛点、硬结或条索等阳性反应物,用龙胆紫做标记定点,然后根据三步定位诊断的结果在错位椎体棘突下方的棘突间和相应平面的后关节囊定点,目的是松解项韧带、后关节囊以消除阻碍复位和使复位后反弹的因素,为手法复位打好基础。针刀软组织松解的目的是恢复软组织的动态平衡,消除造成颈部软组织动态平衡失调的病理因素——粘连、瘢痕、挛缩、阻塞。 第二步:手法整复颈椎间关节病理移位,恢复颈椎间关节力平衡关系。要求手法定位、定点、定向准36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确。这必须有很好的三步定位诊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是达不到上述要求的,这样不但治疗无效,还可能使 病情加重。手法我们采用脊柱旋转定点复位或颈椎两点一面旋转定点复位手法。这两种手法设计符合脊柱 的力学要求,安全、省力、效果好。达到了稳、准、巧的要求,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第三步:中西药物配合应用。第一、第二步治疗主要是颈部局部治疗,而药物的治疗主要是整体调节 的作用,调动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和自我修复功能。调整人体阴阳、气血平衡、改善局部微循环。药物治 疗要求主要针对人体的病理改变和生理机能状态改变有的放矢应用,不能盲目用药,其主要目的是促进组 织的修复,缩短病程,恢复人体生理机能的平衡状态。 颈椎病椎间关节病理移位的诊断及调衡治疗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非常科学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 法。真正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目的。经数千例临床证实。其临床治愈率为60%,有效率达到98%以上。 针刀穴位治疗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510例疗效观察 12李邦雷 李征 (1山东潍坊第89中心医院理疗科261021 2山东潍坊人民医院心脏外科261041) 【摘要】目的:观察针刀在相应空位上切割松解治疗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 MRI、CT显示,在与病变部位相应的颈夹脊穴针刀松解,头痛头晕取颈2-4 夹脊穴、风池穴或阿是穴,肩 背部疼痛取天宗、肩井、肩中俞及阿是穴。结果:颈椎间盘突出症156例,治疗127例治疗率为81.41%; 神经根型颈椎病247例,治愈206例,治愈率为83.4%;椎动脉型颈椎病107例,治愈92例,治愈率为 85.98%,总有效率为97.84%。结论:针刀治疗颈椎、颈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便、见效快、治愈率高,是 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针刀、穴位、颈夹脊穴、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 Observation for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eating 510 cases cervical spondylopathy and protrusion of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disc by inserting acupotome on point Li Banglei Li Zheng 【Abstracts】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ing spondylopathy and protrusion of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disc using acupotome to incise and lyse at the relevant place. MethodS: according to MRI、CT showing, lysing at the relevant cervical Jiaji point with pathological changes by acupotome, for the headache, choosing the cervical 2-4 Jiaji points, Fengchi point or Ashi point; for the pain on the shoulder and back, choosing Tianzong point, Jianjin point, Jianzhongyu point and Ashi point. ResultS: here is 156 cases protrusion of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disc, treating 127 cases and the cure rate is 81.41%; here is 247 cases nerve radical cervical spondylopathy, 206 of them are cured and the cure rate is 83.4%; here is 107 cases vertebral arterial cervical spondylopathy, 92 of them are cured and the cure rate is 85.98%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s 97.84%. Conclusion: using acupotome to heal cervical spondylopathy and protrusion of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disc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the effect comes fast and the cure rate is high, so it is the effective way for treating the above disease. 【Keywords】acupotome; point; cervical Jiaji point; cervical spondylopathy; protrusion of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disc 众所周知,近年来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明显增加。调查表明:50岁左右的人群中有25%的 37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人患过或正在经受本病折磨。到了60岁则达50%;而70岁后几乎就是百分之百。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十分复杂,患者非常痛苦,又没有好的治疗方法。选择治愈率高、方法简便、损伤小的治疗方法是治疗该病的关键。我们从1998-2002年采用针刀穴位治疗该病,取得了十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资料 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510例,男282例,女228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81岁,病程最长30年,最短8天。颈椎间盘突出症156例,占30.58%;神经根型颈椎病247例,占48.43%;椎动脉型颈椎病107例,占21.00%。 1.2主要症状体征: 颈部僵硬、沉重510例;其中伴有颈肩部及右上肢剧痛、生活不能自理75例;枕部阵发性疼痛121例;头痛、头晕、恶心110例;有精神症状的56例;心前区疼痛、发闷、诊断为颈椎病性心脏病21例;左手食中指麻木126例;右手示、中、环指麻木165例。本组病例均经MRI、CT确诊为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 2 治疗方法 依据MRI、CT显示,在相应部位颈夹脊穴进行治疗。针刀穴位治疗时严格按《小针刀疗法》一书的常远见操作方法施术。头痛、头晕取颈2、颈3、颈4夹脊穴、双侧风池穴,也可取颈部阿是穴进行治疗。上肢疼痛、麻木;肩背部疼痛取天宗、肩井、肩中俞、神经根和节段的分布、以及穴位的压痛点反应物等几方面选择应用。治疗时患者取坐位,椅背上垫枕头,患者双手叠放于枕头上,前额伏于手背上,局部常规消毒,术者戴口罩,无菌手套,选准穴位垂直迅速进针刀。当针好穿过筋膜时遇有阻力,可切割并左右剥离1-4次,压痛点在颈部棘间韧带。术者有明显的切开感,即可出针刀。患者有较明显的痛、胀、麻的感觉,属正常反应。术后用创可贴贴之。每次可选1-5个穴位进行治疗。7-10天治疗一次。 3 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临床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正常,能正常工作。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明显缓解,体征基本消失,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工作。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功能部分恢复。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 小针刀穴位治疗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观察表(%) 病名 例数 治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有效率 颈椎间盘突出症 156 127(81.41) 17(10.90) 8(5.12) 4(2.56) 97.44 根性颈椎病 247 206(83040) 29(11.74) 7(2.83) 5(2.02) 97.96 椎动脉型颈椎病 107 92(85.98) 7(6.54) 6(5.61) 2(187) 98.13 3.2结果 最少治疗1次,最多治疗11次,平均治疗4次。 3.3典型病例 患者周XX,男,39岁,2001年2月22日就诊。述颈部沉重、僵硬、疼痛呈剧痛、放射到右上肢,双侧肩背部疼痛,夜间不能入睡45天,因疼痛难忍,自己把右上肢咬破,生活不能处理。 查体:C3/C4、C4/C5、C5/C6棘突、左右肩部、背部压痛,有筋结样硬物。击顶试验、压颈试验强阳性。MRI显示:C3/C4、C4/C5、C5/C6椎间盘后突,硬膜囊受压,椎管狭窄,诊断为颈椎间盘后方突出,用多种中西医药物治疗无效来我科采用小针刀治疗。按上述方法,在C4、C5、C6夹脊穴治疗,治疗后症状即减轻,一周后复诊,症状明显减轻,夜间入睡较好,又在C7、C6、夹脊穴、天宗穴、肩井穴、肩中俞、肩外俞治疗,第二周复诊,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共治疗3次,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随访2年未复发。 4 讨论 颈椎是人体脊柱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之节段,因此造成颈部软组织损伤的机会也较多。如颈椎间盘的变性,不仅造成变性与失水化(硬化)的髓核突向韧带下方,以致使局部压力增高38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而有可能引起韧带连同骨膜与椎体间关节的松动和异常活动,从而更加剧韧带、椎间盘间隙的形成。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如果在椎间隙内注入等渗氯化钠注射液形成局部高压状态,则可诱发颈椎病样病理改变。椎间隙韧带下分离后所形成的间隙,因多同时伴有局部微血管的撕裂与出血而形成韧带椎间盘间隙血种;此血肿即可直接刺激分布于后纵韧带上的窦椎神经末梢而引起颈部或远隔部位的各种症状,同时又升高了韧带下的间隙内压力。如颈椎异常活动时或处于不良体位,则局部的压力尤大,并形成恶性循环。韧带、 [1]椎间盘间隙血肿的机化、骨化或钙化最终形成骨刺也是诱发颈椎病的重要因素。如果在机化期之前采取有效措施,这一过程是可逆转的。针刀具有切开机化、骨化或钙化组织的作用,减轻了局部组织的压力或张力,疏经通络改善循环。针刀具有针和刀的两种作用,可以起到某些切开手术和针灸所难以单独达到的治疗作用,又避免了某些切开手术的创伤并发症,也阻止了骨刺的形成。针刀颈夹脊穴治疗后,调节了相应的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发挥了治疗作用。肩中俞、肩外俞、曲垣穴、天宗穴、 [2]肩井穴对治疗疼痛有良好的疗效。大部分病人治疗后症状即减轻。治愈率均在81%,总有效率在97%。针刀治疗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便、见效快、治愈率高,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定麟,刘大雄.脊柱外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 王德深,王国玲,丹宇.中国针灸穴位通鉴.青岛:青岛出版社.648-658 颈椎病的保守治疗机理研究探讨 顾春英 王自平 (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214400)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保守治疗的机理;方法: 对近年来颈椎病形成的机理和针灸、针刀、中药、推拿手法治疗的机理进行综述,并把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思维进行融合 结论:探讨出针灸、针刀、中药、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不同机理。 【关键词】颈椎病; 治疗机理 Approach to Thinking of Study on Conservative Therapy Mechanism of Cervical SpondylosisGu Chunying Wang Ziping (Jiangshu Provincial Jiangyin Hospital of TCM 214400) 【Abstract】Purpose To debate conservative therapy mechanism on cervical spondylosis Methods To sum up acupuncture forming mechanism on cervical spondylosis and therapy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acupotomology、herbal medicine、massage treatment on cervical spondylosis . The traditional medicine and modern medicine are integrated. Conclusions Therapy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acupotomology、herbal medicine、massage treatment on cervical spondylosis are found . 【Key words】Cervical spondylosis; Therapy mechanism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各种症状体征者。针灸、针刀疗法、中医药及手法推拿都是治疗颈椎病的重要手段,应用广泛,疗效肯定。近年来,对它们的治疗机理研究的开展,不仅丰富了人们对颈椎病的认识,也促进了颈椎病综合治疗的发展,下面将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及保守治疗颈椎病的机理及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1 颈椎病的发病机理 39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1(1生物力平衡理论认为骨骼和韧带维持关节稳定和平衡的作用为静力平衡;肌肉维护关节稳定的作用为 [1]动力平衡。 [2]Whitehill通过损伤狗的前纵韧带、纤维和所有的后部韧带结构,术后3个月即造成颈椎病; [3]Miyarnoto通过分离鼠脊柱后部附着于椎体的肌肉及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术后6-12个月造成颈椎病; [4]彭宝淦等通过切除免棘上、棘间韧带分离椎帝两侧的肌肉;3个月后在X线和显微镜下证实造成颈椎病。 施杞[5]根据Anderson理论,将大白鼠颈背部肌肉设计为浅、深两群,浅群包括颈阔肌、颈斜方肌、颈菱形肌、深群包括颈部夹肌、最长肌、颈髂肋肌、头半棘肌。通过直接破坏颈部浅、深层肌肉,6个月后进行超微观察,发现其颈椎病并探讨软组织破坏所致动态平衡导致对颈椎退变的影响。 1(2压迫 [6]王欢等为研究受压迫机制,对兔经颈前正中入路,在C横突间骨膜下椎动脉搏内侧植入骨块,建5-6 立了椎动脉受压的动物模型,术后用彩色多普勒、椎动脉造影及CT检查结果与临床检查颈椎病的特点相 [7]同,有特征性血液动力学指标改变,说明受压是颈椎病的发病因素之一。贾连顺等认为发育性椎管狭窄是解剖学发育异常,退变后引起椎间盘变性、突出及骨赘形成、并造成脊髓或脊髓血管受压,造成脊髓型颈椎病。 [8]1(3冯世庆用放射免疫方法研究内皮素(ET)在颈椎病患者血浆中的变化,发现颈椎病患者ET含量明显低于术前ET含量的1/3,作者认为椎动脉的长期慢性刺激,通过机体负反馈调节系统,ET释放增多,机体反应增高,受体上调;手术后椎动脉壁压力下降,内皮细胞逐渐恢复,ET分泌减少。马玉龙、吴毅文[9]等也利用放免测定法对23例分离成人和40例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浆紧张素II(AngII)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患者组血浆AngII含量为69.1?32.5pg/ml,显著高于正常(P<0.01);其中颈椎病为68.7?34.7pg/ml(x+sd)显著高于正常,作者认为这一结果是机体交感神经纤维的兴奋效应,AngII分泌的增加就是退变的继发效应。 1(4自由基损伤 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可以氧化细胞内外多种化学成份,造成膜结构和功能损伤及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异常,直接影响细胞的各种功能。颈椎病退变区及其邻近组织可因长期受压后出现微循环障碍,使组织处于慢性缺血缺氧状态,而缺血缺氧是导致引发机体内自由基代谢紊乱的因素,许多研究表明10%-12%颈椎病的发病与自由基损伤有关。 1(5炎性介质 随着多种炎性介质在退变的椎间盘中发生炎症,并被认为是颈椎病发病的重要病理机制。施杞等[13]最近在兔颈椎病模型上证实,退行性颈椎病盘组织中5-HT、PGF组织胺及6-酮-PGF明显高于对照组。 22 1(6外邪内袭 综上所述,中医理论的外邪内袭基本可概括和联系诸多因素。目前认为外邪内袭所致慢性病损及咽喉部感染是颈椎病的主要诱因。颈椎病患者多为长期积累性损伤,在某种强迫性或被动性体位下,慢性劳损致使气血失和,风寒湿邪乘虚而入造成血脉不通,筋脉不荣,痰瘀凝滞瘀久化热累及颈椎。这些致病因素最终导致生物力状态失衡,其中动力失衡造成颈部肌肉、韧带、神经缺血、缺氧、静力失衡导致椎间盘内降解酶系统(MMPS)活性升高,炎症介质(五羟色胺、组织胺、前列腺等E2等)、细胞因子(IL 1、IL-6、 [14-15]TNF、TGF、IGF-1、PDGF、EGF)和NO的大量释入,髓核突出,自身抗原引起免疫反应[16]。退变的椎间盘营养供应降低,盘内细胞老化死亡、基质降解,造成椎间盘膨出、突出、纤维环破裂,导致颈椎病发生。 [5]施杞通过兔的长期低头位方法加风寒湿的刺激,3个月后导致颈椎病模型的建立,并认为长期低头位可造成颈椎颈部肌肉变性,而风寒湿的不断刺激,可加速加重颈椎病的发生发展。笔者认为通过风寒湿所致颈椎病模型的建立,可先做一些诸如3个月或1年后挤压粘边、生物力学、炎性介质、自由基损伤等等方面更为详尽的研究工作,以丰富颈椎病传统治疗中现代医学的诊治理论及确保预防。 2 针灸、针刀疗法对颈椎病的影响 所有造成颈椎病的前因必须要形成动态平衡失调。动力失衡造成颈部肌肉、韧带、神经缺血、缺氧、40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继而产生静力失衡的系列病变,形成实质性的问题,就是粘连,平衡失调,炎症介质产生,形成恶性循环 [17]状态。而通过针刀疗法较迅速解除组织的粘连和挛缩,有利于恢复正常的力学平衡,减少对椎间盘的压力,使颈椎病患者的诸多症状得以改善,对颈椎病起到了一个实质性的治疗作用。针灸治疗软组织生物力平衡失调,主要起到调节阴阳,疏通经络的作用,改善血液循环,使其恢复正常的生物力平衡。 3 中药对颈椎病的影响 [18]中药结合理代医学理论的论治是中医学的一大进步。有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等有显著降低血液粘滞性,改善血液凝聚现象,使血流变异常的颈椎病症状得以改善。大鼠肠素膜活体微循环实验表明,中药 [19]颈椎通冲剂可显著扩张处于微循环障碍病理状态下的大鼠微血管,其作用强度与复方丹参相当,对改善微循环及脑部血氧供应有良好作用。又有研究证实,颈椎病的发病与自由基损伤有关,而中药具有清除自 [20][21]由基的作用。夏振信等用中药抗菌素组织胺所诱发的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减轻大量足趾局部注射角叉所致的仲胀抑制肉芽组织增生、减少炎性组织中PGF的含量,表明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及反应,可能2 是治疗颈椎病的重要机制。 4 手法对颈椎病的影响 李中伟等[22]对3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魏氏手法治疗,并通过多普勒超声检查左、右二侧椎动脉(VA)的收缩期峰流速(SPV),舒期末流速(EDV)和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表明:左、右两侧VA的SVP及EDV值经手法治疗后明显增加,恢复或接近正常范围,从而缓解颈部的症状与体征。姜宏等[23]运用了3具新鲜尸体整段颈椎标本制颈椎生物力学模型、观察发现手法对颈椎间盘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旋转手法可降低颈椎间血的蠕变与应力松弛速率,调整颈椎稳定性。 5 讨论 综上所述,生物力平衡失调是造成颈椎综合症的主要因素,慢性劳损导致风寒湿内袭是造成生物力平衡失调的前因。针灸、针刀治疗颈维病的主要机现是通过对局部粘连的构解,中药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改善微循环,抗炎止痛,清除自由基等途径实现的[24],也就是说对传统医学所说的风寒湿起到治疗作用。而手法的主要作用是直接地使局部失衡的生物力状态趋向平衡,并起到稳定关系的作用。以上保守治疗方法,各司其职,相辅相成,可达到单一治疗法所不能达到的疗效。然而,以上这些研究结果只能说明颈椎病及颈椎病的治疗机理的粗浅轮廓,大多具体细节都还待深化,同时在研究实验设计中缺少统一系统,各自为政,使之重复观点较多,这是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必须完善的。 针刀疗法的机理研究相对要比其他疗法的实验研究少得多,针刀领域采用现代化的研究技术和方法,结合退行性机理研究进行实验的构思和设计并深入到分子生科学实验方法中去的环节相对薄弱,诸如针刀术后对软组织、骨骼等等的微观改变的实质性研究实在是太少了。因此,针刀疗法研究工作中提高整体学术素质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了。 参考文献 [1]戴力扬,脊柱不稳,腰痛杂志,1994,15(4):247-250. [2]Whitechill-R. Miran-DJ. Efechner-RE. Er al Cervical ligametons instabiliry in caviru in vivo model Spine. 1987. 12(10)959-963. [3]Miyarmoto. Yononobu Ono-K. Exiperimenral cervieal spondyiosis in the mouse Spine. 1991. 16(10):495-500. [4]彭宝滏,施杞,沈培艺等一个新的实验性椎颈椎病动物模式,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7,4(5):10-12. [5]施杞,实验性颈椎病动物模型的比较研究(会),上海:中国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第12次全国学术交流会,1998,1-6. [6]王欢、李雷、王海叉等,椎动脉受压模型,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7,26(2):156-158. [7]贾连顺,袁文,倪斌等,颈椎椎管发育性狭窄与脊髓. [8]冯世庆,杨明杰,孔晓红等,椎动脉支型颈椎病内浆皮素变化,中华骨科杂志,1997,17(6):387. [9]马玉龙,吴毅文,黄雨初等,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血管紧张素II关系研究,预椎痛杂志,1999, 41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20(10);14-15. [10]马玉龙,吴毅文,王茂音等,用尿谷胱过氧化物酶评定颈椎病的康复疗效,安微医科大学学报,1992, 27(3):171. [11]马玉龙,吴毅文,王茂音等,尿中疏基物质与颈椎病康复疗效的探讨,颈腰痛杂志,1955,16(1): 7. [12]张向阳,马玉玲,杨际平等,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自由基损伤的探讨,颈腰痛杂志,1995,16 (4):202. [13]施杞,彭宝滏人工*香对退变颈椎间盘炎症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7,5(3): 1. [14]Kang JD. Gorgescn Hi. Melntyre Larkin L, er al . Hemiated cervical intervertehral discs spontaneously nrrodce matrix metalloroeinases. Nirricoxide interliukin-6 and prostaglandin E2 Spine, 1995, 20 (22):2373-2378. [15]Hashizume H, Kawakantin M. Nishi H, er al. Hisrochernical demonstration of nitric oxide in hernia red hum bar discs Spine. 1997, 22 (10): 1080-1084. [16]Olmarker K, bouquets J. stromberg, er al inflammatogenic properties of nucleus pulpous, Spine, 1995 (20):665-669. [17]陈健,金忠棋,周君富等,颈椎退变性*晕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加味补阳还五汤对其治疗作用的 研究,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3,3(1):4. [18]赵聚凯,孙维峰,杨嘉永等,活血化瘀治疗颈椎病广东医学,1993,14(1):30. 19]高飞、王名喜、曹贻训等,中药治疗颈肩腰痛的现代药理作用,中医正骨,1997,9(6):49. [20]夏振信,万琨,陈荣生,颈椎新方法治疗颈椎病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5,3(30): 49. [21]李中伟,李飞跃,杜宁,手法治疗对椎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5,3(3): 49. [22]姜宏、旋杞、王以进、旋转手法对颈椎间盘粘连性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8,6 (6):13-15. [23]姜杰、施杞,中医药治疗颈椎病机理研究进展,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9,7(1):53-54. 电针刀治疗老龄颈椎病临床体会 于敦才 (大连市沙河口区锦绣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 116033 )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老龄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刀常规进针得气后,按韩氏电针治 疗仪,疏密波通电10-15分钟,每周1次,3次一疗程;结果:30例患者中痊愈23例,7例好转;结论: 电针刀是治疗老龄颈椎病尤其伴有严重骨质疏松患者的有效方法,可提高针刀治疗的安全性。 【关键词】 电针刀 颈椎病 老年病人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reating senile cervical spondylopathy with Electro-acupotomy( the clinic of Jinxiu Community, Hekou District, Dalian City)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reating senile cervical spondylopathy with electro-acupotomy.Methods: to connect acupotomes with Han’s electrotherapy machine after insertion of acupotomes and arrival of qi, and select dense-disperse wave 10~15 minutes each 42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time.Results: 23 of 30 cases were cured, 7 cases were relieved.Conclusion: Electro-acupotomy is a effective method for senile cervical, spondylopathy who is combined with osteoporosis. 【Key Words】Electro-acupotomy Cervical spondylosis Senile Patient 颈椎病因其涉及到椎骨、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多方面,临床表现极为复杂,尤其是70岁以上颈椎病患者,以综合型居多,常规治疗风险大,疗效小。近几年笔者采用电针刀,轻刺法治疗老龄颈椎病30例,收到了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男9例、女21例,年龄70—82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42年。所有患者均经X片、CT片确诊,其中骨质疏松17例,严重骨质疏松9例。 2 治疗方法: 2(1取穴 患者全部俯卧位,找准病痛点,紫药水定位常规消毒,铺无茵巾,选用汉章牌I型4号针刀。 2(2方法 刀口线与脊椎纵轴方向平行,常规进刀,当手下有第一下突破时及患者酸胀时(不必强求)将针刀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各刺l-2刀,然后向外或向内单向捻转针刀使其刀下经气聚集,手下有沉紧感时,再做刀柄上提,下按动作数下,根据患者耐受能力强弱,可持续2-5分钟,最后每个针刀连接韩氏电针治疗仪,调至疏密波通电101分钟,每周一次,3次一疗程。 3 治疗效果: 治愈:颈部痛疼不适、活动受限及其他阳性体征消失,23例,占76(7,。好转:颈部痛疼不适、运动受限及其他阳性体征减轻,7例,占23(3,。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0例。 典型病例 患者张秀英,女,81岁,退休职工2002年6月9日初诊,病史:40年前颈椎扭伤以后,局部酸痛不适感反复发作,86年始出现颈部压右感,逐渐右膀臂发麻沉,中手不能持力,90年到99年多次拍X片、CT片检查,确诊颈椎骨质增生,颈椎管狭窄,经多次输液、牵引、针灸、推拿、敷药等治疗,但效果甚微。2002年6月9日突发恶心呕吐,颈部活动受限五天,经再次输液、牵引、针刀治疗后,疗效不显。慕名前来求治,按上法治疗一次后,当即呕吐停止,颈部活动灵便,嘱每周一欠,3次后,痊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4 体会 老龄颈椎病多伴有骨质疏松,如果按针刀常规纵疏,横剥等手法,极易破坏骨质,严重者可使骨成片脱落或损伤脊髓,引发重大事故。笔者受《灵枢官针》启发:“病小针大、气泻太甚、疾必为害。病大针小、气不泻泄、亦复为败”。此处“针大”、“针小”当理解为针具大小,粗细不同,刺激强弱有别,此时把针刀、毫针相结合,再接上电针治疗仪,使之经气聚集持续不断,经络大开,同时,针刀松解粘连之软组织更加彻底,达到治疗之目的。但令笔者疑惑的是,有5例患者椎管明显狭窄,2例骨刺已见搭桥者居然也有效果,其机理还望同道进一步探讨。 针刀治疗颈椎病临床控讨 张云圣 朱国庆 (大连市普兰店市中医院软伤科 116200 大连市中心医院软伤针刀科 116033) 【摘要】目的 探讨针刀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及体会。方法 本组386例颈椎病,按症状体征分为7型。选择病变点的相应解剖部位行针刀松解,术毕用脊神经阻滞复合抗炎止痛注射法行针刀点注射。结果 386例中,优良率占72%,总有效率占94%。结论 颈椎周围软组织因急性或慢性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损伤是形成颈椎病的主要原因,故针刀松解椎周软组织能获良效。 43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关键词】针刀 颈椎病 Clinical research for acupotome treating cervical spondylopathy Zhang Yunsheng ,Zhu Guoqing 【Abstracts】objective: to probe into the effective method and experience of treating cervical spondylopathy by acupotome. Method: dividing the 386 cases cervical spondylopathy patients into 7 kinds of type according to their symptom and physical sign. Doing acupotome lysis at the chosen pathological changes point’s relevant anatomizing part. Having operated, doing injection at the acupotome point with spinal nerves block compounding anti-inflammatory analgetic injection. Result: for the 386 cases, the excellent rate is 72%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s 94%. Conclusion: the main reason of forming cervical spondylopathy is because of the injured cervical peripheralsoft tissuecaused caused by acute or chronic or other reasons, so using acupotome to lyse the cervical peripheralsoft tissuecaused can get perfect effect. 【Keywords】acupotome cervical spondylopathy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疑难病。多发生在中老年患者。近年有向青年化发展的趋势。386例颈椎病, 按临床分型辨证施治有针对性的松解粘连、解除压迫、改善生物力学(拉应力、压应力、张应力)恢复脊 柱生理解剖学,经针刀、手法、药物等综合疗法,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86例,男性254,女性132。年龄28-80岁。 1(2 治疗次数:最少1次,最多7次,7天为一次。针刀数每次最少6针,最多12针。 1(3分型及比例: 1(3(1颈型:26例占6.7%。 1(3(2神经根型:110例占28.5%(根痛型52例,麻木型48例,萎缩型10例)。 1(3(3椎动脉型:96例占24.9%。(仇性椎动脉供血不足型68型)。 1(3(4交感神经型:56例占14。5%。 1(3(5脊髓型:12例占3.1%。 1(3(6混合型:78例占20.2%。 1(3(7其它型:8例点2.1%。(食道受压型2例,膈神经受累型4例,喉神经受累型2例)。 2 治疗方法: 2(1体位:定点:俯卧位、选点、按X光、CT、MRI等诊断提示的病变椎何等定点及压痛点,用1%龙胆紫 作皮肤标记。 2(2手术要点:在病变点的相应部位如枕骨处定5点,C3-C6横突尖、关节间隙,关节囊,椎板等处定点。 肩胛提肌、冈上肌、冈下肌、棘上韧带、棘间肌等压疼点。即为地晚霞刀治疗点,使针刀直达上述部位的 骨面。进行综行和横行剥离松解后,出针刀,压迫针孔片刻,贴上创可贴即术毕。 2(3操作要轻柔、细心、解剖要清楚。 2(4手法治疗,先将患者的颈部软组织行松动手法松动肌肉,以解除肌肉的组织紧张。后让患者低头到病 位,用一手拇指顶住患椎下一椎体的对侧(左侧肢体症状为例)也就是顶住颈5的右侧,这时叫患者抬头 到病位,用另一手肘关节处放于想者下颌上提,向左侧转动到病体温表,这时下颌之手用力上牵头部。同 时向左侧转达动。另一拇指一推可以听到响声(即得位声)后用轻手按摩一下颈肌后完毕。 2(5脊神经阻滞复合抗炎止痛注射法:利多卡因2%5?,确炎舒松20 mg 0.9%氯化钠注射液25毫升混合 液,针刀点注射。 3 疗效标准及疗效 3(1优:经1-3次各型颈椎病的临床主要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正常。216例点56%。 3(2良:经4-6次,各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偶有轻度不适。62例占16%。 44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3(3差:各型颈椎病的临闲症状有所好转,功能稍有改善,85例占22%。 3(4无效:各型颈椎病症状如故,功能未见改善。2例占6%。总优良率占72%,总有效率占94%。 4 讨论: 4(1颈椎病的诊断在CT、MRI采用之前,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体征。近10年影像学得到了发展,尤其是CT、MRI采用以后,又出现了依赖影像学而忽视临床的行而上学的诊断趋势。通过临床认识到,临床症状、体征与影像学的阳性表现能吻合在一起者,能能作出正确的诊断。不得单独依赖某一方面而作出片面诊断。 4(2根据宣蛰人教授的理论与实践,颈椎病的解剖学分类确实存在着椎管狭窄和椎管内及椎管外软组织病变的区分。积临床检验采取先针对椎管外软组织病变的治疗,往往治疗1-3次症状明显好转,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如疗效不好,再针对椎管内病变治疗。这样的治疗是先清扫外围,再重点突破的治疗方法。 4(3颈椎周围软组织因急慢性及其它原因造成的损伤是形成颈椎病主要的原因:使软组织产生水肿、渗出、出血等,在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中产生结疤,粘连,挛缩等病理变化。时间久了以后就破坏了颈椎的正常动态平衡,生物力学改变,使其椎体错位、移位、使周围软组织,血管,神经,脊髓等组织牵拉,压迫产生多种多样的临床症状,疼痛麻木,肌无力,肌萎缩,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脊柱相关疾病等。 4(4中西医对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很多但都不能从根本上给予根除,西医可行手术治疗,但病人有恐惧心理及存在手术后遗症,故病人不易接受,推拿按摩,颈牵对本病有效,因间接性治疗,疗效长,针刀治疗本病确是一种痛苦小,直接作用于病变椎体见效快,病人易接受的治疗方法,正是由于针刀手术的剥离、切开,通过透使粘连的,挛缩的,钙化组织松解,加之手法把骨与骨的动态平衡调整,恢复现代脊柱生理解剖力点,神要,血管,脊髓的卡压,变性被解除。 4(5因颈椎病临床分型是根据病理生理改变而分型,所以治疗也应辨证施治,针对性很强方可收效。现把针刀定点松解原理,要求,目的,针法作一阐说。 4(5(1进针刀颈椎椎板,关节间隙,关节囊,以解除关节囊肿胀造成的颈部疼痛酸胀。 4(5(2进针刀枕骨下缘上下次线附近左右5点,松解环枕筋膜上缘止点,以解除因环椎移位造成的脑动脉借血不足及脑萎缩、偏头疼等病症。 4(5(3进针刀至C3-C6横突尖切开剥离松解,目的是解除因前、后斜角肌病变引起的紧张。在松解前后斜角肌的同时将横突间肌相应的松解,以解除因横突间肌紧张,造成的椎体侧弯、移位。 4(5(4其它进针刀点,如:肩胛提肌、冈上肌、冈下肌、棘上韧带、头夹肌等按痛点进针,直达变性组织,可纵行疏通,横行剥离,切开等手法治疗。 4(6如何认识颈椎的骨质增生问题:骨质增生是人体衰老的自然现象:中老年人生长骨刺不是病理现象,而是一种代偿性反应,是人体一种保护性机制,属正常的生理退变现象,根本没有必要消除骨刺,医生的任务也不是去软化消除骨质增生,而是治疗因增生引起的局部组织的充血、水肿、炎症和粘连以及因此而压迫神经和血管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目前临床上的内服、外敷、理疗、膏药等治疗方法仅能起到这个作用,即仅能改善症状,消除疼痛、麻木和酸困不适,是不可能将骨刺化掉的,骨刺消失与否不是判断骨质增生是否痊愈的标准,那种试图把骨刺消掉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切实际的。 上述各种治疗方法都是间接作用。针刀的闭合松解术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解除粘连、卡压,可起到立竿见影效果。 4(6(1要正确看待X线片:X线是协助诊断骨质增生的主要办法,但不能仅据此就作出诊断,有时X线片与临床表现迥然不同。不成正比,X片表现重临床症状可无,X片表现轻微,临床症状重。如颈椎片椎体前缘的骨刺,多不出现临床症状,椎体侧后方骨刺才可压迫神经根、椎动脉和脊髓,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因此不要一看到X线片上有骨质增生就认为是什么了不起的疾病而到处求医治疗。 4(6(2骨质增生与临床症状的关系:对200例颈痛及手麻病人研究,有骨赘而无压痛点,为60例,占30%。有骨赘有压痛点二者部位不吻合为120例,占60%。有骨赘有压痛点二者位置吻合20例占10%,研究说明症状是软组织疾患引起,与骨赘无关。增生骨刺在以下情况下才能引起临床症状。在骨质增生形成的过程中,应力同样作用于邻近的关节囊及韧带,促使增生肥厚,而弹性减弱导致损伤后炎症,而出现临床症状。骨赘位置特殊而又较大时,对其邻近的组织可造成机械压迫而产生症状。因此发现有骨质不必过 45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于紧张,只要不引起症状,可不必作治疗,一旦出现症状且症状与增生的骨刺相对应,才考虑检查治疗。 4(7远期效应:经部分病例的临床观察了解到针刀治疗有一定远期效应。软组织由于外伤,慢性劳损产生毛细血管的破裂出血,组织液的渗出。如得不到正确治疗和充分休息,血液和组织液不能完全吸收,产生机化,疤痕形成。因此,产生对相应部位的神经,血管的影响,而产生酸胀痛。当用针刀将疤痕组织切开、松解后,减轻了疤痕组织的张力,有利于毛细血管的再生。因此血循环得到了改善,减少了疤痕组织再生。当疤痕组织恢复到正常组织时,才达到生理性的痊愈。患者经1-3次治疗后仍存在一些轻的临床症状。经休息1-3个月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此为远期效应的体现。 针刀配合手法治疗颈椎病360例 邓礼军 四川省南充市卫生防疫站门诊部 【摘要】目的:观察针刀配合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刀常规操作配合两点一面手法复位。结果:疗效显著。结论:针刀剥离松解粘连疤痕及肌挛缩,西诊手法收正脊椎生物力学改变,伎春恢复正常的颈椎间平衡从而解除对神经根,有、脊髓及血管的压迫和刺激使症状得到缓解。 【关键词】针刀 手法 颈椎病 颈椎病及颈椎相关疾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常规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效果往往不够理想。本人认为,提高疗效的关键在于通过针刀松解痉挛和挛缩的颈部肌群和被卡压的颈神经后支。再通过手法矫治颈椎小关节紊乱。 1 临床资料 360例中,男160例,女200例,年龄23-76岁,病程最长23年,最短半月,其中颈型116例,神经根型130例,椎动脉型63例,脊髓型2例,混合型49例。 2 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双前臂交叉置于治疗枕上,前额伏于前臂上,暴露后颈部。在枕外隆凸枕外嵴,颈项部压痛最敏感或阳性反应处,做好标记。皮肤常规消毒、盖小孔巾、戴手套,左手拇指尖固定,痛点或阳性反应物,右手持针刀,快速刺入,直到阳性反应物,作通透切割法和剥离法数刀,如是痛点刺入即须直进病椎横突骨面,先纵行切割2-3刀再横行疏通2-3刀,如刀下有骨肉粘连感觉者,则调转刀锋与治疗床呈45?角作横行铲剥挑起2-3下即可出针刀。在枕处隆凸处,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针体垂直枕骨刺入,探至枕骨后,纵行疏通,横向摆动,沿骨面向枕骨大孔后缘摸索,到枕骨大孔边缘将刀锋调转90?,横行切开环枕筋膜2-3刀出针,各针孔压迫数分钟,用创可贴或无菌纱布包扎伤口。 病人仰卧位,放松颈部肌肉,医生左手托患者下颌,右手放于患者后枕部,同时助手双前臂压住患者背部,双手换住患者双肩,固定患者身体,与助手形成对患者后颈部肌肉的对抗牵引,保持1分钟左右,靠肘部带动,快速向左侧旋转、听见小关节响声,复位成功。右旋靠肘部推动,或医生双手互换部位。后轻揉及肩部数分钟。 3典型病例 某女,46岁,干部,病史18余年病重时不能工作,经常头晕、头痛,睡眠欠佳,双手麻木,站立不稳,多方求医无效,96年来我科治疗,X线片示颈生理曲度消失,颈椎体4-7不同程度增生。采用针刀配合手法治疗3次后,头晕、头痛双手麻木等症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 4 讨论 颈椎病多为混合型,由于椎间盘、颈椎骨、关节及韧带等软组织外伤或积累性损伤所致局部渗出、粘连、瘢痕挛缩、结缔组织纤维化骨质增生,使脊椎的稳定性受到破坏、平衡失调、使颈椎间隙及椎间孔变46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窄,而压迫神经根,椎动脉及交感神经,使血流量减少,应用针刀剥离松解粘连疤痕及肌挛缩,再配合手法纠正脊椎生物力学的改变,恢复正常的颈椎间力平衡使狭窄的椎间隙扩大,从而解除对神经根、脊髓及血管的压迫和刺激使症状得到缓解或完全消失。 针刀闭合性松解术治疗颈椎病578例 王良富 (上海市友好医院针刀微型外科主任) 【摘要】目的:观察针刀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针刀闭合性松解术配合手法牵引复位治疗578例患者;结果:治愈率99.6% , 总有效率100.0%;结论:针刀闭合性松解术治疗颈椎病疗效较好。 【关键词】针刀 闭合性松解术 颈椎病 Treatment of 578 Cases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by Acupotomology Close Lossening operation Therapy Wang Liangfu (Acupotomology minisize surgery of friendly hospital in Shanghai)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cupotomology on cervical spondylosis;Methods :578 cases were treated by acupotomolgy loosening operation cooperated with restoration through massage traction . ;Results : The cured rate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ere 99.6% and 100.0% respectively.;Conclusion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otomolgy loosening operation on cervical spondylosis is better. 【Key words】 Acupotomology Close loosening operation Cervical spondylosis 针刀疗法,是以中西医结合的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科,他为西方医学和东方医学的结合树起了里程碑。在治疗方法上,变开放性手术为闭合性手术,并且提高了治疗效果,改变外科手术的局限性。针刀闭合性手术,可以多点、多方位的调节失去平衡的拉应力点,解决椎体及椎体周围软组织的力平衡失调,在不破坏或少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解剖结构的前提下做闭合性手术,而达到修复快、效果好。既可达到治标又治本的目的,使过去认为不治之症变为可治。复杂的变为简单,难治的变为速愈。受到医学界的认可,病员的欢迎。针刀医学解决了对颈椎病发病原因的认识,颈椎病致病原因,就是有长时间、固定方位的工作、学习、操作。静力状态下造成颈部肌肉、韧带的劳损,皮下组织渗液,在重新吸收修复过程中,形成疤痕、挛缩导致小关节畸型固定,造成压迫血管、神经,椎体被牵拉而旋错位。损坏了正常的力生理平衡。而引起颈椎病的临床病症。现在MRI、CT、X光、多普勒等检查及结合病人的病症,我们就可以明确诊断,排除其它病症。运用针刀疗法,配合牵引,手法整复。一般2-3次颈椎病均可治疗。一年内我们接治了578例颈椎病患者证明;该疗法创伤小,见效快,疗程短,痛苦小,治愈率高,无并发症,疗效可靠,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78例,门诊358例,住院220例;男294例,女282例,年龄20岁以下5人,20-30岁30人,30-40岁100人,40-60岁300人,60岁以上143人,病程20天-30年。来诊者均为接受过其他疗法不愈者,其中20人曾行骨科大手术。(有3人曾在美国手术)按颈椎病分类;骨髓型92人,椎动脉型84人,神经根型220人,交感神经型56人,混合型126人。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步骤: 急性其治其急,后治其缓,常规松解肩甲提肌(肩胛骨内上角)、病损椎体的棘上、棘间韧带、左右横突间韧带(行平行式三点松解、剥离,按朱氏针刀操作方法)对神经根型切开后关节的后关节囊,根据 47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病人的临床症状,结合影象学解剖位置的病理变化,进行病变部位针刀治疗。 2(2 操作方法和关键部位要点: 患者取卧位(按朱式方法卧位)常规备皮,选好治疗点,用龙胆紫做好治疗点标记,按外科常规消毒,铺无菌小单,用利多卡因5ml、曲安缩松5mg、维生素B12一支、维生素B6一支混合液做定点区局麻,根据部位不同,选朱式针刀2号、4号,按朱式针刀进针方法,进行病变部位切割、剥离、松解,以起到针和刀的治疗作用,治疗要点要“到位”。对所需治疗点治疗结束,即取出针刀,压近止血3-5分钟,针眼也可让其出血(放血疗法),最后针眼贴创可贴。 2(3 针刀手术要点 2(3(1 在病椎相邻的上下椎体间隙的棘上韧带纵切为主,棘间韧带沿棘突横切,两侧横突间韧带及间肌均横切2-3刀即可,刀锋均靠近不离开骨面操作一般1-2mm左右(指与骨面),对未做过硬膜外穿刺麻醉,或未做过颈椎开放性手术者,请多熟悉解剖学,不要切的过深,以免损伤神、血管。 2(3(2 对颈椎后关节有骨性副合者,可用针刀在关节间隙撬动两下,以便后关节整复位(因骨性副合的关节部位、椎间关节必有错位),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畸型固定。 2(4铺助治疗: 针刀闭合性手术后,即行坐位牵引3-5分钟,医者站立患者身后,双手扶患者双肩,推拉患者使其颈部前后左右摇动,每个方位推拉摇动5-6次,然后医者用双手握住患者颈部,用双手拇指逐个推压住患者棘突,同时用力推压2-3次,接着医者双拇指移到双侧横突,用同样方法推压2-3次,必要时可用上法再左右斜位方向推压颈部,达到调理、整复各椎体至正常功能位置,以达各关节及椎体的彻底复位。手法牵引复位后,用半握拳叩击C7-T1椎体部位,如病人无不适感觉,说明复位成功,如有不适,可重复再做一次,仅限2次,最后用双手小鱼际部位刮理颈肌,用抖肩的方法结束手法治疗。病人3天后复诊,牵引、手法治疗各一次,术后第7天进行第二次刀治疗。一般经2-3次针刀治疗,颈椎病均基本治愈。根据椎体病变情况,必须交待病员正确卧睡方法,以确保治疗效果。 2(5举例 陈保劳,男,73岁,颈椎病30余年,退休工人。CT检查确诊:脊髓型颈椎病,外院建议手术治疗,因手术效果无法保证,而放弃手术。一个月后出现双上肢、双下肢麻木,后因感冒发烧,出现双下肢瘫痪,不能行走、站立二月余。 入院时,双上肢、双下肢肌萎缩,双上肢肌力尚可,伴麻木,双下肢软瘫、伴麻木,麻木感至会阴区,脐部肋力为“0”,臀部褥疮形成,针刺感微弱存在,坐、站功能均失去,病理反射未能进行,因病情加重,病人有轻生念头。 CT示;C-C椎间盘中央后它,C椎体后移位,后关节增生C-C-C椎管前后硬膜囊受压,呈冰糖葫芦565456 型,其C-C椎体间隙外脊髓腔直径只有2-3mm。 56 X光片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C-C-C-C后关节突,关节间隙呈双条形,C椎体后旋移位,C-C-C34565456椎体前缘椎体间骨桥形成,项韧带横突间韧带钙化,环枕间隙骨性副合,斜位左右C-C-C椎间骨变小,456钩突及后关节均增生,有骨刺,刺入椎间孔,张口位环枢间隙变窄,齿状突偏歪。 入院诊断:颈椎病、脊椎型、神经根型。 经针刀治疗,配合牵引手法整骨复位,静脉给药,消炎利水,扩张血管,积极配合患者锻炼,第六天即可下床扶物走动,大小便可自己上卫生间,半个月可扶栏上下四层楼,效果明显,家属要求出院继续功能锻炼。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各型颈椎病症状消失,恢复颈椎体内外动态平衡。 有效:各型颈椎病症状明显好转,椎关节功能明显改变。 无效:治疗前后无症状改善。 3(2 疗效 48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痊愈576例,有效2例(其中一例脊髓型,一例合并腮腺瘤)。 4 讨论: 4(1 针刀在颈部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灶处松解,其原理是解除压迫,改善病变组织局部血液循环,恢复局部物理与生物化学、力学方面的平衡。 4(1(1 物理作用 针刀松解术是一种机械力,是通过生物电与压电学原理将机械能转变为热能,此热能使小血管扩张,改变了病变组织的营养供应,针刀机械力对神经末梢的强烈刺激,又调节了人体生物电流线路的畅通或阻断。解决了非正常传导功能,使人体恢复正常代谢功能。 4(1(2生物化学作用 针刀松解术的机械刺激,起到了能量释放和能量补充,使人体能量达到平衡,也就是生物化学、阴阳离子置换,达到阴阳离子平衡。 4(2 针刀松解术配合手法整复治疗颈椎病的机理 4(2(1颈椎内外平衡失调 颈椎内平衡是椎关节的平衡,颈椎处于任何体位时,椎间盘髓核的张力,关节突关节和钩椎关节的压力,椎间韧带的张力之间的平衡,这个平衡能保持颈椎平稳。颈椎处于平衡是指颈椎周围肌群、肌腱,控制颈椎活动的平稳,力的平衡。二者的平衡使颈椎在各种体位维持着协调和统一,发挥着正常的生理、物理功能。如软组织发生外伤、慢性劳损、出血、机化、结疤、粘连、痉挛等破坏了颈椎的内外平衡关系,颈椎失去正常生理功能而引起神经、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的综合症候群和体征,通过针刀松解病变部位,其机理是调整肌张力失衡及骨关节功能位的破坏,因此,必须配合手法整复,纠正解剖位置的正常。故而也从根本上纠正了颈椎病解剖结构的内外平衡状态,达到对颈椎病治标又治本的作用。 4(2(2改变紊乱的信息通道 人体是一部生物电网构成的,人脑是最先进、最高级的电脑,人体各部肢体之间,各脏器之间都是通过一定的信息通道来联系沟通,传达各种生理和病理信号,这种传达信息过程是复杂的,它是需要通过神经反射系统,生物电传导系统,体液传导系统等共同完成统一的综合效应。这种效应也就是人体的信息系统,神经系统、经络系统均属其中的一部分即各司其职,又统一协作。当颈椎发生病变,会使它的信息系统发生变化,引起信息不能传导转达,造成电生理传导出现断电、短路、电流量过大、过小。临床通过针刀松解构可达到快速、高效的治疗。 针刀疗法治疗颈间盘突出55例观察 赵作成 (辽宁省大连西岗医院骨伤科 116020)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刀疗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对55例颈椎间盘突出的病人,按针刀颈椎病操作常规治疗。结果:显效35例,好转1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8%以上。结论:采用针刀疗法解除紧张痉挛的组织促使颈段力学失衡得以恢复。 【关键词】 针刀疗法 椎间盘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共55例,男性40例,女性15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20岁。 1(1 诊断: 1(1(1 单侧突出型 由于颈椎脊神经受到刺激或压迫,轻者出现麻木感,重者出现受压神经节段的支配区剧烈疼痛。病人 49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主诉上肢疼痛呈电击、灼热或针扎感,颈倍位置不当,疼痛加重。 1(1(2 中央型: 此型没有脊神经受压症状,而出现脊髓双侧受压症状,如运动障碍、步态笨拙、走路似踩海棉状,以至卧床不起、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退或消失、病理反射阳性、痛觉丧失、浅层感觉、触觉均有不同程度改变,咽部有时出现紧张感,呼吸时有不顺感,严重者可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 1(2 影像学检查 1(2(1 X线检查: 正位片提示是否有椎体侧弯、移位、关节间隙是否等宽、棘突是否有左右旋转移位、棘突的上下间距是否等宽。侧位片可提示生理曲度是否变直、反张、成角,是否有椎体前后滑脱,斜位片可提示椎间孔的大小变化。 1(2(2 CT检查: 根据表现为两侧椎间孔不等大,钩椎关节有骨刺,或一侧椎间盘突出。脊髓表现为后方有较大的椎间盘突出,硬膜囊明显受压,脊髓容积减小,椎管径变小。严重的有黄韧带肥厚可达5mm以上。 1(2(3 CTM检查: 可提示蛛网膜间隙不等宽、脊髓变扁变小、蛛网膜间隙变窄或消失、后侧间隙仍保存、椎管容积变小、脊髓与蛛网膜间比例减少,可见腹侧有大的密度减低影,有时可见钙化的后纵韧带影。 1(2(4 MR检查: 可提示矢状椎管明显变窄,椎间盘突出,硬膜囊或脊髓受压。与椎旁硬膜外静脉对比可显示有骨赘和钩椎关节病变,硬膜间隙变窄或闭塞,横断面硬膜囊移位,两侧椎间孔不对称。 1(3 特殊检查: 1(3(1 颈椎负压试验(压顶试验)阳性。 1(3(2 脊椎张力试验(屈颈试验)可引起下肢症状加重。 1(3(3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2 治疗 2(1 针刀松解术: 选患椎的前后关节囊,前后斜角肌与患椎连结点,椎间孔、患椎上下棘间韧带及肥厚的黄韧带、横突间肌、枕骨大孔边缘之环椎后膜、环椎上缘、环椎横突两侧上下缘、枢椎棘突上缘,枢椎两侧上下缘以及椎体周缘压痛点,紧贴骨面刺切3-6针刀,彻底松解,术后创可贴外敷2-3天。 3 治疗标准 3(1 显效:指临床症状消失、活动自如,恢复正常工作,拍片对照病变椎体恢复正常位置。 3(2 好转:指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运动过量时有轻微症状表现,但休息时症状消失,拍片对照基本正常。 3(3 有效:指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时轻时重,轻常反复,拍片对照有所好转。 3(4 无效:指临床治疗后无明显改善。 4 结果 显效35例,好转1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8%以上。 5 体会 颈间盘突出是由于长期的慢性劳损,急性损伤,导致颈段力学发生不正常的改变所致,使椎体周围软组织变性挛缩、粘连、缺血,导致由盘变性而诱发。长期的软组织损伤挛缩,导致颈段力学的平衡失调,持续痉挛的软组织可以把椎体拉向紧张的一侧,使椎体处于失稳状态,这时期如果不加强防护治疗的话,可能导致每况日下,症状加重,严重时可钙化、骨化、黄韧带增厚,最终导致的症状复杂化,临床治疗以慢性病为主。关于针刀治疗方法的机理,主要是解除紧张痉挛的组织促使颈段力学的失衡,得以恢复,症状就可以缓解,这是我自己一点体会,本人通过几年来临床体会到,此方法简便,疗效快,效果好,疗程短,无副作用,不开力,不流血,无痛苦,使患者免受手术开之苦,不适为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50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针刀加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100例的体会 常保存 (葫芦岛市长征门诊部) 【摘要】目的:观察针刀为主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影像资料找出相应治疗点或以敏感压痛点的治疗点按针刀常规方法治疗,并配合药物注射,术后颈椎管牵引,结果:痊愈占80%,好转占64%,无效62%,总有效率98%,结论:针刀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具有简便,见效快,疗程短疗效可靠的优点,是值得临术应用的好疗法。 【关键词】:针刀 穴位注射 颈椎病 颈椎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但其影响着病人的工作,生活,传统治疗效果不佳,我们应用针刀疗法联合穴位注射牵引等方法治疗100例,均获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术资料 1(1一般资料:100例中,男48例,女52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10天,最长20年,发病原因有落枕的患者25例,外伤史患者15例,无明显原因患者60例。 1(2分型:枕动脉型28例,神经根型25例,脊髓型2例,交感型15例,混合型10例,软组织型20例。(软组织型为影像学无阳性改变者)。 1(3影像学检查:100例患者,其中椎体骨质增生者25例;颈椎生理弯曲变直者30例;椎间孔疫狭窄者20例,椎间盘突出者25例,病变部位以颈3、4、5、6椎体节段者较多。 2 治疗方法: 2(1针刀治疗 取颈部前屈位,情绪放松,找好敏感压痛点,同时可根据影像资料找出相应治疗点,用四号针刀按针刀八法施治,操作轻柔,明快,避免损伤神经,血管,脊髓。 2(2穴位注射 将配制好的药液进行穴位注射(药物配制:2%利多卡压注射液4ml,维生素B注射液25mg,当归注射液12 2ml,醋酸曲安奈德 注射液10mg,654-2注射液3mg,维生素B注射液50mg,再沿原我城建局垂直进针,推入药液各1ml,注射完毕后,创可贴覆盖针眼。 2(3牵引 用枕颌而进行颈椎牵引,牵引力为12kg至18kg,持续30分钟。 3 治疗结果 (1)临床治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一年内未见复发)80例占80%。(2)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14例,占14%。(3)好转:(主要症状减轻)4例,占4%。(4)无效:(症状稍有减轻或无明显改善),2例占2%,总效纺为98%。 4 讨论与体会 颈椎为头部与躯干之枢纽,周身气血之通道,诸多经脉由头而通过颈部到达周身。颈椎病的原因,1、生物力学平衡被破坏,2、软组织变性,使颈部气血,经络受阻,经脉拘摩。在治疗上,应追根求源从软组织着手。 引进针刀治疗颈椎病后,可对病变软组织韧带关节囊等行针刀松解,分离,穿透等手法治疗,能破散病结,缓解局部组织痉挛,使血管神经的压迫得以解除,同进再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使经络疏通气血畅通,使颈椎生物力学平衡得以重新建立,通过自身修复功能,使突出的椎间盘回纳,针刀刺激产生的机械能转变为热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并能调节人体信息反应系统的功能紊乱,减少疼痛因子的产生。 联合穴位注射疗法,具有针刺和药物质双重作用,药物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可消除原来的无菌性炎症,又 51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可加速经针刀切割后的瘢痕软组织的吸收,利多卡因注射液可阻断神经传导,有明显的镇痛作用,645-2注射液,当归注射液可活血化淤止痛,消肿,通经并呆有效消除针刀的复损伤,进一步改善局部微循环,维生素B注射液具有营养神经,促进组织再生作用。 12 按摩配合25,当归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赵际松 罗 渊 王洋俊 (湖北医科大学 武汉 430071) 【摘要】 目的:肯定当归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方法:设治疗组:按摩+静滴当归注射;对照组:只按摩不加当归液注射;结果:治疗组治愈占53.9%,有效率占98%,对照组治愈占14.4%,显效占17.6%;结论: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常规疗法. 【关键词】按摩、颈椎病、当归注射液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由于颈椎间盘病变节段不稳定,或外伤诸因素造成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邻近的神经与其它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多见,本文报道的34例(治疗组),治疗最长时间为3个疗程,最短为7d,平均有效天数在15d左右,获得了较理想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治疗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73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3a。常规组34例:男19例,女15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4a。 临床表现: 自觉症状,颈项部强痛酸胀活动受限。颈椎横突两旁有压痛点,常有头昏、眩晕、恶心、视物不清、耳鸣、行走欠稳,当颈部处于某一位置时,上述症状加剧,严重的甚至卒倒。 X线片加脑血流图检查:68例病人全部拍摄颈椎正侧位片,有8例加照颈椎斜位片,其中X线片示C3~C7骨质增生肥大的66例,生理曲线变直的60例,有8例报告提示黄韧带钙化、脑血流图示,椎动脉供血不足有50例,18例提示部分供血不足。 2 治疗与结果 2(1 治疗组 2(1(1 传统康复 先按摩:病人取坐位,头前微屈、充分暴露颈部,医生用右手或左右拇指交替用传统的中医一指禅手法,沿颈椎横突两旁自上而上来回推按,使颈部皮肤潮红为度。然后,用推、掐、搓、点拿等手法,在C3~C7部位进行治疗:点按天宗、肩井、内外关、哑门。整个按摩手法下来,使病人颈部舒服,活动自如。 2(1(2 药物康复 每次按摩治疗后,静脉点滴25,当归注射液,1次,d( 2(2 对照组 只按摩不加当归注射液静点。 2(3 治疗结果 2(3(1 疗效评定 治愈:体征消失,活动自如,恶心、眩晕改善,颈部功能恢复,生活自主。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颈部劳累后轻度强痛不适,活动不受限制。好转: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颈项部强痛酸胀、眩晕、恶心基本减轻,颈部活动自如。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2(3(2 结果 见表l 表1两组颈椎病(椎动脉型)治疗结果比较 组别例数(n) 治疗(%) 显效(%) 好转(%) 无效(%) 有效率(%) 治疗组 34 18(52.9) 11(32) 4(11.7) 1(0.41) 98 常规组 34 5(14.4) 6(17.6) 9(36) 14(36) 64 表1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治疗时间为1,2个疗程,常规组的疗效为64,,治疗时间为3-552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个疗程,治疗组总疗程,较常规组疗程短,治疗组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表明按摩加25,当归注射液的疗效明显高于常规治疗方法。 3 讨论 颈椎活动范围大,易发生慢性劳损,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及骨关节逐渐发生改变,此外,外伤及内分泌因素与本病有关,其病理改变有:椎间盘突出与椎管狭窄刺激压迫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椎间盘变导致相应节段不稳定骨质增生,加其它因素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血管痉挛,从而影响到脊髓及椎动脉供血。外伤后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反应也可以对神经及脊 髓产生刺激。祖国医学则认为,颈椎长期感受风、寒、湿邪合而为痹、痹阻颈部经络,阻滞脉络不通所致。颈椎患者平时不注意颈部正确姿式,卧床看书、看电视,伏案工作时间长等原因,久之则会生此病。 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要与心绞痛典型发作相区别,心绞痛是急性暂短性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常由劳累或情绪激动诱发颈椎病,也能压迫神经根引起心绞痛,但表现为持续性钝痛伴阵发性锐痛,可向左肩及左上肢放射,在头部施加压力可使之加剧,限制颈部活动时则使其缓解。但值得注意的是椎动脉型颈椎病常与心绞痛同时出现在一个病人身上,因此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必须结合X线片及临床体征综合判断。 按摩加25,当归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这是因为当归具有抑制血小板聚体作用,抑制血小板5-羟色胺的释放和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阿魏酸钠是当归中抗血小板聚集的有效成分之一,当归能拮抗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痉挛,并可增加脑、冠状和外向血流、降低血管阻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当归的水溶部分能分离阿魏酸,丁二酸、烟酸、尿嘧啶腺嘌呤等5种成分,溶于石油醚部分分离出正丁烯和蒿本内酯两种成分。我们认为25,当归注射液同样可以改善颈部的血液循环,扩张颈部椎动脉血管,改善颈肌循环及颈肌营养,有利于颈部功能的恢复。 本组资料表明,治疗组治愈率为52.9,,有效率为98,,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率14.4,,显效率17.6,),肯定了25,当归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实际作用。 针刀刮痧疗法治疗颈椎病 李佶庆 王培媛 (大连市中心医院刮痧科 116033) 【摘要】目的:观察针刀结合刮痧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刮痧疗法;2(针刀闭合术。结果:治愈125例,显效18例,有效7例。结论:刮痧结合针刀闭合术,可提高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颈椎病 刮痧疗法 针刀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ive that the acupotome cured the cervical vertebra disease combine to “Gua Sha”(Methods.1(Gua Sha methods.2(The acupotomy(Results Gua Sha combine to the acupotomy,may be raise the clinical effective of the cervical vertebra disease( 【Key words】cervical vertebra disease Gua Sha methods acupotomy 针刀刮痧治疗颈椎病: 先以颈部的督脉和膀胱经对颈椎进行刮拭治疗。对颈椎的不同椎节部位的病变,必然呈现出痧斑改变,为施行针刀手术的部 位选择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运用针刀刮痧疗法,共收治颈椎病150例,其中痊愈125例,占83(3,:显效18例,占12,:有 53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效7例,占4(6,:总有效率100,。 针刀疗法和刮痧疗法,二者结合运用更能提高针刀临床治疗效果,共奏开痹通塞,畅通气血,达到治疗目的。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由于颈段脊柱的慢性劳损、外伤或老年脊柱退行变引起的颈段血管神经继发性病变。多发于中老年人,是临床常见病和疑难病。笔者从2001年——2003年,采用刮痧后再用针刀治疗。共治疗颈椎病150例,结果痊愈者125例,占83(3,;显效18例,占12,;有效7例,占4(6,;总有效率100,o 1 临床资料 在150例病人中,男性87例,女性63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18岁。 30岁以上120例、占80,,29岁以下30例,占20,。有不同程度骨质增生116例,占77,,无骨质增生的34例,占 23,o病程最短者l周,最长者:2O年,2—5年者较多见。 2 诊断方法 颈椎病的诊断除自觉症状 (颈部不适或活动不灵,头晕头痛及上肢麻木,活动受限等)主要根据x射线拍片诊断。另外,用手触摸颈部受累部位,注意颈椎排列顺序及软组织有无痉挛、萎缩、皮下出现的圆形、条索、扁平等各种反应物。以上这些都可以作为医生的临床诊断依据。同时,也是疗效判定的一个重要指标。 3 治疗方法 3(1 刮痧的方法 患者取端坐位,头略前倾,颈部伸展暴露。选颈部正中线的督脉经和膀胱经,然后在每条经脉线上涂擦刮痧油,在涂抹的皮肤上,刮痧板以45?的倾斜角度,平面朝下沿着一定的方向进行刮磨。一般由上而下,有内及外依次顺刮,其刮面沿颈部尽量拉长,刮至皮肤发红充血,出现紫红色的斑点或斑块,每个部位一般刮拭1-2分钟,次数30-40次。术毕将油擦净,再行针刀治疗。 3(2 针刀疗法 让患者骑坐在椅子上,术者站立于病人背后,在颈椎体横突前结节或后结节,结合刮痧后所出现的淤斑,寻找压痛点或硬性结节,做好标记,常规消毒皮肤,此处即为进针刀点。在横突末端和横突平面垂直进针刀,使刀口线和颈棘突线平行,直达骨面。将刀锋调至前结节或后结节,然后将针体倾斜至45度角,先纵后横行剥离。再调转刀锋使刀口与肌纤维平行垂直,行切割剥离2—3下出刀。(在施术时注意针刀不可下滑,严防刺入关节腔刺伤脊髓)压迫针孔片刻。以创可贴敷于针口,严防感染。 4 疗效判定标准 4(1 自觉症状完全消失,各种反应物完全消散,功能完全恢复为痊愈。 4(2 自觉症状部分消失,阳性反应物基本软化消散。功能部分恢复者为显效。 4(3 自觉症状少部分消失,阳性反应物有所软化,功能少部分恢复者为有效。 4(4 自觉症状无好转,阳性反应物未见软化消散,功能无恢复者为无效。治疗一疗程3次,每次间隔7天,为判定标准。 5 治疗结果 150例颈椎病患者,病情较重者可3天一次,一般情况间隔7天治疗一次,三次一疗程。结果痊愈125例,占83(3,;显效18例,占12,;有效7例,占4(6,,总有效率100,。 6 典型病例 王xx,男,63岁,退休工人,2001年7月16日就诊。主诉:“近1个月来,颈部活动不灵,伴头晕,走路不稳,如在行路时猛一转头,则头晕加重,站立不稳。曾有数次因此而跌倒。近3个月来,看电视看报一般超过5分钟,则头昏加重。平素血压170,95nnntlg,心肺无异常。血脂,胆固醇,血液粘度均在正常范围内。临床检查见,颈5、6椎体条索样硬结肿大。作颈椎CT提示,第5、6椎间孔狭窄,第6、7椎体骨质增生。临床诊断2(1)、颈椎病;(2)、颈椎间孔狭窄。一次性治疗后,头晕头昏明显减轻,血压正常。3次治疗后,颈部活动正常,头脑清晰,左右快速转头,看报、看电视都无明显不适感。检查所见,54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颈椎 条索肿物完全消失。于2001年8月23日做颈椎CT复查,颈5、6椎间孔狭窄明显改善,迫访至今疗效稳定。 7 体会和讨论 颈椎病中医称为骨痹,痹者乃风寒湿气杂至而为痹。痹者又为气血不通,不通则痛。笔者从数年的临床中总结,凡是年龄在35岁以下和短期患病者,大多有感受风寒的经历,长期伏案致使颈肌固定劳累,也是颈椎病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原因都会造成颈部血液循环不畅。刮痧疗法是中国的传统医学疗法,在诸多疾病治疗中,行之有效,能够疏通经络畅通气血。不同的疾病,则会出现不同的痧色和痧形的改变。在颈部刮痧后出现淤斑,多为病理性结节和椎体病理性改变之处,也为针刀手术部位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针刀刮痧二者合用,共奏开痹通塞、行气活血,达到治疗的目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王润培 秦怀玉 (山西省孟县中医院 045100)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刀综合方法治疗本病;结果:765例中,共治愈406例。结论: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疗效尚可。 【关键词】颈椎病 中西医结合 针刀 Observation for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eating cervical spondylopathy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Wang Runpei ,Qin Huaiyu 【Abstracts】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eating cervical spondylopathy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Method: adopting the acupotome complex treatment to heal cervical spondylopathy. Result: 406 cases in 765 are cured. Conclusion: using the complex treatment to treat cervical spondylopathy, the curative effect is passable. 【Keywords】 cervical spondylopathy;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cupotome 颈椎病近年来发病率不断提高,且发病年龄不断提前,有资料显示,国内发病率为17.3%。本院自开展颈肩腰腿痛专科6年来,共收治颈椎病患者765例。采用:针刀术、牵引、推拿、药物滋养神经等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优良率占85%以上,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765例,其中神经根型281例,脊髓型107例,椎动脉型202例,交感神经型98例,混合型77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2岁,病程最长16年,最短2周,平均病程3个月。所有病例都通过各种不同的检查,如:X光、CT、MRI,并且与临床表现相符。 1(2临床表现:765例患者的主要症状及阳性体征见表(一)。 2 治疗方法: 2(1针刀术:患者采取坐位低头位,在颈部用龙胆紫对压痛点及变性软组织做一记号,一次2-3个。通常治疗部位有:枕骨隆凸,枕下项线,颞骨乳突下缘,各颈椎棘突,横突,冈上窝,冈下窝,喙突,肩胛骨脊缘等。一次可选2-3个治疗点。常规消毒后,铺单,按针刀四步进针法进针,先行纵行疏通剥离法2-3下,再行横行剥离法2-3下,出针。常规按压针孔1分钟,术毕包扎。并用颈围固定颈部起保护作用,3日后方可解除固定。每周一次,三次为一疗程。每次术后,第二日晚用食醋敷手术部位10-15分钟,连用5天。 55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2(2推拿术:术后即刻施行、手法以“摩、揉、搬、点”四种理筋正骨手法,每种手法2-3遍,交替进行,点按颈部穴位及百会数十次,最后采用颈椎旋转手法,可听到弹响声音即可,不必反复旋转颈部以防加重关节面磨损及加重病情发展。 2(3牵引术:选用天津医疗器械五厂SS-124-TDRI型微机控制牵引床,采用B型间歇牵引方式牵引,牵引重量为5-10kg,取坐位牵引,时间为20分钟/次/日,术毕稍作休息,方可离开。 2(4药物治疗:采用山东大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颈痛宁冲剂或河北承德中药厂生产的颈复康冲剂及10%GS300ml;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点,连用1周,维生素B1注射液50mg,维生素B12注射液500ng,隔日一次,肌注。一个月为一疗程。 3 治疗结果: 根据1984年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桂林会议确定的诊断标准。对765例患者,采用函调或随访两种形式追踪观察6-24个月。结果如附表(二): 4 讨论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引起颈椎骨关节,软骨及周围韧带、肌肉、筋膜等损伤而继发刺激或压迫了颈部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并发出的临床症状。我院采用针刀术、推拿、牵引等治疗颈椎病收到卓越疗效。 针刀对慢性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有着特殊的认识弥补了一般手术的不足。它的优点在于解决了手术与手法不宜解决的结疤、粘连等问题,并可直达病变所在,构解粘连,解除被压迫组织,纠正关节力平衡,从而达到治愈目的。对较重的脊髓型颈椎后期患者,应建议其手术治疗。本组病例中有5例脊髓型病人行手术治疗。注意针刀刺入勿深,以防损伤椎动脉等。 牵引是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可增大椎间隙,改善脑的血液特环,纠正关节平衡失调,解除对神经及脊髓的压迫,调整小关节错位。 推拿:颈部推拿能够松解颈部肌肉和韧带,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纠正小关节面错位,扩大椎间孔,解除压迫,从而使颈椎达到内外平衡。 应用颈痛宁或颈复康冲剂,有活血通络,散风止痛,对头晕、脑供血不足,麻木,疼痛效果较好。丹参注射液有活血、化瘀、止痛,改善外周循环障碍,扩张血管从而缓解对交感神经的冲激,清除椎基底动脉痉挛,缓解症状,应用维生素B1、B12注射液能促进神经组织的恢复,增强对致病因子抵抗力,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诸法综合应用,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短疗程,值得中小型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施杞.要重视对颈椎病的研究.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9,7(1)1 [2]胡汉达,王秋泰.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中华外科杂志,1984,22(12)719 [3]朱汉章,柳百智.针刀临床诊断与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147 附表(一):临床症状及体征表 症状体征 例数 比例 颈肩部疼痛与不适 583 76.2% 上肢疼痛与麻木 317 41.4% 血压异常、冠心病 89 11.6% 头晕、头痛、视物模糊 108 14.1% 波及心、脑血管 82 10.7% 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病 52 6.8% 植物神经紊乱 55 7.2%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319 41.7% 椎间孔挤压试验 243 31.8% 56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巴彬基征 43 5.6% 霍夫曼氏征 29 3.8% 附表(二):治疗结果调查表 例数 类型 优 良 好转 差 神经根型 158 92 24 7 椎动脉型 111 68 18 5 交感神经型 52 52 7 12 脊髓型 47 55 5 混合型 26 26 14 针刀疗法治疗颈椎病40例临床观察 张新建 (河南省鲁山县人民医院 467300) 【摘要】目的 探讨针刀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40例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在颈部棘突向及棘空旁 1-2公分处寻找压痛点或结节,以针刀行剥离松解,每5日治疗1次,3次为1疗程,一般1-2疗程。结 果 痊愈26例,显效12例,有效2例。结论 针刀疗法治疗颈椎病疗效好,治疗快,疗程短,治愈率高, 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刀疗法 颈椎病 Clinical observation for treating 40 cases cervical spondylopathy by acupotomy Zhang Xinjian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be into the curative effect of acupotomy for treating cervical spondylopathy. Methods: according to 40 cases’ clinical manifestation to look for the point of tenderness or the tubercle at and beside the jugular spinous process 1~2 centimetres, ablating and lysing by acupotome, treating one time every 5 days, three times is one period of treatment and 1~2 periods of treatment is popularly enough. Results: 26 are cured, 12 shows effect and 2 are effective.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acupotomy to treat cervical spondylopathy is perfect and fast. The period of treatment is short and the cure rate is high, so it is worth developing. 【Keywords】 acupotomy cervical spondylopathy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临床症状复杂,其发病与颈部的慢性劳损有关。在颈椎病的治疗中, 我们采用针刀直接松解其软组织的粘连、挛缩、结疤、疏通气血的运行,配合药物局部注射加强疗效,同 时用整复手法纠正颈椎的错位,恢复软组织的动态平衡,治疗颈椎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40例病人均为门诊病人,男,34例,女,6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28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 3个月。其中颈型8例,神经根型20例,椎动脉型6例,交感神经型2例,混合型4型。 2 临床表现 2(1 颈型:颈部疼痛不适,活动受限。 2(2 神经根型,颈部后头部疼痛及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多为一侧或双侧。 57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2(3 颈动脉型,头晕、头痛、视力障碍、重者出现一时性昏厥。 2(4 交感神经型,颈部不适,伴有胞闷,心律不齐,头目昏花,咽部不适等。 2(5 混合型,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病症同时存在者。 3 临床诊断 3(1 有上述类型表现。 3(2 触诊:根据受损节段重点触摸,颈段棘突的偏歪,横突的高低不等,明显的压痛点,条索状或结节。 3(3 X线:侧位片上有双突影,双边影,生理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等表现。正位片,棘突偏歪,钩椎关节和椎间关节变窄,左右不对称。斜位片:椎间孔变形骨质增生。 3(4 排除肿瘤、结核以及可引起骨质改变的病症。 4 治疗方法 定位:患者俯卧位或座位颈部稍前屈,在颈部棘突间及棘突旁1-2公分处寻找压痛点或结节,并分别用龙胆紫药水做好标记作为针刀的治疗点,一般一次选择2-4个治疗点。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洞巾。按针刀的四步进针法操作,刀口线和肌纤维,神经血管平行。针刀到骨面或硬结处时,先纵行剥离数刀,再横行铲除数刀,出针后压迫片刻不出血为止,可在治疗点上注入镇痛液2-4毫升(2%利多卡因、维生素B12、强的松龙、蒸溜水混合液)处敷创可贴,每五日治疗一次,三次为一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对颈椎有微小错位者,在针刀术后即可先牵引20分钟,再进行颈椎旋转复位手法复位。 5 疗效观察 5(1治疗标准:(1)各型颈椎病临床症状消失。(2)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3)有效:临床症状有明显减轻。(4)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变。 5(2疗结果:痊愈26例,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0例。 6 讨论 颈椎病其发病原因为退行性病变,当颈椎由于受到外伤、劳损、风寒、湿邪侵袭等因素造成局部粘连、挛缩、结缔组织纤维化骨骜形成等均可引起颈部力学的改变,造成颈部痛疼。颈椎不稳椎体移位,生理曲度改变,椎间隙变窄等现象形成颈椎病。 在治疗颈椎病时,首先找准压痛点或结节条索状,这都是针刀的治疗点,对痛点进行充分的松解粘连和挛缩,疏通改善血液循环,同时采用辅助小剂量的镇痛液,痛点注射可缓解术后的疼痛,对软组织无菌性炎症起到直接的消炎镇痛营养组织的作用,对微小的错位采用整复手法定点准确,针对性强,操作简单,能有效的调整椎体的错位,恢复其力学的改变,使其恢复正常的动态平衡,解除对神经根、血管的刺激或压迫,从而使临床症状迅速缓解或完全消失,针刀疗法颈椎病疗效好、治疗快、疗程短、治愈率高,值得大力推广。 针刀辩证论治颈椎病60例 11112李江舟 竹青 金哲 张幼宏 杨喜宏 (大连市65711部队医院 116500 辽阳市65521部队门诊 111000) 【摘要】目的 讨论针刀的“针”与“刀”结合,应用辩证取穴治疗颈椎病效果。方法 常规取穴与循经取穴相结合,分型辩证治疗。结果 统计60例,痊愈25例,有效35例,有效率100%。结论 针刀在辩证论治治疗颈椎病的应用中,充分发挥针与刀的结合作用,效果确切有效。 【关键词】针刀 辩证论治 颈椎病 Treating 60 cases cervical spondylopathy by acupotome based on differentiation of symptoms Li 58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Jiangzhou ,Jin Zhe ,Zhou Qing ,Zhang Youhong 【Abstracts】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pin” and the “knife” and the effect of treating cervical spondylopathy by dialectically choosing point. Method: combing routine point selection and corresponding meridian point selection to treat and diagnose based on typing. Result: 25 cases in 60 are cured, 35 are effective and the effective rate is 100%. Conclusion: the acupotome has given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combining the pin and knife in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cervical spondylopathy based on differentiation of symptoms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is exact. 【Keywords】acupotom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based on differentiation of symptoms; cervical spondylopathy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或颈臂综合征,多因颈部软组织损伤或发生退行性变,压迫或刺激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和颈部软组织引起系列临床指征和体征的一种慢性疾病,是临床多发病。我院疼痛门诊自2002年1月-2002年12月运用针刀方法,辩证治疗此疾病60例,随访1年,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其中体力劳动者15例,非体力劳动者45例;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79岁,平均48.8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0年,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颈椎病临床症状及X征CT片相符合程度,确诊后分为两组:颈型10例,神经根及其他型50例;其申颈型10例中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45岁;神经根型50例中,年龄最小者30岁,最大者79岁。此60例患者中有34例有习惯“落枕史”,其中颈型10例,神经根型24例。 2 治疗方法 2.1 选取主穴 先根据临床症状,在病变部位触按找寻压痛点、条索、结节等阳性点并逐一标识,定为主穴。 2.2 循经取穴 根据所找寻阳性点规律,循经取穴,选取配穴。 2.2.1 颈型颈椎病 主穴:肩胛内上角、风池、C2-7横突。配穴:可选用大椎,华陀夹脊穴等多在足太阳膀胱经走行的穴位。 2.2.2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主穴:肩胛内上角、肩宗、风池、C2-7横突、臀风、大惟。配穴:可选用肩井、曲池、华陀夹脊等多在手三阳经筋与足太阳膀胱经上走行的穴位。 2.3 针刀治疗 选取主穴后,按针刀治疗方法中“刀”法,逐一消毒、治疗。选取配穴后,按针刀治疗方法中"针"法。得气后行针。 2.4 以上治疗7天为一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3.1.1 痊愈:疼痛及主诉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恢复。 3.1.2 良好:疼痛消失或减轻,主诉症状减轻,关节功能良好。 3.1.3 有效:疼痛减轻,主诉症状减轻,关节功能改善。 3.1.4 无效:症状与体征均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 本组痊愈25例占41%。良好及有效35例占59%。无效0例。本组有效率100%。颈型颈椎病的10例患者均一次治愈。 4 注意事项 4.1 行针时,密切观察患者表情,防止晕针。 4.2 针刀治疗后,嘱患者保暖,并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 5 讨论 《灵枢?九针论》中“五劳所伤,久视伤血„„是谓五劳所伤”。颈椎病患者多见于办公室工作人员, 59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多因长时间低头、屈颈、久视等而致使颈椎周围的肌肉韧带受到异常的牵拉,造成慢性劳损。同时,劳损又导致受损肌肉保护性痉挛,又加重肌力的平衡失调。失调的经筋又进一步加重劳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出现系列征象?。本组60例患考中有34例有"落枕"症状,临床上,颈椎病可导致落枕症状,相反"落枕"病也可导致颈椎病的产生,二者绝无界限,且可相互转化?。此二点,为临床辩证论治提供有力的论证点。 针刀在治疗此类病症中,充分体现针刀的“刀”与“针”的作用。选取主穴时所采用的肩胛内角、风池、C2-7横突等既是"落枕"病常见的损伤点,又是颈椎病中劳损经筋结筋点、痹痛点,针刀的切割、剥离可解除筋痹痛点的结节、索条,解除肌肉痉挛。 《灵枢,经脉》认识到“膀恍,足太阳之脉„„是主筋所生病者„„头囟项痛”。《灵枢?经筋》更明确为:"手太阳之筋病„„绕肩肿引颈而痛"?。鉴于此我们在临床选配穴时多选用足太阳膀胱经、手三阳经筋穴位,充分发挥针刀的“针”之作用,主穴与配穴相互表理使针刀的“针”与“刀”作用在此相辅相成,既能患者除“标”又能治“本”,帮作用甚好。 参考文献 [1]薛立功.张海容著,经筋理论与临床疼痛诊疗学.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37 [2]宋一同编审,颈椎病.第2版.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118 针刀闭合性松解术治疗颈椎病182例 潘春林 (海南海口市海军92830部队直属门诊部 570208)) 【摘要】目的:报告针刀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针刀闭合术;2(手法;结果:优154例,良15例,可9例;结论:针刀配合手法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突出。 【关键词】颈椎病 针刀 手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port the clinical effective that acupotome cured 182 cases of the cervical vertebra disease(Summary Methods 1(The acupotomy;2(Massage(Results 154 cases was excellent,15 cases was notable,9 cases was effective(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ive is marked that the acupotome cured the cervical vertebra disease combine to massage( 【Key Words】cervical vertebra disease acupotomy massage 针刀闭合性松解术是以中医针灸理论和西医外科理论融为一体再创造而形成的一种创新医学手术方法,针刀技术操作以针刀刺入皮肤皮下组织,逐层深入到病灶部位,(或穴位深度),在确定的安全区进行多种松解剥离的手术方法,能够实现外科手术所能达到的治疗效果,使过去认为不治或难治的疑难症变为可治、易治,复杂变为简单,难治变为速愈,受到患者欢迎。本组182例颈椎病病例治疗表明,该疗法创伤小、见效快、疗程短、痛苦小、治愈率高,无并发症,疗效可靠。 1 临床资料 本组182例均为门诊病人,男102,女80,年龄最大72岁,年龄最小32岁,其中35-65岁之间的152例,所有病例均有家医院诊断颈椎病病史资料,接受过其它疗法而未愈者,病程3-32年。根据临床症状分型,颈肌型12例,神经根型43例,椎A型55例,交感神经型20例,脊髓型10例,混合型42例,根据针刀医学分型:环枕筋膜挛缩型32例,钩椎关节旋转移位型122例,环齿关节错位型8例,颈椎间盘突出型10例,钩椎关节侧方移痊型10例,所有病例均作X光正侧位片检查,其中38例加拍张口位,132例加拍双斜位片,52例作颈椎CT或MRI检查。其中环齿关节错位型开口位片上见齿状突偏歪,齿状突与侧块间60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隙两侧不等宽,8例见韧带钙化影,钩椎关节称位型颈椎病正位片C—C椎体两侧模糊,棘突偏歪,侧位36 片关节突间隙出现双边影,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弓,环枕间隙明显变小。斜位片示病变椎间孔后上下关节间隙变宽呈分离状,椎间孔成亚铃状或蚕豆状。部分病例椎体后缘骨质增大。 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均采用颈椎后路针刀闭性松解术和针刀医学手法治疗。 2(1 定位:根据患者主观症状及客观检查阳性反应点及X光片结果或相关穴位定术点。 2(2 操作方法和关键部位要点: 患者取坐位,双手交叉放置于治疗床上,前额伏于手背上,1%龙胆紫定点,严格消毒后,铺洞巾,用朱汉章针刀,按针刀四步进针法施术,操作要细心,对松解病灶处必须有精确的解剖认识和掌握,如黄韧带松解术,由于颈椎黄韧带宽而薄,入刀深度最好能控制在黄韧带厚度的1/2处,不要突破或完全切断黄韧带,在进针刀过程中,可遇到两种较大阻力,为棘间韧带和黄韧带之故,若棘间韧带有慢性损伤或硬结者要一并松解开,一旦刀锋突破黄韧带后,刀锋下出现“落空感”,即说明刀锋已进入椎管内硬膜外腔,此时不可轻易深刺,紧接“落空感”后,再遇到柔软阻力时,即说明已触击到硬脊膜处,病人此时可能出现上下放散的酸胀或麻感,切勿再深刺,应缓慢退到黄韧带所需松解部位,可避免针刀可能造成的脊髓损伤。黄韧带致皮肤的大致距离,瘦小者3—4cm,一般者4.5cm,胖大者6cm。再如风池穴松解术,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与枕骨和第一颈椎之间正中的风府穴相平。定位在胸锁乳头肌和斜方肌止点部位的凹陷中,浅层有皮肤、枕小神经、颈肌、枕大神经及枕动脉,深层为头夹肌,环枕后膜,蛛网膜下腔,脊髓上端延髓下端,布有枕动静脉分支,枕小神经分支,枕大神经为第二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其穿斜方肌腱膜及项深筋膜至皮下出口处在枕到隆突与C棘突连线的中点,距正中矢状面红2.5cm,枕小神经穿出筋膜点距正2 中矢状面约5cm,枕小神经由CC分支构成,临症检查,颈性头痛,该穴均有压痛,该穴在针刀治疗颈性23 眩晕,视力障碍等多种颈椎病有显著疗效.针刀冶疗时,刀锋压在进针刀点处,使针刀与枕骨平面垂直进行,刀口线和颈椎棘突顶线平行,到达枕骨后,调转刀锋,使刀口线和颈椎棘突顶线垂直探索到枕骨大孔边缘,切开环枕后膜1—3刀,针刺深度不超过4cm,可避免损伤小脑延髓。 2(3 针刀医学手法治疗,针刀术后,根据病情作牵引,或对抗牵引手法复位或两点一面仰卧复位。一周后,根据病情,未愈再治疗松解一次,本组最少治疗一次,最多松解4次。术后先制动后配合适当活动及部分局部注射自配消炎松解液。 3 结果 3(1 疗效评定:优: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恢复原工作。良: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仅于劳累后有轻微症状,能恢复原工作。可:症状体征有改善,对日常生活有轻度影响。差: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 3(2 结果 疗效 例数 优良率 优 良 可 差 1颈肌型 12 0 100% 2 4神经根型 38 2 3 0 93.02% 3 5椎动脉型 53 1 1 0 98.1% 5 4混合型 34 6 2 0 95.2% 2 2交感神经型 17 2 1 0 95% 0 1脊髓型 4 4 2 0 80% 0 61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4 典型病例 万XX,女,72岁,籍贯,湖北,职业,退休人员,头晕、头痛、胸闷、心痛、颈肩背痛、手麻痛二十余年。患者1979年开始出现头晕、头痛、胸闷、心痛、颈肩背痛、双手麻痛,病情反复,时轻时重,当地医院诊断颈椎病、冠心病。1999年3月和10月两次发生急性心肌梗塞,住院抢救治愈。发病二十余年来,历经中西医常规治疗,病情时轻时重,长期不离冠心病药物。2000年1月8日接诊,查:脉搏7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7/10kpa,心肺听诊无异常。查C、、、横突尖压痛,C、、棘突压痛,右2456256风池穴压痛,太阳穴及蝶囟区压痛,右枕大神经出斜方肌腱膜处压痛,T、、椎旁压痛,X光片示颈椎屈456 屈度变直,C、、、棘突偏歪,斜位片示椎间孔变形狭窄。经用针刀闭合性松解术治疗颈部及风池穴、2456 枕大神经出斜方肌腱膜压痛点、蝶囟区、太阳穴及椎旁压压痛点,并手法牵引复位治疗三次,全部症状体征全消,随防三年多,至今未复发,冠心病三年多也未用药,效果十分满意。 5 讨论 5(1 关于发病机理 颈椎病西医一般认为病因是颈椎间盘退变,颈椎骨质增生,韧带及关节囊的退变,肥厚等病变,刺激或压迫颈神经,神经根、脊髓、血管、交感神经和其周围组织而引起的综合症候群。 祖国医学归入“痹证”范畴。年老肝肾亏虚,正气不足,筋骨失养为发病内因,而感受风、寒、湿为引起本病的外因。主要病机为邪气羁留,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大多数病人经按摩颈部牵引,针刺消炎止痛药等保守治疗,都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但易复发,也有少数病人顽固不愈者,而主张手术治疗。 本组中骨质增生者1/4,这不能完全解释病人颈椎病是因为极间盘退变的骨质增生所致。根据朱汉章教授针刀医学理论,颈椎病的病因是由于颈部活动度大或不良姿势习惯,引起椎旁软组织劳损,炎变、粘连、疤痕挛缩牵拉或卡压神经血管。又因患者侧位肌群紧张,致动态平衡失调,导致椎体发生不同方向移位,神经血管受牵拉或卡压,移位的结果所致椎旁软组织劳损加重,造成恶性循环。第二是外伤直接引起椎体移位,又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引起椎旁软组织劳损,第三,由于长期低头伏案工作,颈椎曲度反向曲弓,椎体后缘,钩椎关节相应软组织被动牵拉,日积月累,造成慢性损伤,这种高应力长期作用的结果致使机体代偿性的产生钙质沉积在韧带与骨附着点的损伤处,引起骨质增生,在此基础上,椎体移位,造成椎管相对狭窄,同时刺激加重黄韧带呈代偿性肥厚,加重了椎管的狭窄,刺激挤压脊髓,颈椎间盘突出。引起脊髓的无菌性炎症反应,而出现脊髓型症状。由此可见,颈椎骨质增生不是颈椎病的病因,而恰恰是颈椎病过程中的一种病理反应,是颈椎动态平衡失调的代偿结果。 5(2 针刀闭合松解术的机理。保守治疗不能解决上述病理因素,包括按摩手法复位或牵引复位后,因为动态平衡失调的病理机制未解决,故易复发疗效欠佳。针刀疗法切开疤痕结节,松解粘连,可以达到:a可以直接解除部分病人因粘连对神经血管的牵引或卡压,b因椎体移位,软组织粘连,牢固地建立了新的异常曲度的颈椎曲线,针刀松解粘连后,有利于手法整复,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结构,又进一步的清除神经血管的骨性牵拉或卡压,c粘连松解后,改善局部血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加入药物进一步促进结疤粘连的纤维组织软化吸收,恢复颈椎软组织的正常功能,使动态平衡得以恢复。 上述治病机理用一生活常识加以说明,更有利于患者理解。由于动态平衡失调而导致的颈椎病,颈椎无论往任何方发生位移或旋转,其结果颇象被台风刮歪的树木,当歪斜的树木经历较长的时间生长后,会在歪斜的状态重新生长。其地下畸形力的根系也固定下来,如果此时要将歪斜的树扶正、长直,最好的办法是将树两旁的土壤松土,斩断其畸形力的根的牵拉作用,将树扶正培土、固定,树会重新正直向上生长。如若不松土断根,只用强力将树扶正,由于畸形力根的牵拉作用,树放手后还会斜倒。传统按摩牵引手法复位颈椎错骨缝之所以容易复发,其道理就在于没有从根本上解除导致颈椎病的粘连疤痕挛缩的动态平衡失调的畸形力的原因,如同只用强力扶正歪树而不松土断树畸形力根的牵拉作用,树扶正再放手又歪的道理一样。针刀闭合性松解术治病之妙,妙在从根本上解除致病因素,安全简便 ,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62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1] 孙国杰.针灸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 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63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针刀为主治疗颈椎病138例临床报告 12郭邦迪 简朝晖 (1( 陕西省崔家沟监狱罪犯医疗防疫总站 727101; 2(陕西省西乡县西关桔园小区穆家园113号 723500) 【摘要】目的:报道针刀为主治疗颈椎病138例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针刀闭合性松解术与颈椎牵引 与推拿手法相结合治疗138例患者;结果:显效81.0%, 总有效率96.0%.;结论:针刀为主治疗颈椎病, 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疗效较好,交感神经型次之,脊髓型较差。 【关键词】颈椎病;针刀 Clinical Report on 138 Cases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Being Treated by Acupotomology Mainly.Guo (Cuijia gou Jail Criminial Medical treatment Epidemic Prevention Terminal , Shanxi Bangdi Province)Jian Chaohui ( Xixiang county Xiguan Jieyuan small district Mujia garden 113 number, Shanxi Province) 【Abstract】Objective :To report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138 cases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being treated by Acupotomology mainly. Methods:138 cases were treated by Acupotomology close lossening operation combined with cevix traction and massage technique. Results :The markedly effective rate was 81.0%.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0%. Conclusion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Nerve root Neck type ,Radicula type and Vertebral Artery type were better.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Sympathetic Nerve types were secondly, and that of Spinal Cord type were worse. 【Key words】Cervical Spondylosis; Acupotomology 颈椎病是一种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而且十分痛苦的疾病,在诊治过程中,又由于其症状复杂,误诊率 高,加之传统疗法疗效欠佳,故目前对此病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笔者自1995年8月以来,采用针刀疗 法为主治疗138例颈椎病取得显著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 1 性别与年龄:本组138例中,男66例,女72例,31,50岁93例,51岁以上45例。 1. 2 病程与职业:病程最短1年,最长17年,其中病程1—5年65例,6—10年49例,11—17年24例; 脑力劳动者106例,体力劳动者32例。 1. 3 病史与类型:有受寒史者32例,劳损史者71例,落枕史者27例,外伤史者8例;颈枕型26例, 神经根型17例,脊髓型6例,交感神经型31例,椎动脉型53例,混合型5例。 2 诊断标准 2. 1 症状分型: 按压迫部位不同,分为六种类型。 2. 1. 1 颈枕型:以颈部疼痛为主,常有“落枕”病史,或枕顶部发作性掣痛,颈项强直,颈部功能活动 受限。 2. 1. 2 神经根型:颈部不适,酸痛,扭头不灵活,肩背部沉重感,手指或肩臂部麻木或有蚁行感。 2. 1. 3 脊髓型:四肢无力,四肢震颤甚至双下肢瘫痪或偏瘫。 2. 1. 4 交感神经型:偏头痛,视力模糊,睁眼乏力,半身酸麻,肢体发凉或灼热感,肢端疼痛,出汗异 常,心律紊乱或心动过缓,血压偏低,嗳气等。 2. 1. 5 椎动脉型:眩晕,视力减弱,幻觉,复视,晕厥,甚至猝倒。 64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2. 1. 6 混合型:上述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合并者。 2. 2 颈肩部在各肌肉起止点可触及相应的敏感痛点。 2. 3 颈部运动度可有不同程度的障碍,椎间孔挤压、叩击试验阳性,臂丛牵拉试验或阳性,并常规作踝阵挛检查,以排除早期高位脊髓压迫症。 2. 4 X线检查:颈椎生理前突减少、消失,或呈反常弯曲;环枕间隙前缘稍宽;椎间隙变窄,椎体后缘增生,大多在,之间。斜位片示椎间隙变形且变小,大多在,之间,还可示项韧带钙化。 ,,,,,, 符合上述指征三项以上者即可确诊。 3 治疗方法 3. 1 神经阻滞疗法: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 5毫升,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10毫克(上海产),维生素,注6 射液,,毫克,维生素,注射液 500微克+0.9%氯化钠注射液5毫升的混合液,在其压痛点及硬结处各12 注射 2毫升。 3. 2 针刀疗法: 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痛点或硬结处用甲紫棒定标记,局部常规消毒,敷洞巾,于神经阻滞后左拇指尖固定标记处,右手持针刀,刀口线与颈椎棘突顶线平行,针体与颈部平面成90度角,垂直快速进针刀,直达硬结或椎突骨面,先纵形切割 2,3刀,对枕骨外粗隆处压痛点,应再调转刀锋横行铲剥 2? 4刀,出针刀,棉球压迫针孔片刻,创可贴贴之,5 日 1次,4 次为 1疗程, 最多不超过3 个疗程。 3. 3 手法治疗:可分别施行理筋牵拉复位法,拔伸旋转复位法,双手牵引侧扳法,旋搬法。每日 1次,10次 1疗程。 3. 4(牵引治疗:采用坐位滑动牵引,以体重作对抗牵引力,重量根据患者年龄、体重及耐受程度而定,一般6-12公斤,每日 1次,每次30分钟,10次 1疗程。 4 疗效观察 显效 81%,有效 15%,无效4%,总有效率96,。以颈枕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疗效最好,交感神经型次之,脊髓型最差。 5 典型病例 朱某,男,44岁,某工程队队长。1995年12月28日初诊。主诉:头晕、视力不清10年,常感头晕、目眩、视力模糊,时有突发性眩晕,头痛,近二年逐渐加剧,且伴头重脚轻,颈项僵直,侧视、仰视时,头晕尤甚。曾在某医院诊为“低血压症”、“虚劳症”,经多处求医,屡治不愈。20天前,因伏案工作劳累而再次加重。查体:体温36.5度,血压12/8Kpa,触诊:颈,,,、,,,椎棘突左侧有放射性压痛,并可触及条索状物,椎动脉扭曲试验阳性,X线颈椎侧位片示:颈椎生理前突变直,环枕间隙前缘稍宽,颈,,,椎轻度增生(X线片号:10089)。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在枢椎棘突和枕部接触处及颈,,,、,,,椎棘突左侧压痛点先神经阻滞,后针刀闭合手术松解,采用朱氏双人手法复位,术后头晕明显减轻,视物较前清晰。继续一个疗程的松颈、分筋理筋、颈椎旋转及颈部拔伸等法的治疗,诸症皆消,临床治愈。三年后随访无复发。 6 讨论 自针刀医学问世以来,在医学界开辟了新的治疗领域,解决了不少疑难顽症。根据临床总结,针刀疗法较适合于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及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治疗。 颈椎病是一个包含复杂症状的综合症,常有头、颈、肩背乃至臂、手部众多压痛点,但治疗时并非每个痛点都需要用针刀来松解,其中相当一部分痛点是在肌肉痉挛牵拉而引起的小关节错位、交锁、椎体旋转、移位等病理状态下,神经血管受到暂时性牵拉、扭曲、压迫造成的。经手法治疗后,一旦椎体偏歪纠正,小关节交锁复位,肌肉痉挛紧张松解,神经血管压迫解除,故痛点随之消失。所以用针刀松解术时,首先要抓住那些应力最大,损伤机会最多及病理性粘连、疤痕、甚至钙化最重的关键部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收到“针到病除”的神奇效果。其手法治疗可使针刀施术后残留的粘连、疤痕达到完全彻底的松解,也可使因疤痕挛缩造成的椎体旋转移位,关节错缝等病症在针刀松解的基础上得到复位。 利用针刀的“刀”对肌肉、筋膜、韧带以及血管神经鞘膜的粘连、挛缩进行松解剥离,阻断疼痛的传 65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导,打破了恶性循环,改善局部新陈代谢,促使无菌炎症消退,调整了机体的动态平衡;应用针刀的“针”可激发经络的感传,疏通经络使筋肌舒展,气血流通,达到以松治痛的目的。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对某些骨关节及软组织病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与利多卡因等同时应用可增强针刀的效果,起协同作用。再配合手法治疗,拔伸以增大椎间隙,减轻压迫症状。旋转复位以解除小关节错位,按压以疏经通络,摩擦以缓解痉挛,安定情绪。 临床观察经上述方法治疗,虽然解除或改善了临床症状,但颈部骨关节解剖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骨质增生)未见明显改善,其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探讨。针刀疗法在颈椎病上的应用较其它方法的治疗,有其见效快、疗效好、痛苦小、费用低、且方便等优点,适宜推广应用。 针刀疗法为主治疗颈椎病126例 贾红艳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针灸康复科 内蒙古 中国 ) 【摘要】目的:报告针刀为主治疗颈椎病126例的临床疗效;方法:1(镇痛液局部阻滞;2(针刀闭合术。结果:治愈113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4%。结论:局部阻滞加针刀闭合术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好。 【关键词】颈椎病 针刀疗法 局部阻滞 The acupotome cured 126 cases of the cervical vertebra disease Jia Hong-yan (The recover and the acupotomy department of the Hulunbeir city,Inner Mongolia,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report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that acupotome cured 126 cases of the cervical vertebra disease combine to other treatment(Methods 1(Local blocking with analgesic;2(The acupotomy(Results It was cured of 113 cases;It was effective of 11 cases(The all effective rate are 98(4%(Conclusion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s good that the acupotome adding local blocking cured the cervical vertebra disease( 【Key Words】cervical vertebra disease acupotomy local blocking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自1995年以来笔者用小针刀疗法为主治疗颈椎病126例,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患者126例,男55例;女71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72岁;病程1周至12年,平均年龄47岁。 2 诊断标准 2(1临床表现:颈、肩、背疼痛,颈部活动受限;后枕部头痛,头晕、恶心;手指麻木。 2(2物理体征:颈部功能受限,C—T棘间或横突部有明显压痛点;颈神经根挤压试验(+);臂丛神经牵22 拉试验(+)。 2(3影像学检查:本组126例,均做影像学检查。X线提示颈曲异常,椎间孔变窄,小关节或椎体骨质增生,椎体轻度滑脱,项韧带钙化。CT,MRI示颈椎间盘突出,硬脊膜受压,神经根受压,硬膜襄受压。 凡具备临床表现,物理体征其中一项加影像学检查中一项者可诊断本病。 3 治疗方法 3(1自制镇痛液配方;I号、维生素B100mg、维生素B500ug、2%利多卡因1-4ml、曲安奈德10mg;II112u号、维生素B100mg、维生素B500ug、2%利多卡因1-4ml、透明质酸酶1500。 112 3(2体位:?患者俯卧位,颈前屈;?患者骑坐在靠椅上,颈前屈,头伏在靠背上。 66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3(3在颈部寻找压痛点,用龙胆紫做好标记,常规备皮消毒,将镇痛液注入痛点,注意在注入药液时针尖要探寻到骨面的深浅,结疤粘连及钙化的位置。一方面将药物注射在病变组织中,另一方面为下一步做针刀探好位置。一般对于有激素禁忌症的患者、无明显炎性渗出症状的患者选择镇痛液II号,其它患者均用镇痛液I号。 3(4待镇痛液注入5分钟后,按原针眼用4号小针刀进行针刀治疗,当针刀达粘连结节,及钙化物时,有明显的阻力感及突破感。于是按肌肉纤维走行方向连续切割2至5刀。注意针刀在枕骨下项线,环枢椎,颈椎横突部做治疗时,针刀要先达骨面,然后再稍提针刀,切割粘连组织。要严格控制针刀深浅,严格避免损伤大的神经血管,一般留针5—10分钟出针,创可贴覆盖针眼。每次治疗取2至6点,每疗程二至五次(大部患者一疗程基本痊愈)。 4 其它配合治疗 4(1对有椎间盘突出,颈椎轻度滑脱、旋转、椎间孔狭窄及单纯手指麻木的患者加颌枕位牵引,本组牵引56例。 4(2对颈部疼痛较重,活动功能明显障碍的,同时舌诊舌质黑暗有瘀血者,行大椎穴放血,本组放血19例。 4(3对有神经根受压,肢端麻木,或伴风、寒、湿、邪者,行针灸、火罐、十宣(麻木的指尖)放血。常用针灸穴;大椎、天柱、风池、肩井、天宗、曲池、外劳功穴、八邪穴。本组针灸23例。 5 疗效标准与结果 5(1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半年无复发。好转:症状及体征大部分消失。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 5(2本组126例,痊愈113例占89.7%,好转11例点8.7%,无效2例占1.5%,总有效率占98.4%。 6 讨论 本组病人绝大多数有急慢性损伤,反复落枕,长时间低头,过劳,感受风寒湿邪等病因。由于上述因素作用于局部,引起局部组织的渗出、粘连、结疤,形成无菌性炎症。机体在长时间的反复发作,反复刺激与自身修复的过程中,使得局部组织肌腱,处于紧张痉挛等不正常牵拉状态,使得椎体出现了动态平衡失调,随之出现了一系列的骨质增生、间盘脱出、小关节错位、韧带的钙化等影象学的改变。由于小针刀可针对粘连结疤的组织(多为肌肉韧带的起止点)进行切割,破坏了病变组织的恶性循环,加上自制镇痛液有抗炎,抗粘连促进吸收,缓解小针刀微创的疼痛、解痉、改善局部组织营养等作用,及一部分患者加之颌枕牵引的外力作用,从而使得动态平衡失调得以较好的解决。对有风、塞、湿、邪病因者加针灸、火罐、穴位放血等通经活络治疗,使颈椎病的治疗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针刀、手法、药物联合治疗颈椎病184例报告 彭渊源 柏伟 (沈阳军区大连第一疗养院116013)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方法:药物、针刀、手法联合应作。结果184例,治愈170例92.39%,好转10例,占5.43%,无效4例,占2.71%。结论:上述方法治疗颈椎病(除脊髓性外)是一种有效疗法,特点是痛苦小简便易行安全可靠。 【关键词】药物消炎 针刀解痉 手法纠正 颈椎病发病机理虽然复杂,但一般公认仍是椎间盘退变,青壮年甚少。骨关节不稳(多以曲线改变合并骨质增生),软组织劳损,致无菌性炎症,肌痉挛,“不稳—炎症—痉挛”三者相互影响。当涉及神经血管脊髓等组织功能时,出现相应临床症状,采用药物、针刀、手法联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67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1(1一般资料:184例中男89例,女95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80岁,病程10天至8年。如概括颈椎病的症状十分繁杂,不尽详述,但不外乎根据症状进行传统分型的典型症状。如神经根型、血管型、交感型、混合型等,脊髓型相对少。 根据检查痛点发现,凡肩背手臂痛麻者(所谓神经根型),其敏感痛点均在颈下段C4-7;凡头痛、耳鸣、失眼、心慌(所谓交感型、血管型)等,敏感痛点多在颈上段C2-4和下项线,风池穴等部位,脊髓型痛点缺少规律,甚至无颈部症状。 1(2治疗方法:找准敏感痛点是关键,一般有4-10个点。患者体位,采用到崎靠背椅,椅背型软枕,低头伏案状,裸露颈部,确定痛点并标记。 1(2(1 2%利多卡因10ml,确炎松25mg,维生素B120.5ml,加生理盐水10ml。上药混合后,每痛点注射1-2ml。 1(2(2 小针刀在注药点刺入,达颈椎横突骨面后,刀口再移向横点尖(后结节)小幅度上提下切,手感遇有韧性阻力时,顺热切断,连续数次,手感无韧性阻碍为止。 1(2(3 手法:患者取平卧位,垫软枕,术者坐患者头顶位。手法一:一手托扶后枕,一手对斜方肌、胞锁乳突肌、前中后斜角肌、头颊肌等各条肌束,进行拿捏、按摩、理顺等常用手法。手法二:术者一手扶握后脑勺,一手握下凳颌拔伸,牵引2-3分钟后顺势扭转侧头,腾出握下颌一手,移置面颊,用瞬间闪动巧劲,向床面弹压,多可闻小关节弹响(注:因床面为极限,双侧弹压幅度均?90?,在生理安全范围内。)手法三:双侧弹压后,摆正头位,右手虎口托颈,中食两指触顶小关节并抖动,C2-7逐节进行,最后颈曲下垫枕与患者拳头等高,约8-10cm,平卧20-30分钟,并嘱患者平时养成如此枕法习惯。 1(3疗效评定:治疗不分疗程,每周一次,1-5次不等,一般1-3次。本组184例均随访1-3个月。 痊愈:自觉症状完全消失,原有肌萎缩逐渐恢复,颈椎X线平片示生理曲线恢复正常(骨质增生多无改变),颈部肌群对称柔顺,无压痛、无痉挛征。好转:脊髓型症状缓解,其他型症状消失。无效:做两次治疗后,症状不缓解者,放弃治疗。本组好转与无效14例,术前经CT、MRI检查,颈段脊髓有不同程度压迫,颈椎间盘突出,其中11例有病理反射(详见下表)。 各类型颈椎病治疗结果表 类别 例数 痊愈 好转 无效 神经根型 103 103 交感型 13 12 1 血管型 16 15 1 1 混合型 44 40 3 脊髓型 8 5 3 总例数 184 170(92.39%) 10(5.43%) 4(2.71%) 2 讨论 2(1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颈椎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中小学生中亦有发病。原因一是以车代步,使颈椎呈甩鞭样损伤的机会增多;二是在沙发或床上长时间以歪坐、倒卧等不良姿势看电视;三是在电脑前工作或游戏时间过长;四是从事流水线手工操作企业增多;五是长时间打麻将等,导致颈椎病发病率较过去增多。 2(2关于颈椎病“硬件”、“软件”损伤学说。临床上以“软件”损伤占绝大比例。本文药物组合与传统封闭无异,消炎止痛,阻滞疼痛弧。配合针刀松解筋膜组织,缓解痉挛,奏效立竿见影。关于针刀消炎的机理,切割组织是一种人为创伤,是在原慢性无菌性炎症区域造成急性无菌性炎症,机体对急性炎症的转归修复过程,有别于慢性炎症,机体通过抗炎体液、抗炎细胞,集中“优势兵力”在短时间内达到目的,局部佐以抗炎药物,在急性炎症消除同时,顺带慢性炎症一并吸收,治疗第二天显效,一周更佳。这与无菌手术切口的愈合过程相仿。第一治疗时只能找准主要痛点,第二次治疗出现的痛点不是前一次部位,多次治疗的痛点并不重叠。主要矛盾解决后次要矛盾暴露,这是需要做1-3个治疗的原因。 2(3 颈部肌群起止点,由肩背至下项线,横突前后结节,这与查找到痛点相符。颈后三角区无重要组织68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器官,针刀在该区域施术,以找到骨性坐标后调整,相对安全。本组无一例意外,也无明显副作用。手法按捏软组织,同时为了纠正“硬件”的微小移动错位,凡有颈椎曲线改变即可神作有移位。实践证明,移位不纠正,曲线不恢复,疗效不能巩固,亦不能算治愈。 平时养成良好坐卧姿势,采用适宜枕头,避免颈项劳损,是巩固疗效,预防复发的根本措施。 参考文献: [1] 郭世绂,临床骨科解剖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3. [2] 彭渊源,针刀治疗软伤疼痛机理[J]. 上海针灸杂志1983, 3:68-69 针刀配合提旋复位法治疗颈椎病68例 李学芳 (扬州市杭集镇卫生院小针刀专科 江苏 中国 ) 【关键词】颈椎病、小针刀、提旋复位手法 The acupotome cured 68 cases of the cervical vertebra disease combine to massage(Li Xue-fang(The acupotomy special department of the public health clinic of Hang Ji town of Yang Zhou,Jiang Su,China) 【Key Words】cervical vertebra disease acupotomy massage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种突发病,常见病(1)。近年来,笔者用小针刀配合提旋复位法治疗颈椎病68例,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8例病人,男性26例,女性42例;年龄32-54岁46例,55岁以上22例;病程6个月-12年,平均3年。 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不适,或伴头晕,头痛或麻木;临床主要体征为颈部活动受限,颈椎4-5棘突轻微不对位,椎间孔压迫试验、臀丛神经牵拉试验,头后伸旋转试验阳性。 颈椎侧位X线片检查显示,本组病例有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椎体3-7前、后缘骨质增生并轻微移滑,椎体间隙变窄,椎管变窄,后纵韧带骨化等改变。 2治疗方法 2.1小针刀松解剥离术:患者取坐位,颈部前屈位,术者站在患者后用拇指触诊法仔细找出压痛点及其硬结节、索条等痛性反应点,然后定点及常规方法消毒,敷盖洞巾,戴无菌手套,用小针刀在痛点或痛性反应物处顺肌纤维方向,与颈部皮肤平面成90角,垂直刺入,深度根据病情而定,以病人有酸胀感为度,然后纵向横向剥离松解3-4次,出针。如痛点多,可按主次分次分期做,一般一次做松解后能消失。 2.2提旋复位法:在做小针刀松解剥离术后,即可做此手法治疗 。病人取坐位,医者站在病人身后,先用点空按摩法对颈部及项部肌肉以使肩胛背部组织进一步松解松弛后,再予提旋复位法治疗。以第4颈椎棘突左旋移位为例,本疗法示范操作说明如下:医者以左手拇指顶住第4颈椎棘突,其余4指托住枕部,右手拇指下有失稳感时,将病人头向右侧旋转,左手拇指将第4颈椎棘突向右侧推,即可复位。 3疗效分析与结果 3.1疗效标准: 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恢复工作或恢复正常生活者为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偶有颈部不适感或头部、肢体有轻微症状,休息后可很快消失者为显效;症状部分改善,仍需进行治疗者为好转;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变化者为无效。 69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3.2治疗结果: 本组68例均使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其中神经根型36例,治愈12例,显效18例,好转6例;脊髓型8例,治愈2例,显效2例,好转4例;椎动脉型24例,治愈7例,显效12例,好转5例。其中23例患者做X线复查,治疗前颈椎生理曲度异常为12例,颈椎椎体轻度移滑4例,双边征7例,经小针刀松解剥离术后加提旋复位法治疗后,上述3项改善或消失者分别为8例和3例,6例没有明显的改变。 3.3分析: 疗效与年龄无明显关系,各年龄组治愈显效率在62.5%-88.7%之间,疗效与病程有明显关系,病程1年内者治愈率达78.8%,1-12年者治愈率降至34.2%-18.5%之间,差异性较显著。但总有效率较高,均有效。表明本法对病程较长患者也可使症状获不同程度改善。获效患者其治疗次数多在5次以内,少数患者治疗次数需8-10次。 典型病例,男,42岁,教师,颈肩痛反复发作4年余,近半月头晕、头痛、耳鸣等,来诊时,查体见双侧颈肌僵硬,颈部活动受限,双风池穴C、C及C横突背侧可触明显痛性结节。X线片示:C、C、C、236234C、C颈椎骨质增生,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有双边证,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当时即在C、C椎板后5634及双侧环枕筋膜、枕后附着处小针刀松解,加手法提旋复位治疗,其后症状有所减轻,4天后,第二次进行双侧C横突背侧及双侧乳突后缘痛性结节小针刀加提旋复位法治疗,当即上述症状锐减,一周后,第三6 次行双侧乳突及风池穴上痛点小针刀治疗,第四周后复查,颈部活动自如,颈肩痛消失,耳鸣、头晕、头痛等症状也基本消失。检查除右侧C椎板上仍有轻触痛外,其它原有的痛性结节已消失,恢复正常工作,3 病情基本痊愈。 4 讨论 颈椎病过去大多数人认为,其原因来自颈椎增生等骨性病变,刺激压迫脊髓、颈神经或椎动脉等。近年来有人提出椎管内外软组织病变(如小关节错位和肌腱韧带、关节囊的粘连、挛缩等)以及患椎失稳, (2)力学平衡受到破坏,代偿性地引起患椎及关节出现骨赘增生,韧带肥厚或硬化。肌肉痉挛是颈椎病的重要原因。临床所见的“颈椎病”与颈、肩、椎管外的软组织损害确实有密切关系。 小针刀是中医针灸的“针”和西医外科的“刀”两者融为一体的产物,它取中西医学之长,一方面,可以发挥中医经络针灸学说之特点,利用小针刀“针”的作用,刺激局部穴位对整体调节来治疗疾病;另一方面,又可发挥外科手术“刀”的作用,对局部粘连、疤痕等具体病灶进行松解、剥离、切割。提旋复位手法其主要目的是切断恶性循环,放松肌肉,改善肌肉供血,缓解痉挛,改善椎间及小关节的异常关系(2)。 基于上述的认识,应用小针刀切割、剥离、松解病损软组织,以恢复颈椎管内外的力学平衡,配合施行提旋复位手法可以纠正骨与关节的位移和微小错位,解除对神经、血管的刺激和压迫,恢复骨与关节的稳定性。从而解除因肌肉不协调收缩而引起的颈椎微细结构改变和颈椎曲度异常,加速淋巴回流,毛细血管扩张和新陈代谢增强,达到消炎止痛,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肌肉功能的目的,同时对颈部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及劳损也得到治疗,实践中体会到小针刀配合提旋复位法治疗颈椎病,两者合用相辅相成,动静结合,相得益彰,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针刀为主治疗颈椎病556例观察 魏汉东 张中新 王竟吉 (张掖市中医院 甘肃省 中国 734000) 【摘要】目的:报告针刀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手法整复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针刀闭合术;2(星状神经节阻滞;3(手法整复。结果:痊愈489例,好转47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96(4%。结论:针刀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手法整复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好。 70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关键词】 颈椎病 针刀疗法 星状神经节阻滞 手法 The acupotome cured 556 cases of the cervical vertebra disease Wei Han-dong,Zhang Zhong-x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of Zhang Ye city,Gan Su,China,734000) Wang Jing-ji 【Abstract】Objective To report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that the acupotome cured the cervical vertebra disease combine to the star nerve blocking and massage(Methods 1(The acupotomy;2(The star nerve blocking ;3(Massage(Results It was cured of 489 cases;It was effective of 47 cases;The all effective rate are 96(4%(Conclusion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s good that the acupotome cured the cervical vertebra disease combine to the star nerve blocking and massage( 【Key Words】 cervical vertebra disease acupotomy star nerve blocking massage 小针刀治疗颈椎病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配合手法整复、神经阻滞更具中西合参,优势互补,整体治疗的独特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56例患者中,男192例,女364例;年龄20岁以下2例,21~30岁23例,31~40岁117例,41~50岁165例,51~60岁157例,61~70岁83例,71岁以上8例;其颈痛型211例,神经根型164例,椎动脉型41例,交感神经型40例,混合型93型,脊髓型7例。 2 临床表现及分型 2(1分型: 颈痛型颈椎病;常有落枕感,颈项不适,强直、疼痛、伴枕后及偏头痛。神经根型颈椎病:除颈项不适外,伴上肢疼痛,麻木胀困,感觉异常。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耳鸣、恶心、呕吐,甚至出现体位性一过性昏厥,但神志清楚。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头痛、头晕、出汗障碍、心律不齐、胸闷、失眠、咽部不适等症状。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表现 繁杂,症状较重,以下肢无力,步态笨拙,脚如踩海绵状,时呈痉挛步态,严重者出现脊髓压迫综合症。混合型颈椎病: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证型的颈椎病。 2(2X线片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椎体滑脱;项韧带钙化;钩突关节增生等。 3 治疗方法 3(1针刀疗法:患者俯卧位,颈下放枕,充分暴露项部,双手自然放松。根据病变部位选点,头痛(枕大小神经卡压),在下项线正中旁开2.5cm、5cm处选点(相当于夹骨、风池穴处);头晕(椎动脉型):C4、5关节横突、枕下三角压痛点;手臂麻困区。(神经根型):关节突、横交部位为主;交感神经型:C4、5、6关节突选点;脊髓型:中下段或后正中线及椎旁取点;颈型;病灶处敏感压痛点(阿是页)。 针刀手法:紫药水定点后,常规皮肤消毒铺洞巾,戴手套,刀口线与颈椎纵轴平行,快速垂直,刺入直达病灶处,纵行切割疏通,横行剥离,局部出现酸胀感,即可拔出针刀,7天1次,3-5次为1疗程。 3(2手法整复:患者座位,医者立于颈后,先以揉、按、滚法松解枕部及颈部组织,然后令患者低头,右手臂屈曲抱住下颌,右手推住枕部,在提升颈椎状态下,向左右旋转整复,出现连续弹响声,即达松解复正之目的。 3(3星状N节阻滞:悬者仰卧,颈部垫枕,充分伸直颈部,在环状软骨水平旁开2cm处定点(胸锁乳突肌前缘,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处),皮肤常规消毒,以6号针头5ml注射器抽吸2%利多卡因80~100mg,加生理盐水5ml,无菌棉签椎开胸锁乳突肌,从定点处进针,针尖达横突前结节骨面后,提升针头2mm,回抽无回血,缓慢推注药物,术毕患者静卧30分钟。出现霍纳氏综合症(同侧眼睑下垂,球结膜充血,面部潮红等)为最佳治疗效果。 4 治疗结果 治疗556例颈椎病患者,痊愈489例,占89.95%;好转47例占8.45%;无效20例,占3.60%;总有效率达96.40%。 5 典型病例 71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王某,女,41岁,2001年4月15日初诊主诉颈项僵硬不适,头痛、头晕、恶心3年,加重20天。3 年来曾在多家医院治疗,疗效不佳。查体:颈项僵硬活动受限,压顶试验(+),头痛局限在后枕部及头两 侧。X线摄片示:颈椎曲度变直,C,C椎间隙狭窄。诊断:混合型颈椎病(椎动脉型合并颈痛型);治3-45-6 疗:下项线正中旁开2cm、5cm处,C正中旁开2cm处,针刀治疗共5次,手法整复,星状N节阻滞治5、6、7 疗。30天后痊愈,随访15个月无复发。 6 讨论 颈部因劳损、外伤、感受风寒,易造成颈部软组织损伤,发生无菌性局灶性肿胀,粘连等,刺激其间 穿过的神经血管而引起疼痛。颈部软组织损伤导致椎体各部位应力发生改变,动态平衡失调,诱发椎体小 关节微小移位、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颈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刺激、压迫神经、血管、脊髓等引起各种 不适症状。针刀松解粘连,舒筋通经;手法整复纠正颈椎微小关节移位而达到复正;星状N节阻滞解除神 经节、神经干刺激卡压。三联疗法优势互补,治疗颈椎病取得了显著疗效。但对脊髓型颈椎病,因颈椎间 盘突出、颈椎管狭窄等,三联法治疗效果不太理想,有待进一步探索。 针刀配合手法治疗颈椎病200例及其治疗机理探讨 宁 煜 (北京市工人疗养院康复医学科 北京 100041) 【摘要】目的:总结针刀和手法治疗颈椎病200例,并对颈椎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机理进行探讨。方 法 : 先根据不同类型颈椎病选择治疗点,然后进行针刀松解。术后施行手法治疗和复位。结果 : 对200 例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优 128例,占64%。良 63例,占31.5%。可6例,占3%。差 3例,占1.5%。优 良率95.5%。效果较差的3例均为脊髓型。结论: 针刀松解与手法互补,可提高优良率。针刀主要解除 椎管外症状;其与手法对椎管内症状的解除都较困难。但对改善脊髓组织的血液循环有一定作用 。 【关键词】颈椎病 针刀松解术 手法治疗 A study of treatment mechanism for cervical vertebra disease and 200 cases treatment in acupotomtherapy combination with manipulation NING Yu ( Beijing Workers’ Sanatorium ,Beijing 100041)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 up 200 cases treatment for cervical vertebra disease in acupotomy combination with manipulation and study treatment mechanism. Methods To select the points of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ypes of cervical vertebra disease, then do acupotome, at last make some manipulation. Results The best 128 cases(64%), the better 63 cases(31.5%), the normal 6 cases(3%), the poor 3 cases (1.5%), the rate of the best and better 95.5%. Conclusion Acupotomy in combination with manipulation is an efficacious cure for the cervical vertebra disease and coordinated with each othe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sult of treatment. 【Key Words】 Cervical vertebra disease;Acupotomy;manipulation 采用针刀松解术后配合手法治疗颈椎病200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00例,男115,女85例,年龄35,78岁,平均47岁,病程2个月,30年,平均4年5个月。 按照颈椎病分型,颈型30例,神经根型120例,椎动脉型24例,交感型10例,脊髓型9例,混合型7 72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例。 2治疗方法 1( 1针刀松解术 2( 1.1备皮 术前洗净头颈部并且枕颈部备皮。 2(1(2定点 采用坐位,头部垫枕伏于床上。根据症状及影像学诊断选定,,,个进针点。定点方法:根据病变部位选择进针点于棘旁1,2cm处。有头痛、偏头痛、头晕、耳鸣等头面部症状者,可在枕部风池穴附近环枕筋膜处选择两点或四点;有肩部症状者局部选取数点;有颈源性心脏病者可在心俞、厥阴俞选取数点;选取好进针点后用龙胆紫标记。 2.1.3针刀松解方法 以1%利多卡因在进针点局麻,然后刀锋与颈椎纵轴平行经皮刺入,刺入后探寻骨面。在枕骨粗隆处刀不离骨切开数刀,然后横行剥离和纵行疏剥。在环枕筋膜处疏剥完毕后掉转刀锋180度铲剥数下,出针刀后按压针孔。椎旁也是刺入后探寻横突,然后针刀滑到横突末端后结节,针身向中心倾斜与横突骨平面成45度纵行切剥数刀,再横行疏剥数刀,出针刀并按压针孔片刻。针刀松解后施术部位贴敷创可帖。 2(2手法治疗 针刀施术完毕后即可用手法整复侧移的患椎及推拿颈肩部病变的软组织。一般采用以下成套手法: (1)先以一指禅推法从风池向下沿颈夹脊推至大杼穴,反复5,7遍。再用大鱼际揉法沿颈夹脊往返5,7遍,两侧交替。 (2)以拿捏法在枕颈、肩井处拿捏,以放松颈部肌肉,再以拇指点揉患椎处。 (3)复位手法:患者坐位,医者一手按抵偏斜的棘突,一手肘部托住患者下颌,手掌绕过耳后扶住枕部,然后将颈椎旋到有阻力的位置,医者肘和拇指同时用力做向右或向左上方扳动。常可闻及一声或数声关节滑动声,提示复位成功。高龄及脊髓型患者禁用此手法。如病在第四颈椎以上,斜扳时采用屈颈位; 。。。颈四以下斜扳时取后伸位;病位在C取颈椎后伸位5?;C取后伸位10?;C取后伸位15?。如4、55、66、7病在左侧,应先向左扳,后向右扳。 (4)点揉风池、天宗、玉枕、曲池、外关、手三里、合谷,搓揉抖动上肢结束。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价 根据患者以下症状和体征的变化 (1) 疼痛(颈、肩、背、臂、头面) (2) 眩晕、耳鸣、失眠、心悸 (3) 肢体麻木或无力 (4) 束胸、束腰、胸闷感 (5) 腱反射亢进或病理反射出现、膑踝阵挛 疗效评价标准为:优—— 上述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无病理体征。良—— 有一项症状改善不明显,病理反射减弱者。可—— 三项以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但病理反射尚存在。差—— 病理反射或肢体麻痹无明显改善。 73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3.2 随访结果 随访1,10年,结果显示:优 128例,占64%。良 63例,占31.5%。可 6例,占3%。差 3例,占1.5%。优良率95.5%。效果较差的病例均为脊髓型。 4 讨论 4.1对颈椎病发病过程和发病机理的认识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或退变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压迫或刺激颈部血管、交感神经、神经根和脊髓等而引起颈、肩、肢体、头胸疼痛、麻木等症状和体征。虽然临床上分为四大类型,但临床表现并非那么泾渭分明,而是一种类型表现较突出而已。颈椎外伤或颈椎、椎间盘、椎间韧带等组织由于积累性劳损和退行性改变,可使其稳定性相应减退,如受外伤,甚至在不明显的外力作用下,便可致椎体在额状轴、矢状轴、纵轴上的前倾后仰,左右侧屈,左右旋转以及三个轴位上的不同联合改变。这种解剖位置的改变可以刺激颈上神经节以及分布在椎动脉、关节囊、项韧带等组织的交感神经末梢以及椎管 (1)内的脊髓返支形成病理性刺激,从而引起一系列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当椎间发生移位或周围软组织痉挛,或者后关节增生等原因都可导致椎动脉受压,出现椎—基底动脉血流量减低。颈椎的椎间盘和两 (2)个关节突关节是颈椎运动功能单位重要的组成部分。椎间盘的形状使颈椎总曲度增加。随着椎间盘的退变,相应颈椎曲度变浅,两个关节突关节的压力随之增加,导致关节突关节增生。由于组织的退变,周围的韧带和肌肉的松弛,椎间关节极易发生移位。椎间盘改变引起的颈椎退行性变化,不但使椎间孔变形而 (3)且使椎管的大小和形态发生改变,并使孔内组织有更大受压迫的可能性。神经根袖受压产生水肿、炎性改变或椎间孔周围的神经根系膜受刺激后产生张力提高等等改变都会产生神经根刺激症状。一般认为,颈椎间盘后方突出,退行性变,椎体后缘增生,黄韧带肥厚、摺叠、钙化等使椎管内容积缩小,脊髓及动脉受压;或交感神经受刺激导致脊髓血管痉挛,血栓形成。脊髓血液循环障碍产生缺血、水肿,椎体滑脱,小关节移位均可使椎管相对狭窄,脊髓受压。颈曲的改变最早地反映了肌肉、神经根、脊髓、血管、交感神经等刺激后的代偿改变。颈椎组织和结构的变化纷繁复杂,互为因果,但颈部软组织的病变却贯穿颈椎 (4)发病的始终,是临床多种症状的特性病因。颈椎骨病变可看作是软组织病变的结果。椎间盘的退变较早,是导致继发性变化最多的部位,是周围结构发生病变和紊乱的基础。颈椎肌群和颈椎韧带的病变是各种损 (5)伤和退变的条件。颈椎的曲度、稳定、运动及平衡的维持都离不开它们,损伤时也是首当其冲。肌肉的起止点始终处于应力最高的位置。姿势不良,外伤,长期劳损等都可使其损伤。应用针刀松解术和手法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解决颈部软组织的粘连、挛缩、瘢痕等病理变化。 4.2 针刀配合手法治疗颈椎病的机理探讨 治疗机理分析如下:(1).针刀可以松解软组织的粘连、挛缩和瘢痕。颈枕部各肌肉起止点由于牵拉、劳损等原因往往产生肌肉末端病。针刀松解,效若桴鼓。头枕部帽状腱膜、环枕筋膜的紧张与挛缩卡压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等产生头痛;项韧带钙化,前斜角肌痉挛,胸锁乳突肌挛缩等都可用针刀松解。(2).通过针刀松解横突间韧带、棘间韧带等使手法复位更加容易。由于颈部软组织的损伤或紧张导致钩椎关节、关节突关节的移位,针刀配合手法容易解决这一问题。(3).从物理学原理来看,针刀松解时的机械力,通过生物电与压电学原理将机械能转换成热能。一方面扩张局部小血管,使病变组织血液循环改善;另一方面刺激局部末梢神经使血液、淋巴循环加快,代谢产物尽快吸收和排出。(4).从生物化74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学原理来看,针刀松解的机械刺激促使分解局部的组织蛋白,增加末梢神经的介质,产生血管神经的活性 物质,活跃局部组织的代谢功能,从而恢复生物化学方面的平衡。(5).手法可以刺激肌梭和软组织血管, 使血管扩张,紧张的肌肉放松,缓解肌张力和释放肌内高压。(6).手法可以解决椎间关节的微小移位, 恢复关节面间的正常对合。 综上所述,针刀松解和手法治疗各有所长。针刀术后立即应用手法复位或按摩,一方面使椎间关节移 位的矫正更为容易;另一方面可以防止针刀术后组织再度粘连。 参考文献 [1]张长江?颈性视力障碍与推拿?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30( [2]Grant, J(C(B? An Atlas of Anatomy, 5th ed.altimore,Williams & Wilkins,1962. [3][美] R.凯雷特? 颈和肩臂痛(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11. [4][5]房敏等? 颈椎软组织病变在颈椎发病中的作用( 中国骨伤( 2001.14 (2):94 46例肩胛提肌损伤针刀治疗体会 强飞 (深圳市宝安区崧岗人民医院中医骨伤科 518105 中国广东) 【摘要】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的疗效;方法:在患侧肩胛内上角及酸胀痛敏感处用1% 利多卡因2ml加强的松龙0.5ml局封后,针刀垂直刺入,深度达肋骨面。纵向剥离症状消失后鼓励病人作 颈部运动以巩固疗效;结果:施针1次治愈例占54.3%;经2次治愈10例占21.7%;施针3次治愈点8%; 总治愈率为82.3%;好转7例占15%总有率100%。 【关键词】肩胛提肌损伤 小针刀 利多卡因 Curative Effect o f Acupotome on Lesion of Levator Scapulae in 46 Cases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Acupotome on lesion of levator scapulae; Methods: Target sensitive part on the affected scapular, inject ledocaine to anesthetize, and use Acupotome to loose the tissue. Encourage neck movement when Symptomless. Results: After one treatment the cure is 25 cases; after two treatments the cure is 10 cases; after three cases the cure is 3 case. 【Key Words】Lesion of Levator Scapulae, Acupotome, Ledocaine 肩胛提肌损伤是颈肩部软组织伤病的多发病。肩胛提肌起于1-4颈椎横突,呈扇形止于同侧肩胛有内 上角,在该负重较集中。这种特殊的解剖关系,在某种状态下,当肩胛提肌突然收缩,而与其连接的许多 不同的方向的肌肉多敷不能同步配合,常可导致肩胛提肌损伤;一侧肩臂长期劳累,低头伏案或习惯高枕 慢性劳损,又缺乏颈肩部功能锻炼亦可引起本病。临床多以一侧肩背酸胀痛,牵扯同侧颈部活动受限,躯 干难以舒展,甚至头痛失眠。患侧肩胛内上角压痛明显,部分病人伴有一侧上段颈部压痛。本言不由衷大 多数被含糊地诊断为颈部损伤、肩背痛,还有被诊断为颈肩综合征等等,应与单纯颈椎病鉴别。迁延难愈, 成年人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过去对该病缺乏理深一层的认识,且无特殊的治疗措施。多种保守治疗只能 缓解病状,不能要治。运用针刀微型微创无菌闭合手术治疗,远期疗效显著,复发率低。2000年上半年治 75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疗46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6例患者中,男18例,女28例。年龄在25-61岁之间的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左侧15例,右侧31例。典型的肩胛内上角酸胀痛压痛明显,部分牵连一侧颈部上段为本组选择病例。 治疗方法 2 患者一般取坐位微前屈,双肩放松自然下垂。双手交叉于两腿之间。按压患侧肩胛内上角及酸胀痛敏感处用龙胆紫作一记号(体质较虚弱者可取俯卧位,并先在痛点用1%利多因2ml加强的松龙0.5ml局封后)。常规消毒铺无菌孔巾。术者手持4号针刀,刀口线与肩胛提肌走行方向平行,针体和背面垂直刺入,深度达肋骨面。先纵向剥离,然后将针刀倾斜和胛骨平面呈130度角。和背面呈50度角,刀刃在肩胛骨上角骨面上作纵向剥离2-3次妈可出针。针孔用无菌小纱布块包扎3天。隔5-7天施针一次。症状消失后鼓励病人作颈部运动以巩固疗效。 3注意事项 针刀要严格按照“四步进针”法操作。必须在肋骨面以上范围活动,即肩胛同上角肩胛提肌止点,不可在肋间活动,以免刺伤胸膜。 4 治疗结果 1年后随访施针1次治愈25例占54.3%,经2次治愈10例占21.7%,施针3次治愈4例占8%,总治愈率为82.3%,好转7例占15%,总有率100%。疗效标准:症状完全消失为治愈,症状减轻为好转。 5讨论 针刀疗法是中国西医骨科临床及软组织伤病的长期治疗实践中,在对其病因病理有了新的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理论独成体系。将中医的针同西医的刀熔为一体,在临床治疗损伤后遗症、骨质增生等疑难病方面是一个飞跃性的进展。针刀理论体系的精髓即为“粘连学说”和动态“平衡失调”急慢性损伤导致了组织内源性介质,如组织胺、5-羟色胺,缓激肽等大量释放,加重了无菌性炎症发展的进程,使局部组织上的机能代谢发生明显 异常。PH值下降,局部缺氧向缺血,疤痕粘连,组织挛缩。一般均在肌腱与骨组织的附着部形成疼痛的激发中心,导致人体动态平衡失调。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运动维系的活动在其功能范围内是自由的,完成它应该完成的动作,叫动态平衡。损伤后遗症使功能活动受到轻后果不同的限制不能在功能范围完成它应该完成的动作,就是动态平衡失调。中医骨科在远古就有:“长筋变短,小筋变粗”的认识,这种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包含着极其科学的内涵。同理,未来的医学科学是隐藏在今天的自然现象里。肌紧张学说从中医的“通由不痛”衍变出“松则不痛”的论断,奠定了针刀在治疗学上的基础。肩胛提肌损伤后与周围 组织的粘连,特别是与胛骨附着部位肌腱的疤痕攀缩限制了颈肩部的运动。临床基将所有的软组织伤病均用风湿去解释缺乏理论根据。小针刀根治肩胛提肌损伤旨在直达病所松解粘连,疏松气血,破坏了疼痛的激发中心,而且不久留疤痕。配合手法松解,治病必求于本,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针刀配合局部穴位埋线治疗肩胛提肌综合症60例 12梁迪华 梁立珊 (1 涟源市红十字会 湖南 中国 417100; 2湖南中医学院附二院 410008) 【摘要】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的疗效;方法:在患侧肩胛内上角及酸胀痛敏感处用1%利多卡因2ml加强的松龙0.5ml局封后,针刀垂直刺入,深度达肋骨面。纵向剥离症状消失后鼓励病人作颈部运动以巩固疗效;结果:施针1次治愈例占54.3%;经2次治愈10例占21.7%;施针3次治愈点8%;总治愈率为82.3%;好转7例占15%总有率100%。 76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关键词】肩胛提肌损伤 小针刀 利多卡因 Curative Effect o f Acupotome on Lesion of Levator Scapulae in 46 Cases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Acupotome on lesion of levator scapulae; Methods: Target sensitive part on the affected scapular, inject ledocaine to anesthetize, and use Acupotome to loose the tissue. Encourage neck movement when Symptomless. Results: After one treatment the cure is 25 cases; after two treatments the cure is 10 cases; after three cases the cure is 3 case. 【Key Words】Lesion of Levator Scapulae, Acupotome, Ledocaine 肩胛提肌综合症是临床上常见的颈肩部疾病,多见于伏案工作者。肩胛提肌起于上四个颈椎横突的后结节,止于肩胛骨内上角。此肌大多是突然的动作造成损伤,笔者采用针刀配合穴位埋线治疗6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男34例,女26例,30岁以下10例,30到40岁29例,40岁以上21例,病程2个月以内7例,2个月至半年23例,半年以上30例。 [1]1 诊断标准 1(1 有突发性损伤史; 1(2 在肩胛骨内侧沿上部及肩胛骨内上角处有压痛,可触及1至2个痛点; 1(3 或在四个颈椎横突处有压痛点,疼痛可向周围放散; 1(4 上肢后伸,令将肩胛骨上提或内旋,引起疼痛加剧,或不能完成此动作。 [2]2 治疗方法 2(1在压痛最明显处用紫药水作好标记,并用2%碘酊和75%乙醇消毒,然后铺上无菌洞巾,如在肩胛骨边缘,针体和背平面成90度刺入(俯卧位或坐位微前曲),刀口线与肩胛提肌纵轴平行,先纵行剥离,然后将针身倾斜,使和肩胛骨平面成130度角,与背平面成50度角,刀刃在肩胛骨边缘骨面上作纵向切开剥离1至2次,即可出针。进针点如在上颈椎横突,患者坐位低头,刀口线与颈椎纵轴平行,先纵行剥离再做横行剥离,刀口线始终在横突尖部骨面上活动。 2(2 穴位埋线 (1)术前准备5ml2%利多卡因1支,2cm--3cm肠线2至3段。埋线针2至3支,5ml一次注射器一支,创可贴2至3张,络合碘和消毒棉签若干。(2)选穴:顺着颈部夹脊、颈部膀胱经第1、2侧线寻找阿是穴、肩中俞、肩外俞。(3)操作:常规消毒穴点,局麻,将线埋于穴下,针刺方向为肩外俞透肩中俞。阿是穴针刺方向为顺着肌肉走行方向。 3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完全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疲劳后偶有不适,休息后恢复。 有效:症状减轻。 无效:症状无变化。 4 治疗结果: 1次治愈40例,2次治愈16例,显效3例,有效1例,治愈率93.3%. 5 讨论 肩胛提肌综合症在临床上很常见,但大多数被含糊地诊断为颈部损伤,或背痛肩胛痛,亦有被诊为颈椎病,或肩周炎的部分痛点的。肩胛提肌综合症其临床表现为:慢性期病情绵延难愈,可单侧或双侧发病,上肢后伸活动受限,肩胛骨内侧上端疼痛,可伴颈部活动受限,颈上端一侧疼痛,睡眠时,翻身困难,白天常有患侧抬肩畸形。该病在中医属于“痹证”范畴,病因多为正气不足,感受风寒之邪,颈肩部阳经经气受阻,壅遏不舒而致。故治疗以肠线取其长效温和刺激,取肩中俞,肩外俞,膀胱经第1、2侧线及夹 77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脊穴等皆能温阳散寒,除湿通络,而针刀则以中医针刺理论为指导,又吸取西医手术疗法,将“针”与 “刀”溶为一体,起到行气开滞,直接松解已经粘连的肌腱和软组织,两者结合,故效果明显。本法疗程 短,创口小,病人痛苦少,无副作用,实为临床值得推广之法。 参考文献 [1] 朱汉章主编?全国针刀疗法学习班讲义,中国中医研究院针刀医学科技中心 27,29 [2] 朱汉章主编?全国针刀疗法学习班讲义,中国中医研究院针刀医学科技中心 27,29 针刀治疗肌性斜颈22例临床报告 许才祥 杨志刚 丁勇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康复科 内蒙古自治区 中国 017000) 【摘要】目的:报告针刀治疗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1(针刀闭合术;2(术后颈围固定;结果: 22例患者有效率97%;结论:针刀加颈围固定是治疗肌性斜颈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肌性斜颈 针刀 To report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that the acupotome were cured 22 cases the tilt cervical vertebra on muscle(Xu Cai-xiang,Yang Zhi-gang,Ding-yong(The recover department of the center hospital of Erduosi city,Inner Mongolia,China,017000) 【Abstract】Objective To report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that the acupotome were cured the tilt cervical vertebra on the muscle;Methods 1(The acupotomy;2(It is fixed by the cervical collar after the operation; Results The notable rate was 97%(Conclusion It was an effective method that the acupotome cure children’s the cervical vertebra on the muscle adding to fix by cervical collar( 【Key Words】tilt cervical vertebra on the muscle acupotomy 肌性斜颈均属先天性或产伤所致,临床上较为多见,表现在出血后,一侧胸锁乳突肌痉挛,变硬,睡 觉姿势偏斜,5-6个月时,明显发现头偏向一侧,随着生长发育发现患侧面部肌肉萎缩,眼裂偏斜等临床 症状及表现,颜面部畸形,给部分女孩造成心理压力。 1 一般资料 患者22例,年龄最小7个月,最大年龄17岁,平均年龄6.5岁,男5例,女17例,男女之比1:3, 左右区别不明显,均为肌性斜颈。 2 诊断依据 2.1产后面向一侧偏斜,随生长而患侧面部肌肉明显畸形。 2.2患侧胸锁乳突肌变短,发硬,向健侧伸直有明显困难。 2.3 X线示,颈椎骨质结构及附件无明显异常,仅出现生理曲度的改变。 3 治疗方法 3.1在常规消毒后,铺无菌手术单,根据斜颈肌两端的情况,分别在胸锁乳肌附着点用2%利多卡因局麻后, 在肌腱附着点尽量靠近锁骨骨膜处切断,分离挛缩的肌肉。 3.2术后颈围固定,嘱患者向患侧侧卧。 3.3也可用矫形帽,可戴5-8个月。其优点是不受条件限制,而且对纠正面部畸形有较好的疗效。 78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4 结果 6岁以下需针刀术2——3次痊愈;7岁以上大多一次成功;经随访,针刀治疗有效率97%以上。但大龄儿童面部畸形纠正较慢,个别甚至不能完全纠正。 5 讨论 针刀治疗小儿肌性斜颈安全可靠,危险小,损伤小,经济,不受条件限制,手术简单,患者易于接受。但需注意,针刀术后的矫形帽或颈围固定,是纠正肌性斜颈的重要辅助措施。且小儿肌性斜颈越早纠正越好,晚则畸形发育已成,纠正就比较困难了。 针刀配合手法及中药外用治疗颈---胸综合征36例临床观察 刘绍辉 张勇 周国栋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 250012) 【摘要】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的疗效;方法:在患侧肩胛内上角及酸胀痛敏感处用1%利多卡因2ml加强的松龙0.5ml局封后,针刀垂直刺入,深度达肋骨面。纵向剥离症状消失后鼓励病人作颈部运动以巩固疗效;结果:施针1次治愈例占54.3%;经2次治愈10例占21.7%;施针3次治愈点8%;总治愈率为82.3%;好转7例占15%总有率100%。 【关键词】肩胛提肌损伤 小针刀 利多卡因 Curative Effect o f Acupotome on Lesion of Levator Scapulae in 46 Cases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Acupotome on lesion of levator scapulae; Methods: Target sensitive part on the affected scapular, inject ledocaine to anesthetize, and use Acupotome to loose the tissue. Encourage neck movement when Symptomless. Results: After one treatment the cure is 25 cases; after two treatments the cure is 10 cases; after three cases the cure is 3 case. 【Key Words】: Lesion of Levator Scapulae, Acupotome, Ledocaine 颈—胸综合征是指颈、胸椎的关节、椎间盘及椎周软组织因退变或受损而发生关节移位、非特异性炎症、骨质增生、韧带钙化等病理变化对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在椎骨通道中产生压迫和炎性刺激,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头晕、心慌、气短、胸闷、允痛、心律失常、心电图ST-T波改变,同时伴颈背部不适、上肢麻木、疼痛等证状,内科对证治疗往往无效。自92年开始,我们以针刀为主,配合中药处用、推拿正骨手法,治疗该病近百例,疗效非常满意,现将其中临床资料完整的36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男2例,女34例,年龄26-49岁,平均36.1岁。病史10个月到12年,平 均4.7年,被诊为冠心病者28例,心律失常者6例。 1( 2 诊断依据 头晕、头痛、胸闷、胸痛、心悸、心律不齐、心电图ST-T改变,伴颈、背部不适、上肢 麻木、疼痛等。 2 治疗方法 2( 1 颈背部定位:在颈、胸椎椎旁寻找阳性反应点,结合X经正、侧、斜位片显示及触诊所得,进行定点。 2( 2 针刀治疗:取俯卧位,胸下垫一薄枕,按进针四步规程,施行无菌操作,针刀达骨面后,按施术入法,先行纵向疏通剥离1-2刀,再横行剥离1-2刀即可出针,压迫针孔片刻,贴创可贴。 2(3推拿正骨治疗:结合触诊、X线片示结果,分别采用反向扳肩、推棘晃脊、卧位成角定点旋转复位等手法进行整复,最后进行颈、背部放松按摩,每日1-2次。 79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2(4 外用中药:于术后24小时,采用我辽自行研制的“肌舒”喷雾剂局部处用并配合热敷,每日1-2次。 3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病状体征消失,无复发。 显效:证状体征基本消失,偶有复发。 有效:症状体征有改善。 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4 疗效评定结果 本组36例,平均治疗次数1.6次,其中痊愈:30例,占83.3%;显效:4例,占11.1%有效;2例,占有5.6%;总有效率100%. 5 讨论 关于颈一胸综合征的发病的原因,脊柱病因学说已给出了一个满意的答安。但在治疗方面,临床医生普通应用的方法有:针刀、针炙、推拿、理疗、牵引、中药外用、穴位注射等,我们认为:以针刀松解为主,配合手法复位、纵向小剂量牵引、中药外用、理疗综合疗法,是治疗颈—胸综合征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针刀与颈椎病 七七一研究所宣传部 华德锋 1 概论 针刀疗法效果奇,巧妙结合中西医,针下经络能疏通,刀能剥离除顽疾。祖师名圣朱汉章,医学界里一名星。教授业绩在南京,贡献不凡人称圣。杨华弟子一期生,投师学艺灵感通,手巧老练达神灵,针刀刺进即效应,西安针刀一盏灯,佛光普照降赤诚,百善心慈为治病,贫寒减费人救命,五龙汤地有名声,佛家弟子心赤诚,替佛行道救苍生,不求名利为百姓。 2 病因 中老年的颈椎病,病是何因来形成,年老肾衰减功能,肾是先天本失衡。人的阴阳失平衡,阴虚物质不充盈,肾能主骨骨生水,脑为骨水靠肾充,肾虚骨髓不强健,造血功能自然减,年老血少指阴虚,阴虚久之阳不足,阴指血来阳指气,二者结合成一体,大脑在枢头之巅。缺血缺氧症出现,加上颈椎有病患,人老缺钙最常见。易患骨质疏松症,从而变形骨增生,骨质增生颈椎病,压迫神经血不通,头部缺血气不盛,气不盛来血不盈。头发错来脑不清,视物又目光不明,听力减退耳常鸣,记忆减退头脑晕,亦有胸闷扯背痛,疼痛加剧气不通,上肢麻木动不灵,血压不稳乳腺痛,误诊错当冠心病。 3 治疗 交感神经压失功,出现恶心反胃症,肤胀胸闷时而至,有时错当肠胃病。西医理疗和电疗,服药打针见效少,有些病人被开刀,结果仍然没治好,各种疗法都曾用,不治根本无效应,不治脾肾两根本,不除病患血不通,杨华诊所名气大,针刀疗法手艺佳,自从开展此疗法,名震国际众人夸,陕报登来电台播,交流经验发论文,应邀出访港澳新,每到一处名声震,众说杨华是名医,手到病除出奇迹,针刀治病有经验,用手一摸即诊断,予测那里有病变,触诊胜过爱斯线,综合归纳来判断手持针刀如闪电,病人即刻见效验,一病人颈椎病,夏天穿袄还显冷,用针刀治病,针到病除见效应,不穿棉袄不盖被,从此不把夏当冬,一位老汉七十整,五年以前把病生,天天喊叫脑袋疼,一摸脑袋即犯病,半身不遂麻木生,听人介绍来看病,一次治疗就见轻,喜得老人泪纵横,盛赞杨华好医生,兰州有位老校长,曾治颈椎花三方,治得脖子不会转,颈椎还得钢丝连,头痛现状没改变,千里慕名找杨华,一针就把奇迹现,治好以后没再犯,有位妇女颈椎病,眼睛失明无光感,似信非信找杨华,大师再次显手段,用手一摸即确诊,针刀再次显灵验,当场就把光明现,霸桥有位女医生,难治自己并没有疼病,七天七夜难合眼,疼得只想寻短见,将信将颖找杨华,手到病除随开颜,只把救命恩人唤,此等病历有万千,讲到此处算一段。针刀治病很简单,确诊治疗80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是关键,除去病灶是关键,一通百通气血灌,脾肾病变自改观,供血供氧自还原,中西医合壁来巩固,林本兼治自康健,针刀神效万古传。 颈椎病的诊治与针刀治疗 刘庆华 (浙江省金华市五一路513号刘庆华诊所 321000) 【摘要】目的:探讨针刀配合手法正骨治疗颈椎病的方法,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针刀切割棘突韧带,横突间韧带,后关节突等部位,调整颈椎生物力学关系,之后手法正骨,颈围固定。结果:治愈率为95.3%,无效占4.7%。结论:针刀治疗颈椎病操作简单,多可替代手术治疗,且有疗程短,恢复快,不易复发的特点。 【关键词】针刀疗法、颈椎病、手法 颈椎病是颈椎的急、慢性病变引起脊髓、血管及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它引起的症状常与一些内科疾病相混淆,尤其是眩晕症,心脑血管的器质性病变,由此引出大量的检查,如颅脑CT,磁共振,心脏病的各项检查,非但不能明确诊断,解释症状,反而有时会加重经济及心理负担,延长病程。在我们的临床上表现为眩晕症,心绞痛,颈椎病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本人2002年收治的146例颈椎病人都不同程度的有上述表现,现将收治的146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 2002年共收治典型颈椎病146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91例,年龄最小的20岁,最大的82岁,平均年龄44岁,其中28例表现为手指麻木,手臂疼痛,颈部不适感较轻,或根本没有感觉,但在颈部能找到明显的压痛点。这部分患者年龄大都在50岁以上,其余均表现为头晕、恶心、心悸、胸闷及颈部不适,作为眩晕症治疗效果差,头颅CT,心电图等检查无异常。颈椎正侧位片,所有患者均表为C-C颈椎明显37骨质增生,椎间孔狭窄,颈椎生理弧度变直,有几例有项韧带钙化。 2 治疗方法 在颈肩部找到明显压痛点C-C棘上韧带,两侧C-C横突,小关节、岗上肌、肩胛骨内上角。 3727 2(1针刀操作注意点: 2(1(1棘突间点,刀口线与棘突线平行,针体垂直皮肤进针。达棘突骨面,调整刀口线90度与棘间韧带纤维显垂直,切开棘间韧带1-3刀。 2(1(2横突间点,据体表的骨性标志定位,刀口线与颈椎纵轴平行,直达横突骨面,针刀不能离开骨面,以免损伤椎动脉。在横突上下缘,小心切开横突间韧带3-5刀。 2(2手法操作: 先颈椎牵引15分钟,再行颈椎旋手法听到“咔咔”响声为好。颈围固定1-2周。睡圆枕。 3 典型病例 陈菌,女,41岁,2002年3月来诊,自述近三,四年时有头晕,胸闷,颈部酸胀,发作时用拔罐,刮痧,服藿香正气水等可缓解,近三个月来症状加重,上述方法不能奏效,已三个月没有月经来潮,颈椎正侧位片,生理弧度变值,轻度骨质增生,疑为颈性眩晕,针刀治疗颈部双侧C-C横突间韧带,C-C252、33、4棘间韧带及肩胛骨内上角等12个点。牵引20分钟,然后手法旋复位。顿觉眼前亮了起来,头晕等症状也减轻了一半。半年后回访,治疗后一直尚好,没有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月经也恢复了正常。 金丽华,女,69岁,左肩背部及左手臂疼痛,伴大拇指,食指麻木两月余,颈部明显不适,牵引治疗数十天,牵上数分钟手指疼痛麻木消失,放下牵引器数分钟症状又恢复。颈椎正侧位片显现C-C骨质增56生,项韧带钙化,给予针刀治疗左侧C-C横突,治疗后颈围固定半月余,一次治疗后症状消失,半年后56 81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回访没有再复发。 4 讨论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颈椎病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时尚病,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严重的颈椎病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然而人们对颈椎病的认识不足,使治疗过程走了不少弯路。 颈椎病分为四型,脊髓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和交感型。其中椎动脉型和神经根型发病率最高,最简单的诊断手段是拍颈椎正侧位片,也可行磁共振,或行颈脊动,静脉造影等。当颈椎有损伤,错缝,炎症,充血,水肿以及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椎间盘突出的综合作用下,椎管内的解剖成分增加,容积减少,再加上颈椎活动时神经根在椎间孔的摩擦,牵扯或粘连,加重了神经根的损伤,神经根受压迫刺激后,其传导功能障碍,此时不但出现该神经支配区域的症状,还会通过节段神经在脊髓内的联系的植物神经而相应影响内脏导致有关疾病症状的产生。如颈椎病引起心前区疼痛,为颈脊神经后根受刺激所引起椎节失稳后勾椎关节松动,移位,从而波及侧方的上下横突孔,刺激或压迫椎动脉,使椎动脉引起痉挛、狭窄、折曲、卡压,出现椎动脉血供障碍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如头痛、眩晕、恶心、心前区不适,神力模糊等。 本人通过对146例典型颈椎病的诊治,认为明确诊断运用针刀调整颈椎的平衡失调,解除神经根的卡压,改善椎动脉的血供,可达到针到病除的效果。 上述仅为笔者的初浅体会,不当之处请专家及同道们指正。 针刀手法结合疗法治疗颈性头痛探讨 112 孙世阳 孙洪波 朱国庆 (1辽宁省铁岭市卫生学校2001临床医学三班 112000 2大连市中心医院 116033) 【摘要】目的:探讨针刀与手法结合治疗本病的疗效。 方法:采用针刀的手法结合治疗。结果:10例中,优为79%,良,10%,差2%。结论:针刀与手法结合疗效肯定。 【关键词】针刀疗法 头痛 手法 脊椎病因治疗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体脊椎及其周围软组织遭受损伤或老年性退变,易发生椎间关节错位和无菌性炎症,继而对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和交感神经造成损害致病而引起的临床综合症。由于颈椎间盘椎间关节等骨性病变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头痛称为颈性头痛。笔者近年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由颈椎病引起的头痛、眩晕,不为少见,尤其多见于青壮年人。作者把祖国传统医学经筋理论和现代医学病因学理论相结合,运用三步定位诊断法,颈椎牵引椅,针刀闭合性松解术,正骨推拿手法、脊神经阻滞复合抗炎止痛注射法,二针——拨罐疗法,总结出一套中西结合综合疗法,——针刀药手法结合疗法。应用临床收到颇为满意的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105例中均系门诊病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58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20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5天,以财务、统计员、汽车司机、电焊工为多。 1(2 全部病例均X线拍片,正、侧、左右斜位。根据病情部分病人拍开口位。其中15例做CT检查,2例做磁共振检查。3例做颅多普勒检查。 2 症状 2(1有不同程度头痛105例,平时有枕项酸痛者80例,为偏头痛者67例,其中5例为突发性剧烈头痛。 2(2 伴有眩晕及头昏86例,同时伴有恶心56例,同时伴有呕吐10例。 2(3 伴有眼胀、眼睁不开发困者56例。 82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2(4 伴有听力下降12例,伴有盗汗2例。 2(5 头颈僵直及转头受限者58例。 3 体征 3、1 颈棘突可触及偏歪者46例,与X线所见基本一致。 3、2 后头部触诊检查,枕下三角区有肌筋膜挛缩,有条状、结节等敏感痛点者105例。大部分患者能指出反射头痛区域,有时表现压痛剧烈而拒按压,有时则表现为虽压之疼痛但喜按, 病人诉压之有“舒适感”。 3(3常见有后脑勺及其附近疼麻,颈侧肌肉,项背部沉困不适 肢麻疼,肩部疼痛等。 4 诊断 4(1 有颈动脉受压症状者,或颈从、臂从神经根受压症状者,或有交感神经受累症状者或有三者混合性症状者。 4(2 X线颈椎正位片示,第3~6椎体间隙不对称,椎体在颈椎棘突顶线两侧部分,半边宽,半边窄,3~6椎棘突向一侧偏歪,并且以上三者均发生 在同一椎骨,侧位片示,关节突间隙出现双边双影。 4(3 排除结核、肿瘤或其他感染性骨病。 5 针刀治疗 5(1(1在罹患椎体横突的前结节或后结节找压痛点和小结节,此处即是进针治疗点,在横突末端和横突骨平面垂直进针,使刀口线和棘突顶线平行,达骨面后,将刀锋滑至结节或后结节,然后将针身倾斜,使和横突骨平面成45度角,进行先纵行再横行剥离,接着掉转刀锋,使刀口线和肌纤维垂直,行切开剥离。出针、压迫针孔片刻,待不出血为止,贴上创可贴即术毕。适合勾椎关节旋转型颈椎病。 5(1(2 勾椎关节侧方移位型颈椎病针刀治疗:在患椎体旁凹的一侧横突末端选一点,进针方法同前。达横突末端时,针刀刀锋沿横突末端作切开剥离(刀口线和横突末端骨边缘平行)。 5(1(3 勾椎关节前后方移位型颈椎病针刀治疗:在罹患椎体棘突上下缘各选一进针点,将棘间韧带做切开剥离松解。 5(1(4环枕筋膜挛缩型颈椎病针刀治疗:让患者俯卧位。在枕骨下缘在两乳突之间选5点。作进针点。使针体和进针部位骨平面垂直进针,使刀口线和颈椎棘突顶线平行。进皮之后调转刀锋,使刀口线和颈椎棘突顶线垂直,进行横切三至五刀。(注意,千万不能下滑,严防刺入环枕关节腔,损伤脊髓)。 5(2 手法冶疗:用两点一面颈椎复位手法:分为快速复位使“定点”与 “动点” 之间的椎关节以多次生理性运动形式在“动中求正”而复位,使微错位关节得 以纠正,痉挛肌肉瞬间松弛,双侧肌张力得以平衡。 5(3 脊神经阻滞复合抗炎止痛注射疗法:本组患者都有环枕筋膜压痛点,第3~6颈椎横突有不同程度压痛点,病变之椎旁压痛点(神经根)。注射阻断异常痛觉冲动打断疼痛的恶性循环药物为混和液:2,利多卡因5毫升,确炎舒松--A2毫升,0(9,生理盐水。;此疗法可以与针刀配合应用,针刀后注射。 5(4 二针一罐疗法:学习和运用祖国医学中外治法受到启发:中医的经络学说中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均循行于脊背部位。用梅花针或用三棱针弹刺放血拔罐,取体穴、辩证取穴、循经取穴,专病刺激部位(阿是穴)等。有泄热祛邪、化疼通络、启闭醒神、调气和营等作用。 6 疗效标准 优——经1-2次治疗,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经随访一年以未见复发者,83 例占79,。 良——经3-5次治疗,症状和体征部分消失遇劳累精神刺激有轻微隐痛,经休息后毋需治疗头痛消除者,20例占10,。 差——经6次以上,症状与体征未见明显改善者,2例占2,。 总优良率占98,。 7 讨论 7(1笔者认为颈椎病是一种积劳成疾,或日常小外伤忽视治疗所致的慢性退行性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大多数病由于颈肩部软组织劳损、充血,无菌性炎症以颈部姿势不良等是诱发颈椎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对 83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颈椎病的诊断与分型施治,是非常重要的。 7(2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引起许多疾病的病因之一,特别是颈上、中、下交感神经节,交感神经链及其纤维分支受激惹是产生急性头痛的原因,多数颈性头痛符合交感神经性头痛,即伴有其他交感神经受激惹表现使其支配的脏器功能障碍,颈性头痛系神经、血管性痛,目前尚未引起医界同道的重视。多由于颈部X线的检查,未发现颈椎骨质增生或明显移位,即将颈椎病排除以外,病人长期依靠服用镇痛药未获疗效。脊神经及神经根受到刺激或压迫,特别是来自颈2、3的枕神经及耳大神经受挤压、更是临床最常见的。此类均表现的典型的枕神经痛,做枕神经阻滞复合抗炎止痛注射后;症状立既缓解或消失。同时又可以进一步证明,枕神经痛是继发的颈椎病病变的原发病因。 7(3 颈项及枕部的肌肉等软组织原发性病变或继发损伤痉挛、炎症、头痛的发生亦不容忽视。我们观察骨性病变与软组织损伤互为因果。 7(4 针刀闭合性松解术:是把中医针炙针和西医手术刀融为一体、针长 5厘米、直经1毫米、刀刃宽0(8毫米、把针刺疗法和手术疗法有机结合在一起而产生双重作用的中西医结合闭合性松解术。针刀的特殊结构和性能严格按照进针方法和手术入路、可确保安全地将刀锋刺到病灶部位、起到剥离粘连、疏 通阻滞,流畅气血,乱除疤痕,松懈肌肉,镇痉止痛的目的,又具有不缝合,不出血,不留后遗症等特点。 7(5 手法是针刀医学重要组成部分,“针刀与手法并用”针刀医学的手法具有独特性,它是在针刀医学四大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新的病因病理学说、微观解剖学、立体解剖学、动态解剖学,生物力学、体表定位学,具有很强的针对、科学性。其作用分别是在针刀将严重的粘连点剥离松解之后,通过推拿按摩手法,将散在深面的粘连拨开:通过强压手法将关节囊内的粘连以及将手摸不到的部位的零星粘连松开;通过牵引手法整复扭错的肌键错缝的关节:通过牵引弹压手法整复错位关节和矫正畸形;临诊时,根据具体情况,单一或复合分别选用,需在明确了解病情之后决定手法的作用部位、施术点,用力大小、施力方向、默契配合等要素,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7(6 临床中部分病例采取了“针刀与药物结合。”药物选用“确炎舒松该药具有吸收缓慢、抗炎、抗纤维增生作用相对持久的特点。配入低浓度利多因可缓解针刀创伤疼痛,更主要是阻断炎症刺激末梢之反射弧,切断“恶性循环”的环节,被注射药物的病灶组织,加之针刀的松解可尽快解疼,促进血运,使疾病逆转。在应用复合抗炎止痛注射液时针刀进针点术前或术后注射根据局部解剖关系而定。实践证明,针刀药手法结合应用。是一种协同作用,可扬长避短,无论在治疗效果和治疗速度上都是非常满意的。 针刀闭合松解术治疗颈椎病机理探讨 1 22殷俊年 朱国庆 苏慧 (1.河市光明山医院按摩针刀科 大连市 辽宁 116425 2.大连市中心医院软伤针刀科 辽宁 116033) 【摘要】 目的:1、报告835例颈椎病的治疗结果;2、探讨颈椎病的发病及治疗机理;方法:1、针刀闭合术;2.牵引加手法复位;3、讨论与推论;结果:优占58.2%,良占20.1%,差17.5%,无效占4.2%,总优良率78.3%,总有效率95.8%。结论:1、应注意软伤与骨伤之间的因果关系来确定颈椎病的治疗方案及步骤;2、各型颈椎病的针刀闭合术应注意解剖与准确定点的关系;3、针刀与药物配合,针刀与手法并用可显著提高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颈椎病 针刀闭合术性松解术 To explore the theory about the needle knife operation were cured the cervical vertebral diseases。1 Yin Jun-nian;2 Zhu guo-qing;Su-hui(1 The needle knife and massage department of Guang Ming Shan hospital of Zhuang He city,Da Lian city,Liao Ning,China,116425;2 The needle 84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knife and the soft tissue damage department of the center hospital of Da Lian city,Liao Ning,116033) 【Abstract】Objective 1。To report cured results about 835 cases cervical vertebral diseases;2。To observe the theory that the cervical vertebral disease was come on and cured;Methods 1。The small needle knife operation;2。Drawing and to regain one’s power by the hands;3。Discussing and the deduction。 Results It’s excellent of 58。2%;It’s good of 20。1%;It was poor of 17.5%;It is invalid of 4.2%;The all excellent rate were 78.3%;The all effective rate were 95.8%; Conclusion 1.Pay attention to the causality between the soft’s damaged and the bone’s damaged,to define treatment’s plan and the step of the cervical vertebral disease。2。Pay attenti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dissecting and the fixed point when operating with the needle knife to every cervical vertebral diseases。3。The needle knife combining to the medicine,the needle knife and massage using to the same time,may be raising the curative effect that to cure the cervical vertebral disease。 【Key Words】 cervical vertebral disease small needle knife operation。 颈椎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常规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不佳。作者认为,按临床分型辨证施治,以临床表现为主要治疗依据,分清“软”与“骨”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有针对性的针刀松解粘连、解除压迫。手法纠正椎体相互移位而导致的力平衡失调,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轴线和力学平衡关系,常常可收立杆见影、手到病除之效。现将近五年治疗颈椎病835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835例,男性402例,女性433例。年龄为18~95岁。 1.2治疗次数:最少1次,最多6次,7天为一疗程。 1.3每次针刀数最少6针,最多19针。 2 临床分型: 2.1颈型56例,占6.9,。 2.2神经根型238例,占28.5,。 2.3椎动脉型208例,占24.9,。 2.4交感神经型122例,占14.6,。 2.5混合型169例,占20.2,。 2.6脊髓型25例,占2.9,。 2.7其它型17例,占2.0,。 3 治疗方法 3.1体位:俯卧位。选点按X光片、CT、MRI等诊断提示的病变椎体定点及临床症状反应压痛点,用1,龙胆紫作皮肤标记。 3.2常规针刀松解病变点:寰枕筋膜3针,枕大神经点2针,第一颈椎横突点2针,棘间点4针,C横3一6突点4针,C椎板关节囊点4针,T棘突6针。以及颈椎部、肩背部、软组织损伤压痛点等。 2—75—10 3.3手法治疗:颈部旋转侧板法: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病人背后,医者用胸及上腹部抵住病人背部,以求固定病人身体,令病者低头10—20度,以放开颈椎后关节。医者一手大拇指抵按病变棘突。另一手按抱住病人对侧下颌部,缓缓向同侧扳动,当旋至30—40度时,一手大拇指开始用力下压,同时,另一手用力扳动,有时可听到“咯哒”一声。 4 疗效标准及疗效 4.1 优:经1—3次治疗,各型颈椎病的临床主要症状消失486例,占58.2,。 4.2良:经4—6次治疗,各型颈椎病的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失,偶有轻度不适168例,占20.1,。 4.3差:各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功能稍有改善146例,占17.5,。 85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4.4无效:各型颈椎病症状如故,功能未见改善35例,占4.2,。 总优良率达78.3,。总有效率达95.8,。 5 讨论 5.1颈椎病的临床表现是极为复杂的,它不仅在颈部可以出现症状,而且四肢、内脏及精神上等各方面都可以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在颈椎病的分型上,国内外学者意见不一。目前还是按照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分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混合型、其它型等。此病虽有分型,而症状表现是错综复杂的。从发病的初期、中期、后期,同一型的颈椎病,由于病理发展阶段不同,可出现与原来完全不一样的症候群。所以很难截然分清各种类型,故应以病理变化为基础,以具体临床症状为依据,结合中医的辨证论治的原则,从实际实践出发进行分型与治疗,对临床更有指导意义。 5.2颈椎病从总体上来说,是治疗上的一大难题。笔者经多年临床治疗机理探讨认为:颈椎病最早出现的症状是软组织损伤的症状。随着软组织症状的日渐加重,颈椎失去正常颈部软组织的支持和保护,失去颈椎正常的力学平衡,逐渐发生颈椎生理弧的减弱消失。甚至使每个颈椎椎体所受正常负荷力系受到破坏,软组织的高应力长期作用于骨与肌腱的连接处,而形成骨质增生,椎间孔变窄,颈部韧带松弛或紧张和颈椎间盘的病变,这时又产生了因骨质增生、椎间盘病变而导致的一系列症状,使病症加重与复杂化。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进一步加剧。 5.3我们认为:颈部早期所出现的一系列软组织损伤病症应及时地、认真地、全面地给予治疗。要重视早期软组织症状的防治,使之尽量地杜绝或减小向骨质增生、椎间盘病变转化。对已有明显软组织症状和产生骨质增生,椎间盘病变等症者,应在治疗的同时重视对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改善两者的相互不良影响,不可废一。颈椎病的问题比较复杂,情况多变,治疗中应重视软组织损伤这一因素的存在,要以临床表现为主要治疗依据,分清“软”与“骨”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来制定治疗方案及治疗步骤。 5.4颈椎病针刀治疗的技术操作难度较大,并且要求技术操作时应精确入微,绝不可有丝毫松懈。一定要确认外部标志。外部标志是体内组织器官、结构大小和位置的“路标”,是针刀治疗准确点的依据。通过仔细触摸确定体外标志点,再仔细推算,达到定点准确。针刀能准确无误的刺入皮下并直达病变部位(骨面、骨点、肌腱起止点等),进行直接治疗。将局部损伤导致痉挛、挛缩、粘连、结疤,用针刀以松解、疏通、剥离、切开之,使局部无菌性炎症水肿消除,病变部位康复而取得治疗效果。 5.5因颈椎病临床分型是根据病理改变,临床症状而分型。所以治疗也应辨证施治,针对性强才可收效。现把针刀点松解原理要求、目的、针法作一阐说。 5.5.1环枕筋膜点:(枕外隆凸5个点)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针刀体与皮肤垂直刺入皮下,达枕骨大孔边缘骨面。进行横排切开剥离3—5刀再做横行剥离,以使寰枕筋膜松解彻底。 5.5.2棘间点:在病变部位的上下棘突间定点,刀口线与棘突顺列平行,垂直刺入皮下,达棘突骨面与棘间韧带纤维垂直,切开棘间韧带1—3刀。 5.5.3关节突关节囊点:在颈椎棘突旁开2cm处,针刀水平方向朝向外侧,先切开关节突关节囊,沿骨面探及椎间孔缘松解周围软组织不可过深。以防伤及神经根,椎动脉。 5.5.4横突尖点,在横突尖针刀刺入沿骨面探及横突上下缘稍加切割,松解前中后斜角肌,不可过深防止伤及血管和神经。 5.5.5第一颈椎横突点,刺入皮肤,直达横突骨面,到横突尖端,在其下外方行切开剥离1~2刀松解头下斜肌附着点。 5.5.6上段胸椎棘突,在棘突尖进针在尖端及棘突两侧铲剥松解棘上韧带。 5.5.7颈部、肩背部软组织损伤点,(提肩胛肌,冈下肌、大小园肌、冈上肌、三角肌滑囊等)纵行疏通横行剥离。 6 针刀治疗是颈椎病的治疗关键,针刀与手法并用。没有针刀治疗就很难做到或根本做不到手法复位。手法虽是辅助措施,但不可轻视。手法复位能否达到目的,关键在于对颈椎移位的判断。只要判断准确,就可使用你熟悉的方法,获得较好的复位效果。 7 康复锻炼是巩固颈椎病疗效的重要措施。要指导病人做颈肌锻炼,是为增强颈部肌肉。提高病人在工作、86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劳动、睡眠时应采取符合生物力学要求的姿势。不能长期低头(如打电脑、会计、预算、打麻将等)避免颈椎再受损失。 8 牵引可减轻颈部肌肉痉挛,可使水肿的神经根在颈椎间隙减压的情况下减轻其充血水肿程度,同时改善钩椎关节神经根间的位置关系,而达到缓解症状的效果。 针刀、牵引、手法的灵活运用可以提高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要明确病变类型,在实施针刀治疗后要有针对性的选用一种或两种手法或牵引。单一针刀治疗,其效果远不如针刀加手法或牵引治疗。作者经多年临床总结十四字方针,针刀与药物配合、针刀与手法并用。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分型 123陈耀东 陈耀辉 王艳秋 (南召县皇路店镇新街颈肩腰腿病门诊 河南 中国 474671) 【摘要】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分型方法;方法?1,论述椎枕部的解剖关系;2,临床分为5型;结论?将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分为5型,可更好的指导临床确定治疗原则。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 临床分型 The clinical classify of the cervical vertebral disease of the vertebral A(Type Chen Yao-dong, (The neck and Shoulder and Lumbar vertebral and legs disease outpatient Chen Yao-hui,Wang Yan-qiu of Xin street of Huang Lu dian town of Nan Zhao county,He Nan;China,474671)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s of clinical classify about the cervical vertebral disease of vertebral A(Type;Methods 1(To discuss the dissect structure of the neck and the occipital;2(It was classify into 5 type on clinic(Conclusion To classify the cervical vertebral disease of the vertebral A(Type into 5 type,will be better guide the clinic( 【Key words】cervical vertebral disease of the vertebral A(Type clinical classify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复杂,病变组织涉及面广。有肌肉、韧带、筋膜,关节囊,小关节错位,骨质增生等,压迫或刺激椎动脉而出现的临床表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猝倒等,头颈部活动受限,体位性改变症状减轻。 1 应用解剖: 椎枕肌包括头后大小直肌,头上斜肌,头下斜肌。 头后大直肌:呈三角形,起自枢椎棘突,止于下项线的外侧部,单侧收缩头向同侧旋转,双侧同时收缩头向后仰。 头上斜肌:呈梭形起自环椎横突,止于下项线外侧部的上方,单侧收缩时头向对侧旋转,双侧收缩时头向后仰。 头下斜肌:呈圆柱形,起自枢椎棘突,止于环椎横突,单侧收缩头向同侧旋转,并向同侧屈。 枕后肌群:包括头后小直肌,斜方肌,头半棘肌等。 头后小直肌:呈长条形,起自环椎后结节,止于下项线的内侧部,单侧或双侧收缩均使头后仰。 斜方肌:起于枕骨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及全部胸椎棘突,止于锁骨的肩峰端,肩胛岗,肩峰,当肩胛骨固定时,该肌收缩可使头颈后仰。 头半棘肌:起自胸椎1-6横突,止于上下项线之间的枕骨骨面,单侧收缩头伸直并使面部稍向对侧旋围,双侧收缩头伸直。 87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椎动脉的解剖:椎动脉自锁骨下动脉第一段发出后上升,一般穿行上位6个颈横突孔,再经环椎侧块后方的椎动脉沟向上入颅腔。根据椎动脉的行程和位置可分为4段。第一段自锁骨下动脉发出后,至第6颈横突孔的以前的部分。第二段为椎动脉穿经颈椎横突孔的部分,此段椎动脉在老年人可出现迂曲,因为其内侧与颈椎体相邻,若有颈椎体骨质增生,可使椎动脉管径变窄而影响脑的血供。第三段位于枕下三角内,从环椎横突孔穿出至进入椎管内之前的部分,此段椎动脉穿出环椎横突孔后,经环椎后弓上面的椎动脉沟呈水平方转向后内侧,再经环枕后膜进入椎管,第四段是进入枕骨大孔与对侧椎动脉合成基底动脉的部分。 项部的肌肉主要由脊神经后支支配,第1颈神经后支支配椎枕肌。头半棘肌有第2颈神经外侧支支配。 2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对疾病的诊断是其他方法无法取代的,就本病而言,症状体征十分复杂,常见的有突发性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猝倒,视力障碍等,较少见的有吞咽障碍,声嘶,眼肌瘫痪,复视,听力减退,次有心脏症状,如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等,本病通常是慢性或间歇性发作,但也可急性发作,发作时症状轻重差异很大。但其中眩晕为最常见的症状,多与颈椎旋转,前屈后仰等活动有密切关系,枢椎棘突及其周围颈椎5、6棘间隙旁多有压痛。 3 症状分型 根据加重症状的体姿,特异症状或体征及软组织损害部位分为: 3(1钩椎关节向侧方增生型。是在颈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继发的钩椎关节横向增生,在增生部位附近软组织病变或较远的软组织病变刺激或压迫椎A而出现症状。常因颈椎旋转而症状加重。压痛点在增生部位软组织上。X光线显示,钩椎关节增生。 3(2椎枕肌损害型:肌肉痉挛是枕下三角变小,而直接压迫椎A,头前屈位眩晕症状加重,抗阻力主动头后仰,症状加重,压痛点在下项线中外侧,C1横突后结节,C2棘突及软组织异常改变处。 3(3枕后肌群损害型。是枕后肌群痉挛,环枕间隙变窄,间接压迫椎A,头后仰立眩晕症状加重,X光侧位显示环枕间隙小于6mm,压痛点在(1)肩胛缝,(2)肩胛岗上缘,(3)上下项线之间的骨面上,(4)枕大N点,枕小N点处等; 3(4微小移位型。是脊椎后关节三维立体移位后刺激了椎枕肌、枕后肌群等,而引发椎A症状(移位复合三个特征判断法)。 3(5椎一基底A供血不足型。是在椎基A硬化的基础上,合并颈椎的继发改变(软组织炎症,水肿)而压迫或刺激椎A引起交感N性动脉痉挛而出现症状。后位仰旋转试验阳性。 4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有多种症状出现,其中主要的是眩晕、恶心、呕吐、颈肩部酸痛等。过去认为由于椎A受突出的椎间盘,增生的小关节或骨赘压迫或上颈部旋转时椎动脉搏发生扭曲,受到刺激而痉挛,或纤维束带压迫等引起,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关。现代医学认为椎A型颈椎病是在颈椎退变的基础上,软组织损害,压迫或刺激椎A而引起,头后大直肌,头后小直肌,头上斜肌,头下斜肌。四组肌肉虽然短小,却发育良好,由于它们的位置深,浅层解剖很难观察其全貌。大体解剖教学往往忽视此类细小的肌肉,四组小肌肉在防止头部过度前屈以及在头部旋转,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长期低头或伏案工作的人群中,尤其是中老年人,由于椎枕肌或枕后肌群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造成积累性损伤。因枕后肌群和椎枕肌长期受累,可能导致慢性无菌性炎症,进而引起肌肉痉挛,硬化和粘连产生“动态平衡失调”。压痛点常在枕骨下项线,环椎横突和枢椎棘突,上下项线之间的骨面,肩胛缝,肩胛岗上缘,骨质增生部位软组织等。 根据针刀医学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因病理学的新认识和针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基本原理。我们认为对以上痛点用针刀常规治疗,可恢复其动态平衡。本文分型法对临床治疗椎A型颈椎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88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参考文献 [1]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田纪均?颈椎病诊疗的思路和方法。 [3]君保国?颈腰痛杂志,2002第一期12-14 60例颈椎病诊断治疗体会 刘强 (广东省广州市第一军医大学分校门诊部 510315) 【摘要】颈椎病以中老年人多发,青少年患病有上升趋势。部分致病原因与长期工作、学习、睡眠的姿势有关,主要表现有头晕、头痛、颈部酸胀、上肢麻木无力、心烦和心慌等症状。60例颈椎病患者均用小针刀松解,配合推拿疗法,经1~3次治疗,治愈41例、有效18例、无效1例;随访6个月,治疗后早晚做保健操,睡保健枕者极少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40%。 【关键词】颈椎病 小针刀 手法整复 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又是疑难病之一;多发于中老年、也见于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复杂,非单一性。治疗的方法很多,各种方法可获得一定的疗效;但是临床治疗后又复发者,远期疗效难于巩固,使部分患者丧失治疗的信心。现从2000-05~2003-02经过治疗的135例颈椎病患者中,选取资料完整且随访6个月以上的病例60例,并将它们分为两组, 一组是经过治疗后没有进行恢复期保健锻炼, 另一组是治疗后进行颈部保健锻炼和使用保健枕。谈谈诊断治疗的体会。 1 病例分组 一组 :本组30例, 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大的65岁,最小的18岁;平均年龄41岁。 二组: 本组30例, 男13例、女17例,年龄最大的60岁,最小的20岁;平均年龄43岁。 两组病人病程最短的为3天,最长的为12年。 2 诊断 2.1 病史 有颈部外伤史或长期低头、睡姿不良、高枕、受凉的慢性劳损史。 2.2 主诉 颈部僵硬、酸胀、不灵活,头痛、头晕、肩背痛、上肢放射性麻痹或下肢无力,眼花、视力异常,耳鸣、听力异常,心悸、心律失常、血压波动等临床表现中的前3项及其他大部分症状。 2.3 体检 颈项6向功能运动不能达到正常,有压痛点、硬结、条索、痉挛等阳性反应物;触摸颈部软组织有沙沙响声,棘突、横突位置不正常,两侧不对称,病损侧隆起或较凹陷空虚、压痛。前曲旋转试验、椎动脉压迫试验、压顶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等检查判颈部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全部病人都拍X线正、侧位片,根据症状体征再加拍双斜位、张口位、过伸过曲功能位片,部分病例做CT检查,少数做了MRI检查,以确定损伤椎体及关节损伤性质、程度。排除肿瘤、结核及其他非颈椎病的颈部疾患。 3 分型 [1]根据魏征主编《脊柱病因治疗学》按病因分为四型(见表1)。 表1 60例颈椎病的类型 组别 骨关节损变型 软组织损变型 关节功能紊乱型 混合型 一组 3 5 8 14 二组 4 4 9 13 4 治疗 4.1 小针刀松解 依据主述症状、临床检查、X线摄片等资料,确定病损性质、损变的椎体、关节、肌肉、 89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筋膜。找准压痛点、硬结、条索、痉挛等阳性反应物,标记,局部消毒,避开神经血管;按4部操作规程 [3]进针刀,获得明显酸胀感时,进行纵行疏通,横向剥离或切开硬结等手法,松解病损软组织。术后针口贴止血贴,3d不湿水,口服消炎药。每次选3~6个进针刀点,隔7~10d松解1次,一般1~3次即可。 4.2 手法整复 小针刀松解结束后,施以头颈拔伸、二点一面颈椎复位手法。3d后根据颈椎小关节损变移 [1]位的不同类型用龙层花的正骨推拿疗法,选用颈椎正骨手法,纠正错位的颈椎、小关节,并进一步松解软组织,2天1次,7次为1疗程。疗程结束序后,如自觉症状没有完全消除,可再次重复1疗程针刀、正骨程疗法。 4.3 康复保健 自觉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正常后,一组不授以颈椎保健操,不使用保健枕;二组授以颈椎保健操,自行锻炼,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5分钟;使用保健枕,纠正睡姿,以仰睡为主,侧睡为辅,巩固疗效。 5 疗效测定标准 痊愈: 主观症状消失,颈项六功能正常,无压痛点、硬结、条索等阳性反应物,恢复正常生活功能。 有效: 主观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颈六项功能基本正常,能坚持正常工作和进行日常生活。 无效: 症状体征、六向功能与治疗前相同。 6 结果 6.1 近期疗效 两组合计,痊愈41例,占总数的68%,有效18 例, 占30%;无效1例,占6.7%,总有效率达98.3%。 6.2 复发情况 两组病例经过6个月以上的随访观察,在6个月复发者:一组12例,占40%;二组1例,占3%。 7 体会 7.1 病因 颈椎病为常见病、多发病,中老年多发,且发现在青少年患颈椎病的人数有上升的趋势。本文患者中绝大多数职业为学生、会计、电脑操作员、文秘、教师、裁缝、司机等。部分患者与睡眠姿势不当(俯卧睡、长时间向左或右侧卧睡、无枕、高枕、颈部悬空)或外伤有关。通过观察临床症状与病史发现,职业性持续疲劳,如长期低头伏案工作、颈肩用力过久和缺乏颈肌锻炼等因素,导致颈肌痉挛、软组织劳损、关节功能紊乱、长期内外平衡失调,而引起一系列的颈椎病症状。如:头晕、头痛、颈部酸痛、上下肢麻痛、无力、心情烦躁、心悸、心慌等症状。曾治一17岁女学生,因长期侧躺在床上看书,至软组织损伤、关节功能紊乱、头痛1年余,经中西医多种方法治疗,顽固不愈,用小针刀加手法整复术毕即效,1次治愈。 [2]7.2. 颈椎病的分型 1993年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修订出新的六型标准。查阅多种近年文献、著作,在临床实际运用中,不少作者基本按这个标准,各有所增减,但是真正单纯某一型的病例很少,症状错综复杂;本文采用魏氏的病因分型法,分为四型,更便于针刀、手法操作时的结合。 7.3. 治疗和复发 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复杂,非单一原因,颈部软组织慢性损伤造成颈椎椎间关节慢性失稳,颈椎关节发生微小移位,颈椎力学平衡失调、颈椎骨质增生等是刺激颈部神经、血管,使其发生功能紊乱的根本原因,动态平衡失调是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根本病理机制,而粘连、结疤、挛缩及无菌性炎症是慢性 [3]软组织损伤的主要病理改变。运用小针刀闭合性松解术,松解疏通粘连、结疤、挛缩,配合手法整复,恢复颈椎骨之间的正常生理解剖结构,纠正软组织的动态平衡,恢复正常的颈椎椎间孔的生物力学的平衡消除临床症状和某些病理改变。但颈椎病属退行性变的范畴,病因复杂,与生活、工作、睡眠的姿势引起颈部软组织慢性劳损有紧密的关系。虽然经治疗使生物力学恢复了动态平衡,症状体征消失,但是治愈后保持颈部软组织的动态平衡是预防颈椎病复发的关键、是主要的因素。怎样保持颈部软组织的动态平衡呢,本人在临床上研究发现:除了经常游泳(蛙泳)、颈部保健操外,充分利用晚上7~8h的休息时间,纠正不良的睡姿,保持颈部的软组织平衡,这样才能很好地预防颈椎病复发。一组治疗后,即治愈,没有进行恢复期的保健锻炼,6个月复发率40%;二组治疗后,进行颈部保健操,每天早晚30min,使用保健枕、游泳(蛙泳)等,6个月复发率3%。说明,只要认真坚持,疗效就能巩固。 90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参考文献 [1]魏征主编.脊柱病因治疗学 第三版 香港商务印书馆 1995. 96~163 [2]孙宇.陈琪编.第四界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 中华外科杂志,1993.31(9) 472~476 [3]朱汉章著 小针刀疗法,第一版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 56~114 运用松解“外围”、攻克“中心”原则治疗颈椎病110例 宋鹏 (济南椎间盘治疗中心 山东 中国 250013) 【摘要】目的:运用松解“外国”、攻克“中心”原则对颈椎病的治疗。方法:用汉章针刀松解颈椎周围与颈椎活动有关的肌肉、韧带组织附着点;用颈曲灵来纠正、维持已变直或异常的颈椎生理曲度及调整颈椎骨关节相对位置。结果:颈椎生理曲度的相对改善,使其治疗的优良率明显提高。结论:汉章针刀松解颈椎周围肌肉组织,是纠正颈椎生现曲度的关键步骤。改善颈椎生理曲度是治疗颈椎病的关键。 【关键词】松解“外围”、攻克“中心”、汉章小针刀、颈曲灵、生理曲度变直 The acupotome cured 110 cases of the cervical vertebra disease by the theory about to relax and cut the periphery and to capture the center Song-peng (The treatment center of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of Ji Nan,Shan Dong,China,250013) 【Abstract】Objective To report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that the acupotome cured 110 cases of the cervical vertebra disease; Methods 1(The acupotome to relax and cut the periphery soft tissue ;2(To adjust the bent degree of the physiology by Jing Qu Ling——cervical pillow;Results It was marked of 77 cases; It was notable of 19 cases; It was effective of 8 cases; It was invalid of 6 cases(Conclusion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s good that the acupotome cured the cervical vertebra disease combine to the cervical pillow( 概述: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此病多发生在中青年时期。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中青年患者多以生理曲度变直或异常为主。笔者运用松解“外围”、攻克“中心”原则治疗颈椎病11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颈椎病110例,男48例,女62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54岁,平均41岁;其中神经根型24例,颈型13例,脊髓型17例,椎动脉型31例,交感型6例,混合型19例;病程最短15天,最长5年。 1(2治疗原则:松解“外围”攻克“中心”,“外围”是指颈椎周围与颈椎活动有关的肌肉、韧带组织附着点,以小针刀松解为主,“中心”是指颈椎生理曲度,以颈曲灵为主纠正、维持或巩固为主。 1(2(1针刀疗法:运用中西医结合选用现代针具——汉章小针刀。代作循经选穴与局部解剖相结合,选穴定点后,常规消毒,无菌操作下,局部利多卡因浸润(少许)。目的是减轻疼痛、防止肌肉痉挛,有利于小针刀施术。通过治疗使颈部周围紧张或僵硬的肌肉、韧带组织放松柔软,使其达到相对协调平衡,促进功能恢复。 1(2(2颈曲灵:由载体、加温器和药芯三部组成。是一种专门用于纠正、维持和巩固颈椎生理曲度调整颈椎骨关节位置的圆形硬枕。要求枕于颈椎中段,每次枕20min左右,每日总体时间在1-2h即可。 2 疗效观察: 2(1分类标准:优:临床症状表现消失,颈椎及肢体功能活动自如;良:临床症状表现基本消失,颈椎及 91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肢体功能活动基本正常;可:临床症状表现明显好转,劳累后加重;差:经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2(2结果:优77例,良19例,可8例,差6例;半年后X光片示;颈椎生理曲度相对改善104例,无明显改善6例。 3 临床体会: 3(1在临床上观察发现只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异常,椎间隙即会改变,在特殊情况下切迹与局部组织相对位置改变,即所谓“骨错缝、筋出槽”使相应节段脊髓、血管、神经根受挤压而产生临床症状。长期处于这种不平衡状态下,导致颈椎周围韧带、肌肉等组织功能失调、弹性降低、稳定性减弱,而致病变节段出现椎间关节退变,韧带钙化或增生。 3(2在临床上选用双风池穴,双肩胛岗内角或肩胛内上角,脑户穴、隆椎棘突作为小针刀施术部位。因本病多受风、寒、湿邪侵入及劳损所致,选风池穴施术其理有三:其一此穴为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主一身之表,通过调节此穴具有疏通颈部经脉气血,增强机休阳气,固表等作用,有效的防止邪气入侵;其二该部位靠近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肌腱附着部,松解它可使颈枕部紧张,僵硬或处于痉挛状态的肌肉放松,使颈枕部局部症状得以缓解;其三该穴布有枕小神经,靠近枕大神经,通过松解局部组织,调节该部位可有效治疗因颈椎病引起的头颈部症状。 按照小针刀施术操作要求向上斜刺到达枕骨骨面,手法以纵行疏通、横行剥离为主。如患者该部按之紧硬、如有硬物感时,可切割1-2刀并作弧形剥离。如患者单纯低头时有颈部紧、硬不适并有头部症状时,该穴定点可向内稍移0.5寸,以刺激枕大神经,松解斜方肌为主;如病人以侧头或转头动作受限时,该点可向外侧移0.5寸,以松解胸锁乳突肌为主。 肩胛冈内角:该部位施术以垂直将针刀刺入直达肩胛冈内角边缘骨面。行小范围切害割、剥离、疏通手法。进行有效的松解斜方肌、菱形肌等肌肉组织。如病人以转头时颈肩部疼痛为主可选肩胛内上角作为施术点,以松解肩胛提肌为主。通过治疗使颈肩部肌肉松弛,达到相对协调平衡,为纠正颈椎生理曲度做好准备。 注意:该部位施术首先熟悉局部解剖,定位准确,严格按照小针刀操作步骤、深浅度一定要掌握好,肩胛冈内角骨面一定要找准,以免向内过深伤及脏器。施术手法要轻、速度要快,避免针感刺激过强;如施术中针感向肩臀部放射或术后肩部有酸痛沉胀感均为正常,可自行缓解。 脑户穴:该穴进针直达枕骨(枕外粗隆)骨面,行横行剥离,纵行为疏通后出针。此穴施术可松解紧张或硬化的项韧带,使转头及颈椎前屈和后伸活动自如,以缓解低头或仰头时所产生的疼痛、板紧等症状。本穴与足太阳经交会,该穴施术有助于调节颈背部经气、疏通气血、激发阳气(即正气)达到“正气盛则邪自消”的目的。 隆椎棘突:该部位针刀垂直刺入,刀口线与项韧带方向一致,直达隆椎棘突骨面,行切割剥离及纵行疏通后出针,该部位施术意义类同脑户穴。治疗后胸背部疼痛、沉重感消失,患者感觉如释重负。 3(3在临床中发现,当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张时,颈部周围肌肉组织随之被拉紧,若长期处于这种紧张状态下,肌肉、韧带组织逐渐发生硬化,失去弹性。颈曲灵在整个颈椎病治疗过程中,对纠正颈椎生理曲度起很重要的作用。 颈曲灵中的药芯含有多种中药成份,具有祛风散寒,温经通络、软坚散结等功效。平稠枕于颈部中段通过加温器促使药物成份迅速、有效的渗透到病变部位,对已僵硬、挛缩的组织起到软化作用。在小针刀松解后使其颈椎周围的肌肉、韧带组织不再紧张僵硬达到在无抵抗力状态下,每次枕颈曲灵20min左右,每日总体时间在1-2h即可。有利于载体对已变直或反张的颈椎生理曲度予以纠正。因为颈曲灵(成人用)是一个直径10cm圆形硬枕,通过枕于颈部中段,可使颈椎间盘中的髓核前移,在髓核前移过程中,椎间隙会随之发生改变,髓核关移到一定程度时,椎间隙会恢复到相对正常水平,其颈椎生理曲度得到改善,使周围肌肉、韧带组织不再处于紧张状态。椎间孔与神经根及周围组织的相对位置趋于正常,“骨错缝、筋出槽”的征相得以纠正。使周围组织不再对神经根、血管或脊髓产生激压,这样就解除了其受激压所产生的临床症状表现。而达到从根本上治疗颈椎病的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平时常枕颈曲灵可维持颈椎正常生理曲度;能有效的防止颈椎病的发生、复发或加92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重。通过运用松解“外围”、攻克“中心”原则治疗颈椎病具有时间短、见效快、复发率低等显著优点。 小针刀治疗颈椎病的意义 杨华 (西安市未央区五龙汤小区杨华诊所) 据某文献记载:30岁以上患颈椎病的人达15%,50岁左右的达25%,而60岁左右的达50%,70岁以上的人达100%。根据我多年来治病的观察,很多疾病都与颈椎病有关,根据文献的记载来推算,不是几千万,而是数亿。如:现今国家已统计:我国乙肝的为数9:1,也就是说,9个人当中,有一个人患乙肝。可人们并不知道患颈椎病的人数,远远已超过了此数字,现50岁以上的人约占总人数的2/3,若按此计算,我国患颈椎病的人数不少于2个亿,也就是说,每六个人当中,定有一个人患颈椎病,只是轻重不同罢了,这就是我研究小针刀治疗颈椎病的认识所在,由于大家对新问题认识的不足,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为此,因误诊、失治、而致死亡的可不在少数。 我国(乃到世界),每年死于脑血栓、心脏病、高血压的病人,决不是个小数目,可有几个人能把这些部位的病变和颈椎病联系在一起呢,我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治疗经验得出颈椎病可致脑血栓,大多数脑血栓病人都有颈椎病。我的根据如下:颈椎病有七节,第一颈椎与枕骨间有枕下小肌群附着,枕下小肌群,第一颈椎横突及椎动脉的解剖位置特殊(其中,头后小直肌,头上斜肌和头下斜肌三者在环椎横突后面形成三角形枕下间隙,内有椎动脉横段通过)当长期保持头部不正确的姿势(低头工作,高枕休息),反复感受风寒,均可致该肌群发生越来越严重的劳损,无菌性炎症、水肿、粘连、挛缩、甚至结节形成,使枕下三角肌间隙变狭窄而压迫椎动脉使之变形,管腔变小,血流不畅,引起头痛,头晕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第一、二颈椎体间无椎间盘和所属的韧带组成,颈部脊椎不仅支持着头部的重力,而且还承担着保护脊髓和神经根,连接着胸腔、腹腔和盆腔。不仅是神经系统的总汇,而且还是个交通枢纽,有重要的组织器官密集其中,负责各路信息的传递和肢体的正常运转。它是人体活动量最大的,活动最频繁,而在结构上又是人体各部件中最为脆弱的部分。如:颈椎无时无刻不在活动,可以说,从婴儿开始,还没学会走路,颈椎就开始工作,抬头,低头,转动全会,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幼儿到童年,青年,老人,人们只见到人年纪大了,脸上有了皱纹,牙齿脱落,头发变白,可有多少人能够想到颈椎的退行性变化呢, 在治疗颈椎病的过程中,西医认为主要是由于中老年内分泌功能减退钙磷代谢紊乱,骨骼退行性变化,引起的骨质疏松及骨质增生(俗称长骨刺)。而中医认为:心慌、心烦、头痛、视力下降,则是由于肝肾亏损,但不养筋,骨髓空虚所致,西医的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理论自相矛盾,难圆其说。但若用退行性变和内分泌改变也难以服人,唯朱汉章老师创立的骨质增生的病因是人体力学平衡失调则正确的解释了这一病理现象。 力的平衡失调又是怎样形成的,第一:不同的职业,不同的习惯造成不同程度,不同侧面的挤压,第二:由于受挤压的血管供血不足,造成颈动脉,椎动脉功能运动迟缓,造 成脑供血不足,水流缓慢,脑血管中的杂质就无法流通,累年沉淀下来,形成血栓,“流水不腐,户枢不堵”讲的正是这个道理。凡流量大的水再混,泥沙再多,都会被冲走,如山洪,几吨重的石头也会被冲的滚下来。若是涓涓细流的小溪,即使细微的灰尘颗粒,腐草败叶,也会变成淤泥,而滞留下来。脑血栓的成因 就在于此。 典型病例分析 1吴翠文,香港,女,45岁,头痛,头昏四肢发冷。 找我看病时穿着毛衣,棉衣,晚上盖三床被子,经我当天下午针刀,加针灸治疗后2天,脱掉棉衣,睡觉只盖一床被子。 2李栾茜,女,11岁,本单位子弟视力突然下降,以前正疼痛,左眼视力0.12,右眼1.2,经医院检查弱视,无法治疗,用调视力机器,治疗两月无效,来我所治疗,小针刀治疗完后,左眼视力即由0.12 93 China International Acupotomology Forum 变为0.4。 3 李先俄,女,50岁,公安局书记爱人,头痛,左眼失明,一针下去,视物清楚。 4孙尚功,70岁,男,头旋晕半年,一天犯病4-5次,且伴左侧上肢,胸腹麻木,针刺样感,在四医大做CT核磁共振,用中药,共花费4千多元,无效,经我4次针刀治疗痊愈。 5纪小玲,女,29岁,面部黄褐斑3年,在美容院治疗,逐渐加重,且患乳腺增生,包块核桃大,经治疗一次后,黄褐斑消失了一半,乳脱水增生包块缩小,3次后愈。 6鲜玉玲,女,50岁,甘肃省庆阳市 ,头痛,头昏30年,加重5半,背痛、肩痛、腿痛、腰痛,脚有踩棉花感,麻木,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做CT磁共振示:1、颈椎第3-7节增生;2、中央型椎管狭窄。经两个疗程治疗,各种症状减轻脚麻木甚本消失。 针刀治疗寰枕筋膜挛缩型颈椎病42例临床观察 12赵永利 赵博 (1.内蒙古通辽市安康医院 028000 2.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 130033) 【摘要】 目的:应用针刀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针刀加手法整复。结果:治疗42例,治愈38例占90%,好转4例占10%。结论:针刀加手法治疗此类疾患疗效肯定。 【关键词】 颈椎病 针刀 松解 手法整复 1 临床资料 42例患者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69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5年。 2 诊断依据 2(1 有椎动脉压迫症状和枕大、小神经卡压症状。 2(2 X线颈椎侧位片示:寰椎后弓与枕骨靠近,加拍颈椎前屈位片,仍显示寰椎后弓与枕骨距离较近(小于6?)。 3 临床表现 3(1 枕大、小神经卡压,枕部或头部顽固性疼痛、麻木。 3(2 椎动脉受卡压,脑部供血不足,出现眩晕、视力下降、耳鸣,严重时出现恶心、呕吐。 3(3 因供血不足,血管缺血后痉挛引起头痛。\ 4 治疗方法 4(1定点:患者俯卧位,双手垫于前额,下颌内收,在枕大孔边缘上正中,选取一点作为进针刀点,左、右1?处各定一点,用竹签蘸龙胆紫做标记。 4(2 皮肤常规消毒,术者带手套,铺无菌洞巾。 4(3 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2.5ML,加1%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2.5ML在标记处做一皮丘,在直刺达骨面,每点注射1-2ml.。 4( 4 内手法:麻醉注射5分钟后,术者用朱氏4号针刀,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自标记处加压刺入,即达到枕骨大孔边缘骨面,然后调转刀锋90?,进行横切枕背筋膜2—3刀,纵行疏通1—2下后,在做横行剥离,以使寰枕筋膜松解彻底。一次治疗未愈者,七天后再做一次。 4(5 外手法:患者俯卧治疗床上,令其下颌部和床边缘平行,助手双手扣于患者两侧肩部,术者左手托患者下颌,右手放于患者枕部上方,两手紧抱枕面部,与助手形成对项部的对抗牵引2—3分钟后,术者右手突然加大用力,弹压枕部1—2次。术毕,颈围固定1周,,平卧时垫薄枕。 5 治疗结果 本组42例,均治1—3次,治愈38例,占90%,好转4例,占10%总有效率为100%。 6 典型病例 94 国际针刀医学论坛 6(1张亚梅,女,31岁,头晕、头痛1年多,严重时伴耳鸣、恶心、呕吐、走路似踩棉花。曾针灸、药物等方法治疗,未见好转。来我院就诊。查体:枕骨下寰枕筋膜处、椎后弓处均压痛。X线侧位片示:寰枕间隙后缘变窄(小于6?)。行针刀治疗1次即愈,随访半年无复发。 6(2 谷春德,男,69岁,头晕、头痛、颈部发硬、双目发干、有飞絮感、经常困倦、嗜睡、头重脚轻,曾用多种药物治疗不见好转。2002年2月26日来我院就诊,X线诊为颈椎病、项韧带硬化。脑血流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检验TG:331?/dl,其他辅助检查未见异常。查体:枕骨下项线、寰枕筋膜处、寰椎后弓处均压痛,项韧带僵硬。行针刀治疗3次,颈围固定,同时给降血脂药物治疗,1月后复查血脂正常。脑血流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改善,不适症状全部消失,随访8个月无复发。 7 讨论 寰枕筋膜挛缩型颈椎病,是各型颈椎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高,多见经常低头工作者或长期高枕睡眠者。正常情况下,枕大孔的后侧边缘和寰椎之间有一个宽松的间隙,足以容纳椎动脉。当寰枕筋膜因劳损变性挛缩时,寰枕后间隙变窄,椎动脉因此受压,影响了大脑供血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针刀医学原理,寰枕筋膜挛缩瘢痕化的牵拉,使筋膜各位点的力平衡失调,失去了相邻结构的正常对位关系。因此,治疗主要针对寰枕筋膜进行适度松解,恢复结构间的力平衡和正常的相邻关系,临床不适症状即可消失。 95
/
本文档为【【精品】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慢性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的临床体会23】,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