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专业群建设方案

专业群建设方案

2018-12-02 14页 doc 32KB 149阅读

用户头像

is_620441

暂无简介

举报
专业群建设方案电子商务专业及辐射带动的专业群建设 电子商务专业是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迅速成长起来的一个全新专业,它培养的人才应当既熟悉经济活动基本规律,又掌握了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既具有先进的营销管理理念,又熟悉商务运作流程。因而在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学校层次中,如何把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如何进行理论和实践的课程体系改革,已成为创国家示范学校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一、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行业背景和依据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数字化、信息化的生存模式使整个世界的经济面临新的机...
专业群建设方案
电子商务专业及辐射带动的专业群建设 电子商务专业是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迅速成长起来的一个全新专业,它培养的人才应当既熟悉经济活动基本规律,又掌握了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既具有先进的营销管理理念,又熟悉商务运作流程。因而在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学校层次中,如何把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如何进行理论和实践的课程体系改革,已成为创国家示范学校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一、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行业背景和依据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数字化、信息化的生存模式使整个世界的经济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电子商务将成为二十一世纪贸易活动的基本经济形态。目前,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已逐步从探索走向规范、务实,从建立电子商务示范工程、规范电子商务运行机智、制订相关法规、加强国际间技术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入手,以多角度、多层次的渠道加快电子商务建设。然而,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所带来的人才培养的严重滞后,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如何培养出满足电子商务人才市场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如何构架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等问题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如何培养与电子商务人才市场需求相一致的电子商务人才。为此。我们通过对省内多家企事业单位和公司进行调研,经过详细分析研究,其结果显示了如下特征: 1、电子商务的急剧发展,企业的电子商务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的严重短缺,将带来电子商务业界一场空前激烈和白热化的人才竞争。中、初级电子商务应用人才匮乏将日益突出,这为电子商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2、据《2009年阿里巴巴企业名录》统计:我国第三季度31个省市共有201万家企事业单位。数以百万计的中小企业已经通过互联网拓展营销渠道、开展网上贸易;国际贸易中80%是通过电子商务进行的,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预计未来10年内,我国大约需要200万的电子商务专门人才。这类人才必须精通英语、懂得基本经贸理论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具有现代经营意识和战略眼光。并且随着电子商务职业资格考试在全国的开展,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已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 3、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复合型人才,其专业涉及到经济、管理、信息、计算机等多门学科。高等院校和高职学校,易于合理整合学校资源,配备专业,培养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所以高职学校将在未来的时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校建设示范性电子商务专业,不仅能满足淮南本地经济发展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而且还能对营销、物流、等相关专业产生强大的辐射和带 动作用,促进本地区及整个中部经济快速崛起。 二、专业现有基础、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基本情况 1、专业定位 电子商务专业面向国民经济各行业,为传统企业、电子商务企业、政府部门、学校、其他行业的电子化部门培养从事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网络营销、网站策划与推广、现代办公的中、初级商务应用型人才。 2、专业现状 电子商务专业立足于现代服务业,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商务人才,是商务类专业中最具特色、又充满活力的一个新型复合型专业。2006年被确定为安徽省重点建设专业。 ⑴、师资队伍基础 通过对专业教师的与进修、引进具有丰富经验的行业专家、聘请技能人才等方式,已建立起了一支结构合理、能适应高职办学特点的专兼(文化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现有高级职称17人,“双师型”教师22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及专业基础课教师的72 %。长期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3名,担任实习、实训课程的教学。 ⑵、课程体系基础 拥有科学合理、突出职业技能、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电子商务专业现开设公共课5门,占总学时的33%;专业及专业基础课5门,占总学时的%;专业技能课3门,占总学时的%;选修课开设6门,每学期都有多门课程可供选择。 ⑶、实习、实训设备基础 初步建成多方参与、工学结合、注重实效的实践教学平台。实验实训设备基础好,校外实训基地运转正常。 ①校内实训室为培养“实际、实效、实用”的电子商务技能人才提供了仿真的实验环境。 ②校外实训基地:聘请企业和业务骨干,担任实习、实训课程的教学。并以此为依托与平安保险(淮南)公司、淮南申通快递(物流)公司、阿里巴巴商务公司等单位签署协议共建了电子商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各实训基地运行正常,每年可安排本专业部分学生顶岗实习。 ⑷、人才能力培养基础 按照基础理论课程适用、够用,专业课程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实施了现有的前两年在校学习、后一年顶岗实习的人才教学方式;正在探索细化形成“3+1+1+1”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拓展了毕业学生综合素质。 第一、推行职业素质教育,拓展专业基础; 第二、加强校内仿真实训、工学交替和校外顶岗实习,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第三、以“双证书”为基础、推广“多证书”制度,让学生持有毕业证书的同时,持有相关行业职业资格证书。 (二)专业优势与特色 1.经过三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形成了清晰的专业建设思路。“大专业、小 方向、宽基础、重特色”的专业思想;“面向中小企业,服务于淮南和安徽及周边经济发展,培养面向企业一线的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维护、网店经营与现代办公的电子商务应用操作和基层管理人才”的目标定位;现有的人才培养方式正向“3+1+1+1”(即:三学期基础理论+一学期校内仿真模拟实训+一学期工学交替、技能提高+一学期顶岗实习)的方向转化。 2.组建了一支学历合格、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电子商务专业现有专兼职专业教师31人,其中专职教师25名,兼职教师6人。25名专职教师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23名,具有企业一线工作经历17人,获得行业职业资格认证25人;6名兼职教师均为电子商务及营销、贸易领域的资深专家,主要从事实践技能课程教学和培训。2006年以来,先后有5名教师在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国家地方重点大学培训基地进修学习;6人次到同类学校做学术、经验交流,先后有18人次参与商务企业社会实践。 3.具有一定的实验实训条件 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让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商务环境中开展活动。拥有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1个,校内网络实习实训室4个,计算机288台和教学系统软件6套。已建立申通快递(物流)公司等1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可同时供400学生课程实训和毕业实习。 4.人才质量社会认同度高 在学校就业办统一组织下,2009年上期,对本专业分别在广东、江苏、浙江、合肥等10家用人单位50名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研。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态度、专业技术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满意度均超过90%;82%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技能及综合能力基本能满足岗位需要。50%的学生实现了对口就业或者在所学专业相关领域就业,并对自己就业的单位及薪酬表示满意,平均收入为1800-2400元/月。 (三)存在的问题 1.以工学交替结合“3+1+1+1”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2.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物流管理一线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核心课程有待进一步明晰。 3.“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的仿真型实训条件建设,还不能完全支撑专业创新需要。 4.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还未完全到位,质量控制与保障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5.“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和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目标 (一)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 以中部大开发和学校创建省级示范为契机,对本专业的建设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习实训、校企合作、师资团队建设以及专业发展趋势进行具体的规划。更深一步探索特色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使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团队更加符合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要求,实习实训条件更完备,从而更好 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地方经济,推动电子商务的普及,带动淮南及安徽全省和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通过对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的实施,促进淮南及全省和和中部地区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带动(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会计专业)专业群的发展,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 (二)专业建设的具体目标 1、人才培养模式具体目标 通过校企合作、工学合作,订单培养、校内仿真模拟实训、顶岗实习等教育方式,积极推行和完善工学结合的“3+1+1+1”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训练,突出实践教学,实现工学交替,体现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 2、实验实训教学条件建设具体目标 将现有的校内实训室进行完善和升级,重点建设电子商务综合实训中心、商务(情景)模拟营销中心、物流配送模拟训中心、在线在线电子商务网站,多功能演示厅,计算机网络操作室,以满足校内实践教学的需要;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促进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再建设10个高质量的校外实训基地,以满足校外生产性实训、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需要。 3、师资队伍建设具体目标 在现有教师队伍的基础上,采用送出国家级、省级进修、学习以及到企业一线实践的方式,培养“双师型、学历合格、高层次”的教师。形成3名专业带头人、10名骨干教师、72%以上的专业及专业基础课教师具有“双师素质”、职称结构合理、年龄结构优化的专兼(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结合师资团队。 4、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的具体目标 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与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推进以“一个中心”(能力培养为中心)、“两个课堂”(校内、校外课堂)和“三级实训”(单项、综合、岗位)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模式。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开发以企业工作过程为课程设计基础的教学内容,实施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的教学方法,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编写2~4门适合我校电商专业特色的技能教材,建设优质核心技能课程。 5、专业群建设具体目标 通过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辐射带动市场营销、物流配送、会计等专业全面发展,优化配置和组合各种资源,实现专业群内资源共享。 6、社会服务具体目标 充分利用本专业的资源优势,根据社会、企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等的需要,积极承担电子商务认证培训和岗位培训任务,积极开展面向社会实际需要的各项服务,使电子商务专业的服务作用得到更好地体现。 7、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具体目标 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坚持“双证书”、推广“多证书”制度,使毕业生双证书率100%,多证书率达60%以上,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建设 通过“3+1+1+1”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开拓人员培训、技术咨询、等校企合作项目,完善社会服务功能,提高教学资源利用效率 1、技术服务 利用专业优势为本地和省内外企业(行)业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规划、专题策划、市场调查等活动,深入企业一线,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企业进行科研攻关,服务成都经济圈,为中小企业提供网站建设及维护管理服务,为各类企业提供网上市场调查、市场及行业信息处理与分析方面的服务。依托校企共建的电子商务实训基地,为电子商务服务型企业及其它各类企业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管理与操作人员提供短期培训和技术支持。拓展教学功能,促进学校与社会资源的有机融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到2010年共完成电子商务技术信息服务项目7项,服务淮南地方经济发展 2、培训服务 发挥专业人才、技术和实训条件等优势,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地区、行业的培训中心。采取脱产和业余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培训到现场,送教到基层,主动为企业和社区服务,积极与劳动部门和企业合作,承担淮南及周边地区岗位技能培训和管理培训。年均培训企业员工950 人次,每年为社会各类电子商务人员资格认证培训450人以上 3、对口支援方式 继续对淮南及省内民办高职学校和兄弟学校开展对口支援,提供师资培养和学生实习场所,选派教师任教,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促进共同发展。开展课程设计,制定针对性强的人才培养计划,为中部经济发展培养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具体内容包括: (1)教育培训服务 (2)电子商务技术及信息服务 (3)与本地其它学校在师资培训、实训基地共享方面进行有效合作,提高资源利用率 通过教学交流、实验实训基地对外开放、免费教师培训等手段,扶持区域内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依托商务网站,逐步建立区域内相关校学校、学生、教师的信息资源交流平台,共享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并吸引相关行业与企业参与,形成良好的校企互动、人才交流与信息服务平台。 三、电子商务专业辐射带动的专业群建设 (一)、专业群建设设想 (1)本着资源共享、系统整合、整体推进的原则,以电子商务为核心,辐射带动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会计等四个专业方向,构建形成电子商务专业群,资源共享,协调发展。 (2)以课程体系建设为单位的教师队伍建设的模式,打破既往以专业划线的鸿沟,要求专业群内各专业通力合作,共同开发与建设,实现教师队伍资源的优化配置。 计划在3年内建设4门专业支撑课程:《商务运用文写作》、《经济法与行业法规》、《会计原理及财务报表阅读》《商务沟通》;4门课程建为校级优质拓展课程:《市场营销》、《商品学》、《沟通技巧》、《商业经营实务》。 2009年构建商务群的协调发展机制与质量保证体系,初步完成专业群内通用课程的建设。 2011年完成专业群基本实训条件建设,完成各专业规划的拓展课程建设。 (3)各专业合力提供社会服务,基于一个平台、在共享共建的原则下进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与模拟公司的运作,实现电子商务专业与其它专业发展的共赢。 通过对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专业群的整体发展。使其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设施与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及工学结合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 (二)、专业群建设的内容 (1)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围绕重点、核心课程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开发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校本教材。把《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商务网页设计》、《电子商务实务模拟》、《物流配送》、《现代办公软件应用》等6门课程作为工学结合的重点、核心课程来建设;开发支撑专业发展的《商务运用文写作》、《经济法与行业法规》、《会计原理及财务报表阅读》《商务沟通》的精品课程。 在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中,专业群课程建设是其中重点之一。为此,将重点建设专业群拓展课程,把《商品学》、《沟通技巧》、《商业经营实务》等3门课程按校级拓展课程标准进行建设。 (2)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对负责通用课程和拓展课程建设的专业群内其他骨干教师的培训。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企业实践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保证性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 (2)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 2009年至2010年,学校计划投资67万元,在校外建设电子商务营销策划基地、物流配送基地两个平台,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进行生产性实训和资源共享,以电子商务专业为龙头,带动其它专业共同发展。 四、电子商务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的效果 (一)电子商务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的作用 1、社会服务作用 通过实施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可以达到如下作用: (1)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安徽省高职学校同类专业提供借鉴。一是物化“大专业、小方向、宽基础、重特色”的指导思想;二是实践并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重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四是按照“基础训练、模拟实验、仿真实训、实操实训”的思路开创实践教学新局面,让学生在深刻的感悟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素养。 (2)完善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在满足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前提下,通过共享方式极大地改善本专业校内实习和实训条件,从而拉动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发展。 (3)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包括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核心能力和拓展能力,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准,确保学生毕业能够有效就业或者自主创业。 (4).在强化电子商务专业和专业群人才培养功能的基础上,明显增强本专业的社会服务和辐射能力。到2011年底,年职教师资培训人次比2009年增加100%,面向社会提供职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人次增加100%,年完成职业技能鉴定人次增加100%。 2、专业引领作用 通过实施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在达到上述成效的前提下,可在以下几方面能够为高职学校的同类中专、技校、培训学校提供: (1)一流的专业,一流的应用性技术人才 建成的电子商务专业具有应用技术的前瞻、实训内容的综合、人才培养工学结合,在安徽省起到引领和辐射的作用,在国内成为一流的职教专业。通过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职业技能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把毕业生培养成为“会做人、能做事、有知识、懂技能、就业发展后劲足”的技能人才,促进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整体水平的提升。 (2)打造支持、拓展的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工学结合的重点、核心课程和支持、拓展课程建设,充实课程内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形成一套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可供安徽省及中部地区同类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借鉴和复制。 (3)形成科学的教材体系,建立先进的教学模式 建立具有规范的实训要求与考核标准的实训教材体系,形成理论与实践教材相配套、载体多元、内容丰富的教材体系。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形成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先进的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评价模式,广泛使用校园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扩展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空间,实现和同类学校,企事业单位的资源共享。 (4)建立仿真教学环境,丰富“体验式”教学手段 通过电子商务模拟实训、物流模拟实训、营销策划实训、网页制作、网站建设实训、顶岗实习, 使仿(全)真性实习课时达到实践教学学时总数的50%以上。完备的“基础训练、模拟实验、仿真实训、实操实训、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直接的人才支持。 (5)打造一支适合高职教育的师资团队 形成3名专业带头人、3名骨干教师,%以上的专业及专业基础课教师具有“双师素质”,职称结构合理、年龄结构优化的师资团队。未来三年完成省级项目3项,校级科研项目5项,在国家级、省级期刊发表高质量的论文50篇以上。能大大提高学校的“软实力”。 (6).提高专业辐射能力,广泛开展社会服务 项目建成后,不仅能满足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和实习的需要,还可为物流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会计专业等提供实习、实训条件。可进行电子商务职业资格培训、企业电子商务人员业务培训、师资培训、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等社会服务, 并开展对本地区对口支援和技术服务。成为安徽及中部地区电子商务专业的“领头雁”。 (二)电子商务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的实践条件 1、组织保障。成立电子商务专业建设领导组,负责性建设的日常管理、协调工作;成立各建设项目工作小组,负责各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成立校企合作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专业建设进行定期指导。 2、制度保障。专业建设上实行岗位责任制,每个专业设有校级联系人,定期检查,帮助解决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项目建设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并建立项目执行监控机制,组织专家论证项目,监督项目实施过程;项目完成后,组织专家对基地建设、使用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估,并提出整改意见。 3、管理保障。建设项目实施要严格执行国家性中等职学校建设的政策,在学校制定的各项制度框架下,按照项目管理要求,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实施项目责任制度,专业部主任为项目第一负责人,对项目实施负有全面责任。通过《项目建设任务书》,做到责任到人、目标清晰。各具体建设项目均明确直接负责人,对项目实施进度、质量和效果建立监督和检查,实施项目问责制。 4、经费保障。对财政拨款的专项建设经费用于电子商务重点专业建设。学校设立国家性学校资金专用账户,单独核算,加强专项资金预结算管理,实行资金封闭运行;健全监控机制,对建设方案的实施及资金的使用、运转流程实行环节跟踪,审计,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对项目所需一切仪器设备、一切投资按照国家项目招标管理办法实行公开招标,加强资金的监管力度。在专业的建设资金安排使用中,对经费预算、经费支出等方面严格管理和监督,保障经费专款专用,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
本文档为【专业群建设方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