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汉字的形体

汉字的形体

2017-11-14 4页 doc 15KB 47阅读

用户头像

is_105949

暂无简介

举报
汉字的形体汉字的形体 第二节 汉 字 的 形 体 【学习目标】 1、了解汉字形体发展演变经历的主要字体。 2、掌握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几次重大的变化。 3、正确理解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 4、了解现行汉字的形体,认识字体与字号。 【训练目标】 认识汉字不同字体及字号,掌握各种字体的特点。 【学习指导】 一、汉字的形体演变 从历史来看,产生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形体。 (一)特点 1、甲骨文殷商时代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其特点 (1)线条细而长,折笔较方正。 (2)结体不一,排列不齐...
汉字的形体
汉字的形体 第二节 汉 字 的 形 体 【学习目标】 1、了解汉字形体发展演变经历的主要字体。 2、掌握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几次重大的变化。 3、正确理解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 4、了解现行汉字的形体,认识字体与字号。 【训练目标】 认识汉字不同字体及字号,掌握各种字体的特点。 【学习指导】 一、汉字的形体演变 从历史来看,产生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形体。 (一)特点 1、甲骨文殷商时代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其特点 (1)线条细而长,折笔较方正。 (2)结体不一,排列不齐。 (3)书写灵活,异体字多。 2、金文商周时刻或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叫钟鼎文。其特点有 (1)线条粗而宽,折笔较圆转。 (2)结体较匀称、排列较整齐。 (3)线条化、符号化渐多于象形性。 (4)形声字大量出现,但异体字仍多。 3、大篆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指先秦所有的古文字,包括甲骨文和金文;狭义指春 秋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又叫籀文。其特点笔画线条化,拐弯全圆转,字型更匀称、工整。 4、小篆秦朝统一六国以后通行的从秦国大篆发展而来的字体。其特点 (1)减少了图画性,向符号化迈了一大步, (2)简化了笔画, (3)废除了大量异体字。 小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汉字规范化运动的结果,在汉字发展史上意义重大,使汉字从表形文字阶段进入了表意文字阶段。 5、隶书多为徒隶使用而得名,分秦隶(古隶)、汉隶(今隶)两种。其特点 (1)实现了笔画化, (2)摆脱了象形性,符号化强, (3)进一步简化了笔画。 隶书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6、楷书又叫“正书”、“真书”,指规矩整齐,可为楷模。由隶书发展来,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延用至今。其特点:笔画平直,字型平稳,结构紧凑。 定型化、通用时间最长。 楷书我国汉字发展史上作为规范字体通用时间最长的文字。 7、草书广义上各种字体都有草书,单成一体出现在东汉,包括章草、今草和狂草。 (1)章草指东汉汉章帝时盛行的汉隶的草书,保存了抑俯波势的笔形,虽有连笔,但字字独立。 (2)今草产生于东汉,从章草演变来,形体连绵,字字相连,偶有不连但脉络不断,世称“一笔书”,书写快速但不易辨认。 (3)狂草产生于唐代,变化多端,笔画任意增减 ,难认难写,少实用,纯艺术品 8、行书产生于东汉末年,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特点 近楷不拘、近草不放,笔画连绵但各字独立,易认易记,应用最广。有行草和行楷。 (二)汉字形体演变的原因和趋势 1、原因 (1)汉字历史上使用过各种材料: 龟甲兽骨、钟鼎陶器、碑石简牍、丝绸布帛,造纸术发明以后,除了特殊需要以外,一般都是以纸张为书写材料。 现在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使用计算机进行汉字处理,多数情况下通过键盘和屏幕、磁盘等作为载体材料实现汉字的“书写”。 利用多媒体软件技术,电脑中汉字的形体千姿百态,多种多样,可以充分满足 (2)文字工具 笔的演变经历了“刀笔----软笔----硬笔----机笔”几个阶段。 2、趋势 总的趋势是:删繁就简 笔画线条化,字形符号化,结构规范化,字集化 二、现行汉字的形体 (一)楷书和行书 正规场合和正式出版的东西一般使用楷书,个人性的日常用字书写一般使用行书。 (二)印刷体和手写体 印刷体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宋体---老宋体、古宋体、灯笼体,是最常用的印刷体。特点是笔画横细竖粗,方正严谨,书写不便。 2、仿宋体---真宋体,笔画不分粗细,结构方正秀丽,讲究顿笔,可手写而成。 3、楷体---又叫大宋体,近于手写楷体。 4、黑体---黑头字、方头字、方体字,笔画粗细一样,字迹浓黑醒目,标题和标着重时使用。 (三)字号 字号:字号就是“字的号码”,是对汉字形体大小的分类。 我国字号的分类采用数码表示,例如,从大到小分别是: 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 【自测练习】练 习 二 【思考与探究】 一、为什么说汉字形体演变是朝着简单易写的方向发展的, 二、为什么说隶书是汉字形体演变的转折点,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参阅文献】 1、吴东平《汉字文化趣释》,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张金玉《当代中国文字学》,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王宁《汉字构形学讲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刘又辛《汉语知识丛书??汉语汉字问答》,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
本文档为【汉字的形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