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梅香深处,东湖之恋 - 东湖女孩

2018-02-12 42页 doc 78KB 55阅读

用户头像

is_471618

暂无简介

举报
 梅香深处,东湖之恋 - 东湖女孩 梅香深处,东湖之恋 - 东湖女孩 梅香深处,东湖之恋 文/ 郝成林 引 子 悠悠千古的东湖,悠悠千古的美好传说。杭州有西湖,武汉有东湖。西湖名满天下,东湖风情万种。 东湖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总面积8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和其他源远流长的历史名湖相比,东湖似乎没有受过更多的文人的青睐和吟咏。但只有当我们走近东湖,揭开她的神秘面纱,才会惊喜发现,她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天然去雕饰,丽质天生成。她宛如一位清新脱俗的少女,默默地偎依在繁华的都市旁,青山绿水,清丽可人,尽显自然之美,原始之姿。 如今,...
 梅香深处,东湖之恋 - 东湖女孩
 梅香深处,东湖之恋 - 东湖女孩 梅香深处,东湖之恋 文/ 郝成林 引 子 悠悠千古的东湖,悠悠千古的美好传说。杭州有西湖,武汉有东湖。西湖名满天下,东湖风情万种。 东湖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总面积8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和其他源远流长的历史名湖相比,东湖似乎没有受过更多的文人的青睐和吟咏。但只有当我们走近东湖,揭开她的神秘面纱,才会惊喜发现,她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天然去雕饰,丽质天生成。她宛如一位清新脱俗的少女,默默地偎依在繁华的都市旁,青山绿水,清丽可人,尽显自然之美,原始之姿。 如今,经过武汉人民的精心打扮,东湖终于在“千湖之省”的荆楚大地脱颖而出。这里有最纯净的湖水和最诗意的梅花。同时还有最浪漫动人的传说,最缠绵悱恻的爱情。那朵朵盛开的梅花,似乎是在雕琢坚贞的爱情,那以楚文化人文景观著称的磨山景区,似乎在娓娓讲述千年的风雨„„ 那么,这美丽的东湖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这里会成为梅花最美丽的故乡,在武汉当地,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家喻户晓。听了这个美丽的传说,相信你一定会爱上这片神奇而美丽的湖。 梅 恋 武汉东湖,长江水道上的一粒熠熠生辉的明珠。 浩淼的水域,云蒸霞蔚、雾绕烟横,万顷波光,浮天摇地。这一切都让东湖呈现出“一山一水皆传说,一石一木藏故事”的美妙境界。 东湖之美,美在自然;东湖之胜,胜在人文;东湖之水,烟霞似海; 东湖之山,清秀妩媚。那一泓碧水,清晰勾勒出她婀娜多姿的身段和清丽的容颜。东湖依照自然环境和传说故事,依次分为:听涛、磨山、落雁、吹笛、白马和珞洪六大景区。现已建成并对游客开放的景区有3个,即:以江南自然风光闻名的听涛景区;以风俗民情生态游为特色的落雁景区和以楚文化人文景观著称的磨山景区。 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风景优美的磨山景区。 磨山位于东湖东岸,三面环水,山水相依,六峰逶迤相连,素有“十里长湖,八里磨山”之称,以其形状如磨盘而得名,风景极佳。磨山既有优美如画的自然风光,又有丰富的楚文化人文景观。山北是以楚文化为内涵的楚文化游鉴区;山南是以乡土植物为主的十三个植物专类园;西部山头有朱德为东湖题词的朱碑亭。每年接待中外游客100多万人次,是武汉市最靓丽的旅游休闲胜地。 秀丽的山水,丰富的植物,别致的园中园和浓郁的楚风情是磨山景区的四大特点。33平方公里的东湖碧水在东西北三面环绕。在这里登高峰而望清涟,踏白浪以览群山,能体味到各种山水之妙。此外,充足的雨量与光照,使这里各种观赏树种达250多种,200余万株,素有“绿色的宝库”之誉。这里更是花的海洋,花的品种成千上万。其中,梅花、樱花、荷花、桂花享誉全国。 众所周知,梅花为武汉市市花。这其中,最有名,最让人流连忘返的莫过于有“中国第一梅园”之称的磨山梅园。磨山梅园位于景区南麓,始建于1956年,目前面积已达800余亩,定植梅树10000余株,树龄最大的为100年,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梅花品种资源圃。每逢朔风岁寒,万木萧索之际,红梅齐开,漫无际涯,暗香浮动,美不胜收。在园中,既可欣赏到烟波浩渺、水鸥点点的东湖湖光,又能领略到高耸着楚天台和朱碑 亭的磨山山色。这里山青水绿,风景秀丽。早春时节,梅花盛开,繁花似锦,暗香四溢,前来赏梅、咏梅、画梅、摄梅的中外游人络绎不绝。 磨山梅园与南京的梅花山、上海的淀山湖梅园、无锡梅园并称“江南四大梅园”,同时还是著名的“中国梅花研究中心”。郭沫若曾经写诗赞道:“且喜东湖春到早,红梅万树一齐开。” 那么,磨山梅园为什么如此美丽,如此堪称仙境,相传,这里面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这个传说讲的是三国时期刘备和孙尚香之间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 大家都知道,武汉在军事上有“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的战略地位,历来为军家必争之地。著名的赤壁之战就发生在武汉周边蒲圻。魏、蜀、吴三军在东湖附近都留下了遗迹与传说。 据民间相传,刘备曾在磨山祭天祈福。据历史专家考证,《大明统一志》、《嘉庆重修一统志》都对郊天坛有准确记载。在《湖北通志》上也有“刘备郊天坛,在磨儿山”之说。 话说赤壁大战后,刘备在军师诸葛亮的巧妙安排下,挥兵攻取了荆州。荆州是孙权所必得之地。所以,他和周瑜一直想伺机夺回。最后两人商议用美人计来除掉刘备。 原来,东汉建安十三年,刘备的结发妻子甘夫人亡故。孙权便请鲁肃为婚使,带上厚礼,许诺把其妹妹孙尚香许给刘备为夫人,想通过招赘成亲,把刘备诱到南许(今镇江)围困。 一开始,刘备颇觉怯意。诸葛亮却拿出三个锦囊,胸有成竹地说:“主公可放心前去,我一切都安排好了~” 在诸葛亮的精心谋划下,刘备带领赵云,在鲁肃陪同下,乘船南下,到东吴聘亲。 船至武昌,心里没底的刘备越发不安。赵云等人赶紧劝道:“主公,沿途江南美景甚好,不如我们上岸骑马散心。” 于是,刘备一行人下了船,骑马顺路来到了今天的东湖地带,沿途观花赏景。 在刘备等人面前,东湖如一副美妙的画卷缓缓展开。只见山苍苍、水茫茫。水碧如蓝,山青如黛。放眼望去,远山、近水、蓝天、碧波,由深到浅、由浓到淡,构成了一幅层次丰富的画面。远处水天一色,烟波浩渺,岛屿星罗,湖泊纵横,风光旖旎。湖边拂动的芦苇丛中,不时飞出野鸭、野雁。 此时天气,不冷不热,气候适宜,路边随处可见的梅花树正芬芳盛开。疏影清雅,花色美秀。一阵沁人心脾的清香袭来,让人陶醉不已。真是:“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见此美景,刘备便兴致勃勃向随行的鲁肃问起东湖的来历。 鲁肃奉上一杯清茶后,如数家珍,介绍起了东湖名字的来历。原来,东湖原名天镜湖。 传说,东海龙太子有一块宝玉,硕大晶莹,美丽无比,太子爱不释手,配上彩带,饰以美穗,整天戴在身上。一日,龙太子路过此地,美玉不慎跌落人间。太子紧追下去,想把它衔回去,但美玉就地化作湖泊,彩带化作江河,美穗则变成湖湾、港汊,弯弯曲曲的有120多个。龙太子也随之化为山峦,龙头就是现在的磨山,故磨山也有龙头山的美称。 “美哉,妙哉~”赏磨山美景,听如此动人的传说,刘备游兴和诗兴大发,连日来的疲惫和忧虑一扫二去。于是,他和部属又一起登上了磨山的一个无名山顶。刘备见此山六峰插入湖心,峰峰山形如磨,便给此山取名磨儿山,并即席赋诗曰:“磨山依东湖,六峰逶迤矗。山水秀丽佳,花木繁殖殊。风光无限好,奇花异卉注。登高望清涟,踏浪群山舞。再上楚天台,一览碧波湖。” 游览完毕,刘备还在东山头设高台祭天,以祈上苍保佑自己,早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仪式结束后,天已黑透。刘备感到有点疲倦,便和衣依树而憩。 恍惚之间,他梦到一个清秀美丽、楚楚动人的少女翩翩含笑而来。只见她装束朴素, 却仙姿绰约,芳香袭人。原来是她手持一支盛开的梅花,在自己身旁笑歌欢舞。最后,这个美丽的女子还小鸟依人一样依偎在自己身旁,以体温帮自己取暖驱寒。 后来,刘备醒来,却发现自己是睡在一棵大梅花树下。这时,月亮已经落下,星星也已横斜。真是“今夜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回味梦中甜蜜的情形,一生征战、四处飘零的刘备惆怅不已,不住唏嘘。 在古代,特别讲究卜梦。尤其是在心绪不宁时的梦境,古人都认为有征兆意义。所以,刘备急忙请人将赵云和鲁肃召唤过来,让他们帮自己析梦。 鲁肃问清梦中女子容貌后,沉吟许久,便向刘备道喜。 刘备非常纳闷,忙问鲁肃喜从何来。 这时,鲁肃才详细向刘备介绍了孙尚香的情况。 原来,孙权的妹妹孙尚香生得小巧玲珑,婀娜多姿,谁见了都会爱上她,尤其是吴国太后特别疼爱她。她体态清秀,稍瘦,并且好淡妆雅服。据说,孙尚香特别聪明,九岁时便能诵读《诗经》,十岁已出落得花容月貌,无比美丽。因为生得俊美,所以有“百花郡主”之称。她酷爱梅花,其寝宫周围,皆悉植梅树。每当寒冬腊月之时,梅花开放,她总会在花树下流连,赏花赋诗,怡然自得,并且尤其喜欢以梅花为汤沐邑,浑身无比芳香。 据说,有一天,她留恋于梅树下,一朵梅花正好落在她的额头,遂成五出花,怎么洗都洗之不去,后人便称为梅花妆。一时间,很多吴地女子均争相效仿。 同时,孙尚香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她自幼喜好武艺,全无胭脂气,一心想找个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托付终身。她身边侍婢百余人,皆亲自执刀侍立。因她身带利器又容姿甚美,当时吴国人便送她一个爱称——“弓腰姬”。 而孙尚香的容貌,正如刘备梦中的梅花仙子一样。这岂不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吗,不正预示着刘备此行一定心想事成吗, 听了鲁肃的析梦,刘备大喜过望。他急忙从怀里取出一个雪白的丝巾,然后轻轻从梅树上折下一枝含苞待放的梅花,毅然咬破手指,当场在丝巾上题了一首短诗:“折梅逢鲁使,寄与梦中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他千叮咛,万嘱咐,请鲁肃一定要提前告诉孙尚香一切,尤其是自己的梦和这首诗。 鲁肃是个厚道人,也一心促成孙刘联盟,自然微笑着答应。 从此,刘备以梅花传情示爱,传为千古佳话。 梅 缘 “周郎巧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话说刘备到东吴后,按照诸葛亮的锦囊妙计,一步步精心安排。 刘备来东吴时,随船带了大量染红的鸡蛋。一到东吴,不论宫廷内外大小官吏和将士,逢人便分,无一遗漏,并称这是十分隆重的皇室礼仪,是刘家最有特色的聘礼。遇到东吴的头面人物,他还亲自动手分发,因此大造了招亲的舆论。 东吴本来没有这种风俗习惯,都觉得很新鲜。便一传十,十传百。这样一来,家家户户都知道东吴公主孙尚香即将与刘备成亲了。这让孙权暗地杀害刘备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当吴国太得知自己的女儿被孙权当做政治筹码,要嫁给年过半百的刘备后,勃然大怒,把孙权和周瑜好好地责骂了一通。要他们赶紧死了这条心。 吴国太哪里知道,孙尚香早已经从鲁肃嘴里知道了一切,并看到了刘备的血诗和那朵雅致的梅花。在这个奇女子看来,年龄和身份统统不算什么,关键是刘备能真正读懂自己梅花一样的心思。何况,孙尚香想看看这个名满天下的“刘皇叔”到底能不能走进自己的心里。 吴国太拿自己这个宝贝女儿没有办法,只好和孙权、孙尚香约定,要在甘露寺举行一次特殊的“面试”。由孙尚香躲在幕后观察。如果对刘备中意就吹箫,不吹箫就取刘备性命,免得让天下人笑话。 所以,甘露寺这场“面试”简直成了《史记》里记载的鸿门宴。 刘备当然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经过深思熟虑,他带了白衣儒将赵云前来赴宴。 没有想到的是,吴国太竟然第一眼就相中了“龙凤之姿,日月之”的刘皇叔,对他格外热情。坐在一旁的孙权看情形不对头,赶劲给手下大将吕蒙使眼色,要他以舞剑助兴为名,寻机斩杀刘备。 这时,鲁肃也效仿鸿门宴里的项伯,把剑起舞,以身翼蔽刘备。 见此情形,埋伏在走廊中的刀斧手赶忙拔出刀剑伺机行事。一时间,刀光剑影,气氛异常紧张。 常山赵云何许人也,他有勇、有谋、有胆。只见他一刀劈开隔板,露出了后面身穿铠甲,手持利刃的刀斧手,当场揭穿了孙权的计谋。随后,赵云单刀直入,一声怒吼:“我们主公名满天下,以诚相待。今日相亲,为何在此埋伏重兵,你们这样做难道不怕天下人耻笑吗,” 面对义正词严的猛将赵云,孙权很是尴尬,藉口要把吕蒙斩了。 见此情形,刘备赶紧拦下孙权,来个顺水人情:“今是喜庆之日,斩将不利於亲事。” 接着,刘备面对吴国太,双膝下跪,几度哽咽:“我取荆襄确实不厚道,进荆州时也在骂自己。我身上流着高祖的血,却在和曹贼作战中屡屡失利,至今居无定所,只有暂借荆州。我今年已经48岁了。等汉室复兴之时,我必归还荆州,卸甲归田。此心上苍可鉴。” 刘备的寥寥数句,说得吴国太满眼泪花,也进一步博得了吴国太的同情和好感。 与此同时,孙尚香也在帘后频频探头端详。她从小就仰慕英雄,经过如此近距离观察刘备,从他的表现里,孙尚香感受到了一种英雄气概,早就把刘皇叔当成了救世的枭雄。 所以,她顾不上害羞,轻启朱唇,吹响了悠扬的箫音。随即,如仙女一样,手持刘备所赠的梅花袅袅而出。 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就是家喻户晓的的刘备和孙尚香的故事。 正是: 眼前谁识岁寒交,只有梅花伴寂寥。 明月满天天似水,梦醒听彻玉人箫。 梅 魂 话说刘备对孙尚香的美貌和才气深感欣赏,一见钟情。两人很快沉浸在幸福的爱河里。 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年过半百竟然娶到如花娇妻,刘备自然好生得意,乐而忘返。赵云眼见刘备沉浸在温柔乡里,心急如焚。他打开诸葛亮的锦囊,依计劝说刘备和孙尚香赶紧返程。 最后,在孙尚香的帮助下,刘备顺利逃离虎穴,回到荆州。 刘备后来常称道,多亏在东湖磨山设台祭天,才得此佳缘。回荆州时,他还特意携孙尚香专程来磨山拜谢神灵。 刘备与孙尚香结为伉俪,平安回到荆州后恩爱倍至,也促进了孙、刘两家的和睦。两家依据千里长江共拒曹操。天下遂成三足鼎立之势。 公元221年,三国蜀汉刘备入川在成都称帝,年号章武元年。 但是,孙权却乘刘备进军四川之机,秘密遣使编造母危的谎言,持召回孙尚香,并要她将刘备之子阿斗也带到东吴禁锢,以此要挟刘备。 孙尚香素有孝行,听说母亲病危,来不及多想,便带阿斗回吴。幸被赵云和张飞的游哨船截江夺回阿斗。只有孙尚香只身省亲回吴都。 没有想到,这一回竟然是鸟入困笼。孙权从此便想方设法,重病禁锢,不让孙尚香再回蜀国。 因为思念刘备,孙尚香便经常在磨山郊天坛漫游,怀念两人在一起度过的幸福时光。为了寄托自己的感情,她在磨山植梅千株,在此赏梅、咏梅、艺梅、记梅,画梅,等待刘备早日派人来接自己回去。 心如铁石,生死不离。孙尚香愧疚和思念的眼泪象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地流啊流。日久天长,最终流成了一个宛若瑶池般秀丽的湖泊。那水光潋滟的湖水正是这位多情女子的哀愁和思念。从此,武汉这地方就有了东湖这一个中国最大的城中湖。 后来,蜀吴邦交日益恶化,经常兵刃相接。特别是关羽失荆州殉难后,孙刘联盟宣告彻底破裂。 章武二年,刘备兵伐东吴。没有想到,虢亭一役,刘备大败,火烧连营800里,几乎全军覆没。惨败后退守白帝城,于次年忧愤而逝。 这真是晴天一声霹雳。消息传至东吴,孙尚香悲痛欲绝。虽然她和刘备的夫妻关系名存实亡,但情缘似灵而连。这怎么能叫她不伤心流泪呢, 所以,任凭兄长如何哄骗和威胁,任凭亲友如何劝慰,她还是下定决心,非追随刘备于地下不可。她从吴都出发,溯江而上,踽踽独行,不知渡过了多少水,越过了多少山。每逢高山,她就登上山顶,望空祭奠一番,哭泣一阵。 最后,她又来到了记录着他俩浪漫情缘的东湖磨山。她艰难地攀登而上,上到山顶已是精疲力竭。但她还是勉强支撑起来,摆下祭品,望空祭奠。她在山上哭诉,在湖边哭祭。真是:一祭天地变色,二祭大湖起风,三祭涛天巨浪。 随后,孙尚香纵身一跃,跳入东湖一汪碧波之中。 当地百姓十分敬重孙尚香的重情节烈品行,便开始自发在此供奉头戴梅花、端庄娴静的孙尚香塑像。 从那以后,东湖磨山的梅花便开得特别美丽,特别绚丽。分不清是梅花在飘还是千年前的孙尚香在起舞。孙尚香从梅花香中顾盼走来,转眼又幻化成冰肌玉骨的梅花精灵。三国千年的是非功过,后人难以置评。美女已逝,唯有梅花傲骨,留给世人千古佳话。那浓而不艳、冷而不淡、那疏影横斜的风韵和清雅宜人的幽香一直飘荡在每个人的心间„„ 天人感应,日月交辉。为了纪念刘备和孙尚香的感人爱情故事,当地百姓给这个湖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叫东湖。这个原本象征着不幸的泪湖,现在己变成了幸福之湖。这里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其婀娜多姿的自然、生态及人文景观,就象一个淡妆素抹的仙女,含情脉脉地迎接每一位游客。尤其是梅园盛开的梅花形成了一大奇观。那迎雪吐艳,凌寒飘香的梅花仿佛在向世人讲述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从此,巧借梅花一缕魂的东湖便因这个美丽的传说而名扬天下„„ 当然,传说无论怎样美丽,怎样神奇而动人,毕竟只是传说。“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只有当人们真的来到东湖,饱览她特有的神韵和丰姿之后,人们才会发现,东湖远比传说更美丽,比故事更迷人。一个生态、人文、和谐的东湖正如一粒明珠,绽放出绝世风华~ 正是: 千年文化魂,东湖人间春。 山水赋灵秀,传世梅花心。 刘备郊天 文/兵仔 《大明一统志》(卷五十九)中记载:“郊天台在府城东一十里,今名磨儿山,世传汉昭烈帝祭天于此。”嘉庆年间重修的《大清一统志》记载:“郊天坛在江夏县东十五里磨耳山,相传汉昭烈帝祭天於此。”《江夏县志》记载:“郊天台旧址在磨儿山,相传汉昭烈祭天处。”《湖北通志》 (卷十五)也记载,“郊天坛,在县东十五里磨儿山,相传汉昭烈帝祭天于此。”汉昭烈帝即刘备。 孙刘合力抗曹,演绎了一段赤壁借东风,大败曹军百万雄师的神话。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诸葛孔明连环妙计,三分天下,其间有段插曲,不为人知。东汉建安十三年,甘夫人亡故,孙权依周公计,许孙尚香与刘备,骗其至南许(今镇江),定下留备为质的计谋,诸葛亮建言将计就计,刘备乘舟赴南许,一路惴惴,子龙观主公言表,知其不安,劝其弃舟上岸,刘备以为然,登岸骑马而行,行至东湖畔磨山下,刘备观东湖浩淼,湖岸曲折,鸥鹭点点,波光粼粼,道路曲折迂回,磨山雾气迷蒙,恍若仙境,忽闻磨山山陵深处传来仙音,刘备勒马顾问左右,一行诸将皆未闻山中声响,备以为舟马劳顿,一时恍然幻听,固不以为然,策马而行,行数十丈,狂风大作,东湖之水如翻江倒海,玄德不备,坐骑受惊,顿失前蹄,摔于马下,头冠消失无踪,遍寻而不得。忽闻仙音清晰入耳曰:久闻明公盛名,尊驾到我磨山,何不来我处小叙,玄德闻言,惊恐不已,不顾左右,顺音觅至磨山深处,行至山腰,见一童颜白发老者立于烈风之中,目光炯炯,凝视东湖湖面,玄德顺老者视线远观,目光所及,风和日丽,逶迤两座山峰清晰可见,两山相接处,湖水狭窄,时值清晨,晨曦冉冉而起,玄德惊为胜景。玄德收回目光,老者面前一拜,缓言曰:备今日路过此地,见峰回路转,湖水如镜,闻先生呼唤,弃随从左右前来想见,不知先生唤备所为何事,鹤发老者轻捋长髯,笑若半大孩童,言:玄德此行怕是艰险之旅,敢问卧龙可定计于公,刘备不敢妄言,道:孔明临行赠锦囊三枚,恐早已成竹于胸,先生何有此问,老者微微一笑道:卧龙虽奇才,却为凡人,世间之事怕是无法算尽,听老夫一言,此去南许,当依卧龙之计,还有一事需玄德谨记,孙吴之心叵测,公应效勾践至忍之心,且胸存天下大志,方可早日携新夫人归来,刘备听闻老者所言,深深一鞠,抬头欲言谢,老者已不知所踪,磨山风雨已歇,晨光明媚,鸟语花香,湖面平静如画。刘备沿来路下山,寻来部将宝马,吩咐左右备香案祭品,返还老者站立之处焚香郊天,所拜之处正是那晨曦升起之所。刘备一行郊天之后,遍寻山野村落,觅老者行踪,方知磨山之中,有一得道高人,时常济贫救困,方圆数十里百姓皆感其恩,称其为晨曦真人,刘备方知清晨所见定是晨曦真人真身,命人留下钱财无数,修筑祭天台,名为刘备郊天台,后人叩拜上苍,皆来此台。刘备一路南下至东吴,依孔明之计而行,娶得孙尚香为妻,虽身处温柔乡,却不忘晨曦真人之嘱,寄天下大计于心,后寻得脱身之隙,逃出东吴,铸成周瑜“周郎巧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历史故事。刘备携新夫人返还,不忘于郊天台祭拜,欣赏“郊天晨曦”,谢晨曦真人当日点化之恩。(1238字) 东湖夜色 文/蔡学俭 『序言』我十多年前写了一篇散文《东湖夜色》,是写东湖的原生态的美。我不喜欢吵吵闹闹的东湖,怀念昔日的东湖。此文已收入我的散文集,同时发表于武汉晚报。寄去是为了提供一个建议,而不在意征文能否入选。愿东湖比西湖更美。 武汉东湖以别具一格的湖光山色成名于世。它没有桂林山水的跌宕与奇谲,却有着水天一色的宽阔与曲幽;它没有大海般的浩渺,却可以从万顷碧波中领略有涯无涯的情趣;它没有西子湖的娇艳和妩媚,却仍然保持着朴实的、冰清玉洁的自热美景。它是近处闹市安详静居的君子,似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荷。 东湖的夜晚则另有一番风情。我来东湖不知多少次了,大抵都是白天,无论春夏秋冬,一再饱餐着特有的秀色,令人怡然自得。前几年,家迁到东湖附近,才有缘欣赏它的夜色。 如果说,白天的东湖风光让你尽收眼底,一览无遗的是整体的美,东湖之夜呈现的恰是一种隐形的含蓄的美。看不到波光粼粼,却可以聆听微微涌动的涛声。月光下的湖山显得扑朔迷离,若隐若现的山连着灰濛濛一片的水,似一幅悬挂在天际的山水画。偶尔有汽车驶过,灯光照亮湖滨的某个角落,露出东湖的山山水水,但转瞬就消失在沉寂的夜空里。它羞羞答答像妙龄少女,让你只能看到闪闪忽忽的身影,而把娇容深藏在夜色的屏障中。然而,你仍然感觉到它就在近旁,只是要去细细品味这良宵美景。 此时的东湖十分宁静,静的可以听到行人的小语,虫鸟的轻鸣。你似乎已经远离城市,就在黄山、张家界或其他深山幽谷。此刻你的心也宁静极了,什么都不去想,一切世俗的缠绕全摆脱了,只是在夜的静寂和心的宁静中,去寻觅白日难见的景色。你好像已经同东湖溶为一体,忘却了自身的存在,忘记了时间的消逝,伫立湖边,留连忘返。 一年四季中,夏末秋初东湖的夜色最美,没有冬天和早春的晚处不胜寒,酷暑已经过去,喧嚣的避暑人流慢慢减少,皓月当空,气候景和,青山依然郁葱,湖水依然碧绿,尚未凋谢的荷花送来阵阵清香,甚至可以吸吮到远处早开的桂子飘香。你漫步湖滨,沿着曲折的路缓缓行经,稀见的路人投来友好的目光。面对这情这景,你会觉得,这世界是多么美好,山水是多么美好,连空气都是那么甜甜的美好。于是,你的心灵得到升华,觉得自己年轻了许多许多,仿佛还未进入生命的秋天,另一个春天正在向你招手。 造物主给世界创造了白昼和黑夜,人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然景色却不偏不倚地具有同样的美,然而同样的美中有着异样的情趣,给予人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白天的东湖,让你尽情欣赏它令人陶醉的美景,它的夜色,给你更多的是心灵的慰藉。东湖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曲乐章,白天你可能在它面前匆匆度过,夜晚则可以从容地体味包含其中的诗情画意和意蕴,东湖的景和东湖的情将会一起溶入你的心中。(997字) 东湖之水东海来 文/王义宝 “寻东湖故事,说大美东湖”参与纪念奖作品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座大山叫罗家山,山脚下有一个村子叫罗家湾,村里有一个罗员外,家有万贯,远近闻名。罗员外年过花甲,膝下却只有一位千金,名叫知画。知画年方十七,出落得柳眉杏眼,腮若桃花,真像嫦娥走出月宫,七仙降落九天,那真是人见人爱。知画知书达理,善解人意,对父母百依百顺,罗员外老两口真是恨不得打掉牙含在嘴里。知画的美丽善良成了周围不少官宦子弟的追求目标,方圆几百里的风流少年,秀才学子纷纷托人上门提亲,可是罗员外不是说人家这样不行,就是嫌人家那样不好,婚姻迟迟没有定下来。这年三月的一天,春光明媚,知画和丫鬟正坐在西厢房窗前绣牡丹,忽然从外面飞进一只黄色的蜜蜂,在她头顶上方飞来飞去。知画担心蜜蜂蛰了自己,就拿起手绢赶蜜蜂,可蜜蜂怎么也不出去,老是在知画周围绕来绕去,仔细一听,好像还发出一种奇怪的声音:“嗡嗡嗡,嗡嗡嗡,俺家住在罗家山,俺给小姐说个媒,不知小姐中不中,”知画一开始以为自己耳鸣,她站起来摇摇头,拍拍耳朵,再认真听,还是那种似有似无的声音。蜜蜂反复了几次,就飞出窗外,朝远方飞走了。 知画感到很奇快,连忙跑到母亲跟前,把蜜蜂说话的事情向母亲说了个明明白白,母亲也很吃惊,从小到现在,还没有听说蜜蜂会说话。母亲想了想,嘱咐知画:“明天蜜蜂不来就罢了,要是再来,你就说‘中’,看看会是什么结果~” 第二天中午,知画刚打开窗户,小蜜蜂再次飞了进来,在知画头顶上飞来飞去:“嗡嗡嗡,嗡嗡嗡,俺家住在罗家山,俺给小姐说个媒,不知小姐中不中,”知画站起来,对着小蜜蜂说:“中了,回去跟你主人说,选个吉良辰吉日,来我家下聘书。”蜜蜂听小姐说完话,拍拍翅膀,飞走了。三天以后,罗员外门口忽然来了一队马车,来人对罗员外说:“我是罗家山上狮府的管家,今天来为主人送彩礼。”说完,就吩咐家人把马车上的彩礼搬进府内。一箱黄金,一箱白银,两匹红绸,两匹彩缎,外带四头肥猪,八只山羊。罗员外看着进进出出搬送彩礼的人群,感到事情有点蹊跷,自己虽然不敢夸口博学多识,但也绝不孤陋寡闻,自古至今还没有听说谁家养的蜜蜂不仅会说话,还能替主人说媒~自己也算这方圆几百里的名人了,怎么就没有听说罗家山里还有个狮府,难道是哪个后生突然出人头地,或者是哪个望门明祖告老返乡。罗员外这么想着,来人就把一个大红帖子恭敬地呈到他跟前:“我家公子说,明日就是黄道吉日,明天中午就来府上迎小姐成亲。”罗员外心里着实迷惑,可是看到这丰厚的彩礼,心里想到:虽然没有听说这狮府是什么来路,但看起来也是一个大户人家,只要孩子嫁过去不受贫寒,也就满足了。罗员外送走送彩礼的人群,就张罗着为小姐出嫁。 第二天一大早,熙熙攘攘的迎亲队伍就敲锣打鼓地来到了罗员外家。知画上花轿的时候,母亲拉着知画的手,说:“我和你爹爹就只有你这么一个女儿,你可要记住常回家看看。”说着递给知画一个小口袋:“里面是荞麦,花轿出了村庄你就撒荞麦,一直撒到你婆家。荞麦花开的时候,我派人接你回家。”知画流着眼泪,无奈地点了点头。 知画出嫁以后,五月端午没有回娘家,八月十五也没有回娘家,一直到了第二年正月,还是没有知画的消息。看着和知画一起出嫁的女孩回娘家时都抱上孩子了,知画娘急了,对罗员外说:“孩子出嫁都有一年多了,也没有回家一回,我们应该出去找找。”罗员外长叹道:“你们娘俩办事荒唐,也不打听明白什么来路就答应婚事,这让我们上哪里去找,”老夫人说:“知画出嫁的时候,我让她一路洒下荞麦种子,开春以后,顺着荞麦花一定能找到知画。” 开春以后,万物发芽,罗员外吩咐仆人出去寻找荞麦花,仆人果然在庄头找到了一簇雪白的荞麦花,再仔细一看,隔不多远就有一簇荞麦花,断断续续向南延伸下去。仆人顺着荞 麦花指示的方向一路找下去,一直找到罗家山深处,天黑的时候,荞麦花在一个黑幽幽的山洞口消失了,仆人往洞下一望,一股凉气扑面而来,仆人搬起一块巨石朝下扔去,好久才听到石头落地的声音。这时,远处传来阵阵悠长的狼嚎,仆人不敢久留,顺原路回到村庄。 仆人见到罗员外夫妇,把看到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夫人一听就大哭起来,埋怨自己害了女儿,山洞里还能有什么好东西,一定是妖魔鬼怪作孽,抢走了小姐,央求老爷赶紧想办法救救自己的女儿。老爷听后,沉思良久说道:“这么深的山洞,一定得把它的来龙去脉搞清楚,才能想出万全之策。” 于是,罗员外安排好家事,吩咐家人照顾好夫人,自己带着一个随从朝罗家山走去。来到罗家山中,他们不住旅馆客店,专门拜访樵夫猎户。打听罗家山周围有哪些深洞幽穴,里面都住着一些什么年久动物。一个老猎户告诉他,听老人传说,罗家山上有一个九头狮子洞,洞里住着一个九头狮子精,九头狮子已经修炼九百多年,能变换人形。去年春天,有一个打柴人忽然看到一队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以为是罗家山下的那个村里的年轻人娶亲,就躲在松枝后面看热闹,想不到队伍没有去村庄,而是直接上了罗家山。罗家山上哪来的住户,打柴人感到很奇怪,想看个究竟,就一直尾随着迎亲队伍,可那里跟得上,队伍越走越快,最后竟然踩着树梢腾云驾雾起来,打柴人定睛一看,哪里是什么迎亲队伍,都是一些狼虫虎豹,抬着一顶小轿子,不知道从哪里抢来的姑娘。打柴人吓得回村以后就躺在床上,不省人事,只是嘴里胡乱嘀咕:“吓死人了,虎豹还能娶亲~”一天后就咽了气。大家也不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反正从此以后,谁也不敢再单独上罗家山打柴了。老猎户也金盆洗手,不敢再进罗家山打猎了。 罗员外听说后,心里明白了一大半,谢过猎户回到村里。回村后,罗员外让人贴出告示:家有小女一十八岁,清明节上罗家山烧香还愿,不慎跌落山洞。如谁能救小女出洞,情愿把小女许配与他,并继承万贯家财。 告示贴出一个多月,过往行人只是议论几声,没有一人敢揭榜应征。这天,罗员外夫妇正在家里唉声叹气,忽然门外吵吵嚷嚷,一位少年大声对看门人说:“告诉老员外,我能救小姐出洞。”看门人连忙进门通报,老员外斥骂道:“还不赶快把壮士请进来。” 少年走进里屋,朝老妇人深使一礼。老妇人一看,那少年果然勇气逼人,只见他下身穿一件狼皮裤,上身斜披一件虎皮衫,腰系一条荆棘带。罗员外赶紧上前,拉住少年的手问:“壮士是哪里人家,” 少年说:“我住在罗家山下,父母早亡,只身一人打猎为生。去年秋天我正在追赶一条黑狼,忽然听到头顶上刮来一阵风声,我本能地举起猎刀,只听上面一声惨叫,吧嗒一声,一头狮子跌落下来,那狮子看来伤的不轻,哀嚎几声,流着鲜血跑进一个山洞。去年冬天,我去京城贩卖兽皮,今天刚回来就看到老爷的告示。罗家山上,哪里有什么沟,哪里有什么洞,沟里溜什么水,洞里藏什么兽,我都一清二楚。” 罗员外赶紧吩咐下人准备酒菜,盛情招待少年,罗员外说:“还望壮士早日下洞救出小女,老夫没齿不忘” 少年说:“三天以后我就下洞。” 少年来到罗家山上,砍下几十年的荆藤,用桐油浸泡,编成几百米的绳索。又砍下几百年的辣条,变成一个筐子。三天以后,一切准备妥当,罗员外带着几十个仆人来到洞口。少年吩咐仆人在洞口上方支起辘轳,少年跳进筐里,说:“等我到了洞底就摇铃为号。等听到第二次铃响,就是我已经救小姐出洞,你们赶紧往上摇筐。” 辣筐慢慢往下落,开始越来越暗,一片漆黑,过了不久,开始有了亮光,等辣筐落地时,眼前豁然一亮,好像到了外面的世界,鸟语花香,流水潺潺,楼堂瓦舍,巷陌纵横。少年小心翼翼往前走,正走着,忽然一个女人小声喊他:“喂,你是怎么进来的,不要命啦~”少年寻声望去,原来一个少妇在河边洗衣服,衣服上沾着一些鲜血,洗下的血水染红了半条河水。 他连忙走过去,着急地问道:“你是罗员外的女儿知画吧,我是奉你父命来救你回家的。你父亲现在就在洞口,我们马上走。”少妇连忙把手堵在少年口边,说:“小声点,要是让九头狮子精听到,我们就走不了了。再说,如果不杀了九头狮子,今天就是上去了,以后它还会找到我们。” 少年问:“九头狮子在哪里,我这就去杀了它。” 小姐说:“九头狮子去年秋天出洞玩耍,不知为什么回来的时候浑身是血,伤口很深,至今没有痊愈,整天流脓淌血。所以现在一般不出洞,大都躺在床上睡觉。九头狮子修炼的道业很深,一般人杀不了它,它一共九颗头,你砍下一只,脖子上会再冒出一只,等你砍下它第九颗头的时候,抱着它走出九步,它才会流尽血死掉。” 少年说:“我记住了,你快带我去吧。上面的人一定很着急。” 小姐说:“好,我这就带你去。到了门口,你先在外面等着,我进去看看它睡了没有。九头狮子有个特点,它睡觉的习惯很特别,没有睡着的时候闭目养神,真睡宁静的时候,大瞪着双眼。” 少年跟小姐一起朝一间茅屋走去,隔老远就听到一阵阵雷鸣般的鼾声,小姐放下衣盆,悄悄走进屋里,不一会走出来,朝少年招招手:“睡得死死得,快动手吧。” 少年走到屋里,只见那九头狮子正四仰八叉地仰在床上,瞪着铜铃似的双眼,张着血盆般的大嘴,睡得正香。少年屏息凝气,举起猎刀,狠狠向九头狮子脖上砍去,箩筐大的狮子头骨碌一下滚出老远。只见狮子翻了个身,脖子上瞬间又冒出一个头来,少年不敢怠慢,又举起猎刀砍去,又一个狮子头被砍了下来„„当砍下第九颗时,少年抱着最后一颗狮子头就往外跑,一直跑出九步,只见狮子那庞大的无头身体跟着少年追出九步以后,就轰地一声倒下了。 小姐看着少年浑身是血,一下跪在少年跟前:“恩人,请受小女一拜。” 少年拉起小姐:“还顾得这些啰嗦,快上洞~” 少年领着小姐来到洞口下面,辣筐盛不了两个人,少年坚决地说:“小姐先上,我有猎刀,什么都不怕。”说完,就扶着小姐上了辣筐,摇起了铃铛,不一会儿,辣筐就摇摇摆摆的往上升去。 洞口上边,罗员外听到洞口深处传来微弱的铃声,赶紧吩咐仆人摇动辘轳,不一会,小姐被摇了上来。罗员外看到女儿像原来一样,没有受到半点伤害,只是比以前苍白了许多,真是有高兴又伤心。小姐说:“爹爹,赶紧叫人救出恩人呀。”罗员外这才想起下面还有一个少年,他忽然想起告示中的承诺,心想,女儿如花似玉,却嫁给这么一个无根无苗的猎户,女儿已经在山洞里受了一年多的苦了,他不想再让女儿受第二次罪。想到这里,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大声喊道:“快填洞快填洞,填完了出妖精。” 仆人听到吩咐,顾不了许多,连忙抬起周围的大石头,填进洞口。不一会,洞口就被填了一个严严实实。 少年在洞底正盼着降下辣筐,忽然上面落下一块块大石头,不一会儿,洞口就被堵了个严严实实。少年知道一定是罗员外怕他连累了自己的女儿,起了歹心。少年只好回到洞里,随便溜达着,看看有什么办法出去。正走着,忽然,一个微弱的声音传来:“壮士救我,壮士救我。”少年四下里打量,没有看到什么人在说话。这时,那个微弱的声音又说:“壮士近前仔细看,我在石柱子上。”少年走近石柱,看到一条筷子长的小龙被拴在石柱上。少年举起猎刀,砍断绳索,小龙落地以后,就地打了一个滚,瞬间变成一个青年。小龙一下子跪在少年跟前,说:“多谢壮士救命之恩。” 原来两年以前,江夏大地遭遇多年未遇的大旱,井干河枯,赤地千里。罗家山周围的老百姓买来三牲祭品,抬到龙王庙祈求龙王普降甘霖。一日,小龙奉东海龙王之命,在江夏上空吞云吐雾,布云使雨。老百姓为感谢龙王送来大雨,纷纷在院中烧香祭奠,小龙第一次执行任务,多喝了几杯,不小心跌落云端,正好被出洞玩耍的九头狮子精掠回洞里,准备抽出 龙筋做腰带。小龙最后说:“多亏壮士斩掉妖怪,不然我早晚会丧命在妖精手里。” 少年说:“想不到罗员外背信弃义,我救出他女儿以后,他反而把我们的出口堵死了。我们虽然现在暂时活着,这样下去,还不早晚闷死在洞里。” 小龙微微一笑:“壮士不用担心,这个我自有办法。来年的二月二日龙抬头,就是我们的出头之日。” 少年和小龙一起生活在洞里,饿了,小龙就从嘴里吐出一颗龙珠,让少年含在嘴里。说来奇怪,少年只要一含着龙珠,肚里的饥饿马上就消失了。 就这样,不知不觉到了第二年的二月二,小龙说:“我们也该出去了,算起来我已经三年没回大海了。” 小龙让少年紧紧搂住自己的腰背,嘱咐道:“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你都别睁眼看,我叫你睁眼你才睁眼。”少年双手搂住小龙的腰背,闭上眼睛,只听响起一声惊天动地的巨雷,少年觉得自己的身体随着小龙一起腾空而起,两耳风声嗖嗖作凉。一个时辰,当少年睁开双眼,他们已经来到了洞外。洞口旁,有一个茅棚,一个少妇在里面默默守候。原来知画上洞以后,知道了父亲的恶毒,就以死相逼,在洞口搭建了茅棚,天天守在这里,等候恩人出来。 小龙说:“这样的妖窝留它何用,早晚被妖魔鬼怪占了祸害百姓,不如现在把它淹了。”说着,飞上云端,呼风唤雨,霎时,罗家山上暴雨倾盆,洪水倒灌,把山洞灌了满满盈盈。为了感谢罗家山周围的老百姓,不让他们再受干旱之苦,小龙施法,把东海之水引进罗家山北面的一片洼地,滋润周围几万倾良田。小龙在天空盘旋良久,恋恋不舍,离别前,他叮嘱人们:“我来自东海,如果你们遇到干旱,只要朝着东方呼叫三声‘小龙’,我就会前来治水。” 从此,老百姓过上了太平祥和的日子,湖里的水大旱不干,大涝不滥,冬暖夏凉,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福祉,因为小龙来自东海,东湖和东海一脉相通,为了几年他,人们亲切的叫它“东湖”,并请人刻了一块石碑做纪念。(5309字) 东湖的故事 文/ 刘文海 (一)“佛脚岛”与“落雁岛”的由来 佛脚岛,也叫落雁岛。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佛祖要从当时的所谓西天到现今的武汉新洲去建一座寺庙。 一天,当佛祖途径东湖雁中咀这个地方时,发现一蓬枯草中有些大雁的羽毛和一具大雁的尸体残骸。佛祖不解,就去问附近的老百姓。老百姓回答说,这是狐狸所为。原来,雁中咀这个地方是个三面环水的沼泽地,常年荒草丛生,因而,每年冬天,总有成群的大雁来这里越冬。然而,这事不知为什么被附近的狐狸知道了,于是,当大雁在这里越冬时,总有狐狸来偷袭。当佛祖听了老百姓的回答以后,随即环顾四周,发现雁中咀东边的水域比较狭长,而且呈东西走向,于是,就急忙地朝雁中咀东边的岸边上走去。当佛祖来到了雁中咀东边的岸边上以后,就用左脚站着,用右脚向其湖中的湖面上轻轻地踩了一下,随即,这个湖岸边前方的不远处就出现了一座脚底形的岛。人们为了铭记佛祖的恩德,就把这座岛称之为佛脚岛。 自从有了佛脚岛以后,原在雁中咀上栖息的大雁就有了新的栖息之地,当然,那些专门到雁中咀这个地方来偷袭大雁的狐狸们就只有望梅止渴了。由此。佛脚岛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大雁的乐园。 传说到了春秋时期,楚庄王率部征战到东湖东岸,见湖光山色十分优美,便沿磨山一带驻扎下来。不料大将斗越椒叛变,领兵杀来,庄王擂鼓督战,击败叛贼。斗越椒乘船逃到这片荒岛上,射雁充饥。 一日,他射伤一雁,那雁带伤直飞庄王营中,庄王将雁伤包扎,由雁带路,终将叛贼逮住。为了纪念引路雁,庄王将这个荒岛取名为“落雁岛”。 (二)“鼓架山”与“凤凰嘴”的传说 据史料记载:西周时期,楚王熊渠封其次子熊红为鄂王。鄂王都城在今武昌。现在,东湖梅岭内有鄂王饮马池,相传为鄂王筑池饮马之所。东湖西北岸的凤麟嘴有楚王墓,传说为鄂王死后的墓葬。 相传在春秋时期,此处是楚庄王平息令尹(古代楚国官职名)斗越椒叛乱之地。据史载:楚庄王巡猎途中,令尹斗越椒在宫廷发起政变,追杀楚庄王到这里,两年隔清河桥对望。楚军神箭手养由基与斗越椒隔桥比箭,一箭射死斗越椒。庄王在山上击鼓督战,平息了叛乱,鼓架山由此得名。 传说当时楚庄王令尹斗越椒发生叛乱,起兵攻打楚庄王。当时,令尹斗越椒占据现在的武昌和青山一带,楚庄王有部分兵力驻守鄂州。楚庄王得知斗越椒兵变,连忙带领兵马驻扎在现在的鼓架山附近,观其动向。 为了赢得这场战争,斗越椒派了两名暗探化装成生意人,绕过武昌东湖来到现在武东凤凰嘴边的王家土库附近,想过湖去刺探楚庄王的军情。两暗探来到严西湖畔已是掌灯时分,无奈之下,只好求助于附近农民开船过湖。他俩来到岗坡上一个独户人家,便要一年轻男子送他们过湖。这时,一位美貌的女子出面阻挠,说天色已晚,对岸又驻扎了士兵,要丈夫不要开桨过湖。两暗探好说一阵便将几枚货币搁在桌上,掏出匕首,强行要那丈夫划船过渡,悄悄将他们送到对岸郭毛嘴的鼓架山脚下。谁知,对岸楚庄王的部队早有防备,待两暗探上岸便将他们和船夫一起抓获,并将暗探和船夫一起杀害于鼓架山下,尸体草草掩埋在郭毛嘴前。 令尹斗越椒得知暗探被杀,立即发兵向楚庄王进攻。最后,两军大战于清河桥边,即今东湖落雁区的半岛之上。楚庄王军中的神箭手养由基和斗越椒隔河比箭,好久不分胜负。楚庄王亲自披麾登上鼓架山击鼓督战,大大激发了部队将士的军威。楚庄王的部队很快战胜了斗越椒的叛军。从此,这座山就叫鼓架山了。 那举着火把夜盼郎归的年轻女子,得知夫君被害的消息后,悲痛欲绝,并将那暗探给的几枚货币丢入严西湖中,最后投湖自尽。可巧的事,当天傍晚,就有农夫看见一只凤凰在那女子投湖的地方飞起,不一会,鼓架山脚的郭毛嘴边又有一只凤凰朝女子投湖的地方飞来,一对凤凰久久盘旋在严西湖上不愿离去。从此,人们就叫这里为凤凰嘴了。 (三)“屈原”与行吟阁“行吟阁” 据史料记载: 屈原(约前340—前278年)名平,战国时期出身于楚国的贵族。 为官之初,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张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政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对前途感到绝望,就在同年五月五日投汨罗江。 屈原在仕途上颇为不顺,但他在文学上却有非凡的成就。作为楚国的诗人,他吸收了南方民歌的精华,融合了古代神话和传说,创造出了新体诗——“楚辞”。楚辞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大解放。它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采取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形式活泼多样,适宜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篇幅和容量可根据内容的需要而任意扩充。伟大诗人屈原,是楚辞的创始人和代表作家。 屈原的政治生活虽然是个悲剧,但作为诗人,他给后人留下了《离骚》、《天问》等二十多篇不朽的诗篇。这些都是中国文学宝库的珍贵遗产。 屈原是楚武王儿子暇的后裔。楚国贵族有屈、昭、景三大姓,屈原正是屈姓族里的人。据《史记——屈原列传》记载:相传,屈原离开楚国郢都(今江陵)时,沿长江东下,直抵陵阳(今安徽青阳县陵阳镇)。不久,又溯江而上,抵达鄂渚,行吟于东湖畔。还有传说 ,谓屈原放逐江南溆浦时,绕道鄂渚,行吟泽畔。又云,屈原放逐途中,来到汉阳,吟下了“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的诗句。据郭沫若先生解释,大坟就是龟山。这说明,屈原还到过汉阳。清人李鼎元诗《登大别山》有“鄂渚沙寒悲屈子”之句。朱熹在《楚词集句》注辞:鄂渚,地名,今鄂洲也。其实,在朱熹之前,鄂渚即以成为今武昌之代称。 东湖风景区所建的行吟阁,就是取屈原在鄂渚——武昌泽畔行吟之意。 相传,屈原到江夏后,自感满腔抱负无法施展,一人孤零零地来到东湖西北岸远眺珞珈山与磨山,见远山近水写满苍凉,于是百感交集,大放悲歌:“后皇嘉树,桔来福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于是叶剑英元帅1979年游览完行吟阁后写下了“泽畔行吟放屈原,为伊太息有婵娟。行廉志洁泥无滓,一读骚经一肃然。” (四)九女墩拾遗 九女墩,是太平天国九位无名女烈士的合葬之墓。记载着1856年太平军中九位女英雄与清军激战中牺牲于东湖岸边,当地群众把她们合葬于此,为避清军破坏,故避称墓而名“墩”。1952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在此建墓立碑,碑为花岗石砌成,高8余米,顶端悬挂着6个铜铃,风吹铃响,犹似烈士英灵奔驰战场金戈铁马的激战声。 九女墩矗立在丘顶平台之上,高出林梢,像一位无畏的战士守卫在这里。碑身是用武汉地区常见的褐黄色沙砾岩石块垒就,这些石块未经打磨整形,全是开采时的原始形态,建筑师巧妙地利用了石块的天然钝角、锐角和平面,将塔身拼合得天衣无缝。那黄颜色的深浅 演变,那石块线条的自然过渡,那整体造型的古拙刚毅,就算用现代的审美眼光来看,这座以绿树蓝天为大背景的石砌纪念碑也不失为建筑精品。 纪念碑正面朝南,“九女墩”三个白色的楷书大字,圆润厚重,极为醒目。碑下目光平视之处,镶嵌着一块白色大理石牌,这是一篇由开国元勋董必武撰文,辛亥老人张难先手书的《九女墩记》。这一面还镶嵌着宋庆龄和何香凝女士的题诗。纪念碑朝北背面,贴有一块大理石诗牌,上镌董必武的《武昌东湖九女墩》七绝四首。 纪念碑西侧,整体设计一如东面,也有三枚铜铃,只是所嵌石牌上变为郭沫若那飘逸秀拔的题字。纪念碑后的高大封土堆,便是九位天平天国女战士的芳魂栖息之处。如今砖墙围护,绿草茵茵,英雄自当安息。据董必武《九女墩记》考证:“九女墩在武昌东湖边上,地方人传说太平军夺取武昌,军中有获得解放了的妇女参加工作,清军攻陷武昌后大肆屠杀,有革命女志士九人遇害,乡人敬慕她们的义烈。把她们的遗体葬在这里,本应称坟,因避清廷迫害,故改称墩„„” 九女墩现为东湖花冠上最夺目的明珠。在旖旎浪漫的东湖风景区,能使游人诗情澎湃,热血沸腾,由此对九位女英雄产生仰慕之情。 (3204字) 我恋着你,东湖水 文/韩伟 我沿东湖往下走,触摸着东湖水里的骨头,这些干净明亮的骨头,这些把岩石砸出过火星的骨头,这些被青草喂养过的骨头,这些如风般掠过岁月的骨头,这些行走、驰骋、飞翔的骨头,这些骄傲、狂放坚强的骨头,他们都在悄无声息地涌流着„„ 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来临,在春天一个晶莹的清晨。在眺望湖水涌流中,我与你相恋,并深深地爱着你;而你却像颗流星,划过我的天空,美丽着转瞬即逝。想当年,当铺天盖地的狂飙侵袭祖国牧野,是你挺身迎击,哪怕战它个你死我残;哪怕拼它个天昏地暗。其浩大啊,胜过历史上那次著名的“牧野之战”。终于,你胜利地笑了,把奔波征战的脚歇息在湖面。 在夕阳下,你像爆发的火山岩浆;你更像燃烧的火炬,在血与光的摩擦中许多当代军人的身影闪烁和弯曲。 战马的骨头,牛羊的骨头,当代军人们的骨头都消融在你的怀里。脖子上、手腕间,你佩戴着杨柳、芦苇及我抛给你的情侣装饰,但再多的饰物你总是即戴即丢,儿女私情你已无暇顾及,你把光明撕开,飞向黑暗,黑暗发出恐惧和敬慕的声响。东湖水啊,我知道,去年,一定是春天这新郎被你迷住了,雇佣了名叫夏风和夏雨的两个小伙子用花轿将你抬进了东湖景区,从此,你那生命的流水便住进了东湖,东湖的每一枚露珠都是你预置的新房,让我们听闻你全部的音乐和花香„„ 你就这样用流动击碎了黑暗,我的身体和心灵被你穿透,伴随着战马的“得得”马蹄声,我的爱情在你的飞翔里生活着。在季节的轮回里我渐渐长大。我和你一起路过夏天,我眺望大雨和闪电,眺望火红的青春和热烈的爱情。啊,恋人,你的呼唤越来越沸腾,我就要被你的呼吸膨胀了。让我握住你馨香的呼吸生活吧,我已不知道自己在路上走了多远,也许你感觉曾被忘却,但你的心灵是充满着爱、注满着爱的啊,就像一簇永远的火焰,烤灼我每一个湖水浸泡中梦萦魂绕的夜晚„„你所走过的道路就象歌手朴树所唱的《旅途》:这是个旅途,我们路过高山,路过湖泊,路过人们的城堡和花园;我们路过幸福,路过痛苦,路过一个女人的温暖和眼泪,路过生命中漫无止境的寒冷和孤独„„哲学家周国平曾说:“一个人为了实现自我,必须先在非我的世界里漫游一番。”但是有许多人就迷失在这漫游途中了,而你却在不顾一切地实现着自我~这就是你的伟大之处。 花香弥漫,湖水嘹亮。我用自己的爱,等着你,不动声色地倾心守候低处的生活。又是一个晶莹的清晨,悄悄地,我情不自禁地融进了你怀中,随着泱泱湖水涌流而下,和芦苇一起听你的波涛,和鱼一起触摸你的心魄,久久不愿离开。 终于,你的不息奔流使我明智地意识到:即使用尽一生也无法追赶上你的脚步,当一株芦苇牵住我时,我登上了你的湖岸,沐浴霞光,心再一次被染红。(1080字) 东湖吟 ——为有感于东湖的蔚蓝色而作 文/李廉英 诗曰: 行吟东湖赏蔚蓝,深邃浩淼景无边。 最是七月流火日,澄净碧水绕心田。 要说看湖,这些年确实看了不少。粗略算来,我曾经欣赏过西湖的妩媚,那是因了白娘子的美丽动人;我曾领略过南湖的庄严,那是因了那艘小小的楠木游船,那一次撼动中国历史的秘密会议。至于太湖的辽阔,鄱阳湖的浩淼,洞庭湖的壮美,千岛湖的秀丽,玄武湖的桨声,昆明湖的笑语,还有那塞北红碱淖湖的鸟啼、红沙、驼铃„„都给了我无尽的遐思和澎湃的潮涌。而当这一次涉足闻名遐迩的东湖时,凝望着那碧蓝的天,碧蓝的水,我简直惊呆了,这就是我魂牵梦萦的东湖,~这就是亿万年前造物主用他那神奇的妙手点化出来的南国明珠,~ 一 东湖之美,美在蔚蓝色的天,蔚蓝色的水。我早就知道,东湖景色宜人,风光秀丽。今天,借着七月的春色,兴致盎然地来到这神湖之畔,我首先被这蔚蓝色的天穹所感染。映入眼帘的碧蓝天空是那样的清纯,深沉,无暇,那样的厚重、神奇、灵秀。天边的云朵像棉花,像骏马,像蘑菇,像山峰„„它们在气流的作用下,时而慢悠悠地度步,时而火急急地重叠交替变换,美得简直让人不可琢磨,不可理喻了。更叫人称奇的是,蔚蓝色的天空映衬着蔚蓝色的湖水,远远望去,已经水天一色,阴阳互溶,几乎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哪是山,哪是草。湖畔的柏油路两边,是一片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和黄灿灿的野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那草地的碧绿,绿得娇嫩,绿得鲜艳;那野菜花的金黄,黄得蓬勃,黄得灿烂;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她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她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色种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晴空万里云卷云舒,湖面无垠碧波荡漾,粗犷的东北原野上孕育出了如此梦幻般的查干湖,细腻而多情,处处流露出自然淳朴之美,让人不得不折服这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早在那天老地黄的远古时代,是哪位神仙挥动巨手造化了如此的人间美景, 站在湖边远眺,头上是湛蓝的天空,偶尔几朵洁白的云霞飘过。远方是连绵不断的群山,山尖上彩云翩翩起舞。那一望无涯的碧绿湖水,远比天空醉人。秋风微吹,湖水碧波荡漾,层层涟漪丝丝相扣,浅浅地舔扫岸边,与那大海的磅礴气势相比,毫无逊色之感。举目四望,蓝天碧水相映成趣,白云绿草渐迷人眼,群山巍峨令人陶醉。此时,胸中一切忧愁烦恼皆烟消云散,只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实在让人叹为观止。当游船把我们载到湖中去的时候,梦幻般的的东湖不经意间露出了梦幻般的奇妙。那就是湖水的蓝,置身在湖中,上下左右全都是蓝,可以说是蓝得美妙无比,湖水像一块巨大的蓝色锦缎覆盖在湖面上,随波起伏。是宝蓝,是碧蓝,是湛蓝,是靛蓝,是青蓝,什么都可以说。但当你注目凝视片刻之后,你会发觉这都不是蓝,而是纯粹的青颜色~于是我懂得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和“炉火纯青”诸语的奥妙:蓝到饱和了,就是青;蓝到极致了,就是青;蓝到浓烈了,就是青;蓝得缥缈了,就是青。由此看来,蓝是底色,青是渲染;蓝是基础,青是 升华;蓝是铺垫,青是腾越。蓝是生命的奠基者,蓝是青的集大成者,蓝是遨游万仞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有了蓝的默默付出,青才扶摇直上,高歌云天~惭愧的是,直到今天在东湖上才明白了这些知识意蕴和深邃哲理。 二 东湖之美,美在水草丰茂,美在溢香流蜜。伫立湖边,凝神静思,清澈透明的湖水倒映出那许许多多关于东湖的神话传说。有的说,这是当年东海老龙王最小的儿子引来一百零八条江河的水,汇成这浩瀚的湖水,因此它成为神州龙王;还有的说,这是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把二郎神追赶得逃到这里,二郎神又饥又渴,发现了这个神湖„„ 千百年来,这些神话般的传说,引起了多少文人墨客大发诗兴吟哦,盛情赞美!而蔚蓝色湖面上那微微泛动的波澜,又似乎在悄声叙说着东湖遥远的历史和变迁的过程:早在两亿三千万年以前,这里整个是一片浩瀚的古海,甚至和现在的太平洋连在一起,后来,在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中,隆起的峰岭把全部海水流逝了,因而古海变成为内陆原地。又经过漫长的岁月,众多河流、湖泊和沼泽就形成了这个闻名遐迩的东湖。 今天,我能和神湖如此亲密无间,零距离的爱抚她,吸吮她,亲吻她,简直是一种幸运。俯身凝思这蔚蓝色的水和岸边的野花、青草,情不自禁地弯下腰去,把双手伸进水里,鞠了一捧,用舌尖轻轻地、小心翼翼地品尝。啊,我第一次尝试到了这神湖之韵彩,触摸到了这奇水之精灵,感受到了这灵波之魂魄。多么神圣的玉液琼浆,多么令人陶醉的生命甘露~这令人神往的湖水,咸丝丝,甜蜜蜜,凉爽爽,光滑滑,韵味厚重,质地朴实,含在嘴里,品在舌尖,梦幻一般,妙不可言,简直是神来之物啊~这神湖的水,来自那遥远山脉的千岭万峰,千沟万壑,是上苍赐给诸多生灵乃以休养生息的力量泉源啊。蓝天白云下,欣赏着这碧波万顷的人间美景,回味着那玉液琼浆留给我的飘然若仙的美感,我乐了,我陶醉了。像郭沫若先生当年在东瀛岛国躺在地上,和地球亲吻一样,索性把脸贴近神湖,屏息凝听那发自湖底深处的灵性之声,娓娓之语。半晌,半晌,我终于明白了,那发自神湖玉体深处的声音,是轻轻地吟哦,是微微地颤栗,是细细地抖动,是殷殷地微笑。是图腾之美,是超越之美。细细品尝着这滋味,丝丝的咸味中又挟带了微微的芳香、淡淡的温馨、缕缕的质朴、阵阵的爽快,是那样的清纯,那样的神奇,那样的美妙,那样的乐不可言。人世间,还有比这种美的享受更快乐、更惬意的事么,~ “此景只是天上有,人间得睹有几人”,目睹东湖的景象,简直让人有跪拜得冲动,凭湖远眺一边是蓝得透彻的湖水,一边是绿得蓬勃的青草,饱和的色彩让人感受到来自天堂之美的窒息和陶醉,身临其境才彻底领会到了什么叫心灵的震撼,什么叫飘然若仙。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片大海、任何一个湖泊,都无法同时拥有如此神湖般丰富的绚烂色彩和悠长韵味。苏东坡泛舟赤壁时所感受的天地间的广袤永恒与自己蜉蝣一般的生命的渺小易逝之说我虽有同感,但更多的却是感慨。人生意义的提升,生存质量的超然,莫过于享受这种神湖之韵,莫过于沉浸在这自然美的享受里,哪怕只有一次也是意义非凡啊。在这样的状态和境界里,细细体会“圣洁”这两个字的意蕴和精髓,便有了更高层次的感受和理解——深邃神秘的蔚蓝色丰富着我的宇宙,滋润着我的世界,沸腾着我的热血......... 我情不自禁地吟哦: 碧波潺潺,绿草茵茵。鸟鸣叽叽,港湾深深。 朝霞缕缕,晨露润润。红日蒸蒸,煦风阵阵。 春意盎盎,涓流涔涔。青丝绵绵,艾河沉沉。 芳艳萋萋,覆岸芸芸。幽途坦坦,峰峦俊俊。 山川娇娇,柔情温温。思絮脉脉,写意敦敦。 笑语朗朗,怡然欣欣。神韵依依,爽我吟吟。 三 东湖之美,美在内涵深沉,美在发人深省。领略了号称“世上无双绝景,天下第一神湖”的东湖的绝世容颜,伫立在宛若天镜般的神湖之畔,极目远山近水,远眺天水一色,我独自喟叹: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博大精深和浩渺无垠啊~我在思考着,神州南国有这样一颗明珠,这难道是上天刻意的安排么, 要说赞美东湖,我虽然才疏学浅,孤陋寡闻,但一番搜肠刮肚后,竟也涌出了诸如“烟波浩淼,碧波连天,群峰环绕,雪山倒影,水中游鱼欢跃,湖上鸥鸟翱翔,湖滨水草丰美,环湖风景如画„„”等等,但用这些词语来形容这人间绝景,似乎仍然感到浅薄乏力,辞不达意。我究竟想写些什么, 东湖究竟告诉我了些什么,我苦苦地思索着..... 从自然的、直观东湖来说,地域辽阔,水草丰美,环境幽静。四周巍巍高山连绵起伏,犹如一幅幅高高的天然屏障。而蔚蓝澄明、碧波连天的湖面绿水,就象是一盏巨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 从抽象的、理性的东湖来说,她的蔚蓝色启迪着我不断地去思考那汹涌澎湃的蔚蓝色大海。其所以这样称谓,是因为她有海一样的体魄——雄壮,豪迈,所向披靡,一览无余;更有湖一样的性格——沉静,温柔,清明若镜,藏而不露。你说她是海,她就是海;你说她是湖,她就是湖;你说她蓝,她就是蓝;你说她青,她就是青。亘古以来,以她独有的的风韵神采静待天地万物,一任评判是非,这又是何等奇妙啊。透过这广袤无垠的神湖之态,我似乎更清晰地看到了她的内涵、外延。透过这碧波潋滟的神湖之光,我更看见了大海,看见了神州大地从蔚蓝色的海洋文明中折射出的崭新的、生动的黎明和曙光,在这种万丈光芒的照耀下,我们正在挽起裤腿,一步步地从黄土地上的泥沼地里向着蔚蓝色跋涉,神州大地也正在从混沌走向光明,从封闭走向开放。我坚信,用蔚蓝的色彩刷新那种固有的黄色,一定会绚烂多彩,富有生机和活力..... 然而,千百年来,中国人似乎一直在和蔚蓝色绝缘着,而对黄色则情有独钟,政治、经济、文化的诸多领域,都离不了一个“黄”字,龙庭是黄色的,龙袍是黄色的,龙旗是黄的。“黄”几乎就成了正统的国色了。而黄帝的帝字,冒昧的猜测,可能也是土地的地字,黄帝就是黄色的土地,也就是中国人常爱谈的那个“皇天后土”的意思。由此看来,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祖宗,乃是黄土地的化身。你看那黄土高原上的中国人,生于黄土,长于黄土,身上沾濡的也是黄土。吃的是黄米,黄豆,住的是黄土高坡下挖凿的窑洞,喝的是黄泥汤的水浆。古时候的人,位至九五之尊,当了皇帝,就要穿黄袍,走黄道,住的是黄色玻璃瓦大殿。死了以后呢,统统都赴黄泉。可见,黄土文明乃是华夏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支撑了。 黑格尔曾经说过:“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地上,把他们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圈子。这种超越土地限制,渡过大海的活动,是亚细亚洲各国所没有的。”今天的中国后生,也许会责怪我们的祖先:“你们为什么那么眷恋大陆的黄土,始终没能超越土地的限制走而义无反顾地走向向大海呢,”是的,马可波罗能从地中海畔的威尼斯出发历时几年远涉重洋,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多出现几个下西洋的郑和、出使西域的张骞呢,~为什么不多来几次中国式的洋务运动呢,~ 纵观世界大潮,蔚蓝色——海洋文明确实是一种裹挟一切的力量。但是,黄色文明与蓝色文明的冲突争斗,伴随的不应当是黄色文明的彻底败落,而是在吸取海洋文明优质因子下的“新生”、“涅槃”。有舍有得,有去有留,有张有弛,有扬有抑,一阴一阳之谓道啊~ 晚间,在下榻的汉阳酒店里,躺在松软的席梦思上,我在梦乡里也变成了湖里鸟岛上的一只云翼垂天的苍鹰,在碧蓝的东湖水面上盘旋着,悠闲地盘旋着„„(4243字) 东湖的传说 文/朱家湘口述 周守玉执笔 作者的话 我们二人都是东湖边上上大的人,随着东湖八十多年的变迁,我们也耳濡目染了东湖变迁的过程,对东湖的发展真心实意地关切,为东湖的壮丽而高兴,为东湖人民安居乐业而欢呼。 我们二人年岁已高,再也不能为东湖的建设作多大贡献,但我们对东湖的历史、情景和传说,稍许有一些耳熟。现在,东湖风景区管委会与武汉旅游发展投资集团,为实现东湖2025年建成世界级风景旅游胜地的目标,联合发出征文,向市民征集有关东湖的地名来历、历史轶事、民间传说、人物传闻以及动植物奇说等。在此之际,我们二人商议与斟酌,有心想将我们所了解的一点讯息资料,整理出来,以书面的形式寄给东湖风景区管委会。我们不希望,投桃报李,唯寄希望于此文有点价值。如有稍许可取之处,也是我们的莫大幸事。 (一) 珞珈山的来历 东山之东首,有一独立小山头,东西长500多米,高50余米,《江夏县志》记述为罗迦山。相传尉迟恭曾在洪山读书,罗成邀请尉迟恭于此相会,故称罗家山。此前,民间又有传说:楚庄王平定斗越椒叛乱后,将军队大营移至此山周围,安营扎寨,对参与平定叛乱的有功人员论功行赏,同时又宣布赦免参与叛乱的人。全军上下感恩不尽,无不对楚庄王歌功颂德,人们便将这座楚王设营的小山称为落驾山。民间还有传说,也可作为野史。即相传三国时期,曹孟德八十三万人马下江南攻打周瑜时,引兵到此。曹操扎营在山上,关羽逼近山下,近距离对峙。曹操驻扎的小山,后人称为落驾山。当时,诸葛亮派遣关云长前往江夏迎敌,路经伏虎山北麗,命士兵休息,关云长下马,将青龙偃月刀往地上一拄,青龙偃月刀八十斤重,入地很深。没想到拔出刀时,地下不断流出泉水。士兵见泉水如甘露,争相饮用,并取水做饭,后勤得到了保障。关云长在此,不知不觉做出了奇迹,打了胜仗。因此,后人们思念关云长,不忘重义之情,故将此泉取名为“卓刀泉”。并在泉眼处塑关羽像、建关羽庙、立纪念碑。 1928年11月,蔡元培教育总长委托李四光新建武大新校舍时,选址落驾山(罗家山),地理范围广阔,发展前途远大。当时,李四光邀请近代诗人闻一多先生参加建校。他形象思维提出了改罗家山为珞珈山。“珞珈”之意是形容山石峥嵘,山色秀美,有如神仙使用过的首饰项珠,五光十色,美在其身,妙在其中。群山起伏,湖水相伴,绿树成荫,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观和幽雅庄重,轻快多姿的人文环境为珞珈山的雅称注入美喻的内涵。 珞珈山新校舍一期于1929年3月1日正式破土动工,东以东湖滨、西以茶叶港、北以郭郑湖、南以茶叶港桥头一带为界,建筑群恢宏,为全国之冠。同时,还拆建了山顶的曹操庙,迁到山下校外的周家岭村。1957年建武汉测绘学院时,又将曹操庙完全拆除,至今再未重建。庙中的僧人全部搬到武昌三佛阁去了。 武汉大学全部竣工后,各界名流相继到珞珈山附近置地建房。如张难先、李书城在山南定居,张难先的故居称“思旧庵”,李书城的旧居称“淑园”;孔庚、朱怀冰在南望山置业。曹祥泰的“曹家花园”也坐落东湖村,名为“种因别墅”。刘骥在六合村(现体育学院)边办起了织布厂和。政界、军界和商界可谓群英荟萃,齐齐一堂,均以学府为营,并为学府争光。 东湖的传说,更是丰富多彩。 相传,在南宋时期,宋徽宗微服私访,一天,来到东湖东面的李家大湾,沿途游玩,见到一家“兄妹酒家”,他停步不前。“兄妹酒家”为李家兄妹所开。此时,正值李凤姐一人在家,其兄外出未归。李凤姐殷勤接待徽宗皇帝。凤姐年轻貌美,举止优雅大方,谈吐之间, 脉脉含情,徽宗暗自惊叹欣喜,并有意用言语探试凤姐情缘。而凤姐未嫁,认为眼前的军爷,仪表堂堂,为人正派,顿生爱慕之心。徽宗皇帝返朝之后,即下诏书,招凤姐进京,命为王妃。李家出了妃子,人人欢喜,于是,族人进京觐见皇帝,讨封赏。徽宗封赐李家族人得江夏县的各湖一半。东湖及其附近湖泊,水面广阔,李姓族人难以管理,劳力承担不起湖上所有劳作。之后,族人协商,巧生一计,以族人觐见皇帝时,心里惶恐,将皇帝赐封“各湖一半”,听成“郭郑湖赐予李家”。徽宗为此事,也作了顺风人情,不作再次变更。从此郭郑湖就成为李家的产业了。珞珈山东临郭郑湖,山之东的湖泊改名为东湖,山之南的湖泊为南湖,山之西的湖泊为沙湖,山之北的湖为严西湖。东湖的名称沿用至今。 岳家嘴一带,居住着岳家一族人氏,属岳飞后代。郭郑湖原属岳家家族的产业,岳家在宋朝,有权有势,后来岳家族人得知湖面产业改换李姓后,决议要与李家家族打官司,讨说法。在江夏县过堂中,李姓族人搬出凤姐的遗物——皇帝赐给的衣物和白绫裹脚等作证,李姓家族胜诉。凤姐的妃子衣着和白绫裹脚一直由李姓族人保存至今,没有丢失和损坏(具体保存在谁家,还得要进一步探访,方可求得究竟)。 在唐朝,李姓族人原住江夏县姚家岭一带,由于李姓族人中,有人犯了人命案,躲进姚家岭一庙中,逃脱追捕,但庙中和尚被抓,丧命。李姓族人为追记恩人,将和尚遗体埋在姚湾的岔路口,每年清明时节,定时上坟。当时,李姓族人为了逃避追捕,逃到了荒无人烟的郭郑湖边,结苇草定居。后来,凤姐招进皇宫,当了妃子,从此,李家族人居住的湖岸,定名为李家大湾。 《游龙戏凤》,本来就是风流才子、美佳人的情景剧,在李姓族人的眼里,难免有“观之不雅”,对李姓家族十分不利,认为男女调侃情感,伤风败俗,有失祖训。因此,经族人讨论决定,在李家大湾禁止唱《游龙戏凤》这出戏。禁演此戏,至今未变,代代相传。 (二)东湖大乌石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东湖与长江相连,水面宽阔。有一天,在现今航海俱乐部的小山头前面水域中翻了一个大木船。船翻人危,天上的神仙,怜惜人民,为救人,展舒仙法,将大木船变为一个小山,又将落水的船员托上了山顶,得了救。同时神仙将船头的锚变为一个大石头(即大乌石);链变为多个小石头。这些小石头,从船头一字排列到大乌石,水清时,可以清晰看见这些小石头,一字排列的景观。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桩好事,将小山起名为侧船山。山上留下了永久纪念。真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此处成为当今游人的一处景观。在夏天,勇敢的少男少女,不怕风吹浪打,争相游泳到大乌石上面,寻找从前失去的大木船和它的锚和链。每当摸到这些小石头,似乎觉得大木船的锚和链是真实的存在事实。 武大东面校内的侧船山旁有一条侧船山路,一直从珞珈山延伸到东湖岸边,给东湖增添了更神秘的色彩,似乎诉说着大木船和它的锚和链真实定位在东湖之中,给人们以无穷的遐想,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三)湖心亭真实故事 郭郑湖中央,有一湖心小岛,上面芦苇丛生,荒芜人烟。它春绿于水,夏立水中央,秋有芦花飞絮,冬有白雪点缀,仙景之地也。夏日湖面戏游水鸥,悠然自得,自由自在,仿佛东湖是它们的家园。冬季寒雁,从遥远的北国飞来,翔集于此,更添湖光景色。1931年,家住尾子山公馆的夏斗寅,主政湖北,时任湖北省主席。夏斗寅军人出身,参加过辛亥首义。孙中山先生逝世之后,追随蒋介石,他认为蒋介石北伐有功,应当标榜青史。当他兴建“夏家花园”时,发起募捐,为蒋介石40寿辰庆贺,修建湖心亭,讨好蒋介石。经武汉各界上层名流和大贾富商捐款,集资上万元,建亭立碑。在建亭之前,夏斗寅邀请道教游士(风水 先生),仔细观看东湖各方风水,权衡再三,认为唯有湖心半岛最为适合建亭。在高空,鸟瞰东湖,湖心半岛地处东湖中央,三面环水,东有高高的磨山,南有绿郁葱葱的珞珈山,西有“海光农圃”,唯独北面空旷,急需要建一座楼阁,坐镇湖心,起到镇湖之宝的作用。湖心半岛,这边风景独好。每日早上,既可独先观看红日喷薄而出,每日傍晚,又可送别红日落山。环东湖四周,眺望湖心,均可看见一座巍峨的秀亭楼阁耸立湖心半岛之上,“孤耸一亭,亦足以状大观”~ 选址完成后,开始建亭、立碑、筑岸坡码头,植树栽花??????亭榭掩映,恰似仙境琼阁。湖心亭呈圆心,三层八方结构,入柱鼎立,飞檐绿瓦,均为水泥浇灌。在二层,由夏斗寅题字,《中正亭》三个大字,悬挂在正南面。在“中正亭”的东湖的水边,上坡路口左首,树立了一个大青石石碑。高约一米五十公分,宽约八十公分,厚约十公分。石碑两面刻字,正面刻有各界名流捐款的人名,如赵典之、徐荣廷等;反面刻有为蒋介石歌功颂德的文字。 湖心亭建成,垂柳抚岸,湖光阁影,相应如画。环湖鸟瞰,舟帆点点,烟水茫茫。真是“亭阁融诗画,美景入阁来”。远看亭阁,宛如印在湖水中央的一颗硕大的明珠,浮现于千顷碧波之上,恰似“湖光浮阁”,蓬莱仙境。 湖心亭建成后,取名《中正亭》。经过八十年的变迁,时空转换,政权更迭。1949年,武汉解放,《中正亭》改为《湖光阁》,统称湖心亭。 1938年,日本侵占武汉后,湖心亭被荒置。1941年,夏斗寅的副官,没有去大后方,留在武汉为夏斗寅看家。辛亥首义志士朱德合,徵得夏副官同意,举家搬到湖心亭居住,垦荒种地。朱德合全家住在岛上,日出而耕,日落而归,生活十分艰苦。但值得庆幸的是,在湖心亭居住期间,添了一个女儿,取名“亭亭”。寓意小女婷婷玉立,更著小女出生在“湖心亭”,以此表明朱德合在湖心亭居住、辛苦劳作,在避难的日子里,不忘国耻。日本投降后,朱德合全家重新搬回珞珈山老家。 解放后,“中正亭”改为监狱,石碑被搬,亭阁易名,所幸亭阁没有被损坏,完全完好的保存下来了。后经修葺,《湖光阁》更著青春~ (四)东湖岸边的民族魂 1938年,侵华日军日军占领武汉,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到处掠夺,到处烧杀,令人发指,太阳旗所到之处,那里就是一片火海,东洋刀所指之处,那里就必定是血溅大地。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人民是顶天立地的英雄汉,坚决以牙还牙,坚决与日本侵略者抗争到底,将日本豺狼赶出中国去~ 下面就是中国人民,在武汉东湖之滨,赤手空拳反抗日本法西斯的一个壮举: 1940年九月,秋高气爽,丰收在望。天还是那样高,东湖水还是那样绿,可是在人们的心里总是受着压抑,没有一点安全感。一天,家住东湖雁中嘴熊家墩的熊生良,请来几位年轻乡亲,帮他在门前谷场打谷。那天,天公作美,上午艳阳高照,打谷场喜气洋洋,年轻人充满活力,欢声笑语,这里就是中国人的天地~不多时,从东湖对岸武大方向来了一叶小舟,上面坐着两个日本人,不着便衣,带了一把短枪,向熊家墩划来。小船到岸后,带着短枪的日本兵上了岸,另一个日本兵留在船上守船。带枪的日本兵来到距离岸边三百米左右的打谷场,见到熊生良养了一头白猪,他就以日本“武士道”精神要抢熊生良家的猪。熊哪里肯让呢,双方发生纠纷,熊要日本人付钱,日本人不给,继而产生冲突。于是,这个不知死活的日本兵要掏枪杀人。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刻,年轻人义愤填膺,奋起反抗,赤手空拳,将这个该死的日本佬,活活打死。为了铲除后患,用智谋诱杀另一个日本兵。年轻人用计将白猪抬到船上,船上的日本兵见猪抬来哈哈大笑,以为今晚可以饱享口福,谁知他的命运已经走上了黄泉路,没有等到他美梦成真的时候,几个年轻人将这个日本兵打死。这两个日本鬼子,偷鸡不成,反蚀了一把米,命丧黄泉,落个沉尸湖底,这就是侵略者的下场~中国人 以牙还牙,对付日本侵略者,既剪除了后患,又伸张了正义。中国人民是永远不会屈服任何侵略者的~ 第二天,盘驻在武大的日本守军,见他们的同类没有回兵营,慌忙起来,于是,收集东湖几十条船只,全副武装,满湖搜寻。由于众乡亲痛恨日本鬼子,早有防范,团结一心,将日本死者的鞋印和血迹铲除,让日本鬼子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日本兵东湖各处搜寻数日未果,不了了之。大约一年多之后,居住东湖难民区的汉沔帮中的一位姓蒋的渔民与熊家墩的人为打鱼发生矛盾,怀恨在心,向日本宪兵营稽查队告了密。熊生良的儿子和李应国等四人被日军抓去。经多方营救,均未救出四位年轻人。其中二人在审讯中没有屈服,被活活打死,另二人惨遭活埋。壮士走了。日本人投降了。壮士虽死尤荣。这就是东湖边的壮举,这就是东湖边的民族魂。虽然他们的名字未载入史册,但他们英勇反抗日本侵略者,不怕酷刑,不怕杀头,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和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里。(4497字) 念奴娇•楚汉风流 文/ 郑非 【笔名:雨飞】 千帆竞发浪飞舟 云水相逢入海流 九省通衢唯楚汉 挥手长空云出岫 壮志如虹 新月如钩 荆楚云帆眼底收 大江浩荡走平畴 云霭苍苍 山岚叠叠 花开寂无声 岁月依旧 世事沧桑心事定 胸中海岳梦中飞 坐对千峰静 忧怀万象清 展伟业宏图 耀日月乾坤 锐意进取 博大宽厚 才情洞照时空 睿智撼动古今 鸿鹄一飞千里 暗香盈袖 谈笑人生 温壶月光当茶饮 诗意心灵 月华如水 人文锦绣最风流(157字) 东湖新传 文/章洪波 “寻东湖故事,说大美东湖”参与纪念奖作品 东湖,一帧舒卷在大武汉的美丽画卷。风光旖旎,水意山情。素有“春赏兰花夏赏荷,秋赏丹桂冬赏梅。”之称。每年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往返留连,而这里还流传着一段动人的传说。 相传八百年前,东湖边住着一蔡姓人家。公婆早逝,夫人李氏温柔贤良,丈夫蔡虎是一位猎户,靠打猎为生。生有一子,名唤蔡冲,其子聪慧过人,文武双全。 一天,蔡冲在外习箭回来,远远看见母亲在偷偷流泪。走近就问:“母亲,您何故流泪,” “没有,我只是眼里进了些沙子。”李氏掩饰道。 “母亲休要瞒孩儿,孩儿远远就看见您伤心的样子”蔡冲继续追问。 “哎~”见掩瞒不住,李氏伤心地说道:“孩子,蔡虎不是你真正的父亲,他也不是真的蔡虎。” “母亲何故说出这样的话来,” 李氏悲声地道出了真相。原来在十五年前,蔡冲的父亲在林间狩猎,不小心滚下山坡,被一个叫龙一的男子所救,龙一将其背回家,蔡虎为感谢其,便留在家中住宿,并以兄弟相称。此后,龙一便经常来此,两人一起谈文论武,感情甚笃。蔡虎为人忠厚,殊不知在多次的往来中,龙一早就钟情于李氏。一天,借两人酣谈之际,龙一竟不知羞耻对蔡虎说,自己喜欢嫂夫人,希望蔡虎成全,并愿意赠他百两黄金交换。蔡虎听后,大骂龙一,而后两人便扭打到一起。龙一为达目的,将蔡虎推入深谷,变作蔡虎的模样,扬长而去。恰在此刻,被经过的李氏看得清清楚楚。她惊出一声冷汗,匆匆赶往家中。 因怕龙一杀害小蔡冲,李氏当晚并没用拆穿他。此后的漫漫十几年,李氏恍如梦中,恍如隔世。只待有一天告知蔡冲,亲手为父报仇。 听完母亲含血地讲述,蔡冲气得拿起大刀,要寻龙一报仇。李氏急忙阻止道:“冲儿,龙一善于变幻,非妖即魔。你如何杀得了他,不是自送性命。” “难道这不共戴天之仇就不报了。” “当然要报,否则你父亲在九泉下也不能瞑目啊~”李氏说:“我们得周详计划,不可鲁莽。” 带着悲愤和无奈的心绪,蔡冲只好去附近的竹林走动。正好遇到常在此吹笛的女子若雪。若雪见蔡冲正用大刀挥砍着灌丛,问道:“何事让你如此气恼,”蔡冲便将此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若雪。 “你说当今我父亲真是妖魔吗,” “的确是。”若雪认真地对蔡冲说:“我本是东湖池中的一朵荷花,吸收了日月之精华,修炼了千年,才成人身。你父亲蔡虎经过池畔时,我早就感觉到他并非人类。”说完,变作一朵荷花,瞬间又还成若雪。 蔡冲惊得目瞪口呆,良久才跪下道:“求仙子帮我铲除妖魔,为父报仇。” “不是我不愿意。”若雪叹声道:“我修成人身不久,不能犯杀戒,否则千年道行毁于一旦。这样吧,你可以在端午时节,诱龙一喝下雄黄酒,再以箭射中其肚脐便可。但今日后你需加紧习箭,那箭必须一发命中,否则再无机会了。” 还有一个月就是端午节了,蔡冲每天准时去一空旷的山上习箭。若雪也在一旁仔细地指导着,手把手教他练习。从靶子到铜钱,从树叶到走兽,从落花到飞禽,他的射箭技术日渐精湛。某个黄昏,一对大雁飞过头顶,蔡冲搭上弓箭,凝神,单眼瞄准,嗖的一声,两只大雁被一箭穿过,一起落下。 转眼,端午节就到了。蔡冲和母亲准备了一桌好菜,家人共度佳节。席间,李氏拿出了早筹备的雄黄酒,给龙一敬酒道:“祝夫君身体安康,福寿双全~” 龙一接过,一闻便知是雄黄酒,但他自持道行高深,碍不了事,一饮而尽。 “孩儿也来敬父亲。”蔡冲也连忙向龙一满上一杯酒,道:“祝父亲吉庆安康~” 龙一也接过,一饮而尽。 本来只雄黄酒,龙一根本不惧,也伤不了他,但细心的若雪怕制服不了他,又在雄黄酒里加了几滴特殊的露珠——她自己的眼泪。龙一饮罢,觉得浑身发热,皮肉发涨,头昏目眩。蔡冲连忙拿出弓箭,嗖的一声正中龙一的肚脐。刹那,龙一翻滚着化作一条大蟒蛇。 “如此也杀不了我。”大蟒蛇狂笑着,扑向李氏母子。 “是吗,再加上我呢,”若雪挥动宝剑,刺向大蟒蛇。 龙一果然道行高深,飞到东湖中间和若雪斗了几百个回合,不分胜负。若雪只好使出了仙术,将石磨变作一块巨大的石头,向大蟒蛇砸去。把他砸了个气绝身亡,压在巨石下。 大仇终于报了,若雪要离去。天边突然飘来一朵祥云,一位绝尘祥和的菩萨端坐在七彩莲花之上。 “若雪,拜见观音大士。”若雪连忙跪下。 “若雪,你为救李氏母子,为铲除妖魔,不惜千年道行,但你刚成人身,却犯了杀戒。本座免你轮回成荷花,将你还成一个人间女子,你可愿意,”观音道。 “若雪愿意,谢观音大士。” 后来,若雪嫁给了蔡冲。因若雪喜欢清澈的湖水,蔡冲经常陪她来湖边赏月听涛。再后来,他们生了很多孩子,一代一代传下来。据说现在东湖的蔡家咀就是他们当初居住的地方。蔡冲习箭的地方,因一箭射中两雁,唤作“落雁区”。若雪吹笛的竹林,叫作“吹笛区”,龙一被石磨压死后,石磨变成了一座大山,后来称之为“磨山”。而后人为怀念蔡冲陪若雪在湖边赏月听涛,将那里取名“听涛风景区”。(1923字)
/
本文档为【 梅香深处,东湖之恋 - 东湖女孩】,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