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7-09-18 21页 doc 44KB 78阅读

用户头像

is_482581

暂无简介

举报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2. 客体永久性:是指当一个物体从视野中消失后,儿童仍能知道它的存在。 3. 直觉行动思维:就是儿童在动作中进行的思维。 4. 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 5. 结构性游戏:是有组织的目标导向的游戏,也就是说,儿童在一定目标的指引下,通过操作,将一些无意义的材料变成有意义的结果的游戏。 二、填空题(每空1分,...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2. 客体永久性:是指当一个物体从视野中消失后,儿童仍能知道它的存在。 3. 直觉行动思维:就是儿童在动作中进行的思维。 4. 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 5. 结构性游戏:是有组织的目标导向的游戏,也就是说,儿童在一定目标的指引下,通过操作,将一些无意义的材料变成有意义的结果的游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 至6 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 在怀孕后的第四周,胚胎第一个形成的是神经系统。 3. 婴儿从4 个月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性反应,能辨别彩色和非彩色。 4. 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婴儿通过笑能引起其他人对他作出积极的反应。 5.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出现之前,教师是影响儿童最有力的人物。 6. 到了2 岁左右,儿童歌曲的基本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自发唱出来的" 咿呀之歌" 已经具有了歌曲所具备的一个大体的构架和轮廓,心理学家称之为婴幼儿的"轮廓歌"。 7. 托马斯将儿童的气质分为三种类型:容易抚育型、抚育困难型和启动缓慢型。 8. 心理学家Parten 根据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性参与程度,将游戏分为四种:独自游戏、平行游戏、和合作游戏、联合游戏 9. 儿童一般要到六七岁才能获得性别恒常性的认识。 10. 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结构,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11. 班杜拉认为,儿童是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新行为。 12.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既不是来自自主体( 即大脑),也不是来自客体( 即环境),而是来自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 4分) 1.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2) 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2. 简述儿童产生惧怕的原因。 (1)熟悉环境的改变;( 2 )被他人惧怕情绪感染; (3) 后天经验所致。 3. 简述安沃斯提出的儿童依恋的模式类型。 (1)焦虑-一回避型;(2 )安全型;( 3 )焦虑一一反抗型。 四、论述题( 1 6分):试论述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1)帮助发展社会能力的功能:同伴使儿童获得了支持资源,在儿童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冲突将导致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促进社会交流所需技能的获得。(2)帮助发现自我的功能:儿童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促进自我概念的形成和人格的发展。(3)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儿童可以从同伴中得到情感的宣泄、宽慰、同情和理解, 因而产生安全感和责任感,相互帮助克服情绪上的问题,获得良好的情感发展。(无详细阐述,酌情减分) 五、案例分析题(2 0分) 材料:其其性子很急,每次拿小人书,都是拿一大叠,翻得很快,即使新书也很快看完,喜欢活动量大的活动,每次玩创造性游戏,总是玩打仗。他是全班扔沙包扔得最远的一个。 其其还爱逞能。有一次全班小朋友正在排队,他突然跑出队伍,用力拉住正在转动的转椅。 他上课时坐不住,随便站起来,或在椅子上乱动,常常发出叫声。即使老师对他有所示意,他仍然克制不住。对老师的提问常常没有听清楚就急着回答,因此常常答非所问。 根据材料描述请指出孩子的气质类型,并谈谈教育措施。 (1)他偏于胆汁质。(2)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气质的问题,它有类型的差异,而没有好坏的区别。也就是说,每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都存在着消极的一面。(3)对于发展中的学前儿童来说,作为家长和教师,应当在了解、尊重儿童气质差异的前提下实施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4)对胆汁质的儿童应培养他的自制力,让他学会冷静、沉着和有耐心。(无展开酌情减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 0分) 1、个体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再从新生儿到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心理发展的全过程。 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3、自传体记忆:是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 4、自我中心:是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和观点之上的现象。 5、社会性游戏:指的是儿童在与游戏玩伴的社会互动中进行的游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 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 至6 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遗传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3、新生儿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4、8个月以后的婴儿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开展交流活动,一种是陈述,另一种是请求。 5、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水平分为前道德阶段 、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 6、学前儿童的音乐感知能力是学前儿童音乐表现能力、欣赏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7、随着年龄的递增,儿童的社会性游戏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从独自游戏到平行游戏,从平行游戏再到联合游戏 ,最后发展到合作游戏。 8. 儿童的性别概念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 、性别恒常性。 9、华生强调环境对塑造儿童行为的决定性作用,进而发展为环境教育万能论,强调对儿童发展的控制。 10、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 4分) 1、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1)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2) 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3) 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 2、简述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1)直觉行动思维阶段;(2) 具体形象思维阶段;(3) 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3、简述依恋的特征。 (1)依恋对象具有选择性、有亲近行为、能从依恋关系中获取慰藉和安全感;(2) 依恋关系的破裂会导致分离焦虑和痛苦;(3) 双方在情感和行为上有协调性。 四、论述题( 1 6分):试述母亲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及如何做好优生。 (1)胎儿的发展受母亲的年龄、自身营养、药物、辐射、健康状况、情绪和态度等因素影响。(2)在准备怀孕或怀孕过程中要注意这些方面的因素,做到优生优育。(列出各因素的影响及如何去做)(详细阐述,酌情加分) 五、案例分析题( 2 0分) 她易于察觉别人不易察觉的事情。在实验中,两根铁丝本应是等长的,但实际上有极细微的差异。先后参加实验的1 0个同龄小朋友,只有她一人注意到这个差异。 她不喜欢说话,喜欢一个人玩。有时其他小朋友凑过来玩,她也不说话,只是厌烦地把他们推开,更不易与陌生人接触。 她情绪不易外露,受到表扬时,也没有什么表示。在幼儿园里遇到不高兴的事,可以毫无表情,但回家后对着妈妈哭。 她上课时很安静,总是一个姿势坐着。吃饭时,不管饭菜多么好,从不见她大口吃。 午睡时,她总是把衣服一件件叠好放在椅子上。如果椅子稍歪一点,她要把它放正,还要看上几眼,然后才躺下。起床时,穿衣动作也很慢。 根据材料描述请指出孩子的气质类型,并谈谈如何根据此类气质进行教育。 答案要点:1、她是偏于抑郁质的孩子。(4分)2、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气质的问题,它有类型的差异,而没有好坏的区别。也就是说,每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都存在着消极的一面。( 4分)3、对于发展中的学前儿童来说,作为家长和教师,应当在了解、尊重儿童气质差异的前提下实施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6分)4、对抑郁质的儿童,则应注意发扬他的长处,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他的自信心等。(6分)(无展开酌情扣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记忆恢复:指学习某种材料相隔一段时间后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之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2、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 3、直觉行动思维:是儿童在动作中进行思维。这种思维的进行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 4、自我中心语言:是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和观点之上的现象。 5、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 二、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24分) 1。 1、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 、不断积累的过程。 2、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主试,把被研究者称为被试。 3、角色游戏是儿童在扮演他人的角色中进行的游戏。 4、遗传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5、具体形象思维的特征是具体性和形象性、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 6、安思沃斯发现儿童有着四种不同的依恋模式焦虑一回避型、安全型、焦虑一反抗型、紊乱型。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格塞尔学派提出哪些教育的忠告? (1)不要以为你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完全是你的责任,不要抓紧每一分钟去“教育”他;(2) 学会欣赏孩子的成长,观察并享受每一周、每一月出现的发展新事实;(3) 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尚未成熟时要耐心等待;(4)不要老去想“下一步应发展什么了”?应该让你和孩子充分体验每一个阶段的乐趣。 2、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有哪些? (1) 教养方式;(2)身体吸引力;(3) 行为特征;(4) 认知能力;(5 )教师的影响。 3、儿童自我评价有什么特点? (1) 从依从性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性和多面性评价;(2) 从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3) 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 四、论述题(共16分):试论述游戏活动中儿童的心理特点。 答案要点:1、兴趣指引,这是学前儿童游戏的最主要的原因。2、注意力集中。学前儿童游 戏中的高度注意力使得他们在游戏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有时会有出人意料的创造表现。 3、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游戏的过程儿童可以尽情尽兴地体验着偷悦及欢乐的积极情感。4、自由性。儿童在游戏中是自由的、主动的、无拘无束的,规则来自游戏的内部,没有目标的压力。5、假想与真实的转换。儿童经常需要发挥想象力来充实游戏,适时的进行着假想与真实的转换,保证了游戏的顺利进行。6、人与人(物)的交流。象征性游戏中的角色分配需要协商和交流,也会有与材料、玩具的交流等。7、各方面能力的延伸。游戏发展了儿童的自我控制、语言使用、记忆、与他人合作等各种能力。(详细阐述,酌情加分) 五、分析题(共16分) 小明在家里能说会道,想要干什么表达得一清二楚,还能把一家人指挥得团团转,甚至稍不顺心就大喊大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但一出家门,到了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人时,就像霜打的茄子— 蔫了,不敢当众说话,见人直往爸妈身后躲,要是爸妈不在身旁,还会害怕得大哭„ 分析小明的这种心理并提出教育措施。 答案要点:小明的这种表现就是俗话说的“窝里横”,大多发生在2-6岁的孩子身上。 原因:(6分)1、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和保护有关系。2、在外面感觉害怕,从心理学上说是典型的自我力量不足,由于缺乏与外界的联系,在陌生环境就不知所措了。 措施:(10分,无展开酌情扣分)1、改变渝爱的教育方式、停止对孩子的过度保护;2、不要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宝宝进行比较;3、为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4、有足够的耐心。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具体形象思维: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 2、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婴幼儿以依恋行为(如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和跟随等)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 3、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称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 4、性别稳定性: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5、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至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 2、颜色视觉方面的一个重要缺陷是色盲。 3、婴儿三种不同的典型气质类型是容易抚育型、抚育困难型、启动缓慢型。 4、观察他人的过程有注意、保持、运动复现、动机等4个组成部分。 5、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的视崖装置是知觉研究中的一个经典实验装置。 6、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左右。 7、儿童在音乐世界中扮演着感知者、表现者和欣赏者的角色。 8、婴儿的情绪和情感表现为易变换、易冲动、易感染、易暴露的特点。 9、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儿童既能理解又能使用的词称为积极词汇。 10、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工具性侵犯,一种是敌意性侵犯。 11、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的发展。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的特点? 对规则的理解上认为规则是万能不变的;(2分)评定行为的态度上,抱极端态度,并认为别人也这样看;(2分)判断行为时根据后果的大小;(2分)看待惩罚上,把惩罚看成天意,赞成严厉惩罚。(2分) 2、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直觉行动思维在先;(2分)具体形象思维随后;(2分)抽象逻辑思维最后;(2分)其发展顺序而言是固定的、不可逆的。(2分) 3、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2分)认知因素;(2分)移情;(2分)强化。(2分) 四、论述题(共16分):试论述令天学习格塞尔的成熟势力学说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案要点:1、个体成熟的原则的含义: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儿童在成熟以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6分)2、育儿观念及其启示:(10分)不要以为你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完全是你的责任,你不要抓紧每一分钟去“教育”他;学会欣赏孩子的成长,观察并享受每一周、每一月出现的发展新事实;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尚未成熟时要耐心等待;不要老去想“下一步应发展什么了”?应该让你和孩子充分体验 每一个阶段的乐趣。(未详细阐述,酌情减分) 五、案例分析题(共16分) 强强对妈妈提出了一个要求,让他独自在洗衣机中洗自己的一双袜子,并且要把手伸到洗衣机里去操作,他说大人都是这样做的,他也要这样做。妈妈告诉他小孩子是不可以去弄洗衣机的,这样很危险的。强强不愿意听,偏要去弄,妈妈只得拔掉了洗衣机的电源插头。强强折腾了半天,这边扳扳摸摸,那边敲敲打打,发现洗衣机没能转动起来,于是他大怒了,哭闹着:“我自己来”、“我要”。 请你运用儿童个性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学前儿童性格特征表现为:好动;好奇、好问;好模仿;好冲动。(6分)作为家长要充分了解学前儿童在此阶段的性格特征,在教育过程中让孩子多动,激发他的好奇心,对孩子冲动的不良行为要有耐心,并晓之以理。(6分)(详细阐述,酌情加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至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 3、实证研究法:研究者必须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从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来。 4、记忆策略:是指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 5、自我中心语言:是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和观点这上的现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的。 2、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三种方法。 3、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表现为从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4、尽力减少环境中的噪音是保护儿童听力的重要保障。 5、操作性游戏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无目的游戏、功能性游戏、结构性游戏三个发展阶段中。 6、由于整体心理水平的有意性较低,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识记为主。 7、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直觉行动思维在先,具体形象思维随后,抽象逻辑思维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 8、 4岁以上儿童一般能够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 9、儿童的社会化语言有适应性告知、批评和嘲笑、命令、请求和威胁、间题与回答。 10、多通道知觉主要指视觉一听觉、视学一触觉、视学一动觉之间的联合。 11、电视的负面效应并不是电视媒体天生就有的,相反,这些负面效应是由于社会对媒全的使用不当,或者是家长本身的原因造成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对于婴儿来说,身体的和心理的分离会产生什么影响? 分离的表现;(4分)痛苦情绪的负面作用。(4分) 2、2-6岁儿童语法结构的发展趋势? 从浑沌一体到逐步分化;(2分)句子结构从简单到复杂;(2分)句子结构从不完整到完整;(2分)句子长度由短到长。(2分) 3、儿童在音乐世界扮演的角色? 感知者;(3分)表现者;(3分)欣赏者。(2分) 四、论述题(共16分):试论述皮亚杰理论在儿童教育实际中有什么价值。 答案要点:1、皮亚杰的主要成就是发现儿童不同于成人,儿童的思维发展有着自己的阶段,其核心特点是自我中心;2、教育必须按照儿童的智力或思维结构及其发展阶段来组织和实施;3、教育既要适应儿童的智慧结构,又要促进这个结构的不断发展。(详细阐述,酌情加分) 五、案例分析题(共16分) 每天睡觉前,倩倩必须把一条粉红色的毯子放在枕头边,她总是把脸贴在小毯子上才愿意人睡。如果哪天小毯子被妈妈洗了还没有干,倩倩就哭闹着不愿意睡觉。就这样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现在她连上幼儿园也要带着她的小毯子。为此,倩倩的妈妈有些迷惑不解,女儿为什么睡觉时就要盯着平常的一条小毯子呢! 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列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1、这是依恋的一种表现,是依恋情感的转移;2、小红毯成为安全的依托;儿童依恋的表现(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跟随等);依恋对行为的影响: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对情感发展的影响;对认知发展的影响。必须十分重视孩子的依恋行为,充分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详细阐述,酌情加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至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记忆恢复:指学习某种材料相隔一段时间后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之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3、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 4、实证研究法:研究者必须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从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来。 5、移情:当一个人感受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心理学上称为移情。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2、 6、7岁时儿童的脑重约1280克,已基本接近成人脑重的90%,12岁达1400克(即成人脑的平均重量)。 3、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水平关系比垂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更强烈、更持久。 4、儿童在音乐的世界里主要扮演着三种角色,它们是音乐的感知者、表现者和欣赏者。 5、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表现为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 6、儿童记忆策略的表现有视觉复述策略、特征定位策略、复述策略、组织性策略、提取策略。 7、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儿童自我中心的特点逐渐开始消除,即开始“去自我中心化”。 8、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9、在儿童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儿童或者对词义不十分理解,或者虽然有些理解但不能正确使用的词称为消极词汇。 10、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的母爱剥夺实验有力地说明了母爱对于儿童的不可替代性。 11、学前儿童性格特征表现为好动、好奇、好问、好模仿、好冲动。 12、儿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教师对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影响? 教师角色对儿童的重要性;(4分)教师应取的态度和方式。(4分) 2、格塞尔学派提出哪些教育的忠告? 不要以为你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完全是你的责任,你不要抓紧每一分钟去“教育”他;(2分)学会欣赏孩子的成长,观察并享受每一周、每一月出现的发展新事实;(2分)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尚未成熟时要耐心等待;(2分)不要老去想“下一步应发展什么了”?应该让你和孩子充分体验每一个阶段的乐趣。(2分) 3、儿童评价一幅画的标准是什么? 喜欢图画中所画的对象;(4分)喜欢图画中所有的颜色。(4分) 四、论述题(16分):试论述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 答案要点:1、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安全依恋的儿童有着积极的心理状态,乐于与人交往、乐于探索、自信,对周围有很好的控制感。而不安全依恋的儿童较多地发展出退缩、交往能力差、不自信、情绪不稳定等特点。2、对情感发展的影响:如果儿童能够形成良好的依恋,它将导致一个人的信赖、自信,并且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与后代。相反,他将可能成为一个来自依恋缺乏的不牢靠的成人,不能发展成为一个好的父亲或母亲。3、 对认知发展的影响:安全依恋的儿童能主动热情地接近问题,坚持性较好,与人合作,能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而拒绝型依恋的儿童则对问题不感兴趣,遇到困难表现出消极情绪反应,很容易失望,不能独立解决问题。(详细阐述,酌情加分) 五、案例分析题(16分)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 小一班的毛毛从幼儿园回家一直嗽着小嘴,一副可怜的样子。妈妈一问才知道,今天幼儿园小朋友画画比赛,很多小朋友都拿到了五角星,可毛毛没有。毛毛越说越委屈,“哇”地一声哭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毛毛的心理,并为毛毛妈妈提供教育孩子的建议。 揭示毛毛的心理:(2分)这是毛毛在幼儿园受挫后自尊心受到伤害后的正常表现。说明毛毛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了。 分析(10分)1、挫折最容易损伤孩子的自信,但也可以增强孩子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孩子的成长总是伴随着成功和失败,要教育孩子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3、那种想通过毫不吝音的赞美和无条件地接受的方式来提高孩子自尊的做法是错误的。4、孩子自尊的健康发展,必须以真实的成就为基础。5、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养育行为能帮助孩子建立可信赖的自尊。 建议:(4分)作为妈妈一方面要维护孩子小小的自尊心,鼓励孩子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也要向孩子提出切合实际的目标,使其通过主观努力去实现。(未展开的酌情减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至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直觉行动思维:就是儿童在动作中进行思维。这种思维的进行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 3、纵向研究: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即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4、自我中心语言:是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和观点之上的现象。 5、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2、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主试,把被研究者称为被试。 3、母亲年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年龄偏小与年龄偏大。 4、角色游戏是儿童在扮演他人的角色中进行的游戏。 5、遗传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6、柯尔柏格采用纵向法提出了他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首先发展理论。 7、气质有类型的差异而无好坏的区别,每种气质类型都有其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 8、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 9、具体形象思维的特征是具体性和形象性 、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 10、在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儿童3岁时开始意识到“愿意” 和“应该”的区别。 11、复发性中耳炎是导致儿童听力损伤的普遍原因。 12、安思沃斯发现儿童有着四种不同的依恋模式焦虑一回避型、安全型、焦虑一反抗型、紊乱型。 13、处于象征期的儿童开始画人,但是这些“人”具有同一个特征,即光光的脑袋上长着长长的尾巴,因此,人们把儿童早期画的“人”,称为蝌蚪人。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应当如何理解“关键期”的概念? 关键期概念的由来;(4分)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4分) 2、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 从依从性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性和多面性评价;(3分)从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 心品质的评价;(3分)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2分) 3、消极强化与惩罚有什么不同? 消极强化是指厌恶刺激的去除从而增加反应行为;(2分)起着增加动机的作用;(2分)惩罚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2分)起着降低动机的作用。(2分) 四、论述题(共16分):试论述游戏活动中儿童的心理特点。 答案要点:1、兴趣指引这是学前儿童游戏的最主要的原因。2、注意力集中学前儿童游戏中的高度注意力使得他们在游戏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有时会有出人意料的创造表现。3、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游戏的过程儿童可以尽情尽兴地体验着愉悦及欢乐的积极情感。4、自由 性儿童在游戏中是自由的、主动的、无拘无束的,规则来自游戏的内部,没有目标的压力。 5、假想与真实的转换儿童经常需要发挥想象力来充实游戏,适时的进行着假想与真实的转换,保证了游戏的顺利进行。6、人与人(物)的交流象征性游戏中的角色分配需要协商和交流,也会有与材料、玩具的交流等。8、各方面能力的延伸游戏发展了儿童的自我控制、语言使用、记忆、与他人合作等各种能力。(详细阐述,酌情加分) 五、案例分析题(共16分) 琳琳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楚楚动人,但是个性内向,各方面能力都很弱。一次,班里开展“好朋友”主题活动,琳琳的“朋友树”上挂着许多好朋友的名字,老师问琳琳,你的好朋友是谁?琳琳说是明明,可明明却说:“我不是琳琳的好朋友”,琳琳又说嘟嘟是她的好朋友,嘟嘟又说:“我不是琳琳的好朋友”„琳琳一连说了几个小朋友的名字,小朋友都否定了。 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1、影响同伴交往的因素:教养方式;身体吸引力;行为特征;认知能力;教师的影响。2、同伴关系的功能:发展社会能力的功能;帮助发现自我的功能;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详细阐述,酌情加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婴儿的生理发展可分为胎儿期、新生儿期(0-1个月) 、乳儿期(1个月一1岁)、学步儿期(2-3岁)。 2、宽泛的研究方法是将研究对象置于宏观的环境中加以考察的研究的方法,主要有社会生态学研究和跨文化研究。 3、婴儿对人的行为动作感知主要表现为模仿和共鸣动作。 4、要让婴儿建立安全的依恋,最关键的因素是养育者要有敏感性。 5、脚本知识的获得是儿童想象性显著发展的标志之一。 6、在幼儿的思维中,有许多想象性成份,表现在万物有灵思维、万物有情思维、自我中心化思维和视觉外观性思维 。 7、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中,与物体无关的包括言语智能和音乐智能。 8.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鲍姆令德将父母的抚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四类 。 9、父母影响儿童情绪和社会能力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父母对儿童情绪的反应、父母与孩子间情绪的谈话以及父母本身的情绪表达。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4分,共20分) 1、情感智力:是理解他人情感、能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 2、创造力: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3、移情:是指一个人感受到他人的情感、知觉和思想的心理现象,也称情感共鸣或情感移情。 4、性别分离:是指儿童喜欢与同性伙伴交往,而将异性伙伴看作是圈外人的倾向。 5、观点采择:个体把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加以区分并协调起来的能力。也称换位思考能力。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婴儿大脑发育的特点。 (1) 处于脑发育的敏感期;(2) 具有可塑性;(3) 已出现偏侧优势。 2、简述同伴相互作用的类型。 (1) 客体中心阶段;(2) 简单相互作用阶段;(3 )互 补 的相互作用阶段。 3、根据认知努力程度游戏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1) 功能性游戏;(2) 构造性游戏或称创造性游戏;(3) 假装游戏或称象征性游戏;(4)规则性游戏。 四、论述题(16分):结合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特征,谈谈教育中如何激发儿童的创造力。 (一)创造型儿童特征:(7分)坚强 性、进取性、独立性、好胜性、完美性、创新性、专注性。 (二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儿童的创造力:(9分)1、帮助儿童适应变化;2、帮助儿童认识到有些问题不是能容易回答的,以避免在不能找到答案时的焦急情绪;3、帮助儿童认识许多问题答案的多样性,并鼓励寻求多种答案,找出最适合情景的答案;4、帮助儿童学会认识自己的感情;5、让儿童体会到通过努力解决问题会带来快乐;6、让儿童认识个体差异存在的客观性;7、帮助儿童发展毅力;8、充分重视和激发儿童天生的创造性。 五、分析题(20分) 2岁的红红很懂事,也很机灵。可是每次不管她多高兴只要看到妈妈抱别的小朋友就一个劲地哭闹。红红妈妈为此感到非常苦恼。 5岁的琪琪一次在早操时故意绊倒班里一个小朋友的脚,被发现了还满脸无所谓,甚至有点幸灾乐祸。事后家长和教师仔细询问才知道,琪琪很不服老师表扬的那个小朋友做操好,故意让他当众出丑。 1、请分析红红和琪琪的心理。(12分)2、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8分) 1、心理分析: 红红和琪琪的这种行为都是嫉妒情感的表现。一方面表明幼儿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认识到主我与客我的关系,另一方面还表明自我控制能力上还不够强。这种早期情感的出现对儿童社会性发展有重要影响。(4分)红红看到妈妈抱别人的孩子表现出哭闹,是告诉妈妈一个信息他需要妈妈的爱抚,这是对母亲抚爱的独占性的要求,自我意识越强这种占有欲越强,包括对物的占有上也是如此。(2分)琪琪的行为表明,他已经有强烈的自尊感,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表扬。由于自己做操没有别人好,就施法拌倒别人使之当众出丑从而来缓释自己心中的不平。(2分)嫉妒心是每个人正常的情绪,但嫉妒心强的宝宝在社会交往中会带来不利影响,阻碍人际智能的发展。(2分)嫉妒心强的宝宝往往会过分自信,甚至自大,在实际生活中更易产生自卑,发展到用不正当手段去伤害别人。主要在于对自己和别人的认识过于偏激,在自我认知智能发展方面也会出现困难。(2分) 2、为此必须采取必要的教育措施:(8分) (1)提 高 孩子自我认知能力。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发展宝宝的内省智能是克服嫉妒心理的基本途径之一。(2)培 养 孩子的移情能力。移情就是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是宝宝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只有心理成熟才能自我排解嫉妒心理。(3)将嫉妒转化为努力的动力。家长可以尝试将宝宝的嫉妒心转化为竞争意识。(4) 让宝宝参加竞赛型游戏。鼓励宝宝参加一些竞赛游戏,可以锻炼宝宝的心理调试机能。
/
本文档为【《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