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群体动力学

2017-12-23 18页 doc 38KB 158阅读

用户头像

is_337177

暂无简介

举报
群体动力学群体动力学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群体动力学(group dynamics)亦称 “团体动力学”,试是图通过对群体现象的动态分析发现其一般规律的理论。它以群体的性质、群体发展的规律、群体和个人的关系,群体和群体的关系等作为研究对象。这一理论对社会心理学、组织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研究群体行为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录 简介 理论奠基人K.勒温及其生平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定义 群体动力学就是在群体中,只要有别人在场,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就同他单独一个人时有所不同,会受到其它人的影响,研究群体这种影响作...
群体动力学
群体动力学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群体动力学(group dynamics)亦称 “团体动力学”,试是图通过对群体现象的动态发现其一般规律的理论。它以群体的性质、群体发展的规律、群体和个人的关系,群体和群体的关系等作为研究对象。这一理论对社会心理学、组织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研究群体行为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录 简介 理论奠基人K.勒温及其生平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定义 群体动力学就是在群体中,只要有别人在场,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就同他单独一个人时有所不同,会受到其它人的影响,研究群体这种影响作用的理论,即群体动力学。 最早在文献中使用群体动力学这一术 语的,是其创始人K勒温。他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由个性特征和场(指环 境的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 应用场理 论研究群体、群体活动的过程、群体行为的动力,就叫群体动力学。作为 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形成于20世纪 30年代后期的美国。 特点 (1)注重实验和调查等实证的 方法。 (2)重视群体生活的动力性和相 互关联性。 (3)与其他一切社会科学有 着广泛的联系性。 (4)重视研究成果在 社会生活中应用的可能性 研究对象 群体动力学主要研究群体的凝聚力(如决定群体凝聚力强弱的因 素),群体压力和社会(如从众现象等),群体目标(如群体目标的有无对群体性能的影响)和成员的动机作用(如竞争与合作),群体的结构特性 (如交往结构、势力结构等),等等。由于对群体活动的广泛研究,今后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囊括性的理论, 以使群体动力学达到体系化阶段。 编辑本段理论奠基人K.勒温及其生平 库尔特?勒温(又译作“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 1890,1947),美国心理学家,生于德国柏林,犹太人。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社会心理学的先驱,也是首先将格式塔心理学原理用于研究动机、人格及团体社会历程的心理学家。他出生于普鲁士波森省的莫吉尔诺 [2] 乡村的一个中产阶级犹太家庭,因心脏病突发逝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牛顿维尔(Newtonville)。 他是家里 4 个孩子中的第二个,他的父母经营着一个小杂货铺,在镇外他们还有一个自己的小农场。勒温自小在乡村长大,热爱自然。1905 年,全家迁往柏林,不久就进入当地中学并接触到希腊哲学。1909 年进入弗赖堡大学学习医学,那时他打算成为一个医生。不久后即转入慕尼黑大学学习生物学,后又转到柏林大学,1910 年开始攻读心理学哲学博士,成为 C.斯图姆夫的及门弟子,当时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三位创始人 M.韦特海默、K.考夫卡和 W.柯勒也都是斯图姆夫的学生。在柏林大学期间,除学习心理学外,他也学习数学和物理学,他完成了许多关于联想和动机的重要研究,并开始创建他的场论。1914 年博士毕业,此时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直到 1916 年才获得博士学位。大战期间他在德国陆军作为志愿兵服役 4 年,官至陆军中尉,曾因受伤而获颁铁十字勋章。1917 年,他和教师玛利亚(Maria Landsberg)结婚,他们有两个孩子,这场婚姻维持了 10 年。在 1917 年受伤疗养期间,他发表了“战争形式”一文,文中首次提出场论的初步概念。 1921 年他成为柏林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次年任讲师,1927 年晋升为教授,在此期间与格式塔心理学派建立联系,并成为该学派的积极倡导者。1929 年他参加了在美国耶鲁举行的国际心理学家会议,同年他和盖特尔德(Gertrud Weiss)结婚,婚后育有两个孩子。1932 年应 E.波林之邀赴美任斯坦福大学访问教授 6 个月,任期结束后,因逃避纳粹执政后对犹太人的迫害,于 1933 年从德国来到美国定居,1940 年成为美国公民。他先在康奈尔大学任教 2 年,1935 年应聘于爱荷华大学儿童福利研究站工作,指导了一系列关于儿童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由于他在社会心理学中努力研究的优良成果,1944 年受聘到麻省理工学院任教,并担任由他创办的群体动力学研究中心主任。1944 年,勒温的母亲逝于德国纳粹集中营,3 年后,勒温去世。 因为德国大学文化中涉及学生-教授联系的规范,他后来在他自己的教授生涯中全盘的反对这些规范。勒温相信,创造力是一个社会过程,而不是一个个体行为。他有着近乎神奇的与人接触的力量。他能够让接触他的人对他的方法和理论产生兴趣。在罗杰斯的《传播学史》一书中,采访到一位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分校心理学教授,他对勒温的评价是充满魅力,兴趣广泛,具有活力以及对活力的“兴趣”——但不是强迫性的,还有对于系统化的渴望。他是个有魅力的人。但由于他的犹太人身份,他未得到一个终身的学院任命。他的学术生涯曲折而有趣。 核心理论:场论 历来心理学家对行为解释时,有的将行为决定于外在原因(如行为主义),有的将行为决定于内在原因(如本能论)。勒温采格式塔心理学观点,将个体行为变化视为在某一时间与空间内,受内外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勒温称个人在某时间所处的空间为场,场一词 时他借用物理学上力场的概念,其基本要义时:在同一场内的各部分元素彼此影响;当某部分元素变动,所有其他部分的元素都会受到影响。此即勒温的场论(field theory)。他用场论来解释人的心理与行为,并用以下公式表示个人与其环境的交互关系: B = f (P E) B: Behavior 行为;P: Person 个人;E: Environment 环境;f: function 函数 此公式的含义是,个人的一切行为(包括心理活动)是随其本身与所处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 勒温的心理学场论体系始于“生活空间”这个概念,他将影响个人某时某地行为的所有因素总和,称为生活空间(life space)。他将生活空间内的因素,视为个人觉知的心理事件,而心理事件又可分为三类:内在的(如饥饿);外在的(如食物);回想的(如幼年经验)。 只有个人能觉知的心理事件才构成他生活空间的要素。由于勒温借用了几何学上拓扑学的概念来解释个人生活空间内各部分的关系,所以他的场理论又称为拓扑心理学(topological psychology)。他将个人的生活空间视为一个椭圆形,椭圆内个人的周围分为很多区域,分别代表生活空间内各种心理事件。他对每一区域内心理事件的性质用引拒值(valence)称之,并冠以数学上的正或负符号,意指心理事件之合于个人需求者带有正引拒值,而不合于个人需求者则带有负引拒值。个人某时某地所表现的行为,有时向带有正引拒值的事件趋近,有时对带有负引拒值的事件逃避。决定个人趋近或逃避行为者,将视个人需求而定。当两个事件都具有正的引拒值,或者两个事件同等地令人排斥,而一个人又不能不在两者之中择其一时,两个事件之间就可能产生冲突。像此种生活空间内心理事件因个人需求不同而使之带有方向性的吸引力或排斥力的现象,即称为向量(vector)。在动态方面,勒温提出了紧张的概念。当产生需要时,便产生紧张。需要可能是心理的,也可能是生理的。 群体动力学 作者:沙滩贝壳晴朗天 标签:财经2011-09-14 10:44 星期三 晴 一、卢因发现的群体动力学 美籍德国人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提出了“群体动力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行为(B),是个体内在需要(P)和环境外力(E)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用函数式 B=f(P,E)来表示。 所谓群体动力理论,就是要论述群体中的各种力量对个体的作用和影响,卢因及其后继者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以下群体动力的存在和作用: 1、群体领导方式动力。群体的领导方式不同,表现为专制型、民主型、自由放任型,其成员的行为表现也不同。对若干名10所左右的男孩所做的试验表明:在专制型群体中,成员的攻击性言行、引人注目的出风头行为,使用“我”而不“我们”的频率、推卸责任、做给领导看的行为、对群体活动缺乏满足感,都显得很突出;在民主型群体中的表现则相反,而且同一个成员一但从专制型群体调入民主型群体,其行为就立即起变化。 2、群体组织形式动力。卢因及其追随者发现,在欧洲战场上被德国俘虏的美国士兵,反抗情绪和逃跑率都很高;而在朝鲜战场被中国俘虏的美国士兵,反抗情绪和逃跑率都很低。心理学家薛恩(E.Schein)于1956年对此进行研究,认为这种行为反差是由群体组织 形式造成的。在中国战俘营中,看守人员与战俘的伙食、医疗条件平等,战俘经常调动而组成新的战俘群,有意识的让被俘士兵管理被俘军官,战俘被提审后不再回原来的战俘群。在纳粹德国的战俘营中,组织管理方法与中国的恰好相反。因此导致了战俘行为的不同。这一现象在管理领域也有借鉴意义。 3、群体结构性质动力。威尔逊等人将36名大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试验,甲组成员都是以安全需要为优势需要,而自尊需要较低的学生。乙组则是注重自尊需要、而安全需要较低的人。结果表明,甲组在平等型群体中的生产率低,而在层次型群体中的生产率高;乙组的生产率的高低则正好相反。可见,成员行为取决于个人需要类型和群体领导方式如何搭配。 4、群体公约动力。卢因40年代曾就公约改变人们行为态度的有效性做过一系列的试验,如怎样改变美国家庭主妇不喜欢用动物内脏做菜的习惯。试验结果表明,群体的公约规则,比一般性的宣传说服,更能改变群体成员的行为。 5、群体多数动力。社会心理学家阿奇(S.E.Asch)于50年代通过多次试验证明:对于用来做实验的问题,如群体中只有一个成员故意给出错误答案,就会产生群体压力,被试者接受错误答案的次数达13.6%;若由3个成员故意答错,被试者接受错误答案的比率就上升为31.8%。另一些行为科学家在此基础上还就群体凝聚力和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指出,群体凝聚力与生产率受控于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一致,群体凝聚力高固然会使生产率有极大的提高,但即使群体凝聚力低也能提高生产率;如果不一致,则群体凝聚力高反而会使生产率下降,群体凝聚力低则对生产率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群体动力论的主要意义是:启发人们从内因的角度去考察和研究群体行为的产生和发展规律;从群体成员间的关系以及整个群体氛围中去把握群体行为的变化过程;使个体、群体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系得到逐渐认识;促进了小群体研究重点的转化;并在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群体动力论的局限性在于:偏重强调群体内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忽视了其他关系;没有看到群体行为产生和变化的根本动因;研究对象、范围等方面未达到普遍意义。 二、勒温及其场论与群体动力学 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 1890,1947),德裔美国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社会心理学的先驱。 理解事物最好的方式是尝试改变它 1921 年他成为柏林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次年任讲师,1927 年晋升为教授,在此期间与格式塔心理学派建立联系,并成为该学派的积极倡导者。1929 年他参加了在美国耶鲁举行的国际心理学家会议,同年他和盖特尔德(Gertrud Weiss)结婚,婚后育有两个孩子。1932 年应 E.波林之邀赴美任斯坦福大学访问教授 6 个月,任期结束后,因逃避纳粹执政后对犹太人的迫害,于 1933 年从德国来到美国定居,1940 年成为美国公民。他先在康奈尔大学任教 2 年,1935 年应聘于爱荷华大学儿童福利研究站工作,指导了一系列关于儿童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由于他在社会心理学中努力研究的优良成果,1944 年受聘到麻省理工学院任教,并担任由他创办的群体动力学研究中心主任。1944 年,勒温的母 亲逝于德国纳粹集中营,3 年后,勒温去世。 勒温虽与三位完形心理学创始人同时,而且关系密切,但他的心理学思想却与他们三人不同。勒温所研究者不是知觉、思维和问题解决等问题,而是将格式塔心理学的理念扩大到社会情境,从而研究人与环境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在他的心理学研究中,最受重视的有以下两方面: 1. 场论 历来心理学家对行为解释时,有的将行为决定于外在原因(如行为主义),有的将行为决定于内在原因(如本能论)。勒温采格式塔心理学观点,将个体行为变化视为在某一时间与空间内,受内外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勒温称个人在某时间所处的空间为场,场一词时他借用物理学上力场的概念,其基本要义时:在同一场内的各部分元素彼此影响;当某部分元素变动,所有其他部分的元素都会受到影响。此即勒温的场论(field theory)。他用场论来解释人的心理与行为,并用以下公式表示个人与其环境的交互关系: B = f (P E) B: Behavior 行为;P: Person 个人;E: Environment 环境;f: function 函数 此公式的含义是,个人的一切行为(包括心理活动)是随其本身与所处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 勒温的心理学场论体系始于“生活空间”这个概念,他将影响个人某时某地行为的所有因素总和,称为生活空间(life space)。他将生活空间内的因素,视为个人觉知的心理事件,而心理事件又可分为三类:内在的(如饥饿); 外在的(如食物); 回想的(如幼年经验)。 只有个人能觉知的心理事件才构成他生活空间的要素。由于勒温借用了几何学上拓扑学的概念来解释个人生活空间内各部分的关系,所以他的场理论又称为拓扑心理学(topological psychology)。他将个人的生活空间视为一个椭圆形,椭圆内个人的周围分为很多区域,分别代表生活空间内各种心理事件。他对每一区域内心理事件的性质用引拒值(valence)称之,并冠以数学上的正或负符号,意指心理事件之合于个人需求者带有正引拒值,而不合于个人需求者则带有负引拒值。个人某时某地所表现的行为,有时向带有正引拒值的事件趋近,有时对带有负引拒值的事件逃避。决定个人趋近或逃避行为者,将视个人需求而定。当两个事件都具有正的引拒值,或者两个事件同等地令人排斥,而一个人又不能不在两者之中择其一时,两个事件之间就可能产生冲突。像此种生活空间内心理事件因个人需求不同而使之带有方向性的吸引力或排斥力的现象,即称为向量(vector)。在动态方面,勒温提出了紧张的概念。当产生需要时,便产生紧张。需要可能是心理的,也可能是生理的。 2. 群体动力学 勒温晚年把注意转向社会心理学问题,一项主要的研究成果涉及各种社会气氛与攻击性问题。1944 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创办群体动力研究中心后,勒温再将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扩大 用于群体社会行为的研究。他指出,任何一个群体都会具有格式塔的特征:群体是一个整体,群体中每个成员之间,都会又彼此交互影响的作用,他认为群体中每一成员都具有交互依存的动力。此即勒温提倡的群体动力学(group dynamics)。正如个人在其生活空间里形成心理场一样,群体与其环境形成社会场。群体的特点是有成员的动力相互依存性。一个人的地位取决于他的区域,而他的区域又同别的区域(群体成员)相联系。群体受制于内聚力和瓦解力。当成员间阻隔交流的障碍太大时,便产生瓦解力。群体构成一力场,个体之间或吸引或排斥,取决于群体内的引拒值。勒温的群体动力学研究,对以后咨询和辅导心理学的发展,发挥了促动性的影响。其后美国心理学家莫瑞诺(Jacob Moreno, 1890-1974)所创立的会心群体(encounter group),就是以勒温群体动力理念为依据的。此外,勒温根据群体动力学的理念,进一步从事群体领袖领导风格类型与群体作业绩效关系的研究。他以类似童子军群体作业的方式进行研究,将被试分为条件大致相似的三组,各组作业活动相同,惟各组领袖的领导风格分为三种类型: 独裁型领导(authoritarian leadership):群体的一切活动完全由领袖个人决定,群体中所有成员只能依令行事,不容许有任何异议。 民主型领导(democratic leadership):群体的一切活动,由领袖和群体成员共同讨论而后决定,在讨论过程中,领袖以群体成员之一身份参与,鼓励大家发表意见,力求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 放任型领导(laissez-faire leadership):对群体作业进行方式,领袖不闻不问,完全由群体成员凭其所好各行其是。 结果发现:在民主型领导之下,群体成员相处融洽,而且工作绩效最高;在独裁型领导之下,群体成员之间由攻击性行为产生;在放任型领导之下,群体工作绩效最差。此项研究对以后教育心理学和工业组织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性影响。 勒温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向量、动力场、拓扑心理学和生活空间等许多新概念,形成了他独创的心理学理论。群体动力学和场论是他对心理学理论的杰出贡献。因此,他在西方赢得了很高的社会声誉,将他与 S.弗洛伊德、B.斯金纳等人相提并论,以赞扬他的开拓与创新精神。 3. 胰脏研究与“把关人”理论 1943年,勒温在衣阿华大学研究了战争时期家庭主妇购买食物的习惯,其目的是利用传播改变人们对食物的某些习惯,例如对以往不常食用的牛心、羊或小牛的胰脏和动物的肾脏做菜,因为战时相对于供应不足的牛排、猪排和火腿等,这些食品既有营养,又价格低廉。通过调查,勒温发现,家庭主妇是这个家庭能否接受这一新事物的关键,因为家庭主妇决定了在自家的餐桌上是否出现这类食物。因此,勒温于1943年,在《食物习惯背后的力量和改变的方法》一文中第一次提出的“把关人”概念。 该概念认为:在社会群体的传播活动中,信息的流动是在一些含有“门区”的渠道里进行的,在这些渠道中,根据公正的规则或者是“把关人”的,决定信息是否可以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 勒温并提出了“渠道理论”(channel theory),他发现,食物是通过不同的渠道一步一步来到饭桌上的,而食物进入或不进入一个渠道,都会受到“把关人”的影响。勒温认为 影响行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心理因素,一是人的认知结构;二是动机,即选择的价值判断、需求和要克服的障碍等。1947年勒温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重申了这一观点,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他认为,“信息的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同时,他还对大众传播中新闻活动的“守门行为”和“守门人”作了比较研究。勒温的研究大概可以归结为如下几点:1、事物运动必须通过不同的渠道,而这些渠道中必须存在“把关人”;2、“把关”的除了人之外,还有一些规则,但所有的规则都是人掌握的,因此人,尤其是个人是理解“把关”的关键;3、研究“把关人”实际上是研究导致把关人作出某一决定的因素,即找出隐藏着“门”背后的开与关的决定因素;4、勒温认为,影响把关的就是人的心理因素,因此,研究个人的心理因素在把关中的作用,是他主要的动机和目的。 1949年,波士顿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传播学者怀特(D.M.White)对美国某小报的某电讯编辑(telegraph wire editor)的工作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个案调查。该编辑从接收的11910条电讯稿中选用了1297条,不足11%。怀特的研究表明:该报电讯编辑接收到的通讯社(美联社、合众社、国际社)一周的稿件选用情况大抵有如下特点:(1)只有10%的要闻被选用;(2)电讯稿在内容上比例失衡,国际性政治新闻、全国性政治新闻和人情味、趣味性新闻占总量的三分之二;(3)收进电讯稿比率和实际采用比率大致接近。 那么,电讯稿中90%的稿件被编辑淘汰的原因是什么呢,怀特询问值班编辑得知有两个理由:(1)不值得发表(占被淘汰稿件的40%左右);(2)已选登其他稿件(占被淘汰的稿件的60%左右)。 在不值得登的具体理由中,有许多为“主观”理由,如编辑认为“没有趣味”、“写得枯燥、含糊”、“不好、狗屎”等,这此理由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客观的审核标准,对某一特定的稿件而言,完全可能因为编辑个人的趣味不同而会有不同的命运。编辑认为该登就登,认为不该登就不刊登,选择新闻的标准是个人的喜好和情绪。 群体动力理论 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勒温借用物理学中磁场的概念~认为人的心理、行为决定于内部需要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因此~要测定人的心理与行为就必须了解完成这一行为的内在的心理力场和外在的心理力场的情境因素。当人的需求未能满足时~就会产生内部力场的张力~环境起着导火线的作用。据此他提出了心理力场的理论公式:B=f(P.E)~其中B代表行为~P代表个人~E代表环境~f代表函数。勒温的“场”理论最初只用于研究个体行为。1933年他迁居美国后~又应用于研究群体行为~提出“群体动力”的概念。 所谓“群体动力”就是指群体活动的方向~而研究群体动力就是要研究影响群体活动动向的各种因素~因为群体活动的动向同样决定于内部力场和情境力场的相互作用。群体动力理论的宗旨是寻找和揭示群体行为与群体中的个体行为的动力源~从心理及社会环境两方面去寻找对群体以及个体行为的推动力量。它认为~要改变一个个体~最好从改变他生活的群体入手~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有一种群体归属感~都不愿意被他所属的群体厌弃。群体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阶段~其发展的走向直接与群体的素质密切相关。 群体中各成员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群体动力反应在群体内部~有以下一些关系:同伴依慕,Peer Attachments,、权威关系,Authority Relation,、利群行为,Prosocial Behavior,、合作,Cooperation,、竞争,Competition,、共生,Symbiosis,等等。一般的群体动力系统包含三大要素:凝聚力、驱动力、耗散力。其中凝聚力是保证群体稳定的因素~驱动力是促使群体发展和演化的因素~耗散力则是破坏群体稳定和演化、降低群体绩效的因素。这三种动力构成要素同生并存舍群体中~他们相互作用、抗衡~彼此消化、转化~推动着群体的演化和发展。 1、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是吸引成员维系在一起~保持某种关系模式的情感因素。对于群体系统~作用最强的凝聚力因素未自于其成员精神充实的程度~精神充实度越高~群体的凝聚力也就越大。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目标凝聚力。群体目标是产生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个体受群体目标的吸引~并内化为自己的追求~这样就会产生强烈的依赖与归属心理~尤其当目标具有挑战性~可望最充分表现自身价值时~这种吸引作用就更大。目标具有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抽象目标和具体目标之分。群体必须在达标与树标的追求中~才能保持对其成员产生长期的吸阴作用。 ,2,归属需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首先归属群体可产生安全感。依靠群体可以相互弥补~相互帮助~分担压力~增强信心这种归属在新生中表现较为突出。其次同样是归属~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会愿意参与到学风浓、风气正的群体中。在这样的群体中~可以受到鞭策~精神愉快~避免不必要的矛盾纠葛。 适当的环境影响对于群体也是一种有效的凝聚因素。成员感受到的环境影响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直接感受到的群内影响~指约束群体成员思想和行为的责任、义务和行为规范等。群内规范的约束有利于群体的稳定~有利于成员间的团结与协作。二是间接感受到的群外影响~指群体受到外部的影响与挑战~这种信息会传递到每个成员身上~激发其团结一致~共同努力~迎头赶上。 2、驱动力 群体的驱动力是创造群体效应、促进群体发展演化的动力因素。成员的追求、能力、兴趣、人际、意志等是群体驱动力的原动力。在群体中~这些原动力相互激发共同作用~可产生高于个体的效应~具体表现在: 航标驱动力。对群体而言~航标主要起到了凝聚力作用~但对于个体而言~航标则主要起到了驱动力作用。个体在群体目标感召下~会冲破重重障碍~向着既定的航标努力~形成你追我赶的可喜局面。个体的成熟与进步~促进了群体的共同进步与提高~所以新航标的确立是个体与群体相互激励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确定的航标要恰到好处~太高太远~形成群体的多数人经过努力仍旧不能达到~那么他们就会放弃追求,相反太低太近~形成群体的多数人稍经努力甚至不费吹灰之力即能达到~那么确定的航标就会失去驱动效应。 典型驱动力。群体的稳定~与其核心的确立是分不开的。那些学习优秀、工作踏实、意志坚定巳被其他成员们接受的成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典型~是群体的核心。由于他们产生于成员的实际生活中~形象具体~生动直观~容易引起格成员感倩上的共鸣~从而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就能对群体产生驱动力~这个群体就能形成良好的风气。 条例驱动力。个体都希望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确切位臵~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的成绩得到群体的认可。如果个体在群体中的位臵排列的合理~就会保持群体的积极性~驱动个体向更高的目标迈进。那么用什么来评价个体呢,那就是条例制度、管理办法。这些政策具有挑战性与竟争性。竟争机制引入群体~可以激发个体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个体要寻求对方的弱点进行攻击以显示自己的优势~另一方面个体要克服自身的不足~迎头赶上~从而使个体与群体更加完善。 3、耗散力 在群体内各成员的相互激励不仅能产生凝聚力和驱动力~而巳也会形成一个耗散势场~产生耗散力。耗散力的存在破坏群体凝聚~影响群体绩效~应努力避免~一般讲~群体耗散力来自以下几方面: 冲突效应。冲突是一种广泛而持久的耗散因素。它有多种表现:有个人与群体在目标追求上的冲突,有个人行为与群体规范的冲突,有人际关系的冲突,有道德标淮的冲突,也有价值观念、物质利益的冲突。在一个群体中~由于成员生活环境不同~受教育的方式不同~个体的追求、行为方式、道德标淮、价值观念不可能与他人完全一致~甚至个体自身的多种愿望和要求也往往处在矛盾中~这就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冲究。 无核心效应。正如没有指挥的乐队不可能奏出最优美的乐章一样~没有核心的群体也不可能产生最强的凝聚力与驱动力。个体都去实现自我~追求自我奋斗~群体则会表现出个体间的相互干扰~破坏群体的凝聚力。 消极环境效应。正如适当的环境影响会促进凝聚力的形成一样~消极的外部环境也会对群体起破坏作用~产生群体的耗散力。要使群体发挥长期的效应~需要不断改善周围的大环境。 研究意义——群体可以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指组织结构确定、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是那些既无正式组织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的自发联盟。组织行为学对于群体有过很多研究,但对于非正式群体,认识还很不成熟。例如:对于群体形成的过程和发展的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群体动力学和群体行为领域,消费心理和群体行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对于中国人来说,九十年代以来,个人和家庭拥有的财产急剧增加,消费与投资行为开始复杂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日益增 加。不掌握公众消费和投资心理的规律,宏观调控经济的政策措施得不到千百万群众的配合,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更难以对经济运行趋势作出准确的预测。因此,对公众消费心理与行为规律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研究现状——中国管理学界对群体动力学与群体行为的研究是相对薄弱的。这种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需要的状况,在"九五"期间已经显现出来。最近几年许多宏观经济管理措施出台之后,其影响和作用与预期效用有很大差异。七次降息难以有效促进消费和投资;消费者信心指数长年低迷不上;住房分配货币化、医疗养老保险社会化这些改革措施,究竟会对群体行为有何影响,人们难以准确回答。股市的非正常波动,消费和投资的长期低迷不振,理论界的迷茫和困惑,都反映出群体行为及其动力学特征在人的经济和社会行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管理科学界对这些作用的规律缺乏足够的研究。 国际上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有向逐渐扩大的经济心理学发展的趋势。八十年代初,学术性期刊"经济心理学"创刊。十几年里该刊发表了大量的关于投资心理、广告心理、消费心理、税收心理、储蓄心理方面的研究论文。九十年代末,《Nature》开始发表投资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国内的消费心理学研究,始于八十年代初,主要研究消费取向和广告效果。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研究领域有所拓展,但对于投资心理和保险心理等重要领域,研究得仍然很少。这与经济活动中投资、保险、税收、储蓄等金融活动迅速发展的状况是很不适应的。中国股市的大幅度波动,尽管有市场不成熟等内在原因,但有关方面对投资者的投资心理缺乏了解,导致举措失当也是重要因素。因此,这个领域的研究工作亟待加强。 主要科学问题举例 , 社会学习和从众行为的扩散过程 , 社会群体的信心和期望的形成和转变 , 非正式群体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 群体行为稳定性监测指标体系 对群体行为的研究,应以较大规模的社会群体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非正式群体行为,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从众行为的传播和扩散,往往使行为缺乏合理性,容易给社会带来动荡和冲击。在一定的条件下,这种冲击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有很大破坏性。因此,对社会群体的情绪和行为表现,需要经常地进行规范性的观测,随时把握其发展过程。"十五"期间是社会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五年,改革不可避免地会调整利益分配格局。财产和权力的再分配,将可能使社会的稳定性暂时降低。稳定性降低是有条件和有限度的,超出一定的限度,将会影响改革和发展的进程。因此,建立"群体行为稳定性监测指标体系",并形成规范化观测系统,将是大规模群体行为研究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 摘录于《管理科学"十五"优先资助领域论证报告》 附: 凝聚力早在本世纪30年代勒温(Lewin.K.)开创的群体动力学中已有所探讨,他认为凝聚力是作用于集体成员的心理力量,它是使群体成员转向群体内部的力量(正的诱引力)。维特(Whyte,1943)在一项群体研究中明确提出了凝聚力一词,但第一个正式发表对凝聚力的系统研究是费斯廷格(Festinger,1950)等人。费斯廷格等人在1950年出版的《非正式群体中的社会交往压力》(Social Pressure in Informal Group)一书中,提出了凝聚力的3个构成要素:1)群体成员间的吸引力;2)群体目标和任务的吸引力;3)加入群体所得到的威信。 凝聚力Cohesion一词起源于拉丁词“Cohaesus”,表示结合或粘合在一起的意思。在50年代较有代表性的群体凝聚力概念是费斯廷格等人的定义:“使成员留在群体内的作用力的总合”。在60年代左右,对群体凝聚力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个人之间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吸引程度上。70年代随着对群体凝聚力的研究深入,一些学者将凝聚力和动机联系在一起,认为确定群体成员为什么被群体中的其他人所吸引是很重要的,而这种原因一是需要与他人一起努力有效地工作(任务凝聚力),另一种则是需要与他人和谐相处(交往凝聚力)。80年代 对群体凝聚力的研究又有了新进展,卡伦(1982)等人克服了以前研究的不足,发展了一个指定运动中凝聚力大前提条件和结果的概念模式。由此使有关群体凝聚力的研究更趋向于统一规范。他将凝聚力定义为:“在追求群体目标的过程中,反映一个群体团结在一起,保持整体倾向的动力过程。”卡伦还提出一个关于运动队群体凝聚力的概念系统。他认为所有这些因素都作用于凝聚力。他还将凝聚力描述为一个动态过程,而不认为凝聚力表现为静态。卡伦主张将凝聚力至少区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1)任务凝聚力,它与团队的目标和成绩指标的承诺相关;2)交往凝聚力,它更多地涉及人际间的关系,如友谊关系和交往情感上的支持。 “士气”、“团队精神”与群体凝聚力是相关词,但不是同义词,前者是后者作用效果的直接表现。一些学者(Widmeyer,Brawley & Carron,1985)在论述军队指挥、政治家领导和企业家管理的有关问题时都同意这种观点。原美国总统布什(Bush,1991)就曾引用过艾森豪威尔(Eisenhower)的一句名言:“士气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唯一的、最伟大的因素。”这句名言强调了群体凝聚力作用和所产生的结果。
/
本文档为【群体动力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