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百家讲坛之战国七雄 讲稿

百家讲坛之战国七雄 讲稿

2019-08-23 50页 doc 125KB 35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1103

暂无简介

举报
百家讲坛之战国七雄 讲稿目    录 战国七雄(一)大裂变    - 1 - 战国七雄(二)魏文侯图强    - 3 - 战国七雄(三)魏国的衰落    - 5 - 战国七雄(四)邹忌相齐    - 6 - 战国七雄(五)围魏救赵    - 8 - 战国七雄(六)计杀庞涓    - 9 - 战国七雄(八)西入秦国    - 11 - 战国七雄(九)变法强秦    - 13 - 战国七雄(十)商鞅之死    - 14 - 战国七雄(十一)合纵连横    - 15 - 战国七雄(十二)张仪欺楚    - 17 - 战国七雄(十三)燕国大乱    - 1...
百家讲坛之战国七雄 讲稿
目    录 战国七雄(一)大裂变    - 1 - 战国七雄(二)魏文侯图强    - 3 - 战国七雄(三)魏国的衰落    - 5 - 战国七雄(四)邹忌相齐    - 6 - 战国七雄(五)围魏救赵    - 8 - 战国七雄(六)计杀庞涓    - 9 - 战国七雄(八)西入秦国    - 11 - 战国七雄(九)变法强秦    - 13 - 战国七雄(十)商鞅之死    - 14 - 战国七雄(十一)合纵连横    - 15 - 战国七雄(十二)张仪欺楚    - 17 - 战国七雄(十三)燕国大乱    - 19 - 战国七雄(十四)苏秦倾齐    - 21 - 战国七雄(十五)田单复国    - 23 - 战国七雄(十六)胡服骑射    - 24 - 战国七雄(十七)将相和    - 26 - 战国七雄(十八)秦国东略    - 28 - 战国七雄(十九)大将白起    - 30 - 战国七雄(二十)远交近攻    - 31 - 战国七雄(二十一)烫手的上党    - 33 - 战国七雄(二十二)长平之战    - 35 - 战国七雄(二十三)将相之死    - 37 - 战国七雄(二十四)回望七雄    - 39 - 战国七雄(一)大裂变 这是一段延续了250多年的动荡时期,却影响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这就是战国。战国时期的突出特点是变,它以风卷残云之势,变革着旧有的秩序,中原大地上,曾经星罗棋布的诸侯国,这个时候,变成了以七个大国为主的相互对峙,这是一个新时代开始前的变世,这是一个上接春秋,下启秦汉的时代,战国。它只有250多年的历史,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它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变”,在这个时期,世道人心在变,政权在变,战争法则在变,历史舞台的主角也在变。 在一系列的变化中,从春秋延续到战国的大大小小的诸侯,在相互角逐中,涌现出了七大大国,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在战国七雄对峙的时期,天下大势,在分分合合中,从分裂开始走向统一,“七雄”最终将变成“一雄”,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大势,那么,在这个历史大势中,战国七雄,七个志在统一的竞争对手,代表着统一天下的七种可能,七种可能,又是怎样向一种可能演化?七雄对峙,它们各自有怎样的作为?从七个大国的盛衰变化中,我们又能读到怎样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呢?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战争这段正是大分到大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时间跟春秋差不多,250多年,从前五世纪,到前三世纪的历史。这一段历史有两点:一是它重要,战国时代的大裂变结束了七八千年的历史,包括史前时期。中国文化从何时开始,正在探索中。战国离中国文化开始,就远了。战国前,有多少年,没文字记载,考古可以让我们认识。要当君主,主要靠的是神权,这是神权政治。王者总是要靠神权,精神力量重要。当然也要武力支撑,没神权保障就没力气。另外,从原始而来,人逐渐成一个群体,到西周宗法制。战国时,这些要结束了。开启了后来的历史。二是它特别。特别在中国文化,从有文字记载,人们信仰亲情,人际和谐,战国时,就不讲这些,讲的是智术诈术暴力,这是血与火的时代。这好理解,七八千年的历史要想一下子变化,难呀。战国时是痛苦时,崇尚暴力与诈术,后人写文章时,提到这些,就不那么美好,持否定态度。这在整个历史过程中比较特殊。因为特殊,别有意趣。战国,又叫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争强过程中,尤其是一开始,有小国,就成了狼眼中的羊。他们要竞争,就抢夺这些小国。战国是春秋时期裂变而来。西周建国,一大一统,后来乱了,春秋是乱,战国是变。这是取其大者而言。春秋加战国就像是一大厦,喳喳作响地倾覆。旧时代结束,新时代开始。七雄有四个国家是换了领导的。第一个变化,显著特征就是在贵族层面上换了血。是政权变更了。主要表现在三家分晋、田陈篡齐上。有人认为是春秋走向战国的标志。可以概括地说,是邀买人心。晋进入春秋来,晋文公争霸,延续时间长,要争霸,必然打仗。就要用大臣,就得给土地百姓等好处,于是晋内部形成大家族的分割权力,这些大臣也在兼并,最后,剩下六家。韩、赵、魏、智氏、中行氏与范氏。没多久,智氏联合韩赵魏灭了范氏中行氏,然后是韩赵很灭了智氏。三家分了晋,成了新三家。,- 三家分晋,就出现了田氏,也叫陈氏,简单地说这个人群来自春秋早期的陈国。有公子叫完,生出来后,陈国乱了,公子跑到山东,姓田了。大概是齐桓公争霸时,在齐国当官,社会越发达时,这些制产品的人就发财了,他家有钱了。算卦的说他家会建国,但不在自己国家内,应在齐国建新国家。在齐国时,娶妻,老丈人家也算过卦,说这人将来要大富大贵。陈氏开始平平,但是职业让他家有钱了。到了春秋后期,齐景公当君主,手下在贤臣晏婴看透他,有一年,晏婴去晋国,办完事,晋国有贤人,晏婴与他闲聊政治。齐国人对未来不乐观,晏婴也说,  “此季世也,吾弗知,齐其为陈氏矣”,不知道将来政权是否归于陈氏了。他说是即器求道,看政治看诸多现象。我们国家的度量衡,国家有规定。可是田氏在放贷时,用一斗比国家的大得多,百姓借时,他用大的给。还时,用国家规定的合法的度量衡来还,百姓当然占到了便宜。晏婴看出来了。他们家也经营木材,用山里的价格给百姓。这是赔本的事,经济上损失,却在政治上获得人心。 战国时代的变化:—是政权层面换了人。要出现新的变化,老君主对百姓是亲朋,现在换了,没这个历史了,怎么办?各种变法出现了。四个新国家,尤其是魏,率先变法,其他国家也变。这是政治层面的变更产生的社会管理方面的层层变法。二是世道人情的深层变化。晋国三家分晋,范氏中行氏被灭,先从赵内部起。这事,简单,赵家势力大,家族分裂,这时赵氏赵简子执政,有五从兄弟,刚出五服不久的赵午,这时是正门正支要消灭旁门,赵简子要干掉赵午。交代随从,你们回去另立吧。这不过是五从兄弟呀。周代建国,亲亲尊尊,周公旦家族在洛阳主政,世代为周公,做到四五百年。那是老原则,不是论自然情感。是宗法观念。这是从西周到春秋的一贯社会理念。是上升到一种理念。杀赵午这事上,我们看到了另一面,找机会消灭对方。这就出现六卿互相歼灭。眼中只有利益土地人民。这种原则,一旦建国后,列国关系是什么?这是处事原则的变化。人伦血亲统统扔了。 三是战争法则的变更。春秋五霸都是尊周天子,这是最高指向。挟天子来号令诸侯。像晋文公,一定要拿楚国为假想敌,只有共同敌人才会吸引共同朋友。战国这些国家出现这些局面就各自称王。都独立了,谁强谁得天下,没道理合法性可言。合法性不过是拳头。这导致战争打法不一样,早期是“大刑用甲兵”,都是下属国家,如果这个国家做了不好的事,周王朝就调兵来号召天下来打它。这是纠正错误,这是所谓王道。现在都是王了,都想当王主,还有这样的打法?所以战争就是智术诈术,是杀人如麻。要做最终的王,就得消灭对方,占领土地,战争就酷烈了。战国时,一仗就能打死几十万人。孟子说,杀人盈城,说出了世道人心。这时战争打法异常惨烈。这时出现许多典型战例。许多兵法就是这时写成。 四是舞台的主角变了。老贵族都是许多代,是老例。战国时冒出一批人,不靠出身,靠才干起家的。像子贡子夏。子贡就是会做买卖,经商富甲一方,最后游说诸侯。与诸侯分庭抗礼。还有苏秦,是洛阳人,家里面不过几亩地。后来出去了,挂了六国相印。结果一开始游说诸侯时,失败回来,父母都不待见,子一看他回来,干脆不烧火。老婆假装瞧不见。后来,嫂子爬着来见他。她说,因为位尊与多金。但是苏秦在这样典型环境下出现的英雄。一大批像商鞅这样的纷纷活跃在历史舞台上。这些新人崛起。总之,这是大裂变的时代。 战国七雄(二)魏文侯图强 在战国时期,大兼并的残酷现实,导致了诸侯国之间弱肉强食的竞争格局,各个诸侯国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有谋求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当时的七个大国,齐、楚、燕、韩、赵、魏、秦之中,第一个强盛起来的,是从三家分晋中诞生的魏国,而魏国的强盛,和它的一代有为之君魏文侯密不可分,那么,魏文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做了什么,使魏国从战国七雄中,第一个脱颖而出呢? 战国200多年,最终收拾六国统一天下的是秦国,可是战国七雄第一台有声有色的大戏开幕,却不是从秦国开的,从哪儿开的呢?从韩赵魏的魏国开始。也就是说,在七雄并立局面出现以后,突然之间魏国强盛起来了,这个强盛打破了历史的沉闷。你看历史,春秋后期,到战国这段时间有一段时间比较沉默、贫乏,当然历史记载的也少,但是一个有声有色历史的大戏开始,却是从魏国开始。君主是魏文侯,在历史上,中国人儒家思想里对君主的设想,应该是道德王。柏拉图说,最好是全知全能的智慧王当君主。在中国漫长历史中,贤明的君主不少,但是各有贤明的表现。其中魏文侯的表现是,礼贤下士。首先他下士,尊重有道有德的读书人。这是他从修身从长知识开拓心胸上,能尊重贤明之士。中国古代有《吕氏春秋-察贤》,“魏文侯师卜子夏,友田子方,礼段干木,国治身逸。”把卜子夏当老师,把田子方当作切磋道义的好友,常礼遇段干木,三个人,是师是友是礼遇。实际上,都是尊敬。不是拿他们当大臣,而是当成贤明,来下士,降低自己的身份来学习。这三个人,卜子夏就是卜商,是孔子的高足,在孔子死后,在传经,当 老师。这时学生中有魏文侯。魏文侯当时年轻,向子夏请教些什么呢?《礼记》中有《乐记》,讨论音乐的。魏文侯跟卜子夏说,“端冕而听古乐”,听古乐就怕睡着了。可是听现代音乐,却是两眼放光。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效果不同呢?子夏回答说,古乐表现内容深奥,演奏的是天地人伦秩序,所以古乐认真严肃和谐,现代音乐节奏分明,内容贴着感情走。子夏说,作为国君,应该多听古典乐。“夫敬以和,何事不行?”如果内心充满恭敬,做什么不行呢?“为人君者,谨其所好恶而已矣。君好之,则臣为之。上行之,则民从之。”这涉及君主的好恶,百姓会跟从。子夏有瞧不起当下音乐的倾向,这是郑卫之音,难听点是亡国之音。这个情形让我们看到,礼乐教化是儒家特别关注的东西。子夏教他好,古典东西中有深邃的一面。这是从文献中看到的珍贵材料。 田子方是子贡的学生。比子夏小一辈,在儒门中有狂者类型。一次遇到魏文侯的太子击,这就是后来的魏武侯。太子表面恭敬,田子方不理。间他是富贵可以怠慢还是贫贱可以怠慢人?他回答是落拓者可以怠慢。你有国家有社稷你要负责,你若骄傲,人家都跑了。我大不了跑到别处去。田子方调子不高,却是个性鲜明。这种狂傲的在儒家中是存在的。这是较早的儒家。在分裂的时代,有存身之地,保持了孤傲的人格。魏文侯能学到什么呢?一天与田子方一起吃饭,听音乐,魏文侯指责乐队,突然停下来,指责高了。听出了不和谐处。田子方说,这可不是君主之道。你懂音乐,指责演奏者,要是作为君主做事,应该找乐官指出来,这样的话,自己的心理逻辑是我是内行可以直接管,天下事,事事觉得内行,插一脚,是知不知大体的间。管对了好办,错了,怎么纠正。君主要知大体。儒家的文献包括了丰富的内容。“举贤才,赦小过,先有司。”实际做事的人,实践中容易出差错,不能太苛刻。这是领导者识大体的问题。 段干木,听说魏文侯来了,翻墙就跑。这是那时特有的精神。允许一部分人不进入自己的体制。但是,每次魏文侯走到他所住的地方,魏文侯都会表达足够的恭敬。这是抽象层次给万民一个表率。只要是贤明,不间为不为我所用,都能包容。这样的君主能容忍,能万民带来的印象,就看得清楚了。魏文侯与儒家打交道没白打。不读书,不接触文明,没法开拓狭小的生命。魏文侯难说是道德王,却懂得趋近这些,所以在统治时,显示开明之象。所以,魏给了我们一种开明之相。 光贤人多,不知道用,也会散掉,还得会用。就说魏文侯用贤人,一是设宰相,李克李悝都当过宰相。间李克,“国乱思贤相。”立谁呀?李克说,怎么间我呢?我地位低,身份远,怎么可以说呢?魏文侯再间。李克含蓄地表示要看五条。“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平素生活中要看跟什么样的人亲近,交朋友看得出志向与趣味;富了后要看怎么花钱;通达了,要看他举荐谁,像鲍叔推荐管仲;困难时期要看操守,人格要有底线,每个人做自己观念的牢房;穷困时要看哪些不取,没羞没臊的人什么都会做。五个方面看,怎么处,这就是孔子说的看观察社会生活,这是实践论。李克说完这些,魏文侯就决定了。翟璜就间他是不是推荐了我。君主接受这五条,可见你没戏。翟璜不高兴,当年就是我推荐你的。李克说,你真不如魏成子了。你不如他。翟璜更不好理解了。一点是,魏成子推荐的不多,可是推荐了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推荐来了就成了老师了。就算推荐我们了,不过是君主的大臣了。这样一说,翟璜也好惭愧。这次推荐魏成子的确是对的。君主职责不过是任一相。刘备只用好诸葛亮好了。这是关于论相。 西门豹到邺来治地方,间百姓,百姓反映还好。但是有一事,让百姓受害,就是河伯娶妻,这是中国水神,结果是得花钱,几伙人成了恶势力。每年要搞。西门豹说真新鲜,下次再娶让我来见识。第二年,局面又出现了。西门豹带着人来看,大帮恶势力来了,西门豹要瞧小媳妇。怎么这么丑?这样吧,缓缓吧。找个好的。跟七十来岁的巫婆说,你下去,通通信,缓几天,找个漂亮的。巫婆没反映情况过来,被扔进水里。他假装恭敬地等着。再派人去催,扔下两三个,还有三老吗?人群骚动了,扔完了,全跪下了,全承认错误了。让把钱全还给百姓了。他来个以毒攻毒。对待恶霸得做个善霸。要治水,修了十二条渠,到汉代都还有。留给百姓的是感激。整个魏国蒸蒸日上,霸业就展开了。 战国七雄(三)魏国的衰落 魏文侯励精图治,尊贤任贤,在很短的时间,就使魏国强盛起来,从而拉开了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竞争的序幕。但魏国的崛起没有维持太长的时间,只经过了三代人的时间,就逐渐衰落了下去,魏国的强盛之路,有一个良好的开局,但为什么没能继续发展下去呢? 在三家分晋后,魏文侯后达到强盛。魏文侯之后是魏武侯,魏武侯之后是梁惠王,三代人,三代人,霸业一共延续了70年。在这70年当中,应该说取得了很显著的文治武功。这主要是魏文侯尊重贤人,招揽贤人。我们要讲中国学术、中国文化,我们知道有所谓百家争鸣,那么百家争鸣实际上,进入战国时期,最早形成一个文化中心,就是在魏文侯的国家,一大批儒生来了,然后,还有一批法家人物也在这儿孕育。所以在学术上有一种讲法,我们中国有一部很著名的书,《左传》一一《春秋左传》,就是编撰于这个时期。这就是魏文侯尊贤尊士,贤人汇集。秦后来烧列国的史书,我们还能找出一些材料。在魏文侯当政时,有这些:魏成子,翟璜推荐一大批贤人,吴起是法家人,变法。李克也是儒家的学生,是师从子夏。西门豹,赵苍堂等人。贤人多,这些人单纯从文化角度来讲,孔子活着,弟子三千,鲁成了文化中心。孔子死后,魏文侯治下就成了文化中心。像吴起,等人来到魏国。这儿形成彬彬之盛的局面。还有齐国,但论养士之风,应该从魏文侯开始。这里更多地是实干家。在武功方面,魏国率先像七匹马奔跑,魏国率先冲上前。首先是向西打,扩张领土,秦被打得没办法,一退再退。魏文侯上台前,就取得了武城,之后,到魏文侯时,多有扩张。修长城从这时就开始了。魏国沿着占领地区修长城。势头猛。魏武侯时,接了父亲的班,也接着拓展,向东,这是平原地区,是宝地。这儿还有卫国,向东发展,是魏武侯时的大事。魏国的文治武功方面为什么取得突出的成就?是内政清明,这是大背景,国策得当。具体来说,军制好,《荀子》讲过,魏国的军队选拔士卒,精神状态重要。魏国以度取之,这是荣耀的事。拉夫就容易成豆腐渣。其次武器好,魏国的军队穿三层铠甲,操十二石弩。弩得拿脚踩,有能射到六百步的地方。另外是,带三日之粮,可以日趋百里。速度快。军队打造上下足了工夫。三是用人得当,用人不疑。乐毅,祖先是乐羊,打中山国打了三年,高兴地回来邀功。魏文侯抬出一筐谤疏提反对意见的一大筐。由此可以看到用人不疑。这要君主顶得住。乐羊的儿子被烹,乐羊也把肉吃了。将帅能为国家拼命,这种情下,将帅尽力。达到极势,衰势就出现了。 魏文侯在位五十多年,去世。魏武侯在战略上却开始走下坡路。战国时的争霸,是一个特别需要君主大战略的时代。魏文侯有,《战国策》记过小故事,韩与赵发生战争,韩要借兵,魏哈哈一笑,赵来借,也是如此。魏文侯还在私下里协调。山西居天下形势,占战略要地,拿着它,天下可大定,在上古时期尤其如此。当年秦穆公过不了这儿。现在这儿成了有缝的蛋。魏文侯时期把握得好。看七国中六国都亡了国,这就是战略上的间题。三晋原本是联合的,秦就没辄,但是,明君一死,就空了。魏武侯这人,不过二三流货色,史书中记过他,与吴起一起划船,观察形势,看到黄河天险,难免得意,实在可以凭借呀。王钟就跟着附和,吴起就说,这是亡国之道。魏武侯一听,是说自己了。一间,吴起说当年有三苗,地形天府呀,结果不靠这些天险,不修德,不修内政,被禹所灭。夏桀也是如此,被汤灭。商纣王也是如此。魏武侯总算明白了。魏武侯虽有英雄气概,但就是缺点文化。古代讲天时地利人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要维稳,靠这些不行。这是魏霸衰落在治国理念上的退步。 恰恰在韩赵魏关系上,魏国处置失当。魏国跟赵齐交界处有刚平,这是卫的地,赵国看到就剩下它了,赵国就先下手,占了。当赵国人这样做时,是魏武侯在位。简单了,硬碰硬,联合齐伐赵国。赵国一看,联合赵国来伐我,就求楚国来帮忙。从魏背后下手。由此刮起一股军事之风。魏与赵间出了间题。与韩三家渐行渐远。这间题越来越严重,结果是魏武侯死了,出事了。魏国内部开始争利,有人就找韩国韩懿侯,正是下手时。马上联合赵国,把公仲缓与后来的梁惠王控制了。韩与赵分歧,赵国差点没亡。梁惠王上台了。但是假如韩与赵分歧,魏的损失会更大。这是第二方面,韩赵魏分歧了。这为秦国统一打了铺垫。 三是迁都,从安邑迁到大梁。魏国从此后称为梁。要经略东方,这是好的。西不好发展,秦不好压了。在东方,齐国还在眯着。在东方的平原上,卫宋都有广阔的空间。他迁都,间题是,事情不能光想着好,这样就坏了。魏是实干家的中心,可是,一到魏武侯时,尤其是吴起跑了商鞅跑了,历史发生了转向。梁惠王手下只有孙膑庞涓这样的人了。人才全跑了。迁都,等于扔了一石头进了平静的水里,秦与楚一旦崛起,坏了。这样的局面他们没想过。这是智小谋大。梁惠王到东方后,兴修水利,与韩赵搞好关系,但是,概括地看,是把自己处于四战之地。之后,魏国就开始倒霉了。这是战略上的失误。魏国的崛起,导致齐国受到威胁,穷则变,齐开始觉醒与崛起;西边的秦国也开始深刻的变法。 战国七雄(四)邹忌相齐 在战国七雄中,齐国是一个老牌大国,虽然资格老,但进入战国时期,齐国的势力并不强大,三家分晋和田臣篡齐是春秋进入战国的标志,三家分晋诞生了韩、赵、魏三个国家,而田臣篡齐,虽然齐国还叫齐国,但在政权层面,实际上已经更换了君主,这也导致了齐国内部面临诸多矛盾。而对外,其他诸侯国的强盛,又压缩了齐国的生存空间,威胁到齐国的安全,内部,矛盾重重;外部,又受到其他诸侯的威胁。在内忧外患中,齐国开始走强国之路,齐国也办学建馆,招揽天下的人才。那么,齐国先后任用了什么样的人才?这些人才,又给齐国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 齐国有一段不顺,田氏篡权了。公孙会起义,这显示的是齐内部有人不服气,在禀丘起义,许多国家支持。战场上的尸首有三万多具。魏国为首的三晋支持的。齐国开始不服软,后来,不行了。这样,好汉不吃眼前亏。这些篡权的人不笨呀,田和服软。巴结魏文侯,见面,一吃饭,魏文侯就帮忙,是大权在握,没认定哪。魏文侯就说,去见周天子吧。周天子一高兴,就行了,承认了齐的诸侯地位。齐国人篡权比三家分晋早点。得魏文侯的帮忙,也能见出魏文侯的厉害。三家分晋越来越重,梁惠王时,向东移,魏国发展到齐鼻子底下了。齐国从国和到儿子田午,就开始一系列举措。一是办学招揽人才,狭义的百家争鸣是发生在这儿,这儿兴建一些馆舍来招揽人才,学术中心转到了这儿,诸多思想流派在这儿议论,这时出现思想高峰有基础。荀孟都来过这儿。二是招纳贤人,后来齐威王上台了,使齐国霸业鼎盛。齐威王的贤人是邹忌,他来找齐威王是善音乐的身份来的。齐威王也爱音乐,弹琴,邹忌听,评论善哉。邹忌说,“大弦浊以春温,小弦廉折以清”。“攫之深,释之舒,钧谐以鸣,大小相益,回邪而不相害。”齐威王觉得是这么回事。邹忌接着说,我还懂音乐的道理通于政治,大弦温和是君道,小弦廉折,是大臣之道。弹得沉稳放时舒缓,代表政令,“居敬而行简”。政治家在想决策时,要反复考虑。释之舒,政策有短有长,这样的布局,公布出来时,却要简便易行。百家容易跟从。这是对的。大小弦,君臣就像是和谐的音调,衬托出和谐。齐威王服了。这段话有哲理性。声一无文,声音单调不成音乐。大小高低要结合。这是中国式的和谐理念。 邹忌拿着相印上台,三个月后,有些人不服气了。稷下的学者们有一个人是淳子髡,说这个宰相仅仅用几句话上台,我们得考验他。于是找到邹忌,来考他。“得全全昌,失全全亡”,得了大体,合乎全局,结果也是全局性的,失了完整,也得不到完整。邹忌说,我知道你在说什么,作为大臣应该与天子处好关系。是在告诉我,妥善处理与君主的关系。淳于髡说,“浠膏棘轴,所以为滑也。然而不能运方穿。”用枣木为车轴,用猪油膏加点油,如果轴是方的,怎么用油都不行。邹忌听完笑了,是在告诉我跟同僚搞好关系。这样一说,淳于髡的话就让邹忌明白了意思。“弓胶昔干所以为合,然而不能傅合疏罅。”胶把东西粘起来,但是有些东西是粘不了的。邹忌说,这是告诉我,“谨自附于万民”,与百姓搞好关系。把民众协调起来,国家就无往不胜。淳于髡说,“狐裘虽敝,不可补以黄狗之皮。”裘皮大衣上不能补黄狗皮。邹忌说,这是提醒我要谨慎选拔人才。二人相视大笑。淳于髡服了,说这人能封侯呀,谈言微中,明白人不用说透。 邹忌本身条件不错,一天照镜子,间老婆,我与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呀?邹忌老婆说当然你美呀。又间间妾,也是这样回答。过几天来客人,请帮忙。客人说,是你美。一天城北徐公来了,一见面,觉得不如人家了。邹忌就找到齐威王,我妻私我,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你看看你手底下的,有多少人会因为私你怕你有求于你,会有多少话不切实际?所以要照镜子,要反省,成了反省意象了。齐威王一听,也觉得有理。发布政令,分三等,当面批评受上赏,写信批评的受中赏,在民间私下议论的受下赏。这好不容易呀。后来提意见的多,后来就没有了。这让我们看到二人掌权后疏通民间的重要。沟通最重要。这是凝聚民心的重要举措。这就是照镜子的含义。齐威王表扬了即墨大夫,自从你当了大夫,天天听到诽谤你的话,在你治下,看到田野好屋舍好,表明你不是专门巴结的人,赏了。找到阿大夫,说听到的都是表扬的话,可是看到的不是这样,可见你是有心计的人。罚。这里我们看到疏通上下,惩治的人,提拔称职的人。所以贤人在位。 一次齐威王与梁惠王见面了。梁惠王说你有宝贝吗?齐威王反间。梁惠王说,“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十二乘者十枚。”珠子一发光,照亮十二辆车。齐国有更多宝贝吧?齐威王说,不同。我的宝是贤人。一是檀子,守南城,结果他在,那儿守着,楚人不敢向东。二是田盼,守高唐,赵国人不敢东渔于河。还有黔夫,守徐州,河北的城市,燕国人在这儿祈福,希望别欺负我。让种首备盗贼,搞国内治安,是路不拾遗。这些一照一千里。结果把梁惠王说得脸红。我们看得到二位位凤凰碰上了鸡。这时贤人盛。最重要的是有重要人物孙膑也来到了齐国。这是顶级战略家。梁惠王统治下的魏国,用过的将军是庞涓,跟孙膑是同学。二人一起学习,成了宿敌,庞涓总是比不过孙膑,嫉妒孙膑。后来先得了志,先被梁惠王看中,认为未来争第一的是孙膑。把孙膑召来,“断其两足,黥其面”。代表了男人的阴暗面。孙膑就没法立足了。齐国来了个使者,孙膑就想办法见到了使者。使者看到了他的才能,-悄-悄带到了齐国。这人对齐国的霸业,起了大作用。 战国七雄(五)围魏救赵 齐国接到赵国消息,魏国人要进攻赵都城邯郸。这事赵国人传到了齐国,请求齐国帮忙。这是不是临时抱佛脚?不是,梁惠王迁都时,赵国人跟齐国建立联盟关系。《战国策-中山策》中有“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齐与赵同忧了。这事,是怎么回事呢?在齐威王三年前,赵国抢了魏的卫与宋。魏国恼了。卫国在新霸主魏看来,卫本是自己的肉,现在人家要拿,这不可以。梁惠王与庞涓定计,要直取邯郸,要灭了赵。魏国要出兵讨伐赵,要调动大军,就要联合宋国韩国。这时,梁惠王满脑是霸主的残梦。春秋五霸打仗,没有一个人去打仗的。总要招些小国家去。这是春秋形态。可是这是春秋时的事,在周天子不能维持秩序时,一定有这样的喽罗兵的。不去也得去。这种势头没占上风。现在看梁惠王仍是做着残梦,却也想着以霸主身份出现。就招呼比自己更弱的宋,宋的反应是好好好,答应,马上派使者去赵,跟赵说,遇到难题了,他们要你们赵了,都知道他兵强权重,我们宋不敢说不。我们也知道一旦灭了赵,转眼成了目标。赵回答,别死心塌地就行了。宋采取的是出兵,让打就打,但是不出力。进入赵国土地后,按着城市假装卖力地打,再多的事不做了,两头讨好。这种现象我们也看到不少。却没到这种事先通敌的地步。可见这种霸主的梦不行了,再做是自取衰落了。可是梁惠王却仍在做。再去韩国,韩国也答应,韩昭侯,申不害辅佐。他爱玩的是权术。他说,现在魏自以为强大,不遵从的话,不行,不如先假装臣服,让他放心向天下用兵,就会召来天下众怒,韩的危害就少了。这也是有险恶用心的。 在这样的情形下,梁惠王就要出兵了。有明白人吗?有。有一段文字说到季梁。季梁一看要兴兵讨邯郸,着急,来找到梁惠王阻止。但是劝阻的话有意思。南辕北辙来自这里。他说,我从太行山东刚回来,在那儿看到有一个人,驾着好马车向北走,他却说要去楚国。结果这人说,马好,一天可以走多少里。他说我带的盘缠多,会走到南方的。驾车的技术好。这就是南辕北辙的故事。接着说,要称霸,要领是要取信于天下。齐桓公是对诸侯好。这才是方向。争霸就得取信于诸侯,现在你要灭人家国家,不是南辕北辙吗?这在梁惠王却是听不进去的。当年魏国不是没有看穿的,却因为不听,才会后悔的。出兵,围邯郸,战争一触即发。信息传到齐。齐威王即位不久,改革才开始,国家不太强。帮忙不帮忙,开会。当时大臣们有邹忌田忌等。会议上有两种意见,邹忌认为不要管,知道国力不强,偏于消息。段干伦站出来说,不能不救。这实际上态势是魏国东迁,灭赵后,国土倍增。当然得管,却不能直接跟魏干,不如南打,打襄陵。这在《史记-田氏家》里记的。 《史记》在《孙子吴起列传》中讲的是,计策决定后,齐威王找到孙膑,要拜为将军。是不是直接找孙膑,有可能,孙膑先是与田忌交往。田忌好赛马,总是失败。孙膑看赛马。看了看,看出门道,跟田忌说,不能这么赛。再赛时,把最差的与对方最好的马比,把你最好的与对方的中马比,把你的中马与对方最差的马比。这个故事可能是真可能是假,但把谋略充分展示出来。这是智谋。他两次打仗都是巧打。马差不多,就得巧打。这是中国兵法的要义。两个国家如果相差甚远,就不行。差不多,就得巧打。田忌赢了,就知道孙膑的分量。这次御前会议,田忌应该推荐了孙膑做将军。孙膑不干。不能走路,做参谋吧。于是坐在辎重车里,想隐藏自己。因为对方是庞涓。计策定下来后,战争进入了实施阶段。魏国打邯郸,现在有新材料,山东发现了大批竹简,发现《孙膑兵法》,现在整理成书,第一篇就是《擒庞涓》。这文件中讲的是这场战争。围魏救赵是计策,大致是魏国有两支部队,一是正面北上围邯郸,接着庞涓带领部队往东走,防齐国。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庞涓的心思。这是常有的战例。 孙膑未必动他,有了一流将军与二三流货色的区别。魏国方面向北派出部队,之后,占领了卫国的一些土地。齐国部队这时出发了。田忌跟孙膑说,是不是要管,打这儿?孙膑说,不打。这与段干伦一样。他打他的,我们奔南去,奔襄陵去。实际上,齐国部队进入战场,没向庞涓正面发起攻击。孙膑间有没有比较差的部队。田忌说有两个大夫,打仗不怎么样。孙膑派他们去与魏国部队接触,只许失败,不许胜利。 《孙子兵法》中有,“能示之不能”。一接触,齐国丢盔弃甲,魏国部队气焰高涨。襄陵离大梁近。庞涓一笑,齐国的部队比较豆腐渣,打仗不行。真是这样,于是大部队信心倍增。田忌不懂。孙膑说,不着急,第一步完了。分小部队西驰大梁。“请遣轻骑西驰梁郊,以怒其气,分卒而纵之,示之寡。”要分部队向大梁移动,怒庞涓的气。庞涓开始傲慢了,这时要攻其必救。让他怒气。还要示之寡,人还少。庞涓倾其所有,奔大梁回来了。这时中了孙膑的计策。在桂陵,打了一次击溃战,庞涓回撤时,奔大梁时,在路上遭 到伏击,这是这场战争的要领。开始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牵着对方鼻子,被动变为主动。齐国军本不强,却可以一战。孙膑的这种智慧,“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搛;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意思是纷扰时,劝架的一砸越砸越凶。亢是空,捣虚的地方,让对方捆住手脚,动不了,纠纷就解了。孙子讲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场战争其实是发展了孙子的战争理念。这场战争,显示了军事家的漂亮身手。孙膑作用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了。事实没有擒住庞涓,否则十年后,没有他出现了。这里擒是压制制服的意思。但这只是局部胜利,整场战争没让魏国松手。真正让他枪手的是秦占了安邑。梁惠王的霸主地位受撼动,却在十年后的马陵之战真正失败。 战国七雄(六)计杀庞涓 魏作为霸主不可能一下就灭亡。围邯郸吃了亏,元气却没伤,国力还在。与赵盟了誓,与秦也结了盟。东北西全安定下来,与楚也搞好关系,同时派江乙表面修好,骨子里去挑拨关系。这是狐假虎威的故事。江乙来了,楚王间,北方人都怕我们国家的大臣,是吗?江乙说,我有不同理解,过去山里老虎厉害,碰上小狐狸,小狐狸说且慢动手。狐狸说我是上天派来的百兽之王。老虎不信。小狐狸说,不信去验证。你跟我走,看看百兽见我是不是跑了?老虎果然看到这些。江乙说我们表面是怕大臣,其实是怕楚王。他不过是小狐狸。这是挑拨关系。这是安定局势。但是魏王也不是没能耐。最大举措是搞逢泽之会。逢泽在开封以南,召集大臣。像《战国策-秦策》中讲,“魏伐邯郸,因退为逢泽之遇,乘夏车,称夏王。朝为天子,天下皆从。”盟会诸侯,打的是王者之旗,朝拜周天子,诸侯都跟着。“梁君伐楚胜齐,制赵,韩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后子死,身布冠而拘于秦。”可是,在《齐策》中,梁惠王这次盟会是上了当的。“昔者魏王拥土千里,带甲三十六万。其强而拔邯郸,西围定阳。又从十二诸侯朝天子,以西谋秦。”准备决战,导致“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这时秦商鞅变法不久,效果还没现出来。所以,“令于境内,尽堞中为战具。竟为守备,为死士置将。以待魏氏。”准备捍卫。我们看到魏国即将完蛋,却势力仍在。真要与秦国火并,秦也受不了。这时,商鞅站出来,“卫鞅谋于秦王,魏其功大,而令行于天下,有十二诸侯而朝天子。以一秦而敌大魏,恐不如。王何不使臣见魏王?”秦王一个听,赶紧派他去见梁惠王。跟魏王说你的功劳伟大呀,可以号令天下,现在带十二诸侯见天子,可是看这些诸侯,是宋邹等,这多没劲。朝天子,好像是孩子王似的。现在你应该是找秦国南边给楚施压,搞一次大会,正经称王,来号令秦韩赵等。魏王觉得真是如此。真把这些国家号令起来,才来劲。他有做霸主的残梦。居然真想当霸主了。真搞了个逢泽之会。 赵国人来了,秦派人来了。这有光彩呀,梁惠王一时觉得自己真是霸主了。其实,这不是春秋了。现在是各种关系思想发展的时候。还在做霸主的梦。现在是七雄并立,你死我活,是灭国的战争。还在做梦,不醒。这不是梁惠王一人的缺陷。他们似乎没看清时代。所以,大家都好打仗。一边打一边胁迫大家跟着。孙子兵法说,战争这东西是生死之地,是存亡之道,要知道战争最大害处是什么,搞清了,才能争取到战争胜利的最大利益。称霸弄不好就会万劫不复。最后秦能统一,因为东方各诸侯国都有这种梦。这是一个历史的惯性在头脑中的产物。现在梁惠王做梦做大了,给一个悬崖真上去了。这是格局。在桂陵之战后,其实就有人明白。要怎么做?当时不是缺少智慧是利令智昏。梁惠的良好劲无以复加了。逢泽之会就韩国人没来。这不行。梁惠王太生气了。为什么韩国没来?有谋士说,不用去了,他快走到头了。称王称霸,只是小国的向往。大国像秦赵都不希望有。韩没来。可把魏气坏了,马上派人去打韩。梁惠王把自己置于火上了。 齐国国力在上升。打不打?当然要管。是什么时候管?看清火候,有不同看法。孙膑的意见占了上风。是田婴田盼做将军。孙膑地位上升了。他提出,不要早打,要“因深结韩之亲,晚承魏之弊。则可重利而得尊名也”。暗地跟韩结好关系,但不要马上给帮助。让双方打打到魏国累了,再上。这样齐国就可以变得分量大增,可以获得大利,可以名扬天下。于是田婴田盼带军出战。魏国部队在韩。齐率军直取空虚的大梁。攻打必然要回救。庞涓回师。进了国境后,孙膑说,要减灶,十万在吃饭,第二天只修五万,第三天只修三万灶台。这是厨房规模。进入魏国领土时这样。他认为战士逃跑是大间题。带兵最难带的是两国 的边境时,如果真带进了敌国腹地,跑也不容易了。在齐魏交界处,逐渐减灶。庞涓派人侦察,就说了这种情况。这是老办法。在心理上,让对方傲慢起来,轻敌。这是减灶退兵。让人感觉到这是豆腐渣工程。这是信息上的迷惑。所以这时,庞涓上当了。开始追。孙膑说,“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势而利导之。”…自着心理走。“兵者,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庞涓派军追了。走五十里,有一半人能到不错了。孙膑诱敌深入,齐国开始撤退,追到马陵。这是黄河边缘,现在不确定位置了。大致在靠近齐国一侧。齐国部队撤退到这里,魏国军队追到了这儿。 马陵以逸待劳,孙膑摆了阵。这消息也是看孙膑兵法看到的。平原上怎么摆?深沟怎么摆?摆石头,让你过不去,用河道,用战车,摆成阵势。诸葛亮有八阵。八阵是什么?人言人殊。摆阵是营造氛围让你钻。孙膑在大树上刮掉树皮,上边写,庞涓死于此。过去有文艺形式,让孙庞斗智。料定庞涓追到时,是晚上,陷进阵中,料到会点火看,命令弓弩手射击。把庞涓射死了。有一种说法是自刎了。这是史家的手法。总之庞涓死于孙膑之手。所以,“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庞涓是极端性格的一面,代表阴暗面。死是自找的。还有魏国太子也参加了这场战争。魏国梁惠王受不了。跟孟子后来说到,打仗儿子死在战场上,这是不觉悟。太子走到半路上,有人跟太子说,我有一策叫百战百胜。太子当然愿意听。这人就说,百战百胜不过是打道回府。你就算打胜也是太子,败了,太子都保不住了。可是这时,车夫都不干。现在哪能回去呢?结果死于战场。结果孟子看到后来的魏襄王,怎么看都不像人君。像人君的死了。这是没办法的。对魏国来说,战争让庞涓死了,伤亡必然惨重。这是一场让魏国惨败的战争。周边国家纷纷割占土地。一次战争让魏国垮了。魏国一系列活动,走上了强国之路,却因为不懂格局而导致惨败。持盈保故伎泰,省着点,才是上策。梁惠王让商鞅邹忌这些人离开了自己,这些人在干什么,他都不知道,却陷入了自我之中。将来齐国燕国都是这样倒地,秦国再来收拾天下,就瓜熟蒂落。秦找到最佳统一中国的机制。 战国七雄(八)西入秦国 我们要了解中国古代,如果不把商鞅变法搞清楚了,基本上就是说来说去,你找不到根本。所以商鞅变法,一方面打造了一个,最适合那个时代的一种国家体制,那么随着这个国家主宰了天下以后,他又把他这个体制推向全国,所以两千年的很多间题,长处、短处、缺陷、优点都从这儿开始。所以商鞅变法我们就要从头说起。秦穆公是明智的君主。却跨不过三晋向西发展,他死后,秦国是四大国之一。可是秦的文明历史发展都是逆水行舟。一是君主换来换去,古代政治有一个,看帝王的在位时间长短,常换肯定乱套。秦国一度陷入乱局,躁公上台,这是谥号,看得出他的暴躁。 秦孝公上台,下求贤令。“昔我缪公,自歧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回顾历史,全民一听,每个国民对本国历史的情感是天生的。秦孝公接着说,“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这是说困难,“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受三晋欺负了。拿走了大片土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这是让人耻辱的事。“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赞扬他父亲被安抚边境,向东发展。这是秦的大欲所在。“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有能出奇计的宾客,使秦强盛的,“吾且尊官,与之分土”。这是抓住人们的功利心来求贤。整个秦国人眼前一亮。要强秦要向东发展。 当时不少人去,商鞅重要。他也叫卫鞅,是吴起的老乡,是魏国人。他好刑名之学,法律打官司这些他喜欢。这与卫国有关系。卫国在河南安阳南,西周建国时,这是一群殷商人,派了周公的弟弟康叔去卫,这儿不好治。《尚书》中有文章是周公教育康叔的。那些殷商人,得用当地的法律来治当地人民。这是西周开国的开阔性。殷商文化有丰富的内容,刑法上发达。“刑名从商”,得遵循商人的经验。这是荀子的观点。商鞅受这些影响,好刑名之学。儒家讲德法家讲刑。魏文侯当时强大,商鞅也来到这儿找机会。吴起这时呼风唤雨,商鞅还是小角色。投奔的是公叔痤。在他手下,公叔痤发现其不寻常。魏文侯死了,魏武侯也没了,是梁惠王在位。这人败了魏的霸业。他手下的人才不用,商鞅的走也与他有关。梁惠王访公叔痤,公叔痤推荐商鞅。梁惠王只是嘴上答应,心里不以为然,公叔痤看出来,又劝梁惠王,不用,就早杀掉。梁惠王也仍是好好好,走了后,公叔痤为商鞅考虑,跟商鞅说,还是走吧。商鞅一笑,说了,君主不能用我,就说明没瞧得上我,也就不会杀我。所以我安全。这点上,商鞅是明白人。 这是秦孝公求贤令呼唤下,商鞅入秦,景监太监起了介绍作用。景监接近秦孝公,所以,也就不讲出处了。儒家讲这个,商鞅不讲这个。找景监,推荐给了秦孝公。商鞅谈自己的理想,开始秦孝公还听,后来睡着了。秦孝公间景监,不着调。景监就责怪商鞅。商鞅笑了,我说的是帝道,有人说是黄老之道,不合急于发展的秦孝公的口味。也有说是三黄五帝。再找机会,秦孝公还是不中意。景监说的是三王之道。君主说的是这多难哪。“久远,吾不能待”。于是商鞅找到了,再说霸道,是迅速让秦国富国的霸道。结果秦孝公听得不觉移席。这套言论全盘接受。准备大用时,商鞅说,“然亦难以比,德於殷商矣。”帝道王道不接受,接受霸道,秦会强,但是秦也难与殷周王朝相比了。我认为不是商鞅的话,是司马迁的话。商鞅能让秦强大,却不能治理国家了。这是后话。这是战国策士的风范,要什么给什么。《战国策》中有大量这样的人物。策干往往有智力没德行,有办法没主张。商鞅的几次记录,可以看得出他是实用主义者。 秦孝公决定大战一场,要变法,得还得讨论,这是当时政治的开明一面。这次争议发生在商鞅与杜志等人身上,商鞅说,“疑行无名,疑事无功。”要是犹豫,别做了。“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於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於民。”有高见的人,往往被人误解。这也是做事情的人遇到的困境。“愚者暗於于成事。”只有智者看得到萌芽。一般众生,不能跟他们讨论,但做成了,乐得其成可以。这是蔑视民众,这是法家的特点。当然事事商量不一定好。“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建大功的不用跟民众讨论。甘龙说,“圣人不易民而教,智者不变法而治。”不用移风易俗,就可以教化民众。但是秦国不适宜谈这个了。秦穆公以来,走的是下坡路,哪有这样的方法?“因民而教,不劳而成,缘法而治,吏习而民安之。”这话的道理与实际结合不起来。商鞅说,这是世俗之言。“常人安於于故俗”,老调调。“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洁而霸”。这是中国的辩证法。各自按不同的方法来称王。不能刻舟求剑。要实事求是,是合乎辩证法。杜志说,“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变法值不值?还没变法,难打动人。最后,秦孝公听了商鞅的话,决定变法。任命商鞅左庶长,变法就开始了。商鞅移木取信,在秦国城外,树木头,说 要是谁能移去哪儿,给多少钱。百姓觉得纳闷,这点事,那么多钱,蒙谁呀。有胆大的,搬了,给了钱。这个有些学者质疑过,吴起做过。这有早期法家的一种基本精神,是政令取信于民。这是与儒家相似处。子贡间孔子,孔子说民众得信任你。法家也强调政令的严肃,人人平等也是商君思想中重要内容。《商君书》中说到法令被公正执行的办法。其中有一条是广泛设立国家官员,向民众解释秦的法律,要人人懂法,官员就不能上下其手。这是比较明亮的。 战国七雄(九)变法强秦 现代学者有一致说法,商鞅变法两个波次,一是发垦令,号召秦人开垦土地,开垦土地,重视农业,是进步的一面。但是这个在秦下达,实际暗示了一种情况,秦国的农业一部分地区可能农业不错,但是广大地区可能仍是起步。秦国人进入战国时,戎狄视之,生活方式与中原有差异。中原是相当发达的农业社会,而这儿是强烈的游牧色彩。农与战相结合,打击工商业。“利出一孔,得获得土地来经营农业。就需要国家用强制手段来打击工商业发展。古代农业是基础,但是,随着农业发展,其他也获得了发展。商鞅实行了抑制工商业,政治不给地位,经济盘剥,苛以重税,为了保证经营农业才能获得富贵。农民要得到土地,就去打仗,设立军功爵。杀敌多,就获得更多土地。一个首级可以授一级爵位,可以得到一顷土地。可以做一石的官。到第六级,与县令待遇差不多了。这是驱农归战。 谁种地?农民,就得有社会组织,要小农。兄弟不分家,双倍收税,促使成立小家庭。五口之家成了政府最喜欢的家庭模式。小农好管理。商鞅变法影响中国深远。国家痛恨土地兼并。魏晋后皇权不振,因为大家大户占领许多土地。重小农,是国家税源丰富的措施。小农组织起来,实行什伍制,“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这厉害,民众组织起来,互相监督,不许做违法的事。提倡互相揭发。管仲也组织过,几家出兵,在齐国也组织成战争机制,却没提倡互相揭发。法家变法不讲人情,过分的表现。社会危害性极大。没有这种政策,是一家犯错,现在只能五家一起造反了。这出乎者之外。当然商鞅变法也讲究公正。吴起变法是跟贵族干,难彻底。商鞅变法一定程度上,整个民众按照军事原则,打造战争机器,人人都参与其中了。但是,法家早期希望追求社会公正。像,控制民众时,“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亲戚生下来,不要因为是贵族,就世袭。不一定,过去是这样。在这儿不行了。没军功不得入贵族籍。汉代看到了籍,要进皇宫,拿出牌子,是宗亲,才放。有特权。商鞅说,没有天生的富贵。这一点上,有针对贵族的一面,也导致了他的下场。税收上,也体现公正。间题是,古代公正能走多远,是一个间题。我们看到,重视农业,重视小农,把人们用军事互相监督组织起来,打击农业外的途径,驱农归战,实行军功爵,迅速把秦打造成巨大刺激。这是根本原因。 商鞅变法推行后,就实行了第二波变法。内容上有差异了。—是迁都咸阳。这是东迁,战略要地,要雄霸天下的目的明显。二是征收赋钱,是人头税。税跟所得有关,赋却是按人头收的。理论上收赋,是为了享受太平,就得拿出钱来备战。商鞅考虑的是损有余补不足。这对秦汉后的影响大。这后来导致许多小民破产。破产还要交钱。只得跑。谁给饭吃就往哪跑。地价便宜,这在后来实际直接导致了大户的形成。到唐代改了,大家大户完了。商鞅变法可以观察到中国古代史。=昙行政改革。设县,与后来的郡县制有关。四是统—度量衡。升与权,统一是法家提出的。法家防止社会不公正,就是度量衡要统一。五是开阡陌,实际是土地的田亩改革。重新划分方田,与土地地否私有无关。这是商鞅变法的全部精神,要打造秦国成为适合战争的体制。 农业发展,势必造成其他行业的发展,可是政府歧视其他产业,甚至敌视,长期看不利于发展。在齐国农业发展上千年了,工商业发达,这种政策不能实行。在秦国,却可以。一旦胜利了,这个体制要推向山东,就难免削足适履。这太功利了。它的国家生龙活虎,却是以杀人获爵为前提的。这样的国家可怕。长平之战一下子坑杀几十万,这是野蛮的。这是商鞅变法的不足。推行法令过中,靠的是暴力。轻罪重刑。这是法家的设想,他们认为儒家讲仁义道德,不学好怎么办?法家蔑视儒家。他想迫使人们去仁,这是以刑去刑。这其实更不通。孔子说过,要教诲德行,人人会自爱,有耻辱感,否则会伤害自尊,打破耻辱心后,只会树立危险分子,怨恨会导致更大的反弹。秦建国后有许多盗贼。法家是硬心肠的书呆子气。动辄得咎,“弃灰于道者被刑”,“一日临渭而论囚者七百余人,渭水尽赤,号哭之声动於天地。”这有点夸张,对小民却是残酷的。反对者不单是百姓,还有达官贵人,包括太子老师公子虔。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贵族也在其中,这是尽心国事不间后路了。商鞅不知道新皇帝要登基,这是他的人格,没那么多想法,只想打造法律成了人生全部,有公正精神。结果还有,当时百姓骂他,过一段后,整个秦国服服帖帖,这时说坏话的人来赞美了。商鞅把这批人发配了。商鞅搞了专制,招人恨了。结果上上下下都反对他了。他完全忠于并执行自己的理想,酷不入情。这是战国时的极端人格存在。 战国七雄(十)商鞅之死 商鞅变法打造了国家的强盛,确立了一种经国理念,这是重农主义。短期带来了强盛,立竿见影。魏文侯霸业时,整个河西全是魏国的。在秦看来是心腹之患,此时,秦收回了河西之处。几场战争,元里之战,安邑之战,固阳之战,全胜。安邑之战把魏的安邑拿下来,撤回了。前342年这场战争,是商鞅领导的。魏主帅是公子印。商鞅要与公子印谈谈,结果是鸿门宴,结果抓了公子印。这是不讲信义。商鞅由此得罪了魏国人。利用朋友关系,拿下了主帅,这是商鞅的绝情处。这时完全可以胜之甚武,不体面。不过这是忠于国家的表现。秦的国际地位变化了。天子致伯,当时周显王成了摆设了。封秦国为西边的霸主,这是商鞅的直接效果。内政上,“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於公战,怯於私斗,乡邑大治。”十年让秦国井井有条,实现了法家的主张。荀子一次来访秦,见到了秦宰相范睢,荀子说你们官场风气正,民众质朴,但是,就是霸道。靠的是强力控制,让国家井井有条。意思是实行点王道就好了。我们看得到商鞅治理国家下,秦国在向上。这套理论还有前景。物极必反,打完三仗后,商鞅的功劳有了,于是秦孝公封他为商君,商在今天的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封了几个县,成了商君。甚至想传位于他的想法,这不太可信。这是历史上让人羡慕的。秦孝公算是有为的君主了。商君有点志得意满,不过物极必反。“商君相秦十年,宗室遗戚多怨望者。”他相秦十来年,宗室多恨他。因为君主支持,却也拿他没办法。这时出现一个人,商君尊重的赵先生来了,间赵良,我可以做你朋友吗?赵良说不敢。一个人不是自己的位子,要占,是贪。危险了。我只是说说。商鞅说,“子不说吾治秦与?”赵良说,“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我与你谈的是一种人生哲理。道家认为战胜自己才是强。人贵有自知之明,这是教育商鞅。商鞅听不进去。他老是想提功劳,跟百里奚比,如何呀?赵良说,“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一千张羊皮,不如一张狐狸皮。好狐狸毛在腋下。一千人赞同,不如一人反对。赵良说,武王是一千之谔谔胜,商纣王是千人之诺诺败了。百里奚做了宰相,平晋救楚,八方都来朝晋。对百姓,官越大越谦卑。死后百姓都流泪。揭他老底,是太监推荐的。现在一出门,车载的是全副武装。说话,称孤道寡。一副小人得志样。我劝你赶紧交出权力,让君主另请高明,留下好下场。这话商鞅当然听不进去。《史记》记大段文字。实际这事真实不真实,值得打间号,只是寄予了司马迁的态度。商鞅面临的是秦孝公死了,新君主上台了,就是惠王。 秦惠王上台了,老师是公子虔。原太子身边人老早就想告发商君谋反,这是从收拾虔开始埋下的祸根。这背后没准就是惠王。商鞅一看,赶紧跑,先往魏国跑,魏国不能接受他。商鞅没办法回来,一次想住店,结果,他变法时有规定,办客店得严格登记检查,没汇报,要抄家的。结果这些店主不敢收他。他终于戴上了自己制造的枷。“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实际这代表他全心全意打造的国家政权对所有人都有制约作用。这是对个人自由的一种抹杀。他走到这一步,是揭示他打造的政权的滋味。他没了辙了,只好真正造反,当然被抓。车裂商君以徇。“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所以商君之死,是一个让人唏嘘的事. 后人的评价呢?他的主张与吴起相比,有另一种毒害。商鞅死后留下话题。古人怎么说?司马迁说,“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后来成了老调子。“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当初游说时,不同的办法,这不是其本质,他是法家人,终究不是策士。他有理想,并能落到实处的实干家。代表一种实践精神。像儒家,守身如一,曾子临死时,打开手脚,受过刑吗?修身甚严,还想着修身的事。司马迁说,“且所因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印,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这与刻薄是一个意思。比司马迁稍晚的刘向,是忠心的宗室。说,“夫商君,极身无二虑,尽公不顾私”,从不考虑个人生死。在刘向觉得是不为自己想。“使民内急,耕织之业以富国,外重战伐之赏,以劝戎士,法令必行,内不阿贵宠,外不偏疏远,是以令行而禁止。法出而奸息。”重视生产,对外战争重视赏罚,法令必行,不阿亲贵,所以能令行禁止。刘向说,周道如砥,像箭一样从来不为自己曲折。批评的是“内刻刀锯之刑事,外深麸钺之诛。”如果要为人再宽容点,多好呀。古人评价大致如此。 今天评价,商鞅是战国时极端典范的人格。相信把国家维持好,天下就太平了。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这是想应当之理,只见事物的好,逻辑上通畅,实际上在现实中会带来相反的结果。秦的严刑,让地方官权力过大,结果是他们起来反对秦。法律失去公平,弄法,最后逼得造反。逻辑有时与现实相反。法家有书呆子气。商君之死从哪里来?法条上约君,下约民,最后尚公议,这是早期值得肯定的。伤害了多人。实际上,早期达成公义。商鞅变法下约民成了,上约君却失败了。这是他失败处。真正欺负百姓的做不到,导致自己死了。商鞅个人角度,没有那么多瑕疵。战国历史却也因此出现了许多变化。 战国七雄(十一)合纵连横 战国中期,是合纵连横时代。秦与东方国家联合就是连横,反过来,东方国家南北联合,对付秦,就是合纵。这其中都有谁?这些外交活动的人,这是纵横家。又叫策士术士。这批人中,著名的有苏秦张仪,其实还有合纵的公孙衍。公孙衍前还有惠施。合纵连横得从惠施说起。惠施是谁?才高八斗指的是曹植,学富五车的是惠施,这是哲学家,是学者。他来搞合纵。有人间他,你搞什么合纵?惠施说,不合纵无以救百姓。有人要杀儿子,要打儿子的头。可以打石头来取代打儿子的头。当然要他打石头,不能真正打儿子的头。我下海是换众生的。惠施与庄子是好友,也是论敌。有故事讲,二人在濠梁,在一桥梁上看水中鱼游,庄子说,水里的鱼多么欢乐呀?这个间题被惠子找到缺陷,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乐呢?这实际是抓了庄子逻辑上的不足。庄子马上辩驳,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呢?这是二人的一则故事。一次惠子说,要从政,在魏国为官。一天庄子从宋国要找老友,来到魏国,惠施紧张,派人在魏国搜庄子,找了了来。一天庄子来了,惠施说,我找了三天,没找到。你怎么突然来了?庄子说,凤凰,非练实不食。正在凤凰向北飞时,有一只猫头鹰逮到死老鼠,猫头鹰吓得赶快护着,生怕被抢了。庄子说,齐国是我的死敌,我现在总想把国内军力组织起来,与齐国决一雌雄。这是血性之勇。惠子说,这是不得计的。不如因变服,折节而朝齐。向他们称臣。魏惠王不能接受。惠施说,死咯只能更坏,反而交好,让他称王。就把齐架上火烤。向他称臣,这样惹楚国,这是要点。这是利用列国来平衡。楚王要怒,就会发动战争。一打仗,齐国刚打完马陵之战,再耗力,谁胜可以料定。楚王这人好名声,一定上了这种圈套,会与齐国交战,把他撂倒。魏惠王一听,行呀。于是送国王的称号。楚国果然发兵,打了一仗,把齐国打得惨败。这是合纵连横。惠施一个哲学家,利用国家关系来合纵。 接着是公孙衍,犀首,是官职。公孙衍同时的还有张仪。二人最出名。当时孟子应该在山东。孟子有学生景春跟他谈起这些人,说过,“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说,他们不是。“妾妇之道也。”专门伺候有钱人,专门顺着人家。说明这两个当时影响之大。惠施后的纵横家转到二人身上。公孙衍是魏国人,在秦国惠公五年的时候来到秦。做大良造的官。是武职。帮着秦向东扩张,收拾自己的母邦。几年后,张仪来了。秦惠王与张仪投脾气。张仪也是魏国人,抢了公孙衍的位。公孙衍回到魏,与他干了起来。公孙衍到了魏国,秦国开始准备连横,是张仪的计策。张仪建议向天下宣布免了我的相位,我也回魏国,替你说动魏与秦联合。公孙衍委屈呀,你还跟过来了?公孙衍想办法,想找韩国,然后跟主政的说,张仪来魏国,是秦魏要联合,打韩国。要夺你的地盘。韩国一听,对呀。公孙衍说,魏国不过想得点地,干脆献出一块地,给魏国。魏国得了便宜,与秦合作打仗的意思就少了。韩国就接受了,献了一块地。魏国果然不强了。张仪就只得打道回府了。但是,秦就打吧,一打,魏国吃亏了。张仪就得了便宜。公孙衍就进入下一步,五国相王。这也与张仪有关。张仪到了秦国后,就秦惠公做了王,称秦惠文王。意思是要统治诸侯了。公孙衍就有了机会,联合五个国家,互相称王。于是公孙衍策动韩赵魏中山互相称王。五国相王,互相称王。这样可以抗齐抗秦了。结果事出了。 五国相王有一特点,中山国太小。“中山国后持”是韩赵魏犹豫。齐国知道后,不高兴,就提出,中山国也要称,我们齐国不同意。齐国也怕五国互相称王。齐国是想联合赵拿下中山国。这时中山东国找张登,这人好出微计。张登说,多给我钱,给我车马,我去办。于是来到了齐国,找田婴。田婴儿子是孟尝君田文。田婴说,你们想伐中山,是失当的。一伐中山,赵国与魏国就会反对。效果是它一定铁心地来与赵国魏国好。这样的话,得不着什么了。现在让它称王,感激你,就与赵魏离心离德,就占了便宜。田婴答应了。中山国也称王了。张登回来了。齐国的谋士张丑听到,找到田婴,不能答应,张登记这人,善微计,“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五国相王,想答应中山国称王,不是想拉中山国过来吗?那三个国家都恨你。这不失计吗?田婴不听,齐国正上升,没太在意。张登回国后,对韩赵魏国说,齐要伐我们。齐国正买通中山国。他们要跨过黄河来伐我们,正因为齐拉拢它。他们一听,我们也要拉拢它。这样中山国俨然称王了。这是列国心理在利害上的考虑。策士在这上考虑得淋漓尽致。 五国一相王,楚国吃醋了。楚国一听,也不通知我一声?于是伐魏。割了八个邑。秦惠王听后说,“犹连鸡之不能俱止于栖。”把鸡脚捆起来,在树上都不能待下去。这话给五国相盟乃至后来攻秦,给了恰当的命名,连鸡。秦国也在吃醋。使了招儿,派苏秦到魏国来。苏秦到魏国来,公孙衍惠施都反对,不行。打,魏国丢了许多地。这时五国攻秦,发生在前318年。一打,五国这群鸡在这儿,真的是一群鸡。跟秦讲和。秦是真正的强国,都怕它。所以,魏国先要讲和,可是五国相王也是他发起的,他却先软了。真正打到函谷关的是韩,一仗没打出所以然,到了第二年,秦国反出来了,在今天的原阳把韩国军队干掉几万,五国攻秦草草收场。这是一次合纵,五国败了,齐国占了魏的便宜。散了,局势变了。五国攻秦的结局证明了秦惠王所说的连鸡。秦国反过来有动作了。这就引出来张仪诓楚。 战国七雄(十二)张仪欺楚 (张仪是继商鞅之后,秦国的又一位能臣,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政治、外交和谋略家,传说他和苏秦都是鬼谷子的高徒,被誉为战国时期最有名的两大策士。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已经渐渐强大起来,然而这个变化却令其他诸侯深感不安,各大诸侯尤其是齐、楚两国开始频频接触,对秦国而言,此时最担心的莫过于实力强大的齐楚联合起来,一致对秦,如果出现这种局面,再加上其他国家的趁火打劫,刚刚强盛起来的秦国极有可能遭遇灭顶之灾。于是在这种局面下,秦国派张仪来到楚国。结果,张仪接连使出了一连串的计谋,不仅使齐楚已经建立起来的联盟土崩瓦解,而且还屡次将自己从危境中解脱出来。秦国在张仪主政这些年,国力不断增强,一个傲视群雄的超级大国已经屹立在东方各国面前。就在张仪风风火火在诸侯间游走之际,秦国政坛再次发生巨变,而这个变化也改变了张仪的处境。那么,战国时期叱咤风云的纵横家张仪最终会迎来怎样的命运结局呢?历史上的张仪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张仪学游说之术,学成后到楚国,侍候其相,结果相丢了美玉。人们怀疑他,抓起来打。“掠笞数百,不服。”结果伤着回家了,老婆看到这些,说,要不学习这个,能到今天吗?张仪说,看看舌头还有吗?有。坏了吗?没有。齐了。这表现出司马迁对他的不喜欢。对张仪不能顺着司马迁的这个来看。张仪在秦统一中起了作用。他不是朝秦暮楚的人,一直到秦惠王关系不错。司马迁写这个是做了铺垫,是因为这个,欺负楚国。张仪作为策士能在统一战争中出力,起决定作用的是整个秦发展的态势。秦惠王向东打打出五国相王,东方各国再弱,直接打都会出问题。历史给了秦另一机会。一时代的兴起,国家强盛,其实有天意在。四川这一带地方政权乱了套。在古代有开明,传了十几代,到了战国时,当时有蜀国,在北与东有巴国,打起来后,几个国家同时向秦报信,争取秦的支持。秦来了机会。秦惠王有两派,张仪反对不管蜀国的事,他是连横派,往东连可以,不往南去。要趁势奔东周,周王室献出珠宝。实际张仪想韩国兵败再往东打。这时,另一派人出来,是司马错出来。司马迁的远祖。司马错论伐蜀,态度是,“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这是大道理,要国富,地盘得大,要让兵强,民众得富,要称王,得修德。现在,整个四川乱,去收拾,可以得利,可以得名声。现在不管,就出了新政权,打周王,有前车之鉴。打了周王,就不是五国攻秦,是天下众矢之的的。周天子是名号,结束它,大家肯定不干。这样一听,秦惠王派了司马错张仪等人去伐四川。这引出张若治蜀。这儿不好治。秦国人过去后,移了一万多户过来,还采盐等级。这是高明的,是占地利的。历史如唐代,人到四川去做长官,是要入朝做宰相,这是宰相回旋之地。经济上讲,四川非常重要。战略上看,《华阳国志》记,司马错有几句话,控制四川就是控制了全国。拿了四川就拿了楚就拿了天下。占了后,秦与楚国站在高地,窥视了楚国了。 张仪游说楚国,也是宣布不要张仪,然后来到楚国。碰上了明白人楚怀王。历史记载,与楚怀王交好,楚怀王还给他相印。张仪说,楚国与秦国交好,秦的回报是把商于之地六百里给你。这是陕西与河南交界的地方,是战略要地。楚怀王高兴。于是跟着张仪去要土地。张仪有条件,就得与齐国断交。秦国最怕的就是齐楚联合。他要收拾楚国,必然要摘掉二国联系。楚国贪图土地,结果派使者跟着张仪到秦。张仪“失踪”了。得张仪说,才算数。张仪诈称生病。楚怀王听说,以为是因为与齐国断关系,对方有疑心。楚怀王派人去骂齐国。再派人找张仪。张仪说,我说过六百里吗?我是说六里。这是诈术。消息传回楚国,楚国大怒,要打起来了。派将军在丹阳。战争在丹阳爆发了。这是受了欺骗呀。陈轸站了出来,劝楚怀王。现在干脆给几座城给秦国,合着打齐国,分土地,不是办法吗?楚怀王早不理智了。就开始打丹阳,昭雎与昭鼠,秦国看到两个将军,就挑唆关系。找到昭鼠,如果昭雎正面作战,就要伐秦。就要从汉中调兵去,你就没大功。现在,为你考虑,秦要放个信,要打汉中,楚国就不敢从你这儿分兵,你就安稳了。结果,昭雎打,昭鼠不帮,所以,败了。结果七十来个将军大夫被杀,这是惨败。楚怀王组织军队在蓝田再打。又惨败。两次战争元气大伤。楚国势力曾达到鼎盛,到了楚怀王后,因为太昏聩,败了。秦国出了另一招,拉拢他。秦提出来,楚国不要生气,汉中劈一半给你。楚怀王说,不愿意得一半,要张仪的小命。张仪说,好,我去。来了。 楚国人关了张仪,张仪知道楚国人。张仪利用勒尚,勒尚迫害屈原,有他的着。还有郑袖,是楚怀王的宠妇。张仪买通勒尚与郑袖。楚怀王宠爱魏美人,郑袖挑最好的衣服最好的房子给宠姬魏美人。一天,她跟魏美人说,有一点,你不惹大王待见。鼻子不好。后来,见到楚怀王就捂鼻子。楚怀王问,郑袖就说是嫌你有味。楚怀王就割了她的鼻子。这么一帮阴暗的东西。郑袖天天哭。勒尚说,张仪是秦王宠臣,为了让大王出气来了。真要杀了,秦王不能出手不管。要管,只能把秦的美女送来。真这样,你不是喝了凉风呀?于是第天晚上哭,就跟怀王说,不如发配我们吧?跟楚怀王说,你还不是要让秦送来美人?人家为主子。各为其主呀。勒尚、郑袖两边一吹风,真放了张仪。 张仪欺楚,历史可能有点夸大。可能这时商于之地在楚国人手中,哪来这个六百里地?这应该是历史的附会。苏秦的故事,所谓挂六国相印,大部分是假的。马王堆出土地的,有苏秦的信,是写给燕王的。所谓挂六国相印,没那么夸大。张仪与苏秦的事,苏秦看张仪有出息,就是不搭理他。让张仪到了秦国,还派人跟着他,后来告诉了他。苏秦在搞合纵时,张仪不敢搞连横,实际不是这样。司马迁写,是根据战国后期许多人在写东西,有不少夸张的事,这在战国策中有。 张仪的下场是什么?欺了楚国后,秦惠王死了,上台的是秦武王。举鼎绝膑,就是他干的。一上台后,张仪不得志,就回到了魏国。还给秦武王出了个主意。跟秦武王说,我招人恨。尤其是齐国恨我,因为把齐楚联盟搞坏了。我住进魏国,齐一定会把祸水带过去。张仪就来到魏。果然齐国一听,就出兵来拿张仪,这时是魏襄王。魏襄王着急,张仪就让人派人去齐国,冯喜来到齐国。跟齐王说,这次要抓张仪,与魏交战,中了秦的奸计。张仪临去时,就跟秦说过这事。魏与齐打起来,边防就空了。实际上,张仪来到魏的主要目的是这个。让你们胶着时,秦要占便宜。于是齐收兵了。最后张仪养老靠的是这个。嘴让他保了命。不到一年,死了。张仪实际是秦国的忠臣。计策让人憎恶,不过有水分。对秦国来说是一个计谋。不过,强大的秦国,人们都怕。根本上说,商鞅变法,让秦国强大,愿打就打。这种背景下,张仪的舌头就有作用了。背后的历史原因要看到。楚国元气大伤,下去了。秦的统一可能性就增加了。 战国七雄(十三)燕国大乱 在秦国夺取巴蜀,进攻楚国,进攻三晋,这样一个血与火剑拔弩张的时代,在当时中国的东北部,也就是燕国这个地方,也出奇怪的事情,出什么奇怪的事情?公元前316年,燕王哙突发奇想,学起了古代先贤尧舜,禅位给了手下,公元前316年,燕王哙主动从王位上退下来,把权力交给了子之,面对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子之欣喜若狂,在他看来和才智平平的燕王哙比起来,自己的水平无疑要高出许多,然而,事情却没有那么简单,一场灾难已开始渐渐向燕国逼近,那么,燕王哙禅位之后燕国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巨变?这件事情很快引发了一场灾难,整个燕国立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周边国家的侵扰加上内部的乱局几乎将燕国从地图上抹去,然而,天佑燕国,大灾之后的燕国迎来了一位令人钦佩的君王,公元前312年,燕昭王继位,作为燕国第三十九任君王,燕昭王一上台就立志要让燕国变得强大起来。 于是,在他此后在位的几十年里,燕国在他的带领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燕昭王也因此书写了燕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在他的带领下,燕国获得了新生并逐渐强大起来,在与各诸侯国的争霸中站稳了脚跟。那么,燕国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了改变燕国的落后面貌,燕昭王又都采取了哪些强国之策呢?在烽火连天的战国时代,燕国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呢? 在秦夺取巴蜀的时代,当时东北部燕国也出奇怪之事。一个君主做得好好的,突然想禅让了,这与战国时代不相适宜的事。这事发生在燕国王哙让给子之。燕国在今天北京为中心,是周文王的儿子召公统治下。都说封的是周公,召公也没来燕国主持政务。封的是其儿子,史记写从受封到灭亡的过程。从第一代到第九代,不知道谁是谁。司马迁也茫然。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今天北京出土了一些青铜器,刻着字,写的是周王建燕的历史。“王曰太保,乃明乃心,大对乃享。克侯于郾。”春秋时的燕与齐桓公争霸有关,山戎病燕,齐桓公管仲伐山戎。燕在春秋没太大作为。战国时,还无声息,但是新君继位后,燕王哙上台,不好女子之乐,不爱听钟石之音,好亲自下地劳动。孔子讲过,一个人好仁不好学,弊端是愚蠢。要经过学习才能发挥优点。哙上了台,喜欢的东西让人产生联想。他的愚就是禅让,给了相国子之。子之在燕国执政,手段不错,于是拉帮结派,一天,坐着看远处的门,说仿佛看到白马,好像走过门。有些人揣摩着他的心思,跟着附和。 苏代是苏秦的弟弟,“燕哙既立,子之为相,苏代与子之交”。一天,燕哙三年,参与了五国攻秦。燕国王是哙。结果这时子之相燕,在之后,苏代从齐国来了,燕王间苏代,齐国的王怎么样。结果苏代说不怎么样。这时,齐国的王是威王宣王都是有为的君主,哙间为什么,他回答是不信任大臣。“苏代欲语激,燕王以尊子之。”想激他重用子之。仁厚的哙容易愚蠢。苏代也是策士,背后的推手当然是子之。通过贬低齐王不重用大臣来激哙,于是燕王信任子之。于是苏代接受了子之的金百斤。哙交了权力。隐士说不如 求好名声,尧。尧让位于舜,有史书说是让位于许由。接着就提出让给子之吧。许由当时不接,而尧获得好名声。哙也让位置让给了子之。有人提出不是真让位。当时舜让位于大禹,大禹也让了位。禹让给夷。大禹儿子叫启,权力在他手中。启有权力,把夷轰走了。大禹的是虚的。哙觉得还有工作没做,就把太子及大臣的权力都夺了。这是哙的禅让。燕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得从地理文化来考虑。当年伐山戎,伐了孤竹国,后来我们发现一青铜器上有孤竹国字样,这在今天河北的卢龙迁安一带。仔细考察起来,这是殷商时期的国家。跟两人在关,是伯夷叔齐。父亲要让位于叔齐。叔齐跑了,伯夷不违父命,也跑了。二人在山上饿死了。史书认为他们是贤明。这种禅让的风气,就因此保存下来。到了一定时候,有些人利用它,看到哙好名声,子之利用苏代与隐士做成了这事。人的思想也容易犯流感的毛病。 燕王哙把权力交给了子之。结果一上台,不是这么回事了。名不正言不…自,诸侯不愿意了。这是不顾大义。多年不禅让了,所以这成了不顾大义。不谋于诸侯,这事与诸侯也不商量。结果,有一帮人跟着子之走,可是太子还在,有反对派。干了三年不到,燕国乱了套,诸侯有了机会。齐国离得近,也强盛,是齐宣王在位。知道内乱后,就准备讨伐燕国。派沈同,去间孟子。孟子回答是可以。结果后来,齐军进入燕国后,遭到反抗,陷进里面,齐国埋怨。孟子受到埋怨,孟子狡辩,当时说可以伐,没有说谁可以伐。 孟子也有说错话的时候。孟子也说道理,权力是老天送的,不能随便送人。实际是说普遍的民意。私人的赠予,孟子反对。齐国伐,燕国大乱,太子跟市被联合打子之。结果二人都死了,之前齐宣王跟太子有联系,齐宣王对太子平说,你父王的做法不对,听说你要废私立公,我们赞成,齐国力量不是很大,但愿意听你的命令,结果太子平战死,齐国仍然进军,燕国人民发现是强盗。燕国的爱国情绪爆发,再间孟子,你们应该秋家无犯,赶紧回来吧。草草收军。当时不止是齐,中山王也抢着地盘了。壶是中山国发现的。事情发展到燕灭掉后,变成了诸侯谋救燕。赵武灵王找到韩,找到燕昭王,派大臣护送回国。 燕王试图复国。屈身招贤者,要复兴燕国。间郭隗,怎么恢复国家。燕昭王间郭隗怎么招贤人。郭隗当时说,从古到今,都是把贤人当老师,还说招贤人,就先从我做起。于是说了千金市马骨的故事。找了三年也没找到千里马,后来王身边有宦官,中涓,也接受了这个命令,去找千里马,花了五百找了千里马,可是马却死了,骨头都埋了。他拿了五百金买了马骨。买了后交给王。王恼了。涓人说,这表明一种态度,求千里马的决心,只要是千里马,哪怕是骨头都要。真正的千里马就来了。我相当于马骨,反正就这点本事,从尊重我起,本事大的就来了。燕昭王就拜郭隗为师,这消息有点传奇,但是强调指出了燕昭王要选贤才,要靠贤明的政治。效果好,士争趋燕。举了几个,像乐毅§B衍等人。后来考察,安错了时间,乐毅不是这时,是晚点,§8衍也是晚期的思想家。史记写文章,强调的是这种结果。这些人当中,有特殊的人物是苏秦。战国策里许多事是假的,但是帮燕昭王复仇是真的。这人善于揣摩人的心思。燕昭王要向齐国复仇。苏秦来了,没多久,就-悄-悄跟燕王说,国王的心思我明白,往东方望,不是要向齐国报仇吗?燕王就告诉他,苏秦就愿意帮忙,引出苏秦把齐引向深渊的事。 战国七雄(十四)苏秦倾齐 (齐国的灭国,可以说是战国历史上的一个极端案例。齐国的灭国,可以说是战国历史上的一个极端案例。齐是一个老牌诸侯国家,进入战国,政权易姓,经过齐威王之治,再度成为东方经济富庶、人口众多、文化先进的泱泱大国,是诸侯国中最强盛的国家之一。然而齐威王打造的强盛国家,最终却败坏在一个叫苏秦的说客手中。那么这到底怎么回事?苏秦到底做了什么呢?为什么会导致齐国的衰败呢?)苏秦的真假,假的是《战国策》的《秦策》中的故事,写苏秦用连横来游说秦惠公。可是,秦惠公刚杀过商鞅,结果,苏秦的主张,他不感兴趣,苏秦在秦耗了许多年。苏秦回家了,绑腿也断了,自己担着书囊,状有愧色。这时,妻子在织布机上,根本不下来理他,嫂子不给他做饭,父母不说话。这个细节,描写的一大帮人,都是势利眼。苏秦说喟叹,这都是我的过错呀。然后乃夜发书,发奋要再来。结果拿出来《太公阴符经》研究揣摩,研究揣摩之术,晚上人家睡觉了,他打瞌睡,他用锥子扎自己。不能取富贵,还有脸睡觉?锥刺股,写的就是他。这是他的励志,也看得出可怕的一面。结果,几年后,心得变了。于是再次出山,游说东方六国,挂了六国相印,一次从燕去楚国,转道回了老家,洛阳。他平是平民出身,这次回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子不敢正眼看他。嫂子匍匐前进见小叔子。苏秦问嫂子,你为什么前倨后恭?嫂子说,是因为小叔子有权有钱呀。这是实话。苏秦感叹,“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盍可忽乎哉?”这深全小说家的笔法。这是小说家手中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史书也讲,苏秦有嫂子,就有哥哥,兄弟几个都是策士。苏代与苏厉也出现过。其实要考证。 (在小说家的笔下,苏秦被刻画成一个成功人士,身挂六国相印,轻松游走于列国之间。但是这时假苏秦,事实上,历史上的苏秦刚出道时,也屡屡碰壁,在他不得志的时候,正好遇见燕昭王广招开下贤士,于是苏秦入燕,深受燕昭王信任。在苏秦与燕昭王的谋划中,齐国就被他们盯上了,那么,苏秦到底做了什么呢?)苏秦到燕国后,猜透了燕昭王的心思,就是要报仇。苏秦就是要帮他完成这个心愿。苏秦说了道理,乌获这样的猛士老了也得被人搀着。这是燕国报仇的基本策略,让强齐变成七老八十的乌获。这是他定的计策,要把齐导向深渊。这就引出他去齐国做卧底。他对这些局势非常了解。苏秦写给燕昭王的信是:“臣循用于齐,大可以使齐毋谋燕……”我这次被派去齐,大我们可以使齐国不会老算计我们,其次要完成把齐与赵关系弄糟,以便大事。这信次才是要害,要让齐去伐宋。占了宋,天下诸侯就不干了,齐就陷入众矢之的的境地。这早有成算。于是,苏秦来到了齐国,为齐国服务。这并不顺,第一次在前300年左右,齐闵王在位,燕王进攻齐国,失败,苏秦没办法回到燕国。燕王又派苏秦去齐国。苏秦叮嘱燕王要耐得住。苏秦出发前,讲一个故事,希望燕王信任自己。这次燕国对齐送了许多东西。这时,齐国内政也发生了些变化。田文执政。跟秦比较坚定。第二次苏秦来时,田文被赶跑了,主导外交的是齐闵王自己。他想与赵发展关系。赵国这时赵武灵王改革见效了。齐闵王有一套阴谋。 (苏秦与燕昭王密谋,就是鼓动齐国不断进攻其它国家,以防止齐国攻燕,并消耗其国力。但是在苏秦第一次出使齐国的过程中,以失败告终,那么第二次出使齐国,他们的阴谋会实现吗?)苏秦第二次入齐,秦国是秦昭王在位,秦国在秦惠王时期时就称王了。随后,秦昭王觉得当王不得劲儿,想称帝。让齐也同时称帝。拉着齐国走。这事,正好苏秦来到齐国。正发生这事。齐闵王问苏秦态度。苏秦说,称帝是被动的。要称了帝,王的心思就难以实现了。怎么办?缓点。让他自己先称。等等,看天下不反他,再称。苏秦还讲,你称帝,天下真正尊重的是秦还是齐?如果是秦,不如不称帝,免得让天下人憎恨。这没让他称帝。齐闵王知道齐与秦的关系,秦的强大,自己次要。他有自己的意图。这样,结果得罪了秦。秦与齐的关系不好了。苏秦就联合赵国,李兑。赵国跟齐国在阿举行会盟。燕昭王就有点疑惑了。现在苏秦竟然出面联合了赵与齐。苏秦就写信给燕昭王。第一次伐宋就这样爆发了。抢夺了一些土地,诸侯都警觉了。齐一看不好,就收兵了。秦国不高兴了,就开始施加压力,要撤李兑的职务。李兑就要联合五国同盟。就是三晋燕齐。燕昭王同意了。齐闵王更同意。共同对付秦国,齐觉得正好可以伐宋了。这时苏秦做了不少工作。结果齐二次伐宋。当五国联盟准备与秦战争时,发现齐要伐宋,立即转而伐齐。这时秦不是大家的敌人了,秦派了将军帮着去伐齐了。 (为了促使齐国伐宋,苏秦不停地奔走于燕、齐、秦、赵等国之间,甚至苏秦还想出办法,说服其他五国合纵攻秦,免得耽误齐王的伐宋大业。根据史书的记载,为了使齐国更好地攻打宋国,苏秦还说服燕昭王派兵支持齐闵王伐宋。但是,齐国伐宋还是没有成功,那么苏秦还会想出什么招数来呢?)齐闵王与苏秦都不死心。苏秦就想了招数。来到赵国,找到李兑,说您执政多年,上了岁数,要考虑后果了。现在齐打宋,还有用意,让出一块让您养老。这是苏秦的招数。结果从李兑这儿做工作,李兑服了。齐闵王再次打宋,这次得了手。宋国的情况是,李兑变了节,宋的政治也实在不像话。宋康王觉得自己搞得不错,前286年宋国,麻雀窝中飞出鹰,有人说是好事,意味着小国要称霸。结果宋康王更觉得是霸主,开始改革,射天打地。然后还让万民喊万岁。结果齐国一看到这些,伐宋,宋康王居然杀了探子。齐国打到宋国,灭了宋。当齐国做这些时,五国同盟起来了,秦派了军队,楚也派了军队,打着帮齐国的句号,尤其是燕,派了乐毅,兵分几路进入齐国。几天打下了齐,只一两处没打下来,齐国沦陷了。齐闵王跑到卫国,还摆谱,再跑到自己国内,一个强盛的国家二十几内从鼎盛灭掉了。 战国七雄(十五)田单复国 (战国时期,燕昭王为了报齐国的杀父之仇,一心想报复齐国,于是招贤养士,苏秦就是其中的一位,被燕昭王做为卧底派往齐国。在出使齐国中,苏秦和燕昭王阴谋得逞,把齐国引向了一个众矢之的的位置上。出现了五国同时打击齐国的这个局面。齐国一时之间亡国了。那么在燕昭王谋划齐国的过程中,和苏秦并行的还有一条明线,那就是大将乐毅,如果没有乐毅的攻城略地,齐国的灭亡没有那么迅速,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当年燕王招到苏秦,完成了任务。齐闵王杀了苏秦。乐毅撤军。燕国就是要报仇,乐毅循齐,有政治眼光,军纪非常好。但是,当打到临淄时,侵略的本性出来了。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燕昭王非常高兴,亲自劳军。这时,乐毅的做法与齐宣王没两样。性质就变了。可是有两处没拿下一是莒一是即墨。这两处守得坚固没拿下来。乐毅想收拾这儿。燕昭王这时却死了。古代讲君主要长生久视,燕昭王这样的王,支持是乐毅做事的前提,他一死,麻烦就来了。惠王上台,做太子时与乐毅关系不好。到惠王一上台,齐国人就知道了这个消息。齐国用反间计,给惠王消息,这么几年了,乐毅把齐的州郡攻下,只剩下两处,是有原因的,他想长期待着,想称王。齐国人倒欢迎他长期住下来。惠王本来有看法,一听,二话不说,派骑劫临时换将,把乐毅兵权夺了。乐毅一看不好,走了,到了赵国。赵国欢迎,封赏,为望诸君。本来,乐毅就没有作为了。不过,出走前,留下一篇文章。使得他这人在战国时期作为武将显出了一种儒雅气息。过去常选这篇文章。诸葛亮的《出师表》,跟乐毅的文章像。这时,燕惠王意识到骑劫不行,写信给乐毅。乐毅回信,说了当年的定计。感叹。乐毅留下的话,君子交恶不出恶声。这封信,使乐毅在历史上增色不少。 (乐毅可以说是燕昭王安排得重要的一枚棋子,在他的带领下,燕国军队攻克齐国72座城,直入齐国的都城临淄。当时齐国仅剩莒、即墨仍在坚守。燕昭王死后,刚刚即位的燕惠王中了齐国人的反间计,撤掉乐毅,由骑劫掌军攻城。那么从齐国角度来说,莒和即墨这两座城为什么如此坚硬?这两座城里的人们做了什么呢?)事情往后发展,乐毅一撤,形势急转直下。后来人们也研究,如果不换也好不了多少。他们变成了侵略。燕国出这事,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了。但是,事情没这样发展,燕国军队溃败了。阻力来自齐国的爱国热情与齐国的奇特的人。齐国的这种国民表现,乐毅知道齐国有贤人王(虫蜀)。下了命令,要加以保护。乐毅还亲自找到他,希望合作。他说,忠臣不侍二主。断然拒绝了乐毅。上吊自杀了。同时,历史上记载,一个十几岁小孩王孙贾(齐闵王被楚来的将军淖齿杀了)的母亲说,现在的王出去了不回,做家人的就不去想吗?用这样的话来激励王孙贾。王孙贾就在闹市上喊,跟我去找淖齿杀掉。这事淖齿没有想到。这时,齐国式的英雄田单出现了。田单是宗室,与齐宣王他们一姓,有才干。市掾的小官。古代商业活动最卑贱。他做的就是这种管理的小官。乱世时,他的才干就显示出来了。他跑到安平,又要逃跑到即墨去。坐大车走,田单告诫把车上的长尖锯掉,田单往外撤时,比别的轻便,撤掉了。这个小族群就保存了下来,到了即墨。当时守城的大夫后来也死了,人们推举田单来做。田单上台了。 上了台后,组织民众做战备工作,还有奇特的事,吃饭时,总要在庭院中祭祖,洒食品,引得鸟落下来。大家不明白怎么回事。田单对公众说,每天有神来教诲我。我们要找,神隐藏在城市中。找一个替身来敬贡,借他的嘴来发布神谕。田单匿智,借助这些来发布消息。比如假托神意,要是割掉城外的百姓的鼻子,我们准怕他们进攻。最怕燕国部队驻扎在城外的祖坟里。燕国人一听,骑劫真这样做,果然,燕国部队开到齐祖坟去,惹恼了齐国百姓。整个齐国人心聚集起来了。田单发现这些,与战士们一起身先士卒,把妻妾编进军队里。百姓拥护他。田单约好某天要投降,燕国一看,准备受降了。 (为了使齐人痛恨燕军,并抱定必死的决心,田单想出各种办法,激起即墨军民。根据史书记载,为了松懈燕军的戒心,他还故意派老弱妇孺上城防守,并收集即墨城中的金银珠宝,派人送给燕军,表示即将献城投降。那么这在一切的背后,田单的受降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受降如受敌,整个军事戒备就像是对面打来。燕国人要受降,田单用火牛阵。牛身上划上颜色,扎上彩还,牛角上绑上刀,日期到了,田单让兵站在牛后面,敲盆,点燃尾巴,冲入燕军中,把燕军冲得七零八落。部队溃散。田单马上把国土推回到燕的地界。田单在君主已死时用民心,用自己的智术,把燕国的部队轰了出去。齐闵王的儿子法章找到了。立了起来,就是齐襄王。不久,儿子成了齐王建。没有谥号,因为他是最后一朝。四十多年没大事。是秦国没腾出手来治他。齐国从齐威王到齐宣王发达的国家,到了齐闵王错误的路线下轰然倒下,历史不再给他机会。秦统一天下有自己的原因还有东方强国没走好路的原因。 战国七雄(十六)胡服骑射 (战国时期,赵国的历史上,出现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此人就是赵武灵王。赵武灵王在位期间,他立足军事改革,推行胡服骑射,使赵国成为军事强国。但是与此同时,在他执政后期,他在王位继承的问题上,优柔寡断,感情用事,致使自己饿死沙丘。一代雄主就这样草草收场,给后人留下无限感慨。)齐国由盛转衰时,赵武灵王也在改革,这是胡服骑射。赵武灵王中的灵字是谥号,“灵”指什么呢?死而志成曰灵;乱而不损曰灵;极知鬼事曰灵;死见鬼能曰灵;不勤成名曰灵。赵武灵王合乎前三种情况。死后赵国强大,导致了一场混乱,但是赵国没有因此受伤,也靠鬼神,借着一些鬼神来说事,好做梦等。这是他的特点。所以得到了“灵”的谥号。他即位时年岁小,父亲称王了,当时他年纪小,肥义来辅佐他,设博文师司过若干年。帝王教育下的工夫不错。过了一段,能亲自听政了,效果不错,尊敬老人,加俸禄。是好帝王的苗子。做王正处在大的历史是战国中期的早段。正赶上合纵连横时,尤其是五国攻秦,这是他即位十几年时的事。五国相王,小圈子互相称王,抵制秦。五国攻秦在赵武灵王在位八年时,秦国是秦惠王,有一种理念,连鸡不能跳上过夜的横木。虽然表面五国相王,但是什么事也做不成。这点赵武灵王也看得清。赵武灵王说称王得有实力,不要在国内叫我王,叫君就行了。这是早年的灵,聪明。果然五国攻秦最后只韩赵魏出兵,只有韩与赵实在地打。结果败了。秦反攻,打了修鱼之战。把韩赵打得惨败。这是他早年感受的情形。没有实力不行。后来胡服骑射与此有关。所以这之后,他发奋图强。怎么办?要改革,在内政上有所作为。同时,要想使赵国在七雄中占上风,先得消灭心腹之患。那就是中山国。 (中山国原为白狄族,是属于当时的一个边地人群,在今天河北石家庄以北到保定以南。赵武灵王即位前,赵国的国势很弱,往往无力抗击二、三等的小国,诸如中山国的侵扰。中山国正好处在赵国的中央地带,全境只有东北角一小块与燕国接壤,其余皆为赵国所包。赵国是一个北为游牧文明、南为农耕文明的国家,本来就存在严重的分裂趋势,因此,中山国成了赵国的心腹大患。)赵武灵王的志向一直都在。灭中山国,这里边得影响到一个决策。就是逆势而动。赵国原来的都城在今天的太原。之后,迁到了邯郸。魏国也迁都了,到了大梁。大家都向平原发展。赵武灵王想强国,就不一样。他认为在平原上争天下,就得向西北看,这是赵的西北部。地理上,赵国以北以西的地区当时是边地人群,戎狄。这些人的特点是战争性。历史上西周周穆王巡游天下,到新疆一带。花几年时间玩。实际上想汲取草原力量。这儿有战马有皮革,这与赵武灵王的眼光差不多。战争资源得从西北来。这时北境,是楼烦与林胡。这是马上的民族,不是很落后。这在赵武灵王经过战乱败后的一个。眼光独特。到了十九年,春天,赵国宫廷中,赵武灵王会集群臣开了五天会,北略中山。他知道没把握,但是,以此为号令,主要是带着人向西北走,这是目的,与胡服骑射有关。登上黄华山,对楼缓把心中盘算的东西和盘托出了。赵武灵王说,我们的祖先经营一大片土地,是因为得了胡狄之力。我现在要不牺牲民力的情况下,遵循他们的做法用胡狄之力,可以不干扰民众,使国家强盛。“吾欲胡服”。胡服是什么?王国维写过《胡服考》。与胡服相对的是中原服装,基本是坐在车上打仗穿的上是衣下是裳。中间是深衣,像桶裙,战车上方便。可是,骑马就不行了。胡服就是骑马可以穿的。上是戴惠文冠,大体是一种帽子,插上野鸡毛,象征勇敢善战。秦统一赵国后,没有废弃它,传了下来。衣服上是袭,紧身袄,下是裤子,有人说是套裤。大致是上衣紧身,下身裤子,好骑马。袖子也紧了。这大体是胡服。赵武灵王论改革的角度只局限于作战。 (赵武灵王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清楚当时赵国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以超凡的才略和气魄,毅然抛弃了中原传统的衣冠制度和作战形式,大胆学习北方游牧族军事上的优点,下令在全国推行“胡服骑射”。胡服骑射不单是一个军事改革,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移风易俗的改革,是一次对传统观念的更新。那么在赵武灵王的战略里,他将如何解决中山国这一心腹大患呢?可以说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后,赵国的军事实力大大加强,赵国也一跃成为战国时期的军事强国,有学者甚至认为,如果秦国不统一六国,最有可能统一六国的就是赵国,但是历史不容假设。后来的历史发展,赵武灵王的雄才大略并没有延续下去。)为什么老往北走,是联络当地的楼烦与林胡,因为他们有马匹。他只要几年就能建造起来。不用太久。这样的话,赵武灵王改革不久,开始对中山国发起持续战争,效果快。到秦楚齐国送信,讲自己为什么要打。这时,我们看列国历史,赵武灵王抓住了机会。秦昭王当时没权,在魏冉手中在太后手中。这是太后党,秦内政不行。齐盯着宋,还主动与赵交好。燕国盯着齐报仇。所以这时打中山国没事。到了二十一年,攻中山国,胡服骑射一年多了,兵分两路,北有胡人的军队,赵武灵王带着三军从邯郸出发,两下合击,取得重大成果。中山国一看,献了四邑,一共拿到十一个。二十三年二十六年再打。这时中山国不是对手了。赵国打过中山国后,势力发展到云中与九原。赵武灵王要占领草原。期间迁大量的吏民去这儿。如火如荼呀。赵武灵王有时也奇特,有人说他缺乏帝王之略,到了二十七年,交权力给公子何,自己称主父。想自己把中原的权力交给儿子,自己专心于西北。中山不成问题了。交权力于儿子,就是要着力经营西北。他的大计划才露出一点苗头,他盯的是秦国。“北略胡地,欲从云中九原直袭秦国”,这显示出他的战略眼光。秦有重兵防守,他主要想从这些地方出奇兵扑向秦国。这是大战略。 但是,赵武灵王的念头也妨害了他。这里有他的性格缺陷,因为他传位于何,是因为他太喜欢何的妈。说早年做梦,梦见走在泽中,见一美女。后来反复说这梦。这美女姓盈。说当年赵简子也做过梦。结果娶了,有个叫吴广的女儿改改姓氏嫁给了赵武灵王。生了公子何。其实他有正妻有太子。可是家里的事,英雄处理不好了。结果传位给了公子何,太子章不愿意了。家里要出事了。到了赵惠文王,就是何,四年时,群臣大会。主父赵武灵王看,太子章也来了。他是原太子。一副受委屈的样子。看得赵武灵王内心七上八下。妇人之仁来了。更糊涂了,想把赵国一分为二,平分。这信念头也在做怪了。 太子章在田不礼指导下蓄谋造反,就出现沙丘饿死主父的事。主父跟赵惠文王去沙丘居住。章把宫廷围了,要谋反。赵惠文王的大臣李兑与公子成带兵来了,把原太子章与田不礼收拾了。之后,章跑,钻进了主父的宫。结果围了赵惠文王与主父的宫。结果主父被饿死了。应该是李兑等级请出来,结果围了三个月,实际上李兑与公子成知道,主父会饿死,却是开弓没回头箭,结果围了三个月,主父赵武灵王掏家雀吃。饿死后,赵惠文王年小,也没奈何。一代君主,就这样黯然离场。 战国七雄(十七)将相和 (战国时期,在赵国的历史上,赵武灵王的死确实让人惋惜,任何历史人物都有他的局限性,那么在赵武灵王之后,他的儿子赵惠文王又怎么样呢?历史的发展是,在赵国的历史上,虽然没有再出现像赵武灵王那样的君主,但是却出现了一批奇特的人物,如蔺相如、廉颇等等,他们都青史留名。那么在他们身上,都发生了什么呢?)史记记二人时,没记太多战争。先说廉颇战功赫赫。廉颇建立了许多功勋。蔺相如是草根,赵惠文王时,得到和氏璧。天下都知道。一到赵国,麻烦也来了。秦国人知道了,秦昭王听说这事,得看看,去信说用十五座城来换这块璧。古代最贵的是玉器。赵国就有难题,给不给。如果给,不给城,怎么办?不给,来兵打,怎么办?这时宦者令缪贤说,我家有舍人蔺相如可能有办法。赵惠文王问怎么知道他有办法。缪贤就实话实说,当年得罪了大王,想跑到燕。结果蔺相如问我,为什么要跑到燕国。我告诉他去访燕国时,燕王悄悄握着我的手,我就想去。蔺相如说,当时是跟着王去,你是宠臣,想结好,是看中的赵国。现在是得罪了赵国,再去,肯定会抓起来送回来。蔺相如说,老实地背着斧子,交给王。这样是正道。后来,我的确认错了,王也原谅了我。我由此看出了他的办法。于是召见了蔺相如。蔺相如说,如果不给玉,错在我们了。如果交了璧,理亏在他。所以得给他。可是不给城市怎么办?送东西也没人去。蔺相如说,我去,保证完璧归赵。赵惠王一听,宁可让秦国去背理亏的恶名。于是蔺相如来到了秦国。 (史书关于蔺相如的身世记载很少,只知道他出身草根,是当时宦官的家臣,后被推荐给赵惠文王。面对赵国与秦国之间的一次政治交锋,蔺相如将如何完成完璧归赵这个任务呢?)秦国在章台接见蔺相如。章台在渭水以南,这是离宫。列国交往,跑到离宫接见,是不礼貌的。蔺相如来了,就把和氏璧,秦昭王看完,身边的美人们也要看。这些人看完,传身边人看,都高呼万岁。蔺相如一看,就是没人说城的事。蔺相如一看,再不理论,麻烦了。他忙说,都说这玉好,可是有瑕疵,秦昭王一听,问哪里有。蔺相如说我指你看,交回给了他。蔺相如“却立”,“发上冲冠”,靠着柱子。恼了。要血性相对。拿出必死之心,然后说,你提出十五座城来换璧,我们大臣们都说,不能给。我主张送的。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现在你们拿着,不给城市,今天这事,如果说的不错,玉就可以碎掉。秦昭王赶紧做假相,找来史官,找哪些城市给赵国。贪心呀。这时,蔺相如攥住了秦昭王的命根子。蔺相如盘算好了。秦昭王只好做戏。蔺相如知道这是假的。接着说,我们王斋戒了五天,要换你们的城市,你们也得郑重吧。总得搞个仪式,得设九宾于廷,才能送上。秦昭王答应,等五天。蔺相如回去,找下人,抄近路送回去了。五天后,蔺相如来了,秦昭王准备仪式了。这时,蔺相如说了,据我的了解,你们君主没有一个说了算数的。你们哪个国王说到做得到?今天也是如此。你在蒙我,我不相信。现在我已经派人送回了,现在在赵国。作为大国。还想要,派使臣去,依秦之强,一定能要回,如果用武也能做到。但是,我奉命来,如果诚心给城,我奉上璧玉,如果不诚,完璧归赵。现在我完成了使命,我欺骗了君主,你看着惩罚吧。他的表现在内心中让秦昭王慑服了。秦昭王放了他。接见了一下蔺相如,放了他。回来后,蔺相如成了英雄。蔺相如做了大夫。可以参与国政了。 (完璧归赵可以说是蔺相如在《史记》中最精彩的一次亮相,因为完璧归赵,让后人知道了蔺相如。而在战国时期,强于其他各国的秦国一心想谋划赵国,于是又一次挑衅赵国。这就是著名的渑池会。那么在这一次外交中,蔺相如又表现了怎么的才智呢?)秦昭王来信要会盟,当时赵惠文王害怕。因为楚怀王跟秦国人在蓝田盟会时被扣了,遭到要挟。跑往赵国,赵国不敢接,回去途中死了。渑池会也让赵国心中打鼓。最后蔺相如与廉颇定计,不去就铁定败,得去。去也要做好后手。于是在渑池相会。临走时,要离开国了,廉颇说,我算计你的行程,来回三十天,不到,我们另立新王。这是廉颇与蔺相如定的计。这是给秦国看,这告诉我们赵惠文王人不错。大臣才敢这样的计。这样的事在春秋时也出现过。宋襄公时也出现过。这时,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接着,定了计,出了兵。廉颇的部队在边境上驻扎。来见到秦昭王,谈话过程中,秦的霸道就出来了。跟赵惠文王说,听说你们音乐不错,能不能给我弹一曲。赵惠文王真弹了。还招来御史,记录下来。蔺相如,马上找来大瓦盆,也说听说你擅秦声,请你来敲这个盆。秦王当然不干,蔺相如说,五步之内,臣的脖子上的血溅到你身上。这时是两条生命的比拼。左右看到蔺相如的眼,都向后退。这是蔺相如的独特处。秦昭王得,还真敲几下。蔺相如也招来记下这事。针锋相对。秦还真没敢加害赵,因为秦王再次被慑服了。这事回来后,赵王开心,封了蔺相如为执政。位置在廉颇之上了。 (蔺相如因完璧归赵和渑池会,获得了赵惠文王的欣赏,由一个草根而成为赵国上卿,当时廉颇的职位也是上卿,但是古人以右为上,因此蔺相如盖过了廉颇。而廉颇获得此位,也是经过多年的征战立功才得到的。因此,这让廉颇很是不爽。那么面对这些,蔺相如的处理让后人广为传颂。)廉颇说,我有攻城野战之大,蔺相如不过是口舌之劳。蔺相如出身低,廉颇是立过战功的。他说,我必辱之。廉颇这时露出敌处了。蔺相如知道了,不上朝了。躲避这事。结果一天一出门,碰上了廉颇。结果蔺相如回车了。今天邯郸有回车巷。蔺相如能忍这事,奇怪。当着秦王面如此凶猛,可是对廉颇却这样。手下人都不理解了。都说,向着你的大义来,不能吃这样的亏呀。这样做,我们离开你。蔺相如说,廉颇跟秦昭王比,是强是弱?当然不如秦昭王。廉颇不过是将军。当年两次交道,都不怕秦昭王。可是,赵国安全,秦国不敢动,因为我们两个在。如果我们不和,不是个人荣辱了,是赵的安危了。我忍不是因为怕,是因为大局在。蔺相如的人格在这儿完美了。有政治家的风范。后来人说这是两位烈士。有感人的大丈夫大英雄,都是豪杰。我们也不要一味相信。明代有人提出,是不是司马迁的小说笔法?的确,从小说创作来说,这是一篇活脱脱的小说。许多细节就是小说的笔法。像完璧归赵,也是。秦国答应斋戒,与去时的想法有所不同。应该说有一定内容是司马迁的夸张。二人在赵历史上的作用,却是真实的。贾谊说过,赵得了蔺相如是赵的幸运。两位大臣的形象是我们读《史记》时印象深刻的。 战国七雄(十八)秦国东略 (战国发展到中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之间的争霸斗争更加激烈,特别是从公元前314年到公元前279年,在这二十多年期间,原本是秦、齐、楚三强争霸的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首先是齐国吞并燕国,然后燕国复仇,又灭掉齐国。虽然后来齐国大将田单大败燕军,收复国土,但是齐国已经元气大伤,丧失了与秦国抗衡的能力;同时,赵国因为赵武灵王实施“胡服骑射”,迅速崛起,成为当时能与秦国相抗衡的重要国家。那么面对老对手的衰败和新对手的出现,秦国会如何应对呢?公元前311年,使秦国领土面积扩大了数倍的秦惠王去世了。)二十五年中,秦国秦惠王去世,张仪被排挤。秦武王上台,偏于性情外露,好用武。有举鼎绝膑的典故。一个大鼎,有力就能举,像项羽,可以。没力气,举鼎,弄伤了膑骨。这说的是秦武王。上台,秦国势头好,要风得风。这时东方国家都宾从于秦,怕他。于是,秦武王好勇,就想直接东攻,往周王室下手。周王室打下来,实惠不多,坏名声却多。这是标志性的东西。秦武王不考虑这么多,与甘茂说,“寡人欲容车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恨矣”,成了谶语了。从作战上,也难。想从秦国到达洛阳,通道有南北二道。北难走,是韩魏之地,有重兵把守。一是过宜阳,到洛阳,当时韩国控制。甘茂说,要打通宜阳,难。宜阳北往黄河北走,是韩国几个重要的镇。要打,韩国会拼命。秦武王根本不听,叫甘茂打。甘茂打了五个月,打下了宜阳。这次军事行动重要,东进有了据点。到了周室。楚庄王当年问鼎,今天秦武王也来了,见了周王。秦武王有匹夫之勇。身边有几个人,一是任鄙乌获孟说,四人比鼎力。结果秦武王膑骨折了。秦武王死在这事上。 (仅仅过了四年,公元307年秦武王突然去世,年仅23岁。因为秦武王没有子嗣,于是立秦武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嬴稷为王,这就是后来灭亡西周国,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胜利基础的秦昭襄王,又称秦昭王。但是当时把持秦国朝政的其实是宣太后和宣太后的弟弟魏冉。魏冉因为拥立秦昭王有功,且深得宣太后的宠信,长期掌握着秦国的军权,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后人对他的评价更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飞扬跋扈,骄奢淫逸。也有人说他是一个军事奇才,不但战绩卓越,而且还力荐白起为将,为秦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那么魏冉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他和宣太后掌权的二十多年间,又是如何继续向东扩张秦国领土的?)这时一个女的要主持秦政了,是宣太后。是秦昭王的亲妈。本是楚国人,在秦宫里是芈八子,弟弟是魏冉。弟弟不是亲弟弟,同父异母还算,同母异父就不算。宣太后还有弟弟是芈戎。秦武王死得突然时,宣太后,在魏冉辅佐下,立了秦昭王,是武王的弟弟。昭王立了,有争议。肯定要闹。当时有人闹起来了,魏冉掌握京都的军权,帮着姐姐把昭王的权力稳定了下来。宣太后上台,魏冉掌握了大权,也维系了二十年。宰相五起五落,一共二十五年。正好是东方大事发生时。宣太后在中国历史上独特。开放,一次韩国使者在秦昭王小时来,楚国打韩国,他来请求帮忙。秦国不愿意,韩国人没好处拿来。宣太后要讲明白,怎么点他?宣太后语言的大胆少见。我是妇道人家,我伺候过先王,用一条腿在我身上,我觉得沉,全身压在我身上,我不觉得沉。因为我有利益。这话出格。这是那个时期宣太后的心直口快。宣太后自己有一个恋人,宣太后要死时,公然让魏丑夫殉葬。人们反对。她还有一事,诱杀义渠王,拿色情来诱。义渠是生活在边地人群。这对秦国厉害,生活在秦周围,是心腹之患。宣太后这时,解决了,对义渠王有好感,交往中同居了,生了孩子,多少年后,时机到了,诱到宫中杀了。义渠的事解决了。这种人可以看出不守固常,有大胆的想法。这是她独特的一面。 魏冉在史书上性格展现不是太多,孔子曾评价过,令尹子文三次做宰相,三次被罢免。可是魏冉五起五落。有时是出于战略考虑。是全都因为这个吗?不好说。他掌权二十几年时间,天下大事是秦与齐楚三国家间支起来的。赵武灵王没参与进来,眼睛在中山国身上。魏冉宣太后与一帮子外戚制定的策略在二十几年内的正确,给秦的强大统一天下做了基础。魏冉他们在位时制定了向东进攻的大策。两方面向东进攻。天下秦与东方的关系,秦东方是三晋与楚。这时,向南扩展到了长江边上。四川也是他的。大势铺开了。但是进攻东方,怎么进攻?不外北中南三路。北是越过黄河,进攻燕,没采用,赵武灵王不是吃素的。二是条件不好。所以走中与南路。南路,宣太后是楚国人,芈戎魏冉都是带来的楚国人。秦与楚是先拉后打。先是联楚,楚国人觉得行呀。这在弱国,往往有奢望。宣太后魏冉利用的正是这一点。楚与秦进入战国后,“秦灭六国,楚最无罪”,后来楚最有强烈的复仇色彩。楚国在秦强大过程中受到最多的欺负。秦昭王上台,给楚国发信,利用楚国弱国心态,约请楚怀王相会。把庸之地还给楚国。交好,作为礼物来。楚怀王欢心,楚秦关系结了。然后秦开始伐韩魏。这样楚国不会动,就顺手了。韩国一看,对楚国生气,联合齐国来打楚。楚国人派太子到秦国为人质,太子横,是后来的顷襄王。太子横却打死了秦国大夫,自己跑回国了。这时,有史学家觉得影响了二国关系。其实决定权在秦国。一拉楚国,东方肯定有表现,这时再抛弃你,得找理由抛弃。太子横正好提供了这个理由。开始发兵伐楚。这时归还一些土地给韩魏,联合起来打楚。国弱,就得老实了。利令智昏,人类总犯这样的错误。楚怀王在历史上就是这样的人。昏到这种程度的不多。谁给的当都上。这时楚国人一看不行了,把太子横跑到齐国做人质。 秦昭王来了信,给楚怀王。找了许多理由。“今秦楚不欢,则无以令诸侯。”咱们关系不好,怎么能号令诸侯呢?楚怀王心软了,再约见一次,想去。屈原站出来,他是走联齐路线的。不管用。结果楚怀王被囚起来了,开始战争准备了。楚怀王一看,跑,往赵国,赵国不接。秦国再抓回来,最后气死了。楚国立了顷襄王,秦国因此大怒,准备大打楚国。这时,楚国打成这样,昭王按捺不住想称帝。就想拉着齐称帝。这是讨好齐国。齐闵王一听,好呀。苏秦劝他别称,实力与秦国比不上。我们齐国称帝,弄得东方诸侯都恨。一打破政治格局,就破。齐闵王就没有称帝。三晋齐燕又伐秦。齐闵王灭了宋后,东方五国转而伐齐,乐毅把五都中的三都打下来了。五国要对秦也要给予沉重打击。 战国七雄(十九)大将白起 (公元前306年,秦昭王继位,因昭王年少,宣太后和国相魏冉长期把持朝政。此时秦国虽然占据西方半壁,虎视中原,但是东面还有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特别是与秦国接壤的韩、赵、魏、楚四国,更是秦国要想称霸中原,必须首先攻克的目标。随着齐国和燕国陷入混战,秦国抓住时期,于公元前280年大举进攻疆域辽阔的楚国,仅仅两年后,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重创楚国主力,攻破楚国都城郢,揭开了秦国统一战争的序幕。但是接下来在对赵国的战争中,秦军却在阏与之战中大败而归。那么白起是如何率军深入楚国腹地,一举攻破楚国都城的?)前280年,秦国进攻楚国。 这时主将是白起。白起独特,他是陕西人,是魏冉推荐的人才。这时他是穰侯了。白起据说是招风耳,两眼盯着东西可以看很久。前280年正是秦昭王二十七年,秦国三路大军向郢进发,一路是白起主力,一是司马错,领着军队出五关,还有一路是从蜀国来的。蜀国占了,张若在这儿治理,白起主攻的是鄢。离郢百里左右。鄢有山,有水是长谷水。白起要水淹鄢城,让将士们筑堤,水越来越高,攻鄢,楚国人是守城。如果这儿挡不住郢更保不住。楚国人要拼死抵抗。白起知道这是残酷的战争,堤坝有用了,秦国人撤出,堤坝一决,“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北者数十万。城东皆臭。”后称臭池,也叫白起池。白起不守规则,原因就在秦的体制。秦商鞅变法后,拿人头换富贵,这种策动下,人们对死人麻木了,看到死人看到的就是富贵。这种现象因此出现。这种战争打得残酷。白起部队直接下去,楚国弃都城了,宗庙社稷都要辞别了。顷襄王只好迁到陈,今天河南的淮阳。偌大的楚国,出现过盛世的强国,被秦一攻,没了。 (秦的剑锋会指向何处?)白起穰侯这些人定的计策,要走东路,主要敌人是韩魏,要把他们吸引到狭小的地方,他们人多,我们人少,得利用地利,要让你们施展不开,才能干掉你。实施开始了。到了前294年,白起攻新城,洛阳南的伊阙,韩派了二十四万大军来救。这是狭小地带,结果一打,秦完胜,韩魏惨败,杀了大约二十四万人。打下伊阙,韩魏二十多万人没了。白起威风赫赫了。这是中路。秦接着沿着东路向东推进,要亡掉魏国。东方诸侯一看,不得了。得出手相救。韩要救魏。大梁没攻下来。秦不利久战,就撤了回来。前273年,赵与韩魏联合起来参战,在荥阳附近的华阳打一仗。秦又胜了。燕也加入了进来。这时,秦退却。但是南阳一带,重要关口也被秦占了。秦想采取另外的方式,由南阳向东北在上党想有所作为。这引出阏与之战。如果控制了这儿,就是魏中心地带,还有,偏北往东走就是邯郸。占领后,可以攻魏可以攻赵国。这一招毒。在阏与打。 (公元前269年,秦国派重兵攻打赵国要地阏与,企图以阏与为据点进一步攻打赵国首都邯郸。但是此时赵国经过赵武灵王实施“胡服骑射”的改革,使赵国的军事实力大为增强。而且当时赵国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特别是还有一个军事奇才----马服君赵奢……)赵国一看,救魏国,秦国人来了。直接向赵下手。赵国也要认真对待了。这时,赵国情况不错。廉蔺都在。还有起了绝大作用的赵奢。赵奢是田吏,管国家税收的。交租税的,本是搞财政的。收税认真严谨。结果收到了赵权门之家,平原君家。办事人不干。占有大量土地,本来税就少,隐藏大量劳力与财产,该交不交。碰上别人算了。结果赵奢不是这样,杀了九个。杀得平原君坐不住了。赵奢讲,你是贵公子,你家人“不奉法,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贵乎?”这个道理,通达。但是古代许多权贵之家不懂这个。一讲,平原君出身冷汗。毕竟平原君是贤公子,一看,这人不简单,推荐给了王。结果在治理国家税收时,顺利了,结果是赵国的实力不错。府库实。这也是阏与之战获胜的原因。看到这样的贤人,让他主持全国财政,国家因此充实了。像廉蔺也在,这些贤人在位,事情就好办了。这时的赵国不弱。结果,阏与爆发了,秦国指向了邯郸。赵王问廉颇,救不救?廉颇说,“道远险狭,难救。”从邯郸出发,沿着平原入太行山,是上坡,现代的交通,仍是不好走。路程从邯郸到阏与有一百三四十公里,都是山地。结果这事一问到廉颇,廉颇说不好办。没办法,就问到马服君赵奢。赵奢说,道远险阻,但是,对敌人也是如此,两鼠在穴里斗,谁凶猛谁胜。他看出胜算了。这是两将军不同。赵王一看,行了,让他去了。于是赵奢领着部队出发。 (但是当赵王任命马服君赵奢为将,让他率军去解阏与之围时,赵奢率军出了都城邯郸,刚刚三十里地,就下令安营扎寨,一连驻扎了二十多天都按兵不动,那么在赵奢这种奇怪行为的背后,他的真正意图是什么?最后他又是怎么大败秦军,解了阏与之围的?)秦国部队围了瘀与,有一支部队在鼓噪,赵奢不走了,发命令:“有以军事谏者死”。一住住了二十八天。有将士有军侯坐不住了。提主张,杀。没人敢吱声了。秦国人一看,吓住了。秦国人派奸细,赵奢客气地谈话,还送走。这人走了,回到秦军部里面,这时,不是白起做主帅,是胡伤。结果是胡伤问,使者就把他们的客气都真实地说了。秦国将军判断,赵国赵奢这样干,这地方不属于赵国了,瘀与属于我们了。没想到的是使者前脚送走,晚上下令所有人两天一夜到了,到离瘀与五十华里地方。这是出奇的后发而先至。麻痹敌人,出其不意,这起作用的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突然间,两天时间就来了,秦国出乎意料,打呀。有军吏许历,给马服君赵奢出主意,秦国人会拼命打。我们要把阵地修得厚厚的,否则会败。赵奢令人修建。许历说,不斩我,我再提一条,不远有北山,先占者胜。赵奢派人驻扎山头,秦部队来了,争锋,一争,赵国部队从山上势如破竹,把秦军打得大败。马服君大胜。瘀与之战赵大胜。赵国到了后期,出了几个著名人物,廉颇、赵奢、李牧。这场战争胜利,是军事家的谋算,是要天才的。马服君一开始不是搞军事的,是搞税收的。但是这种人沉稳,有军事天分。收税的严整,背后都有军事才能在里面。另外,这人能堵住人家的嘴,也听得进意见。不像项羽,不能听进意见。关键的背后,就是长驱两天一夜,有胡服骑射的因素。出其不意,在这儿表现得突出。势力一大,王权就会收拾它。秦国宣太后上台后,宣太后魏冉的势力发展,阻碍了秦统一的进程,魏冉这样做,东方的很多人看到了他的做法。有人就要取代他。 战国七雄(二十)远交近攻  (公元前270年赵国大将赵奢在阏与大败秦军,这场战役虽然使日益强大的秦遭受了一次巨大的挫折,暂时阻挡住了秦国东进的脚步。但是却将一位会对秦国,乃至整个战国带来极大影响的人物,推上了政治舞台的中央。)在秦国,宣太后上台后,好久,培植了私人势力,包括穰侯魏冉还有芈戎。再就是高陵君与泾阳君。这两位是昭王兄弟,是公子。这些势力发展再发展,阻碍了秦统一天下的进程。前270年,阏与之战,这在秦东征史上少见。除了马服的奇谋外,秦国方面的原因要介绍一下。秦国方面,阏与之战在前一年,穰侯手下客卿造出了主意,现在穰侯与定陶有关。这是天下中心,是发达的工商业城市。中原各诸侯都想要到手,被秦抢了先机。秦拿到了陶,在秦昭王时拿的。魏冉封给了自己,作为一个封邑。客卿造出主意时,说到陶。现在要风得风,陶这儿如果占领好了,继续扩大,就可以据此称王称霸。魏冉去打刚与寿。刚在今天山东。打下来后,可以增加陶的实力。魏冉想称王称霸。阏与之战,白起没去,他是魏冉推荐的。后来没打。个人私心影响了秦的局势。实际之前,对这种贪图之心影响到了决策。魏冉、宣太后等向东推进,中路几次打到大梁城下,却不成功。有人代表魏国说魏冉,陶那么大,打了南与北,都能增加实力,是因为魏国没打下来。将来一旦打下来,肯定会讨论你有那么大功劳。魏冉心中垮了。魏冉这样干,在当时东方人看出来,就有策士范睢要取代他。 (这就是秦国名相范雎。范雎,字叔,曾改名张禄,战国时期魏国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是秦国历史上同商鞅、张仪、李斯齐名的另一位名相。他一出场,不但帮助秦昭王把权力从宣太后和魏冉的手中夺回,而且他所提出的“远交近攻”策略,为秦国最终兼并六国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所以有人评价范雎对秦国的贡献是“昭王得范雎,使秦成帝业”。但是根据《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记载,范雎不但出身贫寒,而且最早是一心想为魏国建立功业。那么范雎究竟是如何结识秦昭王的?为什么身为魏国人的范雎,后来却帮助秦国灭六国,一统天下呢?)范睢家穷,养活不了自己,开始从政,跟的是魏国的须贾。一次他跟须贾去山东办事,当时是齐襄王在位。办事不顺,但是法章发现范睢说话不错。于是赏了一些钱物。须贾不高兴了。然后回国后,告诉了宰相,魏国的魏齐。魏齐是公子。也大怒。二人认为这范睢吃里扒外。要说,怎么处理都可以,可是魏齐揍他,断了肋骨,掉了牙。还不够,卷入席筒里,扔到厕所里。他们不知道得罪的是睚眦必报的人。范睢躺着想办法,说通了看厕所的。这人动了恻隐之心,报告又死人了,往外抬几个,就包括范睢,范睢跑了。之后,魏齐后悔,来不及时了,范睢投奔了郑安平。他改名张禄。从此,没范睢了,只有张禄。郑安平掩护张禄生存了下来。秦国来了使者王稽。郑安平把这事跟王稽说了。晚上见了。张禄来了,一说,王稽说,行了,某日在三亭岗等着。走了。离开魏国向西走。到秦国了,这时,突然来了人马一队。张禄问王稽,这是谁呀。王稽说是穰侯,出行到关东。张禄脸色变了,要藏起来,王稽说怕什么?张禄说,他最怕关东的游说之士来秦国。他防着自己的权力。张禄藏了起来。两队人马见了面,是谒者。见了后,魏冉说,怎么样呀?没带着东方的客主来吧?不带好啊。开车就过去了。张禄出来了,说我得走。不能在你们车队里了。王稽问怎么回事。他说,魏冉有智,可是见事迟。反应慢半拍。由此可以看到张禄没少研究魏冉。他知道魏冉会醒悟过来,没一会儿,果然来人翻这车。王稽是王的侍从官员,这样的人离王近。离最高权力近,厉害。王稽是侍从,但是在魏冉面前大气不敢出,看得出秦昭王在魏冉面前的情况。这时秦昭王三十六年。 张禄入秦,是秦昭王三十六年,是阏与之战前一年,第二年,战争爆发,秦国还是头一回受这样的屈辱。常理王总要想想是怎么回事,可是对母亲没辙。张禄来了后,好久见不到王。张禄就找机会,战争一败,上了一封信。信怎么写?他来是为了取代魏冉。魏冉背后是宣太后,这是昭王的母亲,在骨肉间找缝子。刘勰说,这封信是典范。第一层意思,“臣闻明主立政,有功者不得不赏,有能者不得不官。劳大者其禄厚,功多者其爵尊。”庸主不同,赏所爱,罚所恶。意思清楚了,秦国有点庸主的意思。“且臣闻周有砥砨,宋有结绿,梁有县藜,楚有和朴。”一开始都被工人视为烂石头,却没看透是美玉。您现在不理我,是不是也把我当成石头了?“臣闻善厚家者,取之于国;善厚国者,取之于诸侯。”“天下有明主,则诸侯不得擅厚才,何也?”暗示了秦昭王国家有蛀虫。这都是大原则。这个意思都能读得出话中有话。昭王不笨,马上接见。安排去离宫里见。范睢听说后,误走到永巷里。等着昭王路过。太监要呵斥他。“秦独有太后穰侯耳,安得有王?”没听说过有王呀。入了秦昭王的心呀。马上下来行宾主之礼。见到秦王与范睢行礼时,大家脸色显然而变,惊奇而害怕。 (范雎辗转入秦,终于见到了秦昭王,而且他的一句话让秦昭王另眼相看,待以上宾之礼,并引入内宫密室,这时按照常理来讲,范雎应该马上紧紧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将自己的安邦大计倾囊相授。但是根据记载,当时面对秦昭王的再三请教,范雎却是一直避而不答,那么范雎这种极为反常的行为,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呢?)然后昭王要问,“先生何以幸教寡人?”张禄有话要讲。但是犹豫不决。显得害怕,这是拿着架势,秦昭王要问,他故意这样,把胃口吊起来,让对方注意力集中起来。对方施礼,他才说话。过去,周文王看到钓鱼,高兴带了回去,王业建成了。我不过是游客,交情不深。我愿的是匡正您的做法,从骨肉间找到解决的办法。考虑来考虑去,想明白了。人不就一死吗?说过了,死了也算了。怕死不跟你说就对不起你了。这是游说身策士的煽情之举。秦王跪起来,欠起来是跽,表现恭敬。然后说,秦虽然偏远,我也没出息,但是我还是想有所作为的,请先生明示。归入正题。范睢说,先有肥沃的土地,有有利的地理条件,百姓,从商鞅变法后,民怯于私斗,勇于公战。这几年来,为什么战场上老是失招?打大梁打不下来,秦国战略上有错误,打刚寿谁得利,秦昭王明白。他明白这段时间魏冉的野心越来越大,不考虑国家,像个自己国家的领袖了。所以范睢说,您得改变策略,“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这就是远交近攻。秦昭王眼放光芒。这种思想的含义不是范睢首创。但是明确表达出来是他的贡献。韩魏是中原之国,拿下来,以此威胁他国,要像推土机一样地推进。范睢提出,“卑词重币以事之;不可,则割地而赂之;不可,因举兵而伐之。”现在拿下荣阳,韩就断成三截。这是点出了具体的做法。这是他入秦以来每一个环节想得透的地方。秦昭王奉为太公。秦由此开始远交近攻的新策略。 战国七雄(二十一)烫手的上党 秦国在商鞅变法后,不仅国力增强,而且打造了一个适合军事征服的举国体制,秦军兵锋所向,各诸侯国的军队不是战败,就是投降。但就在秦军攻打韩国的上党地区的时候,上党地区的韩国守将虽然打不过秦军,但却坚持不投降,而且还把上党地区的十七座城邑转手献给赵国,那么,在秦军的虎视眈眈之下,赵国是什么反应?秦军会有什么动作?在上党地区,究竟会发生怎样的血雨腥风呢? 秦统一天下过程中,有合纵连横,有远交近攻。范睢提出远交近攻后,马上见效。把主力投入韩国,在上党打响,太守冯亭看到上党保不住了,韩王决定投降,但是冯亭与手下与秦有仇,就商量不投降,把上党交给赵国。这个计策对赵国是难题。往好里说力量强了,大量土地,这是十七座城。往坏里话,是嫁祸来了。冯亭违背了韩王的主张,把难题交给了赵国。这时,赵国政治舞台上掌权的是赵孝成王。四年时,新王上台了,听到消息后,大喜,招集大臣讨论。平阳君赵豹说,“圣人甚祸无故之利。“怕没缘没故的利益,意思不能要。赵王间平原君与赵禹,两人态度明确,“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岁未得一城”,干一年也拿不来。“此大利不可失也。”赵王一听,少数服从多数。赵孝成王定此计时,是庙算,“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五个方面衡量,天地将军法度等五方面。“庙算胜算多者胜,少者败。”最有智慧的,像蔺相如应该还活着,在定计时没参与。说是廉颇病笃。先朝老臣也未必得重。秦费了大劲,你却无功得了上党,首先不合情理。打仗也得考虑内政,上下一心,这一方面应该没大间题,可是与秦相比,体制能比吗?秦的基本精神在兵马俑里也看得出。国家就是一个军营,赵国难道不清楚吗?廉颇打仗,见了白起不是个。白起打仗,怎么打?不是对手。白起来,是-悄-悄来,赵军都怕。但是,这个烫手的山芋来了。利令智昏了。现在想,要,要也行,但与韩魏要达成默契。 秦国大军围攻了很久,都没有打下来了上党地区,现在赵国不费吹灰之力,就唾手可得。执政的赵国君主贪图眼前的利益,不顾一些大臣的反对,坚持把上党地区纳入赵国的版图。那么,把上党地区献给赵国的韩国将军冯亭,他会得到什么样的赏赐?他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接着,让赵胜来到上党接收了。接着要赏冯亭。赵胜说,按赵国规矩,如果是万户城有三个,就可以做守,千户的城市三个就可以为县令。现在十七座城,封世世为侯。冯家人后来真出不少人。“上党之民,皆益爵三级。”这表明赵也有爵位制。“吏民能相安,皆赐之六金”。长平之战死四十万人,大概与此有关,百姓铁心跟着走,会丧命。冯亭不接受。他说我犯了几个错误。一是给国家守地盘,不能死,二是,韩主张给秦国,我没听,不义,三是卖主而食之,不义了,不能再犯三不义。不要。这样看来,要嫁祸于人,有点冤枉他。赵胜作为四大公子,把国家引向了灾难。他位尊,有名望。赵孝成王刚上台,作为叔叔,他却未劝。反而劝他接收。要是赵太后在就好。她曾与齐使者间候,把君主放在最后。触龙也曾劝她,把小儿子作为人质。可是长平之战前,她没了。这看出祸胎结下了。 前262年,廉颇扎了大营,开始以此为依托与秦军打。一打,不利。赵国军队没占到先机。一下死了五个将领,僵持了,不利。这时赵王与楼昌虞卿商量。楼昌说,既然我们打占不到便宜,不如讲和吧。虞卿不同意。两种意见。虞卿是有道性不得志的人。“今制媾者在秦。”秦必破王之军矣。赵的主力驻扎在这儿,秦有机会消灭赵的有生力量了。不能讲和了。这是正确的道理。虞卿说,拿着国家的Ⅲ}宝去楚魏,这里看出得罪了韩。去楚去魏,让他们发兵,如果那样形成新的合纵态势。秦也得考虑自己了。这是二次朝廷定计。这得一把手拍板。赵孝成王听了楼昌的了。派人去秦国讲和。范睢利用这个,对郑朱客气。执行郑朱,待若上宾。赵王高兴了。虞卿说,等着吧。应侯这些人让东方六国使者都在场,让他们一起吃饭,对郑朱尊宠有佳。东方六国一看,不管了。外交上秦占了先机。第二次庙堂决策又错了。 赵国虽然把上党地区划入了自己的版图,但却惹上了秦国这样一个大敌,秦赵两军开战,赵国不能战胜秦国,赵国想谈判媾和,秦国又耍阴谋手段,这样一来,赵国大军就被拖在了上党地区,争夺战变成了持久战,这使赵国的赵孝成王非常着急,那么,他又是如何定计?如何决策的呢?时间一长,赵孝成王着急了。“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不可以退,而谓之退。”下这样的命令,是要让军队失败的。“不知三军之事者,而同三军之政,不知三军之权变者,而同三军之任,是谓乱军引胜。”开始催促打,这时,廉颇毕竟有弱点,汉代汉宣帝时,当时打湟水,赵充国写奏折,持重,打有十二害。后来宰相站了出来,我看赵将军这个主张是对的。最后赵将军没打仗,间题解决了。赵充国打仗持重,汉宣帝身边也是叽叽喳喳。幸亏有明白人在身边。廉颇或许也沟通过。赵充国有文韬武略,写得出好文章。将军是国之辅也,将军不好国家遭殃。廉颇有责任。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他也不行。最后,赵国考虑换将,换到了马服将军的儿子赵括。赵括这人喜欢兵法,谈兵法,爸爸谈不过。赵括会夸夸其谈。找到他,他当然好呀。可是他妈妈不干,一旦任命后,他妈妈就给赵王上疏,说当年,他爸爸活着时,谈兵法,他爸爸谈不过他。赵奢说过,兵,死地也。考验的不是理论,是胆识是气魄,是当机立断。赵国不让他当将军,没间题,要是当了将军打仗,非遭难不行。他太看重理论了。他妈上疏的内容。接着说,他爸爸当将军,亲自给人端饭的有十数个,交友的不下百数。这是知道有比自己高的。“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间家事。”赵括呢?“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信上去了,王不答应。她说,将来我儿子惹了祸,不要搞连座,我不要承担这样的责任。赵王答应了。这样,赵括上了前线。 战国七雄(二十二)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自公元前262年开始,一开始的时候,赵国的将军廉颇与秦国的将军王和对阵,对阵了两年多以后,到了公元前260年,赵国开始换将,换了赵括,战争形势急转直下。在这之前,基本上是一个对峙格局,谁胜谁负很难说。但是赵国这一换将,情势要发生变化了,所以这场战争,实际上它的时间,是持续了三年,是战国历史上惨烈的战争之一,规模也是最大的几场战役之一。赵孝成王贪图得到上党地区的利益,但最终却把赵国拖向了战争的泥潭,赵国将军廉颇率赵军主力,在上党一带和秦国军队决战,战争一打就是两年多。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双方都在调兵遣将,赵国用年轻气盛的青年将军赵括换下了老将廉颇,而秦军用名将白起替下了原来的主帅王和,秦赵两军在上党地区一个叫长平村的地方展开激战,最终秦军大胜,俘虏赵军40万,而且将俘虏全部“坑杀”。这是一场关系到战国历史走向的大战役,那么,赵括率领的赵军主力,为什么会败得如此彻底?这一场战役,给中国历史,留下了哪些思考呢?)(秦赵两军在上党地区决战,最终秦国将军白起率领的秦军,大败赵国将军赵括所率领的赵军,而且坑杀赵军降卒40万,这场战役成为战国历史上最惨烈的战役之一,那么,战场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赵军为什么败得如此惨烈?) 长平之战是前262年开始,一开始廉颇与王和对阵,后来赵国换了赵括,战争形势急转直下。之前的对峙,谁胜谁负难说,一换,发生了变化。赵国换将是因为将军与朝廷间沟通不够。是因为朝廷急于求成,派了自视甚高的赵括。他到了前线,来到战区,看到的与了解到的是廉颇布置的防线。这是底线,这条战线,是称为石头长城的。长一百华里,是赵括看到的赵国人花了两三年修成的底线。赵括看到了,设防沿着山与河建造的防御体系。在赵括看来,进攻是最好的防御。他来了后,开始新布置。这不算错,麻烦在来了后,《史记》说的是“悉更约束,易置军吏”。更换思路,要换战策,要换人。这实际是容易动摇军心。廉颇两年多,肯定形成了系统的计策,一换,肯定引起震动。赵括换人的过程中,有/L个校尉劝他。不听,这八个人还自刎了。这不见于记载,见于传说。在长平有不少传说。赵括更张后,站住了脚。这样做的时候,完全没想到敌人在做什么。秦国一听说,廉颇走了,来了赵括。他们知道廉颇的计策不错,只要换掉,就可能带来松动。这时,秦国决定,-悄-悄换了白起。王和降为副职。 一打,开始装赖,秦国军队一打就跑。廉颇肯定看得出来,赵括一看,秦军不过如此,一下下令从阵线里冲出来,正好中了计。当赵括的军队一脱离阵地,白起就暗喜了。两支军队一支两万五千人抄后路,一支奇兵向北插,让赵军分隔开。这是迅雷不及掩耳,战场上人员也不够了。秦王征调十五岁以上的人投入战场。赵括的司令部与辎重也隔断了。这一下子,赵军乱了。赵国的宫廷也发觉不妙,向齐求救。齐不予以理睬。尽管有人劝唇亡齿寒,但是齐王没听。这时,赵军出来后,在丹水河边被围了几块,赵军有多少人?史书说数十万,实际上很多。《史记》记,最后是食绝四十六日。这场包围更长。有拼杀,赵国人也能征惯战呀,到这时没粮食了。打仗打的是后勤。四十六天,赵军发现了人吃人的现象。这时赵括决定总突击。赵括到现在还不失为汉子,四下出击。这次出击,对秦国军队的伤害也不小。差不多一半人被打死了,这是夸张。但是赵国人此时也是杀伐严重,顽强拼搏。冲出包围,“四五复之,不能出”,冲不出去。怎么办?“锐卒自搏战”,自己上阵,“秦人射杀之”,将军都死了,战争没有战斗力了。“卒四十万人皆降”,都放下了武器。 接着麻烦到了秦国。秦国怎么处置这四十万人?白起说,“非尽杀之,恐为乱”。得杀掉。秦国人坑之,降卒四十万。《史记》也说,前后加起来45万,统统杀掉了。长平之战最触目惊心的就是这45万。白起说成是屠夫,名声也就落下了。史书如此记载,那么,留下了多少呢?240个人,归赵,年纪小的,让他们回国送信去。这二百多人是把恐慌传达回赵国。这样做,有考虑。马上找完长平后,军队还要快捷来到邯郸。只要你一恐慌,完了。事实不是这样,这是后话。赵国大震。这是长平之战的结果。长平之战留下了许多思考。首先是这45万人的间题。像山西两位写过《长平之战》,写得不错,对这45万的说法有不同意见。不是一下子杀掉45万,大概是总的结果。还有看法是,其他一些学者的研究,说是45万不都是军人。古代作战,比例是一比三,一个士兵要有三个军夫。农夫做后勤来帮忙做事。比例是一比三。按这个算可能是十五万军队三十万民夫。白起为什么要全杀呢?话中看得出,应该有不少上党本地人,他们随着军队做劳役的人。这些人被秦国人杀掉不少。这种说法中,要搞清楚就信赖考古。像当年韩王山下,有农民发现了许多尸骨,埋着,是砍过头的。有上百具,在高平这个古战区没少发现这样的尸体。到底有多少坑?大致将来,会有考古来说明这事。无论怎么样,对待俘虏,不仁道。杀有许多理由,但是,可以简单地说,不过证明,这些人在秦国人眼里一钱不值。由此可以了解那时,及那群人统一战争的品质是差的“ 一部二十四史,能记录多少人?可是这场战争一晚上千掉了四十多晚。可是背后有原因,古代战争不是都这样黑暗。因为春秋时期看到过,楚庄王对待这些战俘,说的是既然败了,就不要再杀人了。战士也是丈夫是儿子。春秋时都有这样的思想,代表的是文明水准。到战国时,秦国按杀的人头来奖赏。为了争夺土地,士兵能有人道吗?这是这个文化走到这一步,所陷入的泥淖中。历史走到了这一步。白起有他的理由。当然,白起也有责任。后代有谷口这儿有许多坑,埋着白骨,说的是坑杀就在这儿。有学者说不是,这儿有尸骨,有文献记载,汉魏后,有些地方官,开始号召民众,把散乱的尸骨收起来,埋在这儿。相传,唐玄宗当年,考察潞卅l时还来过,还修过建筑,赐名叫省冤谷。这儿也就也叫杀谷、冤谷。战争带来的杀戮与冤魂。后人修庙之类的事,许多文人也来凭吊,陈子昂就有诗写看到这些。这些间题,还有历史地位学者们认识这是转折点,战争结束,战国转向了秦统一天下的历史。东方六国遛了一遍,证明他们没办法。只有秦在统一过程中得志了。以后看他的了。整个太行山是秦的前线了。战争的地位就是这样。杀过这些人,副作用是什么?秦用了二十年打败赵国,引起的是六国的同仇敌忾。秦打完长平后,本可以迅速出征,但这次战争证明了他的不仁义,其他国家就一心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像后来项羽也坑杀过二十万俘虏。这只能让人觉得打也是死,降也死,不如拼死去打。 战国七雄(二十三)将相之死 (白起是一个军事天才,他在秦国征讨六国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而范雎是秦国丞相,他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使秦国在军事和外交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白起和范雎,作为秦王的左膀右臂,大大加速了秦国统一天下的进程。但他们两个人,最终却都被秦王赐死,那么,秦王为什么会两个功臣下此毒手?他们究竟做了什么呢?)长平之战后,白起想迅速移师邯郸,但是,军事上是政治作主。让白起意外的是朝廷出了问题。现在像赵国了,出了相反意见。按照史书记载,赵国人也想了办法。赵王找到了苏代,来到了范睢家说事。赵国要完,这时,赵国要灭亡,武安君是开国三公,是重臣了。你能屈居吗?齐燕都不在话下。范睢一听,心中咯噔一下。找到秦昭王说,“秦兵劳,”赵韩派使者来求和,秦王取得大胜利,答应了。赵韩割地,战争停了下来。出了一个苏代。基于这两点,不用挑拨。也不会再用白起了,这是穰侯魏冉的人。古代官僚中,往往是要站队,白起的胜利会引发与范睢的矛盾爆发。要开始害白起。战争停滞了。这事,白起心里明白。若干年不会再打赵国了。这是瞬间的事。秦停止东方的远征,二人间的矛盾就开始了。次年春,秦国人开始接着东征。这次派王陵攻打邯郸。这时,武安君白起病了,“不任行”。这次打邯郸,白起没参加。攻邯郸,还行,打了打,有点意思,接着大规模发兵。可是邯郸人民赵王与人民同仇敌忾,战局不利于秦国了,王陵的军队死了五个校级军官。武安君这下也好了,赶快去取代王陵。白起说,“邯郸实未易攻也。”言下之意,不能打邯郸。“诸侯救兵日至。”六国部队虽然是残兵,但是合起来不弱。而且每个诸侯都怀着仇恨,这种情绪可怕。“今秦虽岁破长平,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休息过后,只能接着休息了,国家国力消耗得厉害,去打邯郸,准败。不可。白起拒绝。秦王一听,不行,亲自来找白起。还是拒绝。白起有点自找死路了。结果秦王不高兴,让范睢也去请。看张禄来了,武安君更是断然拒绝,称病。结果,秦王一听,非要打。让王和去,围了邯郸八九个月,诸侯的部队也来了,日夜在增加。武安君看到一天天不利,败相已出了。 (武安君白起在前线吃紧的时候,几次拒绝秦昭王任命,这已经让秦昭王心中不快,而和白起有矛盾的范雎,此时已经改名为张路,在秦国为相,可以说是位高权重,他又在一旁添油加醋,这使秦昭王越来越不能容忍白起,那么,白起最终的结局会是怎样的呢?)秦王削去白起一切爵位,让你打仗还得去。这样的身份,到了三个月,邯郸没攻下,诸侯军开始攻击秦国。这时,秦王想起白起了。想轰他走。这气往他身上撒。出了咸阳城,范睢出来了,跟秦昭王说,“其意尚泱泱不服,有余言。”最后,白起最后结局是应侯张禄推波助澜了,秦王赐剑让白起自裁了。白起说,“何罪于天而至此哉?”接着说,“我固当死”,“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临死时良心发现了。多年自己昧着良心,到死时,才发现良心。但是太晚了。《史记》实际在责备他晚了。还有李广也是如此。他杀掉七八百降卒。他身经百战,可是李广难封,死前,与人聊天时,也是良心发现了,说是自己损了阴德。这就早多了。实际白起之死是谁干的?是张禄干的。可是远交近攻也是他干的。为了自己的功名可以提出长策,也是为了此,可以把国家的事延续。这是战国时期士人常表现的性格。不过是功利是治术是不大宽阔和心胸。 (范雎跑到秦国后,更名为张禄,而且做到了秦国丞相的位置,但他的心胸,并没有随着地位的上升,而变得开阔起来,他为了在秦王面前争宠,可以陷害武安君白起,那么,对那些在他落魄的时候,伤害过他的人,他又是怎么做的呢?)他早年游说诸侯……结果他被郑安平救过来,王稽带他到秦,他才有机会,这一段前边讲过。结果当了宰相后,化名张禄,一年,须贾要来找他,他换了衣服,找来几件破衣,晚上来见须贾,须贾一见,没死哪。跑到秦国了。现在佣赁呢。须贾也不念过去了,感慨,时光好快呀。找下人来找一件棉袍,给他穿上了。范睢假装感谢。问他来干什么。须贾说,我们来找宰相张禄,他愣不见我。您能不能托托关系,让我见宰相。范睢说,我们家主人还真与宰相有关系,我给你求求情。我来时车轴烂了,你借一辆车,让我们一起去见宰相。结果进了宰相府。须贾也迟钝。范睢进去了,再也不出来了。等着,老等不来,问范睢怎么不出来呀?人家说,这是我们张丞相。须贾才明白过来。一下出来了。见他,须贾这人丢魂落魄了。拔出头发来道歉。范睢就说话了,你有三重大罪。当年申包胥自己一个人去求情,因为他是楚国人,我也是魏国人,到齐国因为齐国喜欢我认为我叛国,你就揍我。魏齐打我,你不管我。你不管还往我身上撒尿,罪有三。你的罪过擢发难数。好在送我棉袍,不杀你,回去告诉魏把魏齐的头送来。再说。吃饭时,大家坐着,让须贾坐在对面,给他马料吃。让两个人夹着吃,让他像马一样吃。这儿怪快意恩仇。魏齐逃到平原君家,结果平原君被扣了下来。他说朋友之道,是救人危难。现在魏齐有了危难,虽然扣了我,我都不能给你。平原君是个人物。最后魏齐跑到了魏国。找信陵君,一犹豫,魏齐自杀了。魏齐的头来了,秦王帮着张禄报仇。后来,儒家提倡中庸,做事不能太绝。不留余地,只能走死路。 (范雎在秦国当上丞相后,手上有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权力,于是他就下手收拾那些曾经伤害过他的人,同时他也用自己的方式,报答那些在他落魄的时候,帮助过他的人,但这最终却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那么,这里面究竟有着怎样的是非曲直呢?)报仇了,要报恩了,开始给官做。安排王稽为太守。然后郑安平做将军。范睢一开始不太作用,因为这两个不是材料。结果这两个人坑了他。郑安平,找赵国被围了,后来投降了。王稽呢,做东郡太守,相当于省级官员,结果三年不上计,秦国法律是“秦之法,其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推荐做官,做官不好,推荐人也获得相同的罪过。这是防止裙带关系,这是重罚。这两件事后,罪过加起来,应侯的罪是当收三族,这事就大了。《史记》记载比较委婉。昭王下令,“有敢言郑安平事者,以其罪罪之”。这就引来了蔡泽取代范睢的位置。可实际上,应侯的下场是什么呢?发现了云梦竹简,有秦国历史记载,记载的是秦昭王五十二年,王稽张禄死。按株连罪过杀死的。因为推荐不当,同罪死亡。性格决定命运呀!白起与张禄死了,实际是长平之战的余波。 战国七雄(二十四)回望七雄 (三家分晋,不仅诞生了韩赵魏三个国家,而且标志着中国历史从春秋进入了战国,战国是一个大兼并的时代,在各个诸侯国激烈的竞争中,涌现出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七国对峙,统一天下就有七种可能,但秦国和赵国的长平之战结束后,统一天下的七种可能,就变成了一种可能,这就是秦国最终统一天下,那么,秦国为什么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交织着血与火的战国,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从三家分晋田陈篡齐到长平之战,一百多年历史,有许多头绪,有许多事件,从这些头绪与事件中,能得出点什么?一是战争的残酷与惨烈。过去打仗,周王朝有确切记载的是,甲骨文中都是侧面表现。《诗》等是下面的表现。战争规模小,手段上单纯。战车摆好,诸侯国间两方面甚至定好日子与地点,一摆一冲,结果就出来了。《曹刿论战》讲的就是这个。长平之战却打了三年,人力物力前所未有。战国的战争杀人就能到几十万,战争浩大了。秦国人更因为杀人报功,数字就比较准确地记下来。长平之战最惨烈。后来这样杀降卒都少见。与此相关的是战争形式多样,阵地战,包围战,运动战。白起是多种形式的专家。战国初期到中期,兵书写定,兵学思想是一个高峰,因为实践之多。但是主流思想仍是止戈为武。战争的目的不一样了。春秋时,列国间战争带有内战的意思。列国关系都是周文王的子孙,像《司马法》记载,郑打陈国,出师前就宣读一下兵法,不要杀人家孩子等缺德的事,因为是兄弟之国,是去纠正其错误,这种观念到春秋子产时代还能看得到。他们战争的目的是要做霸主,要表现出风范。列国大臣们见着对方君主还能有恭敬,这是那种时代的战争理念,有一定规矩。七雄并立时,就没有了。战争就是要掠夺土地与人民,战争就是杀人。其中这里边,以秦最典型。其他诸侯也不讲规矩。这进入了红眼时代。战争的打法与性质不同了。战争变得野蛮了。二是各诸侯国都在变法。看战国的变法,变法有深浅,作用不一样。有些变法浅尝辄止。像齐国只兴贤人。问题是,贤人治国,不一定能打造成适合战争的体制。赵国军事改革胡服骑射,有极强的冲击力。赵国局限于军事,不是全民战争体制。这有局限性。可是赵的变法,赵武灵王最后死得不明白。自己搞死了还糊涂。赵国变法也给战国中后期赵国成为东方军事强国,赵武灵王的变革只是军事的变革,有局限性。楚国的变法,吴起变法,看起来效果不大,最深刻的变法是商鞅变法。今天看,变法是成功的。成功体现在把国家的目标——统一天下跟百姓求富贵统一起来了。利出一孔,驱农归战。要保证国家让你打仗能获得富贵。虎狼之师,从军事精神上讲是褒义,如虎狼奔向战场。 (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战争的惨烈,不仅使战争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军事思想,也使很多诸侯国开始变法图强,这是战国时期的独特风貌,那么,在充满着变化的战国时代,还有什么样的时代景观呢?)三是新人上台。活跃于舞台的人,是那帮游士,像张仪苏秦商鞅等,在统一过程中,这帮人纵横捭阖。周公旦到现在十好几代人,宗法制世代保证政治的前途,这是春秋时的情景,不利于贤人的生存与发展。这种游士的心情可以追到孔子。说犁牛之子,若是通身赤红,角正,符合周人祭祀的标准。不用它祭祀,山川舍不得。孔子到晚年,有一种幸福,子贡是外交家。子路做宰,孔子认为称职。读书晋身靠知识,演变成能力。子夏被魏文侯请去当老师。曾子的学生都在西河,他们拿着清高,再往下发展,到商鞅时,变成强烈的功利主义者。为了功名,什么也不管。这些人出了好多人物,这些人,强烈的功名推动历史也往往把自己置身于烈火。生活中的陷井,与自己的修行不相符。他们常常是单纯的人。像商鞅能收拾太子的人。吴起也是。忠心耿耿,弄人家,人家也弄你。这是他们可爱的一面。这些人让历史与文化为之一新。整个天下为土地厮杀,孟子站了出来,指出他们杀人盈城。他说,不嗜杀人的人能统一天下。这话让后来的历史得以印证。孟子走到齐国,讲的是给民众活下去的理由。今天看来是与虎谋皮。今天看来,是黑暗时代的一道光。梁惠王要是听听孟子,国力不也会上去吗?他不懂得持盈保泰。他整天还在想着称王。一个国家得内政清明。秦有不竭的战争源泉。这得是民众的信任。 四是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周家创业搞封建制,标准是血缘关系。世代讲亲戚关系,这对今天中国仍有影响。到战国时,不能这样。商鞅变法就提出,理想的状况是五口。为了税收,就得拓展。分家是为了保证税源。战国时,列国税收都在改,无形中对社会结构是一种破析。社会结构变了,不是自身的变化,是被政府强行拉开的。政府力量一削弱,家族力量就强大了起来。这是当时改造社会的工作,不是沿着适合社会逻辑的方向做的。古代没真正积极的因素,去改造社会。南北朝时就是大门阀制。这源于社会现实。这是出于军事目的进行的。当时就有显著的变化。商鞅的目的只是为了统一天下。可是也造成另一个效果,像汉初,有思想现象,是过秦。其中贾谊最突出。他讲到秦因变法带给社会风俗的不善良。我们应讲人伦讲德行。社会风俗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 (250多年的战国历史,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互相兼并,在这个时代,既有奔走于各国之间的游说之士,为了功名朝秦暮楚。也有推行变法,不徇私情的法家人物。既有像庞涓一样心胸狭隘的将军,也有如蔺相如一样,胸怀宽广的大臣。这些人有公心,也有私欲。有优点,也有缺陷,但他们一个个都个性鲜明,具有强烈的战国时期的特点,那么,对于这些人所生活的战国时代,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总结呢?)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在《周末风俗》中说,“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讲信用。到了七国,再也没有这种信用了。“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周王在春秋时,是显著的旗帜。战国时梁惠王还有点这种尊王的意思。可是下场是栽跟头。梁惠王老做春秋梦。顾炎武先生讲到的是周王成了聋子的耳朵了。“春秋时,犹宴会赋诗”,有一种文雅的风范。战国时见不着了。平原君说白起是头小而锐。这号人在舞台上活跃。还有苏秦这样的功利。“春秋时,犹有赴告书策。”“邦无定交,士无定主。”完全是功利一套。“文武之道尽矣。”西周的文明完全完蛋了。战国是一个新时代,表现出了诸多特色。
/
本文档为【百家讲坛之战国七雄 讲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