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测算与分析

2017-10-05 28页 doc 63K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260251

暂无简介

举报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测算与分析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测算与分析 摘 要 1997年我国确立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模式,使原 来的现收现付制增加了积累的元素。制度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分账管理和做实 个人账户是制度的基调。个人账户是实行完全积累制,以收定支,追求自身收 支平衡。随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完善,做实个人账户、对个人账户 资金运营投资,谋求高投资高收益率,抵御人口老龄化带来冲击已成为我国养 老保险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通过运用利息理论构建个人账户现金流模型,运用模型测算出现行政 策下个人账户的替代率和支付年...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测算与分析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测算与分析 摘 要 1997年我国确立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模式,使原 来的现收现付制增加了积累的元素。制度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分账管理和做实 个人账户是制度的基调。个人账户是实行完全积累制,以收定支,追求自身收 支平衡。随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完善,做实个人账户、对个人账户 资金运营投资,谋求高投资高收益率,抵御人口老龄化带来冲击已成为我国养 老保险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通过运用利息理论构建个人账户现金流模型,运用模型测算出现行政 策下个人账户的替代率和支付年限等基本情况,另外,引入生命表中的平均余 寿作为参考,测算维持个人账户平衡的投资收益率情况。 本文的内容共分五个部份: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是问题的提出、研究目 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相关概念界定以及文献综述。二是个人账户的变迁与现 状,介绍个人账户的演变过程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三是测算模型的构建和参 数设定,根据现行政策规定设定测算参数。四是个人账户的测算分析,包括个 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支付年限和投资收益率三方面的测算分析。五是结果 与 讨论,主要分析思考假设我国把个人账户投资运营收益率达到期望值的可能 性。 关键词:个人账户;替代率;投资收益率1Abstract In 1997, the basic endowment insurance model which combined both common account and individual account was established. This model added the accumulation element to the original Pay-As-You-Go model. After ten years of development, to implement independent account while strengthening individual accounts has become the keynote of the endowment pension model of China. Fully accumulated model are adopted in the individual account, which means that the expenditure must depend on the income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balance of the individual accountAs the progress of the reform of China’s endowment pension system, one of the important elements of the reform is to strengthen the individual account by investment operations of funding of individual account in pursuit of high rate of return on investment and to resist the impact of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In the current study, the author established the cash flow model of the individual account, and further calculated the replacement rate of endowment pension and the pay period in individual accounts using this model. In addition, the author also calculated the rate of return on investment that could maintain the balance of individual accounts by employing the expectation of life of the life tableThe thesis consists of five parts as follows. Part I i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tudy, including the research questions, aims and its significance, research methods, definition of the related concepts, and literature review. In part II, author summarized the changes, evolution process, current situation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individual account model. In Part III, the author established the calculation model and its relevant parameters in accordance with existing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In part IV, the author calculated the replacement rate of endowment pension, the pay period, and rate of return on investment in individual accounts using the model. Part V is the result and discussion of the study. The author discussed the probability of achieving the rate of return on investment of individual account to the expectations Key words: individual account; replacement rate; rate of return on investment2目 录 第1 章 导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2 1.3 研究方法 2 1.4 文献综述 3 1.5 研究对象界定9 第2章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变迁与现状 10 2.1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变迁 10 2.2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现状 11 第3章 模型的构建与参数设定15 3.1 前提假设15 3.2 模型介绍15 3.2.1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收入模型15 3.2.2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支出模型16 3.2.3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替代率17 3.2.4个人账户累积基金可支付年限. 17 3.3 模型应用17 3.3.1参数设定. 17 3.3.2工资增长率18 3.3.3个人账户记账利率18 3.3.4养老金调整率 18 3.3.5退休时的平均余寿19 第4章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测算分析. 20 4.1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替代率. 20 4.2 个人账户累积基金可支付年限2134.3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平衡分析. 22 4.3.1现行记账利率下的个人账户平衡分析. 22 4.3.2不同记账利率的个人账户替代率与平衡分析. 24 第5章 结果与讨论 26 5.1 测算结果: 26 5.2 讨论 26 5.3 结语 31 附 表 33 参考文献 37 致 谢 39 4图表目录 表2-1: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13 表3-1:1996?1998年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18 表3-2:50岁-70岁年龄段的平均余寿19 表4-1:基于缴费年限与退休年龄因素下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20 表4-2:基于退休年龄和养老金增长率两因素的基金支付时间 21 表4-3:人账户累积基金可支付年限与平均余命百分比 21 表4-4:基于退休年龄和缴费年限的平衡投资收益率24 表4-5:不同记账利率下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替代率与投资收益率25 表5-1:1997年?2006年五年期银行存款、国债名义利率 28 表5-2:2001年?2007年全国社保基金收益率. 29 图5-1:截至2008年12月31日强积金计划下各类核准成分基金比例29 表5-4:6种基金净收益率(截至2008年12月31日)30 表5-5: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历年存款的名义收益率. 30 5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测算与分析 第1章 导论 1.1研究背景 年老是人生不可回避的自然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 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越来越多的国家跨入了老年型社会,人口老龄化及其 不 断加快的发展趋势对各个国家与社会均构成了日益严重的挑战。养老问题也 成 了各国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故此,养老保险也是各国社会保障体系中 昀 为重要的项目。 世界各国建立养老保障制度的时间和过程虽不尽相同,但均从 20 世纪 70 年开始了养老保障体系改革。世界各国由于在1973年开始遭遇经济大萧条,经 济发展进入滞胀阶段,同时又因为人口老龄化的冲击,原来的现收现付制养老 保障模式面临着入不敷出的窘境,国家财政承受着沉重的负担,不得不进行改 革。个人账户自此进入了各国改革的视野,有的机构或学者甚至将基金积累制 视为对抗人口老龄化的灵丹妙药。中国则是在社会保障体系遭到严重破坏后, 并配合经济体制改革而开始了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建的。 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个人账户 的设立,是为了应付已经到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通过个人的积累,减轻国家 的负担,增强制度的可持续性。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65岁及以上 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7%,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预测,中国人口老龄化的 高峰将发生在2030年,2030 年到2050年是老龄化昀严峻的时期,人口抚养比 1 和老年人抚养比将分别保持在60-70%和40-50%。养老保险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设计的出发点遵循职工本人一生中的收入(缴费)与支 出自求平衡的原理。个人账户管理的目的是收支平衡,不留缺口。在现实操作 中,由于政策自身设计(个人账户的计发系数等设置) 、工资增长、人口寿命的 延长、投资的收益率以及养老金的刚性增长等,使得个体层面上个人账户的支 1 全国老龄委,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20061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测算与分析 2 出额总不小于个人账户的储存额,个人账户超支部分从社会统筹支付 。这样,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实际操作中的混账运行,个人账 户占用了社会统筹基金,本质上可看作整个制度是现收现付制,失去了个人账 户自身的意义。 本文在这基础上结合广东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现行政策,分析个人 账户的基本情况;并测算不同因素影响下个人账户实现平衡的投资收益率。 1.2研究意义 目前,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政策实践,对前一阶段的问题,也就是统筹基 金支付透支个人账户基金问题都比较重视。在理论探讨和学术研究方面,研究 和讨论的重点集中在统账分离、隐性债务的评估和补偿、个人账户做实、个人 账户积累基金的投资运营、保值和增值等方面。在政策实践中,政府为解决上 述难题,实现统账分离,防止统筹基金对个人账户的透支,做实个人账户,进 而投资增值。但是,对后一阶段的问题,也就是即将出现的个人账户支付对统 筹基金的反透支却普遍缺乏关注,更缺乏改革实践和新的应对政策出台,化解 可能出现的个人账户基金支付缺口风险。并且,也很少有针对这一问题的实证 分析和研究。2005年国务院38号文的颁布,对个人账户的比例及养老金计发办法都作了 调整,尤其对个人账户作了精算平衡的计发系数调整,本文旨在综合各方面因 素,根据目前的制度量化个人账户的运行情况,对维持个人账户平衡的投资收 益率进行测算,希望能为养老保险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3研究方法 本文对个人账户的研究采用了文献法收集相关个人账户的有关文件规定和 数据,运用精算模型对个人账户的投资收益率等进行测算,并将测算结果与 收 集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 参见2000年12月25日国务院发布并实施的《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改革试点》2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测算与分析 1.文献法:本文通过对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 政策、文件进行搜集,把握了解个人账户的本质。同时也对关于养老保险资金 平衡的原理、和一些相关数据进行搜集,以便用于测算和比较。 2.统计分析法:通过建立个人账户平衡的现金流模式,测算出个人账户替 代率、可支付时间、投资收益率等数据。 3.比较分析法:对测算得到的结果跟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分析个 人账户获取预期投资收益率的可能性。 1.4文献综述 现在,全世界已经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有 170 多个国家,其中绝大多数国家 都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世界各国原有所建立的养老保障制度从融资性质看都 是以同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保险 现收现付制(pay-as-you-go-system)。进入本世纪 80 年代以来由于世界经济 的普遍不景气,特别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减缓,在国家 的 财政预算中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费用比重加大,使得这些国家的财政难以担负, 日益膨胀的财政赤字同时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和西方各国的低生育率使得西方 发达国家所建立的国家福利型的养老保险制度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现收现付制 陷入了困境。因此,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个人账户的基 金积累模式进入了他们改革的视野。个人账户模式是指征缴的养老保险费全部 进入个人账户,当劳动者步入老年、失去劳动能力、离开劳动市场以后,再按 照个人账户的金额(本金+运营收入),领取属于自己的养老金。 一、养老保险中现收现付制与基金制分析的理论基础 1.代际交叠模型 戴蒙德Diamond,1965以萨缪尔森的跨时代模型为基础考虑代际转移问 题,从而建立了一个带有要素积累和资本的完全确定性的离散时间模型。代际 交叠模型的逻辑描述为:在任何一个时刻,都有不同代的人活着,并可以相互 交易,每一代人在其生命的不同时期和不同代人做买卖,有些代还未出生,他 们的偏好不可能记录在当前市场的交易中。如图 1 所示,在任何时点上,经济 3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测算与分析 均由两代人组成,年轻人和老年人。在t时期,经济中存在着t-1代和t代人, 对于 t-1 代人来说是退休期,对 t 代人来说是工作期,随后 t 代人在 t+1 期 进入退休期。代际交叠模型表明个人存在着生命两期:工作期和退休期,工作 期主要与老年人打交道,退休期则主要与年轻人打交道。 2.艾伦条件 艾伦(Aaron,1996)在叠代模型中引进生产和投资,通过劳动生产率的增 长这一因素来修正萨缪尔逊的模型。在艾伦的叠代模型中,养老金的增长取决于 两个因素:人口的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这两因素称为“艾伦条件” 。 3.生命周期理论 弗兰科?莫迪利亚安尼(Franco Modigliani,1954)每个家庭都有是根据 一生的全部预期收入来安排自己的消费支出的,即每个家庭在每一时点上的消 费和储蓄决策都反映了该家庭希望在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达到消费的理想颁, 以实现一生消费效应昀大化的企图。理性 的消费者一生的收入与消费相等。在 人口构成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从长期来看边际消费倾向是稳定的。 二、养老保险的模式 郑功成2000认为世界各国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主要有现收现付式、完全 积累式、部分积累式等三种。其中对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的利弊分析如下: 一般认为现收现付式的优点是收支关系简单清楚,管理方便,无资金贬值 的风险与保值增值的压力;其缺点是对抗人口老龄化能力弱;因各期支付额不 同而造成费率波动大,给企业的成本核算带来负面影响。完全积累式的优点在 于能够预防人口老龄化的冲击,使资金的收取能与企业的经济条件相联系,劳 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较紧密。缺点是固定的费率标准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变 化,通货膨胀导致基金贬值风险的客观存在又使资金的保值增值压力倍增。同 时,管理成本高、难度大,缺乏共济性等。此外,学者对两种制度的利弊还有 以下的看法: 郑功成(2005)认为,现收现付制养老金的完全代际转移不仅使劳动者社 会保险的权利关系难以得到准确体现,而且容易造成劳动者代际之间的矛盾激 化。而完全积累制,对无积累的国家而言,采用这种模式筹集养老保险资金, 还意味着要让企业与劳动者既承担对自己未来养老金的供款之责,偿还旧债与 预筹新款的双重压力,将使国家与企业均难以承受。4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测算与分析 李珍(2007)认为,现收现付制可以实现年轻人向老年人的再分配、富人 向穷人的再分配,男人向女人的再分配,比个人账户更具有公平性;当人口结 构年轻时,可改善各代人福利状况和减轻负担。个人账户制未必能回避人口老 龄化,因为退休金的储蓄是必将与消费发生关系的,同一时期生产率是一定的, 退休人口多了,对消费的需求增加,当总消费超过总产出时,需求鞭打供给, 那么退休金的定期发放会推动通货膨胀。 李绍光(1998)认为在再分配效应方面,现收现付制存在再分配功能,而 基金制则没有。现收现付制在代际间存在达到帕累托有效配置的可能。如果代 代延续不断,那么,每一代都会通过下一代的交费而增加福利,但是又不会有 昀后一代蒙受福利上的损失。但是,在基金制制度安排下,与现收现付制的情况 相比,下一代福利的不减少,是靠上一代福利的相对减少来实现的,所以,一 般来说基金制中并不存在代际的帕累托有效配置。 在经济增长效应上,在假定社会保障真的会挤出个人储蓄,那么在没有公 共养老金计划的情况下,如果私人养老金基金的积累过度,则可以导入一个现 收现付的计划来达到经济的“黄金律”增长。如果经济的稳态增长是资本积 累 不足的,那么所导入的公共养老金计划就要有一个适当的资本积累。 三、我国养老保险模式的选择 1995年3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 文件中列明我国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郑功成(2005) ,它 是中国首创的一种新型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模式,社会统筹部分的现收现付与个 人账户的部分的完全积累同时并存。 1.我国养老保险模式的选择历程 部分积累制是中国在养老保险改革经过十多年的争辩、探索、实践而得来 的。高生(2006),从劳动部设想将社保统筹支付扩展到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和 国家体改委主张在全民单位以外的劳动者中实行储蓄积累型这样一种新的养老 金制度的分歧开始,接着海南和深圳成为试点,开始探索“统账结合”的新路 子,经过多年的调研和搏弈,昀终在1995年才定下“统账结合”这个改革的大 思路。 积累制的引入起初是基于可以激发职工缴费的积极性和减轻国家财政负担两发 方面考虑的。5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测算与分析 2.学者对我国养老保险模式选择的观点 (1)主张对现收现付制进行改革,实行基金积累制为主。 蔡?、孟昕(2004)认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体系 需要三个条件:?一个相对年轻的人口结构,以支撑现有的退休人口;?一个 有效率的税收体系,以把所有潜在的养老保险缴费足额征收;?一个有效且安 全的基金管理和治理,以确保养老基金是被正确地投资并保值、增值的。现收 现付制不能应对人口迅速老龄化的挑战,未来无法为城市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养 老保险。 郭树清(2002)认为,通过个账户实行养老金的完全积累制。认为部分积 累制意味着某种“双轨制” ,不仅管理成本高,而且统收统支的那一部分,缴费 贡献与退休享用相脱节,当个人账户不能占到足够大的比重的时候,人们对其 关心的程度会成倍地减弱,原来预期的积极作用也必将大打折扣。 弗里德曼、蔡仪等人(1990)认为,中国建立部分积累制符合中国的实际 情况,部分积累制的确立,资金得到保证,可以鼓励工人的积极性,也可以减 轻国家财政的负担,再有从国际上看,社会保险发展趋是正在向现收现付和预 筹积累两者融合发展。 刘渝琳、曹华(2005)认为我国目前情况,从长远的角度进行跨时期的考 虑,建立半基金制是符合时间一致性的合理选择。 世界银行将基金积累制看作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灵丹妙药”,智利的改革 可以推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在1994年的《防止老年危机》报告中提出了三支柱 模型(Three-pillar-System),其中主要建议建立基金积累制(第二支柱) ,认 为这可以改善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缓解财政压力,减少老年贫困,促进金 融发展。与此同时,国际劳工组织、国际社会保障局等国际组织并不完全认同 世界银行的主张,许多学者从理论上质疑智利模式产生的积效果,并认为智利 的改革是失败的。 2主张实行现收现付制 朱青(2001)认为当前养老保险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不宜转向基金式。他 的理据:一是我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仍能够满足“艾隆条件”(Aaron condition),现收现付制度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昀优;二是我国未来的 确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但与欧美国家的情况(其少儿依赖率基本不变)不 6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测算与分析 同,我国的少儿负担率伴随着人口老化趋于下降,未来的人口总负担系数不 会 大幅度增加,这有利于我国应付人口老化;三是我国的国民储蓄率已经过高(从 1980年的30%到1998年的45%左右),而且没有大幅度下降的迹象,因此养老社 会保险的筹资模式不具备转轨的经济理论基础;四是从实物经济的角度看,这 种养老金计划仍是一种靠后代养老的计划,所以应付人口老化趋势,关键是要 选择一种有利于提高未来劳动生产率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基金式可能导致的 高国民储蓄率未必对提高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有利。 袁志刚(2001)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的养老金增长具有完全一样的物 质基础:下一代就业人口的增长和他们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国在现阶段经 济状态下选择转轨实行积累制,时机不一定恰当;在计划生育政策下,增加独 生子女的辈的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中国将来养老保险体 系获得均衡运行的一个重要物质基础。 程永宏(2005)反驳了人口老龄化冲击下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制度难以为 继的观点,他构造了一个以人口老龄化程度和经济增长关系来反映在职者养老 金负担率的模型,数理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并不必然导致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 发生支付危机,关键在于经济增长速度与人口老龄化速度之间的差距。他运用 预测的 2001-2060 年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表明在未来几十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现实下,只要人均产出增长 率不低于3%,或总产出增长率不低于4%,现收现付制就不会发生支付危机。 封进(2004)运用两期叠代模型,在考察行为人的消费行为时,将混合制 纳入退休者的消费中,从而加入收入再分配的因素。假设个人效用是其消 费水平的函数,社会福利函数是个人效用函数的加权平均,求解昀大社会福利 的一阶条件,用此一阶条件得到使社会福利昀大的统筹比率,结果显示,当一 国的工资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之和大于投资报酬率,或者,当收入差距较大时, 采用现收现付制有益于整个社会福利的改善。封进运用这一框架结合中国经济 的实际数据分析中国的养老保险体系,指出中国未来的发展状况支持对一个以 现收现付制为主的养老保险体系的选择,以发挥养老保险的代内和代际再分 配 功能,从而获得社会福利的昀大化。 四、个人账户的现有的有关研究: 在个人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个人账户对经济影响、做实个人账户、和投 7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测算与分析 资等面的宏观层面上的研究,而对于个人账户自身的研究相对较少。在关于个 人账户投资现状方面的研究,李珍(1997)认为,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的唯一目 标是基金保值增值,只有当基金收益率高于通货膨胀率且高于社会平均工资增 长率时,基金积累制度才是有效的,否则将达不到保障老年收入的目标。林义 (2002)认为,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绩效、投资安全及风险管理成为一个长期的 关键性瓶颈制约,建议通过多种渠道强化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养老保险基金投 资既应当体现政府政策扶植,如投资有一定投资收益的社会保障特种国债,投 资于国家的某些重点建设项目,同时又应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和多元投资组合方 式。强化综合配套和完善各项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基金的风险控制机 制。杨燕绥(2005)提出,个人账户逐步“做实”之后,养老金积累将面临有 效投资的问题,巨额基金的保值增值需要一个安全运营机制,而受托人制度 安 排是养老金安全运营机制的核心,建立独立的、统一的和强有力的国家养老基 金投资监管机构,对受托人资格、日常管理、道德风险、内部控制等诸方面严 格监管,充分发挥信息、中介机构与社会监督的作用,从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的 各个环节进行风险监控,为养老基金实现保值增值提供良好的经济与市场基础。 在关于个人账户平衡方面的研究,王积全(2005)认为新制度启用时已存 在大量的无个人账户的“中人”“老人”,还有提前退休以及长筹几险等因素影 响下,养老金个人账户有基金缺口。并测算出,当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为6%时, 个人账户存储额可支付15年退休金,3%则可支付12年。张畅玲、吴可昊(2008) 以浙江的情况为例,假设缴费年限为35、40年,测算在不同利率和工资增长率 下分别测算了个人账户不同计发系数(分别以1/120、1/144、1/168)下的替代 率。结论是推迟退休年龄或个人账户有高的收益率,这样可以实现30%的目标替 代率,而在现有的条件下,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替代率极有可能达不到30%的 目标 替代率。仵志浩、马良华(2005),根据 1997 年的《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 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行办 法》测算个人账户的平衡,认为个人账户储存额收不抵支,其原因是:个人账 户制度设定的月支付标准偏高;个人账户的投资收益率低;平均预期寿命的增 长。8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测算与分析 1.5研究对象界定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指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它是企业(机关 事业单位等尚未纳入)基本养老保险中记录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费和单位缴 纳部分划入职工名下的账户(统账分离后,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 ,是计 算参保人员退休金的重要依据。在个人账户上积累的基金作为基本养老基金的 一部分,在性质、功能上有其自身的特点。与社会统筹基金相比,它是完全积 累式、以收定之,实行自我保障储蓄。 本文中所探讨的个人账户是按 2005 年国务院颁发实施的 38 号文《国务院 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制度的决定》和1997年劳动部办公厅颁发116号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行办法》中的规定作为标准。设定人账户 设计的出发点遵循职工本人缴费与支出自求平衡的原理。个人账户的资金来源 于个人缴费和投资回报,支出包括退休金、每年退休金调整额(个人账户计发 部分)、死亡和退保的一次性待遇支付,由于本文探讨平衡时是假设参保人的个 人账户在活到平均余寿时刚好用完,因此测算时不用考虑死亡和退休的一次性 待遇支付。9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测算与分析 第2章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变迁与现状 2.1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变迁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 定》提出了个人账户制。提出基本养老保险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社会统筹, 仍延续现收现付制;一部分建立个人账户,采取基金积累制,希望通过部分积 累逐步缓解养老金的支付压力。 1995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 个人账户制开始试点。 1997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 定》,统一了个人账户规模,统一了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 制度在全国开始统一实行。 在运行了几年后,由于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快和经济结构调整,退休人 员增长较快,基金支付压力大,全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出现当期基金收不 抵支,社会统筹资金和个人账户资金基本上都被用于支付退休人员的当期养老 金。 “空账”运营现象严重,至此,虽然1997年开始建立的统一的“统账结合” 养老保障体制实质上还是现收现付制。 2000年后,相继在东北三省进行统账结合制度下的分账管理试点,逐步做 实个人账户。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 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逐步做实个人账户。2005 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提出,继续抓 好东北三省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工作,并研制扩大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工作,个人 账户从11%下调到8%,全部为个人缴费,单位缴费部分不再划入。2006年,参 加做实个人账户的试点地区共有11个省市,包括东三省。10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测算与分析 2.2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现状 我国在21世纪将走向步入人口老龄化的时代。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将 到养老保险体系带来很大的冲击,相对减少的劳动力将不得不负起相对大量增 加的老龄人口的赡养费的重担,这会给年轻一代还来沉重的压力,也会对我国 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阻碍。个人账户的设计,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一条自给自 足的思路。通过对现有劳动者的积累,以及人均寿命的预测,按照一定的比例 计算作为个人部分再加上社会共济部分形成他们年老时的养老保险金。以求通 过类似于个人储蓄的办法消化掉将数十年后可能发生的支付危机。在实行个人 账户的十多年里,存在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主要体现在: 1.空账问题严重 大多数省份个人账户是空账运行。 “空账”问题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中出现的一个特有现象。即由于对制度变革后新参加工作的职工实行新政策; 对 1996 年前业已退休的职工,采取“老人老办法”,他们应当享有的基本养老 金照发;对于 1996 年前已经参加工作,但要到 1996 年后才退休的职工,则实 行“中人中办法” ,从 1996年起也要照章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并按对待 “新人” 的办法,计算其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因此在该制度建立前已经退休的人员和 此前已经参加工作的职工此前没有建立个人账户,没有为自己的养老保险进行 积累,从而形成了养老保险金的“历史欠债” 。在新制度设计之初,曾理论上提 出欠债“由国家承担”,但在实际操作中尚未如此,而是期望社会统筹基金逐步 将其消化。随着退休人员的不断增加,社会统筹基金本身已经不够基础养老金 支付,只能将“中人”和“新人”缴纳的个人账户资金也用作现收现付,更加 谈不上弥补个人账户基金的历史欠债。因此不仅个人账户基金的历史欠债未补 上,已经缴纳的个人账户基金也没有形成积累,造成个人账户空账运行,使得 改革之初期望通过建立个人账户化解随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支付危机的宏伟目 标能否实现,还是一个未知数。据统计,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的规 模,1997年为 140多亿元,1998年为 450多亿元,1999年为 1000多亿元,2000 年为 2000多亿元,到 2004年,个人账户空账规模累计近 6000亿元。1998年, 全国 21 个省级地区养老保险收不抵支;1999 年,当年收不抵支的地区扩大至 11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测算与分析 3 25个。 2.逐步在全国做实个人账户 2000 年,我国开始试行对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进行分别管理,社 会统筹不足部分由财政补贴。2001年东三省试点做实个人账户,现在已经有 11 省市成为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并有向全国实施之势。随着个人账户的逐步做实, 一笔庞大的资金正在形成。仅在东三省,2005年底,做实个人账户资金达 265.9 亿元。2006 年底,11 个试点省个人账户做实资金达 485 亿元。2007 年末,达 786亿元。 3.保值增值形势严峻,投资渠道窄 个人账户做实后,便会积累一大笔巨额基金,基金若没有投资收益率,便 将受到通货膨胀的馋蚀,基金的价值会下降,贬值。在 2007年 CPI 高企的时候, 有人形象地打了个比喻:如果任由这种贬值状态持续下去,一个参保人二三十 岁时勒紧腰带把“买鸡的钱”拿去交保费,到他 60岁退休时,这笔钱可能变得 “不够买酱油”了。在 2005 年之前,执行的都是 1997 年国务院发的《关于建 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中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 额,除预留相当于 2 个月的支付费用外,应全部购买债券和存入专户,严格禁 止投入其他金融和经营性事业。在实际操作中,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是参考 银行同期存款等因素确定。按照规定,可参与的投资渠道单一,都是低风险的 项目,这些低风险的项目虽然保证了基金的安全,但带来的只是十分低微的投 资收益率,令基金受通胀的吞食,这也令基金面临更大的风险??贬值危险。 可见,目前的管理模式是不可能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无法避免通货膨胀对基 金的侵蚀,希望通过投资收益来解决基金的收支平衡的目标更是遥不可及。在 2005年国务院发的《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中提出了制 定投资运营办法,实现保值增值。从此打破了原来的枷锁,按劳社部发[2005]27 号文件规定,在做实个人账户中,中央财政补助部分可由省级政府委托全国 社 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并承诺一定的收益率;中央财政补助之外的个人账 户基金由地方管理。截至 2006年,天津、山西、河南、新疆、吉林、黑龙江、 山东、湖南和湖北 9 省市的个人账户基金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运营,迈出 3 刘俊霞,论养老社会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的风险及策略,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12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测算与分析 了投资运营的第一步。 4.平均余命的提高影响着个人账户的纵向平衡 个人账户自身在维持收支平衡面临非常大的挑战。下述几个因素明显地影 响到个人账户的收支平衡。首先,制度的设计??个人账户退休金的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月养老金的计发标准从 1997 年 26 号文规定的个人账户储存总额除以 120的一刀切模式,发展到2005年38号文规定的按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 数,其中计发月数是根据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 等因素确定(见表2-1)。可以说,新的办法理更加科学和合理,激励作用更强。 从表中可以看出,计发月数的发放极限绝大部分比当前的人均寿命要短。 表2-1: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退休年龄 计发月数 退休年龄 计发月数 退休年龄 计发月数 45 216 54 175 63 117 46 212 55 170 64 109 47 208 56 164 65 101 48 204 57 158 66 93 49 199 58 152 67 84 50 195 59 145 68 75 51 190 60 139 69 65 52 185 61 132 70 56 53 180 62 125 资料来源: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 号) 就目前法定退休年龄看,50岁退休的计发极限到是66.25岁,60岁退休的 即是 71.58岁,这远低于各自年龄的预期寿命,甚至低于我国目前平均寿命 73 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医疗、科技水平的不 断向前发展,人会越来越长寿,个人账户的支付跟长寿的矛盾会更加突出,支 付压力不断加剧。 其次,养老金调整加大个人账户的支付压力。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经济 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持和提高退休人员生活水准是内在的必要要求。2005年 国 13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测算与分析 务院发的《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中提出建立养老金正 常调整机制。由于退休月养老金 领取是退休时核定的,往后的待遇调整,会进 一点缩短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支付年限值。 本文研究着重点之一是希望通过计算,测算出个人账户维持纵向平衡的投 资收益率。此外,个人账户在管理成本,基金安全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的问题。14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测算与分析 第3章 模型的构建与参数设定 3.1前提假设 1.测算对象为现行政策下(以 2005 年国务院发 38 号文政策实施后)新加 入养老保险计划的参保人。由于目前旧政策的影响依然存在,以现行政策作为 测算依据,测算出的替代率与实际水平有一定的差异,但数量上的差异,并不 会影响基本结论的有效性。 2.假设参保人存活到该岁职工的预期寿命,参保期间连续缴费。选取存活 到预期寿命的个体,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能较为客观地反映现行政策下精算平 衡费率和替代率水平的一般趋势;缴费是否间断,只影响缴费年限和基金累积 等参数,不影响模型测算的准确性和基本研究结论。 3.参保期间按年缴纳养老保险费,退休后按年领取基本养老金。实际操作 中,缴费和领取养老金一般是按月进行,按年缴费和领取基本养老金是按月 缴 费的累积额,不影响计算结果。另外,根据精算模型的一般思路,假设按年缴 费在每年期末进行,按年领取基本养老金在每年期初进行。 4.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费不从基金中提取。 3.2模型介绍 个人账户遵循的是完全积累制的模式。测算个人账户的基金平衡,基本思 路是参保人在职期间每年的养老保险缴费在其退休时点的终值之和与参保 人退 休后每年领取的养老金在其退休时点的现值之和相等。 3.2.1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收入模型 假设职工a岁进入养老金计划,在其退休前每年以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年 15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测算与分析 平均工资W 为缴费基数,缴费率为C,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为k,个 a 人账户记账利率为hi i为投资收益率,直到b岁退休,则: ba1 第1年末缴费到退休年初的终值: W ?C ?1 + i a ba2 第2年末缴费到退休年初的终值: W ?C ?1 + k ?1 +i a „„ ba1 第n年n b ?a末缴费到退休年初的终值: W ?C ?1 + k a 个人账户基金在退休时点上的终值之和I : n n b 1 +i ?1 +k t-a b ?t ?1 I W ?C ?1 +k ?1 +i W ?C? a a (公式1) i ?k t a 3.2.2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支出模型 假设职工退休时领取的年基本养老金为Q ,退休金每年调整比例为全市在 b 岗职工平均工资的m,d 岁死亡,存活年数e年(退休职工平均余命,e d ?b), 则: 职工退休后第1年的养老金在退休年初现值为:Q b Q 1 +k ?m b 退休后第2年的养老金在退休年初的现值为: 1 +i „„ e ?1 Q 1 +k ?m b 退休后第e ?1年的养老金在退休年初的现值为: e ?1 1 +i 个人账户基金支出的现值之和E(其中r t ?b): 1 +k ?m r 1 t ?b b +e ?1 Q 1 +k ?m b 1 +i E Q?1 +i (公式2) ? b t ?b 1 +i i ?k ?m t b 16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测算与分析 I 其中Q 12( j为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b j 3.2.3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替代率 在岗工资替代率是参保人退休后首年领取的基本养老金与退休前一年全市 Q b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可表示为:T ?100%; W b ?1 n 另,W W1 +k ,将Q 、I 、W 代入上式,可化简得: b ?1 a b b ?1 n n 1 +i1 +k T 12 ?C(公式3) n i ?k1 +kj 3.2.4个人账户累积基金可支付年限 职工在职期缴纳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可以维持退休后养老金个人账 户部分的时间,用支会年限来计算。假设所缴金额的累积储存额等于未来r时间 内所领取基本养老金的现值,其r值即个人账户储存额的支付年限,故,r值得 满足:I E 将I 、E值代入上等式,即可得出r值: ji ?k ?mln 1 121 +i? r (公式4) 1 +k ?m? ln? 1 +i? 3.3模型应用 3.3.1参数设定 假设参保人员从2006年7月后开始进入养老保险制度,进入制度的年龄分 别设定为20岁、25岁、30岁、35岁、40岁、45岁。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职 工60岁,女职工50岁。由于广东省政府发的96号文《关于贯彻国务院完善企 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决定的通知》中规定2006年7月参保养老保险的昀低 17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测算与分析 缴费年限为15年。在假设连续缴费的情况下,缴费年限从低到高依次设为:15 年、20年、25年、30年、35年。 3.3.2工资增长率 根据国家统计局核算司的预测可知,2006-2030年我国经济平均年增长率为 4 6.5% ,考虑到社会居民生活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相关性,以及广东省经济 发展水平高于全国水平的特点,本文设定广东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预测 值为7%,另参考2000年到2007年广东省工资增长率平均达到8-9%,因此,相 信7%的工资增长率在未来三十多年里是可以实现的。 3.3.3个人账户记账利率 由于目前个人账户基金还没有用于投资运营,在这设定投资收益率等于记 账利率。根据劳动部1997年116号文关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 行办法》的通知中说明,记账利率暂由各省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参考银行同期 存款利率等因素确定。因此,根据中国人民银行1996年以来的各年一年期定期 存款率见表3-1,设定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为3.36%。 表3-1:1996?1998年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平均值 利率(%) 9.18 5.67 4.59 2.25 2.25 2.25 1.98 1.98 2.25 2.25 2.52 3.47 3.06 3.36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建设银行网站-人民银行历次存款利息调整对照表整理所得 3.3.4养老金调整率 根据劳动部1997年116号文关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行办 法》的通知中的规定“职工退休以后年度调整增加的养老金,按职工退休时个 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各占基本养老金的比例,分别从个人账户储存余额 和社会统筹基金中列支”。换言之,个人账户需承担养老金调整的部分支出。关 于养老调整的规定,广东省根据粤府发的96号文《关于贯彻国务院完善企业职 4 李彩燕,企业年金筹资与支付水平精算分析预测,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18基
/
本文档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测算与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