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古代中国有发达的农业

古代中国有发达的农业

2018-04-12 20页 doc 38KB 32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9658

暂无简介

举报
古代中国有发达的农业古代中国有发达的农业 古代中国有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它们为中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 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 芽。但由于种种原因,传统的经济结构没有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一、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线索及其特点 西周晚期出现铁器;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标志 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 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唐朝发明了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从秦汉到隋唐,农业生产 工具与技术不断发展,后期停滞。 ...
古代中国有发达的农业
古代中国有发达的农业 古代中国有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它们为中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 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 芽。但由于种种原因,传统的经济结构没有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一、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线索及其特点 西周晚期出现铁器;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标志 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 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唐朝发明了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从秦汉到隋唐,农业生产 工具与技术不断发展,后期停滞。 “五谷”在商周时期已经 种植。明代引进了玉米和蕃薯。清代前期种植经济作物已很普遍。唐代以前,农产品商品化 趋势并不明显。唐朝时期茶叶已成为普遍的饮料,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这是农产品 商品化的开始。元朝时,棉花种植遍及南方,明代已推向江北。明清时期,棉花、蚕桑、茶 叶、烟草、花卉、油料、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都扩大了,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农业商品化直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春秋时期芍陂的修筑,连接了淮水和长江流域的运河;战国时期修郑国渠和都江堰;秦朝筑灵渠沟通湘水和漓水;隋唐时期开凿大运河; 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的水利超过六朝的总和;北宋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 水利法,兴修水利一万多处。水利工程建设,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关 系到交通运输和商业的发展。 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重视农业,自秦汉至唐朝,耕地面积呈不断扩大趋势。东晋南朝时,三吴地区最发达,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是 重要产量区。隋唐时江南的土地资源进一步被利用,适于种植高产稻的圩田很普遍,开垦山 地的现象也很多。明清时连不适宜生长稻麦的贫瘠沙洼地也被利用起来。耕地面积的不断扩 展,使粮食总产量大幅增加,养活了众多人口。 西周的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也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春秋时期井田制逐渐瓦解,被封建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代替。曹操实 施流民与土地相结合的屯田制,促进了北方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隋 唐时继续沿用,唐中期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被破坏。屯田制和均田制都是封建社会的土地 国有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了国家兵役、徭役的征发和国家的财政收入。 封建土地私有制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即国有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 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国实施“初税亩”,实质是承认土地私有,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汉代实行编户,加强了百姓的管 理。隋唐实行租庸调制,规定纳绢代役,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也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唐中期的两税法,按照土地和资产交税,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明朝张居 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分摊 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纳银代役的规定,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 关系的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 芽的成长。清朝实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废除了人头 税,国家对农民的控制进一步松弛。 二、古代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线索及其特点 :商朝时有了青铜铸造技术,春秋战国时期发明了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北 魏相州以制造军刀著称。魏晋南北朝时期,百炼钢技术已相当成熟,又发明了把生铁和熟铁 合炼成钢的灌钢法。唐朝的铸造业已普遍采用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 丝绸之路大量丝绸遗物的出土说明汉代丝织业的成就。曹魏的纺织业中心襄 邑、洛阳设专门的织造机构。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缫丝质量很高。蜀锦行销吴、魏。唐代 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各地;有绫锦十几类,吸收了波斯风格。明清时期丝织业空前发展,苏州 和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商周时期原始瓷器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 盛产青瓷,器皿形制美观,北方创制出白瓷。隋唐时,瓷窑分布于中原和江南许多地区,著 名的唐三彩和青瓷中的秘色瓷在唐朝出现。 隋唐时期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能造当时 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明朝郑和的船队反映了明朝高超的造船技术。此外,我国的造纸技术、 制漆技术、制盐技术等也非常精湛。 。 从战国时期开始,手工行业不断增加。它们有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新行业,有的则 是由某个行业演变分化成的新的部门。如,在纺织业中,先有丝织业,后有棉纺织业;其后 棉纺织业又分为轧花、纺纱、织布、印染等部门。在矿冶铸造工业方面,也日益分化成为采 矿、冶炼、铸造等工业部门。手工行业的创立或发展,往往会带动其他有关行业的创立或发 展。例如中国冶铁工业的兴起,使农具制造和兵器制造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 。 制陶和丝麻纺织业几乎遍布全国,制瓷业分布于中原和江南各地,煤的产地很多,而且 生产规模巨大。从经营的方式来说,由家庭手工业到作坊工业,再到工场手工业。在明代中 叶以后,出现了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在矿冶业、纺织业、制瓷业等部门,在江南地区的 工业生产中,某些手工业工场具有比较复杂的生产设备,吸收了大量的雇佣劳动者。他们生 产出来的商品数量很大。明朝中后期,广东佛山冶铁业,一天出铁六七千斤。 三、古代商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线索及其特点 商朝以贝作为货币,商朝的都城已经成为繁荣的商业都市;战国时期,各地土特产在中 原市场上相互交流,中原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封建城市成为繁荣的商业中心。隋朝仍用五铢 钱,唐高祖时废五铢钱,统一使用开元通宝;城市经济发达,管理严格、规范,市内有兼营 旅店、货栈、交易场所的邸店和专营货币的存放、借贷的柜坊,市场的买卖有严格的时间和 地点限制,唐中期以后出现了夜市;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大量农产品、手工业产 品投放市场;区域间的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 念也逐渐发生变化。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城市不多,一般以都城为主。隋唐两朝,长安和洛阳是全国 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唐还出现了以扬州和成都为中心的长江流域的 商业都市。明朝时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江 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运到中亚,再转运到西亚和欧洲,开辟了中西贸易的 新纪元。唐朝陆路边境贸易和海外贸易都得到发展。唐朝和亚洲各国都有直接贸易往来,同 朝鲜、日本、印度等国海上贸易相当频繁。中西贸易继续发展,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 远销中亚、非洲和欧洲国家。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兴盛。明朝前期郑和七次下西洋,与亚非3 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贸易,最远到达东非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从明朝中后期起,由 于倭寇入侵,我国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多次下令禁止海外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地同外国通商, 阻碍了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妨碍了对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吸收。 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其缓慢发展 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在江南一些丝织业发达的 城市如苏州等,在丝织行业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清朝时有了缓慢发展,范围扩 大,部门增多,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它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整个生产始终未能进入工 场手工业阶段,其力量远不足以分解封建生产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 产生说明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对反封建 的民主思想的产生有重要的意义。 五、边疆地区开发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秦始皇修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便利了中原和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丝绸 之路使中原先进的丝织技术和冶铁技术传到西域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开发了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隋唐时期,统治者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 经济交流,封建的生产方式开始向边疆地区扩展,辽宋夏金元时期进一步扩展。特别是元明 清三朝的统一,使边疆地区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的开发出现了一次高潮,使得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 济重心南移打下了基础。唐朝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五代时期全国的经济重 心继续南移日益成为全国经济先进地区,而且人口数量超过北方。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 由北方移到了南方,形成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的格局,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 的经济重心。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北方战祸频繁、社会动荡,而南方地 区相对安定;?由于战祸,北方劳动人民大量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 产技术;?在此阶段,南方政权统治者大多比较重视经济发展,采取了很多有利于经济发展 的措施;?都城南迁,政治重心南移,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的经济发展;?南方自然 环境较北方优越,更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同时南方的海外贸易也较优于北方。 六、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崛起;商鞅变法,奖励耕战,实施了一系列重农抑商政策。中唐以 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 地位得以提高。明清时期,朝廷昧于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大势,固守农本思想,严格限制商 人活动,重征商税,严厉控制民间对外贸易,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其实质是封建国家利 用政治手段使小农经济不致全面崩溃,保持自然经济结构,维护封建生产关系,阻止、延缓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封建社会末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曾出现了黄宗羲 的“工商皆本”的思想。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中国出现了“重商”和“商战”的观念。 中国的海外贸易历史悠久,唐宋以来已有很大的发展。明代初期,仍欢迎海外各国来华 进行官方贸易。明朝中期,朝廷误以为倭患起自海外贸易,开始实行海禁政策。清初,朝廷 多次颁布禁海令,对外国采取“非系贡献,概不准贸易”的态度。康熙帝时曾一度开海禁, 但由于西方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非法活动猖獗,清政府只留广州一处海关通商,并规定由政 府特许的“公行”统一管理对外贸易一切事务。实质上清政府仍然实行闭关政策。 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实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主要出于政治原因。这种政策虽然 有防范西方殖民主义入侵的自卫作用,但更主要的是要防范人民反抗,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闭关锁国,丢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导致了对外贸易的逆转,丧失了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和 手工业技术进步的外部动力。同时,由于长期与世隔绝,使中国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不 能同外国进行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交流,落在了世界潮流的后面。这是中国由先进变为落 后的历史转折点。 规律性知识拓展 ?生产关系的调整,使经济政策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 性,因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的 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科学知识的积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各民 族各地区和中外之间经济文化技术的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劳动人民 的辛勤劳动。 农业发展的表现,一般要从农具改进与农作物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耕作技术的进步、 垦田面积的增加、粮食产量的提高、政府收入增多、国家人口增殖等方面加以对照。手工业 的重要部门主要包括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造船业、造纸业。每一部门的发展包括产地、 规模、技术水平、产品数量与质量、产品销路等方面。商业贸易现象包括商品经济的发展、 货币的变迁、城市的发展、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等方面。 农业是基础,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物质保证,因为有了足够的粮食才能使 更多的人从事手工业生产,才能够为手工业生产提供原料,才能够提高对手工业产品的要求。 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又进一步刺激人们对商品的需求。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市场提供充 足的商品,市场适应了交换的需求而出现,货币则在商品的频繁交易中以一般等价物的身份 出现。市场和货币的出现,有利于商业的繁荣与发展,也方便了农业和手工业产品的交流, 更进一步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 可以两税法为标志;?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征税时间 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可以两税法为标志;?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 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随 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 考点回顾与展望 城市的发展水平可以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回答12~15。(2004年全 国文科综合?卷) 12、下列关于唐长安城的表述,正确的是 ?宫殿宏伟,街道整齐 ?注重城市绿化,建有排水设施 ?突破“坊” “市”界限,商业活动没有区域限制 ?是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A.??? B.??? C.??? D.??? 13、宋朝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当时哪一城市的繁华景象 A.苏州 B.东京 C.泉州 D.临安 14、呼和浩特城建成于明朝时期,这座城市的修建 A.适应了明王朝对蒙古作战的需要 B.加强了蒙古地区与内地的贸易往来 C.密切了满蒙关系 D.表明蒙古放弃了游牧生活方式 15、下列关于近代上海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近代第一个租界建于上海 B.洋务运动中近代军事工业最早创建于上海 C.洋务派创办第一个民用企业是在上海 D.是19世纪中国无产阶级人数最多的城市 以城市史为主题,考察了唐长安城、宋东京城、明呼和浩特城和近代上海城的历史发展状 况,揭示了城市的发展水平与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历史现象。 12、D :北宋时大城市的商业活动已突破坊和市的界限,而且营业时间也不受限制,而这 些在唐朝时是有严格规定的,排除含?的选项即可得出答案。 13、D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识记重要历史知识的能力。《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东京 (当时的都城,即今天的河南开封)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14、B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14世纪末,蒙古分裂为鞑靼和瓦剌等部,瓦剌与明朝交恶。鞑靼强盛后,俺答汗主动与明朝和好,修建的呼和浩特城很快 成为蒙古地区与内地贸易的商业城市。 15、B 本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重要历史知识和分析、比较历史问 题的能力。洋务运动中第一个近代军事工业是安庆内军械所,它在安徽,不在上海。洋务派 创办的第一个民用工业是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租界是当时英国驻上海第 一任领事故意曲解《虎门条约》的内容而变相攫取的。19世纪中国无产阶级人数虽不多,但比较集中,尤以上海居多。 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包括经济制度(土地制度、赋税制度)和经济政策、经济发展状况 (生产工具的改革和生产技术的提高、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概况、重大水利工程)、经 济活动的影响等基本内容,经济史是前几年复习应考的一大重点和热点,在中占比较大, 各种题型均涉及。新版教材中把往年考试比例较多的《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和《辽、宋、 夏、金、元经济的发展与对外经济交流》作为阅读部分,只要求掌握夏商周、魏晋南北朝、 隋唐和明清四个时期的经济发展内容,近两年,纯古代经济题比例有所下降,选择题以小专 题为主,并且和近代史知识相结合,大题中趋向于考查经济与政治、民族关系及对外关系的 联系,所以,2005年高考复习中仍不可忽视,考生既要掌握经济史的基础知识,还要运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来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尤其是分析经济与 政治、民族及外交的关系。 热点考题精练 货币、市场在商业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此回答1~7题。 1、商朝时的货币是 A 、珠玉 B、贝 C、铜钱 D、黄金 2、战国时期,东南西北的特产都可以在中原地区买到,这一史实反映出的本质是 A 、中国物产丰富 B 、中原人民富足 C、交通发达 D、统一的市场形成 3、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的是 A、 唐高祖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4、唐朝城市的市场中“柜坊”的职能是 A 、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 B 、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 C 、管理市场的物价和税收 D 、负责皇家货物的采购 5、下列关于唐朝市场的表述,准确的是 ?政府对城市的市场进行严格管理 ?“草市迎江货”反映了长江沿岸城市的繁荣 ?市场金融服务领先欧洲 ?繁华的夜市是唐前期中原城市的一大特点 A 、?? B、?? C、?? D、?? 6、明朝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这说明 A 、封建经济走向衰落 B 、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 C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7、明清时期商业空前繁荣的表现有 ?国内市场扩大 ?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 ?产品大量投放市场 ?出现众多商贸城市 A 、???? B、?? C、??? D、??? 赋税是中国古代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据此回答8~13题。 8、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实质都是 A 、建立地主阶级专政 B 、发展封建经济 C、消灭奴隶制残余 D 、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9、汉代实行编户制度的重要目的是 A 、控制人口增长 B 、组织丁男练兵 C 、作为征收赋税的依据 D 、维持地方的治安 10、“更赋”是指 A、田租 B 、人口税 C、代役税 D 、兵役税 11、王安石变法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A、方田均税法 B、市易法 C、青苗法 D、农田水利法 12、两税法、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制度的相似之处在于 A、都征收银两 B、都因遭到大地主、大官僚反对而停止 C、征税标准不以人丁为主 D、都加强了对土地和财产数量的征税 13、上述三种赋税制度的演变反映出封建生产关系的趋势是 A、由征收实物税转变为征收货币税 B、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 C、由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演变为按田亩征税 D、阶级矛盾尖锐,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兴修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据此回答14~15题。 14、春秋战国时期位于淮河流域的重要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 B、都江堰 C、芍陂 D、西门豹渠 15、隋朝开通的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其中“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所指的是 A 、通济渠 B 、永济渠 C 、邗沟 D 、郑国渠” 明朝中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而近代前期的民族工业也是在曲折中发展。据 此回答16~20题。 16、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农业生产的发展 ?手工业水平的提高 ?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海外贸易不断扩大 A、??? B、???? C、??? D、??? 17、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的表现是 A、由简单协作生产到手工工场普遍建立 B、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分工更细、部门增多 C、由手工业领域发展到商业领域 D、整个手工业生产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18、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局限性是 A、发展缓慢 B、不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C、雇佣工人受剥削沉重 D、从全国看未占主导地位 19、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 A 、农业生产力的进步 B、 封建生产关系的调整 C、 商品经济的拉动 D、对外贸易的刺激 20、明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始终处于“萌芽”状态,是指它 ?始终未能出现劳动力和货币商品化 ?力量远不足瓦解封建生产方式 ?总体上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长期不能改变其自然经济的性质 A、 ??? B、 ??? C、 ?? D、 ???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佛山俗善鼓铸,其为锅,„„以轻仗敲之如木者良。良以质坚。„„以其薄而 光滑,熔炼既精,工法又熟也。 ——摘自屈大钧《广东新语》 材料二:(雍正九年十二月)广东布政使杨永斌奏:定例,铁器不许出境货卖,而洋船 私带,禁止尤严。粤所产铁锅,每连(五或三口为一连)约重二十斤。查雍正七、八、九年, 夷船出口,每船所带铁锅,少者自一百连、二、三百连不等,多着至五百连,并有一千连者。 计算每年出洋之锅约一、二万斤,诚有关系。应请照废铁之例,一体严禁。„„嗣后令海关 监督详家稽查。„„ 得旨:„„杨永斌所奏甚是,嗣后稽查禁止及官员处分、商人船户治罪之处,悉照所 请行。粤东既行查禁,则它省洋船出口之处,亦当一体遵行,永著为例。 ——摘自《清世宗宪皇帝实录》 请回答: 综合上述材料,概述清朝佛山铁器生产的特点,并分析、评论清政府对铁器出口的有关 政策。 22、概括指出明朝时期东南沿海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并分析该地区城 市经济发展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23、阅读下列人口与田亩的统计材料: 年代 汉元始二年 唐天宝十四明洪武二十六清乾隆十八年清嘉庆十七 (公元2年) 年(755年) 年(1393年) (1753年) 年(1812) 人口数 5959万 5291万 6024万 10275万 36169万 田亩数 8.27亿亩 14.3亿亩 8.5亿亩 7.08亿亩 7.9亿亩 人均田亩数 13.8亩 27亩 14亩 6.89亩 2.19亩 请回答: (1)概述中国古代人口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 (2)你认为乾隆十八年有关土地面积的统计数字是否符合实际?请说明理由? (3)清初人口的增长,带来了怎样的社会问题?时人采取了哪些相适应的生产措施?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A B B A D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B C B C B D B C 21、特点:生产规模大,产量高,技艺高超,产品质量精良,国内外市场有广泛需求。 评论分析:首先,这件事反映出清朝封建统治者实行闭关政策和限制工商业的发展,阻 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阻碍了商品经济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次,使中国的传统手 工业失去广阔的海外市场,同时也使手工业长期与世界市场处于隔绝状态,影响了手工业技 术的发展与进步,从而造成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其它言之有理也可) 22、特点:(1)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专业的生产区域,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2)手工业兴旺,出现了地区和行业的分工,商品经济活跃; (3)城市数量增多,大多分布在运河、长江沿岸和东南沿海地区;(4)城市工商业各具特色。 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使我国这些地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冲击了这些地区的 封建生产方式和自然经济,使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对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都有重要 的意义。(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23、(1)趋势:从汉朝到明朝,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清朝时人口猛增。原因:除人口 自然增长因素外,最主要的因素是由于清初废除了汉唐以来长期存在的人头税,消除了长期 以来隐瞒人口的现象。 (2)不符合。乾隆时期我国疆域辽阔,政局稳定,其耕地面积应该超过明朝,至少相 仿。原因可能是实施地丁银制度后,为逃避田租,隐瞒土地现象比较普遍。 (3)人均土地面积少,全国耕地紧缺。为解决人口和土地的矛盾,农业进一步精耕细 作,实行谷物的多熟种植。北方地区两年三熟,南方地区一年两熟或三熟。推广种植国外引 进的高产农作物。
/
本文档为【古代中国有发达的农业】,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