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小麦病毒病

2017-12-01 11页 doc 50KB 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2974

暂无简介

举报
小麦病毒病小麦病毒病 Wheat Viral Diseases 病毒病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类重要病害,近年来有逐年加重趋势。国外报道的能够侵染小 麦的病毒达数十种之多,我国已发现的小麦病毒病也有10多种,发生普遍的是黄矮病、丛 矮病、土传花叶病、黄花叶病、梭条花叶病和条纹花叶病等。小麦病毒病在某些年份特定地 块的发生可能不是太明显,但一旦遇到适宜的条件,病毒病会严重发生,并造成巨大的损失。 在此主要介绍黄矮病、丛矮病和小麦土传花叶病。 Wheat yellow dwarf 小麦黄矮病也叫“黄叶病”、“嵌边黄”,国际上叫大麦黄矮病(B...
小麦病毒病
小麦病毒病 Wheat Viral Diseases 病毒病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类重要病害,近年来有逐年加重趋势。国外报道的能够侵染小 麦的病毒达数十种之多,我国已发现的小麦病毒病也有10多种,发生普遍的是黄矮病、丛 矮病、土传花叶病、黄花叶病、梭条花叶病和条纹花叶病等。小麦病毒病在某些年份特定地 块的发生可能不是太明显,但一旦遇到适宜的条件,病毒病会严重发生,并造成巨大的损失。 在此主要介绍黄矮病、丛矮病和小麦土传花叶病。 Wheat yellow dwarf 小麦黄矮病也叫“黄叶病”、“嵌边黄”,国际上叫大麦黄矮病(Barley yellow dwarf disease)。1950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大麦上首先发现。我国于1960年在陕西、甘肃的小麦上发现,目前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华中、西南及华东等冬麦区、春麦区及冬 春麦混种区。从1966年到1984年曾先后有6次大的流行。受害小麦,一般减产5%~10%左右,严重的可达40%以上,个别地块可造成绝产。 秋苗期和春季返青后均可发病。典型症状是新叶从叶尖开始发黄,植株变矮。叶片颜色 为金黄色到鲜黄色,黄化部分约占全叶的1/3~1/2。秋苗期感病的植株矮化明显,分蘖减少, 一般不能安全越冬。即使能越冬存活,一般也不能抽穗。穗期感病的植株一般只旗叶发黄, 呈鲜黄色,植株矮化不明显,能抽穗,千粒重减低。 由黄症病毒属(Luteovirus)中的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引起。病毒粒体为等轴对称的正二十面体,直径26~30nm。病毒致死温度为70?,稀释限点为1:1000,BYDV主要侵染小麦、大麦等禾本科作物及野燕麦、鹅冠草等100多种禾本科杂草。BYDV不能由土壤、病株种子、汁液等传播,只能由蚜虫传播。主要传毒蚜虫有: 麦二叉蚜、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麦无网长管蚜及玉米蚜等。一头麦二叉蚜在病叶上吸食 30min即能获得病毒。一头带毒的麦二叉蚜在健苗上吸食5~10min即能使健苗感病。一般获 毒后的3~8d内传毒机率较高,以后逐渐减弱,约传毒20d左右。不同种类的蚜虫传播BYDV的能力不同。根据蚜虫传毒能力的差异,已明确我国BYDV有GPV、GAV、PAGV、RMV等株系,其中GPV株系为我国特有的株系类型,也是造成我国小麦黄矮病流行危害的主要 株系。 此病的侵染循环在冬麦区和冬春麦混种区是有差异的。冬麦区5月中下旬,各地小麦渐进入黄熟期,麦蚜因植株老化,营养不良,产生大量有翅蚜向越夏寄主(次生麦苗、野燕麦、 虎尾草等)迁移,在越夏寄主上取食、繁殖和传播病毒。秋季小麦出苗后,麦蚜又迁回麦地, 特别是田边的小麦上取食、繁殖和传播病毒,并以有翅成蚜、无翅成若蚜在麦苗基部越冬, 有些地区也产卵越冬。冬前感病的小麦是第二年早春的发病中心。 冬、春麦混种区如甘肃河西走廊一带,5月上旬,麦蚜逐渐产生有翅蚜,向春小麦、大 麦、玉米、糜子、高粱及禾本科杂草上迁移。晚熟春麦、糜子和自生麦苗是麦蚜和BYDV的主要越夏场所。9月下旬,冬小麦出苗后,麦蚜又迁回麦田,在冬小麦上产卵越冬,BYDV也随之传到冬小麦麦苗上,并在小麦根部和分蘖节里越冬。 小麦黄矮病在田间的发病规律一般是早播重,适期迟播轻(冬麦);点播稀植重,条播 密植轻;阳坡地重,阴坡地轻;旱地重,水浇地轻;路边地头重,精耕细作,小麦长势好的 轻;缺肥、缺水、盐碱瘠薄地重。上述发病轻重的差异,主要是由麦蚜虫口密度所决定的, 与气候因素、耕作栽培条件和毒源等也有一定关系。在16~20?下,病毒的潜育期为15~20d。温度降低,潜育期延长。25?以上逐渐潜隐,30?以上不易显症。上一年10月平均气温和降雨量及当年1、2两个月的平均气温与麦蚜及小麦黄矮病发生程度有密切关系。温度和雨 量影响蚜虫尤其是麦二叉蚜的发生早晚和数量,间接影响黄矮病发生早晚和程度。如头年 10月的平均气温高,降雨量小,当年1、2月的平均气温高,则对麦蚜取食繁殖、传播病毒、 安全越冬及早春提早活动等均较有利,这样就容易导致麦蚜与小麦黄矮病的大发生和流行。 小麦在拔节孕穗期遇低温,倒春寒,生长发育爱影响,抗、耐病性减弱,也容易发生黄矮病。 防治策略应以鉴定、选育抗(耐)病丰产良种为主,从治蚜防病入手,改进栽培技术, 以达到防病增产的目的。 1 选用抗病丰产品种 小麦品种之间抗病性的差异比较明显,尤其是耐病性较强的品种 较多,应注意选用。 2 栽培防病 重病区应着重改造麦田蚜虫的适生环境,清除田间杂草,减少毒源寄主。 增施有机肥,扩大水浇面积,创造不利于蚜虫繁殖,而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以 减轻危害。适期播种,避免早播。 3 药剂治蚜防病 药剂拌种:75%甲拌灵(3911)按种子量的0.3%进行拌种,堆闷3~5h播种。 药剂喷雾:秋苗期喷雾重点防治未拌种的早播麦田,春季喷雾重点防治发病中心麦 田及蚜虫早发麦田,可喷施40%氧化乐果。 Wheat rosette stunt 小麦丛矮病在有些地区也称“芦渣病”、“小蘖病”,在我国分布较广。20世纪60年代曾在我国西北、河北和山东等省的部分地区流行。小麦感病越早,产量损失越大。轻病田减 产10%~20%,重病田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此病的典型症状是上部叶片有黄绿相间的条纹,分蘖显著增多,植株矮缩,形成明显的 丛矮状。秋苗期感病,在新生叶上有黄白色断续的虚线条,以后发展成为不均匀的黄绿条纹, 分蘖明显增多。冬前感病的植株大部分不能越冬而死亡,轻病株返青后分蘖继续增多,表现 细弱,叶部仍有明显黄绿相间的条纹,病株严重矮化,一般不能拔节抽穗或早期枯死。拔节 以后感病的植株只上部叶片显条纹,能抽穗,但穗很小,籽粒秕,千粒重下降。 病原为北方禾谷花叶病毒(Northern cereal mosaic virus,NCMV)。弹状病毒,大小为 50~54nm×320~400nm;病毒由核衣壳及外膜组成。病毒颗粒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内,稀释限 点为1:10~100,体外存活期2~3天。病毒可危害小麦、大麦、黑麦、粟(谷子)、燕麦、高 粱及狗尾草、画眉草、马唐等24属65种作物及杂草。 小麦丛矮病毒不经土壤、汁液及种子传播。灰飞虱是主要的传毒介体。 冬麦区灰飞虱秋季从病毒的越夏寄主上大量迁入麦田危害,造成早播麦田秋苗发病的高 峰。越冬代若虫主要在麦田、杂草上及其根际土缝中越冬。丛矮病毒也随之在越冬寄主和灰 飞虱体内渡过冬季,成为第二年的毒源。春季随气温的升高,秋季感病晚的植株陆续显病, 形成早春病情的一次小峰。此时越冬代灰飞虱也逐渐发育并继续危害小麦、大麦,传播病毒, 造成病情的高峰。第一代灰飞虱主要在麦田生活,待小麦、大麦进入黄熟阶段,第一代成虫 迁出麦田,到水稻秧田、杂草等禾本科植物上生活。夏季灰飞虱世代重叠,在生长茂盛的秋 作物田间杂草上或荫蔽的水沟边杂草丛中越夏。自生麦苗、谷子、狗尾草、画眉草等是病毒 的主要越夏寄主,小麦、大麦等是病毒的主要越冬寄主。 凡对介体昆虫繁殖和保存病毒有利的种植、栽培管理措施及气象条件,对小麦丛矮 病的发生也有利。病害多发生在地头地边或靠近沟渠、及晚秋作物等,主要是这些地方杂草 丛生,易于灰飞虱栖息,有些杂草又是病毒的寄主。间作套种的麦田发病重,精细耕翻的麦 田发病轻。秋作物收获后不耕地,田间杂草多,或者直接在秋作物行间套种小麦,这样的地 块飞虱数量大,小麦出苗后受其取食和传毒,发病往往很重。早播麦田发病重,适期播种的 发病轻。早播麦田出苗早,正是越冬前虫害集中活动危害期,感病机会多,同时温度高,有 利于病毒增殖、积累,发病重而且毒源充足,这种情况下冬前发病重,冬后发病也重。临近 灰飞虱栖息场所的麦田病重。夏秋多雨、冬暖春寒的年份病重。夏秋多雨年份,气候潮湿, 杂草大量滋生,有利于飞虱繁殖越夏;冬暖春寒有利于飞虱越冬,不利于麦苗的生长发育, 降低抗病力。 防治策略应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药剂治虫为辅的综合控制策略。 1.农业防治 合理安排种植制度,尽量避免棉麦间套作。所有大秋作物收获后及时耕翻 灭茬,解决杂草虫害问题。秋播前及时清除麦田周边的杂草。适期播种,避免早播。 2.药剂治虫防病 关键抓苗前苗后治虫。 药剂拌种:75%甲拌灵(3911)150g,或40%氧化乐果150g,加水3~4kg,喷拌麦种50kg,堆闷3~5h即可播种。 喷雾治虫:播种后、出苗前喷药1次,重点是麦田四周5m的杂草及向麦田内5m的麦苗和杂草。返青期,重点 喷洒靠近路边、沟边、场边、村边的麦田,以阻止和消灭侵入麦田的飞虱。小麦出苗后和返 青至孕穗期普遍喷药防治控制田间传播。可用药剂有:40%氧化乐果、35%亚胺硫磷等。 Wheat soil-borne mosaic 小麦土传花叶病是一类病害的总称,包括土传花叶病、黄花叶病和梭条斑花叶病,在世 界主要产麦国如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意大利、日本、埃及等国均有分布。我国分 布也比较广泛,以河南、山东、四川等省受害较重。山东省常年发病面积达2万公顷,发病田块减产30%~70%。除危害小麦外,此病还可以危害大麦、黑麦等作物。 小麦土传花叶病一般在秋苗上不表现症状或症状不明显,春季植株返青后逐渐显症。受 害植株心叶上产生褪绿斑块或不规则的黄色短条斑,返青后叶片上形成黄色斑块,拔节后下 部叶片多变黄枯死,中部叶片上产生大量黄色斑驳或条纹。病田植株发黄,似缺肥状。病株 常矮化,分蘖枯死,成穗少,穗小粒秕,千粒重明显下降。 小麦土传花叶病的病原有3种: 小麦土传花叶病毒(Wheat soil-borne mosaic virus,WSBMV):病毒粒体为短棒状,国外 报道粒体长度有两种类型:一种大小为110~160nm×20nm,另一种为300nm×20nm。我国则发现病毒粒体长度为50~70nm、100~160nm和250~300nm不等。病毒致死温度为60~65?, -2-3稀释限点为10~10,在干燥病叶中病毒能存活达11年之久。在感病植株细胞内,病毒可 形成结晶体状、类晶体状和不定形状内含体。此病毒只能由禾谷多黏菌传播。寄主除危害小 麦、大麦、黑麦、燕麦等禾谷类作物外,尚可侵染早雀麦、藜等杂草。 2.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病毒粒体为线状,国外报道-3。在感病植株细胞内,病毒可形成风轮状内含体。此病毒可由禾谷多黏菌传播,粒体大小有两种类型,一种为275~300nm×13~14nm,另一种为575~600nm×13~14nm。国也可汁液摩擦传播。目前发现只危害小麦。 内则报道为100~300nm×10~13nm和350~650nm×10~13nm。病毒致死温度为55~60?,稀 3.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Wheat spindle spot mosaic virus,WYMV):病毒粒体为线状,释限点为10 粒体大小为100~2000nm×13nm。病毒致死温度为50?,稀释限点不详。在感病植株细胞 内,病毒可形成风轮状内含体。病毒可由禾谷多黏菌传播,汁液摩擦也可传播。目前发现只 危害小麦。 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的自然传播介体为禾谷多黏菌(Polymyxa graminis)。另据报道,病株汁液摩擦也可传病,但是对发病影响不大。禾谷多黏菌是禾谷类植物根部表皮细胞内的一 种严格寄生菌,病毒在其休眠孢子囊越夏,秋播后随孢子囊萌发传至游动孢子,当游动孢子 侵入小麦根部表皮细胞时,病毒即进入小麦体内。多黏菌在小麦根部细胞内可发育成变形体 并产生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小麦近成熟时多黏菌在小麦根内形成休眠孢子囊,随病根残留 在土壤中存活。在干燥条件下,休眠孢子囊在土壤中可存活3年以上。土壤中的休眠孢子囊 可随耕作、流水等方式扩大危害范围。 此病的发生与土壤温度和湿度、质地、栽培条件和品种抗病性等因素有关。土壤低温高 湿有利于病害发生,5~15?是病害发生的温度范围,8~12?最适于病害发生。春季多雨低 温,地势低洼,重茬连作,土质沙壤,播种偏早等条件均会使病情加重。不同小麦品种对各 种土传花叶病毒的抗病性存在较大差异,如阿夫和泰山1号高感土传花叶病毒,博爱74-22、信阳751、繁6、陕早1号等则比较抗病;鄂恩1号、7023、郑引1号、等对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高感,而济南13号、秦麦1号、小偃6号则比较抗病。 防治策略应采用以抗病品种为主,结合栽培防病和土壤处理。 1.选育推广抗病品种 各地对品种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小麦品种中存在着丰富的抗 病资源并筛选出了一批抗病品种,在生产上使用后取得了良好的防病效果。今后在病区应进 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2.栽培防病 具体措施:a轮作倒茬。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3~5年,可明显减轻危害。b适当迟播。根据当地气候,适当晚播,避开病毒侵染的最适时期,减轻病情。c增施肥料。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发病初期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和磷肥,促进植株生长,减少危害和损失。 d田间卫生。麦收后应尽可能清除病残体,避免通过病残和耕作措施传播蔓延。 3.土壤处理 在小面积发病时,可用溴甲烷、二溴乙烷处理土壤,用量为60~90ml/m2。
/
本文档为【小麦病毒病】,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