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019-07-30 50页 doc 140KB 98阅读

用户头像

is_731942

暂无简介

举报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专题讲座 初中中国古代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教学研究 叶小兵(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第一部分对学科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一、核心内容的界定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在初中中国古代历史的教学内容中主要包括了两个大的方面:一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演进,使学生了解我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有其历史发展进程的脉络和特点,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提升爱国主义的思想和情感;二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使学生从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视野上,了解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专题讲座 初中中国古代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教学研究 叶小兵(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第一部分对学科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一、核心内容的界定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在初中中国古代历史的教学内容中主要包括了两个大的方面:一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演进,使学生了解我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有其历史发展进程的脉络和特点,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提升爱国主义的思想和情感;二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使学生从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视野上,了解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正确认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自强不息的根本保证,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这两方面的内容是交织在一起的,构成了初中中国古代史教学的核心内容。 二、在历史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无论是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上看,还是从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角度上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都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的一条主线,是中国古代史的主体内容。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自秦汉以来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一个客观存在,也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 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秦朝以后的两千年间,不断得到巩固与发展。其间虽曾经历了数次分裂又再统一的曲折过程,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大趋势总体上是向前推进的,而国家的分裂、各民族政权之间的对立,以及曾存在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等,毕竟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尤为重要的是,中国的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密切交往,团结奋斗,共同开发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中国的历史是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国的版图也是由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共同组成的。中国历史的发展证明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经济、文化的交往把中国各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创造和发展了中华文明。中国各民族相互依存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使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利益,结成了休戚与共、共同发展的紧密联系,产生了极大的凝聚力。 从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角度上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在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古代史教学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能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具体演进,掌握中国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而且能为学习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奠定基础,进而理解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努力实现国家富强而奋斗的历史进程,进一步认识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理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政策的重要性,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性。 三、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学习中国古代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能够使学生在掌握史实的基础上,进而认识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休戚与共的紧密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历史发展的继续。历史证明,只有坚持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团结,才能维护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现代中国是历史上中国的继承和发展。当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统一 的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在一切权利完全平等的基础上,自愿地联合和团结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致力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各民族间平等互助、和睦相处、共同繁荣、共同进步的崭 新 民族关系的建立,将中华民族带入了民族振兴的伟大年代。 学好这一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提高振兴中华的理想和志向,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因此,这方面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四、最新的研究与知识的更新拓展 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领域。许多年来,学者们从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视角出发,探讨与这一主题有关的诸多问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如张传玺的《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载《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1 年版)、费孝通主编的《中华民族 研究新 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年版)、黄爱萍、王俊义编的《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陈连开主编的《中国民族史纲要》(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 年版)、费孝通主编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翁独健主编的《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等。 影响较大的是已故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观点。所谓“多元”,是指中华民族不是单一的民族,而是由 56 个兄弟民族所组成的复合民族共同体;所谓“一体”,是指 56 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中国各民族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最终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从动态的角度来看,亦即从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发展趋势来看,具有多元化与一体化的特点。从静态的角度来看,亦即从中华民族文化现实状况来看,具有多样性与同一性两大特征。 在初中历史教学研究领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教学研究,也有很多成果,不少的历史教师对这一专题进行理论探讨和教学实践。这些研究主要涉及以下的问题: ( 1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 ( 2 )中国的历史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 3 )了解各少数民族在祖国历史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 ( 4 )正确认识中国历史上民族之间的战争; ( 5 )正确评价民族关系中的历史人物,等等。围绕对这些问题的探索,提出相应的有效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认识。 第二部分 核心内容的教学策略 一、课程标准的要求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11 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指出:“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认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历史责任感。” 课程标准在中国古代史课程内容的导言部分中,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通过学习,知道中国古代的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不断增强学习祖国历史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根据课标的要求,在初中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要具体展现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和历史发展趋势,充分 反映中国古代历史上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与共同发展。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历史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族人民在历史上都对国家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壮大作出过贡献。要通过对祖国历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民族遗产和民族精神,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和整体利益,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信念。因此,中国古代史的内容要体现出历史上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与共同发展,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 二、教学内容的线索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线索,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先秦时期的国家形成与发展,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融 约在公元前 21 世纪,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一些部落联盟逐渐融合成为“华夏”族,亦称“诸夏”。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的国家形成和发展的最初阶段。当时的“中国”一词,主要是指王畿地区而言,也就是指中原地区的统治中心。“中国”周边的氏族、部落等则被视为“蛮”“夷”“戎”“狄”。到春秋时,周王室衰微,诸侯国相互兼并,黄河中下游的一些诸侯国也以“中国”自居,这反映出“中国”的称呼已由周室的王畿扩大到华夏诸国。而到了战国时期,“中国”一词已泛指中原地区了。随着各地区的开发,以及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密切交往,“中国”一词则发展为通指华夏诸国所在的中原地区。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以及各地区之间的交往,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中原地区周边的很多少数民族,逐步被强大的诸侯国所并(如在今河北省北部的令支、孤竹、山戎等族为燕国所并,在今山西及河北西部的赤狄、白狄、长狄等族为晋国所并,在今山东境内的莱夷等族为齐国所并,江汉、江淮流域的淮夷等族,分别为楚、吴、越所并),这样,“中国”概念的疆域不断拓展。随着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各诸侯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产生了“定于一”的大一统思想,全国统一的条件渐趋成熟。 2. 秦的统一是中国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端 秦灭六国,统一中国,是适应了当时大一统的历史发展趋势,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古代的国家形态由此出现了重要的转折。秦朝是一个强大的统一王朝,建立后又北击匈奴,南伐百越,西征西南夷,并设置郡县,进行有效的管辖,使秦朝的疆域北起大漠,南至南海,东临东海,西达今甘肃、四川、云南一带。至此,“中国”一词已代表整个秦王朝所统治的地区。在统一王朝的治理下,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更加密切。 3. 汉朝时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继秦之后的汉朝,是促进和巩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时期。西汉时,西域都护府的设置,使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及帕米尔以西的广大西域地区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松花江至黑龙江下游地区、漠北及贝加尔湖地区、西南一带的少数民族都臣服于汉。汉朝还增设郡县,统辖四周各民族。今天中国的疆界,大多已包括在当时中原王朝及边境各族的活动地区之内。在汉朝与周边少数民族交往的过程中,汉朝之名也逐渐被其他民族用来称呼华夏族,汉族这一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由此形成。正是在汉朝时期,中国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包括众多民族在内的统一国家,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和民族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境内各民族的紧密交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陷于分裂局面,政权更迭频繁,战乱不已。但正是在这一时期,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十分活跃。边地各族与中原王朝之间保持着牢固的政治、经济联系,例如,曹魏、两晋、北魏等时期都继续保持着对西域的统治,进一步促进了西域和祖国内地的紧密联系。魏晋时期,南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先后分别在黄河流域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这些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人士合作,沿袭了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突出的事例就是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推行汉化措施。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各族人民在杂居的过程中相互交往,民族之间的隔阂渐趋消解,并呈现出民族大交融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民族心理上,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并为以后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5. 隋唐时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与巩固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国家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大趋势。而继后的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繁荣强盛的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在唐代得到空前的发展与巩固。唐朝时期,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友好而密切的关系。唐太宗统治时,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民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的君长。唐代民族交融的典型事例是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唐与吐蕃的友好关系,亦成为汉藏民族交往历史上的佳话。 6.五代十国、宋、辽、金时期中国境内各民族力量的发展 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再一次陷于分裂割据局面。这一时期虽然是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随后,赵匡胤完成了中国内部地区的统一,但国内仍有几个与北宋并存的政权,主要是契丹族建立的辽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后来,女真人建立金。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在与两宋王朝的对峙与交战中,也有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往与交流,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而结束各民族之间的分裂局面,始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7. 元明时期的再统一是顺应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的再次统一,是由蒙古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元朝完成的。在元朝的统治下,统一多民族国家比隋唐时期又再向前推进了一步。元朝在全国实行行省制度,并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政府对这些地区的管辖。如在西藏设立主管军政事务的机构,使西藏地区正式列入中原王朝的行政区划,从此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还设立了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列岛和流求,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元朝的疆域超越了汉唐时期,大体上确定了中国后来疆域的轮廓。元朝的民族成分,已包括了现今中国绝大多数的民族。尽管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的政策,但在统一王朝下的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则更加密切。 明朝建立后,继承和维护了元代开拓的统一局面。但大漠南北始终在鞑靼、瓦剌贵族的统治之下,为了防御北方民族的南扰,明朝修筑了万里长城。在长城附近的多民族聚集地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成为防御工程的同时,又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到明朝后期,后金崛起于东北,边境各族又进入分裂割据状态。 8. 清朝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的重要时期 清军入关后,进而统一全国,再次建立起一个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使全国各民族和地区完全置于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领导之下。清朝的疆域,是汉唐以来传统疆域的继承和发展,而在清朝前期,中国的历史疆域最后确定下来。当时中国的疆域, 西至葱岭,西北至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南至南海诸岛。清朝对边疆地区实行了有效的管辖和治理,如在西北设立伊犁将军并建立新疆行省,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以及设置台湾府等,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在康乾时期,西北地区曾发生民族分裂的叛乱,清朝统治者果断地发兵平定了分裂势力,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 两千多年来,中国历史上既出现过大一统的全国性王朝,也出现过地方割据的分裂政权。总体来看,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分裂割据只是支流。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一直到清王朝覆灭的 2100 年间,国家整体上基本是统一的,其时间长达 1600 余年,而分裂割据的时间有 500 余年(其间有 400 年实际上是国内民族对立和战争时期。除去这 400 年,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分裂割据时期只有 100 余年)。正是在各族人民的努力下,统一始终成为历史前进的主流;而分裂之后,往往会出现更加高度的统一,中国境内的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则更加密切。纵观中国古代的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之所以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取决于以下几个重要的因素: ( 1 )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巩固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 2 )经济上的密切联系,是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共同体的重要基础; ( 3 )悠久的文化传统和长期以来形成的共同的民族心理,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思想基础; ( 4 )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相互依存,共同进步,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社会基础。 三、教学的重点 如前所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中国古代史教学的一条主线,贯穿于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而其中的教学重点有如下: 1.从秦的统一直到清朝时期,中国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流。 2. 中国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是历史上中国境内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汉族和各少数民族都为祖国的统一和发展作出过贡献。 3. 历史上各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巩固和发展。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各民族的 相互依存、相互尊重、紧密 团结、共同奋斗对壮大中华民族的重要性。 4. 中国古代历史上涌现出很多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人物,他们的事迹永载史册。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他们作出的历史贡献,感悟他们为国家、为民族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四、教学的难点 在有关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教学中,教学的难点有历史知识方面的,也有历史认识方面的。前者主要涉及: ( 1 )如何简要地讲清一些少数民族的起源; ( 2 )准确地介绍少数民族的特点及习俗; ( 3 )如何阐释历史上民族之间的矛盾等。 后者主要的问题有: ( 1 )如何看待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 ( 2 )如何正确认识历史上民族间的战争; ( 3 )如何正确评价民族战争中的历史人物。 五、教学的指导思想 对于中国古代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这一领域的教学,是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并从历史和现实这两个角度使学生了解和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1. 课程标准提出要“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认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历史的发展证明,自秦的统一,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态开始正式确立,此后这一国家形态一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基本特征,并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中国社会也很早就形成了“多民族”和“大一统”的国家观,并且长期不断浸润着我国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一部分。中国古代国家的这一特点,对于保持国家长期的统一局面和中华民族整体性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 课程标准提出要 “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这就揭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 56 个民族。在国家的民族政策中,首要的就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也要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观念,体现国家民族政策的精神。 对于历史教师来说,要特别认识到国家问题和民族问题无小事,一定要以正确的、科学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教学,以严谨的、负责的态度来讲述历史上的国家问题和民族问题,以历史的、全面的观点来解释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关系。 六、教学的策略 (一)在教学内容的梳理与整合上,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 要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上讲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与发展。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分为不同的历史时期,每一时期都有自身的历史进程和重要的史事,但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历史的前后联系,即注意各个历史时期的联接与贯通,而不要分散地、孤立地讲述历史,以使学生通过中国古代史的学习,能够认识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中国历史的总体趋势和基本特征。例如,东汉后期出现了割据分裂的局面,而三国的鼎立使得局部统一的局面出现,这就为后来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 要重点讲述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巩固与发展的史事,将这方面的历史作为中国古代史的教学重点突出出来,诸如秦的统一、汉武帝的“大一统”、唐朝的强盛、元朝的统一、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等,以使学生了解这些重要的历史时期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上的具体表现,具体地认识到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我国古代的一些重要的历史时期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3. 要突出中国古代史上促进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史事,这既包括各族人民在历史上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如魏晋时期北方地区的民族大交融、清代西北各族人民支持清军反击分裂祖国势力的斗争等;也包括一些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如北魏孝文帝、唐太宗、康熙帝、郑成功等。 4. 要强调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交往、交流史始终贯穿于历史的进程中,即使是在民族矛盾较为突出的时期也没有中断过,因此,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依存、共同进步是民族关系史上的主流。 5. 要讲清少数民族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中国的历史不是由某一个民族缔造的,而是祖国境内所有的民族共同缔造的,包括历史上存在过而现在已经消失了的民族。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必须包括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因此,对于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少数民族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对于少数民族对中华文明的贡献等,要特别注意讲清楚。 (二)在教学的方式上,要将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结合起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师生共同探究有关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问题。教师不仅要尽可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有关这方面的史事,向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与信息(如文献材料、图像材料、影视材料等),尤其是有关少数民族历史发展的材料;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有关问题的思考与探究,组织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在知识和认识上得到提升。 第三部分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策略 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教学中,有一些概念的理解与运用、历史观念的认识等问题,需要教师有完整的理解和正确的阐释,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一)中国疆域的问题 中国的疆域在历史上的各个时期有一定的变化,这在历史教科书中通过历史地图有所呈现。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识图、辩图,还应注意指导学生用历史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疆域在历史进程中的变化。尤其是要使学生认识到: ( 1 )历史上中国的疆域,不仅包括历代中央王朝或汉族政权控制的疆域,也包括尚未纳入中央王朝版图的各地方和少数民族政权的疆域,包括少数民族活动的地区。 ( 2 )要特别关注历史上强大的中央政权所管辖的疆域,如秦朝、汉朝、唐朝、元朝、清朝等,要了解这些时期中国疆域的四至,因为这些朝代是中国疆域发展的重要时期,今天中国的疆域就是历史演进的结果。 ( 3 )历史上不管是处于中央王朝的统辖之下,还是在政权分立的时期,中国疆域内的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成员。 ( 4 )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是属于中国历史上不同民族的政权,他们生活和控制的区域都是中国疆域的一部分。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央王朝的关系以及各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是国内不同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中国与外国的关系。 (二)民族交融的问题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概念需要厘清。在以往的历史表述中,将民族之间的相处与交汇,常常是用“融合”这一概念,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但在这次修订后的历史课程标准中,不再使用“融合”一词,而是用“交往”“交流”“交融”等词,如在历史教科书中就在叙述魏晋南北朝时采用“民族大交融”的提法。这是因为从词义上讲,“融合”是指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所以若将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往统称为“融合”,就不能客观地表现出多民族国家的问题。而“交融”一词有相互融合之意,更符合历史上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依存的历史实际。这样也是为了避免出现大汉族主义观念的表述。在教学中教师要强调,中国历史 几千年来,各民族之间主导的关系是和平相处,是经济、文化和政治上的正常交往、交流与交融。这种民族间的交融,对于我国各民族逐渐凝聚、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正是各民族在历史上的相互学习和共同发展,各取对方之长,共铸民族之魂,才使得我们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和壮大。 (三)民族之间战争的问题 在中国的历史上,各民族之间曾发生过多次战争。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也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 首先应该看到,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和平相处是主要的方面,而战争是次要的方面。 其次,要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战争,都是属于国内战争,不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也就是说是一种内战,而非外战。尽管在历史上交战的双方会互称敌我,甚至打得不可开交,但这只是历史上民族关系出现极端矛盾时的表现,而不是不同国家的主权冲突。 如辽宋之间、宋金之间、宋元之间的战争,不管如何激励,都属于我国内部的民族之间的战争,因为契丹、女真、蒙古等族建立的政权,也是中国的一部分,而不是外国的政权或外来的政权。 我们要注意到在教材的表述中,民族之间的战争,是绝不用“侵略”与“反侵略”的提法的,如历史上北方民族南下骚扰中原,就不用“南侵”之词。这是因为“侵略”一词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联合侵犯别国的领土、主权,掠夺并奴役别国的人民。 再次,历史上民族之间的战争是有不同性质的,战争的双方是有正义与非正义、统一与分裂、压迫与反压迫、征服与反征服的区别的。如何评价和区别这些战争的性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于这些战争,要从我国是一个整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立场出发,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与评论。总体上说,凡是进行分裂割据、破坏民族团结、违背人民根本利益的战争,是逆历史潮流的战争,要视为非正义的战争。如十六国之间的战争,是各族统治集团间争权夺利的混战,交战双方都是非正义的。再如,西汉初期匈奴贵族领兵掠夺西汉北部边郡,危害中原政权的稳固,也是非正义的战争;而反击匈奴贵族的进攻,保卫西汉边境的安定和生产发展乃是西汉政府的当务之急,汉武帝对匈奴用兵,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是正义的战争。而历史上有些少数民族贵族为了维护奴役本民族人民的特权、反对国家统一、甚至勾结外国势力发动分裂祖国的战争,这类战争都是反动的。对这种反动势力的打击是正义的,既有益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符合包括当地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利益。如清朝讨伐西北边疆的分裂势力,就是为了维护祖国统一的正义战争。 (四)民族英雄的问题 在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中,涌现出了一些杰出人物。他们中有的是通过战争将原来分散的部落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促进了本民族的强大,如蒙古族的成吉思汗、满族的努尔哈赤;有的是在保卫本民族人民的家园而奋起抗击的英雄,如岳飞、文天祥。这些人物,都是本民族的英雄。但在教材和教学中,我们并不是 笼统地称他们为“民族英雄”。这是因为所谓“民族英雄”,是指中华民族的英雄,只有能代表中华民族利益、捍卫祖国主权、反抗外来侵略 的杰出人物,才能称为“民族英雄”。如明代抗击倭寇的戚继光,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的郑成功。他们是我们中华各民族的英雄,他们的英名永载史册。而岳飞、文天祥等人也是英雄人物,我们可称岳飞为抗金英雄,称文天祥为抗元英雄。   案例导读 案例导读 导读教师:王耘(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中学高级) 【导读文本】 1.观看案例时关注的问题 ① 案例教师以直观性史料还原一个早已融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曾经的少数民族的方法; ② 案例教师综合运用直观材料与文字材料透析孝文帝改革主要内容的教学设计思考; ③ 案例教师帮助学生完成对魏孝文帝及其改革意义的探究的方法与策略。 ④ 案例教师对本课教学内容的理解、把握,以及对教学立意的挖掘; ⑤ 案例教师搭建本课知识结构(体现知识之间逻辑联系)的方式; ⑥ 案例教师为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所设计的教学活动; ⑦ 案例教师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技能与历史思维能力的措施; ⑧ 案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践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具体策略。 2.主要关注点 ① 案例教师还原鲜卑民族真实历史的能力与方法; ② 案例教师指导、培养学生学科技能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具体措施。 ③ 案例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采取的多种类型; ④ 案例教师如何处理民族政权之间的战和与多民族交融、共同发展的关系。 ⑤ 案例教师指导学生历史学科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科技能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具体措施; ⑥ 案例教师在本课教学中具体内化单元(或历史发展阶段)的主题的方法。 3.学习者需要联系的自己的问题 反思本人在进行这一教学内容时的具体做法,深入体会课例教师对魏孝文帝改革这一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和把握能力,研习课例教师帮助学生客观认知这一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教学方法。 结合案例教师在专业素养和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方面的突出特点,逐一对应与反思自身的相关问题。 案例展示二 【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 北宋辽西夏的并立 》 授课教师:张天粉(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中学二级) 指导教师:王耘(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中学高级) 【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按照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并结合学情、采用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思维方式,来设计本课。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供图文资料并进行启发式讲述,帮助学生对民族关系问题形成一定的认识;并逐步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同时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师生互动和同学讨论中,加深对民族关系问题的理解,并形成自己的认识。 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包括三目: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为使学生对民族关系形成系统的认识,将教材整合为三个篇章: 一、民族政权确立篇,二、民族政权冲突篇,三、民族政权交融篇。在具体的每一环节的设计中,都贯穿了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这样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脉络以及各政权的关系便一目了然,并且可以有效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2.教材分析: 本课是民族大交融中的重要一环,主要讲述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汉族建立的北宋等政权并存的一段历史。各民族间有战有和,和是主流,各民族都为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各民族在碰撞中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加强,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经济、文化的交往把中国各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创造和发展了中华文明。 另外本课所学知识,为以后学习金与南宋的对峙、元朝的统一与民族交融提供一个很好的范例。 学情分析: 学生知识面相对较窄,70% 的学生听说过杨家将,但只有 10% 的学生知道杨家将对抗的是辽。针对上述学情,采取先做历史游戏,让学生对相关事实有个初步的认识,这样符合初中生好奇、求知欲强和探究的心理;在课堂上可以教师讲授和史料呈现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西夏对学生来说也是个比较陌生的概念,8% 的学生听说过,因此决定增加图片史料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因为对辽、西夏的不熟悉,所以民族交融部分学生理解起来也不容易,因此在上课过程中增加大量史料,有事实依据后的结论会更有说服力,同时通过还原历史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学生理解起来也会相对比较容易。 教学方法: 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手段: 精选形象直观的地图、图片、文字等材料,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历史情境; 设计探究问题,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 学法指导: 课前做历史游戏,主动获取历史知识;课堂自主探究,分组讨论,合作交流;课后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通过设计“辽、西夏、北宋”建立简表,学习采用表格方式表述历史知识的方法; 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分析辽、西夏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措施及其与宋的关系,体会边地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的吸收; 通过从历史史料、文物图片、文学作品中获取历史信息,了解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文化的相互交融,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之间的和平交往是民族关系的主潮流。 教学重点:了解辽、西夏、北宋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依据:本节课的核心词是并立,因此重点学习同时存在的各民族政权间交往、交流、交融。 突破策略:要理解民族关系、理解各民族间交流、交往、交融的意义,对于初中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采取深入浅出的方法。即补充丰富的史料,还原历史,进而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民族间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交往、交流。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民族之间的相互战争 依据:基于对学情的分析。 突破策略:采取教师讲授,学生探究的方法,同时配合地图、文字史料,图片等,希望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印象,并在回归历史的过程中对民族之间的战争与和平产生自己的思考和认识。让学生自己感悟提升。 教学流程: 具体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民族政权的并立 二、民族政权冲突篇 三、民族政权交融篇 总结 思维拓展 设置游戏环节: 教师自己设置游戏环节,把相关人物、图片融入游戏环节中 出示画卷,提出问题:捕捉信息,画卷体现了哪些民族政权 ? 自主学习,了解历史 指导学生看地图《辽 北宋 西夏的并立》,完成表格 1.辽政权的确立 ( 1 )出示图片、文字资料,提出问题:契丹族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简单讲解契丹民族发展历程 归纳总结:契丹民族是游牧民族 ( 2 )过渡:起初各部落仍处在分散发展阶段,后来涌现一位杰出人物统一了各个部落,建立了契丹政权。 提问:那么,契丹政权是谁建立的?有采取哪些措施来发展巩固政权呢? ( 3 )出示图片(耶律德光、幽云十六州) 提问:哪位同学可以为我们讲解一下幽云十六州如何被割让的? 过渡:幽云十六州的被割让,为以后宋辽之间的战争埋下了伏笔,我们接下来学习宋朝政权的建立和发展 2.宋政权的确立 ( 1 )出示图片:五代十国、黄袍加身、宋朝地图 提问:有哪位同学来给大家讲一讲赵匡胤是如何当上皇帝,建立宋朝的? 教师补充:之后,统一了中原和江南的广大地区,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 2 )出示材料,提出问题 材料: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 提问:赵匡胤在成就大业的同时,他将采取了什么措施稳固政权呢? 3.西夏政权的确立 出示图片:直观感受西夏的地理位置、文化,提出问题,西夏政权建立后,如何巩固发展政权的? 探究:两个少数民族政权改革的相似之处有哪些? 1.宋辽战和 ( 1 )战争背景 出示幽云十六州图片, 引导学生分析: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 2 )战争经过 简化处理,出示示意图 ( 3 )结果:澶渊之盟 探究:面对这样一纸和约,北宋政府签还是不签?说说你的理由。 出示材料: 自景德(宋真宗年号)以来,四方无事,百姓康乐,户口蕃庶(众多),田野日辟。【据统计北宋耕地面积增加了 68% 左右】—— 《宋史》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 《栾城集》 探究: 条约签订后的北宋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师总结:尽管北宋每年输出了一定的岁币,可是换来了长时期的相对和平,有利于边疆民众的生产生活、有利于北宋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对于加强北方和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往,促进民族关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宋夏战和 出示材料,简单讲解宋夏双方均有损失,终达成和约。请学生做填空题。 1.出示文字、图片史料,思考回答: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受到汉族的影响? 出示材料: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是 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 1 ) 耶律阿保机 ——“辽太祖” 元昊 ——“夏景宗” ( 2 ) 西夏地方行政编制分州、县两级,在特殊的政治中心和军事国防要地有时也设郡、府。 ( 3 ) 辽圣宗时萧太后(萧绰)重用汉官韩德让,自韩德让“为相以来,结欢宋朝,岁时修睦,无少间隙 ” 元昊的“智囊团”有嵬名守全、张陟、张绛、扬廊、徐敏宗、张文显 . ( 4 )乐天诗集是吾师。 —— 辽圣宗耶律隆绪 ( 5 )仿中原文字 ( 6 )仿中原器物 那么汉族在哪些方面受到少数民族影响呢? 出示文字史料、图像材料: 概括:辽和西夏在与北宋交往中,吸收中原地区文化,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同时辽、西夏的成就传入中原地区,丰富了中原地区的汉文化,在相互交融中共同发展。 出示示意图: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就是各民族相互交融的过程。 学生认真参与 看画卷,回答问题 看书,填表格,并在课本上作标注 观看图片、文字史料、思考作答 学生回答 学生看书回答问题 学生生动讲述黄袍加身 学生迅速看书、看材料,获取并分享答案 看图,直观感受 看书获取答案 看地图,联系前面所学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 学生倾听 感悟战争带给国家和人民的伤害 小组合作探究, 看材料认识到:各民族间和平交流、交往会促进各民族发展 学生看书回答问题 认识到: 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交往、交流贯穿于历史的进程中,即使是在民族矛盾较为突出的时期也没有中断过,因此,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依存、共同进步是民族关系史上的主流。 学生看文字、图片材料,感受各民族之间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学生观察图片、文字等史料从细节上感受民族间的交流、交往、交融 学生回忆、归纳 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发展趋势。 为有效开展课堂奠基 利用形象直观的历史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 培养学生图表合一的能力 初步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从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学生对契丹族的发展有初步认识 提高学生从课本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了解基本事实,为下文铺垫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能力 对西夏比较陌生,出示图片加深印象。 简化处理,学生看书回答 考察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 教师生动讲解,讲述历史,启发学生思维 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和平交往的重要性 学生已经有宋辽范例,所以宋夏战和简讲 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运用文字、图片等资料强化重点 形成认识:中国各民族,密切交往,共同开发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初步提升归纳、培养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 整体认识 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开放性试题:谈谈你对辽、西夏、北宋并立时期民族关系的认识。 【摘录部分学生回答】 学生 1 :民族交融能减少战争的次数和死亡人数,人民也能够安居乐业。两国人民也可以相互友好交流,比如北宋和辽都在边境地区设置交易的市场。 学生 2 :虽然三国之间都发生战争,但是签订了和约,三国关系变得和谐,共同发展,开发各自地区,为我们现在的生活奠定了基础。 学生 3 :民族融合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了解、感受到了不同民族的不同风情,北宋、辽、西夏在民族交融中取长补短,增强了各自的国家,确保了各国的友好相处,达到了国富民安的效果。 学生 4 :宋与辽、西夏的碰撞中,特别是在和议后的密切交往中,共同获得了新的发展,进行了新的融合。 学生 5 :民族融合无论是对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有益的,少数民族从汉族学到了先进的管理、农耕技术,而汉族也从少数民族那里学到了很多,如服饰、食品……,两边在不断融合中的经济贸易来往也使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起来,可以说在中国就是这样慢慢融合着强大起来的。 【说课】 (一)教学内容及地位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包括三目: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为使学生对民族关系形成系统的认识,将教材整合为三个篇章:一、民族政权确立篇 二、民族政权冲突篇 三、民族政权交融篇。在具体的每一环节的设计中,都贯穿了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这样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脉络以及各政权的关系便一目了然,并且可以有效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2.教材地位分析 本课是民族大交融中的重要一环,主要讲述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汉族建立的北宋等政权并存的一段历史。各民族间有战有和,和是主流,各民族都为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各民族在碰撞中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加强,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经济、文化的交往把中国各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创造和发展了中华文明。 另外本课所学知识,为以后学习“金与南宋的对峙、元朝的统一与民族交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二)学情分析 学生知识面相对较窄,70% 的学生听说过杨家将,但只有 10% 的学生知道杨家将对抗的是辽。针对上述学情,采取先做历史游戏,让学生对相关事实有个初步的认识,这样符合初中生好奇,求知欲强和探究的心理;在课堂上可以教师讲授和史料呈现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西夏对学生来说也是个比较陌生的概念,8% 的学生听说过,因此决定增加图片史料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因为对辽、西夏的不熟悉,所以民族交融部分学生理解起来也不容易,因此在上课过程中增加大量史料,有事实依据后的结论会更有说服力,同时通过还原历史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学生理解起来也会相对比较容易。 (三)教学目标 通过设计辽、西夏、北宋建立简表,学习采用表格方式表述历史知识的方法; 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分析辽、西夏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措施及其与宋的关系,体会边地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的吸收; 通过从历史史料、文物图片、文学作品中获取历史信息,了解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文化的相互交融,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之间的和平交往是民族关系的主潮流。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 1.教学重点:了解辽、西夏、北宋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依据:本节课的核心词是并立,因此重点学习同时存在的各民族政权间交往、交流、交融。 突破策略:要理解民族关系、理解各民族间交流、交往、交融的意义,对于初中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采取深入浅出的方法。即补充丰富的史料,还原历史,进而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民族间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交往、交流。 2.教学难点:如何认识民族之间的相互战争 依据:基于对学情的分析。 突破策略:采取教师讲授,学生探究的方法,同时配合地图、文字史料,图片等,希望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印象,并在回归历史的过程中对民族之间的战争与和平产生自己的思考和认识。让学生自己感悟提升。 (五)教学方法 对教材进行整合,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六)教学手段 精选形象直观的地图、图片、文字等材料,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历史情境;设计探究问题,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 (七)学法指导 课前做历史游戏,主动获取历史知识;课堂自主探究,分组讨论,合作交流;课后巩固练习。 (八)教学过程 对事实性知识采取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对概念性的知识、方法性知识采取师生合作完成,对价值性知识采取教师补充文字、图片等史料。 课堂导入: 历史画卷导入:直观看图,感受历史 设计意图:给学生直观感受。了解南北经济特点,提高学生识图能力。 新课讲授: 第一目,民族政权确立篇 第一步:自主学习,了解历史 比一比,看谁最先完成!(看书填表) 政权名称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民族 辽 北宋 西夏           设计意图:以表格的形式指导学生自学,不仅是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也有利于理解各民族政权建立。 第二步:按照各政权建立时间先后顺序,分析各政权的确立过程 ( 1 )契丹政权的确立 1.出示马镫壶,契丹人饮马图,《塞上》分析讲解契丹民族的特点,让学生对契丹政权有初步的认识。 2.出示耶律阿保机的图片以及改革措施,学生通过材料认识到学习契丹民族和汉族文化的交融。 ( 2 )北宋政权的确立 学生相对来说比较熟悉这部分内容,因此为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采取学生结合图片讲历史的形式。 1.学生讲故事“陈桥兵变”,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历史。 2.出示材料: 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赵普曰:“此非他故、君弱臣强而已。”赵普:“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 设计意图:通过历史材料、和图片“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使学生感受相对真实的历史,增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 3 )西夏政权的确立 出示地图、图片(李元昊、西夏王陵),补充说明西夏政权的建立。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探究西夏的兴趣。 第二目,民族政权冲突篇 1.宋辽战和 学生如何理解民族政权间的冲突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同时宋辽战和一目的顺利解决将为以后宋夏、宋金和约提供一个很好的范例。为突破难点,采取教师讲授,学生探究的方法,希望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印象,并在回归历史的过程中对民族之间的战争与和平产生自己的思考和认识。让学生得到感悟。 ( 1 )背景 出示图片,分析幽云十六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理解宋辽冲突的背景。 ( 2 )经过 采取出示宋辽冲突示意图,教师简单讲述的方式 设计意图:宋辽冲突以图示形式讲解非常清晰,便于学生理解。 ( 3 )结果: 宋辽和约:澶渊之盟。 设置辩论题:面对这样一纸和约,北宋政府签还是不签?说说你的理由。 并出示材料: 取之于虏 ( 辽朝 ) ,而复用之于虏,……皆出于榷场岁得之息,取之于虏而以予虏,中国初无毫发损也。——《辽史》 自景德(宋真宗年号)以来,四方无事,百姓康乐,户口蕃庶(众多),田野日辟 。【据统计北宋耕地面积增加了 68% 左右】——《宋史》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 设计意图:合作探究中,对民族间的战争与和平的影响加深了认识, 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和平交往的重要性;并通过史料认识到各民族间和平交流、交往会促进各民族发展。 2.宋夏战和 出示材料:西方巨患历八十年,朝廷倾天下之力,竭四方财用以供馈饷,尚日夜偏偏然,惟恐其盗边也。——宋神宗 简单讲解宋夏双方均有损失,终达成和约。请学生做填空题。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有宋辽范例,所以宋夏战和简讲,同时学生认识到民族政权间有战有和,和约的订立促进民族间的交流、交往、交融。 第三目,民族政权交融篇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要理解民族关系、理解各民族间交流、交往、交融的意义,对于初中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采取深入浅出的方法。即补充丰富的史料,还原历史,进而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民族间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交往、交流,同时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概括的能力。 出示两组材料: 第一组材料:(史料、图片) 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辅之以辽、西夏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史料,图片,还原历史,使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历史、感悟民族政权间的交融。 第二组材料:(文字、图片) 1089 年苏辙过古北口出使辽国时所作《出山》,重点突出:汉人何年被流徙,衣服渐变存语言。 契丹人的纪念“始生”习俗:出生后每隔十二年要举行一次“再生礼”,仪式上群臣要进襁褓、彩结等物。 涮羊肉本是契丹人的食品。内蒙古出土的辽早期壁画中就有契丹人吃涮羊肉的场景;此后南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供》中也谈到涮羊肉。 设计意图:突出重点,学会史证结合的评价,培养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感受民族间的交流、交往、交融。认识到辽、西夏在与北宋交往中,吸收中原地区文化,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同时辽、西夏的成就传入中原地区,丰富了中原地区的汉文化,在相互交融中共同发展。 总结环节: 用三角图形式再现本节课内容,同时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并形成认识:中国各民族密切交往,共同开发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思维拓展环节: 出示示意图:说明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就是各民族相互交融的过程。 设计意图:初步培养提升归纳、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整体认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 (九)板书 正板书 一、民族政权确立篇 二、民族政权冲突篇 三、民族政权交融篇 副板书: (十)教学设计的特色 1.对教材内容把握及整合 为使学生对民族关系形成系统的认识,对教材整合为三个篇章:一、民族政权确立篇 二、民族政权冲突篇 三、民族政权交融篇。在具体的每一环节的设计中,都贯穿了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这样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脉络以及各政权的关系便一目了然,并且可以有效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2.课前准备工作 用课前做文字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为本节课铺垫。 3.两条线索 第一条明线: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第二条暗线:地图(北宋、辽、西夏的并立)贯穿始终,这样能更有利于教学的展开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课后反思】 (一)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1.对教材的重新整合与线索把握 新课程强调了人文精神对各个学科的渗透。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本节课课标为“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但整体来看中国古代史,课标明确地强调把民族交融、民族和睦、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贯穿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之中。因此我大胆整合了教材内容,并且补充了有关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图片、史料等。在和指导老师交流讨论之后,最终确定为三个主题:一、民族政权确立篇;二、民族政权冲突篇;三、民族政权交融篇。 反思: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发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得学生可以用科学的、辩证的态度看待民族关系,进而挖掘价值性知识。选择整合教材内容,也是为了更有效地挖掘历史知识中的人文内涵。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每个民族都具有自己的文化,正是由于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性,才形成了今天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整合之后,我请学生写出对本节课民族关系的认识,现列举几例: 学生 1 :民族交融能减少战争的次数和死亡人数,人民也能够安居乐业。两国人民也可以相互友好交流,比如北宋和辽都在边境地区设置交易的市场。 学生 2 :虽然三国之间都发生战争,但是签订了和约 ,三国关系变得融合,为我们现在的生活奠定了基础。 学生 3 :民族融合(交融)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了解、感受到了不同民族的不同风情,北宋、辽、西夏在民族融合(交融)中取长补短,增强了各自的国家,确保了各国的友好相处,达到了国富民安的效果。 学生 4 :宋与辽、西夏的碰撞中,特别是在和议后的密切交往中,共同获得了新的发展,进行了新的融合(交融)。 学生 5 :民族融合(交融)无论是对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有益的,少数民族从汉族学到了先进的管理、农耕技术、而汉族也从少数民族那里学到了很多,如服饰、食品……,两边在不断融合(交融)中的经济贸易来往也使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起来,可以说在中国就是这样慢慢融合(交融)着强大起来的。 学生的语言虽然还有些稚嫩,但反映了学生对民族关系的认识,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价值性知识。 此外,在本课教学主线的把握上也颇费了一番心思。经过与指导教师的沟通和切磋,我们最终梳理出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为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暗线则是以北宋、辽、西夏的并立地图贯穿始终,这样能更有利于教学进程的展开,并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2.注重预设和铺垫,有效生成课堂资源 由于本节课内容对学生来说相对较陌生,因此在指导老师建议下,课前设计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游戏环节,让学生对北宋、辽、西夏的相关史实有个初步的认识,可以为课堂高效开展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对民族史内容感兴趣的同学会在课下继续探索。果然在上课时候,部分学生就有了对课堂内容较精彩的反馈。比如平时学书法的同学就对游戏环节中的契丹文、西夏文、汉字比较很感兴趣,并且自己主动查找资料。在课堂上学生对这个问题也有自己的精彩阐述。 反思:为了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教师可以灵活选择教学策略。而课前使用历史游戏的环节,使学生无形中对历史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以后可以尝试开发使用更多的策略。 3.注重与学生沟通,及时改善 在一个班试讲的时候,发现学生对幽云十六州的重要性理解得并不是很好。下课后问了几个学生。学生:老师,单纯看这个图,我们不知道长城具体的位置,也说不出它在军事上的重要性。 于是在另外一个班上课的时候,使用了另外一张包含长城示意图、幽云十六州,以及带有地形颜色的地图。学生一看就明白了:“哦,我们知道了。这不是长城吗?占领了幽云十六州,就意味着这一段的长城也被占领了,游牧民族很轻易地就可以来到中原了。” 反思:教学背景分析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实证分析学生情况。要能够根据调研资料和数据,对学生在新知识形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认知和情感上的困难进行理性分析。但是我在初始设计中并没用做到这一条,以至于在分析幽云十六州重要性的时候,学生多显示困惑的表情,及时调整后,效果大为改善。 4.关注细节,养成习惯 研究课上完后,指导老师问我,“ ***” 内容的板书加粗并用不同字体,寓意何在?我半天没有反应过来?后来终于想到是我在改的过程中,想尝试看看其他字体、颜色和清晰度怎样,可后来就忘记了。但这样不严谨的习惯会给学生形成某种随意的意识。这也让我想起之前某课 PPT 的字体、颜色不统一,下面就有学生问:老师,那个红色的还记笔记吗?总之,老师偶尔的失误会给学生造成学习上的困惑,因此教师备课一定要严谨。 反思:学生从多媒体获得最直观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合理、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对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一学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对课件的依赖性很大,因此教师必须精心制作每张 PPT 。课件的制作就像是一个人。人严谨,态度认真、做事认真,则课件也会条理化、系统化。学生学老师什么?除了知识,还有做人的态度、做事的认真,而课件是最直观的体现。 (二)对教学实施过程的反思 1.当学生出现连续性错误,怎样纠正比较好? 自主学习环节中,学生在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把契丹读成 qi è丹。我及时更正,但之后学生还是读错,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学生口音有问题。便没有再作纠正。在老师们评课的时候,谈到这样一个问题:这样做是否合适,是否会误导学生? 放学后,刚好碰到这个学生。他非常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没表现好,总读错别字。我很惊讶,你开始就知道自己读错了?学生:嗯,知道的,就是太紧张,口不对心,就造成习惯性的错误了,但还是想举手回答问题配合您。 反思:习惯了这个学生偶尔的调皮,突然很认真地说了这样的话,我刹那间被感动了。初一的学生大多是孩童般的单纯、善良。虽然第一次来录课室上课会很紧张,但还是很想配合老师来完成这节课。并且很关心自己的表现有没有给这节课加分。感动之余我告诉自己,平时上课更应该投桃报李,认真备课,回馈可爱、善良的学生。但当学生习惯性出错,该怎样解决问题?我会进一步通过实践来寻找比较适合学生心理的说话方式。 2.学生课堂表现给老师带来惊讶或惊喜时,教师应如何给学生反馈? 学习辽宋澶渊之盟时,有这样一个探究题:面对这样一纸和约,北宋政府签还是不签?说说你的理由。一个学生站起来,手里拿着打印好的稿件,开始读,我顿感惊讶,我没有布置他们查找澶渊之盟,这学生是什么时候准备并且打印的资料呢? 评课的时候,老师们提到这个问题,作为老师面对这种突发事件,除了惊讶之外,是不是还应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一些鼓励或肯定呢? 反思:我相信迟做总比不做好!因此我采取了补救措施,我在下一节上课的时候,表扬了那个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学生也更加开心并更热爱主动学习了! 通过这件事情我也深刻认识到当学生给课堂带来不一样的色彩时,我如果可以适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表现,进行鼓励,可能就会激发全体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意识。 3.对教学难点如何处理比较有效? 本节课难点是学生如何认识民族之间的相互冲突。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争相发言回答问题。我采取的方式是请学生说出观点,并阐释理由。然后提出设问,过渡到材料解析环节,并达成共识: 尽管北宋每年输出了一定的岁币,可是换来了长时期相对和平的生存环境,有利于边疆民众和北宋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对于加强北方和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往,促进民族关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评课的时候,同行提出一个很好的建议,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不管是主张签约还是不签,老师都适时地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总结,并在黑板上简单列出来,进而运用心理学的分析方法,或许会更有说服力,效果会更好些。 反思:如何让学生对民族之间的冲突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是本节课的难点,我应该选择恰当时机、采取恰当方式和教学手段,比如适时的总结、适时的板书、适时的分析等来进行有效强化,进而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正确理解民族关系。 4.怎样更好地强化重点? 本节课重点是了解辽、北宋、西夏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要理解民族关系、理解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意义,对于初中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形成对民族关系的正确认识呢? 我采取深入浅出的方法,即补充丰富史料,还原历史,进而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民族间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交往、交流,同时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概括的能力。在探讨汉族在哪些方面受到辽和西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问题时,一个学生脱口而出“涮火锅”。我当时就一惊,但没有立即做出反馈,并顺势呈现早已准备好的相关内容,而是生生拉回到自己原有的教学预设环节。 反思:教师补充史料,深入浅出,让学生从史料中感受历史,这种方法确实非常有效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更需要关注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反应。学生的回答非常到位时,如果教师非常敏感并做出即时肯定,鼓励学生,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加深对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解。因此对于学生的正确反应应该采取即时强化,否则会使其失去思考的兴趣。 案例展示三 【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授课教师:郭大维(北京市东方德才学校,中学高级) 指导教师:王耘(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中学高级)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清朝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加强,辽阔的版图也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本课讲述清政府在各族人民支持下,从内部、外部做了多方努力,加强了对台湾、西藏、西北等边疆地区的管辖,既为民族交融创造了条件,也为今天我国的疆域范围和行政管辖奠定了基础。本课内容充分表明,国家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民族的团结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课对学习中国古代史中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这一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在此前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内容中,对我国边疆地区的管辖问题,如新疆、台湾、西藏、蒙古等地区都有所涉及。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初步掌握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线索,形成了较为客观的民族观、战争观,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本课的有利条件。但本课的知识内容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一些困难:初一学生易于接受、理解历史的表象,难于把握表象背后的历史逻辑;本课学习的边疆地区,空间跨度大,在地域上远离北京学生的生活,且初一学生相应的地理知识不足;本课所涉及的民族、部落、封号、典章制度、文物较多,头绪繁杂,学生平时接触不多,较为陌生。 教学目标: 通过图文材料和相关史实的学习,列举清朝在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措施,认识这些内容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初步形成综合、分析和概括能力。通过识读清朝疆域图,说出清朝疆域四至,学习识读历史地图,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建立历史学习的空间感和方位感,加深对祖国疆域领土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清政府加强对边疆管辖和维护统一的措施。 教学难点:理解清政府对边疆管辖的措施与国家统一之间的关系。 通过填写示意图,分析史事之间的内在联系;解析文字材料;讲述历史故事等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资源: 朝阳区地方教材《朝阳》中关于西黄寺以及清净化城塔的相关内容。 学生利用网络和书籍查找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三征噶尔丹的相关材料和故事,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整理筛选。 教师课前制作的 PPT 课件和多媒体等设备。 教学方法: 以讲授和问题探究为主的综合式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投影展示关于“西黄寺”的图文介绍材料。 指出西黄寺充分表明了清朝前期中央政府同西藏地方的密切关系。 学生看介绍,可以谈谈自己的了解。 西黄寺位于朝阳区,又列入了乡土史教材,由学生熟悉且又和下一目直接相关的内容导入。 讲授新课 一、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1 .了解史实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文字,观察文物图片,填写“清朝前期加强对西藏管辖示意图”。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利用文物图片讲解相关内容。 2 .认识作用 提出问题:清政府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和实行金瓶掣签制等各项措施有何作用? 3 .分析变化 提出问题:从顺治到乾隆对西藏管辖方式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基本史实,填写示意图,提出需要解释或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分析后说看法,认识从顺治到乾隆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一步步加强。 本目涉及的人物、文物、制度较多,因此让学生通过填写示意图梳理基础知识和基本线索,同时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培养学生从史实出发,分析历史现象,形成认识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能力。理解清政府为加强边疆地区管辖,维护统一所做的努力。 二、设置台湾府 过渡:清政府对西藏的一系列措施有效地加强了管辖,但对不利于或破坏统一的力量就采取坚决斗争的手段,首先解决了台湾问题。 补充清军攻占台湾后的四则材料。提出问题:康熙皇帝采纳了谁的主张?此后,清政府如何管理台湾?结合《清朝疆域图》说明这一措施有何影响? 学生回顾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内容,了解郑成功病逝后台湾的情况。 学生阅读文字材料,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观点再结合地图,进行观察后思考回答。 使上下两目内容自然连接,同时紧紧围绕本课主题进行。 培养学生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清政府设置台湾府的史实,认识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下,巩固了海防,加强了两岸的交流。 三、三征噶尔丹和平定回部叛乱。 1 .过渡:清政府解决台湾问题后在西北地区还面临着更大的威胁。 2 .三征噶尔丹 投影展示噶尔丹继承漠西蒙古准噶尔部汗位后的文字材料。 指导学生在课前收集相关材料,了解学生要讲述的内容。在活动过程中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同时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向深入。 3 .平定回部叛乱 讲清回部概念和生活地域。展示大小和卓建立政权后的文字材料。 指图讲述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的相关史实。 学生阅读材料,了解噶尔丹公然分裂割据的事实。 学生通过课前收集的图文材料,利用多媒体设备演示并讲述乌兰布通和昭莫多战役的故事。 了解史实,解读史料。 学生看图形成相关空间概念。 使学生对康熙皇帝三征噶尔丹的意义有明确的认识。 对学生初步进行收集、整理历史材料;讲述历史故事等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运用相对专业的历史语言表达历史事件的能力。 使学生认识大小和卓政权的割据性和各族人民反对分裂的态度。 认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管辖措施的重要意义。 四、清朝的疆域 平定回部叛乱后,清朝统一格局完全形成。指导学生识读《清朝疆域图》,设计并绘制清朝疆域四至示意图。 利用投影展示学生设计并给予相应评价。 学生学习识读《清朝疆域图》,设计并绘制清朝疆域四至示意图。通过展示设计,在交流中得到学习提高。 进一步对学生进行识读历史地图方法的指导,以建立历史学习的空间感和方位感,感受疆域的辽阔,加深对祖国疆域领土的热爱之情。 课堂小结 戍疆定国之时 —— 泱泱大国及至盛世颠峰 天道天理之下 —— 亘古未变终现步履迟缓 与本单元主题紧密联系,提升学生的历史认识,给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说课】 (一)课题及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课是北京版《历史》第 1 册第六单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的第 3 课,上承明朝和清前期的对外关系,通过讲述清朝对内加强边疆管理,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紧扣单元主题。这一时期国家的统一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我国辽阔的版图也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本课对学习中国古代史中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这一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教学内容顺序的调整 在本课教学中首先学习“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后面三目再按教材顺序依次进行。这样调整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考虑到在西藏问题上清政府所采取的方式与其他三个地区不同。二是考虑时序性。“加强对西藏的管辖”涉及从顺治到乾隆四位皇帝的内容,便于学生了解清前期皇帝在位的顺序,在此基础上再按时间顺序展开后三项内容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通过图文材料和相关史实的学习,归纳清朝在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措施,认识这些内容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初步形成综合、分析和概括能力。 通过识读清朝疆域图,了解清朝疆域四至,学习识读历史地图,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建立历史学习的空间感和方位感,加深对祖国疆域领土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清政府加强对边疆管辖和维护统一的措施。 教学难点:理解设置台湾府、三征噶尔丹和平定回部叛乱与国家统一的关系。 通过填写示意图,分析史事之间的内在联系;解析文字材料;讲述历史故事等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的综合式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 自制 PPT 课件、学生课前收集的相关材料 (六)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由西黄寺这一内容导入新课。一是因为它位于朝阳区,是乡土史教材的重要内容,学生熟悉。二是它充分说明了清朝前期中央政府同西藏地方的密切关系,与新课内容直接相关。 新课讲授 1.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分为三步:梳理史实;认识作用;分析变化。主要教学活动是填写“清朝前期加强对西藏管辖示意图”,分析史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首先是梳理史实。本目涉及的人物、文物、制度众多,因此让学生在阅读教材,观察文物图片的基础上,通过填写示意图梳理清朝前期加强对西藏管辖的基本史实和线索。教师注意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利用文物图片讲解相关内容,同时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其次是认识作用:在理清史实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清政府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和实行金瓶掣签制等各项措施的作用? 最后是分析变化:填写完示意图后,提出问题:从顺治到乾隆对西藏管辖方式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学生分析后说看法,认识从顺治开始,经历康、雍、乾 三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一步步加强。培养学生从史实出发,分析历史现象,形成认识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能力。理解清政府为加强边疆地区管辖,维护统一所做的努力。 通过投影在清朝疆域图上小结清政府加强对西藏管辖的措施和作用。 2. 设置台湾府 过渡:清政府对西藏的一系列措施有效地加强了管辖,但对不利于或破坏统一的力量就采取坚决斗争的手段,首先解决了台湾问题。 这一部分的主要教学活动是让学生阅读文字材料,对比分析不同观点,结合地图,认识清朝设置台湾府对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意义。 补充清军攻占台湾后的四则材料。学生通过阅读文字,观察清朝疆域图,得出基本史实:康熙皇帝对台湾问题的坚决态度;台湾重要的战略位置;清政府在台湾设府驻军。学生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讨论设置台湾府的重要意义,认识这使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巩固了东南海防;加强了两岸的交流,促进了台湾地区的发展。 通过投影在清朝疆域图上小结设置台湾府的作用。 3.三征噶尔丹和平定回部叛乱 过渡:清政府解决台湾问题后在西北地区还面临着更大的威胁。 这一部分的主要教学活动是通过解析材料认识战争性质和学生讲述战役经过。 补充噶尔丹继承漠西蒙古准噶尔部汗位后和大小和卓建立政权后的文字材料。学生阅读材料,了解噶尔丹和大小和卓公然分裂割据的事实,认识这两个政权的破坏性、割据性和各族人民反对叛乱战争的态度,加深对康熙皇帝三征噶尔丹和乾隆皇帝平定回部叛乱的意义的理解。 有的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所了解并很感兴趣,因此让学生在课前收集相关材料,课上利用多媒体设备演示战争示意图、古战场遗址、文物图片等内容并讲述康熙皇帝三征噶尔丹过程中乌兰布通战役和昭莫多战役的经过和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初步进行收集、整理历史材料;讲述历史故事等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运用相对专业的历史语言表达历史事件的能力。注意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同时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向深入。 利用投影在清朝疆域图上演示,清政府在通过战争维护国家统一之后,分别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4.清朝的疆域 这一环节的主要教学活动是绘制清朝疆域四至示意图,了解疆域四至,感受疆域的辽阔,加深对祖国疆域领土的热爱之情。教师进一步对学生进行识读历史地图方法的指导,以建立历史学习的空间感和方位感。学生通过展示设计,在交流中得到学习提高。 课堂小结 戍疆定国之时——泱泱大国及至盛世巅峰; 天道天理之下——亘古未变终现步履迟缓。 与本单元主题紧密联系,提升学生的历史认识,给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教学反思】 本课的“统一”是指国家掌握在清朝统一政权下,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明确了边疆地区的归属,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多民族”是指我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包括满、蒙、回、藏、维吾尔等五十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民族大家庭,基本奠定了今天的民族格局。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自秦汉开疆拓土起,经隋唐兴盛发展,至清已拥有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国土,这样的统一范围和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国家的统一,增强了全民族的凝聚力,增强了多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交融的加强,又使边疆地区得到开发,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得到巩固。 作为一个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国度,中国历史早已告诉我们,国家的繁荣,社会的安定,人民的安居乐业都离不开民族团结与民族融合。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是中国几千民族关系友好发展的结果,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因此在讲解清朝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得到巩固等相关内容时,本课避免就事论事,只讲授清朝前期国家力量如何强大,疆域面积如何辽阔,而忽略了民族交融在其中所起到关键作用。中国历史进程中,汉族一直扮演中国主体民族的角色,但少数民族的作用不可低估。所以中国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方面,各民族曾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各民族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本课围绕清朝前期“加强边疆管理,维护国家统一”这一核心主题呈现多种形式的历史材料,采用史料研习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将材料作为依据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从而把握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叛乱等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巩固和发展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意义。在教材知识的处理上,以《清朝疆域图》为线索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整体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处理各种历史材料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如:本课的导入环节选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深化这一主题,同时使学生初步认识清朝前期的疆域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奋斗中逐渐形成的,它奠定了今天我国版图的基础。 新课程提倡把学习历史看作是在研究和认识历史,这就要改变历史学习只是对现成的知识的记忆这种传统的模式。人们认识历史的前提是获取承载历史信息的材料,研习史料的过程也是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的过程。对于初中学生,要引导他们掌握和理解历史的信息,注重历史材料的作用,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分析,能够把史料作为依据,尝试解决历史问题。因此,教师在本节课采用以史料研习为主的学习方式,目的是通过历史材料的直接分析,提高学生运用材料和证据的能力,掌握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方法。在材料的搜集、整理过程中主要是教师进行选取,在课堂上提供给学生。同时,教师也指导学生积累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历史材料,使学生参与史料研习的全过程。在各部分教学内容中,材料选取的依据都是本课主题,使学生在辨析、推论史料的过程中认识到清政府根据各民族各地区的特点,采取灵活措施加强了边疆地区的管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本课教学中运用的材料包括原始的文献、后人的记述、形象直观的文物图片和史迹照片等多种的类型,在一个问题的探究中也注意选取多则材料,有时不同材料所反映的观点还存在着矛盾冲突,这些都让学生感知真实鲜活的历史,在头脑中形成能够激活思维的历史表象,同时产生深入研究的兴趣。 史料研习的核心是历史思维的训练,历史思维能力就是依据史料在头脑中生动、具体地再现逝去的历史,所以历史资料是历史思维的重要基础。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将史料研习与问题的讨论、归纳和课后的延伸与拓展等环节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历史,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初一学生由于知识广度和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往往多看到事物的表象,因此在本课的史料研习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启发和引导。例如利用清朝前期加强对西藏管理的示意图帮助学生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事物的本质,并从中领悟到一种思维方法和自学的方法;利用清朝疆域图的演示,将看似孤立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整体结构和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形成历史认识。另外在分析史料和解决问题时,教师注意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史实与史论、历史与现实等关系。 针对初一学生的思维特点,本课的史料研习注意了材料的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结合。在加强西藏管理、平定叛乱等内容的学习中,教师运用文物图片、历史遗迹和历史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历史想像,以形成比较清晰的表象。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对文字材料进行分析,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训练和发展。       案例评析 案例名称:《北魏孝文帝改革》《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评析教师:叶小兵(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 王耘(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中学高级) 郭大维(北京市东方德才学校,中学高级) 【评析文本】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主题下非常具有典型性的课例,体现了少数民族政权领袖的自觉发展意识和能力。但是从本课内容来看,有一些教学问题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因此也就成为教师的教学难点问题。第一,这段历史距离今天已近 1600 年,更为棘手的是,这是一个早已融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曾经的少数民族,换句话说,鲜卑族已经在中国历史上消亡了。那么,教师如何将一个已经消亡的民族真实而立体地呈现于学生面前,以求学生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并不虚无?第二,鲜卑民族的消亡正是源于魏孝文帝汲纳中原文明的锐意改革,故而学生在学习改革结果和影响时自然会生发出一种质疑的声音——导致了民族消亡的改革值得肯定与褒扬吗?这种质疑给老师带来的难题便是如何能够让学生更为客观、全面地认识和评价魏孝文帝及其改革的价值。而与此紧密相关的第三,便是教师如何完成对孝文帝改革内容的解读与分析,因为只有对其内容做了客观、全面、实在的展现才能够真正深入理解这一系列改革的意义和价值。 非常难得的是本课例教师在上述教学难点的认知和解决策略上都体现出很强的理性高度和富有历史学科内涵与实效的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综合运用直观历史材料构建起北魏(鲜卑族)的真实历史 在本课教学设计的开始,课例教师就有意识为学生迅速建立起了认知鲜卑民族的切入点和路径——学生耳熟能详的儿歌《敕勒歌》以及对这首儿歌的简洁明示。这就迅速完成了对“北朝”这一历史时期的定位和对“鲜卑”这一少数民族的近距离初识。接着课例教师继续为学生切实认知鲜卑族的发祥地和真实生活状态营造情境——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照片 + 文字简介。这就将“近距离初识”进一步推进到了“明确生存状态”的有实层面。进而,课例教师以考古发现物证与历史地图相结合,先后以“鲜卑族南迁示意地图”和“三鹿纹金牌”“牛头鹿角金冠饰 ”的文物照片体现鲜卑进入黄河流域后的日益壮大;以“鲜卑武士俑”“鲜卑骑马武士俑”的文物照片进一步佐证强大起来的鲜卑族拓跋部依靠强大武力统一黄河流域的史实;并以“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示意地图 ”作为鲜卑族发展壮大的结果性示意和即将面临新的统治问题的思维情境导引。 在构建鲜卑民族的有实历史过程中,课例教师非常重视以考古发现为据的实物图片和具有简明示意效能的历史地图作为教学材料呈现。前者的思考在于考古发现是最有力的“有实史”证明,后者的运用则在“有实”基础上进一步抽象成为再现历史发展的“空间轮廓”。学生借此感知的是真真实实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存在过的一个民族的足迹,而且其生存状态(地理环境、人为影响、物质发展程度等)、生活轨迹(发生和发展空间及其分布情况等)的细节感和过程性也都在这些材料的运用中得以呈现。 其次,综合运用多种类型的史料,以求形成对魏孝文帝改革内容及意义的客观认识 课例教师在构建起北魏(鲜卑民族)的“坚实”历史之后,即将教学设计重点落在如何帮助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孝文帝改革这一教学重难点上。具体表现为: ◎以系列文献史料完成对历史人物与重大历史问题的探究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孝文帝改革的各项措施及其影响力,课例教师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充分感知孝文帝各阶段改革的背景(原因),从中确立对改革必要性和可能性的深刻理解与认同,而其引导方法便是对组合式文献史料的解析与探究。这一独具历史学科学法特征的教学手段在魏孝文帝改革的开始阶段、推进阶段、高潮阶段均有突出体现。 第一,开始阶段体现为对“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的统治策略及其问题解析”和对“统治者个性文化取向”的综合分析。这些使学生领会了北魏初期的官俸政策和作战方法激化民族矛盾的潜在可能,并以 100 年间 80 余次各族起义的实在数据令学生理解、认同了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以《魏书》中对孝文帝谙熟汉族传统文化并心向往之的个性特征,达成了学生对拓跋宏其人改革方向的认定。 当凿实了以上孝文帝实施改革的必要性、可能性认知后,课例教师顺势呈现出改革初始阶段的具体措施(系列材料),而这三项具体改革内容又很好对应了必要性、可能性的三段材料,从而完成了对改革初始阶段完整而富有逻辑的认识。 第二,推进阶段核心体现为魏孝文帝的迁都举措。这里,课例教师通过“北魏迁都示意地图”出示,并结合学生参与的故事讲述,完成了这一推进阶段改革措施的讲解。值得提出的是课例教师系列文献史料的运用方法——将文字史料与历史地图结合,从而呈现出一幅信息简明但内涵丰富,并且有助于尽速理解本质问题的示意性地图——以《魏书·任城王传》中孝文帝的典型主张“用武之地,非可文治”与地图上的“平城”组合,“崤函帝宅,河洛王里”与地图上的“洛阳”组合,两处的逻辑联系则以鲜明的红色箭头呈现。这样就将此项关键措施背后所内含的从平城和洛阳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等方面分析迁都原因和作用的教学目的迅捷而有效地达成了。 第三,高潮阶段则是迁都后魏孝文帝实施的一系列“汉化”改革。在这个环节中,课例教师先以直观图片配合下的简单文字叙述,呈现出迁都后北魏政府面临的新问题,然后连续使用四段材料作为学生认知“汉化”措施的依据。这四段材料分别指向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通婚。材料不仅指向明确,而且非常富于可读性。课例教师如此呈现文字材料,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潜在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迅速提取、内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都大有裨益。 课例教师的系列文献史料还应用在了本课的重大难点问题上——如何正确认识魏孝文帝及其改革的意义。在这个重要环节里,课例教师大胆将不同观点的文字材料一同呈现给学生,借此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并在分析、解决冲突之中深度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当然,课例教师在这部分文字材料的择取设想上也为思维拓展训练助力——不仅引发了冲突,更拓宽了思维视野(从孝文帝时代的“现实”影响到现代文明理念下的价值认定)。这在无形中就为学生引导出了认知历史事件(人物)的方法之路——“当时”与“后世”的综观,“变”与“不变”的文明价值判断。前者便是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历史地、发展地看待”,后者便是文明史观指导下的“客观地看待”。 ◎以大量画像、塑像等构建认知与探究历史问题的情境,并引发理性思维 教师在帮助学生认知魏孝文帝改革大大促进民族交融时,非常注重以富含历史信息的壁画、砖雕、画像石、人俑塑像等 作为达成认识的桥梁,而在这座桥上完成动态勾连重任的正是这些生动的人物形象。如此选材,历史的真实感、体验感、灵动感被大大激活。加之课例教师有意识的选材角度(服装与坐具),更加有助于学生理解鲜卑与汉之间实在、鲜活,早已融于生活细节之中的深刻的民族交融。这种对“交融”的理解已经不再是“我知道”,而真正变成了“我理解”。 从全课的教学设计来看,课例教师历史材料的运用独具匠心,其丰富性与典型性的相得益彰。此外,课例教师还特别有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与思维品质,且策略恰当,富有实效性。概况起来,在本课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得到的历史学科能力训练包括: 历史阅读能力——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整理能力 历史阐述能力——描述、解释、比较说明、论述 历史评价能力——鉴别、评论 而在历史思维品质方面,其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敏捷性、独创性、灵活性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训练和加强。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的课例教师站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是各民族相互交融的过程,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复合体”这样的理性认知高度整体驾驭了本课教学内容,因此将本课的教学内容重新架构,将课文原有的“契丹族与党项族”一目宏观延展为“民族政权确立篇”,将“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两目整合后处理为“民族政权冲突篇”,将“宋与辽、西夏的互市”一目拓展为“碰撞中的交融篇”,形成了民族政权确立篇、民族政权冲突篇、民族政权交融篇三个结构性板块。这就以更为宏观的视角整合了教材内容,将辽、北宋、西夏三个政权放在同等地位上看三者的政权形成、相互冲突,以及冲突中的相互交融,从而统合起全课内容,并形成顺畅的逻辑链条。 从教学活动的设计细节来看,案例教师的设计思考与教学策略有诸多独到之处: 导入环节——辽、宋、夏三政权典型象征物构成的历史画卷既简洁点题,又为学生创设了综观本课全貌的历史情境,且为学生后续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埋下了潜在的认知基础。 重视历史地图、方位示意图的效用——三政权确立及其相互关系等教学环节间的承转和重大历史事件过程的讲述中,案例教师都使用了历史地图的动态示意方式。在自然勾连起本课三个民族政权的建立与战和大事的同时,更为学生注入了识图学史的学科方法。此外,教师将动态地图与视觉史料、文本材料的配伍使用方式也更有利于学生尽速认知历史事物。在即将结束本课的总结提升环节中,教师利用抽象的方位示意图与其他图形、符号、文字等共同构成了具有综合效能的结构性图解,既综合了本课的重要知识,又自然生成了本课教学立意希望达成的民族间的和平交往是民族交融主流方式的认识。 历史时间轴的巧妙运用——在三政权的确立与并立、宋辽战和大事的呈现、梳理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大交融重要发展阶段的三个教学环节上,案例教师都以不同方式运用了历史时间轴。其中,在宋辽战和大事环节上,将众多繁杂而重要的历史信息(战和双方及其统治者、诸多历史时间和事件、各类视觉材料、历史地图的动态示意等)综合运用在历史时间轴上,这一系列设计的功效也是多重的——高度还原历史情境、简洁而高效地处理多个历史大事件、为学生形成记忆链条铺就了逻辑轨道等等。 历史材料的透彻解析——在“碰撞中的交融篇”中,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影响完全是从一则历史材料的内容生发而来(“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这种设计策略在充分挖掘了史料信息的同时,对学生历史材料的阅读、解析、提炼与阐释能力的培养都具有切实作用。 突破教学重难点时的问题探究法——小到契丹民族典型特征的领悟,中到两个少数民族政权改革相似之处的对比,大到本课教学重难点问题——对民族关系处理方式的探究(澶州战役后北宋对待宋辽议和条件的态度及和议后北宋社会变化的探究;辽、西夏与北宋议和后巩固统治的方法探究、少数民族文化对汉族的影响探究),案例教师都着力于综合史料创设教学情境下的问题探究方式。特别是在本课教学重难点问题的探究中,前者对于学生客观认知及至价值认同民族冲突之下的和议处理方式具有非常有益的引导作用;后者则将少数民族对汉族的文化影响从当时延伸到了今日,并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勾连,也使得“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就是各民族相互交融的过程”这一历史认识自然生成。这一系列教学思维活动的设计效果是实在而显著的。首先,在上述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学生的历史理性和学科方法也都得了到积极的训练。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自然生成的历史认识正符合了本专题的核心理念——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多元一体的民族特征。 上述历史地图、历史时间轴的综合运用,培养了学生历史学科的专项技能与学习方法。多则历史文献史料的研读与系列问题探究对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法、分析与评价历史问题的理性思维路径,乃至于学科素养的体悟都具有切实功效和长远意义。这些都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与精神的具体体现。 在教学反馈与评价方面,案例教师也做了有效的活动设计,例如在具体进行新课内容教学之前学生的自主学习(看书填写三个民族政权的建立简表)、两个少数民族政权巩固统治的措施比较表、宋夏和约内容的填空等实操性环节,都很有利于学生落实本课的重要知识点,并将其梳理、比较后完成系统化记忆。 当然,本课例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教师处理不当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澶州战役后北宋对待宋辽议和条件的态度探究”环节上,教师对学生呈现出的“签约”与“拒签”两种针锋相对的态度处理时未能及时抓住学生的理由陈述信息,并以此展开思维导引,与相关教学材料进行对接,而是在不置可否的状态下,出示已准备好的史料进行再度解读,使得教学节奏稍显拖沓,师生之间的互动力与契合度不足。这主要由于教师的教学经验尚待丰富,应变能力与相应的教学策略还有待进一步修炼与提升。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体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这一中国古代史重要主题的典型课例。课例教师在深度理解本课教学内容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设计体现出自己的独特思考、整体驾驭和细节上的精雕细琢。本课例的教学设计特色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全课设计始终高度把握本专题的核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主题,清晰、准确地呈现出本课内容所在的历史发展阶段特点,充分体现出课例教师对本专题内涵的深度理解和有效运用;第二,教师从教学设计到实施的全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学生的“学”,设计出了多种类型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感知、理解教学内容,思考、探究历史问题。这些活动的进行不仅使重要知识的学习变得轻松而系统,而且有效培养了学科方法、学科能力,并自然生成了重要的历史认识。这就充分发掘了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各类知识的价值。这些教学效果都是在课例教师充分认识了新课程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与精神的基础上方能实在达成的。 从具体的教学设计细节来看: 导入环节——整个的导入环节,教师都以本课预达成的教学终极目标( 认识清朝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具体措施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作为指针进行设计与组织。同时又是以学生最为熟悉的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地图)入手,展开导入环节中并不轻松的学习活动(辨认秦、西汉、唐、明历代统一王朝的疆域四至)。但非常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进行颇具难度的教学活动的策略——竞猜。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乐于调动起以往的知识储备,积极地进行知识勾连与迁移,以完成竞赛活动。这一过程蕴含了多重价值——有力训练了学生从历史地图中寻找各种信息,并加以辨别、对接、确认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过程;完成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历程”的演进式认知,从而顺利连接起本课内容;在完成本课学习后,构建出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全景式的线索,从而完全契合了单元主题。此外,全过程都是在学生认知兴趣被激发后的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完成的,因此会令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之后的兴奋。 利用综合性示意图解的填写与问题探究全方位建构对专题历史问题的认识——这主要体现为“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一目中教师设计的“清朝前期加强对西藏管辖示意图”环节。 第一步,“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本身构成了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五世达赖”“五世班禅”“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又横向对应了不同朝代的具体管辖方式,并通过二者之间的“册封”“设置”等动词明确了专有名词的精确表达,这样就初步构建起对清朝加强西藏管辖这一专题问题的整体认知。 第二步,通过直观的视觉史料具体完成管辖措施的细节性教学(册封的金册金印、驻藏大臣及派驻文告、金瓶与掣签),特别在“金印”的处理中还提炼出对“三种文字共用说明了什么?”这一核心问题的理解,从而在细节处强化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概念。 第三步,探究每种管辖措施的功效,进而探究管辖力度的逐步强化,从而再度从发展进程的角度宏观强化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概念。 第四步,通过清疆域图落实本目核心知识,在此过程中完成了一次新知识的迁移,并潜移默化地渗透了一种历史学习方法。 整体梳理这一目的教学设计,课例教师高度重视了方法性知识的渗透。时间发展上的纵向关系、管辖措施上的横向对应关系、措施功效上的逐层递进(强化)关系,从而构成了“纵——横——纵”的扎实而稳固的结构性认知;措施细节中对问题本质的追问和诸项措施递进功能的探究又直指本课的价值性知识——清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最终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认识的达成因其逻辑理路的顺畅和细节挖掘的到位而变得非常自然。更重要的是,这一系列认知都是在学生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的主动参与中完成的,因此其内化力、认同力自然更高。 以历史地图定位重要知识并生发重要认识——课例教师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着力以清朝疆域图的信息叠加式使用构建本课的宏观教学结构 。从导入环节的最后一步首次出现清朝疆域简图后,在每一目教学内容的进程中( 巩固西北边疆一目 )或完成后( 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二目 ),教师都采取空白清疆域图的动态填充方式确认地图知识,并辅以文字标注,提炼本目中清朝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核心措施和影响。当完成每步的地图填充后,最终以疆域图完成疆域四至的确认。这一看似不断重复的设计手法,其功效并不简单——每一步刚刚获得的文字、图像新知随即改变为地图知识,并高度凝炼为特征性表达。经过数次相同思路的知识转换与提炼,本课最终需要生成的价值性知识就在这一系列坚实的认知铺垫中得到内化与认同。这正是教师学科专业能力与教学设计能力契合的产物。 综合运用各类史料构建认知与探究历史问题的情境——教师在带领学生探究历史问题时非常善于将多种类型的史料配伍使用。例如,在处理“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一目的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教师虽然只以福建厦门鼓浪屿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石雕塑像配合文字史料,但其背后蕴含的历史之功与纪念价值却得以简明呈现。此外,为了深度构建清军攻占台湾后清政府内部对台湾问题态度的探究,教师特别在文字史料前呈现了“文臣”“武将”“康熙帝”的想象画和画像图片,这就特别真实而尽速地呈现出清廷文、武大臣在台湾问题上的不同看法,从而也使得学生对康熙帝决议和后继具体措施的理解更为深入。 又如,“巩固西北边疆”一目中有关乾隆帝平叛回部叛乱的设计,教师择取了《西域闻见录》中的两段史料——“大小和卓商议‘准噶尔已灭,近地并无强临,可以自立',他们‘虐用其民,屠戮城村,以致群回失望,渐致乖离'。”“伊犁地区安定后,‘屡岁丰收,较之从前,富裕数倍,实与内地无异。'”前段材料将大小和卓叛乱的主观目的、客观影响简明呈现;后者则将平叛后的显著效果一笔确立。这两段材料的择取因其典型性而很具有说服力。但教师并未了了处置,而是以大画面的“天山以南回部生活场景”和“清·乾隆帝《西域图册》”瞬间勾勒出鲜活的历史画面,令简明的史料更具信度。 高度重视视觉史料还原历史的功能——在全课设计中,教师都非常重视直观史料的综合、配伍运用,这些运用的功能也多种多样——尽可能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在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事件场景下能够使学生迅速建立起形象思维,并为后续的逻辑思维奠定坚实的史实基础。例如,如果“清朝前期加强对西藏管辖示意图”中只有抽象出来的清朝四帝年号而无四帝画像,学生的认知就不能迅速而实在地定位到什么人做了什么事,而很可能只停留于一般的感性认识层面;如果康熙亲征噶尔丹的环节中只有介绍背景和过程细节的文字史料,而没有呈现年长康熙帝 10 岁的成熟、彪悍的噶尔丹和年轻、文弱的康熙帝画像,没有这个貌似文弱的皇帝亲征时所用的盔甲和御用弓箭图片,没有乌兰布通战役宏大、激烈的场面,学生就不足以深切感知清朝西北边患的险恶程度,不足以体会康熙帝誓剿噶尔丹、巩固边陲的决心。 即使是板书页的设计,课例教师也着意选择了与所讲子目密切相关的视觉材料予以映衬。例如,“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对应了雪山与布达拉宫,“巩固西北边疆”对应了天山风光。这种细节的关照除了视觉的“养眼”功效外,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不经意间的感知相关地区自然环境的直观信息。这种细节处的精致设计足见教师的教学智慧。 从全课的教学设计来看,课例教师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展开呈现出通盘驾驭的结构性、系统性操作——历史地图的有机使用,结构性示意图解的填写,史事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典型性文字材料的解析与探究;历史故事的讲述、重要历史知识的竞猜等等,多样的策略构成多种学习渠道和多样研习方法、思考路径,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又可以通过各类学生真正动手、动脑的操作和思维活动,不断反馈着学习状态,自然也就始终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着隐性评价。这样的评价策略本身就体现出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以及由此形成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能力。   思考与活动 思考与活动 1 :梳理、总结初中中国古代史中有关“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相关教学内容。 活动步骤与提示: 1. 明确提炼专题讲座中“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核心内容; 2. 建议按照历史发展阶段列表梳理相关教学内容,结合专题讲座中发展线索归纳不同阶段的核心特征和重大史事。 思考与活动 2 :结合专题讲座中阐述的专题教学重难点内容,分析自身的一个教学实例。 活动步骤与提示: 1. 梳理、理解并提炼专题讲座阐述的本专题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的关键词; 2. 联系个人教学中的相关实例,判断并对接专题讲座所述的教学重点或难点内容; 3. 回顾教学实例中的具体教学设计内容,剖析相关设计意图; 4. 详细解读专题讲座中的“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策略”两部分内容,并以此为指针透视个人对教学重难点内容的理解、把握与具体设计情况。 思考与活动3:阅读以下学术的摘录,并请完成学习活动的相关要求。 今天中国国家疆域的形成是有其悠久的历史过程的。“中国”这个概念,在历史上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诗经 · 大雅 · 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这个“中国”是指国都、京师。《诗经 · 小雅 · 六月序》:“《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礼记 · 中庸》:“是以名声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这里的“中国”是华夏活动中心的黄河中游地区,因为我国阶级社会初期,华夏族多建都于黄河中游地区,故称这个地区为中国,称陕北、晋北和冀北地区的民族为北戎、山戎,称东部沿海地区和南部长江流域为东夷、南蛮。以后华夏族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夷戎的华夏化,黄河下游地区也包括在“中国”一词的范围之内。春秋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周王朝及晋、郑、齐、鲁、宋、卫诸国都自称“中国”,而将秦、楚、吴、越视为夷狄。《史记 · 楚世家》:“秦为大鸟,……垂头中国。”《索隐》:“言欲吞山东。”春秋时代秦国僻在西隅,“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但对西戎还是“中国”自居,楚国在西周末年自称“蛮夷”,到了春秋末年以“华夏”自居,其他中原诸小国,都已华夏化了。秦汉以后,随着华夏族、汉族统治地域的扩大,“中国”一词指统一王朝的全部疆土。《史记 · 南越列传》:“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赵)佗弗诛。”以后凡当处于分裂时期,则中国多指黄河流域。《三国志 · 蜀志 · 诸葛亮传》:“亮说权云: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两晋南北朝时期,东晋人将十六国看成夷狄,南朝人骂北朝为索虏,北朝人骂南朝人为岛夷,都自称中国。唐朝统一,没有这种分野,视这个时期为南北朝,李延寿修南北史,一视同仁,双方都是中国的一部分。宋朝把辽、金、西夏视为夷狄,而元朝则将宋、辽、金、夏均视为中国。明朝人把蒙古视为鞑虏,东北女真为建虏,而清人则将蒙古、新疆、西藏、台湾均视为中国的一部分,从一部记述大清帝国全国总志《大清一统志》即可知。由此可见,“中国”一词有其发展的过程,其含义也不断扩大。 19 世纪中叶帝国主义侵华前的中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中国”一词作为我们国家主权所达到的范围,是鸦片战争后几十年,中华民族民族意识加强后逐渐形成的。因此我们讲历史上的中国,就应以这个多民族统一国家范围的中国为中国,凡历史上在这个范围内的一切民族和政权都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过去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历史上中原王朝、正统王朝统治范围为中国,其他就不是。这种观点无疑是错的,我们不是宋朝人,不是明朝人,我们是现代中国人,我们不应以古人的“中国”为中国;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今天中国的范围就是历史上的中国,这也不对,这岂不是承认帝国主义侵华的合法性了吗?总之,我们要分清中原王朝是中原王朝、中国是中国,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同。否则许多问题就讲不通。 ——摘自邹逸麟《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特征》 (《历史教学问题》 2000 年第 1 期) 学习活动要求: 1. 做出阅读笔记; 2. 提炼出您所认为的重要历史结论; 3. 在此基础上谈谈您对该部分论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 思考与活动 4 :总结并分析古代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措施及其民族政策。 活动建议与提示: (一)总结古代中央政权的边疆管理措施、民族政策 总结主要中央王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措施与相关政策是后续分析得失原因的重要史据。梳理这部分内容的方法可以是简单的以朝代演变为线索,但更建议进行分类总结,借此提高认识与理解层次。 类别式总结可以从中央到边疆地区的管理体制、边疆的行政建置、边防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经济开发政策等方面进行。为了便利于纵向及横向对比,还可以列表梳理相关内容。 (二)分析古代中央政权的边疆管理措施、民族政策 分析历代中央政权对边疆的管辖措施及其民族政策时,可以进一步凝练历代的管辖措施(政策)为:羁縻与怀柔、行政管理与军事部署、从和亲到联姻、经济开发等几方面,并进行相应的评析。 评析时可以考虑从措施(政策)实施的原因(条件等)、对当时的中央政权及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影响、措施(政策)的长远影响等诸多方面。特别要注意考虑措施(政策)对整个中华民族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 【相关资源】 1. 学术论文: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9 年 7 月版。 2. 学术论文:张传玺,《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下),《文史知识》 2007 年第 2 期。 3. 学术论文:邹逸麟,《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特征》,《历史教学问题》 2000 年第 1 期。 4. 学术论文:韩永静,《论中华民族的系统结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系统论分析》,《西北民族研究》 2009 年第 3 期。( pdf ) 5. 学术论文:马大正,《中国疆域的形成与发展》,《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4 年第 3 期。 6.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 7. 郭大维:《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学课件( ppt ) 8. 郭大维:《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学课件( ppt ) 9. 张天粉:《北宋、辽、西夏的并立》教学课件( ppt ) 10.郭大维:《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说课( ppt )  
/
本文档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