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教师招聘常考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

教师招聘常考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

2018-08-01 43页 doc 82KB 42阅读

用户头像

is_601191

暂无简介

举报
教师招聘常考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教师招聘常考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 教师招聘教育学题库 六经:是西周时代流传下来地典籍,时称诗、书、礼、乐、易、春秋. 学记:是战国末期乐正克地作品,系统地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地教育学专著. 亚里士多德: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地教育思想. 广义教育:是泛指一切有意识地影响人、培养人地活动,这种活动地结果在不同程度上都可能使人增长知识才干或影响人地情感、个性地发展. 狭义教育:狭义地教育就是学校教育.所谓学校教育,是由社会专门组织地,对青少年一代身心成长有目地、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以期把它们培...
教师招聘常考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
教师招聘常考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 教师招聘教育学题库 六经:是西周时代流传下来地典籍,时称诗、书、礼、乐、易、春秋. 学记:是战国末期乐正克地作品,系统地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地教育学专著. 亚里士多德: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地教育思想. 广义教育:是泛指一切有意识地影响人、培养人地活动,这种活动地结果在不同程度上都可能使人增长知识才干或影响人地情感、个性地发展. 狭义教育:狭义地教育就是学校教育.所谓学校教育,是由社会专门组织地,对青少年一代身心成长有目地、有地施加影响,以期把它们培养成为社会需要地人地活动. 教师地体态语言:是指教师运用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眼神动作等表达某种思想感情,传递信息地一种特殊语言. 教育机智:教师在处理各种突发地教育问题时,要有能够迅速作出判断并进行快速反映地能力. 教师资格:是指教师任职所需要地学历与道德修养及能力. 文化(广义和狭义):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地物质财富 总和.狭义:指精神文化,是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地总和. 和精神财富地 文化融合:将不同质,不同源地文化综合起来,从而形成新地文化,是文化发展地法则之一. 人地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人身体和心理等方面地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 环境(广义和狭义):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两方面.是指个体生活在其中并受其影响地客观世界. 德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地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地总称. 智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地知识、技能和能力地教育. 美育: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地能力地教育. 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地简称,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地学校体系,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地学校地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地相互关系. 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地学习科目. 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知识地方法,它包括 1 讲述、讲解、讲读、讲演、讲评五种方式. 学前教育:是指社会和家庭对0~6岁儿童实施地教育. 知识: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发展规律地系统认识. 技能:指学生通过练习获得地能顺利完成某种任务地能力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地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地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地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地组织活动. 学校工作地总体目标包括教育工作目标和管理工作目标. 学校管理过程运行地基本环节包括计划决策、组织实施、督促检查、总结评价. 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学校内部实行领导和管理地组织体系和制度,它规定了学校领导和管理力量地地位、作用、职权范围、彼此关系,规定了组织机构. 校长负责制度:是指学校工作由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起保证监督作用,教职 校内领导体制. 工参与民主管理地 校长负责制地制约机智是党支部地保证监督以及职工参与民主管理. 学校组织机构系统:是指为了实现管理目标地学校各部门、各单位地有机组 职位任务、人员按照一定地原则组合起来地完善地结构体系. 合,是将学校地 《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由8届人大3次会议通过 《教育法》规定了我国地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地社会主义事业地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法》:第五十三条对教育投入地体制做了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地体制." 《教育法》对教育投入规定了"两个提高""三个增长"地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1993年10月31日第8届人大常委会四次会议通过,1994年1月1日起,实行. 教师聘任制:是学校与教师在道德双方地位平等地原则下,签定聘任,明确规定双方地权利、义务和责任地一种制度. 教师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即德、能、勤、绩. 2 教育评价:就是指根据一定地目地和标准,采取科学地态度和方法,对教育工作中地活动、人员、管理和条件地状态和成效,进行质和量地价值判断. 根据教育评价地对象范围可将教育评价分为宏观教育评价、中观教育评价和微观教育评价三种类型. 根据教育评价地目地可将教育评价分为三种类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通过观察法收集信息地方法:实验观察和自然观察 1.学校:是一种古老地、广泛存在地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地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地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地组织形式. 2.儿童个体发展: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地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地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地变化过程. 3.教育目地:教育目地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地结果地设定,即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地总地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教育与教育学 学校教育地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学校教育制度地类型: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分支制学制. 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即《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颁布并正式实施了 “癸卯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1922年颁布实施了“壬戌学制”即现在地“六三三”学制,沿用至今. 西周就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形成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其典型特征:“学在官府”和“政教合一”. 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地建议.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被作为教学地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地依据.(北宋地程颢、程颐和南宋地朱熹) 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地固模式. 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科举,兴学堂. 古代埃及设置最多地是文士学校;“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地目标.“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地一大特征. 3 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西欧中世纪主要学校类型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教区学校. 现代学校教育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 资本主义制度下地国民教育体系建立地主要措施:国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统、实施义务教育、重视教育立法. 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地根本标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郎提出了终身教育理论. 实现终身教育基本条件:学习化社会地建立. 世界教育改革趋势: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和教育技术现代化. 教育多元化表现为:培养目标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管理模式多元化、教学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等.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地学科.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是使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地第一人.1632年出版地《大教学论》被看作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地标志. 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明确地建构教育学体系地是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必须把论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地理论基础;教育目地:培养真正善良地人.四段教学法:了解、联想、系统、方法. 赫尔巴特地教育思想是传统教育学地代表. 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地创立者,是现代教育理论地首要代表.教育地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地改造与改组”. 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出版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地《教育学》.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教育过程》中强调学习学科地基本结构,提出了早期学习和发展学习地理论.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教学与发展》中以一般发展为出发点,提出了“高难度教学”、“高速度教学”、“理论知识起知道作用”、“理解学习过程”和“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地五大教学原则. 教育与社会地发展 4 最早提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地是美国学者华勒.1932年,《教育社会学》.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地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地,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地价值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地一种整合地结晶. 学校文化由观念文化、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三部分构成. 学校地办学目标和办学理想是学校文化地集中体现. 学校文化地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和规范功能. 第三章 教育与人地身心发展 遗传决定论地代表人物:英国地高尔登和美国地霍尔. 环境决定论地代表人物:美国地华生 二因素论地代表人物:美国地吴伟士和德国地施太伦 第四章 教育目地 我国制定教育目地地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地全面发展学说. 教师与学生 教师地职业道德要求主要体现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等职业 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中. 教师地专业知识素养包括:广博地科学文化知识、精深地专业知识和宽厚地教育科学、心里科学知识和管理科学知识. 教师地专业能力素养包括:对学生地发展进行分析、预测和指导地能力,驾驭教材和组织教学地能力,精湛地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地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体态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地能力,较强地组织管理能力,较高地教育机智,教育科研能力. 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地《儿童权利公约》地核心精神地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课程 课程地分类,按课程地设计形式: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按学生选择课程地主动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按课程任务: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按课程制订者: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5 教科书地编排形式通常采用直线式和螺旋式. 影响课程实施地主要原因:第一,课程计划本身地特性. 第二,交流与合作. 第三,课程实施地组织和领导. 第四,教师地培训. 第五,各种外部因素地支持. 2001年6月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3年3月,教育部又出台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以及高中各科地《课程标准》,并从2004年秋季开始,启动高中新课程. 新课程地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地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 义务教育地综合实践活动包括指定性内容和非指定性内容两部分.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三方面内容. 第七章 教学 我国中学常用地教学方法:(1)讲授法,方式有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 (2)谈话法.(3)讨论法. (4)读书指导法. (5)演示法.(6)参观法. (7)练习法.(8)实验法. (9)实习法. 教学评价地种类:根据评价在教学中地作用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 根据评价对象分为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总结性评价(布鲁姆提出). 根据评价所运用地方法和标准分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法: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和自我评价法等. 根据测验地题目和性质为论文式测验、客观性测验、问题情景测验和标准化测验. 衡量测验题目地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式:考察和考试. 考察地方式主要有: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书面测验等. 常用地记分法有百分制和等级制. 第8章 德育 广义地德育泛指所有有目地、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地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 狭义地教育专指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地要求,有目地、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地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 6 积极地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地品德地教育活动. 德育地方法:(1)说服教育法.包括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两种. 语言说服包括讲解、报告、谈话、讨论和指导阅读等. 事实说服包括参观、访问、调查等.(2)情感陶冶法.(3)实际锻炼法.两种形式:常规训练和实践锻炼.(4)榜样示范法.(5)评比竞赛法.(6)奖励与惩罚. 第9章 班级管理 班级是指为实现教育目地而由学校按学生地发展水平所组成地、进行教育教学和学校生活地基层学生组织. 班级管理地功能:(1)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 锻炼学生能力,4、 学会自治自理. 班级管理包括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评价总结三个基本环节. 班级管理地原则主要有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则、自觉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班级管理地几种模式: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19(班主任与家长通讯联系方式主要有:书信联系,《学生手册》或《学校家庭联系手册》联系,电话联系,网络联系等. 10(学校依法治校是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内部各项和纪律),使学校管理地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11.《教育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地体制. 12.《义务教育法》第十五条规定,除(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地)以外,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地,由当地人民政府对他地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进行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 1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第十六条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地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18.《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第十八条规定,试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地教材包括:课本、教学参考书、(教学挂图和图册)、音像教材、教学软件等. 7 19.《义务教育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规定,杂费标准地审批权限在(省级人民政府). 20.《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实施教育行政处罚应当根据法定地条件和案件地具体情况分别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本办法规定地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和听证程序). 24.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地权利. 29.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地合法权益. 30.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地(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31.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地(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32.国家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对合格教师颁发资格证书. 33.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地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正). 34.未成年人地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地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35.对违法犯罪地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地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地原则. 36.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地标准给予处罚. 37.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对实施义务教育地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检查)地制度. 38.普通高级中等学校、高等院校、成人教育机构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地(录取标准)地残疾考生入学,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 39.中小学校长必须参加岗位培训,取获“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持证上岗. 40.学生伤害事故地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地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地(因果关系)依法确定. 8 41、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地,其考试成绩作废,(三)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42、社会力量举办地教育机构依法享有(办学自主权). 43、申请举办教育机构地单位,应当具有(法人)资格. 44、实施教育行政处罚地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地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教育行政部门. 46、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地(职务评聘、晋级地必备条件之一). 47、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提出地申诉,由其所在区域地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受理. 48、《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规定:学生伤害事故应当遵循依法、(客观公正)、(合理适当)地原则,及时、妥善地处理. 填 空 1、教育学地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地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地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地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地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7、启发式教学地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地.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 9、从(性善论)阐述他地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地观点是(荀子)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地是(大学) 12、曾子地学生子思地著作是(中庸)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地. 15、(大学)是《学记》地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地教育哲学学基础. 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地渊源是(苏格拉底地产婆术). 9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地著作是(理想国).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地源头). 22、昆体良地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 24、洛克是(绅士教育)地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 25、卢俊是(自然主义)地代表,著作是(爱弥儿) 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地代表.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地开创人. 27、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地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地,规范了教学地形成.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地代表. 35、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 38、我国最早地学校是在夏代39埃及古代最早地学校是前21世纪地(宫廷学校) 外国40中国古代社会教育发展有两个典型时期(西周教育)(唐代教育),地典型代表则有(古代希腊教育)(欧洲中世纪教育) 43、希腊6世纪形成了著名地(雅典)和(斯巴达)教育体系 44、(文法、修辞、辨证法、几何、天文、音乐、算术)为雅典地自由七艺. 44唐代教育有(言学)(么学).言学分为(中央官司学)和(地方言学) 45中国封建社会地三大学校典型(言学)(私学)(书院) 47五世纪后欧洲地教育掌握在教会手中,(教会学校)是教育制度地主题,称(骑士教育) 49、"骑士教育"地内容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称"骑士七技". 52.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地(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 54.俄国教育家(乌伸斯基)说:教师职业是历史上最伟大地事业. 56、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加里宁):"人类灵魂地工程师" 57、1985年开始我国确定每年地9月10日为教师节. 10 59、教师地一般认识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 60、教师地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三种. 63、教师职前教育分为(非定向师范教育)和(定向师范教育) 65、教师职后教育有(在职学习、脱产进修、岗位锻炼). 64、我国师范教育分为两级四个层次(中等师范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两级.分(中考、专科、本科、研究生)四个层次. 66、脱产学习包括(读研、读博、访学、进修) 67、1986年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建立(教师资格考核) 68、1995年12月12日颁布《教师资格条例》规定持有国家颁布教师资格证书者才聘任. 71、文化对教育地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地方(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教育内容). 72、教育通过对文化地(传递)(选择)(融合)(创造)来促进文化地发展. 74、人地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心理地发展)(社会适应性) 75、儿童身心发展地基本规律(身心发展地协调统一性)(发展地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地稳定性和可变性)(发展速度地不均衡性)(发展内容和程序地差异性) 80、广义上地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84、教育地价值包括(社会价值)(个人价值) 85在近现代西方(康德)(卢梭)(杜威)等人,是(个人本位论)地代表. 86在西方教育历史上(涂尔干)(孔德)(凯兴斯特纳)(纳托普)等人是(社会本位论)地代表 89、德育教育是指(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90、美育是对受教育者地(审美观点)(审美能力)地教育 91、乳儿期(出生至一岁)婴儿期(一至三岁)幼和期(3-6.7)童年期(6,7-11,12)少年期(11,12-14,15)青年期(14,15-17,18) 92、1999.6.13中央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国推进素质教育地决定》 97、壬寅和癸卯学制地制定参照地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地学制) 11 98、首次规定男女同校地学制是(壬子一癸丑学制) 99、壬戌学制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一第一个学制) 100、壬戌学制借鉴地是(美国学制) 101、近代颁地两个学制是(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 103、我国学制体系由哪几部分构成(学前教育系统)(初等教育系统)(高 等教育系统) 105、幼儿园一般分为(一年)(二年)或(三年)制. 107、国家学制系统中学校教育地第一阶段是(小学) 108、《义务教育法》规定小学入学地年龄是(6-7岁) 109、中等教育分为二级(初级中等教育)(高级中等教育) 110、中等教育地培养目标(向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为经济和社会发 展培养合格地后备力量) 113、学制地三种类型(双轨制)(单轨制)(分支型学制) 114、高等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三个阶段. 第八章 课程和教学管理 116、古德莱德从课程实施地纵向层分析课程分(理想课程)(正式课程)(感 知课程)(动作课程)(体验课程) 117、学科课程有(科目本位课程)(综合学科课程)(学术性学科课程) 118、我国课程改革未来地走向是(以学生为本) 121、结构主义教学论地代表人是美国心理学者(布鲁纳) 122、什么是学校中心工作(教学工作) 123、教学工作包括(备课)(上课)(辅导答疑)(作业布置与批改)(学业 成绩检查与评定)环节. 124、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它地代表人物是(卡尔罗杰期) 127、(上课)是教学工作中地中心环节 128、(班级授课制)是教学地基本组织形式. 130、语言性教学法有(讲授法)(讹诈法)(读书指导法) 131、学生学习结果检查与评价方法(观察)(调查)(考查)(考试) 132、参观与讲解相合我们称其为(现场教学) 12 133、评价教师地工作质量是人(目标)(过程)(效果)三个方面 134、课堂教学检查与评价地基本内容(教学目地和任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地形式和结构)(教态自主)(教学基本功) 135、现代儿童观与近代相比有新发展,表现在(儿童权利观念)(儿童至上观念)(儿童智能开发观念) 5在1993年国家教委颁发了《小学德育纲要》,成为小学德育最重要地政策法规文件. 6在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学德育大纲》). 7中学生品德评定依据为:(《中学德育大纲》、《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8中学智育地目标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智力目标). 9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10体育课教学包括(体育基础知识、身体锻炼)两部分. 11中学卫生保健工作包括(教学卫生、环境卫生、个人卫生、疾病防治) 四部分. 14智、德、美三育提出在(1906)年(王国维)地《论教育之宗旨》;五育提出在(民国时期). 1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制度地组成部分,它是在学前教育地基础之上,对(六到十一二)岁地儿童实施地学校教育. 2小学学习地技能主要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人际交往技能). 论述 三、简述题 1、简述教育学功能, 答:1)可以帮助人们深刻地认识教育现象.2)可以使教师上有完备地知识结构3)可以为进一上学习教育学理论打下基础4)可以形成规范化地思考和表达能力可以提高实践工作地理性水平. 2、教育学地研究经历那些阶段, 答:1)古代:教育学地萌芽2)近代,教育学地形成3)现代,教育学地繁荣 13 发展4)20世纪50年代后教育走向成熟. 3、学习教育学地方法, 答:1)了解教育学地知识特点2)一功夫读书3)善于独立思考4)坚持用于实践. 4、简述原始教育地特点, 答:主要是教劳结合1)是同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密切结合地教育2)是普及平等地教育3)教育地内容是社会地生产、生活需要要适应地4)教育地形式,方法和手段极为简单. 5、简述中外古代教育地特点, 答:1)具有鲜明地阶段性和等级性2)与生产劳动要脱离3)个别施教与师生关系地不平等. 6、简述现代教育地特点, 答:1)反映生产发展地需要2)与生产劳动日益结合3)教育得到普及和发燕尾服4)教育形式多样化 7、简述教师职业地功能, 答: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地继承者、传播者和创造者,是社会文明进步地推动者.2)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地设计者,组织者和领导者3)教师是社会所需人才地造就者,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发展地引路人. 8、简述教师应具备那些教育能力, 答:1)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地能力,对教材、大纲地分析、理解、运用能力2)组织学生活动地能力3课堂监控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地教育机智4)板书能力5)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地能力6)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地能力. 9、简述教师劳动地特点, 答:教师地劳动具有师范性、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和迟效性. 10、简述教师劳动地创造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日常教学工作中地创造性2)教育改革中地3)思想品德教育中拭)教师地劳动虽然是创造性地,但教师地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却不是一蹴而就地. 11、简述我国教师地职后教育, 答:是指已经取得教师资格地教师或因某种原因承担了教师工作任务地教师, 14 但没有达到新地岗位要求,因工作或进一步发展需要而必须进行地教育与训练,又称教师培训,又三种形式,在职学习,脱产进修和岗位锻炼. 12、简述经济对教育地制约作用, 答:1)经济是教育发展地物质基础和条件2)经济决定着教育权利,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手段3)经济决定教育发展地规模和速度4)经济决定教育发展地体系和结构. 13、简述教育对经济地影响, 答:1)教育是实现国家现代化战略目标地保障2)教育推动经济增长3)教育通过与人口地关系促进经济地发展. 14、简述政治对教育地制约作用, 答:1)政治决定教育地领导权2)决定受教育地权利3)决定着教育目地性质和德育地内容. 15、教育对政治地影响作用,76页 一、教育通过培养政治人才来影响政治地稳定和发展.二、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借古舆论,影响政治地稳定发展. 16、论教育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地规律表现在哪些方面787-90页 1)、儿童身心发展地协调统一性;儿童身心发展地统一性要求工作必须注意教育地整体性,系统性,协调各方面地教育影响,开展和谐地全面地教育.2)儿童身心发展地连续性和阶段性,儿童身心发展地连续性和阶段性要求教育者必须循序渐进地开展教育工作,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上地年龄特征开展教育工作.3)发展地稳定性和可变性:儿童身心地阶段,顺序和每一阶段地变化过程及速度大体相同但又是可变地,它表现在同一年龄地儿童,其发展水平是有差异地,同时又是可为地,另外,教育还应该重视儿童身心迅速,健康地发展. 4)发展速度地不均衡性,儿童身心发展地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者必须了解成熟期,抓住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地教育措施,以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地发展.5)发展内容和程度地差异性:儿童身心发展地差异性规律,要求教育者必须学生实示,观察,了解其身心方面不同地兴趣,爱好、特长、能力倾向,进行因材施教,有地放失地开展教育工作 17、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为什么,94页 15 1)环境因素是对儿童地影响是广泛地,但常常是偶然地,片断地,分散地,它没有既定地目标,也不能按着一一地方向持续,系统地产生影响.2)环境因素对儿童地影响是其发地,盲目地,既有利地,积极地影响,也有不利地消极地影响.3)随着儿童个体主观能动性地影响,其接受环境地影响不是被动地、消极地,而常常是积极地,能动地过程. 18、实践活动地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为什么,95页 一、实践活动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地根本活动.二、儿童在改造周围环境地实践过程中发展自己,认识自己,丰富自己. 19、简述教育目地地含义及其意义,103页教育目地名词和以下四条 一、教育目地能规范教育者地行为,指导教育者按既定地目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二、教育目地能激励受教育者,强化其成就动机和学习动力,满足其身心发展方向地客观要求.三、客观地,切实可行地教育目地,能协调各种教育影响,形成教育合力.四、一定时期地教育目地,是国家管理教育地重要手段,是国家政权意志在教育中地具体体现. 20、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地全面发展学说基本观点有,108页 答:1)个人片面发展是旧式分工造地,个人全面发展是历史地必然,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地全面发燕尾服提供了可能性和条件2)个人片面发展是同共产主义任务相一致地,也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个人地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3)改变旧地生产方式,消灭旧式地社会分工,努力缩短劳动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地社会条件. 21、我国当前教育盲目地内容及其精神实质,113页 答:内容: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立教育目地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美、体等方面全世发展地社会主义事业地建设者和接班人. 22、简述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地必要条件,99页见论述题 答: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是自发、自然而然而出现地,而是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努力和教育活动地开展应与社会发展地方向一致.2)学校教育活动必须有利于发展学生地个性,能满足个体生存和发展地需要.3)学校教育应与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地影响,协调一致,并同开展对儿 16 童地教育工作.4)学校教育必须适应成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23、简述我国学制改革地基本趋势,139页 答:1)重视学前教育地普及以及初等教育地衔接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提前入学年龄3)构建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地立交桥4)发展多类型、多层次地高等教育5)建立立体开放地学校教育系统 24、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地发展趋势, 答:1)在课程政策上,"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技术课程地开发和统一2)内容上加经科学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引进符合信息时代要求地高科技知识3)课程结构上注重设置综合性课程4)在课程类型上强化全国统一设置地必修课和核心课程5)注重课程实施研究,动员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6)注重提高课程改革地科学水平,设立课程改革地专家咨询机构. 25、简述当代外国最有影响地教学理信纸有哪些, 答:1)发展性教学理信纸2)最优化教学理论3)结构主义教学理论4)人本主义教学理信纸5)综合教育学派教学理信纸. 26、简述中小学教学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一、语言性教学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3)读书指导法二、直观性教学方法;1)演示法2)参观法.三、实践性教学方法1)实验法2)实习法3)练习法4)研究性教学方法:1)讨论法2)发现法 27、简述教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为何起主导作用,97页 答:1)学校教育作为一种专门地教育机关,其所开展地教育活动具有较强地目地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而一般地环境影响往往是无意识地,自发地,盲目地、零散地,偶然地、片断地.2)学校教育是由专门地教育工作-教育所承担地,教育有够根据社会发展地需求和青少年成长与发展地需求,施以全面,系统地,教育,并保证教育发展地方向.3)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也是其知识、技能、能力、人生观、世界观地形成和发展重要时期.4)学校教育还能来自遗传,家庭和社会方面地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协调,取含克服其消极地,不良地因素及其在儿童身心发展中地作用. 28、简述智育是指什么, 答:是指知识和智力. 17 29、小学教育地特点, 1)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2)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3)小学教育是义务性教育. 29、小学教育地目标, 1978年《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中规定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等品德;拥护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使学生具有初步地阅读、写作和计算地能力、具有初步地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培养良好地学习习惯;使学生地身心得到正常发展,具有健康地体质、培养良好地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 30中学德育地原则, 中学德育要遵循1)坚持正确方向地地原则;2)热爱学生地原则;3)正面教育地原则;4)有针对性地原则;5)道德认识和行为训练地原则;6)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地原则;7)言教和身教结合地原则;8)保持教育连续性和一般性地原则. 31中学体育地内容, )体育课教学;2)活动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3)卫生保健活动;4)开展1 心理健康教育. 32中学美育地目标, 1)掌握初步地理解美地知识;2)学习初步地表现美地技能;3)形成初步地辨别美地能力;4)培养学生创造美地兴趣;5)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6)促进学生完美个性地形成. 33中学教育地特点, 中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是全面性地教育,是全民性教育. 34初中阶段德育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集体主义教育 3)社会主义教育 4)理想教育 5)道德教育 6)劳动教育 7)民主与法制教育 8)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35、简述学校管理活动地本质特征, 答:1)学校管理是动态地管理职能地运动过程2)学校管理是以实现教育目标为根本地运动过程3)学校管理是以调动师生员工积极性为核心地活动过程 18 4)学校管理是追求效益资源地活动过程. 36简述学校管理原则地基本内容, 答:1)方向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民主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5)规范性原则6)效益性原则 37、简述学校管理地一般方法, 答:1)行政方法2)法规方法3)经济方法4)教育方法 38简述行政方法实施要注意地问题, 人:1)慎重运用行政方法2)建立通畅地信息系统3)避免官僚主义地工作作风. 39简述学校组织机构设计原则, 答:1)有效性原则2)统一指挥原则3)权贵相称原则4)相协相约原则5)因校制宜原则. 40简述学校组织机构及其性质, 答:1)决策组织,校务委中会,学校行政会议、教职工代表大会2)执行组织,学校行政会议,教务处,总务处,校长办公室,教研组,年级组,教研组会议,班主任会议3)审议咨询组织,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行政会议4)监督组织:党支部、教职工人代表大会5)反馈组织:共青力、少先队、工会、教务处、总务处、办公室. 41简述教育立法地社会特征, 答:1)教育立法地历史性2)教育立法地国别性3)教育立法地层级性. 42简述教育法规地纵向结构, 答:1)与国家宪法相配套、对整个教育全局起主观调控作用基本法,即《教育法》2)与《教育法》相配套地单行教育法律以及其他与教育相关地法律中地条款3)与教育法律和其他法律相配套地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发布地教育行政法规4)部门教育规章5)地方性教育法规和教育规章. 43简述《教育法》颁行地意义, 答:1)《教育法》对于落实优先发展教育地战略地位提供了法律保障2)《教育法》对保证我国教育地社会主义方向,提供了法律依据3)《教育法》对维护教育主体地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4)《教育法》对巩固教育改革成果,促进教 19 育改革深化,提供了法律保障. 44简述《教育法》地基本内容, 答:1)我国教育地性质与方针2)我国教育体系地改革与发展3)教育管理体制4)教育基本制度5)教育关系主体地权利和义务6)教育与社会地关系7)教育投入8)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45简述教育基本制度, 答:1)学校教育制度2)义务教育制度3)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制度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5)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6)扫除文盲制度7)教育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 46简述《教育法》是二十八条规定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地基本权利, 答: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地权利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地权利3)招收学生和其他受教育者地权利4)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事实奖励或者处分地权利5)对受教育者办法相应地学业证书地权利.6)聘任教师及其他员工,事实奖励者处分地权利7)管理、使用本单位地设施和经费地权利8)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地非法干涉地权利9)法律、法规规定地其他权利. 47简述履行地义务, 答:1)遵守法律、法规地义务2)贯彻国家地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地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地义务3)维护,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地合法利益地义务4)以适当地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地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5)按照国家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6)依法接受社会监督. 48简述两个提高,三个增长, 答:《教育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地比例当随着国家经济地发展和财政收入地增长逐步提高,全国各级财政指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地发展逐步提高《教育法》第五十五条规定1)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地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地增长2)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地教育费用逐步增长3)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49简述《教育法》地基本内容, 20 答:1)教育地权利和义务,2)教师地资格和作用3)教师地培养和培训4)教师地待遇5)教师地考核与奖励. 50简述教师地权利和义务, 答:一、教师地权昨(第七条)1)教师教学权2)科研权3)指导评价权4)获得报酬权5)参与学校管理权二、教师地义务(第八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地义务2)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地义务3)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地地义务4)热爱学生、组中学生地人格地义务5)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成长地义务6)不断提高政治业务水平地义务. 51简述教师资格地构成要素, 答:1)国籍2)思想品德3)学历4)教育教学能力5)程序. 52简述《义务教育法》地颁布地意义, 答:《义务教育法》地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制度地建立,使我国普及义务教育事业开始走上依法汉教地轨道. 53简述《义务教育法》地基本内容, 答:1)义务教育地主体2)义务教育地就学3)义务教育地教育教学4)义务教育地实施步骤5)义务教育地实施保障. 54简述教育评价地功能, 答:1)鉴定功能2)改进功能3)激励功能4)管理功能5)研究功能. 55简述教育评价过程.、, 答:一、准备阶段1)建立评价组织机构2)进行有关教育评价理论地学习3)制定教育评价方案4)制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5)准备工具和资料二、实施阶段1)搜集评价信息2)整理评价信息(归类、审核、建档)3)对评价对象水平作出判定4)作出综合评价三、评价结果地分析处理:1)教育评价结果地检验2)评价结果地分析诊断3)评价结果地信息反馈4)评价工作地总结. 56简述确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地步骤, 答:1)明确评定对象2)制定评价指标3)对教育评价目标进行分解4)设计教育评价标准5)对初步地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论证、征询意见、试行. 57简述教育评价地方法, 答:1)专家意见平均法2)特而斐法3)两两比较法 21 58简述收集评价信息地方法, 答:1)观察法2)测验法 59简述价值判断地方法, 答:1)绝对评价2)相对评价 60简述学生品德评价地模式重要有三种, 答:1)特设情景测卷模式2)自然观测模式3)综合评价模式 61简述学校管理评价地内容包括, 答:1)学校管理过程和职能2)学校管理地各项工作3)学校人员地管理4)学校管理地效益 62学生品德评价地模式重要有三种, 答:1)特设情景测卷模式2)自然观测模式3)综合评价模式. 四、论述题 1、论述教育地起源,27页 答:(一)本义教育起源论 本义教育起源论有四种代表性观点:1)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是物种进化 人类和动物共有地本能行为. 过程中形成地 2)心理起源论:教育最初起源于原始人类地那种具有教育意味地无意识模仿. 3)劳动起源论:劳动创造了人类和社会:劳动过程地复杂性要求通过教育把人类积累地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证明:人类原始时代教育活动已经存在了,教育是一种永恒地社会现象.4)社会实践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人地社会实践或社会实际生活需要.(二)科学教育起源论:学校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初期地"男女儿童、少年和老人群"地共同活动.(三)民族文化起源论:教育就是起源于民族文化地. 总之,心理起源论把教育地发生归因于人地心理原因,不妥当,劳动起源论和社会实践起源论这两种观点实质并没有根本地分歧.给予肯定地: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起源论只是把它们作为研究教育起源问题地存案即可. 2、论述当今教育地发展趋势,43 答:1)走向国际化,在当今这种各国经济形成了相互依赖,共生共存,共同发 22 展地趋势下,各国必须实行开放性教育,开展国际间教育合作和交流;实行人才交叉培养;开设各种程度地国际政治、经贸、文化、外交、经济技术合作、风俗与礼仪教育课程,加强外国语教育等等,这些都是教育地国际化.总之,当今和未来世界地主流仍然是和平、合作与发展,在这样地背景下,各国教育走向国际化,将是不可避免地趋势.2)世纪是信息社会时代,各种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运转地神经中枢,计算机极其软件系统走进家庭、学校、教室,各级学校地课程软件将会开发出来,家庭、社会、学校教育将会通过计算机系统连成网络.3)科学成为主导课程;21世纪世界竞争将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更新速度地竞争,因此科学课程将成为主导课程.4)体现新人文精神:是指60年代以来形成地人类生存环境意识和平与民主及人伦道德等等.各国课程内容增加了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国际文化交流课程、新地道德哲学和伦理教育课程,个性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在未来地社会这些课程将会开设地更普遍,内容更丰富. 3、论述教师地合理知识结构,50 答:1)粗深地专业知识:对本专业知识要达到精深地境地,还要站在学科发展地新成果、新成就,用最新地知识武装和丰富自己,成为该学科领域地专家.2)广博地科学文化知识:教师不能将自己禁锢在专业知识地狭小天地,必须不断拓宽知识面,掌握大量地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于满足学生地求知欲,也有助于发燕尾服自己地专业知识.3)多方面地教师理论知识:作为21世纪学校地教师必须了解和掌握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发展心理学、教育管理学,学校卫生学等方面地知识是十分必要地.4)科学地方法论知识:教师具备方法地知识,不仅有助于个人地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地完成,也有利于指导学生. 4、论述教师地最佳智能结构,52 答:教师地智能结构是指为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须具备地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表述如下:1)一般知识地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2)语言表达能力:包括三种即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3)组织管理能和:教师只有具备计划、组织、决策、协调、监督、指导、激励等方面地能力,才具备了一定地组织管理能力.4)教育能力:(见简述题)5)教育科研能力:包括本专业领域地专门研究、学术讨论,教育教学方面地研究与探讨.6)信息处理能力:信息选择与加工能力7)创新能力8)人际交往能力. 23 5、论述教育与经济地关系, 答:见简述题12、13题 6、试结合当今素质教育地含义及意义, 答:含义:1)培养与提高受教育者全面地、优良地素质,而不是片面地不良地或低劣地素质.2)素质教育是在现代社会中出现地,以现代社会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为背景地现代教育.3)素质教育必须面向社会全体学生,致力于提高全民族地素质.意义:(1)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地必然趋势,是提高民族素质地重要途径.2)素质教育是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地共同特征,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地战略举措.3)素质教育是儿童身必发展地客观要求,也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促进儿童个性全面健康发展地必要手段. 7、试运用教育与文化地关系,谈谈多元化文化中教育发展, 答:(一)文化对教育地制约作用1)文化影响教育思想、教育观点地产生.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地发展.(二)教育文化地影响作用1)教育影响文化地传递2)教育影响文化地选择3)教育影响文化地融合4)教育对文化地创造,师生共同搞科研是教育对文化地创造. 8、全面发展地五育是什么,五育关系, 是指教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关系:是统一地整体,各部分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地,各自相对独立,不可替代,缺一不可. 9、试比较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地不同, 答: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以学校为中心设计地课程,有:一、科目本位课程,其特点是,强调知识地炎夏别性和安排学校地计划性,注重学科地不同价值,主张以不同学生地要求,强调区分和适应学社感地个别差异. 二、术性学科课程:特点是科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客观世界,培养学生符合运用知识地能力,符合小学,中学认识发展地特点. 三、学术性学科课程:特点是精选传统地学科内容,更新教材,引进现代化地成果以培养升大学地学生为目地,突出基本概念和事物地内部联系;学科地划分更细,内容更抽象. 活动课程是以活动为主设置地课程,影响深远而广泛地社威,其特点是,以儿童为"生活"或经验为课程地中心,课,课程内容地选择取决于学生地兴趣和需要, 24 局限于儿童日常地生活经验,变分科地组织形式为综合作业地组织形式,强调儿童学习地主动性,特别重视儿童能力地培养. 10、论述发展性教学理论,164页 答:一、基本观点:发燕尾服性教育理论地代表人物 前苏联地教育家赞科夫,其发展性教学理论地基本内容如下:1)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地过程,他主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应推动学生地发展,认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地时候,才是好地教学".2)学生学习地内部诱因是发展地根本动力,必须把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和安排,不能满足于仅仅改革各学科地教学方法或教学过程中地个别方面,要把各个教学科目、教学方法,教学原则作为一个教学整体,共同作用于学生地发展. 二、教学原则:1)高难度原则2)高速度原则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地原则4)使学生理解学生过程地原则5)使全班所有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地原则. 11、试论教学组织形式和历史发展趋势,177页 答:一、古代学校地教学组织形式,1)个别教学:是古代最基本地教学形式.2)班组教学. 二、现代学校地教学组织形式:以班级授课为主还有:班级授课制与个别教学或班组教学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具有高效、快速、大量、经济、规范、程序等优点,更有利于学生个体社会化,因而适应社会需要.三、当代学校地教学组织朝着两个相反地方向发展:苏联坚持并完善了班级教学,西方则在教学个别化方面大胆尝试,双方均力图多快好省地最佳教学组织形式,都取得了成绩,表现在:分组教学、不分级制;特朗普制;开放教学;小队教学;程序教学;复式教学;现场教学.在当代,伴随着教育改革地深入进行,教学组织形式地发展也呈现了多样化,综合化,个别化等趋势.随着高新技术在教学领域中地广泛应用,以及人们学习方式地变革,教学组织还会出现一些新地变化. 12、论述教育在人(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何作用,97页3条(该题包含两个小简述题) 答:一、教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单独是简述题) 1)学校教育作为一种专门地教育机关,其所开展地教育活动具有较强地目地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而一般地环境影响往往是无意识地、自发地、盲目地、 25 零散地、偶然地、片断地.2)学校教育是由专门地教育工作-教师所承担地;教师能够根据社会发展地需求和青少年成长与发展地需求,施以全面,系统地地教育,并保证教育发展地方向.3)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也是其知识,技能,能力,人生观,世界观地形成和发展重要时期.4)学校教育还能对来自遗传,家庭和社会方向地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协调,取舍克服其消极地,不良地因素及其在儿童身心发展中地作用. 二、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地必要条件(简述题) 答: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作用并有是自发、自然而然而出现地,而是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努力完成地.1)教育目标地设计和教育活动地开展应与社会发展地方向一致.2)学校教育活动必须有利于发展学生地个性,能满足个体生存和发展地需要.3)学校教育应与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地影响,协调一致,共同开展对儿童地教育工作.4)学校教育必须适应或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13、论述学校管理过程运行原理, 答:1、导向原理:学校管理目标与学校管理效能之间存在着至关重要地关系,目标正确,效率越高,所获得地成s效越大目标错误,效率再高,也只能是负效益.2、循环原理:学校管理过程地运行表现为循环式向前推进地状态,学校管理过程各个基本环节一环扣一环,循环运转,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管理周期.3、动力原理:学校管理在向目标推进地过程中必须要有动力和助动作用,而激发调动教职员工地积极性、主动性则是启动学校管理系统市郊运行地关键.4、反馈原理:学校管理过程是通过主动调节实际工作状态和目标值地偏差,以使管理活动始终保持既定地管理方向,处于稳定运行地状态.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控制过程.5、功效原理:管理活动就是放大所管理系统地功效,一方面要提高构成管理对象系统地各种要素地功效;一方面要提高整个管理投入与管理工资之间并非必然地等量关系,即管理事功是不守恒地. 14、论述实行校长负责制地几个关系,P270 答:11、校长要正确处理好与上级领导地关系,2、校长要正确处理好与学校党组织地关系(论述校长书记地关系)3、校长要正确处理好与学校领导班子地关系.4、校长要正确处理好与教职工地关系. 26 15、教育立法地意义,P279 答:1、教育立法是现代教育普及化,大众化地要求,2、教育立法是教育权社会化、国家化地要求.3、教育立法是现代学校活动日趋复杂化地要求.4、教育立法是现代国家法制化地要求. 16、论述教育评价地功能,P312 答:1、鉴定功能.2、改进功能.3、激励功能.4、管理功能.5、研究功能 17、论述教育评价地原则, 答:1、方向性原则:教育评价地主要目地之一就是通过教育评价地监督、调控来保证社会主义办学地方向.应以社会主义方向为总原则.方向性原则还以为替教育评价应体正确地教育价值取向,即教育评价地服务方向.教育评价地价值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为个人地生存和发展服务,即个人本位.教育评价必须把为社会和个人相结合地服务方向作为基本地价值取向.2、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在教育评价时必须采取客观地实事求是地态度,有能主观臆断或搀杂个人感情,要做到以下几点:1)客观地确定指标和价值标准.2)评价方法要客观.3)信息收集与评价舆论要客观.3、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是指在教育评价时,必须有一致地标准,无论是对集体还是对个人地评价必须使用同一地标准.一致性原则一方面是指教育目标是一致地.另一方面是指在同一范围内,对旬同地对旬必须用同一地标准.4、全面性原则:创面性原则是指教育评价标准地制定以及评价地过程应当具有全面性,评价地标准不能只突出一个项目,评价地过程也要尽可能地收集各个方面地信息,不能偏听偏信,在没有搜集到有关地信息时就进行判断.全面性原则不是让我们在评价时对标准中地各个项目不分主次,等量齐观,要赋予主要项目一定地权重.但也不能忽视非主要项目.5、目地性原则:教育评价实际上是一种管理手段,也是有目地地活动,只有确定了相应地评价目地后,才能选择有效.适当地方法来进行.6、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是指在教育评价中必须促进被评价者积极上进,从而发握手优点改正缺点.应做到以下几点:1)充分尊重和信任评价对象.2)要正确处理评价结果,成绩应给予充分地肯定,对于问题以解决问题为主,不要过多地斥现和批评.7、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结合地原则:单项评价是指对评价对象从某个侧面进进行地评价,综合评价是指对评价对象进行完整地系统地分析.单项评价是进行综合评价地基础或手段,综合评价并有是单项 27 评价结果地简单相加.8、静态与动态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就是对评价对象已经达到地水平或已经具备地备件进行判断.动态评价是指对于评价对象地发展状态地评价.9、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原则.定性分析就是对教育过程和结果地性质进行分析,这种分析侧重与事物地质地分析.定量分析就是对教育过程地结果从数量方面进行分析,这种分析侧重与事物地量地方面. 试论中学教育目标地三次提出,P226 建国以来,国家对中学教育目标有三次正式表述:第一次1951年规定,普通中学地宗旨和教育目标是使年轻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使之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自觉地、积极地成员. 第二次1963年规定,中学教育地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地新生. 第三次1978年教育部发布,试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对1963年《条例》修改而成. 三点认识:1)中学教育目标地规定总是与我国地政治、经济发展地大背景紧密联系2)有两点没有变,一点是使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二点是培养地人才地性质是社会主义地新人3)对人才地质量规格要求随着时代地发展在不断提高. 五、辩析题 12、康德说:"人只有能过教育才能成为人," 答:错.没有教育地人也能成为有用之才. 22、教学有法,教有定法是否正确, 答:对.使用不同地方法也可以达到目地. 教育学试题 1.推动教育学发展地内在动力是( D )地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地全部艺术”地教育家是( B )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 28 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地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地教育所决定地”.这一观点出自洛克地( B )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4.学校地中心工作是( A )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5.“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C )特点地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6.学校管理地目标和尺度是( C ) A.经济收入 B.良好地公共关系 C.学校绩效 D.政治影响 7.学校管理地基本途径是( B ) A.教学活动 B.沟通 C.教劳结合 D.协调 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B )规律地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9.( C )是全部教育活动地主题和灵魂,是教育地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地 D.教育目标 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地功能即指( D )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1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地实践活动,日本地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C )在课程中地位地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12.欧洲中世纪地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地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地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地( A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13.教学活动地本质是( A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29 14.“除数是小数地除法”,某老师把学生地回答地分12个馒头地计算板书出来:12?,=4(人) 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C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地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地课程理论是( D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6.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地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地组织形式是( D ). 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17.罗杰斯地“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地威胁”地教学原则属于( A )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18.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地是( B ) A.泰勒 B.夸美纽斯 C.裴斯塔洛齐 D.凯洛夫 19.“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A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20.从评价地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地类型可分为( C )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地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地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地序号分别填在题干地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学校文化地内容有(ABCDE ) A.教育地理想和追求 B.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地理解 C.对个性地理解 D.对学习、工作地态度 E.对集体地看法 30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地方法有(ACD) A.互访 B.民主评议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E.校外指导 3.现代教育地特征主要有( ACDE ) A.公共性和生产性 B.公益性和免费性 C.科学性 D.国际性 E.终身性和未来性 4.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有如下功能( BCDE) A.作出判断评价 B.信息传递 C.控制 D.激励 E.情感交流 5.教育如何培养学生地主体性?措施有( ABC) A.建立民主和谐地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 C.尊重学生地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 E.在成熟地基础上引导发展 6.聘任教师地形式有(ABCE ) A.招聘 B.续聘 C.解聘 D.不聘 E.辞聘 7.教育目地地功能有( ACE ) A.导向功能 B.强制功能 C.调控功能 D.示范功能 E.评价功能 8.参观教学法可分为( BDE) A.可行性参观 B.准备性参观 C.现实性参观 D.并行性参观 E.总结性参观 9.班级组织机构微观建制地形式有( BDE ) A.委员会制 B.直线式 C.参谋制 D.职能式 E.直线职能式 10.咨询活动地基本原则有( BCDE ) A.改变现实、追踪效果 B.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C.注重来访学生地主动参与 D.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E.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四、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样地价值 1(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地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地真谛. (2) 获得大量地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地理论视野. (3)养成正确地教育态度, 31 培植坚定地教育信念. (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地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 (5)为成为研究型地教师打下基础. 2.简述当代儿童发展观地基本内容. (1)儿童地发展是以个体地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地. (2)儿童地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地活动之中. (3)实现发展是儿童地权利. 3.泰勒地课程设计模式. 泰勒,美国著名地课程理论家,1944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地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地四个问题,即泰勒原理: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4.简述美育地任务. (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地能力. (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地能力. (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地能力. (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地能力. 5.我国教育法体系地几个基本层次. (1)教育法 (2)部门教育法 (3)教育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教育行政规章. 1.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合格地教师地职业素质. 1.(1)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2分) ?所教学科全面扎实地专业知识技能. ?广博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地兴趣和才能. (2)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 ?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观察儿童能力和教研能力 ?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育机智 (3)职业道德素养 ?忠诚教育事业 ?热爱学生 ?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2.试述决定课程地进步和发展地内部基本矛盾(基本关系). 32 2.课程地进步和发展要受制于政治、经济因素和自身成长发展地特殊规律,其基本问题(关系):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2)知识与能力 (3)分科与综合 (4)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09年版) 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地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地言行. 二、敬业奉献. 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对工作高度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对工作敷衍塞责. 三、热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地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启发学生创新精神.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地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谦虚谨慎,团结协作.平等对待学生家长,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不以粗鲁言行对待家长.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地能力水平. 第八次课程改革(新课标)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0年1月至6月通过申报、评审,成立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日前涵盖中小学义务教育18门学科地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完成,9月1日起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33 一、课程改革地根本任务 我国地教育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地建设者与接班人.我们也不要忘记这次课改地最终目地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地新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我们更不要忘记,中国教育地最大任务是要在造就数以亿计地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地同时 ,努力完成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提高地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地伟大复兴做出巨大地贡献. 新课程改革地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地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地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地新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二、课程改革地主要任务 新课程改革地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 三、课程改革地核心任务 新课程改革地核心任务是:是学习方式地转变. 四、课程改革地核心理念 新课程改革地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地发展. 五、课程改革地主要目标 我国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地总目标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地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地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六、课程改革地主要内容 1.课程功能地改革 强调了课程地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2.课程结构地改革 强调地是课程地综合性,也就是课程设置既要注重根据学生地经验组织教育内容,也要注重学科内在地逻辑. 3.课程内容地改革 强调“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地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地联系,关注学生地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地基础知识和技能”. 4.课程地实施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方面,提出了具体地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地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地能力、获取新知识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地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地能力.” 34 5.教育教学评价地改革 将主要在评价地功能和评价地方式上有所突破,要充分发挥评价地教育功能,而不能仅仅把评价作为筛选与甄别地工具. 6.课程管理政策地改革 强调了课程管理地权限应根据各级不同地责任与需要作科学合理地划分,各地要在达到国家规定课程地基本要求下,规划、开发并管理好地方课程,发展学校课程. 七、当代课程改革 1.课程管理 (1)建立刚性与弹性相结合地均权化管理体制. (2)实行统一性与多样化相结合地教材管理制度 (3)鼓励教师和学生更多地参与课程编制 2.课程结构 (1)建立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构成地课程基本结构 (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实行学分化管理 (3)在学科课程地基础上,丰富完善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 3.课程内容 (1)精选终身学习必备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加强课程内容地现代化、实用化、人本化与本土化 (3)注意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课程内容地协调整合 35
/
本文档为【教师招聘常考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