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纠结,内屏蔽和圆筒式线圈

2017-09-01 50页 doc 221KB 35阅读

用户头像

is_574951

暂无简介

举报
纠结,内屏蔽和圆筒式线圈纠结,内屏蔽和圆筒式线圈 2.4 纠结式线圈的绕制 纠结式线圈绕制方法与连续式基本相同,只是在线匝联结上有区别。纠结式线段绕制时,并绕导线根数应等于组成线匝并联导线根数的2倍。如2根并联均应标为2*2(现图纸中的并绕根数多标为并联根数,标为2)。 有关术语 2.4.1 纠位:就是纠结位。是为完成“纠结单元”内两个线段的串联联接而弯折的换位S弯。 连位:就是连续位。是由一个“纠结单元”进入到另一个“纠结单元”的导线换位S弯。 纠线:就是纠结线。是在纠结单元内进行“纠结联接”的导线。 连线: 就是连续线。是由一个“纠...
纠结,内屏蔽和圆筒式线圈
纠结,内屏蔽和圆筒式线圈 2.4 纠结式线圈的绕制 纠结式线圈绕制方法与连续式基本相同,只是在线匝联结上有区别。纠结式线段绕制时,并绕导线根数应等于组成线匝并联导线根数的2倍。如2根并联均应标为2*2(现图纸中的并绕根数多标为并联根数,标为2)。 有关术语 2.4.1 纠位:就是纠结位。是为完成“纠结单元”内两个线段的串联联接而弯折的换位S弯。 连位:就是连续位。是由一个“纠结单元”进入到另一个“纠结单元”的导线换位S弯。 纠线:就是纠结线。是在纠结单元内进行“纠结联接”的导线。 连线: 就是连续线。是由一个“纠结单元”直接进入下一个“纠结单元”的导线。 纠接:就是纠结联接。(以上定义均指单元外部) 匝数:按单元内两个线饼的连位计算, 一个线饼匝数等于两个线饼匝数之和除以2。每饼实绕匝数:连线加纠线作为并绕导线,按连续式计算匝数后乘以2。如1根纠结式作为2根连续式,2根纠结式作为4根连续式。有出头时,出头和其它导线的基准换位各作为一根导线,按连续式计算匝数。如两处所占撑条间隔挨在一起,以前一处为共同的基准换位;两处中间隔开一个撑条间隔,以中间一处为共同的基准换位;两处中间隔开两个撑条间隔,以中间靠前一处为共同的基准换位。 纠结式线圈结构如图2-80所示,匝数示意图的左边为线段内径侧(以下相同)。 纠反段结向外油道单,元正段 向内油道 纠反段结向外油道单,正段元 a)b) 图2-80 纠结式线圈的循环纠结单元 a)匝数示意图 b)电流流向示意图 2.4.2 单根纠结单元的绕制 1.单根普通纠结单元的绕制 普通纠结式的内部换位是“先换下,后换上”。第一段连线在外,纠线在内。向内油道内表面处全部或局部电位差较大(如下列图中双箭头及括号内的数字所示)。 (1)双-双纠结单元(外连内纠) 匝数示意图、外视展开图和侧视图如图2-81所示。绕制过程如图2-82。向内油道内表面处匝差3n-1(图中n=6) 反段:纠线放在连线下面,用这两根线并绕如图a,绕3圈,弯折换位如图b;翻叠临时线段如图c。完成反段之后,上数第1根是连线,第2根是纠线如图d。 正段:底位换过来之后,两根线并绕,绕3圈。上数第1根是连线,第2根是纠线如图e。 纠接:反段的第2根线经过S弯过渡到正段上,与正段的第2根线联接如 1 图f。注意线段绕紧后再比量纠线长短,留有搭接长度。纠的松紧要合适,纠的紧连线松连线换位外凸,纠的松连线紧纠线换位外凸。 双 双 双 双 2-81双-双纠结 2-82双-双纠结单元的绕制 整数匝双-双纠结的纠线换位半明半暗,有爬坡,易产生剪刀口。 一般设计为分数匝,每饼少绕1个撑条间隔。匝数示意图同图2-81,展开图和侧视图如图2-83所示,纠线为明换位,无爬坡,无剪刀口。向内油道内表面处匝差最大仍为3n-1(图中n=6) 图2-83 分数匝双-双纠结 (-1) 整数匝分数匝 (2)单-单纠结单元(外连内纠) 2 匝数示意图、外视展开图和侧视图如图2-84所示。绕制方法如图2-85。向内油道内表面处匝差最大3n-2(图中n=5) 反段:连线先单独绕1匝,再把纠线放在连线上面如图a,用这两根线并绕,绕2圈,弯折换位如图b,翻叠临时线段,两根线一起翻2圈,再1根线翻1匝。完成反段之后,上数第1根是连线,第2根是纠线如图c。 正段:底位换过来之后,两根线并绕,绕2圈,将上面那根线剪断如图d,下面那根线继续绕一匝。上数第1根是连线,第2根是纠线e。 纠接:反段的第2根线经过S弯过渡到正段上,与正段的第2根线联接(注意纠线爬坡)如图f。 单 单 单 单 2-84单-单纠结 图2-85单-单纠结单元的绕制 整数匝单-单纠结的纠线换位半明半暗,有爬坡,易产生剪刀口。 一般设计为分数匝,每饼少绕1个撑条间隔。展开图和侧视图如图2-86所示,纠线为明换位,无爬坡,无剪刀口。向内油道内表面处匝差最大改为2n-1(图中n=5),与整数匝相比降低约30%。 3 2-86分数匝单-单纠结 (-1) (3) 双-单纠结单元 匝数示意图、外视展开图和侧视图如图2-87所示。绕制方法如图2-88。 向内油道内表面处匝差3n-2,n为双数匝(图中n=6) 反段:纠线放在连线下面,用这两根线并绕如图a,绕3圈,弯折换位如图b,翻叠临时线段如图c。完成反段之后,上数第1根是连线,第2根是纠线如图d。 正段:底位换过来之后,两根线并绕2圈,在线段中部的匝间垫一根导线厚的垫条。将上面那根线剪断,下面那根线继续绕一匝。上数第1根是纠线,第2根是连线如图e。 纠接:反段的第2根线经过S弯过渡到正段上,与正段的第1根线联接如 。 图f 双 单 双 单 2-87双-单纠结 图2-88双-单纠结单元的绕制 整数匝双-单纠结纠线和连线为明换位,无爬坡,无剪刀口。 分数匝,每饼少绕1个撑条间隔,连线换位半明半暗,有爬坡,易产生剪刀口,展开图和侧视图如图2-89所示。向内油道内表面处匝差仍为3n-2(图中n=6). 4 2-89 (4) 单-双纠结单元 匝数示意图、展开图和侧视图如图2-90所示,绕制方法如图2-91所示。 向内油道内表面处匝差最大3n,n为单数匝(图中n=5) 反段:连线先单独绕1匝,再把纠线放在连线上面如图a;用这两根线并 ,翻叠临时线段如图c。完成反段之后,上数第1绕,绕2圈,弯折换位如图b 根是连线,第2根是纠线。注意,在线段中部的匝间垫一根导线厚的垫条。 正段:底位换过来之后,两根线并绕,绕3圈如图d。上数第1根是纠线,第2根是连线。 纠接:反段的第2根线经过S弯过渡到正段上,与正段的第1根线联接如图e。纠接前要检测这两根导线不得通路,如果通路说明有短路匝,不得纠接。 单 双 单 双 图2-90 单-双纠结 图2-91 单-双纠结单元的绕制方法 5 整数匝单-双纠结纠线和连线为明换位,无爬坡,无剪刀口。 分数匝,每饼少绕1个撑条间隔,连线换位半明半暗,有爬坡,易产生剪刀口,展开图和侧视图如图2-92所示。向内油道内表面处匝差最大改为2n(图中n=5),与整数匝相比降低约30%。 2-92 2.单根改变底部换位纠结单元的绕制 改变底部换位纠结单元的内部换位是“先换上,后换下”,向内油道内表面处电位差较小(如下列图中双箭头及括号内的数字所示)。但容易产生剪刀口,换位上下要包扎皱纹纸,换位上下要放置梭形垫片(但下面的易内凹,几乎都不放),并换位前后垫好适形块,如图2-93所示。 2 内径侧 图2-93 内部换位的垫包 1-包扎皱纹纸 2-适形垫块 (1) 改变底部换位双-双纠结单元(外纠内连) -94所示,绕制方法如图2-95所示。 匝数示意图、展开图和侧视图如图2 向内油道内表面处匝差n-1(图中n=6) 反段:纠线放在连线上面,用这两根线并绕如图a,绕3圈,弯折换位如图b,翻叠临时线段如图c。完成反段之后,上数第1根是纠线,第2根是连线如图d。 正段:底位换过来之后,两根线并绕,绕3圈。上数第1根是纠线,第2根是连线(注意连线爬坡)如图e。 纠接:反段的第1根线经过S弯过渡到正段上,与正段的第1根线联接如图f。 双 双 双 双 图2-94 改变底部换位双-双纠结 6 图2-95改变底部换位双-双纠结绕制方法 整数匝双-双纠结的连线换位半明半暗,有爬坡,易产生剪刀口。 一般设计为分数匝,1根导线分数匝双-双纠结,每饼少绕1个撑条间 隔匝数示意图同图2-94,展开图和侧视图如图2-96所示,连线为暗位, 无爬坡。向内油道内表面处匝差仍为n-1(图中n=6) 整数匝分数匝 图2-96 双-双 改底纠分数(-1) (2)改变底部换位单-单纠结单元(外连内纠) 匝数示意图、展开图和侧视图如图2-97所示,绕制完成后如图2-98所示。 向内油道内表面处匝差n(图中n=5) 反段:连线先单独绕1匝,再把纠线放在连线上面,用这两根线并绕,绕2圈,弯折换位,翻叠临时线段。完成反段之后,上数第1根是连线,第2根是纠线。 正段:底位换过来之后,两根线并绕2圈,将上面那根线剪断,下面那根线继续绕一匝。上数第1根是连线,第2根是纠线。 纠接:反段的第2根线经过S弯过渡到正段上,与正段的第2根线联接。 7 整数匝单-单纠结的纠线换位半明半暗,有爬坡,易产生剪刀口。 分数匝展开图和侧视图如图2-99所示,纠线为明换位,无爬坡。向内油道内表面处匝差仍为n(图中n=5) 单 单 单 单 图2-97 改变底部换位单-单纠结 2-98 2-99 单-单改底纠分数(-1) (3)改变底部换位双-单纠结单元 匝数示意图、展开图和侧视图如图2-100所示,绕制完成后如图2-101所示。向内油道内表面处匝差n-1,n为双数匝(图中n=6) 反段:纠线放在连线上面,用这两根线并绕,绕3圈,弯折换位,翻叠临时线段。完成反段之后,上数第1根是纠线,第2根是连线。 正段:底位换过来之后,两根线并绕2圈,在线段中部的匝间垫一根导线厚的垫条。将上面那根线剪断,下面那根线继续绕一匝。上数第1根是连线,第2根是纠线。 纠接:反段的第1根线经过S弯过渡到正段上,与正段的第2根线联接。 整数匝双-单纠结的纠、连线换位明线,无爬坡,不产生剪刀口。 分数匝展开图和侧视图如图2-102所示,连线和纠线为明换位,无爬坡。向内油道内表面处匝差仍为n-1(图中n=6) 双 单 双 单 图2-100 改变底部换位双-单纠结 2-101 2-102 改变底部换位双-单纠结单元 8 (4)改变底部换位单-双纠结单元 匝数示意图、展开图和侧视图如图2-88所示,绕制完成后如图2-89所示。 向内油道内表面处匝差n,n为单数匝(图中n=5) 反段:连线先单独绕1匝,再把纠线放在连线上面,用这两根线并绕,绕2圈,弯折换位,翻叠临时线段。完成反段之后,上数第1根是连线,第2根是纠线。注意,在线段中部的匝间垫一根导线厚的垫条。 正段:底位换过来之后,两根线并绕,绕3圈。上数第1根是纠线,第2根是连线(注意连线爬坡)。 纠接:反段的第2根线经过S弯过渡到正段上,与正段的第1根线联接。 整数匝单-双纠结的连线换位半明半暗,有爬坡,易产生剪刀口。 -105所示,连线换位仍半明半暗。向内油道内分数匝展开图和侧视图如图2 表面处匝差仍为n(图中n=5) 单 双 单 双 图2-103改变底部换位单-双纠结 2-104 2-105 改变底部换位单-双纠结单元 3.改变外部换位 (1)双-双纠结单元(外纠内连) 双--双结构如图2-106,仅从106-a匝数示意图看,2、3段之间内径侧导线电压差值为15-10=5(设每段匝数为n ,即差值为n-1)。106-b为通常绕制的外视展开图,106-c侧视图画出了内径侧导线对应关系。从106-c图可以看出,第3号撑条处第21号导线和第4号导线相遇(一般“外进内纠”的双--双结构,绝大多数撑条处第21号导线和第4号导线都相遇,),电压差值为21-4=17(即差值为3n-1),为最大;其它撑条处电压差值为15-10=5(即差值为n-1)。“内进外纠”和“外进内纠”的两种双--双结构,从冲击击穿的危险程度看是一样的。此结构的特点也是两个纠结单元的内部换位在相同的撑条间隔里,因此出现一根撑条处电压差值最大,降低冲击梯度的目的没有达到。应该使内部换位错开,如图2-107所示,3、4段的内部换位向左移一个撑条间隔(也可以向右移,当然也可以移动1、2段的内部换位)。从图4-b中可以看出,第2号撑条处第21号导线和第10号导线相遇,电压差值为21-10=11(即差值为2n-1),为最大;第3号撑条处第15号导线和第4号导线相遇,电压差值为15-4=11(即差值为2n-1),也为最大;其它撑条处电压差值为5(即差值为n-1)。内部换位错开比对应最高电压差值减少(3n-1)-(2n-1)=n。当n=6时,减少6/17=35%;当n=12时,减少12/35=34%;当n=24时,减少 9 24/71=34%。 双 双 双 双 a) b) c) 2-106整数匝双-双纠结 2-107 分数匝双-双纠结 (-1) 整数匝连线换位半明半暗,有爬坡,易产生剪刀口。分数匝连线为暗位。 (2)单-单纠结单元(外连内纠) 同普通纠结,分数匝时可减降低向内油道内表面处匝差。 单 单 单 单 整数匝单-单纠结 2-107分数匝单-单纠结 (-1) (3)双-单纠结单元 整数匝如图2-108a,一根撑条处电压差值最大为(3n-1),其他(n-1)。分数匝如图2-108b,电压差值最大为(2n-2),其他(n-1)。 10 双 单 双 单 a) b) 2-108 (4)单-双纠结单元 同普通纠结,分数匝时可减降低向内油道内表面处匝差约30%。 单根纠结单元结构特点 底部换单元纠结向内油道内表面处匝底位连位爬纠位爬连位爬纠位爬位方式 匝数 差(最大值) 爬坡 坡 坡 坡 坡 整数匝 分数匝 整数匝 分数匝 双-双 3n-1 3n-1 无 有 无 无 普通换无 单-单 3n-2 2n-1 无 有 无 无 位 双-单 3n-2 3n-2 无 无 有 无 单-双 3n 2n 无 无 有 无 改变底双-双 n-1 n-1 有 无 无 无 部换位 有 单-单 n n 无 有 无 无 双-单 n-1 n-1 无 无 无 无 单-双 n n 有 无 有 无 改变外双-双 3n-1 2n-1 有 无 无 无 部换位 无 单-单 3n-2 2n-1 无 有 无 无 双-单 3n 2n 无 无 无 无 单-双 3n 2n 无 无 有 无 注:普通换位和改变外部换位分数匝有2个撑条向内油道内表面处匝差为最大值。 4.部分纠结单元的绕制 在一个双饼中,既有纠结部分又有连续部分的双饼结构称为部分纠结。纠结部分在双饼的内部或外部,称为内部部分纠结或外部部分纠结。电流流向示意图2-109。导线一般为一根,每个线饼纠结为奇数匝。 内部部分纠结 外部部分纠结 11 2-109 部分纠结单元电流流向 (1)内部部分纠结单元的绕制 内部部分纠结单元的绕制方法如图2-110所示。 反段:先用一根导线绕N圈(图中N=4,即4匝),再在这根导线上面放一根线,用两根导线绕两圈(即4匝),弯折内部换位S弯。翻叠临时线段,先每次移两根线,移2圈后,将纠线(9号线)弯折S弯,再每次移一根线,完成反段。 正段:把反段的纠线向上弯折,使之与第一段服贴,以不防碍正段的绕制。底位换过来之后,用这两根线绕2圈(即4匝),将纠线9拉出,把S弯矫正平整并包扎换位绝缘,使8号导线与9号线焊接。再用余下的一根导线绕4圈(即4匝),完成正段,弯折连线S弯,包扎换位绝缘。注意纠线换位上下都要垫保护换位的梭形垫片。 -111。 分数匝可降低向内油道的冲击梯度2 纠结式连续式 图2-110 内部部分纠结单元 图2-111内部部分纠结单元分数匝(n-1) (2)外部部分纠结单元的绕制 外部部分纠结单元的绕制方法如图2-112所示。 反段:先用两根导线绕两圈(即4匝),将下面的一根导线剪断(第14号线),然后弯折该导线的内部换位S弯(纠位)。再用余下的一根导线绕4圈(即4匝)。翻叠临时线段,先每次移一根线,移4圈后,再每次移两根线,完成反段。 正段:把反段的纠线向上弯折,使之与第一段服贴,以不防碍正段的绕制。先用一根导线绕4圈(即4匝),将纠线14拉出,把S弯矫正平整并包扎换位绝缘,,放在已绕的导线上面,拉过一根导线与纠线14焊接,用这两根导线绕两圈(即4匝)。最后将第一段的纠线弯折外部换位,过渡到正段上,与12号线纠接,包扎换位绝缘。注意纠线内部换位上下都要垫保护换位的梭形垫片。 12 连续式纠结式 图2-112 外部部分纠结单元的绕制 分数匝不降低向内油道的冲击梯度,如图2-113。 2-113 内部部分纠结和外部部分纠结,分数匝时向内油道冲击梯度最大值相同,但内部部分纠结只有1处最大值,外部部分纠结均为最大值。内部部分纠结焊头也少。内部部分纠结有优势。现技术条件已取消外部部分纠结。 2.4.3 两根导线并联纠结单元的绕制 1.两根并联普通纠结单元的绕制 两根导线并联普通纠结单元的绕制如图2-114所示。它与单根纠结的绕制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将原来一根导线变成两根导线并联。绕制时,要在两根连线的上面或下面放两根纠线绕制,纠结时两根纠线要换位,内部换位处和外部换位处有爬坡时要注意将导线垫平,不得产生剪刀口。 双 双 双 双 a) a)a)双-双纠结连线是明线,纠线半明半暗,有爬坡 单 单 单 单 b)b)单-单纠结连线是明线,纠线半明半暗,有爬坡 13 双 单 双 单 c)c)双-单纠结 单 双 单 双 d)单-双纠结 d) 图2-114 两根并联普通纠结单元的绕制 从上图2-114a和b可以看出,纠线半明半暗,有爬坡。一般设计为分数匝,每饼少绕两个撑条间隔,纠线为明线无爬坡,其展开图和侧视图如图2-115所示。 整数匝分数匝 a)分数匝(-2)双-双纠结 14 b)分数匝(-2) 单-单纠结 2-115 分数匝纠结 2.两根并联普通插花纠结单元的绕制 (1)双-双两根并联插花纠结单元(外连内纠),如图2-116所示。 反段:两根纠线分别放在两根连线的下(原版为上)面,四根导线并绕,绕完的匝数,完成反段,上数1、3根是连线,2、4根是纠线。 正段:底位换过来之后, 四根导线并绕,绕完规定的匝数,上数第1、3根是连线,2、4第根连纠线. 纠接:反段的第4、2根导线经过换位S弯过渡到正段上,分别与正段的第2、4根导线联接。 双 双 双 双 图2-116 双-双两根并联插花纠结 (2)单-单两根并联插花纠结单元(外连内纠),如图2-117所示。 反段:先用两根线绕1匝,在这两根线上面再放上两根线,用这四根线并绕,绕够匝数,完成反段之后,上数第1、3根是连线,第2、4根是纠线。 正段:底位换过来之后,四根线并绕,绕完双数匝,将上面那两根线剪断,下面那两根线继续绕一匝,上数第1、3根是连线,第2、4根是纠线。 纠接:反段的第4、2根导线经过换位S弯过渡到正段上,分别与正段的第2、4根导线联接。 15 单 单 单 单 图2-117 单-单两根并联插花纠结 (3) 双-单两根并联插花纠结单元,如图2-118所示。 反段:用四根并绕,绕完规定的匝数,完成反段,上数1、3根是连线,2、4根是纠线。 四根并绕,注意在线段中部匝间垫两根导线厚度的 正段:底位换过来之后, 纸板条,绕至还剩最后一匝时,将上面两根线剪断,下面两根线继续绕一匝,这时上数第1、3根是连线,第2、4根是纠线. 纠接:反段的第4、2根线经过S弯过渡到正段上,分别与正段的第2、4根导线联接。 双 单 双 单 图2-118双-单两根并联插花纠结 (4)单-双两根并联插花纠结单元,如图2-119所示。 然后在这两根导线上面再放上两根导线, 用这 反段:先用两根导线绕一匝, 四根并绕,绕完规定的匝数.。注意在线段中部匝间垫两根导线厚度的纸板条,翻叠临时线段,完成反段。这时上数第1、3根是连线,第2、4根是纠线. 正段: 底位换过来之后, 四根并绕, 绕完规定的匝数, 上数第1、3根是连线,第2、4根是纠线. 纠接:反段的第4、2根线经过S弯过渡到正段上,分别与正段的第2、4根导线联接。 单 双 单 双 图2-119单-双两根并联插花纠结 3.两根并联改变底部换位插花纠结单元的绕制 两根并联改变底部换位纠结单元的内部换位顺序是“2、3、4、1”,向内油道内表面处电位差较小(如下列图中箭头及括号内的数字所示)。但容易产生剪刀口,换位的上下要包扎皱纹纸,并垫好适形垫块,如图2-120所示。每 16 段连线在内,纠线在外。 2 内径侧 图2-120 两根并联改变底部换位纠结单元的内部换位和外部换位 1-包扎皱纹纸 2-适形垫块 (1)双-双两根并联改变底部换位纠结单元(外纠内连),如图2-121所示。纠线是明线,连线是半明半暗。 反段:两根纠线分别放在两根连线的上面,四根并绕,绕完规定的匝数,完成反段,上数第1、3根是纠线,第2、4根是连线。 正段:底位换过来之后, 四根并绕,完成正段,这时上数第1、3根是纠线,第2、4根连线。 纠接:反段的第1、3根导线经过换位S弯过渡到正段上,分别与正段的第3、1根导线联接。 双 双 双 双 图2-121 双-双两根并联改变底部换位纠结 双-双两根并联改变底部换位分数匝纠结如图2-122。纠线是明线,连线是暗线。(-1) 连线不爬坡,(-2) 连线爬坡。 图2-122 双-双两根并联改变底部换位分数匝纠结 -123所 (2)单-单两根并联改变底部换位纠结单元(外纠内连),如2示。 反段:先用两根线绕1匝,在这两根线上面再放上两根线,用这四根线并绕,绕够匝数,完成反段之后,上数第1、3根是纠线,第2、4根是连线。 正段:底位换过来之后,四根线并绕,绕完双数匝,将上面那两根线剪断,下面那两根线继续绕一匝,上数第1、3根是纠线,第2、4根是连线。 纠接:反段的第1、3根线经过S弯过渡到正段上,分别与正段的第3、1根线联接。 17 单 单 单 单 图2-123 单-单两根并联改变底部换位纠结 (3) 双-单两根并联改变底部换位纠结单元,如图2-124所示。 反段:用四根并绕,绕完规定的匝数,完成反段,上数第1、3根是纠线,第2、4根是连线。 正段:底位换过来之后, 四根并绕,注意在线段中部匝间垫两根导线厚度的纸板条,绕至最后一匝时,将上面两根线剪断,下面两根线继续绕一匝,这时上数第1、3根是纠线,第2、4根是连线. 纠接:反段的第1、3根导线分别与正段的第1、3根导线联接,纠线不交 叉。 双 单 双 单 图2-124 双-单两根并联改变底部换位纠结单元的绕制 (4)单-双两根并联改变底部换位纠结单元,如图2-125所示。 反段:先用两根导线绕一匝,然后在这两根导线上面再放上两根导线, 用这四根并绕,绕完规定的匝数.。注意在线段中部匝间垫两根导线厚度的纸板条,翻叠临时线段,完成反段.。这时上数第1、3根是纠线,第2、4根是连线. 正段: 底位换过来之后, 四根并绕, 绕完规定的匝数, 上数第1、3根是纠线,第2、4根是连线。 纠接:反段的第1、3根导线分别与正段的第1、3根导线联接,纠线不交叉。 单 双 单 双 图2-125单-双两根并联改变底部换位纠结 2.4.4 三根导线并联纠结单元的绕制 三根导线并联纠结单元有普通纠结式、插花纠结式和改变底部换位纠结式 18 三种,前两种与两根导线并联纠结单元相似,不再赘。 下面仅介绍第三种改变底部换位纠结式的绕制方法。 三根并联改变底部换位纠结式的内部换位顺序是“2、3、5、6、4、1”,向内油道内表面处电位差较小(如下列图中箭头及括号内的数字所示)。但内外部换位处容易产生剪刀口,换位的上下要包扎皱纹纸,并垫好适形垫块,如图2-126。 (1)双-双三根并联改变底部换位纠结单元(外纠内连),如图2-127所示。 反段:三根纠线分别放在三根连线的上面,六根并绕,绕完规定的匝数,完成反段,上数第1、3、5根是纠线,第2、4、6根是连线。 六根并绕,完成正段,这时上数第1、3、5根是正段:底位换过来之后, 纠线,第2、4、6根是连线。 纠接:反段的第1、3、5根导线经过换位S弯过渡到正段上,分别与正段的第5、3、1根导线联接。 垫块 内径侧 2-126 双 双 双 双 图2-127 双-双三根并联改变底部换位纠结 (2)单-单三根并联改变底部换位纠结单元(外连内纠),如图2-128所示。 反段:先用三根线绕1匝,在这三根线上面再放上三根线,用这六根线并绕,绕够匝数,完成反段之后,上数第1、3、5根是连线,第2、4、6根是纠线。 正段:底位换过来之后,六根线并绕,绕完双数匝,将上面那三根线剪断,下面那三根线继续绕一匝,上数第1、3、5根是连线,第2、4、6根是纠线。 纠接:反段的第2、4、6根线经过S弯过渡到正段上,分别与正段的第 19 4、2、6根线联接,注意下面的纠线不交叉。 "单 单 单 单 图2-128 单-单三根并联改变底部换位纠结 (3)双-单三根并联改变底部换位纠结单元,如图2-129所示。 反段:三根纠线分别放在三根连线的上面,六根并绕,绕完规定的匝数,完成反段,上数第1、3、5根是纠线,第2、4、6根是连线。 正段:底位换过来之后, 六根并绕,绕完双数匝,将上面那三根线剪断,下面那三根线继续绕一匝,这时上数第1、3、5根是连线,第2、4、6根是纠线。 纠接:反段的第1、3、5根导线经过换位S弯过渡到正段上,分别与正段的第2、6、4根导线联接,注意上面的纠线不交叉。 双 单 双 单 图2-129 双-单三根并联改变底部换位纠结 (4)单-双三根并联改变底部换位纠结单元,如图2-130所示。 反段:三根纠线分别放在三根连线的下面,六根并绕, ,绕完双数匝,将上面那三根线剪断,下面那三根线继续绕一匝,这时上数第1、3、5根是连线,第2、4、6根是纠线。 正段:底位换过来之后, 六根并绕,绕完规定的匝数,完成正段,上数第1、3、5根是纠线,第2、4、6根是连线。 纠接:反段的第2、4、6根导线经过换位S弯过渡到正段上,分别与正段的第1、5、3根导线联接,注意上面的纠线不交叉。 20 单 双 单 双 图2-130 单-双三根并联改变底部换位纠结 2~3根插花纠结结构特点 底部换位方单元纠结匝向内油道内底位爬整数爬坡 分数爬坡 式 数 表面处匝差坡 连位 纠位 连位 纠位 (最大值) 双-双 3n-1 无 有 无 无 普通换位 无 单-单 3n-2 无 有 无 无 双-单 3n-2 无 有 无 无 单-双 3n+1 无 有 无 无 双-双 n-1 有 无 无 无 改变底部换有 单-单 n 有 无 无 无 位 双-单 n-1 有 有 有 有 单-双 n 有 有 有 有 2.4.5 普通纠结单元引出分接头的绕制 纠结单元引出分接头的线段,主要有普通纠结式、普通插花纠结式和单饼纠结式。 1.在单根普通纠结的4个线段上辐向引出分接头 (1)双-双/双-双纠结单元(外连内纠)引出分接头 有两种结构,如图2-131所示。一种是3个分接出3个头,有连线和纠线换位,纠线换位半明半暗,易产生剪刀口,很少使用。另一种是3个分接出5个头,无连线和纠线换位,无剪刀口。线段满匝时分接头处局部超高,应适当调整内部换位或外部换位的位置。绕制方法与基本纠结单元相同。4分接或5分接的两根线,绑扎前要检测不得通路,如果通路说明有短路匝,必须纠正。 A 双反 正双 反双 正双 X a) 双反 正双 21 双反 正双 b) 常用方式 变换4位置 变换2位置 变换4位置 变换4位置分接区少绕 A 双反多根导线变换4位置分接区少绕 正双换位导线外进内纠 反双 正双 X换位导线变换4位置分接区少绕 a) a) 双反 正双 双反 正双 b) 图2-131 单根双-双/双-双纠结单元引出分接头 a) 有连线和纠线换位 b) 无连线和纠线换位 a) 为常规图及变化图(分接区外多绕,内少绕,解决爬坡和超高) 现在常用双-双纠结单元(内连外纠)引出分接头,其目的是为了降低两个纠结单元之间内径侧沿撑条处的冲击梯度,即减少内径侧导线电压差值。此结构的缺点是两个纠结单元的内部换位在相同的撑条间隔里,因此出现一根撑条处电压差值最大,降低冲击梯度的目的没有达到2-132。应该使内部换位错开2-133。 22 4 32154 3215 11双6412双2224双33334 双4 5 4 75 2-132 双--双/双--双改进结构(换位重叠) 4 3125 1 2 减小辐向尺寸的方法 4 32154 3215 1 641 22243334 5 4 75 2-133 双--双/双--双改进结构(内部换位错开,重叠1个换位) (2)单-单/单-单纠结单元(外连内纠)引出分接头 两种结构,如图2-134和2-135所示,与双-双外连内纠结构相同。 A 反单 正单 反单 正单 X a) 4 3254 13215 反单11单461正单2单224反单233单3正单 4 54 3单 4 57b) 23 图2-134 单根单-单/单-单纠结单元引出分接头 a) 有连线和纠线换位 b) 无连线和纠线换位 4 34 3225511 1 461 22423354 3 4 57 右移内部换位错开改进内部换位错开a) 4 32514 3251 1641 22243334 5 4 75 b) 2-135 单-单/单-单改进结构(内部换位错开,重叠1个换位) a)左移错开 b) 右移错开 (3)双-单/双-单纠结单元引出分接头两种结构,如图2-136所示。 A 双反 正单 双反 正单 X a) 双反 正单 双反 正单 b) 图2-136 单根双-单/双-单纠结单元引出分接头 24 a) 有连线和纠线换位 b) 无连线和纠线换位 (4)单-双/单-双纠结单元引出分接头 两种结构,如图2-137所示。 AA 反反单单 正正双双 反反单单 正正双双 XX a)a) 反反单单 正正双双 反反单单 正正双双 b)b) 图2-137 单根单-双/单-双纠结单元引出分接头 有连线和纠线换位 b)无连线和纠线换位 a) (5)双-单/单-双混合纠结单元引出分接头 有连线和纠线换位时, 连线和纠线换位是明线,无爬坡。2-138 25 A 双反 正单 反单 正双 X a) 双反 正单 反单 正双 b) 2-138双-单/单-双 (6) 单-双/双-单混合纠结单元引出分接头 有连线和纠线换位时,连线和纠线换位有爬坡。2-139 A 反单A 正双反单 正双双反 正单双反 X正单 Xa) a) 反单 反单正双 正双双反 双反正单 正单 b) b) 2-139单-双/双-单 26 单根普通纠结的两个线段上辐向引出分接头结构特点 两单元纠结匝有连线和纠线换位(常规型) 无连线和纠线换位 数 连位爬坡 纠位爬坡 双-双/双-双 无 有 单-单/单-单 无 有 双-单/双-单 有 有 局部超高1根线 单-双/单-双 有 有 双-单/单-双 无 无 单-双/双-单 有 有 非常规型特点:一是分接头的位置要移动,二是使分接区之内少绕、之外多绕。 2.在多根普通纠结的4个线段上引出分接头 (1)外径侧辐向引出分接头 与前述单根普通纠结的两个线段上引出分接头基本相同,但由于并联根数增多,换位爬坡现象更加严重。以3根双-双/双-双纠结例,两种结构如图2-140所示。图2-140a分接线在一个间隔内引出,纠线换位,爬坡严重,为了减小爬坡,换位可以不交叉。双-单或单-双纠接结构,纠线换位没有爬坡。图2-140b分接线在三个间隔内引出,纠线不换位没有爬坡,操作比较简单。线段 满匝时分接头处局部超高,应适当调整内部换位或外部换位的位置。 AX 双反 正双 双反 正双 a) 双反双反 正双正双 双反双反 正双正双 b)b) 图2-140 3根双-双/双-双纠结外径侧径向引出分接头 a) 在一个间隔内有换位引出 b) 在一个间隔内无换位引出 27 现在常用双-双纠结单元(内连外纠)引出分接头,2-141,其目的是为了降低两个纠结单元之间内径侧沿撑条处的冲击梯度,即减少内径侧导线电压差值。此结构的缺点是两个纠结单元的内部换位在相同的撑条间隔里,因此出现一根撑条处电压差值最大,降低冲击梯度的目的没有达到。应该使内部换位错开。 1双 12双2 3双3 4 4 双 2-141双-双/双-双改外纠结单元引出分接头 单-单/单-单纠结单元引出分接头改进结构(内部换位错开,重叠1个换位) 4 3215 4 3215 1461单1 22单42233单4 34 单 53 4 57 a) b) 2-142 多根双-单/单-双纠结单元引出分接头的实例2-143(分接区4根线正常段6根线):A相分接和出头不在同一侧,纠结分数匝两段不对称时不除以2 A 反双 正单 反单 正双 X 28 图2--143 多根双-单/单-双纠结单元引出分接头实例 a)起头和分接不在同一侧 b) 起头和分接在同一侧 其它纠结单元引出分接头的结构不再介绍。 (2)外径侧轴向引出分接头 以4根双-双纠结为例,分接头在三个间隔内引出,匝数示意图和外视展开图如图2-144所示,纠线换位半明半暗有剪刀口。应调整换位位置和分接位置,保证明换位无剪刀口(同后边的内纠结引出)2-145。其绕制方法与前述纠结单元基本相同。 A 双反 正双 双反 正双 X a)b) 图2-144 4根双-双/双-双纠结外径侧轴向引出分接头 a) 匝数示意图 b)外视展开图 2-145 调整换位位置和分接位置 29 (且使同一间隔内引出的2个分接头梯度最低) 常用的三种轴向引出方式 (3)内径侧轴向引出分接头 为了从线圈内径侧引出分接线,将纠位和连位设置在线圈内径侧,与通常普通纠结的内外位置相反。此结构特点,一是纠线、连线和分接线根部在内径侧被线段压紧,容易出现剪刀口造成匝间或股间短路;二是分接铜带与导线焊接、外部换位处导线与导线焊接,工作量比较大。 1)双-双/双-双纠结单元的常规结构和绕制,以4根并联为例,分接头在三个间隔内引出。 此结构是常规结构,匝数示意图、内径侧视图和内视展开图如图2-146所示(分接线不是加强线)。 反垫条A正双 双反 正双 双反 X正 b c) d) 图2-146 4根双-双/双-双纠结内径侧轴向引出分接头匝数示意图 a) 匝数示意图 b)内径侧视图 c)外视展开图 d)内视展开图 30 下面用1根线代替4根线,介绍6、4、2分接的两种绕制方法。 ?正绕法,如图2-147:第1段绕临时饼4匝,焊接6分接线,内部连线换位,翻饼完成反段1;另取1根线,换位后焊接4分接线;2根线一起绕正段2圈(4匝),2根线剪断(4分接的纠线换位处有较严重的剪刀口,内侧垫条必须垫好,否则会引起短路,以下同。) 完成正段2;取2根线,按右绕向绕2圈(4匝)临时饼,焊接2分接线,接1根纠线,翻饼完成反段3;外部换位焊接2根线,完成纠结单元。(焊纠线) ?反绕法,如图2-148:第1段内部焊接6分接线,连线换位并剪断,翻饼完成反段1;取2根线按右绕向绕2圈(4匝)临时饼,,焊接2分接线和4分接线,翻饼完成反段3;接6分接线处的连线,和4分接线换位后的 2根线剪断,完成正段2;外部换位焊接2根纠线一起绕正段2圈(4匝), 线,完成纠结单元。(焊连线) b 图2-147 6、4、2分接的正绕法 b 图2-148 6、4、2分接常用的反绕法 下面用1根线代替4根线,介绍3、5、7分接的正绕法,如图2-149: 两根线一根焊3分接线一根焊5分接线;2根线一起绕正段2圈(4匝), 31 2根线剪断,完成正段4;取2根线,按左绕向绕2圈(4匝)临时饼,焊 接7分接线,接1根纠线,翻饼完成反段5;外部换位焊接2根线,完成纠 结单元。 b b 图2-149 3、5、7分接的正绕法 2)双-双/双-双纠结单元的改进结构和绕制 图2-146结构有缺点,4分接的纠线换位处内径侧垫了垫条后,此线段辐向容易超高,且容易产生剪刀口引起匝间短路。图2-126是改进结构,将4分接(5分接)的位置移动到与2分接(3分接)同一段。从内径侧看连线和纠线都是明换位,不产生爬坡。绕制方法与图2-146基本相同,6、4、2分接的正绕法如图2-150,3、5、7分接的正绕法如图2-151。 a) b 32 图2-150改进结构的6、4、2正绕法 b 图2-151 改进结构的3、5、7正绕法 实例:分接线为加强线的结构,如图2-152,纠线不爬坡,换线焊接处和分接线很近,同一段导线宽度不同时要用垫块补齐。反绕法如图2-153。 反A双正 分接线换线处加强线双反 双正 双反 X正 a) b) c) 33 d) e) 图2-152 改进的4根双-双/双-双纠结内径侧轴向引出分接头实例示意图 a) 匝数示意图 b) 分接区换加强线 c) 外视展开图 d) 加强线为窄线 e) 加强线为宽线 b 2-153 换线实例绕制图(反绕法) 3)单-单/单-单纠结单元的改进结构和绕制(常规结构不再介绍),也以4根并联分接头在三个间隔内引出为例。匝数示意图和外视展开图如图2-154,4分接(5分接)与2分接(3分接)同一段。从内径侧看连线和纠线都是明换位,不产生爬坡。 反A单正 单反 单正 单反 X正 34 图2-154单-单/单-单 下面仅介绍6、4、2分接的两种绕制方法。 ?正绕法:第1段焊接6分接线,内部连线换位,翻饼完成反段1;另取4根线,按右绕向换位,焊接4分接线,8根线一起绕正段2圈(4匝),上边4根线剪断,下边4根线再绕1匝剪断,完成正段2;取8根线,绕临时饼3,2圈(4匝)后上边4根线剪断,下边4根线再绕1匝剪断,焊接2分接线,接4根纠线,翻饼完成反段3;外部换位焊接8根线,完成纠结单元。 ?反绕法:第1段焊接6分接线,内部连线换位并剪断,翻饼完成反段1;取8根线绕临时饼3,按右绕向绕2圈(4匝),上边4根线剪断,下边4根线再绕1匝剪断,焊接2分接线和4分接线,翻饼完成反段3;接6分接线 4匝),上边4根线剪处的连线,和4分接线换位后的连线一起绕正段2圈( 断,下边4根线再绕1匝剪断,完成正段2;外部换位焊接8根线,完成纠结单元。 4)双-单/双-单纠结单元的结构。642分接从内径侧看连线和纠线换位都是明线,3、5、7分接连线和纠线都是半明半暗,换位爬坡严重。改为1个线段同出2个分接头,如下图2-155。 正双 单反 正双 单反 a) 匝数示意图和内视展开图 b) 改进内视展开图 2-155 双-单/双-单 内纠结轴向引出分接头结构特点表 两单元纠结匝数 3个线段各出1个分接头 1个线段出2个分接头 连位爬坡 纠位爬坡 连位爬坡 纠位爬坡 1 双-双/双-双 无 有 无 无 2 单-单/单-单 无 有 无 无 3 642双-单 无 无 - - 357双-单 有 有 无 无 4 642单-双 无 无 - - 357单-双 有 有 无 无 5 双-单/单-双 无 无 - - 6 642单-双 无 无 - - 357双-单 有 有 无 无 3.在普纠八个线段上引出分接头(以单根线为例) 35 在两个普通纠结单元(四个线段)上引出3个分接头,有多种结构,这里只介绍四种结构,两个双-双单元、两个单-单单元、两个双-单单元和一个双-双单元一个双-单单元,如图2-156所示。图中只画出了6、4、2分接头,3、5、7分接头未画出。其绕制方法与基本纠结单元相似。注意外部换位爬坡和辐向超高问题。 反单A 正单 反单 正单 b)a) b) A双反 正单 反双 正单 c) A双反 双正 反双 正单 d) 图2-156 两个单根普通纠结单元(四个线段)上引出分接头 a) 两个双-双单元 b)两个单-单单元 c)两个双-单单元 d) 一个双-双单元一个双-单单元 2.4.6.在普通插花纠结的4个线段上引出分接头(极少使用) 只介绍双-双/双-双插花纠结和单-单/单-单插花纠结 (1)双-双/双-双插花纠结单元引出分接头 双-双插花纠结单元引出分接头如图2-157所示,绕制方法与基本纠结单元相似。 36 A反双 正双 反双 正双 X 图2-157 双-双/双-双插花纠结单元引出分接头 (2)单-单/单-单插花纠结单元引出分接头 单-单插花纠结单元引出分接头如图2-158所示,绕制方法与基本纠结单 元相似。 A 单反 单正 单反 正单X 图2-158 单-单/单-单插花纠结单元引出分接头 2.4.7在单饼纠结的6个线段上引出分接头 一般用于连 A续式线圈的分接 线段。纠结线饼 9的导线绝缘应加96厚。单饼纠3个9线段为一个单9 元,线段顺序为 连续-纠结-连X 续。可以外径侧 引出,也可以内 径侧引出。下面 以单根线为例介 绍外径侧引出的 结构, 匝数示意 图和外视展开图 图2-159(增加 中断点的距离)。 2-159 37 (1) 642分接头单元的引出 分接头在1个间隔内引出,内侧视图如图2-159所示。绕制如图2-160,要点如下:同时绕制第1段和第3段两个反段的临时饼,进行两个内部换位;将第1段翻饼并拉紧,固定6分接头,第3段放平;两根线按上下顺序合在一起,绕制第2段正饼,固定2和4分接头,注意内部换位前后顺序,6号线在前,15号线在后,不产生剪刀口;最后将第3段翻饼并拉紧,固定4分接头。 a) b) c) d) 图2-160 642分接头单元的绕制 在立式绕线机上可以用1根导线绕制此单饼纠结单元,如上图e。绕制要点如下:绕制下边的反段临时饼并换位,翻饼后固定4分接头;用这1根导线绕中间段正段,绕制的同时放入1根导线厚度的垫条,绕足匝数将线剪断;从这段的外径侧逐渐去掉垫条,同时放入1根导线反方向绕制,绕到内径侧换位,固定2和4分接头;最后绕制上边正饼,固定6分接头。 (2)357分接头单元的引出 分接头在1个间隔内引出,。将绕线模掉转180?,外视展开图如图2-158所示,绕制方法与上述单元相同。 -161。2根线先绕临时饼,绕当线圈直径较小时也可先绕纠结段,如图2 够匝数进行换位,注意换位方向,1个向左1个向右a;临时饼打散放平b;换位处不动,将余线盘成圈c;换位处固定好,将盘好的线从2根线中间盘绕上去 ;同时绕制第1段和第3段两个正段,固定分接头。 a) b) 38 c) d) e) 图2-161 357分接头单元的绕制 在单饼纠结的6个线段上轴向引出6个分接头实例2-162。 A X 2-162 在单饼纠结的6个线段上轴向引出6个分接头实例 2.5 内屏蔽连续式线圈的绕制 插入电容式(内屏蔽式),是在连续式线饼的线匝之间或在并联导线之间插入一些悬浮的电容线匝。一般是在每对线饼的外径侧以纠结的方式将电容线匝进行串联,也可间隔若干个线饼进行串联,线饼内的电容线头是悬浮的。本结构适用于多根并联导线或换位导线及组合导线绕制的插入电容式线段。 线饼内的层间垫条不得垫在电容线与导线之间。注意屏蔽线换位不得出现剪切现象。 一般每个导线,包括电容线的换位各占一个间格,分数匝其分子的最大值取N-1。 线饼内电容线匝的端头应锉成圆弧(导线的宽度和厚度)和砂光,不得有尖角和毛刺。加包绝缘,并垫以与导线等宽、等厚的绝缘纸板。两相邻线饼的电容线端头,不得在同一撑条间隔内,应错开1~3个撑条间隔。 外部换位象纠结式,但无底位。绕制特点类似于纠结式,采用备屏蔽线绕制,不同段的屏蔽线连接,既可以剪断象纠线一样焊接,又可以留出一定长度绕下段屏线。 2.5.1 两段屏1+1的绕制 经施加全波电压进行测量,插入屏蔽线圈的电位分布如下图,且各点电位波形都和入波相近。电位沿线匝是线性分布的,单元中屏蔽线匝连接点的电位等于单元中工作线的内径侧换位处的电位。工作线匝与屏蔽线匝的电位差始终是一个线饼电压或一个线饼减一匝电压。必须注意,内油道的梯度,对于工作线匝是两个饼电压,而对于屏蔽线匝,当屏蔽匝数很少时可以接近两个饼电压,当屏蔽匝数为工作线匝数一半时达三个饼电压,当屏蔽匝数与工作线匝数 39 相等时,可以达到四个饼电压,此时向内油道的梯度是向外油道的梯度的2倍。(沈变所1983年:变压器线圈制造) 2-163 屏蔽线电位工作线电位 2内1,2外1内4内3,4外3内 2-163 1.两段屏1+1的匝数示意图和展开图 两段屏1+1的匝数示意图和展开图如图2-164所示,图中表示全屏蔽,“1+1”即1根工作线和1根屏蔽线。当工作线厚度或高度尺寸较大(如换位导线)时,工作线的换位和屏蔽线的换位要至少隔开一个撑条间隔,以使屏蔽线换位不爬坡。 2.绕制方法(图2-165) 一般用焊线绕制方法。 反段:屏线放在连线的下面,用两根线并绕,绕3匝,将下面的屏线剪断,剪断的位置比工作线1的换位S弯位置提前一个到两个撑条间隔,屏线端头包好绝缘,用皱纹纸将其绑在工作线上。工作线再绕1匝,弯折换位,翻叠临时线段。完成反段,上数第1根线是工作线,第2根线(涂黑的较薄线)是屏蔽线。 正段:工作线底位换过来之后,绕1匝,屏蔽线放在工作线的下面,此屏蔽线端头与反段上的屏蔽线端头之间,距离2,3个撑条间隔,用两根线并绕,绕3匝。上数第1根线是工作线,第2根线(涂黑的较薄线)是屏蔽线。 纠接:在规定的换位位置,弯折反段上屏蔽线换位S弯,使之过渡到正段,与正段的屏蔽线焊接,焊接点的位置尽量置于工作线的下面,换位S弯处垫保护用的梭形垫片。如采用立式绕线机,屏蔽线匝可以不随工作线匝一起绕制,当绕完反段或正段时,用手工将屏蔽线塞入工作线匝之间,可以免去焊接头。工作线和屏蔽线之间不能有垫条。 反段4321 正段5678 8 2-164 1+1两段屏匝数示意图和展开图 a) b) 40 纠接位置 c) d) 图2-165 1+1绕制方法 用纠接。外径侧插入插入1~2匝时,正饼屏蔽线可预留,和反饼屏蔽线不 1匝时预留长度由下式计算: L=(φ+2W)π?m-1 内 式中 L-预留长度以撑条间隔计 φ-线段内径内 W –线段辐向 m- 线段内径侧撑条间距 1-表示屏线少绕1个间隔 当线段辐向(80~120)mm,线段内径(800~1200)mm,插入1匝时,预留长度约为在绕线模上绕1圈另4个间隔。绕制方法如下: 反段:先预留插入正饼的屏蔽线,即先在内撑条的外侧绕1圈另4个间隔;屏线放在连线的下面,用两根线并绕,绕1匝,屏线剪断,屏线端头包好绝缘,用皱纹纸将其绑在工作线上。工作线再绕剩余匝,弯折换位,翻叠临时线段。完成反段,上数第1根线是工作线,第2根线是屏蔽线。预留正饼的屏蔽线固定在此反段的外侧。 正段:工作线底位换过来之后,绕完匝数;预留正饼的屏蔽线换位,屏线端头包好绝缘,塞入工作线的下面,先塞屏蔽头,再逐步将屏线打入线饼,完成正段。当屏蔽线过松时,应将屏蔽头适当前移;当屏蔽线过紧时,应将屏蔽头适当后移,保证屏线紧实。 2.5.2 两段屏2+1的绕制 1.匝间屏 2+1匝间屏匝数示意图和展开图如图2-166所示。 反段:1根屏蔽线放在两根工作线的下面,三根线并绕,绕2匝,将下面的屏蔽线剪断,工作线再绕1匝,弯折换位,翻叠临时线段。完成反段,上数第1、2根线是工作线,第3根线(涂黑的较薄线)是屏蔽线。 正段:工作线底位换过来之后,绕1匝,屏蔽线放在工作线的下面,用三根线并绕,绕2匝。上数第1、2根线是工作线,第3根线(涂黑的较薄线)是屏蔽线。其它同1+1两段屏的绕制。 1′1 反段3′2′21′13 正段46′4′655′ 6′6 图2-166 2+1匝间屏匝数示意图和展开 41 2.股间屏 2+1股间屏匝数示意图和展开图如图2-167所示,屏蔽线换位和工作线换位相重叠,即出现“人”字,要注意剪刀口问题。 反段:1根屏蔽线放在两根工作线之间,三根线并绕,绕2匝,将中间的屏蔽线剪断,工作线再绕1匝,弯折换位,翻叠临时线段。完成反段,上数第1 、3根线是工作线,第2根线(涂黑的较薄线)是屏蔽线。 正段:工作线底位换过来之后,绕1匝,屏线放在两根工作线之间,用三根线并绕,绕2匝。上数第1、3根线是工作线,第2根线(涂黑的较薄线)是屏蔽线。其它同1+1两段屏的绕制。 11′ 反段1′133′2′2 正段4′6455′6′ 6′6 图2-167 2+1股间屏匝数示意图和展开图 3+1股间屏匝数示意图和展开图实例2-168。 反段221113332 正段466644555 反段322111332 正段466644555 图2-168 3+1股间屏匝数示意图和展开图实例 2.5.3 四段屏1+1的绕制 四段屏1+1的匝数示意图和展开图和电位分布如图2-169所示(展开图不唯一)。 四段屏跨接段如下:2—出头,1—4,3—6,5—8,7—10,9—12……。 绕制方法与两段屏基本相同,只是四段屏的屏蔽线跨接4段,3次换位,露在外径侧较长,容易松,绕制时要注意紧实,必要时可点一些胶粘住。 第1段反段:预留一段屏蔽线,使焊点能够进入第4段工作线的下面;屏线放在连线的下面,用两根线并绕,绕4匝,屏线剪断,屏线端头包好绝缘,用皱纹纸将其绑在工作线上。工作线再绕剩余匝,弯折换位,翻叠临时线段。完成反段,上数第1根线是工作线,第2根线是屏蔽线。预留正饼的屏蔽线固定在此反段的外侧。 第2段正段:工作线底位换过来之后,绕2匝,屏蔽线放在工作线的下面,此屏蔽线端头与反段上的屏蔽线端头之间,距离2,3个撑条间隔,用两根线并绕,绕4匝。将屏蔽线换位到第1段,与出头进行弯折和绝缘包扎。 第3段反段:与第1段反段绕制方法相同。 第4段正段:与第2段正段绕制方法相同,只是屏线剪断后准备与第1段连接。 纠接:将第1段预留的屏蔽线进行3次外部换位,与第4段屏线焊接,焊点位于工作线下面。 42 2个饼电位差 屏蔽线电位工作线电位6个饼电位差2内 2外4个饼电位差4内1,4外1内6内3,6外3内8内5内5,8外 10内7,10外7内 12内9,12外9内 图2-169 四段屏1+1匝数示意图和展开图 上图列出的电位差是指屏蔽匝数与工作线匝数相等时的情况。四段屏时屏蔽线匝连接点的电位等于4个饼中工作线的外径侧换位处的电位,反饼和正饼的两个屏蔽头(如1和2饼、3和4饼)最大是4个饼的电位差,正饼和反饼的两个屏蔽头(如2和3饼、4和5饼)最大是6个饼的电位差。 2.5.4 四段屏2+1的绕制 四段屏2+1的匝数示意图和展开图如图2-170所示(展开图不唯一)。工作线的匝数为。 43 图2-170 四段屏2+1的匝数示意图和展开图 2.5.5屏蔽头的制作 屏蔽头的结构如图2-171所示。屏蔽线端头要锉成圆弧并砂光,R约为裸线宽度b的一半;绝缘厚度一般大于屏蔽线的匝绝缘;屏蔽头作好后不能松脱,可以将其用强力皱纹纸绑扎在工作线上。超高压线圈中,屏蔽线的悬浮端包有半导电纸,其他产品一般无半导电纸;半导电纸与裸导线要可靠接触,不用PVA胶粘接。 加包绝缘导线绝缘δ 绝缘纸板导线 a) 一般线圈屏蔽头 宽电缆纸4层半导电纸1层30mm宽强力皱纹纸 δ5mm 导线绝缘 绝缘纸板导线 b) 超高压线圈屏蔽头 图2-171 屏蔽头结构示意图 44 2.6 圆筒式线圈的绕制 2.6.1 低压圆筒式线圈的绕制 低压圆筒式线圈多采用扁导线绕制,绕制要点见表2-7。 表2-7 低压圆筒式线圈绕制要点 序号 名称 绕制要点 附图 在组合绕线模上包1,2层 0.13mm厚的电缆纸,以防脱模 安装绕时擦伤匝绝缘。绕线模直径比1 线模 线圈内径小1mm,以补偿线匝 回弹使线圈直径稍有增大。 绕线模安装 1-绕线模 2-上端部档板 3-夹板 4-出头 留出引出线的长度,用出头 工具将导线按绕向弯成90?。 在90?的直角两边包扎一定厚弯折出2 度的电工皱纹纸,伸出端绝缘头和包 30,40mm(高压为35kv时伸出扎绝缘 40mm),锥度长为厚度的10倍 a) b) c) 以上。外半叠包高网络涤纶丝a) 低压?0.4kV,与高压?10kV 配合 带一层。 b) 低压4kV,Un?6kV,与高压? 10kV 配合 c) 与高压35kV配合 用布带8字绑扎法将端绝 缘绑在第一匝线上,并在出头 放置端处包垫纸板槽(0.5mm厚),3 绝缘 端绝缘厚应小于导线厚。套上 出头拉紧收缩带,斜压在第 2,3匝下面,然后翻出。 在圆周等分4,5处,放置放置轴轴向拉紧布带,以固定端绝缘 4 向拉紧并拉紧线匝。当层间有油道端绝缘和导线绑扎 布带 时,拉紧布带位于撑条上。 1-纸板槽 2-导线 3-端绝缘 4-8字法绑扎线圈端部 5-拉紧布带 45 a) 并绕导线换位原则是“先换 外,后换内;先换上,后换 下”。换位S弯处用布带包扎 并绕导0.5mm纸槽,槽口向外。 b) 5 线换位 3根并绕,分别在每层三分 之一和三分之二处进行两次特 殊换位。(潘戈换位) c) 并绕导线换位简图 a)两根导线并绕 b)四根导线并绕 c)三根导线并绕 升层处用高网络涤纶丝带半迭6 升层 一层包扎 编织2匝 在离末端3,4匝时,预先 在线匝上套两条收缩带,编织末头绑7 1,2匝后压在线匝下面,将末 扎 头弯折包好绝缘后,用此收缩 带绑紧固定。 外层包布带或皱纹纸,先由 上端稀绕到下端,然后由下端外层包8 半迭绕包到上端,以防在高、绝缘 低压之间打入撑条时被布带或 皱纹纸的边缘卡住。 2.6.2 高压圆筒式线圈的绕制 高压圆筒式线圈多采用圆线绕制,一般直接绕在低压线圈上,绕制要点见表2-8。 表2-8 高压圆筒式线圈绕制要点 序号 名称 绕制要点 附图 电刷线铜带 0.15金属膜纸 放置静放置油隙撑条、静电屏、静1 1.0纸板电屏 电屏端绝缘和层绝缘 手工弯折圆导线,为防止引 出线折断,导线直径在0.74 引出线mm以下时4折引出,直径在2 加固 0.74,1.35 mm时2折引出。 分接头的焊接位置应在线圈内a) b) c) 部,不得在端绝缘外部; a)双折引出 b)四折引出c)四折引出分接头 46 出头包3 扎 高压?10kV 高压35kV 分接线由层间轴向引出时, 分接线外套以DLZ-A-130四层 纸管;由外层轴向引出时,只 在靠线圈侧垫0.5mm纸槽,纸分接头4 槽下端伸出30,40mm. 分接线包扎 辐向引出时,分别半叠包皱纹 a) b) c) 纸一层,外包高网络涤纶丝带a)轴向分接,高压?10kV 半叠一层,包至弯折处向内b)轴向分接,高压35kV 10,20mm. c)幅向分接,高压?10kV 用布带把起头固定在档板 上,端绝缘用纸条粘在电话纸放置端5 上,起端头折成圆弧形,用导绝缘 线压住端绝缘的电话纸,起始 端绝缘放置 几匝注意拉紧导线。 1-端绝缘 2-电话纸 3-线匝 4-高压线圈 用点胶纸或电缆纸作层绝缘 6 时,端头要互相错开5, 15mm,要放置平整。额定电压 为10kV级及以下搭接长度不 小于20mm;额定电压为35kV 放置层 级搭接长度不小于30mm。 层绝缘的搭接绝缘 用油隙撑条作层绝缘时,撑 条必须沿圆周均匀放置,并放 置临时纸板条,其厚度比油隙 撑条小0.5,1.0mm,以免线圈分级绝缘 成八角形。 导线在油道处加包高网络涤 纶丝带半迭一层,升层位置较 7 导线升前一层的升层位置提前一格, 层 使各升层位置错开,与升层位 置相临的端绝缘端部要放在油 隙撑条上,以免堵塞油道。 47 辐向引 出分接分接线辐向引出时,要预埋8 线的紧布带,编织紧固。 固 绕制紧 实,分导线有一定的拉力,层间绝 9 层控制缘裹紧,停机时绑紧防回弹。 直径 2.7箔式线圈的绕制 铜箔0.5-1.6 铝箔0.5-2.0 BRJ-700,1000,1400 箔带调偏精度0.5 钨极氩弧焊速度0.3m/min 焊接牢固,无毛刺 绝缘端部参差不齐1 48 49
/
本文档为【纠结,内屏蔽和圆筒式线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