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庄子故事两则 

2017-11-14 3页 doc 13KB 41阅读

用户头像

is_601191

暂无简介

举报
庄子故事两则 庄子故事两则  初 三 年级 语文 科 自读探究 学案 主备: 宋建星 时间 : 12 月 14 日 教学设计 (收获) 学习内容:《庄子故事两则》 二、 小组学习。 (先自学、后合作,各抒己见,真诚合作。) 思考讨论,合作探究: 学习目标:能够自主学习疏通文意; 学习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能讲述故事,了解人物形象。 (1)在《惠子相梁》中,庄子用什么比喻自己,这说明庄子是个怎样的人, 重点 :学习对比手法,了解人物形象。 一、自主学习。 (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辅助资料:庄子故事 (2)读了《庄子与惠...
庄子故事两则 
庄子故事两则  初 三 年级 语文 科 自读探究 学案 主备: 宋建星 时间 : 12 月 14 日 教学设计 (收获) 学习内容:《庄子故事两则》 二、 小组学习。 (先自学、后合作,各抒己见,真诚合作。) 思考讨论,合作探究: 学习目标:能够自主学习疏通文意; 学习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能讲述故事,了解人物形象。 (1)在《惠子相梁》中,庄子用什么比喻自己,这说明庄子是个怎样的人, 重点 :学习对比手法,了解人物形象。 一、自主学习。 (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辅助资料:庄子故事 (2)读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你认为庄子与惠子的辩论,谁胜出,为什么, 《庄子?秋水》中还有这样的故事:楚王打算让庄子做国相,派人去请他。 庄子却借乌龟的故事示,他宁愿在荒泽草野间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庄惠关系故事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 “楚国郢人捏白士,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 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3)比较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理解庄子的人生态度。 ‘替我试试看。’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自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 从先生去世,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谈论的对象了~”(《徐无鬼》) (一)、自学指导: 学习文言文,准确熟练地读是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让我们认真读课文 吧~ (1)、请用3分钟的时间读课文1次,并圈点批注生字。 (2)、结合注释、词典给文中不认识的字注音,并再次读课文1次。 3.你认为庄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他这种“无为”思想与淡泊名利的情怀在今天我 (3)、结合注释读课文一次,要求:试着断句。 们该如何看待呢,谈谈你的想法。 (二)、自学检测。 教学反思 (疑惑) 1、了解庄子 庄子是 (朝代)人,名周,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是 家 学派的重要的代表人物世并称老庄。《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所著。 2、生字词注音 鹓鶵( )( ) 醴( )泉 鴟( ) (((( 濠( )梁 鯈( )鱼 循( )其((( 本 3、准确而熟练地朗读课文。 三、展示反馈。 (大胆细致,亮出精彩的你。) 4、理解重点词语。 惠子相梁( ) 或 ( )谓惠子曰 子( )知之乎 ((( 夫( )鹓鶵发于( )南海 安( )知鱼之乐 ((( 固( )不知子矣 请循( )其本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5、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耶,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 (( (2)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非梧桐不止 (( (3)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是鱼之乐也 (( (4)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2、《〈庄子〉故事两则》,均选自 。庄周,是 (朝代)哲学家, 是诸子百家中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3、《惠子相梁》中比喻巧妙贴切,“鹓鶵”比喻 ,“鸱”比(5)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喻 ,“腐鼠”比喻 。 (6)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4.在本文中“鹓鶵”是怎样一种鸟,“鴟”又是怎样一种鸟,表现了庄子怎样的思 想感情, 6、用自己的话复述两则故事。(每组一个代表,随机抽取故事内容) 在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呢,谈谈你的想法。 第 页 第 页
/
本文档为【庄子故事两则 】,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