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西川诗存在的意义

西川诗存在的意义

2013-03-12 10页 pdf 523KB 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279788

暂无简介

举报
西川诗存在的意义 西川诗存在的意义 刘 纳 西川是 80 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最认真 、最执着的写诗者中的一 个 西川诗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 。 西川诗已经初步具有规范的意义 。 西川在 1 9 9 2 年初说 : “尽管当初我并不知道全国有 50 万青年 同时在奋笔疾书 , 也不了解做一个诗人意味着什么 , 但我命中注定 要成为一个诗人 ” 。 ¹ 西川当然一定读过奥地利诗人里尔克《致一位青年诗人的 信》, 他是以里尔克所说的“非写不可 ”的态度走入诗歌生活 。 这是命运 。 “熟悉各种命运的人 , 有一种命运熟悉他 。...
西川诗存在的意义
西川诗存在的意义 刘 纳 西川是 80 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最认真 、最执着的写诗者中的一 个 西川诗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 。 西川诗已经初步具有规范的意义 。 西川在 1 9 9 2 年初说 : “尽管当初我并不知道全国有 50 万青年 同时在奋笔疾书 , 也不了解做一个诗人意味着什么 , 但我命中注定 要成为一个诗人 ” 。 ¹ 西川当然一定读过奥地利诗人里尔克《致一位青年诗人的 信》, 他是以里尔克所说的“非写不可 ”的态度走入诗歌生活 。 这是命运 。 “熟悉各种命运的人 , 有一种命运熟悉他 。 ’, º 在 20 世纪末 , 做一个汉语诗人这件事本身就把西川摆到了艰 难尴尬的位置上 。 围绕着 “时代与诗 ”这个既堂皇又别扭的题 目 , 外国人和中国 人都已经发了太多的议论 。在一个可以有诗也可以无诗的时代里 , 中国数以十万计的写诗者与数以百计的诗歌流派的存在使得文学 中最精致的样式变成 了最容易生产的东西 。 还有比写诗更容易的事吗 ? 当词语的任意撞击 、平俗生活的散 漫写真以及恶作剧式的椰愉调侃都能以分行文字的形式占领 “诗 ” 的领地 , 诗成为了写诗者手中可以随意拆拼 、随意捏摄的玩具 。 于 是 , 在中国诗的其它种种功能都在减退的 80 年代中期 , 诗的游戏 7 5 功能被利用到了极致 , “诗”与“玩 ”紧紧地粘连到了一起 。 西川不“玩 ” 。 对游戏性的全面拒绝使西川的诗歌道路格外艰 难 。 西川必须面对的另一重艰难命运在于 : 当他踏上诗歌道路的 时候 , 中国诗已经有过两千年漫长的灿烂 , “五四”所开创的白话新 诗也已经走过了 60 多年的曲折途程 , 横亘在西川面前的是无数条 被前人足迹踏熟了的道路 。 每一条熟路上都陈布着与固定的情感 圈相对应的意象圈 , 一个个一经出现便迅速定型化的意象圈足以 有力量销熔一切原本可能属于“新”的意识和感受 。 一位美国人曾 经说出了所有现代诗人都会面临的困惑 : “ 日常言辞与诗都充满了 无数的习语 , 只要开始说出口 , 它们便引导我们 (不管我 们愿意不 愿意 ) , 经过常走的道路而达到一种不可避免的终点 。 ’, » 对于西川 和他的同代中国诗人来说 ,这 “不可避免的终点 ”格外 “不可避免 ” 。 即使最有力的时尚 , 也给个人差异留着余地 。西川将对诗歌命 运的正视与抗争寄托于诗本身 。 他始终认真地思考着诗 : 诗的意 义 、诗的价值 、诗的位置 、诗的道路 。他必须努力于建立起属于 自己 的诗歌运思方式和意象组合方式 。 刚满 30 岁的西川已经有了十多年写诗的经历 , 用他 自己的话 来说 , “ 10 年的时间会叫韩波或拉迪盖觉得漫长到令人厌烦的地 步 , 而在那些 以其高龄赢得尊敬的诗人和作家看来 , 这仅仅是他们 写作生涯的练笔阶段 。 ”¼ 18 岁—30 岁 , 这是一个人 、一个诗人的完整的青春 ,但西川几乎没有过诗的青春和青春的诗 。热烈与狂 迷 、亢奋与绝望 、愤怒与玩笑⋯⋯属于青春的这一切都不属于西 川 ,年轻的西川与青春无缘 。 作为一种光线 , 我们就是历史 被神秘的使命所创造 注 目暗影碟嫂的回廊 7 6 和远景中明亮的山丘 · 西川早就有了“我们就是历史”的体认 , 他早就在做一个 “能看 懂落日的人 ”À 。 面对世纪的落 日和世界的落 日 , 年轻的西川获得 着中年的深沉和凝重 , 他拒绝了青春的抒情 。 这一拒绝使他向 “心 ”外去寻找开拓 。 “中国诗歌的道路不应当越走越窄 , 从广大的 世界汇向心灵的一角 ,从而使诗歌窒息而死亡 。诗歌应当以心灵为 出发点 , 道路应当越走越宽 , 这样 , 诗歌才能不断磨炼其生命 。 ”这 是几年以后西川写在诗集《中国的玫瑰》扉页上的话 , 而这从 “心 ” 走向心外的选择是在他开始成为一个写诗者的时候就确定了的 。 在从心灵向外扩展的道路上 , 西川建立 自己诗歌方式的选择 只能通过对语言的诗性操作实现 。 西川尊重通常的句式规范和词语习惯 。 当他依仗想象与幻象 实现经验的重新组合时 , 他为寻找属于 自己的词语系列和词语秩 序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 诗集《中国的玫瑰》是以这样一节诗开篇的 : 在山脊高耸的地方 我寻找海洋 我寻找一名封作灯语的海盗 寻找一种叫做海马的生物 吻过的六角浮冰 “制作灯语的海盗 ”、 “海马 ”和海马“吻过的六角浮冰 ” ,都是距 作者实际生活经验较远的事物 。 这样的意象本身已经具有新奇的 性质 , 而西川像 “寻找海洋 ”、寻找海洋珍奇一样地寻找新鲜的意象 和奇警突兀的意象组合 , 于是在他的诗作中出现了 “从胸中穿过的 太阳” 、 “石头上的马儿 ” 、 “藏青色的爱情 ” ((( 寻找海洋 )}) 、 “树叶盖 住的某颗星球 ” ((( 渡河》) 、 “我体内的老虎"( 《夜歌》) 、 “丧夫理性的 青蛙 ” 、 “腐叶上的死鸟 ”( 《哀歌妇⋯⋯西川特别善于选择适合传达 智性感悟的意象 , 充分调动词语富于象征性和 隐喻性的现潜能 。 当西川以自己独有的运思方式完成着对经验世界的重新剪接和拼 t 7 7 贴 , 他建立起了出色的诗性表达秩序 。 死亡对于死者是一个秘密 被带进泥土 , 我惊讶地看到 笃萝和裸 巴草长得疯狂又柔情 一场大雨 即将扫过水塔和 阳 台 一 只坟子在我体 内无休止地飞动 孩子们把水悦得哗哗作响 半夜敲 门的多半是幽灵 这是西川写于 1 9 9 2 年秋夭的《为骆一禾而作》里的句子 。原本 不相干的物象“笃萝和棵巴草 ” 、 “水塔和阳台” 、 “蚊子 ”和“水 ”在诗 句中形成了有序的纠结 , 于无关联中建立起亲密的关联 。寻常事物 之间通过新奇的碰撞获得层次丰富的象征喻义 , 跳跃幅度巨大的 意象反映出诗人深沉的内心撞击 , 而激荡的诗性悲绪又出之 以舒 和 回荡的节奏 。 这一节诗以判断句“半夜敲门的多半是幽灵 ”幽幽 作结 , 传达了意味无穷的深远感 。 太 阳徐徐地降落 , 笠鱼用黑鳍 挡住最远处栈桥上不灭的灯光 海风在街道土停住 , 我的手是潮湿的 我听到妞妹们飘舞的蓝裙患塞作响 这是《建起一座城市》¿ 中的一节 。 诗句连环扣紧 , 意象层层剥 露 , 一二两行的跨句制造出跌荡的悬岩与从容的应和 ,产生连续起 伏的节奏感 , 相距较远的意象 “鳖鱼 ”的“黑鳍 ”与 “栈桥上 ”的“灯 光 ”以突兀却又 自然的联结显示着机智的构想 , 接着 , 街道上的海 风 、潮湿的手和飘舞的蓝裙在鱼贯而至的碰连中逼迫出实幻重叠 的效果 。 西川诗表达秩序的特征在于 : 意象的跳跃幅度巨大 , 却出之以 舒和的节奏 。 渗透着深远感的词语序列呈递出密集而浓缩的审美 信息 , 诗句的密度与弹性中包含着植根很深的隐喻指义 。 就这样 , 西 川躲避了以往的与同辈的中国诗人 “经常走过的道路 ”以及 那 7 8 “不可避免的终点 ” 。 在西川 ,写诗绝不是一件毫不费力的事 。 他不断地写着 , 又不 断地修改着自己的诗作 。 《世纪 》À这样一首短诗的写作竟经历了 6 个年头 , 它应该被看作收入诗集《中国的玫瑰 》的《悲剧 》一诗的修 改稿 。 作者隐去了做为单独段落的三次重复提问 : “悲剧的主角到 哪儿去了 ? ”隐去了两次重复的回答 : “而悲剧 的主角不在那里 。 ”作 者还删掉了这样一个完整的段落 : 海是这样黑而山是这样蓝 一天十二个钟头我看见 头戴鸭舌帽的文化绅士们 大 口 大 口 地吞下一个世 纪 风景被 寡居的人独占 这五行诗应该说是出色的甚至是精彩的 , 它显示 出西川式的 庄重和西川式的严峻 。我猜想西川之所以删去这节诗 ,是因为在几 年的诗歌生活中他已经积聚起丰富的语言经验 , 已经更熟练地驾 驭 自己特有的运思方式 , 因而 , 他才会放弃这段诗质相对稀薄 , 外 层意象相对清晰直露的诗句 。西川诗一开始就拥有成熟的气度 , 随 着诗龄的增长 、诗艺的完善 , 它愈益显出精致的性质 。 在当代中国 , 有这样一个无法改变的现象 : 某一个作家 、某一 个诗人的带有独特色彩的努力 , 很快就会被众多的追随者淹没 。西 川也难以避免这一命运 。 西川的诗歌运思方式已经被愈来愈多的 写诗者操作着 , 在与追随者诗作的相互映发中 , 西川诗起过的某种 规范作用正在被淹没 。 _西川太喜爱思考了 ! 19 9 3 年发表的《悲剧真理 })@ 一文披露了 他对悲剧—命运的深沉认识 : ‘由于人在 宇宙 中所处 的地位 和他 在社会 中所遭受 的失 败 , 致使作 家不 由得要借悲剧 来向茫茫宇宙发问 , 并以此捉 7 9 成 了悲剧精神的无限性和苍凉感 。 我们 可 以解释很多事情 , 但是任何时候我们对于任何事 情都无法加 以清晰的解释 . 放弃 了对命运的猜浏 , 等于放弃 了天空和大地 。 命运—宿命在西川的诗性思考中占重要位置 。 对于命运的权威性 、残酷性与不可动摇性的深致体认使他的诗句摇曳出庄重 的命定感 。 “象征命运的鸟群驮着星辉 /越过有风的山岗,,@ , “多少 人期待着太阳的归还/人不能创造另一颗太阳吻 。 盘旋于西川诗 性思考中的是人类整体命运 , 而并非一般性的难以逆料的苦难和 灾难 。这种对于人类命运的倾心关注也是他放弃抒情的重要原因 。 一位瑞士学者说 : “抒情式的诗人没有命运 。在命运 , 即某一陌生的 生存的反抗可以开始的地方 , 他的诗歌创作也就停止了 。 ”。正是 从停止抒情的地方 , 西川开始了通向哲学的诗歌构想 ,诗成为他对 命运—宿命的正视与抗争 。 短促的歌唱不足以容纳他精神的停·驻 , 他必须把 自己的哲思安置在更宽广的框架里 。 于是有了组诗《激情》。 《激情》由 6 首诗组成 : 《伪书作者或无 我之歌》、《伪先知或真理之歌》、《游侠骑士或疲倦之歌 》、《僧侣或 期待之歌》、《占星术士或命运之歌 》、《炼金术士或元素之歌 》。这些 诗题已经标示出作者诗思的哲学指向 。 西川暂离了由时空定位的 “现在 ” , 上溯一千多年的时间河流 。 公元 1 84 年 ,西川在未完成的 圣典中 , 揭破信仰的真相 , “可是后来者 , 唯有怀疑能使时代进步 / 而那闪光的名字纯属虚构 。 ”他以空前的勇气写下有关神灵虚无的 诗句 , 勇敢地扮演起伪书作者的角色 。 面对未来 , 公元二世纪的诗 人西川承受着宿命的孤独 ,耗费才智 向后世贡献 “智慧之光 ” , “但 我撒下弥天大谎 / 却不是为了欺骗 , 而是为了歌颂 I’’以空前绝后的 智力背负着人类的重托 , 伪书作者西川与神秘的巨大的时间融为 一体 ,参与了真理的创造 , 由此失去了 自我 。 “一切大于我的事物剥 夺小小的我” , 被“剥夺 ”的自豪和 自尊烘举 出光明的智者形象 。 8 0 公元 213 年 , 诗人西川作为 “伪先知”来“谱一曲火刑之歌 , 谱 一曲真理之歌” 。 这位沉思者与怀疑者处于极度矛盾中。 他曾经是 凡人中的一个 , 而当他向崇拜 自己的凡众述说幻想 , 预言未来 , 他 比所有人都清醒 : “他们毫不怀疑我 , 而我怀疑一切 。 ”清醒的伪先 知已经能洞悉自己将被抛弃 、将赴火刑的结局 , 这一洞悉反而使他 更加平静从容 。 公元 7 85 年 ,诗人西川成为疲倦的游侠骑士奔波流浪在漫漫 长路 。 骑士西川跃窗而入 ,来到一个孩子身边 。 骑士有着“昔日的 荣光 ” , 此时却表现出接近凡俗的慈祥 。他曾经有过 “坚持正义就是 投身苦难”的信念 , 此时却体认了与骑士光荣相悖的价值 : “不杀一 人的人是另一种豪杰 ” 。 孩子是崇拜者与笃信者的化身 , 但当孩子 “梦见一个善意的/游侠骑士跃窗而入 ” , 骑士西川“早已翻越过一 架高山” 。 “高山”是孩子固有的信仰 , 而骑士超越了 。 诗人西川来到 1 3 3 7 年 , 勇气依旧 , 但多了几分历经沧桑的沉 稳 。 “天上众神千万 , 而我是唯一的僧侣 /众神比我年轻 , ⋯⋯ ”孤独 的僧侣西川“手提一盏马灯走遍荒原” , 这是 “唯一的僧侣” , 他面对 的是比圣书更大的世界 。 以超越众神的热情 , 他选择了顽强的 “期 待 ” : “期待黎明 , 期待太阳 ”、 “期待众鸟高飞的时刻 ” 。 到 了公元 1 5 2 5 年 , 诗人西川成为占星术士 , 平静的智慧使他 沉默 。 他默默地了望满天星斗 ,好奇地回顾宇宙的无穷变化 , 由此 引出对命运的冷峻体察 。当他将漫长的时间分解为具体的人生 , 他 明白自己只能拥有残酷的短暂 。 公元 1 6 0 9 年 , 诗人西川是炼金术士 , 他用大火与黄金 , 获得 “最终的静止” 。 静止意味着永恒 , “让时间崩溃 , 没有腐朽 ” 。 他找 到了相对于运动的状态 : “千奇百怪的物质回归元素 。”在炼金术士 西川看来 , 只有元素才是宇宙中永远不灭的火焰 。人类生于火又回 到火 , 燃烧的美构成死亡的实景 。 当平静的诗句进发出元素的烈 火 , 沉思的诗人西川终于在 “最终的静止”中体认了足以感动上帝 的激情 。 8 l 这是一个完整的诗路历程 。 西川通过想象性的体验使人类的 智者们在以往年代的迷失与智慧成为了他个人精神生活和诗歌生 活的一部分 。 我们很少能从西川诗里发见激情 , 而《激情》所展示 的 ,依然主要是沉静的诗思 . 如果说在《激情》的最后一首《炼金术 士或元素之歌》里沉思终于燃烧成激情 , 这激情也源于思想而非来 自感觉 。 如桑塔亚那所说 : “理论的生活不比感觉的生活更少人性 或更少感情 , 它的人性更加典型 , 它的感情更加生动 。 哲学是比普 通生活更强烈的一种经验 , 正如隐居之处听到的纯净精妙的音乐 要比风暴的喧啸或城市的吵闹更生动更强烈一样 。 ”。倘若我们注 意到《激情》的题辞“献给海子 、骆一禾” , 我们更能理解这首诗里蕴 藏于哲思中的感情的生动性与强烈性 。 四 有人曾把西川的创作趋向归为 “新古典主义 ” 。 尽管这个词没 有经过认真的界定 , 我们仍然可以认同这一标签对于西川诗所具 有的某些准确性 。 在一个物价上涨 、精神文化贬值的时代里 , 西川 和他的一些诗友持守着诗歌的古典精神 , 以尊严的态度维护着艺 术的庄重气质 。 这绝非是有人曾指责的冷漠 。 当西川以充分理解 的态度指认出“乔托的黎明人身份 ” , 他所描述的正是他本人 : “他 的艺术并不服务于上帝 , 而是服务于他自己 。在他灵魂的深处—上有一种冲动 , 即探求永恒 。 . 他遵循着自己的原则这样做了 , 既不 狂热 , 也不冷漠 。 ,,@ 西川还在《激情 · 占星术士或命运之歌 》中宣 布 : “我既不悲观也不乐观”、 “我用沉默竖起天梯 ” 。 诗人西川替占 星术士西川写出命运之歌 , 这歌唱本身就是对“沉默 ”的拒绝 。 然 而 , 沉默作为一种气度 已经渗透在诗人西川的所有歌唱中 , 它 昭示 出西川在世界面前的深沉的镇定 。这是拥有 70 多年历史的中国新 诗始终缺少的气度 。面对混乱而喧嚣的世界 , 面对古典艺术精神的 无可挽回的琐落 , 西川没有报之 以愤怒或者椰榆—像当今中国许多从事写作的人所做的那样 ,拖沉静的诗思中包容着极其广阔 的胸襟 。《母亲时代的洪水》大概是西川本人很喜欢的一首诗 , 在谈 到这首诗的写作时西川披露了自己的诗歌主张 : “在巨大的灾难面 前 , 在命运的笼罩之下 ,诗人必须将其个人恩怨和伤感降低到最低 限度 , 或者干脆抛诸脑后 , 从 ‘个我 ’走 向 ‘他我 ’ , 继而走向 ‘一切 我 ’” 。。走向“一切我 ”的志愿使西川超越个人的经历和感觉 , 获得 统驭上下古今的诗歌体验 , 他需要构筑更具篇幅的诗思世界 。 在本世纪初 , 桑塔亚那即就诗歌的短与长提出了“供讨论”的 洁问 : “诗歌本质上是简短的 , 富有诗意的东西必然是诗人作品中 的断断续续的部分 , 只有飞逝的瞬间、心境 、插曲 , 才能被人销魂蚀 骨地感受到 , 或令人销魂蚀骨地表现出 ,而生活作为整体 , 历史 、人 物和命运都是不适合想象力停留的对象 , 并与诗歌艺术相排斥 吗 ? ”桑氏表示 “我不这么认为 。”他论述了长篇巨制的哲学诗可能 比短小的抒情诗更富有诗意的理由 : “如果因为短小段落含有对一 些事物的联想 , 因而它使我们的注意力高度紧张 , 并使我们狂喜和 严肃 , 所以它就是诗意 的 , 那么那些含有我们所思考的一切景像 的 , 它的诗意又该有多大呢? 关注某一点体验 , 一定范围和一定深 度地表达你的感觉 , 它会成为富有想象力 ;关注于一切体验 , 更大 范围和更深刻地表达你的感觉 , 使它成为哲学家看待世界的图像 , 它将成为最 富有想象力 , 也是最有诗意 。哑当西川的哲学眼界超 越了表面的与局部的现象 , 他写下 了体现着整体性诗思的《雨季 》、 《挽歌 》和《远游》。在这些较具篇幅的诗作里 , 哲学探究的意图通过 具有充分可增性与多义性的构思实现 。 对于世界 的体验终于在沉 思中形成壮丽的秩序 。在向“圣心登临的高度"u 远游 ”的旅途上 , 西 川的诗性追寻有了激动人心的收获 : 肉体和灵魂拥艳在一起 流着泪 , 为真理开碎大道 当我能够从这歌声中分辫 出 大海的音乐 , 一片精神的大海 便有如解放的太 阳胜利地上升 在这里 , 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从哲学沉思中升腾出的激情 。我们 也可以由此认定 :放弃抒情的西川其实珍藏着浪漫理想的情怀 , 因 此 , 他才会那样热烈地为乌托邦思想家们辩护。 , 他才会那样钟情 地全面描述 “海市屋楼”的意义气 在西川的诗情的描述中 , 海市屋 楼“既不属于现在 , 也不属于过去 , 也不属于未来⋯⋯它游离于时 间之外 。洲其神学意义在于 :上帝不在天堂 ;其哲学意义在于 : 瞬间 即成永恒 ;其美学意义在于 : 远方是一种境界 ; ”而对于西川来说 , 由海市屋楼所象征的理想 只存在于诗 。 有人把西川称为 “最终的诗人 ” , 这话是说得太绝了 。诗不会在 西川这里结束 ,但作为当代中国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 , 西川诗将随 着时间的流逝愈益显示出其重要性 。 ¹ ¼O 《关于《母亲时代 的洪水 ) 》, 《未名诗 人》19 9 2 年 2 期 . º 《毋亲时代的洪水》。 » 《诗中的因袭与革命》, 中译见《西方现代诗论 》24 8 页 , 花城 出版社 19 8 8 年版 。 ½ 《中国的玫瑰 、广场上 的落 日》。 À ( 诗二首》, 《作家 ) 19 9 5 年 2 期 。 ¿ 0 《黄金海岸 ( 组诗 ) 》, 《花城 )l 蛇8 年 5 期 。 À 《预感及其他 ) , 《北京文学》19 9 2 年 s 期 。 Á 《文论 报 ) 19 9 3 年 8 月 14 日 。 《西川诗四 首 · 星》, 《草地》19 9。年 3 期 。 0 埃米尔 · 施塔 格尔 : 《诗学的塞本概念 》69 页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 9 2 年版 。 0 《诗与哲学》10 2 页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 9 1 年版 . 。《随笔两篇 · 乔托的黎明人身份卜载 19 9 2 军 2 月出版的《组成 · 夸父研究五号 》. 《诗与哲学— 三 位 哲学诗人 卢克莱修 、但 丁及歌德 》8 页 , 10 页 , 北大 出版社 19 9 1年版 。 0 ( 乌托 邦札记 ) , 《读书 ) 19 9 2 年 11 期 。 《近 景与远景 · 海市盛楼 》, 19 9 2 年 12 月 出版 的非公 开刊物《发现》第 3 期 。 (责任编辑 刘福春 ) 8 4
/
本文档为【西川诗存在的意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