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急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治体会

2017-11-28 5页 doc 17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2974

暂无简介

举报
急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治体会急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治体会 ======================================================================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下胫腓联合损伤按照一定分型标准的合理治疗方 2003年10月收治的126例中,?案及手术体会。,方法,从1997年10月, 型、?型损伤38例采用非手术治疗,?型损伤88例采用手术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型、?型损伤优良率100%,?型损伤优良74例,可11例,差3例。,结论,?型、?型损伤不必手术,保守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
急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治体会
急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治体会 ======================================================================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下胫腓联合损伤按照一定分型标准的合理治疗方 2003年10月收治的126例中,?案及手术体会。,方法,从1997年10月, 型、?型损伤38例采用非手术治疗,?型损伤88例采用手术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型、?型损伤优良率100%,?型损伤优良74例,可11例,差3例。,结论,?型、?型损伤不必手术,保守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型损伤应用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手术操作简单,疗效较好。 关键词:下胫腓联合;诊断;治疗;手术 踝关节损伤约占所有肌肉骨骼系统损伤的25%,其中下胫腓联合损伤占踝关节损伤的1%,11%,可单独发生,但多合并踝关节其它韧带损伤或骨折脱位,如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恰当,常遗留慢性疼痛、关节不稳及创伤性关节炎,严重影响踝关节功能。本院自1997年10月,2003年10月收治急性下胫腓联合损伤126例,依损伤程度不同分别采用非手术及手术治疗,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6例中男77例,女49例,年龄19,69岁,平均36岁。摔伤扭伤78例,交通事故伤32例,高处坠落伤16例。损伤分型:?型18例,?型20例,?型88例。合并踝关节骨折45例。 1.2 治疗方法 ?型、?型损伤采用非手术治疗。?型损伤手术治疗。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在下胫腓联合水平外侧取纵切口,于腓骨外侧平行胫距关节向胫骨前内侧钻孔,1枚4.5mm松质骨螺钉固定。对合并骨折进行相应内固定。术后足中立位石膏托固定3周后部分负重,8周后完全负重。 2 结果 按如下标准评定,1,:优良:踝关节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无不适,X线片示踝穴正常;可:踝关节功能尚可,走远路时踝关节轻微肿胀、疼痛,X线片示踝穴内侧间隙稍增宽,无骨性关节炎改变;差:有负重痛,走路时踝关节肿胀、疼痛,X线片示踝穴间隙不均匀,有骨性关节炎改变;本组126例均获得随访9,36个月,非手术组38例均为优良,手术组优良74例,可11例,差3例。 3 讨论 3.1 下胫腓联合损伤机制及分类 下胫腓联合损伤在踝部外伤中常见,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在踝关节骨折时并发。下胫腓联合对维持踝穴的完整、踝关节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和胫、腓侧副韧带及关节囊一起维持距骨在踝穴中的位置。如果下胫腓联合有分离,踝穴的宽度增加,使距骨在踝穴内活动度增加,即可造成踝关节不稳定,如不处理,可发生创伤性关节炎,严重影响关节功能。下胫腓联合由胫骨下端的腓切迹与腓骨下端的内侧面构成,由下胫腓韧带复合体维持稳定。韧带复合体包括下胫腓前韧带、下胫腓后韧带、骨间韧带、胫腓横韧带和胫腓骨间膜的远端部分,其中骨间韧带和下胫腓前、后韧带较重要。外展外旋暴力是造成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主要原因。外展外旋应力首先作用于踝关节内侧结构,造成内侧三角韧带损伤、断裂或内踝撕脱骨折,应力继续将造成下胫腓韧带复合体撕裂、断裂、下胫腓联合分离或外踝骨折。足背屈暴力也可引起下胫腓联合损伤。足过度背屈时,胫骨内旋,距骨外旋,距骨体前部的宽大部分挤入踝穴,对外踝施以外展外旋暴力,造成下胫腓联合不同程度损伤。韧带损伤多采用,度划分法,,,:?度为轻微的韧带损伤,?度为韧带的不完全性损伤,?度为韧带的完全性撕裂。孙贺等,,,将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分为急性损伤、亚急性损伤、慢性损伤。急性损伤后3周以内,根据损伤程度分3型:?型为单纯扭伤无下胫腓分离,?型为下胫腓隐性分离,即只有应力位摄片才能发现,?型为下胫腓联合明显分离。 3.2 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断 下胫腓联合损伤易发生漏诊,诊断困难在于,,,:(1)临床体征不明显,轻度损伤仅有踝关节前方的局限性压痛,大部分仍可行走;(2)接诊医师对踝关节损伤机制认识不充分,过多注意骨折情况而忽视了下胫腓联合损伤的存在;(3)X线片上内侧踝穴增宽及下胫腓分离往往仅1,2mm,易被忽视。必要时应照对侧X线片对比。急性下胫腓联合?型、?型损伤因常规X线片表现阴性更易漏诊,往往造成慢性陈旧性损伤,将不可避免引起创伤性关节炎,长期影响关节功能,即使后期手术修复重建韧带复合体,踝关节功能也无法恢复正常。因此要详细询问受伤机制,细致查体,并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应力位摄片、CT、MRI等,建议常规双侧对比检查。检查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试验包括:Cotton试验(距骨有内外方向的过多活动为阳性)、踝关节外旋试验、下胫腓联合挤压试验、腓骨横移试验(腓骨前后移动引起下胫腓联合处疼痛为阳性)、侧向试验。阅X线平片时应观察:踝穴内侧间隙(即内踝与距骨关节面的间隙);腓骨与胫骨前结节的重叠程度;下胫腓联合间隙。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诊断标准,,,:在正常踝穴位(小腿内旋20?位踝关节正位片),腓骨与胫骨前结节重叠程度不小于同一水平腓骨宽度的1/3,下胫腓联合间隙不超过3mm,踝穴内侧间隙<3mm,如任一数值发生改变,即可做出诊断。 3.3 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治疗 ?型、?型损伤没有下胫腓联合分离,多不伴骨折及内侧三角韧带损伤,预后较好,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功能治疗、药物治疗,如抬高患肢、冷敷、加压包扎、弹性绷带固定等。?型损伤在下胫腓联合分离、 韧带复合体断裂、距骨向外移位,并多合并踝关节骨折及其它韧带结构损伤,尤其是内侧三角韧带断裂及外踝骨折,因此需手术治疗。一般认为以下情况需行下胫腓固定,,,:(1)下胫腓损伤达关节面4.5mm以上,合并的内侧结构损伤无法修复或固定;(2)腓骨高位骨折(Maisonneuve骨折)或发生在距关节面15cm以上,此时内踝解剖复位或腓骨固定不能保持下胫腓联合满意复位;(3)同时有内侧韧带断裂、下胫腓联合分离、距骨移位、腓骨骨折;(4)外踝固定后下胫腓联合仍分离,或修补三角韧带并固定外踝后仍不能维持下胫腓联合稳定。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的体会:(1)复位时踝关节的位置。一般以踝关节背屈5?固定为宜,过度背屈位固定踝穴增宽,踝关节不稳,而跖屈位固定踝穴变窄,将限制术后关节背屈活动;(3)螺钉位置及穿钉角度。腓骨位于胫骨后外侧,螺 ,30?,减少活动时螺钉所受应力,钉方向应平行胫距关节面并向前侧倾斜25 避免螺钉松动断裂。置钉位置应在踝关节面上2,5cm,并避免穿过骨间韧带;(3)螺钉穿透皮质层数。如外踝骨折严重或骨质疏松,螺钉应穿透四层皮质,增加稳定性,如骨质条件好,则螺钉穿透三层皮质即可,这样可允许踝关节伸屈活动中腓骨的正常旋转及下胫腓联合的微动;(4)取钉时间。取钉以术后8,12周为宜,以便踝关节保持生理性背伸增宽、跖屈变窄活动,过早不利于韧带愈合,过晚会限制踝关节活动,使韧带联合的生理活动永久性障碍,影响关节功能恢复,并增加螺钉松动、断裂的机会;(5)合并外踝骨折的处理。复位固定外踝骨折应注意维持外踝的正常外翻角(外踝的侧面与矢状面的夹角,正常值10,15?)。如骨折复位后造成此角减小,将限制距骨在踝穴内的活动,若此角过大,则踝穴增宽,踝关节不稳定,将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蒋中远,谈国明.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6,11(2):96. ,2,唐三元.踝关节韧带损作(一),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10(9):913. ,3,孙贺,杜心如.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诊治的进展,J,.实用骨科杂志,2004,10(1):45. ,4,丛锐,黄耀添,马平.无骨折移位的下胫腓关节分离,J,.中华骨科杂志,1997,17(2):146. ,5,燕晓宇,俞光荣.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治进展,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4,25(4):222.
/
本文档为【急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治体会】,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