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加权残值法

2013-03-23 12页 pdf 172KB 115阅读

用户头像

is_169491

暂无简介

举报
加权残值法 加 权 残 值 法 加权残值法(Method of weighted Residuals)→定解问题的近似求解方法。 优点:原理统一,简便,工作量少,计算精度较高。 加权残值法的发展: ①基本思想在 19世纪初就已提出; ②20世纪 20年代,由毕卡(Picone)用来求解微分方程; ③克兰德(Crandall)将这一方法统一,并定义为加权残值法。 国内: ①20世纪 60年代期间,最早由钱令希教授介绍了多种加权残值方法并用于分析薄板力学问 题。 ②徐次达教授自 60年代开始利用加权残值法求解固体力学问题。...
加权残值法
加 权 残 值 法 加权残值法(Method of weighted Residuals)→定解问题的近似求解方法。 优点:原理统一,简便,工作量少,计算精度较高。 加权残值法的发展: ①基本思想在 19世纪初就已提出; ②20世纪 20年代,由毕卡(Picone)用来求解微分方程; ③克兰德(Crandall)将这一方法统一,并定义为加权残值法。 国内: ①20世纪 60年代期间,最早由钱令希教授介绍了多种加权残值方法并用于分析薄板力学问 题。 ②徐次达教授自 60年代开始利用加权残值法求解固体力学问题。 1 加权残值法的基本概念 设某一具体的定解问题: Lu-f=0(在域 V内) (3.1.1) Gu-g=0(在边界S上) (3.1.2) 这里,u为待求的未知函数,L和 G分别为控制方程(在域 V内)和边界条件(在边界 S上)的微分算子。f和 g分别是域内和边界上的已知项。 一般地,定解问题(3.1.1)、(3.1.2)的精确解难以求得,从而求助于近似解,这里我们 假设一个待求函数 u的试函数:    N i iivCu 1 ~ (3.1.3) 其中 Ci为待定系数,vi为试函数项。 将(3.1.3)代入定解问题的两个微分方程中,一般不会精确满足,于是就出现了内部残 值(Residuals)RV和边界残值 RS,即: 0~  fuLRV (3.1.4) 0~  guGRs (3.1.5) 为了消除残值,选取内部权函数(Weighted function)WV和边界权函数 WS,使得残值 RV和 RS分别与相应权函数的乘积在域内和边界上的积分为零,即: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http://www.foxitsoftware.com For evaluation only. 0 VVV V dWR (3.1.6) 0 SSS S dWR (3.1.7) 据此,我们就可以得到关于待定系数 Ci(i=1,2,…N)的代数方程组,求得了 Ci后, 即确定了近似解(3.1.3)。 按试函数是否满足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将加权残值法分为三类,即内部法、边界法和 混合法。这三种方法各有自己的优点,当然也存在不足。 (1)在内部法中,对于一般比较规则的边界,选取满足边界条件的试函数是比较容易的。 并且,由于边界条件已经满足,所以计长工作量较少。但是对于复杂的边界,这一方法就很 不方便。 (2)在边界法中,由于基本控制方程已经满足,近似计算仅在边界上进行,因而计算工作 量少,精度较高,不足的是,要事先求得不同问题控制方程的泛定解,比较困难。 (3)混合法的优点在于,对试函数要求不严,复杂的边界条件和复杂的控制方程都能适应, 缺点是计算工作量较大。 总之,对于复杂控制方程,简单边界问题,宜采用内部法;对简单控制方程,复杂边界, 适合用边界法;对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都较复杂的问题,采用混合法较好。这三种方法中, 内部法一般应用较多。 2 加权残值法的基本方法 根据权函数的形式分类,主要有以下五种方法: (1)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 Method) 最小二乘法的基本思想是选取一个试函数,使得在域 V内的残值平方积分: 2( )i V J C R dv  (3.2.1) 最小。为使 J(Ci)最小,取极值条件: 0 )(    i i C CJ ,(i=1,2,…N) (3.2.2) 即可得到最小二乘法的基本方程:    V i dv C R R 0,(i=1,2,…N) (3.2.3) 可见,最小二乘法就是将权函数取作 iC R   。式(3.2.3)将给出 N个代数方程,用于求 解 N个待定系数 Ci(i=1,2,…N)。这个方法一般计算精度高,但运算较为繁琐。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http://www.foxitsoftware.com For evaluation only. (2)配点法(Collocation Method) 如果选用狄拉克δ函数(Dirac Delta Function)作为权函数,即: )( ii xxδW  (3.2.4) 就得到了配点法。 其中,δ函数又称单位脉冲函数,其具有以下性质:       )(0 )( )( i i i xx xx xxδ (3.2.5a) 1)(    dxxx i (3.2.5b) )()()( ii xFdxxxxF     (3.2.5c) 1)(    dxxx i (3.2.5d) 于是,将权函数(3.2.4)代入(3.1.6)中,便可得配点法的基本方程为: 0)()()(  iV iV i xRdvxxxRdvRW  ,(i=1,2,…N) (3.2.6) 对于高维问题,例如二维问题的配点法基本方程为: 0),(),(),(  iiV iiV i yxRdvyyxxyxRdvRW  ,(i=1,2,…N) (3.2.7) 由残值 R在 N个配点 xi(或二维(xi,yi))处为零。得到 N个代数方程,从而求得待 定系数 Ci(i=1,2,…N)。配点法是加权残值法中最简单的一种,只是其计算精度相对差一 些。 (3)子域法(Subdomain Method) 划分的子域总数应等于待定系数 Ci的总数。 如果将待求问题的整个区域 V按任意方式划分为 N个子域 Vi(i=1,2,…N),并定义此 时的权函数为:     )0 )(1 内不在 内在 i i i V V W (3.2.8) 于是在每个子域 Vi内可列出消除残值的方程为: 0 Vi idvR ,(i=1,2,…N) (3.2.9) 这里,N个子域共有 N个方程,联立求解即得待定系数 Ci(i=1,2,…N)。需要说明的 是,每个子域的试函数的选取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若各子域的试函数互不相同时,则必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http://www.foxitsoftware.com For evaluation only. 须考虑各子域间的连接条件。 (4)伽辽金法(Galerkin Method) 伽辽金法是俄国工程师伽辽金提出的并以他的名字而命名的方法。 伽辽金法中的权函数就是试函数中的基函数,即: Wi=vi,(i=1,2,…N) (3.2.10) 0  V idvRv ,(i=1,2,…N) (3.2.11) 由残值方程和试函数中的每一个基函数正交这一性质,不仅保证了解的收敛性,还使得 伽辽金法精度高而计算工作量又不算太大,所以该方法应用广泛。 (5)矩量法(Method of Moment) 当权函数选取为 xi(i=0,1,…N-1)时,就得到了矩量法的基本方程为: 0 V dvRx i ,(i=0,1,…N-1) (3.2.12) 由上式不难求得待定系数 Ci(i=1,2,…N)。 至此,我们根据所选取的权函数类型,介绍了五种基本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这五种基 本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相互结合而产生新的近似方法。 3 加权残值法在力学中的应用 本节将给出一些加权残值法求解力学问题的例子,使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应用这一方法 求解具体力学问题的过程。 例 3.4.1:梁的弯曲问题 考虑一两端固定,均布载荷作用下的直梁(图 3.4.1),梁的跨度为 L,均布载荷为 q, 梁的抗弯刚度为 EI。 图 3.4.1 均布载荷作用下的固定梁 解:梁的挠曲线微分方程为: 0EI 4 4  q dx wd (3.4.1) 梁在两固定端所满足的边界条件为: 00 0 0      Lx Lx x x dx dw ,w dx dw w (3.4.2a,b)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http://www.foxitsoftware.com For evaluation only. (前面已经介绍过,按照试函数的类型,可将加权残值法分为三类:内部法、边界法和混合 法。) 1、内部法 选取梁的挠度试函数为: 22 )(~ xLcxw  (3.4.3) 0~ 0 xw 0~ Lxw xcLcLxcx xcLcLxcx dx d dx wd 223 2234 264 )2( ~   0 ~ ,0 ~ 0   Lxx dx wd dx wd 因此,所选取的梁的挠度试函数满足边界条件(3.4.2a,b),从而内部残值表达式为: qq dx wd Rv  EIC24 ~ EI 4 4 (3.4.4) (a)最小二乘法求解 最小二乘法相对应的残值方程为:    L V dxqdv C R R 0 0EI24EIC24 )( (3.4.5) EI24 q C  从而两端固定梁的挠度近似解为: 22 )( EI24 ~ xLx q w  (3.4.6) 该解已经是材料力学中的精确解了。 (b)配点法求解 配点法相对应的残值方程为: R(xi)=24EIC-q=0 (3.4.7) xi为任意坐标都使得: EI24 q C  此结果与最小二乘法所得结果完全相同。 同理,我们还可以采用子域法,伽辽金法及矩量法,均可获得同样的结果。 2、混合法 考虑到梁所满足的挠曲线方程中最高含有四阶导数,而且四阶导数的值为常数,这里,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http://www.foxitsoftware.com For evaluation only. 我们假设梁的挠度试函数为: 4 4 3 3 2 210 ~ xCxCxCxCCw  (3.4.8) 注意到,微分方程以及四个边界条件可得到 5个方程,可以确定出(3.4.8)节中的 5 个待定系数 Ci(i=0,1,2,3,4)。将(3.4.8)代入到(3.4.1)和(3.4.2a,b)中,得:              0432 0 0 0 0EIC24 3 4 2 321 1 4 4 3 3 2 210 0 4 LCLCLCC C LCLCLCLCC C q (3.4.9) 2EI1 , EI24 , EI24 ,0 3 2 2410 qL C qL C q CCC  于是,挠度曲线函数为: 22 )( EI24 ~ xLx q w  与前面的方法所得结果一致。 例 3.4.2:简支梁的弯曲问题 解:梁的挠曲线微分方程为: 0EI 4 4  q dx wd (3.4.1) 边界条件为: 000   Lxx ,ww (3.4.10) 于是,把问题化为微分方程(3.4.1)和边界条件(3.4.10)的边值问题进行求解。 首先凭经验选取试函数(Trial Function),以下采用低阶近似求解(所谓低阶近似,是指试 函数中只含一个或几个待定参变量)。 一阶近似选取的试函数为: L x cw π sin~1  (3.4.11) 二阶近似选取的试函数为: L x c L x cw 3π sin π sin~ 212  (3.4.12) 1 ~w 和 2 ~w 已满足边界条件(3.4.10),但不满足控制微分方程(3.4.1),将 1 ~w 和 2 ~w 代入 (3.4.1),得到内部残值 RV: q L x L RV        π sin π EIC 4 1 (3.4.13)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http://www.foxitsoftware.com For evaluation only. q L x C L x C L RV              3π sin1 π sin π EI 21 4 2  (3.4.14) 1、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 Method) (1)一阶近似 0 π 2 2 EIC π EI π sin π EI π sin π EIC 4 4 0 4 1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 q L L dx L x L q L x L dv C R R L V VV (3.4.15) EIπ 4 4 5 qL C  (3.4.16) 求得近似解为: L xqL w π sin EIπ 4~ 4 51  (3.4.17) 梁中点挠度的近似值为: EI 013071.0 EIπ 4~ 44 5max1 qLqL w  (3.4.18) 它的误差仅为 0.386%,最小二乘法的一阶近似就已求得相当精确的近似解。 (2)二阶近似               0 0 2 2 2 1 2 2 dv C R R dv C R R V V V V V V (3.4.19) 将 RV2代入积分后得:                    0 π 2 2 1π EI 0 π 2 2 π EI 2 4 1 4 L q LC L L q LC L  (3.4.20)          EI243π 4 EIπ 4 4 52 4 51 qL C qL C (3.4.21) 求得近似解为:        L x L xqL w 3π sin 243 1π sin EIπ 4~ 4 52 (3.4.22) 梁中点挠度的近似值为: EI 013017.0 EI243 1 1 π 4~ 44 5max2 qLqL w        (3.4.23) 其误差仅为 0.027%,近似解的计算精度也提高了。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http://www.foxitsoftware.com For evaluation only. 2、配点法(Collocation Method) (1)一阶近似 试函数(3.4.11)中仅含一个待定系数 C,只需选一个配点即可。 选取 2 L x  点为配点。令内部残值在配点 2 L x  处为零,即: 0 π EIC 4 2 1         q L R L x V (3.4.24) 求得 C为: EIπ 1 4 4 qL C  (3.4.25) 将 C代入(3.4.11),得问题的近似解为: L xqL w π sin EIπ 1~ 4 41  (3.4.26) 梁中点挠度近似值为: EI 010266.0 EIπ 1~ 44 4max1 qLqL w  (3.4.27) 精确解为: EI 0130208.0 EI384 5 44 qLqL  ,误差为 21.16%。 (2)二阶近似 试函数(3.4.12)中含 C1,C2两个参变量,应选取两个点为配点,选取: 2 L x  与 4 L x  的点,令内部残值 RV2分别在这两个配点处为零,即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 4 π EI 01 π EI 21 4 4 2 21 4 2 2 qCCR qCC L R L x V L x V   (3.4.2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Iπ)22(1 1 EIπ22 23 4 22 4 2 2 1 qL C qL C  (3.4.29) 近似解为:                  L x L xqL w 3π sin )23(1 1π sin EIπ22 23~ 2 4 2 2 2  (3.4.30) 梁中点挠度的近似值为: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http://www.foxitsoftware.com For evaluation only. EI 012366.0 EI)23(1 1 1 π 1 22 23~ 4 4 242 2 max2 qL qL w                (3.4.31) 其误差为 5%。由此可见,二阶近似大大提高了近似解的精度。继续增加参变量,进行 高阶近似求解,可以求得更精确的近似解。 3、子域法(Subdomain Method) (1)一阶近似 试函数(3.4.11)中仅含一个参变量,因此有: 0 π EIC2 3 0 1        qLLdxR L V (3.4.32) EIπ2 1 4 3 qL C  (3.4.33) 因此近似解为: L xqL w π sin EIπ2 1~ 4 31  (3.4.34) 梁中点的挠度近似值为: EI 016126.0 EI2π 1~ 44 3max1 qLqL w  (3.4.35) 误差为 23.85%。 (2)二阶近似 由于问题的对称性,令内部残值在子域       4 ,0 L 与       2 , 4 LL 内的积分为零。 即得: 0 2 2 127 2 2 1 π EI4 21 3 4 0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qLCCLdxR L V   027πEI2 21 3 2 0 2 4 0 2 2 0 2 2 4 2          qLCC L dxRdxRdxRdxR L V L V L V L L V (3.4.36) EI)22(π427 1 EI)22(π4 23 4 232 4 23 2 1 qL C qL C      (3.4.37) 近似解: EI 3π sin 27 1π sin)23( )22(4π 1~ 4 2 232 qL L x L x w          (3.4.38)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http://www.foxitsoftware.com For evaluation only. 梁中点的挠度近似值为: EI 013677.0 EI)22(4π 27 1 23 ~ 4 4 23 2 max2 qL qL w     (3.4.39) 其误差为 5%,二阶近似也大大提高了近似解的精确度。 4、伽辽金法(Galerkin Method) (1)一阶近似 选取 L xπ sin 作为权函数,有: 0 π 2 2 π EIC π sin π sin π EIC π sin 4 0 4 0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 q L L dx L x q L x L dx L x R LL V (3.4.40) EIπ 4 5 4qL C  (3.4.41) 所求近似解与最小二乘法一阶近似结果相同。 (2)二阶近似 选取 L xπ sin 与 L x3π sin 作为权函数,有:          0 3π sin 0 π sin 0 2 0 2 dx L x R dx L x R L V L V (3.4.42) 很显然,所得结果与最小二乘法的二阶近似结果相同。 5、矩量法(Method Mornert) (1)一阶近似 选取“1”为权函数,所得结果与子域法完全相同。 (2)二阶近似 选取 1与 x2为权函数,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9 9π 4 127 π 4 1 π EI3 027 π EI2 2212 3 0 2 2 21 3 0 2 LCC L dxxR qLCC L dxR L V L V (3.4.43)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http://www.foxitsoftware.com For evaluation only. EI24 12 π 1 2π 1 EI8 1 4 π3 2π 1 4 2 32 4 2 31 qL C qL C     (3.4.44) 近似解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 x L xqL w π3 sin 12 π 1 24 1π sin1π 4 3 8 1 EI2π 1~ 2 3 4 32 (3.4.45) 中点挠度的近似值为: EI 012786.0 EI12 π 1 24 1 1π 4 3 8 1 2π 1~ 4 42 3 3max2 qL qL w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46) 其误差为 1.8%,比一阶近似的误差 23.85%小许多。 表 1 采用五种方法一、二阶近似计算结果比较 方法 一阶近似 二阶近似 梁中点挠度         EI/ ~ 4 max qL w 误差(%) 梁中点挠度         EI/ ~ 4 max qL w 误差(%) 配点法 0.010268 21.16 0.012366 5.0 子域法 0.016126 23.85 0.013677 5.0 最小二乘法 0.013071 0.386 0.013017 0.029 伽辽金法 0.013071 0.386 0.013017 0.027 矩量法 0.016126 23.85 0.012786 1.8 精确解 0.0130208 上述选取同一个试函数,采用五种方法求得近似解。 (1)不同的方法所得的近似解的误差是不同的,其中以最小二乘法和伽辽金法较好,计算 结果的误差较小; (2)计算结果表明,二阶近似计算结果比一阶近似精度高; (3)通常,随着试函数参变量的增加,会给出更好的近似解。但有时并不总是如此。例如,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http://www.foxitsoftware.com For evaluation only. 选取的试函数项,恰恰包含了问题的精确解,这样,低阶近似就给出了精确解,再增加参变 量,反而只给出近似解。 采用加权残值法解题的过程归纳如下: (1)建立问题的控制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初始条件; (2)选取试函数,试函数中包含许多线性无关的试函数项和待定系数; (3)将试函数代入控制微分方程或边界条件,导出包含待定系数的内部残值和边界残值; (4)选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消除残值,从而导出一组求解待定系数的代数方程组。由该代 数方程组求得待定系数,并代回试函数,即得问题的近似解。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http://www.foxitsoftware.com For evaluation only.
/
本文档为【加权残值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