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直接探测暗物质

直接探测暗物质

2013-03-25 7页 pdf 959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447713

暂无简介

举报
直接探测暗物质 · 30 · 现代物理知识 直接探测暗物质 马欣华 一、为什么相信有暗物质存在? “暗物质”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神秘(其实还 有听起来更神秘的“暗能量”,这超出了本文的范围。 暗物质、暗能量并称为漂浮在当代物理学及天文学 上空的两朵乌云)。从字面上来看,和暗物质对应的 应该是“明物质”吧。虽然还没有人这么叫,但是 其实“明物质”是对已知物质形态的一个很简单明 了的形容,因为已知物质是由已知的基本粒子—— 夸克、轻子及其相互作用媒介子(包括光子、胶子、 Z 0、W±以及尚未发现的引力子)——所构成的,这 些基本粒子...
直接探测暗物质
· 30 · 现代物理知识 直接探测暗物质 马欣华 一、为什么相信有暗物质存在? “暗物质”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神秘(其实还 有听起来更神秘的“暗能量”,这超出了本文的范围。 暗物质、暗能量并称为漂浮在当代物理学及天文学 上空的两朵乌云)。从字面上来看,和暗物质对应的 应该是“明物质”吧。虽然还没有人这么叫,但是 其实“明物质”是对已知物质形态的一个很简单明 了的形容,因为已知物质是由已知的基本粒子—— 夸克、轻子及其相互作用媒介子(包括光子、胶子、 Z 0、W±以及尚未发现的引力子)——所构成的,这 些基本粒子参与(或部分参与)四大相互作用—— 万有引力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强相 互作用,比如能发光或者发电,或者作用、衰变后 的次级粒子能发光发电。光、电即电磁波和电流, 实际是从宏观角度上说的,现代的探测器归根到底 都是测光信号、电信号以及信号组成的径迹。这样, 这些物质就都在“明”处了,即人们能在里 用探测器(当然是由“明物质”构成的)探测到其 存在或者曾经存在,这就是现代物理学的实验基石。 大家可以想出一些例子,比如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 元素,卢瑟福测出原子结构,LEP 精确测量 Z0、W± 质量等。 而暗物质不同,它不是在实验室里对微观世界 进行研究时产生的概念,而是来自于天文学观测这 一宏观领域,由兹维基(F. Zwicky)早在 70 多年前 就提出了。这似乎又回到了牛顿时代,牛顿正是从 前人对太阳系活动的观测结果中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的。出个最基本的大学普通物理习题吧(做个积分 马上见分晓):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如果星系的质量 大部分都集中在星系中心,那么一颗位于星系中心 以外的恒星绕中心旋转的速度随恒星到中心的距离 如何变化(所谓旋转曲线)?而如果星系的质量分 散在整个星系,换句话说,这颗恒星穿行在一个质 量球中,那么速度和距离的关系又是怎样呢?对恒 星速度的观测表明,星系的质量并不集中在星系中 心这一星系中最亮的、也就是说恒星最多的地方, 而是分散在整个星系晕中,这就说明了星系中大部 分质量是“暗”的。还不仅仅是这一个证据,对星 系、星系团、引力 透镜、宇宙大尺度 结构的观测结果 都表明,宇宙中大 部分物质是暗物质。(不过还有另外的一个思路来 解释这些天文现象,就是修改引力理论,即 MOND, 本文暂不涉及这方面。) 天文观测表明,暗物质有质量,至少参与引力 相互作用,不参与电磁作用和强相互作用,可能有 弱的相互作用(与四大相互作用中的弱相互作用并 不相同),而且暗物质不是重子物质。到目前为止, 人们所了解的暗物质的性能特点就这些了,而且暗 物质参与的作用如此之弱以至于很难观测到,这就 给予理论以弹性很大的想象与发挥空间。理论预言 的暗物质粒子类型让人眼花缭乱,不仅质量可轻可 重,而且还可热可温可冷,即运动速度可以是相对 论的、近相对论的或者非相对论的。热暗物质的候 选者是中微子;温暗物质的候选者是 sterile neu- trinos、gravitinos 和 axino;冷暗物质的候选者是超 对称模型预言的 neutralino、轴子、类轴子粒子。 二、怎样才能捉到暗物质? 既然暗物质粒子作用如此之弱,那么还有可能 抓到它吗?物理学家的信念是:暗物质粒子肯定不 是孤家寡人,而是一定会和周围已知粒子发生作用, 并且暗物质粒子的存在能够在已知粒子的存在、变化 形态上反映出来,作用再弱也一定能够被观测到。更 进一步的,物理学家相信可以用费曼图描述相互作 用,如图 1 所示,暗物质粒子可以和已知粒子产生未 知的相互作用,三个箭头代表三种可能的反应过程: 1. 两个已知粒子碰撞产生两个暗物质粒子(向 左箭头)。这可以在对撞机实验上产生。目前全世界 最大的对撞机 LHC 的一个重要物理目标就是希望 在高能质子对撞产生的次级粒子中找到暗物质。 2. 两个暗物质粒子湮灭产生两个已知粒子,比 如γ、正电子、反质子(向右箭头)。高空气球实验、 卫星实验对各种宇宙线成分的能谱进行观测,查看 是否有无法解释的对本底的超出,这种观测方式被 称为暗物质的间接探测。 23 卷第 6 期 (总 138 期) · 31 · 图 1 理论预言的暗物质粒子参与的 作用过程以及相对应的实验方式 3. 一个暗物质粒子和一个已知粒子碰撞产生 另一个暗物质粒子和另一个已知粒子(向下箭头)。 这里已知粒子可以是原子核、电子等。以暗物质粒 子与原子核碰撞引起的核反冲为例,如果碰撞前后 的粒子相同,那么碰撞就是弹性散射。进一步说, 如果暗物质粒子不带自旋,则碰撞为自旋无关弹性 散射,这时与暗物质粒子质量相近的原子核的反冲 能最高(出一个中学物理题吧:动能相同的乒乓球、 篮球和网球分别和一个静止的网球发生弹性正碰, 哪种情况下被撞的网球获得的动能最大?);如果暗 物质粒子带自旋(想象一下贝克汉姆罚任意球时踢 出的旋转球,当然这里的自旋是量子力学概念),则 碰撞为自旋相关弹性散射,这时自旋因子最大的原 子核的反冲能最高。如果碰撞后产生的粒子不是原 初的粒子了,那么碰撞就是非弹性散射。除了核反 冲,电子反冲也是有可能发生的,而且可能伴随一 些电磁辐射。对这些反应的观测被称为暗物质的直 接探测。本文重点介绍暗物质的直接观测。 三、怎样“直接”探测暗物质? 暗物质作用既然如此弱,那么它作用产生的信 号就很容易被已知粒子产生的信号(称为本底)所 覆盖。最严重的本底是宇宙线(即来自太空的射线, 及其与大气层原子核作用后产生的成千上万的次级 粒子簇射),而为了屏蔽掉宇宙线本底就只能往地下 去,这样大量的宇宙线就被土石吸收(屏蔽)掉了。 世界上已建的和新建的地下实验室有十几家,已建 的如意大利的格兰萨索国家深层地下实验室 (LNGS,1500m 深),新建的如中国四川境内的锦 屏地下实验室(2500m 深)。那么到了地下是不是就 够了?还不够,地下还有各种辐射,比如岩石中的 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辐射,实验室空气中的氡气产 生的辐射等,因此还要搭建屏蔽室,比如位于 LNGS 的中国、意大利合作 DAMA 实验装置(图 2(a)): 在中间的方形探测器阵列之外,由内到外依次是铜 砖,铅砖,镉板,聚乙烯/石蜡板块。这些都封闭在 一个树脂玻璃箱中,实验室被厚约 1m 的混凝土完 全包围,而且充满氮气,将探测器与外界空气相隔 离。因此工作人员在操作时都要穿上防护衣以减少 污染,并且必须戴上氧气罩以防止在充满氮气的环 境下产生缺氧的危险(图 2(b))。 图 2 (a) DAMA 探测器结构图。中间是方形的 探测器阵列。四根立柱承载标定用放射源。 (b) 工作人员在安装探测器,已经把铜砖和铅砖摞好 好了,前面已经铺垫得差不多了,下面进入本 文的核心:形式各异的探测器。大家都知道,物理 学包括力、热、声、光、电,物质形态包括固体(包 括晶体,晶体又包括闪烁晶体、半导体晶体)、液体、 气体,而在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中,这些物理上能 用来测弱信号的手段几乎全用上了,而且无所不用 其极。在本文中,“力”特指万有引力,在上文的天 文学观测中已经提及,恐怕直接探测很难;“热”和 “声”并在一起,两者本质是一样的;“光”特指闪 · 32 · 现代物理知识 烁荧光;“电”指电离。这就形成了图 3 中的三角 形,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都是以其中一项或者两项 为探测信号的。图 3 中所列的这 34 家实验中(可 能还有漏掉的,抱歉),有的已经结束,有的刚刚 开始,有的已经坚持了十几年,并且在不断更新技 术,增大规模。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可能对所有 的实验都一一涉及,只能分别记述几种探测方法, 再相应的挑出几家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来简要介绍一 下。(如果读者想到了一个这里没有列出的测弱信 号的方法,那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暗物质直接探 测方法!) 1. 光 只测量光信号的实验分为两类:闪烁晶体实验 和惰性液体实验。闪烁晶体实验的代表就是前面已 经提及的中国、意大利合作 DAMA 实验。说起来原 理很简单,就是观测暗物质粒子穿过碘化钠(掺铊) 晶体时所发出的闪烁光,是用光电倍增管将闪烁光 转化成电信号而记录下来的。DAMA 在降低碘化钠 (掺铊)晶体探测器中的剩余污染方面做了长期坚 持不懈的工作,积累了大量经验,才得到了世界上 放射性本底最低的晶体,已经实现了超低放射性本 底<1ppt,ppt 的意思是 10-12g/g,也就是说一百万 吨晶体里只有 1 克放射性本底!而且,碘化钠(掺 铊)晶体在许多方面占有竞争优势:可以有效地观 测第二节中提到的所有的暗物质直接探测信号;既 对重质量暗物质敏感(碘原子核重),又对轻质量暗 物质敏感(钠核轻);既对自旋无关弹性散射敏感 (碘),又对自旋相关弹性散射敏感(钠自旋因子 大),同时还可以测非弹性散射;具有高光产额的特 性,高光产额和高放射性纯度保证了探测阈能(能 测量的最低能量)能够低至 2 keVee(ee 代表等效 电子);探测器阵列能够达到较大的规模。目前 DAMA 采用的晶体阵列已经达到 250 kg,而且具有 好的长期稳定性,能够多年连续、安全、可靠地运 行。DAMA 实验使用高放射性纯度的碘化钠(掺铊) 闪烁晶体作为靶探测器,可以研究广泛的暗物质候 选者,多样的相互作用类型以及多种天体物理参量。 有的实验选择了其他的闪烁晶体,比如中国、韩国 合作 KIMS 实验采用碘化铯(掺铊),目标集中在对 自旋无关的重质量暗物质的核反冲的探测(碘、铯 都很重);日本 ELEGANT VI/CANDLES 实验采用 氟化钙(前者是掺铕的氟化钙,后者是纯的氟化钙), 目标集中在对自旋相关的核反冲的探测,因为氟是 自旋因子最大的一个原子核。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 研究所正在研究一个大型晶体探测阵列(图 4),其中间的晶体探测阵列是泡在自身不产生闪烁 图 3 直接探测暗物质方法和实验汇总 椭圆框内是暗物质在靶物质中产生的信号类型。方框内中文是探测器或者探测方法,英文是相关实验 23 卷第 6 期 (总 138 期) · 33 · 光的液体中,这样晶体探测阵列以外的放射本底就 被隔开了。上述做法称作被动屏蔽,即把放射性本 底挡在探测器之外;还可以做主动屏蔽,也就是说 即使有放射性本底进来了,也可以把它们排除掉。 图 4 中外围是纯净水,起主动屏蔽的作用,这样探 测阵列以外来的放射性本底在水中就会产生光信号 从而被区分出来。该方案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灵活 替换晶体用于不同的暗物质模型的研究。惰性液体 实验在“光+电离”一节一并提及。 图 4 一个大型晶体探测阵列方案 2. 光+电离 同时测量光信号和电离信号的实验主要用惰性 液体。在常温下惰性元素状态都是气体,因此就必须 在低温环境下得到惰性液体。惰性液体的好处是核反 冲既能够产生荧光,又能够产生电离电子。如果探测 器只有惰性液体,那么就只测荧光(第 1 节)。如果 探测器中惰性材料为气液两相,那么既能够测量荧 光,又能够测量电离电子。比如上海交通大学的液氙 实验 PANDAX(图 5(a)),核反冲产生的荧光被下 面的光电倍增管接收,电子则在时间投影室(TPC) 产生的强电场中加速而从液氙漂移到气氙中,在气氙 中发出的光被上面的光电倍增管接收。时间投影室是 由多层电极丝组成的,包括阴极、阳极和多层栅极。 这样一个核反冲产生了时间、幅度不同的两个信号, 依靠这两个信号就可以把核反冲和本底区别开来。除 了液氙,液氩也被用作靶物质,中国、美国、意大利 合作 DarkSide 实验(图 5(b))就是刚起步的液氩 实验。由于靶物质原子核的质量不同,液氙适用于 直接探测重质量暗物质粒子,而液氩则侧重于较轻 质量的暗物质粒子的寻找。液氩的一个明显的好处 是价格便宜,比较容易做到较大规模,这样就可以 做其他的物理课题比如质子衰变观测等。 图 5 同时测量光信号和电离信号的探测器结构图 3. 电离 只测量电离信号的实验分为三类:气体时间投 影室实验、高纯锗实验和 CCD 实验。这里又讲到了 时间投影室,只不过这回不只是要测核反冲产生的 电离信号的强弱,更重要的是测出反冲核的径迹, 进而得到核反冲的方向,至于为什么方向如此重要, 将在第 4 节解释。因为反冲核在气体中比在液体中 反冲的路程会更长,因此选用气体,这样反冲径迹 就更长,反冲方向也更好确定,这正是气体时间投 影室的长项。当然,不利的是气体稀薄,需要做得 相当大才能有足够的靶原子核数,与暗物质粒子作 用的机会才会更多,但是测到径迹才表明暗物质粒 子被真的“跟踪”到了。以 DMTPC 实验为例(图 6(a)),时间投影室 TPC 记录下径迹在平行页面的 二维投影,而上下的电荷耦合器件(CCD)则拍下 了径迹在垂直页面的二维投影,这样三维径迹就能 合成出来了。DMTPC 的靶材料选择了 CF4,目标集 中在对暗物质的自旋相关弹性散射的探测。 · 34 · 现代物理知识 图 6 测量电离信号的探测器结构图 而高纯锗实验采用的是另一种原理:暗物质粒 子造成的核反冲在高纯度的半导体晶体锗中造成电 子-空穴对,电子与空穴在电场作用下分别向两极运 动,并被电极收集而给出电脉冲。高纯锗是工作在 液氮温度下的。清华大学 CDEX 实验就是采用高纯 锗探测器(图 6(b))。高纯锗探测器的优势在于有 很好的能量分辨,并且阈能可以降得很低。 CCD 实验是以 CCD 本身的半导体硅为靶材料 的,主要特点是阈能可以降得很低。目前 CCD 实验 处于刚起步阶段,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陈勇 等正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4. 电离+声子/热 同时测量电离信号和声子信号的实验主要是超 低温超导实验,比如 CDMS 实验(图 7),半导体晶 体锗或者硅被用作靶材料,同第 3 节一样,核反冲 造成电子-空穴对从而在电场作用下给出电脉冲。不 过这次靶材料被放置在超低温下(<50mK),半导体 中的热能是由声子传播的,声子会扩散到钨作的传 感器上使之温度升高,从而使传感器由超导态变成 常态,电阻增大,这样电信号产生了。依靠这两个 信号就可以把核反冲和本底区别开来。 5. 热 只测量热信号的实验,比如 PICASSO 实验(图 8),是在泡室中,靶材料液体正好被加热在沸点温 度下,处于过热液滴亚稳态,那么暗物质粒子在液 滴中穿过的时候,反冲核就会引起过热液滴变成蒸 汽时发生爆破,发出声波而被压电传感器探测到。 PICASSO 的靶材料选择了 C4F10,目标也是集中在 对暗物质的自旋相关弹性散射的探测。目前中国原 子能院利用已有的过热液滴技术,也在做着这方面 的研究。 图 7 超低温超导 CDMS 实验工作原理 图 8 过热液滴 PICASSO 实验探测器结构 6. 光+声子/热 同时测量光信号和声子信号的实验也是超低温 超导实验,实验原理与电离+声子相似,不过靶材料 换成了闪烁晶体以产生闪烁荧光,比如 CRESST 实 验采用的是钨酸钙晶体。 如上所述,人们在尝试着用各种手段直接探测 暗物质,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补充一点, 本文没有涉及另一大部分观测轴子的实验。)这些实 23 卷第 6 期 (总 138 期) · 35 · 验展开了一场热烈的竞赛,看谁先捕捉到暗物质。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些实验都希望尽量发挥自 己的优势:有的测两种信号希望区分开核反冲和本 底信号;测一种信号的也可以通过对脉冲波形的分 析来排除本底;尽量把探测器做大,比如 DAMA 的 晶体已经达到了 250kg,XENON 和 PANDAX 的有 效探测质量分别已经达到了 62kg 和 100kg。其实最 根本的是要看谁的放射性本底更低,谁的阈能更低, 谁的信噪比(信号/本底区分能力)更强。 暗物质信号如此之弱,有没有更巧妙的办法探 测暗物质呢?有的,比如观测暗物质粒子引发的与 暗物质作用模型无关的年调制信号。事实上,地球 围绕太阳公转,地球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回旋器,而 太阳系在银河系内以一定方向运动,这样可以预期 穿过地球的暗物质粒子流强应在 6 月 2 日左右最大 (地球的公转轨道速度与太阳系相对于银河系的运 行速度是相加的),在 12 月 2 日左右最小(两个速 度相减)(图 9),这样暗物质信号就具有了年调制 特征,年调制相位(调制信号最大时的时间)应该 在 6 月 2 日左右。暗物质粒子引起的年调制信号与 地球上的季节变化引起的效应相比有不同的起源和 差异,比如季节变化引起的大气温度年周期变化的 相位在 7 月中。暗物质粒子引起的年调制信号必须 同时满足下列六大特征: (1)事例率必须包含一个余弦函数调制项; (2)周期为一年; (3)相位峰值大致在 6 月 2 日左右; (4)这种调制应限于良好的低能量范围内; (5)必须只适用于那些单次击中事例,因为暗 物质粒子作用弱,多次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6)如果采用通常的银晕分布,则预计调制幅 度为<7%,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较大。 图 9 年调制信号产生机制的示意图 另外,太阳不仅仅公转,而且还自转,这样在 一定方向上(如图 10 中的 Z 方向)的暗物质流强 在一天之中是周期变化的,暗物质信号在一定方向 上就具有了与暗物质作用模型无关的日调制特征, 而且预计日调制幅度比年调制幅度高很多,这就是 第 3 节中所讲述的气体时间投影室要测核反冲方向 的动机。图 3 中这一部分有个实验 Nuclear Emulsion (核乳胶)被用括号括起来了,它不是气体时间投 影室实验,但是也是测径迹方向的,因此也放在了 这类实验里。 图 10 日调制信号产生机制的示意图 四、现在捉到暗物质了吗?展望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想起了秦波在《现代物 理知识》2007 年第 5 期上发表的题为《精确宇宙学 时代的暗物质问题》的文章,感触颇多。从 2007 年到现在仅仅四年时间,国内、国外暗物质研究可 以说产生了日新月异的进展。在对撞机实验方面, LHC 开始运行,还没有达到设计的最高能量,但是 已经在做一些暗物质粒子的初步寻找,目前还没有 结果。在间接探测暗物质方面,中美合作气球实验 ATIC 于 2008 年在世界顶尖科学期刊《自然》上发 表结果,确认在宇宙线正负电子能谱中观测到了一 个高出本底的超出,这可以用暗物质的存在来解释。 卫星实验 PAMELA 在 2009 年《自然》也给出了正 电子超出的观测结果。但是卫星实验 Fermi 却否定 了 ATIC 的结果。 在直接探测暗物质方面,首先是 DAMA 共测得 13 个年调制周期(图 11),并且作了大量工作努力 排除各种本底。然后 COGENT 不仅在 2010 年宣布 测到了暗物质候选事例,而且在 2011 年也宣称看到 了年周期调制信号。就在前不久,CRESST 也声称 测到了暗物质候选事例。这样到目前为止,又有两 · 36 · 现代物理知识 图 11 DAMA 观测到的能量 2~6keV 的年调制信号 家实验印证了 DAMA 的结果。有意思的是,DAMA、 CoGenT、CRESST 三家实验采用的探测方法不一 样,但是得到的结果相近:三家看到的暗物质信号 都更符合轻暗物质的特征,暗物质质量应在 10GeV 左右;而且 DAMA、CoGenT 的信号的年调制相位(前 者是 5 月 26 日,后者更早一些)远离季节变化引起 的大气温度年周期变化的相位(7 月中)。而另一方 面,XENON、CDMS 等实验的结果却是相反,虽然 有候选事例,但是与本底估计相一致,因此这些实验 认为没有找到暗物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由于上述 暗物质探测的复杂性,在比较各家实验给出的结果 时,就要特别注意所假设的理论模型、所选择的参数 大小是否相同,给出灵敏度的暗物质质量范围是否相 同,而且实验的探测阈能、探测效率、本底水平、能 量分辨、粒子分辨本领等性能究竟如何。只有在这些 方面相一致的情况下,作出比较才能是可行的。 矛盾的结果,因此实验还要深入做下去。 DAMA、XENON、PANDAX 等实验都在从百千克 量级向吨级探测器扩展;CDEX 也希望逐步把高纯 锗探测器做大;探测手段在不断改进、创新,比如 DarkSide 在去除放射性本底 39Ar(地下生产液氩)、 采用新型光电器件 QUPID 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最后,我发现用苏轼的这首诗来描述暗物质探 测的目前的状况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可能谁能跳出“此山”,谁就能给出暗物质的“真 面目”。 作者简介 马欣华,男,1969 年出生 于北京,1992 年哈尔滨工业大 学精密仪器系本科毕业,2003 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粒 子物理与核物理博士学位,自 1996 年起在中国科学院高能 物理研究所工作,先后参加了 欧洲核子中心 L3 宇宙线实 验,中意合作 ARGO-YBJ 宇宙线实验,中国 LHAASO 计划预先研究,中意合作 DAMA 实验, 973 项目“暗物质的理论研究及实验预研”等。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100049)
/
本文档为【直接探测暗物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