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_不足及前景分析

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_不足及前景分析

2013-03-25 2页 pdf 113KB 1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460243

暂无简介

举报
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_不足及前景分析 论 著 Treatis 作者简介:杜毅 (1965 -) ,男,主管中药师。主要从事医院药学工作;孙传花 (1964 -) ,女,主管中药师。主要从事医院药学 工作。 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不足及前景分析 杜 毅 孙传花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医院,山东 淄博 255300 【摘 要】 中药配方颗粒计量准确,便于调配,易贮存保管,卫生安全,服用方便,携带方便,降低药剂人员劳动强度,有利于中 药走向世界。中药配方颗粒的包装规格单一,价格较贵,毒副作用有待研究,与传统中药汤剂疗效是否保持一致的问题需要考虑。中药配 方颗粒应加强临...
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_不足及前景分析
论 著 Treatis 作者简介:杜毅 (1965 -) ,男,主管中药师。主要从事医院药学工作;孙传花 (1964 -) ,女,主管中药师。主要从事医院药学 工作。 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不足及前景 杜 毅 孙传花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医院,山东 淄博 255300 【摘 要】 中药配方颗粒计量准确,便于调配,易贮存保管,卫生安全,服用方便,携带方便,降低药剂人员劳动强度,有利于中 药走向世界。中药配方颗粒的包装规格单一,价格较贵,毒副作用有待研究,与传统中药汤剂疗效是否保持一致的问需要考虑。中药配 方颗粒应加强临床实践应用,并做好质量的统一,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推动中药现代化的发展。 【关键词】 中药配方颗粒;优势;不足;前景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 8517 (2011)05 - 0019 - 02 中药配方颗粒又称免煎中药颗粒,是指以符合炮制规 范的优质中药饮片为原料,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提取浓缩而 成的单味颗粒。其性味、功效与原生药一致,供中医临床 配方使用,具有不需煎煮、直接冲服、服用量少、疗效确 切、卫生安全等优点。我院自从 2002 年引进广东一方制药 有限公司的免煎中药颗粒以来,以其安全、卫生、便捷的 特点,已逐渐为许多患者所接受。从引进之初占全部中药 饮片销售金额不足 1 /20,至 2010 年已经超过了传统中药饮 片的用药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人在 中药免煎颗粒近十年的调配使用过程中,逐渐积累了一点 看法,结合患者的反馈意见,同时借鉴了医药同行的见解, 谨对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及不足及前景做以下分析。 1 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 1. 1 计量准确,便于调配 传统散装饮片调剂用戥秤称 量,靠手工逐一调配,不仅调配人员的劳动强度大,而且 在称量、分剂量等环节易出现剂量误差,配方质量很难保 证。中药配方颗粒是按袋计量,同时标明了原生药的换算 关系,调配更加方便,可避免传统中药称取方法带来的剂 量误差,因而保证了剂量的准确。 1. 2 易贮存保管,卫生安全 中药配方颗粒采用药用复合 膜单剂量小包装,不易受潮,使中药颗粒剂的质量得到保 证。因此不会出现中药饮片因保管不善而出现发霉、虫蛀、 变色、变味等现象,避免尘土碎屑污染,卫生安全,从而 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1. 3 服用方便,携带方便 中药配方颗粒不必煎煮,开水冲 服。解决了特殊群体喝汤药的需要,如打工族、外出经商者、 上班、上学、出差、旅游者等。急诊病人可以随取随服用。小 剂量精细包装,单位药物重量轻,体积小,服用量少,携带储 存及运输方便,保证了中药治疗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1. 4 降低药剂人员劳动强度,有利于药房现代化管理 以 往散装饮片调配,是药剂人员用戥称一味中药称量并等量递 减,劳动强度大。一天调剂下来,配方人员肯定是满身“尘 土”,一身中药味。散装饮片日常调剂时难免有饮片掉落,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造成亏损。而中药配方颗粒,药品名 称印刷清晰,调配更加方便、卫生快捷,工作环境整洁卫 生,无损耗,有利于中药人员的身心健康及药房管理。 1. 5 有利于中药走向世界 我国虽是中药的发源地,但大 多数处于比较原始的加工水平,最主要的问题是我国生产 的中药质量不可控。免煎中药颗粒剂对原料选择、炮制制 作、质量标准及新技术的应用都有严格要求,这种高质量、 大规模、集约化的运作,可有效防止假冒伪劣药品的泛滥。 方便快捷,质量保证,标准易于掌握,顺应了中医药现代 化的需要,增强了中医药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中药走向 世界。 2 中药配方颗粒的不足 2. 1 与传统中药汤剂疗效是否保持一致 “群药共煎”是 中医药的一大特色,中药复方药理作用并非等同于单味中 药成份提取后的简单混合。一是由于合煎时各药物成分间 的相互作用,会发生增溶助溶作用,提高了某些有效成分 的溶出率;二是合煎时会发生拮抗作用,降低某些有害成 分的溶出率;三是生成一些新成分或令某些成分发生转化 从而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增强疗效,缓和药性之目 的,充分发挥中医方剂中各药物的配伍作用。研究明三 拗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合煎液略大于分煎液, 合煎液对绿脓杆菌有抑菌作用,而分煎液则无此作用。可 能是两种煎液的化学组成不同所致[1]。有些药物的合煎液 还有减毒增效作用。如附子在单独使用时,其强心作用既 不明显也不持久,且有一定毒性,附子单用的毒性是四逆 汤的 4. 1 倍,在传统共煎的四逆汤中,尽管干姜、甘草无 强心作用,却于配伍后强心作用增强持久,毒性下降。实 验还表明,将干姜、甘草与附子分煎后再混合,或各单煎 前后次序给药,其毒性仍相当于单独服用附子,从而提示, “四逆汤”毒性降低是因为附子生物碱与干姜、甘草在 “共煎”过程中产生化学变化所致[2]。 2. 2 中药配方颗粒的包装规格单一 免煎中药颗粒的规格 是指,每袋**克颗粒相当于**克中药饮片。我院使用 的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药配方颗粒,每种颗粒 仅有一种规格的包装,且包装规格偏大,如当归颗粒每袋 相当于传统饮片 10 克,白花蛇舌草颗粒每袋相当于饮片 15 克,龙骨、牡蛎每袋相当于饮片 15 克,这样一来,医师在 随证加减用药方面就受到一定限制,无法灵活应用,如用 当归颗粒只能是一包或数包,也就是 10g 的倍数,而少于 10g 或不是 10g 的整倍数就无法做到,不符合临床的实际 情况。 2. 3 价格较贵 中药配方颗粒价格相对较贵,一般比传统 中药饮片价格高出近一倍,个别品种高出几倍。如常用方 剂四君子汤,以免煎中药颗粒的包装规格为基准,免煎中 药颗粒的价格是传统中药饮片价格的 1. 85 倍。确实增加了 ·9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论 著 Treatis 患者的经济负担。 2. 4 毒副作用有待研究 传统中药“群药共煎”的过程, 是增强疗效降低毒性的过程。中药配方颗粒是以单味中药 为原料,经现代工艺提取、浓缩、干燥、制粒等工序制成 的颗粒剂,缺少共煎减毒的过程,毒副作用能否得到抑制 有待研究。文献报道,服用山豆根精制颗粒后,儿童发生 严重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的病例为 7 /23,而在汤 剂正常使用山豆根饮片未遇不良反应[3]。 3 前景 近些年来,随着中药配方颗粒研究深入,产业不断发 展,规模不断扩大,2009 年,全国中药配方颗粒年试制产 量超 10000 吨,年销售额达十多亿元人民币,占中药饮片 年销售额的 6%,且每年正以 30%以上的速度递增,其产 业化趋势已经形成。中药配方颗粒已为越来越多的医患所 接受。2010 年 7 月 26 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中药配 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的技术要求。2010 年 7 月 30 号,卫生 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中药配方颗粒 试点工作总结交流会上表示,目前是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时 机,中药配方颗粒应加强临床实践应用,并做好质量标准 的统一,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推动中药现代化的发展。 4 小结 与中药饮片煎煮时间长、服用量大、饮片不卫生、不 易贮存、使用不准确、不方便相比,中药配方颗粒继承了 传统中药饮片的优点,克服了传统中药饮片的致命缺点, 它相对于中药汤剂更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拥 有现代化制药工艺及严格的质量控制的双重保证,能为患 者提供更科学、更安全、更方便的医疗保健服务,中药配 方颗粒是中药饮片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对中医中药的现代 化及对人类健康事业的一大贡献,前景广阔。中药配方颗 粒实现了中药用药的科学化、化、标准化,对传统中 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有利于 中药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推广。因此,在新形势下,加 强对中药配方颗粒剂的研究,扩大中药配方颗粒剂的使用 范围,但必须考虑到免煎中药颗粒存在的问题,避免并力 争解决免煎中药颗粒存在的不足,这需要政府、专家学着、 医疗机构、生产企业、中医药学同仁们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梁光义,杨种,周静宜,等·HPLC测定三拗汤不同煎液中麻黄碱的含 量并比较其体外的抗菌作用 [J]·华西药学杂志,2007,22 (2) :131 - 133. [2] 曹春林,药物配伍变化中药药剂学 [M]·第一版,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1998,564. [3] 宋国绪·服山豆根精制颗粒致儿童胃肠道反应 7 例 [J]·中国中药杂 志,1999,24 (11) :696. (收稿日期:2011. 01. 20 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 ) (上接第 16 页) 实、气血之分,其中包括气虚和血虚,气滞和血瘀,并由 于气血不和,出现偏寒、偏热现象;脾胃方面的症状多由 肝病引起,其中有因木旺克土而使脾胃薄弱,也有因木不 疏土而使肠胃壅滞,更因木与土之间存在此胜彼负的相互 关系,在脾胃不和的情况下又能使肝症状加重。 总之,中医伴随现代医学的发展也在飞速进步,现代 名医在继承前人学术成就基础上,总结并提出了慢性乙型 肝炎病因病机多是由湿热之邪、毒邪、瘀邪引起的,或三 者互相交结,互相影响,在这些方面,现代名医是达成共 识的。至于湿热之邪引起毒邪,日久毒瘀互结,还是毒邪 内伏日久化热,导致湿瘀夹杂等,由于地域、个体、气候 等的差异,名医体会不同而不相同。 参考文献 [1] 冯世纶. 临床中医家胡希恕 [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34. [2] 徐惠. 谌宁生主任医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经验介绍 [J]. 中国民族 民间医药,2009,18 (3) ,160. [3] 邓铁涛. 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47. [4] 朱良春. 临床中医家朱良春 [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83—84. [5] 周仲瑛. 周仲瑛临床经验辑要 [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93 - 94. [6] 章红英. 钱英教授肝病治疗学思想探源 [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7,17 (1) ,43 - 44. [7] 薛盟举. 周信有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经验 [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6,18 (4) :351 - 352. [8] 肖晓敏. 陈昆山治疗病毒性肝炎临床经验 [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1,8 (8) :74 - 75. [9] 蔡敏,杨永和. 罗凌介主任医师治疗肝病经验介绍 [J]. 新中医, 2007,39 (11) :13. [10] 钟嘉熙,林培政. 临床中医家刘仕昌 [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1,42 - 44. [11] 何方敏. 孙同郊治疗慢性肝炎的经验介绍 [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5,26 (5) ,6 - 7. [12] 张镜人. 临床中医家张镜人 [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65 - 166. [13] 陈瑞春. 肝病治疗的误区 [J]. 中医杂志,2001,42 (8) ,507. [14] 陆为民,徐丹华. 徐景藩诊治慢性肝炎经验 [J]. 中医杂志,2008, 49 (6) ,495. [15] 李幸全. 黄保中主任医师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变的经验 [J]. 陕西 中医,1997,18 (7) ,315 - 316. [16] 王威. 周学文教授治疗慢性肝炎的经验 [J].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 志,2000,8 (4) ,227. [17] 张云鹏. 临床中医家姜春华 [J]. 中国中医药出版,2002,46 - 47. [18] 郑翔,张压西,刘惠武等. 益肝养阴丸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102 例 [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3,12 - 13. [19] 颜徳馨. 中华名中医治病囊秘·颜徳馨卷 [M]. 文匯出版社 1999,16. [20] 陈新瑜. 罗本清主任医师治疗乙型肝炎经验 [J]. 中国中医急症, 2005,14 (10) :983. [21] 夏翔,王庆其. 上海市名中医学术经验集 [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390. [22] 薛敬东. 张瑞霞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肝炎经验 [J]. 湖南中医杂志, 2000,16 (5) :20. [23] 阮公实. 金实教授辨治慢性乙型肝炎经验 [J]. 吉林中医药,2003, 23 (7) :7 - 8. [24] 赵伯智. 关幼波肝病医案解读 [M].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76 - 87. [25] 申锦林. 张学文教授之“毒瘀”、 “痰瘀”、 “水瘀”观点浅析 [J].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5,11 (49) :19 - 20. [26] 鄢圣英,胡润怀. 岳关中治肝病经验 [J]. 四川中医,2007,25 (12) :2. [27] 秦伯未. 秦伯未医学名著全书 [M]. 中国古籍出版社,2003:108 - 109. (收稿日期:2011. 02. 04) ·0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
本文档为【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_不足及前景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