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研读_房县七里河_

研读_房县七里河_

2013-03-29 4页 pdf 98KB 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364577

暂无简介

举报
研读_房县七里河_ 128 房县七里河新石器时代遗址对于学界来 说并不陌生,自上世纪 80年代初将 70年代三 次考古发掘的重要成果公诸于世后 [1],房县七 里河就见之于各种报告和研究文章中。它不 仅以其奇特的猎头、拔牙、二次合葬等葬俗引 起学界的关注,更重要的在于其面世正是学界 对于石家河文化的认定之时,其对于石家河文 化的分期、石家河文化与屈家岭文化是否有继 承关系、石家河文化地域类型的确定等问题上 无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由于当时所见 的只是文字和少量线图的简报,对于一些重要 遗迹现象的介绍或过于简略、或语焉不详,因 此,它的价值只...
研读_房县七里河_
128 房县七里河新石器时代遗址对于学界来 说并不陌生,自上世纪 80年代初将 70年代三 次考古发掘的重要成果公诸于世后 [1],房县七 里河就见之于各种和研究文章中。它不 仅以其奇特的猎头、拔牙、二次合葬等葬俗引 起学界的关注,更重要的在于其面世正是学界 对于石家河文化的认定之时,其对于石家河文 化的分期、石家河文化与屈家岭文化是否有继 承关系、石家河文化地域类型的确定等问题上 无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由于当时所见 的只是文字和少量线图的简报,对于一些重要 遗迹现象的介绍或过于简略、或语焉不详,因 此,它的价值只能体现在作为辅助性和引 用的层面上。仅此而已吗?对于一个进行过 三次连续发掘、发掘面积达 1864平方米、文化 层厚度 2~3米、揭露有房址、墓葬、灰坑、窑址 等遗迹以及大量丰富文化遗物的遗址似有不 公,人们期待它能带来更多新奇。然而以后再 无下文。随着同一区域越来越多同类遗存的 揭露,房县七里河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30 年后的今天,这份凝重的报告终于面世,再次 吸引了学界的关注,这一次则更多地体现在其 自身的研究价值上,我们从其厚达 328页、201 幅插图、20张、102版彩色和黑白照片的 巨制就能感受到其研究价值的份量。 由王劲、陈树祥等先生主编的报告共分六 章,第一章为概述,对遗址所处的地理位置、自 然环境及人文背景、调查发掘及整理经过进行 了详细的介绍;第二章为地层堆积与文化分 期;第三至五章分别介绍了新石器时代、东周、 汉代的文化遗存,每个章节后都有小结。第六 章为结语。该报告的重点是对新石器时代遗 存的披露,这也是该报告的价值之所在。读了 报告,本人觉得其价值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三房湾文化遗存的再次认定 以往在石家河遗址的文化分期研究中,学 者们发现其晚期出现一些与早、中期差别较大 的文化特点[2],有人指出晚期不能与早、中期简 单地归为同一性质的文化整体 [3],因在其它地 区也出现同样的情况,根据不同地区同一类遗 存的特点,先后有人提出了季石类型[4]、白庙文 化[5]、乱石滩文化[6]、后石家河文化等概念[7]。近 年,王劲先生撰文提出:按照考古学命名惯例, 应以最早发现这类遗存的三房湾遗址来命名 [8]。该报告则是三房湾文化这一考古学文化命 名出现以后第一次在正式报告中采用这一考 古学文化名称。报告中将遗址新石器时代最 晚一期的遗存(遗址第 3层,原简报所言石家 河文化晚期),从石家河文化中分离出来,单独 命名为另一考古学文化-三房湾文化。这样第 一次明确地将三房湾文化的文化层及遗迹、遗 物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对这类遗存的内涵 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清楚的看到,遗址第 三期的墓葬中都是单人葬,已没有前两期出现 过的多人二次葬,也没有前两期出现过的拔牙 和猎头的现象,这说明埋葬习俗发生了明显的 变化。在陶器群中新出现了大批粗圈足盘,还 研读《房县七里河》 笪浩波 (湖北 武汉 430077) 江汉考古 2011.1/总第 118期 信 息 交 流 收稿日期:2010-11-20 129 新出有圜底甑、带扉鬶桶形厚胎罐等器型。无 论是从埋葬习俗的突变还是器物组合的变化 都说明第三期遗存与前两期有很大的不同,应 该为有别于石家河文化的另一性质的考古学 文化-三房湾文化。若学界对这一文化的定名 共识达成,则七里河将成为今后这类遗存判别 的比照物,其标尺作用自不待言。 二、奇特葬俗所反映的民族特色 七里河遗址石家河文化遗存中出现了多 人二次葬。在发掘的 24座墓葬中,多人二次 葬墓有6座,在整个发掘墓葬中的占比为25%。 说明多人合葬决非单一现象,应为其主要葬俗 之一。我们知道多人合葬墓最早见于裴李岗 文化时期的舞阳贾湖遗址 [9],盛行于仰韶文化 时期的关中渭水流域,流行地区主要在黄河中 下游地区,而房县七里河遗址则是这一葬俗分 布的最南端。从多人二次葬的特点看,墓中合 葬人数少则 3人,多则 10人;同一墓坑中以同 性较多,异性较少;头向多朝西,这些特点多同 于关中地区,但这一葬俗在关中地区的仰韶文 化晚期就已绝迹,而七里河遗址则出现于石家 河文化时期,说明七里河的这一葬俗应继承于 仰韶文化。分布于同一区域的其它遗址如淅 川下王岗[10]、郧县大寺[11]、邓州八里岗[12]、汉中 龙岗寺[13]等遗址的仰韶文化时期都有多人二次 葬俗的出现,说明七里河遗址的二次葬并非孤 例,只是前者时间若早于七里河,不排除七里 河的这一葬俗直接传自它们。 七里河遗址石家河文化遗存中出现拔牙 现象。4座墓葬、共 11人都有拔牙的情况,拔 牙者年龄从 31岁~60岁(研究报告认为他们拔 牙的年龄应在青春期前后[14])这说明拔牙并非 偶然现象,而是该聚落存在的普遍风俗。拔牙, 又称凿齿、折齿、摘齿、缺齿、断齿、打牙等[15]。 《山海经》、《旧唐书》等史籍中有“凿齿之民”、 “凿齿之人”等称谓。我们知道,拔牙现象是环 太平洋沿岸及岛屿普遍存在的一种风俗,在我 国古代主要流行于东部沿海及岭南地区。目 前考古发现的拔牙现象最早出现于公元前 5000年左右的山东北辛文化遗址汶上县东贾 柏村[16],盛行于大汶口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 文化时期的海岱地区和苏北、上海等地,到了 龙山文化阶段渐趋衰落。七里河遗址是目前 发现拔牙现象最西的一处遗址,从拨牙的位置 及形态看,主要拔除一对上颌侧门齿,也有拔 除一对上颌侧门齿加拔一对上颌犬齿,或加一 个右侧犬齿的,这些特点都接近山东、苏北等 地,而在时间上则略晚于前者。观察七里河周 边区域同时期遗址除邻近的下王岗遗址有一 例外[17],余并无此现象,在石家河文化的中心江 地区也无此现象。房县七里河遗址与东部沿 海地区相隔千里之遥,其间的同时期遗址都没 有拔牙现象,显然不能简单地用传播、影响来 解释。两者时代接近,特点相似,用巧合也解 释不通。那么,七里河聚落石家河文化的的居 民与东部沿海的同时期民族究竟是何种关系 则是值得学者深究的问题。 七里河遗址石家河文化遗存中没有发现 瓮棺葬。瓮棺葬这一葬俗在我国内陆广大地 区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在黄河中游和长江中 游,而东部沿海边的遗址则罕见这一葬俗[18]。 观察周邻的同期遗址,如郧县大寺、淅川下王 岗、邓州八里岗等遗址皆有瓮棺葬发现,江汉 地区的石家河文化遗存中瓮棺葬也极其普遍, 七里河遗址分布其间,却没有这一葬俗,不是 很奇怪吗?这是否暗示了其居民所具有的特 殊身份?其与东部沿海的一致性是否谕示了 彼此之间的某种亲联关系呢? 从房县七里河遗址石家河文化时期的墓 葬葬俗看,既有来自西边关中地区的文化因 素,又有来自东部沿海的文化因素,而遗址的 器物形制也体现出类似的特点。不难看出,七 里河遗址正处在东、西、南、北文化交汇之处, 文化碰撞导致的社会冲突是其必然结果,这也 是七里河遗址中发现大量猎头现象的原因之 所在,七里河遗址所处的地理位置也足以正明 这一点。因此,七里河遗址为我们探研新石器 时代文化之间的碰撞、交融机制提供了绝好的 素材,这一点勿庸置疑。 130 三、报告编写的匠心之处 正因为七里河遗址的研究价值之所在,如 何全面、科学、真实、准确地将这些资料揭示出 来则是报告编写者所要费尽心思的。终究不 负重望,编写者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报告编写者为了能客观、全面地再现该遗 址,在编写中极少参入主观的东西,如没有对 器物进行型式的划分,而是将所有的器物分不 同的形制一一罗列,尽可能多地展示器物。 内容翔实,如在发掘经过、整理过程的描 述中,对几次参与发掘和整理人员的变动情 况、变动原因等都有交代。这样让我们对几次 发掘整理的情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又如在 遗迹的介绍中,对每座房址的描述文字都不下 500字,有的甚至达到 3000字(F8)。从房址的 形状、结构、布局、遗物、房址周边遗迹等都做 了详尽的描述。说明当时的发掘工作做得极 为细致,记录资料非常全面,体现了发掘者具 有的科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很难 想像,30多年前的资料如今仍能披露得如此全 面和完整,这说明资料的归档和保管非常到 位。 材料的应用独到:如七里河遗址文化分期 对照表,将所有的地层以探方为单位按期段进 行归类,使我们能一目了然哪个探方有哪些层 位,这些层位又和哪个期段对应,读报告时便 于查对。 表格随文走,以往的考古报告,表格多是 附于整篇文字的最后,文表查对起来极不方 便,本报告则一改过去的编排方式,将表格穿 插于文字中,文表对应,极易查对,读者在看报 告时不再前后翻动,保证阅读的连贯性。 当然,任何东西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同 样,《房县七里河》也存在一些问题。 就遗址本身而言,由于发掘时的历史局限 性,并没有对整个聚落遗址进行完全的揭露, 也没有在地层中获取相关的环境信息。因此, 对于七里河新石器时代聚落的规模及聚落的 结构布局、墓地规模及墓葬组合关系、居民的 生存环境等都不能有较全面的认识,这不能不 说是留给我们的遗憾,也多少降低了其现时价 值。 在报告的编写中因为没有型式的划分,也 就没有分期排队,所以,遗址文化早晚序列之 间的演变关系就不是很清晰。在遗迹叠压打 破关系的组合表现形式上则不是很科学和明 了,若不看后面的遗迹描述,很难辨出遗迹与 地层、遗迹与遗迹的关系。分期缺乏依据,过 于简单。目录的编排略显繁杂,目录一般编到 5~6级分类就行了,要做到简单明了,突出标 题,没有必要将具体的遗迹和器物都罗列在目 录中。我们查找目录,只要知道某一类器物在 哪页,在这页顺下去就能看到具体的器形了。 由于具体的遗迹和器形罗列太长,读者要查找 其它的题名就很困难了,这也是我读这份报告 的亲身感受。 尽管如此,瑕不掩玉,《房县七里河》仍不 失为一部资料科学、客观、全面、学术价值颇高 的考古报告,值得我们好好地去研究。 注释: [1]湖北省博物馆、武大考古专业、房县博物馆:《房县 七里河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江汉考古》1984年第 3期。 [2]张绪球:《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概论》,湖北科技出 版社,1990年 [3]白云:《关于石家河文化的几个问题》,《江江汉考 古》1993年第 4期。 [4]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当阳季家湖新石器时代遗 址》,《文物资料丛刊》第 10期。裴安平:《鄂西“季石遗存” 的序列及其与诸邻同期遗存的关系》,《考古类型的理论与 实践》文物出版社,1980年。 [5]湖北宜昌地区博物馆等:《湖北宜昌白庙遗址试掘 简报》,《考古》1983年第 5期。宜昌地区博物馆:《白庙子 遗址第二次试掘简报》,《中原文物》1988年第 2期。三峡 考古队:《湖北宜昌白庙遗址 1993年发掘简报》,《江汉考 古》1994年第 1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l985-1986 年宜昌白庙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6年第 3期. [6]中国社会科学院长江工作队:《湖北均县乱石滩遗 址发掘报告》,《考古》1986年第 7期。 [7]孟华平:《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结构》第 101页,长江 文艺出版社 1997年。 [8]王劲:《后石家河文化定名的思考》,《江汉考古》。 2007年第 1期。 [9]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上卷),科学 出版社,1999年版。 [10]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淅川下王岗》,文物出版 131 社,1989年。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龙泉与大寺》,科 学出版社,1991年。 [12]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南阳市文物研究所:《河南 邓州八里岗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 9期,第 33~46页。 [13]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龙岗寺》,文物出版社,1990 年。 [14]吴海涛、张昌贤:《湖北房县七里河遗址新石器时 代人骨研究报告》,见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房县 七里河》附录一。文物出版社,2008年 9月第一版,第 302 页~312页。 [15]杨式挺:《略论我国古代的拔牙风俗》,《广西民族 研究》2005年第 5期。 [1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工作队:《山东汶 上县东贾柏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3年 第 6期。 [17]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淅川下王岗》,文物出版 社,1989年。 [18]许宏:《略论我国史前瓮棺葬》,《考古》1989年第 4期。
/
本文档为【研读_房县七里河_】,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