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2013-03-30 3页 pdf 185KB 46阅读

用户头像

is_362924

暂无简介

举报
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6 Canton DA,Litchfield DW.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an emerging role for protein kinase CK2 in the regulation of cell morphology an d the cy— toskeleton[J).Cell Signal,2006;l8(3):267-75. 7 Litchfield DW.Protein kinase CK2:structure,regulation an d role in ce...
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6 Canton DA,Litchfield DW.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an emerging role for protein kinase CK2 in the regulation of cell morphology an d the cy— toskeleton[J).Cell Signal,2006;l8(3):267-75. 7 Litchfield DW.Protein kinase CK2:structure,regulation an d role in cellu— lar decisions oflife and death[J].Biochem J,2003;369(1):1一l5. 8 Ryu SW ,Woo JH,Kim YH,et以 Downregnlation of protein kinase CKII is associated with cellular senescence[J].FEBS Lett,2006;580(3): 988-94. 9 Jindal HK,Ai Z,Gascard P,et a1.Specific loss of protein kinase activities in senescent erythrocytes[J].Blood,1996;88(4):1479-87. 10 Dumble M,Gatza C,Tyner S,et a1.InsJiShts into aging obtained from p53 mutant mouse models[J].Ann N Y Acad Sci,2004;1019(6):171-7. 11 Varela I,Cadinanos J,Pendas AM,et a1.Accelerated aging in mice deft— cient in Zmpste24 pmtease is linked to p53 signalling activation[J]. Nature.2005;437(7058):564-8. 12 Keller DM,Lu H.p53 serine 392 phosphorylation increases after UV through induction of the assembly of the CK2 ·hSPT16 ·SSRP1 corn— plex[J].J Biol Chem,2002;277(51):50206—13. 13 Scaglioni PP,Yung TM,Cai LF,et以 A CK2一dependent mechanism for degradation of the PML tumor suppressor[J).Cell,2006;126(2):269— 83 · 95· 14 Diaz—Nido J,Serrano L,Hemandez MA,et a1.Phosphorylation of micro- tubule proteins in rat brain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comparison with that found in neuronal cultures[J].J Neurochem,1990;54(1): 2l1.22. 15 Brenneisen P,Wlaschek M,Schwambom E,et以 Activation of protein kinase CK2 is an early step in the ultraviolet B--mediated increase in in-- terstitial collagenase(matrix metallopmteinase一1;MMP·I)and stromel— ysin·1(MMP·3)protein levels in human dermal fibmblasts[J].Bio- chem J,2002;365(1):31-40. 16 Jin LW .Saitoh Changes in protein kinases in brain aging and Alzhei— mer s disease.Implications for drug therapy[J].Drugs Aging,1995;6 (2):136-49. 17 Burner G,Kennedy EP.The enzymatic phosphorylation of proteins[J]. J Biol Chem,1954;211(2):969-80. 18 Olsten ME,Litchfield DW.Order or chaos?An evaluation of the regnla— tion of protein kinase CK2[J].Biochem Cell Biol,2004;82(6):681— 93. [2006-08-28收稿 2006—12—1 1修回] (编辑 章 漂/牛铁兵) 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肖增平 吉爱国 (山东大学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2) [关键词】 老年痴呆;发病机制;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4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202(2OO8)O1-0095-03 65岁以上老人中明显痴呆者约占2% ~5%,而85岁以上 的老人中几乎一半患有不同程度的老年痴呆⋯ 。因此抗痴呆 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已引起世界各国医药界的高度重视。近年 来随着对老年人神经生理、生化、药理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 相关药物的开发和新的治疗方法不断取得进展。 1 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 老年痴呆是一种多病机异质性疾病,具有特征性神经病理 和神经化学改变,起病常在老年前期,但老年期的发病率更高。 老年痴呆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尚不明确 ,可能有多因素参与, 如遗传、环境、老龄、代谢、头部外伤史、雌激素缺乏等。目前较 为认可的有以下 3种发病机制。 1.1 微管相关蛋白tau异常学说 tau蛋白具有合成和稳定神 经元细胞的作用 ,老年痴呆病人中 tau蛋白总量显著增加,且增 加的tau蛋白以异常过度磷酸化形式为主。研究明,若 tau 蛋白被异常磷酸化则极易形成双螺旋纤维丝,进而形成神经纤 维缠结 ,导致老年痴呆 。 1 山东大学威海国际生物技术研发中心 作者简介:肖增3z(1981一),男,在读硕士,主要从事生化药学的研究。 1.2 AB毒性学说 老年痴呆总的来说是一种淀粉样变性病, 它由膜内淀粉样前体蛋 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的异 常水解和错误的折叠所致。APP含有 770个氨基酸残基,有两 条水解途径:第一条是先由 ot.分泌酶在 687位点水解 ,再由 ,^一 分泌酶在 711/713位点水解,该 途径不会产生淀粉样肽 (p— amyloid peptide,A );第二条是先由 一分泌酶在 671位点水解 , 再由 ,^一分泌 酶在 711/713位点 水解,该 途径 产生 Afro和 AI342。其中 AB40是主要形式 ,而 AI342则是致病形式,能导致 APP沉淀,形成老年斑 】。已有的证据充分表明 AI3在老年痴 呆的发病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起始及枢纽作用。 1.3 基因突变学说 21号染色体上 APP基因突变 ,14号染 色体上的早老素 1基因和 1号染色体上早老素 2基因突变导 致了50% ~80%的家族性 老年痴呆,占所有老年痴呆病人的 3% ~5%。其他可能导致老年痴呆的基因位点存在于 9,10,12 和 19号染色体上 】。另外,载脂蛋 白酶 E(apolipoprotein E, ApoE)等位基因是老年痴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遗传危害因子, 等位基因 84增加或 £2减少都会增加患老年痴呆的危险 。 2 老年痴呆的治疗现状 2.1 胆碱能药 有研究表明,老年痴呆与多种中枢神经递质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96· 如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5一羟色胺、多巴胺、兴奋性氨 基酸等的异常有关,其中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缺陷尤为突 出 。老年痴呆病人脑组织中胆碱能物降低,研究发现是 胆碱乙酰酶活性降低,ACh合成减少,因此目前老年痴呆的治 疗中应用最多的是胆碱能药物。 2.1.1 ACh前体及促释放剂 胆碱和卵磷脂是合成 ACh的 前体,可增加 ACh的合成和释放,但临床实验结果并不理想,这 是因为老年痴呆病人中胆碱乙酰酶活性降低。丙戊茶碱和乙 酰左旋肉毒碱是两种 ACh促生剂,二者均可使动物脑内ACh 水平升高。有报道脑室注射乙酰左旋肉毒碱 3 w可使新生鼠 脑中 ACh活性增强、胆碱受体表达增多 ;另有报道 ,口服乙 酰左旋肉毒碱6个月可使老年大鼠脑中ACh释放增多,而这是 通过改善受体功能引起的 。乙酰左旋肉毒碱现已广泛用于 老年痴呆的治疗。 2.1.2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应用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 line esterase,AChE)抑制剂能阻止突触间隙内ACh神经递质的 降解速度,从而相应提高 ACh递质的水平与作用时间。AChE 抑制剂是唯一得到充分证实的能够改善老年痴呆病人症状的 药物。在正常人的大脑中 ACh主要 由AChE来水解,但是随着 老年痴呆的发展 ,丁酰胆碱酯酶(butyrylcholinesterase,BuChE) 在大脑某些区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J。因此我们认为 如果同时抑制 AChE和 BuChE就一定能改善老年痴呆病人的 症状。利凡斯的明、多奈哌齐和加兰他敏是广泛应用于老年痴 呆的 AChE抑制剂 ,加兰他敏和多奈哌齐是 AChE选择性抑制 剂,而利凡斯的明能同时抑制 AChE和 BuChE。最近发现加兰 他敏具有双重作用,它不仅能抑制 AChE,同时还可能作为 N—ACh受体的一个配基 ,能增加 ACh诱导的烟碱通路的开放 , 从而促进 N—ACh的神经传递 J。 2.1.3 作用于胆碱受体的药物 通常 AChE抑制剂只适用于 轻中度的老年痴呆患者,因为其疗效依赖于胆碱能神经元的完 整程度。随着病情 的发展能释放 ACh的神经元越来越少, AChE抑制剂的疗效也逐渐降低。而在整个过程当中,突触后 膜毒覃碱型受体(M受体)数 目变化不大,因此直接的M-受体 激动剂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近年来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 研究表明,M一受体有 5种亚型,具有 Ml激动作用或 M2、M4拮 抗作用的药物,目前似乎是作用于 M-受体潜在的抗痴呆药物 中最有前途的化合物类型 。 米拉美林和占诺美林是目前最常用的 Ml受体激动剂,对 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动作行为有明显的改善。 2.2 谷氨酸受体调控剂 在老年痴呆患者的大脑中,皮质皮 层的锥体细胞发生了神经纤维混乱和退化。据报道,这些锥体 细胞以谷氨酸为兴奋递质。这些神经元受损,功能丧失时会导 致老年痴呆;但若功能过强,则会产生兴奋性毒性,引起神经元 死亡 ,造成多种神经退化性疾病【1 。因此,调控退化的谷氨酸 神经元的突触活性有望治疗老年痴呆。直接活化突触后受体 将有利于谷氨酸的传递,其部分激动剂具有这样的优点,即当 内源性谷氨酸低于正常水平时起激动剂作用,而当谷氨酸释放 过量时起拮抗剂作用,因此,部分激动剂会对兴奋毒性情况产 生神经保护作用。已有报道的药物如美金刚胺 ,当谷氨酸以病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年 1月第 28卷 理量释放时,美金刚胺会减少谷氨酸的神经毒性作用;当谷氨 酸释放过少时,美金刚胺 可以改善记忆过程所需谷氨酸的传 递。美金刚胺比多奈哌齐疗效更好,且更有耐受性,说明美金 刚胺对中度和重型老年痴呆患者是一种很好的新药 ,同时美金 刚胺能和 AChE抑制剂同时使用” 。 2.3 分泌酶抑制剂 老年痴呆显著的病理特征为在大脑某些 与认知功能相关部位(皮层、海马等)形成细胞外淀粉样斑、细 胞内神经纤维缠结以及神经元死亡。淀粉样斑块的主要成分 是 B淀粉样肽 ,由APP水解产生。B淀粉样肽生成抑制剂能够 防止脑内淀粉样斑块沉积而具有治疗价值。与其生成相关的 两个酶是 B和 y^分泌酶。B分泌酶是一种膜结合的天冬酰氨 蛋白酶,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B分泌酶基因敲除小 鼠中 B淀粉样肽的生成完全缺乏 ,但没有任何明显的副作用 ¨。因 而认为 B分泌酶将成为治疗老年痴呆的一个很有前景的治疗 靶点,^y分泌酶也是抑制 AB合成的有效靶点,抑制 B或 y^分泌 酶能阻止 AB合成 ,从而影响大脑中老年斑的形成速度。 2.4 脑代谢调节剂 研究发现,老年痴呆患者存在糖代谢及 核酸、蛋白质、脂质等代谢系统障碍,同时其脑血流量及耗氧量 明显低于同龄正常人。因此,脑代谢激活剂和脑循环改善剂特 别是具有脑血管扩张作用的脑代谢激活剂就成为治疗本病可 供选用的药物。长春胺及其衍生物长春西汀对脑血管有选择 性扩张作用,对病变部位毛细血管流量增加更加明显;钙拮抗 剂如尼莫地平、脑益嗪、盐酸氟桂嗪这些药对老年痴呆的某些 症状如记忆力减退、适应环境能力降低等,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作用 。 2.5 影响自由基代谢的药物 自由基对脂质膜的过氧化作用 以及对蛋白质 、DNA的氧化作用使细胞膜、细胞内微环境、能量 代谢和遗传等方面均发生破坏性的变化,导致神经细胞的死 亡。因此抗氧化剂可能有治疗老年痴呆的作用 ,通过消除活性 氧或阻止其形成,以延缓 、阻止神经细胞的退行性变化。有研 究发现长期服用维生素C结合维生素 E能降低老年痴呆的患 病率 ,因而可用于老年痴呆的一级预防 。 2.6 胰岛素 胰岛素不仅是降糖激素,而且是一种神经细胞 生长因子,是各种细胞的存活因子,糖尿病患者中老年痴呆的 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老年人,临床上已有许多关于糖尿病患者 存在学习记忆减退和认知功能障碍的报道。动物实验也证实 了这一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空间辨别能力降低,具 有明显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 。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吸入 胰岛素能增强一些痴呆患者的记忆力,但这只适用于那些 ApoE4基因没有出现变异的人群 。 此外,非甾体抗炎药如吲哚美辛、替尼达普以及雌激素等 都开始用于老年痴呆的治疗,但其疗效及作用机制还不明确。 3 老年痴呆的研究前景 3.1 免疫治疗 Schenk等 在带 有人 APP突变基 因 的 V717F转基因小鼠模型中,每月 1次接种 Ap42,11个月后 发 现,能够阻止 AB斑和营养不 良性神经炎的形成 ,在已经形成 AB斑的小鼠中,发现 AB斑部分消退,这为老年痴呆的免疫治 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实验证明老年痴呆病人注射 A[342前体聚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合物之后产生的抗体能够识别 AI3斑,使 AI3沉淀分散。在老 年痴呆病人中注射 Af?,42疫苗之后产生的抗体对发病结构具有 很高的选择性。然而 ,因为有 6%的病人出现自身免疫性脑膜 炎,临床实验不得不终止,必须重新考虑 At3肽类疫苗的特异 性,因为小神经胶质非特异性激活之后如何使.At3聚集物减少 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 。 日本新开发出一种针对老年痴呆的 DNA疫苗 ,这种疫苗 还处于动物试验阶段,有望减轻现有疫苗疗法的副作用。新疫 苗的作用机制是,注入肌肉后,它所含有的DNA指导肌肉细胞 合成 B淀粉样蛋白,而机体免疫反应又会促使针对B淀粉样蛋 白的抗体生成。抗体进入大脑,攻击 B淀粉样蛋白,使之减少, 起到治疗作用。传统疫苗疗法一般是直接注射 B淀粉样蛋白, 与此相比,新方法生成抗体所需更长时间,疗效相对缓和,但疗 效更为持久 。 3.2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 神经干细胞是一种具有 自我复制 能力和多分化潜能的细胞,它处于原始的未分化状态 ,通过对 称和未对称的分裂 ,最终分化为神经元、星型胶质和少突胶质。 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在动物体内适宜条件下可分化为神经元 ,并 形成有功能的突触。因此,神经干细胞移植就成为防治老年痴 呆的一个选择。和以往的治疗方法不同,神经干细胞移植 不是对抗神经病变的生理过程,而是通过潜在的自我修复功能 使受损的组织重新得以恢复。实验表明,在移植了神经干细胞 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动物模型中,神经干细胞大量分泌神经营养 因子使神经元得到保护并引起神经再生效应 ,这一结果为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3.3 基因治疗 Dodart等 ¨将 ApoE的3种等位基因分别导 人到 PDAPP小鼠模型中,发现在敲除了 ApoE基因的小鼠中表 达 ApoFA能增加小鼠海马区 AI3淀粉样蛋白的浓度 ,相反表达 ApoE2能显著降低 AI3的水平,所以将 ApoE2基因转移到老年 痴呆病人的海马区进行表达是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的一种有效 手段。此外,利用基因重组技术以正常基因替换有缺陷的基 因,从理论上来说可以达到根治老年痴呆的目的。 4 参考文献 1 曾 秘,顾克敏,蒋英兰.阿尔茨海默病及治疗药物研究概况[J]. 中国药业,2006;15(6):59-61. 2 Lewczuk P,Esselmann H,Bibl M,et a1.Tan protein phosphorylated at threonine 181 in CSF as a neurochemical biomarker in AIzheimer s dis- ease:original data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Mol Neurosci,2004; 23(2):115-22. 3 Roger N,Rosenberg MD.Translational research on the way to effective therapy for Alzheimer disease[J].Arch Gen Psychiatry,2005;62(11): 1186-92. 4 Dod art JC,Mart RA.Gene delivery ofhuman apolipo protein E ahem brain AB burden in a mouse model of Alzheimer s disease[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5;102(4):1211-6. 5 黄可儿,柯雪红,陈 为,等 .醒神液对老年性痴呆大鼠模型脑内神 · 97· 经递质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11):725-6. 6 De Simone R,Ramaeei biT,Aloe L Effect of aeety1.L—camitine on fore. brain eholinergie neuron$of developing rats[J].Int J Dev Neurosei, 1991;9(I):39-46. 7 Assunta I,Maria G,Orlando G.In vivo probing of the brain cholinergie system in the aged mt[J].Ann NY Acad Sci,1991;621:90-7. 8 Ballard CG.Adva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Alzheimer s disease:benefits of dual eholinesterase inhibition[JJ.Eur Neurol,2002;47:64-70. 9 Maelicke A,Samochocki M,Jostock R,et a1.Allosterie sensitization of nicotinic reeeptom by galan tamine,a new treatment strategy for Alzhei— mer s disease~J).Biol Psychiatry,2001;49:279-88. 10 Wood MD,Murkitt KL Functional comparison of muscarinie partial ago- nists at muscarinie receptor subtypes hM1,hM2,hM3,hM4 and hM5 using mierophysiometry[J].Br J Pharmaeol Exp Ther,1999;290(2): 901-7. 1l 秦丽华,于恩华,徐群渊.与阿尔茨海默病有关的淀粉样蛋白及代谢 型谷氨酸受体的研究进展(JJ.解剖科学进展,2001;7(3):250-2. 12 Tariot PN,Farlow MR,Grossberg GT,et a1.Memantine treatm ent in pa- 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Alzheimer disease already receiving done- pezil: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AMA,2004;291(3):317 . 13 Roberds SL,An derson J,Basi G,et a1.BACE knockout mice are healthy despite lacking the pfimary B—seeretase activity in brain:implications for Alzheimer s disease therapeutics[J].Hum Mol Genet,2001;10:1317-24. 14 郑 彤,郭建友,朱霄鹏 .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及其药物治疗[J]. 中国临床康复,2005;36(9):82-3. 15 Zan di PP,Anthony JC.Cache County Study Group.Reduced risk of Alzheimer disease in users of antioxidant vitamin supplements[J].Arch Neurol,2004;61:82-8. 16 Nitta A,Murai R,Suzuki N,et o1.Diabetic neuropathies in brain 81"o in- dueed by deficiency of BDNF[J].Neurotoxieol Temtol,2002;24(5): 695-701. 17 Miller BC,Eekman EA,Sambamurti K,et a1.Myloid—beta peptide levels in brain are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insulysin activity levels in vivo [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3;100:6221-6. 18 Schenk D,Barbour R,Dunn W,et o1.Immunization with amyloid—beta attenuates Alzheimer-disease-like pathology in the PDAPP mouse[J]. Nature,1999;400:173-7. 19 Orgogozo JM,Gilman S,Dartigues JF,et a1.Subacute meningoeneephali- tis in a subset of patients with AD after A1342 immunization[J].Neu- rology。2003;61:46_54. 20 Qu B,Rosenherg RN,Li L,et a1.Gene vaccination to bias the immune response to amyloid-B peptide as therapy for Alzheimer disease[J]. Arch Neuro,2004;61:1859-64. 21 Zhou C,Wen ZX,Wang ZP,et a1.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labeled mapping of neural stem cells migrating towards damaged~treas in the a- dult central nervous J].Cell Biol Int,2003;27(11):943-5. [2006-07—12收稿 (编辑 2006-09-22修回] 张 慧)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本文档为【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