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用“工具”和“人文”两条腿走路

2013-04-01 4页 doc 16K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6284

暂无简介

举报
用“工具”和“人文”两条腿走路 用“工具”和“人文”两条腿走路 - -----浅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鹰潭市六中 贾蕴 新课改实施以来,语文课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的角色、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更新,新的课程观念正逐渐被认同和接受。但在学习观摩摸索反省中,我也发现我们的课堂有点矫枉过正,部分教师没有准确把握课堂教学中个性理解、情感体验的原义,片面地认为“感悟”是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和归宿点,把引导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而忽略对语言文字的应用掌握,“语文”渐渐...
用“工具”和“人文”两条腿走路
用“工具”和“人文”两条腿走路 - -----浅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鹰潭市六中 贾蕴 新课改实施以来,语文课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的角色、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更新,新的课程观念正逐渐被认同和接受。但在学习观摩摸索反省中,我也发现我们的课堂有点矫枉过正,部分教师没有准确把握课堂教学中个性理解、情感体验的原义,片面地认为“感悟”是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和归宿点,把引导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而忽略对语言文字的应用掌握,“语文”渐渐虚空,这将使学生贻患无穷。现在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要重新审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句话,让语文课还原“语文”本色, 让“工具”与“人文”相辅相成,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而服务。 一、 解读双重性质,内化学习目标。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推行,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教师在解读语文学科性质的双重性时,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来设计学习目标。三个维度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就是工具性、人文性角度统一的体现。目标先于行动,教师在学生学习之前制定目标就要对工具性和人文性进行融合,以此来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二者有机统一不割裂。如在教学《石壕吏》时,我给学生设置的目标是:1、了解杜甫及《石壕吏》的背景,2、通过演和点评体味《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作者情感,3、培养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4朗读背诵《石壕吏》。其中1、4目标重在工具性上,2、3目标重在人文性上。目标的统一使课堂的学习活动有章可依。 二、关注“主体”“主导”,牵手“语文”“对话”。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现在的课堂,学生主体作用突现了,但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些“教学对话”放任让学生大讲“你的理解”“你的理由”“你的生活体验”“你的看法”,结果失落了“知识建构”(在这里,主要是阅读知识、技能、策略、态度)的原本意义。只有同样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教师才不至于甘当学生“伙伴”而忘记了自己“教”的专业角色。教师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教师要以自己对特定学生个体和具体课程内容的独到理解而鲜活地融入到新课程的生成中去,并伴随着新课程的健康成长而成为课程实践的创新者,实现真正的“主导”作用。 新课程强调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如何在对话中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是一个崭新的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对话中必须体现,首先在对话的组织和推进中,教师对对话的内容,对话的时机要掌握主动权;其次在对话过程中,在学生讲透了各自的理解之后,教师要以一个研讨者的身份,适时地、平等地参与了学生的讨论,并引导对话向更宽更深处进行。再次,在对话中要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训练。离开了语言文字,对话便成了虚浮的交流。不管是字词修辞,还是表现手法,对对话者的解读,起了最初的牵引作用。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言文字,达到“工具”“人文”的双赢。 三、改变作业形式,开展研究学习 传统的语文作业都是以语言文字的训练为主,注音、释义、抄写、造句、阅读训练等都偏重于实践语文的“工具性”,而忽略了“人文”性。语文课堂是一个开放的课堂,语文的外延无限广阔。语文教师要在作业的设置上,融“工具性”“人文性”于一体。第一:利用语文新课程教材课后“研讨与练习”中的探究性题目,这些题目特别注意了尊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多样的阅读趣味。如七年级上册第14课《秋天》(何其芳的诗)文后第三题:将下面美国诗人狄金森的《秋景》这首诗与课文比较,说说两位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这个作业的性质是探究性活动,没有标准答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充分体现了探究性活动的特点和语文课程的性质。第二:利用教材选文的延伸迁移。把课堂内的探究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非常有效的手段,这既丰富了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更是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学了《背影》,可翻阅《冬天》《绿》《荷塘月色》《悼亡妻》,走进朱自清的内心,感受他平淡朴素文字下深蕴的情感。第三:设置综合性探究活动。这是学生语文学习向更宽更深领域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既要利用教材中的综合活动主题,又可帮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形成课题,并指导学生的研究活动。 如果说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飞翔,那么“工具性”“人文性”就是那一双翅膀。失去翅膀对飞翔意味着什么,每一个语文教师比谁都清楚。愿我们让这一对翅膀都一样的矫健,这样,他们会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
本文档为【用“工具”和“人文”两条腿走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