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针刺三阴经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60例分析

针刺三阴经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60例分析

2013-04-02 4页 pdf 207K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556014

暂无简介

举报
针刺三阴经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60例分析 针刺三阴经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60例分析 吕慧青1 遇永琴2 李秀珍1 (1 山东青岛海慈医院 山东266033) (2 山东龙口市芦头医院 山东265711)! 关键词:中风;痉挛性偏瘫;针刺;三阴经 中图分类号: """"""""""""""""""""""""""""""""""""""""""""""""""""""""""""""" R246 .1 脑血管病后痉挛性偏瘫大多数由弛缓性偏瘫移 行而来,为大脑休克恢复后的表现[1]。自1995 年5 月!1999 年2 月,我们对收治住院的脑血管病后痉 ...
针刺三阴经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60例分析
针刺三阴经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60例分析 吕慧青1 遇永琴2 李秀珍1 (1 山东青岛海慈医院 山东266033) (2 山东龙口市芦头医院 山东265711)! 关键词:中风;痉挛性偏瘫;针刺;三阴经 中图分类号: """"""""""""""""""""""""""""""""""""""""""""""""""""""""""""""" R246 .1 脑血管病后痉挛性偏瘫大多数由弛缓性偏瘫移 行而来,为大脑休克恢复后的现[1]。自1995 年5 月!1999 年2 月,我们对收治住院的脑血管病后痉 挛性偏瘫病人采用针刺手足三阴经穴位进行治疗, 并随机设立对照组以手足三阳经穴位针刺治疗。现 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两组病人共120 例,均为住院病人,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 例,男性34 例,女性26 例;年龄在45 !83 岁,50 岁以下3 例, 51!60 岁8 例,61 !70 岁18 例,71 !85 岁31 例。 对照组60 例,男性32 例,女性28 例;年龄46 !82 岁,50 岁以下4 例,51 !60 岁7 例,61 !70 岁17 例,71!85 岁32 例。全部病例均经颅脑CT 确诊为 脑血管病。治疗组中原发病为脑血栓者41 人,脑出 血18 人,蛛网膜下腔出血1 人;发病后至治疗时间 35!108 d,平均75 d;伴发病为高血压者48 例,冠 心病49 例,糖尿病24 例,慢性肾功能不全7 例。两 组年龄、性别、原发病、伴发病均具有可比性(!# 0. 05)。 1 .2 诊断:痉挛性瘫痪诊断标准以中华人民共 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主编《中国康复医学治疗规范》制 订之康复评定Ashwort h 法为标准[2]:0 级,无肌张 力升高;1 级,肌张力轻度升高,受累部分被动屈曲, 或伸展时有一个牵张力;2 级,肌张力明显升高,但 受累部分仍能活动;3 级,肌张力显著升高,被动活 动困难;4 级,受累部分僵硬于屈曲或伸展位。两 组病人痉挛性偏瘫评定级别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0. 05)。 2 治疗方法 2 .1 对照组针刺治疗:上肢取穴大椎、肩骨禺、曲池、 外关、手三里、合谷;下肢取穴环跳、阳陵泉、足三里、 解溪、昆仑[3]。以平补平泻的手法,每日治疗1 次, 每次留针30 mi n,每隔5 mi n 行针1 次。 2 .2 治疗组针刺治疗:上肢取穴人中、极泉、曲泽、 尺泽、大陵;下肢取穴阴廉、阴市、血海、三阴交、照 海。针刺方法同对照组。 两组均以15 d 为1 个疗程,休息1 d 后继续下 1 个疗程,病情轻疗效好者治疗1 个疗程,病情重疗 效差者2 个疗程,30 d 后统计疗效。 2 .3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 病等并发病的药物继用,并注意保持情绪平稳。 3 治疗结果 3 .1 治疗后痉挛性偏瘫评级:结果见表1、表2。 表1 上肢治疗前后痉挛性偏瘫评级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例数) 级别 例数 0 级 1 级 2 级 3 级 4 级 治疗组 4 9 3 4 2 0 0 对照组 4 9 0 0 1 5 3 治疗组 3 15 7 6 2 0 0 对照组 3 14 0 4 9 1 0 治疗组 2 27 20 7 0 0 0 对照组 2 27 15 12 0 0 0 治疗组 1 9 9 0 0 0 0 对照组 1 10 8 2 0 0 0 表2 下肢治疗前后痉挛性偏瘫评级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例数) 级别 例数 0 级 1 级 2 级 3 级 4 级 治疗组 4 14 5 5 4 0 0 对照组 4 13 0 0 5 4 4 治疗组 3 20 9 8 3 0 0 对照组 3 21 0 4 15 2 0 治疗组 2 20 18 2 0 0 0 对照组 2 21 9 10 2 0 0 治疗组 1 6 6 0 0 0 0 对照组 1 5 4 1 0 0 0 ·45·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beiji ng University of TCM 2001 年7 月第24 卷第4 期 July 2001,Vol .24,No .4 !吕慧青,女,36 岁,主治医师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年颁 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修正。治愈:肌张力升 高完全消除,可基本自理生活;好转:肌张力消除 ! 级,可借助外力行动;未愈:痉挛性偏瘫无改善 或肌张力仅消除 级。 总体疗效:结果见表 。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痉挛性偏瘫疗效对比 组别 治愈 好转 例数 例数 总有效 率/ 上肢治疗组 65 0 0 0 5 0 对照组 6 0 下肢治疗组 6 7 6 对照组 6 5 0 上、下肢两组治疗前后各百分率之间经" 检 验,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0. 0 );好转率有显著性差异(!!0. 05)。 4 讨论 中风后偏瘫可分为弛缓性偏瘫和痉挛性偏瘫两 大类,俗称“软瘫”和“硬瘫”,其移行规律符合中医学 对该类疾病发展的认识。中医学认为,风邪侵入人 体,其传变途径是从外入内,由阳入阴,初起风邪搏 于皮表、阳经,导致关节弛缓不收,如《诸病源候论》 所言:“风邪在经络搏于阳经,气行则迟,机关缓纵, 故令全身手足不随也”,日久入里,“风邪在于筋”,则 为邪气由阳入阴,《灵枢·寿夭刚柔》篇中指出:“在内 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 阳”,风邪入筋则耗伤津液,筋脉失养,而致肢体拘 挛。因此,中风后由弛缓性偏瘫向痉挛性偏瘫移行, 正是病位由四肢三阳经向三阴经转移的表现。 对痉挛性偏瘫的治疗,参照《灵枢·寿夭刚柔》 “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经”的记载,阳之阴,即指筋 脉,故治疗痉挛性偏瘫取阴经穴位治疗。穴位的选 取主要依据三阴经穴位主治及临床经验。中风后肢 体由萎软转化为强痉后,不应再固守“治痿独取阳 明”之法。总之,脑血管病后高致残率严重影响该病 患者生活质量,并成为康复医学的重要课题。而针 灸对该病治疗的显著疗效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参 考 文 献 安得仲 神经系统疾病鉴别诊断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 000 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 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 () 北京:华夏出版社, 0! 邱茂良 针灸治疗学 第 版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7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南京:南京 大学出版社, (收稿日期: 00 -0 - 5 """"""""""""""""""""""""""""""""""""""""""""""" ) (上接 7 页) 0pti mization of t he Technology of Extracti ng t he IsoflaVone Constit uents from Pueraria Root Li yan ( 李 琰) , fan Lu ( 范 璐) , Sun Xiuhua ( 孙秀华) ( Schoo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 beiji 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 ng 100029) AbSTRACT: I n order to opti mize t he technology of extracti ng t he isoflavone constit uents f rom pueraria root , t he experi ment used t he ort hogonal experi mental desi gn ( factors and levels) wit h t he content of puer- ari n as an experi mental criterion i n screen t he f actors aff ecti ng t he technology of extracti ng t he isoflavone con- stit uents f rompueraria root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 he factors desi gned i n t he ort hogonal experi ment si g- nif antly aff ected t he extracti ng technology . I n consi deration of t he i ndustrial practice , t he best condition of ex- tracti ng t he isoflavone constit uents f rom pueraria root was deci ded z refl ux extraction wit h 0 alcohol f or ti mes , i .e . extracti ng wit h -f old alcohol f or hours f or t he first ti me , wit h 6-f old alcohol f or hours f or t he second ti me , and wit h -f old alcohol f or hour f or t he t hird ti me . KEy W0 RDS: Orthogonal experi ment ; pueraria Root ; puerari n ·55·第 期 吕慧青等 针刺三阴经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60 例分析 针刺三阴经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60例分析 作者: 吕慧青, 遇永琴, 李秀珍 作者单位: 吕慧青,李秀珍(山东青岛海慈医院), 遇永琴(山东龙口市芦头医院) 刊名: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 2001,24(4) 被引用次数: 36次 参考文献(4条)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1994 2.邱茂良 针灸治疗学 199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 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 1999 4.安得仲 神经系统疾病鉴别诊断学 2000 引证文献(38条) 1.张瑞杰.孙西庆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中医治疗进展[期刊论文]-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12) 2.张瑛.朱晨曦.谢腾.王淼 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期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华全科医学 2011(2) 3.卢晓清.艾炳蔚.高润 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近10年研究概况[期刊论文]-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2) 4.宋怡琳.刘堂义.杨华元 运动结合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弛缓性瘫痪的比较研究[期刊论文]-上海针灸杂志 2010(7) 5.金锦兰 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甘肃中医 2010(4) 6.陈艳琴.陈建军.艾炳蔚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踝关节功能障碍治疗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10) 7.陈晓军.方针 针灸治疗中风若干问题商榷[期刊论文]-中医杂志 2009(2) 8.公维军.张通.崔利华.胡雪艳.杨宇琦.孙新亭 电针足三里应用于脑卒中后痉挛状态的可行性研究[期刊论文]-中国 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8(12) 9.齐瑞.徐创龙 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针刺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陕西中医 2008(10) 10.公维军.张通.孙新亭 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现状[期刊论文]-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8(3) 11.李佳.何竟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概况[期刊论文]-针灸临床杂志 2008(3) 12.侯丽.郭海英 中医综合康复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8(3) 13.贾小红.张文立.封丽华.樊建平 针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研究概况[期刊论文]-河北中医 2008(3) 14.张文立.封丽华.贾小红.樊建平 针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研究概况[期刊论文]-江西中医药 2008(3) 15.薛茜.李淑萍.霍国敏 平衡肌张力针法对硬瘫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期刊论文]-江苏中医药 2008(2) 16.侯丽 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河南中医 2008(1) 17.曾友华.朱国祥 脑卒中后偏瘫肢体康复的分期针刺治疗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上海针灸杂志 2007(11) 18.林秀瑶.陈立典 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现状[期刊论文]-针灸临床杂志 2007(4) 19.张志强.谭吉林 针灸治疗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状态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继续医学教育 2007(15) 20.吴慧丽.郑健刚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针灸治疗进展[期刊论文]-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7(3) 21.张志强.谭吉林 针灸治疗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状态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针灸 2006(11) 22.夏淑文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进展[期刊论文]-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6(9) 23.尚艳杰.马程程.蔡玉颖 中西医治疗中风偏瘫肌肉痉挛状态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3) 24.樊玲.赵菁菁.曾令川 干预痉挛性瘫痪选经取穴的合理性分析[期刊论文]-四川中医 2006(4) 25.冯媛.胡幼平 针灸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研究概况[期刊论文]-针灸临床杂志 2006(2) 26.余波 不同针刺选穴应用于中风后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27.刘铭.王海萍.余曙光 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针灸临床杂志 2005(7) 28.谭吉林.李国辉.白伟杰.陈惠 痉挛性瘫痪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现状[期刊论文]-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5(5) 29.金荣疆.罗荣.杨玉龙 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对策[期刊论文]-四川中医 2005(9) 30.沈峰.孙国杰 针刺为主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状态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5(1) 31.金荣疆 电针阳陵泉抗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GABA受体机制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 32.金熙哲 枳实芍药散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的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 33.彭慧渊 调和阴阳针刺法在痉挛控制中的应用探讨[期刊论文]-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4(9) 34.王国祥.李长宏 针刺对痉挛性偏瘫患者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影响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辽宁中医杂志 2004(3) 35.杨娟娟 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针灸治疗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江苏中医药 2004(2) 36.雷龙鸣.王泽涛 近20年体针治疗中风偏瘫立法与选穴述评[期刊论文]-针灸临床杂志 2003(3) 37.赵晓峰.李平 针刺缓解中风后肢体痉挛状态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河北中医 2003(1) 38.张瑛.朱晨曦.谢腾.王淼 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期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华全科医学 2011(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bjzyydxxb200104020.aspx
/
本文档为【针刺三阴经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60例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