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翻来覆去:雷峰塔对照记

翻来覆去:雷峰塔对照记

2013-04-02 3页 pdf 185KB 31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4227

暂无简介

举报
翻来覆去:雷峰塔对照记 收到张爱玲的英文小说 The Fall of the Pagoda(直译是《宝塔之倾》,她自己取的中文名是《雷 峰塔》),出于好奇立刻开始读,可是看不到两三章就索然无味地放下了,过些天又再勉强自 己拾起来,如是者数回——做梦都没有料到阅读张爱玲竟会这么兴趣缺缺。原因无他:对于 我,张门绝学的文字魅力仅限于中文;至于这本英文小说的故事,一是实在并不引人入胜, 二是早已知之甚详毋需探究了。 The Fall of the Pagoda的大体和细节本就来自《私语》和《对照记》(若还要追本溯源, 最早的版本当是她十...
翻来覆去:雷峰塔对照记
收到张爱玲的英文小说 The Fall of the Pagoda(直译是《宝塔之倾》,她自己取的中文名是《雷 峰塔》),出于好奇立刻开始读,可是看不到两三章就索然无味地放下了,过些天又再勉强自 己拾起来,如是者数回——做梦都没有料到阅读张爱玲竟会这么兴趣缺缺。原因无他:对于 我,张门绝学的文字魅力仅限于中文;至于这本英文小说的故事,一是实在并不引人入胜, 二是早已知之甚详毋需探究了。 The Fall of the Pagoda的大体和细节本就来自《私语》和《对照记》(若还要追本溯源, 最早的版本当是她十八岁那年发在上海英文《大美晚报》上的“What a Life! What a Girl's Life!”),铺展开来再用英文写成的。然而英文版本没有了张氏注册商标的那些“兀自燃烧的 句子”(刘绍铭语),而英文张爱玲和中文张爱玲读起来竟然完全不是一回事——就像是同一 个灵魂却换了个身体,那个灵魂用陌生的面孔对我说英文,我一边听一边忙着把那些语句翻 译转换成我熟悉的中文张爱玲,忙了一阵之后忽然觉得好笑:这真是一个别开生面的阅读经 验! 我好似当成一桩任务般的,一边读一边不断在脑海里搜出“原典/原文”作对照;或者 像玩游戏似的,把她忠实地译成英文的中文俗话还原:比如“A scholar knows what happens in the world without going out of his door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Passing under someone's eave, How dare you not bow your head?(在人檐下过,怎能不低头?)”、“Illness comes like a mountain falling down, And goes like a thread pulled out of silk(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其他像“敬鬼神而远之”、“虎头蛇尾”、“钻牛角尖”等等成语处处可见多到不胜枚举;甚至 上海话发音的“ma bo(买报) ”、“mon li ga ga(往里轧轧[挤挤])”都穿插其间屡见不鲜。 显然英文本 The Fall of the Pagoda的市场指向是美国出版界,怎么看都感觉是写给洋人 看的——这对于张爱玲也很寻常,早年在上海时期她就用双语写作了;然而“宝塔”的故事 还是在不断重复书写她的早年记忆——从与自传性的《私语》无微不至的雷同看来,可见是 照实写童年/少年往事。奇怪的是同样的材料,英文的张爱玲却显得口齿生硬、面目全非了。 原因当然是转换了语言文字的问:书中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个时代、那种氛围,唯有用 中文——用张爱玲的中文,才能描绘得最贴切地道。打个极端些的比方:若要我今天去读英 文《红楼梦》,就算翻译得再高明,我会享受吗? 我读以中文为母语、而用英文书写的作者的作品——尤其书写的题材是中国,往往就像 在国外吃中国厨师特为洋人整治的中华料理一样,必须把自己的味蕾肠胃暂时转换,尽量维 持一份跨越文化的虚心客观,才能品尝得下去。习惯了阅读中文张爱玲,熟悉了她的文字里 那些人世间深沉的沧桑荒谬、怀旧烟尘中的无常荒凉,那份耽美与悲哀已经不只是中国的, 而是普世的了。但转为洋人读者阅读英文张爱玲,这一转换眼光却令我打个寒噤——我,作 为一个非中国的读者,在这本书里看到什么?——中国人裹小脚、抽鸦片、蓄奴、讨妾、嫖 妓、虐待子女,甚至活埋老人(虽然是没有证实的侧写)……岂不正是我们——尤其身在西 方的华人——最最忌讳反对的西方看中国的所谓“异国情调”、偏见猎奇导致的对神秘东方 的“刻板印象”吗? 当然,我们知道写这些的不是不怀好意的煽情作家,而是张爱玲;我们也知道她是在写 她自己的活生生血淋淋的故事,不是为着讨好西方猎奇的编造。然而当年这本书在美国却并 没有市场,找出版社处处碰壁;固然可以说因为那个年代美国一般读者对中国不感兴趣(不 像现在,从义和团中国到红色中国的故事都有市场),但我觉得问题不是出在美国出版社的 眼光品位,而是张爱玲太执著于照实书写自己那段早年人生。她把那些纠缠了她一辈子的记 忆反复书写,无论是为着疗伤还是驱魔,结果是她对事实的忠实陈述远远超过虚构(比方连 她父亲写给母亲的家信里的七言诗都忠实地翻成英文写在书里),使得这本书远比小说更近 于自传。 然而一个中国小女孩的自传——从有记忆开始到十八岁,小小的世界里的短短人生,对 西方读者、或者任何期待聆听异国故事的读者,未免会感到故事性的不足;而且又太过“中 国”了——太忠实琐碎的异国,那么多老爷太太姨太太伯叔姑舅堂表兄弟姊妹,足以令洋人 眼花缭乱;而从小女孩有限的眼光看见的世界也到底有限(虽然书中有些超越主角个人观点 的“犯规”之处),以致她最亲近的老佣人何干倒几乎成了主角。结果是:即使对于再好奇 的外国读者,这个用英文道出的中国故事也并不具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这大概就是 The Fall of the Pagoda当年在美国找不到买家的缘故。 英文的张爱玲到底不是简·奥斯丁,她的童年往事实在无法撑起一本将近三百页的小说 让人手不释卷。书中唯一背离实情的“虚构”部分是弟弟之死——这个安排可能为了加强戏 剧性和悲剧性,也可能在张爱玲的下意识里,那个作为《茉莉香片》中聂传庆原型的弟弟早 已被父亲和后母扼杀死了。可惜这个全书最大的悲剧她没有正面面对(是不能还是不敢?), 而只是从旁侧轻描淡写简短带过,完全没有剧力没有张力。写母亲对儿子之死的反应更是简 洁到不近常理。倒是最后车站送别何干的一幕看出一点张爱玲的味道,然而还是可惜了—— 如果用中文,用她自己最擅长的叙事方式,绝对会更精彩而且深沉的多。 所以,忠于自我历史的张爱玲,下笔时其实没有以市场考虑为第一优先。何况这还只是 半本,是还没有分成上下两部的“奇长的易经”(张自己说的)的一半。可以想象五六百页 的小说更是会令出版社却步了——“奇长”而又不是让人掀开第一页就放不下的 page turner, 也难怪当年遇不上美国伯乐。 The Fall of the Pagoda可以说是《私语》和《对照记》的详细完整版本的英译版,然后 在《小团圆》里她又取了这个版本的片断翻回中文来(至于《小团圆》另外部分的来源则当 是 9月即将面世的下半本:《易经》)。不过不管怎么“翻来覆去”,《小团圆》好歹也是她自 己用中文写的,无论是英翻中还是中翻英,总算都是自己写自己译,还是自己的创作。张爱 玲喜欢不断重复书写,用中文写译成英文、用英文写译回中文,这也不是唯一的例子了。王 德威在《雷峰塔》的序文里就替她的“金锁记/怨女”的中英诸本算了一笔账,总共有六个 版本——当然,都是她自己执笔的。但特别的是每个版本都并非逐字逐句地翻译——她太知 道两种文字和文字后面截然不同的文化,也知道直译硬译的不可行。 然而现在原作者本人不在了,没法亲自动手再写个中文版本,于是“皇冠”预告说要找 人再把这本书翻成中文,9月与《易经》英文本同时推出。我很好奇:中译版除了《私语》、 《对照记》和《小团圆》里一些现成的段落可以照录之外,其他部分的行文用字和语气,能 够还原几分张爱玲的原汁原味呢?当然这就要看译者是不是把祖师奶奶的腔调融会贯通,下 笔能有几分神似,可以跟“原文原典”部分连贯一气,不会出现上一句和下一句像出自两人 之手的怪现象。我想到若是能请到锺晓阳来翻,倒是说不定可以乱真的——不过就算能够乱 真又如何?是不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张爱玲的 Rouge From the North(《北地胭脂》,即 《怨女》)再翻回成中文出版呢?翻来覆去,我不无好笑地想到“lost in translation”这个说 法。 《小团圆》的轰动效应发生在华文世界,其实正是因为自传性的关系。中文版是她自己 写的,还是读者熟悉的张爱玲,她的语言她的风格,加上她诚实得吓人的自我剖白,张迷和 非张迷都想看要看。可是若是把几乎是相同的英文版再翻回来一次,不可能通篇还是她自己 的行文语言,有些味道恐怕会在翻译中失落——正是 lost in translation的意思;而读者恐怕 也要 lost in translation——迷失在翻译里了。 最后想到:为什么叫这个书名——为什么是雷峰塔?若是套用弗洛伊德的说法,父权象 征的倒塌什么的当然很现成方便;但我不免想到胡兰成在《今生今世》里写过雷峰塔: 我在杭州读书时,一个星期六下午在白堤上,忽听一声响亮,静慈寺那边黄埃冲天,我 亲眼看见雷峰塔坍倒。(“韶华胜极·白蛇娘娘”) 胡兰成讲述白蛇娘娘的故事,夹叙夹议非常精彩生动;张爱玲在这本以雷峰塔为名的书 里当然也提到这个故事,却远远不及胡兰成说的动听。也有可能是用英文说中国民间故事的 格格不入,一向擅长说故事的高明手法竟全不见了。这一个回合,张爱玲是败给胡兰成了— —当然,这个比试并不公平:毕竟败下这一阵的只是英文张爱玲。■ 2010年 6月 12日于美国加州史丹福
/
本文档为【翻来覆去:雷峰塔对照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