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内调外治”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机理探讨(第二版)

“内调外治”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机理探讨(第二版)

2013-04-07 5页 doc 32KB 176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0774

暂无简介

举报
“内调外治”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机理探讨(第二版)“内调外治”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机理探讨 陈丽 刘元华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中医药大学,610075) 摘要:通过分析中医对项背肌筋膜炎的理论认识,讨论采用内调(本)外治(标)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项背肌筋膜炎;内调外治,推拿;除湿; 项背肌筋膜炎又称项背纤维组织炎或肌肉风湿症,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本病是一种因某种原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等)导致腰背部筋膜及肌组织出现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等无菌性炎症病理改变,引起项背部酸痛、僵硬、运动障碍等症状。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多云少日,春夏之季时常持续低温阴...
“内调外治”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机理探讨(第二版)
“内调外治”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机理探讨 陈丽 刘元华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中医药大学,610075) 摘要:通过中医对项背肌筋膜炎的理论认识,讨论采用内调(本)外治(标)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项背肌筋膜炎;内调外治,推拿;除湿; 项背肌筋膜炎又称项背纤维组织炎或肌肉风湿症,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本病是一种因某种原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等)导致腰背部筋膜及肌组织出现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等无菌性炎症病理改变,引起项背部酸痛、僵硬、运动障碍等症状。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多云少日,春夏之季时常持续低温阴雨天气[1],空气潮湿,因此成都寒湿之气甚重,笔者在临床上发现该病比较多见。 1.中医对人体水湿代谢的认识 中医理论对于这一过程的认识和诠释都是依据《素问·经脉别论》所言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湿是机体水、液、津代谢障碍所形成的产物。当然人的水液代谢是由多个脏器同时调节完成的。《景岳全》中说:“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因此在人体水液代谢的过程中,肺、脾、肾起着决定作用。 肺主宣降,《医方集解》说“肺为水之上源”。脾将津液上输于肺,肺通调水道,通过宣发肃降将津液输布全身。若外邪犯肺,失于宣降,通调失职,则水道不治,津液代谢出现障碍。 脾主运化,脾与胃表里贯通,故脾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游溢”至脾,脾气散精,津液因脾主肌肉四肢“以灌四傍”,或者上归于肺。若脾失健运,散精无力,导致津液有源而无去路,停聚则成水湿。《医宗必读》说:“脾土虚弱,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膈,游而成痰”。故前人云:“脾为生痰之源”。 肾主水,《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云“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者水脏,主津液”,“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津液在最终完成运化后,大部分由膀胱气化作用以小便的形式排泄于体外,以保证水道的通畅。肾与膀胱气化失调,则会变生津液代谢无去路,从而产生水湿停聚体内。 另外津液的代谢与小肠、大肠、肝也密切相关。“小肠主液”、“大肠主津”,小肠泌清别浊,其清者就包括津液,“水液由此而渗于前,糟粕由此而归于后”,部分津液经过小肠的继续吸收进入津液代谢;大肠主津,糟粕之中依然含有大量水液,被大肠吸收后才能变化为粪便,传导而出。根据此原理临床上有“所以利小便以实大便”治法,同时也可以根据此理论进行“利小便以祛湿气”。肝主气机,气能化水行津,气机调畅则水道畅通,津液代谢则升降出入自如;若疏泄不利,气机郁结,津行不畅,则水液停滞,聚饮生痰(湿)。 2. 中医对项背肌筋膜炎的认识 中医将该病归类为“痹症”范畴。痹者,湿病也(《说文》),痹阻不通之意。背属阳,督脉贯行此处,主一身之阳气,加之太阳经又循行背部;此时若患者素体阳气不足卫外不固,则寒湿邪趁虚而入,羁留于背部,使此处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瘀滞不通,气血淤滞不畅,不通则痛,日久则肌筋挛缩,此谓《伤寒论》曰:“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此外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因此患者阳气更显不足而更容易感受寒湿之邪,最终造成恶性循环。 湿本性属寒,寒湿困脾,导致脾失健运,不能行其津液,水谷精微不能输布,是以聚而成湿。湿性粘滞、趋下,病程缠绵,湿滞膀胱,气化不利,小便涩滞不畅,加之此类患者病程较长,湿邪蕴久又易化热,因此患者除了项背部疼痛之外,多伴随有典型的脾虚表现以及下焦湿热之症(小便赤)。 综上所述,项背肌筋膜炎患者以肺脾亏虚为本,湿邪客于项背为标。 3.“内调外治”祛湿方法 3.1 中药内调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喜燥恶湿,脾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身体湿气的祛除,因此笔者在临床上内调法主要采用补脾益气中药健运患者脾之功能,使外侵、内生之湿邪得以代谢排出体外。 因此临床上可以以香砂六君丸合导赤散进行加减。香砂六君丸可补肺健脾益气(肺脾),导赤散利水养阴(小肠)。 同时重用桔梗(肺)、柴胡或佛手(肝)、山药(肺脾肾)。桔梗入肺经,有宣肺之效,同时能载药上浮,通调水道,通过肺之宣发肃降将津液输布全身;柴胡与佛手可以疏肝理气,条畅气机,通调水液通道;山药归脾肺肾三经,可以补脾益肺补肾,使脾得健运,肺得宣发,肾气化有力,三药同用加强方药祛湿之功效。 以上方药每日一剂,5日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中间间隔一日。 3.2 推拿外治 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通达表里,贯穿上下,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具有“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灵枢·本藏》)的作用。当血气不和,外邪入侵,经络闭塞,不通则痛,就会产生疼痛麻木等一系列症状。正所谓“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而推拿可松解痉挛的肌肉及筋膜,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改善背肌的营养,达到活血祛瘀、解痉止痛的目的。 笔者从多年临床应用中认为以下手法中有比较好的祛湿效果。 (1)拨揉解痉:项背肌筋膜炎患者多半项背部筋肉长期肌紧张。临床可以用掌揉、滚按、弹拨等手法.松解颈、肩、背部的软组织,以消除局部肌紧张及痉挛.反复数次.可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改善微循环。 (2)捏脊法:笔者使用的捏脊法并不仅仅应用于脊柱,临床上采用捏脊之手法,在患者整个背部进行该手法操作,以背部潮红或患者自觉明显温热感为度。 (3) 沿膀胱经擦法:擦法有较强的温经散寒功效。该手法与捏脊法交替使用,不能同时使用以免造成皮肤破损。 以上手法为主,辅以本病常规治疗手法,每隔1日1次,5次为1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过程中可隔日加拔火罐。临床应用心得:在常规拨揉解痉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使用捏脊法,临床效果颇佳。 4.典型病例 4.1 某某,女,35岁。主诉背部疼痛三月余。2008年5月四川地震后,随单位前往都江堰从事援助,风餐露宿(地震后工作人员都只能睡在车上,此时四川天气5月13-15日大雨)。后7月返回成都后逐渐出现背部疼痛,初期呈阵发性,后逐渐呈持续性加重,以菱形肌处疼痛最为明显(疼痛区域呈带状),因天气变化会出现症状加重。(本人在练习瑜伽,每次练习瑜伽后,疼痛会有所减轻)。舌尖红苔白脉濡,舌体现明显齿痕,小便短黄,大便干。 4.2 某某,男,28岁,IT工作者。主诉背心部疼痛二月,加重三周。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肩背部疼痛,初期阵发性,后呈持续性加重,以胸背段为甚(胸段竖脊肌),近三周前开始出现每日早晨5点左右背部疼痛发作厉害,严重影响到睡眠,形成了规律性的早晨痛醒现象。症状会因天气变寒而加重,活动后略有减轻。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小便略黄,大便正常。 上述两例均采用“内调外治法”进行治疗,均在1疗程结束后颈背部疼痛消失,后再采用中药调理2个疗程后,巩固疗效,以免复发。 5.讨论 患者多有受凉、受湿或劳累病史。项背部多有肌筋膜的炎性病变,遍布其间的感觉神经因受到致痛物质的刺激,以及炎性水肿组织的压迫而导致疼痛[2].肌筋膜炎其病因病理与寒湿之邪关系密切[3]。 手法治疗时局部产生的挤压、按揉、牵拉等能舒经通络、驱湿散寒,从而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致痛物质所产生的疼痛反应从而缓解肌痉挛、水肿,并可改善肌营养而使病情好转。《素问·举痛论》指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此外如擦法等手法可以直接对机体体表作功,摩擦生热,从而加速了气血流动,达到祛瘀散寒作用。正如《素问·举痛论》中说:“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 但是推拿主要在体表操作,手法祛湿仅限于腠理表面,而腠理深层以及机体内部的湿邪却祛除无力,而且患者脾已失健运,在外感湿气的同时,内生之湿也源源不断,此时单用推拿效果不佳,所以采用中药内调治本,推拿外治祛标二法合用,可以有效地在祛除客于项背之湿邪外,还能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当肺脾肾功能正常时,即使六淫之湿邪侵入机体也能经津液的代谢途径给排出体外。 参考文献 1.成都市气象公共服务网-成都市2010年度气候公报 2.邵宣.《实用颈腰背痛学》第一版.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317页 3.贺龄.《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724页 �作者简介: 1陈丽(1992.4- ),女(汉族),重庆大足人,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针灸推拿学2011级。 2 通讯作者 刘元华(1978.11- ),男(汉族),湖北大冶人,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推拿教研室讲师,硕士学位,主要从事针灸推拿作用机制研究工作。
/
本文档为【“内调外治”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机理探讨(第二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