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同盟会两次_倒孙_风潮

同盟会两次_倒孙_风潮

2013-04-11 5页 pdf 432KB 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209272

暂无简介

举报
同盟会两次_倒孙_风潮 ●故实钩沉● WENSHI JINGHUA 文 史 精 华 总第 255 期2011·8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后, 以孙中山为首 的革命党人, 有了统一的组织、 纲领和行动计 划,但它的内部却很不一致。它的领导成员分别 来自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不同的地方革命 组织。他们曾因革命理论、策略路线、思想看法, 乃至个人做事风格的不同, 在中国同盟会内产 生了矛盾和纷争, 并最终演变成了两次声势浩 大的“倒孙(中山)”风潮。 序 曲 1907年初, 孙中山与黄兴曾因国旗图样问 题发生激烈争执。黄兴主张用“井字旗”,孙...
同盟会两次_倒孙_风潮
●故实钩沉● WENSHI JINGHUA 文 史 精 华 总第 255 期2011·8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后, 以孙中山为首 的革命党人, 有了统一的组织、 纲领和行动计 划,但它的内部却很不一致。它的领导成员分别 来自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不同的地方革命 组织。他们曾因革命理论、策略路线、思想看法, 乃至个人做事风格的不同, 在中国同盟会内产 生了矛盾和纷争, 并最终演变成了两次声势浩 大的“倒孙(中山)”风潮。 序 曲 1907年初, 孙中山与黄兴曾因国旗图样问 发生激烈争执。黄兴主张用“井字旗”,孙中山 主张继续沿用兴中会的“青天白日旗”,黄兴则 认为青天白日旗与日本国旗相近,“有日本并华 之象”,必须迅速毁弃。争论中,黄兴坚决废弃青 天白日旗的主张使孙中山很激动, 他厉声说: “仆在南洋,托命于是旗者数万人,欲毁之,先摈 仆可也。 ”孙中山不容异议,黄兴“怒而退会”,并 “发誓脱同盟会籍”。 但是,冷静下来之后,黄兴 接受了孙中山的, 他致书胡汉民说:“余今 为党与大局,已勉强从先生意耳! ” 虽然这场国旗风波没有使孙黄关系破裂, 但是,却在孙中山和宋教仁之间投下了阴影。宋 教仁本来就认为孙中山“待人作事,近于专制跋 扈”,当他得知此事后,就更增加了不满,从而萌 发了“早自为计”的念头。 3月1日,他向孙中山辞 去同盟会庶务干事一职。同月23日,偕白逾桓等 离开东京赴奉天运动绿林武装。后来,他也加入 了“倒孙”风潮的行列。 第一次“倒孙”风潮 1906年底, 清朝政府镇压了萍 (乡)、浏 (阳)、醴(陵)起义之后,感到对革命力量不可忽 视,追寻“祸本”,认为出自流亡在日本的孙中 山,因此,通过驻日公使杨枢等出面交涉,要求 日本政府逮捕并引渡孙中山。对此要求,日本西 园寺内阁采取两面政策, 即一方面向清朝政府 表示,同意驱逐孙中山出境;一面又从本国利益 出发,力争不得罪中国革命党人。 于是,日本政 府通过黑龙会首脑内田良平和日本志士宫崎寅 藏等人孙中山,要求孙迅速离开日本,否则 不能保证其安全。 同时日本政府又答应资助孙 中山5000元, 另有一同情中国革命的日本股票 商人铃木久五郎也资助1万元,作为孙中山离日 的经费。孙中山因为经费拮据,急需资金发动南 方武装起义,再说日本政府并末附加政治条件, 因此,接受了两笔赠款。 1907年3月5日,孙中山 偕胡汉民及日本人萱野长知等人离开日本南 下。 事后数日,西园寺内阁通知清朝政府,已经 驱逐孙中山出境。清朝政府立即大肆宣扬,炫为 外交上的胜利。 孙中山离日前, 只拿出2000元作为章炳麟 等人主办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经费,对于全 部资助情况,他没有向同盟会作出说明。这成了 第一次“倒孙”风潮的导火线。 孙中山接受日本商人1万元的资助, 章炳 同盟会两次“倒孙”风潮 ● 程 慧 茛井字旗(左)与青天白日旗(右) 46 ●故实钩沉● WENSHI JINGHUA 文 史 精 华 总第 255 期2011·8 麟、张继等革命党人是知道的。 作为《民报》主 编,章炳麟认为,只留2000元不够,1万元应该全 部留下。孙中山离日后,参加同盟会的日本人平 山周、 北一辉次郎及和田三郎等几个无政府主 义者得知孙中山接受日本政府资助5000元一 事,便与中介人宫崎寅藏吵闹,并告知章炳麟、 张继等人,谓孙中山未将此事告知本部,可能与 日本政府的关系中另有隐情。 东京的革命党人 得知真相后,情绪十分激烈,便开始大闹。 他们 认为孙中山是 “受贿”、“被收买了”,“有损于同 盟会的威信”等。 张继说:“革命之前,必先革革 命党之命。”刘师培说:“孙文受贿! ”章炳麟则大 怒,立即把《民报》社悬挂的孙中山照片撕下,在 照片背后写了“卖《民报》之孙文应即撤去”等 字。 他以为孙中山在香港, 便把照片和批语寄 去,以羞辱孙中山。 他们掀起了反孙大合唱。 恰 在此时,黄冈起义、七女湖起义失败的消息陆续 传到东京,同盟会内部的矛盾犹如干柴烈火、一 触即燃,终于掀起了第一次“倒孙”风潮。 反对孙中山的同盟会员越来越多。张继、章 炳麟、 刘师培等人催促同盟会总部庶务刘揆一 召集大会,要求改组同盟会本部,罢免孙中山的 总理职务,改选黄兴继任。在《民报》社发生的争 论中,张继甚至与刘揆一扭打起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6月17日,为筹备在广 东的钦廉起义,孙中山派萱野长知赴日购枪械。 在宫崎寅藏协助下,购得村田式快枪2000支、子 弹120万发。 对于为革命军购买枪械,章炳麟等 人主张“宁可少购,购必精良”,“而孙黄二人但 求其多而价廉,认为械多可张大声势”。 而这种 村田式快枪属明治十八式,在日本已经落后了, 而在当时的中国还不失为先进武器。 平山周等人获悉后,转告了章炳麟。章炳麟 知道后, 大吵大嚷:“孙某所购的村田式军火在 日本老早不用了, 用到中国去不是使同志白白 丢了性命吗?可见得孙某实在不是道理,我们要 破坏他! ”他出于意气,用民报社名义明码电告 香港《中国日报》:“械劣难用,请停止另购。 ”购 械由此搁浅。 冯自由连忙将这件事转告孙中山。 购买枪 弹事属军事秘密,章炳麟竟以明码泄露。孙中山 非常气恼,便令胡汉民写信给东京同盟会本部, 谴责章炳麟。 接着,又派林文返回东京,禁止章 炳麟、宋教仁再干预军事。 由于东京同盟会本部的混乱状态日益严 重,刘揆一写信告知黄兴,又写信给冯自由、胡 汉民,引用“万方有罪,罪在一人”的譬语,要求 冯、胡劝孙中山向东京同盟会本部引咎谢罪。刘 揆一要孙中山“引咎”,意在以孙中山的高姿态 来平息越来越盛的“倒孙”风潮。对此,孙中山复 函谓:“党内纠纷,惟事实足以解决,无引咎之理 由可言。 ”但他表示可以辞去总理一职,前提是 同盟会本部及章炳麟先承认错误。 在此紧要关头,被章炳麟、刘师培拥戴的黄 兴从革命大局出发表现出了高姿态。 他回刘揆 一说:“革命为党员生死问题, 而非个人名位问 题。 孙总理德高望重,诸君如求革命得以成功, 乞勿误会而倾心拥护,且免陷兴于不义。 ”由于 黄兴拒任同盟会总理,东京的“倒孙”风潮暂时 平息下来,但双方的对立情绪仍然存在。 这年7 月6日, 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失 败,清吏在审讯时问及行刺是否为孙文指使,徐 锡麟答道:“我与孙文宗旨不合, 他亦不配使我 行刺。 ”在此之前,徐锡麟因与孙中山“宗旨不 合”而一直拒绝加入同盟会,这也反映出光复会 领导人对孙中山的强烈不满。 风潮虽然暂时平息了,但却给同盟会留下了 难以愈合的创伤。 风潮之后,孙中山对东京同盟 会本部持冷淡态度。章炳麟则对中国革命感到迷 茫、失望,醉心于佛教,想到印度去当和尚。张继、 刘师培则提倡无政府主义,否定三民主义。 第二次“倒孙”风潮 自第一次“倒孙”风潮之后,伤心失望的孙 中山将热情和心血都投到南洋方面, 对东京同 盟会愈来愈冷淡,而《民报》在章炳麟的主持下, 47 ●故实钩沉● WENSHI JINGHUA 文 史 精 华 总第 255 期2011·8 渐渐倾向于谈 论国粹与佛学, 失去了对最热 点问题的关注, 销路锐减,经费 紧张。 1908年《民 报 》被封 ,章炳 麟力主迁往美 国或其他地方 继续出版, 而这样做就必须筹集相当一笔经费。 他急函孙中山,要求资助。而这时,孙中山正为安 置云南河口之役退入越南并被辗转遣送到新加 坡的数百名革命军将士而忙得焦头烂额,无暇顾 及《民报》复刊之事。章炳麟以为孙是故意置之不 理。 他气愤地责备孙中山说:“《民报》被封,猝谋 迁徙,移书告急,一切置若罔闻。 ”认为孙中山“忝 为盟长,未有半铢之助”,对孙中山大动肝火。 在武装起义地点选择问题上, 孙中山坚持 应当全力在两广、云南边境地区发动,因为这一 带既有现成的会党可以利用, 从国外接济军火 又最方便。 1907、1908年间,他在中国南部亲自 领导发动了黄冈、惠州、防城、镇南关等6次起 义,花掉了艰苦募集得来的全部经费。 这6次起 义全被镇压,并且未能给清政府造成明显威胁。 这样,章炳麟和原光复会陶成章、原华兴会宋教 仁对孙的策略产生了怀疑,要求同盟会将武装起 义的地点选在他们多年经营、有着良好革命基础 和影响更广的长江流域。 可是,在相当一段时间 内,孙中山对章炳麟等人的要求没有给予足够的 重视,也没有从人力、财力、物力上给内地工作以 必要的支持。 陶成章等人遂计划联合江、浙、皖、 赣、闽五省会党,成立革命协会,开展活动。 1908年9月,为了《民报》的继续生存筹款, 也为筹备中的五省革命协会募集经费, 陶成章 远赴新加坡。来到新加坡后,陶成章提出拨3000 元给《民报》作经费。 孙中山四处张罗,无法筹 措,乃出其手表等物,交给陶变款,以救燃眉之 急。 此举在陶成 章看来简直是戏 弄。陶又要求筹5 万元回浙江开展 革命活动, 孙中 山则表态 “近日 南洋经济恐慌 , 自顾不暇, 断难 办到”。 陶成章的筹 款要求被孙中山断然拒绝后,极为失望,于是决 定独自经营、自行筹款。他带着孙中山的介绍信 到缅甸仰光、槟榔屿等地,以江、浙、皖、赣、闽五 省革命军的名义筹饷。可是,这些地方的华侨认 捐都很少,常常仅仅是二三百元,陶成章便怀疑 是孙中山从中作梗。他开始公然与孙中山对立, 声称河口起义所用军费不过1000多元, 孙中山 将各地同志的捐款攫为己有,家中发了大财。 1909年9月,陶成章联合李燮和、柳聘农、沈 钧业、陈方度、胡国梁、易本羲等南洋革命党人, 以江浙湘鄂闽粤蜀7省同志的名义起草了《南洋 革命党人宣布孙文罪状传单》, 又称 《孙文罪 状》。 《孙文罪状》指责孙中山在汇丰银行储款20 万;其兄孙眉在九龙建造房屋,是由孙中山汇款 助建;罗列孙中山“谎骗营私”,有“残害同志”、 “蒙蔽同志”、“败坏全体名誉” 等 “罪状”3种12 项;提出善后办法9条,要求“开除孙文总理之 名,发表罪状,遍告海内外”。这一举动酿成了第 二次“倒孙”风潮,并将内部纷争一下子推到了 破裂的边缘。 陶成章与李燮和还决定 “整顿会 务,上书东京总部论孙文,请易黄兴为会长”。他 带着《孙文罪状》,跑回东京,找到了黄兴,要求 同盟会本部开会讨论,被黄兴拒绝。 正在这时, 又发生了汪精卫受孙中山之命 从南洋来到东京, 完全撇开原主编章炳麟而秘 密筹备《民报》复刊的事件。 汪精卫自行编辑出 版了《民报》第25号。 这在原来的分歧与冲突上, 又火上浇油。章炳麟怒不可遏,在陶成章的鼓动 ▲章炳麟(左)、刘师培(中)、陶成章(右) 48 ●故实钩沉● WENSHI JINGHUA 文 史 精 华 总第 255 期2011·8 下,撰写了《伪〈民报〉检举状》,印成传单、散发 各处。 文中说“昔之《民报》为革命党所集成,今 之《民报》为孙文、汪精卫所私有。 岂欲申明大 义,振起顽聋? 实以掩从前之诈伪,便数子之私 图”。 并指责孙中山贪污公款,“怀挟巨资,而用 之公务者十不及一”。 保皇党的喉舌《南洋总汇 新报》于1909年11月6日对此文进行转载,并改 题为《章炳麟宣布孙汶罪状书》,乘机对孙中山 和革命党大肆进行辱骂和攻击。 黄兴迅即以中国同盟会庶务部的名义,发 布《致美洲各埠中文日报同志书》,说明章炳麟、 陶成章发往美洲、南洋各地的“公函”决不代表 同盟会总部之意,强调“近日奸细充斥,极力欲 摇撼本党,造谣离间之事陆续不绝,同人可置之 不理”。 孙中山也于1909年10月29日在《致吴稚 晖述历来革命经费收支实情以辨诬函》中,为经 费情况进行辩解。 孙中山所掌握的同盟会报纸, 也组织了系 列文章进行反驳。 香港《中国日报》就称章炳麟 为 “满洲鹰犬”、“中国革命党之罪人,《民报》之 罪人”。 争吵的双方,都竞相把污水泼得对手满 头满身。 正在法国的张继, 也吵吵嚷嚷地要求孙中 山“退隐深山 ”,或 “布告天下 ,辞退同盟会总 理”。 孙中山则一边致函吴稚晖,要求他在巴黎 《新世纪》上撰文“加以公道之评判”;一边写信 给张继,拒绝他的无理要求。 在此危机时刻,黄兴再一次坚定地站在孙中 山一边,他致书孙中山,表示“陶等虽悍,弟当以 身力拒之”,并要求美洲同志与孙中山先生“相与 同心协力,以谋团体之进步,致大业于成功。 ” 为了消除误会和影响, 南洋同盟会派人去 九龙调查了孙中山的经济情况,发现“先生九龙 的家里,只有母亲,自己的夫人和女儿,几间旧 房子,此外别无所有。 还有先生的哥哥,是自己 修了草房子,在那里耕种。假使先生为革命发了 财,把钱寄到家里去,为什么家里的房子、家里 的人,还是这样蹩脚呢? ”南洋同志切实调查以 后,公布了实情。 影 响 第二次“倒孙”风潮终告平息,但是裂痕却 无法弥合。 像刘师培这样的革命党人对孙中山 的反感进一步激化为鄙夷和仇恨。 他将自己脱 离革命阵营的缘由归结为“失望”二字。他说“东 渡以后,察其隐情,遂大悟往日革命之非”。所谓 “隐情”, 即是他认为革命党人在公生活与私生 活均有缺失。 最终,刘师培出卖革命党人,投入 两江总督端方幕府,走向了革命的对立面。 而同为革命党领袖的孙中山和章炳麟则由 生死与共的战友变成不共戴天的仇人。 此后两 三年, 章炳麟多次撰文攻击孙中山, 诋毁孙是 “背本忘初”的“小人”。孙中山反唇相讥,痛骂章 是“丧心病狂”的“陋儒”。双方相互攻讦,已毫无 理智可言。 两次 “倒孙” 风潮最终导致了同盟会的分 裂。 1910年2月,光复会宣告重建,以章炳麟、陶 成章为正副会长,设执行局于南洋,公开与同盟 会分庭抗礼。宋教仁、谭人凤于1911年成立同盟 会中部总会,公开抛弃了民生主义,实际上成为 又一个具有“独立”性的组织。 孙中山则着手将 同盟会改组为中华革命党。同盟会的分裂,对后 来的革命进程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责任编辑 齐玉东 ▲1908 年,孙中山(左二)与黄兴(左四)等在河内合影。 49 ☆本期导读☆本期导读☆本期导读☆本期导读☆本期导读☆ 2011·8 总第 255期文史精华 ● 中共领袖著作,既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的缩影,又为 革命斗争与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向导,对我国现当代历史进 程产生着深远影响。《中共主要领导人著作编辑出版始末》一文,通过梳理 历史文献及亲历者回忆,对中共主要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著作 编辑出版来龙去脉作了翔实揭示,颇值一读。 ● 电影艺术巨匠苏里,以其导演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红孩子》、 《刘三姐》等为人熟稔。但银幕后的苏里,知之者为数甚少。作为苏里的忘年 交,《远去的苏里》一文作者,深情回顾了他们感人至深的交往,一个爱憎分 明、有楞有角、颇具人格魅力的艺术家形象跃然纸上,令人无限感慨怀念。 ● 作为毛泽东五大秘书之一,田家英之死向来备受世人关注。近年,境 内外媒体亦出现新说法,认为其死于他杀,并拿出所谓权威部门的文 件为证。一时真伪莫辨,议论纷纷。这一事件的历史真相究竟为何?《田家 英之死真相揭秘》一文,通过有关当事人和知情者提供的重要细节披露,揭 开了田家英之死的惊人内幕,敬请惠阅。 ●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有了统一的组织。但其领导成 员分别来自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不同的地方组织,因革命理论、策略 路线乃至个人做事风格的不同,在同盟会内部产生了矛盾和纷争,并最终 演变成了两次声势浩大的要求孙中山辞职的风潮。事件详情,请阅《同盟会 两次“倒孙”风潮》一文。 ● 2011年5月11日,国宝《富春山居图》之《剩山图》启程赴台,与珍藏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同画《无用师卷》首次合璧展出。因在明代遭火焚被分 成两半的稀世珍宝,终于重现中国山水画长卷“第一神品”原貌。《〈富春山 居图〉离散录》一文,为您讲述“第一神品”从元迄今历尽人世660多年沧桑 的传奇故事。
/
本文档为【同盟会两次_倒孙_风潮】,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