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_按需分配_新论

2013-04-12 4页 pdf 183KB 39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4963

暂无简介

举报
_按需分配_新论 很长时间以来,按需分配原则被人们作为一种 未来社会阶段的分配理想而束之高阁。 其实,在当 前的生产力水平和物质基础之上,如果对这一原则 予以新的解释,可以使之在实践中焕发新的生机和 活力。 一、按需分配的四种涵义 就目前而言,可供讨论的按需分配的涵义大致 有如下四种: (一) 在物质资源极大丰富的基础上完全满足 一切人的需要。 不少学者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 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财产私 有制的弊端, 提出只有将全部生产资料归社会所 有,才能为全人类的解放开辟道路。 在社会主义条 件下,生...
_按需分配_新论
很长时间以来,按需分配原则被人们作为一种 未来社会阶段的分配理想而束之高阁。 其实,在当 前的生产力水平和物质基础之上,如果对这一原则 予以新的解释,可以使之在实践中焕发新的生机和 活力。 一、按需分配的四种涵义 就目前而言,可供讨论的按需分配的涵义大致 有如下四种: (一) 在物质资源极大丰富的基础上完全满足 一切人的需要。 不少学者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 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财产私 有制的弊端, 提出只有将全部生产资料归社会所 有,才能为全人类的解放开辟道路。 在社会主义条 件下,生产力还没有达到高度发达的状态,社会产 品还没有极大丰富,这就决定了劳动者之间只能实 行“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的分配原则。 而到了共 产主义高级阶段,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 原则。 这个体现人类社会最高理想的共产主义原则, 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1845 年第一次提出来的:“共 产主义的最重要的不同于一切反动的社会主义的 原则之一就是下面这个以研究人的本性为基础的 实际信念,即人们的头脑和智力的差别,根本不应 引起胃和肉体需要的差别;由此可见,‘按能力计报 酬’这个以我们目前的为基础的不正确的原理 应当———因为这个原理是仅就狭义的消费而 言———变为‘按需分配’这样一个原理,换句话说: 活动上,劳动上的差别不会引起在占有和消费方面 的任何不平等,任何特权。 ”[1](P637-638)1875 年,马克思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比较集中地对共产主义社会 高级阶段做了一个大致描绘,把“各尽所能,按需分 配”明确规定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 “在随着 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 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 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 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2](P23) 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按需分配是与各尽所能 相联系的,若非如此,则按需分配将难以实现。 所谓 “各尽所能”,就是社会成员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 动和工作。 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仅是有劳动能 力的人应履行的义务和一种谋生手段,而且成为社 会成员的一种习惯,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人们的 劳动已不再与个人物质利益相联系,不再作为分配 劳动成果的尺度。 许多人不能理解劳动何以能够成 为人的需要, 因为他们认定劳动总是一种牺牲、一 种付出,而他们并不能理解人为什么竟然会愿意作 出自我牺牲。 其实,劳动带给人们的并不只是负担、 疲劳,它还带给人们自尊感、成就感,能够提高人的 身体素质、增进人对自然的理解,甚至会与人们的 娱乐需求融为一体。 1843 年,在《大陆上社会改革运 动的进展》中,恩格斯就此进行了论述:“傅立叶第 一个确立了社会哲学的伟大原理,这就是:因为每 个人天生就爱好或者喜欢某种劳动,所以这些个人 “按需分配”新论 贾可卿 (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 100732) [摘 要]按需分配的涵义可概括为如下四种:一是在物质资源极大丰富的基础上,完全满足人的一切需要;二是在物质资 源稀缺的前提下,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三是在物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满足某种社会必需;四是在物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首先 满足最紧迫的需要。第一种界定建立在资源充足的基础上,后三种界定建立在资源稀缺的基础上。如果将按需分配理解为按照 社会必需分配,则按需分配与按劳分配相辅相成,二者是共时性而非历时性的分配原则。作为社会必需的按需分配同满足人们 一切需要的按需分配并不矛盾。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产品的日益丰富,社会必需的水准必定越来越高,因而按需分配 的实际必然会越来越接近于满足人的一切需要的按需分配。 [关键词]按需分配;社会必需;资源稀缺 [中图分类号] F01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 8487(2011)11- 0039- 04 2011.11 经济理论与实践 [收稿日期]2011-09-01 [作者简介]贾可卿(1975-),男,山东潍坊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 39 爱好的全部总和就必然会形成一种能满足整个社 会需要的力量。 从这个原理可以得出下面一个结 论:如果每个人的爱好都能得到满足,每个人都能 做愿意做的事情,那么,即使没有现代社会制度所 采取的那种强制手段,也同样可以满足一切人的需 要。 这种论断尽管听起来是非常武断,可是经过傅 立叶论证以后,就像哥伦布竖鸡蛋一样,成了无可 辩驳的、几乎是不言而喻的道理。 傅立叶证明,每个 人生下来就有一种偏好某种劳动的习性;绝对懒惰 是胡说,这种情形从来未曾有过,也不可能有;人类 精神本来就有活动的要求,并且有促使肉体活动的 要求;因此就没有必要像现今社会制度那样强迫人 们劳动,只要给人们的活动天性以正确的指导就行 了。 接着他确立了劳动和享受的同一性,指出现代 社会制度把这二者分裂开来,把劳动变成痛苦的事 情, 把欢乐变成大部分劳动者享受不到的东西,是 极端不合理的。 然后他又指出,在合理的制度下,当 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工作的时候,劳动就能 恢复它的本来面目,成为一种享受。 ”[3](P578-579) 在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当全体社会成员都尽其 所能地为社会自觉劳动,才有可能创造出极大丰富 的社会产品,才能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的原 则。 可见,各尽所能是按需分配的必要条件。 但是, 各尽所能未必就一定能创造出足够按需分配的物 质财富,因为人的能力不能满足需要是人类社会存 在的常态。 所以,要实行按需分配的原则,需要具备 的基本条件是生产力高度发展, 社会产品极大丰 富。 然而,对不少人来说,这个条件能否成立是有疑 问的。 即便在科学技术进步方面持乐观主义态度的 人,也似乎无法接受如下结论:只要通过不断创新 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生产力,就能解决财富和需求 之间的矛盾。 首先,尽管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的物 质财富的确在飞速增长,但是,地球上适合人类生 存的空间不是有限的吗? 人类可利用的资源难道不 是有可能会枯竭吗? 地球上的资源能够供得起几个 像美国一样高消耗的国家? 20世纪 70年代,西方的 罗马俱乐部提出了《增长的极限》问题,这也是今天 的人们需要认真思索的严肃问题。 其次,社会产品 的丰富程度是否应当与人的需求增长联系起来考 虑? 即使资源是无限的,经济增长是无限的,还要看 到人的需求也在无限增长。 社会物质财富的发展能 不能超过人的需求的增长? 如果不能,那么,按人的 绝对需要进行分配就难以实现。 其实, 完全意义上的按需分配并不是没有可 能。 有许多物质资源已经在客观上体现了按需分配 的原则,比如阳光、空气等自然资源。 只不过恰恰因 为它们是免费的、完全按需分配的,所以人们才对 它们熟视无睹。 人们对粮食、衣服等消费品的需要, 也完全有能力得到满足。 如果说人的欲望可能是无 限的,但其真实需要却并非是没有限度的。 比如,人 们对于饮食的需要显然受限于胃口的大小,过量饮 食对身体有害无益。 人们一般也不大可能会认为穿 的衣服越多越好、材料越昂贵越好。 此外,人类可利 用的物质资源虽是相对有限的,但是资源利用的形 式和效率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很多需要并不必耗费 多少外部物质资源。 在当代社会,一个重要的例证 就是网络资源的出现。 人类除了衣食住行等物质需 要之外,还有大量的娱乐休闲、爱与交往、自尊与自 我实现等社会需要、精神需要。 虽然网络是虚拟的, 但是却能够满足人们在这方面的很多需求。 网络上 的许多资源,如电影、电视剧、音乐、各种资料、图片 等都是免费提供的,许多社会交往的网络通讯工具 也是免费的,而且这些资源并不因为一个人的使用 而妨碍其他人的使用。 网络资源本身具有的可复制 性、共享性,使得完全意义上的按需分配不再只是 梦想。 你需要看某部电影的时候,就下载它,你需要 使用某个程序的时候,就下载它。 而别人也可以同 样这么做,大家互不影响,甚至共同受益。 尽管绝对意义上的按需分配在将来未必是不 能全部实现的,而且现实中可以按需分配的领域似 乎确实在不断扩大,但是到目前为止,不能实现完 全按需分配的资源毕竟仍占绝大多数。 在这种情况 下,我们就不能把分配正义原则建立在物质产品极 大丰富的基础上。 如果以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为基础 来分配原则,那么,在广大的尚存在稀缺的领 域,这一原则就无法适用,而这些领域恰恰是最需 要分配正义的地方。 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种物质产 品极大丰富基础上的按需分配的实现交给未来,而 仅仅把目光聚集于今天的现实世界,定位于资源稀 缺基础之上的资源分配。 (二)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仅满足社会成员提 出的合理需要。 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 要想实现按需分配,就 必定要对人的需要加以限定。 这种限定既可以来自 作为个体的人的自觉,也可以来自社会的限制。 出 于个体自觉限制的需要即是一种合理的需要。 在未 来共产主义社会,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极大发展,人 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也相应地极大提高,大家普遍具 有高度思想觉悟,因而不会提出社会不能满足的需 要。 个别人背离全人类幸福生活目标的私欲膨胀不 仅缺乏明智,也会在空前高度觉悟的共产主义环境 下遭遇抵制。 这时,“按需分配”的真正含义其实是 指按“合理”需要各取所需,而不是想要什么就有什 么。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按需分配就是可以实现的。 这是很多马克思主义学者都持有的看法。 的确,需要是有主观性的,一个人所需要的不 一定是合理的。 比如,一个吸毒成瘾者迫切需要毒 品,其迫切程度甚至不低于一个正常人对食物的需 要。那么,社会是否有满足他的需要的义务呢?在这 种情况下, 社会应当给予限制而不是为其提供毒 品。 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需要都是应当满足的,只 有那些总体上符合社会功利原则的合理需要,才能 得到满足。 然而,即便排除了那些无助于社会总体 福利的例外情况,所谓合理需要的说法与唯物史观 似乎也并不契合。 根据唯物史观的逻辑,真正意义 上的按需分配一定是建立在确定的物质基础之上 40 的,依赖个人自律等道德因素是不可靠的,在此基 础之上实现的共产主义和按需分配应当不是马克 思的本意。 如果一个被洗脑而严格自律的奴隶仅仅 要求维持自身生存的物质资料,而不愿意提出更多 的要求,那么,当社会满足他的这种要求时,也算是 实现了按需分配吗? 恐怕很难这样认为。 (三)按照社会必需进行分配。 需要有必需和非必需之分。 按需分配并不是指 满足一切人的一切需要,而仅仅是要满足与社会发 展水平和生活实际相适应的需要。 也就是说,按需 分配指的是按照“社会必需”进行分配。 这种社会必 需同样要对需要加以限制,但是与第二种含义的按 需分配不同的是,这种限制是基于某种生产力水平 基础上的强制性限制,而不是出于个人道德自律的 自我约束。 如果不加上社会必需这样的强制性限 制,在今天以及可见的将来,不受任何约束的、全面 的按需分配就难以成为现实。 人是地球上最有智慧 的高级动物, 有着发达的大脑和丰富的想象力,人 类对于物质和精神生活有着永无休止的追求,而不 是像猪牛羊等低等动物只要吃饱喝足便万事大吉。 假设一个人提出要把地球作为他的私家花园,以便 他可以乘飞机在任何时间停留在任何地方休憩、娱 乐。 那么,很显然,类似这样的需要无论如何也是满 足不了的。 因此,把人的需要同欲望分开是有必要 的:按需分配不是按欲分配。 正如夏皮罗所说:“如 果极大丰富意味着权利再也不是必需的了,那么这 就意味着人类已经超越了稀缺。 但要说没有稀缺之 虞,人类的欲望就一定是有限的,否则不管物质有 多丰富,根据定义,稀缺会一直存在。 ……新古典经 济学家错误地将要求(wants)和需求(needs)都归并 在偏好 (preferences)或者欲望 (desires)这一大类 下———尽管这一还是有争议的。 按照这一说 法,要求可能是无限的,但需求不是无限的。 当没有 宏观经济的指令诱发对非必需物品的需求时,那么 原则上我们就可以列出一张人类基本需求的清单, 当超越了某个物品丰富程度的临界点后,所有人都 会满足于这些需求。 ……即使把需求最宽泛的定义 为维持人类生命的必需品,需求仍总是超过可供利 用的资源。 ……无论丰富的程度如何,稀缺始终是 人类社会的痼疾。 ”[4](P119-120)因此,按需分配只能是以 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物质经济基础为条件,按照社 会必需而进行的一种分配方式。 比如,在医疗方面, 如果一个处于某种发展阶段的社会没有能力满足 社会成员在患癌症时的医疗需要,但是有能力满足 大家在患流感等轻微病症时的医疗需要, 那么,为 社会成员提供免费的流感治疗就是一种社会必需。 按照这种理解的按需分配,就不只是未来共产 主义高级阶段的特有分配方式,而是在各个社会发 展阶段都可能会有的。 这种社会必需在不同的发展 阶段有不同的表现。 比如,在亚当·斯密的时代,在 欧洲的大部分地区里,如果一个工作者需要在公共 场合出现,那么,亚麻衬衫和皮鞋就是当时的生活 必需品。 [5](P431)在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在按劳 分配的基础上,同样应当把按需分配作为辅助分配 原则,使那些收入在社会平均水平线以下的人们有 基本的物质保证,能够过体面的生活。 实际上,马克 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讲到的社会扣除就包括 应付不幸事故、 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 金;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设立的基金等,都可以 看做是社会必需涵义上的按需分配的形式。 按劳分 配应当与按需分配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以实 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者是共时性的分配原则,而 非历时性的分配原则。 (四)根据需要程度的大小依次满足人们的需要。 这种涵义的按需分配将需要看做是一个具有 先后顺序的序列,主张首先满足最直接、最严重或 最强烈的需要。 比如,当张三和李四都出现头痛、发 烧的症状时,在有限的药物条件下,医生应当首先 给头痛较厉害、发烧温度较高的张三治疗,因为他 的痛苦最大, 解除他的痛苦带来的功利也就最大。 一群饥饿的人在分配食物的时候,应当首先满足那 个最饥饿的人。 这种首先满足最需要者的安排似乎 非常符合人的道德直觉,但是,这里的前提是,这种 按需分配的效果是使相关群体的功利最大化。 那个 最需要药物的人得到了满足,而其他人也不至于受 到太大损害,这时的最需者先得才是合理的。 否则, 如果那个最饥饿的人得到食物而存活下来,而其他 人全部饿死,就很难说是需要原则的应有之义了。 再如:假设两个人是脑血栓患者,其中病情较 轻者的治愈率为 50%,病情较重且较痛苦者的治愈 率则仅为 0.1%。 那么,是否应当把有限的药物资源 用到那个治愈率较低的后者身上呢? 把医疗资源全 部用到他身上,很可能并不能挽救他的生命,同时 又耽误了其他人的治疗。 从社会功利的角度来看, 这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因此,当资源不能满足全部 需要而必须进行人与人的需要度比较时,并不一定 是那些个人需要度最大的人应当首先被满足,而是 应当考虑总体功利的最大化即社会必需。 这种首先 满足最需要者的按需分配应当服从于作为社会必 需的按需分配。 只有当其他人的社会必需得到保障 时,那些最强烈的个人需要才有理由得到满足。 总起来看, 第一种按需分配是最为理想的,但 在绝大多数资源尚处于稀缺状态时,讨论此种按需 分配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而在三种以资源稀缺 为前提的按需分配中,作为社会必需的按需分配最 具有合理性和现实意义。 当然,这种作为社会必需 的按需分配同那种满足人们一切需要的按需分配 并非是矛盾的。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产品 的日益丰富,社会必需的水准必定越来越高,因而 按需分配的实际必然会越来越接近于满足人的一 切需要的按需分配。 二、作为社会必需的按需分配 对于作为社会必需的按需分配,还需要进行若 干必要的界定,以使其内涵更为确切和清晰。 首先, 按需分配并非是针对所有需要的分配, 特别是不包括那些奢侈性的需要。 之所以如此,首 41 先是因为人们的需要各不相同,昂贵的需要超出了 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 比如在炎热的夏季,有的人 仅仅需要一把蒲扇便可以消暑,有的人却需要整天 待在空调房里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而如果对任何 需要都予以满足,那么,势必导致所有人都向昂贵 的需要看齐,从而超出社会的承受能力,最终导致 任何人的需要都得不到满足。 其次, 人的精神需要虽然也是需要的重要内 容,但是就当前社会的发展程度来看,纯粹精神性 的需要一般还不能归入社会必需之列,这主要是因 为精神需要过于依赖人的主观感受,比物质需要难 以衡量得多,因而也很难满足。 正如米勒指出:“在 宗教苦行者的例子中,我把精神性的‘需要’不能算 作这种需要视作是理所当然的,但显然地,许多社 会已经把宗教典礼视作一种根本的活动并据此来 解释需要。 这就对需要的客观性施加了限制,但重 要的仍然是不要夸大这一点的重要性。 ……一个社 会的经济水平也许无法满足来自于它对一种最低 限度的体面生活的理解的所有那些需要,但这并没 有给予修改需要内容的理由。 ”[6](P310) 第三,社会必需原则并不是给予所有有必需的 人以满足,其中的一个条件是,被救助者自身对他 自身的恶劣状况不负有责任。 假如有的人因为大量 吸烟而得了肺癌,那么对这些人的救助就不是社会 必需的,而至多是人道的范畴。 米勒说:“我们对一 个尽管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但其收成被干旱破坏的 农夫的态度会不同于对一个没有对天气采取基本 的预防从而失去了收成的农夫的态度。 我们不 会认为第二个农夫可以对我们提出一种正当的要 求。 我们会就第二个农夫说‘他不应得到帮助’而表 达出这种不同。 ”虽然“追加了责任条件就为我们的 原则追加了复杂性的一个进一步的维度,因为对于 我们怎样能够恰当地认为人们对哪种行为负有责 任是会有争议的”,[6](P330-331) 但这种责任原则是必须 要明确的。 第四,需要原则并不要求社会把资源给予那些 根本不能利用的人。 米勒和森曾举过有关伤员治疗 的例子。假设战争中有三类伤员:A.需要大量资源但 仍然难以康复的重伤员;B. 需要有限资源可以康复 的伤员;C.无需治疗也可以慢慢康复的伤员。米勒认 为, 根据治疗类选法,B类伤员应给予治疗优先权, 即使他们的需要没有第一类伤员大,甚至如果时间 或资源非常有限,就只好让最严重的伤员死去。 在 应付像地震这样的自然灾难的后果的情形中就是 如此。 米勒指出,这种治疗类选法“似乎反映了对效 率的关心而不是对正义的关心,的确,潜在于最初 的实践背后的东西就是如此;治疗类选法是作为使 尽可能多的战士迅速返回战场的最有效的方法得 到辩护的。 在其更为一般的环境中,治疗类选法是 作为最大可能地挽救生命的方法得到辩护的 ” [6] (P314)。 米勒认为这种选择是出于效率的关心,其实不 然。 在利益可以兼顾时应当维护每个人的平等利 益, 在利益不能兼顾时维护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 益,这正是功利主义正义观的内在要求。 第五,作为社会必需的按需分配不是孤立存在 和发挥作用的。 金里卡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 需求被理解成为对纯粹的生活必需品的需求,这个 原则就不太具有吸引力。 社会主义政府如果只满足 人民的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就很难说得上是对西方 某些民主福利国家的发展。 ”[7](P342)的确,如果社会主 义国家只停留于满足人们在处于困境时的社会必 需,的确并不比西方的民主福利国家高明多少。 不 过,社会主义国家的作为并非仅此而已。 在一个实 现了生产资料共同所有的国家里,在处理有关分配 正义问题的时候,人们是在平等原则、贡献原则得 以实现的基础上,才会诉诸需要原则的。 需要原则 仅仅是社会主义正义原则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第六, 按需分配作为对社会自发分配的矫正, 应有一个作为参考依据的理想目标。 社会用来满足 人们生活必需的财富并非从天而降,而必然是从一 部分人那里调剂而来的。 如果调剂不足,则社会可 能会因贫富差距过大而陷入分裂和动荡;如果调剂 过头,则可能接近于平均主义而使社会丧失进步的 动力。 那么,作为社会调剂的按需分配的界限在哪 里? 对此,很难给出一个固定的,而只能根据特 定生产力条件下社会成员的共识得出。 目前,国际 上用来分析和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方法和指 标很多,其中,基尼系数就是一个简单有效的辅助 工具。 基尼系数由于较客观、直观地给出了反映居 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因而得到了世界 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 根据国际经验和惯 例, 基尼系数在 0.2 以下, 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 “高度平均”, 在 0.2-0.3 之间表示 “相对平均”,在 0.3-0.4 之间为“比较合理”。 国际上通常把 0.4 作为 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 0.4-0.6 为“差 距偏大”,0.6 以上为“高度不平均”,也就是一种完 全违背分配正义的状态。 从数值上来看,使基尼系 数维持在 0.2-0.4 之间, 应当是按需分配需要参考 的比较理想的目标。 2011 年 1 月,重庆作为全国率 先将基尼系数写入“十二五”规划的地方政府,明确 提出将衡量社会贫富差距的指标基尼系数由 0.42 降到 0.35,这体现出了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6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9 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63.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56. [4][美]夏皮罗.政治的首先基础[M].姚建华,宋国友 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 [5][英]斯密.国富论[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 务印书馆,1974. [6][英]米勒.社会正义原则[M].应奇译.南京:江苏 人民出版社,2005. [7][加]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M].刘莘译.上海:三 联书店,2004. 责任编辑 刘绛华 42
/
本文档为【_按需分配_新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