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4 肌肉牵伸技术

4 肌肉牵伸技术

2013-04-13 50页 ppt 16MB 32阅读

用户头像

is_176781

暂无简介

举报
4 肌肉牵伸技术null第四章 肌肉牵伸技术第四章 肌肉牵伸技术内容内容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软组织牵伸基础 第三节 上肢肌肉牵伸技术 第四节 下肢牵伸技术与程序 第五节 脊柱牵伸技术第一节 概述第一节 概述返回一 定义与分类一 定义与分类牵伸技术(Stretching) 运用外力(人工或机械/电动设备)牵伸短缩或挛缩组织并使其延长,作轻微超过组织阻力和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运动。 目的 重新获得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降低肌张力,改善或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 返回null 2.分类 ①根...
4 肌肉牵伸技术
null第四章 肌肉牵伸技术第四章 肌肉牵伸技术内容内容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软组织牵伸基础 第三节 上肢肌肉牵伸技术 第四节 下肢牵伸技术与程序 第五节 脊柱牵伸技术第一节 概述第一节 概述返回一 定义与分类一 定义与分类牵伸技术(Stretching) 运用外力(人工或机械/电动设备)牵伸短缩或挛缩组织并使其延长,作轻微超过组织阻力和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运动。 目的 重新获得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降低肌张力,改善或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 返回null 2.分类 ①根据牵拉力量的来源: 手法牵伸 机械(电动)牵伸 自我牵伸 ②根据牵伸力量来源和参与程度: 被动牵伸 主动牵伸 神经肌肉抑制技术 返回 二、肌肉牵伸作用 二、肌肉牵伸作用1.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 2.防止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挛缩 3.调节肌张力 4.阻断恶性循环、缓解疼痛 5.提高肌肉的兴奋性返回三、肌肉牵伸程序三、肌肉牵伸程序1.康复评估 2.选择牵伸方法 3.向患者解释牵伸目的和步骤 4.牵伸技术参数设置及其调节 ⑴患者体位 ⑵治疗师位置和术语 ⑶牵伸方向 ⑷牵伸强度 ⑸牵伸时间 ⑹牵伸疗程 ⑺治疗反应 返回三、肌肉牵伸程序三、肌肉牵伸程序4.牵伸技术参数设置及其调节 ⑴患者体位 一般选择卧位、坐位和站立位(根据不同牵伸方法选择) ⑵治疗师位置和规范术语 根据牵伸部位需要及时调整 ⑶牵伸方向 牵伸力量的方向应与肌肉紧张或挛缩的方向相反 ⑷牵伸强度 低强度长时间的持续牵伸效果优于高强度短时间的牵伸 返回三、肌肉牵伸程序三、肌肉牵伸程序4.牵伸技术参数设置及其调节 ⑸牵伸时间 被动牵伸持续时间为每次10 ~ 15s,也可达30~60 每次之间要休息30s左右;机械性牵伸每次15 ~ 20min ⑹牵伸疗程 10次为一个疗程,一般3 ~ 5个疗程 ⑺治疗反应 在康复过程中需对患者进行定期评估,根据具体情况和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参数 返回四、肌肉牵伸种类与方法四、肌肉牵伸种类与方法㈠被动牵伸 1.手法牵伸 最常用的牵伸技术 2.机械牵伸 牵伸时间至少持续20min 3.自我牵伸 又称主动牵伸返回四、肌肉牵伸种类与方法四、肌肉牵伸种类与方法㈡主动抑制 有意识的自主控制 1.收缩—放松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无痛状态下完成 应用举例:踝跖屈肌牵张返回四、肌肉牵伸种类与方法四、肌肉牵伸种类与方法㈡主动抑制 2. 收缩—放松—收缩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同“收缩—放松”技术 应用举例:踝跖屈肌紧张返回四、肌肉牵伸种类与方法四、肌肉牵伸种类与方法㈡主动抑制 3.拮抗肌收缩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避免施加太大的阻力 应用举例:踝跖屈疼痛、紧张 返回四、肌肉牵伸种类与方法四、肌肉牵伸种类与方法㈡主动抑制 4.附属牵伸方法 ⑴热疗 蜡疗、热敷、超声波 ⑵按摩 ⑶关节松动术 ⑷肢具 增加ROM返回五 、 临床应用五 、 临床应用1.适应证 2.禁忌证 3.注意事项 ⑴牵伸前必须先进行康复评估 ⑵避免过度牵伸 ⑶避免牵伸水肿组织 ⑷避免过度牵伸肌力较弱的肌肉 ⑸避免牵伸中挤压关节 ⑹患者必须积极配合治疗 第二节 软组织牵伸基础第二节 软组织牵伸基础返回一、骨骼肌生理学一、骨骼肌生理学 骨骼肌约占人体体重的40%; 收缩是骨骼肌最重要的生理特性; 肌纤维属永久性细胞,不能再生,一旦遭受破坏则成为永久性缺失。返回二、骨骼肌收缩力学分析二、骨骼肌收缩力学分析影响骨骼肌收缩力学因素主要有三个: 前负荷 后负荷 肌肉内部功能状态的改变返回二、骨骼肌收缩力学分析二、骨骼肌收缩力学分析⒈前负荷 在肌肉收缩前处于某种被拉长状态下所加载的负荷,称为前负荷 这种被拉长状态的长度称为初长度 前负荷反应长度对张力的影响 肌肉在最适前负荷和最适初长度产生最大的张力返回二 、 骨骼肌收缩力学分析二 、 骨骼肌收缩力学分析⒉后负荷 肌肉开始收缩时才能遇到的负荷或阻力称后负荷 其不增加肌肉初长度,但能阻碍收缩时肌肉的缩短 肌肉所产生的张力与收缩速度二者呈反比关系返回二 、 骨骼肌收缩力学分析二 、 骨骼肌收缩力学分析⒊肌肉收缩能力的改变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各种理化及生物因素如缺氧、酸中毒、肌肉中能源物质缺乏,机械性创伤和生物感染都可能降低肌肉收缩的效果 钙离子、咖啡因、肾上腺素等体液因素以及运动锻炼则提高肌肉的收缩效果返回二、骨骼肌收缩力学分析二、骨骼肌收缩力学分析4.软组织对牵伸的反应和影响因素 (1)软组织 (2)肌腱与周围组织的结构 (3)肌肉 (4)肌梭 属于本体感受器 (5)关节活动度 指身体某部位或结构运动或被运动到既定运动范围的能力,即功能性活动范围(ROM)返回三 、骨骼肌的收缩方式三 、骨骼肌的收缩方式1.等张收缩 肌肉收缩时,肌张力基本不变,但肌长度发生变化,产生关节运动。又称动态收缩。 根据等张收缩时肌纤维长度改变不同,分为向心性收缩和离心性收缩。 返回三、骨骼肌的收缩方式三、骨骼肌的收缩方式1.等张收缩 向心性收缩 如屈肘时的肱二头肌收缩、伸膝时的股四头肌收缩。 离心性收缩 如负重屈肘后缓慢放松时的肱二头肌收缩,下蹲时的股四头肌收缩。返回三、骨骼肌的收缩方式三、骨骼肌的收缩方式2.等长收缩 肌肉收缩时,肌肉的起止点之间的距离无变化,其肌纤维长度基本不变,亦不发生关节运动,但肌张力明显增高。又称等长静态收缩。 如半蹲位时的股四头肌收缩;手握哑铃做伸屈肘活动进行的锻炼。返回四、软组织挛缩及其类型 四、软组织挛缩及其类型 挛缩定义: 肌腱装置和通过关节周围的软组织适应性短缩,导致被动或主动牵伸明显的抵抗和限制ROM。如肘屈曲挛缩;髋内收肌挛缩。返回四、软组织挛缩及其类型 四、软组织挛缩及其类型 ㈠挛缩常见的原因 由于疾病使身体某部位长期制动; 坐位工作和生活习惯; 姿势异常和肌肉失衡; 骨骼肌和神经肌肉的受损; 组织创伤所导致的炎症和疼痛; 先天或后天畸形。返回四、软组织挛缩及其类型 四、软组织挛缩及其类型 ㈡挛缩分类 肌静力性挛缩 瘢痕粘连 纤维性粘连 不可逆性挛缩 假性肌静力性挛缩 第三节 上肢肌肉牵伸技术第三节 上肢肌肉牵伸技术返回一、肩部肌肉一、肩部肌肉 ㈠徒手被动牵伸 1.肩部前屈 牵伸肌群:肩关节后伸肌群。 牵伸目的:增加肩关节前屈的活动范围。 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前屈,屈肘,前臂及手放松。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牵伸一侧,上方手从内侧握住肘关节/肱骨远端的后方,下方手放在肩胛骨腋缘固定肩胛骨。返回一、肩部肌肉一、肩部肌肉1.肩部前屈 牵伸手法:上方手将肱骨被动前屈到最大范罔,以拉长肩后伸肌群。牵拉大圆肌,或者固定胸椎或骨盆上部以牵拉背阔肌。上方的手将移动患者肱骨被动前屈至肩完全屈曲的最大范围,以牵拉肩关节后伸肌群。肩后伸肌群牵伸 肩前屈肌群牵伸 返回一、肩部肌肉一、肩部肌肉2.肩部后伸 牵伸肌群:肩关节前屈肌群。 牵伸目的:增加肩关节后伸的活动范围。 患者体位:俯卧位,上肢放在体侧,前臂及手放松。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牵伸一侧,上方手放在肩胛骨上固定肩胛骨,下方手从掌侧握住肘关节。 肩部后伸牵伸手法:下方的手从掌侧托起肱骨远端,将肱骨被动后伸至最大范围,以拉长肩前屈肌群,注意固定好肩胛骨后部并防止代偿运动。 返回一、肩部肌肉一、肩部肌肉3.肩部外展 牵伸肌群:肩内收肌群。 牵伸目的:增加肩外展活动范围。 患者体位:仰卧位:肩外展,屈肘90°。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牵伸侧,上方手托住肘部,下方手放在腋下。返回一、肩部肌肉一、肩部肌肉 肩部外展牵伸手法:上方手托住肱骨远端,将肱骨被动外展至最大范围,以牵伸肩内收肌群。下方手固定肩胛骨的腋侧缘,移动患者肱骨被动外展至肩完全外展的最大范围,以牵拉肩内收肌群。肩内收肌群牵伸 肩外旋肌群牵伸 返回一、肩部肌肉一、肩部肌肉4.肩部的内旋 牵伸肌群:肩外旋肌群。 牵伸目的:增加肩内旋活动度。 患者体位:仰卧位,外展患者肩关节至一舒服的位置(起始的30°或45°)或肩关节稳定在外展90°、屈肘90°。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的足,站在牵伸一侧。内侧手握住肱骨远端,外侧手握住前臂远端。 肩部的内旋牵伸手法:内侧手固定肱骨远端,外侧手移动前臂使肩关节内旋,将前臂向床面被动运动至最大范围,充分拉长肩关节外旋肌群。返回一、肩部肌肉一、肩部肌肉5.肩关节外旋 牵伸肌群:肩内旋肌群。 牵伸目的:增加肩关节外旋(以牵拉肩内旋肌)。 患者体位:仰卧位,外展患者肩关节至一舒服的位置(30°~45°),如果肩关节稳定则外展至90°、屈肘90°。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牵伸的一侧,外侧手握住肱骨远端,内侧手握住前臂远端。返回一、肩部肌肉一、肩部肌肉 肩关节外旋牵伸手法:内侧手移动前臂使肩关节外旋,将前臂向床面被动运动至最大范围,充分拉长肩关节内旋肌群。 注意:当牵拉肩内、外旋肌肉时,施加的牵拉力通过肘关节达到肩关节,必须确保肘关节稳定、无痛和较低的牵拉强度,尤其是骨质疏松的患者要特别当心。肩内旋肌群牵伸 返回一 、肩部肌肉一 、肩部肌肉6.肩关节水平外展 牵伸肌群:胸肌。 牵伸目的:增加肩水平外展活动度(以牵拉胸肌)。 患者体位;仰卧位,患侧肩部需位于床沿,肩关节外展60°~90 ° 。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牵伸一侧。内侧手握住肱骨远端,外侧手握住前臂远端掌侧。返回一、肩部肌肉一、肩部肌肉牵伸手法:双手将移动患者上肢向地面方向被动运动肩关节完全水平外展至最大范围,以牵伸肩关节水平内收肌—胸肌。胸肌的牵伸也可以在坐位下进行,患者双手5指交叉放在头后部,治疗者位于患者身后,双手分别握住肘关节并被动向后运动水平外展,同时让患者配合作深吸气后呼气的运动。肩水平内收肌牵伸返回一、肩部肌肉一、肩部肌肉7.增加肩胛骨的活动 牵伸肌群:提肩胛肌。 患者体位:坐在椅上,头转向非牵伸侧,稍向前屈,直至颈部后外侧有酸胀感。牵伸侧上肢外展,屈肘,手放在头后部。 治疗师位置:站在患者身后牵伸侧,外侧手从前面托住上臂远端,内侧手放在牵伸侧颈肩部变界处。 牵伸手法:外侧手向上抬,内侧手向下压,同时,让患者深吸气后深呼气,以牵伸提肩胛肌。返回一、肩部肌肉一、肩部肌肉㈡自我牵伸 定义 自我牵伸是患者在通过治疗师的讲后,在治疗者的指导下,独自完成的一种牵伸技术 1.长轴牵伸 2.分离牵伸 返回一、肩部肌肉一、肩部肌肉 3.增加肩前屈活动范围 当上肢前屈不到90°时,可侧坐在桌旁。牵伸侧上肢放在桌上,伸肘,前臂旋前,非牵伸侧手放在上臂上面,身体向前方及桌子方向倾斜,以牵伸肩后伸肌群。肩后伸肌群自我牵伸 返回一、肩部肌肉一、肩部肌肉4.增加肩后伸活动范围 患者背对桌子而坐。牵伸侧上肢后伸,手放在桌上,肘、非牵伸侧手放在肩部以固定肩关节,身体向前并向下运动,以牵伸肩前屈肌群。肩前屈肌群自我牵伸 返回一、肩部肌肉一、肩部肌肉 5.增加肩外展活动范围 当上肢外展不到90°时,可坐在桌旁。牵伸侧上肢放在桌上,伸肘,前臂旋前。非牵伸侧手放在上臂上面,身体向下及桌子方向倾斜。肩内收肌群自我牵伸返回一、肩部肌肉一、肩部肌肉 5.增加肩外展活动范围 如果上肢外展超过90°,可侧对墙边站立,牵伸侧肩外展,屈肘,前臂放在墙上,牵伸肩内收肌群。非牵伸侧手放在肱骨近端,固定肩关节,身体缓慢下蹲,以牵伸肩内收肌群。 通常水平双侧内收肌均较紧,牵拉技术两侧都可运用,也可让患者站于墙角进行自我牵拉。 返回一、肩部肌肉一、肩部肌肉肩内收肌群自我牵伸返回一、肩部肌肉一、肩部肌肉6.增加肩旋转活动范围 患者侧坐桌旁。牵伸侧上肢屈肘90°平放在桌上,牵伸内旋肌群时,前臂掌面离开桌面。牵伸外旋肌群时,前臂掌面向桌面运动,牵伸肩内旋肌群。返回一、肩部肌肉一、肩部肌肉7.增加肩胛骨活动范围 患者靠墙站立。牵伸侧上肢外展,屈肘,肘部接触墙壁,手放在头后面,头部转向非牵伸侧,稍前屈。牵伸时身体稍向下蹲,使肩胛骨上旋。也可以坐在治疗床边,牵伸侧手抓住床沿,头转向非牵伸侧并前屈,非牵伸侧手放在头的对侧。牵伸时双手同时反方向用力,使肩胛骨向下运动。返回二、肘部肌肉二、肘部肌肉㈠被动徒手牵伸 1.肘关节伸直 牵伸肌群:屈肘肌群。 牵伸目的:增加肘关节伸直的活动度。 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稍外展。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头部站在牵伸一侧,内侧手放在肱骨近端,外侧手握住前臂远端掌侧。固定患者肩胛骨和肱骨近端的前部。返回二、肘部肌肉二、肘部肌肉 肘关节伸直牵伸手法:外侧的手被动牵伸肘关节至最大范围,以牵拉屈肘肌群。肘屈肌群牵伸 返回二、肘部肌肉二、肘部肌肉2.肘关节屈曲 牵伸肌群:伸肘肌群。 牵伸目的:增加肘关节屈曲的活动范围。 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稍外展。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牵伸一侧,上方手握住前臂远端掌侧,下方手托住肘部,注意固定好肱骨。 牵伸手法:上方的手被动屈曲肘关节至最大范围,以牵伸伸肘肌群。患者也可取坐位,手放在颈后部。治疗者外侧手握住肘部向上牵伸,内侧手握住腕部向下牵伸。此法对牵伸肱三头肌长头的效果较好。返回二、肘部肌肉二、肘部肌肉肘伸肌群牵伸返回二 肘部肌肉二 肘部肌肉3.增加前臂旋前和旋后 牵伸肌群:牵伸旋后肌群可增加旋前活动范围;牵伸旋前肌群可增加旋后活动范围。 牵伸目的:前臂旋后、旋前活动度。 患者体位:仰卧位或坐位,屈肘90°,患者肱骨放于桌面上屈肘90°。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牵伸侧。上方手握住前臂远端掌侧,下方手握住肘关节以固定肱骨。返回二 肘部肌肉二 肘部肌肉 增加前臂旋前和旋后牵伸手法:上方手握住前臂远端掌侧,作旋前或旋后至最大的活动范围。牵伸时,桡骨围绕尺骨旋转。固定肱骨防止肩关节内、外旋代偿运动,牵伸的力量使桡骨围绕尺骨旋转。 肘部旋后肌群牵伸 肘部旋前肌群牵伸 返回二、肘部肌肉二、肘部肌肉㈡自我牵伸 1.增加屈肘活动范围 A.坐位:在牵伸侧肘窝处放一毛巾卷,将肘关节支持在治疗床上,非牵伸侧手握住前臂远端,屈肘至最大范围,以牵伸肱三头肌。伸肘肌群自我牵伸 返回二、肘部肌肉二、肘部肌肉1.增加屈肘活动范围 B.扶墙站立,患者距墙一臂远处,面向墙壁站立,前臂伸侧和双手背接触墙壁,上身向前,同时屈肘,借助上身重量以达到牵伸肘肌群,增加屈肘活动范围。 返回二、肘部肌肉二、肘部肌肉2.增加伸肘活动范围 患者背向床头坐,双手握住扶手。伸肘,上身向前,借助上身重量牵伸屈肘肌群。 屈肘肌群自我牵伸返回二、肘部肌肉二、肘部肌肉3.同时增加屈伸肘关节活动范围 悬吊肋木或双手握住单杠, 双足悬空,借助身体重量 牵伸肩、肘部肌群。 肩、肘部肌群自我牵伸返回二、肘部肌肉二、肘部肌肉4.增加旋前或旋后 非牵伸侧手握住牵伸侧前臂的远端,牵伸侧前臂主动旋前或旋后牵伸,使旋前或旋后活动达到最大的范围。返回三、腕及手部肌肉三、腕及手部肌肉㈠被动徒手牵伸 1.增加腕关节伸展 牵伸肌群:屈腕肌群。 牵伸目的:腕背伸关节活动度。 患者体位:患者坐在桌旁。前臂旋前使掌心向下,或使前臂处于中立位放在桌上,并垫一个枕头,腕伸出桌沿,手指放松。 治疗师位置:治疗师坐在牵伸一侧,一手握住前臂远端固定,另一手握住患者的手掌。返回三、腕及手部肌肉三、腕及手部肌肉 增加腕关节伸展牵伸手法:牵拉腕屈肌,使被动伸腕至最大范围。允许手指被动屈曲。如果患者不能取坐位,也可以在卧位进行牵伸,治疗师手的放置及牵伸手法与坐位相同。屈腕肌群牵伸 伸腕肌群牵伸返回三、腕及手部肌肉三、腕及手部肌肉2.增加腕关节屈曲 牵伸肌群:伸腕肌群。 牵伸目的:腕屈曲关节活动度。 患者体位:仰卧位或坐在治疗床旁。上肢放在治疗床上,屈肘90°,前臂旋后或中立位,手指放松。 治疗师位置:站在牵伸一侧,一手握住前臂远端固定,另一手握住手掌背面。 牵伸手法:屈曲患者腕部,并允许手指自然伸直,使被动屈腕至最大范围。进一步牵拉腕伸肌,将患者肘关节伸直。返回三、腕及手部肌肉三、腕及手部肌肉3.手腕桡侧偏 牵伸肌群:尺侧偏肌群。 牵伸目的:增加桡侧偏活动范围。 患者体位:患者取坐位,前臂支持于治疗台上。 治疗师位置:取坐位,上方手握住前臂的远端,下方手握住第五掌骨。返回三、腕及手部肌肉三、腕及手部肌肉 手腕桡侧偏牵伸手法:上方手固定前臂的远端,下方手向桡侧偏,以牵伸尺侧肌群。尺侧屈腕肌群牵伸 返回三、腕及手部肌肉三、腕及手部肌肉4.手腕尺侧偏 牵伸肌群:桡侧偏肌群。 牵伸目的:增加尺侧偏活动范围。 患者体位:患者取坐位,前臂支持于治疗台上。 治疗师位置:取坐位,上方手握住前臂的远端,下方手握住第二掌骨。 牵伸手法:上方手固定前臂的远端,下方手向尺侧偏,以牵伸桡侧肌群。返回三、腕及手部肌肉三、腕及手部肌肉桡侧屈腕肌群牵伸 返回三、腕及手部肌肉三、腕及手部肌肉5.增加伸指 牵伸肌群:屈指肌群。 牵伸目的:伸指关节活动度。 患者体位:仰卧位,牵伸侧上肢稍外展,屈肘90°。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牵伸一侧。上方手握住前臂远端,下方手放在手指掌侧五指相接触。 牵伸手法:下方手被动伸腕至最大范围,再将手指完全伸直,上述手法也可以在坐位下进行,牵伸手法与卧位相同。返回三、腕及手部肌肉三、腕及手部肌肉6.手指屈曲 牵伸肌群:伸指肌群。 牵伸目的:增加屈指关节活动度。 患者体位;仰卧位或坐位,牵伸侧上肢稍外展,屈肘90°。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站立或坐在牵伸一侧。上方手握住前臂远端,下方手握住手指。 牵伸手法:下方手被动屈腕至最大范围,再将手指完全屈曲。返回三、腕及手部肌肉三、腕及手部肌肉㈡自我牵伸 1.增加屈腕活动范围 双手手背相贴放于胸前,手指向下,腕关节作向上运动,以牵伸伸腕肌群;也可以将前臂掌侧放在桌上,手伸出桌沿,非牵拉侧手放在其手背并向下施加力量,以牵伸伸腕肌群。返回三、腕及手部肌肉三、腕及手部肌肉伸腕肌群自我牵伸 返回三、腕及手部肌肉三、腕及手部肌肉2.增加伸腕活动范围 双手手掌相贴放在胸前,手指向下,腕关节向上运动;也可以将手掌平放桌上,非牵伸侧手放在手臂上,沿前臂向前运动。返回三、腕及手部肌肉三、腕及手部肌肉 腕屈肌群自我牵伸 返回三、腕及手部肌肉三、腕及手部肌肉3.增加桡侧、尺侧偏(斜)活动范围 牵伸前臂旋前放在桌上,增加桡侧偏时,将手掌向下,非牵伸侧手放在手背上,向桡侧偏牵伸尺侧肌群。增加尺侧偏时,将手掌向上,非牵伸侧手握住手掌,向尺侧偏牵伸桡侧肌群。腕尺侧屈肌群牵伸 腕桡侧屈肌群牵伸 返回三、腕及手部肌肉三、腕及手部肌肉4.增加掌指关节屈、伸活动范围 A.增加掌指关节屈曲,牵伸侧手握拳,非牵伸侧手放在牵伸侧手背上(掌指关节处),将近端指骨向手掌方屈曲,以牵伸掌指关节伸肌群。掌指关节伸肌群牵伸 返回三、腕及手部肌肉三、腕及手部肌肉4.增加掌指关节屈、伸活动范围 B.增加掌指关节伸展,牵伸侧4指并拢,非牵伸侧拇指放在牵伸侧背侧(掌指关节处),4指放在手指掌侧向背侧伸展,牵伸掌指关节屈肌群。掌指关节屈肌群牵伸返回三、腕及手部肌肉三、腕及手部肌肉5.增加指间关节屈、伸活动范围 牵伸侧手屈曲近端及远端指间关节,非牵伸侧手握住其手指背侧,同时屈曲近端及远端指间关节,以牵伸伸指肌腱。 牵伸侧手指伸直,非牵伸侧拇指放在近端指骨背面,示指放在远端指骨掌面,同时牵伸近端及远端关节屈指肌腱。第四节 下肢牵伸技术与程序第四节 下肢牵伸技术与程序返回一、髋部肌肉一、髋部肌肉㈠被动徒手牵伸 1.屈膝时髋关节屈曲 牵伸肌肉:臀大肌。 牵伸目的:增加屈膝时屈髋的活动范围。 患者体位:仰卧位,下肢稍屈髋屈膝。 治疗师位置和操作步骤:面向患者站在被牵伸患侧,远端手握住足跟,近端手托住患肢股骨远端。返回一、髋部肌肉一、髋部肌肉1.屈膝时髋关节屈曲 牵伸手法:双手托起患侧下肢,使同时被动屈曲髋关节和膝关节至最大范围。在牵伸过程中固定非牵拉侧股骨,阻止骨盆向后方倾斜移动患者的臀部和膝部,使其充分屈曲以达到牵拉髋关节的伸肌群。屈膝位伸髋肌牵伸 返回一、髋部肌肉一、髋部肌肉2.伸膝时的屈髋 牵伸肌肉:腘绳肌。 牵伸目的:增加伸膝时的屈髋活动范围。 患者体位:仰卧位,健侧下肢伸直,患肢放在治疗师肩上。 治疗师位置和操作步骤:治疗师面向患者头部站在患侧,靠近患侧的肩部支撑患侧下肢,一手放在股骨远端以固定骨盆和股骨。返回伸膝位伸髋肌牵伸 伸膝位伸髋肌牵伸 牵伸手法:保持患肢膝关节充分的伸展,另一手或另一个人帮助,沿大腿的前面固定对侧的下肢在膝0º伸展位,髋关节中立位,同时尽量屈曲牵伸侧髋关节至最大范围。 注意:髋外旋时,屈髋的牵拉力量作用于腘绳肌中间,髋内旋时,屈髋的牵拉力量作用于腘绳肌外侧。返回一、髋部肌肉一、髋部肌肉3.髋关节后伸 牵伸肌肉:髂腰肌。 牵伸目的:增加髋后伸活动度。 患者体位:俯卧位,牵伸侧下肢稍屈膝,非牵伸侧下肢伸膝。 治疗师位置和操作步骤:面向患者站在非牵伸侧,上方的手放在臀部固定骨盆,防止骨盆运动;下方的手放在股骨远端托住大腿。 牵伸手法:下方的手托起大腿离开治疗床面进行牵拉,后伸髋关节至最大范围。返回一、髋部肌肉一、髋部肌肉髋后伸位髂腰肌牵伸返回一、髋部肌肉一、髋部肌肉3.髋关节后伸 附 ⑴如果患者俯卧位有困难,也可以取仰卧位,非牵拉侧下肢安置于床面上,屈曲髋膝关节均朝向胸壁方向以稳定髋和脊柱。将被牵伸的下肢悬于治疗床沿,以至髋关节后伸超过中立位。 返回一、髋部肌肉一、髋部肌肉髋后伸肌群牵伸返回一、髋部肌肉一、髋部肌肉3.髋关节后伸 附:⑵伸髋伴屈膝 牵伸肌群:股直肌。 牵伸目的:同时增加伸髋和屈膝的活动范围。 患者体位:俯卧位,牵伸侧下肢稍屈膝,非牵伸侧下肢伸膝。 治疗师位置与步骤:保持髋关节完全伸直,另一只手握住胫骨远端并逐渐尽可能多的屈膝不要使髋外展或旋转,使股直肌得到最大的牵伸。返回null股直肌牵伸 返回一、髋部肌肉一、髋部肌肉4.髋关节外展 牵伸肌群:髋内收肌群。 牵伸目的:增加髋外展活动。 患者体位:仰卧位,下肢伸直。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牵伸一侧,上方手放在对侧大腿内侧,下方手从腘窝下托住牵伸侧大腿。 还可以利用砂袋固定健侧膝部,使健侧下肢保持在轻度外展位。治疗师用双手托起患侧下肢,做外展内收运动。返回一、髋部肌肉一、髋部肌肉4.髋关节外展牵伸手法:上方手用臂和前臂支撑患者大腿的远端,并按压对侧髂前上棘或保持对侧下肢轻度外展来固定骨盆。尽可能外展髋关节至最大范围,以牵拉内收肌。 仰卧位髋内收肌群牵伸 髋外展肌群牵伸 返回一、髋部肌肉一、髋部肌肉5.髋关节内收 牵伸肌群:髋外展肌群。 牵伸目的:增加髋关节内收。 患者体位:侧卧位于床边,牵伸侧在上面的腿伸髋,非牵伸侧下面的腿屈髋屈膝90° 。 治疗师位置:站于患者的背后,上方手扶按髂嵴上,下方手按在牵伸侧股骨远端的外侧。 牵伸手法:上方手按压髂嵴固定骨盆,屈膝、伸髋至中立位或轻度髋后伸位,轻度向上方牵伸。让患者的髋部利用重力内收,或治疗师下方的手外加一定的压力至大腿远端的外侧面以增强内收髋关节。返回一、髋部肌肉一、髋部肌肉6.髋关节外旋 牵伸肌群:髋内旋肌群。 牵伸目的:增加髋外旋。 患者体位:患者俯卧,伸髋屈膝90°。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牵伸一侧,上方手按压于臀部固定骨盆,下方手握住小腿远端外踝处。 牵伸手法:上方手固定骨盆,下方手将小腿向内转至髋部外旋最大范围,以牵拉髋内旋肌群。返回一、髋部肌肉一、髋部肌肉髋内旋肌群牵伸返回一、髋部肌肉一、髋部肌肉7.髋关节内旋 牵伸肌群:髋外旋肌群。 牵伸目的:增加髋外旋。 患者体位:患者俯卧位,牵伸侧下肢伸髋屈膝90°,非牵伸侧下肢伸直。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牵伸一侧,上方手放在臀部固定骨盆,下方手握住小腿远端外踝处。 牵伸手法:上方手固定骨盆,下方手将小腿向外转至最大范围. 以牵拉股外旋肌群。返回一、髋部肌肉一、髋部肌肉髋外旋肌群牵伸返回一、髋部肌肉一、髋部肌肉㈡自我牵伸 1.增加屈髋活动范围 患者手膝跪位,腰部保持稳定,臀 部向后运动至最大范围,以牵伸伸髋肌群。伸髋肌群自我牵伸 返回一、髋部肌肉一、髋部肌肉2.增加伸髋活动范围 A.患者俯卧位,双手放在肩前,伸肘手掌支持,上身向 上抬至最大范围,以牵伸髂腰肌。 屈髋肌群自我牵伸 返回一、髋部肌肉一、髋部肌肉2.增加伸髋活动范围 B.站立位,双足分开,双手放在腰后,上身尽量后伸。 C.牵伸屈髋肌群中的股直肌,直腿坐在治疗床上。牵伸侧下肢尽量外展并屈膝,非牵伸侧下肢伸直。牵伸时,非牵伸侧膝部接触床面,上身向牵伸侧下肢移动,此时大腿前侧有酸胀感。返回一、髋部肌肉一、髋部肌肉3.增加交叉伸屈髋活动范围 患者取前弓健步,牵伸侧屈髋、屈膝90°,非牵伸侧下肢向后伸直,双手放在弓健步腿的髌骨上方,挺胸,身体下压,此方法可同时牵伸侧伸髋肌群和后伸侧下肢的屈髋肌群。返回一、髋部肌肉一、髋部肌肉 前侧伸髋肌群、后侧屈髋肌群自我牵伸 返回一、髋部肌肉一、髋部肌肉4.增加髋内收、外展活动范围 A.患者距墙一臂远处侧方站立, 牵伸侧上肢外展,手放在墙上, 下肢外旋放在非牵伸侧下肢后 方。牵伸时躯干向外侧屈,骨 盆向内侧移动,以牵伸髋外展、 内收肌群。 髋外展、内收肌群自我牵伸 返回一、髋部肌肉一、髋部肌肉4.增加髋内收、外展活动范围 B.患者取双足左右分开 站立位,两手叉腰并 做左右侧屈运动,躯 干重心在转移过程中 以牵伸髋内收肌群。 髋外展、内收肌群自我牵伸 返回一、髋部肌肉一、髋部肌肉4.增加髋内收、外展活动范围 C.髂筋束牵拉:患者取 站立位,牵伸侧下肢 向后一步,上肢向上 伸展,双手相握,髋 部向一侧偏,以牵拉 髂筋束,避免腰部侧 屈代偿运动。 髋外展、内收肌群自我牵伸 返回二、膝部肌肉二、膝部肌肉㈠被动徒手牵伸 1.膝关节屈曲 牵伸肌群:伸膝肌群。 牵伸目的:增加膝关节屈曲。 患者体位:取俯卧位。牵伸侧下肢屈膝于床边,在大腿下垫一软枕,防止牵伸时髂前上棘和髌骨被挤压,非牵伸侧下肢伸直。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牵伸一侧。上方手放在臀部固定骨盆,下方手握住小腿远端内外踝处。 牵伸手法:上方手在臀部固定骨盆,下方手被动屈膝至最大范围,以牵拉膝部伸肌群。返回二、膝部肌肉二、膝部肌肉附 ⑴膝关节屈曲 牵拉伸膝肌群,也可以在坐位下进行:患者坐在床沿,屈髋90°,尽量屈膝于床的边缘;治疗师站在牵伸一侧的下肢外侧,上方手放在大腿远端固定,下方手握住内外踝上方,尽量向后推小腿使膝关节尽量屈曲,牵拉伸膝肌群。返回二、膝部肌肉二、膝部肌肉上述两种体位,取坐位对增加屈膝0°~90°效果最好,俯卧位对增加屈膝90°~135°效果最佳。值得注意的是,在俯卧位操作时,动作过快用力过大,很容易引起伸膝肌群过度牵拉,导致膝关节损伤和肿胀。俯卧位伸膝肌群牵伸 坐位伸膝肌群牵伸 返回二、膝部肌肉二、膝部肌肉2.膝关节伸直 牵伸肌群:屈膝肌群。 牵伸目的:增加膝关节伸直活动范围。 患者体位:俯卧位,下肢伸直,在大腿远端、髌骨前面放一毛巾卷,以减少患者髌骨挤压等不适。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足部,站在牵伸一侧。上方手放在大腿后方,下方手握住小腿远端内外踝处。返回二、膝部肌肉二、膝部肌肉俯卧位屈膝肌群牵伸 返回二、膝部肌肉二、膝部肌肉牵伸手法:上方手固定股骨和骨盆,防止髋关节在牵伸过程中屈曲。下方手将小腿缓慢地向下压至最大伸膝范围,以牵拉膝关节屈肌群。 返回二、膝部肌肉二、膝部肌肉膝关节伸膝功能大于1500时,患者可仰卧位牵伸治疗师站在牵伸一侧,上方手或前臂放在髌骨上方固定大腿和髋部,阻止在牵拉过程中髋关节屈曲。下方手握住小腿远端踝关节上方,向上抬起小腿,治疗师双手反方向用力,以最大限度地伸展膝关节。此方法对伸膝关节终末端活动受限,效果较好。屈膝肌群牵伸二、膝部肌肉二、膝部肌肉㈡自我牵伸 1.增加伸膝活动范围 患者坐在床沿,牵伸侧下肢伸膝于床上,非牵伸侧下肢放在地上,上身向前弯曲至最大范围,以牵伸屈膝肌群。屈膝肌群自我牵伸 返回二、膝部肌肉二、膝部肌肉2.增加屈膝活动范围 A.根据屈膝活动受限程度可取不同牵伸手法。如果屈膝明显受限(ROM>0° ),取站立位,牵伸侧下肢放在一小凳上,双手重叠放在髌骨上方向下压,同时小腿向前运动,牵伸伸膝肌群。站立位伸膝肌群自我牵伸 返回二、膝部肌肉二、膝部肌肉2.增加屈膝活动范围 B.如果屈膝中度受限(ROM<90° ),可双手扶椅背,屈髋、屈膝下蹲,借助自身重量,牵伸伸膝肌群。 C.如果屈膝轻度受限(ROM>90° ),牵伸侧下肢可放在较高的椅子上或椅子的横干上作屈髋、屈膝动作,双手握住椅背,身体向前倾,牵伸伸膝肌群;该方法同时对牵伸踝跖屈肌,增加踝背伸也有较好作用。 返回二、膝部肌肉二、膝部肌肉D.仰卧位,屈膝屈髋主动左右摆动至最大限度,以牵拉伸膝肌群,动作缓慢、弧度要大并维持5~10s,反复5 ~ 10次/d。伸膝肌群自我牵伸返回三、踝与足部肌肉三、踝与足部肌肉1.踝关节背伸 牵伸肌群:踝跖屈肌群(拉腓肠肌)。 牵伸目的:伸膝时增加背屈踝关节活动度。 患者体位:仰卧位,膝关节伸直。 治疗师位置:站立于牵伸下肢的外侧。上方手握住内外踝处固定小腿,下方手握住患者足跟,前臂掌侧抵住足底,使距腓关节在中立位。返回三、踝与足部肌肉三、踝与足部肌肉踝背屈踝跖屈肌群牵伸返回三、踝与足部肌肉三、踝与足部肌肉 膝关节屈曲牵伸手法:下方手一方面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向远端牵拉足跟, 背屈踝关节中的距踝关节;另一方面用前臂向近端运动,并轻轻加压力于近侧的跖骨,以牵拉腓肠肌,使踝背伸至最大的活动范围。上述手法在屈膝时增加踝关节背屈活动范围,主要牵伸是比目鱼肌。返回三、踝与足部肌肉三、踝与足部肌肉 屈膝位踝跖屈肌牵伸 返回三、踝与足部肌肉三、踝与足部肌肉2.踝关节跖屈 牵伸肌群:踝背伸肌群。 牵伸目的:增加踝关节跖屈活动范围。 患者体位:坐位或者仰卧位。 治疗师位置:站在牵伸侧下肢外侧。上方手托住踝关节的后部固定小腿,下方手握住足背。 牵伸手法:下方手用力向下活动足至最大跖屈活动范围,使踝被动跖屈。 返回三、踝与足部肌肉三、踝与足部肌肉踝背伸肌牵伸 返回三、踝与足部肌肉三、踝与足部肌肉3.踝的内翻 牵伸肌群:足外翻肌群。 牵伸目的:增加踝内翻活动度。 患者体位:仰卧位,下肢伸直。 治疗师位置:站立或坐位于牵伸下肢的外侧。上方手握住内外踝下方的距骨处,下方手握住足跟。 牵伸手法:上方手固定胫骨远端,下方手将足跟向内转动,牵伸腓侧肌群,使足内翻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 返回三、踝与足部肌肉三、踝与足部肌肉踝外翻肌群牵伸返回三、踝与足部肌肉三、踝与足部肌肉4. 踝的外翻 牵伸肌群:足内翻肌群。 牵伸目的:增加踝外翻活动度。 患者体位:仰卧位,下肢伸直。 治疗师位置:站立或坐位于牵伸下肢的外侧。上方手握住内外踝下方的距骨处,下方手握住足背。返回三、踝与足部肌肉三、踝与足部肌肉 踝的外翻牵伸手法: 上方手固定胫骨远端,下方手握住足的背面,跖屈、足外翻牵伸胫骨前肌,使足外翻踝关节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如果牵伸胫骨后肌,上方手固定胫骨远端,下方手握住足底部,背屈、足外翻牵伸胫骨后肌,在肌腱拉力的反方向上调整运动和力量,使足外翻踝关节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 返回三、踝与足部肌肉三、踝与足部肌肉踝内翻肌群牵伸 返回三、踝与足部肌肉三、踝与足部肌肉5.足趾的屈伸 牵伸肌群:脚趾的屈曲和伸直肌群。 牵伸目的:增加脚趾的屈伸活动范围。 患者体位:仰卧位或坐位。 治疗师位置:一般取坐位。返回三、踝与足部肌肉三、踝与足部肌肉 足趾的屈伸牵伸手法:上方手固定趾骨近端以限制关节代偿活动,下方手握住趾骨的远端朝着需要的方向活动,使脚趾的屈曲和伸直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要分别牵拉每一块限制脚趾活动的肌肉组织。足趾屈肌群牵伸 足趾伸肌群牵伸 返回三、踝与足部肌肉三、踝与足部肌肉㈡自我牵伸 踝部最常出现紧张或挛缩的肌肉为小腿三头肌,主要影响踝的背伸功能,而踝背伸肌的挛缩发生甚少。主要通过自我牵伸增加踝背伸活动范围: 1.患者可站在一楔形 木块上,应根据挛 缩程度来选择不同 坡度的楔形木块。 跖屈肌群自我牵伸 返回三、踝与足部肌肉三、踝与足部肌肉2.足跟悬空站在楼梯台阶上, 下肢伸直,借助自身重量进行牵伸。跖屈肌群自我牵伸 返回三、踝与足部肌肉三、踝与足部肌肉3.患者取站立位面对墙壁,双手支撑墙面,身体尽量向前使腹部接近墙面,每次5~10s,反复10~20次;根据肌肉紧张程度,双足不断地向后移动,治疗时必须感受到三头肌紧张牵拉感。返回三、踝与足部肌肉三、踝与足部肌肉4.屈膝下蹲背靠墙,健腿在前,患腿在后离墙壁约20cm下蹲,腰部挺直,利用自身体重下沉对三头肌进行牵伸。治疗时必须感受到三头肌紧张牵拉感,双足跟不能离开地面。随着病情好转,患侧足跟逐渐靠近墙壁至约15cm,离墙壁越近其功能越好。每次10~20s,反复5~10次。 返回三、踝与足部肌肉三、踝与足部肌肉踝跖屈肌群自我牵伸 第五节 脊柱牵伸技术第五节 脊柱牵伸技术返回一、颈椎牵伸技术一、颈椎牵伸技术㈠徒手被动牵伸 1.颈椎前屈 牵伸肌群:颈部伸肌群。 牵伸目的:增加颈椎屈 曲的关节活动度。 患者体位:患者取坐位。 治疗师位置:站立位。上方手放于患者顶枕部,下方手放于上段胸椎部位。 牵伸手法:下方手固定脊柱;上方手放置于头部,轻柔的向下压颈部伸肌群,使颈部屈曲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返回一、颈椎牵伸技术一、颈椎牵伸技术2.颈椎的后伸 牵伸肌群:屈颈肌群。 牵伸目的:增加颈椎 后伸活动度。 患者体位:患者取坐位。 治疗师位置:站立位。上方手放于患者前额部,下方手放于上段胸椎部位。 牵伸手法:下方手固定脊柱;上方手在前额部轻柔的向后推,牵拉屈颈肌群,使颈部后伸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返回一、颈椎牵伸技术一、颈椎牵伸技术3.颈椎侧屈 牵伸肌群:对侧颈侧屈肌群。 牵伸目的:颈侧屈活动度。 患者体位:患者取坐位。 治疗师位置:站立位。上方手放于牵拉侧的颞部,下方手放于同侧的肩部。 牵伸手法:下方手固定牵拉侧肩部,防止肩关节代偿运动;上方手轻缓的推动患者头部向对侧,以牵拉对侧颈侧屈肌,使颈部侧屈运动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返回一、颈椎牵伸技术一、颈椎牵伸技术4.自我牵伸 ⑴颈椎后伸肌群牵伸 坐在靠背椅子上,双 上肢放松于躯干的两 侧,前屈颈椎牵伸颈 部后伸肌群,增加颈 椎前屈活动范围。颈后伸肌群自我牵伸 返回一、颈椎牵伸技术一、颈椎牵伸技术4.自我牵伸 ⑵颈椎前屈肌群牵伸 患者体位同(1),后伸颈椎牵伸颈部前屈肌群,增加颈椎后伸活动范围。 ⑶颈侧屈肌群牵伸 患者体位同(1),颈部向一侧作侧屈运动,牵伸对侧颈屈肌群。 返回一、颈椎牵伸技术一、颈椎牵伸技术颈侧屈肌群自我牵伸返回二、腰椎牵伸技术二、腰椎牵伸技术1.腰椎后伸 牵伸肌群:腰部屈肌群。 牵伸目的:增加腰椎后伸活动范围。 患者体位:站立位,头部慢慢地靠在治疗师的肩膀上。 治疗师位置:站立位。上方手放于胸骨前,下方手放于腰骶部。 牵伸手法:下方手固定腰骶部;上方手在胸前轻轻向后推,牵拉腰屈肌群,使腰椎后伸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注意动作应缓慢,保持人体动态平衡。返回二、腰椎牵伸技术二、腰椎牵伸技术腰前屈肌群牵伸 返回二、腰椎牵伸技术二、腰椎牵伸技术2.腰椎前屈 牵伸肌群:腰背部伸肌群。 牵伸目的:增加腰椎前屈活动范围。 患者体位:站立位。 治疗师位置:站立位。上方手放于胸椎背部,下方手放于腰骶部。 牵伸手法:下方手固定腰骶部;上方手在胸背部,轻轻向下压,牵拉腰椎伸肌群,使腰椎前屈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老年人骨质疏松应特别注意,低强度、动作缓慢地进行牵伸,避免动作太大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生。返回二、腰椎牵伸技术二、腰椎牵伸技术腰后伸肌群牵伸 返回二、腰椎牵伸技术二、腰椎牵伸技术3.腰椎侧屈 牵伸肌群:腰部侧屈肌群。 牵伸目的:增加腰椎侧屈活动范围。 患者体位:站立位。 治疗师位置:站立位。上方手放于牵拉侧肩膀,下方手放于非牵拉侧髂部。 牵伸手法:下方手固定腰骶部;上方手在肩部轻轻向对侧推,牵拉对侧屈腰肌群,使腰椎侧屈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返回二、腰椎牵伸技术二、腰椎牵伸技术腰部侧屈肌群牵伸返回二、腰椎牵伸技术二、腰椎牵伸技术4.自我牵伸 ⑴腰椎后伸肌群牵伸 站立位,双上肢放松于躯干的两侧,作腰椎前屈运动至最大的活动范围,牵伸腰部后伸肌群。 ⑵腰椎前屈肌群牵伸 站立位,双手叉腰,作后伸腰运动至最大的活动范围,牵伸腰部前屈肌群围。 ⑶腰侧屈肌群牵伸 站立位,双手叉腰,一手上举,向对侧作腰部侧屈运动至最大的活动范围,牵伸腰部侧屈肌群。返回null返回
/
本文档为【4 肌肉牵伸技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