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叶圣陶

2013-04-17 36页 ppt 2MB 90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9252

暂无简介

举报
叶圣陶null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贺卫东叶圣陶的语文光辉叶圣陶的语文光辉 “在中国的语文教育界,叶圣陶、朱自清、夏丏尊是矗立在三四十年代的三座深谷” —刘国正前言:理论与实践的完美化身前言:理论与实践的完美化身叶圣陶同为有造诣的文学家与教育家。在他身上,文学与教育尤其通过他创作的“教育小说”与对教材的编辑工作有机结合在了一起。 (一)文学家角色。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新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
叶圣陶
null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贺卫东叶圣陶的语文光辉叶圣陶的语文光辉 “在中国的语文教育界,叶圣陶、朱自清、夏丏尊是矗立在三四十年代的三座深谷” —刘国正前言:理论与实践的完美化身前言:理论与实践的完美化身叶圣陶同为有造诣的文学家与教育家。在他身上,文学与教育尤其通过他创作的“教育小说”与对教材的编辑工作有机结合在了一起。 (一)文学家角色。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新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童话创作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从日常生活的琐屑小事中,敏锐地觉察并精细地开掘着它所包含的严重的社会意义和人生真谛。他把它们如实地摆到读者面前,加以形象地点拨,引导读者们去识别生活中的美和丑……” 这来源于叶圣陶对生活的理解,同时也指引着叶圣陶的教育实践。(二)教育家角色。 叶圣陶对教育有着一种无比的眷念与热心。他在《假如我当老师》一文中说:“我如果当中学教师,决不将我的行业叫做‘教’,犹如我决不将学生入学校的事情叫做‘读书’一样……而我呢,却要使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叶圣陶的教育生涯与教材编写密不可分。他一直为我国语文教材的建设鞠躬尽瘁。 提要提要一、叶圣陶教育情缘 二、叶圣陶的教育思想 三、叶圣陶的语文教学理论 四、叶圣陶教育贡献与教学思想的启示 一、教育情缘一、教育情缘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汉族人,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一、教育情缘一、教育情缘1912年初在干将坊言子庙苏州中区第三初等小学任教。 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 1917年春应聘到吴县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其间与好友吴宾诺、王伯祥等人实验新式教育,传播新文化、新思潮。  1921年在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人国文教师。 1922年作为北大预科讲师,主讲作文。 1927年5月开始主编《小说月报》。 1949年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等职。一、教育情缘一、教育情缘叶圣陶的创作与语文教育: 1922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隔膜》; 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 1924年出版论文集《作文集》; 1931年创作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 先后主编或编辑过《诗》杂志、《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中学生文艺》等多种重要的文学、语文教育刊物和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撰写过十多本语文教育方面的论著,为语文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教育情缘一、教育情缘 叶圣陶是我国第一个现实主义童话作家 ,童话集《稻草人》,鲁迅称“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 叶圣陶的代表作家主体性创作的童话的出现,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现代性起点”。 第一,鲜明的现代意识。 第二,开创我国创作童话的艺术新形式。 (1)童话意境的诗意描述。 (2)童话语言的现代化。 一、教育情缘一、教育情缘 “在长长的一生中,为中学、小学语文课程和语文教材的建设做了不少工作,单说编撰和主持编纂的课本,就多达二三十部;建国这十来年中,他给国文课本送审稿提修改意见,就写了五千来张卡片”。【 叶圣陶.叶圣陶集(第十六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null(一)语文教育任务论 (二)语文课程名称论 (三)语文学科性质论 (四)教育目的论二、叶圣陶教育思想二、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二、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一)语文教育的任务 语文教育应“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重要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 就在于把“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学得更好。 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 培养阅读能力,培养写作能力。(二)“语文”名称(二)“语文”名称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 ——叶圣陶二、语文教育思想(三)语文学科性质论——工具论(三)语文学科性质论——工具论 “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叶圣陶《文汇报》二、语文教育思想(四)教育目的论(四)教育目的论把一件事情做到底; 孝敬父母; 说了就一定努力去做; 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 认真写字; 从错误中反思自己。三、语文教学思想三、语文教学思想 “精讲多练”原则:“讲的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讲,教师不宜以讲课为专务,语文教师不要做说书先生”。 (一)语文教学原则——讲练结合(二)语文教学过程论——“三段”论(二)语文教学过程论——“三段”论 预习——课内 、讨论——练习三、语文教学思想(三)语文学科教材论——“例子”论(三)语文学科教材论——“例子”论 “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 ——叶圣陶《谈语文教本—(笔记文选读)序》三、语文教学思想null(二)生本对话的方法 1.反复研读 2.积极调动学生的心理因素 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教师多做倾听者和帮助者(一)阅读教学的本质 阅读教学的本质是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的 多向交流过程 (四)叶圣陶的阅读教学三、语文教学思想(四)阅读教学—阅读材料选择(四)阅读教学—阅读材料选择依我想,养成阅读能力在乎多阅读,在乎阅读得其法。阅读的材料却不必要名作,只要内容形式都没有毛病的就行。这个说法,在方家看来也许太可笑了,但是学生也许会赞同的。 ——引自《读了〈中学生国文程度的讨论〉》,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19页 通常以为语文教本选的是些好篇章,人人必读的,读了这个,就吸尽了本国艺文的精华。读起来又怀着一类神秘的想头,只要一味地读着,神智就会开朗起来,笔下就会畅达起来。这未免看得简单了些。……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 ——引自《谈语文教本》,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82页至183页 (四)阅读教学—阅读方法(四)阅读教学—阅读方法如果只重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只做得一半。 ——引自《〈略读指导举隅〉前言》,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9页 国文教本为了供学生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于做细琢细磨的研讨工夫。但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引自《略谈学习国文》,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3-4页(四)阅读教学思想—批判吸收(四)阅读教学思想—批判吸收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的时候也应该明白,写在书上的东西并不是完全可以信赖的。阅读固然要认真,但是尤其重要的是要抱着批判的态度,要区别哪些是应该接受的,哪些是不应该接受的,不能“照单全收”……那么批判用什么作为标准呢?我想,用“此时”“此地”来作标准,大致不会出什么错。凡是跟“此时”和“此地”相适应的,大概是可取的,当然还得经过实践的检验;凡是跟“此时”和“此地”不相适应的,一定是不可取的,至多只可以供谈助而已,决不能作为自己的行动方针和生活目标。——引自《怎样阅读课外读物》,见《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178页(四)阅读教学思想——鉴赏(四)阅读教学思想——鉴赏一、鉴赏的含义:观 ‘观’是真实的受用,文章或绘画的真滋味,要‘观’了才能亲切领略。用吃东西来作譬喻,‘观’是咀嚼细尝,‘见’和‘视’只是食物初入口的状态而已。是“咀嚼细尝”,不同于一般的表面的感知了解,这是很精到的认识。只有全身心地投入作品之中,调动主体的一切内存与作品进行交流,才能真正领略文章的奥秘。 二、鉴赏的态度:玩 ‘鉴赏’有时也称‘玩赏’或‘玩味’,可以说‘玩’就是‘鉴赏’。对于文章绘画要做到‘玩’的地步,并不容易。单就文章说吧,一篇好的文章,或一本好的小说,非到全体内容前后关系明了以后,决不能‘玩’。读者只有对作品熟透,达到入迷的地步,才能读出深意,才能有所发现。所以,鉴赏者必须全神贯注地吟诵,认真深入地揣摩。 null3.指导学生练习 吟诵、参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回答教师必要的提问(四)阅读教学—方法1.布置学生预习 通读课文了解大概——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 障碍——提出、疑点2.组织课堂讨论 学生将与教材对话过程中产生的疑惑提出,通过与其他同学和教师的讨论来解决疑惑null(四)阅读教学—方法1.精读 (1)逐句读文,找出不了解的地方 (2)用平时阅读的经验,试着对不了解 的地方自己解答 (3)解答后再看注释和参考书 (4)边读边记忆、体会、思考研究 认读——理解——鉴赏——批判2.略读 要有广度和深度,是对精读的“补充”和“应用” 逐句读文,找出不了解的地方逐句读文,找出不了解的地方首先,理解词句。词句是社会间约定俗成的东西,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感情就靠它来沟通。遵守约定俗成的规范来运用词句,是作者的本分;遵守约定俗成的规范来理解词句,是读者的本分。对于某个词、某种句式,社会上是这样理解的,你因为不熟悉,却那样理解了,就是错误。 其次,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不那样说,读者必须问个明白。明白了,才可以摸清作者思想的途径,辨明文章的格调,对文章作进一步的理解。要做到这一点,单从词句的字面去理解还不够,必须依据自己和旁人说话、想心思的经验,从词句的背面去理解它。null作文教学的目标——作文与做人相统一1.“激趣”——激发学生写作文的的兴趣。 2.“写生”——追求生活的充实,培养美好的情感. 3.“求诚”——写诚实的话,做诚实的人。写作必须要有所写才写,不能勉强2(五)作文教学三、语文教学思想写作教学:激发兴趣。写作教学:激发兴趣。作文教学要有收效,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让学生深刻理解作文的重要。在现代的社会里,光靠口说是不够的,处处需要动笔写。动笔写文章应该是人人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第二,让学生喜欢作文,对作文深感兴趣——《论写作教学》,第200页 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同时写作是一种技术;有所积蓄,是一回事;怎样用文字表达所积蓄的,使它恰到好处,让自己有如量倾吐的快感,人家有情感心通的妙趣,又是一回事。——《论写作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34页null(五)作文教学——作文评改方法1.启发诱导,以发挥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启发诱导最有效的方法是作文“当面改” 2.先通篇阅读,以求批改的针对性 3.不光看,更要念,以求发现问题的准确性 4.多就少改,激励学生自信心 5.鼓励自改,培养学生批改的主动性 (1)教师只指出习作主要缺点,让学生自己修改 (2)每回作文挑出一两篇,在课上和全班同学讨论修改 (3)分小组,在小组中对各自作文互提意见6.教师“下水” 三、语文教学思想三、语文教学思想(六)口语交际教育——语言思维的互动 1953年,叶圣陶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作了一个题为语言和语言教育的发言:我们完整可以断言;思想交换不靠旁的,就靠语言。人们为了充足发挥本身的价值,都盼望说的话和写的文章与自己的思想完全不打折扣,收到思想交流的最大后果,进而进步学习工作生涯的品质和效益。以前的语文教养是疏忽交际才能训练的,读逝世书,死读书的景象较为广泛。 null四、叶圣陶教育教学思想的启示(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一)它帮助我们摆正了教与学的位置 (二)它帮助我们指明了教与学的方向教的要务在于导学,学的要务在于自学;教的目的是为了学的自动,学的目的是为了自身的能动。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使教与学的方向更为明确:学为主体,方向是成为有认识和能实践之人;教为主导,方向是引导学向有认识、能实践发展 null 读书、作文、做人一贯 语言、文字、思想一贯 知识、能力、习惯一贯 (四)叶圣陶的“三一贯”思想启示(二)语文育人-工具人文统一(三) 语文教育需要本土化特色(三) 语文教育需要本土化特色 对传统的、外来的教育思想采取的不是一概排斥或全盘接受的态度,而是有,有鉴别,有批判,有吸收,着眼点是在努力探索符合我国民族心理、民族语文的特点和规律的语文教育革新道路。null(四)教学实践的启示1、尊重“学”,同理“学”,发展“学”,以“学”定“教”; 2、顺势“教”,正确“教”,放手“教”,以“教”导“学”;3、生“本位”,师“主导”,循“学”设“教”,“教”“学”相长。 (五)语文教师需不断更新知识内容(五)语文教师需不断更新知识内容叶老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年来常与景山、二龙路、丰盛胡同三校之语文教师接触,时或往观授课,颇感教师增加本钱,最为切要。所谓本钱,一为善读,一为善写,二者实相关而不可剖分。”后来,他在给一位语文教师的信中又说:“语文教学之提高,与教师之水平关系至巨。教师辅导学生者为阅读与作文二事。教师善读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故教师不断提高其水平,实为要图。”70年代末,他又说:“教师之所必须自励者,一则自己善读善作,心知其所以然,二则能真知语文教育之为何事。 附:叶圣陶教育名言: 附:叶圣陶教育名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 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做教师最主要的是不说假话。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叶圣陶谈语文学习方法: “所谓学习方法,无非是参考、分析、比较,演绎(一般个别),归纳(个别一般),涵泳,体味,整饬语言,获得表达技能这些项。” null谢谢!本课件特别鸣谢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 高睿、孟引妮、陆曼、邱麟的参与
/
本文档为【叶圣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