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泰州方音史与通泰方言史研究·鲁国尧1956

泰州方音史与通泰方言史研究·鲁国尧1956

2017-10-13 3页 doc 26KB 247阅读

用户头像

is_529038

暂无简介

举报
泰州方音史与通泰方言史研究·鲁国尧1956鲁国尧:通泰方言是北方方言的“后裔”而具有吴方言的底层[摘要]吴方言在古代是北抵淮河的,江淮之间本为吴语的地盘,四世纪永嘉之乱,北方汉族人民大批南迁,江淮之间以至江南的今南京、镇江一带为北方话所占领。通泰方言是三、四世纪汉语北方话的“后裔”。千百年来,由于通泰地区僻处东隅,因而保留了较多的古代汉语的特点,包括吴语的底层。所以现代通泰方言与吴语近似之处不少。[关键词]通泰方言江淮方言吴语底层北方方言后裔[作者简介]鲁国尧,男,1937年生,江苏泰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南京大学...
泰州方音史与通泰方言史研究·鲁国尧1956
鲁国尧:通泰方言是北方方言的“后裔”而具有吴方言的底层[摘要]吴方言在古代是北抵淮河的,江淮之间本为吴语的地盘,四世纪永嘉之乱,北方汉族人民大批南迁,江淮之间以至江南的今南京、镇江一带为北方话所占领。通泰方言是三、四世纪汉语北方话的“后裔”。千百年来,由于通泰地区僻处东隅,因而保留了较多的古代汉语的特点,包括吴语的底层。所以现代通泰方言与吴语近似之处不少。[关键词]通泰方言江淮方言吴语底层北方方言后裔[作者简介]鲁国尧,男,1937年生,江苏泰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韵学研究会会长,主要研究汉语音韵学、历史方言学。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幅江苏省方言地图引起我们提出两个问题:在江淮之间的东南角,有一个范围不大的约一千万人口的通泰方言区,它处在江淮方言和吴方言之间,现出一系列特点,它渊源何自?官话方言(江淮方言是其一支)与吴方言基本上划江而守,然而长江天堑并不能把这两大方言截然分开,以扬中县为中心,于东,吴方言越江至靖江、海门、启东;于西,江淮方言在江南伸展出很大一块地区,南京、镇江、句容、江宁、丹徒的方言皆与吴方言迥异。这种局面是自古以来如此呢,还是经过角逐和斗争造成的呢?我们认为吴方言在古代是北抵淮河的,江淮之间本为吴语的地盘,四世纪永嘉之乱,北方汉族人民的大批南迁,江淮之间以至江南的今南京、镇江甚至常州、常熟一带为北方话所占领。通泰方言是三、四世纪汉话北方话的“后裔”。兹述管见如下。(一)江淮之间和江南古为一体通常谈到吴国的历史,就会提到太伯、仲雍的奔吴,以为吴最初活动在太湖流域。但是从考古学研究江苏历史,则有另说,曾昭、尹焕章《江苏古代历史上的两个问题》(《江海学刊》1961年12月号)、《试论湖熟文化》(《考古学报》1959年4期)二文认为吴国主要是由湖熟文化的荆蛮族建立的,湖熟文化遗址的分布范围西至马鞍山、皖中地区,东至丹徒,武进,南至句容、江宁,北至长江两岸,发现长江北岸遗址的有江浦、六合、仪征及扬州市的葫芦山等处。1954年在丹徒烟山出土宜侯?,从铭文可知,最初封在?内为虞侯,后改封于宜。唐兰先生《宜侯?考释》(《考古学报》1956年2期)认为宜侯是吴国的最早的祖先,即《史记》所载的仲雍的孙子周章,“周章在武成之间封为虞侯,隔三十多年到康王时封为宜侯”。学者们认为?铭中的“宜”即在丹徒及其附近地区,那末吴最初本在长江南岸,而后向南发展至太湖地区,当然也就必然越江而北伸展其势力,江淮之间特别其南部最初的居民是吴人则是有较大可能的。(研究性论文)再从史籍记载看江淮地区与吴国的关系。《左传》襄公三年(前570年):六月,公会单顷公及诸侯,己未同盟于鸡泽。晋侯使荀会逆吴子于淮上,吴子不至。清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认为“淮上”乃吴地,“当在临淮、泗州之境”。《左传》襄公五年:吴子使寿越如晋,辞不会于鸡泽之故,且请听诸侯之好。晋人将为之合诸侯,使鲁、卫先会吴,且告会期,故孟献子、孙文子会吴于善道。《谷梁传》襄公五年:仲孙蔑、卫孙林文会吴于善稻。吴谓“善”“伊”,谓“稻”“缓”。号从中国,名从主人。范宁集解:善稻,吴地。夷狄所号地形及物类当从中国言之,以教殊俗,故不言伊缓,而言善稻,人名当从其本俗言。显然,《左传》之“善道”即《谷梁传》之“善稻”。高士奇引阮胜之《南兖州记》:“盱眙本吴善道也”。《春秋》哀公十二年:秋,公会卫侯、宋皇瑗于郧。杜注:郧,发阳也。广陵海陵县东南有发繇口。注中的“海陵县”即今泰州、泰县。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今如皋县亦海陵地,县南十里有会盟原,相传为吴楚会盟处,考春秋之世,吴楚始终无盟会事,意必指此矣。”有意思的是《左传》哀公十二年:秋,卫侯会吴于郧,公及卫侯、宋皇瑗盟,而卒辞吴盟。吴人藩卫侯之舍。……太宰齆说,乃舍卫侯。卫侯归,效夷言。卫侯在他的扣留地——今泰州以东一带——竟学会了夷言即吴语,这为华夏的人所惊奇,故被记载下来。显然,江淮之间的语言与江南吴语是一致的。《左传》哀公九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杜注:于邗江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通粮道也。今广陵邗江是。邗城即今扬州,末口为淮安,皆吴地,邗约在春秋以前为吴所灭,地遂并入吴。郭沫若《吴王寿梦之戈》(《沫若文集》17卷)云:“邗王是?戈”的“邗王是?”即吴王寿梦,吴王又称邗王,邗可作为吴国名的别称,可见江北对吴的重要性。前482年,夫差率大军至黄池会诸侯,与晋争做盟主,是时越袭其后,夫差急欲退回。《国语.吴语》载王孙雒进策语,中有:必设以此民也,封于江淮之间,乃能至于吴。这里的“吴”是狭义的,指吴都姑苏。据上述,可见吴之国境北抵淮,后来扩张至淮北,灭徐、伐齐、侵鲁。吴国都虽在江南,而江淮之间一直为其所有,扬州、泰州、盱眙、淮安皆吴地。邗沟乃其国境内的运河。(二)江淮之间在吴亡后的情况鲁哀公二十二年即前473,越灭吴。《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勾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命为伯。勾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勾践灭吴后,将吴原有的淮河以南地并吞,将吴所扩张地淮北地放弃。《楚世家》的“楚东侵,广地至泗上”与上引的“以淮上地与楚”正相合。《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于是越遂释齐而伐楚,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杀王无尽取故吴地,至浙江。是年为周显王三十六年即前333年。那末江淮之间为越所有,达一百四十年。此后则为楚地。《楚国策.楚策》:苏秦为赵合从说楚威王曰:“……楚地……东有夏州海阳。”元吴师道重校鲍彪校注本对“海阳”的注释是:卢藏用云,在广陵东,今扬州海陵县。刘氏(按,指刘伯庄)云,楚之东境。海陵即今泰州。据《史记.燕召公世家》知苏秦说燕是前334年,历说诸国,也许次年最后至楚,适楚灭越,拓地于江淮,占有海边的“海阳”。楚领土原不至海,如今灭越,疆域大拓而东至海,故苏秦以此迎合威王。前223年,秦灭楚,则是楚占有江淮之间达一百一十年之久。越早并于楚,但越在当时人的心目中仍是与楚不同的地区。公元前三世纪前期的著作《禹贡》划分天下为九州,其中“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海为扬州”,则是二州以淮为界。扬州即越地,以国名当州名。《吕氏春秋》:“东南为扬州,越也。”《尔雅.释言》:“越,扬也。”皆可证(本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一辑所载顾颉刚先生说)。秦以后,江淮之间仍与江南为一体。汉高祖封刘贾为荆王,“王淮东”。刘贾后为英布击杀,刘邦复立刘濞为吴王,王三郡五十三城,尽得吴越故地,都广陵,即今扬州。景帝三年,吴王反,起兵广陵,其遗诸侯书中称“敝国虽狭,地方三千里;人虽少,精兵可具五十万。”七国之乱平息后,“徙汝南王非王吴故地,为江都王。”按,汉高之分封诸王固然因袭前代的传统,然语言、风俗也是考虑的因素,如《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高祖六年,立肥为齐王,食七十城。诸民能齐言者皆予齐王。荀子之时,楚已灭越,但《荀子.荣辱篇》:“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儒效篇》:“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楚”、“越”、“夏”三者并称,可见越之语言仍有特色。扬雄《方言》是一部比较方言词汇的著作,林语堂《前汉方言区域考》据之分当时方言为十四系,其中吴扬越为一系,早已是汉语方言的一种。此后江苏的江淮之间的居民并无什么大变动,当仍是吴语区。东汉末战事频仍,《三国志.吴志.刘繇传》:曹公攻陶谦,徐土骚动,(笮)融将男女万口,马三千匹,走广陵。同书《吴主传》:初,曹公恐江滨郡县为权所略,征令内移。民转相惊,自庐江、九江、蕲春、广陵户十余万皆东渡江。《宋书.州郡志》“扬州刺史淮南太守”:“三国时江淮为战争之地,其居不居者,各数百里,此诸县并在江北、淮南,虚其地,无复民户。吴平,民各还本,故复立焉。”今扬州、泰州等地在西晋时仍为吴语区。(三)永嘉之乱后大量北方居民迁徙至江淮间四世纪初的永嘉之乱,西晋王朝崩溃,导致南北分裂。北方战乱频仍,大量人口南迁。《晋书.王导传》:“洛京倾复,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从永嘉直到刘宋末一百六十年间,多次有居民大规模迁徙。这可从东晋、刘宋的侨州郡县考求出一个大致轮廓,现据沈约《宋书.州郡志》,参以《晋书.地理志》,看看长江下游的移民主要来自何处,重点放在江苏省范围内。司马睿建都今南京,因此今江苏地区成了北方移民的主要地区。《宋书.州郡志》序:自夷狄乱华,司、冀、雍、凉、青、并、兖、豫、幽、平诸州,一时沦没,遗民南渡,并侨置牧司,非旧土也。同书“南徐州”序:晋永嘉大乱,幽冀青并兖州及徐州之淮北移民相率过淮,亦有过江在晋陵郡界者,晋成帝咸和四年司空郗鉴又徙流民之在淮南者于晋陵诸县,其徙过江南及留在江北者并立侨郡县以司牧之。徐兖二州或治江北,江北又侨立幽冀青并四州。……文帝元嘉八年,更以江北为南兖州。江南为南徐州,治京口,割扬州之晋陵,兖州之九郡侨在江南者属焉。故南徐州备有徐兖幽冀青并扬七州郡邑。《晋书.地理志》“徐州”后序:元帝渡江之后,徐州所得为半,乃侨置淮阳、阳平、济阴、北济阴四郡,又琅邪国人随帝过江者遂置怀德县及琅邪郡以统之。……割吴郡之海虞北境,立郯……七县,寄居曲阿,以江乘置南东海……等郡,属南徐州。……明帝又立南沛……等郡,以属徐、兖二州。晋陵郡在今常州及其附近;京口即今镇江;海虞,今常熟县东;曲阿,今丹阳;江乘在句容北,可见北方流民满布江南,深入至今丹阳,常州、常熟一带,当然北方话也随之而来。(四)通泰方言具有吴方言的底层现代通泰方言显然是官话方言的一支,但它和宁扬方言比较起来有若干显著特点,声调六至七个,都分阴阳入(泰州话有若干阳入字并入阴入,那是近现代向普通话集中靠拢的结果),都分阴阳去(泰州、如皋、泰兴阳去混同阴平),古浊声母字今音逢塞音、塞擦音一律送气,这一点与客方言、赣方言(它们也与四世纪永嘉之乱后的北方人民的语言有密切关系)一致,而与多数官话方言不同,通泰方言比一般官话方言复杂得多。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通泰方言和吴方言有许多相似之处,一般总认为它与吴方言是近邻,必然受吴方言的重大影响,这当然有其道理。不过笔者拟提出这样的假说:江淮之间本为吴语区,直至四世纪,北方方言将吴语逐退至江南武进、常熟一线。但这一带的官话方言具有吴语的底层,千百年来,由于通泰地区僻处东隅,因而保留了较多的古代语言的特点,包括吴语的底层,所以现代通泰方言与吴语近似之处不少,如韵母单元音化,阳声韵尾的丢落使元音鼻化,山咸摄的一等和二等元音有别,依古声母清浊为条件而分出较多的声调,入声有两个,通泰方言中保留了喻三和匣相混的痕迹,等等。有一点值得提出的是,现代苏南吴方言阴入高、阳入低,而通泰方言则反是,阴入低、阳入高。这是他们的重大区别区别之一,泰州方言也是阳入字调值(45)高于阴入字调值(43),可是在某些特定的词里,有些阳入字调值变为21,这就低于阴入了。这种阳入字在某个别词里是低调的现象可不可以假设为吴语的“底层”?在如皋、泰州、东台、姜堰、溱潼的方言里也有类似的现象。又,在苏南吴方言里,只有丹阳话阳入高(4),阴入低(3),独异于其他点,而同于通泰方言,可是丹阳与通泰距离甚远。这令我们想到丹阳一带在古代正是北方汉语与吴方言角逐的场所,北方方言曾深入到丹阳,后来退至镇江、丹徒。丹阳仍旧成为吴方言区,但保留了北方方言的底层。也许古代进入江淮间和江南的北部地区的北方话浊声母有某种“遗传基因”,而这只在东隅的通泰方言里保存下来,使得它逢塞音、塞擦音不论平仄一律送气,又使得它的阳入调值高于阴入调值。丹阳方言在后一点上保留了这一底层特点。通泰方言跟吴方言在词汇上有很多相同之处,这是通泰方言区的学人都注意到的,此不赘论,这些相通处是长期为邻相互影响的结果呢,还是四世纪的吴方言的底层呢?当然这个假设能否成立,尚须从各方面加以论证。本文首次提出通泰方言为三、四世纪汉语北方方言的后裔及通泰、赣、客方言同源的假说,以上论证只是抛砖引玉,亟盼海内外同行专家不吝指正。参考文献:[1] 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调查指导组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60年。泰州话里的文白异读,俞扬,中国语文1961年5月号。海陵丛刻1919年韩国钧辑[2] 第一种,退庵笔记,清夏荃著。第十三种,海安考古录,清王华葑著海陵文征,清夏荃编[3] 海陵竹枝词,清赵瑜,1864年[4] 广新方言,陈启彤,民国戊辰菊月镌于北平,民国十二年癸亥凌文渊序,自序于辛亥。耐庵丛著,夏绍侯,稿本[5] 二集之二,泰县方言补(附吴陵语录)程小可序于1936年。二集之四,泰县氏族略,1930年。二集之七,吴陵野纪。泰州方言,高尔庚[6] 俚言古证稿,高寿征,稿本[7] 字音集义通考,怀恕轩主人茂哉氏编订,约清同治时,稿本韵史,清何萱,商务印书馆,1936年。[8] 音学四种,徐昂,南通翰墨林书局,1930年。李氏音鉴,李汝珍,1805年。许氏说音,许桂林,1807年。[9] 古今中外音韵通例,胡垣,1886年。等韵一得,劳乃宣,1898年。淮南中十场志,1673年。[10] 嘉庆东台县志乾隆如皋县志光绪泰州志民国泰县志稿,1931年泰州乡土志(泰州历史),马锡纯,光绪三十四年九月春秋地名考略,高士奇[11] 江苏古代历史上两个问题,曾昭,尹焕章,江海学刊1961年12月号。试论湖熟文化,曾昭、尹焕章,考古学报1959年4期。宜侯?考释,唐兰,考古学报1956年2期吴王寿梦之戈,郭沫若,沫若文集17卷[12] 前汉方言区域考,林语堂,语言学论丛,1933年[13] 晋永嘉丧乱之后之民族迁徙,谭其骧,燕京学报15期,1934年。东晋南朝之吴语,陈寅恪,史语所集刊7本1分(1936年)语言与文化,罗常培,北京大学出版部,1950年。[14] 广新方言,陈启彤,民国戊辰菊月镌于北平,民国十二年癸亥凌文渊序,自序于辛亥。耐庵丛著,夏绍侯,稿本[15] 二集之二,泰县方言补(附吴陵语录)程小可序于1936年。二集之四,泰县氏族略,1930年。二集之七,吴陵野纪。泰州方言,高尔庚[16] 俚言古证稿,高寿征,稿本[17] 字音集义通考,怀恕轩主人茂哉氏编订,约清同治时,稿本韵史,清何萱,商务印书馆,1936年。[18] 音学四种,徐昂,南通翰墨林书局,1930年。李氏音鉴,李汝珍,1805年。许氏说音,许桂林,1807年。[19] 古今中外音韵通例,胡垣,1886年。等韵一得,劳乃宣,1898年。淮南中十场志,1673年。[20] 嘉庆东台县志乾隆如皋县志光绪泰州志民国泰县志稿,1931年泰州乡土志(泰州历史),马锡纯,光绪三十四年九月春秋地名考略,高士奇[21] 江苏古代历史上两个问题,曾昭,尹焕章,江海学刊1961年12月号。试论湖熟文化,曾昭、尹焕章,考古学报1959年4期。宜侯?考释,唐兰,考古学报1956年2期吴王寿梦之戈,郭沫若,沫若文集17卷[22] 前汉方言区域考,林语堂,语言学论丛,1933年[23] 晋永嘉丧乱之后之民族迁徙,谭其骧,燕京学报15期,1934年。东晋南朝之吴语,陈寅恪,史语所集刊7本1分(1936年)语言与文化,罗常培,北京大学出版部,1950年。
/
本文档为【泰州方音史与通泰方言史研究·鲁国尧1956】,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