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感性经济人模型的初步分析(郑程峰)

2013-04-29 3页 pdf 234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511599

暂无简介

举报
感性经济人模型的初步分析(郑程峰) 第30卷第6期 V01.30No.6 企业技术开发 TECHNOLOGICALDEVELOPMENTOFENTERPRISE 2011年3月 M8.r.201l 越性经济人模型的初步分析 郑程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摘要:“经济人”理性假设有特定理论基础.当其面临“合理不合情”或“合情不舍理”的经济行为时就劣势尽 正。“感性经济人”模型表明经济人的“感性因子”通过理性选择渠道影响行为决策,并在个人感性与集体感性 趋同的条件下实现利益最大化。同时也赋予了“非理性”现象存在的合理性。 ...
感性经济人模型的初步分析(郑程峰)
第30卷第6期 V01.30No.6 企业技术开发 TECHNOLOGICALDEVELOPMENTOFENTERPRISE 2011年3月 M8.r.201l 越性经济人模型的初步 郑程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摘要:“经济人”理性假设有特定理论基础.当其面临“合理不合情”或“合情不舍理”的经济行为时就劣势尽 正。“感性经济人”模型明经济人的“感性因子”通过理性选择渠道影响行为决策,并在个人感性与集体感性 趋同的条件下实现利益最大化。同时也赋予了“非理性”现象存在的合理性。 关键词:感性经济人;个人感性;集体感性 中图分类号:F0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1)06—0033一Ol 作为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支点,“经济人”发挥了撬动 整个经济学思想的作用。货币崇拜主义使得“经济人”进 化到理性阶段,后来的理性形式主义则进一步延展了其 范围。其实,人的很多行为是“经济人”假设所不能解释 的,而人们出于道德方面的决策恰恰是感性的。人是情感 动物,更是社会动物,加上获取信息能力的不足及所具备 禀赋的差异,使得人在被“理性”和“感性”支配力度的对 比中做出行为决策。 因此,有学者强调不能因为传统“经济人”不能解释所 有人类行为而断定它是错误的,但是文章在传统经济学 关于“经济人”假设的相关理念基础上,通过分析人类社 会行为内在机理,探讨“感性”变量的作用机制.初步提出 了“感性经济人”的模型,以此为“经济人”研究新视角及 其社会功能的实现进行尝试。 1经济人“自利”内涵中的“感性”因子 亚当·斯密对人类经济行为动机的考察较为清晰,他 视现实中人与人之间存在唇齿相依的利益关系,个体不 能无视他人的利益而独自受益。因此,一方面,斯密毫不 掩饰地指出人自私的动力机制;另一方面,他又在《道德 情操论》中提出温情的经济人才是符合人性的,他一再强 调人的“同情心”比“自私”更可贵,即“感性”因素参与到 了经济行为中。 对此,马克思·韦伯将人类行为归纳为四种:①工具 理性行动.指个体借以实现精心计算的短期自利目标的 方式;②价值理性行动.这种行动取决于对真、美或正义 之类较高等级的价值,或对信仰的一种意识或认同;③情 感行动,指由感觉、激情或情感状态决定的行为;④传统 行动.指一种养成了习惯的行动。所以,有关伦理道德的 “感性因子”应该参与到经济人理性分析之中,而这种感 性因子又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主观内在的.经济人 不受社会规则约束纯粹出于动物性需求的个人意志。主 要是第一、三种.即“个人感性因子”;二是客观且被经济 人内化为行为准则的.经济人受文化伦理、法律规制等社 会规则约束的秩序概念.主要是第二、四种,即“集体感性 冈子”。感性因子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影响经济人的预期收 益和预期成本,进而对行为决策施加影响。 2经济人“感性利益最大化” 作者简介:郑程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诸多新兴经济学强调了人的有限理性,这也是经济 人追求相对利益最大化的“感性”动因。经济学强调 “人只有有限理性,而且具有机会主义倾向”,更加突出追 求自身利益的自利性.因此需要产权和制度加以规范, “人们在由现有组织结构确定的约束限制下最大化自己 的效用”。这也就说明,经济人需要在个人主义与代表集 体的制度之间谋求契合度。值得一提的是,理性预期学派 则在此基础上结合人的完全理性,提出预期效用与实际 效用的一致性作为其抉择标准。此观点为文章研究“感性 经济人”的利益最大化给予了启示。而行为经济学则同时 强调经济人存在“利己”和“利他”倾向,并强调了信息和 交易费用对经济人决策的影响,“经济分析并不认为所有 市场参与者的信息是完备的.并不认为所有参与者的活 动不存在交易费用,但是,信息残缺或存在交易费用情况 下的行为不应混同于非理性或随意行为”。作为一个新 视角,“感性经济人”现实存在的假设前提离不开上述制 约条件。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供了从社会出发考察“经济人” 的角度,其理论前提也暗含着“经济人”假设。其理论体系 重点突出了人的历史作用,并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归结于 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在于通过觉悟的提高来 协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趋同性。故而。“感性经济人” 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寻找个人与集体的利益趋同点。 以x代表个人感性因子,Y代表集体感性因子,得到 一般化的经济人感性净收益函数:f(x,y)=U(x'y)一Ux,Y),要 求f(x,y)=u(x,y)一L(x,y)的最大值。设: 冀I(x0,y0)=A,旦I(xo,y0)=B,驾I(xo,yo)=C。 瓠‘ OXay ay" 只有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旦I(xo,yo)=0,盟I(xo,yo)--0,AC>B2且A<0时,f0',Y) 叙 钾 =u(x,y)一Ux,y)在(x0'y0)处取得极大值,由于经济人的有限 理性。假设经济人短期内在任一区间内都有唯一一个极 值点,那么f(‰y0)就是唯一的极大值且为该区间内的最大 值。由于感性经济人在面对任意利益目标时都试图寻求 最大收益,在具体环境中又会平衡长期和短期效益.因 此.即使是在短期利益达不到长期最大利益时。他也会在 短期中找到暂时的“安慰”极大值点。 上式f(x,y)=u(x,y)一Ux,y)在定义域内存在一阶和二阶 偏导数.对f(x,y)关于x,y连续求混合偏导(下转第39页) 万方数据 第30卷第6期 段恒利:GPS在导航中的应用研究 以避免车主走弯路。它能够提供全程语音提示,驾车者无 需观察显示界面就能实现导航的全过程,使得行车更加 安全舒适。 ④增加兴趣点功能。由于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处于建 设阶段,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冒}H新的建筑物,由此,电子 地图的更新也成为众多消费者关心的问题。因此遇到一 些电子地图上没有的目标点,可将该点或者新路线增加 到地图上。这砦新增的兴趣点,与地图上原有的任何一个 点一样。均可套用进电子地图查阅等功能中。 ⑤测速。通过GPS对卫星信号的接收计算,可以测算 出汽车行驶的具体速度,比一般的里程表准确很多。 ⑥硅示航迹。如果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去的时候有人 带路,回来是怎么办?不用担心,GPS带有航迹记录功能, 可以记录下用户车辆行驶经过的路线,小于10nl的精 度,甚至能显示两个车道的区别。回来时,用户可以启动 它的返程功能让它领着你顺着来时的路线顺利回家。 ⑦信息查询。GPS汽车导航系统还可以为用户提供主 要物标,如旅游景点、宾馆、医院等数据库,用户能够在电 子地图上根据需要进行查询。 2.3 GPS汽车导航发展的新趋势 目前车载GPS目前的发展更贴近用户需求,在用户 的体验感上卯足了劲,下足了功夫。它将定位和导航合二 为一,改变了目前定位产品不能导航,导航产品不能定 位,突破了民用和行业用户的界线,集多图导航功能于一 身,可安装凯立德、道道通、城际通多种地图,并可自由选 择地图种类。第二导航和娱乐功能更加强大。对经常出差 和旅游的人士来说极为适用;第三,它具有很强的娱乐功 能,带有FM调频,MP3,MP4。FLASH动I画播放、视频播 放、音频播放(MP3/MP4)、日程安排,记事本,计算器,游 戏等PDA功能等。第四,带有电子狗预警让你在复杂的 道路中免受罚单的骚扰,更增加了许多GPS没有的实时 雷达流动测速功能,在传统导航仪上有了一定改良,测速 范围更广泛、敏感度更高、预警更准确。及时提醒车友埋 伏在马路两旁的同定或流动测速雷达。通过真人语音提 示,使您把控距离、远离罚单。第五,支持CMMB移动数 字电视功能。 综上所述车载GPS在未来的若干年内将逐渐走进每 一个中国家庭,集多图导航,大屏幕,娱乐功能,流动测速 和数字电视于一身的车载导航仪将更加受到消费者的青 睐,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其功能将更加多样化与人性化。 参考文献: 【l】张勤,李家权.GPS测量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2】李天文.GPS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卜-+-+·..—-+·+-+—..·——---—卜-+—+·+。+—+—+-—卜+—+—+-+·+—_一——+-+·■—呻—+-+—+—+—+—+-+-+—+-—.-—+·+·+-+呻·+-+· (上接第33页)数:立:盟:盟。 瓠ay axayaxay ①若丝>O。表明经济人在个人感性和集体感性 axay 趋向于协调,亦即个人将社会道德、法律等约束内化为个 体利益抉择的先决性条件。在此情形下,经济人在既定约 束空间里,凭着感性因子的加强而获益递增。这就说明, 制度作为一种依据产权界定的资源配置方式,在促进其 他人利益或至少保障其他人利益不受侵害的条件下使个 人得益.也就是实现了社会福利的“帕累托最优”或“帕累 托改善”。 ②若签<0,表明经济人感性因子妨害了自身以 3xay 及其他经济人的利益。产生这一情形的原因,一是个人感 性与集体感性的冲突,二是现有社会规则不完善。 ③若丝=0。表明经济人利益分配达到稳定状态。 axay 在此情形下,经济人收益分别达到极大值或极小值。经济 人趋向社会人的角色.在个人感性与集体感性的磨合中 逐渐趋同,在max{fix。y)}处选择行动,实现最大收益。 因此。可用x和Y的差的绝对值Ix—yI衡量个人感性 与集体感性的一致程度。当lim时.f(x,y)达到最大值-n戤 {f(x.y)1.感性经济人在此处获得最大利益。 在个人感性与集体感性的冲突导致社会福利受损方 面,存在着另一种观点.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 为此,有学者提flj把经济人的自利动机和传统经验联系 起来.经济人“才既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又能准确 的描述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个人”。因此,文章认为。判 断经济人行为的有效性,更应该强调个人感性与集体感 性的协调。而且,经济人的行为集合中,客观存在着其中 一种行为使得minlx—yl(严格条件是lira),在此情况下, U--Vt—+U 经济人的个人感性与集体感性相对一致,则经济人会选 择该种行为。 3结语 因此.当经济人的感性净收益大于理性净收益时,经 济人的行为则是合乎“人性”的,是合理的。而感性净收益 的潜在增长能力则是诱发经济人选择“非理性”行为的主 要因素。毕竟文化伦理是维系人类社会进步的纽带。人类 的需求是多层次的,货币性需求则是达到精神需求的一 种手段。在经济人选择了感性行为时.其更在乎的是秩序 的稳定带来的长远收益.从而获得更长足的“理性”收益。 参考文献: 【l】朱富强.现代主流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之贫困一经济 人内含的行为机理特质及其阳1题IJl.改革与战略,2010,(2). 【2】杨春学.经济人的“再生”:对一种新综合的探讨与辩护【J】. 经济研究.2005,(11). 【3】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Mi.北京:华夏出版社. 20()o. 万方数据 感性经济人模型的初步分析 作者: 郑程峰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刊名: 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 英文刊名: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年,卷(期): 2011,30(3) 参考文献(3条) 1.马尔科姆·沃特斯 现代社会学理论 2000 2.杨春学 经济人的"再生":对一种新综合的探讨与辩护 2005(11) 3.朱富强 现代主流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之贫困一经济人内含的行为机理特质及其其问题 2010(0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qyjskf-x201103016.aspx
/
本文档为【感性经济人模型的初步分析(郑程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