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王淼_1

2013-05-01 5页 doc 25KB 30阅读

用户头像

is_037882

暂无简介

举报
王淼_1 《法学导论》课后感 王淼 公共管理学院 171122班 20121002399 当看到网络上的热传,说法学是“最难就业的十大专业”之一时候,我的心不禁凉了一半。而又是到一所工科学校里面读法学,这一切多少有一点让人嘲讽的意味。因此,每当与人谈及此事的时候,总会用一些自嘲的微笑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无助。但是,在听了两位教授的鞭辟入里的分析以后,我的观念发生了彻底地转变。其实没有不好的专业,只有不好好学...
王淼_1
《法学导论》课后感 王淼 公共管理学院 171122班 20121002399 当看到网络上的热传,说法学是“最难就业的十大专业”之一时候,我的心不禁凉了一半。而又是到一所工科学校里面读法学,这一切多少有一点让人嘲讽的意味。因此,每当与人谈及此事的时候,总会用一些自嘲的微笑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无助。但是,在听了两位教授的鞭辟入里的分析以后,我的观念发生了彻底地转变。其实没有不好的专业,只有不好好学习的学生。因此,只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便没有不能就业的专业。对之,面对法学的学习和以后要从事的法律工作我为:立足现实,开拓进取,勇挑重担,胸怀祖国,心系天下。 转变观念 正视法学 几乎每一门学科都有导论课,法学也不例外。对于开设法学导论这一课程,有的同学风趣地总结为:“为了不让学生转专业而开设的蛊惑大会。”这多少有一些夸张和调侃的意味,但也从侧面反应出来一些问题,这些同学对这门课程不够重视,更进一步讲,这些同学对于法学专业不报任何希望。 横向比较一下,法学专业对比经济类,建筑类等确实不好结业,但事实却未必如此。因为仅仅听从网上的热传根本没有任何的科学性。那些人的计算只是简单的用就业的人数去除以总的毕业人数。这些学生中是否有真才实学?是否有超常的能力……都未考虑在内。如果说那些未能就业的是那些能力超群的学生,那我们可以大声宣判法学的“死刑”。但事实并非如此,有许多人沉溺游乐于终日,不求博学善思进取向上于今朝。毕业之后除了毕业证书,别无他长。这样的人无论什么专业,淘汰也是一种必然! 中国的大学与外国的大学有极大的不同,外国大学是“宽进严出(进入门槛低,毕业门槛高)”而中国的大学是“严进宽出”,最终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也相差甚远。这也许是历史的遗留问题,在以前教育水平低下,教育资源匮乏的年代,只有极少的人可以接受高等教育,毕业以后无论是否成才都是“珍宝”。但这一模式没有随时代而变更,中国正继承以前的旧模式。但是我们不应做时代的牺牲品,要奋力拼搏,这样才是成功的王道!而不是简单的就业问题,因此应转变观念。 纵向比较一下,法学从设立以来一直是一个高报考率的专业,尤其是近几年以来的专业扩招,以及许多学校开始开设法学专业,使得许多人进入法学专业。但由于教育水平良莠不齐,最终导致学生专业素养高低不一,学科知识深浅不均的诟病。这也成为人们所说的难就业的原因之一。但法学之所以形成这样的趋势与社会的大发展,大转型有密切的关系。中国法制社会的建立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作为支撑。因此不必拥有这样的心态,认为法学是难就业的专业。而应该相信大众的选择,相信自己的专业,相信自己的能力定能开创一片新的天地。 综上所述,法学并非像网络谣传的那样难就业,那样让人沮丧。我们迎坚定信心树立信念,以“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静下心来,以勃然的姿态迎接挑战,接受成功! 善于思考 严谨处事 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因此不管哪种学习都应该善于思考。只有经历思考才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将所学的知识消化吸收;才能达到举“一隅”便以“三隅反”的境界,真正做到灵活运用。思考对于法学尤为重要,因为任何一则法律条文都可能涵盖多种情况,而这些情况的熟知了解需要深入的思考才能熟知掌握。因此要突破表面的文字,发掘出内在的真实的精华部分,才能让我们更加灵活从容的去处理法律事件。 另外,老师在课堂上一再强调作为一个法学人应该具有严谨的思维。这也是学校在文科课堂上开设高等数学的初衷——为的是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推理能力。而通过高数的学习,的确让人受益匪浅,一些看似简单的东西,真正论证出来时一个特别繁琐的过程,而且是一个特别严谨的过程,真正要做到天衣无缝的境界。我们常常会惊叹于一些王牌律师的超凡的艺术天分和强大的人格魅力。原因在于他们在关键时刻,总能够以自己严密的思维寻找出对方的破绽,“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在关键时刻给予对方以致命一击。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便要求我们谨小慎微的做事态度和严谨思维能力的培养。 有人调侃司机是“手握生死盘,脚踏鬼门关。”其实作为一个法学人,也面临着与此相同的处境。无论是律师还是法官,手中都握着他人的前途和命运,也许是自己的一点疏漏,但就是这一点疏漏就可能造成一条生命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一次马虎就可能造成一个家庭再也没有幸福美满。因此,严谨的态度是一个法学人应该具有,必须具有的能力和职业素养。 也许这样的学科让人感到劳累,但同时这也是对自我的意志力的挑战,对人性美的赞扬和彰显。我们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但我们可以去改变还没有发证的事情。也许对法学还有一点偏见,但必须做好眼前的一些事。学会善于思考,从宏观庞大到微观细小;学会严谨处事,从粗枝大叶到一丝一毫。从生活的细微处训练自己的思维,不要悔叹,坚信自己一定能做一个合格的法学人。不仅仅为了自己,更为他人,为了社会多一点公平与正义,少一点黑暗与阴霾。 学遍古今 融汇贯通 法学不仅仅是对法律条文的学习与阐述,而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由法学的定义可知,法学是一个较为广博的概念,并不是单纯的法律条文的记诵。 法学虽然是门独立的学科,但它属于社科类的学科,所以与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都有密切的联系。只有了解法学的发展史,才能更好地去理解掌握法律的来源、变革以及预测法律的发展方向;只有充分了解经济学,才能更好理解经济类法律的内容涵义,才能更加明晰案例的发生原因,以及处理方法等;只有了解社会学才能更好地因地制宜地让法律与现实接轨,以达到法律“惩恶扬善”的目的,让法律的效用达到最大化……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我们拥有广播的知识作为支撑。因此必须广泛涉猎各种文献资料,以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提升自己。 由此看来,学习其它学科对于法学的学习和运用具有重大的辅助作用,所以应该广泛学习。同时在广泛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融会贯通,正如一杆性能优良的步枪,只有各个完美零件的完美组合装配,才能达到击杀敌人的目的。学的众多知识就如一个个精美的零件,只有将它们与法学进行联系组合,这样才能让学习功效最大化。 因此在法学的学习过程中,应充分地注重各个方面,即其它学科的学习和涉猎,同时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学会学科知识的交叉与融合,全面提升自身素养。 法治之路 任重道远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政治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但是阻力之大是难以想象的。国家总理温家宝在今年国务院的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指出自己会在自己的任内尽最大努力进行改革。从温总理的眼神中透漏出一种坚毅,但也有许多无奈。这种无奈不是一个时代的偶然,而是一种历史传承酿成的悲哀。 我们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这给予我们一种自豪和归宿,但同时也给予我们在历史进步和时代变革是的重大阻力。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反而不利于历史的进步,这的确是一种时代的悲哀。例如中国近代的一系列的民主改革,虽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遭受内外反动势力的打压,最终也只能在历史的隧道中缓慢前行。而美国的民主革命却迅速有力,阻力极小。中国现在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阻力正源于历史给予我们的巨大阻力。 纵观中外的任何意识形态下的任何改革,都以法令为先行条件何约束条件。而我国的改革重点也在于真正做到依法治国。2012年“两会”期间吴邦国委员长宣布了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已经构建完成,这标志着中国法律正朝着体系化方向发展。但这个体系急需填充完善,并且真正要做到像立法者所构想的那样顺利、准确、无私地进行实施。而这一切的实现需要有大连的富有时代责任感的法学人才去奋斗。 从法律诞生之日起,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辗转相承,绵延不断。并且特色鲜明既有内在的连续性,又有因时因事而异的可变性,但唯一不变的是在法治过程中“君主独裁”、“礼法结合”、“义务本位”、“家族本位”等。因此中国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当中从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法治”。这也是我提出中国“法制之路,任重道远”的原因。具体陈述如下: “引礼入法,礼法结合。”以道德为准绳而约束人们,“出礼而入于刑”。“以礼为内涵,以法为外貌;以礼移民心于隐微,以法彰善恶与明显;以礼夸张恤民的仁政,以法渲染治世的公平;以礼行法,减少推行法律的阻力,以法明礼使礼具有凌人的权威······”(摘自张晋藩《中国法律传统与近代转型》)由此可见,“礼”在中国法律中的地位。但由于没有明显界限,随着道德的滑坡,最终使法律产生一定程度的扭曲,也使法律具有极大地伸缩性,而这也给司法人员诠释法律提供方便,让法律的公平公正性丧。而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中仍有存在。 “权利等差,义务本位。”传统的法律离不开公平,而公平性的法律又以特权者的权利来维护。我国古代法律实行“良贱异制”的特权法;在司法方面实行体现登记差别的“八议”;在权利方面几乎没有太大体现,更多突出的是人们的义务。这些在当今社会仍然有众多体现。例如在一些地方出现的粗暴执法想象,严重损害了人民的合法权益。而人民在受到伤害以后却没有维护自己权利的途径。还有诸如“我把是李刚”等时间的发生。 司法行政不分。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依旧延续封建社会的州县衙门集行政司法于一身的模式,使政府权力出现“缺位,越位,错位”现象。对中国的法制造成极大冲击。例如在某县的法庭上,地方政府机关公开干预审判结果,由此引发了极大地轰动。在一个民主国家内发生这样的事情,的确是让人难以想象的。 高中时候在讲中国民主法治的时候,政治老师讲了我们县政府大楼旁边是公安局和法院(县政府大楼气势宏伟,法院和公安局显得弱小不堪)。问我们这三个建筑那个建筑该拆?我们猜了三次才猜对,是法院。老师说;“依据我国是民主制国家的国家性质和依法治国的原则,行政与司法应该独立,而气势雄伟的政府大楼盖在弱小的法院旁边是要领导谁?”的确,这是一件非常发人深思的事情。 “家族本位,裙带日盛。”自古以来辩友“一人得道,鸡犬飞升”的言论。这句话从更深的层次理解就是社会中的依靠关系网,走后门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尤为突出的是宋朝时的“萌荫制度”。追究原因,是中国传统的医血缘为纽带的宗法文化的影响。但是这样的封建残余依旧存在。例如某部门领导在所领导的部门安排了自己的亲属达十几人之多,而且大部分身居要职,这对中国法制建设也产生极大地阻力。 。。。。。。 综上可知,中国的法治之路任重而道远,而这些众人必须有我们这一代法学人去担当。我们面对的任务是艰巨的,但是这项使命却是无限光荣的。 勇担重任 敢于担当 面对上述的重重艰辛,也许我们会感到万般的沉重。但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这一代法学人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勇敢地担当,为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而努力学习,奉献自己的一点力量。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是众多微弱的汇聚也会形成滔天巨浪。 也许这天道路会像温总理的目光所预示的那样,但我们不能地下高昂的头颅,发出舞男的叹息。因为我们是以艰苦人都而著称的中国地大人。我们更是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而闻名的中国人!我们应用自己的力量来;工科学校同样可以培养出祖国所需要,人民所需要的社科人才。 作为一个法学人,我们有义务让公平正义充斥整个社会;作为一个地大人,我们有义务接力温总理的荣光驰骋向前;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无奈有责任让我们的人民更加幸福,让我们的祖国更加昌盛。 这便是法学,让人有前行的压力,但未来又充满无限的荣光和意义。曾经的我们为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慨叹自己生不逢时,面对这样情景,我们是否应该放弃?我想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无私奉献 无怨无悔 每一个社会转型时期都是百舸争流的时期,面对这样的时代我们应有勇气把握时代的脉搏。同时,面对这样的时代,我们应学会看淡名利,躬身奉献。以一个大我之心屹立于世,让自己的身心不受外界的干扰。让自己的身心不受生活的疲惫。 也许我们付出的背后有众多心酸的泪水,也许我们的努力不被后人所铭记。但不要感到失望和伤心,只要心中有一个信念,做到无愧于自己,无愧于时代的嘱托就不会感到失望和痛苦。“人在做,天在看”未免有些唯心,但我们的确应该学会抛弃功利,甘心坐冷板凳,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在法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看到壮丽的风景。 在这条道路上学会“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中国”。 法学大的道路是充满荆棘的,因为它从来都是与邪恶作斗争;法学的道路是漫长的,因为它需要我们不断积累,不断经历;但法学的道路也是幸福的,因为它还正义于人间,创黎明于黑暗。 总结全文,对于法学的学习,我们应该转变观念,以积极的姿态去面对,同时应适应时代发展的主题,积极投入到中国“法治化”建设的浪潮中去,促进我国法制的发展完善。最后应富有责任感,责任心,学会默默无闻,学会不焦虑,,学会耐得住寂寞,甘心投入,甘心付出。这便是我课后的最大感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求索中追求真谛,在求索中不断提升!
/
本文档为【王淼_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