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马铃薯栽培

马铃薯栽培

2013-05-08 50页 doc 418KB 50阅读

用户头像

is_298131

暂无简介

举报
马铃薯栽培马铃薯栽培 2马铃薯栽培第一章 总述 马铃薯栽培第二章 品种 4 马铃薯栽培第三章 生物学特性 10 第一节 植物学特性 10 一、根 10 二、茎 11 三、叶 12 四、花 12 五、果实和种子 12 第二节 马铃薯生长特性 12 一、休眠期 12 二、发芽期(第一段生长) 13 三、幼苗期(第二段生长) 13 四、发棵期(第三段生长) 13 五、结薯期(块茎的形成) 14 第三节 环境条件的要求 14 一、温度 14 二、光照 14 三、水分 14 四、土壤 15 五、 肥料 15 第四节 块茎的发生、形成及休眠 ...
马铃薯栽培
马铃薯栽培 2马铃薯栽培第一章 总述 马铃薯栽培第二章 品种 4 马铃薯栽培第三章 生物学特性 10 第一节 植物学特性 10 一、根 10 二、茎 11 三、叶 12 四、花 12 五、果实和种子 12 第二节 马铃薯生长特性 12 一、休眠期 12 二、发芽期(第一段生长) 13 三、幼苗期(第二段生长) 13 四、发棵期(第三段生长) 13 五、结薯期(块茎的形成) 14 第三节 环境条件的要求 14 一、温度 14 二、光照 14 三、水分 14 四、土壤 15 五、 肥料 15 第四节 块茎的发生、形成及休眠 16 一、马铃薯块茎的发生 16 二、马铃薯块茎的形成过程 17 三、马铃薯块茎的休眠 17 四、块茎的生理年龄 18 五、马铃薯的退化 18 马铃薯栽培第四章 高产栽培技术 18 第一节 整地和施肥 18 一、整地 18 二、施肥 19 第二节 马铃薯播种技术 20 第三节 田间管理技术 22 第四节 马铃薯贮藏技术 24 马铃薯栽培第五章 间作套种 26 第一节间作套种的原则 26 第二节 间作套种模式 27 第三节 马铃薯问作套种技术的效益 30 马铃薯栽培第六章 良种繁育 30 第一节 茎尖脱毒组培的理论依据及技术要点 30 第二节 试管苗及微型薯原原种快繁技术 31 第三节 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 32 第五节 良种繁育体系 35 马铃薯栽培第七章 病虫草害防治 36 第一节 马铃薯病害防治 36 第二节 马铃薯虫害及防治 45 第三节 田间杂草防除 49 马铃薯的特性 50 马铃薯的特征 50 马铃薯栽培环境要求 52 马铃薯生长特性 54 马铃薯贮藏技术 57 花芽分化 58 烯效唑 58 化控栽培技术 59 马铃薯栽培生理研究 60 作物栽培生理题 61 马铃薯栽培第一章 总述 马铃薯别名又叫山芋、土豆、洋芋、地蛋、荷兰薯等,原产南美安第斯山脉的秘鲁、玻利维亚等地,明朝末年传入我国。我国各地均有种植,每年大约有6000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 中种集团马铃薯种薯基地 马铃薯营养丰富,块茎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纤维素、脂肪、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马铃薯所含营养成分之全,是其他粮食作物所不能比的。马铃薯块茎中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6%--2.1%,高蛋白品种可达2.7%。马铃薯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其质量与动物蛋白相近,可与鸡蛋比美,可消化成分高,易被人体吸收。其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包括精氨酸、粗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酪氨酸、缬氨酸等人体不能自身合成的必需氨基酸。马铃薯脂肪含量较低,鲜块茎中脂肪的含量为0.1%左右,相当于粮食作物的20%--50%。马铃薯淀粉含量丰富,所含淀粉颗粒较大,既有直链又有文链结构,比禾谷类淀粉更易被人体吸收。马铃薯块茎中含有各种人体所需矿物质元素,其中磷、钙含量较高。由于马铃薯块茎中的矿物质元素多呈碱性,对平衡食物的酸碱度与保持人体血液的中和,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这是其他蔬菜比不上的。马铃薯块茎中矿物质元素含量占块茎干物质总量的2.12%--7.48%,平均为4.36%。马铃薯富含维生素,种类之多是许多作物所不及的。它含有维生素A(胡萝卜素)、维生素Bl(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B3(泛酸)、维生素PP(尼克酸或称烟酸)、维生素B6(吡哆醇);维生素C(抗坏血酸)、维生素H(生物素)、维生素K(凝血维生素)及维生素M(叶酸)等。尤其维生素C含量更加丰富,每160克鲜薯含14—16毫克维生素C,是胡萝卜的2倍,番茄的4倍,高于柑橘。一个成年人一天吃0.5公斤马铃薯即可满足体内对维生素C的全部需求量。马铃薯还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饲料,其饲养效果优于一般饲料作物。有研究表明,用,50公斤马铃薯块茎喂猪,可增重2.5公斤,喂奶牛可产奶40公斤。 综上所述,马铃薯的营养成分既丰富又齐全。在北方和高寒山区冬季缺水果的地区,马铃薯可作为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禾谷类粮食作物基本不含维生素C。马铃薯既是粮又是菜,可烹制多种食品,具有特别优美风味。其所提供的热量较—船食品亦无逊色。马铃薯营养丰富,养分平衡的优点已为许多国家人民所重视。很多国家都把马铃薯作为保健食品。美国农业部高度马铃薯的营养价值,称每餐只食用全脂奶粉和马铃薯,便可以得到人体所需要的一切营养元素。马铃薯将是世界粮食市场上的一种主要食品。 马铃薯脱毒种薯 马铃薯是一种高产作物,增产潜力很大。世界马铃薯平均亩产为1010公斤。平均亩产最高的国家是瑞士,约为3253公斤,其次是荷兰,约为2600公斤。我国的马铃薯平均亩产为907公斤。采用脱毒种薯,产量可增至2000公斤以上,高产地可达到4000公斤以上。其他粮食作物很少有能超过马铃薯的。 马铃薯还是一种投资少、效益高的作物,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我国每年外贸出口商品薯供不应求。随着马铃薯加工业的发展,原料套购求量大大增加。我国从南到北基本上每个月都有地区收获商品薯,只要种薯质量好,农民种植马铃薯是会获得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的。马铃薯生育期短,早熟品种从播种到收获一般只需90多天。在中原地区,春种马铃薯收获后,可种一茬速生蔬菜。两个月后,又可种植秋马铃薯。秋马铃薯生长期一般为85--90天。这样,在中原地区可以实现一年三季种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益。 马铃薯播种早、生长速度快、占地时间短,所以是理想的间作套作作物。既可以与粮食作物间套,也可以与蔬菜作物间套,马铃薯与其他作物共生期短,对其他作物影响较小,从而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效益。 马铃薯有较强的适应性,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土壤pH4.8--7.1之间都能正常发育。在肥沃的砂质土壤生长最适宜,在较粘重的土壤中生长也可获得满意的产量。许多地区将不适于水稻、小麦的地种马铃薯,也获得较好的产量。此外,由于用块茎作种,块茎内含大量水分,在春旱时比其他作物易出苗。马铃薯再生能力强,遇冰雹灾害后,茎叶还可再生,重新发棵。这都说明马铃薯对不良条件的适应性是较强的。 马铃薯的茎叶还可作为绿肥,一般每亩产鲜茎叶2000公斤。其氮、磷、钾含量均高于紫云英。用马铃薯茎叶翻压作绿肥,可培肥地力,使下茬作物增产。 马铃薯还是制造淀粉、糊精、葡萄糖和酒精的主要原料。而淀粉又是纺织业、医药业、食品业和铸造业所需的原料。据介绍,每吨马铃薯一般可制成干淀粉140公斤或糊精100公斤或40度的酒精95升,或合成橡胶15—17公斤。l公顷所产的马铃薯可制酒精1660升,而大麦仅可制造360升。随着工业的发展,马铃薯已不仅是加工淀粉和粉丝了,而有更广阔的加工前景。  此外马铃薯品种多,所以既适合多种类型的生态地区种植,又是高产、见效快、比较理想的抗灾救灾作物. 马铃薯栽培第二章 品种 一、早熟品种 马铃薯早熟品种是指出苗后60—80天内可以收获的品种,包括极早熟品种(60天)、早熟品种(70天)、中早熟品种(80天),这些品种生育期短,植株块茎形成早,膨大速度快,块茎休眠期短,适宜二季作及南方冬作栽培,可适当密植,以每公顷60000—67500株为宜。栽培上要求土壤有中上等肥力,生长期需求肥水充足,不适于旱地栽培,早熟品种一般植株矮小可与其他作物间作套种用。 1、中薯2号 中薯2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品种,1990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株高65厘米,分枝较少,茎浅褐色,株型扩散,复叶中等大小,叶色深绿,生长势强。花冠紫红色,天然结果性强。块茎近圆形,皮肉淡黄色,表皮光滑,芽眼浅,结薯集中块茎大,单株结薯4--6块,休眠期2个月,一般每公顷产量22500--30000公斤,高产可达52500公斤。块茎淀粉含量14%—17%,粗蛋白质含量1.4%—1.7%,每100克鲜薯维生素C含量27--32毫克,还原糖含量0.2%左右,品质好适宜鲜食及加工用。植株抗X病毒,田间不感卷叶病毒,感染Y病毒和疮迦病,栽培密度以每公顷52500—60000株为宜。 该品种适宜中原二季作和南方冬作区栽培,北京、河北、山东等地均有栽培。 2、中薯3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品种,l994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株高60厘米,分枝较少,茎绿色,株型直立,复叶大,叶色浅绿,生长势较强。花冠白色,易天然结实。块茎椭圆形,皮肉黄色,表皮光滑,芽眼少而浅,结薯集中,块茎大小中等,休眠期2个月,一般每公顷22500--30000公斤,高产可达37500公斤。块茎淀粉含量11%,每100克鲜薯维生素C含量20毫克,还原糖含量0.3%左右;品质好适宜鲜食用。植株较抗病毒病,退化慢,不抗晚疫病,栽培密度以每公顷60000—67500株为宜。 该品种适宜中原二季作和南方冬作区栽培,北京、河北、山东、湖南、福建等地均有栽培。 3、中薯4号 中薯4号是1995年育成的,1998年通过审定。 (一)特征特性 它为极早熟类型品种。出苗到成熟60天左右。生长势较强。株型直立,株高50厘米左右,分枝数少,茎绿色,基部呈淡紫色。叶深绿色,复叶挺拔、大小中等,叶缘平展,花冠淡紫色,能天然结果。块茎长圆形,淡黄皮淡黄肉,表皮光滑,大而整齐,芽眼少而浅,结薯集中,每667平方米产1500公斤左右。 块茎休眠期60天左右,耐瘠薄,蒸食品质优。田间鉴定调查植株较抗晚疫病,抗PVY,生长后期轻感卷叶病毒病,抗疮迦病。每百克解薯含干物质19.1克、淀粉13.3克、还原糖0.47克、粗蛋白2.04克、维生素C30.6毫克。 (二)技术要点 (1)北京地区春季3月上旬播种,6月下旬收获;秋季8月上旬播种,l0月下旬收获。覆膜春季可适当旱播。 (2)平播行距60--70厘米,株距20--25厘米,每667平方米4500—5000株。 (3)播前催芽,施基肥,加强前期管理,及时培土中耕,促使早发棵、早结薯,结薯期和薯块膨大期及时灌溉,收获前一周平灌以利收获贮存。 (4)二季作地区适合与棉花、玉米等作物间套作。 (5)二季作留种春季适当早收,秋季适当晚播,并注意及时喷药防蚜,拔除病株。 4、费乌瑞它 荷兰品种,1980年由农业部种子局从荷兰引入。株高60厘米,分枝少,茎紫褐色,株型扩散,复叶大,叶绿色,生长势强。花冠蓝紫色,易天然结果。块茎长椭圆形,皮色淡黄,肉色深黄,表皮光滑,芽眼少而浅,结薯集中,块茎大而整齐,休眠期短,一般每公顷25500公斤,高产可达45000公斤。块茎淀粉含量12%--14%,粗蛋白质含量1.67%,每100克鲜薯维生素C含量13.6毫克,品质好适宜鲜食。植株对A病毒和癌肿病免疫,抗Y病毒和卷叶病毒,易感晚疫病,不抗环腐病和青枯病,栽培密度以每公顷60000—67500株为宜。 该品种适宜中原二季作和南方冬作区栽培,北京、河北、山东、广东等地均有栽培。 5、东农303 东北农业大学育成品种,1986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株型直立,株高45厘米,茎绿色,复叶较大,叶色浅绿,生长势强。花冠白色。块茎长圆形,皮肉黄色,表皮光滑,芽眼浅;结薯集中,块茎中等大小而整齐,休眠期70天左右,一般每公顷22500—30000公斤,高产可达52500公斤。块茎淀粉含量13%,粗蛋白质含量2.52%,每100克鲜薯维生素C含量14.2毫克,还原糖含量0.3%左右,品质好适宜鲜食及加工用。植株抗花叶病毒,易感染晚疫病和卷叶病毒,耐涝,栽培密度以每公顷60000—67500株为宜。 该品种适宜二季作和南方冬作区栽培,东北、华北、江苏、广东等地均有栽培。 6、鲁马铃薯1号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品种,1986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株高65厘米,分枝中等,茎绿色,株型开展,叶绿色,生长势强。花冠白色,无天然结果。块茎椭圆形,皮肉黄色,表皮光滑,芽眼中等深度,结薯集中,块茎大,休眠期短,一般每公顷22500公斤,高产可达45000公斤。块茎淀粉含量13.3%,粗蛋白质含量2.1%,每100克鲜薯维生素C含量19.2毫克,还原糖含量0.1%,品质好适宜鲜食及加工用。植株抗皱缩花叶病毒,耐卷叶病毒,较抗疮迦病,栽培密度以每顷60000—75000株为宜。 该品种适宜二季作栽培,山东等地有栽培。 7、超白 辽宁省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品种,1993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株高40厘米,茎绿色,株型形,皮肉白色,表皮光滑,芽眼较深,结薯集中,块茎大,一般每公顷28500—30000公斤,高产可达60000公斤。块茎淀粉含量13%,粗蛋白质含量1.4%—1.7%,每100克鲜薯维生素C含量27—32毫克,还原糖含量0.2%左右,品质好适宜鲜食及加工用。植株病毒性退化轻。耐x病毒,较耐Y病毒和M病毒,栽培密度以每公顷75000株为宜。 该品种适宜二季作栽培,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有栽培。 8、泰山1号 山东农业大学育成品种,1983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株高60厘米,分枝少,茎基部浅紫红色碎点,株型直立,复叶中等大小,叶色深绿,生长势中等。花冠白色,天然不结果。块茎椭圆形,皮肉淡黄色,表皮光滑,芽眼浅,结薯集中,块茎大小中等,休眠期短,一般每公顷22500公斤, 高产可达52500公斤。块茎淀粉含量13%—17%,粗蛋白质含量1.96%,每100克鲜薯维生素C含量14.7毫克,还原糖含量14%左右,品质好适宜鲜食用。植株抗疮迦病,较抗晚疫病,耐花叶病毒感卷叶病毒,对Y病毒过敏,栽培密度以每公顷67500—75000株为宜。 该品种适宜二季作栽培,山东、江苏、河南、安徽等地有栽培。 9、呼薯4号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品种,1987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株高60厘米,分枝较少,株型直立,叶色深绿。花冠淡紫色,能天然结果。块茎椭圆形,皮肉黄色,芽眼中等深度,结薯集中,块茎大,大薯率90%以上,单株结薯4—5块,休眠期较长,耐贮藏,一般每公顷22500—30000公斤,高产可达41250公斤。块茎淀粉含量15%,品质好适宜鲜食及加工用。植株抗x病毒和Y病毒,感卷叶病毒,晚疫病轻,苗期耐旱性强,栽培密度以每公顷60000—66000株为宜。 该品种适宜内蒙古、吉林、辽宁等地栽培。 10、克新4号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育成品种,197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84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株高65厘米,分枝较少,茎绿色,株型直立,复叶中等大小,叶色深绿,生长势中等。花冠白色。块茎扁圆形,黄皮有网纹,肉淡黄色,芽眼中等深度,结薯集中,块茎中等,休眠期短,耐贮藏,一般每公顷22500公斤,高产可达37500公斤。块茎淀粉含量13%,粗蛋白质含量2.23%,每100克鲜薯维生素C含量14.8毫克,还原糖含量0.13%左右,品质好适宜鲜食用。植株感晚疫病,轻感卷叶病毒,感染Y病毒,栽培密度以每公顷60000--75000株为宜。 该品种适宜二季作栽培,黑龙江、辽宁、河北、天津等地有栽培。 11、克新9号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育成品种,1985年通过黑龙江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株高55厘米,分枝多,茎绿色带褐色斑纹,株型直立,复叶大,叶色深绿,生长势强,直立,叶片肥大平展,叶色深绿,生长势强。花冠白色。块茎圆花冠白色,天然结果性强。块茎椭圆形,皮肉黄色,表皮光滑,芽眼浅,结薯集中,块茎大,休眠期长,一般每公顷18000公斤。块茎淀粉含量13%—15%,粗蛋白质含量1.33%,每100克鲜薯维生素C含量11.8毫克,还原糖含量0.4%左右,品质好适宜鲜食及加工用。植株抗x病毒和Y病毒,感晚疫病,栽培密度以每公顷60000—67500株为宜。 该品种适宜二季作栽培,黑龙江等地有栽培。 12、豫马铃薯2号(郑薯6号) 河南省郑州市蔬菜研究所育成品种,199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株高75厘米,分枝较少,株型直立,叶片较大,叶绿色,生长势强。花冠白色,能天然结果,块茎椭圆形,皮肉黄色,表皮光滑,芽眼浅,结薯集中,块茎大,单株结薯3—4块,休眠期短,耐贮藏,一般每公顷30000公斤,高产可达45000公斤。块茎淀粉含量15%,粗蛋白质含量2.25%,每l00克鲜薯维生素C含量13.62毫克,还原糖含量0.177%左右,品质好适宜鲜食及加工用。植株抗病毒性退化,无花叶病毒病,感染卷叶病毒,较抗疮迦病及螨类,栽培密度以每公顷57000—60000株为宜。 该品种适宜二季作栽培,河南、山东等地有栽培。 13、豫马铃薯1号(郑薯5号) 河南省郑州市蔬菜研究所育成品种,1993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株高60厘米,分枝2—3个,茎绿色,株型直立,叶片较大、绿色,生长势强。花冠白色,能天然结果。块茎圆形或长圆形,皮肉黄色,表皮光滑,芽眼浅,结薯集中,块茎大,单株结薯4块,休眠期约45天,一般每公顷30000公斤,高产达60000公斤。块茎淀粉含量14%--17%,粗蛋白质含量1.4%—1.7%,每109克鲜薯维生素C含量27—32毫克,还原糖含量0.2%左右,品质好适宜鲜食及加工用。植株较抗晚疫病和疮迦病,卷叶病毒,病毒性退化轻,栽培 密度以每公顷60000—75000株为宜。 二、中熟品种 马铃薯中熟品种是指出苗后85—105天内可以收获的品种,这些品种生长期较少,适宜一季作栽培,部分品种可以用于二季作区早春和南方冬季栽培,以每公顷45000—52500株为宜。 1、克新1号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育成品种,1984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株高70厘米,分枝多,茎绿色,株型开展,复叶大,叶绿色,生长势强。花冠淡紫色,能天然结实。块茎椭圆形,白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中等深度,结薯集中,块茎大,休眠期长,耐贮藏,一般每公顷22500公斤,高产可达37500公斤。块茎淀粉含量13%—14%,粗蛋白质含量0.65%,每100克鲜薯维生素C含量14.4毫克,还原糖量0.52%左右,适宜鲜食及加工用。植株搞晚疫病,高抗环腐病,抗Y病毒和卷叶病毒,较耐涝,栽培密度以每公顷52500株为宜。   该品种适宜北方一季作区种植,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内蒙古等地有栽培。 2、克新3号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育成品种,1986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株高65厘米,分枝多,茎实性强。块茎扁椭圆形,黄皮有细网纹;肉淡黄色,芽眼较深,结薯集中,块茎大,休眠期长,耐贮藏,一般每公顷22500公斤,高产可达30000公斤。块茎淀粉含量15%—14%,粗蛋白质含量0.65%,每100克鲜薯维生素C含量14.4毫克,还原糖含量0.52%左右,适宜鲜食及加工用。植株抗晚疫病,高抗环腐病,抗Y病毒和卷叶病毒,较耐涝,栽培密度以每公顷52500—60000株为宜。 该品种适宜北方一季作区种植,黑龙江、吉林、山东、福建等地有栽培。 中熟品种——新芋4号 湖北省恩施地区天池山农业科学研究所(南方马铃薯中心)育成品种,198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株高50厘米,分枝多,茎绿色,株型直立,复叶大,叶色深绿。花冠紫红色,无天然结果。块茎短筒形,顶部圆形,皮肉淡黄色,表皮光滑,芽眼中等深度,结果集中,块茎大,休眠期较短,耐贮藏,一般每公顷22500—30000公斤。块茎淀粉含量16%,粗蛋白质含量1.76%,还原糖含量0.84%左右,品质好适宜鲜食用。植株较抗晚疫病、青枯病和粉迦病,轻感花叶病毒病,栽培密度以每公顷52500株为宜。 该品种在西南一、二季作区均可以种植,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有栽培。 3、坝薯9号 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坝上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品种,1986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株高60厘米,分枝多,茎绿色,株型半直立,复叶大,叶绿色。花冠白色,无天然结果。块茎长椭圆形,皮肉白色,表皮光滑,芽眼中等深度,结薯集中,块茎长椭圆形,皮肉白色,表皮光滑.芽眼中等深度,结薯集中,块茎大,休眠期较短,耐贮藏,一般每公顷22500公斤,高产可达30000公斤。块茎淀粉含量14%,粗蛋白质含量1.67%,每100克鲜薯维生素C含量13.8毫克,还原糖含量0.31%左右,品质好适宜鲜食用。植株较抗晚疫病,轻感环腐病和疮迦病,较抗花叶病毒和卷叶病毒病,栽培密度以每公顷60000--67500株为宜。 该品种适宜北方一季作及二季作区春季种植,河北、北京、山东等地有栽培。 4、大西洋   中熟适于加工型品种,是美国从Wauseon*B5141—6杂交后代中选育的,1978年由美国农业部审定,1980年由我国农业部种子局引进。株型直立,叶肥大,茎粗,中等长势。花淡蓝紫色,花量中等,花粉孕性低,不能天然结实。块茎圆形,薯皮淡黄色带网纹,薯肉白色,中薯率高且整齐。从出苗后85天成熟。淀粉含量18%左右。块茎耐贮。抗x病毒和Y病毒,易感晚疫病和环腐病,退化快。适宜密植,密度4500株/667平方米左右。安排在晚疫病发生较轻的一季作区种植。 5、冀张薯3号(无花) 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品种,1986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株高75厘米,分枝数中等,茎深绿色,株型直立,复叶肥大,叶色深绿,生长势强。花冠很小白色,一般落蕾不开花。块茎椭圆形,皮肉黄色,芽眼少而浅,块茎大而整齐,休眠期中等,贮藏性较差,一般每公顷 30000公斤,高产可达56250公斤。块茎淀粉含量15.1%,粗蛋白质含量1.55%;每100克鲜薯维生素C含量21.2毫克,还原糖含量0.92%左右,适宜鲜食用。植株中抗晚疫病,感卷叶病毒病,栽培密度以每公顷52500株为宜。 该品种适宜北方及西南山区一季作区种植,河北、内蒙古等地有栽培。 三、晚熟品种 马铃薯晚熟品种是指出苗后105天以上可以收获的品种,这些品种生长期长,仅适宜一季作栽培,一般植株高大单株产量较高,以每公顷45000株左右为宜。 1、克新11号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育成品种,199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株高45—55厘米,主茎2—3个,茎绿色,株型直立,复叶较大,叶绿色,生长势强。花冠白色,天然结果少。块茎圆或椭圆形,皮肉黄色,表皮光滑,芽眼浅,块茎大而整齐,商品薯率80%—85%,休眠期较长,耐贮藏,一般每公顷22500公斤;高产可达37500公斤。块茎淀粉含量13%--15.5%,每100克鲜薯维生素C含量17.82毫克,还原糖含量0.28%左右,品质好适宜鲜食及食品加工用。植株高抗晚疫病,较抗卷叶病毒和花叶病毒病,栽培密度以每公顷52500—60000株为宜。 该品种适宜北方一季作区种植,黑龙江等地有栽培。 2、米拉 原民主德国品种,1956年引入我国。株高60厘米,分枝数中等,茎绿基部带紫色,株型开展,复叶中等大小,叶绿色,生长势较强。花冠白色,天然结果性弱。块茎长筒形,皮肉黄色,表色较光滑顶部粗糙,芽眼多深度中等,结薯较分散,休眠期长,耐贮藏,一般每公顷15000—22500公斤,高产可达52500公斤。块茎淀粉含量14%—17%。粗蛋白质含量1.4%—1.7%,每100克鲜薯维生素C含量27—32毫克;还原糖含量0.2%左右,品质好适宜鲜食用。植株抗晚疫病,高抗癌肿病,不抗粉迦病,轻感卷叶病毒和花叶病毒病,栽培密度以每公顷52500株为宜。 该品种适宜西南山地区一、二季作种植,湖北、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地有栽培。 3、坝薯10号 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坝上地区坝上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品种,1990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株高80厘米,茎绿色,株型直立,复叶大,叶绿色。花冠白色,天然结果性弱。块茎扁圆形,皮肉淡黄色,表皮光滑,芽眼较浅,结果较集中,休眠期长,耐贮藏,一般产22500—30000公斤左右。块茎淀粉含量17%左右,每100克鲜薯维生素C含量13.15毫克,还原糖含量0.2%左右,品质好适宜鲜食及加工用。植株抗晚疫病,抗环腐病和黑胫病,轻感卷叶病毒和潜隐花叶病毒,感束顶病,抗旱性强,栽培密度以每公顷52500—60000株为宜。 该品种适宜华北一季作种植,河北等地有栽培。 马铃薯栽培第三章 生物学特性 第一节 植物学特性 一、根 要栽培好马铃薯,就要知道它与栽培有关的形态特征,以及形态建成过程中生长发育的规律。 马铃薯根茎叶花等的形态特征是鉴定品种、判断植株生长好坏和采取合理技术措施的重要。 马铃薯用块茎种植和种子种植时,根的形态不相同。用块茎种植,块茎萌芽后当芽长了3--4厘米时,从芽的基部发生出根来,构成主要吸收根系,称初生根。以后随着芽的伸长,围绕着匍匐茎发生了3—5条根,长20厘米左右,称匍匐根。初生根先水平生长,约到30厘米,然后垂直向下生长。大部分品种的根系分布在土壤表层下40厘米,一般不超过70厘米,在砂质土壤中根深可达1米以上。匍匐根主要是水平生长。 早熟品种的根系一般不如晚熟品种发达,而且早熟品种根系分布较浅,晚熟品种根系分布广而较深。所以种植时要根据马铃薯不同品种的熟性和根系的分布情况来确定株、行距,才能获得高产。 用种子种植时植株有主根和侧根,根的分枝随植株的生长而增多。主根为圆锥形伸入土中,若生长条件好,用种子种植的植株(实生苗)的根系也很发达。 根起源于茎内,由靠近维管系统外围的初生韧皮部薄壁细胞的分裂活动发生,若芽组织老化则更深入到较内部的维管形成层附近才发生。由于马铃薯根的这种内生性,所以它的发芽期占时很长,春播一般在播后30天左右出土;秋播即使用3—4厘米长的大芽播种,也要10天左右。发芽期对土壤的温、湿、气要求也较严格。播种后若遇雨或浇水造成土壤板结、憋气,则根系发生和生长缓慢,常成为影响栽培成败的首要关键。 二、茎   马铃薯的茎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茎绿色或附有紫色素,主茎以花芽封顶而结束,代之而起的为花下两个侧枝,形成双叉式分枝。茎上有棱3—4条,棱角突出呈翼状。茎上节部膨大,节间分明。节处着生复叶,复叶基部有小型托叶。多数品种节处坚实,节间中空。马铃薯每个叶腋中都能发生侧芽,形成枝条。早熟品种分枝力弱,一般从主茎中部发生1—4枝;晚熟品种分枝多而长,一般从主茎基部发生。株势的强弱反映种薯质量、栽培条件、技术合理程度等。   马铃薯的再生能力很强,在适宜的条件下,每个茎节都可发生不定根,每节的腋芽都可形成新的枝条。在生产中,利用这一特点,采用剪秧扒豆、育苗掰芽、剪枝扦插、压蔓等方式增加繁殖倍数。 地下茎包括主茎的地下部分、匍匐茎和块茎。主茎地下部分可明显见到8个节,少数品种具6个节,节上着生退化鳞片叶,叶腋生出匍匐茎,顶端有12或16个节间短缩膨大形成块茎。与匍匐茎相连的一端叫薯尾或脐部,另一端叫薯顶。块茎是变态的茎,具有茎的各种特性,表面分布很多芽眼,每个芽眼有一个主芽和两个副芽。副芽一般处于休眠状态,只有主芽受伤害后才萌发。薯顶着生的芽眼多而密,发芽势强,这种现象叫顶端优势。顶端优势的形成是因为块茎顶部含有丰富的水分、转化淀粉和蛋白质。薯内的皮层与髓之间的维管束环是块茎的输导系统,它与匍匐茎的维管束环相连,通向各个芽眼。茎叶制造的有机物质和根系吸收的水分、养分由维管束环运到块茎各个部位。皮层和髓部薄壁细胞中贮藏的养分也通过维管束环向芽眼输送。维管束多集中在块茎顶部,并与髓直接相通,所以养分首先向顶芽和主芽输送。因此,顶芽和主芽具有萌芽早、发芽势壮的优势。生产上利用整薯播种,以及切块时采用从薯顶到薯尾的纵切法,就是充分发挥顶芽优势的作用。 三、叶   马铃薯的叶子在幼苗期基本上都是单叶,心脏形或倒心脏形,全缘,叫初生叶,到后期均为奇数羽状复叶。顶端叶片单生,顶生小叶之下有4—5对侧生小叶。小叶柄上和小叶之间肋上着生裂片叶。复叶的大小,侧小叶的形状,色泽、毛茸的多少,以及小叶的排列疏密,二次小叶的多少等因品种而异。绝大部分品种的主茎由16个复叶组成,加上顶部两个侧枝的复叶,构成马铃薯的主要同化系统。复叶叶柄基部与主茎相连处着生的裂片叶叫托叶,具小叶形或镰刀形或中间形,可作为识别品种的特征。 四、花 马铃薯的花由5瓣连结,形成轮状花冠。花内有5个雄蕊,1个雌蕊。每个小花有花柄着生在花序上。花序着生枝顶,伞形、聚伞形花序。花色有白、粉红、紫、蓝紫等颜色。早熟品种第一花序开放,与地下块茎开始强盛膨大相吻合,是结薯期的重要形态指标。 五、果实和种子 马铃薯的果实为浆果,呈球形或椭圆形。种子细小肾形。马铃薯属自花授粉植物,在没有昆虫传粉情况下,天然杂交率低于0.5%。在我国西南山区或高纬度地区,马铃薯生长期在150天以上的地方,可以利用种子繁殖种薯或直接用于生产。种子不带病毒,但后代遗传性不稳,性状分离大,特别是结薯性。所以,一般只有科研单位为选育新品种才利用实生种子种植进行后代选择。 第二节 马铃薯生长特性 一、休眠期 马铃薯从种薯播种、土壤耕作、施肥灌溉、中耕培土直到一系列的生理活动。栽培马铃薯的目的是要获得块茎的优质高产。这就需要按照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生理活动的特性联系外界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农艺措施,才能对产量形成过程进行合理调控。 马铃薯生长过程一般分为五个时期、三段生长的规律性变化。 马铃薯块茎收获后,放到适于发芽的条件里,也长时间不发芽。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的自然休眠,是植物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休眠期的长短关系到块茎的贮藏性、播后能否及时发芽。这个问题在二季作区尤为重要。二季作区夏收秋种,应选择休眠期短的品种。 块茎的休眠期长短受贮藏温度影响比较大,温度0—4℃块茎休眠期大大延长,而在25℃左右的温度下,因品种不同休眠期从1个月到3个月不等。马铃薯块茎芽休眠的原因,据研究认为,由于块茎内部产生一些抑制生长锥的细胞进行分裂和生长的多元酚类抑制物质,如脱落酸,抑制β~淀粉酶蛋白酶和核糖核酸酶的活性。这个抑制作用与赤霉素的作用正好相反。又如很早发现的叶绿原酸存在于块茎皮内,由鸡钠酸和咖啡酸脱水合并而成。在块茎成熟过程中咖啡酸不断积累,从而抑制生长过程。在发芽时,咖啡酸完全消失,叶绿原酸增加,从而刺激生长过程。马铃薯块茎的休眠受酶的活动方向所决定,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二、发芽期(第一段生长) 马铃薯的生长从块茎上的芽萌发开始,从芽萌生至出苗是发芽期,此期进行主茎第一段的生长。    随着休眠解除,芽的生长锥细胞分裂和相继地增大随之加强起来。于是,发生芽的伸长生长和叶原基的增多,生长锥变成半圆球状,最后形成一个明显的幼芽出土时,主茎上的叶原基已分化完成。这一期进行主轴第一段生长。第一段基部贴近芽眼的几个茎节,发生主要吸收根系。位于地下的这一段主茎,一般有8个茎节,每节发生或分化匍匐茎,是结薯部位。匍匐茎侧下方发生3—5条匍匐根,为块茎提供养分和水分,特别对磷的吸收能力强。同时此期还进行着主茎轴第二、第三段的茎轴与叶片的分化生长,以及主茎轴顶端花芽及下方两侧枝的分化。这一阶段是马铃薯建立根系、发苗、结薯和第二段和第三段进一步生长的基础。此段生长的中心是芽的伸长、发根和形成匍匐茎,营养和水分主要靠种薯,按茎叶和根的顺序供给。生长速度和好坏,受制于种薯和发芽需要的环境条件是否具备。解决好第一段的生长是马铃薯高产稳产的基础。 三、幼苗期(第二段生长) 从出苗到第六叶(早熟品种)或第八叶(中晚熟品种)展平,即完成了第一个叶序的生长,叫团棵,是主茎的第二段生长。是马铃薯的幼苗期。此期的生长中心仍为茎叶和根,但生长量不大。叶片展开的速度很快,约二天发生一片叶。此期间,第三段的茎叶已分化完成,顶端孕育着花蕾,侧生枝叶开始发生。出苗7—10天发生匍匐茎,团棵前匍匐茎顶端开始膨大。幼苗期15—18天,但此期对最终产量影响较大,开始进入“块茎”过程,因此,栽培上应以促根、壮棵为中心,保证根系、茎叶和块茎的协调分化与生长。 四、发棵期(第三段生长) 从团棵(第6—8叶展平)到第12或第16叶展平,早熟品种以第一花序开花,晚熟品种第二花序开花为第三段生长结束的标志,为期30天左右,称为马铃薯的发棵期。此期间,马铃薯的主茎开始急剧拔高,主茎叶已全部建成,并有分枝及分枝叶的扩展。根系继续扩大,块茎膨大到鸽蛋大小,块茎的干物重已超过此期植株总干物重的50%以上,说明生长中心已由同化系统的建立转向块茎生长,所以,第三段生长是以发棵为中心,建立强大同化系统(茎叶)的重要阶段 五、结薯期(块茎的形成) 第三段生长完成便进入以块茎生长为主的结薯期。此期茎叶发展日益减少,基部叶片开始转黄枯落,地上部分的养分向块茎输送,块茎迅速膨大,尤其开花期的十多天膨大最快,50%左右的产量在这段形成。结薯期的长短受气候条件、病害和品种的熟期性影响,一般30—50天。此期重点为保秧攻蛋延长结薯期。 第三节 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温度 马铃薯生长发育需要较冷凉的气候条件,这是由于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高山区,平均气温5—10℃地区。块茎播种后,地下10厘米土层的温度达7—8℃时幼芽即可生长,10—12℃时幼芽可茁壮成长并很快出土,播种早的马铃薯出苗后常遇晚霜,气温降至-0.8℃时,幼苗受冷害,降至-2℃时幼苗受冻害,部分茎叶枯死。但气温回升后,从节部仍能发出新的茎叶。植株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0—22℃,温度达到32—34℃时,茎叶生长缓慢。超过40℃完全停止生长。气温-1.5℃时,茎部受冻害,-3℃时,茎叶全部冻死。开花的最适宜的温度为15—17℃,低于5℃或高于38℃则不开花。块茎生长发育的最适宜温度为17—19℃,温度低于2℃或高于29℃时停止生长。 二、光照 第一阶段生长(即发芽期)要求黑暗,光线抑制芽伸长,促进加粗、组织硬化和产生色素。幼苗期和发棵期长日照有利于茎叶生长和匍匐茎发生。结薯期宜于短光照,成薯速度快。在12小时日照长度下,养分向块茎输送的速度比19小时日照长度下快5倍。叶的光合强度在12小时日长下比19小时日长提高50%。马铃薯是喜光作物,其生长发育对光照强度和每天日照时数有很明显的反应。强光不仅影响马铃薯植株的生长量,而且影响同化产物的分配和植株的发育。茎秆在弱光下伸长强烈,表现细弱;强光下茎秆矮壮。强光下叶面积增加,光合作用增强,植株和块茎的干物重明显增加。短日照有利于结薯不利于长秧。此外,短日照可以抵消高温的不利影响。高温一般促进茎伸长而不利于叶和块茎的发育。但在短日照下,可使茎矮壮、叶肥大、块茎形成较早。因此,高温短日下块茎产 量往往比高温长日照要高;光对马铃薯产量形成的最有利情况是,幼苗期短日照、强光和适当高温,有利于促根;壮苗和提早结薯;发棵期,长日照、强光和较大的昼夜温差,适当高温有利于建立强大的同化系统;结薯期短日照、强光和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同化产物向块茎运转,促使块茎高产。 三、水分 马铃薯生长过程中要供给充足水分才能获高产。马铃薯植株每制造1公斤干物质约消耗708公斤水。在壤土上种植马铃薯,生产1公斤于物质最低需水666公斤,最高1068公斤。沙质土壤种马铃薯的需水量为1046—1228公斤。一般亩产2000公斤块茎,每亩需水量约为280吨左右,相当于生长期间419毫米的降水量。 发芽期单凭种薯中的水分就足够第一阶段生长需要。但如果土壤中不含易于被根系吸收的水分,则根不伸长、芽短缩,不能出土。因此,发芽期需土壤有足够的底墒,播种后得保持种薯下面土壤湿润,上面土壤干爽,是保证适时出苗的技术要点。 幼苗期要求适当的土壤湿度,前半期保持适度干旱,然后保持湿润,原则是不旱不浇。比起出苗后始终湿润净光合生产率提高11%—16%。比起长期干旱提高净光合生产率45%--50%。 发棵期前期要保持水分充足,占饱和持水量的80%。结薯后期要控制土壤水分不要过多,浇地要注意排水,或实行高垄栽培,以免后期因土壤水分过多造成闷薯烂薯。 四、土壤   马铃薯对土壤适应的范围较广,最适合马铃薯生长的土壤是轻质壤土。因为块茎在土壤中生长,有足够的空气,呼吸作用才能顺利进行。轻质壤土不粘重,较肥沃,透气良好,对块茎和根系生长有利,还有增加淀粉含量的作用。这类土壤种植马铃薯,一般发芽快、出苗整齐,生长的块茎表皮光滑,薯形正常。粘重的土壤种植马铃薯,最好高垄栽培,有利于排水、透气。由于此类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强,只要排水通畅,马铃薯产量往往很高。这类土壤的管理要点是中耕、除草和培土以保持肥料。因这类土壤保水、保肥力最差。种植采取平作培土,适当深播,不宜浅播垄栽。因垄作一旦雨水稍大,把沙土冲走,很易露出块茎和匍匐茎,不利于马铃薯生长,反而增加管理上的困难。砂质土生长的马铃薯块茎整洁、表皮光滑、薯形正常、淀粉含量高、便于收获。   马铃薯喜pH5.6—6微酸性土壤,发芽期需土壤疏松透气,土面板结则影响根系发育,推迟出苗时间。第二、第三段生长过程中,要求土壤见干见湿,经常保持土壤疏松透气状态,有利于根系扩展和发棵。如果土壤板结,会引起植株矮化、叶片卷皱和分枝势弱等长相。对于偏碱性土壤,种植马铃薯要选择抗病品种并施用酸性肥料。因为在偏碱性土壤中,放线菌活跃,马铃薯易感染疮迦病。 五、 肥料 马铃薯是高产作物,需要肥料较多。肥料充足时植株可达最高生长量,相应块茎产量也高。试验表明,每生产500公斤块茎,需从土壤中吸收氮2.5--3.0公斤;磷0.5—1.5公斤;钾5.6—6.5公斤。在氮、磷、钾三要素中马铃薯需钾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氮对产量增加效果明显,并维持到很高的施用量水平。因为氮肥对马铃薯植株茎的伸长和叶面积增大有重要作用。适量施氮,马铃薯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养分的积累,对提高块茎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有很大作用。但氮肥过多。特别是生长后期迫施氮肥,易引起植株徒长,延迟结薯而影响产量。枝叶徒长造成枝叶柔嫩,易感染病害。氮肥施用量宁可基肥、种肥少施,苗期追氮,切忌基肥、种肥氮素过多。在全氮含量为0.136%—0.161%、碱解氮含量为0.0111%—0.012%的高产田,不宜增施氮肥,否则会显著减产。而在全氮含量小于0.1%、碱解氮含量为0.0069%--0.0097%的一般田块,增施氮会显著增产。磷肥虽然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需求量少,但确是植株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肥料;磷能促进根系的发育,磷肥充足时幼苗发育健壮,还可促进早熟、增进块茎品质和提高耐贮性作用。磷肥不足时,导致马铃薯植株生长缓慢、茎杆矮小、叶面积小光合作用差,影响马铃薯产量。缺磷时,块茎内薯肉出现褐色锈斑,缺磷越严重,锈斑相应扩大,蒸煮时,锈斑处不烂发脆,影响商品品质。 钾元素是马铃薯生长发育的重要元素,尤其苗期,钾肥充足植株健壮,茎杆坚实,叶片增厚,抗病力强。钾对光合作用和淀粉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钾元素可以延缓叶片的衰老,促进体内蛋白质、淀粉、纤维素及糖类的合成,虽使成熟期延长,但块茎大,产量高。植株缺钾表现为生长缓慢、节间变短、叶片变小,叶片后期出现古铜色病斑,叶缘向下弯曲,叶面缩小,叶脉下陷,叶尖及叶缘由绿色变为暗绿,继而变黄,最后呈古铜色。颜色的变化由叶尖的边缘逐渐扩展到全叶,有时叶面出现紫纹,植株基部的叶片同时枯死,而新叶则呈正常状态。植株易受寄主病菌的侵害。块茎变小,品质变劣,块茎内部呈灰色状。 除氮、磷、钾三要素之外,在马铃薯生长发育中还需硼、钙、镁、锌、硫、铜、铁、锰等微量元素。在发棵与开始旺盛结薯交替的时候,硼和铜对提高净光合生产率有特别的作用。铜是含铜氧化酶的重要组成成分,有增强呼吸的作用,提高蛋白质含量,对增加叶绿素含量、延缓叶片衰老、增强抗病能力有良好作用。所以,马铃薯是喜铜作物,在花期喷铜和硼的混合液,有增产作用,并兼收防病和治病的效果。植株缺钙时,幼叶变小,颜色淡绿,叶缘卷起,逐渐枯死,侧芽死亡,块茎短缩、变形、失去经济价值。块茎内呈现褐色分散斑点即坏死斑。缺镁时,基部老叶的叶尖及叶缘发生失绿现象,逐渐沿叶脉间扩展;最后叶脉间的组织填满褐色坏死斑向上卷起,叶脉间部分突出且厚而脆,病叶最后死亡脱落。病症以基部叶片最重,逐渐向上部发展。缺硼时,生长点或顶芽枯死,侧芽迅速生长,节间缩短,从而使植株呈矮丛状,叶片增厚,叶缘上卷,叶子中积累大量淀粉。如果长期缺硼,则根部短粗且呈褐色,根尖死亡,块茎变小,表皮有裂痕。因绝大多数土壤中这些微量元素不缺乏,如发现有缺素症状,一般叶片喷洒微量元素肥料给予补充。 第四节 块茎的发生、形成及休眠 一、马铃薯块茎的发生 块茎是马铃薯的贮藏器官和繁殖器官,植株生产的干物质有75%一80%积累于其中。特别是块茎作为繁殖器官,对马铃薯的繁殖、生长及生产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了解块茎在栽培过程中的发生、形成和采后休眠的生理机制。 块茎的发生是在马铃薯幼苗期,即团棵期前后,此期主茎顶端进行花芽分化,匍匐茎停止了伸长生长。匍匐茎顶端弯曲处鳞片叶的下方开始膨大,接着向顶端第二鳞片叶处辐射扩展膨大,顶端弯钩直立形成了块茎的雏形。 块茎的形成受一些因素的调控,因此,并非所有的匍匐茎顶端都能膨大形成块茎。影响块茎形成的因素有植物激素和环境条件。许多实验表明,在低温情况下,块茎形成较早。如将幼龄植株放在7℃条件处理7天,就能诱导块茎发生。短日长日照情况下,则不形成块茎。 马铃薯喜冷凉、短日照,因此,光周期对马铃薯块茎形成有着重要影响。马铃薯块茎形成必需短光周期。栽培种马铃薯植株处于长日照下,营养生长旺盛,最后虽有块茎形成,但一来比处于短日照下的植株要晚3—5周,二来个头也小。根据对匍匐茎顶端的核酸化代谢,凡经短日照和低温诱导能形成块茎的植株,其匍匐茎顶端的核糖核酸含量低,核糖核酸酶活性减弱。这就说明匍匐茎顶端形成块茎时,蛋白质的合成能力加强与细胞分裂活动加强有关。短日照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时,对马铃薯植株内部刺激而产生了光周期刺激物,该刺激物可诱导块茎的形成。使用外源激素如脱落酸和激动素,可代替短日照诱导的作用,诱导块茎的形成。 二、马铃薯块茎的形成过程 马铃薯匍匐茎顶端细胞的分裂及膨大形成块茎。匍匐茎顶端细胞分裂高峰在团棵期前后,发棵期细胞分裂速度骤然下降一半左右,开花期再次急剧下降。而从发棵期至结薯期细胞体积膨大的速度迅速增加,伴随这个过程,块茎重量与日俱增。在马铃薯生育前期,块茎生长以细胞分裂为主,因此前期需要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氮磷等矿物质及细胞分裂素类物质提供,有利于促进细胞分裂;而发棵期开始后,块茎生长转为以细胞体积膨大为主,则需要有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水分和生长素类物质向块茎供应,以促进块茎细胞体积的膨大。因此,从农艺措施上来看,马铃薯要重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和种肥,追肥则根据苗的长势。苗期少浇水,发棵期后要勤浇水攻块茎膨大。总之,在块茎形成过程中,要协调养分、水分和内源激素类物质对各器官的合理分配,促进块茎迅速增长。 三、马铃薯块茎的休眠 马铃薯块茎从成熟收获到芽眼萌动有一个休眠的过程。块茎休眠对于种薯来说,在播种前应解除休眠,利于早出苗、出齐苗。而作为加工原料薯和菜用薯来讲,休眠解除的越慢,贮存时间越长。因此,了解块茎的休眠原因及生理特性,对栽培和贮藏保鲜都具重要意义。 (一)休眠原因 马铃薯块茎的休眠及解除,以萌芽为分界标志。马铃薯块茎休眠及解除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受很多内在因素所支配。就目前研究所,马铃薯块茎周皮中含有一种抑制剂,可抑制淀粉酶活性和氧化磷酸化过程。块茎中还含有脱落酸,除抑制淀粉酶活性外,还抑制蛋白酶和核糖核酸酶的活性,使芽缺少可溶性糖类和代谢所需的能量,使芽生长锥细胞的分裂、生长受到抑制。随着休眠过程的延续,块茎周皮中含有的、一直处于低水平的赤霉素类物质开始活跃,数量增加,赤霉素类可促使淀粉酶、蛋白酶、核糖核酸酶活化,刺激细胞分裂和伸长,促进萌芽,标志着休眠解除。酶抑制剂和赤霉素虽然不是营养物质和能量,但他们却控制着物质和能量代谢的特定酶类的活动。只有特定酶类的活动被激活,块茎才能进入发芽阶段。这些内源激素起到了调控块茎休眠和解除的作用。生产上,人们使用赤霉素打破种薯的休眠进行催芽;加工原料薯和贮藏菜用薯喷洒抑芽剂,都是借助外源激素的力量,改变块茎内源激素的比例进行定向调控;此外,块茎贮藏期的温度也影响休眠期的长短。在2—4℃贮藏温度下,块茎的休眠可延长。而在25℃左右,休眠期为2—3个月(一般早熟品种2个月,中熟以上品种3个月)。 (二)休眠过程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块茎结构变化 处于休眠期的块茎,其内部生命活动一直在进行,发生着生理生化特性和结构的变化。块茎周皮结构及各芽眼的分生组织在休眠过程中不断变化着。周皮细胞内壁渐渐被木栓质充填加厚,使块茎内部环境改变。块茎呼吸过程产生的二氧 化碳由于周皮加厚,大量溶于块茎细胞质中,增加了酸度,使淀粉水解加强,糖分增加,为芽的生长提供物质基础。芽眼的分化组织进行细胞的分裂活动,随着休眠的解除,细胞分裂的速度逐渐加强。同时,顶端边缘的分生组织细胞也分裂增大,形成叶原基。休眠解除时,这些生理活动迅速加快,芽开始伸长生长,叶原基也增多并扩大,形成明显的芽,从外部看,休眠被解除了,进入了发芽期。在休眠期内,块茎内的酶系统也发生着变化。例如,调控呼吸系统的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酶的活性,在休眠期较强,随着休眠解除过程逐渐下降,而要发芽时又上升。淀粉酶则由休眠期活性很弱,解除休眠后,淀粉酶的活性猛增。这些酶系统在块茎休眠中对块茎结构和生理生化活动进行着调控。而酶系统又与块茎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四、块茎的生理年龄 块茎的生理年龄根据块茎内部质的差异在外表形态上的表现,一般分为四种类型。即幼龄薯、少龄薯、壮龄薯和老龄薯。幼龄薯和少龄薯在植株上发育时间较短,个形小,表皮柔嫩光滑,表皮艳丽不易褪色。这两类生理年龄的块茎休眠期较长,耐贮藏。具有健壮的种性,幼芽粗壮,能长成茁壮的丰产型植株。壮龄薯在植株上发育的时间较幼龄薯、少龄薯长些,个型也大一些,表皮同样柔嫩光滑、色鲜艳。具健壮种性,适于做种薯。老龄薯在植株上发育时间最长,表皮粗糙老化,皮色暗淡,休眠期短。由于生理年龄较老,其生活力衰退。萌芽后苗长势不及前三种类型,但后期生长势较强。老龄薯中的小薯,属于衰退型,不宜做种用。区别老龄薯中小薯与幼、少、壮龄的标志为薯皮的光滑程度及皮色。前者皮粗糙,暗淡无光,休眠期短,后者皮光滑、有光泽、休眠期长。 五、马铃薯的退化 马铃薯用块茎繁殖,植株长势逐年削弱、矮化,分枝变小,结薯变小,产量逐年下降,甚至绝产,这种现象叫做种性退化。这种退化现象实际上是马铃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感染了病毒,病毒的侵入破坏了马铃薯植株的正常生理功能,致使有的植株生长势衰退、株型变矮、叶面皱缩,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嵌斑,甚至叶脉坏死,直至整个复叶脱落。由于制造养分的器官被病毒干扰和破坏,植株生长失常,造成大幅度减产。马铃薯病毒病是一种传染性病害。在田间靠昆虫(主要是蚜虫)、叶片接触、磨擦传毒,病毒是专化性寄生物,可侵染寄主导致发病。世界上侵染马铃薯的病毒有20多种,在我国常见的有七种。它们是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A病毒(PVA)、马铃薯S病毒(PVS)、马铃薯M病毒(PVM)、马铃薯奥古巴花叶病毒(PAMV)。类病毒有一种,即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 马铃薯栽培第四章 高产栽培技术 第一节 整地和施肥 一、整地 马铃薯种植遍及全国各省,按生态类型分主要有四大区域,包括北方—季作区、中原二季作区、南方二季作区和西南单双季混作区。各区所需品种,栽培措施都有所不同,但根据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欲获得高产,在栽培技术中仍有共同之处。 马铃薯是以地下块茎为收获产品,为促进高产,就要为块茎在地下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深耕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蓄水、保水能力,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肥力因素,为马铃薯根系和匍匐茎、块茎的生长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马铃薯块茎播种后产生的根系为须根系,穿透能力较差。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有强大的根系,可以增强吸收土壤中水分、养分的能力,源源不断输入地上部分,使植株生长健壮,光合能力增强,光合产物增多,为高产提供物质基础。因此,深耕是马铃薯高产的基础。据黑龙江、山西、甘肃研究报道,耕深15--18厘米时,松土层可达30厘米,较浅耕的增产10%。耕深达到36厘米的,比耕深18厘米的可增产63.1%。可见整好地是马铃薯高产的前提
/
本文档为【马铃薯栽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