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胎侧鼓包的原因分析及案例图解 - 副本

2013-05-11 43页 ppt 4MB 145阅读

用户头像

is_179562

暂无简介

举报
胎侧鼓包的原因分析及案例图解 - 副本nullnull必要性必要性目前很多胎侧接头不符合规范,造成轮胎胎侧“实鼓”。客户对实鼓轮胎反应强烈,严重影响公司形象。胎侧接头质量亟待提高。null 胎侧接头搭接的工艺条件下,接头处的胶料过多,硫化时胎胚在模具的定型下多余的胶料向内挤压胎体,使胎体发生向内衬方向偏移,同时,胎体受到多余胶料的冲击,钢丝帘线排列变稀疏。当轮胎充气时,发生排列形变的胎体钢丝恢复正常排列状态,将多余的胶料向外挤压,形成胎侧鼓包,我们称之为“实鼓”。什么是实鼓null 我们抽取一部分胎侧鼓包轮胎在鼓包位置用大头针作标...
胎侧鼓包的原因分析及案例图解 - 副本
nullnull必要性必要性目前很多胎侧接头不符合规范,造成轮胎胎侧“实鼓”。客户对实鼓轮胎反应强烈,严重影响公司形象。胎侧接头质量亟待提高。null 胎侧接头搭接的工艺条件下,接头处的胶料过多,硫化时胎胚在模具的定型下多余的胶料向内挤压胎体,使胎体发生向内衬方向偏移,同时,胎体受到多余胶料的冲击,钢丝帘线排列变稀疏。当轮胎充气时,发生排列形变的胎体钢丝恢复正常排列状态,将多余的胶料向外挤压,形成胎侧鼓包,我们称之为“实鼓”。什么是实鼓null 我们抽取一部分胎侧鼓包轮胎在鼓包位置用大头针作标定,再将标定胎作X射线检验,发现了这样的一个现象:胎侧鼓包有一部分正好位于胎体帘线排列不均匀或疏线的地方,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轮胎胎侧鼓包位置帘线排列相对良好。 null图2.1 胎侧鼓包位于疏线位置图2.2 胎侧鼓包位于帘线排列良好位置null 选取一条胎侧变薄的次级胎进行充气检验(充气气压:0.85Mpa气压),检验结果显示不产生胎侧鼓包,将充气气压升高到0.90Mpa,胎侧变薄位置仍不产生鼓包。将此胎切断面进行断面,如图2.3所示,胎侧变薄处厚度比标准厚度薄了3mm。 null胎侧变薄的载重胎断面图null 可见,虽然胎侧厚度变薄,但在成型和硫化过程中,轮胎的骨架、受力层胎体没有受胎侧变薄而发生变化,胎体层的力学性能不受影响,所以在标准气压和加大气压的条件下仍不产生鼓包。因此我们可得出结论,胎侧变薄几乎不对胎侧鼓包产生影响。 null 实验中可知,有相当一部分轮胎的胎侧鼓包不是分布在胎体疏线位置,而在胎侧厚度变薄的位置又不产生鼓包,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怀疑,另一部分的胎侧鼓包可能分布在各部件接头处。在成型工序,我们在胎胚外表面用蜡笔分别标注胎侧接头位置、胎体接头位置、内衬接头位置。 待硫化后将标定太置于动平衡机上进行充气检验。null 从上表可得出载重胎胎侧鼓包分布规律:载重胎胎侧鼓包主要分布于胎体帘线疏线位置和胎侧接头位置。另外,胎体接头、内衬接头位置也可能产生胎侧鼓包。 主因主因非主因非主因null 胎体是起到轮胎骨架作用的覆胶帘布层,它是轮胎的受力部件,承受着轮胎内部的充气压力、轮胎的载荷和行驶过程中的反复形变,同时也承受路面不平引起的强烈振动和冲击,并固定轮胎的形状尺寸。因此,如果胎体帘线分布不均匀,则会使轮胎局部受力不均,在胎侧这些薄弱位置形成鼓包。如图2.4和图2.5所示。 null图2.5帘布平行式疏线图图2.4帘布西瓜式疏线图null 从表2.1可以看到,在胎体帘线排列良好的前提下,胎侧接头处鼓包占所有鼓包数量的87.5%。如此高的鼓包几率发生在胎侧接头,必然和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技术条件有一定关联性。首先我们考虑到胎侧鼓包的形成是否与成型时胎侧接头不牢固有关,或者与胎侧接头过大余胶量过多有关。 null 在探讨胎侧接头影响的过程中,我们对胎侧接头设定了四种成型工艺进行对比试验: 工艺A:按现行工艺标准胎侧接头对接 工艺B:在胎侧裁断面刷汽油,胎侧接头 对接后手工用力压紧 工艺C:胎侧接头搭接2mm 工艺D:胎侧接头缩接2mm nullnull 由表2.2可以看到,采用工艺B成型的轮胎胎侧鼓包情况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在硫化二次定型时,胎胚在定型压力0.07±0.02Mpa的作用下,不牢固的胎侧接头易产生裂口,如图2.6所示。胎体钢丝在胎侧裂口的拉扯下发生排列不均匀现象,从而使成品产生胎侧鼓包。采用工艺B可加强胎侧接口粘合度,降低因胎侧裂口引起的胎侧鼓包。 null图2.6 硫化二次定型压力下胎侧接口裂开null图2.7工艺C成型的试验胎胎侧断面图null 在工艺C——胎侧接头搭接的工艺条件下,接头处的胶料过多,硫化时胎胚在模具的定型下多余的胶料向内挤压胎体,使胎体发生向内衬方向偏移,同时,胎体受到多余胶料的冲击,钢丝帘线排列变稀疏。当轮胎充气时,发生排列形变的胎体钢丝恢复正常排列状态,将多余的胶料向外挤压,形成胎侧鼓包,我们称之为“实鼓”。另外,原来被多余胶料冲得稀疏的胎体钢丝因受力不均,进一步向外偏移,使胎侧鼓包增大。null图2.8充气鼓包断面示意图null 工艺A:按现行工艺标准胎侧接头对接 。当裁刀裁断胎侧时,分子链间相互渗透和缠绕的力消失,橡胶发生收缩形变,裁断面的橡胶发生积聚,造成接头位置胶料过多。 因此胎侧接头对接处产生余胶量,形成胎侧鼓包。null 工艺D:胎侧接头缩接2mm。工艺D采用胎侧接头缩接的工艺成型,改变了工艺A、工艺B和工艺C中胎侧接头位胶料过多的现状,由于胎侧接头处余胶量较少或没有余胶量,硫化时没有对钢丝帘布产生冲稀现象,钢丝帘线排列均匀,因此采用工艺D成型成品不产生胎侧鼓包。null 内衬接头处形成胎侧鼓包的原理和胎侧接头处形成鼓包的原理相似,接头处的胶料过多,多余的胶料在硫化模具定型和硫化压力的作用下强制流动,对胎体产生冲击,使胎体钢丝排列局部变稀疏,轮胎充气时胎体帘线局部受力不均从而产生胎侧鼓包。 不同之处在于内衬层位于胎体钢丝里面一层,充气时不会在胎侧外产生实鼓。null 在成型工序中,要兼顾裁断工序接头的检查加固和成型工序接头的质量控制,对于裁断工序接头,生产主手用手压辊于接头两边再压合一遍,对于成型工序接头,全部成型机使用新型接头器,并要注意控制成型接头余胶量和胎体接头器是否正常,同时保证其他部件接 头的牢固性,防止成型充气 时接头脱开引起相应部位胎 体的局部拉伸。 null 在裁断工序中,加强裁断线的精度检修工作。通过以上措施有效控制胎体疏线,从而降低胎侧鼓包率。 null 前面A、B、C、D四种胎侧接头工艺对比实验中得出结论,工艺D——缩接2mm条件下成型的轮胎胎侧鼓包情况最好。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关于胎侧接头缩接程度对产品的影响。 在实验中,我们设定如下三种胎侧接头成型工艺条件, 工艺E:缩接2mm 工艺F::缩接4mm 工艺G:缩接6mm nullnull 从上表看出,缩接-2mm~-4mm的情况下,成品的各项检测指标显示良好。为考虑操作误差和防止反包时出现胎侧裂口现象,我们制定胎侧新成型工艺标准:胎侧接头标准由原来“对接”调整为“0~-2mm缩接” 。null从试验中可以看出,胎侧接头对侧鼓的影响,经过讨论决定,对胎侧裁刀进行改进,由圆盘刀改为超声波裁刀。超声波裁出的胎侧有不卷边、没胶粉等优点,并能保证接头的粘性。 如下图:null 之前我司内衬层成型接头标准为“对接至2mm搭接”,考虑到内衬接头在成型充气时易发生裂口现象,故内衬接头不宜像胎侧接头一样采用缩接工艺,加之内衬接头对胎侧鼓包影响不大,所以暂不对内衬接头作调整。但需严格执行目前“对接至2mm搭接”标准,加强对操作主手的培训教育和工艺检查。 null实鼓实鼓案例nullnullnull胎侧接头标准:0~ -2mm缩接(如图)null接头平整无拱起反包后胎胚外观null接头对接null反包后胎胚外观null胎侧错误接法:搭接null胎侧搭接胎胚外观胎侧接头只要搭接一点,反包后就会有很明显的拱起。null接头压合不实导致胎侧裂口如果胎侧断面黏性不够,可涂汽油增加黏性。 若胎侧裂口缺胶,会导致成品胎内侧缺胶或露钢丝。null二、胎侧接头不合格胎胚的修补1、胎侧搭接需要将拱起部分修平整null2、胎侧裂口需要用同种胶料将缺口填平并压实
/
本文档为【胎侧鼓包的原因分析及案例图解 - 副本】,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